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阿彌陀佛,生活中有很多煩惱,但是菩提即是煩惱。菩提可不可以理解為智慧與覺悟?請師父就「煩惱即是菩提」給大家講解一下。
恆傳法師:阿彌陀佛,善士你好,我先給你講一下經卷上是怎麼定義「煩惱即菩提」的,然後再具體給你解釋一下: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稱為煩惱;反之,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稱為菩提。然貪、嗔、痴等煩惱,其當體為菩提;離此菩提法性之外,則別無諸法可言,故於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兩者相即不離之意。這句話用白話文來講就是,煩惱與菩提是一不是二,妨礙覺悟的精神即貪嗔痴等三毒都稱為煩惱,而斷除煩惱了就是菩提,煩惱是事相,菩提是事性,兩者相即不離。
煩惱它從哪裡來?是從心裡來,煩惱一來菩提心就退了。煩惱是從一種假象中影印出來的,例如你看到很多不和你心意的事情,不符合你口味的事情,你不喜歡的人,你就會發煩惱心,導致你的菩提心倒退。這就是說,修學佛法的人為什麼說不要看別人的過失,如果他做錯了,我們要以引導、指導和感化他為中心點,這就是菩提智慧,而不是別人做錯了事情,你就起煩惱心。他對你說了兩句話不合你的胃口,你就煩惱了,那這就出問題了,那你還修什麼?我們的心清淨,一切都是清淨的。別人的過失是別人的過失,我們知識面比他寬,明白的多,你可以告訴他讓他怎麼做,至於聽與不聽,你盡心就好。不要是你在引導別人的情況下,別人不聽,你再起了煩惱心,這就不行。為什麼說佛度有緣之人,講的是看你有沒有這顆菩提心,在你度這個人的情況下,緣分機緣是不是到了?機緣不到的情況下,就很難度他。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可以看到很多此類問題,就因為別人一句話,就起了煩惱心,有什麼可煩惱的呢?就因為別人說這個事情應該這樣做,你感覺不適,你就起了煩惱心?那你還敢說修學嗎?修學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我們在一起做事,怎麼樣把它做到圓融而又圓滿,而又互相不傷害。像我在別的寺院看到了一個問題,僧人和居士老是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有的居士比較強硬,什麼都想管,什麼都想做,可他又做不好,看到法師在做法事的情況下,這個居士感覺法師做的不合適,他就開始說,到最後這個法師也起煩惱心了,居士他自己也起了煩惱心。按道理來講,寺院的在家眾不得去管理僧眾,只有僧管僧,沒有你在家居士管僧這一說。如果你非要這樣做這就是說你心態出問題了,不平和,嚴重違犯寺規、佛制是要背嚴重因果關係的。就包括我們在單位跟同事一起,你老是看他不順眼,老感覺他做的不對你做的很對,這就出問題了,是心態出問題。你從來不找自己的過失,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時時刻刻要反觀自己?就這個道理。你動不動起煩惱心,那你的菩提心一退得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其實作為法師來講更不要起煩惱心,這句話講的對不對你儘管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履行自己的職責就可以,他本身是居士,不是聖人。包括僧人和在家眾都是在修學中,都是在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個很好的心態去調伏這些煩惱。煩惱都是從心來,心態出問題了那就出問題了!精進修學,反觀自己,退煩惱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