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大師:注維摩詰經 第九卷  


注維摩詰經第九卷

後秦釋僧肇選

菩薩行品第十一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肇曰。至人無常所。理會是鄰。如來淨名雖服殊處異。然妙存有在。所以來往興化。共弘不思議道也。因遣問疾。所明若上。今將詣如來封印茲典。故先現斯瑞以啟群心者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肇曰。大士所為非小道所及。故問其緣者也

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

什曰。維摩詰勸共見佛。旨可尋也。一者見其誠心欲遂其本意。二者欲令證明香飯多所發悟。三者以其懷勝遠遊宜令實反。故欲共詣佛所咨請遺法

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肇曰。有益時也

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

什曰。世相迎送。必結駟輕騎。大士迎送。則運以妙通

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肇曰。淨名置座於地。將先致敬也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座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

什曰。欲稱大士神奇。將以厲狹劣之想也

唯然已見於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肇曰。向與文殊俱入不思議室。因借寶座睹其神力。兼食香飯乘掌而還。莫測其變。故自絕於圖度。此經大旨。所明不思議道。故往往多顯不思議跡也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

什曰。問曰上品香氣普薰三千。阿難云何不聞耶。答曰。非分故近而不聞。今有以得聞也。肇曰。如來將辨香飯之緣。故令阿難聞也

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

肇曰。彼菩薩眾香國菩薩也。所以獨言彼者。欲令舍利弗自顯一食之香。因明香飯之多益也

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余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

什曰。七日乃消有二因緣。或有人食香飯飯不時消。心必厭舍故不令久也。亦云應得道者。飯氣時薰不過七日。必成聖道。如道跡七生。七步蛇齧等勢不過七。事不須久故不令過七。肇曰。七日勢消飯常力也。若應因飯而階道者。要得所應得然後乃消也。生曰。不過七日也

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

肇曰。入無漏境。名入正位焉

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

什曰。見諦十六心也。問曰。食香飯云何得道。答曰。體安心靜發未曾有意。飯尚如此。何況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極大信樂深達因果。即解緣起解緣起則見實法也。肇曰。成無著果。名心解脫者

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

生曰。七日之內。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有二階進也。止一生補處者。佛無因得故也。無生菩薩及正位之人。豈復假外方得進哉。而今云爾者。以明此飯為宣理之極。備有其義焉

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

什曰。神足變化。說法度人化之常也。飯本充體而今得道。故嘆未曾有。佛以化人為事。凡是化人皆名佛事。以阿難謂佛事之妙。妙盡於此。故下廣明佛事。以廣其心也。肇曰。飯本充體乃除結縛。未曾聞見也。生曰。佛以應悟為事。而香飯能之。未曾有者也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肇曰。阿難具香飯所益。謂佛事理極於此。故廣示其事。令悟佛道之無方也。此土眾生。見佛妙光自入道。檢亦有餘益。但以光為主下皆類此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

什曰。佛直居宗靜默。令菩薩弘道以化人也。肇曰。有佛默然居宗。以菩薩為化主也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肇曰。有純以化為佛事。如須扇頭比

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

什曰。或出華果或出名香或放光明或為說法也。肇曰。佛於下成道樹名菩提。此樹光無不照香無不薰。形色微妙隨所好而見。樹出法音隨所好而聞。此如來報應樹也。眾生遇者自然悟道。此土以樹為化之本也

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

什曰。昔閻浮提王。得佛大衣。時世疾疫。王以衣著標上。以示眾人。歸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脫此其類也。肇注同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

肇曰。眾香國即其事也。一義飲食以舌根通道。園觀以眼根通道也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

什曰。或一相二相乃至眾多相。隨所應見而為現相。亦云以佛形像。如萍沙王以佛像與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下言佛身全現身也。肇曰。好嚴飾者示之以相好也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

什曰。除卻形色廓然無像。令其空心虛靜累想自滅。亦如文殊師利滅眾色像。現虛空相以化阿闍世王也。肇曰。好有者存身以示有。好空者滅身以示空。如密跡經說也。八相雖在身而身相不一。所因各異故。佛事不同也

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

肇曰。所因雖殊。然俱入律行也

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諭而作佛事

什曰。於夢中悟感眾生也。下六事為現不真形色。令悟深理焉。肇曰。自有不悟正言。因諭得解者

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

肇曰。即此娑婆國之佛事

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

什曰。有形色無言教如維摩詰默然成論比也

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肇曰。有真淨土純法身菩薩。外無言說內無情識。寂莫無為而超悟於事外。非是言情所能稱述。此佛事之上者也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如來進止舉動威儀俯仰乃至動足未曾無益。所以諸所作為。無非佛事。上略言之也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

什曰。煩惱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萬一千塵垢屬一病。四病故八萬四千也。總說則八萬四千。別相則無量。今言八萬四千。則攝無量故為門也。肇曰。三毒等分此四。煩惱之根也。因一根生二萬一千煩惱。合八萬四千。因八萬四千。出無量塵垢故名門也

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佛事有三種。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說法等是也。二無記虛空是也。三以不善八萬四千煩惱是也。譬如藥師或以良藥。或以毒藥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煩惱如佛以愛度難陀也。嗔恚化惡龍比也。肇曰。眾生皆以煩惱為病。而諸佛即以之為藥。如淫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慾然後悟道。毒龍以嗔為患。更增其忿恚然後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猶良醫以毒除毒。斯佛事之無方也。生曰。若投藥失所。則藥反為毒矣。苟曰得愈毒為藥也。是以大聖為心病之醫王。觸事皆是法之良藥

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肇曰。若能應會無方美惡斯順。無事不為。為之無非佛事。乃名入諸佛法門耳。生曰。苟達其一眾事皆畢

菩薩入此門者

肇曰。七住已上豫入此門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閡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肇曰。佛無定所。應物而現。在淨而淨在穢而穢。美惡自彼於佛無二。曷為自生憂喜於其間哉。是以豫入此門者。見淨不貪己分不高。睹穢不閡乖情不沒。故能生真淨心。知佛平等而應跡不同。此窺[門@俞]之徒非平等信也。自不入佛事門者。孰能不以淨穢為心乎。生曰。菩薩既入此門。便知佛土本是就應之義。好惡在彼於我豈有異哉。所貴唯應。但嘆應生之為奇也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

生曰。無地為空。而地出其中矣

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

什曰。謂化現身也。下言身色等。真報應之身也

其無閡慧無若干也

肇曰。佛慧如空應形猶地。不以地異而異空。不以空一而釋地也。生曰。色身是外應之有。出無閡慧中。而無閡慧無色身也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

生曰。諸佛色身雖復若干。而一一佛無不有之。故無不等矣

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覺也。見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夢故言覺也。肇曰。秦言正遍知。見法無差謂之正。智無不周謂之遍。決定法相謂之知。生曰。若不等者。便有所不盡。不得名為正遍覺人也

名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來亦云如去。如法而來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聖同轍。故名如來亦名如去。生曰。如者謂心與如冥。無復有不如之理。從此中來。故無不如矣

名為佛陀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來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說故名如也。諸佛以安隱道來。此佛亦如是來。彼佛安隱去。此佛亦如是去也。佛陀秦言覺也。凡得道名為覺。覺有二種。一於四諦中覺。二於一切法中覺。覺而不盡。則非真覺故無覺名也。如佛問舍利弗三問不答。天女問默然無言。此未免於睡也。言遍言如言覺。此三名則是體極之稱。足以明諸佛同等異於二乘也。肇曰。秦言覺生死長寢莫能自覺。自覺覺彼者其唯佛也。此三句蓋體極之稱。若如上佛事。有一毫不等者。則不足以名三號具足也。生曰。於結使眠中而覺。故得心冥如也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

生曰。無不知無不能者。豈可窮之哉。言阿難不能盡受。亦何足用美其廣。意在以稱菩薩能盡受之矣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

肇曰。三句之義無窮若此。其道平等理無不極。豈容優劣於其間哉

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阿難白佛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

肇曰。阿難於五百弟子中。多聞強記第一。今聞佛事。乃自審寡聞也。生曰。阿難豈不知己之多聞本有在乎。自取不達。以申佛之意也

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肇曰。物有於上不足於下有餘。不可以下有餘而量於上也

阿難汝等舍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

肇曰。一時即向來所現一時若此。況盡其事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

什曰。雖奉聖旨。及見不淨劣想自發。由憶念佛教起想微耳。既了平等。誠心自悔也。肇曰。初見穢土生下劣想。謂諸佛菩薩亦有升降。聞此佛事乃自悔責也

舍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什曰。彼亦不必專以香為佛事。故請言教法也。亦將欲遍至十方化不淨國。故請雜法也。亦以遠遊異剎。不宜虛反又以彼諸菩薩。必問其上要。故稟異聞也。亦欲令彼菩薩知恩故請。云何令知恩。彼諸菩薩處清淨國。但食香飯自入律行。常樂則亡其樂。亡其樂則亡其所由。所由者佛。而彼昧之。是不知恩也。若聞下二門苦而後得乃悟自然得者因妙而功深也。肇曰。既知佛事之難議。故欲請法而反土。將宣揚如來不思議道。令本國眾生念佛功德也。生曰。請還彼土法也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無閡法門

什曰。盡有二種。一無為盡二有為盡。有為盡。無常遷滅盡也。無為盡。智慧斷令滅盡也。今言盡門。是有為無常盡也。言無閡於二事不閡也。不盡功德有為。無凡夫閡也。不住無為無二乘閡也

汝等當學

生曰。欲還彼土。跡在舍此之彼。是自濟之懷。於菩薩為縛矣。若解脫之者。是其法也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

生曰。有為是無常盡滅之法也

何謂無盡謂無為法

肇曰。有為法有三相故有盡。無為法無三相故無盡。生曰。無為則不盡矣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

什曰。謂一切善。是有為功德也。一切有為悉是大累。可以遣累故有宜存。譬如無量怨賊在彼大城。城中有人來降。因是人得破怨賊。故雖是賊亦應供養之

不住無為

肇曰。有為雖偽。舍之則大業不成。無為雖實。住之則慧心不明。是以菩薩不盡有為。故德無不就。不住無為。故道無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淨而淨不以為欣。處穢而穢不以為戚。應彼而動於我無為。此諸佛平等不思議之道也。夫不思議道。必出乎盡不盡門。彼菩薩聞佛事平等不可思議。所以請法。故佛開此二門。示其不思議無閡之道也。生曰。此土有苦是有為也。彼土無苦是無為也。若縛在欲盡有為住無為者。蓋是此土患苦之情。非彼土然也。然則寄還彼土。以明法實得祛此縛矣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

什曰。慈悲佛道根本也。聲聞無此故。盡有住無也。欲不盡有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先說也。肇曰。慈悲乃入有之基。樹德之本。故發言有之。生曰。菩薩之行凡有二業。功德也智慧也。功德在始智慧居終。不盡有為義在前。故功德不盡之也。住無為義在後。故智慧不住之也。不盡有為。是求理不捨生死之懷。以慈悲為本。故始明之焉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什曰。志求佛道。其心深固。譬如種樹根深難拔。故歷劫愈明。不暫失也。肇曰。發心不忘。是眾行之中心者也

教化眾生終不厭倦

別本雲。心不厭倦。什曰。惱之者眾鮮能無厭。以大悲為本。故涉苦彌勤。雖魔怨逼試。心不生倦

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

什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動。乃名根也。如有一人到舍利弗處求出家。舍利弗觀其宿命。八萬大劫不種善根。棄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盡皆不受。於是到祇洹門下。悲泣懊惱。佛從外還見而問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種種責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見人根妄輕賤人耶。佛即受其人。贊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門。佛為說法即得阿羅漢。舍利弗問佛。此人何時種泥洹善根。佛言乃往昔過去無央數劫有佛名人可。時有一人。入林取薪虎從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樹虎在樹下。其人極大恐怖。時佛從空中飛過。其人見已稱南無佛。心生信樂極厭生死。深心誓願願離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脫。時舍利弗。向佛悔過舉身投地深自悲嘆。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棄而不取。金師見之知其中有金。即以兩囊鼓而出之。眾生無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故棄而弗度。如來深見根本。以禪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無有疲厭

肇曰。慈悲為根發心為心。然後順四攝化眾生。護正法種善根。以此眾德茂其枝條。道樹日滋不盡有為也。下諸行願枝條之流。及其日滋日茂以成不盡義。耳度舍慈悲道樹不建。眾德損耗自隱涅槃。謂盡有為法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什曰。萬善無常隨意所成。故須方便回向佛道。如瓶沙王被系在獄。獄孔中遙見佛于山上往來。心大歡喜應生兜率天。在中聞毗沙門天王食香。以餓死故心甚樂著。我今當往生彼食處。即時於毗沙門樓上化生。小既回向大亦宜然。肇曰。方便回向進善之要行。故常安住焉

求法不懈

什曰。求法不勤。果報未應。則生邪見。謂無所得。是故行者。求法不懈怠也

說法無吝

什曰。梵本雲無師倦。外道師為弟子說法。法之要者則握而不與。菩薩則盡其所懷。故言無師倦也

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

肇曰。不以結生。曷為而畏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

肇曰。未學當學。所以不輕。已學當成。故敬如佛

墮煩惱者令發正念

什曰。念邪則生累。念正則累消。故化令正憶念

於遠離樂不以為貴

什曰。出家離欲及禪定智慧。離諸妄想。悉名遠離樂。假以求道非所貴也。肇曰。獨善之道何足貴乎

不著己樂慶於彼樂

別本雲。不著己樂。慶於他樂。什曰。凡夫見他樂則生嫉。他苦則心安。自樂則生著自苦則心動。菩薩則不然。見他樂不嫉其心隨喜。他苦心動欲令解脫。自樂不著自苦心安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

什曰。禪定有三種。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禪生高慢我心。小乘禪獨善求證能燒眾善壞無上道根。於菩薩則為惡趣。故視之如地獄也。肇曰。禪定雖樂。安之則大道不成。菩薩不樂故。想之如地獄也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什曰。意存兼濟故樂游無畏。肇曰。生死雖苦大道之所因。菩薩好游故。想如園觀也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

什曰。本無施意。因彼來求發我施心。則於我為師。故起師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觀。有數千乞人。在路側舉手唱聲各請所須。王問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陳說。臣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語大臣曰。彼等我大師。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須者。為我說法非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國王。不修布施故受斯報。王今不施後亦當爾。以此故當知是我大師也。肇曰。乞者雖欲自益而實益我。故想為善師也

舍諸所有具一切智想

什曰。舍諸所有。謂身命及國城妻子悉能棄捨。給施眾生。給眾生時。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明見因果施而無悔也。肇曰。凡所施與妙期有在。又審因果之不虛也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肇曰。戒為人護。毀戒則無護。菩薩自己有護。故欲護無護者也

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須。則咨之父母。菩薩所須。則求之六度。取其饒益比之父母也。肇曰。餘四度行轉深。法身之所由生。故想為父母也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

什曰。助成聖道。令其尊勝。猶人有眷屬益其貴也。肇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猶人有眷屬相助成者也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

什曰。上說始種善根。今明修習增進。修習增進名為行。萬善斯行無所齊限。亦云不以劫數為限也。肇曰。上雲種善根。此雲無齊限。轉增廣也

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

什曰。取彼淨國相。然後修行稱之故致淨國。與彼無異。是名以彼成己也。肇曰。為好飾者。淨土。不得不盡淨土之美

行無限施具足相好

肇曰。開四門恣求者所取。無礙大施法也。此施相好之所因。別本雲。行無閡施。什曰。或施心足而財少。或財足施心少。二事不具。則不能應無方之求。今二事兼具故。能無所齊限。恣物所求焉

除一切惡。淨身口意

什曰。身口意淨故眾惡悉除。因淨則果妙相妙之所以具也。肇曰。此明當大施時。諸惡悉除三業悉淨。故致淨相之報也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

什曰。勇明其有力。上說意淨。此說有力淨而有力。故大願果成也。肇曰。生死長久苦毒無量。自非智勇孰能處之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

肇曰。不以佛難及。倦而不修矣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肇曰。煩惱之寇密固難遣。自非慧劍。無以斷除

出陰界入

什曰。煩惱既盡則隨法化生。法化之身超出陰界入也

荷負眾生

什曰。必令究竟不中棄也

永使解脫

肇曰。法身超三界。陰界入所不攝。故言出。若受陰界入身處情塵之內。則自同羈瑣安能濟彼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

什曰。魔天魔也。肇曰。魔兵強盛。非怠者所能制也

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什曰。無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則高慢益甚。是故菩薩求無念智也。肇曰。真智無緣故無念為名。俗智有緣故念想以生

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

肇曰。不以無欲。而舍世法自異

不壞威儀

什曰。和而不同

而能隨俗

肇曰。同俗俯仰不失道儀。天下皆謂我同己。而我獨異人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

肇曰。見形不及道者。非通變無以導焉

得念

肇曰。正念

總持

什曰。以念持念。持能持法。故既言念又言持。亦云眾念增長。則成持也

所聞不忘

肇曰。由上二種持也

善別諸根斷眾生疑

肇曰。慧也

以樂說辯演說無閡

肇曰。樂說辯四辯之一也。上雲念定持辯。此雲念持慧辯。定慧互有其用。迭在四門者也

淨十善道受天人福

什曰。以不堪受道故為說法也。肇曰。不為福報修善。名為善淨。然為物受報。報在欲界人天也

修四無量開梵天道

別本雲。四無量令生梵天。什曰。欲使作梵天請轉法輪。處尊別物也。亦菩薩自行。自生梵天也

勸請說法隨喜贊善

肇曰。修四等即開梵道也。現為梵王請佛說法。隨喜贊善以弘正教。如屍棄之流也

得佛音聲

什曰。是贊善報也。肇曰。經雲有八種音。亦云有六十種音。密跡雲。佛不思議音。應物無量也

身口意善

肇曰。如來三不護法也

得佛威儀

肇曰。凡所舉動。一則如來音聲。三不護威儀。皆佛事也。菩薩雖未全具。然豫入其境故言得也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肇曰。善法誰不修。貴在深勝也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

肇曰。僧徒雖眾。所貴大乘

心無放逸不失眾善本

肇曰。放逸乃眾惡之門。喪道之根。心無放逸則無善不集。善法無量。故略言本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盡有為也夫善有為法變壞物耳。廢舍不修則日耗日盡矣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

肇曰。自此下皆無為觀行也。觀無為必睹恬怕之樂。而能不證涅槃永處生死。名不住無為也。空無相無作。三乘共行。而造觀不同。二乘空觀唯在無我。大乘空觀無法不在。以無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證空

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肇曰。二乘無相唯在盡諦。大乘無相在一切法。二乘無作不造生死。大乘無作萬法不造也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肇曰。諸法緣會而有。緣散而無。何法先有待緣而起乎。此空觀之別門也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

什曰。無常則無法不滅。滅而不斷故。故修善不厭。亦觀無常是泥洹道。泥洹道則背善本。今不住無為故不厭有也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

什曰。無我則眾生空。空而非無。故誨人不倦也

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

肇曰。二乘以無常為無常。故厭有為善法。以苦為苦故惡生死苦。以無我為無我。故怠於誨人。以寂為寂故欲永寂。菩薩不以無常為無常。故能不厭善本。不以苦為苦。故不惡生死。不以無我為無我。故誨人不倦。不以寂為寂。故不永寂也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

什曰。遠離有三。一離人眾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今觀性空遠離。而不厭善也。肇曰。遠離無為之別稱耳。雖見無為遠離之要。而身心不離有為善也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

肇曰。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也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

肇曰。雖見無生。而處生荷彼也

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

肇曰。凡諸無漏與無為同。體自無相皆無為行也。雖見無漏。而與彼同漏。同漏有二。有為入生死。實未斷漏者。有已盡漏而現不斷者

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

肇曰。法性無業何所修行。雖知無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

肇曰。諸法之相唯空唯無。然不以空無舍於大悲也

觀正法位

什曰。謂無生滅。取證法也

而不隨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觀無為取證之地也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

肇曰。諸法因緣所成。虛假無本。以何為實以何為主。雖知如此然本願未滿。不以功德定慧虛假而弗修也。生曰。不住無為。是窮理將入生死之懷。以滿願為極。故終明之焉

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肇曰。備修上法。則不證無為。證謂觀無為自證道成。自證道成即住無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

肇曰。上直明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未釋所以不盡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復對而明之。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不具也

具智慧故不盡有為

什曰。上一門中現一義。今明一門中兼具二義。若不住無則不盡有。不盡有則不住無也。肇曰。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舍有為則智慧不具。生曰。總翻前也。所以欲住無為者貪其樂耳。福德既具便自常樂復何貪哉。所以欲盡有為者惡其苦耳。智慧苟備已自無苦。有何惡哉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

肇曰。慈悲入生死。豈住無為之所能者也

滿本願故不盡有為

肇曰。滿願由積德。豈舍有為之所能。生曰。別翻前也。以慈悲為懷者。不得貪己樂也。欲滿本願者。不得計己苦也。此取功德前句智慧後句。略舉二端為備也矣

集法藥故不住無為

肇曰。采良藥必在山險。非華堂之所出。集法藥必在險有。非無為之法所出焉

隨授藥故不盡有為

肇曰。廢舍有為則與群生隔絕。何能隨而授藥。生曰。翻前則是反入生死。必能救眾人。故有下四句也。集法藥者。使備有諸法理也。為功德意矣。隨授藥者知其所主隨病授也。為智慧意矣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

肇曰。習知眾生病。必知病所盡豈無為之所能乎。生曰。解其病相。功德意也

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肇曰。滅眾生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為之所能。生曰。達病所應。智慧意也

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肇曰。二法雖異而行必相因。故對而辯之。明行名有以造用不同也

是名盡無盡無閡法門汝等當學

肇曰。不盡有為。故無閡德之累。不住無為故無獨善之閡。此二無閡門。是菩薩弘道之要路。佛事無方之所由。勸彼令學示其佛事不思議道。令必審諸佛無若干也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嘆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

什曰。若自有慧眼。則能玄照不待觀形。若無慧眼。則對形而隔。故問其所以。何等觀如來。複次觀佛有三種。一觀形二觀法身三觀性空。問言汝三觀中作何等觀耶。下盡以性空答。此章悉用中百觀破相義。明如來性空。更無異義。故不疏問耳。肇曰。向命文殊共來見佛。雖復舉目順俗而致觀不同。如來逆睹其情將顯其來觀之旨。以明佛事不可思議。故知而問也。生曰。維摩詰向命諸菩薩。共來見佛。跡在人相佛焉。然見佛者。非謂形接得見便為見也。是以問之以明見焉

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肇曰。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其道虛玄固以妙絕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以像測。同萬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域。處言數之內。而止無言之鄉。非有而不可為無。非無而不可為有。寂寞虛曠物莫能測。不知所以名。故強謂之覺其為至也。亦以極矣。何則夫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則真者同真。偽者同偽。如來靈照冥諧一彼實相。實相之相即如來相。故經曰。見實相法為見佛也。淨名自觀身實相。以為觀如來相。義存於是。生曰。若謂己與佛接為得見者。則己與佛異相去遠矣。豈得見乎。若能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不復相異。以無乖為得見者也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生曰。若以見佛為見者。此理本無。佛又不見也。不見有佛乃為見佛耳。見佛者見此人為佛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故推不見三世有佛也。過去若有便應更來。然其不來明知佛不在過去矣。未來若有便應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來矣。現在若有便應有住。然其不住明知佛不在現在矣

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肇曰。法身超絕三界。非陰界入所攝。故不可以生住去來而睹。不可以五陰如性而觀也。生曰。向雲不見佛者。或是已不能見非無佛也。故復推無佛可見以盡之焉。人佛者五陰合成耳。若有便應色即是佛。若色不即是佛。便應色外有佛也。色外有佛又有三種。佛在色中色在佛中色屬佛也。若色即是佛。不應待四也。若色外有佛。不應待色也。若色中有佛佛無常矣。若佛中有色佛有分矣。若色屬佛色不可變矣。色者色之事也。如者色不異也。性者無本為色也。既言其事。事或可改。故言如也。雖曰不改本或不然。故言性也。然則要備三義。然後成色義也。是以如性五事亦不得而殊也。至識皆同之焉。既無所見乃為見實也。以實見為佛。見實所以見佛也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

肇曰。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生曰。向雖推無人相佛。正可表無實人佛耳。未足以明所以。佛者竟無人佛也。若有人佛者。便應從四大起而有也。夫從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於應為有佛常無也

六入無積

生曰。夫有人佛者。要從六入積而或出也。既無有積。夫有人佛乎。五是四大所造。故就六以明之焉

眼耳鼻舌身心已過

肇曰。法身過六情。故外入無所積。生曰。上言六入無積故無人佛者。正可無後世人佛耳。未足以明今亦無也。故復即六入雲已過也。六入已過者無積為甚久矣

不在三界

生曰。上言六入已過。容正在有六處。過或不及無六入處也。故復雲不在三界矣

三垢已離

肇曰。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生曰。三垢已離故不在三界也。以無三為不在三矣

順三脫門

生曰。順三脫門。故離三垢也。以三離三也

三明與無明等

肇曰。法身無相體順三脫。雖有三明而不異無明也。生曰。順三脫門則等明無明也。三脫門既三而明。故復就三明言之也

不一相不異相

肇曰。無像不像故不可為一。像而不像故不可為異。生曰。等者兩共等也。兩共等者不一不異也

不自相不他相

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無相之身。豈可以一異自他。而觀其體耶。生曰。有自有他則異矣

非無相非取相

肇曰。既非無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生曰。若無相為一矣。又不可取無一異相也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

生曰。順三脫門則到彼岸矣。若有到則不到也。無到不到然後為到耳。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結使也

而化眾生

肇曰。欲言此岸寂同涅槃。欲言彼岸生死是安。又非中流而教化眾生。此蓋道之極也。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賢聖也。生曰。夫化眾生使其斷結離生死至泥洹耳。而向言無三。似若不復化之。故云爾也。然則三不無矣

觀於寂滅而不永滅

肇曰。觀於寂滅。觀即寂滅。滅而不滅豈可形名。生曰。既雲化眾生。復似見有眾生。故言觀寂滅也。觀寂滅者。非永滅之謂也

不此不彼

生曰。若化眾生。似復在此在彼也。在此在彼者應化之跡耳。非實爾也

不以此不以彼

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豈復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此明聖心無有以而同也。生曰。雖雲不在此不在彼。或復可以此彼之跡化之矣。此彼是眾生所取。非佛以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肇曰。夫智識之生。生於相內。法身無相故。非智識之所及。生曰。既不在此彼。又不以此彼。豈可以智知識識言其爾哉

無晦無明

肇曰。明越三光。誰謂之闇。闇踰冥室。誰謂之明。然則在闇而闇在明而明。能闇能明者。豈明闇之所能。故曰無闇無明也。生曰。明不在跡為晦矣然理不得在耳非為晦也跡反有明為明矣。然是彼取得可非為之明也

無名無相

肇曰。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生曰。跡中有名。佛無名矣。相為可名之貌也

無強無弱

肇曰。至柔無逆誰謂之強。剛無不伏誰謂之弱。生曰。運動天地非為強也。應盡無常亦非弱也

非淨非穢

肇曰。在淨而淨誰謂之穢。在穢而穢誰謂之淨。然則為強弱淨穢者。果非強弱淨穢之所為也。生曰。相好嚴身非其淨也。金槍馬麥亦非穢也

不在方不離方

肇曰。法身無在而無不在。無在故不在方。無不在故不離方。生曰。東感則東西感則西豈在方哉。然是佛之應。復不得言方非佛也。故言不在不離也

非有為非無為

肇曰。欲言有耶。無相無名。欲言無耶。備應萬形。生曰。若有則有為若無則無為。而佛既無此有。又不無有。何所是有為無為哉

無示無說

肇曰。非六情所及。豈可說以示人。生曰。應見者示應聞者說也。佛本無示無說耳

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

生曰。以六度為體。故能有如向之應耳。而度有度者。則不度也。無度不度。然後度耳

不誠不欺

肇曰。不可以善善。不可以惡惡。生曰。六度以誠實為道也。而誠有誠者則。不誠矣。無誠不誠。然後誠耳

不來不去

生曰。既度既誠便應有感為來。感盡則去也。若有此來去者。復不能來去也

不出不入

肇曰。寂爾而往泊爾而來。出幽入冥。孰識其動。生曰。來為出。去為入也

一切言語道斷

肇曰。體絕言徑。生曰。稍結之也。言以六度無相為佛。豈可得以言語相說之乎

非福田非不福田

生曰。以無相為佛故。能使人供養得福為福田矣。若使是者則有相乎

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

肇曰。無相之體莫睹其畔。孰知田與非田應與不應乎。生曰福田則應供養。非福田則不應供養也

非取非舍

肇曰。取之則失真。舍之則乖道。生曰。福田故應取。非福田故應舍矣

非有相非無相

肇曰。寂寞無形非有相也。相三十二非無相也。生曰。若是福田為福德人也。福德之人則有相祿矣

同真際等法性

生曰。無相便是之矣。謂佛為異故言同等

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

肇曰。無相之體。同真際。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越圖度之境。過稱量之域。生曰。既同真際等法性。豈可以意而量之哉。過諸稱量者。言非所及之謂也

非大非小

肇曰。大包天地不可為小。細入無間不可為大。能大能小者。其唯無大小乎。生曰。言小則大包天地。言大則細入無間

非見

肇曰。非色故非見也

非聞

肇曰。非聲故非聞也

非覺

肇曰。非香味觸故。非三情所覺也

非知

肇曰。非法故非意所知也。生曰。非徒不可見聞覺知。亦無可作見聞覺知者矣

離眾結縛

肇曰。無漏之體絕結縛。生曰。既無見聞覺知。於何生結縛哉

等諸智同眾生

生曰。豈復容智出於群智。自異於眾生哉

於諸法無分別

肇曰。等實相之智。同眾生之性。渾然無際豈與法有別乎。生曰。於一切法。都無復分別情也

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

肇曰。無得故無失。無清故無濁。事外之體何可惱哉。生曰。有失為濁。既濁成惱也。自此以下明佛無相理中無之也

無作無起

生曰。有濁有惱。便是作起後身

無生無滅

肇曰。法身無為。絕於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滅乎。生曰。既作起後身。則有生滅者矣

無畏無憂無喜無厭

生曰。若有生滅是可畏法也。便欣生而憂滅矣。憂欣無已故可厭也

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

肇曰。法身無寄絕三世之有。三災不能為其患。始終無以化其體。恬淡寂泊無為無數豈容憂畏喜厭於其間哉。生曰。既無憂欣。不復受諸有也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生曰。都結之也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

肇曰。窮言盡智莫能顯示。來觀之旨為若是者也

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什曰。見其神德奇絕。來處必尊。故問其所從也。維摩恐人存沒生。故下反問以明無沒生。亦云或有謂維摩生分未盡。故問其沒生。下答不盡善不長惡。明生分盡也。不直答者。一欲屈聲聞。二不欲自顯所從之美也。肇曰。上雲如自觀身實相。實相無生。而今現有生。將成其自觀之義。故以沒生問之也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

肇曰。逆問其所得。以證無沒生也。所得法即無為無相法也。三乘皆以無相得果也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肇曰。以己所得。可知法相。復問奚為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舍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肇曰。生猶化存死猶化往。物無不爾。獨問何為

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

肇曰。先定沒生之相也。生曰。是生死之理。而不實也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什曰。凡夫死時起惡滅善。既生則眾惡增長。菩薩則不然。複次凡夫善本盡故。命終長顛倒噁心。然後受生。菩薩則不然。法化清淨。隨意所之故無此一患。無此一患則雖跡有去來。而非沒生之謂也。上先以性空。明無沒生。今以法化自在。明無沒生。求之二門。則沒生無寄。而問沒生失之遠矣。肇曰。善惡者皆是虛誑相續之相。敗壞法耳。然凡夫生則長惡。沒則盡善。菩薩生則長善。沒則盡惡。沒生雖同長盡不一。然俱是虛誑敗壞之相。何異幻化耶。生曰。生死尚不實。不應致問。況都無之耶。生死沒者。福德盡故也。生者必長諸惡也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肇曰。上答無生此出生處。應物而唱未始無益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

肇曰。此土方於余國。怒害最多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什曰。為下欲修淨國及往生者。現其剎也。不遙現而接來者。將顯維摩神力故也。即事則情悅而悟深故。舉令現此事耳。肇曰。既睹大眾渴仰之情。將顯淨名不思議德。故告令現本國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

肇曰。屈尊為難。故言乃至

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

什曰。華上或現化佛。或放光明。及說法種種變現。發悟眾生也。肇曰。彼菩提樹。及妙蓮華皆能放光明。於十方作佛事。及華上化佛菩薩。亦於十方作佛事。皆通取來也

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

肇曰。欲天報通。足能凌虛然彼土以寶階嚴飾為遊戲之路。故同以往反也

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

肇曰。嚴淨之土福慶所集。人天之報相殊。未幾。故同路往反有交遊之歡娛也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

什曰。梵本雲如斷泥。今言如陶家輪。明就中央斷取如陶家輪。下不著地。四邊相絕也

入此世界猶持華鬘示一切眾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

肇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非三昧之力。無以運神足之勛

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

什曰。斷取明不盡來

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余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

肇曰。大通菩薩逆見變瑞。為眾而問其餘天人未了。而問。恐畏未盡。故求救護

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尋其因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

肇曰。十萬為一那由他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複本處舉眾皆見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

肇曰。將因舍利弗明聖集難遇經道難聞。故別問汝見不

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

肇曰。因其所見而生願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

肇曰。自慶之辭

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

肇曰。手得經卷。雖未誦持。如人已得寶藏未得用耳。上直以聞通況。今別結其德品其升降也

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

肇曰。行應於內。護念於外理會冥感。自然之數耳

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

肇曰。是人即佛所護念人

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則有如來

肇曰。隨所止之室。書持此經。當知其室即有如來。書持重於手得也

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取一切智

肇曰。若聞是經。能隨義而喜者。斯人會得一切智故言取

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肇曰。明一四句為他人說。其福多於隨喜。故言即是受記。前言取者。以會歸為言耳。未及記耳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