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諱羽,自雲長,後漢人,三國時期蜀國(後漢)著名的五虎上將之一。與玄德公桃園結義,同甘共苦,一諾千金,在土山,不得已而與曹操約三事。身在曹營心在漢,雖上馬金,下馬銀,且有漢壽亭侯的高官厚祿,不為所動。一心記掛兄長,護持嫂嫂。在得到兄長的訊息後,掛印封金,過五關,歷盡艱辛,與兄長會合。鎮守荊州,單刀赴會,傳為千古佳話。
人的色身可滅(人身為布袋),但人的魂神不滅,也就是妙明本覺真心,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關公死後奉天帝之命,掌管文昌府,主管人間功名、祿位等事,以及人間善惡簿籍,歷代都有封號。皈依佛門,發度人願。明初,曾降筆到一顯宦家,勸人修善,說: 「我已歸依觀音大士,與韋馱尊天,同護正法,祭祀我的人不要再用葷酒。」因此,遠近流傳,寺廟中都塑尊像,也就是伽藍菩薩,顯應事跡很多。
《文昌懺》為文昌帝君降筆,語言純用佛書,雖不及《梁皇寶懺》圓融廣大,但他歸信三寶,可與關公並肩(註:文昌帝君陰鷙文講到,文昌帝君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廣行陰鷙,得蒙釋迦牟尼佛加被,方才了脫龍身)。因而感嘆,二帝現在掌管文昌府,一切人間功名、祿位都由二帝取捨定決。他們出天門,入地府,威權如此顯赫,尚且傾心皈依,那麼佛法的廣大,不待分辯就可知道了!(以上摘編自《安士全書》)
佛法,作為圓滿的人文科學,目的在於解決六道眾生的生死根本問題,使人們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富貴安康,盡此報後,了脫生死,永脫輪迴及三惡道之苦!
文末,以偈贊伽藍菩薩:
胸前長髯傲群雄 青龍偃月英名揚
高官厚祿渾不動 護嫂過關情義重
單刀赴會垂青史 義薄雲天眾所敬
關帝聖君皈佛門 伽藍菩薩護正法
在在處處度人願 佛子敬仰以偈贊!
南無伽藍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