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經科注學習班心得匯報。師父上人尊鑒,下愚弟子今日匯報之題目為:「聖學基礎字義淺釋」之一。
序言
昔戴東原先生《與是仲明論學書》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以漸求。」又於《古經解鉤沉序》中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未有能外乎國小、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語言,由語言以通乎古聖作者之心志,譬之適堂壇之必循其階,而不可以躐等。」是知,欲解經籍義理,以明古聖先賢之志者,則必先通乎訓詁也;欲通曉章句訓詁,以達文辭經典之旨者,則必先通乎文字也。故治經者,始則正解文字,中則貫通訓詁,終則深明義理。而後方能善繼聖賢之志、善學聖賢之事,終能至於齊聖齊賢矣。由文字而通訓詁,以訓詁而明義理,此三者,為漢儒治學之宗,亦乃通經致用不二之門也。缺之,躐之,欲達莫由耳。
夫經典由章句匯聚以成篇,章句由字詞輻輳而成節,而後義理出焉。經義者,譬若房屋,或寬或狹,或大或小,或殿或堂,必有其主要之用途與規制也。文字者,如建房具體之材,木、石、磚、瓦之類是也。訓詁者,若工匠也,乃屋材間之媒也。梁之粗細、椽之長短、磚之大小、瓦之圓曲,必經匠人加工、選擇,以求合乎所蓋房屋之需也。若無木、石、磚、瓦,則如無米之炊,何能成飯、成房耶;若無工匠,則木是木,石是石,其不過是礦、植二物而已矣。有材料、工匠,則屋可剋期而成也。使材精工善,乃可成殿堂之器,此文字、訓詁、義理三者之分也。夫房屋不能離磚瓦,猶經典之不能舍文字,故經典之義必不外乎文字之義而別有他解也。清儒錢大昕先生《經籍籑詁序》曰:「有文字而後有訓詁,有訓詁而後有義理,訓詁者,義理之所由出,非別有義理出乎訓詁之外者也。」其是之謂乎。文字者,文字全體之義也,譬如地圖,凡都邑、街道、山河皆囊收其中。訓詁者,文字在經典中之具體義也,譬若圖中至某一地之路線圖也,此文字、訓詁之所以分也。
夫文字者,《六經》之載體也。惠棟曰:「《五經》出於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經師不能辨。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音,乃知其義。是故古訓不可改也,經師不可廢也。」是知經之義存乎故訓,蓋古經非故訓不明也。明正字、音,得義乃真。漢儒治經,訓詁皆有家法師承,不失經典本旨。觀許慎、鄭玄、賈逵、馬融、服虔、盧植之經注可知也。若舍離文字,無論訓詁,而直刺經義,鮮有不望文生義、人云亦云者也。今或有人既缺文字,又疏訓詁,於經典動輒曰:「我已解矣。我已明矣。」試觀其所解所明者,多有既違離乎漢唐註疏,且悖逆乎常理常則者,新意百出,前古未聞,此乃求經典合於己之意,非求己之意合於經之義,不亦謬乎。
夫字必有義,字義既明,則字所處經典之義隨而亦清,《詩曰》:「古訓是式。」言守於古訓而不出格也。恪守古訓,則於古今經典之解,自可辨別是非,此亦夫子「正名」之微意也。故不揣庸愚,以《說文》為基,復纂取經注賢言,作《聖學常用字義淺釋》,俾明聖教核心字義,以作經典修學之前導也。是為序。
道
《說文》:「道,()所行道也。從辵chuò從首。一達謂之道。」道即道路,道路為人所行,故曰「所行道也」。辵訓乍行乍止,乃時走時停之義。從「辵」之字皆有行之義,如「返、送、追、速」等,故「道」從「辵」。首者,首所向也,凡人行路,首皆向於自己所行之方。唐高僧玄奘大師,西行印度求法,西行,即頭朝於西方行走也,故從首,首亦表聲。《爾雅.釋宮》曰:「一達謂之道路。」言長遠而無旁出之道路,許慎引之以明道路之名義也。
道德為人言行所共遵,猶大路然,《孟子.告子下》所謂「夫道,若大路然」,故道引申為道德。人所遵行者為人道,日用倫常所當行者是也。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曰:「人倫日用之所行,皆是道也。」仁義為倫常之大端,故《易經》云:「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自然運行之規律曰天道,為萬物氣化之流行。《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老子.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也。前儒之言道,一以道為無所不包、生髮萬物者也,為自然之造化,即宇宙之本源,《老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者,本源生一切,故為至高無上之稱。事理之一定準則者亦為道,蓋以理而言,人處事理之中,自然須遵相應之理,即《中庸》所謂「不可須臾離也。」朱熹註:「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道之運用,若同律法,不能暫舍,故曰道不遠人也。
有以己身之宗旨為道者,即《孟子》所謂「以道殉身」是也。有以才能為道者,《禮記.學記》所謂「大道不器」是也。《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鄭玄註:「道,多才藝者。」道亦為道家之稱,《史記.太史公自序》:「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
德
今通用之「德」字,本義為上升,《說文》:「德,升也,從彳悳聲。」為道德之假借字。《玉篇.心部》:「悳,今通用德。」道德之「德」,本字為「悳」,經傳皆以「德」為之。《說文》:「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從心。」本義指德行,《易.乾》:「君子進德修業。」孔穎達疏:「德,謂德行;業,謂功業。」德者,得也,修道而身心有所得也。即大學所謂「富潤屋,德潤身」也,亦中庸所謂「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是也。德、得音近,此為聲訓。《釋名》:「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洪範三德,一曰剛克,二曰柔克,三曰正直。言和剛柔之中,得其正、直也。《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則知直即是德矣,乃己身德之體現。以德報德之「德」,乃惠澤於人之謂。天道本直,人行直道而有德於心為德,所謂「直心是道場」,故「悳」從直、從心。
許慎既訓「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可見德乃兼內外言之,即宋儒所謂體用之謂也。《管子》:「化育萬物謂之德。」又曰:「愛民無私曰德。」《左傳.襄公七年》:「恤民為德。」《書.盤庚》:「施實德於民。」此皆外得於人之悳也。《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者也。」《大學》:「德者,本也。」《韓詩外傳》:「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間者,德也。」此皆內得於己之悳也。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謂德之施行於外,惠澤使人得之也。(段玉裁語)
《論語》:「何以報德。」乃惠澤之德也;《論語》「君子懷德」、「德之不修」,乃己心之德。是知聖人言德,亦兼內外言之也。故同倫修德,當內外兼備也。德不可獨存於心,有體無用,不足以治世,必施之實事,惠利群生,方為德行。鄭玄《周禮注》:「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此乃儒家成己成人之宏願,亦乃佛家自度度人之大乘菩薩發心也。
經
《說文》:「經,()織也。從糸mì巠聲。」本義為織布之縱線,故段玉裁注本依太平御覽補作「織從絲也」。古以橫直名縱衡,縱絲即豎線也。古以上吊自殺曰自經。何以名自經耶?謂繩索直垂而下如布之豎絲也,乃引申「經」之垂直義也。經為織布豎絲,故從表細絲之「糸」。巠為古文經字,清吳大澄《說文古籀補.儀部》:「巠jīng,古文以為經字。」又,巠為水脈之稱,水脈位於地下,如垂直於地,故凡從巠聲之字多有垂直之意。《集韻》:「徑,直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挺而長,則有直之義也。《釋名》謂:「水直波曰涇。」《康熙字典》曰:「涇涏,直流也。」脛為小腿。《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前漢.楊惲yùn傳》註:「脛脛,直貌。」《類篇.走部》:「逕,直也。」縱絲則直垂而下,故從巠聲,聲中喻義也。
凡織,必先有經而後有緯,經靜而緯動,先者為主,主者為常,常者為綱,故大經即大綱,經常即綱常(徐灝語)。《廣雅.釋詁》:「經,常也。」《禮記.祭統》:「禮有五經」,即禮有五常也。
經載聖人之言,蘊天地人倫大道,為人所常行者,故典籍名經,取其常義也。班固《白虎通》釋「經」為「常」,以五常配《五經》,是其意也。《六經》之名,始於三代,為上古之書,其文奇偶相生,錯綜相成,聲韻相調,便於記誦,為文之宗。後世以降,以《六經》為先王舊典,乃訓「經」為「法」,孔子刪定之後,經為君臣所共尊,修身者則焉,治國者法焉。
《文心雕龍.宗經》云:「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經之重一至於此。經學為中國文化之主脈,其大義所當知也。經學之名,初見於《漢書.兒ní寬傳》:「見上,語經學。」統論諸經大義者,亦始戰國,《莊子.天下》曰:「《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荀子.勸學》:「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兮,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禮記.經解》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zhǔ辭比事,《春秋》教也。《史記.太史公自敘》曰:「《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漢書.藝文志》曰:「《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白虎通》云:「《樂》仁,《書》義,《禮》禮,《易》智,《詩》信。」此乃劉漢以前經學之大端也。其要者,非在於是乎?言經學者,義當如是耳。
典
《說文》:「典,()五帝之書也。從冊在丌jī上,尊閣之也。」《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晉杜預註:「皆古書也。」孔安國《尚書序》云:「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鄭玄云:「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是也。」賈逵云:「三墳,三王之書;五典,五帝之典。」賈逵為許慎之師,故許慎本之而訓「五帝之書也」。經典最初記於竹簡,二編串連成冊,後供於案以尊之,故「典」字從冊在丌上會意。綜上可知,典乃三王以前,五帝時書,內容言常理常道,記於竹簡之上(典之古文從竹作)因其文載大道,故為人所尊奉,故置於几案、書架以敬之也。
典為五帝時之書,則於「經」之義相近,故後世常「經典」連稱。《爾雅.釋言》:「典,經也。」《儀禮.士昏禮》:「吾子順先典。」鄭玄註:「典,常也,法也。」《書.堯典》正義曰:「稱典者,以道可百代常行。」徐鍇《說文系傳》曰:「典,言常道也,言百世常行之道也。」《尚書》所謂「大訓在東序」,司馬遷所謂「金匱石室之書」。典即載常理、常法,則又為法令之稱,《釋名.釋典藝》:「典,鎮也,制教法所以鎮定上下。」典又為掌管之稱。《廣雅.釋詁》:「典,主也。」《書.舜典》:「有能典朕三禮。」孔穎達疏:「掌天神、人鬼、地只之禮。」
以上為不肖弟子愚見,弟子德薄學淺,障深業重,凡所匯報,多有缺漏,恭請師父上人慈悲開示。不肖弟子郭帥華頂禮敬呈。
老法師:郭帥華的這篇文章,對我們認識傳統文化的源流很有幫助。這些東西雖然是很古老的,現代人有志於恢復傳統文化,那就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熟悉。學習的人從這些地方下手,我相信他對中國古籍自自然然能產生敬畏之心。確實中國的東西博大高明,不是自己稱讚,它本來是這樣,這個在全世界文化史裡頭,其他國家地區找不到的。我們會對於祖宗產生信心,信才能入門,懷疑就是障礙。我們今天丟得太久了,至少一百五十年到二百年沒有人提倡。這兩百年是動亂的時代,生活得很辛苦,由於動亂,人心是浮動的,他定不下來。中國真正學問是要清心寡欲,要用清淨心、平等心,他才相應,他才能體會到,他才能認識清楚。這個心浮動,現在所謂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就無法入門,縱然有良師,也沒有辦法體會,契入。我們這一生當中,到晚年才遇到佛法。如果沒有遇到佛法,現在的環境,你的心怎麼能靜下來?六根所覺的境界都是浮動的,都是叫你心浮氣躁,不讓你安定下來,這是我們學習古來的典籍很大的障礙。從哪裡做起?佛教導我們,老祖宗也這樣教導我們,從信下手。現在人懷疑,多疑,這是什麼?科學教出來的,科學教人第一個就教懷疑,懷疑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契入。用在科學上行,沒有問題,但是用在古聖先賢典籍上,這就行不通,那就成為嚴重障礙,而不得其門而入。所以這個很有價值,但是它有一定的深度。為什麼?古時候的文化跟現在不一樣,必須要把它講清楚、講明白,是一篇非常好的,傳統文化入門的,也是必讀的資料。我們再看下面第二篇。
學生:歲次乙未中元祭祖專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學長,阿彌陀佛。慚愧弟子越溪,今天向大家恭敬報告的主題是:「尊師重道,教學化民」。
二十世紀,西方歷史學家有一個重要的課題:「為什麼在眾多古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依然存在,而其他都紛紛消亡了?」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重視親職教育。三千多年來,家庭是中國培養人才的起點和中心,國家負責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才服務社會。所以,孝親尊師不僅僅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更是維繫著整個社會運作的核心力量。正是孝道和師道,支撐著中華文化一脈相傳、國家代出人才。
一、尊師重道才能實現太平盛世
三千多年前,有官員為周文王卜了一卦說:「在渭河的邊上,會有一位聖人,他能輔佐您。」文王想起他的太公曾說過,將有聖人幫助振興周朝。但他並沒有馬上奔去河邊,而是回家齋戒三日,才懷著誠敬之心鄭重出門。果然,在渭河邊上,文王見到了聖人呂尚。幾番問對,文王恭請老師上車說:「太公所說的聖人,難道就是您嗎?」於是尊稱他為「太公望」,而不敢稱其名。回到朝堂,文王很尊重老師,讓他坐上位,不敢以天子自居。每當有重要的教誨,文王都會先行齋戒,整肅身心,才恭敬聆聽。周由此大興,以德行和文化一統天下,贏得八百諸侯的廣泛擁護,稱天子所居之地為「京師」,值得各地效法。這是我國最早的師資道合記錄之一,文王和太公望成為三千年間明君賢臣所效法的榜樣。漢明帝恭敬太師,畢生重視講學;唐太宗命太子李治對其三位師長執弟子禮,太子向老師呈報告,皆敬言「惶恐」;清朝皇子力行尊師,在學習期間,必先恭請老師用餐結束,自己才敢動筷子。
上行下效,中國人持家、治國,皆以教學為先。家有私塾、縣有縣學、國有國子監,舉國上下對老師的尊重,可以說無以復加。民間延請老師,必邀全族,乃至鄉中耆老開大會,宣布拜師。一些武將家族,因慕文治,不惜重金,恭請名師教授子弟,為一時盛事,以示其對老師之最高敬仰。拜請老師必由族長親自出面,及至開學,學生及家長皆先拜孔子,再拜老師,恭敬肅然,宛若面聖。(圖一、圖為清代畫家廖鴻章繪於一七六二年的《漢明帝圖贊》,講述漢明帝於公元七十二年蒞臨孔子故居,命皇太子與諸王講述儒家經典的情況。漢明帝非常重視講學,此前,他本人亦曾蒞臨洛陽的太學,向太師報告學習心得。)(圖二、私塾的老師在考學生背書的情形。這是日本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在十九世紀初期所繪製的日本私塾的情形,與中國的私塾教育非常相似。)
文王的榜樣,以及國人三千多年的歷史實踐,揭示出師道的兩重意義。首先,尊師不可廢禮,其要在於重道;其次,身教言傳之教學,乃化民成俗之要道。惟其如此,方能成就千年盛世。換言之,師道是創造太平之要道,亦是維繫持久繁榮之關鍵。
二、何為尊師重道
尊師
「師」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是眾多(《說文解字》);二是模範,「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玉篇》)」。《禮記.文王世家》言師,「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上古中國,可以說君王皆是為人師表的聖賢。此後,雖然皇帝不一定是聖王,但是國師必為大聖大賢。《周易》師卦說:「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這是說,能夠真正教導人民以正道,他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成為領導,這就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政治與教育密不可分,這是中華文明綿延千萬年而不衰之所在。在周文王的時代,孔子尚未出世,那時的拜師禮,與日後國子監、私塾等禮拜「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基本相同。舉國上下禮拜「至聖先師」的傳統,已綿延數千年。
文王與太公望的故事,還顯示出政治與教育不可分。從天子以至百官,都是人民的父母官,皆是集君、親、師於一身,他們尊師重道,帶領舉國上下力行師道尊嚴。是故,歷代政治,明君與國師共同開創太平盛世成為佳話。繼周之後,漢代有武帝與董仲舒,清代有世祖與范文程。唐代則更是一代文風之盛,無出其右,太宗皇帝所倚仗的良師、賢臣濟濟滿堂,總結起來,便是一部《群書治要》。中國的偉大之處正在於此,國家由聖賢來領導,國民由聖賢來教化,人民由此民風淳厚、慕聖希賢、代出人才;文明由此老樹新枝,生生不息。這便是尊師重道對於我國,乃至整個世界實現真正的太平盛世、長治久安的重要意義。
重道
師道至尊的基礎,是求道心切。「道」,本意是道路,又指真理,就是《聖經》中以色列的聖者所言:「引導你(走)所當行的路。(《以賽亞書》)」我國古人又將此「所當行的路」予以詳細解釋:「理也,眾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廣韻》)」這是說,當行的道路就是宇宙萬法的真理。「三才」指天、地、人,也就是整個宇宙依報、正報所遵行的規律。這個定義,也與《聖經》耶穌基督所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故,中國人之所以尊師,是因求道;西方人之所以重視耶穌基督之教導,也是期望「走所當行之路」。中國人因行道有得於心而發展出道德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西方人因躬行耶穌基督之指引而發展出教會、學校,建立地上之天國。以佛陀教育而言,道即自性,行道即回歸自性,證得自性者為佛陀、聖人;部分證得自性者為菩薩、賢人。聖賢人多了,世界自然太平,耶穌基督為上帝的子民所承諾的天國家園也會自然降臨;若人人皆為聖賢,則此界即是淨土,地球就是天國。引導深為煩惱所苦的生死凡夫走上當行之路,成聖成賢,則必然師道尊嚴,因凡夫全仰賴明師而得以成道,此即「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
古今中外,明師幫助學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途徑,全靠教學。孔子以及孔子之前,國人所敬拜的古聖先師,皆是學不厭、教不倦。佛陀、耶穌基督等聖人,無一不是終日行教化,為人演說聖道,人人可行、人人當行。所謂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說文解字》)」,也就是佛經所言之「為人演說」。教有兩個方向:善與惡。現代社會,無論媒體還是個人,多言負面信息,這是教人以惡,故家庭不和,問題兒童愈來愈多,社會也愈來愈不安定。因此,《弟子規》勸誡我們:「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真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論語.子路》)」。縱然是一個普通平民,一句負面的語言,都對家庭的和諧、孩子的成長、社會的進步產生負面的影響,甚至因小果大,不可不慎。
有鑒於此,尊敬的師父上人在多年前就提出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是真正有智慧的教育,果然人人力行,便是和諧世界從我開始、從我心開始。所以,荀子非常強調善教:「以善先人,謂之教。(《荀子.修身》)」力行四好,並不難,人人都能做得到,果然力行,便是以善先人。如此,教育長善救失的目標,也可以逐漸達到。從長自身之善、救自身之失開始,因不斷隱惡揚善,而啟發他人、幫助他人(尤其是晚輩、下屬),這就是上行下效了。是故,人人都是教育的主體,也是受教育的對象。
「學」的本意是覺悟(《說文解字》),這是教學的目的。啟發覺悟的鑰匙,在敬。《詩經.敬之》有言:「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就是說力行一切恭敬,早晚不懈,從而有所覺悟,心中感到充滿光明。這是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因主敬存誠而日趨本性本善。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在文言文剛剛發展的周初,就告訴我們:尊師之道,全在誠敬。由此再恭讀印光大師所言:「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方知敬為傳承了千萬年的祖宗心法!師父上人說「敬為中華文化本」,老人家舉六祖惠能大師為例,雖然只在五祖座下聽經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大徹大悟,這是「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真的如孟子所言,「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果能全心全意,制心一處,便是「淨極光通達(《楞嚴經》)」——自性的光輝,明耀大千。所以,海賢老和尚說:「世上無難事,只怕心不專。」老人家雖然不認識字,可是他真的會學、真的能證悟。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真實效用、真實智慧所在。
教在善教,百善孝為先,故《孝經.開宗明義》便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學在善學,敬是德之本,故萬分誠敬,便能證悟。古往今來,無數聖賢君子因善教、善學而得以行「大學之道」,從明明德開始,力行親民以有教無類,進而止於至善而證得萬法一體。尊師,如果不能落實在重道、證道,就不是真正的尊師。這種恭敬,因為不能免除貪瞋痴慢疑之五毒,難免造成門戶對立的流弊,不可不謹慎。真正能夠尊師重道者,有些人名留青史,更多的是默默耕耘。正是師道的承傳,方成就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思議的延續性,得到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的認可、讚許,真的如同惠能大師拜見五祖時所言:「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地分南北,人有中外,但是被孝、敬所打動之心,並無不同,這是中華傳統文化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之所在。
三、尊師重道的實踐
中國人的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之上的。最早全面記錄弟子如何事奉老師的是管子的《弟子職》,它記錄了學生事奉老師的飲食起居、灑掃應對,宛若孝子事父。正因師道與孝道密不可分,三千多年來,老師對於學生,如同父親愛護子女,老師念念想的都是如何成就學生的道德學問、幫助學生開悟。他和學生相處,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是為了啟發學生、成就學生。五祖弘忍對於六祖惠能的關懷、護念也是充滿了智慧,這不僅僅出自老師對後生晚輩的關愛,更出自老師對於真理的恭敬,對傳道的重視,超過了一切。這是老師對世人平等、無私的大愛,是有識之士「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博愛,正是這個真心,成就了六祖,也成就了佛法的承傳。
古往今來,每一位祖師大德,都為後世樹立了為學的榜樣。六祖惠能讓所有的學人都看到萬分恭敬才是為學之道,這分恭敬之培養,仰賴親職教育,在於「父子有親」之愛的教育。學生之所以能夠體認師父的心,繼而勇猛精進斷惡修善、轉凡成聖,全在於他在家能夠體認父母的心,能夠恭敬、悉心事奉父母,愛護家中的一桌一椅、家鄉的一草一木。這種敬愛父母、感念家鄉的心,幫助學生體會到老師父親一般的愛護、誨人不倦的啟發,繼而將天下為公、愛心遍法界的真心慢慢彰顯出來。
(一)、親職教育是實踐尊師重道之本
周文王之所以能夠感得太公望之教導與輔佐,還在於文王有著良好的親職教育。從入胎開始,母親對他就有良好的胎教;出生之後,長輩們給他以童蒙養正的教育。及長,他對父親有至孝,對祖宗念念不忘,真正做到了「善繼祖宗之志,善述國家之事」。孟子有言:「大孝終身慕父母。」孝道與師道的結合,從文王開始,一直延續到晚清十九世紀末都沒有改變。這一點,從科舉考卷上即可以窺見一斑。考生在考卷的第一部分,不是用來答題、寫文章,而是將自己父母、祖先以及啟蒙老師的姓名一一寫下來,都呈給主考官看。所以,每當考中功名,第一件事就是回鄉拜謝啟蒙老師,在祠堂祭祖以敬白列祖列宗。
要言之,母親從胎教開始,令孩子天生有聖賢之稟賦;家庭已在孩子三歲之前,以《弟子規》的身教為基礎,令孩子養成終生不改的正氣、從容安定的氣質;再以童蒙養正的家塾聖賢教育為延續,成為孩子日後進德修業、持家治國的資糧。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次第,沒有了養正教育,即使日後因緣殊勝、親近明師,也難以抵禦高名厚利的誘惑;失去了氣定神閒的生活教育,則難免性躁心粗,即使少年就能學習聖賢之道,也難免會受到浮躁的環境影響而安不下心,繼而錯失此生成就的機會。因此,現代社會迫切需要將以「孝親尊師」為核心的教育找回來,自然人才蔚起,世界太平。(圖三、清朝畫家康濤所繪製的孟母教子之「子不學,斷機杼」的片段。孟母是中國歷代母親的榜樣。圖四、十七世紀義大利畫家所繪製的聖母教子圖。兩張圖片都顯示出好的親職教育,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性情起決定性的影響,家庭良好的母教是賢才蔚起的前提條件。圖五、清代的科舉考卷,考生將其二、三百年前的祖先,自己的高曾祖父的名,歷年受教的老師們的名字,都一一寫出,顯示出對祖宗念念不忘,對師恩常常感懷的心。)
(二)、尊師重道之三德
縱觀古人對尊師重道的實踐,可以總結出三點「老實、聽話、真乾」。真正能夠承傳師道,繼承聖賢學問者,無一不是如此。
古希臘柏拉圖對於老師蘇格拉底的教導,即使未能深解其義,也會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蘇格拉底教眾弟子每日甩手若干,一年之後,唯柏拉圖一人堅持不輟,因而成為蘇格拉底的傳法弟子,他繼承了老師問難以明理的教學法,並建立雅典學院以繼承師風。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因集兩代老師之學問而成為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復建立呂刻俄斯學校(Lyceum,另譯「呂刻昂」)以延續兩代老師問對的學風。他們師徒在希臘所設立的學校,影響整個歐洲一千年,並為日後基督教、天主教教育所借鑑。(圖六、義大利畫家拉斐爾於一五一O年在梵蒂岡所繪的柏拉圖雅典學院壁畫,顯示出西方學校建築宏偉的傳統。圖七、雅典學院一圖最中心的兩位人士,便是柏拉圖(左)和亞里斯多德(右),兩人你問我答。)
值得注意的是,好學生的三個條件,關乎誠敬,無關學識。《來佛三聖永思集》中的老德和尚就是榜樣。因為老德和尚呆笨,所以寺廟的住持法師拒絕給他剃度,只是帶他到韋馱菩薩像前,命他拜韋馱菩薩為師,只教他走路的時候念阿彌陀佛。對一般人而言,師父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可是對老德和尚而言,師父卻是一尊泥菩薩。但他絲毫不因此而改變對於師父的誠敬。每天出門化緣,都會給菩薩像行禮告別,回來也會向「師父」報告。老德和尚信根深厚,不但堅信泥菩薩像就是師父,畢生遵從住持和尚「走路就要念佛」的教誨,而且對任何人都一樣是老實、聽話、真乾。有人用一根線搭在他的耳朵上說:「我把你拴在這裡了,你動不了啦。」他就真的站太陽底下哭起來,半晌不動地方。一般人而言絕對不可能聽信這樣的欺騙,但是,老德和尚卻不僅相信,更能照辦,真的把老實、聽話、真乾做到家了!這表面上看是愚蠢,實際上卻是了不起的大智慧!及至一九五四年冬,老德和尚說:「我師父(就是韋馱菩薩)告訴我說,臘月初八那天阿彌陀佛來接我走。」老和尚就這樣如期端坐念佛而終,成就之高,不可思議。現代人學習聖學,最難的就是斷疑生信。老德和尚對騙子也深信不疑,現代人則對佛菩薩也相信不起來。騙子欺負老德和尚說:「你動不了啦」,他就站著不動;佛菩薩對我們說:「你本來是佛」,我們總是不信。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
師父上人說過,仁義禮智信之五德,沒有了信德,其他德行都不能成就。孔老夫子因「信而好古」,方能「述而不作」。我們因為懷疑,就無法老實了,其餘就更做不到了。老德和尚的示現,真的是佛菩薩無盡的慈悲,聖人無盡的智慧和善巧方便之體現,不得不信,不得不學!向老德和尚學習,我們可以知道,每當讀經,就和憍陳如等尊者一樣,真的坐在世尊身邊聽講《無量壽經》;每當在螢幕前恭聽尊敬的師父上人講經,在電視機前學習諸位大德老師們講課,就和六祖親聆祖師教誨,曾子坐在孔夫子身邊一樣!老德和尚面對的泥塑菩薩像並不會說話,而我們所面對的經書、螢幕都在宣說無上的妙法!我們在修學時,師父、古聖先賢真的是片刻沒有離開我們!所以,相對古代社會,現代社會最大的便利條件,就是不用萬里求道,不用受時空所限。只要老德和尚所示現的為學之道能夠廣為流傳,就會有千千萬萬的學子獲得真實的利益,求得真實的智慧。
四、結語
《禮記.學記》有言:「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這是說,懂得謀劃,做事有原則,積極的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會有小名聲,但還不足以感動大眾;能夠親近賢者、求教賢者,體念遠近一體,有這樣胸襟氣度的人,雖然能夠感動大眾,但是仍不足以教化人民,無法達到改善社會風氣的深遠效果。所以,君子要想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修身、教學開始!從周文王開始,中國千萬年的歷史經驗,都說明了教學為先是根本。
在這方面,現代人有著無比方便的便利條件,網際網路和衛星電視等媒體令獨善其身的教化,亦可兼善天下。只是我們缺乏信心,沒有老實、聽話、真乾而已!學人若都有老德和尚的信德,那麼世界之轉變將會非常迅速。不待文王出世、太公望出現,社會風氣早已因學人之力行而為之一振了。世人擁有這麼好的利器,卻多用來宣揚負面的信息,而我們則因為信心萎靡而不能盡弟子之職,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所以,我們要堅信這個世界有真正的聖賢,他們的道德學問超越時空;要拿出弟子相,以最大的至誠恭敬心,向他們學習。如果是現代的聖賢,有視聽資料,我們可以如對目前的學習;如果是古代人,在《四庫全書》中有文言文撰寫的傳世之作,或者是《群書治要》,我們可以拿出孔子向周公學習《易經》而韋編三絕(就是裝訂竹簡的牛筋,三次斷掉)的精神,也將我們想要學的經典恭讀一千遍、幾千遍,便能其義自見。這便是古人所說的: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真正的日積月累,自然量變出質變。如此學習,就能夠變化氣質,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從一身瓦裂的具縛凡夫,因尊師重道而成聖成賢,繼而講學、問對,化民成俗,這才是一個現代中國人繼承傳統文化、繼承祖宗家業,所當堅信之道,所當篤行之道。
以上是慚愧弟子越溪學習尊師重道的一點粗淺的資料總結,如有不妥之處,恭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學長慈悲教導,無盡感恩。阿彌陀佛!
老法師:越溪這篇文章在《中元祭祖專刊》,對現代的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勸告。人無分古今中外,本質上都相同,都是一樣的,沒有絲毫差別,都能夠做聖賢,都能夠作佛菩薩,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還沉淪在六道?主要的原因就是信心不足。大乘佛法,對這個了解得非常深厚,「信為道元功德母」,完全看你有沒有信心。特別是淨土宗,沒有深信就不會有切願,沒有切願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決定搞輪迴,決定搞輪迴就決定墮三惡道,這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如果我們真正明了地獄苦,佛在經典上所說的,道教《感應篇》所講的,江老師所繪的地獄變相圖,是依據道教的一本小冊子來繪製的。我們知道古聖先賢沒有妄語,也不會嚇唬人,都是說誠實言。《玉曆寶鈔》不例外,那不是小說,不是寓言,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最近一個善心的同修,送來民國初年的十四冊書,全是因果報應,是用很淺顯的文言文寫的。對於我們來說,文義都是最上乘的,能學到文言文,也能學到倫理道德,也能堅定我們對古聖先賢的恭敬心。我交給世界書局去翻印,我們希望印一萬套流通,這是我們現前最迫切需要的教材。
廣東謝總所辦的道德講堂,為什麼有那麼好的成就?我曾經問過他,他告訴我,真正能叫人改過自新、回頭是岸,全靠因果教育。換句話說,他在七天教學當中,讓人家真正相信因果報應,不敢作惡了,不但不敢做,連動個惡念頭都不敢。他的成功是以身作則,因為他自己本身年輕的時候,黑社會的頭目,無惡不造。前世善根深厚,聞到佛法他就覺悟,他就回頭了;更難得的發心行菩薩道,救度這些惡道眾生,這個惡道就是黑社會,是他們的同類。他真能做到,我們相信祖宗保佑、三寶加持,不是人能做到的,誰能相信你七天有這麼大的轉變,沒人相信。但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今年是第四年,愈做愈興旺,愈做信心愈十足。所以真改過,還要發心教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做出最偉大的貢獻,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我們的同學如果有這個時間,一個星期的假期,希望都能發心到那邊去學學。我們曾經派了幾個人到那邊去學習,澳洲淨宗學院,學完了回去在澳洲開班,如法炮製,效果也還不錯,澳洲這個班做成功了。只要真誠心去做,恭敬心去做,把孝敬兩個字認真落實在這個事業裡頭,就得到祖宗保佑、三寶加持。台南極樂寺做成功了,圖文巴做成功了,香港這邊的同學開始對參加學習有興趣了,好事情,它比我們講經效果來得還要快,還要踏實,好事情!所以這篇文章放在這次祭祖特刊裡頭,很有價值,多讓大家看看。好,我們下面還有,還有一份。
學生:《科注》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玉,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永思集》中的這句話,學生已經聽了很多遍,卻沒有認真的迴光返照,反省自身。學生從小就是一個口快之人,提不起「三思而後言」的心。因貪圖一時的口舌之快,犯下不少大大小小的過失,也令父母和大家長操了不少心。這段時間以來,深感自己的口快話多障礙了修學,必須痛下決心,改掉這個毛病。
首先,在學生目前的生活當中,每天都是很有規律的朝暮課誦、早午二齋,全天聽經學習,加上一些固定的習勞,必要的言語實在不為多。在不令人生煩惱、不給人添痲煩的情況下,很多言語都可以有所簡略,而這些言語都一概難逃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嫌,對學生來說,尤以綺語居多。每一次,當學生沒能忍住,脫口而出的時候,就難免會破壞自己和他人的清淨心。所以為了共同的清修環境,學生應當克制,但凡不是出於敦倫盡分之心,而又可有可無的言語,儘量免除。
其次,幫助人、關心人,重在實際行動,沒有必要在言語上費神費力。當感受到他人的需要時,應有言語上的問候,同時更應該去體察能為對方做些什麼。說實話,學生對人的關心總是停在表面,所以很難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加上自身的分別執著,導致短話長說,感情用事。修行之人,關心問候應當適可而止,凡事過猶不及,話一說多,就容易流俗,變成了拉拉雜雜的閒聊,大可不必。更實際的來說,學生是看不破、放不下。師父上人常教導我們,物質環境上的不如意,源於我們人心的不善。所以除了關心問候,更有效的做法是管好自己的念頭,真正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益處,阿彌陀佛就是最好最善的念頭。
第三,遇到他人提出問題時,應量力而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知道多少供養多少。法無定法,所有問題都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是只有自己用真誠、恭敬心感受對方的需要,才能所言與經教相應,從而利益對方,否則說得再好、再圓融,也是徒勞,甚至是在造業。學生有時感到沒有幫到對方,就會從各個方面去想辦法,說得多反而無用。學生其實沒有從內心理解師父上人常說的「先行其言」,一方面,學生在生活中沒有力行過的東西,自己其實也似懂非懂,並不能真正明白對方所問的是什麼;另一方面,當學生自己落實不夠深入、不夠細微的時候,所說的話跟真實生活有距離,根本不可能幫助別人在生活中落實。所以,真正能利益他人,還是要從正己化人開始,自己的心行正了,自然能利益到他人,真的無需多言。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學生從這句話中,看到了自己迷得有多深,錯過了多少修福修慧的機會。我們今天學習了聖賢教誨,學習了師父上人的教誨,就應當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為法界眾生的安樂,為當今世界的和平,負起應盡的責任,管好自己的念頭,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唯一行得通的路就是正己化人,所以學生先從言語下手,先行其言,少說多做,學會在沉默中擔起責任,在一心專念佛號中擔起責任。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玉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玉頂禮敬呈。
老法師:雲南雞足山大士閣的道場,學習班最近又開學了,我們聽到了很歡喜。學習班對同學確實有幫助,但是我們一定要能理解,改過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有毅力,要有決心。真的把經教聽懂了,這是我們立志改過的根本。難,難在習氣,養成習慣了,有意無意,自己沒有覺察到,自然就流出來。佛在經上講得很多,如何克服這個難關?那就是海賢老和尚的方法有效,我們向他學習就有辦法。他的方法是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沒有空過的,沒有流失的,前念是阿彌陀佛,接著還是阿彌陀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方法好。你們提到老德和尚,老德和尚的成就也是這個功夫。我們看到這個好的榜樣,想到自己業障習氣太重了,真想改,改不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幫助自己,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就是教化眾生,是一不是二!這個榜樣做得愈多,學佛的同學信心就在增長,願心就能堅定、堅固,這就是自行化他。化他跟自行是落在一樁事情,信願持名。
現在世界亂了,人心壞了,過去說這兩句,我們聽了總覺得有些過分,現在聽這兩句話,沒有感覺到過分了,覺得是說得一點都沒錯。我們怎樣救自己?真正救自己也就救了別人,跟我們相熟的人,甚至於鄰里鄉黨,關鍵就在用真誠。所有一切過失弊病,都是淵源於無知,這個無知就是佛家講的貪瞋痴。痴就是無知,無知才會造業,才會貪圖小利,才有怨恨,這都是屬於無知。佛陀的教育、聖賢的教育,就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從無知裡頭回頭。現在我們想學,可能沒有幫助你學習的道場,沒有老師,這時候怎麼辦?我們看到了,謝總的道德講堂,他請不到老師,他去蒐集過去國內各地方這些傳統文化的論壇,他在這裡面蒐集好的報告。這些報告都有光碟流通,他蒐集這些,自己反覆的多聽,覺得好的把它選出來,列為他的教學。他用光碟教學,三年,經驗非常豐富,挑出來的都是精品,不妥當的舍掉。這些光碟,地方的領導都看過,都歡喜,甚至於說,我寧願丟官,我也支持你的講堂,多麼感動人!
所以我們今天重視講演留下來這些光碟、這些資料,好的我們把它儲備起來做成檔案,幹什麼?將來辦學用。甚至於可以辦一個佛教大學,裡面全是光碟,沒有老師,沒有教授,也沒有助教。這樣辦學省事,大幅度降低成本,有教室、有宿舍、有餐廳,學校就可以辦起來。像潮州這個講堂做得這麼成功,現在是名聞世界了,因為它確確實實能幫助人改正錯誤的觀念,幫助這社會化解衝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莫大的功德。這個人有智慧,幹這麼一樁好事,這是世間頭等好事。所以我看到大家的報告,有好的東西我都很留意,一定要做成檔案、做成光碟,幫助一般想辦講座的、辦論壇的這些人去做資料。好多人要辦來找我,我就把這些東西介紹給他,你自己先去聽,聽十遍、聽二十遍、聽三十遍,你看看能不能教人?有一些人來找我,要我替他請老師,誰聽我的?大家要懂。我教學這麼多年,真正產生效果的,是用電視、用網路,用這種工具。用網路大概有二十年,用衛星電視十三年,產生很大的效果!所以這些好東西,我們要善於利用它。不一定要面對面,面對面都要有時間,要有緣分。這種光碟大量流通,你什麼時候有時間,你什麼時候去學習,時間完全自己控制,只要真正肯學,跟面對面傳授沒有兩樣!
現在這個社會,往後看,光碟教學一定起很大作用,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們自己認真學習,也要幫助有志一同的同學們在一起學習。我們學成了,自然就幫助人,幫助人還是要用這個方法最為妥當。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