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
--民國十八年在大連施公寓宅作--
印光法師序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早成正覺,號正法明。但以誓願宏深,慈悲廣大,不離寂光,垂形九界,隨類現身,尋聲救苦。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願使一切世界,一切眾生,鹹得離幻妄之現苦,受真常之法樂,而又於娑婆世界,更為憫惻也。由是釋迦世尊,於法華會上,欲令娑婆眾生,恆蒙覆庇,特因無盡意菩薩之問,以表彰觀音之慈悲誓願,功德威神,俾九法界一切眾生,同得恃怙。及法流此土,至晉,而羅什法師,特譯法華,方知觀音本地?門均難思議。而楞嚴觀音自陳圓通,華嚴觀音教示善財,鹹與法華意旨合。是知大士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故得隨感即應;了無差殊也。當晉末時,北涼沮渠蒙遜有疾,曇無讖令其誦普門品,得以即愈。由是此品得以別行。陳隋智者大師,釋法華經,獨於此品特為詳悉發揮。足見佛菩薩祖師之心,唯期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也。諦閒法師,力宏台宗,兼修淨土。今夏宏戒哈爾濱,歸過大連,潘對鳧施省之等居士,請其講演此經。又恐南北語言不通,因先出講義。即印五百本,?給聽者,遂得目擊而喻。但以為時倉卒,不無錯訛,對鳧居士,欲令廣傳於世,因寄一本,兼令作序。竊念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光,粥飯庸僧,何由發揮其致。姑就觀音之本?,及此經流通注釋之來歷處,撮敘之,以塞其責。普願同人,常念觀音聖號,若至念極情亡,心境兩寂,則恆沙功德,無量妙義,自可圓現於一念中,固不須為繁述也。
民國十八年己巳中秋日釋印光撰
印光法師序
釋題
○甲一釋經題
○乙一釋名
○丙一簡定立名通途
○丙二正講當題名義
○丁一全題合講
○丁二法喻分講
○戊一法
○戊二喻
○乙二顯體
○乙三明宗
○乙四論用
○乙五教相
○甲二釋品題
○乙一釋觀世音
○乙二釋菩薩
○乙三釋普門
○乙四釋品
○甲三明譯史
釋經
○甲一長文
○乙一初番問答
○丙一問
○丙二答
○丁一總答
○丁二別答
○戊一約口業機明應
○己一七難
○庚一火難
○庚二水難
○庚三風難
○庚四刑難
○庚五鬼難
○庚六囚難
○庚七賊難
○己二結嘆
○戊二約意業機明應
○己一明三毒
○己二結嘆
○戊三約身業機明應
○己一明二求
○己二結嘆
○丁三勸持名答
○乙二次番問答
○丙一問
○丙二答
○丁一別答
○戊一佛身
○戊二辟支佛身
○戊三聲聞身
○戊四梵王身
○戊五帝釋身
○戊六自在天身
○戊七大自在天身
○戊八天大將軍身
○戊九毗沙門身
○戊十小王身
○戊十一長者身
○戊十二居士身
○戊十三宰官身
○戊十四婆羅門身
○戊十五四眾身
○戊十六婦女身
○戊十七童男女身
○戊十八八部身
○戊十九金剛神身
○丁二總答
○丁三勸供養
○戊一勸供
○戊二奉供
○戊三不受
○戊四重奉
○戊五受轉
○戊六嘆結
○甲二偈頌
○乙一經家標頌
○乙二當機頌問
○乙三初頌前答
○丙一加頌總嘆行願
○丙二別頌免苦難
○丁一免火難
○丁二免水難
○丁三加頌免墮難
○丁四超頌免賊難
○丁五追頌免刑難
○丁六追頌免囚難
○丁七加頌免毒難
○丁八追頌免鬼難
○丁九加頌免獸難
○丁十加頌免蛇蠍難
○丁十一加頌免雹難
○丙三總頌救苦難
○乙四次頌後答
○丙一總頌示現
○丙二別顯救苦
○丙三頌意業二利
○丙四頌化凶為吉
○丙五頌三輪不思議力
○丙六加頌顯機顯應
○乙五雙頌兩勸
○丙一初頌勸持名
○丙二頌後番勸供養
○甲三聞品功德
○乙一持地嘆證
○乙二經家述益
釋題
○甲一釋經題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前五字是經題,後八字是品題。先當講經題,然後詳談品題。講經題,依本宗祖規,有五重玄義。言五重者:謂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相也。今既不講全經,但講一品,於經題不可不講,並不必詳講,是以僅祗講也。
○乙一釋名
○丙一簡定立名通途
言簡定者:一切諸經,名題甚伙,今以七種簡定:一單人,二單法,三單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人有因人果人,法有性法修法,喻有片喻全喻。單人者:如佛說阿彌陀經是也。佛是能說人,指本師釋迦牟尼,阿彌陀是所說人,指樂邦教主,此是兩土果人為名也。單法如般若經,此經題無人無喻,單以法立題也。單喻,如梵網經。經雲:「爾時世尊,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此經題無人無法,以喻立題也。人法:如維摩詰所說經,維摩是居士名,因人也。所說是不思議法,修法也。
此經題無喻,乃以人法立題也。人喻者: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佛之通號,果人也。師子吼,比佛無畏說法,如師子哮吼,無所畏懼也。此經題無法,以人喻立題也。六法喻即是此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此題無人,以法喻立名也。七人法喻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性法也。佛,果人也。華嚴,全喻也。謂依大方廣之性法,全性起修,曠劫修因,因行微妙,如大寶華,莊嚴一乘佛果,乃以人法喻三,具足立題也。然佛經雖多,立題之字又詳,故以七種而簡定之,賅括殆盡矣。
○丙二正講當題名義
○丁一全題合講
言合講者,謂圓融露布,寥寂沖虛,非實非權,即三即一。混萬化為一體,超諸法而獨存,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實相歟。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縱指十如,奪議絕思,與雜華而合彩,掩眾景以孤輝,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妙法蓮華經歟。故我世尊,證此法印,現於覺場。垂智輪於高山,吐圓宗於法界。先說華嚴也。為憐窮子,暫脫珍衣,次說阿含也。分宗曲順乎時機,三乘漸開於諸會,次說方等般若二時也。擬將潛輝真際,仍思還照雄。特赴靈山,廣集緣眾。聊施前導,演無量義之微言,全揭後宗,舒一毫光而遠照。彌勒致問於今日,文殊證答於往因。序品意句,既泄真機,詎能緘口。所以三昧初起,二智頻揚,疑交攻於眾懷,三請獨殷於身子。欲堅眾心,斥非機於五千上慢,為發真信,比難逢於一現優曇。述自述他,明出世之致意全同,說權說實,顯入大之文軌一定。方便品意。上根已悟,中下猶迷。記授華光之徵,喻酬身子之請。方之長者,火起其家。痴子遊戲乎中,不知不覺,慈父驚聞於外,弗救弗寧。許三車而與一車,知長者之意出真誠,開三乘而顯一乘,信如來之言無虛妄。譬喻品意。二乘歷敘執迷,自比窮子,四子同呈信解,宜付家珍。信解品意。進示雨無二滋,差別在物,令知法本一味,深淺由機。藥草喻品意。乃通授果記,顯示說喻已周。授記品意。復別開因緣,接引下根不墜。化城喻品意。共游寶所,同記佛乘,衣內明珠,指在親友。五百弟子受記品意。既有學旋慕其芳跡,而如來等賜以真慈。授學無學人記品意。欲彰普濟之功,故因藥王而顯益。法師品意。為明弘願之力,乃借多寶以祈通。見寶塔品意。狂慧廢置進修,觀迦文因種於多劫,應知心慚,鈍根高推聖境,視龍女果證於一時,亦思力奮。提婆達多品意。於是一肩擔荷,幸斯道之典型得人。持品意。四行執持,喜御難之柯柄有法。安樂行品意。又以新記聲聞,初心菩薩,智量淺狹,罔克弘濟,故假他方開士,請命弘經,遠召本地門徒,丕承佛道。補處菩薩,執近?而迷遠因,說父少子老之喻。從地湧出品意。中天調御,依本壽而顯妙用,舉良醫背子之譬。宏功既彰,迷封斯啟。不惟新記聲聞,初心菩薩,頓覺身陟妙。自此深位上士,積行高賢,轉如神遊香海。如來壽量品意。分別功德,功德不可限量。分別功德品意。校量福因,福因詎有邊涯。隨喜功德品意。六根清淨,不輕之證據昭然。法師功德品意。然四眾毀非,阿鼻之報應非妄,常不輕品意。地涌薩埵,發弘願於分身國土。滅後通經,聊以感知遇之隆恩。人中師子,現神力於無邊海會,當場嘉贊,殆以堅克繩之深信,如來神力品意。將罷法座,極口叮嚀,囑累品意。恐墮歧途,再垂成范,果能我法執盡,如藥王之焚身,藥王本事品意。淨穢情忘,若妙音之遠至,妙音品意。還須無方圓應,重踐普門,普門品意。助修假秘密之功,陀羅尼品意。防心援知識之力,妙莊嚴王品意。四法成就,三七精修,是經之必得無疑。普賢之現身有據,如斯流通,而流通斯無滯矣。普賢勸發品意。以上談正宗綱要意。然則斯經也,豈獨夫次第為然哉,祗如聖毫東燭,一化全彰。賢眾西來,四法重示。始固可以攝後,終亦何嘗遺前。且也,文字性空,空無不容。實相體?,?無不備。故令一言一句,達無量無邊之義,若受若持,成最圓最妙之因。既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俱彰,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互涉。於是土田三變,非垢非淨,分身俱來,不一不多。多劫半日,而延促同時,生滅常住,而隱顯俱在。舌相毫光,即靈鷲而上至梵世,彈指謦咳,由娑婆而遐播十方。是皆超乎心蹤,絕於言道,異時之所不見,非機之所不聞。是為微妙難思,故稱之為妙法。妙法難解,乃取喻於蓮華。謂蓮華華果同時,以喻妙法權實一體。非蓮華,不足以喻妙法也。合講已竟。
○丁二法喻分講
○戊一法
言法者,若就文便,應先講妙字,次講法字。若依義便,宜先講法字,次講妙字。譬如指一個人,人皆指他是個好人,必須指他是什麼人,畢究有個什麼好,纔堪稱為好人。若無其人,何所稱好?故必先人後好也。今講妙法,亦復如是,亦必先講法字,次講妙字。言法者,軌持為義,謂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言之,三種法。詳言之,三千法。今且置其詳,但講三法,謂心法,佛法,眾生法。言心法者,直指現前一念心性,全彰一經所談之實相也。以吾人一念心性,本非肉團,亦非緣影。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亦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未來。內外中間一總無,境上施為含大有。又雲: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元無。言佛法者,佛並無別法,祗是證眾生之心法耳,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稱佛者,覺也,覺即不迷之謂也。吾人現前一念之心,不為塵境所迷,眾生即是佛。故經雲:「一念不生,即如如佛」。眾生法者,眾生亦無別法,祇是迷諸佛所證之心法耳。吾人心中,本具有三因佛性;謂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緣因善心佛性。諸佛證之,成為三德。證正因理心,成法身德,證了因慧心,成般若德,證緣因善心,成解脫德。眾生迷之,轉成三道。迷般若德,為煩惱道,迷解脫德,為業道,迷法身德,為苦道。心法者,三因也。佛法者,三德也。眾生法者,三道也。
○戊二喻
言妙者,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之三因,諸佛證之為三德,此一念心性不增一絲,眾生迷之為三道,此一念心性不減一毫。若未經法華高會開顯以前,則心法自心法,佛法自佛法,眾生法自眾生法。儼然是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心法雖在高不高,在廣不廣,眾生日用自不知耳。三法隔異不同,故不得稱妙。至今法華高會,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先則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繼則曰如是妙法,時乃說之,如優曇華,時一現耳。開三權,成一實,會九界,同佛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三法皆妙也。序分為初妙,正宗為中妙,流通為後妙。七卷二十八品,三周九喻,本?二門,全經玄文,皆妙境也。能讀誦之心,皆妙智也。即此讀誦之功,皆妙行也。是人一心受持讀誦,現身即得六根清淨。如南嶽大師,或親見靈山,儼然未散。如智者大師,皆妙位也。境為真性軌,智為觀照軌,行為資成軌,妙三法也。若人說此妙法華經,佛即遣化人為作聽法眾。若人讀誦忘失句讀,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王,到其人前,為令通利,皆妙感應也。受持,讀誦,講說,現生得證妙位者,即妙神通也。如智者大師,於金陵瓦官寺,講法華經題,以九十天,僅講一個妙字,古傳九旬談妙。章安大師,結集之成一部玄義,即妙說法也。聞妙法華經之聽眾,皆妙眷屬也。或得歡喜益,令種一乘善根;或得生善破惡益,令熟善根,皆妙利益也。言蓮華者,是法微妙難思,無物堪喻,乃取蓮華,以喻妙法。謂蓮華華果同時,喻妙法權實一體。蓮華有三義,可喻妙法:一為蓮故有華,可喻妙法;為此一實,故施三權。二華開則蓮現,可喻妙法;權開則實顯。三華落則蓮成,可喻妙法;權廢則實立。華妙法妙,故稱妙法蓮華。言經者,法也,常也,謂十界同軌謂之法,三世不易謂之常。講名題竟。
○乙二顯體
此經以實相為體。言實相無相,亦無不相。此經既為權實不二,亦即性相不二。故經雲:諸法實相。既言實相,亦即實性,實體,實力,實作,實因,實緣,實果,實報,從本至末,究竟皆實也。故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雲:此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等,皆指此體也。
○乙三明宗
此經以一乘因果為宗。前顯體,是顯性德。今明宗,是明修德。性德非因非果,修德即因即果。謂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謂依實相而造修,名為全性起修。由觀行,入相似,至分證,到究竟。初觀行為因因,後究竟為果果,中間分證,以後望前,皆因也。以前望後,皆果也。觀行但因而非果,究竟但果而非因耳。
○乙四論用
此經以斷疑生信為用。前十四品為?門,斷權疑生實信為用。後十四品為本門,斷近疑生遠信為用也。
○乙五教相
此經以無上醍醐為教相。以說在第五時,暢出世之本懷,為最後之極唱。於化儀,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於化法,但屬圓教,謂純圓獨妙也。講經題竟。
○甲二釋品題
○乙一釋觀世音
觀,是能觀之智,即一心三觀是也。世音,是所觀之境,即一境三諦是也。世,謂世間出世間,指十界依正二報。謂世間六凡,以同居土為依報,以胎卵濕化四生為正報,指三界諸天,四洲雜類,鹹不外於四生也。出世四聖,二乘聖人,以有餘土為依報,以阿羅漢辟支佛為正報。菩薩聖人,以實報土為依報,以別圓地上住上大士為正報。別教地前,圓教住前,皆有餘土為依止故。音,謂無論依正二報所有音聲,皆得為所觀境也。凡音本屬於耳根所聞,今不曰聞,而曰觀者,須知大士,過去古佛,號正法明如來,以誓願宏深,悲心不息,倒駕慈航,?垂九界,眾生不盡,大士悲願亦無盡也。若講大士因地修證,請讀楞嚴經,大士自陳所修圓通,未嘗不從聞根而入。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即是初步下手功夫也。所言入流者,不入乎聲塵,而入乎聖流,即於自性相依,外亡其所矣。且夫聲塵之感,必有其所,今雖亡所,而未得寂。當聲動時,見有動相,而欲亡之。當聲靜時,見有靜相,而欲趨之,二相歷然,故未得寂。而言所入既寂者,若果能到寂然之境,則動者自動,吾不知其動也,動相自何而生?靜者自靜,吾不知其靜也,靜相自何而生?故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夫動靜二相,固是所聞之境,二相不生,瞭然明白,仍是能聞之根。亡所聞易,亡能聞難。而言如是漸增者,謂如上返聞功夫,逐漸增進,精修不已,既亡其所,復亡其能,則能聞與所聞俱盡。是所聞者,聲塵也,自亡所,而漸至於所聞盡,更無可聞者,則聲塵泯矣。能聞者,聞根也。自入流,而漸至於能聞盡,更無能聞者,則聞根亦泯矣。故曰聞所聞盡。夫根塵俱泯,歸於盡地,有盡相可得,即是住空。若住於空,雖得所覺空,未得能覺空也。而言盡聞不住者,謂今則外盡其塵,內盡其根,如是盡聞,亦不住著,則不但所覺空,而能覺亦空矣。故曰覺所覺空。是所覺空者,即證人無我也。能覺空者,即證法無我也。證人無我易,證法無我難。必以大乘真空觀而空之,然後能覺可空也。而言空覺極圓者,夫有空而空乎覺,而空不得圓。有覺而覺乎空,而覺不得圓。今以空空覺,並亡其為空,以覺覺空,並亡其為覺,故謂之圓矣。猶未極也,極之,覺即是空,求覺相不可得,空即是覺,求空相不可得,則覺而無覺,空而無空,故為圓之極也。而言空所空滅者,唯覺極圓,無覺相可得,則所空滅,唯空極圓,無空相可得,則能空亦滅矣。又言生滅既滅者,夫所空滅者,法空也。能空滅者,空空也。俱空不生,然後可謂之生滅既滅也。而言寂滅現前者,然則有聲在,則聲生聲滅。有聞在,則聞生聞滅。有覺在,則覺生覺滅。有空在,則空生空滅。皆未離乎生滅也。今先證人空,繼證法空,後證空空。凡屬生滅者,皆已滅盡,則本來不生不滅之一真如性,乃得現前矣。夫一真如性,所以不得現前者,皆為生滅幻法之所蓋覆。今既纖毫盪盡,真體呈露,本自寂然,本無可滅,非有以滅之而後謂之寂滅也。到此故鄉田地,求其不現前,亦不可得矣,故曰寂滅現前。此一真如寂滅之性,既得現前,一現前,一切現前,則在在處處,無不現前。如是則不必離聲,而聲自寂滅也。不必離聞,而聞自寂滅也。不必離覺,而覺自寂滅也。不必離空,而空自寂滅也。若爾,無往而不寂滅矣。經雲:「諸妄消亡,不真何待」。即此之謂也。寂滅者,乃自在之異名詞,此大士自受用三昧。以證此自受用三昧,故能隨處得大自在,施諸無畏。或稱觀自在者,即寂滅現前,忽然超越意也。若僅得寂滅現前,未得忽然超越,猶是中道法愛,可謂貼體衣衫,仍是法身微障。大士爾時,造到寂滅現前;了無寂滅細相當情,即能忽然超越,發起慈悲妙用。所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眾生之心,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故得行菩薩道,普門示現也。
○乙二釋菩薩
言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若以通途而講,須約三義:一者,自利義,以其證到自受用三昧,在三昧中,乃見自心朗然大覺,如佛無二,故稱為覺。以其無明未盡,有時出三昧後,猶有微細生滅,識情流動,乃稱為有情也。二者利他義,謂其自己所證之道,而能覺悟有情眾生,俾彼同證斯道,即所謂以斯道覺斯民者是也。三者自他兼利義,謂上求佛道為自利,故稱為覺,下化眾生為利他,故稱有情,此通途意也。若對於大士而言,菩薩上,宜加摩訶薩,華言大道心成就眾生。謂大士運稱性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性體豎窮三際,橫?十方。是故稱性所發之慈悲妙用,亦橫?十方。故盡虛空,?法界,無一處不是大士所化之境,無一眾生,不是大士所度之眾生也。亦豎窮三際,故從無量劫以來,直至盡未來際,皆大士度生之時,所謂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大士之慈悲妙用方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大士之悲願終無有盡時矣。
○乙三釋普門
言普門者,普,常?也。門,能通也。凡有眾生,自有家舍,有家舍,即有門戶,有門戶,即有觀音。所謂處處祈求處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非虛贊也。我祖智者大師,於別行疏中,出十義釋一普字。今番道經於此,未帶祖誥,憶記不清。舉要言之,此品居法華經中第二十五,在流通分內,以一乘圓種,普度十界之機。其間雖雲三十二應,實則無身不現,其十九說法,凡所說者,皆一乘純圓獨妙之法。即可謂處處池中有明月,人人屋內有觀音,故稱之為普門大士。
○乙四釋品
言品者,梵語跋渠,華言稱品,與類字同意。謂經中之別文,與總題相應者,匯集一類,羅列總題之下,亦即所謂總總於別,別別於總。文不對題,不成同類,文須對題,故稱一品。釋品題竟。
○甲三明譯史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秦是朝代,姚是秦主之姓也。名興,對前秦苻姓,稱姚秦耳。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法師者,法是軌則義,師是訓匠義,謂以三藏之法為自師,即以三藏之法而師人,乃謂之法師也。梵語鳩摩羅,秦言曰童。梵語什,秦言壽。謂法師姓童,名壽,又以其童年而有耆德,故稱童壽。父名鳩摩羅炎,中天竺人,遊歷至東印度龜茲國。王聞其賢,乃以女妻之,生師。七歲隨母入佛寺中,見佛喜甚!乃將佛安置於頂。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甚重,我何以舉,遂失聲置於地,乃悟萬法唯心。自悟以後,心地靈通,一切經書,不讀自會。前秦主聞師名,起兵伐龜茲,得師歸。師尚未至,秦主已故。後姚興有天下,請師入逍遙園,譯出此經。譯者,易也,將梵文易成華字,俾此方人堪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功偉德宏,誠不可思議也。經序雲:「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宏秦本。以法師是七佛以來,為譯經師故也」。此語是道宣律師,從天人問來。所以法師所譯之經,文詞通暢,人師歡喜讀誦,比眾不同也。講譯史竟,次講正文。
釋經
○甲一長文
○乙一初番問答
○丙一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此當機請法文也。此品以無盡意菩薩為當機。菩薩名無盡意者,凡是諸佛菩薩皆是以德立名,謂菩薩悲心無盡,請意莫窮,謂請法雖在於當會,用意普被於未來,即顯妙法流通於盡際,無窮亦無盡也。起座袒肩,是身業虔誠,合掌,是意業精專,白佛,是口業致敬也。此四句是經家描寫敬意,請法之禮誠宜若斯。以上是標情形,世尊下是正請法。意謂請問本師世尊,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具見菩薩之名,無不從緣而建立也。若講其立名所以者,爰有古佛,名同觀音,教以聞熏,入於禪定,旋倒聞機,返歸自性,一念回光,二塵俱遣,根塵兩種,相見雙亡,非幻成幻,遠離復離,既已空空,復更滅滅,無明頓破,寂滅現前,乃建立觀世音名,菩薩得自受用三昧之所以也。
○丙二答
○丁一總答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以下是佛答詞。此總答觀音之名,以彰他受用三昧之德也。首句七字,是經家形容,非佛答話。善男子句,是佛開口處。稱當機為善男子者,謂調柔名善,質直為男,乃大丈夫之美稱也。文意謂盡十方虛空界,極微塵數所有眾生,今雲無量百千萬億,舉其極多之大數耳。眾生受諸苦惱,是總舉能感之機。言聞是觀世音菩薩者,指彼受苦眾生,早曾聞有菩薩之名,即彼眾生心內之菩薩也。且眾生本是菩薩心內之眾生,即今偶值苦惱之境,猛然憶及菩薩之名,遂一心稱彼菩薩名號,如雲南無觀世音菩薩。真是菩薩心內之眾生,稱眾生心中之菩薩,感應之速,猶如桴。隨扣隨響,故曰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如啐啄同時,不前不後也。感應之道,不可思議。
○丁二別答
○戊一約口業機明應
○己一七難
○庚一火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從此以下,別講七難。此第一免火難也。文意謂:平時之間,有人持念菩薩名者,本不遭火災,設使因宿業所招,值遇大火,火不能燒,由於菩薩威神力故,亦能免難。宋時,台州遵式法師,號慈雲懺主,住杭州西湖下天竺寺,創建數百間屋,每架一楹,必誦大悲咒七遍,三經寇焚,火皆自滅。晉竺長舒,專誦觀音經為業,僑居吳下,比鄰被焚,舒住下風,一心念觀世音,焰將及,忽迴風火滅,合邑驚異。有惡少訝其靈感,俟夜風急,束薪縱火投屋,四投皆滅,始嗟神力,叩頭請罪。舒曰:我誦觀世音不懈,有難輒免,足證菩薩威神之力也。
○庚二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此第二免水難也。有人平時稱念菩薩名者,本不遭水難。設遭其難,能稱菩薩名者,即得淺處。法華感通載,唐岑景仁,少誦普門品,持菩薩名。一日往蘇州乘船,船覆墮水,聞有人言,能誦普門品,水難應免,如是者三,遂浮水面,須臾抵岸。他人皆溺死。具見誦經持名之力,不可思議。
○庚三風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此第三免風難也。文意謂,眾生愛財,入海求寶。或者偶遇黑風,黑風,怪風也。吹其船舫,舫,大舟也。飄墮羅剎鬼國,羅剎,食人鬼也。如是多人入海遇難,其中只須有少數人,或最少乃至一人,能稱菩薩名者,是諸多人,皆蒙恩澤,同得免難也。報應記雲:唐宋衍,隨人舟,赴三門,遇風舟覆,捫得束稿,憑而登岸,詣鬻茶姥茅舍宿,曝稿,中藏金剛經。姥曰,汝妻自汝出後,禮經誠切,故能救汝。歸而詢之,果妻禮誦之經也。因封絹河濱姥,至則茅舍無存。土人云:此處水無涯際,何有茶庵,乃悟大士化身也。末後兩句,結答立名所以。
○庚四刑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此第四免刑難也。文意謂:設復有人,正受刑戮之時,是人能一心稱菩薩名者,彼所執之刑具,或刀或杖,以菩薩威神力故,自然段壞,此稱名人,即得解脫。冥祥記雲:晉南宮子敖,戍新平,為長樂公所破,合城數千人皆被戮。子敖知不可免,唯一心念菩薩名。及戮至子敖,刀交下,或高或低,持刀人忽疲懈,四肢不遂。公驚問,汝有何能?答:能作馬鞍。遂釋之。子敖並不自知何以作此答,心知是大士所使也。乃造大士像一尊,行則頂戴,止則禮敬不怠。
○庚五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復加害!
此第五免鬼難也。文意謂:設使三千大千世界之內,所有大小國土,盡皆夜叉羅剎等惡鬼充滿。梵語夜叉,華言疾捷,此鬼舉動如飛,最極輕便。二鬼皆以人為食,是故惱害於人。人若不知稱菩薩名,無不被其所害。獨有人能稱菩薩名者,彼諸惡鬼,聞菩薩名,眼尚不敢視人,復何能加害於人乎。佛祖統紀載,梁慧簡禪師,精修戒律。荊州廳有別齋三間,多鬼怪。人不敢入,唯簡師能居之。初夜見一人,黑衣無目,從壁中出,倚門上。師心甚了了,唯念觀世音名。經時,鬼入壁而隱。師徐起,禮誦如常。次夜,夢向人曰,仆於漢末居此,已數百年,人所不能堪。師誠淨行好人,特相容耳。
○庚六囚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此第六免囚難也。文意謂:設或復有其人,或有罪者,固所當囚,或無罪者,枉受其囚。既已被囚,身必受困。杻械,手足之刑具也。枷鎖,架項之刑具也。渾身受縛,故云檢系。不論他罪之有無,試看他能否稱念。若其人果能稱念菩薩名者,彼所檢系之杻械枷鎖,仗菩薩威神力故,皆悉斷壞,即得脫也。法苑珠林載:晉竇傳,河內人,永和中,為高昌步卒呂護俘執之。同伴七人,共系獄中,不久將殺。僧道山,時在護營中,與傳相識,聞其被禁,乃往視之。傳泣曰:「命在頃刻,能相救乎?」山曰:「爾至心念觀世音菩薩,必有感應!」傳遂默持三晝夜,械鎖忽然自解,傳念同伴桎梏,何忍捨去,復求菩薩,神力普濟。言畢,餘人之刑具皆解。遂同遁出,各還鄉里,鹹敬信奉法焉。
○庚七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第七免賊難也。設使大千世界所有國土,?處儘是怨賊,國內之道路,可謂危險之極矣。其時有一商主,將諸商人,於界外采寶歸家,必經此極危險之道路,有何法術,能過此險耶!幸其中有一信仰菩薩之商人,見諸商人,各懷怯怖。乃高聲唱言:「諸善男子!汝等勿生恐怖,應當一心,異口同音,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須知菩薩,有廣大威神之力,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是故能稱菩薩名者,同得解脫。」眾人聞之,一時發聲,異口同音,齊稱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者,無不得脫也。有近事為證,民國十七年,二月廿八夜,上海天潼路,蔡仁茂玻璃店,主人仁初,被匪綁去。初默念觀音,始則車輪胎爆,繼而汽油火起。匪心恨,乃打初三槍,初適三跳,故無傷。匪遁去,初歸來。足證一心稱念,效力速獲也。
○己二結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巍巍,高大貌,即廣大意。此結前免難之神力,威德廣大,如是如是。
○戊二約意業機明應
○己一明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此離三毒根也。眾生所以無量劫來,輪轉生死,受諸苦惱,皆由貪瞋痴三種根本煩惱之故。倘有一念纔萌,即被種種牽絆,雲多耶?今言多者,即為人之大障。按教中修持,謂多貪眾生,修不淨觀,多瞋眾生,修慈悲觀,多痴眾生,修因緣觀。須知修觀難,稱名易。今言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能遠離。具見菩薩之大威神力,不可思議也。
○己二結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此結顯神用,並勸應修也。文意謂:菩薩既有如是大威神力,豐饒利益於眾生,眾生常應恭敬持念也。是故常應四字,為勸詞。
○戊三約身業機明應
○己一明二求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此滿二求也。初文意謂:世間女人,以無男女為最苦,一為夫主所輕,二為翁姑所賤,三為鄰婦所譏,所以單指於女人求男也。求而得之,若以泛泛之子,不足為奇。今言福德智慧之男,若但有福德,而無智慧,則必愚。有智慧,而無福德,則必狂。愚之與狂,有一,亦不足為貴。今求菩薩,而得之以福慧雙全之男,甚遂所求也。女人之心,但有男而無女,心還不足。意謂:男兒長大,或出仕,或營商,終日外奔,竟不若女子之情親,故雖有男,復須求女。若得之以形貌醜陋,或人品不端,人觀之觸目,心生憎嫌,有不若無之為愈也。今言端正有相者,言端正,簡非嬌容,言有相,簡非無德。非嬌容,即有福。非無德,即成貴。以其是宿生培植眾德之本而來,所以他人見之,心生愛敬。若但愛而不敬,雖有妍媚之貌,而無福德之相。但敬而不愛,雖有福德之相,而無端正之貌。今則人見之,亦愛亦敬,具見福智雙全也。現果隨錄雲:前清初,譚憲卿家饒無子,族子議析產,憲卿恚甚。以五千金,興大悲懺壇,禮懺四十九日以功德求子。當年妾遂生一子,胞衣白。妻又發心,捐千金,建白衣閣。未幾、亦生一子,胞白如初。伯初、伯仲、皆游庠。慈林集雲:廣州諸生何隆將,年五十,膝下無嗣,乃供大悲像,朝夕祈求。一夕夢大士授紅兒,連舉三子。前清,南通張季直,四十無子,夫人徐,禱於狼山之觀音殿,越歲舉男。此滿二求之實證也。
○己二結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此結嘆顯益勸持也。唐捐,謂虛棄。此中兼有釋疑義。因有禮拜不得男女者,此由機淺,故所求未遂,而禮拜之福,終必不失也。別答竟。
○丁三勸持名答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此示少持大士之名,與多持菩薩之福等,以勸持也。據世尊現量境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內,現住世間,和光渾俗之菩薩,以恆河沙計之,有六十二億之多。設或有人,受持如許之數,菩薩名號,復盡其形壽,以四事供養如許菩薩,其福可謂多矣!設復有人,但持大士一名,不盡形供養,不過暫時身禮拜,口稱名,意運想,雖則三業專誠,經時不大,其福應不及前。佛言:二人之福,正等無異者,何居?須知一兩真金,勝氈華千斤之價值。摩尼一粒,壓倒海寶千。以彼六十二億恆河沙之菩薩雖多,皆是權乘,安得與果後施化之大士,同年而語哉?佛無妄言,不可不信。又復應知,大士願深無量,與毗盧同稱丈夫。德舉一毛,雖普賢莫知邊際。是故剎那稱念,等百千億兆之如來,偶爾持名,勝六二河沙之菩薩。信乎宏名尊貴,難可得聞,梵釋天人,皆應生敬也。已上是大士二殊勝中,下合一切六道眾生之心,同一悲仰之妙用,施十四種無畏也。
○乙二次番問答
○丙一問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此當機第二番啟請也。初請立名因緣,佛將大士,下合眾生悲仰之妙用,出十四種施無畏,神力妙用,以酬立名之所以。當機意謂:大士利生妙用,不可思議,所謂聞聲救苦,其觀音德號,已聞命矣。然則大士,乃西方極樂世界補處之大士也,本宜輔化彌陀,常居彼土。唯未知云何游此娑婆世界,又云何而為此界眾生說法,其間必有深妙方便之所以。請問世尊,其游界說法之事?云何?唯願慈悲,不辭勞倦,詳為開示。以下二十四行文,佛將大士二殊勝中,上同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之妙用以答之。即所謂三十二應,十九說法者是也。
○丙二答
○丁一別答
○戊一佛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此第一應佛身而說法也。若論此品,居法華經流通分中,原應流通一乘妙法,方為正意。以經中新得記之聲聞,並初發心之菩薩,不敢於本土弘經,均矢志於異國土,流通妙法。本門大士,發弘願於分身國土,滅後通經。佛所以召東方妙音,作淨穢兩忘之標幟,說普門示現,為無方圓應之楷模。俾新記聲聞,初心大士,均能執柯柄以取法,得以本土弘經也。如是,則大士三十二應,雖可隨類應現,其所說者,理合流通妙法也。其實應機施教,譬如應病與藥,藥必對病,教必投機,方為有效。否則說法不投機,反成閒言語,聽者無益,說者徒勞,何以受度。自宜圓融通變,幸弗是一非余。若為三藏果頭佛機,而為說三十四心斷結之法,俾彼速得作佛也。又復應知,設有眾生,願見佛身,而生渴仰,大士即現佛身,隨機施教。亦不一定說成佛之法也。
○戊二辟支佛身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此第二應獨覺身而說法也。眾生宿種,萬別千差,或種信行善根,歡喜聞法受益。或種法行善根,樂獨修持。此言應以辟支身而化度者,法行人之機也。此輩常居深山窮谷,獨宿孤,有機感之,大士即現同類身,隨機施教,而為說法也。
○戊三聲聞身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此第三應聲聞身而說法也。聲聞,是信行人之機。聞佛聲教,始能斷惑證真。大士即現同類身,而說四諦之法,教以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得出三界,入有餘涅槃而度脫之。
○戊四梵王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此第四應梵王身而為說法也。梵王,居欲界以上初禪天中。或有願作梵王,此輩之機,心樂離欲,大士現身,而說出欲之法也。
○戊五帝釋身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此第五應帝釋身而為說法也。帝釋,俗稱玉皇上帝,佛經名為釋提桓因。有時為阿修羅大鬧天宮,心生厭離,樂出其倫。大士現身,說福德智慧之法,生其欣樂,堅其志願,淨其心念,教發菩提心。贊見佛,令除世欲。贊聞法,令厭世境。贊觀智,令絕世染。除煩惱諍,滅恐怖心之法也。
○戊六自在天身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此第六應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也。此天居欲界之頂,有二天王。一者天王,自以未到定力,舉動自在,所受用之五欲,自能感動他力變化,為彼受樂,又名他化自在天。二者魔王,世間有大修行人,得禪得定,彼則恐其出於欲境,即來擾亂行人。或有一類之機,慕其自在,妄計涅槃。大士現身,隨機施教,而為說法也。
○戊七大自在天身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此第七應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也。此天,居色界之頂,余經稱為摩醯首羅者是也。或有人希慕彼天,得大自在,有三目八臂,高覆大千,樂欲求生彼天者,大士即現大自在身,隨機說法也。
○戊八天大將軍身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此第八應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也。如韋馱菩薩,即是?利天王之外臣,為天大將軍身也。或復有人,希慕彼身,勤修五戒十善,俾得天身,威武勇耀。大士即現天大將軍之相,隨機施教,而為說法,以遂其志。使之摧邪輔正,護法安僧,無不可也。
○戊九毗沙門身
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此第九應毗沙門身而為說法也。梵語毗沙門,華言多聞,此北方天王也。此王雖居北天,常護閻浮佛法。昔者南山宗主道宣律師,住終南山,修般舟三昧,九十日晝夜行道,不坐不臥。一日昏倦,身仆階下,即有神現身於其傍,將師扶護,未曾傾倒。師問是誰?答曰:北方毗沙門王子張瓊也。師問何以至此?答曰:以師行道精進,時來護持耳。只此一事,具見北天護法之意矣。或有人欣樂此天,大士現身而為說法也。
○戊十小王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應以小王身而為說法也。小王,即指南閻浮提,大小各國之主。如前朝唐太宗,元太祖,遜清之雍正等,皆是也。或有人慕王身,鎮國澤民,大士應現王身,為說治國善政。或說出世正法,化彼了生脫死,斷惑證真,俾其超凡入聖,離苦得樂也。
○戊十一長者身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一應長者身而為說法也。長者,上致君,下澤民,年高德長。朝廷以爵為長,鄉黨以年為長,總之以德高為最,所以謂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有人希慕長者者,大士即現此身應機而施教也。
○戊十二居士身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二應居士身而為說法也。不慕富貴,清淨自居,乃稱居士,韜光藏德,寡慾精修之謂也。人有希求此種人者,大士隨願現身,隨機施教。令其修持,止惡行善,戒殺放生,漸至精修淨業,求生淨土之法也。
○戊十三宰官身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三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也。上自冢宰,下至州縣,為主宰者,皆名宰官。有人心希求者,大士以法眼鑒之,有機可化,即便現身而為說法,隨機化導以滿其願也。
○戊十四婆羅門身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四應婆羅門身而說法也。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如我國中黃冠野客,不染世緣,清淨修道之類。西竺有四大姓:一曰剎帝利,王種也。二曰婆羅門,道人也。三毗舍,商賈也。四首陀,農夫也。故知婆羅門,是大姓之種族也。有人慕此種族,大士即現此類之身,而化度之。
○戊十五四眾身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五現四眾身而說法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又雲破惡,謂精持淨戒,破身口七支之惡。又雲怖魔,有人出家,受比丘具足戒法,登壇已後,有地行藥叉高聲唱言:善哉善哉,空行善神,聞之又唱善哉,展轉傳至四王,?利,乃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聞之,心生驚怖,故稱怖魔。尼,女也。優婆,此雲近事。塞,男也。夷,女也。此二眾求受五戒,親近三寶,承事供養,植勝福田,雲近事也。有人發心,或欣樂出家,求受大戒,或居家修持,求受五戒,大士即隨類現身,各成其志也。引證,有一種洱海叢談善書,載大士有七化,一唐永徽間,化白須老人,戴紅蓮華冠,披袈裟持,入農家乞食等,看本品示現圖證。
○戊十六婦女身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六應婦女身而為說法也。佛不舉泛常婦女,須舉長者宰官等婦女者,素稱富貴學道難,凡大戶人家,家規必嚴,出門非易,又不能隨何外游,參訪知識,只好在家中供奉菩薩,恭敬禮拜。既有心感,大士必應,是故現同類身,為其說法也。普陀山志:遜清康熙二十八年南巡,將至禾城,忽見老嫗,簪紅華一朵,獨操小舟,直過御舟前帝問何船?曰漁船。有魚否?曰,有,倏不見。悟為大士化身,遂賜帑重興普陀前後兩寺。
○戊十七童男女身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此第十七應以童男女身而說法也。童男,如華嚴之善財。童女,如法華之龍女。引證:椒江海門,宋時,有艷女挈籃賣魚。人競欲妻之。女曰:余授經,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之。黎明能者二十。女曰:一身豈能配多夫?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半。女又易法華經,期以三日。唯馬氏子能之。迎入室,女即死,糜爛立盡,遂送之白雲山葬之。他日有一僧,謂訪胞妹而來。馬子引上山,至墓前。其僧振錫一下,墓棺同開。視之,唯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世音菩薩,憫汝等以化現耳。言訖。以杖荷骨,騰空而去。馬郎於是住洞修道,後不知所終。至今馬郎洞猶存,常有人傳說故事。
○戊十八八部身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此第十八應八部身而為說法也。梵語提婆,華言天。那伽,雲龍,天指四王以下諸天眾。龍指四海龍王。夜叉義見前。乾闥婆雲香陰。以香為食,天帝之樂神也。阿修羅雲非天,男醜女艷,有天福,無天德,故以非字簡之。迦樓羅雲金翅,緊那羅雲疑神,天帝之技神也。摩?羅伽雲大腹行,謂蟒蛇神也。以上是八部別眾。人非人總指上之八種,或人,如諸天修羅,余皆非人所收。此八部眾,皆為法門外護,佛說法時,無時不有。此眾亦即佛之外護,常隨眾也。既有遇佛聞法之善根,何以墮於異類,以是乘急戒緩之故耳。或是此眾有厭離心,樂脫其倫,發機感動,大士應同類身而化度之。
○戊十九金剛神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此第十九應執金剛神而為說法也。如楞嚴之金剛藏王諸眷屬類,或護咒,護定,護戒,總之護法神也。此眾有機感,大士即現身應之。以上三十二應,十九說法已竟。
○丁二總答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此是總答。文謂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如是二字,即逆指前文別答科中,八難,三毒,二求,持名,共十四種。名施無畏之功德,亦目為十四無畏,並三十二應,十九說法,即是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耳。
○丁三勸供養
○戊一勸供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此勸供養文。以菩薩早成佛果,號正法明如來,見九法界眾生,漂沉於二死之海,不能自拔。乃以同體大悲,倒駕慈航,普門示現,救度眾生。若眾生能於怖畏急難之中,稱其名號,即得解脫。以是之故,眾生應當一心供養也。
○戊二奉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此當機遵命奉供也。向佛慈囑雲:汝等應當一心供養,故當機遵佛慈旨雲:我今應當供養。當即向頸上解下莊嚴之珍珠瓔珞,極其貴重,所以雲價值百千兩金,而供養之。正兩手奉獻之時,口又說言,唯願仁者,受我法施。經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或謂,此明明是物供,云何法供?答曰:「到今法華高會,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即事即理,即物即法,即法即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故物供,即是法供也」。
○戊三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此大士默然不受也。大士所以不肯受者,如金剛經雲:菩薩不受福德,何以故?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不受耳。須知有三意,一不應貪著不受,二未奉佛不受,三施者欠誠不受。以此種供養,非出當機本意,是遵佛命故也。
○戊四重奉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初一行當機請求,爾時下佛愍受。初文意謂,當機見大士不肯納受,遂覺供意欠誠,是以重伸請求。謂哀愍我等,受斯微供,出一等字,推己及人,具見為眾而請求也。次意謂:供者既奉佛而獻供,受者宜承佛而容納。於是佛即告言當愍彼為眾而施,仁宜為眾而受矣。四眾,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
○戊五受轉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此大士奉受供也。彼既奉命而施,我不得不奉而受,彼既為眾而施,我亦為眾而受。乃不受而受,受而不受也。以其受而不受,故遂分為二分:一分奉今佛,一分奉古佛。所作功德,應須回向,此即回因向果,以顯古今一際,因果同源也。
○戊六嘆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此佛結答之詞也。以上講長文已竟。以下講第二科文偈頌。
○甲二偈頌
○乙一經家標頌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此句是經家標頌。須知什師所譯,此品僅有長文,並無偈頌。此偈是隋代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第三番翻譯此經,乃有偈頌。後人見之,移刊於此,以補不足耳。故智者大師別行疏中,並未疏及。梵語祗夜,華言應頌,與長文相應故,即重頌也。梵語伽陀,華言孤起,與長文不甚相應,孤然而起也。重頌,復有廣不同,或長文不足,偈頌伸之,名為廣頌。或長文已足,偈頌縮之,名為頌。復有超追不同,或長文在後,重頌在前,名為超頌,或長文在前,重頌在後,名為追頌。印度說法,本有二說:一者貫華說,即偈頌,如此方之詩詞也。二者散華說,即長文,如此方之文章也。或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不等,各成句類,稱為偈頌。如貫華,乃為貫華說。凡句讀言詞,多少不一,結集成篇,稱為長文,名散華說。此乃隨機樂欲貫散不同,故有二說也。或逗利鈍兩種機宜,利者一說便了,故但長文足矣。鈍者再說方知,是故重而頌出,所以長文後有重頌也。以四句為一偈,此品有廿六偈,不一定是應頌,亦不一定是孤起。可謂祗夜伽陀,雜糅精瑩,乃譯人語意不同故也。
○乙二當機頌問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此第一偈,頌當機啟請詞也。初句是贊佛相好具足,微妙難思。次三句正請說立名所以也。頌文語意顯然,而非什師口氣。
○乙三初頌前答
○丙一加頌總嘆行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從此以下,至偈文盡,俱是答詞。初二句經家描意。次十句頌免總難也。前七句顯大士弘願深廣,承事佛多。所以積德深厚,功用難思,非言說可能盡,我且為爾說耳。後二句正頌免苦妙用。聞名者,眾生耳聞其名也。見身者,目睹身相也。心念者,心憶念,口稱名也。正顯大士妙用不可思議,眾生無論聞名見身心念,總有不可思議功德。所以雲功不浪施,福有攸歸,不空過,猶言不虛棄也。末句正頌免難。
○丙二別頌免苦難
○丁一免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此一偈頌免火難也。頌意謂:或有人興起惡意,意欲害人,將彼人推入大火坑中。彼人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仗菩薩威神之力,倏忽之間,變火坑為蓮池。魏時,釋法智,未出家前,獨行澤中,忽遇猛火延燒。自認必死,唯至心念觀世音菩薩。俄而火過,草都燒盡,獨智容身地未及,具見菩薩加庇也。
○丁二免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此頌免水難也。水中有惡類眾生,謂毒龍,大魚,以及惡鬼等。人墮水中,身葬其腹,誰能免得?唯有觀世音菩薩,能救護之。人若稱名,則波浪自平,水不能沒。長文雲:即得淺處是也。法苑珠林雲:晉時,徐榮山,東琅琊人,嘗至東陽。還經定山,由舟人欠習水道,誤墮洄洑中,垂欲沉沒。榮無復他計,至心呼觀音名,須臾,如有數十人齊力牽引者。少頃,湧出洄洑,沿江到岸,得歸。
○丁三加頌免墮難
或在須彌,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此二偈免墮難也。前偈為人所推,後偈惡人所逐。一系住空不墮,一系雖墮不損。二皆念菩薩弘名,仗威神庇護,不可思議。
○丁四超頌免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此免賊難也。周匝圍繞,無非是賊。賊上加一怨字,不但損財,必能害命。自分必死,無可逃遁。唯一心念觀世音菩薩,作死馬醫耳。不料賊耳聞大士弘名,頓息惡念,油然起慈,非唯不害命,而且不劫財。大士威神之力,為何如哉。
○丁五追頌免刑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此免刑難也。齊書雲:孫敬德,防北陲,造觀音像,禮敬有年。後為賊誣橫,上判為死刑,一夕夢僧,教誦觀音經千遍。遂依教誦經,至臨刑時,恰滿千遍。斫之,刀為三段,三換,刀折如初。丞相高歡奇之,表請免刑,遂得放歸。
○丁六追頌免囚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此免囚難也。法苑珠林載:唐董雄,貞觀中為大理寺卿,奉佛蔬食。因坐李仙童事,囚獄中。雄專誦普門品,鎖自解在地,鉤連不開。即告御史張守一驗之,錯愕良久,又重鎖之,以朱字嚴封而去。雄仍誦經不輟,鎖復自解,墮地有聲,朱封如故。一時內外聞者,皆驚奇之,同獄罪人,俱獲免脫。
○丁七加頌免毒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此免毒難也。毒藥固能害人,惡咒亦能害人。彼被害者,念觀音名,毒不能害,反害施毒之本人耳。此種還看理由,復須說明,庶幾不為誤會。否則,或謗大士,處心偏頗,誤招罪戾。須知彼被害人,是善人也。其施毒者,是惡人也。唯善與惡,從來勢不兩立!彼良善人,設使不念觀音,只消不起妄念,但置之不理,毒亦不能害彼。而施毒人,反自害也。譬如以禮送人,人不受禮,其禮還本人自受。害人不成,必自害也。今者彼被害人,念觀音名,仗此觀音念力,是以還歸著於本人。非觀音使之還著也。
○丁八追頌免鬼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此免鬼難也。有人倘遇此等鬼怪事情,或持大悲咒,或稱觀音名,仗大士神力,可無妨害矣。
○丁九加頌免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此免獸難也。獸能傷人者,全仗爪牙鋒利,人人所以畏之。倘遇著此等惡獸,須記得觀世音菩薩,能救苦救難,急須稱名,無不疾走。疾,快也,彼惡獸聞大士名,即生恐怖,所以快快遠走也。南海慈航雲:福建人,姓雷,名法振,燒炭為業。家有一支鴨欄木,紋理精細,欲刻大士像,無暇施刻。一日入山燒炭,荊棘叢中,突出一虎,前來搏振。忽有綽約婦人,當虎叱之,虎伏叩頭而去。振拜問姓名,曰:身是汝家中鴨欄木耳,忽然不見。振感悟,擇吉雕刻,終身持齋禮敬。心欲雕刻形像,尚能如是靈應,至心稱念乎哉。
○丁十加頌免蛇蠍難
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此免難也。此從毒物而出,此等毒類,以毒氣傷人,人被害後,由其飽食,或宿冤所追耳。昔有童女,幼隨母習誦心經。一夕,被人鎖空宅中,女心知必死無疑,但一心誦心經。至夜半,有物從天窗下,光閃如電。女心怯怖,不能誦持全經,但念揭諦揭諦。口忽出光,物慾進而不敢,遂便退去。口光漸大,直射於物,忽聞鏗然有聲。適巡邏卒經室外過,女叫救命,卒破壁而入,出女而歸。次日見室,有一大蟒死矣。
○丁十一加頌免雹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此免雹難也。雷鼓掣電,本來常事。唯冰雹若塊,大雨傾盆,成災難也。念大士名,即能消散。圖證雲:山西蔚州,夏秋間,每雨必有小雹。寺僧每日按時虔誦經咒,名為念苗經。若逢天濃陰,雲現凶象,必特為虔誦以止雹,恐壞稼也。
○丙三總頌救苦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此總頌救苦意也。意謂世間眾生,內為煩惱火燒,外為境緣交迫,內外困厄,如居牢獄,度日如年,如在煎熬盤裡,種種諸苦,逼迫身心。若能念大士名,或誦大悲咒。以念誦之功,感動大士,以不可思議智慧之力,慧光觸之,如燈破暗,一切諸苦,無不滅除也。
○乙四次頌後答
○丙一總頌示現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此以四句,賅括三十二應,十九說法,無遺矣,即所謂頌也。以長文中,隨類應身,所以能隨類應身者,即此謂具足神通之力故也。大士神通較余不同,此名無記化化通。化而復化,化化無盡。設使極微塵數眾生,有機感之,皆能?應,所以稱為普門大士,並非虛辭。所以能隨機施教者,以其廣修權實二智故也。此中智,指實智,方便,即權智也。實智冥理鑒機,權智稱機施教,絲毫不亂,故能有感則應,無機不度。既稱十方國土,奚止娑婆一界,凡有機處,即無不圓應,所以雲無剎不現也。若約?而言,不啻凡聖同居一土,即方便有餘,實報莊嚴,亦隨處應現。前文所謂應以辟支身者,即方便土也。應以佛身者,即實報土也。而所以不言應菩薩身者,以其本是菩薩身,故不復言也。
○丙二別顯救苦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此特別顯救苦德也。首句是總,攝得修羅。次句是別,列三惡道。三句是苦,非但惡趣,即吾儕人道,所不能免。無論是何道眾生,祗須記得大士慈悲,或常稱名,或時禮敬觀世音者,終能滅苦。猛力精進者頓滅,因循怠緩者漸滅,故曰以漸悉滅也。
○丙三頌意業二利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此頌出五觀,以顯二利德也。此偈即是伽陀,孤然而起。前三觀,顯自利德。第一觀,是真空觀。謂觀一切法,當體即空,緣生無性,泯一切法也。以智冥理,無法當情,故名謂真。第二觀,是妙有觀。謂觀一切法,非有而有,其相若幻。可以方便隨緣,居塵不染,故稱清淨。第三觀,指事理無礙之圓中觀。謂法界海會照之,五蘊之色心,與真空之妙體,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了無二相,稱性無邊,故曰廣大。後二觀顯利他德。悲是同體大悲,無苦不拔也。慈是無緣大慈,無樂不與也。末句是佛囑眾生,應當常願大士,慈悲與拔,常瞻大士,妙相莊嚴,俾我得以常時親覲,禮拜供養也。
○丙四頌化凶為吉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此頌化凶為吉,轉禍成祥之意,亦孤起也。言大士三惑淨盡,故云無垢。所謂塵去鏡明,淨極光通。故其智慧,猶如赫日,能消諸暗,故稱為破。破暗即消災義。設使水火風之三災,若大劫到來,是眾生同分業感,大士亦莫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