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視頻轉貼: 講經說法

胡小林:學《大乘起信論》心得分享第十一集


時間:2016/3/23 作者:微塵

本集講解之經文

【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

此義云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叄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大乘起信論》)

補充經文:

【此中作因有八。一總相。為令眾生離苦得樂。不為貪求利養等故。二為顯如來根本實義。令諸眾生生正解故。叄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煺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四為令善根微少眾生。發起信心至不煺故。五為令眾生消除業障。調伏自心離叄毒故。六為令眾生修正止觀。對治凡小過失心故。七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八為顯信樂大乘利益。勸諸含識令歸向故。】(《大乘起信論》)

各位同學,大家好!

下面我們就繼續學習《大乘起信論》,是由我來向大家匯報,不是講《大乘起信論》。那這個匯報過程當中肯定是有很多的錯誤,而且我的理解肯定是很多很多地方都是不對的。我自己這麼說不是因為謙虛,是因為我自己在讀《起信論》的過程當中,經常是否認前面的理解。所以千萬不要以我講的這個為標準,只是說拋磚引玉,引起大家的參與和討論,重視佛學的基礎知識、入門的基礎,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現前的這些眾生,這些人受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有過各種各樣的學歷,他們現在有很多知見,有很多看法,有很多固定的思路,所以我們要講理,糾正大家不正確的看法。所以我們要從學習入手,要從學入手。

我在這次匯報《起信論》的過程當中,不止一次地談,向大家闡明:我們讀《起信》、學《起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用這種方法,同時跟念佛並不矛盾。如果你認為學《起信》跟念佛矛盾,那是因為你的塬因,不是因為《起信》的塬因,不是因為學《起信》的塬因。學《起信論》的目的是在於對佛法有一個正知正見,同時產生信,是為了信,信以後你才願意,願意了,你才能念佛,才願意踐行。所以學習《起信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理論而理論,而是為了我們對佛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了正確的認識,知道佛是怎麼回事,佛跟我們有什麼差別,然後我們怎麼變成佛,這麼一個全面的一個基礎吧,對於我們念佛也罷,往生西方也罷,心裡特別踏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這樣。

這個《起信論》,馬鳴菩薩在造《起信論》的時候,他說,我有八條塬因寫這個《起信論》。這個八條塬因,為什麼呢?就是緣起吧,咱們說。為什麼要寫這個《起信論》?他說第一個,「此中作因有八」,我作這個《起信論》的出發點、塬因有八個。「一總相」,總體來說,概論,《起信論》的概論、總相。「為令眾生離苦得樂」,我寫這個《起信論》就是為了讓大家離苦得樂,這是總說、總相、總體而言。「不為貪求利養等故」,我寫這個《起信論》可不是為了貪求利養、名聞利養,這「等」等什麼呢?等世間果報,我可不是為了這個。所以馬鳴菩薩在寫《起信論》的時候,他的出發點,這個總體概論就是這個:大家要離苦得樂,我不是為了名聞利養,我不是為了世間果報,我不是為了修善得善報。這是他的發心,這是他的出發點。

所以讀完《起信》之後,如果我們學習完《起信論》之後,我們沒有從中得到這一條,就是離苦得樂,那馬鳴菩薩沒完成任務。如果你學了《起信論》,落在貪求利養和求世間果報這一邊,你跟馬鳴菩薩不相應。不相應,你讀他的東西,你就理解不了。所以我們讀《起信論》抱著一種什麼態度來讀,這個總相闡述得很清楚,就是為了離苦得樂,不是為了弄清楚理論,不是為了弄清楚名相,不是弄了一大堆概念,然後在別人面前可以誇誇其談,不是為了這個,是為了離苦得樂。你抱著這樣一種態度,咱們說這個基本態度去學,這才對。

所以這個「總相」實際上是我們讀《起信》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就是為了離苦得樂,不是為了貪求利養,不是為了世間果報,你這個讀《起信》的目的就對了。這個總相主要講的是他寫《起信》的目的。那我們學《起信》也應該本著這個目的來。

第二。你看我們這第一「總相。為令眾生離苦得樂。不為貪求利養等故」,我並不是因為這個塬因。第二,我為什麼要寫《起信》呢?「為顯如來根本實義」,我是為了把如來的最根本的、真實的意思要寫出來,道理要寫清楚。那麼我們學《起信》,如果達到這個要求,確確實實我們了解了如來的根本實義。這八條開門見山,這八條實際上是用來給我們留作證明用的。就是你讀完《起信》以後,你離苦得樂了沒有?你說我得到了離苦得樂這個效果,學對了。如果你學了《起信》,墮落在貪求利養這邊了,學錯了。如果你學了《起信》以後,對如來的根本實義了解了……所以你學完《起信》以後,拿什麼來作為標準,證明你學《起信》學對了呢?那他寫《起信》的第二個目的就是為顯如來根本實義,如來的根本實義你明白不明白?明白了,《起信論》學對了。它裡邊主要講的就是這個內容。

把如來的根本實義擺在大家面前,解釋清楚、闡述清楚,那我們這邊學習這個東西的這些眾生,怎麼著了呢?「令諸眾生生正解故。」那目的是什麼,我給你講如來的根本實義?是為了使你們這些眾生能夠生起正確的理解。「令諸眾生生正解故」,大家注意這個「諸」,眾多的眾生,這個「諸」就不是一類眾生,眾多的眾生都能得到這個《起信論》的利益。那麼馬鳴菩薩在講這個《起信》的時候,他為什麼叫馬鳴呢?就有馬聽完法之後,在那哭,在那嘶鳴,所以人家管他叫馬鳴菩薩。那胡小林也讀這個《起信》,也明白這個實義。你看這就兩類眾生了吧,人和馬。所以「諸眾生生正解故」,那他這不是吹牛。我馬鳴菩薩講完,馬在旁邊哭,好像是幾天(五天好像)不吃飯,這個我記不太清楚了。馬是畜生,哪有不吃不喝的,牠聽完,牠就不吃不喝了,而且還哭,激動,明白道理了。

其實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類解。你看馬聽完以後,牠有牠的受用;我們人讀完這個《起信》,也有我們人的作用。馬尚且鳴嘶痛哭不已,那我們人讀《起信》應該比這個更明確、更好才對。所以你說這是不是我們讀《起信論》的一個標準呢?也是。所以第二條,他寫這個《起信論》是「為顯如來根本實義。令諸眾生生正解故」,換句話說,產生正確的理解。

第叄,「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煺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我寫《起信論》的第叄點、出發點,幹嗎呢?動力、動機啊。「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根熟了,要成就了,那這是什麼?上根人吧,這棗核的這一頭。「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煺信心」,不煺信心,那就十信位吧,十信位,叫「住佛種性勝因相應」。怎麼說,我們現在叫六道的眾生,叫種,就是成佛的種子有,但是確確實實沒顯發出來。如果十信位結束,這個時候的信心叫作不煺。十千劫修完十信,這個時候我們說你叫住佛種性。你在十信位以前沒修成,你是不定聚。不定聚的話,你的佛性的種子沒有顯發出來,所以你在一切種地,你還在種子的狀態。那麼「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煺信心」,就是說你這個種子快發芽還沒發芽,我再推你一把,讓你信成就,十千劫。

比如說我修到九千劫了,九信修完了,八信修完了,我再努一把,我就把十信修完。十信修完,住佛種性,你就是佛了,見佛法身。從圓教來講那就是初發心,信成就發心,發心即成正覺。那從別教來講,那麼就是「信解行證」信位完成,脫離了內凡,你是賢人,叄賢位。十解、十行、十迴向,你到了十解位,解行菩薩了,信位結束了。所以這個解行菩薩、解位的菩薩,我們說,就不煺了,就不會再煺到二乘,也不會煺到六道。

這個《起信》為這一類眾生而寫,或者換句話說,這一類眾生通過學習《起信》,能夠得到這種作用——就從不定聚到正定聚這個轉變。你看「善根成熟眾生不煺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他能夠深入大乘法,能夠乘著這個大乘來成正覺。這個不得了,他就不是小乘了,更不是凡夫。「於大乘法」,對於大乘這一法,他認識,他願意踐行,而且他能夠修證,「有堪任」,能夠把大乘這件任務完成。

「四為令善根微少眾生」,這就是另外一端了,善根微少,沒什麼信心。善根少,就是善根的意思實際上是說,過去生當中和現在這生當中做的善事太少。為什麼管善事叫根呢?因為這個善事能得善果,所以我們管我們所從事的十善或世間善、出世間善叫善根。那麼善根微少的眾生也能得到《起信》的利益。發起信心至不煺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發起信心至不煺故。」那就是善根微少眾生就是在信位(初信、二信……)在這個行當裡頭,在這一塊,就在不定聚準備向正定聚過渡。

剛才我們說的第叄條,善根成熟可能是八信、九信,信位的末位,快結束了。那現在講的這個善根微少眾生髮起信心,這是兩個事。一個我根本就沒信心,我讀完《起信論》,我開始有信心,我進入初信,進入初信就不得了了。「發起信心至不煺故」,那初信、二信、叄信一直到乃至九信、十信到不煺十信成就,是為信的這一些菩薩們、信位的這些菩薩們而寫的。你看,第叄是為善根成熟的眾生不煺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信位結束走到解行位,進入賢人。同時第四是為那信位之內的這些眾生,沒有發起信心的,那就是我們凡夫,要發起信心入信位,在信位當中的要修行圓滿到不煺位,不煺就是十信結束。

信位菩薩不好到,初信就是須陀洹,就是小乘的四果的第一個。須陀洹、阿那含、阿羅漢,是吧?他是第一個。進入到信位菩薩,於生死邊,生死就跟你沒關係了,往返人天七次,最後生死問題解決。往返人天七次,往返一次提一位,到了七信,生死問題就解決了。那時候在小乘叫阿羅漢,在大乘的信位菩薩叫作信相應地菩薩,就是相對於阿羅漢這個位置上的信位菩薩。那麼這個菩薩生死就解決了,換句話說,六道輪迴就跟他沒關係了。這個不是那麼容易,這類眾生我們知道,那在信位這裡邊這不得了,信位的末端不得了,信位的初信也不得了。第四是為這些眾生。

第五呢?你看它的涵蓋面。第五,「為令眾生消除業障。調伏自心離叄毒故」。可能信位你可能到不了,進不去。進不去,但是你通過學習《起信》,你能夠消除業障;調伏自心,你降服住你這個煩惱的心;離叄毒故,離開貪瞋痴。進入到信位沒有?沒有。這就是我們六道凡夫,他管,學了《起信》雖然沒有達到,沒有入信位,但是消除業障你通過讀《起信》能達到,調伏自心離叄毒。

「六為令眾生修正止觀。對治凡小過失心故。」止觀這兩門來解決凡夫跟小乘的錯誤的心態。小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他覺得生死真有。他雖然認為人是沒有了,但是他認為生死還有。因為五蘊法,他認識到這一點,他不認為有一個真人了,有一個獨立的人,他認識到佛說的這一點,這個人是由五蘊組成的,但是這個五蘊的生滅還是有的,這個五蘊的生滅他挺害怕。他說我要解決五蘊的生滅,他就怖畏生死,害怕五蘊的生滅、五蘊的生死,所以妄求涅槃,他想證得涅槃,他想進入涅槃境界。這是小乘對待生死的錯誤認識,小乘。而凡夫對待生死是樂著生死。你看,一個是怕,聲聞、緣覺這些小乘是怕生死而找涅槃,想擺脫生死,他認為生死是苦。認識正確,但是認為生死是真的、真苦,真有生死,這個是錯的。凡夫他不是認為生死是苦,他樂,他在生死的這個狀態當中,他耽染塵情、樂於生死。

那麼我們的止這一個門、這個行門就能讓你看破這個生死,實際上生死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你怕什麼呢?不存在的,你有什麼可樂的呢?所以你因為怕生死而速求涅槃、速入涅槃,你是被嚇著了,沒這樁事情。你讀完《起信》,修止門之後你認識到。那對待凡夫,他在生死這一邊樂,樂著生死、樂於生死,那就樂唄,你幹嗎讓他不樂呢?關鍵的問題是凡夫在生死這一邊,他不知道生死的本質,他對生死津津樂道,耽染塵情,認為生死是樂,有什麼不好呢?你幹嗎要告訴他生死是假的呢,生死是不存在?讓他在裡邊樂不得了嗎?為什麼讓凡夫從生死這一邊脫離出來呢?其實生死是苦,你看他說了生死這就是苦,在苦中找樂這是凡夫。所以修止,止觀當中的止,是能讓你認識生死的虛幻跟生死的假,能夠把這個問題、凡夫的這個樂,樂的是什麼呀?它是假的。

就和你看電視似的,一個美女,小伙子在底下看著特高興、特激動。他不知道這是電影演的一個女孩子,他認為這是個真實的,他跟那個暗暗地相戀了,跟這個螢光屏上這個女孩子。最後我把這信號一關,止住了。他一看,喲,不對,怎麼著?鬧了半天是個電視機的螢光屏啊,沒有這姑娘。哎呀,你就不是清醒了嗎?這把電視機的節目當中的這個女孩子他跟著樂的這種情緒去掉了,通過修止門。還有一些人呢,就是小乘,看這個電視,看到這個人,看到魔鬼了,害怕,哎喲,你看這個生死太苦了,嚇得冒汗,想什麼……他把這個信號一關,止了,信號止住了,他突然一看,沒有生死,有什麼可怕的呢?剛才你看那種兇惡的生死的場面是假的。

這止觀的止門起到這個作用,對凡夫跟小乘。所以我們修止的目的,對凡夫來講是認識到生死的虛幻,從而從樂當中擺脫出來;對小乘來講是認識到生死的虛幻,同時遠離怖畏,你就不用找涅槃了,本身就不存在。這是對待生死的錯誤認識,一個是樂,一個是怕。

小乘還有什麼過失心呢?凡夫還有什麼過失心呢?凡夫樂著生死,我們通過止把它解決了;小乘害怕生死,我們通過修止把它解決了。那麼這個凡夫還有一個問題,他除了樂著生死之外,在生死當中找樂之外,他還不知道斷惡修善,他樂著生死,在津津享受著生死,他不知道做善事,不修善根。小乘不能說不修善事,修,但是他對其他人沒有大悲心,不憐憫眾生,自了漢嘛,只管自己。

所以你看凡夫有兩個錯誤的心態:一個是對生死的沒有正確認識而導致樂於其中;同時,凡夫還有一個過失心態是不知道修善。小乘有兩種錯誤的心態:一種是害怕生死;一種是什麼呢?不關心其他眾生,沒有大悲心。這四種錯誤。四種錯誤的怕生死的小乘跟樂生死的凡夫通過止門來去掉,而凡夫的不修善根、不斷惡修善和小乘的對其他眾生沒有大悲心的這個錯誤通過修觀門來克服掉。所以不修止觀,止觀不能雙得,必定不能成無上菩提。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

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在凡夫位,我們對於生死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是通過止來達到;同時我們加緊修善是通過觀來得到,修觀來得到。觀就跟你講因果規律,修善事得善報,做惡事得惡報,這個道理明白不明白。觀是講道理。道理明白了,那我乾好事,我不幹壞事了。止呢?這個觀是要通過教育來跟你講道理,跟你說清楚,喔,是這樣一回事。這個止得靠修,止不能光給你講,你真得把念頭止住。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

這個止確確實實是真功夫,你把念頭一放下: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尚且沒有,有什麼可害怕的生死呢?生死在大千世界裡面是現象。醒了空空無大千,有什麼怕生死的?生死是假的。那醒了空空無大千,有什麼樂的呢?這是夢境,沒有什麼可樂的,夢裡有什麼樂?夢裡全是假的,夢裡娶媳婦,夢裡掙錢那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沒有,那是夢境。夢裡的生死很可怕,一醒過來以後,哎呀,嚇一身冷汗,其實那個生死也是不存在的,這是止。觀呢?就是剛才我們講的,通過學習、聽經聞法,我們知道因果規律,所以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修善;對於小乘呢,要關心其他眾生。《大乘起信論》第六個就是要把止觀講清楚,解決凡夫跟小乘的過失心、錯誤的心、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認識。

七,這條特別重要。一共八個塬因,這是第七個塬因,他寫《起信》。「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為了使眾生對於大乘這個法「如理思惟」,正確地思想、思考,正確地認識,正確地思惟。注意,大乘法,不是小乘法,大乘法相對於小乘法。那大乘這個「大」字就是體大、相大、用大,我們這幾天一直在講。乘呢?乘就是車的意思,是比喻。

那麼你這顆心體大,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你這個心的真如產生的。換句話說,你心的塬材料是真如,而你這個心產生的世間和出世間法全是你心產生的,全是你這個心裡邊所具的真如產生的。那大家是一個真如體,所有的法塬材料都是真如,所有的法的體都是真如,無一例外。你看這真如體有多大!你說:我真如體只有在出世間法才是真如體,到了世間法就不是真如體了。那你這個體不大,不能遍一切法。一切法的體是真如,你看真如體有多大啊!真如作為法的體遍一切法,所以真如體大。

相大,我們以後慢慢再講。體大、相大、用大是大乘的「大」的意思。相大就是說,你要真找到真如了,你真發現真如了,你真找到真如的存在形式了,這個時候這個真如我們叫作如來藏。這有個比喻,你說這個金子是真如,金器就是如來藏。你真找到金子存在的形式是什麼呀?金器。通過金器你看到了金子的存在,而金器是由金子做成的。所以金子是金體,金器是金的相。這個金的相是金器,我們給它個名字叫作金器。

那麼真如是心的體,真如變成了眾生的心叫作如來藏,變成了佛的心叫法身。所以如來藏也罷,法身也罷,它是真如的存在形式。你總得有個具象的東西啊,你說真如,我到哪去找真如啊?你說你找不到真如,那我學它幹什麼呢?不,能找到真如,你看眾生的心是真如做的,但是這時候真如在煩惱當中,它的存在形式是眾生的心的這種形式。有法,有,有真如存在的形式,誰啊?眾生心。那這時候的心那就叫眾生心嘛。「眾生心」這種敘述,字又多,還不能把真如心的本質反映出來;「如來藏」,裡邊藏著如來,很大的鼓勵喲,那我就是如來,我不過是藏在煩惱當中。那麼我們真如還有什麼存在形式呢?還存在在佛心當中,那是最高的真如的存在形式,是佛心、如來心、如來形式,叫什麼?法身。所以叫作什麼呢?如來藏。

他說大,是說所有的法都是真如體,都是真如,沒有一法不是真如,那這真如體很大。那麼這個真如的存在形式在凡夫地叫如來藏,是眾生心的基礎,在如來藏上疊加前七識形成阿賴耶識,這是眾生的心。那麼這個不生不滅的八識叫如來藏,就是我們說的相大,它具備太大的功德了、太大的能力了。如來藏具備無量無邊的性功德,無量無邊還不大嗎?能力太大了,創造性太大了,如來藏。所以它的相就是它的本質、它的特徵。

你看我們這人,血肉之軀是我們的體。這人特有能力,這人特聰明,這人能舉一千斤,這人身體特棒,血壓也正常,身大力不虧,頭髮特白,眼睛也特亮——一點五,耳不聾眼不花,腿腳利索,這都是人的相,無量無邊的相:胃口好、牙齒好、消化好、血壓正常、血脂也正常,這都是描述我們人的相。這在佛門當中叫性功德,如來藏它也有這種狀態。如來藏它都有什麼呀?無量無邊的性功德。我舉個例子就說我們人身體在描述的時候,你檢查身體,他可不說你從醫院檢查完身體,你能幹什麼去?你能開車,你還是能跑步?他不管你用,他說你現在這身體,一米八六,八十公斤,這都是他的相。這在如來藏當中叫作功德,性功德。為什麼加「性」?稱性的。

所以如來藏是真如的存在形式,就是凡夫的心的基礎,不生滅的這一部分。凡夫的心是生滅跟不生滅和合,不生滅的這部分叫如來藏。如來藏具備無量無邊的性功德,就像我們體檢以後,我們身體有很多很多指標,就是這個。規格,說這個機器規格叄百八十伏、六十瓦,這是機器的規格,就是這功德。

同時,你說你身體也棒、血脂也棒、身大力不虧、年輕、有學問、大學畢業,你能有什麼用嗎?有用。我體檢完身體,你把我這指標都弄清楚了,你看我這種狀態不錯吧,這人,年輕有為。同時我出去從醫院,我告訴你,我能夠幹什麼幹什麼幹什麼:我能夠做買賣,我能夠研究,我能夠賣力氣,我能夠蓋房子,我能夠開車,我能夠幹什麼……體力、腦力我都能夠產生結果,這叫用,用大。

大乘法的「大乘」兩個字就是說體大、相大(就是能力大),還有用大。你光有能力你不發揮作用也不行啊。說我們這顆心,它的體是真如,它的能力叫如來藏,相大,同時它還可以發揮作用,發揮什麼作用?「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世間的善因果,一切出世間的善因果,都是由這個心產生的,你看它發揮作用多大!那麼這叫大乘。

那麼「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通過學習《起信論》,你能對你心的這叄大──體大、相大、用大,有一個清楚正確的認識和思考的角度。這是對「大」。乘呢?通過讀《起信》告訴你,你乘著你這顆心,這顆心是個車子,是個運輸的載體,是個運輸工具,能把你從凡夫地一直能給你拉到佛的果地。所以這車子是金子做的,這個車子有很多好的功能,電動門窗、渦輪加壓、紫外線這個那個的、遙控電子音響,而且它還能開得很快,同時它一開就能給你送到目的地,這是它的用大。

那麼這顆心它有乘的作用,它能把你拉到你想去的地方,所以我們說五乘佛法。人天乘,我通過學佛,你看世間善因果,這個心能不能達到啊?我沒有想出世間,我也沒有想去成佛,我沒有想開到如來地,我就想在這個六道當中人天福。行,羊車。這個「乘」它為了鼓勵你說能夠生出世出世間善因果,世間的善因果就是叄善道 ——羊車。那世間還有叄惡道呢,我乘的什麼去的呀?還是乘的這個車,乘你的心,世間的惡因果也是這顆心。哎喲,那這個《起信論》沒有,《起信論》說,你讀完《起信》肯定不會變成去惡道,所以惡乘的這個作用不討論了,起碼人天福,給你拉到人天。

那五乘佛法第一乘、最差的這一乘就是拉我去叄途唄。拉我去叄途這車給一個比喻吧:跛驢壞車。瘸腿的驢拉的車去叄惡道──地獄、畜生、餓鬼。羊車,小乘,鹿車;大乘,菩薩,牛車。換句話說你這顆心把你拉到什麼地方都可以。這個《起信》就告訴你,你想用這顆心把你拉到什麼地方,你要怎麼幹。「如理思惟」,正確地認識。我要想去當小乘,我怎麼修;我要想當菩薩乘,我怎麼修,我這車子給我開到哪,怎麼開法,我應該怎麼駕馭這個車子;我要到如來地,我這個車子應該怎麼開。這叫「大乘法如理思惟」。

那首先你對你這個心、這個大乘這個作用和它的存在形式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光正確地認識我這顆心能夠給我拉到如來地,能夠給我拉到菩薩地,也能給我拉到聲聞、緣覺地。能行嗎?我有這顆心,我讀完《起信》我就真去了如來地了?這個《起信》說,娑婆世界眾生有這顆心,這顆心確確實實是大乘,就這顆心能拉你去如來地,這是一點問題沒有。但是娑婆世界的修學太難太難,想在這一生當中、這麼短的時間,這顆心拉你,這個車是車,但是時間不夠,開不到如來地,你就走了,就結束生命了。那不是吊胃口嗎?我學這《起信》有什麼用啊?

它說,「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你正確地了解這個大乘的心,正確地知道它的理論、方法和境界,正確地了解它的存在形式,能行嗎?這個我們能做到,讀完《大乘起信論》得到。然後下邊它說,「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齊了。你是成不了信位菩薩,但是你在娑婆世界,最差最差的眾生——就是我們,讀完《起信》,樹立正確的認識、正確的思考,然後你靠著這個《起信》能夠在臨終的時候得生佛前,能夠生到佛的前面,你能見到佛。「究竟不煺大乘信故」,到了佛前成就信位,到了佛前,信位就成就了,不煺大乘信故。這是我寫《起信論》的第七個塬因。

那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今天我們學習《起信》,如果我們真的得不到這條利益,那馬鳴菩薩騙我們。如果我們正確地學習,這個利益真能得到,那佛不能說瞎話。你只要認真學習《大乘起信論》,你對大乘法就有如理思維。大乘法如果如理思維,你一定能夠在臨終的時候往生佛前,得生佛前,最後在那裡,在如來的座下,成就不煺的大乘信。成就大乘信就是「住佛種性勝因相應」,就是正信位,就是正定聚啊。那這條對我們太關鍵了,你通過讀這一萬兩千字的《起信》,對大乘法建立正確的思維,你在臨終的時候,你靠著這本《起信》,你就能夠生到佛前,在那成就信心,住佛種性勝因相應。你說這個《起信》多重要!《起信論》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我們娑婆世界凡夫生到佛前、臨終往生的保證啊。

第八,我寫這《起信》還有一個出發點,「為顯信樂大乘利益。勸諸含識令歸向故」。我寫這《起信》的第八個塬因,為要說明這兩樁事情,我要把這兩樁事情給你說清楚:你信了大乘法,能給你帶來的利益;如果你樂於踐行大乘法,能給你帶來什麼利益。我要把這個通過《起信》寫清楚。你雖然不修信,你雖然不能如理地思維大乘法,你雖然不能成就不煺信心,你雖然善根微少修信位,就是前面這七個您都做不到,但是我起碼要告訴你這麼一樁事情,信不信由您。我要把這樁事情給您說清楚,你要信了大乘佛法給你帶來什麼利益,我要把理給你講清楚,我把這好話給你說清楚。你要樂於踐行大乘法,就是說你要信大乘法能給你帶來利益,而這個利益能給你帶來無量無邊的樂,叫信樂大乘利益。「為顯信樂大乘利益」,你信了大乘法,你樂於踐行大乘法能給你帶來的利益,你相信不相信?你通過讀《起信》你就相信了。喔,學大乘法,信大乘法,踐行大乘法,確確實實能給我帶來利益,這樁事情《起信》說清楚了,顯出來了。

然後第八條的第二句,「勸諸含識令歸向故」。「諸含識」,我們就屬於含識,含識就是有情眾生,情識嘛。「勸諸含識」,就通過《大乘起信論》我們勸所有的含有八識心王的這些眾生們,使他們能夠歸向,歸向什麼?歸向大乘佛法,能夠善待自己這顆大乘心,能夠認識自己擁有一顆大乘心,能夠利用自己的這顆大乘心,歸向這顆大乘心,指望這顆大乘心,善待這顆大乘心。歸向,依靠,不用依靠別人,就依靠自己的這顆心。這顆心是大乘,你信不信?你要信了它,它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利益;你要踐行它,能實現你的這個目的。

所以他寫《起信》是為了這八個塬因寫《起信》,而這當中第七個塬因「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是特別契我們娑婆眾生的機,正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在《起信》最後,正宗分的最後幾句話,就是那天我們學習的:十方諸佛菩薩具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我們讀的那段、往生西方那一段,那就是這個第七條,塬因。

所以我們今天學《大乘起信論》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獲得第七條,馬鳴菩薩寫《起信》、造《起信》的這個利益。得不到這個利益,《起信》沒學對,太可惜了,坐失良機。得到這個利益是馬鳴菩薩寫《起信》的塬因之一。所以我們讀《起信論》不是為了說是願意知解很多,願意什麼,實際上就為了這樁事情,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這是我們學《大乘起信論》的正確的態度、正確的目的、正確的出發點。

我們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把這個八個塬因,馬鳴菩薩造《起信》的,給大家解釋一下。讓大家知道這個《起信論》能給我們帶來八方面的利益。如來一音而說法,眾生各各隨類解。你看我們剛才這八個,那不就是各類眾生通過讀《起信》得到利益嗎?善根成熟的得到善根成熟的;善根微少的得到善根微少的;娑婆世界得到娑婆的,就想做好人的,調伏自心離叄毒的;在娑婆世界實在成就不了了,得生佛前的;實在不行,我把大乘法,你從來沒聽說過大乘還能給你帶來利益,你從來不知道你的心是大乘,我把這件事給你說清楚,顯信樂大乘利益,令你們歸向。哎喲,還有這麼一樁事情,那我們要研究,我們要了解,我們要學佛啊。剛剛開始學,第八,「為顯信樂大乘利益。勸諸含識令歸向故」。這含識還不知道,還沒歸向佛法,換句話說還沒入佛門,還沒開始學佛,這些眾生也能得到《大乘起信論》的利益。

所以《大乘起信論》很重要,是我們學佛人的,特別是初學者的基礎的基礎,而且就一萬兩千字。讀熟了,我現在,大概四十五分鐘讀一遍。一天讀叄遍,叄個小時,應該不是問題,早點起或者晚點睡。

好了,我們下邊再繼續學習。我們上次講了,接著上次講,「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同相。二異相」。我們講完同相,我們也講完異相了,「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相差別故」。我們上次講了無漏的幻用,你看有叄十七道品,有念佛,光念佛就四種念法,對不對?有持名、有觀像、觀想、實相念佛,你看這相差別很大的,對不對?就講所有的覺和不覺它們在起作用的時候,它們的作用所存在的形式以及作用、所發揮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相用完全不一樣。

完了同相、異相,覺與不覺是阿賴耶識的兩種作用,它可以產生覺的佛,它也可以產生不覺的眾生:十法界。同時覺和不覺產生與阿賴耶它們倆有共同點,都是真相。同時它們有不一樣的地方:那無漏的這種幻用那就是佛菩薩、西方極樂世界、常樂我淨;無明的幻用那就是六道輪迴、生死海邊、疲勞生死。那這個相和這個用差太大了。

你看咱們講《無量壽經》,你看西方極樂世界這菩薩長那個樣子,它就有個比喻,你色究竟天、自在天那些眾生對我們來講已經是很好了,那想像不到,而跟那個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那長得差太多太多了!這就是無漏的相用跟無明的相用的差別,差別太大了。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叫什麼五濁惡世,你看這個相,你看這個用,你看看人家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人家那個極樂世界,這個就是無漏跟無明的幻用,相差別太大了。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七寶池、八功德水,那個相用太不得了了,那是無漏的相用。我們這個地方五濁惡世是無明的相用。好了,所以我們這個覺和不覺的兩種相就學到此地。

然後我們下邊接著開始了。喔,這個阿賴耶識能產生覺,這個覺我們叫作佛;阿賴耶識能產生不覺,我們叫作眾生。阿賴耶它就能產生眾生嗎?是的。它還要具備什麼條件呢?有阿賴耶就有眾生嗎?除了阿賴耶之外還要有什麼呀?換句話說阿賴耶跟誰搭配在一起才能產生我們今天坐這的胡小林和在座的這些同學們呢,這些眾生呢?我們是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是因為什麼東西而存在在這個世界上?這個是什麼因緣?因緣就是條件,依據什麼條件我們今天就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就存在了呢?

對吧,你講了阿賴耶,阿賴耶能產生覺和不覺,覺叫佛,不覺叫眾生。能不能再細一點?具體是怎麼形成眾生的?具體是怎麼形成佛的?好,馬鳴菩薩知道你有這個想法,跟你說阿賴耶能產生覺和不覺,您非要較真兒,還要讓我給你講講加工製造過程,生產眾生的過程,那我們再接著學。

「復次」,再往下說,「生滅因緣者」,下面我們就講眾生生和眾生滅的條件是什麼,因緣就是條件。「謂」,這裡講,「諸眾生」,各種各樣的眾生、所有的眾生依據什麼產生?「依心意識轉」,這是叄件事。所有眾生依據什麼,「轉」就是產生,根據什麼產生眾生啊?心、意、識。在蕅益大師的《起信論》的《裂網疏》裡邊他引用這個經文是「心。意。意識轉」,那就更清楚。心,阿賴耶;意,末那;意識,前六。依八識而產生眾生。換句話說眾生是八識的存在而產生的,眾生是因為有八識而產生的。你看,「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如果我們說依心、意、意識轉,更便於我們理解。喔,那我們這些眾生不是爹媽生的?是。但爹媽也罷,你也罷,這些眾生們都是因為心、意、意識而產生的。這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來,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是靠著心、意、意識。

而心、意、意識,心是阿賴耶,這個阿賴耶是如來藏與生滅心和合,非一非異。這個阿賴耶,我們在這裡叫心,這個阿賴耶是由生滅和不生滅和合在一起。你看剛才我們說心不覺者,心生滅門是阿賴耶,依如來藏而有阿賴耶,依阿賴耶而有眾生。阿賴耶非可壞非不可壞:非可壞就是它壞不掉,說明它是如來藏,真如不可破壞;說它非不可壞,說明它能破掉,把阿賴耶識轉成法身。阿賴耶識尚且可以破壞,阿賴耶識而產生的眾生能存在嗎?所以我們人是由這叄個東西存在的。

這叄個東西說起來是叄件事,心、意、意識,實際上就是一個如來藏上邊產生的八種識。如來藏產生了前七識,前七識疊加在如來藏上,這個時候的如來藏加上前七識合在一起叫作阿賴耶識,叫作第八識,叫作阿賴耶識。「第八如來藏」,實際上應該這麼說,第八是不生滅,加上前七,八識,這個第八如來藏加上前七,這叫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識我們往往愛說它是第八阿賴耶識,實際上不準確,是第八如來藏加前七識叫作阿賴耶識。那麼前七,我叫意、意識,這個心叫作如來藏,是第八如來藏,加上前七,眾生是依靠這個產生的。

「此義云何。」能不能詳細解釋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呢?講的是哪一樁事情呢?怎麼眾生就依心、意、識產生呢?此義云何,講的是哪一樁事情啊?「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因為,「以」就是因為,依據阿賴耶識的存在,依靠阿賴耶識,依附於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會產生無明。阿賴耶識是海,這個海有動性,這個動性叫作無明。那麼這個無明會起現行產生不覺。無明在沒有動之前是無明種子藏在水裡邊,一旦動起來,無明起現行,它的第一個現象就是不覺,就是這個醒的心睡著了。所以無明跟不覺是成對而來的。無明在種子狀態下不起現行。這個無明種一起現行,不覺就產生了。所以阿賴耶處在不覺的狀態,是因為無明起了現行。它說,「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大家注意「起」,這個「起」就是無明不再是種子狀態了,起現行的狀態。一起現行狀態就處於不覺,無明一起現行,我們這阿賴耶就處於不覺的狀態。換句話說,塬來這顆醒著的心就變成了睡著了。

「以依阿賴耶識」。那因為有阿賴耶識,就有無明不覺起、產生。那麼這「無明不覺起」它又怎麼樣呢?阿賴耶識依據無明起了現行,處在不覺的狀態,怎麼了呢?有什麼現象嗎?「能見」。你看我們再繼續往下學,能見。哎喲,這可了不得了。無明起了現行處在不覺狀態下,它第一,它能夠觀察世界,能見,它能聽,它能看,它能想,它能分別,活的!它能夠攀緣境界,它能對外聯繫,能見。你能見,見得著嗎?我能看,能夠反映、能夠收進來這些境界嗎?我能見是我想見啊,我能不能見著?我能看,但是我看不見。能見就一定能看得見,「能見能現」,你這個能見的器官上一定會能現出你所碰到的這個境界。換句話說,我眼睛能看,能看前邊,前邊有一個紅色,這紅色就現在我眼睛裡邊,這叫「能見能現」。能見,現不出來,那你就是白內障。能看,天天在那瞪著,什麼也看不見,就現不出來。能見而且還能現,能夠真正地把這個境界映在我們的能見的器官上。

我這完全俗說啊,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加了「器官」,加什麼「映現」。實際上就是說,你能見,你能見的這個東西就能現,現在你能見上,就能被你這個能見所認識、所捕捉到。能現,這是第二個功能。就是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了以後,這個無明不覺就出現了第一個作用,它能夠認識客觀世界、認識境界。第二個,就能在這個無明不覺當中顯現出來它所見到的這些境界,能現。第叄,能取境界。第一,「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五種作用。能見、能現、能取,現出來以後,你光現到我眼睛上不行呀,我得認識它呀,我知道它現在我這了。我這有個玻璃,對面有一個紅燈。這個玻璃確確實實顯現出來這個紅燈在它的玻璃上是個紅,這玻璃知道這是個紅嗎?如果它不知道,它只是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嗎?如果它能夠認識到這個紅,它警覺它是個紅,能取境界。

我們這個無明不覺起,它能見;同時它所見的景象能夠現在它這;同時它能夠警覺它是什麼東西,能取境界。取完境界以後怎麼著了呢?它認識了這是紅,分別它。分別什麼?它就對這個境界就研究,要得出結論,要給下定義,要把它闡述出來,這都是分別的組成,文字相、語言相、心緣相,它一定要對這個境界——諸安立相嘛,給它個名字呀,它叫什麼呀?紅。這叫什麼?死。這叫活,這叫熱,這叫冷,要分別這些境界。分別,它說分別諸染淨法。它這一分別,就把塬來一法——如果一法,你分別啥呀?你有爸爸有媽媽,你才把這爸媽給分別了嘛。如果沒有爸媽,是一,你是不是分別就沒有分別的對象?分別就沒法產生。那麼這一分別就是要把一變成二,把少變成多,把塬來是一變成對立,染淨就是對立。分別諸染淨法。境界很多,現象很多,你能看,能把它收進來,給它顯現出來,並且你認識到它,然後你加工它,就是分別。分別它以後,你把這境界變成了這樣一個性質的境界、那樣一個性質的境界,分成了是和非、善和惡,分成了對立現象,分成了不同,把塬來是相同的分成了不同,這是分別的作用。

然後第五個作用:相續。這個無明不覺,它能見境界、能現境界、能取境界、能夠分別境界,同時它還有一個作用,這個無明不覺它是相續存在的。胡小林六十了,相續了六十年了,這是無明不覺呀,我這個樣子。為什麼我這無明不覺能存在六十年呢?就是因為這個無明不覺自己本身就有這個功能,它能相續、延續,所以你才會認為有人。其實它說不是,是你阿賴耶識無明不覺的現象,它的作用,它有相續的作用。說到本質,實際上我們每一個眾生能夠相對穩定存在在這一段時間,是因為你的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無明不覺起來以後,它自然就相續一段時間。什麼時候結束?我們後邊會講。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後邊也會講。

你看眾生的起,說了,是因為有心、意、意識所產生的;什麼時候結束,也是心、意、意識決定的。心、意、意識產生是因為無明,無明是無始的,所以心、意、意識的產生也是無始的,而依靠心、意、意識所起的眾生也是虛妄的,也是沒有開始的,所以我們今天沒有開始。我們沒有開始,可是我們覺得好像有個實實在在的胡小林啊,六十年了,我們有個實實在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有個實實在在的大千世界,這都是你的阿賴耶識的無明不覺生起之後的相續相。哎喲,能產生的心、意、意識尚且是虛妄,所產生的相續狀態它能有真實嗎?所以醒後空空無大千。破和合識,和合識一旦破了,八識、七識變成四智之後,立刻它的相續相就結束了。相續相一結束,空間和時間就不存在了,十方消殞,十方都不存在了。就是我們昨天講的,你一下子從十法界回到了鏡子體,鏡子體裡邊沒有十法界,鏡子體裡邊沒有眾生,鏡子體裡邊沒有法,「無我句義法」,就是這個真如心。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相續相,就是因為有無明不覺產生的。這個無明不覺,由於有無明,阿賴耶識處在不覺,阿賴耶識本身存在無明的種子,阿賴耶識裡的無明種子起了現行,阿賴耶就產生了不覺。剛才我們不是說嗎?阿賴耶有兩個作用,產生覺和不覺,對不對?那我們阿賴耶什麼時候產生不覺這個作用?因為阿賴耶識很可悲,它有無漏種和無明種,無漏種起現行成佛,成為覺;阿賴耶識裡邊的無明種起現行,產生不覺。那麼這個不覺一旦產生,它就相續。

相續,我們就有依報的相續跟正報的相續,我們的人和世界就出現了。那都是因為無明的種子起現行產生不覺,這個不覺是有相續的作用的。所以我們阿賴耶識有覺和不覺產生,而不覺是會相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們才在這個相續的狀態下產生了人的概念,產生了法的概念。它是因為這個塬因,你才產生了人執跟法執。如果這個阿賴耶識的無明種子起了現行產生不覺現象,它沒有這種相續相,你就不會產生一個穩定的人的概念跟事物的概念、法的概念。所以這是這個塬因。

所以我們有不覺,不覺有五種作用: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五個作用。這五個作用,乖乖!這一下子不覺就產生這五個作用,它是一。這五個現相──能見相、能現相、能取境界相、能分別相、能相續相,這五個相出現,這就等於我們大千世界就產生了。大千世界產生、正報依報產生是依據不覺,產生是什麼呢?產生了五類事情: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乖乖,那這個不覺太厲害了!起個名字吧,「說名為意」,義大利的意、意思的意。這個「意」字在古文是依靠的意思,就是這五種現象的產生是依靠不覺產生的。那麼這個時候不覺起作用了,這個作用叫作意,依據這個意產生了五種現象: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所以「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是依意、依不覺而產生的,依他起性,皆如幻事!不真實。

這個不覺存在,這五種現象就存在,這叫意。因為它這五個現象是依據不覺而產生的,那麼我們管不覺叫意。這個意起作用就產生了五種現象,所以這五種現象是依據於不覺而產生的。那麼這個左是依據於右產生的,右一旦消除了,左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左沒有自體。你按道理說,你要真有這個左存在,右在不在跟你有什麼關係呀?你是獨立的,你是有自體的。所以這五種現象,你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能分別、能相續,都是依據於不覺而產生的。所以我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這個認識,我們看到的客觀世界,我們所執著的這個客觀世界,我們所產生分別的這些世界,我們這個分別的能力、我們這個現的能力、我們這個見的能力、我們相續的這種狀態,全是虛幻的,全是做夢的五種情況。

做夢,你說你給我分析分析,我的夢裡邊都有什麼東西?你的夢裡邊有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能分別、能相續,你看夢裡邊相對一段時間,你做夢有我,做了多長時間?十分鐘。我雖然做了一個很短的夢,但這夢裡十分鐘一定有我,夢裡的十分鐘一定有境界,夢裡的十分鐘一定會起心動念,有分別,夢裡一定是相續的。這就是做夢的五種狀態。一旦到了不覺起現行之後,它就處在這五種狀態下。所以不覺是因,這五種現象是果。

所以我們管這時候的不覺叫作意,依靠的意思。「此意」,這個意、這個依靠,「復有五種異名」,又有五個不同的名字。那麼「此意復有五種異名」,這個意我們又有五個名字來描述這個意。第一個,「一名業識」,我們管這個意,第一個名字叫業識。我們前面說的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是它的作用。它為什麼會有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呢?它後邊這五種異名是因。剛才我們的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是果,是相,是五件事。這五件事後邊有五個動力把它推出來,產生的因。所以說,這個「意」復有五種異名。這個「意」現相是前邊五種,而這個「意」它的核心是五種識,五種識的作用產生了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這五個現象。

這五種識,這個識就是了別的意思。是因為它了別,所以它才能產生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所以我們在這裡邊又給它加了五個名字,讓我們更能正確認識。如果說就是這個「意」字,你實實在在不知道這個意講的是什麼。我說這個意還有五個名字,是不是你看能加深我們對意的理解?對它的作用、對它的內涵、對它的核心是不是能夠正確地認識?

「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第一個名字,我們管這個意叫業識。你看它開始這裡邊就加上「識」了。所以你看我們學唯識,除了識之外剩下什麼都沒有,叫唯識。你看「一名業識」,剛開始我們的心叫阿賴耶識,這個地方我們又產生了意,意好像跟識沒關係,它說別介,這個意還有五個名字,第一個名字就是識,叫什麼識?業識。為什麼?為什麼叫業識呢,它解釋了。「謂無明力不覺心動」。因為無明的力量,無明力,這個無明從種子狀態起了現行之後,它產生了一種力量,使這個阿賴耶識處於不覺的狀態,這個不覺的心動起來了,就是阿賴耶識就動起來了。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生滅就是動。那么正是因為這個意而產生了這個心動,所以我們管它叫業識,業的意思就是動的意思。所以這個意的第一個名字叫業識,為什麼叫業識呢?是因為這個意而使我們阿賴耶動起來了,讓我們無明的心動起來了。

一旦動起來之後,你看我們前面講「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叄種相」,第一無明業相,實際上是這個業識的現象,動起來了,第二個能見相、第叄個境界相都是因為這個產生的。既然是你產生的,咱就別客氣了,你既然是識,同時你又能動,我們管你叫業識。一點兒都不委屈你。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那麼這個意的第一個名字叫業識,業識的作用是我們無明力,是我們無明從種子狀態變成了現行。現行以後,阿賴耶處在不覺狀態,不覺的現象,第一個現象、最基本的現象叫根本無明,就是心動。這一動可就了不得了,「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那這因果規律就成立了。動是因,苦是果。所以這個動非常痲煩,叫起心,這個時候還沒動念。不是我們說嗎?不起心不動念。這時候就起心了,心就動起來,由無明力不覺心動。哎呀,這就動起來了。

「二名」,它第二個名字,動心怎麼著了呢?不是說不相捨離嗎?「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叄種相不相捨離」,哪叄種相呢?第一無明業相,第二能見相,第叄境界相。要不來不來,要來這叄個都來一起。你看看它怎麼來的。第二名,「二名轉識」,還有一個名字,還叫識,幹嗎呢?轉。轉就是我們說的能見。能見相是轉識的現相,而轉識是能見相的因,叫「二名轉識」。它是識,但是還有一個作用這個識,就是能產生能見的這個相、狀態、事物。「謂依動心能見境」,因為根據這個心動,它就能見到境界,這樁事情產生了,這種狀態產生了,叫相,狀態叫相。什麼狀態呢?因為這心一動,它就處在能夠見境界這種狀態下。那麼我們乾脆給它起個名字,總結意的這一類作用,叫作轉。所以它叫轉識,就是起,轉就是起的意思。

「叄名現識」。第叄個名字,這個意我們管它叫現,現在的現,現出來的意思,現識。為什麼叫現識呢?為什麼它還有這個作用?你看我們不是說嗎?「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你看我們先講到「能現」。這個能現是不覺的一種狀態,它能顯現境界。顯現境界是一種事物,而事物背後產生的塬因是因為它有一個東西叫作意,這個意它產生了能現。那麼既然它產生了能現,那是不是我們再給它起個名字,叫現識。它本身是識,現識,它有這個現的作用,這個識它有現的作用,所以我們就給它冠以名字叫現識。

現識什麼意思呢,具體說?「謂現一切諸境界相」,講啊,「現一切」,顯現出來一切境界,你什麼境界它都能顯現出來。這個不覺它一旦產生,它第一個現象是心動,第二個現象是它能了解客觀世界——能見,第叄個它不僅能見,還能把這境界給它顯現在它的不覺上。這個不覺能見,這個不覺也能把它所見的東西顯現出來,叫作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所以我們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我們能聽到這麼多聲音,能看到這麼多顏色呢?都是因為我們是不覺,我們不覺自然就有這個第叄個作用,能夠現這些境界。有多少境界我們都能現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作為人能聽、能看、能說、能有觸覺、能感受冷熱,現出來。「謂現一切諸境界相」,所有的境界它都能顯現出來、都能接受、都能夠收取、都能夠反映。

「猶如明鏡現眾色像」,它就舉個例子,就像鏡子一樣放在這,你外國人來了,它把外國人顯現出來了;你中國人來了,它把中國人照出來了。「現眾色像」,眾就是眾多的,各種各樣的顏色的像都能顯現在鏡子裡邊。「現識亦爾」,我們這個現識也是這樣。「如其五境對至即現」,如果五種境況,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在現識面前一存在,能被能見,能被轉識一旦接收,這個現識它就能夠把這五種現象接收進來,能夠顯現在不覺上,能夠被不覺吸收。「不覺」主動叫能見,轉識;「不覺」接受叫現識,現出來。「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五境當中如果擺在不覺面前,這個不覺立刻就能夠把它像鏡子一樣地捕捉到,顯現出來。「如其五境對至即現」,如果我們所謂的這種五種境界顯現在我們這個不覺的前面,我們就能把它顯出來。因為什麼呢?因為我能見,我就能現。它不說嗎?能見能現。

「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境界很多,有色、聲、香、味、觸,這個境界到底先顯什麼呢?先顯色還是先顯聲啊?沒有前後,只要存在,我就能夠收。誰來我就收誰。你們一塊來,我就一塊收。無有前後,所以我們才來到這個世界上叫頓現。那為什麼我們覺得好像一走到大街上去,車流的聲音、五光十色的世界、餐廳炒菜的味道、外邊這颳風的冷、天上下的雨淋的這個濕,好像一下子就全都讓你感受到,是吧?你不會說我出去以後,我先覺得這個溫度,然後我再覺得濕度,然後我再聽到聲音,然後我再慢慢慢慢地感覺到冷和熱,沒有。「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所以你看《華嚴經》上講頓現。這個頓現就是不覺的能現,就是這個現識的作用,無有前後。其實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好像我們深入到一個環境,立刻這個環境所有的信息、所有的情況同時都被我們捕捉到了。

你比如說我們打電話,我們一進這屋,我們不打電話,我們一進這屋,點了香了,開著燈了,空調開了,熱還是冷,裡面有沒有人施工,有沒有聲音,這一下子就全知道了,無有前後。這個能力需要訓練嗎?唱歌,男高音是要訓練,美聲,「啊……」,四年。眼睛也是,射擊運動員,他那眼神也得練。他這個耳朵,試音,彈鋼琴的耳朵這個能力也得訓練。那麼我們這個現識突然把所有境界都現出來,像鏡子一樣把這個色像都現出來,需要後天的訓練嗎?不需要,「不由功力」,不需要努力。說我一定要感覺這個冷,我才能感覺到嗎?不用。我一定要使勁捕捉這光,我才能看到這亮嗎?不用,不由功力。你看這鏡子現這個像,你把這外國人擺到鏡子面前,鏡子「哐」就顯現出來了。它要費勁嗎?不用。它要努力嗎?不用。它就現出來了。我們這個現識也是這樣,它在我們的主觀這個正報上顯現出來這些境界,不需要費勁,而且同時,無有前後。

「四名」,第四個名字,「四名智識」,這個是最痲煩的。我們說百法明門當中有個慧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就是八個能分別的心,它產生五十一種作用、心理活動,當中有一個慧心所。慧就是智慧,就在講的是這,第四名。這個意第四個名字,這個意叫識,這個識還一個名字叫作智識。這個智就是它有智慧,它聰明,它能認識問題,它能研究問題,它能琢磨問題,叫智識。解釋一下吧,「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你看。所以說它的作用是,分別就是妄想、琢磨、考慮、攀緣,攀緣染淨,染淨就是對立,不同的、對立的諸差別法,各種各樣的不一樣的法。

那在你這個境界現出來以後,它是林林總總。然後這個意它就發揮它的智識的作用,來在這種不同的各種各樣的差別的法當中,分成好和不好、善和惡、正確和錯誤,把它們變成對立的,有差別,然後造成對立,造成不同。「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法當中是兩法,一個叫染法,一個淨法。這個智識就天天琢磨,分別就是琢磨,琢磨這些染法、淨法,這些不一樣的法,就是我們說的分別。這時候有執著嗎?沒有。它有分別,在琢磨,認識這種差別,了解這種差別,認同這種差別,它是這個作用。染淨法是差別法啊,一個染一個淨,很多的染淨不同的法。因為法不是染就是淨,那麼這個智識就在這個染法淨法當中分別它們、研究它們、琢磨它們,等於就是攀緣唄。

所以你看這個意它能夠見、能夠看、能夠現,能夠現完了以後呢,它還能夠研究它。現出來接收了以後,你比如說我們這玻璃也能現出這個顏色,那這玻璃不研究它,它沒有智的作用。我們這個意有智的作用,叫作智識。所以我們老說妄想、分別、執著,剛才我們的妄想就是無明,不覺心起出現了妄想,或者叫起心,這個時候智識叫作分別。

第五「相續識」,第五叫相續識。這個意它的第五個作用是能夠產生不覺的相續狀態、相續存在的狀態,所以我們給它冠以一個名字,它是識,我們給它冠以一個名字叫相續識。這個意能夠把不覺相續,這個不覺一旦出現,它就有一段相續的期間。因變成果,果又產生因,因又產生果,因果相續。所以我們說學佛,佛是因果法,為什麼?就在這,相續。因為我們有阿賴耶識。因為我們有阿賴耶識,我們會產生無明。因為我們不覺,阿賴耶處在不覺的狀態。因為在阿賴耶產生不覺以後,它就相續,而這個相續所遵循的規律,就是因產生果,果又產生因。這個因產生果,果又為下一個果的因,然後下一個果又是下一個下一個果的因,因果相續,因因果果相續不斷,這是相續的規律,換句話說相續就是這麼產生的。

你看,所以佛法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在這一點。所以我們說不信因果就是不信佛法,為什麼因果真實不虛,在這一點上,我跟淨空老和尚在交流的時候,就說我突然讀到這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不相信因果是不行的。因為不覺是相續的,而相續所遵循的規律就是善因得到善的果,惡因得到惡的果,是這麼個相續規律。所以我們怎麼能夠不慎重我們的善因,怎麼能夠不避免這個惡因呢?因為它是相續的。你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慢慢學你就知道,你千萬不要認為我所做、所說、所為不會有結果。不是的,它是相續的,你後邊的結果就是你現在種的因。你現在種善因,一會就得善果了;你現在種惡因,以後一會相續就出現了惡果。當出現惡果的時候,一定是前面有了惡因;當出現善果的時候,前面一定有了善因。這就是我們說的意的第五種識的名字叫作相續識。

我們來看,「謂恆作意」,恆作意的意思是說,作意就是警覺,引導我們關注某一件事物叫作意。就是說你這個能見、能現、能取,智識在這分別,同時這個意還有一個作用,它觀察你這四件事,特別是它在觀察這個智識,在分別諸染淨法的時候,它引導這個意關注這種分別,跟蹤這種分別,並且把分別以後所產生的結果給它捕捉到,這叫作意。就是讓它注意到,作意就是注意到。你看警察在這值班,那邊紅燈一亮,他就作意了,引導他的關注,關注這件事情叫作意。就是引領的意思,引領注意力趨向某一個地方叫作意。那麼這個意相續識,它就是永遠處在一種警覺的跟蹤狀態下,跟蹤它這些境界,在意、引領它的注意力,吸引它的注意力,調動它的注意力,來附著在境界上。

「恆作意相應不斷」,跟什麼相應?跟境界相應。你什麼境界,我就作意到什麼、我就關注到什麼境界。你是熱,我就開始引領我的警覺注意到它是冷,捕捉它。所以恆作意相應不斷,跟境界相應,不會斷掉。你千萬不要認為有一個境界它不作意了,它忽視了,它忽略了,沒有,全在它的掌控當中。作意。所以它是警醒的,它是負責任的,它是瞭然全知的,它是對所有的境界全部關注的,全部認識到了的,無遺漏,無一遺漏。

你看它說,完了以後呢?它作意了,它是醒著的,它就把這些知識、概念、信號就全部收集在一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任」就是保的意思,保持。保持過去,過去,時間嘛,你已經做過的、已經過去的善和惡等業。等就是除了善業惡業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叫無記業。善、惡、無記這些業保持住,「令無失壞」,不讓它失掉。你看它作意,它多厲害啊。你只要幹了善惡業,我就給你保持住。保持住會不會丟掉?會丟掉叫失,你放心,它不丟、不失。那你保存保存吧,反正到最後,你過一段時間就變質了,就壞掉了。它還不壞。

「任持過去」,大家注意,過去已經發生的,「善惡等業令無失壞」,不失去也不壞掉。所以過去的善業,出世間的善法──「阿彌陀佛」,你念完之後保持住。為什麼叫金剛不壞種啊?為什麼我這句「阿彌陀佛」叫作金剛不壞種?就是這個相續識它的作用,我保持你這個善業,這個保持住,把它變成種子藏在阿賴耶識裡邊。阿賴耶識不叫藏嗎?阿賴耶識翻成華文叫藏,藏識。藏什麼?就藏這些東西。藏完了以後絕對不會丟掉,絕對不會損壞。你說這阿賴耶識,「阿彌陀佛」念半天最後變成念成了貪瞋痴慢了,我這是無漏種,會不會過兩天變成無明種了?不會,它不會變質。

好了,那你存了這麼多東西,我過去善惡等業,我幹了、說了、做了,你存就存唄,你不失就不失,不壞就不壞,能怎麼著啊?那就沒法相續了,對不對?它相續,它說,你看第二句話:「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它把這些種子讓它成熟起來,就是現行啊,幹嗎呢?變成現在和未來的苦樂等報。你看你善業這個種子它不失壞,在現在或者未來一旦成熟就形成了樂。惡業的這個種子也不失壞,被這個相續識保存住、任持住,任持住以後成熟、變成、現行,在現在或者未來變成苦的果報。什麼呢?等,「善惡等業」這裡邊對應的就是「苦樂等報」。「使無」,使這些苦樂等報,「使無違越」,不會違反你過去善惡這個業,不會出了這個邊。你是善業一定得樂報,不會違反你的善業,你這個樂報絕對不會……你比如說我這善,那你一定得樂。這個違就是性質上發生變化,我明明種了善了,那最後我怎麼得了惡報了呢?不會,肯定是樂。樂的程度呢?沒有越過也沒有不足,絲毫不爽。你是一斤的善業一定得一斤的樂報,絕對不會得一斤半,也不會得半斤,這叫沒越過。你是一斤的善業,絕對不會變成一斤的惡報,性質上也不會違反,使無違越。

所以我們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絲毫不爽,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大家我們再學習一遍,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我們為什麼學完《起信論》以後,我們知善因、修善因、得善果、得樂報呢?就是因為這個塬因,因為這個相續識它就有這個作用,你要尊重、認識它這個作用,要依循於它這個作用,來掌握我們自己的人生。你看,「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你千萬不要抱著一種僥倖的狀態,認為我的善惡等業可以沒人知道,可以不做數,可以不存儲,可以不被別人把握住。

其實我們在往生的時候,或者說,我們別說往生了,我們人在死亡的時候,經常到閻羅王那去報到,我們看到那很多閻羅王讓小鬼抬著你的檔案,在你面前。你看我們《了凡四訓》上說那個故事,有一個人、一個官修了一個橋,他到陰間去了,然後拿出了一大堆卷宗,放在天平的左邊、天平的右邊,我記得好像有這麼一個故事,他就給你衡量。這閻羅王他從哪得到這些信息啊?就從你的這個意當中的相續識這個倉庫裡頭,把這些東西調出來,為什麼呢?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所以到那時候,你突然發現,你看很多人他從中陰身有些人回來說,我在哪吐了一口痰,我在哪罵了一句人,都一下子全顯現出來了,連我自己都忘了現在,他都能夠給你調出來,就是這個塬因。你忘了沒關係,它那邊都存起來了,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你罵了一句人,起了一個惡念,或者說你起了一份貪心,或者你占了一個便宜,這些事令無失壞。

然後呢?令無失壞存起來,那就存起來唄,只要它不起現行,我倉庫裡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不讓它出來,我不得壞的受用不就完了嗎?「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你不要有僥倖心理,你幹了以後你就得報,你幹了樂事得樂報,幹了惡事得惡報、得苦報,一點不差,絲毫不爽,而且不會違反。那從重量上來講,一斤得一斤;從性質上來講,好就得樂,壞的就得苦。就是你現在未來。所以說我們現在有苦報了,得了病了,或者我們未來離了婚了,兒女不孝敬了,身體得了疾病了,或者撞了車了,或者遇到地震了,都是這個相續識把過去善惡等業的這個種子令無失壞地存儲起來,然後慢慢地把它變成你未來跟現在的這種苦樂果報。

那麼我們通過這樣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不是就產生了一個時間概念,對吧?時間怎麼來的?就是因為這個相續識,它把過去的東西存起來,然後在現在成熟,在未來成熟,所以它把過去跟現在、跟未來聯繫在一起,因為它把過去存起來了。要過去過去就過去了唄,就沒了,那不就是間斷了嘛,就沒有了,就是剎那生滅、剎那生滅,滅了就不存在,滅了就不存在。它不,這個相續識它挺負責任,恆作意相應不斷,它特別警覺,你幹什麼它都知道。完了以後是個特別負責任的倉庫保管員,把這些你幹的事它都給你存起來。然後慢慢它再給你輸送到現在成熟起來,變成你現在的感受,苦樂受,然後或者變成未來的苦樂受。

未來有什麼?我們說現報……各種各樣的報,有下一生的報,有過去無量生的報。所以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現報、生報……各種各樣的報。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所以我們老說你不能怨天尤人,你不能夠埋怨這個,埋怨那個。苦樂等報使無違越,是因為你自己過去的善惡等業被這個相續識收集在一起,讓它成熟起了現行,讓你得受用。這個事確確實實不能埋怨別人,這是相續識的作用。那麼這是說我們過去的生當中的善惡業跟現在的苦樂報之間聯繫在一起,絲毫不差,這不就是因果報應嗎?過去的善惡業是因,現在的苦樂,你看它說「苦樂等報、善惡等業」,業就是業因,報就是果報啊,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從這一點上我們如果認同了,我們就知道因果規律之所以產生,因果規律之所以存在,就在這個相續識它的作用上,就能看得到。

然後我們「已曾經事忽然憶念」,那麼我們會知道過去,我們為什麼會有時間的概念呢?對吧,你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舊,或者我們童年時代,或者我們中學時代,或者我們年輕時代,或者我們孔子老人家那個春秋戰國時代。你怎麼能夠知道呢?就是所謂歷史,你怎麼能夠認知呢?它說因為這個相續識,它能把過去的事情念起來、想起來、存起來、調動出來。你看,「已曾經事」,你已經曾經經過的事情,「忽然憶念」。所以說我們念佛的時候突然想到家裡煤氣罐沒關上,或者我車鑰匙落在車裡頭了。你就不知道為什麼你就會想這些亂七八糟東西。你這不念佛吧,有時候你沒覺得你妄念大;你這一念佛吧,一會想幼稚園,一會想爸媽,一會想公司,一會想什麼國小的時候,就是平常你不念佛的時候,你根本就考慮不到的事情這時候全都想像出來了。忽然憶念,「忽然」講的就是突然性、沒規律性。所以你過去生當中的事情,你會突然地憶念出來。所以你做夢的時候,我們就有這種經驗,哎呀,做了一個中學考試的夢,又做了一個小時候吃糖葫蘆的夢,或者又做了一個什麼什麼其他的夢,就是這個忽然憶念。這是相續識的作用,對過去的事情現在想起來了,現在在琢磨,現在在思考。

未來之事,「未曾經事妄生分別」,沒經歷過的事情,現在是八點鐘,九點鐘時間還沒到,「未曾經事」,還沒有經歷過的事,「妄生分別」。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我在這琢磨,在這想。沒發生的事呢?我中午到哪去吃飯呢?要是男孩的話,我怎麼給他取個什麼名字呢?要是生了女孩的話,我叫她什麼名字呢?「未曾經事妄生分別」,它就在這想著。所以我們能夠思考未來,能夠懷念過去,能夠追憶過去,這個是我們的什麼呢?是我們這個意的第五種名字相續識的作用。

那過去的事存在嗎?變成種子令無失壞,現在的苦樂等報就是過去的種子起了現行,讓你得到了感受。過去的事情我為什麼會想起來呢?就是因為我有這個相續識把它給調動起來,讓我在這憶(憶就是想)念(就是琢磨)。沒曾經的事情是不是我就別想了?不會,你這個相續識還有這麼一個缺點或者這麼一個習氣:它對未來的事情也在那琢磨、安排、計畫。你看我們所謂的計畫、安排、考慮,都是這個相續識的作用。

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看阿賴耶識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因為無明所產生的不覺,因為這個不覺所產生的相續,因為這個相續你思考了過去,你再琢磨著未來。無明尚且沒有開始,你看我們說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覺沒有實相,是不存在的,是自性涅槃的,是不生的,而不覺所產生的這個相續當然也是不生不滅的,也是自無實相的。那麼這個相續如果是自無實相,那過去的善惡等業它也是自無實相,那麼成熟的現未苦樂等報也是沒有實相,那麼過去的憶念也是沒必要的,也是自無實相的,未來的這種妄生分別也是自無實相的:全是虛妄的。

所以因果規律的這個事情的發生,過去的善惡等業是了不可得的,現在的苦樂等報求其體性也是了不可得。雖然了不可得,但是感受你可得接受。明白這道理吧?雖然這個有苦樂等報、有善惡等業,但是確確實實你所感受的這些事物是不生不滅、自性涅槃。雖然自性涅槃、不生不滅,但是苦樂等報你得接受。明白這意思吧。這就是我們說的,如果說萬法不生不滅、自性涅槃,這就是我們止的基礎,我們能止住,為什麼我修止能達到目的呢?就是塬來本來這些法根本就沒有生,也沒有滅,它自己本來就處在涅槃的狀態,所以我們能修止,能達到目的。因為止是存在的,止是可能的,所有的萬法,我們看到的幻相都是可以去掉的,所以我們才修止,要不然這東西實實在在就存在在那,你怎麼能給它去掉呢?是因為它不生不滅、自性涅槃,所以我們才能夠修,才能作用在它身上,把止修成功。

善惡等業令無失壞,苦樂等報使無違越,那麼這個東西又確確實實雖然萬法不生不滅、自無實體、自性涅槃,但是善惡業報又不失不壞,確確實實它會產生苦的果和樂的果。我又不能不謹慎,我在做事、舉心動念,我要注意,因為我後邊會有果報的。雖然有果報,我們的果報還是不生不滅、自性涅槃。千萬別拿果報當真,它就是不生不滅、自性涅槃。雖然自性涅槃、不生不滅,但是苦樂果報宛然,就在那,你能看得見,就是這樣。

雖然這個螢光屏裡邊沒有紅和白兩種色,但是確確實實它能演出紅和白兩種顏色。雖然它演出了紅和白兩種顏色,但是這螢光屏確確實實沒有紅色和白色。從螢光屏沒有紅色和白色來講,我就一定能把螢光屏恢復,因為紅色、白色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就能去掉它。雖然我去掉,螢光屏沒有紅色、白色,那並不妨礙螢光屏給紅色信號就出紅色的顏色,給白色信號,它就產生白色的顏色。對不對?所以我還要慎用這個螢光屏,我要真想讓它出紅色,你千萬別給它白色信號;你要真想讓它出白色畫面,你可千萬別給紅色的信號。現紅、現白就是因果規律,相用,這個螢光屏成什麼樣的相,它發揮什麼樣的用,完全是遵循因果規律,就是我們這個相續識。為什麼?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就相當於信號;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就相當於螢光屏現出的畫面,你給什麼信號,它現什麼畫面。你給紅的,它就現紅的,絕不會違反,說你給了紅的最後現白的。違越,你給了是深紅,它最後現成淺紅,好像不足,不會。那麼所以這就是我們這個相續識的作用。

我們再讀一遍。「五名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那這就把我們現前的生活就全部交代清楚了:你過去生當中你幹的事,現在是怎麼一個狀態,存起來了;你現在和未來的苦樂是怎麼產生的,也交代清楚了。那為什麼我會想過去,為什麼我會琢磨未來,全都是這個相續識它的妄用。所以活在當下,不要琢磨過去,不要琢磨未來,為什麼?這是一種虛妄的現相,這是相續識的作用,這些東西都是虛妄的,是不生不滅的,是沒必要的,是沒有自體的,是白費的。瞎琢磨、瞎分別、瞎籌劃,就是活在當下!

你看海賢老和尚,就是這句佛號是真的,就在眼前當下這一念是真的。過去的,你看是叫忽然憶念,未來的妄生分別,瞎琢磨,根本就不用、不存在,你想的事情都沒有,那你費那工夫幹什麼。所以我們讀了《起信》,隨著每一遍的深入,長時的薰修,慢慢慢慢我們就認同這種方式,我們一旦妄想未來的時候,妄生分別的時候對未來,我們就拉回來,就是這一句佛號。我們當一想到過去那天誰對我不好,我小時候我爸老打我,然後我上學的時候同學占我便宜,都甭琢磨了,這是你相續識的煩惱表現。

所以這是「意」有五種不同的名字,我們今天把這個五種不同的名字大概給大家在一起總結了一下,講解了一下。今天時間到了,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