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楞伽經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之上疏

月溪法師講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浙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難讀,又難得善本,會南都太子太保致政張公施此經,而眉山蘇子瞻為書而刻之板,以為金山常住。金山長老佛印大師了元,持以見寄。之奇為之言曰:「佛之所說經,總十二部,而其多至於五千卷。方其正法流行之時,人有聞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蓋不可為量數。至於像法、末法之後,去聖既遠,人始溺於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於一真之體,乃漫不省解。於是有祖師出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為教外別傳。於動容發語之頃,而上根利器之人,已目擊而得之矣。故云門至於罵佛,而藥山至戒人不得讀經,皆此意也。由是去佛而謂之『禪』,離義而謂之『玄』。故學佛者必詆禪,而諱義者亦必宗玄。二家之徒更相非,而不知其相為用也。且禪者,六度之一也,顧豈異於佛哉!之奇以為禪出於佛,而玄出於義,不以佛廢禪,不以玄廢義,則其近之矣。冉求問:『聞斯行諸?』孔子曰:『聞斯行之』。子路問:『聞斯行諸?』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說豈有常哉?救其偏而已。學佛之敝,至於溺經文,惑句義,而人不體玄,則言禪以救之。學禪之敝,至於馳空言,玩琦辯,而人不了義,則言佛以救之。二者更相救,而佛法完矣。昔達摩西來,既已傳心印於二祖。且雲:『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此亦佛與禪並傳,而玄與義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剛經》傳授。故六祖聞客讀《金剛經》,而問其所從來。客雲:『我從蘄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五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成佛矣。』則是持《金剛經》者,始於五祖,故《金剛》以是盛行於世,而《楞伽》遂無傳焉。今之傳者,實自張公倡之,之奇過南都謁張公,親聞公說《楞伽》因緣。始張公自三司使翰林學士出守滁。一日入琅琊僧舍,見一經函,發而視之,乃《楞伽經》也;恍然覺其前生之所書,筆畫宛然。其殆神先受之甚明也。之奇聞羊叔子五歲時,令乳母取所弄金環。乳母謂之汝初無是物。祜即自詣鄰人李氏東垣桑木中探得之。主人驚曰:『此吾亡兒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知祜之前身為李氏子也。白樂天始生七月,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諳識聲律,史氏以為篤於才章,蓋天稟然,而樂天固自以為宿習之緣矣。人之以是一真不滅之性,而死生去來於天地之間,其為世數,雖折天下之草木以為籌箸,不能算之矣。然以淪於死生,神識疲耗,不能復記,惟圓明不昧之人知焉。有如張公以高文大冊,再中制舉,登侍從,秉鈞軸,出入朝廷逾四十年,風烈事業播人耳目,則其前身嘗為大善知識,無足疑者。其能記憶前世之事,豈不謂信然哉?故因讀《楞伽》-新經,而記其因緣於經之端雲。」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奉郎新差知登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騎都尉借緋蘇軾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先佛所說微妙第一真實了義,故謂之佛語心品。祖師達摩以付二祖曰:「吾觀震旦所有經教,帷《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為心法。如醫之《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後世達者神而明之,如盤走珠,如珠走盤,無不可者。若出新意,而棄舊學,以為無用,非愚無知,則狂而已。近歲學者各宗其師,務從簡便,得一句一偈,自謂了證。至使婦人孺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高者為名,下者為利,餘波末流,無所不至,而佛法微矣。譬如俚俗醫師,不由經論,直授方藥,以之療病,非不或中。至於遇病輒應,懸斷死生,則與知經學古者,不可同日語矣!世人徒見其有一至之功,或捷於古人,因謂《難經》不學而可,豈不誤哉?《楞伽》義趣幽渺,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義,忘義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於世,幾廢而僅存也。太子太保,樂全先生。張公安道,以廣大心,得清淨覺。慶曆中嘗為滁州。至一僧舍,偶見此經,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視筆畫,手跡宛然,悲喜太息,從是悟入。嘗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軾游於公之門,三十年矣。今年二月過南都,見公於私第。公時年七十九,幻滅都盡,惠光渾圜。而軾亦老於憂患,百念灰冷。公以為可教者,乃授此經。且以錢三十萬,使印施於江淮間。而金山長老,佛印大師了元曰:「印施有盡,若書而刻之則無盡。」軾乃為書之。而元使其侍者曉機,走錢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為金山常住。元豐八年九月九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之上疏月溪法師講

宋天竺三藏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魏北印度三藏沙門菩提流支重譯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三譯

昆明彌陀寺沙門月溪法師註疏

楞伽山名,此雲「難往」。阿跋多羅,此雲「無上」,意謂有藏寶之地,極難往。譬佛性乃無上至寶,但地位至高至妙,極難達到也。本經有三譯,此系宋譯本。求那跋陀羅,此雲「功德賢」;菩提流支,此雲「希覺」;實叉難陀,此雲「覺喜」。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

過去未來一切佛語,皆以心為宗,由真心發露妙理,能度五性三乘成佛。五性者,闡提(不信)、聲聞(小乘)、緣覺(二乘)、不定、菩薩,是也。皆有定性與不定性之別。定性不能成佛,不定性者能成佛。相宗分前三為「三無」,後二為「二有」,不正確。道家「絕聖棄智」是相對;佛家「凡聖不二」是絕對。儒家「去人慾之私,存天理之正。」是相對;佛家「煩惱、菩提不二」是絕對。西洋宗耶教上帝與人是相對;佛眾生我平等是絕對。西洋哲學大我、小我是相對;而佛眾生我不二是絕對。相對是不平等,絕對是平等。不平等故有爭鬥、有爭論;平等故無爭鬥、無爭論。

釋迦六年雪山修行,其所得之結果,即見此「佛性」。畢生奔走宣說者,其目的亦即欲人共見此「佛性」也。此乃佛之一大發明,亦人類史上一極大發明,照耀於千古,故亦即學佛及研究佛學者一先決問題。倘對「佛性」無明晰之了解,則必陷於二乘謬誤之途。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自佛滅度以來,若干祖師大德因對此問題未能深切認識,以致造成錯誤之理論者,不可勝數。甚至對佛經之註疏,亦多誤解,使佛之本意陷於歪曲。故余特先提出此一大問題,作扼要之闡明。並於大乘各重要經典中,舉出若干顯明之解釋以證明之。於各宗重要祖師之言論著述中,舉出若干正當或錯誤之解釋,以反覆闡明之,使讀者於此得一明晰之概念。此「佛性」問題如能解決,則其他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矣。

什麼叫做絕對真心?就是佛經裡面說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說佛性無有那樣比對得上。經里又說:「譬如真如,無有對比。」

真心絕對的佛性,究竟是甚麼樣子?佛性叫做本來面目,又叫做法身,又叫做真如。《華嚴經》發揮真如佛性之理尤詳。雲:「勤修一切出世間法,於諸世間無取無依,於深妙道正見牢固,離諸妄見,了真實法。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真如,真實為性。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改變。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譬如真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譬如真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譬如真如,性常隨順。譬如真如,無能測量。譬如真如,充滿一切。譬如真如,常住無盡。譬如真如,無有對比。譬如真如,體性堅固。譬如真如,不可破壞。譬如真如,照明為體。譬如真如,無所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時。譬如真如,性常清淨。譬如真如,於法無礙。譬如真如,為眾法眼。譬如真如,性無勞倦。譬如真如,體性甚深。譬如真如,無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現。譬如真如,離眾垢翳。譬如真如,性無與等。譬如真如,體性寂靜。譬如真如,無有根本。譬如真如,體性無邊。譬如真如,體性無著。譬如真如,無有障礙。譬如真如,非世所行。譬如真如,體性無住。譬如真如,性無所作。譬如真如,體性安住。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譬如真如,不離諸法。譬如真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譬如真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譬如真如,普攝諸法。譬如真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譬如真如,與一切法,不相舍離。譬如真如,無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動搖。譬如真如,性無垢濁。譬如真如,無有變易。譬如真如,不可窮盡。譬如真如,性常覺悟。譬如真如,不可失壞。譬如真如,能大照明。譬如真如,不可言說。譬如真如,轉諸世間。譬如真如,隨世言說。譬如真如,遍一切法。譬如真如,無有分別。譬如真如,遍一切身。譬如真如,體性無生。譬如真如,無所不在。譬如真如,遍在於夜。譬如真如,遍在於晝。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譬如真如,遍在年歲。譬如真如,遍成壞劫。譬如真如,盡未來際。譬如真如,遍住三世。譬如真如,遍一切處。譬如真如,住有無法。譬如真如,體性清淨。譬如真如,體性明潔。譬如真如,體性無垢。譬如真如,無我我所。譬如真如,體性平等。譬如真如,超諸數量。譬如真如,平等安住。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諸眾生界。譬如真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譬如真如,永離世間。譬如真如,體性廣大。譬如真如,無有間息。譬如真如,體性寬度,遍一切法。譬如真如,遍按群品。譬如真如,無所取著。譬如真如,體性不動。譬如真如,是佛境界。譬如真如,無能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無有退舍。譬如真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譬如真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譬如真如,住一切地,無有斷絕。譬如真如,舍離諸漏。譬如真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是非覺悟。譬如真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末,現在非異。譬如真如,於三世中,無所分別。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譬如真如,究竟清淨,不與一切諸煩惱俱。」此乃佛祖就其親證之真如佛性境界,用語言方便以詔示眾生。眾生聞之,或茫然不知所云,或略知其大意。

佛性不能離開萬物,萬物亦不能離開佛性,佛性和物體合一,便是絕對的實在的存在。

佛性是終極的真實,所以如如不動。第一運動者,是不動的,因為一切運動,由此發生。倘佛性能變動,則必探求其動之原因,而不是終極的實在了。所以真實和最後的原因,必須是不動的。

佛性是無限的,完全超越於有限之上,沒有言語,沒有思想,可以相當佛性之無限。他是不可思議的,他的本質不是理性之所能達到的。佛性不在內不在外,而是無所不在,存於宇宙萬物之內,亦存於眾生心內。人人明心見性,不是依由思想,而是靠一種內在的超乎思想感覺的頓悟。

西洋人認為絕對乃指本體論,相對乃指現象論。此說不圓,因為絕對之中亦有現象,但其現象乃絕對者耳。

相對之中若有本體乃相對者耳。

佛家之有宇宙論,乃為欲說明之,而後加以否定。亦可說是在覓否定之理由。相對界小乘所研,絕對界大乘所研。

由相對而生矛盾,由矛盾而生否定。

由否定進於肯定,而達絕對。絕對無矛盾,故不再被否定,不會再變為相對,而永遠是絕對者,永不退轉。這樣宇宙才有著落,人生才有歸宿。

要記住這一條原則:凡存於時間空間者,便等於存於思惟感覺之中;凡存於思惟感覺之中,此皆虛妄無實,皆是相對。

換言之即是有思惟感覺,然後才有時間空間;有時間空間,一切現象(相名)才有地盆來活動建立。但皆受時間空間所限制,隨著時間空間而變遷,無有標準,無有歸宿,故名相對。

思惟感覺的本體是無始無明,無始無明自無始以來便是昏暗冥漠,無思惟感覺。但他隱伏著思惟感覺的種子,能受刺激。受刺激後,便生出一念來。這一念之發動(名一念妄動性),便是思惟感覺的開始。繼續發展,完成整個相對的宇宙。

相對的宇宙,既是無始無明和一念無明所完成,但它最後的本體,仍是以絕對為本體,並無二個。如果只有這一個相對宇宙,那便變成唯心論了,心之外的物被取銷了。但大乘讀者毋坭紙墨,見月忘指可矣。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種種寶花以為莊嚴,譬自性萬德圓滿。從彼種種異佛剎來,譬依任何一法門皆可成佛。

大慧菩薩本是婆羅門首領,佛在世時,婆羅門分六派哲學:一、理想派,又名冥想派;二、祈禱派;三、祭祀派;四、自然派,又名天然派;五、有常派;六、無常派,又名斷滅派。大慧屬於理想派,理想派乃全憑腦筋思想,不住一切想。其功用即在四句中,即不執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即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有而不有,無而不無,不落兩邊。祈禱派謂人最初在天上,有大梵天神為主,因慾念墮塵世,故祈禱以冀生天。祭祀派以神我為主,即數論師,計二十五冥諦。謂從神我為冥初主諦,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塵,從五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共二十五法。而以神我為勝性,而此勝妙,即彼神我也。自然派謂宇宙萬物皆出自然,故人應聽其自然,不必修行,近老莊。有常派謂宇宙一切皆有輪迴,不能避免,故勸人去惡遷善,以獲福報,近儒家。無常派謂人死歸於消滅,一死即了,故不須修善,但求斷滅。

大慧認為一切不住見聞知覺為佛性。手灌其頂,即授手相引以荷大法。

外道

外道外道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在今稱者名哲學,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如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以下逐項詳說之。

二天三仙一、韋紐天外道,以韋紐天為萬物之生因者。二、摩醯首羅天外道,以摩醯首羅天之生因者。三、伽毗羅仙外道,即數論師。四、優樓伽仙外道,即勝論師。五、勒沙婆仙外道,即尼犍子。九十六種中舉此五師,余均略。見《百論.上》,《百論疏.上之中》。

三外道即《百論》所說之三仙也。《止觀.十上》舉此三外道而判宗計。「一、伽毗羅外道,計因中有果。二、漚樓僧法外道,計因中無果。三、勒沙婆外道,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三種外道天台智者,於外道立三種。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種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犢子部及大乘之方廣道人,附托佛法而立邪計者。三、學佛法成外道,謬解佛之教門,而陷於邪計者。見《止觀》(十上)。

外道四宗又曰「四見」,亦曰「四執」。一、伽毗羅,計一。二、優樓僧佉,計異。三、尼犍子,計亦一亦異。四、若提子,計非一非異。見《入大乘論.上》,《破四宗論.上》。又一、執一者,如數論等。二、執異者,如勝論等。三、執亦一亦異者,如尼犍子等,四、執非一非異者,如阿時縛外道。見《唯識論.一》,《同述記.一》末。

外道六師一、富蘭那迦葉,富蘭那其字,迦葉其姓。立一切之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賒梨子,末伽梨其字,拘賒梨其母名,計眾生之苦樂,非由因緣,惟為自然者。三、刪闍夜毗羅胝子,刪闍夜其字,毗羅胝其母名,計不求道,但經生死劫數間,自盡苦際,如縷丸轉於高山,縷儘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阿耆多翅舍其字,欽婆羅者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者。五、迦羅鳩馱迦旃延,迦羅鳩馱其字,迦旃延其姓。計諸法亦有相亦無相,應物而起見者。若人問為有耶,則答為無;為無耶,則答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尼犍陀為出家總名,若提為母名。計苦樂罪福,盡由前世,必當償之,非為今行道所能斷者。已上六師與佛同世,自稱為一切智者。見《維摩經.弟子品》,《涅槃經.十九》,《止觀.十上》。《有部毗奈耶雜事.三十八》曰:「喬答摩,我曾遍觀諸外道類,各別立宗。所謂脯刺擎迦攝波子,末塞羯利瞿黎子,珊逝移毗刺知子,阿布多雞舍甘跋羅子,腳俱陀迦多演那子,呢揭爛陀慎若底子,此等諸師各述異宗,未知誰是?」圖立三種之六師外道。一、一切智六師外道,見邪真理,發邪智而辯才無礙者。二、神通六師外道,得世間之禪定而發五神通者。三、韋陀六師外道,又曰文字外道。博學多聞,通《四韋陀》十八大經,世間之吉凶,天文地理,醫方卜相,無所不知者。見《四教儀.二》。

六種苦行外道一、自餓外道,節飲食而忍飢餓者。二、投淵外道,投身於淵而死者。三、赴火外道,常以五熱炙身者。四、自座外道,常為裸形,不拘寒暑,坐於露地者。五、寂默外道,以屍林冢間為住處,常寂默不語者。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者。見。《涅槃經.十六》

十三外道一、劫比羅,即數論師也。二、溫露迦,即勝論師也。三、大自在天,以自在天為生因者。四、大梵外道,以梵天為生因者。五、時外道,計時為生因者。六、方外道,計方為生因者。七、本際外道,計過去之初有本際,從此生萬物者。八、自然外道,計萬物由自然而生者。九、虛空外道,以虛空為生因者。十、我外道,計常有一大我,從此生萬物者。十一、聲顯論師,計聲雖由緣隱顯,然為本來常有者。十二、聲生論師,計聲本為無,依因緣而生,生了即為常住者。十三、順世外道,計唯有地水火風四大,生一切有情,死後還歸於四大者。見《唯識論(一).述記一末》。

十六外論一、因中有果論,是如雨眾外道,計因為常恆,具有果性者。雨眾外道者,數論師之大弟子,十八部之主也。二、從緣顯了論,是如數論外道,又如聲顯論師,計法自先即有,但依緣而顯者。三、去來實有論,是如數論外道,又如時論外道,又如小乘薩婆多部,計過去未來為實有之事如現在者。四、計我論,是如數論、勝論、尼犍子、獸主、赤衣、遍出、犢子之七外道、計實我者。五、計常論,是如數論師等,計我及世間為常住者。六、宿作因論,是如尼犍子外道,計現所受之苦,由於宿作之因,由於現之苦行,而吐宿惡者。七、計自在論,即自在天外道。八、害為正法論,是如濁世之諸婆羅門,欲自食肉而以害生物,供天為正法者。九、有邊生邊論諸外道入禪定所見,計世界有邊際無邊際者。十、不死矯亂論,有外道言我事不此之淨天,問其不死之理,則為矯亂之答者。十一、無因見論,執諸法無因者邪見者。十二、斷見論,計身死而後斷滅者。十三、空見論,一切撥無之邪見外道也。十四、妄計最勝論,如諸婆羅門計我是最勝之種類,剎帝利等,是下劣之種類,我自梵王之口而生,余不爾者。十五、妄計清淨論,如某種外道,計入恆河沐浴,則除諸惡而清淨者。又持狗戒牛戒,食糞食草以為清淨者。十六、妄計吉祥論者,供養日月星辰,誦咒燒火,以求吉祥者。見《瑜伽論.六、七》、《瑜伽論記.二》

二十種外道一、小乘外道,計人死如燈火之滅者。二、方論師,以方角為諸法之生因者。三、風仙論師,以風為萬物之生因者。四、韋陀論師,以《韋陀經》所說之梵天為萬物之生因者。五、伊賒那論師,以伊賒那天為萬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毗世師,即勝論師。八、苦行論師,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者。九、女人眷屬論師,計摩醯首羅天先作女人生一切萬物者。十、行苦行論師,計罪福功德總盡為涅槃者。十一、淨眼論師,以智為涅槃者。十二、摩陀羅論師,以那羅延天為萬物之父者。十三、尼犍子外道,計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而生一切萬物者。即六師外道之一。十四、僧佉論師,即數論師。十五、摩醯首羅論師,以摩醯首羅天為萬物之生因者。十六、無因論師,計萬物無因而然者。十七、時論師,計萬物由時而生者。十八、服水論師,計萬物以水為本者。十九、口力論師,計虛空之力為生萬物者。二十、本生安荼論師,計由安荼生萬物者。見《外道小乘涅槃論》,《三藏法數.四十六》。

三十種外道一、時外道,以時為生因者。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風空五大為生因者。三、相應外道,計學定者內心相應之理為其我者。四、建立淨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淨者。五、不建立無淨外道,與上相反,不建立一法,無所修之淨法者。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七、流出外道,與建立外道相似,建立謂自心生一切法,此則謂自手出一切法也。八、尊貴外道,以那羅延天為生因者。九、自然外道,計萬物為自然之法者。十、內我外道,計身中別有我而轉運此身者。十一、人量外道,計神我之量,或大或小等於人身者。十二、遍嚴外道,計神我雖能造諸法,而世間有尊勝遍嚴之事,是我之所為者。十三、壽者外道,計一切之法,至於草木四大皆有壽命者。十五、識外道,計有識遍一切處,地水火風識皆遍滿者。十六、阿賴耶外道,計有阿賴耶識持此身,含藏萬像者。十七、知者外道,計身中有知者,能知苦樂等事者。十八、見者外道,計身中有見者,是為真我者。十九、能執外道,計身中別有能執者,是為真我者。二十、所執外道,計能執者是識心,其所執之境界,是真我者。二十一、內知外道,計身中別有內知者,是為真我者。二十二、外知外道,計有外知者,如外塵之境界是為真我者。二十三、社怛梵外道,社怛梵,古來不勘翻名,是與知者外道之宗計大同者。二十四、摩奴闍外道,摩奴闍翻為人,計人由人而生者。二十五摩納婆外道,摩納婆譯為勝我,計我於身心中最為勝妙者。是毗紐天外道之部類也。二十六、常定生外道,計我是常住,不可破壞,自然常生而無更生者。二十七、聲顯外道,計聲以緣而顯聲之體,為本有常住者。二十八、聲生者外道,計聲本無,以緣而生,主已,即常住者。二十九、非聲外道,撥無聲體者,已上二十九種之外道加一總我,稱為三十種之外道,見《大日經疏.十二》,《十住心廣名目》。

九十五種外道與九十六種外道經論中舉出西域道外之總數有九十五種與九十六種之二說。九十六種者,《六十華嚴經.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諸邪見幢。」《央掘摩羅經》四舉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種種之苦行外道,其結文曰:「如是是九十六種,皆因是比丘種種形類,起諸妄想,各自生見。」《增一阿含經.二十》曰:「我能盡知九十六種外道所趨向者。如來之法所趨向者不能分別」。《智度論.三》曰:「云何勝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義能破故名勝」,同三十二曰:「世間諸法實相寶山,九十六種異道皆不能得」。同三十六曰:「九十六道不說依意生識。但以依神為本」。同四十八曰:「與九十六種邪行求道相違,故名正勤。」《成實論.十》曰:「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婆沙論.六十六》曰:「如是正見中。九十六種外道所無。」《釋摩訶衍論.九》曰:「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而《摩婆多論.五》解其數曰:「六師者,一師十五種教,以授弟子,為教各異,弟子受行各成異見,如是一師出十五異見。師則有法與弟子不同,師與弟子通為十六種。如是六師有九十六種。」九十五種者,《南本涅槃經.十》曰:「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弟子皆向正路。」《大集經.五十五》曰:「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尊第一。」《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曰:「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解九十六種有二說:一、依《薩婆多論》之釋,九十六種悉為邪道。依此說,則九十六種與九十五種之相違,不可和會,但可視為異說,是南山宗之義也。《資持記.上一之一》先舉薩婆多論之說,次言「僧祇總有九十種出家人。則佛道為一,邪道九十五,末詳合數,兩齣不同。」(已上一說)。二、依《九十六道經》。九十六道此為邪合說,邪道定為九十五,九十六之邪道者,如犢子部附佛法之外道,或加定性二乘兩會通之也,是天台之釋也。《文句紀.五之一》曰:「《九十六道經》雲,唯有一道是正,余者悉邪。有人引《多論》雲:六師各有十五弟子,並本師六即九十六也。惟《九十六道經》無此說也。彼論自是一途,豈可六師必定各只十五弟子,九十六中有邪有正。」《輔行.三之三》曰:「九十五種者通舉諸道,意且出邪。(中略)故《大論.二十五》雲:九十六道中實者是佛(二十五為廿三之誤,「實」字《論》文作「寶」),然《九十六道經》真偽未決,今不傳。」又見《智度論.二十三》(《輔行》曰:大論二十五)之文曰:「人中寶者是佛,九十六種道法中寶者是佛法,一切眾中十寶是僧。」是佛如為人中之外,佛法亦視為九十六種之外,乃為穩當。(《智度論》前後之文有九十六種外道,既於前舉之)。

外道十一宗九十五種之外道,以十一宗統收之,一、數論師,計冥諦生。從數起論,故名為數論,又論能生之數,故名為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者,皆名數論師。計冥諦生者。《百論》雲:「由冥生覺,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諦。」前二十四諦從神我生,以神我為主。神我者常覺明了,常住不壞,而攝受諸法。是故神我是常一,為萬物之因,涅槃之因也。二、衛世師計六句生。梵語「衛世」,華言「無勝」。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其師晝避聲色,匿跡山藪,夜絕視聽,遊方乞食,似鵂鶹鳥,故時人名為鵂鶹仙人。及獲五通,遂說論十萬偈,以證菩提。六句生者:一、實,謂諸法體實,為德業所依。二、德,即道也。三、業,即作用也。四、大有,與實、德、業同為一有。五、同異,如地望於地是同,望於水則異,水火風等亦然。六、和合,諸法之和合也。如鳥之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三、塗灰,計自在天在萬物。塗灰者,即外道之名。此外道計欲界第六之自在天,能生萬物。四、圍陀論師。計那羅延天生四姓。梵語「圍陀」,華言「智論」;梵語「那羅延」,華言「鉤鎖力士」。以其骨節鉤鎖而有力故也。那羅延天能生四姓者。自口生婆羅門,自兩臂生剎利,自兩(月坒)生毗舍,自兩腳生首陀。五、安荼論師,計本際生。梵語「安荼」,無翻語。本際者,即過去世之初際也。此外道計世間最初有大水,時有大物。故梵天是生萬物之主。六、時散外道。計物從時生。此外道自見草木等物,時有生華,時有生果,時有作用,或舒或卷,使枝條隨時榮枯,時雖微細而不可見,然此華實等,則知有時也。七、方論師,計方生人,人生天地。方即四方。此外道計四方能生人,人能生天地,滅後還入於方。八、路伽耶,計色心法皆極微作。梵語「路伽耶」,華言「順世」。此外道計色心等法,皆由四大之極微能生塵色,是極微,其體實有,世間之塵物,雖為無常,而極微細之因,則不壞也,九、口力論師,計下虛空為萬物因。此外道由空生風,由風生火,由火生暖,由暖生水,水生凍,作為堅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終還歸虛空。十、宿作論師,計苦樂隨業。此外道計一切眾生受苦樂之報,皆隨宿世本業之所作。若持戒精進,身心受苦,則能報業。本業既盡,則眾苦亦滅,眾苦滅故,即得涅槃,是故計宿世之所作,為一切之因。十一、無因論師,計自然生。此外道計一切萬物,因無,緣亦無,皆自然而生,皆自然而滅。見《華嚴經演義.九》。

外學學外教之典籍及世間法也。《毘奈耶什事.六》記舍利弗降伏撥無後世之外道,佛因聽比丘學外論。其文曰:「佛告諸比丘:『非一切處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聽諸比丘學盧伽耶等諸外俗論。』時諸比丘聞佛世尊許學書論,遂無簡別,愚昧之類亦學外書。佛言:『不應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學外書。自知明慧多聞強識能摧外道者。方可學習。』諸明慧者,習學外典。善品不修。佛言:『不應如是常習外典。』佛言:『當作三時,每於兩時讀佛經,一時習外典。』比丘遂於年月分作三時。佛言:『人命迅速,剎那無定。不應年月分作三時。可於一日分為三分。』比丘朝習外典,暮讀佛經。佛言:『於日初分及以中後可讀佛經。待至晚時,應披外典。』比丘即便暫時尋讀,不誦其文。尋還廢忘。佛言:『應誦。』」《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韋陀院,外道以為宗極。又有書院,大千界內所有不同文書併集其中,佛俱許讀之,為伏外道,而不許依其見也。」

自心現境界二句以自己意見解佛義

五法:一、相。森羅萬象有為法,各自因緣而生,呈各種之相狀者。二、名。是亦依因緣而呼彼之相,生一一之名者。蓋相為所全,而名為能全也。此二者由凡夫有漏之心,變現之所變境也。三、分別,舊譯妄想。是分別所變二相之能變心也。以上三者,有漏心之能變、所變也。四、正智。雜無漏心之一切妄想者。以上四者,共為有為法有漏、無漏之別也。五、如如。由前之正智而證得之真如也,為由如理證得之真如。故曰「如如」,是無為法。以此五法,該收有為、無為等一切諸法而無餘矣。

三性:遍、依、圓。一、遍計所執性。由凡夫之妄執,認為實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計度一切法,故曰遍計。為此遍計妄情所迷執者,謂之所執性。例如:見繩而誤為蛇,非有蛇之實體,但妄情迷執為蛇耳。二、依他起性。依因緣而生之一切萬法是也。他指因緣,以阿賴耶識之種子為第一之因。藉其他種種之助緣而生者,是離妄情而自存也。例如:繩自痲等之因緣而生者。三、圓成實性。圓滿成就之真實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為法體性也。恰如繩之實性為痲。此有二義,謂此法性隨緣,為依他起性者,為實大乘之義;謂此法性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為權大乘之義。然而此三性中,遍計所執性為妄有,依他起性為假有,圓成實性為實有;有遍計所執性為實無,依他起性為似有,圓成實性為真有。五法、三自性等,後人加上大慧問,句中無。

八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意(六識)、末那(七識)、阿賴耶(八識)。末那識是傳送識;阿賴耶,譬如電話總機;前五識是分機;意識是說話。

二無我。一、人我見。一切凡夫,不了人身為五蘊假和合。固執人常有一我體之惡見也。一、法我見。一切凡夫,不了諸法之空性,固執法有真實體用之妄見也。我見即我相;人見即人相;法見即法相。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游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贊佛。

大慧為當機,與摩帝同游者,摩帝此亦云慧,所謂「達者同游涅槃路」。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智不得有無者,有無皆非智可得,即不落二邊。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不思量。

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遠離於斷常。

斷:無輪迴,常:有輪迴,皆外道。

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

煩惱即「事障」,爾焰即「所知障」,即「理障」。

常清淨無相。

落空。

而興大悲心。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

指過去。

無有佛涅槃。

指將來。

遠離覺所覺。

離覺所覺,即到無始無明境界,大慧所達之境。

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

有無二見,為法身之刺。所言自覺聖智無他,但知此離此而已。

爾時大慧菩薩偈贊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大慧首以百八義問佛者,蓋依一心轉變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迷悟因果之法而問也。舊說百八句,表對治百八煩惱,非本指矣。然一心者,佛語心也。所謂寂滅者,名為一心。本無十界色心依正之相,但迷之而為生死,故變一心而成三界,悟之而為涅槃,故轉三界而為一心。然生死,有法也;涅槃,無法也。此二皆由愚夫分別妄見,而此寂滅心中本無此事。是則大慧所問者,乃十界依正、色心、迷悟、因果、心行種種差別之相,要之不出凡聖有無。此特分別妄見,對待之法耳。殊不知此寂滅一心,絕諸對待。故偈雲:「若有若無有,是二悉皆離。」佛將直指最極心源,故下(不)一一牒答,而斥之曰:「非也。」此正離心意識,出凡聖路。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雖大智慧人,亦不免墮於數句,況其他乎。愚謂此百八句,總依三界二十五有。有法上起四句見而立。謂凡夫道外見三界實是有法,為有句;二乘見三界是無法,為無句。

菩薩見三界即真即俗,為亦有句、亦無句。

而卻指佛見三界非真非俗,為非有、非無句,此乃正教所明。而外道自宗,立「有」「無」、「一」「異」、「俱」「不俱」、「常」「無常」等四句,各執一見,此皆不出常情,分別計度。以邪正之見有八,所見之境有百,故流支雲「百八見」。於正位中總皆是謗。若四句既離,則百非自遣。又何煩惱可舍?又何佛道可取耶?故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某甲西來意。」師雲:「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智藏去。」

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痴惑?云何惑增長?

唐譯雲:云何起計度?云何淨計度?云何起迷惑?云何淨迷惑?

此總依一心生滅、迷悟二途而問也。然大慧請百八義,開口即問此四句者,蓋一心真源,聖凡平等,了無差別之相。但約迷悟之分,故有十界依正因果種種性相之異。然今將窮十界之源,故首出迷悟之見。所謂迷一心而正智翻為妄想,如如翻為名相,此念惑增長也;悟一心而妄想即成正智,名相即是如如,此淨念見痴惑也。然皆迷悟邊事。故經雲:「順流轉者妄見生死,厭流轉者妄見涅槃。」是則大慧依生滅門迷悟對待而問。故先以淨念、不淨念、見惑、不見惑發端,而後所指者,皆迷悟中差別之相。佛單依一心真如而答,故向下牒問之初,乃即告雲:「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流轉無自性。」即此生不生、涅槃空相二句,乃總牒盡大慧之問。流轉二字,斥盡大慧之見。所謂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故此總屬流轉。而以「無自性」三字,盡顯諸法實相,破盡大慧之疑耳。然世尊雖以此答,猶是生滅對待,惟寂滅心源,總無此事。故牒問已畢,而一一直示之曰:「非也」。斯正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若有若無有,是二悉皆離」也。學者了此,可許入《楞伽》。

何故剎土化。

佛在世說法。

相及諸外道?

問佛以何法化外道。

云何無受次?

無生死階級。

何故名無受?

怎樣才能免生死?

何故名佛子?

怎樣才能明心見性?

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

此總問十界依正名相因何而有也。剎土化相,通指二土,謂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以約名相,故不言寂光。諸外道,通指三界凡夫。無受次,謂次於無受,通指三乘有學。無受,通指三乘無學。佛子,單指菩薩。解脫,謂涅槃縛,乃生死。謂生死誰縛之,涅槃誰解之,蓋涅槃,指佛界也。

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

起念。

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

由定山(?)定。

云何所作生?

投胎。

進去及持身?

進,生,去,滅,持身,住世。

云何現分別?云何生諸地?

十地也。

此十五句,別問九界差別之相也。前三句,問三乘行相因何而有。「緣起」問正法。下二句,問外道邪見因何而起。「云何為增長」二句,問三界因果因何而有。「滅正受」二句,問小乘因何樂住寂定不欣說法。「何因從定覺」下四句,問大乘菩薩因何樂說法度生。「云何生諸地」一句,問菩薩因何又立地位名目。

破三有者誰?

三有即三界。

何處身云何?

破三有後,身在何處?

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

最勝子即佛子。

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

此八句特問三乘行相也。謂三乘人為何出三界去。既出三界,又生何處?既舍此身,又受何身?畢竟住於何處?云何稱為菩薩是佛弟子?何故又說有神通三昧之事?不知三昧心是何相狀?

云何名為藏?

藏即真心。

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已還?

輪迴停止。

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云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云何胎藏生?

入胎。

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夢,及揵闥婆城?

幻化假城。

世間熱時焰,及與水月光?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

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舍。

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云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離妄想者誰?云何虛空譬?如實有幾種?

修證有幾種。

幾波羅蜜心?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何等二無我?云何爾焰淨?諸智有幾種?幾戒眾生性?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

佛性從何而生。

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明處及伎術,

五明論,一、聲明,謂釋詁訓字,詮目流別;二、工巧明,謂技術機關,陰陽曆數;三、醫方明,謂禁咒閉邪,藥石針艾;四、因明,謂考訂正邪,研核真偽;五、內明,謂究暢五乘因果妙理,前三外藝,後二內教。

誰之所顯示?伽陀有幾種?

伽陀乃十二部經中之字句經典。

長頌及短句,成為有幾種?

解釋也。

云何名為論?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云何守護國?諸天有幾種?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弟子有幾種?云何阿闍梨?

模範師。

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

印度異學外道有九十六種。

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

自性即佛性,心指聞知覺。

云何施設量,

譬喻設。

唯願最勝說?云何空風雲?云何念聰明?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云何象馬鹿?云何而捕取?云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云何六節攝?

西域兩月為時,年分六節。外道有六節師。

云何一闡提?

一闡提,此雲「不信」。

男女及不男,

五種不男,即非男非女。

斯皆云何生?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云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云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云何甘蔗種?無上尊願說。云何長苦仙?彼云何教授?如來云何於,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云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陀羅網,

因陀羅,此雲「帝」,即帝網。謂帝釋殿有眾寶珠網。

或悉諸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或離日月光,如是等無量?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

皆身法(法身?)。

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善逝般涅槃,

善逝,佛之別名。

誰當持正法?天師住久如?

佛為天人師。

「善逝」至「久如」四句,指傳正法眼藏。

正法幾時住?悉檀及與見,

悉檀譯遍施,有四:一、世界。二、為人,三、對治,四、第一義。

各復有幾種?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

佛定律亦出於因緣。

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受?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間?云何為七地?

十地前七地,未了生死,通世間法。

唯願為演說。僧伽有幾種?云何為壞僧?云何醫方論,是復何因緣?

因病施藥。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佛曾說古佛即我,我即古佛,乃指法身平等,外道未明此理。

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何因男女林?

男女林,亦名屍陀林,其果如男女之狀,熟則顏色美艷,未幾即落地,狀如死屍,臭穢不堪,佛弟子多依此林修不淨觀。

訶梨阿摩勒?

二果名,皆可為藥。

雞羅及鐵圍山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

仙人乾闥婆。

以上大慧所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之上疏月溪法師講

無上世聞解指佛,聞波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生及與不生,

生:指六道四生,不生:指佛性不生滅。

涅槃空剎那。

剎那之間了卻生死。

趣至無自性。

自佛性上看,六道、四生皆沒有。亦即眾生即佛,大地皆淨土之意。

佛諸波羅蜜,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

達無始無明境界,乃二乘行。

如是種種事。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羅。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正受滅盡定。

先正思想,後將思想滅盡入定,小乘法也。

三昧起心說。

將入定境界傳說。

心意及與識。

識指見聞知覺。

無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

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指見性者。一闡提大種,

荒亂及一佛。一佛指娑婆世界。智爾焰得向。為所知障所礙。眾生有無有,

象馬諸禽獸,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

及與作所作。叢林迷惑通,叢林譬喻眾眾生思想。心量不現有。真心無法發揮。

諸地不相至,前七地與後三地不相通。百變百無受。思想百變不容受。醫方工巧論,

伎術諸明處。諸山須彌地,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

弓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延由延。

兔毫?塵蟣。羊毛[麥廣]麥塵。缽他幾[麥廣]麥。

阿羅[麥廣]麥愧。獨籠那佉梨,勒叉及舉利,

乃至頻婆羅,是各有幾數?為有幾阿[少/兔]。

名舍梨沙婆?幾舍利沙婆。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幾摩沙陀那?復幾陀那羅?

為迦梨沙那?幾迦利沙那?為成一波羅?

此等積聚相,幾波羅彌樓?是等所應請,

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

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火焰幾阿[少/兔]?

風阿[少/兔]復幾?根根幾阿[少/兔]?毛孔眉毛幾?

護財自在王,轉輪聖帝王,云何王守護?

云何為解脫?廣說及句說?如汝之所問。

眾生種種欲?種種諸飲食?云何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云何如幻夢,野鹿渴愛譬?

云何山天仙,揵闥婆莊嚴?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云何禪境界?變化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

及非有無因?有因有果非無因能成果。云何現已滅?造因不受果外道之說也。云何淨諸覺?淨即滅也。

云何諸覺轉?將思想改變。及轉諸所作?云何斷諸想?

云何三昧起?起正受。破三有者誰?三有即三界。何處為何身?身在何處。

云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云何世俗說?

唯願廣分別。所問相云何?及所問非我。

云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六道四生。云何斷常見?

云何心得定?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子?

云何成及論?云何師弟子?種種諸眾生,

斯等復云何?云何為飲食?聰明魔施設?

云何樹葛藤?最勝子所問。云何種種剎?種種不同。

仙人長苦行?云何為族姓?從何師受學?

云何為醜陋?云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覺?

阿迦膩咤成?色究竟天名。云何俗神通?云何為比丘?

云何為化佛?云何為報佛?云何如如佛?

平等智慧佛?云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

箜篌腰鼓華?剎土離光明?心地者有七,

所問皆如實?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

我今當顯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不生句,滅。

生句,生。常句,生。無常句。

相句。有相。無相句。無相。

以上即四句是也。四句者,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不生句是無,生句是有,常句是亦有,無常句是亦無,相句是非無,無相句是非有,佛所答以此為綱。

住異句。

世界生住異滅。

非住異句。

佛性無生住異滅。

剎那句,非剎那句。

自性逾時間空間,故無剎那。剎那乃腦筋作用耳。

自性句,離自性句。

佛性本來圓滿,不必求,亦不難,不必頭上安頭。

空句,不空句。

空即真如佛性,故不空。所謂實相。

斷句,不斷句。

佛性不斷滅。

邊句,非邊句。中句,非中句。

自性非中邊,中邊乃腦筋作用。

常句,非常句。

自性不變易,常與非常等。

緣句,非緣句。

自性乃絕對者,故無因緣。

因句,非因句。

同上。

煩惱句,非煩惱句。

自性中無煩惱,煩惱即菩提。

愛句,非愛句。

自性無憎愛。

方便句,非方便句。

方便乃為眾生而設,佛性中本無所謂方便。

巧句,非巧句。

佛說法開權顯實,設化城引入寶所,自性體中本無也。

淨句,非淨句。

佛性本無淨染。

成句,非成句。

佛性究竟堅固無成壞。

譬句,非譬句。

佛性譬喻,乃隨順眾生根器機緣。佛性本非言語所能譬喻。

弟子句,非弟子句。

師句,非師句。

諸佛及眾生佛性不別,古人云:「老僧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故無師(徒?)弟之分,故佛說:「拘那含是我。」

種性句,非種性句。

眾生雖具種種心性,而其佛性不異,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三乘句,非三乘句。

《法華經》:「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所有句,非所有句。

所有,即寂靜見。經雲:「寂滅最樂。」佛性本來寂滅,不必再求寂靜。

願句,非願句。

自佛性上看,無眾生可度,無佛可成。

三輪句,非三輪句。

三輪,即過去、現在、未來。佛性超於時間,故無所謂過去、現在、未來。

相句,非相句。

相即形相。相本無名,名皆假設。

有品句,非有品句。

即有句、非有句,無句、非無句,佛性離四句,絕百非。

俱句,非俱句。

「我空」「法空」俱空,佛性本無二見,不必再求空。

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

自證得境界不可得。經雲:「無智亦無得。」又雲:「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剎土句,非剎土句。阿[少/兔]句,非阿[少/兔]句。

剎土國土,阿[少/兔]塵也。指法身淨土與穢土無二無別。

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

弓,印度尺度名,四時為一弓,實指四大。

實句,非實句。數句。非數句。

佛性不可以算數計量。

明句,非明句。

明指神通,佛性本來具足六通,不再求神通。

虛空句,非虛空句。

佛性不能比量。

雲句,非雲句。

雲,集也,佛性無集散。

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伎術明處句。

佛性無五明。

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

佛性無四大,亦不離四大。

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

皆假名。

自性句,非自性句。

真如本體,本不可名,自性不過假名而已。

陰句,非陰句。

五蘊皆是佛性。

眾生句,非眾生句。

佛說:「眾生,即非眾生。」乃自佛性上看。

慧句,非慧句。

不假修持,不重己靈。

涅槃句,非涅槃句。

涅槃生死了不相干。

爾焰句,非爾焰句。

佛性不受所知障。

外道句,非外道句。

佛性無內外。

荒亂句,非荒亂句。

世間與出世間無別。

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焰句,非焰句。

佛性真妄不二。

像句,非像句。

無影像。

輪句,非輪句。

輪,即火輪,極快。佛性不轉。

揵闥婆句,非揵闥婆句。

仙人化城,佛性無此。

天句,非天句。

佛性超過二十八天。

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慾句,非淫慾句。

佛性無飲食男女。

見句,非見句。

佛性無知見。

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

《金剛經》:「佛說波羅蜜,即非波羅蜜,是名波羅蜜。」

戒句,非戒句。

佛性是無上菩提心戒,不必再持戒。祖師雲:「我這裡無此閒家具。」

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

山河大地,日月星宿,皆是佛性。

諦句,非諦句。

真如佛性諸法空相,無苦集滅道。

滅起句,非滅起句。

佛性無起滅,無緣起。

治句,非治句。

佛性乃絕者,故無對治。

相句,非相句。

佛性非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支句,非支句。

七覺支。

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

佛性無五明。

族句,非族句。

無種族最平等。

仙句,非仙句。

仙未脫三界,佛已超三界。

王句,非王句。

佛性平等,眾生與佛平等無王。

攝受句,非攝受句。

三攝受,誓修一切善,誓斷一切惡,誓度一切眾生。佛性中無善惡,無眾生可度。

寶句,非寶句。

本來具足。

記句,非記句。

記憶非佛性。

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

信與不信,了不相干。

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

無男女相,無五不男相。

味句,非味句。

無色、聲、香、味、觸、法。

事句,非事句。

無事障。

身句,非身句。

無眼、耳、鼻、舌、身、意。

覺句,非覺句。

無見聞知覺。

動句,非動句。

語默動靜,皆是佛性。

根句,非根句。

無六根。

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

有為、無為,皆是兩頭話。

因果句,非因果句。

佛性超出輪迴因果。

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

色即是佛性,與佛性無別,故曰:「色即是空。」

節句,非節句。

無時節。

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雜句,非雜句。

佛性無雜無亂,離種種言說。

說句,非說句。

離四句,絕百非,《維摩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