《阿含經》是佛滅度後首次結集的教法,屬於佛教的根本聖典。《雜阿含經》為漢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南朝宋時,由求那跋陀羅依據梵本譯出,共50卷,收錄1320經,因每部經短小雜碎而得名。在四部《阿含》中,它屬於現存最早出現的基本經典,是佛教經論、教理的母體,古德判為「純屬第一義悉檀」。經文短小,語言樸拙,主旨鮮明。研讀此經,可以準確把握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法的真實含義,依之趣向解脫。在這部經中,佛也講述了居家生活應該遵循的一些原則以及居士修行的種種方法。這些內容,對於今日修習佛法的居士來說,或許不無啟發。
一、合理的居家生活
居家修學佛法,較出家修行,或許自有其方便之處,但在家修行,也實屬不易。居士修行的困難之處,往往首先在於如何合理地安排居家生活,妥善處理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這個方面處理得好,修行就容易上路,處理不好,則會弄得家庭破裂,親族不睦,個人的修行之路,也會變得荊棘叢生,困難重重。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合理地安排居家生活呢?在《雜阿含經》中,有這樣幾篇經文,對我們或許會有所啟發。
在《雜阿含經》第93經(以下出自《雜阿含經》中的經文,僅標序號)中,佛說居家有三種神聖之火,應當時時恭敬、禮拜,悉心專意勤苦,令其得到安樂:「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1.孝敬父母。這是居家第一神聖之火。運用合適的謀生方式,辛勤工作,合乎正法地獲得財物,「供養父母,令得安樂,是名根本。」對於父母,應當「隨時恭敬,奉事供養。」因為我們從父母而生,依父母而長,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火。在《雜阿含經》中,佛多次稱讚孝行,斥責不孝父母的人是「人面羅剎心」。在第88經中,佛說偈讚嘆一位乞食供養父母的少年婆羅門:「如汝於父母,恭敬修供養,現世名稱流,命終生天上。」佛自己成道後,也曾上升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講法三個月。佛之大慈,及於含靈蠕動,豈會絕情於生身父母?欲覺有情,將修慈悲,父母應該是最好的對象。
2.安樂親友。使家庭和睦,親族安樂,是居家生活的第二種神聖之火。辛勤勞作,供養妻子、兒女、宗親、眷屬以及家中臨時僱傭的工人等,及時供給生活所需,不使短缺;給以幫助與照顧之時,態度要恭敬、親切。這是佛對長身婆羅門居家生活的教導。今天,我們或許沒有這麼大的財力,但力所能及的幫助與關心是應該有的。「在於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作為,皆相隨順,故名為家。」如果能夠遵循這一教導,那麼家庭里的什麼矛盾不能化解?
3.供養僧眾。這是居家生活的第三種神聖之火。佛說奉事、供養僧眾,可得大福報、大義利。因為「諸沙門、婆羅門善能調伏貪、恚、痴者」,是人、天的福田,居士應該隨時恭敬、奉事供養,供養之物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類為宜。這是在家信眾的基本義務。僧俗二者,各盡其責,各安其宜,也是正法久住的一大助緣。
佛在此經中說,如果能夠奉事供養這三種神聖之火,就可以得到當下的安樂。由此更進一步,斷除貪、嗔、痴火,可以永滅煩惱,超出輪迴。在這篇經文裡,佛只講述了居家生活的三個原則,在經中,佛對居家生活講得就更具體了。佛慈心愛語,教導少年郁闍迦說,有四種方法,可以使在家人生活穩定、幸福: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1.方便具足,謂努力掌握知識、技術,從事對民眾有益無害的正當職業,如種田、經商、放牧、從政、文書、會計等,精勤工作,盡心盡責。靠勞動營生、服務社會,而不靠欺詐、占卜、大秤入小秤出、屠宰等手段謀生。
2.守護具足,謂妥善保護田產財物,「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借貸予人,須得謹慎,了解對方,「欺誑抵突者寧乞未舉與。」
3.善知識具足,謂結交良師益友。應當交往、親近的善友,具有四個基本特徵:一是見有過失,能及時指正;二是仁慈寬厚,見利代喜,見惡代憂;三是利人助人,防護過失,私下誠懇勸誡;四是同事,為朋友不惜財寶、身命。親近此等良友,會多所饒益。
4.正命具足,謂善於理財。所有錢物,出入有數,考慮周詳,做到收支平衡。「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不顧其後」,佛認為這樣的人是愚痴、貪慾之人。廣有財物而不食、用,旁人認為是愚痴之人,佛也持同樣看法。
居家生活的重大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各種關係,盡到應盡的倫理責任。做好了這一點,修行也就在其中了。
二、見道前的修行方法
學佛是逆出生死的大事,單靠信仰是無法自度的,因此學佛非常強調信、解、行、證具足。這四個方面的具足,就落實在修行這一具體行為之中。《雜阿含經》中關於居士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大致分為見道前和見道後兩個階段,各人需根據自己的根性和修行階段,遵循修行的先後次第來選擇相應的法門。下面先介紹見道前的修行方法。
見道前的修行階段,也就是學佛的準備階段,後世將之分為資糧位、加行位等階段,至見道時,則入聖者之流,從此進入修行的正位。大部分學佛者都處於見道前這一階段內。在《雜阿含經》中,這一階段的修法,不是佛說法的重點,篇幅不大,但佛開示的修行方法,還是十分豐富的。
1.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是學佛的起點,也是作為居士的基本要求。在927經中,佛解釋了什麼樣的人叫作(男)居士:「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作是說言:『我今盡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證知我』,是名優婆塞。」品行端正,受持、修習清淨五戒,是作為居士的基本條件,盡壽皈依三寶,表達的則是畢生的信願。因此經中有很多皈依即證初果的例子,此處很值得學佛者深思。
2.八支齋戒。八支齋戒又名八關齋戒,是佛為不能出家的居士,在一日一夜乃至一月之中效法僧眾,過一種清淨離欲的生活而制定的一種修行方法。在五戒之外,加「身不塗飾香蔓及不觀聽歌舞」,「不於高廣床座坐、眠」,「不非時食」。這八戒之中的不邪淫戒也包括遠離夫妻間的正淫,在經中,佛批評不能在法定的日子及神變月恆常受持八支齋戒的釋迦族人,是驕慢者、憂悲人、惱苦人,要求他們在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及神變月受持八支齋戒,並隨力布施,修習種種功德。如此修行可以證得初、二、三果。
3.六具足。六具足包括信具足、戒具足、聞具足、施具足、空具足、慧具足。對於不同根器、不同修行境界的人,佛或說信、戒、施、慧四具足法,或說五具足法,或說六具足法。
信具足,即「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壞。」要求居士崇敬世尊,深信佛所說法,堅信不疑,不因諸天、魔、梵及世人種種說法而導致對佛法的懷疑與不信。此處強調了信的兩個方面:「具」和「足」。「具」就是對佛生信,「足」就是正信圓滿。對於見道前的修行者來說,要努力培養對佛法的信心,使信根、信力增長,至見道、證初果時,自然會斷除對佛法的狐疑與不信,而得正信初步具「足」。
戒具足,就是受持五戒,不缺少,不違犯,並力求使戒行圓滿。這是修習定、慧的必備條件。
聞具足,意謂聽聞正法之後,能牢記不忘,使聽聞之法逐步增長,融會貫通。對佛所說的戒等初善,止觀與道、果等中善,涅架等後善,這些使身心清淨、純淨圓滿的教誡,聽聞之後,全都能夠理解、接受,被稱為「聞具足」。
施具足,又名舍具足。施捨之時,「心離慳垢,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舍財物,平等布施。」施具足要求居士「心住非家」,對於個人財物不作家庭私產想。在家信眾必須心住非家,才能成就出離心而趣向解脫。供施父母、三寶、師長,要出於恭敬心,布施孤苦貧病,要出於悲愍心。也可以施捨而謀公共福利,如「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渡,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供行旅,如是之功德,日夜常增長。」作如上種種布施之時,要出於平等心、解脫心。這樣做,叫做施具足。
空具足,即觀世間一切都是危脆敗壞之法,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一切無常,並無永恆之法,也無不變之主宰。「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即是諸法之性。如此正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皆空,稱為空具足。
慧具足,如實知此是苦,此是苦產生的原因,此是苦滅是苦滅之道,即深入思考四諦、十二因緣之理,而證入涅架慧具足。
六具足法是佛對居士最常說的修法之一,此法以信心為根本,以施、戒為立身社會之事行,以聞、慧、空為趨向解脫的理證。循序深入,漸次圓滿,不可偏廢。依此修行,可趨向解脫而又不致過於妨礙世俗生活。因此,在《雜阿含經》中,不論見道前還是見道後,居士多修習此法。
4.六隨念。六隨念又名六念處,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時時起念,故名隨念。又於應該發生的地方而發生,所以佛之四眾弟子應隨適而念,故名隨念。」有時,佛又把前五念稱作五喜處,因為常念施等,可得內心喜樂之故。佛常對四眾弟子(包括已證初、二、三果的聖者)講述此法,要求他們修習此法,以使內心安定,遠離憂悲惱苦,使道業升進,趨向涅槃。
念佛,即是念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也就是思念佛之十大名號所表的佛的種種功德。如是思念時,心中不起貪慾、嗔恚、愚痴之心,內心安定,無有邪妄之念想,名為念佛。
念法,就是深信佛所說之法,是世尊親證之法,也為無數的智者所稱譽和實證,能夠使人出離生死熾燃之苦,自得解脫。
念僧,即是念佛之出家二眾,相信其所行是善道、正道、直道、誠實之道,是依佛之教法而行,其中有證得各種果位的聖者,淨戒具足,正定具足,智慧具足。對於僧眾應該恭敬、禮拜,承事、供養,作為自己和人天的好福田。以此降服自己的驕慢、嗔恚、愚痴之心,稱為僧隨念。
念戒,就是隨念自己五戒具足,戒行清淨,善於時時處處護持淨戒,堅信守持戒律的人是明智之士,守持戒律也會為真正的明智之士所讚嘆與奉行。這樣起念時,由於依於淨戒之故,就會尊敬、隨順於戒,不以持戒為難事,生活嚴謹而不放逸邪行,遠離自責、憂悔之過,內心正直而得自在。如果日久,戒德深厚時,就能鎮伏貪、嗔、痴、慢、疑五蓋,而易入於正定。
念施,與六具足中的「施具足」相近,是佛常為居士所說法之一。居士修行此法的條件,較出家眾則更為優越:「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施)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因此「念施」、布施是居士修行的一個重要法門。當樂於助人,樂於給人以財、法等方面的幫助,布施、念施之時,隨順慈心,心離染著,平等布施,可得眾人愛敬,自己也會得到合乎正法的利益。
念天,就是相信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他化自在天。諸位天人得到了清淨的戒、聞、施、慧,而得命終生天,我也應當修習此法,而不貪著於粗重的欲樂。依於此念而得鎮伏五蓋,使內心正直,從而對佛法生起深厚、廣大的信、樂。如此修習,叫做念天。經文中說,勤於修習六隨念的佛弟子會為諸天所愛樂,並得到他們的護佑與幫助。
修習六隨念,就能夠不被貪慾纏縛,不起嗔恚、愚痴之心,能夠因為隨念六法,而得到內心的喜悅,得到身心輕安,得到樂受,得入正定。心定以後,在兇險的眾生中也無憂無懼,心無掛礙、隔閡,可得隨順正法而至涅架。由於修習此法具有很強的心理安慰作用,很容易使修行者生起對自己、對佛、法的信心,從而遠離種種顛倒妄想,消除內心的軟弱,精神得以振奮。因此,佛及其諸大弟子常用此法來開導、安慰處於病苦之中、內心迷亂乃至生命垂危的四眾弟子。佛曾親自為族弟摩訶男,達摩提離長者、長壽童子、婆藪長者等居士講授此法。舍利弗與阿難則給給孤獨長者說過此法。時至今日,此法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可實踐性。
見道前的修行方法還有很多種,比如:數息觀、不淨觀、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等;以及如法思維五蘊非我;十二處、十八界非我,亦非我所:深入思考四諦、十二因緣之法等等。
以上種種之法,若能如法修習,皆能使人證得聖果、趨向解脫。這些方法中,數息觀與不淨觀被認為是較適宜的入手方法。不淨觀用來對治對人、我的貪愛,數息觀用來對治散亂,使心念專注。修習數息觀可以圓滿成就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法而證涅槧。因此在漢傳佛教中,這二者被視作「二甘露門」(甘露是印度神話中的不死之藥,此處意謂修習此二法可以證入涅槃而永出生死)。在《雜阿含經》中,不淨觀講述較少,數息觀(《雜阿含經》中稱之為「安那般那」)講述得較為充分。關於這兩種修習方法的文章、書籍很多,此處就不多言了。
三、見道·斷惑·證果
見道,也稱之為見諦、得法眼淨,意思是打開了能親見佛法真理的智慧之眼,從無始以來初次生起真實無漏的智慧而觀諦理,從而斷除一切見惑,證得須陀洹果。在91經中,是這樣描述見道時的情形的:
「長身婆羅門……即於座上,見四真諦,得無間等。時長身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此處所斷除的疑惑具體指什麼呢,在928經中,佛作了解釋:「優婆塞須陀洹者,三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身見,是指妄認五蘊假和之身為我而執我為實有。戒取,又作戒禁取,指就戒、禁(戒律、禁制)而起之謬見,以非因為因,非道為道,如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食草啖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此中也包括非理之布施與苦行。疑,指對佛法的懷疑。上文所說見惑即指此三惑。
若「三結已斷已知,貪、恚、痴薄……是名優婆塞斯陀含。』:此處的三結同於上文,指身見、戒取、疑。
若能斷除身見、戒取、疑、貪慾、嗔恚等五種將眾生系縛於欲界的煩惱,就能證得阿那含果,「優婆塞阿那含者,五下分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慾、嗔恚」,這也是傳統認為居土所能證得的最高果位。在《雜阿含經》中,也未見佛為居士授記得阿羅漢果的例子。
見道之後,居士的修行方法與出家人已無太大區別。如七覺支、八正道是僧眾主要的修行方法,但佛也為居士講授,佛最常為居士講授的修行方法「四不壞淨」,佛也要求僧眾修習成就。當然,因為生活環境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不同,佛不要求居士修習對定力要求更高的七覺支、八正道法,而要求居士修習偏重信、慧的四不壞淨等法。見道之後,即入聖者之流,得如實智,自然知曉此後的修行方法。
四、自覺覺他的優婆塞法
修學佛法的過程,不僅是自我覺悟的過程,也包含令他覺悟這一必不可少的方面。在929經中,佛把居士的修行分為合格和圓滿兩個層次。做一個合格的居士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正信。
(2)努力具足清淨五戒。
(3)修習清淨、平等布施。
(4)經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5)聞法之後牢記不忘。
(6)內心深入思考聽聞之法。
(7)明了法的深義。
(8)隨順法的先後次第而修習。
只有完全具備了這八個條件,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居士。
在具足了信、戒、施、聞等八法後,居士還應當努力去做勸化眾人敬信佛法的工作。自己具足正信,也助人建立正信;自持淨戒,也教人持戒;自行布施,也教人布施;自己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也勸人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幫助別人深入理解佛法,按照修行的先後順序如法修行。從而對周圍的親友、大眾產生積極的影響:「於諸眾中威德顯耀,譬如日輪,初、中及後,光明顯照,世間難得。」這樣做了,才算是一個圓滿的居士。
在經中,給孤獨長者向佛講述了自己勸化大眾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種:
1.教人受三皈五戒。勸導家中主僕婦女中的懷孕者接受三皈依。待生子之後,教其子受皈依。孩子懂事之後,教他持戒。僕人、住宿的客人,以及求為弟子者、借貸者,皆令受持五戒。
2.稱名發願。每次家中供佛及比丘僧時,給孤獨長者都要稱呼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宗親、熟人、國王、大臣、諸天、龍神之名(不論在世與否),意謂眾人共同參與供養,共植福田,並藉此機會為之發願。因為長者曾聽佛說"因發願之故,死後得生天上」之語。
3.布施。長者認為只要具足淨信,因布施園田、房舍、床鋪、臥具,甚至一摶飯食,施者皆能因此而得死後生天。所以他廣行布施,也教人布施。經中記載:「給孤獨長者疾病命終,生兜率天,為兜率天子。」
給孤獨長者講完自己的度人之法後,對佛說:「若有人在我舍者,皆得淨信。諸在我舍而命終者,皆得生天。」佛聽後大為讚嘆,認為是深妙說,是獅子吼。並且證實所有在給孤獨長者家中命終的,皆生天上。
在自求解脫色彩濃厚的《雜阿含經》中,這兩篇經文顯得似乎很特別,其實,在這部經中,佛對居士所說之法,大多包含菩薩道精神,或者可以從中引發大乘之道。如經中佛對長身婆羅門所說居家之法,顯然包含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道。而長身婆羅門見道之後,自求解脫而不攝化親友、大眾,也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身為居士,自然應該體會佛之本懷而力行自度度他之道。
寫完此文,自覺領悟能力及文字功夫均不足以傳達此經之深義,深感愧疚。本文不當與不足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