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法師:《金剛經》的理論與實踐  


《金剛經》的理論與實踐

人因貪「愛」,則去追「取」所貪愛的對象,依愛、取之煩惱,造種種之業行,而「有」生死輪迴之果報,這便是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有」三支。

為何會生起貪愛?全因對境而起。如見美色而愛欲生,見美食口欲生,假若不能取得,即反生瞋恨之心,故有愛必有恨,有貪必有瞋,這是相對所起。所以六祖大師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不論執著所貪愛的境界,或所厭惡的現象,皆會讓人生起煩惱及痛苦,使內心不能平靜,因此又說:「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當不再執著此境時,煩惱即刻消失則菩提智慧當下即生,此心境便是極樂的彼岸。

眾生常被諸相所迷,境界所轉,我們當如何不受現象所影響?《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但如何離相不著相,這便是每位修行者必面臨的功課。以下依《金剛經》的理論及方法,來跟諸位行者探討:

現象的由來及形成

《過去現在因果經》言:「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宇宙萬有的一切,包含人、事、時、地、物,不論是物理現象、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皆是因緣所形成的。它不是自然生,也不是單一因素能生,更非無任何因緣所生,而是因緣條件具足,方能形成一個人或一件事或一項物等。

譬如一盤菜,是由青菜、調味料、水、油、火、鍋子、瓦斯爐等所完成,但是其中任何一項還是從複雜的因素而來;如青菜要藉由種子、土地、肥料、水分、陽光、人工等條件配合方能長成,但種子又須藉由其他因緣而成。

如成敗之事,成功並非注定,失敗並非命運,探究其原因:成功必有其因素,如友善、冷靜、勤奮、好學、客觀、謹慎、量廣等,並不是天生就注定此人必然成就;失敗必有其原因,冷漠、固執、懶惰、散漫、躁動、猶豫、自私等,並非命運在捉弄人,而是自己不長進。

因此,佛於《雜阿含經》說:「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要了解萬物的由來及其本體實不容易,故我們當正觀緣起,方能明白其中的奧義。

既然是緣生,必然是緣滅。有因必有果,有生必有滅,有成必有壞,有聚必有散,所以只要是因緣所生的,必然是「無常」變化不能長存不變,它不過是短時間的「暫有」;既是如此,此有必非真實,稱之為「假有」;緣生緣滅的過程,如同作夢般,故稱它為「幻有」。因此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雖然現象並非永恆的、真實的,但佛不是要我們否認它的存在,故說「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所謂“一合相”即是眾多因緣和合所形成之相。小至微塵,大至世界,有情、無情無一不是如此。然一合相,實無自體,非有非無,用任何言語、文字來說明,皆無法言喻,故不可說。但凡夫因不見其真相,故貪愛執取此事,其相是假象,名是假名,只不過權巧方便而設的,故六祖大師說:「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

不應執著一切現象

明白現象即是假象,就不該迷惑於此,故佛於《圓覺經》中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且現象是無常而非常,更不應執著於此,故六祖大師說:「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不論是自己的身心,或是自我所擁有的一切,和所處的世界,這所有的現象〈諸法〉皆不可執取,故說:「不應取法。」若是“執有”,則會產生種種分別、對立的煩惱,因此說:「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但並非消極的否認這一切現象,而是藉由這些現象更積極的去利益眾生,故說:「不應取非法。」若是“執空”,則會對任何的事情都漠不關心,更不會生起利益眾生的心,依舊活在二元對立的概念,故說:「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只是不執現象的有,亦不否認現象的無,不執空有,而離空離有,自然則會生起中道的般若智慧,故六祖大師說:「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然生起智慧的目的,就是要能自覺覺他,若能如此作為,此人即是菩薩。故佛告誡菩薩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其布施的用意在於幫眾生解脫,故說:「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但我們不應該執著在度化眾生,更不要執有福德的果報,故說:「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若菩薩執著在救度眾生,則無明必然會遮蔽其智慧,故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有此心態,就不是菩薩,故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而真正的菩薩,已經不執著自己在度人,和被度的對象及所說的法,故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因此菩薩當離一切分別、對待的現象,以無我的正見來利益眾生,方能徹底的覺悟,故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何不執著諸相

宇宙萬有,本來沒有任何名字,當人類見到一切現象,看到所有事物,為了分辨及認識,因此為它們取了假名或是一個暫時的代號。

當人們透過學習,以及個人的經驗,便於不知不覺中,將這些名詞存藏於意識里,也就漸漸形成概念,而有了思想;因此每個人都有自我強烈的意識型態,包含主觀、偏見及好惡,因為看法不同,見解不一,所以便產生了紛爭,以致衍生各種問題,小至人與人之口角,大至國與國之戰爭,可說是災禍不斷,永無寧日之期。

我們純淨的心靈早已被各種觀念所污染,故內心充滿著貪瞋痴的種子,而妄想、執著更是牢不可破,今可藉由《金剛經》「三句論法」的思維模式,來破除自性妄執,使人人恢復清淨的本性。

何謂「三句論法」?即是“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例如「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這是此經最主要的思惟模式。因五祖弘忍大師,傳《金剛經》授予六祖惠能大師而大悟,故後來禪門流行一句話:「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此話雖出自《指月錄》卷二十八,但實際上是受本經的思想所影響。想要深入了解這三種境界,定要明白「三句論法」的真正含意,方能體悟禪師所說的意境。

「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

第一個「什麼」,即是指常人所觀察、認知的現象,如一個人、一件事情、一項物品、一種想法等,故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只是看到山水的表面,並沒有細心去觀察、思惟其真相,故往往被假象所蒙蔽;這皆由於平常粗心大意,不用心來生活,故以錯誤的知見,來看待所有的事物,因而產生種種的誤解及痛苦。

第一種境界,凡夫未曾參禪時,總認為它是真實的、不變的、永恆的,故對喜歡的事物,心生貪愛之念,而想要擁有、占有、保有;對討厭的事物,心生憎惡之念,而想要排斥、逃避、遠離。

第二個「非什麼」,即是指透過修行的觀照,從緣起的現象到其本體,不論所有的人、事、物,這宇宙萬有的一切其本來皆是無有自性,沒有永恆不變的主體,故說:「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歸納起來,即是緣起性空。

第二種境界,是參禪悟道後,則能看清現象盡為因緣和合,它是假有、暫有、幻有,並能體會一切是無常生滅、變化不定、幻化不實,故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故對喜歡的事物,心不生貪愛之念;對討厭的事物,心亦不生憎惡之念。對於因緣所生的有為法,視為如夢幻泡影,再也不被這些境界所迷惑。

第三個「是名什麼」,雖然一切法的現象其本體是空無自性,但隨著因緣的生起卻可妙用無窮,故說:「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即為「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正所謂: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

第三種境界,大徹大悟者,於平常日用,見相即性,見性即相,離空離有,離妄離真,離迷離覺,離凡離聖,一切不執,心無障礙,妙用恆沙。不執迷現象,故不取;不否認現象,故不捨。心如明鏡,來去自如,隨緣自在,自在隨緣。

「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即是現象、本體、作用,現象是假象,本體是真空,作用是妙有。「什麼,非什麼。」是緣起性空,隨緣不變,稱之空諦〈或稱真諦〉,不執有;「非什麼,是名什麼。」是性空緣起,不變隨緣,稱之假諦〈或稱俗諦〉,不執空。綜合「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即是中諦〈或稱第一義諦〉,不執空有。舉例來說明:

當喜歡一個人,就會對此人產生執著,因貪愛而生憎恨,心中的折磨便是一種愚痴的顯現。若能以三句論法來套用:「愛人,非愛人,是名愛人。」即可破除我們的執著,而解決此煩惱。

「愛人」這個概念,是因緣所起的。不論什麼原因,如對方的相貌、做人、才華、身份、地位、錢財、職業等,因為彼此的互動,而萌生愛意。當有一天,此人變心,我們就會覺得非常痛苦,甚至產生仇恨而想報復對方;鮮少有人會心甘情願的祝福對方。

當靜心觀照「非愛人」的真相時,愛人既然是因緣所生,必然就會因緣所滅,故現在的狀況,只是短暫的假象;不論對方愛不愛,一定會發生變化,此是無常的法則。不是對方變心,就是您變心;縱然兩情相悅,也會因病苦,或意外死亡而離散。

當彼此有因緣在一起,不管是情人、夫妻、家人、同事、同學、道友、朋友等,我們都要珍惜雙方的因緣,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是」現在的關係假「名」叫做「愛人」、「情人」;當彼此的關係消失時,又會稱之「朋友」、「仇人」或是「陌生人」,所以世間的一切悉為「假名」,故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

明白此道理,我們就會善待一切眾生,包括自己;但也不執著自己,和所有眾生。正如龍樹菩薩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發心受持金剛經

雖然於理論上明白一切相皆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但實際上還是見相著相,所以要透過實踐的功夫,方能離相解脫自在。而惠能大師於五祖弘忍處聽聞《金剛經》大悟,故自述說:「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因而勸人受持此經,故言:「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其受持的方法如下:

1、發心:發上求佛道的心,方能自覺;發下化眾生的心,方可覺他。自覺覺他之人,即是菩薩,故經雲:「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發心之人,總是為他人著想,故能破自我的執著;發心,也是修行的起步!

2、受持:領受於心,憶而不忘,即是受持。但要日日讀誦、常常書寫,才能深解義趣,才有能力廣為人解說,故經雲:「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3、觀法:佛教導我們要如實觀察這一切現象,不論身、心、世界,有情、無情,儘是虛幻不實的,故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但物質現象不可執著,且精神現象亦不可執取,故經雲:「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4、安心:《金剛經》最主要的議題在於:「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即是如何安心!要安住其心,則當不住一切法,故經雲:「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執著於六塵的境界,自然心就清淨。既然不住一切法,心當安住於何處?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應生無所住心。」無住之心,即是無心;無心即是無念;無念則念念無雜念,念念淨念,淨念即是正念。如此安心,即是無心可安,因自性本來如如不動,何來安與不安?故經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僧璨大師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六塵、六根、六識,這十八界的現象皆無好與壞,只是現象本來就是差別相而已,無須於境上起好惡之心,因為「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了悟此理,便能大徹大悟。

如此一來,修行不離生活,生活即是修行,凡事隨緣自在,該當作什麼,就去作什麼,如同世尊所示現: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