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佛經串講12--華嚴經解分04賢首品之一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蓮友,大家好!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首先,我們都來禮敬我們的大恩導師,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今天,我們來學習華嚴經解分的賢首品之一。請大家先看本品的經文:賢首品第十二之一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問賢首菩薩曰:「我今已為諸菩薩,說佛往修清淨行,仁亦當於此會中,演暢修行勝功德。」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善哉仁者應諦聽,彼諸功德不可量,我今隨力說少分,猶如大海一滴水。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何況無量無邊劫,具修地度諸功德,十方一切諸如來,悉共稱揚不能盡。如是無邊大功德,我今於中說少分,譬如鳥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塵。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但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心。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客群行。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戒能開發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興集大供養;若能興集大供養,彼人信佛不思議。若常信奉於尊法,則聞佛法無厭足;若聞佛法無厭足,彼人信法不思議。若常信奉清淨僧,則得信心不退轉;若得信心不退轉,彼人信力無能動。若得信力無能動,則得諸根淨明利;若得諸根淨明利,則能遠離惡知識。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習廣大善。若能修習廣大善,彼人成就大因力;若人成就大因力,則得殊勝決定解。若得殊勝決定解,則為諸佛所護念;若為諸佛所護念,則能發起菩提心。若能發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若能勤修佛功德,則得生在如來家。若得生在如來家,則善修行巧方便;若善修行巧方便,則得信樂心清淨。若得信樂心清淨,則得增上最勝心;若得增上最勝心,則常修習波羅蜜。若常修習波羅蜜,則能具足摩訶衍;若能具足摩訶衍,則能如法供養佛。若能如法供養佛,則能念佛心不動;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若見如來體常住,則能知法永不滅。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若得辯才無障礙,則能開演無邊法。若能開演無邊法,則能慈愍度眾生;若能慈愍度眾生,則得堅固大悲心。若得堅固大悲心,則能愛樂甚深法;若能愛樂甚深法,則能舍離有為過。若能舍離有為過,則離憍慢及放逸;若離憍慢及放逸,則能兼利一切眾。若能兼利一切眾,則處生死無疲厭;若處生死無疲厭,則能勇健無能勝。若能勇健無能勝,則能發起大神通;若能發起大神通,則知一切眾生行。若知一切眾生行,則能成就諸群生;若能成就諸群生,則得善攝眾生智。若得善攝眾生智,則能成就四攝法;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若與眾生無限利,則具最勝智方便;若具最勝智方便,則住勇猛無上道。若住勇猛無上道,則能摧殄諸魔力;若能摧殄諸魔力,則能超出四魔境。若能超出四魔境,則得至於不退地;若得至於不退地,則得無生深法忍。若得無生深法忍,則為諸佛所授記;若為諸佛所授記,則一切佛現其前。若一切佛現其前,則了神通深密用;若了神通深密用,則為諸佛所憶念。若為諸佛所憶念,則以佛德自莊嚴;若以佛德自莊嚴,則獲妙福端嚴身。若獲妙福端嚴身,則身晃耀如金山;若身晃耀如金山,則相莊嚴三十二。若相莊嚴三十二,則具隨好為嚴飾;若具隨好為嚴飾,則身光明無限量。若身光明無限量,則不思議光莊嚴;若不思議光莊嚴,其光則出諸蓮華。其光若出諸蓮華,則無量佛坐華上;示現十方靡不遍,悉能調伏諸眾生。若能如是調眾生,則現無量神通力。若現無量神通力,則住不可思議土,演說不可思議法,令不思議眾歡喜。若說不可思議法,令不思議眾歡喜,則以智慧辯才力,隨眾生心而化誘。若以智慧辯才力,隨眾生心而化誘,則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恆無失。若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恆無失,則其願力得自在,普隨諸趣而現身。若其願力得自在,普隨諸趣而現身,則能為眾說法時,音聲隨類難思議。若能為眾說法時,音聲隨類難思議,則於一切眾生心,一念悉知無有餘。若於一切眾生心,一念悉知無有餘,則知煩惱無所起,永不沒溺於生死。若知煩惱無所起,永不沒溺於生死,則獲功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現世間。若獲功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現世間,則獲十地十自在,修行諸度勝解脫。若得十地十自在,修行諸度勝解脫,則獲灌頂大神通,住於最勝諸三昧。若獲灌頂大神通,住於最勝諸三昧,則於十方諸佛所,應受灌頂而升位。若於十方諸佛所,應受灌頂而升位,則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頂。若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頂,則身充遍如虛空,安住不動滿十方。若身充遍如虛空,安住不動滿十方,則彼所行無與等,諸天世人莫能知。菩薩勤修大悲行,願度一切無不果,見聞聽受若供養,靡不皆令獲安樂。彼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無缺減,十善妙行等諸道,無上勝寶皆令現。譬如大海金剛聚,以彼威力生眾寶,無減無增亦無盡,菩薩功德聚亦然。或有剎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或有國土不知法,於彼為說妙法藏。無有分別無功用,於一念頃遍十方,如月光影靡不周,無量方便化群生。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佛道,轉正法輪入寂滅,乃至舍利廣分布。或現聲聞獨覺道,或現成佛普莊嚴,如是開闡三乘教,廣度眾生無量劫。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智慧自在不思議,說法言辭無有礙,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而彼微塵亦不增,於一普現難思剎。彼一塵內眾多剎,或有有佛或無佛,或有雜染或清淨,或有廣大或狹小,或復有成或有壞,或有正住或傍住,或如曠野熱時焰,或如天上因陀網。如一塵中所示現,一切微塵悉亦然。此大名稱諸聖人,三昧解脫神通力,若欲供養一切佛,入於三昧起神變,能以一手遍三千,普供一切諸如來。十方所有勝妙華,塗香末香無價寶,如是皆從手中出,供養道樹諸最勝。無價寶衣雜妙香,寶幢幡蓋皆嚴好,真金為華寶為帳,莫不皆從掌中雨。十方所有諸妙物,應可奉獻無上尊,掌中悉雨無不備,菩提樹前持供佛。十方一切諸妓樂,鐘鼓琴瑟非一類,悉奏和雅妙音聲,靡不從於掌中出。十方所有諸讚頌,稱嘆如來實功德,如是種種妙言辭,皆從掌內而開演。菩薩右手放淨光,光中香水從空雨,普灑十方諸佛土,供養一切照世燈。又放光明妙莊嚴,出生無量寶蓮華,其華色相皆殊妙,以此供養於諸佛。又放光明華莊嚴,種種妙華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香莊嚴,種種妙香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末香嚴,種種末香聚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衣莊嚴,種種名衣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寶莊嚴,種種妙寶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蓮莊嚴,種種蓮華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瓔莊嚴,種種妙瓔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幢莊嚴,其幢絢煥備眾色,種種無量皆殊好,以此莊嚴諸佛土。種種雜寶莊嚴蓋,眾妙繒幡共垂飾,摩尼寶鐸演佛音,執持供養諸如來。手出供具難思議,如是供養一導師,一切佛所皆如是,大士三昧神通力。菩薩住在三昧中,種種自在攝眾生,悉以所行功德法,無量方便而開誘。或以供養如來門,或以難思布施門,或以頭陀持戒門,或以不動堪忍門。或以苦行精進門,或以寂靜禪定門,或以決了智慧門,或以所行方便門。或以梵住神通門,或以四攝利益門,或以福智莊嚴門,或以因緣解脫門。或以根力正道門,或以聲聞解脫門,或以獨覺清淨門,或以大乘自在門。或以無常眾苦門,或以無我壽者門,或以不淨離欲門,或以滅盡三昧門。隨諸眾生病不同,悉以法藥而對治;隨諸眾生心所樂,悉以方便而滿足;隨諸眾生行差別,悉以善巧而成就。如是三昧神通相,一切天人莫能測。有妙三昧名隨樂,菩薩住此普觀察,隨宜示現度眾生,悉使歡心從法化。劫中饑饉災難時,悉與世間諸樂具,隨其所欲皆令滿,普為眾生作饒益。或以飲食上好味,寶衣嚴具眾妙物,乃至王位皆能舍,令好施者悉從化。或以相好莊嚴身,上妙衣服寶瓔珞,華鬘為飾香塗體,威儀具足度眾生。一切世間所好尚,色相顏容及衣服,隨應普現愜其心,俾樂色者皆從道。迦陵頻伽美妙音,俱枳羅等妙音聲,種種梵音皆具足,隨其心樂為說法。八萬四千諸法門,諸佛以此度眾生,彼亦如其差別法,隨世所宜而化度。眾生苦樂利衰等,一切世間所作法,悉能應現同其事,以此普度諸眾生。一切世間眾苦患,深廣無涯如大海,與彼同事悉能忍,令其利益得安樂。若有不識出離法,不求解脫離喧憒,菩薩為現舍國財,常樂出家心寂靜。家是貪愛系縛所,欲使眾生悉免離,故示出家得解脫,於諸欲樂無所受。菩薩示行十種行,亦行一切大人法,諸仙行等悉無餘,為欲利益眾生故。若有眾生壽無量,煩惱微細樂具足,菩薩於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眾患。或有貪慾瞋恚痴,煩惱猛火常熾然,菩薩為現老病死,令彼眾生悉調伏。如來十力無所畏,及以十八不共法,所有無量諸功德,悉以示現度眾生。記心教誡及神足,悉是如來自在用,彼諸大士皆示現,能使眾生盡調伏。菩薩種種方便門,隨順世法度眾生,譬如蓮華不著水,如是在世令深信。雅思淵才文中王,歌舞談說眾所欣,一切世間眾技術,譬如幻師無不現。或為長者邑中主,或為賈客商人導,或為國王及大臣,或作良醫善眾論。或於曠野作大樹,或為良藥眾寶藏,或作寶珠隨所求,或以正道示眾生。若見世界始成立,眾生未有資身具,是時菩薩為工匠,為之示現種種業。不作逼惱眾生物,但說利益世間事,咒術藥草等眾論,如是所有皆能說。一切仙人殊勝行,人天等類同信仰,如是難行苦行法,菩薩隨應悉能作。或作外道出家人,或在山林自勤苦,或露形體無衣服,而於彼眾作師長。或現邪命種種行,習行非法以為勝,或現梵志諸威儀,於彼眾中為上首。或受五熱隨日轉,或持牛狗及鹿戒,或著壞衣奉事火,為化是等作導師。或有示謁諸天廟,或復示入恆河水,食根果等悉示行,於彼常思已勝法。或現蹲踞或翹足,或臥草棘及灰上,或復臥杵求出離,而於彼眾作師首。如是等類諸外道,觀其意解與同事,所示苦行世靡堪,令彼見已皆調伏。眾生迷惑稟邪教,住於惡見客群苦,為其方便說妙法,悉令得解真實諦。或邊咒語說四諦,或善密語說四諦,或人直語說四諦,或天密語說四諦,分別文字說四諦,決定義理說四諦,善破於他說四諦,非外所動說四諦,或八部語說四諦,或一切語說四諦,隨彼所解語言音,為說四諦令解脫。所有一切諸佛法,皆如是說無不盡,知語境界不思議,是名說法三昧力。我們先來學習一下相關的名相。關於「因緣」。 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緣叫做緣。例如稻穀,種子為因,泥土、雨露、空氣、陽光、肥料、農作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一)『因』與『緣』的並稱。『因』是產生結果的內在直接原因;『緣』是資助因的外在間接條件。依此,因緣又有內因外緣、親因疏緣之稱。一切有為法都是由因緣所生。唯有因,不能生果;唯有緣,也不能生果。必須因緣和合,方能生果。 『因』恰如穀物的種子,『緣』則如幫助種子成長的雨露水土。種子為親因,藉雨露水土為助緣,如此方能結果實。一切法由因緣而生而滅,稱為因緣生、因緣所生、緣成、緣起等。俱舍家舉六因四緣之說,以解析這個因緣,他的說法與唯識家有異。(二)『因』即『緣』之義︰即是產生結果的一切原因,總稱為因緣。為四緣(生起認識作用的四種原因──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之一。(三)緣起的另一譯名︰即萬象由因、緣而生一定之果的法則。依此法則而生的現象,稱為因緣所生法,通常以無明、老死等十二緣起加以闡示。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現象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乃是相依相關而發生者,此稱緣起。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四)在圓教的法界緣起中,是以一法為因,以其餘諸法為緣;以其餘諸法為因,以一法為緣;一切萬法之間,都是互為因緣互相緣起,都是聯繫在一起的整體上的變動,這是法界緣起的因緣觀。(五)是指事之由來、起源,依原語,音譯作尼陀那,為十二部經之一。是經典中,說經、律之由來的部分。又稱緣起。關於「三寶」。 所謂三寶,就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又作三尊。如果問起佛教是什麼,可以說佛教就是佛、法、僧三寶。有佛教的地方就有三寶。對一個佛教徒而言,歸依三寶是最初,也是最終的一件事情。要成為佛教徒就必須歸依三寶,所以歸依三寶是佛教徒不可欠缺的條件。不論任何時代、地域,也不論大乘、小乘,歸依三寶都是最受重視的。佛,是指覺悟人生之真象,而能教導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諸佛;法,是佛根據證悟之實理而向人宣說的教法;僧,是指修學教法的佛弟子集團。以上三者,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如世間之寶,故稱三寶。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中,舉出三寶有六義:(一)希有之義,是說這三者累經百千萬劫,一如世間難得之珍寶。(二)明淨之義,是說這三者遠離一切有漏法,無垢明淨。(三)勢力之義,是說這三者具足不可思議威德自在。(四)莊嚴之義,是說這三者能莊嚴出世間,一如世寶能莊嚴世間。(五)最勝之義,是說這三者在一切出世間之法中,為最上勝妙者。(六)不變之義,是說這三者為無漏法,不為世間的八法所更動變易。依諸論所說,三寶的類別有多種,通常有三種類別,即:(一)別相三寶,又稱階梯三寶、別體三寶。是指佛、法、僧各各相別不同,佛初於菩提樹下成道,只是顯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特現為盧舍那佛之身,故稱佛寶。佛於五時所說之大乘、小乘等經律,稱為法寶。對於稟佛之教法,修因得果之聲聞、緣覺、菩薩等,稱為僧寶。(二)一體三寶,又稱同體三寶、同相三寶。就其意義與本質而言,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但體性為一。例如,佛從覺者的立場而言,為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故稱佛寶;但佛德足以軌範一切,也就是說他的法性寂滅,而恆沙性德,都可軌持,故而也稱法寶;又如佛為完全無諍之和合狀態,僧團之特質為和合無諍,故而也稱僧寶。如此則一佛寶而具足三寶。(三)住持三寶,指流傳、維持佛教於後世的三寶,即佛像、經卷、出家比丘等三寶。大乘認為八相成道為住持佛,益世之一切教法為住持法,被教化而成立之三乘眾為住持僧,這三者並稱住持三寶。關於「正法」。(一)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又作白法、淨法,或稱妙法。凡是契當於佛法正理之法,都稱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門、大菩薩之法。根據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三中記載,如來正法有世俗、勝義之別。世俗正法是指名句文身,即經律論。勝義正法是指聖道,即無漏之根、力、覺支、道支。又俱舍論卷二十九中說,世尊正法之體有教、證二種。教正法,是指佛所說之經律論三藏。證正法,是指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換言之,教正法即是世俗正法之體,證正法即是勝義正法之體。(二)正、像、末三時之一。佛陀入滅後,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參閱『正像末』)關於「邪法」。與正法是相反的。是指邪僻之道。唐華嚴經十二中說:『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俱舍論十二中說:『邪法縈纏,嗔毒增上。』關於「供養」。 又作供、供施、供給、打供。是指供食物、衣服等給予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亡者等。供養之初以身體行為為主,後來也包含純粹的精神供養,故有身分供養、心分供養的分別。據遺教經論中記載,飲食、衣服、湯藥等,屬於身分供養;不共心供養、無厭足心供養、等分心供養等,屬於心分供養。佛教初期教團所受的供養,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為主,稱為四事供養。施予佛、塔廟、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團之房舍與土地,為僧團經濟的重要來源。所行的供養除財供養外,還有法供養,如以恭敬供養、讚嘆供養、禮拜供養等精神之崇敬態度,也稱為供養總括供養物的種類、供養方法與供養對象等,有各種不同的分類,選說如下:(一)二種供養,據十住毗婆沙論卷一中說,有:(1)法供養,是指善於聽聞大乘正法,或廣或略。(2)財供養,是指飲食等四事供養。據大日經供養法疏中說,有:(1)理供養,是指以證入真實之理為供養。(2)事供養,是指供養香花等。(二)三種供養,據普賢行願品疏中說,有:(1)財供養,是指供以世間的財寶、香花等作供養。(2)法供養,是指發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觀行供養,是指行周遍含融觀、事事無礙觀等華嚴觀行供養。十地經論卷三中說,有:(1)利養供養,是指衣服、臥具等。(2)恭敬供養,是指香花、幡蓋等。(3)行供養,是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養。(三)三業供養,法華文句卷三之一中記載,有身、口、意三業供養,即:(1)身業供養,身至誠禮敬諸佛菩薩。(2)口業供養,口發言稱美諸佛菩薩功德。(3) 意業供養,端心正意,想念諸佛菩薩相好莊嚴。此外,佛前之供物稱佛供,神前之供物稱神供。供養梵天、帝釋天、功德歡喜天等,則稱供天或天供。供於亡者,稱追善供養。專供餓鬼者,稱餓鬼供養。慶祝佛像開光者,稱開眼供養。供養經者,稱開題供養,又稱經供養、一切經供養、書寫供養,如書寫維摩經而供養之,稱維摩經供養。叩鐘慶祝者,稱鍾供養。又者,就佛法僧三寶而言,供養佛,稱佛供養、供佛;供養法,稱法供養、行供養;供養僧,稱僧供養、僧供。其中,招請百僧,設齋以供養者,稱百僧供養、百僧供;招請千僧,設齋以供養者,稱千僧供養,或稱千僧齋、千僧供、千僧會;傳說這種供養之功德無量。又者,供養之施主,稱供養主。供養眾僧,也稱供眾、供贍。記載供養意義之諷誦文,稱供養文。為供養求福所造之佛像,稱供養佛。以燈明供養佛像、塔廟,則稱供燈。關於「道元」。 是指正道之根元。關於「疑網」。 疑惑之情交織如網,故稱疑網。法華經譬喻品:『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八十華嚴卷十四賢首品:『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據道隱的本典略贊中說,網有三義:(一)難脫,如魚鳥為網所羅,難以脫出。(二)覆障,如門前張羅雀之網,而障礙人之出入。(三)隱蔽,如網蔽礙眼目使不能見。佛法之大海,唯信能入,信為佛道之源、功德之母,然而因疑情能隱蔽信眼,障礙信奉正法,於是不能出離生死,故而喻之如網。關於「愛流」。 是指貪愛之煩惱。貪愛能惑溺人心,如同暴流,故稱愛流。這個愛,即是貪愛,是能使一切有情在煩惱之中漂流,而流轉於生死者。這個貪愛,是一切煩惱之根本,故而這個貪愛,也是煩惱之總稱。心地觀經卷一:『善逝恆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關於「染污」。 是煩惱之別稱。又作雜染、染。是指有漏法中,妨礙悟道的東西,即是不善與有覆無記之法。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記載,雜染並不僅限於染法(不善與有覆無記),凡是有漏法,都包含在內。另外,據大乘莊嚴經論卷三記載,染污有三種:(一)煩惱染污,又作煩惱雜染,即是指一切惑。(二)業染污,又作業雜染,即是指一切惡行。(三)生染污,又作生雜染,即是指生老死。又者,辯中邊論卷下中說:『煩惱雜染復有三種,一諸見,二貪嗔痴相,三後有願;此能對治,謂空智、無相智、無願智。業雜染,謂所作善惡業;此能對治,謂不作智。生雜染有三種,一後有生,二生已心心所念念起,三後有相續;此能對治,謂無生智、無起智、無自性智。』又者,是指煩惱為染污真性的東西。圓覺經中說:『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關於「清淨」。 音譯毗輸陀、輸陀、尾戍馱、戍馱。略稱淨。或作梵摩。1.離惡行的過失,斷煩惱的垢染,叫做清淨,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清淨。2.指超諸善惡無對待的清淨,這是性淨解脫的自性清淨。3.是指真心本性的天然性本來清淨。有關清淨的種類,在諸經論中,均有詳細記載,如下:(一)無性之攝大乘論釋卷二,就煩惱之伏斷述及二種清淨:(1)世間清淨,由有漏道之修行,能暫時壓抑現行之煩惱,稱為世間清淨。(2)出世間清淨,由無漏道之修行,能完全滅盡煩惱,稱為出世間清淨。(二)世親淨土論則分為:(1)器世間清淨,令環境變成清淨。(2)眾生世間清淨,住於其地眾生變為聖眾。二者是顯示依報、正二報都清淨。(三)大智度論卷七十三,列舉三種清淨,即:(1)心清淨,修學般若不起染心、嗔心等。(2)身清淨,心既清淨已常得化生,故身清淨。(3)相清淨,得具足相好莊嚴身。(四)梁譯攝大乘論卷中說,有四種清淨,即:本來自性清淨、無垢清淨、至得道清淨和道生境界清淨。(五)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說有二種清淨,本來自性清淨分為二種,即:(1)自性清淨,萬法皆空,本來即清淨。(2)離垢清淨,離煩惱而成為清淨。關於「染淨」。 是染法、淨法之並稱。又稱淨法不淨法。染,即是煩惱污穢之義,是無明之法。淨,即是遠離煩惱,清淨之義,是法性之法。攝大乘論釋卷十三中說,生死為不淨品,涅槃為淨品。成唯識論卷三中說:『雜染法者,謂苦、集諦,即所能趣生及業惑。清淨法者,謂滅、道諦,即所能證涅槃及道。』這就是說生死不淨之法為染法,涅槃或滅、道二諦為淨法。又者,大乘起信論中說,無明妄現之境界,為染法;真如之清淨相,為淨法。染法從無始已來薰習不斷,乃至成佛後才可斷滅,淨法薰習則無有斷盡,故無明薰習又稱染法薰習或染熏,真如薰習又稱淨法薰習或淨熏。又者,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中說,以在纏心變造諸法,一多相礙,念念住著,稱為染;以離障心應赴眾緣,一多自在,念念舍離,稱為淨。關於「憍慢」。 是指自高傲物的心態。俱舍宗以憍為小煩惱地法之一,慢為不定地法之一、十隨眠之一。唯識宗則是以憍為隨煩惱之一,慢為根本煩惱之一。二者之分別,在憍以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即是對自己之長處,產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則是稱量自德、他德之差別,心自舉恃,凌蔑於他,即是對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則長養一切雜染之法,心不謙下,由此則生死輪轉,受無窮苦。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永斷習氣,摧憍慢山,拔生死樹。』又者,無量壽經卷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關於「法藏」。(一)法,是指法性;藏,為含藏之義。又作佛法藏、如來藏,意思是指如來藏中含攝無量之妙德。或者解說為,是指法性之理。法性含藏無量之性德,故稱法藏。無量壽經中說:『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說:『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又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是指佛陀所說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義,故稱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說之聖教、經典等;經典含藏眾多之法門,故有此稱。(三)納藏經典之府庫,也稱法藏,或寶藏、經藏、輪藏、經堂。(參閱『經藏』)(四)音譯作曇摩迦、曇摩迦留。意譯作法寶處、法處、法積、作法。為阿彌陀佛未成佛時之法名。又稱法藏比丘。據無量壽經卷上所載,過去久遠劫前,世自在王如來之時,有一國王聽聞佛說法後,即發無上正真道意,於是棄王位出家,號為法藏。其高才勇哲,超異於世,未久即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法藏於是發四十八大願。因其所聞教法護持不失,聚集眾多,故而無量壽經譯作『法藏』(是指法的積聚,或本源處之義)。唐代所譯之大寶積經卷十七無量壽如來會中,譯作『法處』。宋代所譯之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譯作『作法』。大智度論則譯作『法積』。關於「煩惱」。 是指惱亂身心,令不寂靜的一切心理作用。與隨眠相同。其中有說潛在的煩惱稱為隨眠,顯在表面的煩惱稱為纏。煩惱之種類甚多,大致分別,有迷理與迷事二種。迷理即是見惑,是指迷於四諦之理,為見道所斷之煩惱;迷事即是修惑,是指迷於物之事相,為境界所逼的煩惱,為修道所斷。這個見惑修惑之中,又有貪、嗔、痴、慢、疑、見六種,為諸惑之根本,故稱根本煩惱,或稱六隨眠。此中,又開『見』為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種,稱為五利使;相對的,『貪』乃至『疑』這五種,則稱五鈍使。此十使,稱為十根本煩惱、十隨眠。其中,五利使唯屬迷理之惑,五鈍使則通於迷理、迷事二種。唯識家將煩惱分為分別起、俱生起二種,見惑為分別起,於見道時斷除;修惑是俱生起,於修道時斷除。又者,從這種根本煩惱等流而出的染污心所,稱為隨煩惱,或稱枝末惑、隨惑。《俱舍》等書中,說隨煩惱有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無慚、無愧、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睡眠、惡作等十九種。唯識家則除去此中之悔、眠二者,另加失念、散亂、不正知三種而成二十法。又者,煩惱有不善、有覆無記二種,欲界之見修二惑,其性通於不善與有覆無記。不善之煩惱能招引非愛之異熟果,故稱為有異熟煩惱,這個有異熟煩惱在證得不還果之時斷除。上二界之見修二惑唯屬有覆無記,不招非愛之異熟果,故總稱無異熟煩惱,這個無異熟煩惱在證得阿羅漢之時斷盡。煩惱隨義之差別,而有隨眠、纏之異名,此外,又有結、縛、瀑流、軛、取、系、蓋、株機、垢、燒害、箭、所有、惡行、火、熾然、漏、稠林、根、拘礙等種種異名。這種煩惱,都能惱亂有情之身心,由其增上力而造惡業,令於現在、當來感受憂苦果。據《瑜伽師地論》卷八所載,『結』 中分為愛、恚、慢、痴、疑、見、取、慳、嫉九結。『縛』有貪、嗔、痴等三縛。『隨眠』 中分為欲貪、嗔、有貪、慢、無明、見、疑等七隨眠。『纏』 中分為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妒、慳吝等八纏(《大智度論》卷七中,以嗔替代其中的惡作,再加嗔忿、覆而成十纏)。『瀑流』 中分為欲、有、見、無明等四瀑流。『軛』中分為欲、有、見、無明四者。『取』中分為欲、見、戒禁、我語等四取。『系』 中分為貪身、嗔身、戒禁取身、實執取身等四系。『蓋』 中分為貪慾、嗔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等五蓋。『株機』 中分為貪、嗔、痴等三株機。『垢』、『害』、『箭』、『所有』、『惡行』、『火』、『熾然』、『稠林』,也分為貪、嗔、痴三種。『根』中也有三不善根。『拘礙』則有顧戀其身、顧念諸欲、樂相雜住、闕隨順教、復微少善便生喜足等五拘礙。關於「解脫」。又作木叉、木底。意為解放,是指由無明煩惱束縛中解放出來,而超脫迷苦之境地。由於其能超度迷惑之世界,故又稱為度脫;由其得到解脫,故稱得脫。廣義言之,擺脫世俗任何束縛,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都可以用他來作稱呼。比如從三界束縛中獲得解脫,分別稱為欲纏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由於修習所斷煩惱之不同,可以分為見所斷煩惱解脫、修所斷煩惱解脫等。特殊而論,是專指斷絕無明的生死根因,不再拘束於業報輪迴,脫離輪迴世界而進入一真絕對的、永恆如實不變的心性本體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與涅槃、圓寂的含意是相通的。《大般涅槃經》卷五中說︰『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系縛。若真解脫離諸系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曰不生。』《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中說︰『解』是離縛之意,『脫』是自在之意,解脫之體就是圓寂。解脫中分為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二種。有為解脫之體,即是勝解,稱為毗木叉。無為解脫之體,即是擇滅涅槃,稱為木叉。此外,空、無相、無願等三種三昧稱為三解脫。現在我們來學習本品的經文。本品經文主要是偈頌,這個偈頌很長,我們只選出前面的一段經文來作學習。請大家先看選出的前面的經文內容: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問賢首菩薩曰:「我今已為諸菩薩,說佛往修清淨行,仁亦當於此會中,演暢修行勝功德。」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善哉仁者應諦聽,彼諸功德不可量,我今隨力說少分,猶如大海一滴水。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何況無量無邊劫,具修地度諸功德,十方一切諸如來,悉共稱揚不能盡。如是無邊大功德,我今於中說少分,譬如鳥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塵。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但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心。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客群行。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這一品經文的名字叫賢首品,這個賢首品的前面,就是上一次我們所學習的淨行品。在這一品賢首品中,是由文殊師利菩薩發問,由賢首菩薩來作回答。這個時候啊,文殊師利菩薩說圓滿了淨行品中的清淨行大功德之後,為了顯示菩提心功德的緣故,就問賢首菩薩:我現在呢,已經為在會的所有菩薩們,講說怎麼樣去修清淨行才能成就佛道,而今就請仁者您,也在這個勝會中,演暢修行的殊勝功德。請大家注意啊!文殊師利菩薩問的這個問題,可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小問題喔!他是問的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喔!這一個賢首品,是緊接著上一個淨行品的,上一個淨行品,是由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問的是怎麼樣去實際修行,通過這樣的一個修行方式最終成就佛道。然後文殊師利菩薩就一一列舉了一大串事例,叫我們怎麼樣在具體的生活中如何如何去做,才能實現自己成佛的願望。在這一品當中呢,文殊師利菩薩來問賢首菩薩,問菩薩們通過修什麼樣的殊勝功德,才能由此成就佛道。所以啊,這一個賢首品和上一個淨行品,這兩品的內容所指向的目標,都是相同的,是針對菩薩如何修行成佛這個大目標來說的。我們這些所有迷界的眾生,要解脫生死的苦痛,就要修行成佛,修行成佛之後,生死這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所以成佛是我們共同的大目標啊!我們學佛是為了這個,我們修行也是為了這個。上一個淨行品,是講的怎麼樣具體的落實在生活實際中修行,這是傾向於菩薩們實際修行而言的。可是要把佛法落實在實際的修行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我們看世間的很多小孩子,他們的其中一個共同的毛病是什麼?是不聽話。在我們這裡呀,發生了小孩子被蜂子咬傷的事情。這個小孩子家的不遠處,有一棵大樹,這個大樹上呢,吊著一個很大的蜂窩。平時這個孩子的媽媽呀,就老是在跟這個孩子這樣說,說你呀,平時和小夥伴們在一起,怎麼玩都可以,就是不準去捅那個樹上的蜂窩,如果捅了那個蜂窩,那些蜂子就要跑出來咬你,它們咬你,你是受不住的!這個小孩子聽了他媽媽的話,平時還聽話,和那些小傢伙們沒去捅那個蜂窩。可是有一次,這個孩子家的院子裡,有一天,有人結婚辦喜酒,就來了好多的客人,當然同時也來了很多小孩。這個小孩子和外來的小孩就玩在一起了。那外來的小孩就叫這個小孩去捅蜂窩,這個小孩先不乾,後來經不起那些孩子的慫恿,就去找了根竹竿,就去捅蜂窩。這一捅可就不得了了!那個蜂窩裡的蜂子飛出來,圍著這幾個孩子一陣猛咬。這些小孩被咬得哭喊連天,後來大人們趕到了,趕緊脫下衣服把這些小孩的頭蒙住就跑,才跑脫了蜂子的追擊。可是這一下,這幾個小孩被蜂子咬得受傷不輕啊!造成這個後果的原因,當然是這個小孩,不聽媽媽的話,去捅蜂窩造成的。這是一個反面的例子,說明不聽話受傷害的情況。又象生了病的病人,醫生給這個病人看了病,開了方,也把藥給了這個病人,跟他說吃了這個藥,你的病就會好。可是這個病人要是不聽醫生的話,他不信這個醫生說的,就不吃醫生開的藥。不吃藥,病怎麼可能好呢?當然只有越拖越嚴重。這就是由於不信醫生的話造成的。我們一切外在的身體行為,是受內心的思想主宰的,對於某個人說的話,只有相信了,才會聽他的話去做;如果不相信,就不會把他的話付諸實行了。所以說,這個信心呀,是修行的前導,由這個信心,才能引起實際的修行。上一節淨行品中說的是在實際中如何去修行。可是在這個實際修行的前面,如果沒有信心作基礎,這個實際的修行就會落空。以信導行,信心是前因,修行是後果。所以上面的淨行品雖然說了具體的修行方法,在這一個賢首品中就要顛倒過來,把產生實際修行的原因說清楚,把作為修行前導的信心說清楚。現在,我們回到本品的經文學習上。對於文殊師利菩薩的發問,賢首菩薩是以偈頌來回答的。我們把所選出的前面的這段經文,按照他所說的內容,再細分為三個小單元來學習。首先來看第一個小單元:「善哉仁者應諦聽,彼諸功德不可量,我今隨力說少分,猶如大海一滴水。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何況無量無邊劫,具修地度諸功德,十方一切諸如來,悉共稱揚不能盡。如是無邊大功德,我今於中說少分,譬如鳥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塵。這時,賢首菩薩就說啊:善哉,仁者!你們應當仔細的聽,對於那些所有修行勝功德來說,是不可量的,我現在呢,只是隨力說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內容,我所說的這些內容,就象大海當中的一滴水那麼渺小。如果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這個最初的發心功德是無邊無際的,不可稱不可量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和他相等。更何況是無量無邊劫,完全地修行地度一切功德,這些所有修行功德,是十方一切諸如來,全部來共同稱揚讚嘆都是不能窮盡的。象這樣的無邊無際大功德,我現在只是在他們當中,說明很微少的一部分,就象一隻鳥飛在廣闊的天空中,他的足所占的那麼一丁點兒微小的空間;又如同大地的一粒微塵,所占的那麼微小的一點體積。在這裡,賢首菩薩就用對比的方法,說明發心修行功德的巨大。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小單元: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但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心。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這幾句話,是講說發心的因緣,總共說了五個發心因緣。我們來看其中的第一句經文:「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這裡,賢首菩薩就說啊,所有菩薩們,發心證求佛菩提,並不是沒有因緣的,他們之所以能夠發心求菩提,是有因緣才引起的,他們第一個發心因緣呢,是因於對佛法僧產生淨信,由此而產生起廣大菩提心來的。請大家注意其中的一句話喔!------「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學習到這裡啊,請大家回過頭來,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我們學佛,稱為學佛的人,對於這一個要求,我們在實際上做到了沒有啊?我們在實際上做得好不好啊?我們學佛的人,很多人都皈依了三寶,不管是優婆塞還是優婆夷,也算是屬於佛門中的人了。既然我們皈依了佛門,成為了佛菩薩的學生和弟子,就要聽從佛菩薩的教導,按照佛法中所講說的法則去做。而實際地去行為,是需要有信心這個前提條件的。但是這個信心,也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首要的基本的要求的。這個首要的基本的要求,就是賢首菩薩給我們開示的,我們要「於佛法僧生淨信」。他說這個首要的基本的要求啊,是對於佛法僧要產生淨信。我們皈依了佛門的人,對於三寶肯定都是有信心的,不然就不會去皈依三寶了。可是對於已經皈依三寶的人,對於這個「於佛法僧生淨信」,對於佛法僧,是否達到這個「淨信」的要求,就很難說了。這個「淨信」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就是淨的信心。這其中的「淨」字,有兩方面的意義,一個是清淨,一個是完全。就是說對於佛法僧,我們不但要對之產生清淨的信心,而且還要產生完全的信心。什麼是清淨的信心呢?就象一盆水,要求這個水中一顆沙子都沒有,這樣才算達到清淨了。只要這個水中還有一顆沙子在裡面,那麼就不能說這個水是清淨的。這個清淨的信心,與之相對的,就是污濁的信心。這個污濁的信心,主要就是表現在疑心上。佛啊,他是已經成就了無上正覺的人,他對於一切都是如真如實的了知的。對於佛說的話,我們是不是在自己的心裡真正的相信啊?有沒有對佛說的話產生懷疑啊?比如佛說我們這個身體是假的,是四大假合之體,你真的相信嗎?又如佛說我們現在所用的這個心,它只是一個虛妄幻有的心相,不是我們的真心,你真的相信嗎?又如佛說我們的真心自性,他的體性是遍法界的,我們的這個身心之相,不過是在他當中顯現的一個渺小的東西,就象在大海當中所顯起的一個小小的泡沫一樣,你真的相信嗎?又如佛說他能遍觀過去現在未來,你真的相信嗎?又如佛說他的一個身體,就容含十方無盡虛空,你真的相信嗎?我們處在迷界當中的人,都是被無明所籠罩的凡夫啊,我們沒有佛那麼巨大的智慧啊,對於佛覺知的實際境界,我們實在是沒有能力去親知親見。就象井底之蛙,跟它說井的上面,還有一個無邊無際的天空,它難以相信啊!在河裡的魚啊,跟它說陸地上情景是什麼樣的,跟它說鳥是可以在空中飛的,它也是難以相信的。我們這些凡夫眾生也是這樣啊,我們囿於自己狹隘的見聞覺知,被所知障給障礙了,即使佛說的真實無誤一點都不虛假,也是讓我們難以相信啊!所以,我們對於佛法僧的信心,真的是難上加難,要使我們對佛法僧產生信心難,要想進一步,要使我們對佛法僧產生清淨的信心,就更難啦!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啊,對於我們這些迷惑眾生來說,對於佛說的話,來個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對待法,要求自己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反正自己堅信佛說的就是真的,不對佛所說的一切產生一絲一毫的懷疑心,這就對了。什麼是完全的信心呢?比如一個杯子,我們把它裝滿了水,這些水呢,就完全的占滿了這個杯子裡面的空間,連一點縫隙都沒有,這就是完全占滿的情況。我們對佛法僧的信心,也要如同象水裝滿杯子這樣的滿滿的信心。與這個完全的信心相反的一面,就是不完全的信心。這個不完全的信心,就表現為混雜的信心和不徹底的信心。就通常人們的認識而言,我們現在這個世間,是有許多宗教並存的,並不是只有佛教這一個。有的人,先前也信佛學佛,可是後來被其他人一引,說某某教啊,比這個佛教還要好,你跟我去學那個教吧。這個信佛的人,如果對佛教沒有生起完全的決定信心,很可能就會聽從其他人的話,把佛教放棄了,轉而去學其他的教。這種情況,在我們現實的世間當中,的確是有啊!大家看看,由於對佛教的信心信得不完全,信得不徹底,信得不堅定,結果跟人亂跑,放棄了真正的寶貝,多麼可惜,多麼可悲呀!我們這些學佛的人,一定要曉得放棄佛教的厲害呀!如果真正要想離苦得樂,真正要想自己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就只有信佛教學佛法修佛行,只有這一條路可走,沒有他路可行的。所以我們自己放棄了佛教,就等於自己主動棄權放棄了解脫生死痛苦的權利呀,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對這個完全的信心,引起足夠的重視呀!也有這樣的一種情況,有些學佛人,不但學佛,而且也同時去學其他的教,把佛教和其他的教混雜在一起來學,這是信心混雜的一種表現。另外,在世間中,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情況,有些人也信佛,也學佛,平常時不時地也念念佛。可是他在其他方面呢,做得就不夠好,做得就差勁了。比如,這樣的念佛人呀,他雖然一邊信佛學佛念佛,可是在另一邊呢,他不遵守佛的教導,甚至殺盜淫妄這四個根本戒,他都守不住。比如,現在的社會是個花花世界,有些所謂的信佛學佛人,一邊在學佛念佛,一邊在當花花男人花花女人,這也不是沒有。象這樣的人呀,他們雖然信佛,但是信的程度並不深,信得並不徹底,所以才會這樣違反佛的教導去亂搞。象這樣的人,他們雖然貌似學佛,可實際上卻是以邪心行邪事,差不多可以把他們歸入偽佛子之類。這樣的人,在世間中也是有的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有些學佛人的確是如此,他接觸過一點佛教,也知道因果報應,可是在實際上,卻不注重斷惡因,他們只害怕結果。這是沒有完全確信佛教的人,所產生出來的另一種情況。以上所說的這幾種有偏差的學佛人,善根智慧都還很不充足,對於佛教還沒有生起完全的徹底的信心,需要努力地加強培養和學習啊!在《法華經》中,有些人去參加了法華會,但是後來又自己走了,跟佛退票了,這也是由於信心不完全、信心不徹底、信心不堅定引起的。在前面,我們學習了對於佛法僧生淨信的問題,說了清淨的信心和完全的信心這兩個方面。其實,除了這兩種信心以外,還有一個真實信心的問題。這個信心的真實性,是其他一切信心的前提基礎。如果說這個信心是虛假的,那麼所談的其他一切信心,都是落於空中的無用之談。在這裡,末學詳細地說明了一下「於佛法僧生淨信」這個發心的因緣。其後還有四個發心的因緣,這裡就不多說了,請大家自己去看去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第三個小單元: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客群行。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先看其中的第一句話:「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首先,我們來說明一下其中的這個「道元」。關於這個「元」字,在古漢語詞典的解釋中,其中有兩個意義,一個意義是指「根本,本源」,一個意義是指「首要,初始」。這個道元中的元字,應該同時具備這兩方面的意義。這個「道」字,應該是特指「佛道」而言的。而這一個賢首品,是針對的修行的勝功德來說的。所以這個道元,他的意思有兩個所指,一個是指修行佛道功德的根本、本源之問題,一個是指修行佛道功德的首要、初始之問題。我們先來說第一個,關於修行佛道功德的根本、本源之問題。我們看各種植物,不管他的莖幹枝葉花果多麼繁茂,究其實際,都是從土壤中的一個樹根發生髮展出來的,這個樹根就是莖幹枝葉花果的根本。又象許多的流水,他們都是從一個水庫流出來的,這個水庫就是流水的本源。我們這些處於迷界當中的一切眾生,就象在黑暗當中走夜路的盲人一樣,不但自己由於無明,迷昧了真正的眼光,而且依於自己的迷昧眼光,在黑暗中走夜路。如果沒有佛出世,為我們開示佛法的大道,讓我們順之而悟入佛法的大道,為我們醫治好盲眼之病,那麼我們就個個都是法盲,沒有自己醫好自己眼光的能力。所以對於我們這些被無明迷惑緊緊籠罩的凡人來說,由於自己沒有真實的知見,所以就要相信佛的教導,相信佛的智慧,相信佛法的真實,這是我們實際修行功德的本源根本。其次,我們來說第二個,關於修行佛道功德的首要、初始之問題。我們看那些短跑衝刺的比賽運動員,總是弓著身體,兩手撐地,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嚴陣以待,個個都是神情緊張的樣子。這個作法,表明了什麼呢?表明了他們對於這個第一步衝刺的重視。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即使走千里之路,也是從足下的第一步開始的。因果因果,前因後果,因果果因是一個不間斷的連續現象。在這一連串的因果當中,如果第一步走錯了,那麼由錯誤的第一步所產生的其後所有步驟都是錯誤的。大家想一想,我們這些受生死的眾生是怎麼來的?就是由最初的一念無明所產生出來的,所謂一念無明生三細,三細隨緣長六粗。由於最初的一念之差因緣,而招致我們承受無窮無盡的苦果之報。這是對於我們凡夫眾生,所說的生死流轉門中的第一步情景。那麼,反過來,我們要想離苦得樂,要想解脫生死,就要依循還滅門,逆著生死的業流而行。這個逆著生死的業流而行的還滅門,隨順佛道實際修行的第一步,需要我們怎麼做呢?就是要對佛教生起真實的信心。這就是實際修行佛道功德的第一步。由「信為道元功德母」,而「長養一切諸善法」。我們實際修行佛道的功德,是以信心為基本為首要的前提的,在這個前提之後,生長養育其他的所有一切善法。這個道理,就象我們培養樹子一樣,總是特別重視對樹根的培養。只要把樹根培養好了,然後莖幹長得粗壯,枝葉茂盛,開花鮮麗,果實豐碩。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培養好樹根作基礎的。所以啊,對於一切學佛的人來說,培養自他對佛教的信心,是一個基礎性的首要工作,這個工作相當重要,是實際修行佛道功德的前行,希望大家對她引起重視。由「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緊接著「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有了「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這個基礎,我們對佛教的真實信心有了,然後通過學習佛法知識,按照佛的教理在實際中去修行實事,生長養育了許多的善法功德出來。在理的方面,我們能夠斷除疑網;在事的方面,我們能夠出愛流。「斷除疑網出愛流」這一句中,「斷除疑網」是理和因,「出愛流」是事和果。在這裡,賢首菩薩把疑心,比喻作網,說這個疑心呀就象一張大網一樣。我們去看打漁的人,他把那個漁網一邊打開,一邊往河裡一甩,好多魚就罩在裡面了。對於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來說,我們的真心,因於無明而由真起妄,我們是用我們的妄心用事的。由於無明迷昧心是遍法界的,對於一切法都不能如實知見,所以我們在自己的心中,是在在處處都有疑惑心的,遍布整個法界都是如此。因此智首菩薩把疑心比作大網,真是恰如其分的,一點也不為過。在前面的名相解釋中,我們學習了愛流的意思。這個「愛流」,是指貪愛之煩惱。由於貪愛能惑溺人心,如同暴流,所以把他叫做愛流。佛在《圓覺經》中說:「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佛說一切眾生,為什麼會發起生死輪迴的現象呀?他說這是由於貪愛引起的,由於這個貪愛的存在,而使生死連續不斷。所以一切眾生,要想解脫生死輪迴,就要斷除貪愛之心。可是這個斷除貪愛之心,是一個後果性的實際行為呀,在他的前面,是需要有前提之因作緣起的。我們首先相信了佛教,長養了善根,對他所說的法理進行學習,然後才能隨順其法理,在實際中踐行法事。我們以明實理而破疑網,疑網既破接著進入實踐,以修實事而出愛流,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信心為基礎,以信心為第一步而建立起來的後續行為。從此一步一步,直至最後,「開示涅槃無上道」,眾生既然相信了佛教,就來聽佛菩薩說法,下面是眾生在聽,上面是佛菩薩在講,「開示涅槃無上道」這個目的就達到了。我們再接著看其後的一句經文:「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客群行。」智首菩薩又說啊,這個對佛教的信心,要達到清淨而無垢濁,就需要滅除驕慢之心,以恭敬佛法的本心而獲得。這個對於佛教的清淨而無垢濁的信心啊,也就是佛法寶藏中的第一財寶,為清淨手受一切實行之事。對於人們的心身來說,內心狂妄而外顯驕慢,內心謙虛而外顯恭敬。這個驕慢,是我們凡夫眾生的一個由來已久的濁習啊。大家看世間的許多人,不管做什麼,都要跟別人比一比,看我的吃穿是不是不如人呀,看我的房子車子是不是比人高級呀。我們都很熟悉一個詞語,叫做財大氣粗,有些世間人呀,他的福氣好一點,錢比別人多找了幾文,內心就驕陽似火,不由自主的就驕慢起來了,走路就昂首挺胸的,高邁闊步起來了,對人說話也粗聲粗氣起來了。象這樣的人呢,他的今世的福報也是過去世累積的,也是因為過去世種了福因,所以才有今生的這個福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學佛的人呢,還是應該隨喜他的,不應心存嫉妒。這樣的有福世人呀,如果他憑藉自己的這個福報,把世間的其他人比矮了一點,自己心中呢,生起多多少少的驕慢心,雖然有錯誤,但是由於人家有驕慢的資本嘛,所以這個錯誤大約還只能算是錯誤,大約還談不上什麼罪過。但是如果這個有點世間福報的人,在佛法僧三寶的面前,在一切具有佛法正知正見的正信正行的佛子面前,只要飄浮了象一片鳥羽那麼一丁點兒的驕慢呀,就是造了罪過了。無論是誰,只要他擁有佛的正法,並且親身實行,那麼他就是佛的代表,對這樣的正信正行的佛子,哪怕你就是皇帝,也沒有資格在此人面前心存驕慢,更何況是一般的世人。更不用說在於佛菩薩面前,在於佛像佛經佛法面前,你若憑藉你的一點微薄的人間痴福,耍起驕慢來了,就是大罪特罪了。所有正信正行的佛子,無論何時何處,都要保持自己的尊嚴,時刻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佛子的身份,當知自己身負一身佛法,若是被世人侮辱,同時牽連佛法也被人侮辱,所以我們學佛人一定要有佛子的骨氣,對於這樣濁劣的世人,默然摒之。一切嗟來之食,寧棄勿食,哪怕你是送黃金白銀給我,我也不屑要之,不稀罕你這玩意兒,要保持這樣的對得起佛子身份的清高之心。我們在世間的有一點福報的人啊,請你們善自注意,不要憑著自己的一點微薄的世間福報,看不起那些表面上是窮人的學佛之人啊!更不要憑著自己的一點世間福報之力,去欺壓那些表面上是窮人的學佛之人啊!你們只是看到了他們世間福報不怎麼好,可是你們看到了另一面了嗎?看到了這些學佛人的出世間的福報了嗎?你們要知道,這些學佛之人,他們過去世是在許許多多的佛所,禮拜諸佛,供養諸佛,廣種了佛緣,有了這個過去世所種的因,今生今世才有機緣遇到佛法,才有嚮慕佛法之心,才有信心相信佛法,才有信心修行佛法,你們要知道,他們這種出世間的福報不是白來的,是他們自己過去世經過長久的時間才修來的啊!他們世間的福報今生是差了一點,可是他們出世間的福報,是極其巨大的。而世間的福報,是不能同出世間的殊勝福報相比擬的啊!明白了這一點,請你好好想一想自己啊,還有什麼資格看不起這些學佛的人呢?還有什麼資格在他們面前心存驕慢,甚至去欺壓他們呢?還有啊,這些擁有佛法正知正見的正信正行的佛子,他們都是佛的弟子啊,他們身負佛法,就是佛的代表,如果你們心存驕慢看不起他,就等於是看不起佛;如果你們欺壓他,就等於是欺壓佛。請你們好好回過頭來反省一下自己,自己的這種心理和行為,是善心善行呢,還是屬於其他性質的?對於佛教和三寶有驕慢心的人,不管是誰,希望你們把這個驕慢心轉變過來呀,因為你們這樣的驕慢心,只是自己在造作對佛教的障緣呀!這種驕慢心越重,對佛教的障緣就越深啊!可是由於這種障緣,就只能使自己不信佛教,如果不信佛教,就不能解脫生死啊!不能解脫生死,只有在六道中長久地輪迴下去,不斷地承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啊!而這些無盡的生死輪迴,都是由於自己的驕慢心造成的苦果啊!都是自己在害自己啊!所以呀,希望犯有這種錯誤的人,趕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趕快改正自己的錯誤,趕快對已經造成的罪過深心懺悔,消除這種對佛教的障緣,轉驕慢心為恭敬心,以恭敬心對待三寶,以恭敬心信受佛法,以恭敬心修持佛法,使自己今生就得佛法的實益,到時解脫生死的痛苦,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得到永遠的安樂。淨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師說呀,欲得佛法實益,須辦十分誠心,從恭敬心中來獲得。對佛教佛法,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則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對佛教佛法全無恭敬,則是自作罪孽、造罪無邊啊!印光法師對於恭敬心,有多次不厭其煩的重要開示,其中有一個說:「世出世法,以誠為本。誠則能感聖應。不誠則無感,聖無有應。譬如月麗中天,影現萬川。水若昏濁鼓盪,月影便難顯現。由水所致,非月之咎。故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則但結遠緣,難得實益。倘更褻瀆,則獲罪無量矣。」我們這些學佛的人,都要聽從印光祖師的悲心教誨,把對佛教佛法的恭敬心,落實到自己的內心中去,落實到自己的實際修行中去,努力地去做到做好。我們一切學佛的人,不管是誰,都要克服由自己的愚惑所產生的驕慢,以真實真切的恭敬之心,來對待佛菩薩佛教佛法。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恭敬一切正信正行的佛子。我們只有以深切的恭敬之心,來敬仰三寶,以深切的恭敬之心來信受佛法,才能使我們得到真實的大利益。我們只有滅除了自己內心的驕慢,以恭敬心為本來對待佛教,才能使我們對佛教的信心,達到真正的清淨而無垢濁,才能憑藉這個清淨而無垢濁的信心,在實際上得入佛教的大門,這是我們學佛修行佛道的功德,所要作的第一步。其後又說到,「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這也就是整個佛法寶藏中的第一珍貴的大財寶。整個佛法寶藏,都裝滿了財寶,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凡夫眾生來說,對於佛教的信心,是其中最大的第一珍貴的財寶。我們都要善知這個信心的重要,以無比的恭敬之心,來承受佛菩薩恩賜給我們的這個大財寶。一切諸佛菩薩,心心念念都為眾生,他們對於一切眾生,都是慈悲等視,對於一切眾生,只是賜予,而沒有索取之事。雖然佛菩薩對我們是一無所求的,但是我們這些學佛人,要知佛恩,要報佛恩。那麼,怎麼樣才是報佛恩的最好方式呢?首先就是要聽從佛菩薩的話,隨順佛菩薩的教導,對於佛教生起真實的清淨的堅定的信心,把對佛教的信心,深深地植入到自己的內心深處中去。其後的幾句偈頌,主要意思是說明了由具足和堅持佛教的信心,所產生的多方面的功德。最後一句「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是對佛教信心的稱揚讚嘆,說他是最殊勝最難得的,只要具足了這個信心,就象擁有了隨意妙寶珠一樣。對於本品內容的學習,我們就截止到這裡了。其後的內容,是說在這個信心的第一步基礎之上,由此信心,所產生的一連串的修行佛道的功德事,他貫串於整個佛道功德的實際修證過程。我們用一根紅線,把許多的珠子一顆一顆的穿起來,這些顆顆珠子,就在這根紅線的貫穿下,連成一個長長的珠串。這個對於佛教的信心,就象其中貫穿珠子的那根紅線一樣。這個賢首品,原經中分為兩個部分,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中之一的前半部分,下一次我們接著學習其中之二的後半部分。現在,我們來把今天學習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所有一切眾生,都結佛緣,都種善根,都入佛門受佛教化。願我們把學習的功德,回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請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禮敬我們的大悲慈父阿彌陀佛。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點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