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萬里長江直瀉大海祝各位福慧雙修
佛陀在說了『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之後,接著問須菩提『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各位都知道,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四個名詞代表了跟佛出家的弟子所達到的四種修行境界,也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中國佛教界一般稱之為小乘聖者。其實小乘這個名稱,並不妥當,容易引起誤會,最好避免使用。
在金剛法會上,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幾乎都已達到阿羅漢(即四果)的階段,所以這批大比丘可以說都已親自體驗初果至四果各階段的修行過程及境界,佛問這個問題,很明顯的是要這批大比丘用他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體驗,來解答他們心中的疑問,因此我們研究的焦點應該是須菩提及這批大比丘們心中起了什麼樣的疑問,所以佛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細讀前面幾段經文,發現佛陀的發問並非突然或憑空而起。佛陀在前面的結論是『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其意為所謂的成佛者,非有一個實有的佛道可得,而是當智慧福德兩俱足圓滿時,給這個人一個尊號叫『佛』,也沒有什麼實有的法,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可得及可說,不過給它一個名詞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因此成佛說法,全是人腦中所生起的虛妄的形相,人給它們不同的名稱叫佛,叫法,所以說『是名佛、法』。
可是這批大比丘之中難免仍有執著上求佛道的觀念,心中希望有個佛道可成,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可得。有可成,有可得原是人的一般習氣,佛陀要破除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和習氣,雖然已明白地說明了所謂的佛、法,即非佛、法,再叫他們運用自己過去的經驗想一想,當你們達到須陀洹的階段時,你能不能說你得到一個須陀洹果呢?很顯然的他們是沒有得到什麼實質的東西。那個時代連一張結業證書都沒有。所以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也就是說當他修行到對色聲香味觸法不起作用的時候,就達到這種境界了,為了便於教導,將它算是一個階段,給它一個名詞稱為『須陀洹』,事實上並沒有一個什麼果可得。這好比一個大學生,他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時,他可有得到一年級的果嗎?他暑假一過,下學期算二年級的學生了。須陀洹也是如此。當他達到入流的階段,他叫須陀洹,再進一步斷除大部份欲界的思欲時就稱他『斯陀含』,但是他也沒有斯陀含的果可得。
『入流』普通有兩種解釋,這兩種解釋並不衝突的。一種是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遇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取、不住、不著、一入即流,簡單地說就是六根對六塵不起作用,不產生六識,就叫入流,這是修行的過程,而修行到這種境界時,就叫『須陀洹』。另一種解釋為入流是入聖人之流,又叫預流,換句話說,就是已加入了聖人的行列,已可被尊稱為聖人。總之這都是人定的名詞,經歷過這些階段的,從前也曾一心嚮往過要上求須陀洹果,可是當他到了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時,佛即印證他已是須陀洹。但事實上他並沒有得到一個什麼果呀!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一心上求佛道,可是到他福慧雙圓,大徹大悟時,他也不會有一個什麼果可得啊!
佛在金剛法會上一再強調無佛道可成,無法可得可說,無佛土可以莊嚴,這些都是在破除我們這些凡夫有所得、有所住、有所成就的知見執著。一旦有了這種知見的執著,那麼心就不清淨了,所以經文再三地反覆說明,而歸結到『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萬里長江,直瀉大海,無怪乎六祖惠能聽《金剛經》至此疑情全釋,頓悟自性。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十八個月研究《金剛經》還祗研究到此,自知所下的功夫,膚淺得很,此次應菩提心基金會之邀,在僑聲電台廣播,完全是拋磚引玉,今天將告一段落,今後當繼續研究,希望各位有意見或有問題,仍隨時賜函,你們的問題往往可以給我啟發,我衷心感謝。在此特別要向吳萍女士致謝,他主持菩提心這個節目,並以標準流利的國語讀我的講稿。祝福各位法喜充滿,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