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眾生有平等心,才能夠真正地有大慈悲心。如果你沒有平等心,你那個不是大慈悲,你那個是感情。
打個比方,你看一個老居士她的兒子要做手術了,她就很急,跪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說:「觀世音菩薩,這個業障、這個災難、這個病苦,為什麼會降臨到我兒子頭上?如果菩薩能夠幫助,能夠讓他儘快好起來的話,他的病苦我願意代他受。」
這個是不是慈悲心啊?是母親對於兒女的關愛,但是還是一種感情。為什麼?因為沒有平等心。如果另一個不是她兒子,隨便醫院裡面哪一個病人,她能不能這樣去觀音菩薩面前發願?不能夠。所以,「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那我們修學普賢行願法門的人,因為知道一切眾生的本性都是佛,皆有佛性,眾生法界也好,佛法界也好,都是由一真法界不生不滅的真心變現出來的,所以就有平等心了。因為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透過外在的事相見到了不生不滅的真心,所以他有平等心了。真心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唯此一真實的,是平等平等的。
因為修普賢行,所以能夠於眾生心平等;因為心平等了,所以才能夠真正地成就圓滿大悲。所以我們學習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的大願行,是大乘修行者最重要的修行法要。只有隨順眾生,才能夠使菩提心真實地生起來;已經生起,也才能夠透過「恆順眾生」,讓菩提心穩固增長。這樣,大乘行者才能成就。
所以說要修行成佛,要念念不忘眾生。佛光山有四個工作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服務。這個應該是我們每個佛弟子做事的、幫助眾生的信條,這個也就是隨順眾生具體的體現。我們要能夠隨時隨地準備為眾生服務,隨時隨地無私無我地利他,不帶任何的私心雜念,那麼這個人就是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