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胡小林:學大乘起信論(唐譯本)心得分享 第五集


時間:2016/4/7 作者:果林果梅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接著上一講說,繼續向大家匯報,我們現在講的是「心生滅門」。心生滅門當中,因為心的生滅現象,所以它有這種功能,它有生滅這種現象,它也可以生萬法,它也可以滅萬法;它可以生出覺,也可以生出不覺。覺,我們謂之為佛;不覺,我們謂之為眾生。所以我們說,阿賴耶識是心的生滅門。我們上一講講到,就是說我通過修行,最後我證得了究竟覺。究竟覺就是超過菩薩地了,就是等覺菩薩以上,到了妙覺,那他的修行的道路結束了,「究竟道滿足」。「一念相應」,這個時候他與一念相應。一念,我們今天上午說,就是真如的另外一個名詞。一念相應,「覺心初起」,覺悟的心開始生起來。覺心生起來了,我們管這個時候你的覺悟狀態叫做覺。這個時候,我覺悟了,我究竟道滿足,超過菩薩地,我覺悟了。覺悟有相嗎?覺悟是什麼樣子?他緊跟著說,「始名為覺」,我們可以管你叫覺悟了。「遠離覺相」,第二句話就說這個,沒有覺悟的相。

我們上午說到這個相,一般我們說是現相的東西,在我們這個世間是兩種東西現相,心有心相,境界有境界相,所以相分成兩種。心相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的種類,譬如說愛、恨,這都是我們的心的活動、心的相貌、心的相狀、心所處在的狀態。同時我們還有境界相,境界相我們就說有六塵,你看有聲音、有顏色、有味道,這叫境界相。覺相,它既不是境界相,它也不是心相。遠離覺相。還有第三種相,就是它也不是心相,也不是境界相,它有沒有一個獨立的覺相?也沒有。那不是有些人矯情嗎?它不是精神它就是物質,不是物質就是精神。精神物質都不是,這個覺。它是不是就是一個獨立的覺相?也不是。所以,遠離心、境界相即覺相,應該完整的這麼說。

這個覺沒有相,但是你又說人們有時候他覺心初起,覺心生起來了,但是你又說它沒有相,所以我們容易執著什麼?覺心初起,我們希望真有一個初起的心、覺悟的心我們獲得了,我們容易這樣。你看我通過累劫的修行,我所有的「微細分別究竟永盡,心根本性常住現前」,心根本性我得到了,常住現前,你就會容易執著我真有一個新的覺心得到了。

下邊這一段就說,「又言」,又,它就再往下來說,「心初起者」,我們之所以說有心初起這件事,為什麼我們說你心初起者?「但隨俗說」,「但」在這就指的是只,只是的只,我們只是隨著你說,隨著我們俗人說,隨著我們凡夫的意思說。「但隨俗說,求其初相終不可得」,你要真想求覺悟心的這個相,覺心初起,你要想求開始的這個覺悟的心的樣子,終不可得,得不到。你又說得不到,你又說心又初起了,你這不矛盾嗎?你說我覺心生起來了,你又說我是隨著你說,得不到這個初心,這初心是沒有相的,那你為什麼說心初起?我隨著你說,因為你習慣得到東西,「我修行半天我要得到東西」,我說你得到了覺悟,這個覺悟叫覺心,這個覺心開始生起來了。那我就要找一個相,這個覺心是什麼樣子?他說不可得。不可得,你又說它叫初心,你又說它不可得,你這不是吊胃口嗎?他說不是吊胃口,因為你們凡夫老是說要得到一個,要著相,所以我說你們有個初心。但是其實終不可得,求其初相終不可得。

為什麼?為什麼我求這個心的覺悟的初相得不到?他說「心尚無有」,心尚且沒有,「何況有初」,怎麼會有一個初心產生?這是一個比較繞的地方,心尚無有,何況有初。我們說鏡子,我們老舉鏡子這個例子,鏡子能現一切相,而鏡子本體裡邊是什麼相都沒有。我們這顆心像鏡子一樣,它現出了很多相,凡是現了相就是虛妄的。因為鏡子無論現好相、現壞相,鏡子體裡邊沒有相。鏡子體裡邊沒有相,心在鏡子體裡邊也沒有,心尚無有,何況有初,怎麼會有初?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它怎麼會有開始?所以他在這解釋為什麼你說初相不可得。

他說,所以我們說「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所以我們說一切眾生我們管它叫不覺。為什麼?我們為什麼管眾生叫不覺悟?你依據什麼說我是覺悟,說我是不覺悟?他說因為,「以無始來」,因為無始以來,「恆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我為什麼管你叫不覺?他是覺悟,我是不覺,那我為什麼管你叫不覺?因為你從無始以來一直就有無明,不覺,無明不覺。以無始來恆有無明妄念不覺,無明跟妄念是兩個概念,無明就相當於吹在海上的風,妄念相當於被這個風一吹到海上以後生起的浪。我們為什麼說你不覺?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你一直就處在無明妄念當中。斷過沒有?從來沒斷過。以無始來恆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你就從來沒離開過無明妄念,你沒有生活在一個沒有無明妄念當中,哪怕一分鐘都沒有,所以我們管你叫不覺。

我們有無明、有妄念,相續未曾離故。如果妄念息了,如果妄念息掉了,沒有妄念了,風一停,海上的浪就平了。妄念沒有了,那個時候,「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那個時候你就會知道,其實心的相狀,心生起來、心滅掉,是它的相。心一般現四種相,一種是生、一種是滅,生、住、異、滅。生,然後維持一段,你比如說我生氣,我剛開始從不生氣到生氣,這生了;然後我生三分鐘的氣,這就住;三分鐘的氣以後我又不生了,就是開始變了,就跟我當年的生氣就不一樣了,住就開始發生變異,程度減輕了,趨於無了;生住異,異完了以後就滅了。所以它一共四個階段,生住異滅。就是任何一個心的念頭的產生,它都經歷四個階段,生住異滅。怎麼是假的?它真生起來了,它真滅掉了。我一會生氣、一會不生氣,這我有體會,我一會高興、一會不高興,我真的覺得這東西是很實在,它的生住異滅是真實存在的。他說,你如果妄念息掉了,你就發現實際上你產生念頭以後,它的心的存在狀態,這種生滅,皆悉無相,都是不存在的,不是真實的,是不存在的,皆悉無相。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就要問,怎麼不存在?我天天一會生氣、一會高興,你說它怎麼不存在?他說你看是這麼一個道理,你覺得它存在,它實際上不存在,他說為什麼?他說「以」,以就是因為,「於一心前後」。我們有一個前提,我們這顆心是一心,這顆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而且這顆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永遠在那存在著。如果這個前提我們認了,我們有這個一心,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是存在的。你有了這一顆心之後,你在這顆心的條件下,在它存在的條件下,你又生出了妄念。那他就要問了,你這個妄念是誰生起來的?誰產生的妄念?產生的機關是誰?「以於一心」,如果我們把一心做為前提,每一個人都存在的話,都有的話,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再有妄念生起來,這個妄念是有生住異滅的。這個妄念的生住異滅在一心的前提下,生在前,還是滅在前?生在滅後,還是滅在生後?明白嗎?先生後滅,還是先滅後生?這就有個次序問題。大家能想清楚嗎?

我有一心,但是你說我也有妄念,這個妄念可是有生住異滅的,產生和滅掉的。佛在這就問了,如果是一心存在的話,妄念也並存而且真實,真是有這個妄念的話,那這個妄念可是有生住異滅的,我問你,這個妄念先生後滅,還是先滅後生?還是生和滅同時?你看他說,如「以於一心前後同時」,這四個階段誰在前、誰在後,還是說這四個階段都同時?「皆不相應」,都沒根據。這一塊是最繞的。因為它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心已經有了,在這個一心的基礎上你又生出妄念,我們妄念存在不存在?如果我們認同了妄念是沒有體的,是無相的,那我們就輕鬆很多。我雖然有妄念的產生,生住異滅,但是實際上是沒它們的,那我是不是就不再執著這個妄念了?我生氣是沒有的,我的高興也是不存在的。

蕅益大師在講到這段話的時候,他有一段開示。我們今天學習他老人家這個開示,更清楚、更得力。他說,「由迷一心」,由於你迷了這一心了,你不知道你是一心,其實你有一心。由迷一心,「而有妄念」,你產生了妄念。你不知道真法是一,你要一,你想它幹什麼?你就不會有妄念了。由迷一心而有妄念,產生了妄念。「由有妄念」,因為你有妄念,「妄見」,你錯誤的看見,「心相生住異滅」,你錯誤的看見了心的生住異滅,心相有生住異滅這四個相。由迷一心,而有妄念,由有妄念,因為你有妄念,有妄念那妄念就有生住異滅,擺了事實、講了道理,妄念確確實實有生住異滅。由於你有這個妄念做為研究對象,你研究這個妄念的時候,你發現你看到了心相確確實實有生住異滅,你把它當真了。由有妄念這個現象出現,我們研究了妄念這個現象,我們發現妄念有四個階段,你看到了心相的四個階段,生住異滅。

老人家接著說,「但當推求現前一念」,「但」是只的意思,你只要分析現前的這一念,但當,你只要推求,我們分析現前,推求就是研究,現前這一念心相。「畢竟了不可得」,你是得不到這個心相生住異滅的。我們推求現前的這個心相,我現前的這個心相我們要找到它的樣子,是得不到的,畢竟了不可得。因為生了一會就滅了,滅了一會又生了,它不常住,剎那剎那生滅,就這意思,畢竟了不可得。了不可得,「則計有心相之妄念自息」,你計較我有心相的這個念頭,我認為我的心會產生相的這個妄念,自然就息了。「妄念既息」,如果妄念息掉了,「則知心相尚不可得」,你就知道了心相尚不可得,「云何得有生住異滅之相」,心尚且沒有,它怎麼會產生生住異滅?

蕅益大師往下說,你要說我確確實實生活在妄念當中,妄念確確實實有生住異滅,他就給你分析。你說你有妄念生起來、有妄念滅掉,「若謂生住異滅果有相者」,如果生住異滅真有這個東西,真有這個心的生起和滅掉。「為生在前耶」,生在前面嗎?到底是生在前面嗎?「住異滅在前耶」,到底生在前面,還是生住異滅的後邊住異滅在前?「生在後耶」,生在後面嗎?「住異滅在後」,就是生住異滅這四個先後順序是先有的生,還是先有的住異滅?生住異滅。還是生在後邊,或者是住異滅在後邊?這他就推理了。「抑生住異滅皆同時耶」,或者生住異滅這四項同時發生?也有可能。反正就這四個,生住異滅。生要在前,這是一個選擇,住異滅在前是一個選擇,生在後是一個選擇,住異滅在後也是一個選擇,或者生住異滅同時。

這就是經文說的,「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如果你有一心的存在這個前提,生在前也不對,住異滅在前也不對,生在後也不對,住異滅在後也不對,同時也不對,前後同時皆不相應,不相應就是不存在、不正確的、不對的。為什麼?蕅益大師說,「云何得有生住異滅之相,蓋若謂生住異滅果有相者」,如果你要說生住異滅確實是存在,是有相的,他就問你了,生相在前耶?為生在前耶,住異滅在前耶,這兩個人誰在前?生在後耶,住異滅在後耶,生在後還是住異滅在後?抑生住異滅皆同時耶,或者生住異滅全同時產生?

他就舉例了,「若謂生在前者」,如果我們認為心相的生在前,「為有心故生」,你是有心再生這個心,「為無心故生」,有這顆心生一顆心,還是沒有心的狀態下這顆心生起來了?你不是說心相有生住異滅嗎?你非要說有生,那我就要問你了,有兩個條件,有兩個種情況,你是在有心的狀態下又生出一心來,還是說這心根本沒有,從新開始生起來?你不是說有生嗎,你不是說你心相有生嗎?他就說了,那你是有心生心,還是無心開始生心?就這意思。

「若有心故生」,如果是有心的狀態下它又產生一個念頭,又產生一個心,就是初心,剛才我們說覺相,我們覺悟了,覺心初起,這個覺心真的生起來了嗎?如果真的生起來,他就問,若有心故生,因為這個心已經存在了,然後它又生了一個心,「則有二心」,是不是就有兩顆心了?若有心故生。他說,為有心故生,為無心故生,是有了心的狀態下生出這顆心,還是在沒有心的狀態下生起這顆心?若有心故生,如果是在有心的狀態下生起這個覺心的話,那是不是就有二心了?原來存在一顆心,這又生起個覺心,就二心。二心對嗎?不對。我們只有一顆心,怎麼會有兩顆心同時存在?

誰跟你說的我們只有一顆心,這個前提,說我們有一顆心?諸佛如來證得一心。我們不知道有一心。所以這個前提是非常非常要緊的。「唯離念智之所證」,你離了念頭你就證得一心了。諸佛如來離了念頭,他跟我們說心有,而且就是唯一。這個前提你認不認?如果你要認了,那你這個覺心生起來就沒根據了,我已經有一心了,你又生起一個覺心,那不就二心了嗎?佛說只有一心,那你生起這顆心是什麼心?還是原來那一心。始覺跟本覺是不是一回事?這是我們佛門當中最不好理解的。就是說因為我們不知道一心,我們可能認為八顆心。因為我們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就六識,末那第七、阿賴耶第八,八識,我們認為八心。我們這八心又產生百法,簡單的說五蘊,如果強調精神,我們說五蘊;如果強調物質,我們說六塵。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是一心產生的現象,所以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心。佛說我證得一心了,你聽不聽話?你說,「我聽您的。我認為雖然我沒有證得一心,但是您老人家不騙人,一心,我們是一心,我認著頭說你是一心」。那你行了,這個前提你要接受,那你的覺心生起來了。

覺心生起來了,這個覺心跟你那一心什麼關係?它既然有生,它就有住、有異、有滅,生住異滅。它生起來了,有生就有滅,你看我們人生下來我們就會有死。那覺心如果真的生起來了,它生在前,還是滅在前?當然我們認為生在前。原來我們沒有覺心,所以我們認為肯定覺心是生在前,這個心相的四個階段肯定是先生後滅,哪有說先滅後生的?不,他說等會兒,馬鳴菩薩說,這個覺心的生起的生、住(維持一段不變)、變異,然後滅,生住異滅,如果你要承認一心存在的話,這個生住異滅的排序就出現問題了。為什麼?好了,有一心,如果生在前,他說是有心生這顆覺心,還是沒心生這顆覺心?你自己就自相矛盾了。你說我認為有心所以生這顆覺心,這不就二心了嗎?原來已經存在一顆心,然後又生了一顆心,二心,那佛說一心,是不是生在前就不對了?

那如果沒有這顆心,覺心生起來了,照你這麼說,如果說我一心,我這個覺心生起的時候我沒有心,是有開始生起來這個現象,佛說一心沒有開始,那你這一生起來不就認為有開始了嗎?也不對。所以,你有這顆一心,你生這個覺心,也不對;你要沒有這一心,開始生起一心,一心就有開始了,也不對。所以生在前是不對的,無論是有一心和沒一心,它都不對,生不能在前。

生不能在前,住異滅能在前面嗎,滅能在前面嗎?為什麼?前面沒有生,你滅的是什麼?所以滅在前也不對,滅在生前也不對。所以這個生住異滅,生在前不對,因為有心生還是無心生?如果有心生,二心;如果沒心生,心有開始,不對。因為佛證明了,一心是無始無終的,所以生在前不對,那我們把這條就給否了。那我們再看看滅在前對不對?滅在前也不對。先滅後生也對,對不對?我們這一死,我們再投胎去,我們不死我們怎麼投胎,你不滅你怎麼生?好,那我們把滅放在前面,放在生前面來考察,根據一心來考察滅在前對不對。我們說了,生住異滅前後同時全都不對,那我們再把滅放在前邊來考察,放在生的前邊來考察。這不用考察,你這沒有生,你哪來的滅?所以滅在前也不對。滅在後對不對?滅在後也不對。為什麼?滅在前,前面沒有生,哪來的滅?如果滅在後,前邊沒生,哪來的滅?滅也不對。

所以你看,我們看蕅益大師這個總結得比較繞,我們大家慢慢體會。我們這個體會出來了,我們就認為菩提不可得。因為你一心當中本來具備菩提,沒有二菩提可得,沒有二心,菩提心不可得。他說,「若謂生在前者」,我先用白話給大家解釋,我再念原來的文言文,「若謂生在前者」,如果我們講生在前面,「為有心故生,為無心故生?若有心故生,則有二心;若無心故生,心則有始」,心就有開始,這都不對。「又所生心,果有何相」,如果說我們所生的心真有相,果然真的有相,我們生這心真有相,真有生住異滅,「故生在前,不相應也」。這句話不好理解。如果我們生的心真有生住異滅這個心相的話,生相在前,不對。為什麼?因為你生了,這個心才存在,你怎麼能說生是心相的一部分?因為沒生之前是沒這顆心的,所以生不是心相的一部分,應該住異滅才是。生了它,你才有了它,然後才有了相。你這個生的動作,是沒有心的時候的動作,它怎麼是你所生心的動作?明白這意思嗎?

媽媽生小孩,我們說這小孩生出來沒有,說這個「生」,生小孩是小孩的一個相。小孩說,我不是,我生出來就這樣,生是我媽媽的一個動作,不是我的相貌,我沒有生相。明白這意思嗎?我只有住,維持一段時間,八十歲就死了,住;然後開始病,異,就發生變化了,從健康的身體變成不健康的身體;最後我死掉,滅了。我只有住異滅,我沒有生。明白這意思嗎?「生」不是這個孩子的相,這孩子沒有生相。生是一個動作,從無到有的動作。「有」尚且沒有,還沒生出來,它怎麼能有相?所以生在前也不對。生不是心的相,是生之後心才有相。它沒生,這個生不是它的相。所以,又所生心,果有何相,如果所生的心真有相的話,故生在前,不相應也,你不能說生是心的相。

「若住異滅在前者」,如果我們再研究,把住異滅放在前面,把滅放在前面,放在生的前面的話,「必須有生,方得有住異滅」,一定有了生才會有住異滅。「前既無生,云何有住異滅」,前面既然沒有生,怎麼會有住異滅?所以住異滅,「故住異滅在前,不相應也」,也是不對的。你看我們現在到目前為止,我們試了把生放在前面,放在住異滅前面,把住異滅放在生的前面,都不對。

「若謂生在後者」,如果我們把生放在後邊,放在住異滅的後邊,「前既無生,云何後忽有生?」為什麼前邊不生,為什麼到後邊突然生起來了?這時間上的安排是怎麼回事?前既無生,云何後忽有生,怎麼會在後邊突然產生「生」了?它為什麼不在前邊生?誰做的主?「又由滅故」,因為有滅這個原因,「方說有生」。「前既無生」,你不生在後邊嗎?前邊沒有生,前既無生,「則無可滅」,那就沒有可滅。「前既無滅」,因為你生在後面,前面就沒有生;前面沒有生,它就沒有滅,前面既然無滅,怎麼後邊會有生?所以生在後也不對。「後豈有生?故生在後,不相應也」,所以生在住異滅的後邊也不對。

「若住異滅在後者」,如果住異滅在後,「前必無滅」,住異滅要在後邊,前邊就沒有滅,因為滅在後邊,前必無滅,前邊一定沒有滅。「前既無滅,亦無有生」,前邊沒有滅,滅在後邊,那前邊就沒有滅,前邊沒有滅,那也就沒有生。「前既無生」,云何在後就有滅?這完全是邏輯上的推理,這是文字遊戲。所以,「故住異滅在後,不相應也」。

他說來說去的意思,就說心相的生住異滅是不相應的,是沒根據的,是不存在的,明白了嗎?心相的生住異滅,我通過修行,我證得覺心,我們不是說覺心初起嗎?那我們就認為這個初心生起來,就生了。其實沒生,他就要說明這一樁事情,初心沒有生。沒有生,那我證的是什麼東西?是本覺,本來就有的,他就強化這個意思。你千萬不要認為我通過修行以後,我得到一個菩提心,我得到一個新的覺心。不是,你原來就有。原來就有,我只不過是證得它而已,我只不過是發現了它而已,我沒有創造,不是修出來的。「非可修相,非可生相」,不是生,也不是修出來的,是原來就有。那原來就有這個相,本覺,是什麼樣子?本覺無相。我們不剛才說了嗎?遠離覺相。

所以你認為有一個初心的生起,歇菜,生住異滅都不成立。那我就冷了,鬧了半天我什麼都得不到,生住異滅都沒有。他說你別著急,其實你有,只是沒有生住異滅而已,它已經存在在你的心裡頭了,它叫本覺。這不就是很大的安慰嗎?鬧了半天,我修了半天,我是空的,生住異滅,它沒有生也沒有滅,那你讓我忙活半天,忙活了三大阿僧只劫,結果我沒有得到初心,您不是玩我嗎?別別別,不是玩你,沒有初心,不是沒有心,你證得一心,就這個本覺。然後你說,我還是有本覺,我只是發現了它,證得了它。那本覺什麼樣子?本覺無相。你看剛才我們說,遠離覺相。所以所有的相,你現在生起來的生住異滅的相,是不存在的,你真正真實存在的本覺也沒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你的妄想。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我們的起心動念,覺心這麼善的心尚且無相,妄心能有相嗎?覺心初起尚且沒相,那我們平常生活在這妄心當中,怎麼能有相?所以你千萬不要把生氣當真,你千萬不要把我們世間的愛當真,你也千萬不要把我們這個世間的高興當真,沒有。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為什麼?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你要承認有一心,那這四個都不能成立。生在前,心相它從沒有到有是生的過程,生在前,你已經有了一心了,你又生起一心,合適嗎?你有了一個太太,你又來一太太,二婚?不對,一妻制,一個妻子。那不行,那你沒有太太,你再找個太太,這可以。但是沒有太太你就開始有婚姻了,對不對?一心沒有開始,已經存在了。所以生在前怎麼都不對。有心,生成二心;沒心,心有開始。心沒有開始。誰說的?佛說的。信不信?你要信了,咱們再往下討論;你要不信,那咱就結束了。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最重要,因為不是你的境界,你再不聽他的話,那就等於您就出去吧,就這意思,那就出去了,故事就結束了。

心相生住異滅是四個相,我把滅相,我們不說住異了,我們把滅相放前邊,放在生的前面。前面沒有生,後邊哪來的滅?因為生在後邊,所以滅好像在前邊也不對。那生在後邊,剛才生在前邊不對,生在後邊呢?生在後邊也不對。前邊沒有生就沒有滅,沒有滅哪來的生?所以生在後也不對。那滅在後邊對嗎?滅在後邊也不對。滅在後邊說明前邊沒有滅,前邊沒有滅哪來的生?前面既然沒有生,你後邊哪來的滅?反正就這麼矯情。所以我們小時候經常會出來一個笑話,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你說先有的雞,那個雞是誰生的?蛋孵的。前邊沒有雞,誰孵的蛋?誰生的蛋,又生出這隻雞?雞是蛋生的。那我前邊先有蛋,雞才生蛋,前邊沒有雞,這蛋怎麼產生的?雞和蛋誰在前都不對,所以虛妄的。這個例子非常有說明力,雞和蛋都是妄的,都是不存在、不相應的,用我們今天的《起信論》的這句話,叫不相應。

那是什麼?一心。那就自相矛盾了,你要有一心的話,再產生一個初心,這個初心它是有生起來,因為你說這個初心原來是沒有的,初,開始有了,那開始有是不是就生了?生了以後,它既然生,就有滅,生住異滅,生住異滅跟我這一心不就矛盾了嗎?不能平行,不能相吻合,就不相應了。不相應,就說明這個初心是不可得的。這是比較難理解的一段,大家也不必太執著,反正意思就說,我有一心了,我不能再生二心,因為只有一顆心。那所有在這一顆心的前提下,你所出現的心相都是不相應的,都是沒根據的,那就行了。覺心的初相尚且不可得,那些妄心怎麼能可得?從這舉一反三。

你說我這個心相的生住異滅皆悉無相,都是不成立的,都是沒有根的,都是不存在的,那我天天在這個妄念當中生住異滅、生住異滅,你怎麼能說是假的?所以你叫不覺。這一下子就給你定這了。他說,「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你會跟他掰扯的,你說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但是我天天有心相的生住異滅,這又是怎麼一樁事情?他說,所以「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恆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你就一直生活在無明妄念當中,從來沒離開過,所以這種狀態我們稱之為不覺。你是不覺,你老有無明妄念相續。為什麼叫妄?它不相應,它不存在,它是沒有的。就和鏡子上的灰一樣,它不是鏡體,它是妄的,它不是真實的,得不到它的。

以無始來,因為無始以來恆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那我妄念要是息了呢?「若妄念息,即知」,你立刻就知道,即就有立刻的意思,速度非常快,「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你立刻就知道,所謂你剛才說那個心相的真實性,生住異滅的真實性,全是不成立的。您又來了,你要說我妄念,我就不說別的了,但是我真有生住異滅,你又說我妄念要息,就發現我剛才說的那個妄念的生住異滅都是不存在的。首先你說我不覺是因為我有妄念,妄念有生住異滅,所以我管你叫不覺。那妄念沒有了呢?你自然就會知道你剛才說的你的妄念實際上都是不成立的,都是不存在的。

你別逗了,我怎麼天天生活在妄念當中,我覺得特別真實,二十四小時陪著我,你怎麼說它不存在?他說你看,你要把妄念息了以後,你就發現你剛才說的真實的妄念,儘管它是妄的,但它是真實的,我天天伴隨著它,它天天跟我一起生活,我認為它是真存在的。他說,實際上它的生住異滅全是沒有的,皆悉無相。講講理唄,我從我生下來那天,我晚上作夢都有妄念,你到今天給我一棍子打死,說妄念都是不存在的,因為生住異滅全都是不存在的。這為什麼?他說,因為在一心的條件下,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你這個心相的生住異滅這四個階段,如果在一心的前提下,它生也不對、住也不對、異也不對、滅也不對,誰在前都不對,誰在後都不對,皆不相應。「無自性故」,沒有自己的本性,是虛妄的,是個影子,是個夢境,沒有這個東西。你不能說夢沒有,有夢,夢沒體,沒自性,無自性故。那你為什麼說它是無相,為什麼說它是妄心?因為它沒有自性。

沒有自性不太好理解。我覺得我確確實實高興了,今天公司簽了契約,給我打了電話,我這確確實實心相生起來了,高興的心相生起來了,你怎麼說它沒自性?我覺得怎麼這東西對我那麼真實?我就是真的高興,吃飯都多吃一碗,還跟那個員工聊天。你非要說我這個高興是「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不太理解。

佛經常舉這個例子。說你看到一個路標指的是東方,你不知道它是東方,叫不覺,你沒認識到它是東方,叫不覺。你不僅不認識它是東方,你還給它一個名詞叫做西方,這錯上加錯,不覺就可以了,你還給它亂說,它叫西方,這個西方就是妄念。我就問你,你說的把東方說成了西方這個妄念,西方這兩個字這個妄念,有自性嗎?存在嗎?它實實在在是東方,是因為你迷了,你把東方看成西方,你就捕捉這個西方。「真有,我剛才真想它是西方,我真把它當成西方」,你認為這西方是真的。佛說,那是東方。「那我怎麼看成它就是西方?」因為你迷了,你迷了你還不老實,你還給它加一解釋,「不覺,妄念迷生」。不覺,不知道是東,並且妄念把它說成西。

諸位,我就說,你把這個東說成這個西方,存在嗎?生住異滅都不存在,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壓根兒就沒西方,無自性故。沒有自性我怎麼又產生了西方的這個說法?那是因為你迷了。你要剛開始就知道是東方,你會產生西方這概念嗎?不會。如果我生下來我媽就跟我說這是東方,我絕對不會把它想成西方。但是很不幸的是,沒人跟你說它是東方。你生下來就是不覺,不覺你還不老實,你還給它附加一個概念叫西方。西方真的是有生起來,因為從你迷那天你就把它給生起來了。當你一覺悟了以後,你又把西方這概念去掉了,它又滅了,生住異滅。我就問你,這個西方概念的生住異滅有自性嗎?沒有。原來西方都沒有,怎麼會有它的生住異滅的真實存在?所以沒有自性。能理解了嗎?是你把真的說成假的,然後假的產生了,然後等你覺悟,假的又滅掉了,你說這假的真真實,它有生、它有滅。佛說,不對,假的壓根兒就沒存在過,它哪有生、哪有滅?明白這意思嗎?

所以我們佛門舉的這個例子是非常有力的。他在講不覺的時候,「不覺心起」,就是不知道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那妄念怎麼產生的,它又沒有實相?由於不覺,我產生了妄念,這個妄念又不存在,但是我又產生了,什麼原因?不離本覺。因為有一個本覺在那,有一個東方的牌子讓你看見了,要沒這個東方的牌子,你也產生不了西方的概念。你看這就是我們整個這個思維過程的本質。你有一個真的,但是你不知道它是真的,你把它說成一個假的;這個假的又不存在,但是它又離不開這個真的。多偉大,你說這佛法!我們妄念就是這麼產生的。你看,不覺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無實相,西方不存在,不離本覺,它又離不開東方。不存在的話,它怎麼產生的?它是因為有一個真的,你把它看成了假的,你看錯了。

它下邊說,「猶如迷人」,迷了,「依方故迷」。你迷的是什麼?我走路走迷了,東南西北分不清楚了。你迷的是什麼?我迷的是方。「依方」,我依據有方向這件事,我迷了方向,依方故迷。你依於覺悟而有不覺,你因為有方向,你迷了方向,你這個迷才產生,要不然你迷怎麼會產生?是因為有一個方,你不認識這個方,你叫迷。如果連方都不存在,你迷的是什麼?能明白這道理嗎?依方故迷,依本覺而有不覺。所以當你有不覺狀態的時候,特別恭喜你,說明你有一個本覺,你只不過是依據它產生了一個妄念而已,要不然你這妄念連產生都產生不了。他說猶如迷人依方故迷,這幾個字一定要好好體會,因為有了一個正確的方,你迷了它,所以你產生了迷惑。要沒有這個方,你的迷是出不來的,沒有真的,假的是出不來的;沒有正確的東方,你不會產生西方的概念。依方故迷。

「迷無自相」,這能理解了吧?你把我這看成西方,西方確實不存在,沒有自體,那是東方,迷無自相。但是後邊又給你補了一句,「不離於方」。雖然迷這個西方,你迷了以後你說,東方說成西方,雖然這個西方是沒有自性的,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不離於正確的東方,因為你是依靠這東方才產生的迷。雖然它本身一點價值沒有,但是它還是從真的變現出來的。迷無自相,這就別當真了,也不能不當真,不離於方,它又是從正確的產生出來的,你通過這個不正確你能找到正確。你把不正確的丟了,你正確的也就完了。因為你那個西方就是東方,您千萬別把它給扔了。你說它沒自相,你看,他不是說了嗎?迷無自相,那別搭理它了,沒自相,沒西方。不是沒西方,那是東方,你說它是西方,你那個西方不存在,這個被說成西方的東方是真有。因為它是東方,是你給它冠了一個名字叫西方,你說那個西方沒有,你說那西方就是東方。

你把這西方扔了,你把這冰扔了,你也找不著水,因為那水就是冰化的。你說這冰不是水,扔了它,我去另外找水。告訴你,現在氣溫零度以下,除了冰沒有水的狀態。你要把所有的冰扔了,你也找不到水。佛反覆用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不覺的真實價值。第一它不離於覺,它是由覺而產生的;但是它又不是覺,它是迷了,沒有自相。你不能把你說的那西方當成西,壓根兒沒這東西,它就是一個東方的牌子。

我再強調一遍。這個東方的牌子我從什麼時候不知道它是東方的?無始,打你生下來那天你就不知道它是東方。第二,那我能不能認識它是東方?能。我能不能把它錯當西方這個事給它糾正過來,給它改正,看成東方?佛說那當然了,你要不能,我來這幹嘛?我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從看成西方把它看成東方,改正,從不覺到覺、從冰到水、從西到東。你願意跟著我走嗎?你說吧,我跟著您走,我全生活在錯的當中,我願意跟著您走,您說什麼是什麼,服了。

所以他這一段講的就是分析你的妄念的真實性,明白嗎?你明白這個道理了,這根本就不存在。不存在但是它又是真的,它是依於真實的而產生的一個妄相。所以這說了,「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這個東方在那兒,它從來沒有生住異滅,而你這個西方可是真有生,因為原來沒西,你妄念把它想成了西,這個西就生起來了,等你覺悟了以後你又把這西變成了東,它又滅了,這生住異滅皆悉無相。這生住異滅,本來這西方尚且不存在,它的生住異滅怎麼能有?所以皆不相應。則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我們把這一心看成東方,前後同時都不相應。

我看成西方,這個是生在前,還是滅在前?你說要生在前,我是有東方生出西方,我還是沒有東方生出西方?佛說這東方一直就存在,沒有開始那天,也沒有結束那天。那這東方生出這西方如果是真實的,是不是就有兩方了?不對,佛說只有一個東方,你怎麼又出現一個西方?只有一方。這個東方在存在的前提下,它又生出個西方,就二方。不對,佛說只有一方,東方只有一個。你要說它是西方,沒有;你要說是東方,對不起,你要說是東方的就是這個,就沒必要再生了,就這意思。所以生在前不對。那我產生的這個西方,是在沒有東方的前提下產生了一個新的西方,或者說產生一個新的東方,這東方有開始。佛說這東方沒開始,東方一直就存在。所以生這個方的概念是不存在的,生在前是不存在的。滅,剛才我們舉的例子,就這意思,滅在前也不對。所以,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

「如是知已」,如果你這麼認識到了,認識到這個意思之後。「如是知已」,已就是停止了,結束了。如果你的認識到了這個階段,「則知始覺不可得」,沒有始覺,你怎麼得到?生住異滅全都是無相的。所以你想得到,通過修行得到的始覺,是不可能得到的。這一下就像泄了氣的皮球,那我修什麼,念什麼佛,我去什麼西方?得不到!如是知已,則知始覺不可得,他馬上又跟你說,您說那個始覺不可得,您說那西方得不到。「不異本覺故」,它是東方,因為你說那始覺雖然不可得,但是你那個始覺就是你的本覺。這馬上又煥發起信心來了。那你告訴我那本覺什麼樣子?本覺無相,離一切妄念相。

我們前面學了,阿賴耶識有兩種作用,產生覺和不覺。覺是說,「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離一切妄念相,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你得到了本覺,但是它沒有相,你就別琢磨它長什麼樣了。你要非問,我們今天上午講了,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就不再重複了。所以,則知始覺不可得,以不異本覺故。你那個不覺,你那個初起的這個心,一念相應覺心初起,我通過修行,我跟一念相應、跟真如相應,證得真如之後,我的覺心開始有了,這個覺心確確實實就是你的本覺,沒有另外的一個覺心可得。就這意思。

再往下來,下邊一段,「複次」,接著往下說,「本覺隨染分別」,它這個句號點在「染」後邊,實際上是不對的,蕅益大師點的是「分別」的後邊。「複次本覺隨染分別」,句號,「生二種差別相」。就是什麼意思?我這本覺,「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我是因為有個本覺,有了本覺,我在這本覺的基礎上產生了不覺;我不覺消滅掉了,我又產生了始覺。那我這個始覺,或者我這個本覺,是不是從染過來的?隨著染分別,染分別是我們的妄念,因為染就是分別,你要淨就不分別了,所以染的特徵就是分別。隨著染分別的狀態,隨著本覺在染分別的這種存在狀態下,它回到了淨,它生了兩種相,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

本覺沒有相,你怎麼能說有兩種差別相?你剛剛說本覺沒相,怎麼這又來兩種差別相了?隨著染的分別的狀態,我們說它產生兩種相,其實它本身是無相的,是因為它在染的狀態下它有兩種相。第一個就是「無明相」,它沒有了無明,我們說它產生了「淨智相」。這個淨智相是相對於我在染的狀態下的無明而說的,並不是我本覺真有一個淨智相。我這邊抹了黑,黑的那邊叫不黑。不是真有個不黑的相,是因為我相對於這個黑來說,那個是不黑,明白嗎?那個是什麼顏色不重要,反正它不黑就行。那我說給它一個名字,它是什麼顏色?那個是黑,這個是?這是不黑顏色,其實它沒顏色,它只是不黑而已。

我們的本覺在染的狀態下它沒有淨智,它還沒有什麼?沒有不思議的用,它一點作用都沒有。它有作用就是貪瞋痴慢,造業,殺盜淫妄,這是它的作用。它成了本覺之後,它出現了不思議的用相,它真的發揮很大作用,明白嗎?那相對於它在染的時候那種狀態,它又產生了兩種跟染有區別的現象,第一個,「淨智相」;第二個,「不思議用相」。大家能理解嗎?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染分別放在前邊。要不然,你不剛說本覺沒相嗎?您老人家怎麼又說生二種差別相?您到底哪句話是真的?您怎麼又說二種差別相?那是我們根據染的狀態下,它翻染成淨了,它離開染變成淨了,我們根據染來說它有兩種相,生了兩種相,其實真的沒有生,本具的。所以,複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這一「生」,我們又執著真生出來了,其實人家本來就那樣。

生二種差別相,哪兩種差別相?我再強調一遍,本覺是無相的,怎麼會有兩種差別相?是針對你染的狀態下而說的。我沒什麼高,我媽生我,我長到二十三歲就這麼高,一米八六。你為什麼說我高?因為後邊有個一米五的,所以我說你高。你要這麼說,那我要跟姚明比我就是矮,對。所以不真實,所以是不存在的,只是相對於矮來說我高,我要相當於高來講我就是矮,它既然能變,它就不是絕對的。我要是高,我這高,我怎麼姚明一來我就變成矮了,那我原來那高是真的是假的?假的,完全是依靠別人而成立的。依靠別人存在的東西就不真實。左就不真實,為什麼?因為有右才有你,沒右就沒你。你不真實,有你媽才有你,沒有你獨立的。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這是真的;媽生的就假的,因為沒你媽就沒你,就這意思。

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哪兩種差別相?這是我們最關心的。第一,「淨智相」,他有智慧,他也有智慧。你別想我這成佛了,成覺了,我是不是就木訥了?不是。我現在抖機靈,每個月的工資多少給爹、多少給娘、多少給家裡,我會算,我會算計,我聰明,我有智慧,我會安排、我會計畫、我會設計、我會學習、我會考博士。這都是智,你這個智叫染智。這個染智翻成淨智。你千萬不要認為我獲得本覺以後我就沒有智了,不是沒有智,是沒有染智,這個智是不滅的,變成了淨智。所以第一,你產生一個相叫淨智相。一聽這個,還有我,我還有智慧,我不是學完了以後變成傻子,沒我了。有些人說學完佛不就真空了嗎?真空不就沒我了嗎?那我幹嘛要學它?我還在這兒挺好,早上吃點海鮮,晚上看個電影。佛說,你有這些思想的活動就是一個智的現象,你成了佛以後也還會有智慧,但是那個時候的智慧跟你現在的智慧可不一樣,你那智慧是染污的智慧,你成了佛以後產生淨智,你處在淨智的相,狀態,就是我們說的般若德。般若不就智慧嗎?

還有一個相叫「不思議用相」。那個時候,你要恢復出來以後,可了不得。我現在能起作用,我現在在凡夫地我也能夠起惑造業。我一會打人,一會罵人,一會貪污,一會腐敗,一會談戀愛,這都是造業,一會結婚,這都是造業,這個業可思議,可思可議。正是因為有思議,所以你才會造業。這個業一點價值沒有,只會依業受苦,受業報身。那個不思議業,你從來就沒有幹過人家那些事。哪事?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你在這兒不持戒、不忍辱、不精進、不禪定、沒智慧,那邊人是六度萬行圓滿具足,不思議用相就產生了。

他就解釋什麼叫淨智相?我這個本覺在染的狀態下脫離了染,隨著染的分別的去掉,我產現出兩種相對於染時候我存在狀態的兩種新生狀態,一個叫淨智相,一個叫不思議用相。這對我們很有作用,淨智相是講我們自己的智慧恢復了,變成淨智,同時我們還會起作用產生不思議的用相。你光有智慧,你挺有能力,你也挺聰明,你什麼也都知道了,你沒用,聾子的耳朵,擺設。別著急,還有一個不思議用相。那我們看一看,我們這個本覺在染的狀態下出染了,然後它這兩種相對我們非常的重要。我們要認識到,當我們離開染分別之後,我們會恢復我們原本具足的淨智相跟不思議用相。

我今天上一堂給大家匯報的時候說過冰,濕只存在兩種狀態,一個是水,第二個是冰。在凍的狀態下,水的作用可就全都沒了,不是沒有,是封凍起來了。把這冰一換成水以後,我說這個水有融相,融了。原來這冰可不行,它是方的就是方的,放哪它都是方的。一變成水以後,我把這個水放在杯子裡,它就是杯子也能容下;我放在臉盆里,它就是臉盆的形狀,它融,融相。同時它還有潤用,它能解渴,它能潤,水是潤的,我渴了,我就可以喝點水;我屋子乾燥了,我弄點加濕器,這都是水的潤用。是不是恢復了?

水的融相相對於冰來講,是不是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你怎麼會成這樣?原來你冷冰冰,方方正正一塊白的,你怎麼突然變成水之後,你可以隨著你的容器而改變形狀了?這個樣子真變了。原來那麼不合作的態度,現在變了,你放我哪兒我成什麼形狀。這叫什麼?淨智相。同時水,你冰能幹什麼,我說了?除了冰屍體、死屍之外,你還能幹點什麼?你什麼作用都沒有。你要變成水可不得了,孩子洗尿布,冰能洗嗎?媽媽餵藥,水能喂,冰能餵嗎?冰變成水之後,一分鐘之內恢復了這麼多的作用,是不是不可思議?冰看這水就簡直太羨慕了,「大哥,你可真行,我給你頂禮」。那水說,「弟弟,你不知道,原來你也這樣,你只不過是在零度以下而已。你通過修行出來了就跟我一樣,完全恢復」。真的,我本來是水?是水,你只不過是零度以下的水而已。你看,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隨冰分別生二種差別相,變成了水,第一,融相,淨智相;第二,不思議用相,水多少作用!冰才有幾種,說實話,冰什麼作用都沒有,跟水的作用差太多了。「上善若水」,沒說上善若冰,你聽說過這個說法嗎?最好的善就是水,沒有說上善若冰,那就不思議了。

這冰就特羨慕,天天到水這兒聽經聞法,「大哥,你給我們講講吧」。這水說,「實際上真冤,你也就是水,你只要零度以上您就,我佛能幹什麼你眾生也能幹什麼。我現在的水就是過去的冰,原來我也在弟弟您這種狀態下待過,我也當過冰。現在我當水了,你不用給我磕頭,你現在給我磕頭也沒用,跑寺院也沒用,你好好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變成水你就恢復了」。行了,方法有了,咱就照著乾吧,修行靠個人。現在不行,現在這冰它不好好把溫度提高,它老到那個從冰場走到冰場。跑寺院不就是從這個冰場跑那個冰場嗎?成天拜這個師父、拜那個師父,就是從冰場跑到冰場,他從來沒去過熱地方。所以他永遠處在凍的狀態,真可憐。

我們再看看淨智相,他就解釋了,什麼叫淨智相?「淨智相者」,一出現這個「者」字就是要解釋上面這個詞了,「淨智相者」。錢者,掙來能花的東西叫錢者;命者,每一個人都有命,這解釋。出現「者」字,我們注意下邊這段話就要解釋上面這個概念,他用「者」字來引出。「淨智相者,謂」,講的是什麼?「依法薰習」,大家注意,依法薰習這個「法」很重要,沒有法就沒法薰著了,我們要依法薰習。如果我們不依法薰習,那我們就是依煩惱薰習,就永遠出不來。所以你看,注意到了,「謂依法薰習」,這就是說學習的重要性,念經的重要性,念佛的重要性,這都是法,八萬四千法門用這種法來薰習,來薰習我們,依法薰習。

「如實修行」。薰習是學習,薰我們的思想,薰我們的觀點,薰我們的認識,建立我們的理論體系,學習我們的修行方法。完了以後,如實修行。依法薰習是不是就是看破?如實修行是不是就是放下?依法薰習就是毛主席說的矛盾論,給你講理論,五種矛盾怎麼轉化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依法薰習。如實修行就是毛主席講的實踐論,理論明白了你就得幹了。學習兩個字也是兩個動作,學叫依法薰習,習叫如實修行,這是兩個動作。注意,他沒有廢話,依法薰習,如實修行,這是斷惑;「功行滿足」,證真,斷惑證真。功行滿足了,你的功夫、修行到位,全部結束了。

什麼叫功行滿足,你給我個標準行嗎?修到什麼程度我就功行滿足,就可以不修了?他說,「破和合識」。什麼叫和合識?和合識就是阿賴耶識,不生滅與生滅合在一起。所謂和合識就是有海,海上有了風叫無明風,無明風一吹這個心海,產生了識浪,這個識浪是疊加在海上的,整個海就變成了浪。可能說風一吹到這海上,有一塊海是平靜的嗎?全海即波,全部的海都變成了波,這個波叫做識,給它舉個例子叫波。這個時候的識是不是和合在一起?沒有水不產生波,所以波的現象一產生,它是海水跟風的結合物,跟動的結合物,是合在一起的。所以它必須得有海,沒海沒法產生波,第二它必須得有風,第三得必須形成波,所以海、風、波這三個合在一起叫和合識。

這和合識是真的假的?假的。為什麼?它可以壞掉。你不信,你試,你把風一停,波一沒,回到海了。所以我們才能修,要不然修什麼?永遠在浪的狀態下,您不是逗悶子嗎?這風能停得了嗎?風要停不了,浪可就停不了,就歇菜吧,回家該幹什麼幹什麼。不不不,無明風一停,波就沒了,破和合識,它能破。和合識我們現在看很可怕,六道輪迴、地獄眾生、生老病死,太恐怖了。實際上就是毛主席說的紙老虎,「美帝國主義就是紙老虎」,真的,它就是紙老虎。它是無明風吹動的心海產生了識浪,所以和合識。

和合識能破的,就換句話說,波有生就有滅。這又回到我們剛才那波,波不就是妄念嗎?它好像有生起、好像有滅掉,風一來,生起了;風一沒,就滅掉了。它有生住異滅,你怎麼能說生住異滅是假的?我問你,離開海有波嗎?一下子心就虛了,「沒有沒有」。你在外邊花天酒地,那不是老爺子給你掙的錢嗎?這要給你一斷檔,你還牛什麼牛?你還坐賓士車,去四季酒店,沒戲了不是嗎?你富二代,你是二代,你有富一代你才能成為富二代。它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和合識一點都不可怕,虛的。所以別人跟你發脾氣也罷,得病也罷,癌症也罷,確確實實沒這個東西,都是把那東方看成了西方,西方真的不存在。

破和合識,我就講清楚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性海,自性海當中打它有海那一天它就有風,這風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我這個海來到我的心裡的時候,它最好它沒風,我一生下來就是佛多好,為什麼我生下來當凡夫?佛說,是,有海這第一件事恭喜你,但是你這海打來的那一天就伴著風,就有著浪。什麼時候開始的?沒有開始的時候,無始。沒始,沒始怎麼會有?所以虛的,它沒有開始。這一心沒有開始,一心上所產生的無明就沒有開始,因為無明是不是依附於一心產生的?一心沒有開始,無明怎麼會有開始?不是說我一心了十年,最後在第十一年產生了無明,沒有,打你有真如那天它就有無明。所以破和合識,這個和合識破掉了。破和合識的前提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去掉了,最後一品無明一滅,立刻和合識就不存在了。

「滅轉識相」。和合識是什麼跟什麼的合?再給解釋解釋。是第八識的如來藏跟前七識的轉識(前七識都叫轉識)合在一起形成了八識,第八跟前七和合在一起。第八的如來藏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八識,也叫如來藏識。如果沒有無明風,這個識叫庵摩羅識,就是我們說的自性,就是我們說的法身,就是我們說的真如。如果它有無明風吹在第八識的這個如來藏上,它就產生了前七識。前七識跟這八識合在一起叫和合識。和合識上邊的前七識叫轉識,為什麼它轉?它生起來了,因為第八識的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沒有開始那天,也沒有結束的那天,而這個七識是有開始和結束的,就是我們說的妄念有生住異滅,但是這生住異滅是不是依附於這個不生不滅的東西產生的?

「滅轉識相」,轉識相沒了,這七識平了,浪沒了,七識就是識浪,浪沒了。浪沒了,這個第八識你就別再叫它阿賴耶識了。阿賴耶識是第八識如來藏跟前七識的統稱,叫和合識的名字,叫阿賴耶。這個前七識一沒了,如來藏在煩惱當中,如來就出來了。如來一出來,就不能再叫如來藏了,它不藏著,它出來了,顯現出來,不是顯淨智相嗎?顯出來了。顯出來以後,我們管這種狀態下的如來藏叫做法身。實際上是一回事,就是區別於有風的浪還是沒風的海。沒風的海叫法身,有風的浪叫阿賴耶,它是和合的。如果你破了這個和合識,滅了這個轉識相,七識不存在了,這個時候不是什麼都沒有,就轉這個八識成四智了,我們經常說轉八識成四智。

這個時候「顯現法身,清淨智故」。顯現法身,這應該有個句號,這是我的理解,你們可以不加,因為蕅益大師在這就加了句號。顯現法身,法身是什麼?法身是真如體。明白這意思嗎?我們任何一件事物都有體和相,還有用。你比如說水,這是一個事物,它有體嗎?濕是它的體,水是濕的;融相是它的相,它呈現出一種融相;潤用是它的用。所以你看體相用,這個水全部具足。你哪見過一個水它不能潤用的?你哪見過一個水它沒有融相的?你哪見過一個水它不是濕的?所以體相用說起來有三件事,實際上是不是就是一個水?說起來有三,實際上就是一個。

我們凡夫也有體相用,我們的體就是阿賴耶識,我們的相就是無明跟妄念,我們的用就是造業,也有體相用。人家這時候也有體相用,人家的體,法身。咱們這身,業報身,這叫體,身體,是業報身。人家是法身,有體。人家有相嗎?咱們的相是無明,無明相;人家的相,淨智。所以淨智相這一條就把如來的法身跟什麼?跟般若身就闡述了。法身是它的體,淨智是它的相,後邊第三個,不思議用相,是它的用。你看人家的體相用,第一條闡述了體跟相,第二條闡述了它的起用。我們也有體相用,但是很不幸的是我們的體相用就跟那凍的體相用一樣。凍的體還是濕的,沒失去,我們真如法身沒失去,我們的體也是法身。但是我們的相和用可差大了,就是凍的相跟水的相差遠了,凍的用跟水的用差遠了。你看看人家,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法身清淨智」這五個字,就說明他的兩身,一個是他的法身,體,一個是他的相,體相。

這時候你就會提問題了,提什麼問題?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這轉識相真給滅了?沒了嗎?從有到無嗎?這東西怎麼能夠從有到無?原來是存在七識,滅了,再也沒有了?等等,不是,不是你那概念叫滅,它沒滅。沒滅,那我原來這個和合識轉識相,轉識相跟我現在的法身清淨智是什麼關係?難道說真的是有一個新的法身和新的清淨智產生了嗎?不是,不是,千萬不要有這種概念。我原來沒有法身,我通過修行我產生出一個法身,不是;我原來沒有淨智相,我現在通過修行產生了淨智相,不是。是把轉識變成了它,轉煩惱成了菩提,沒有新的菩提,就是原來那煩惱。這時候你就會提問題了,我這法身清淨智是新產生的,還是從別人變來的,還是從別人那轉過來的?他說,是轉過來的。所以第一句話容易造成一種概念,就是和合識滅了,轉識相也滅了,滅轉識相。破和合識,和合識就不存在了;滅轉識相,轉識相也沒了,那等於前八識全否定了,全都不存在了,是不是?不不不,不是,等等,顯現法身清淨智故。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和合識轉識跟法身清淨智的關係。

他後邊這一段就解釋它兩者的關係,隨後你就發現真的是菩提不是新得的。他說,「一切心識相」,一切心識相就是八識,這心處在八識狀態會現相的,眼識有眼識的相,鼻識有鼻識的相,身識有身識的相,一切心識相,它會現相。「即是無明相」,就是無明的相,就是因為無明才產生的。所以我們給這個心識相起一個簡單的名字叫無明相,因為你無明才會產生這些心識相。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他首先就給你定義了,所有的心識相就是無明相。後邊你就很討厭這個無明相。他說你別討厭,「與本覺非一非異」,這個無明相跟那個本覺不是一,也不是不一,與本覺非一非異。波跟海是一嗎?不是。波是波,海是海。又不是不是一。所以非一非異。波是波,波有生滅現象,海可沒有生滅現象,所以它不是一;但是不異,波就是從海來的,波是濕的,海也是濕的,從性上來講,確確實實沒有差別,不異。與本覺非一非異。

你看看我們今天有八識,很恭喜我們,它跟我們的本覺是一,非異;但是剛高興,他又一大巴掌扇給你,也不是完全一樣,本覺不生不滅,你那個八識可是生滅。所以跟本覺非一非異。正是非一,所以我們才要修行,我們要把它歸一;正是非異,我們才能修成,因為我們沒有二,我們就是本覺。所以,非一給我們了前進的方向,非異給我們很大的努力、很大的安慰,你就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現在是眾生,生活在八識的狀態下,但是非異,你跟佛沒有差別。真的?那我就回家歇著吧,泡個澡,喝二兩酒,不是非異嗎?不行,非一,後面還有一段話,你可跟他不一樣,您別,我一說非異,您就驕傲上了。非一非異,非一就是我們得提高警覺,我怎麼還跟他不一樣?不一樣就是你有無明,起了識浪,你把它停掉就好了。

他上面說了,我這心識相即是無明相,它與本覺非一非異,那完了以後,「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就是說它可以壞掉,也不可以壞掉。這又矛盾了,你到底是能壞還是不能壞?他說非是可壞,這個「是」,不用考慮,非可壞,他為了好聽他加了一個「是」字,非是可壞,因為四個字好聽,押韻。非是可壞,非不可壞,你看後邊非不可壞四個字,那我前邊三個字,怎麼辦?再加一個,這不是押韻嗎?非是可壞,非不可壞。非是可壞就是不可壞,為什麼?因為本覺不可壞,真如不生不滅。你想滅掉真如,今天我們早上講了,你歇菜吧,你打有真如那天你就得善待它。這孩子生下來你就得陪著他,他回不去了,要不然你把他教育好,要不然他成流氓,反正這兩種情況你考慮。你說我幹嘛要這孩子,你回去吧,你生了十五年,再回到媽肚子裡,歇菜。對不起,你要不然甭要他,要他你就得把他帶出來。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就是不可壞;非不可壞,也不是不可以壞,是可以改變的。

「如海水與波」,他就舉例子,就像海水跟波一樣,「非一非異」。是不是海水跟波是非一非異的?這點大家都理解了,非一非異。那海水與波非一非異,他下邊這兩句話,「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這很好理解,他講的這兩句話是它非一的地方,非異的他就不講了,波跟海非異,是一回事,他就不談了,這兩句話就講波跟海的不同點。因為我們最關心的是不同點,我只有把不同點改成了同,我才能成佛。所以你看他講,他這兩句話,你不是上面說嗎?海水與波非一非異,那我們應該首先討論的就是非一,它的不一樣性。不一樣性他用兩句話來描述,你看波因風動,波動,波是因為風才動的。水性動嗎?你波動了,我水性改了嗎?從濕改成幹了嗎?水性沒動。您再大的浪,我水還是濕的,我水性並沒有發生變化。你看你這個波動了,一會生、一會滅,你的性不穩定,你看我水這性老是不滅的。波因風動,非水性動,水的本性並沒有發生變化。

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這是另外一個情況。你看你生起來是因為風生起來的,但是我可濕性沒動,我的本性沒改。若風止時,如果風要滅掉了,若風止時,波動即滅。你看,你有生有滅,風來了,你就生起來;風沒了,你是不是就滅了?若風止時,波動即滅。水性滅了嗎?水性的濕性滅了嗎?沒滅,你平了,我還是濕的。我要是隨著波生起來,我濕性變成乾的;然後你再一平,我又還成濕的,我水性動了,那咱們什麼都甭說了,咱倆完全是一樣。咱倆不一樣,你生起來了,我濕性還是濕;你滅了,我還是濕,我性根本就沒變。你看你這變化多大,昨天說愛我,今天說不愛了;昨天管我叫師父,今天管我叫凡夫,你的變化太大。我還是我,我沒變。他就講了海水與波的非一性。非水性滅。

「眾生亦爾」,眾生也是這樣的,也如同海水跟波一樣。「自性清淨心」,就相當於海。他前邊講了,自性清淨心,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你波這個動的現象並不是我水性是動的。我水的本性是濕,我的水性不是動。不是說你這個波動是因為我造成的。我如果水性本身就是動的,那你不能埋怨這個波動。你是風吹起來的動,我的水性本身我是濕的,我沒有動性。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也不是我水性有滅的這個現象,也沒有。我水沒有動的現象,也沒有滅的現象,你這個生和滅跟我沒關係,我的性是濕的。明白這意思嗎?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波會產生、會消失?就是因為有個無明風,我這個水有一個弱點,我耳根子軟,我容易隨緣,你說什麼我就聽什麼,你有風那我就動動,你沒風我就停了,反正我這人沒什麼主心骨,就這意思,它隨緣。

隨緣,但是它不變,它還是濕性,它無論在波的狀態下,還是在水的狀態下,它都是濕的。雖然我不變,但是我並不妨礙隨緣,雖然我是濕的,但是我並不妨礙起浪,我也並不妨礙風平浪靜。你愛怎麼著怎麼著,反正我都隨著你,我就是一個膏藥貼在你身上了。你要去廁所,我就跟你去廁所;你要去佛堂,我就跟著你去佛堂,我是隨緣。但是隨緣,我還是膏藥,沒變。不是說到佛堂我就變成別的東西,我到了衛生間就變成別的東西,沒有。所以,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眾生也如此,「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自性清淨心,既然自性是清淨的,它為什麼會動?這個原因在哪裡?所以佛法講因緣。這個因是什麼?無明是因。因無明風動,無明風吹動了自性清淨心,這自性清淨心是不是就相當於海?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怎麼了?無明風吹在自性清淨心上產生什麼現象?「起識波浪」,起了識浪。

「如是三事」,哪三事?自性清淨心、識、無明,如是三事,這三件事。「皆無形相」,都看不見,沒有相。自性清淨心沒有相,無明也沒有相,產生的八識也沒有相,皆無形相。「非一非異」,你說這三件事是一,不對,海是海,浪是浪,風是風。但是你要說它不是一也不對,它不就是一個海產生了浪,這波不就是海,那風不就是波的動嗎?它也沒有不一樣。非一非異。說起來有自性清淨心、有識、有無明三件事,實際上是不是就這一個東西?是這一個東西,叫非異;不是這一個東西,說起來有三個角度來考察它,又是非一,非一非異。

然而,一聽這個我們就有點含糊了,這三個摻和在一起,能分開嗎?他說,「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然而這個性淨心是動識產生的根本、基礎,就是這個浪是產生在海上的,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無明沒有了,「動識隨滅」,動識也就跟著滅掉了。動識滅掉了,「智性不壞」,它有智慧的這個本性,它的智性,並沒有隨著無明風的歇息、識浪的消滅而消失,智性是不壞的。這個時候的智就是我們說的轉八識成四智,智性不壞。它是性它就壞不了,自性清淨心它有智的這個本性,自然就有本覺,它是不會壞掉的。就是說告訴我們淨智相的產生,這個淨智相從哪產生的?它是從這個和合識產生的,那和合識它可以壞掉才能產生,它不能轉變就產生不了。他就講了這個過程。這個無明的相,心識相是無明相,這個無明相與本覺不是一,也不是異。因為這個特性,所以我們非可壞非不可壞,不是不可以壞掉的,可以壞掉它才能變成本覺;正是沒有差別,所以它就是本覺。

你別我修了半天,變成不是本覺了。您放心,那車子一到站就是北京,絕不會去天津,你不到站則罷,你到站就是北京,就怕你不到。這點事你放心,就怕你不修,修了你就成佛。有些人會說,我修著修著修成什麼了?非異,你修成就是佛。那我就別修了,我不就是佛嗎?不,非一,你跟佛你還差著,你在南京,他在北京,你還得走。走了,那邊站停了,絕不會在石家莊停,你放心,它一定要給你停到北京,就是這麼個意思。非一非異。所以南京跟北京非一,它兩個城市;又非異,你上了車它就是一回事了。因為這車子就把南京和北京聯繫在一起了,它也不會中途停,那你說南京和北京是不是被這條車子連在一起了?就這意思,非一非異,非可壞非不可壞,就是這個。講了淨智相的產生,它是源於和合識的轉變。他上邊說得很清楚,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這智性就是我們說的淨智,它現了這種相,這個相就是它的樣子,它這個時候的樣子是淨智的樣子。我們現在是染智的樣子,是八識的樣子,是無明的樣子。

再往下來說,你光樣子挺好,你又挺有智慧,您這又聰明,通天徹地您都明白,你有什麼用嗎?我再跟您講講它能起什麼作用。而且這個作用,他上來就跟你說,您也別瞎琢磨,這不是您能琢磨到的,成了佛以後他所起的作用叫不思議業用,業就是幹事。不思議用相,它沒有加「業」,就是不思議用相,它的這個用完全不是你能理解的,它叫第一義諦。我們一直生活在俗諦當中,我們對它這個第一義諦的用不太明白,也想不通。

舉個例子,它怎麼就不思議了?印光大師說舉個例子,舉個世間的例子,世間的例子跟出世間的那可差大了,世間也有類似這樣不思議的例子。印光大師說比如這月亮在天上,它映在河流當中,這個河的旁邊有一千五百個人。這是我給大家解釋,印光大師的文字不是像我這麼粗俗,我是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就是這個長江邊上有月亮,月亮下來到了長江上,這長江岸邊上站著一千五百人,這一千五百人是不是都看到這個月亮了?各人有各人的月亮,一千五百個月亮。這五百個人往上走,分成三組,它這五百個月亮跟著嗎?跟著。還有五百個人往下遊走,這五百個月亮也得跟著。還有五百個人站在這,他的月亮就停在那了。就這一個月亮,怎麼有五百個站在這,有五百個往上走,怎麼有五百個往下走了?不思議。

世間的月亮尚且有如此不思議的作用,更何況出世間的佛!這月亮多不可思議,印光大師說月亮乃世間一色法,一個物質現象,尚且有如此不可思議的作用,更何況佛菩薩證得圓滿法身,三身現前,那他們這作用可比月亮大多了,所以真的起到不思議的作用。你看這月亮的作用,「月亮走,我也走」,你看這傢伙它真跟你走,這不思議。我跟你有什麼關係你老跟著我,你摻和什麼你。當你談戀愛,它當電燈泡跟你照著,它可不管,你到哪兒它跟著你到哪兒,就這意思,不思議。印光大師說月亮是世間的一個色法,一個物質現象,尚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業用,更何況佛菩薩圓滿證得三身,他的作用那就更不思議了,月亮你都解釋不了。

「不思議用相者」,他下邊解釋了,「依於淨智」,怎麼會產生不思議用相?這不思議用相為什麼我不能有?你既然說我們倆非一異,我怎麼這個用相就那麼可思可議?全是起心動念造成的。它怎麼就不可思議?他說依於淨智,他把根本給你講出來了,因為它是依靠淨智產生的。水的作用是不是靠融相產生的?沒有水的這個融相怎麼會有水的潤用?你看依於淨智,是因為講出了它的不思議用相的根本是依於淨智。「能起」,它能產生,這出現個「能」,它能產生。「一切」,大家注意這「一切」,非常堅決,包括所有。一切什麼?「勝妙境界」。勝就是好,勝過一切,超過所有我們知道的叫勝。你勝了嗎?勝是相對於敗來講的。勝過什麼?勝過世間。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妙,妙不可言,說不出來,太妙了,沒法形容,妙,勝妙境界。

這是兩種現象,一個是它好,叫勝;一個是它妙,說不出來,用語言真的形容不清楚。境界,境界在這兒是當什麼講?就比如咱們現在說,上辦公室一到契約執行部,這經理跟這下級有點不太高興,我就問,「什麼情況?」或者有些時候朋友約我了,「胡總,哪兒?過來喝點酒吧,哥幾個等著你」。但是我這個不是約好的約會,我到那一去,老同學也在,老班長也在,原來公司的老闆也在,「什麼情況?」好像不理解。這情況。能起一切勝妙情況,這個境界就是情況的意思。能起一切勝妙境界,我們剛才說了,有心相、有境界相,這就是我們說的境界相,勝妙。

那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境界是不是勝、是不是妙?是。它是不是阿彌陀佛的不思議用相造成的?是。阿彌陀佛他怎麼會產生這個不思議的用相?因為他有淨智,他產生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勝妙境界。舉個例子,八功德水。您這水,冷了熱了,您可得燒,那兒的水你想要多少度它就有多少度,比你這水好、勝、妙。我怎麼一想,它這溫度就上來了?我怎麼一想,它水的溫度就下去了?這太妙了,你這玩意兒。境界,情況,水是一種情況,勝妙境界。所以你看到沒有,當我們的染智從染分別出來之後,自然就有這種用,這種用叫不思議用。佛說你就別琢磨了,因為什麼?我們特愛想,「您再給說說怎麼回事,你說它怎麼就八功德水,咱這水怎麼就什麼都不行?除了沖馬桶就是洗澡或者澆地,人那水怎麼還能講法?」瞎琢磨什麼?不思議,你想也想不透。月亮為什麼跟著人往上走,月亮為什麼跟著往下走,這點破事您都想不清楚,那麼大的事您能想清楚嗎?就這意思,就說別琢磨了。你能起一切勝妙境界。

所以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依於淨智,能起一切勝妙境界,你說阿彌陀佛哪有什麼不勝不妙的境界,他怎麼可能?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七寶池、八功德水,樹也講法,風也講法,而且那地方人都不自私自利。而且那地方想吃燒茄子,燒茄子就來了;然後一看就不需要吃,它又滅了。師父講經說誰來串門了,你說少個椅子,「嘩」那椅子就出現了,太勝了。太含糊了,您這事也真的假的?不思議,就這個。所以你看在這就證明了這個東西是真的,不思議境界。

真令人嚮往,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多長時間?好事是不是一閃即過?「常無斷絕」,永遠在。這西方極樂世界永遠在,常無斷絕。放心吧,除了你不來,我一直就在等著你。你看台灣的棺材店,「總有一天等到你」,他老放這歌,真討厭,棺材店你放這歌幹什麼?常無斷絕,不就這意思嗎?原來我那時候到台灣玩,就這個,台灣店放的是哪個歌星唱的歌,「總有一天等到你」,他老放這歌,常無斷絕,棺材店永遠需要。您別想著過兩天我要死了到哪去買棺材,您放心,總有一天等到你。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樣,常無斷絕,你只要有了淨智相。淨智相非可壞,剛才我們說了,淨智相非可壞非不可壞。它非可壞,壞不掉,那壞不掉我依於這個淨智,我是不是就能產生勝妙境界?我淨智尚且不可壞,我產生的勝妙境界怎麼會壞掉?所以常無斷絕。放心吧,西方極樂世界在那等著你。你先在六道輪迴待會,休息休息,地獄轉轉,天上待待,你看我反正西方極樂世界老在那待著,常無斷絕。

「謂」,這是怎麼回事?他是說的這麼一樁事,解釋依於淨智常起一切勝妙境界這是一個定論,這是一個概論,能不能再詳細細化一點。它怎麼依於淨智就能起勝妙境界?這是什麼樣的勝妙境界?它為什麼常無斷絕?他解釋了,解釋如下,「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他具足就是他擁有,無量,多少?數不完的。我們這個如來身,我們這個業報身,也具有一些能力,吃、喝、罵人,這是染法;還有善法,孝敬父母,幫著家裡裝修,送孩子上學,也有功德,也能造一些業。我們叫造業,人叫功德,人家是增上功德。增上就是強有力的意思,它有強有力的能力,功德就是能力。多少,多少能力?我能喝半斤,酒能力有;我會講八種語言,語言能力有;我能跳一米四,跳高能力有;我能跑馬拉松,我長跑能力有。他的無量的能力,我們能力數到頭可能是有數的。「我有永遠活著的能力」,歇吧,這能力您肯定沒有,他有。所以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他具備無量無邊的強有力的創造性和能力。

如來身,老出現如來這個字,咱們得把這如來給它解釋解釋。如來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種現象?它是存在在怎麼一個形式?你老說這個水,這個水是一個存在的事物,如果你老說水,我們對水的理解不是很透徹。那行吧,那我們從三個角度研究這個水,從它的本性來講它是濕的,你看我們對水的理解就深入了,見性了,它是濕性;從它的表現形式,它是融相,你看我們又有表現形式,它是融相;從它的起用,它有潤用。是不是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研究水?水是一種存在,通過三個角度產生了三套理論。我們研究了它的性,我們研究了它的相,我們研究了它的用,體相用,這叫什麼?這叫法。摸到它的規律了,水的規律,濕性、融相、潤用。

古人說「有法」,存在的事物我們給它個名字叫有法。為什麼叫有法?因為存在的事物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所以,他提醒我們,當他用有法來描述。這叫一個杯子。杯子這名字不太行。「有法」。有法那我得研究有什麼法,它有。就吸引我們要研究它。佛說,我們現在存在的事物在佛的這邊都叫有法,提醒我們所有的事物你都不能輕怠,你都不能怠慢它,它有法在裡邊。

水是一個有法,那我們研究水的有法,它什麼法?佛說你可以從體上來考察它,你可以從相上來考察它,你也可以從用上來考察它,體相用。這個心,你叫心,佛說最好不叫心。那我叫什麼?叫有法。這心也是有法,心裡邊有道理,之所以它產生,它是有理在裡邊的。你發現它的理了嗎?沒有。我來告訴你,心這個有法有的是哪門子法?它有體、有相、有用。心有心體,心有心相,心有心用,這個心可太厲害了,我要善待它。我有心嗎?你有,沒有心就沒有眾生。沒有水就沒有波,你今天有波一定底下是水。您放心吧,這點事您就別再琢磨了,你一定有心。你心的體相用是什麼?你在凡夫地,你的體叫如來藏,你的心叫八識心,這叫相,你的用叫造業。

如來也是有法,它有體相用嗎?有。如來的體是什麼,我們想研究研究?如來的體是法身。你看人家的身也有身,用這個名詞讓你感覺到很親切,因為我們也有身,我們是業報身,人家是法身。怎麼樣,服了吧?法身,法身就是如來的體。我們的身,如來藏。人家的身是如來出來了,叫法身,這是如來的體。如來的相?如來的相叫報身。叫報身如來、法身如來,還有一個什麼?用身如來,它起作用,它能應化。你念佛我就來這,我變成應身如來來度你,這就是我的用。所以如來也有體相用,如來的體是法身,如來的相是報身,如來的用是應身,三身。就和水的濕、融相、潤用。

我在這兒看,這地方的如來,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這是什麼?報身,能力,他通過累劫的修行他恢復能力了,這是報身。「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隨著眾生的根性,他能幫助你成就無量無邊的利益,這是什麼?應身如來。淨智相是什麼?淨智相是報身如來。不思議用相是應身如來。從哪來的?自性清淨心,法身如來。所以這一段文字,他一個概念都沒有,但是他敘述了如來的三身。所謂不思議用相就是應身如來,所謂淨智相就是報身如來。為什麼叫報身?因為他是通過修而得到的。通過他在因地的苦苦修行,最後他證得了佛果,他恢復了智慧,得到了淨智相。這個時候,淨智相相對於他因地的修行,是不是得報了?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但是你要說,我相對於凡夫地我沒有智慧,今天我有智慧那是我修來的,可以叫因地修行果地得報,可以。但是這個報身、這個淨智相是不是本有的?從本有的這個角度來講,他不是修來的,我本來就具備,只是沒顯出來而已。你通過修行是把我顯出來了,通過你修把我顯出來,我顯出來,你說我針對於修,我叫得報了,得到善的果報。但是這是為了安慰你,修了半天一點結果沒有,能有結果。但是等你有結果之後,其實你本來就是,你就這樣,你就本具,本覺本有。你看忙活半天,這是什麼?懷中揣寶。你懷裡揣著寶貝你還去要飯,然後佛把你那個棉襖一打開,你看這不是人民幣嗎?怎麼還要飯?不知道!就這個,印光大師舉這個例子。這冤枉,你怎麼還要飯去了?大中午飯你不在家好好買點便當吃吃,弄個宮保雞丁,來個酸辣湯,你多舒服,你怎麼外邊要飯去了?沒錢。什麼沒錢,你打開那個對襟棉襖你看看那兜里是什麼?人民幣一千多塊錢。懷中揣寶,沿路循乞,懷中揣著寶貝到路上要飯去,我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揣著本覺弄成不覺,真是可憐,就是這意思。所以,示現成就無量利益。

你看我們說,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就是講他的報身。隨眾生根,你看你注意到這句話。我媽就跟我說,她說,「兒子,你這修學老念佛,為什麼?」「我得感佛。」「幹嘛阿彌陀佛提這條件,他就來不就完了嗎,他為什麼要讓你感?你那麼辛苦,你該吃吃、該喝喝,你走的時候,他接你不就完了嗎?他幹嘛提這個條件?」我說,「媽,你得感他才來。」「幹嘛他要設這個條件?共產黨員哪有這條件?哪有老百姓哪有共產黨,我們還需要老百姓找我們嗎?不用。」我說,「媽,我也說不太清楚,反正我覺得你得念佛他才來,感應,你得感。」隨眾生根,這一定要注意這個條件,不是佛菩薩不慈悲不來救你,您的根性得有。隨眾生根,你只要有這個根性,他一定不捨一人。示現成就無量利益,「示」就是指示,好像劉教授給我們做指示,「示」,講話,「現」就是神變。你看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把西方極樂世界現出來,大家一看信了,真有西方。指示,《無量壽經》告訴你怎麼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樣子,用文字來跟你說,示現。示現,你白話半天你幹嘛?成就,就完成。成就多少利益?無量利益。

換句話說,我不想去西方,我就想在這好好的,身體健康,孝敬父母,我沒有想去,我就是人天的根性,我就下輩子還投胎當人,或者我生個天什麼的。我覺得生死挺舒服的,又有爹、又有娘,開個公司還能上市,我沒覺得這東西有什麼不好。那您要是這根性,佛菩薩管嗎?也管,隨眾生根。這種人佛就不管了,那叫無量利益嗎?那叫隨我的根嗎?我沒那麼大根性,我沒有想去西方成佛成祖,我就想在這好好過好我這一生,行不行?隨眾生根,示現,就是幫助你,成就無量利益,什麼利益?無量無邊的利益。你想要了生死的利益,沒問題;你想好好生死,也沒問題;您要不覺得生死是苦,你非要把它當樂,也沒問題,讓你過得一定好,人上人,絕對不會把你給變成動物,讓你墮到畜生道。

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這一點對我們來講就很重要了。因為什麼?印光大師在他的《文鈔》當中舉過春雨的例子。春雨,春天「嘩」下雨了。春雨來了以後,是不是隨著種子的種類讓它生長起來了?那你要沒種子,對不起,這雨就廢了,你沒種子那不就白澆了嗎?你要有種子,是玉米種子,它就長出玉米來;你要是棉花種子,就是長出棉花來,這叫善法,利益眾生。你要是大煙的種子呢?它就長出大煙來了。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他就講這春雨,他可不是佛菩薩讓你抽大煙,他沒這意思。就是說,春雨這個東西它沒有起心動念,它可沒有想到我來到世界上是要給人類提供棉花、提供糧食,讓大家能夠有衣服穿、有蔬菜吃,它沒有這個意思,沒起心動念。圓滿嗎?特圓滿。它怎麼那麼圓滿?我們成天設計、學習,然後我們在這辛辛苦苦琢磨、研究、分析、比較,博士完了還不夠,還弄個博士後。我們怎麼就不如它那麼圓滿?你看人家春雨一來,只要有種子它就發芽,而且它一點都不強迫你,不是說棉花長成玉米,玉米長成棉花,它一點意思沒有,你是什麼就成就你什麼,隨著你的根。所以印光大師說春雨可以近似於說是第一義諦,它沒有起心動念,非常圓滿。

他舉了第二個例子,就是「水銀墮地」,水銀墮到地上。你比如說我們給兒子試表,一不小心,「啪」,墮地下了,「嘩啦」,那水銀就散了。你看看那水銀每顆都是圓的,有沒有不圓的?沒有。這水銀怎麼這麼自覺?怎麼出來就全都是圓的,誰教的?第一義諦,沒有起心動念就形成那麼圓滿。「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月亮在天上,只要地球上有水它就來,沒起心動念,多圓滿。你沒水就是沒根,隨眾生根,隨著你的臉盆水、馬桶的水、杯子裡的水,我就來了,我就變成馬桶的月亮、杯子裡的月亮、臉盆里的月亮,隨眾生根成就無量利益,讓你看到月亮。

沒有起心動念能把事情辦到這麼圓滿,這是佛菩薩的境界,不可思議。你看我們到以色列,我那天跟農業專家聊,以色列沒水,水非常寶貴,所以他們水是滴灌。就是種多少顆西紅柿都是排好了,然後用計算機控制那水管,然後軟管就在這個西紅柿的根底下捆上,需要的時候滴,不需要的時候就不滴,多笨。你看人家春雨,哪有你們這麼羅嗦,這那的!「嘩」一來,西紅柿全長出來了。人家沒有起心動念,人家沒有設計,人家沒有製造,人家沒有安排,人家不需要值班,人家不需要電廠給電,還污染空氣,「嘩」來了。

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眾生就相當於佛種。所以說佛是一切種智,他有一切種,種就是佛種,每一個眾生都是在佛種的地位上,只是沒有發芽、沒有開花、沒有結果,你是有佛種在心裡。他有一切種,一切種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種,我有這個智慧知道你什麼時候發芽。你不該發芽的時候,我絕對這個雨不澆到你身上;你該發芽了,我也絕對不會丟你。你這個種子到今天現在還沒成熟,那就像十月懷胎你剛八個月,大夫肯定不叫你,你住院幹什麼?你再待倆月。佛氏門中,釋迦牟尼說,佛不度無緣之人。產科不接那個沒懷到十個月的。但是你一旦到了十個月,醫院說來吧,該生了,「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會讓任何一個產婦在家裡生孩子。關鍵你的根性要具備,隨眾生根,他不勉強。

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這是佛的叫什麼?應化身,應身如來,這是他的用。所以佛有體、有相、有用,我們說如來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明白這意思吧!法身我們叫法身的德行,報身叫般若德,應化身叫解脫,他多解脫,他多瀟灑,他一念,十方都去了,你行嗎?我們今天說了,你在香港,北京你就不行;你到了北京,你河南就去不了。人家可不是那樣。師父講了,西方極樂世界講經的時候,他在那講堂講著,這十方眾生,這是我媽給我提的,她說,「兒子,他在那西方極樂世界待著,他怎麼能到這來接我?」我說,「他能化身。」「這不是迷信嗎?他怎麼會有化身?他在哪就是在哪。習主席在中南海他就在中南海,他怎麼會到咱們家來?」我說,「你掛照片,不就來了嗎?那就是應化身。想到習主席,你就想到習主席的指示,按照習主席的要求去做不就完了嗎?」世間都能掛個照片,一點本事沒有我們都知道掛個照片,你說阿彌陀佛那麼大本事,他怎麼就來不了?所以說這叫不思議用相。她真的不理解,她真的不明白。

我們也有體相用,我們的體跟如來是一個體,叫法身,叫一相三昧。當你證得這個真如之後,我們就管這個真如,你不是入禪定嗎?叫真如三昧,真如三昧也叫一相三昧。這個一相三昧證得自己的法身,證得什麼法身?你的法身跟佛的法身是一法身。所以三世諸佛共同一法身。所以你的體就別琢磨了,你一定是法身體。下面你就說你的智慧相。智慧相咱沒有,沒有叫什麼?無明相。無明相你也別悲觀,無明相跟本覺非一非異,你只要轉過來就是本覺,就變成淨智相了。關鍵在於你轉不轉,有沒有自覺性,想不想轉。修行靠個人。

轉成淨智相之後,我幹嘛?我還能起什麼作用?我到那成佛了,我是不是什麼事都沒了?不思議用相。水有多少用,變成水之後?利益人類。春雨來到這個地球上,多少種子發芽。你水庫的水才能澆多少畝地?你看這春雨「嘩」的一片,河北地區、北京全澆上了,這多大作用!你用那機井灌點水,咕嘟咕嘟的,你才能澆幾畝地?你看不思議用相,示現成就無量利益。而且他還讓你特舒服,你能扛八十斤絕不給你九十斤,也不給你七十斤,正好,隨眾生根。你要能成小乘,他絕對把你度成小乘;你該成大乘,他一定讓你成大乘;你就要到人天,他一定讓你成就人天。關鍵你想什麼,有願必成。

所以這一點,我們通過學習《起信論》,我們知道他從染分別出來之後,他這兩種作用,淨智相跟不思議用相,就恢復了。我們為什麼用恢復?是本來就具備,不是新得的,不是後天生出來,也不是你修來的,是恢復了。就和水的作用、水的融相,潤用、融相,是恢復了,沒有新水產生,還是那塊老冰。你成了佛,還是你過去的那個不覺眾生變成了佛。所以所有眾生都是佛變的,從不異這一點來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回事。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