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四章 菩薩十地無次第之一  


第四章菩薩十地無次第之一

本章有電六節一菩薩地滅正受次第相續之境界二菩薩八地兩種趣向三莫執著諸地次第四依第一義菩薩十地無次第五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六不實妄想生不出如來

第一節菩薩地滅正受次第相續之境界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余菩薩終不妄舍滅正受樂門①,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痴。

[注]

①菩薩終不妄舍滅正受樂門到第八地,入滅正受;聲聞、緣覺舍一切有為法入涅槃。菩薩以大悲心普度眾生,不捨有為,不盡無為,不入涅槃。

白話解

大慧菩薩請佛開示:世尊!請為我們說菩薩、聲聞、緣覺怎樣的次第相續修入滅正受。如果我們熟悉修入滅正受的次第,便不會隨便捨棄滅正受樂的法門,不會陷於聲聞、緣覺及外道的愚痴妄見。

經文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好好聽著,認真思考,隨時憶念,我現在給你說。

大慧說:我用心聽著,願世尊給我說。

經文

佛告大慧: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修到第六現前地的菩薩及聲聞緣覺,斷三界煩惱,入滅正受境界。到第七遠行地,菩薩舍離一切攝受和所攝受的自性自相,心中沒有絲毫雜念,入念念正受。

經文

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性,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

白話解

聲聞、緣覺面對攝受和所攝受的滅正受相,還有尋伺妄想,未得真正寂靜,只是煩惱暫時伏滅的滅正受,還未得念念正受。他們在七地中還有善不善的分別,不可能得一切法無差別的無分別智,不可能得念念正受。

第二節菩薩八地兩種趣向

經文

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

白話解

到第八不動地,菩薩、聲聞、緣覺都滅了心意意識所起的的妄想。從初地到第七地,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所起心意意識,雖然離我我所,但還是依妄想處修行的有為法,容易產生對法性做種種有性無性的分別。

經文

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熏。

白話解

愚夫對攝受和所攝受的景象,一向無知,執著有性無性這兩種分別心,不知道這些景象是長期以來被錯誤的虛偽習氣薰習的結果。

經文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捨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斷①。

[注]

①棄捨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斷佛法來自世間,如果沒有世間煩惱,何以有滅除煩惱的佛法?所以說煩惱是佛種,世間有為法是佛種。意識滅,入無為階段,若以此為涅槃,則不可能再發菩提心,就說是斷了佛種。

白話解

到第八地後,菩薩、聲聞、緣覺都已到涅槃境界。這時,有兩種趣向。如果確立正覺正智,則不入涅槃;如果不是這樣,因為捨棄一切有為眾生事,則達不到圓滿的如來地,樂住妄想涅槃,這便斷了佛種。

經文

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白話解

在三昧中,諸佛世尊示現如來無量不思議境界,得念念正覺正受的菩薩,不以此為涅槃。聲聞、緣覺為此不思議變的奇妙景象所牽,樂於其中,以此為涅槃。

真實的夢幻:

到八地後,聲聞緣覺若能回心向上,不住妄想涅槃,不以己所證為究竟,發大願普度眾生,圓滿菩提,即同大菩薩,尊為回心向上大阿羅漢;反之,則為不回心向上鈍阿羅漢,即飲三昧酒,墮無為坑者。

白雲

師兄所說極是!

第三節莫執著諸地次第

經文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①,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

[注]

①四無礙辯決定力與外道辯說或接引聲聞緣覺入大乘,都要求佛子善辯無礙,做到四種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白話解

我演說初地至第七地各地行相,是為了使修行人能正確理解心、意、意識的實相,正確理解我、我所攝受的真實義,正確對待心中顯現的種種生滅現象,正確掌握人無我、法無我,得四無礙辯決定力,於三昧法門菩薩諸地逐步修習,修入三十七菩提分法。便不會被初地至七地中顯現的種種表象迷惑,不至於誤入外道邪徑。因此我設立修行地的次第。

經文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白話解

在這些修行地中顯現的似生似滅的景象,除了自己心中顯現的影像之外,其實沒有任何真實的東西。所謂修行地次第顯現的欲、色、無色三界的自心影像,愚夫不了解它們的真實面目。愚痴凡夫還說,這是我和三世十方的佛教人按如此次第修行。

經文

複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門樂醉所醉①,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注]

①滅三昧門樂醉所醉指聲聞、圓覺入寂滅正受,耽著寂滅正受樂,醉於寂滅正受樂,以此為涅槃

白話解

聲聞、緣覺修習到了第八菩薩地,醉於寂滅三昧門樂,為自共相習氣所障,不能正確了解自己心中所現的影像的實質,又執著「人法二無我」之相,自我陶醉,妄以為涅槃。其實他們並未入自覺聖智圓明寂照境界。

經文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憫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

白話解

修菩薩行的修行者,見寂滅三昧門樂,但不以此為涅槃。依菩薩本願十無盡句,以大悲心衰憫眾生,普度眾生,所以菩薩不入涅槃。菩薩不生妄想,實際已是涅槃境界。到了這個層次的菩薩,離攝所攝相,離性非性,離心意意識,於一切法,妄想不生,與正法相違的一切想都不生,隨即生髮般若智慧,入如來自覺地。

第四節依第一義菩薩十地無次第

經文

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余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

白話解

有人夢中乘筏渡河,未渡過去便醒了。醒後思量夢中所見,是正是邪?其實非正非邪,只不過因長期積聚的見聞覺知而成的妄識習氣藏在心底,隨著眼前顯現的影像生起有或無、是或非等思量心,便有心意意識的種種形像在夢中顯現。

經文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

白話解

同夢醒的人一樣,第八地菩薩回過頭來審視初地到第七地的行相,見一切法如幻。各地行相都是方便施設,為的是使修行者從攝受和所攝受的妄想心中解脫出來,度到離攝受和所攝受的真如一心,使未得佛法方便的人能得入門方便,循這些方便法門修入如來地。

經文

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

白話解

這裡說的是菩薩行中永不退失的涅槃方便不壞之相,到這個層次,已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

經文

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

白話解

以第一義觀察各個修行地的境界,無所謂次第相續。可以給這些境界起個名,叫做無所有妄想寂滅法。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佛地①名最勝。

[注]

①佛地菩薩十地不分次第,地地都是如來地,任擇一地入手都可修得佛地境界。如果不自覺向內觀照,不離心意意識,永遠不會懂得什麼是「如」,不見如來。如果離心離想,圓明寂照,任何地都如實見,如實知,都是如來地,都是佛地,自己便是如來佛。

白話解

世尊把諸地行相第一義再宣示一遍,說偈言:

自心現量無所有,施設住地及佛地,

過去未來及現在,三世諸佛說諸地。

七地仍未離心量,八地不動無所有,

七八兩地名住地,佛地最勝佛子求。

經文

自覺智及淨,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清淨妙莊嚴。

照耀如盛火,光明悉遍至。

熾焰不壞目,周輪化三有。

白話解

自覺聖智清淨處,則是我地任戲游,

自由自在最勝處,清淨莊嚴圓成就。

佛法照耀如盛火,光明遍至十方周,

佛光熾焰不壞目,周輪化度三界有。

經文

化現在三有,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

白話解

或化現在三有事,或化先時妄覺知,

隨機演說方便乘,所說皆是如來地。

十地亦可說初地,初地亦可說八地,

第九第七無拘論,第七第八亦如是。

第二第三隨便說,第五亦可說第四,

第三第六亦不論,何必妄想分次第?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