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無量壽經》大意


時間:2016/9/2 作者:修_精進

《無量壽經》大意(一)

以上將《無量壽經》的概要分為十點作簡要解說。現在進一步闡釋《無量壽經》的大意,也就是從《無量壽經》的宗旨、核心來做重點發揮。只要了解《無量壽經》的大意,即使對內容的文文句句不能完全了解,也可以掌握整部經的重點,就好像一件衣服如果提起領子,就可以將整件衣服提起來一樣。

一個宗派無論他所說理論是多麼高深、玄妙,多麼有感應,可以感動多少人,可以吸引多麼廣大的民眾來聚合,或是這個宗派有多麼龐大,但是如果沒有依據佛教經典,沒有符合佛所說的旨趣,那麼這個法門,這個宗派就是外道。所以,外道和佛教的區別,就在於佛教各宗各派都是以佛所說的經典做為依據,若是沒有依據佛所說的經典,都叫做外道。

我們淨土宗完完全全是依據佛所說的經典和祖師的論注,有經典的依據,也有祖師的傳承,我們所依據的經典是《淨土三經》,也就是: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

《佛說阿彌陀經》

我們淨土宗祖師的傳承以及著作,主要是:

一、龍樹菩薩《易行品》

二、天親菩薩《往生論》

三、曇鸞大師《往生論注》

四、道綽大師《安樂集》

五、善導大師《五部九卷》。

這五位祖師雖然出生的地方和時間各有不同,但都共同依據《淨土三經》,尤其是依據《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根本大願,也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以念佛往生願來發揮、來開展淨土宗的宗義和教理。

這五位祖師在這方面的著作,它所開展出去的,以及收合回來的,都是依據第十八願。

《無量壽經》從頭到尾,經文內容非常廣闊,但是,它有一個宗旨大意,這個叫做「經眼」,一部經的眼睛。

我們讀誦經典,就要掌握經眼,就好像一個人若沒有眼睛,就不明白前途,不知道要如何前進;學佛的人,若不懂得經眼,就無法進入佛法的寶藏。即使能進入佛法的寶藏,能夠讀誦經典,也認不清什麼是重要的寶物?什麼是經典的核心?若這樣,有讀誦經典等於沒有讀誦;有進入寶藏的倉庫,也等於沒有進入一樣。所以,任何一部經,即使我們讀誦一千遍、二千遍,甚至五千遍、一萬遍,但是,若不了解經眼,也可以說只有讀誦的功德,無法得到這部經的真正利益。

大經五文

《無量壽經》的大意,它的眼目,我提出五段經文,叫做「大經五文」來作為說明。這五段經文若能掌握,進而融會貫通,這樣就已經掌握了整部《無量壽經》的重點。反之,若對這五段核心的經文不了解,也等同不了解《無量壽經》的宗旨。

「大經五文」第一段文就是「如來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段經文在《無量壽經》的最前面。《無量壽經》主要是在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在還沒宣說四十八大願以前,首先就顯明這部經所要說的四十八大願,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的目的。

第二段文是第十八願,也就是「念佛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三段文是「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段文就是在解釋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內涵。

第四段文是「付囑流通文」: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第五段文是「特留此經之文」: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

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這五段經文,在《無量壽經》裡,就好像五支大柱,支撐著整部《無量壽經》的教理。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第十八願,如果,沒有第十八願,就沒有《無量壽經》,也沒有極樂世界,也沒有阿彌陀佛,當然,也沒有我們的往生成佛。

開展出來,就是這五段重要的經文,但是,就根源來說,全都在第十八願,這五段文的道理,我們雖然不能徹底了解,但是,只要掌握第十八願,所有的也就都掌握到了,因為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救度眾生出離輪迴,往生極樂成佛,這在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里,都可以得到肯切的說明和開展。

第一、如來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段文是在《無量壽經》<序分>之中的發起序。發起序主要就是在說明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說這部經,它的重點、目的之所在。

這段文雖然只有三十一字,但已在顯示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世的本懷。由此可知,諸佛出現在這世間,主要目的就是要說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所以這段「如來出世本懷文」對我們淨土宗很重要、有很深奧的意義。淨土宗的念佛人,若是可以將這段經文背起來,就背起來,思考它的意義,會給我們產生一種很安心、很感動、很歡喜的心境,尤其是在檯面上弘揚淨土宗的法師大德,更加要背,而且深刻了解它的意義。因為這段文很重要,所以,在好幾個地方,我都有講解過,不僅百讀不厭,而且也多次歡喜弘揚。

「如來以無盡大悲」,這裡所說的「如來」,所指的是哪一尊佛呢?近的來講就是指釋迦牟尼佛,遠的來講就是指十方三世諸佛。

釋迦牟尼佛既然出現在這世間,當然,就要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因為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是可以度盡十方眾生的,這個度盡十方眾生的超世弘願,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

既然十方諸佛出世的目的,是為了要度盡眾生,因此,十方諸佛就一定要講可以救度十方眾生的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所以,雖然就講此經的人而言,如來是指釋迦牟尼佛;若就廣遠來說,如來是指十方三世諸佛。但是,它主要的意思還是指十方三世諸佛。因為,凡是諸佛出世,都會說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也唯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才可以達成諸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

進一步說,十方如來為什麼要宣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呢?這是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所成就的緣故,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願的經文,總共是六句,二十四字。這段文簡單解釋就是說,阿彌陀佛為了以名號來廣度十方一切眾生,必須使名號能夠普遍弘傳於十方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遍滿整個大宇宙。十方法界有十方國土,十方國土都有佛在度化眾生,所以,必須使得十方國土的每位佛都來宣揚淨土法門,才能達到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彌陀佛必須在四十八願裡面,發一個使十方諸佛都能來讚嘆他的名號功德、同時來稱念他的名號的願,這就是第十七願。

第十七願如果沒有成就的話,不只是十方諸佛不可能來讚嘆彌陀名號、稱揚彌陀名號,同時第十八願也不能完成,我們的往生也通通沒有希望。也由於四十八願完成了,當然第十七願也就成就了;由於第十七願成就了,因此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出現世間,一定會宣揚彌陀的名號功德,同時,以宣揚彌陀的名號功德作為十方三世諸佛唯一的本懷。

所以,這一段是釋尊「出世本懷文」,釋尊是憑著第十七願的力量來宣說彌陀救度的名號。

因此「無盡大悲」這四字,就有二種解釋:一、是指十方諸佛無限的大悲、二、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

一、諸佛無限大悲。譬如《大集經》云: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就是說,到了末法時代,雖然有很多人在修行,但是在這麼多修行者當中,是很難找到有一個人可以得度生死的,唯有依靠念「南無阿彌陀佛」,才可以得度生死,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下,就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而念佛法門可以使得不論是正法時代的任何修行人,或者像法時代的任何修行者,即便是末法時代的罪惡生死凡夫,甚至滅法時代的眾生,只要他念佛就都可以平等往生,平等證果,而且不論是上等根器、中等根器、下等根器,或是下下等根器的眾生,都能平等往生。原因是大家都不是依自己的身分、功夫、功德來往生,而是完全依念佛來往生極樂世界的,而諸佛本來就有無限的大悲,他們出世就是要救度眾生,因此,他們始終必定要說念佛的法門,否則不能普渡眾生。

因此,印光大師說:

假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了生死者。

就是說,假使釋迦牟尼佛甚至十方諸佛,沒有宣示開展阿彌陀佛念佛往生的法,那麼,末法時代的眾生就沒有一個人可以了脫生死了。

印光大師又說:

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這段法語是說,淨土宗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最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開始,一直到成佛,乃至成佛之後,要去廣度眾生,全部都要依靠的法門。因此,十方諸佛要成佛,要靠念佛之法,要化度眾生,也是要靠念佛法門。所以,淨土念佛法門,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總持法門。因為淨土法門是總包含的法門,所以不論要成佛也好、要救度眾生也好,都包含在裡面,從開始到圓滿,成始成終,都要依靠這個法門。

印光大師還說: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其他宗派的修行者,聽到、看到這句話一定會生起疑惑;認為菩薩成佛要靠念佛,若沒有念佛,就不能成佛。十方諸佛要救度眾生,也要靠念佛,如果沒有弘揚念佛的法門,那就沒有辦法普救眾生,真的是這樣嗎?那佛陀為何要說其他的法?其他的法不就沒有什麼作用了?其他的法豈不是要放一邊?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太偏頗了?免不了會有這種的疑惑,會有這種的疑惑是很自然的,原因在於對淨土宗尚未深入了解,若能詳細了解淨土法門,了解我們眾生的根機,以及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就會徹底肯定印光大師所說的這段法語,是真語、實語、不虛語、不妄語。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九界眾生是指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這些都是九界眾生;包含三聖、六凡。三聖:就是菩薩、緣覺、聲聞。六凡:是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以及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的眾生。這三聖六凡合起來叫做九界眾生。九界眾生只有依靠念佛法門,才能夠圓滿成佛。因此,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樣的等覺菩薩,也還要求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快速圓滿成就佛道,就有這樣內涵存在。

「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若是沒有依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或捨去這個法門,這樣就沒有辦法普救眾生,這個道理只要我們詳細思考就可以清楚了解。像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若沒有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會生生世世在三惡道中沉淪,在六道苦海里輪迴。

所以,要完全救度十方眾生,就必須要弘揚念佛法門,雖然,他有背後很深奧的道理,但簡單來講,因為念佛很殊勝,又很簡單、很容易,無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士、農、工、商,都沒有分別,都做得來,因此,可以社群化、大眾化、普遍化,甚至常態化、時尚化。

所以,任何人念佛都可以離開六道生死輪迴,若是要修其他的法,因為不單純、不容易;也許聖者做得到,但凡夫做不到;或者善人修得來,惡人卻沒有希望。唯有念佛是所有眾生都做得到的。

也因為念佛本身就是在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在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因此,念佛人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就會知道,就會現身來將他接引到極樂世界。

念佛就是靠阿彌陀佛的佛力,而且念佛很容易,所以叫做易行道。易行道的本身又擁有殊勝的功德,因此,念佛法門不僅是易行也是殊勝的法門。

印光大師又說:

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眾生歸元之覺路。

這句好像對聯,文字很優雅,內涵很殊勝。

「暢如來出世之本懷」意思是說,這個念佛法門,可以暢展十方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本懷,滿足諸佛出現在世間的心意,這就是暢懷。

「開眾生歸元之覺路」就是為十方眾生開出一條可以離開六道生死輪迴,快速成佛的道路。

二、彌陀第十七願。所謂十方三世諸佛都是依靠第十七願的無盡大悲,而來宣說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如前面所說的,「無盡」就是無限量、無窮盡。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是無限量的。怎麼無限量?因為他所發的願是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上至文殊普賢,下至阿鼻地獄眾生,都是十方眾生。阿彌陀佛如果僅僅能使清淨、會修行(上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而不能使不清淨、不會修行(下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不能算是「無盡大悲」。阿彌陀佛必須要使得上至文殊、普賢菩薩,下至甚至造了阿鼻地獄罪業的眾生,或者已經墮落在阿鼻地獄,受到無盡痛苦的眾生,也都同時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能這樣度盡縱窮三世,橫含十方的眾生才算是無盡、無限的大悲。這種無窮、無盡、不可限量,甚至連等覺菩薩也無法推測的大悲,叫做無盡大悲。

十方國土都有佛在度化十方眾生,所以,必須要使十方國土的每一尊佛都來宣揚淨土法門,才能達到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彌陀佛就必須要在四十八大願之中,發一個讓十方諸佛都來讚嘆、宣揚他的名號功德的願,同時也要讓所有人都可以稱念他的名號的第十七願。

若沒有發這個願,阿彌陀佛就無法救度十方眾生,也因為阿彌陀佛有這個願,而且,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已經成就,這樣,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就必定會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假使,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沒有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豈不是說阿彌陀佛的願還沒成就,或者,阿彌陀佛根本沒有這個願呢?

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已經成就了,所以十方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自然會符應第十七願的功能,就必定會以宣揚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作為諸佛出世唯一的本懷。使得十方眾生都來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娑婆世界,也是憑著第十七願的願力,來宣說阿彌陀佛名號救度眾生的道理。而且,十方諸佛如果沒有弘揚阿彌陀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就不能徹底救度十方眾生。因為,有這樣的內涵,所以,這裡所說的無盡大悲,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若可以弘揚這個法門,也自然符合阿彌陀佛第十七願的內涵。

所以這無盡大悲,無窮無盡、無量無邊,無限量的慈悲,其實就是在阿彌陀佛本身。唯有,阿彌陀佛才可以救度十方眾生,如果,若沒有阿彌陀佛,我們末法的眾生,就完全沒有指望,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這樣,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無盡大悲,就會有缺陷,我們只要詳細思考,就能夠清楚明白,肯定了解此中的道理。

因此,就阿彌陀佛來說,無盡大悲是阿彌陀佛第十七願的大悲;就淨土法門來說,這裡所說的無盡大悲,也就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

所以印光大師說:

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下根如五逆十惡之輩,皆為淨土法門所攝之機。

這段法語有二種的意思,一、就眾生來講:含括範圍,上至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其他的等覺菩薩眾生,乃至造了五逆十惡的地獄眾生。二、就根機來講: 含攝像等覺菩薩這樣上等的根機,以及像阿鼻眾生這樣下等的根機。不論任何眾生、任何根機都是淨土法門所包含,所要接引、所要救度的對象。所以,九界眾生都包含在阿彌陀佛的救度大願之中。

印光大師還說:

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種性,皆須修習。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後,賴以度世。

這段法語,簡單解釋就是說,不論上至等覺菩薩也好,甚至阿鼻地獄的罪惡眾生也罷,都需要念佛,怎麼說呢?還沒有成佛以前,念佛可以仗佛願力往生成佛;成佛之後,也可以仰賴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來救度十方眾生。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可以救度六道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攝取接引三乘聖者(聲聞、緣覺、菩薩)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

在另外一種版本中,「無盡大悲」也叫做「無蓋大悲」無蓋和無盡,意思大同小異;不過,無蓋有另外一種涵義,就是阿彌陀佛這無限的大悲,無盡的大悲,是可以覆蓋十方諸佛,但卻是十方諸佛所不能覆蓋的,尤其是任何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受到阿彌陀佛大悲的庇蔭和覆蓋,所以,才叫做無蓋大悲。

釋迦牟尼佛以阿彌陀佛的無蓋大悲,作為他的大悲,來宣揚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我們大家是法師也好,蓮友也好,若可以弘揚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眾生的法,這樣也等於是以阿彌陀佛的無蓋大悲作我們的大悲。雖然我們都是凡夫,還煩惱具足,貪瞋痴尚未降伏,還沒有超凡入聖,還未離開三界六道,沒有像佛一樣具足真正的大慈悲,但是,如果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這樣我們自然也和十方諸佛一樣,是在隨順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在實行無盡大悲,就有那種無盡大悲、無蓋大悲的氣氛。因為,我們的背後有阿彌陀佛,有他的功德、他的能力,在醞釀、在安排、在推動、在加持庇佑。

所以《大悲經》說:

若能輾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意思是說,若能念佛往生就是自行大悲,若能勸人念佛往生,就是化他大悲,所以,念佛法門就是大慈大悲的法門。

因此,我常說:

若信受彌陀救度,即是大福報、大智慧;

若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若弘揚淨土法門,即是大慈悲、大願力。

因此,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就有一首偈說:「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自信教人信」意思就是說,我們相信、接受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之後,也勸人來相信接受這個法門,這就是「自信教人信」。

「難中轉更難」能自信還要教人信,是一層比一層困難的,所以說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是指如果我們能弘揚念佛法門,就是隨順著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而且,也和十方諸佛一樣將阿彌陀佛的無盡大悲普遍弘傳開來。

「真成報佛恩」,就是說像這樣才是真正的在報答佛恩,報答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修行,為我們成就極樂淨土,為我們成就「南無阿彌陀佛」這萬德洪名,讓我們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大恩。也才可以報答十方諸佛在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之中,引導我們,使我們今生今世可以出生為人,可以遇到佛法,可以接受淨土法門,最後,可以來自信教人信的大恩。也才可以報答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娑婆世界,將教法留傳到現在,讓我們可以看到、聽到,來相信、來接受彌陀的救度的大恩。所以,唯有自信教人信,才可以報答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這三佛的大恩。

若是沒有弘揚這個法門,這樣就無法展現阿彌陀佛的無盡大悲,就不能真正報佛恩,所以「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這首偈的意義就是這樣。

「自信教人信」這五字,有二層意思:一、自信才能教人信;二、自信必定勸人信。

一、「自信才能教人信」:就是說如果自己還沒有相信,就不可能使人相信。譬如:有人貧窮,需要別人金錢的援助,我們發心想去救濟他,但是,我們若是口袋空空,這樣要如何救濟他?必須我們自己有財物,有智慧、有能力,才可以救濟對方:才能沒得吃讓他有得吃,沒得穿讓他有得穿,他沒有地方住,也可以布施房子給他住。不論他有什麼物質上的需要,或者精神上的苦惱,我們都可以圓滿對方的需求,否則救濟就成為一種空談。

所以,我們自己本身要先有東西,才可以給人東西;我們若是有這個「信」的東西,自然就可以將這個「信」傳播出去,若是自己不「信」,要如何傳播「信」呢?不信就是疑,疑甚至會來阻礙自他信仰這個法門。所以,第一層的意義就是「自信才可以勸人信」。

二、「自信必定教人信」:一旦我們真正信受了阿彌陀佛救度之法,我們就必定會主動去將這個法勸化傳播出去,這種必然、必定的心,是不用他人勉強、鞭策、苦勸,就會自自然然從我們內心發露出來,而且,以沛然莫之能御的行動力去傳播這個法門,就好像決堤的大水從上面衝下來,無法抵擋一般,這就是「自信必定教人信」。

釋迦牟尼佛形容我們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三界火宅,所以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是充滿著種種的苦,釋迦牟尼佛又說這種苦,就好像大海一般深無涯底,而且是無盡廣闊的苦海,所以以大海來形容。

我們十方眾生,尤其是五濁惡世的眾生,都是在火宅裡面、在苦海之中,每一個人,除非他沒有感覺自己是在火宅裡面、是在苦海之中,這樣他才不知道要尋求出離;若是知道,他一定會很殷切的找尋出離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的方法,這時,他就會進入宗教中來追求解脫之法。

因為,只有佛教才有說這種道理,唯有佛教之中的淨土宗,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才有辦法能讓我們今生就可以脫離三界火宅、六道苦海。所以,他若是能找到這樣的法門,就自然會去勸人來相信。因為他也有父母、子女、兄弟等六親眷屬,這些六親眷屬同樣也都是在三界之內、火宅之中,也同樣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

一切眾生,也和我們一樣,都有父母、兒女、六親眷屬。所以,若是以自己來看別人,我們自己想要求出離,別人也需要求脫離,何況這些人不是別人,是我們的親人,所以,就想要趕快將這個法傳播出去,給我們每一位親人。讓大家都可以得到阿彌陀佛救度的利益,都可以脫離三界六道輪迴,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所以說,自信必定教人信,必定勸人信。

假若沒有自然發心去教人信、去勸人信、去弘揚這個法門,這就表示,他還未信,既然還未信,他就沒有那個心,這樣就是請他來弘揚這個法,也是勉強不來的;反之,如果他已經相信,接受這個法了,那時不必勉強他,他也會來鼓勵、勸信親友們,主動來弘揚這個法。

善導大師的這首偈「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是根據《無量壽經》「如來出世本懷文」以及《阿彌陀經》<流通分>所寫出來的,對我們淨土宗有很深的意義。

在《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說:「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所說的這個法,是非常難以令人相信的法。所以即使是辯才無礙的釋迦牟尼佛,要使十方眾生都相信這個法也很困難,因此說「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釋迦牟尼佛進一步又說:「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就是說,為一切眾生說這種難信之法,非常困難,因為這個法信也困難,講也困難,因此,若能自信教人信,這樣就是在做難中轉更難之事,這樣才是真正的大悲傳普化,真正報諸佛之恩。

為什麼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呢?因為這不僅是易行之道,而且又很殊勝。法是這麼容易,即使凡夫俗子甚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也能依這個法,快速離開生死輪迴、而且快速成佛。這麼容易,功德又這麼高超,這麼殊勝,遠遠超出一般人的生命經驗與想像。因此,一般人信不來。

所以,《無量壽經》就說:「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這個法門,唯有佛與佛才能夠理解。若是二乘:即大乘的菩薩、小乘的羅漢,也都無法完全了解。因此,對我們凡夫眾生來說,只能無條件的接受,即使相信不來,也要接受,所以,這是難信之法。

這個法門也是難講之法。因為這麼容易,又這麼殊勝,若能夠講得圓滿,這樣「真諦」、「俗諦」,就能互相圓融;若沒有辦法講圓滿,那麼,「真諦」有講清楚,「俗諦」也會有缺陷,反之亦然。所以很難說。這也表示,若說得不好,會使人誤會,認為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若真是這樣,其他的善事,譬如說:五戒十善,到底要不要持守?甚至《觀無量壽經》所說的三福,或戒定慧三學,或六度萬行,到底要不要實踐?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所以,這就很難說得讓所有人都明白。

其實,「真諦」和「俗諦」的分別,若以我們淨土法門來看整個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是「真諦」,「真諦」是出世間法,就是可以使我們出離六道生死輪迴、超凡入聖的法,叫做「真諦」或「真諦門」。

除了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以外所有的法,對我們淨土宗來說,都屬於「俗諦門」。「俗諦門」就是指,我們學佛、念佛的人,在世間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時,應該要怎麼做才能使家庭安樂、社會和諧、國家安定,世界和平,使人和人的接觸可以互相歡喜、不對立、不衝突,這都屬於「俗諦門」。

所以要清楚、明白的將這「真諦門」和「俗諦門」分別開來,這樣,要往生才不會有障礙;如果沒有分清楚,互相混雜,導致「以真諦誤解俗諦,乖違倫常」;或「以俗諦混入真諦,疑惑佛智」,這樣要往生,就會有障礙。因為,認知不清的人或許會認為,念佛也不是往生的正因,必須要有助行,而且,這個助行就是要以其他的善行,譬如:三福啦!六和啦!三學啦!六度啦!十大願王啦!將這些加起來一起回向,往生才有可靠,這樣就是把「真諦」和「俗諦」混雜了。像這樣,能做得到的人,我們真替他高興、讚嘆;但是,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本來就了解眾生的根機,為了要救度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的眾生,所以,阿彌陀佛所發的本願,根本就沒有在講什麼條件,若有,就只要我們念佛而已。

如果,九界眾生,都來念佛依靠「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眾生來說,就是一機,機是指眾生,就沒有聖、凡、善、惡的分別,因為大家都是念佛之機。就法來說,就是一法,而且這種法,本來就沒有摻雜、沒有雜修,大家所念的都只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包含所有的功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八萬四千法門,乃至十方諸佛的功德、一切菩薩的功德、八萬四千陀羅尼的功德,都包容在裡面。因此,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所有三寶的功德、八萬四千法門功德的總結晶。所以,我們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就圓滿俱足所有的功德,可以讓我們離開三界六道的苦海,往生極樂世界而成佛。

因為這個法是這樣難講和難信。因此,我們唯有接受,如果了解道理後才來相信的,叫做「明信佛智」;雖然不了解道理,如果也可以一生都信受這個法,這叫做「暗合道妙」。

所以,十方如來能夠依憑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這樣就可以達成無盡大悲的功能,我們凡夫俗子若能自信教人信,這樣,我們也就如同十方諸佛一樣,回響阿彌陀佛的無盡大悲,做彌陀的手腳來弘揚、達成阿彌陀佛的無盡大悲。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矜哀」這二字,以文字來說,就是憐憫、同情、愛護。不過,若是就文字背後的意思來說,又有更深一 層的意義。

「矜哀」的「哀」,就是悲哀的哀,是說大慈大悲的佛,因為眾生的愚痴而產生悲哀的心。看到我們眾生不知道自身已深陷火宅之中、浮沉於苦海之內,這一世雖然出生為人,但是,若沒有脫離三界六道輪迴,未來一定會墮落在三惡道,而且三惡道之苦,非常長、非常激烈。絕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都還悠悠泛泛的過日子,因為佛有智慧,深刻痛感這件事,因此,是以矜哀的心情來看我們眾生,為我們悲哀,來憐愍我們。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為三界是眾苦充滿的火宅,所以,不僅會引發諸佛對我們眾生的矜哀之心。就如同善導大師所說的「自信教人信」,一個已經自信的人,對於其他的人,也自自然然的會流露出和佛矜哀三界的這種悲心。

因為我們眾生都有良心、有愛心,只是沒有顯露而已。在四書《孟子》的文章里,孟子就說: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惻隱,意思就是不忍、也是同情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人都有同情心、都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這「惻隱」,也是仁義禮智信的仁,所以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也」,惻隱之心也就是仁愛的心。孟子又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若無惻隱之心,沒有仁愛之心,那麼,他就不是人,若不是人,就是野獸了。因為既然人皆有惻隱之心,當我們看到最親的親人,竟然沒有將這個法來傳播給他,讓他也可以和我們一樣,離開三界火宅、離開六道苦海,這樣,我們還是人嗎?

諸佛矜哀三界,而我們既然是三界的眾生,所以都是十方諸佛所矜哀的對象。雖然,諸佛悲心以三界為對象,但可以說,就是以我們苦惱的眾生為正客,所謂正客,就是指所有對象中的主要對象。

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沒有一個不苦惱的,若有一個人說他沒有苦惱,這不是說他有智慧,或者很樂觀,反過來說他是愚痴的。因為,我們這個世間,可說眾苦充滿,佛就以火宅來形容,好像一間房子,已經著火了,而且,熊熊大火,將整個門窗都包圍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安穩在火宅里過日子嗎?這是不可能的,也因為有發覺到,所以,就會引起驚慌,就會追求脫離。對我們而言,有這樣的苦惱,也是一種好處,可以說是一種逆增上緣。

所以,十方諸佛的悲心是以三界為對象,三界之中,又以苦惱的眾生為正客,因此,善導大師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善導大師的意思是說,十方諸佛的大悲,是以苦者為主要對象,因此,十方諸佛的心,都會特別悲愍「常沒眾生」。所謂「常沒眾生」,就是常常沉沒在三惡道中的眾生。

「沒」和「浮」是相對詞,「沒」就是沉入水底,表示在危險、痛苦之中。「浮」就是浮出水面,可以呼吸空氣。我們以水面為界,水面上比喻「天界」和「人間」,水底下是指三惡道。在六道之中,如果出生在天界,可以暫時享受天福;若是出世為人,雖然有苦,但多少也會有安樂,不像在三惡道,完全是苦。善導大師說我們是常沒的眾生,意思是說我們現在雖然出生為人,若沒有離開三界六道,將來在生生世世無窮盡的輪迴之中,一定會在某一生、某一世中墮入三惡道中,那時,就會長時受苦無窮,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出離。

「是以勸歸淨土」,因此,十方諸佛都勸導我們眾生要回歸極樂世界。歸就是回我們的故鄉,回我們的家,若不是回去自己的故鄉,回自己的家,那就不是歸。因此,彌陀淨土、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故鄉、是我們安穩的所在、成佛的道場、證悟佛性的地方,是我們的,不是別人的,所以往生極樂叫做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救生人員會跳入大海的目的,就是要救溺水之人。如果一個人,他會游泳、以游泳為樂,在水中安安全全的,就不必救生人員來救度,所以只有溺水之人,才需要被救度。

「岸上之者,何用濟為?」至於已經在岸上的,根本就不需要別人救度。也就是說,已超凡入聖,離開三界六道的,就好像已在岸上,若還在三界六道中,就表示還在水裡,還需要救生人員來救度,這個救生人員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眾生會苦惱,是因為感受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六道輪迴,痛苦不堪。所以三界六道的解脫,必須要藉著人身,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人身,如果沒有把握今生,一旦失去人身,就不知道要等待哪一時?哪一世?要等待幾劫之後才可以再回復人身?

我們眾生雖然知道要把握人身來聽聞佛法,發心修行。但是往往會發覺自己是「有心修行而無力修行」,因為認真修行一久,就會發覺其實自己是無力修行的,就會更加清楚看到自己的貪、瞋、痴,自己的煩惱、妄想是多麼深,多麼微細,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可以降伏,更沒有能力可以斷除,那個時候,他就會產生不知何去何從的苦惱,陷入煎熬折磨之中。當然若是不認真修行,或是修行不久的人,因為沒有深入觀察內心狀況,他就很難發覺自身的真實情境。

一個人若是不知道有三界六道輪迴,不知道有善惡報應。那麼,他當然會悠悠泛泛的過日子,而我們知道的人,就會有所不安。這種不安,有時候是沒有辦法可以用文字來形容的,愈了解佛法,就愈有那種「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道心,那種迫切感。

因為,生死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所以叫做「生死事大」,為什麼是大事呢?因為「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因為一旦失去人身,就必定會墮落三惡道,三惡道的苦,不用等到面對,我們只要現在一想,就會使我們全身冒出冷汗,因為,那種的苦,根本就不是用語言可以說、可以形容的,只要想到,內心就會非常恐怖,所以是大事。

「無常」就是死亡的意思。生和死,本來就是一體的,好像一張紙的正面和背面,正面的紙沒有離開背面的紙,因此,有生就有死,生和死是在一起的,只要一口氣不來,當下就是死。所以,生和死並沒有分開。

我們活在這世間,其實就是已和死亡在一起了,過一天就接近死亡一天,就接近閻羅王一天。不僅如此,死對我們來說是危機四伏,隨時都環伺在我們的四周。因為,我們時時都有可能會遇到無常,不是說老了,才會接近無常,或者,重病無常才會來到,不是的。是任何人,不管年輕、年老、健康、生病,隨時都有可能會遇到死亡。

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他的無常心會很深厚,有這種深厚的無常心,他才會發願修行,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他就會發覺,原來,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凡夫,善根淺薄、福德很少,根本無法依自己的力量來解脫自己的生死輪迴。

所以,有兩段話對我們修行人有很大的啟發,我來念一遍:

若把身口二業所作所言,作為標準,則天下尚有完人;

若把意業中的所思所念,作為標準,則天下無一完人。

若從人所見處,作為標準,則世間尚有賢人;

若從人所不見處,作為標準,則世間皆是罪人。

第一段話是說,我們眾生若是以「身業」和「口業」,來做標準的話,因「身業」是舉止動作,別人都看得到。「口業」就是嘴巴所講的話,別人也都聽得到。如果是以這種外在的言語和行為,來做為標準,那麼在這天下間,就還會有人格很圓滿的人。

但是,如果是以「意業」作為標準,因為「意業」是心裡的所思、所念,沒有說出口,因此,別人沒聽到、也沒看到。如果是以「意業」來作為標準,在這天下之間,就找不到一個人格圓滿的人了。

第二段話是說,若是從人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地方來做標準,那這世間還有聖賢之人。但是,若從旁人看不到的地方來做標準,那世間就都是罪人。

因為,我們所說、所做的,若是別人可以聽得到、看得到,我們就會謹言慎行,態度會很好、會恭敬、有禮貌,表現得很得體。但是,若就他的心裡的念頭,或是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呢,就難免會有不應該想的也想、不應該做的也做。因為,認為沒有人看得到,所以就減少羞恥之心,我們凡夫就是這樣。

我們將這件事做為一面鏡子,來回照我們自己,我們是不是也這樣呢?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是不是都很端正?很純潔?我們外表的行為都在持戒、都在行善,但是我們的內心,真有如實嗎?有心口一如嗎?還是言行不一?在別人看得到的地方,我們都做得很好看,但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我們有那麼完美嗎?我們是不是很醜陋呢?所以古德說: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天下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行不論心,論心世間無完人。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說:

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這段法語就是說,我們人道眾生所修的五戒,以及天上眾生所修的十善啦!四無量心啦!禪定啦!這種人間、天上的「因」和「果」,就佛的眼光來看,其實都是顛倒的、是虛偽的,不是真正的功德。

論五戒十善,或就三福來講,第一福「世福」所說的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以淨土宗的俗諦來說,這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做的,是起碼的人倫道德。這樣,怎麼會說是顛倒、是虛偽呢?所謂顛倒就是不正:白的卻當作黑的、黑的又當作白的;對的當作錯的、不對的當作對的。虛偽就不是真實、是假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若還沒有斷除煩惱,這樣所做的善行,都有摻雜三毒的煩惱在裡面,佛說這是「有漏之善」。漏到哪裡去?漏到貪、瞋、痴三毒里去。所以,善導大師說這就是「雜毒之行」,所修的善行,也都摻雜著凡夫的貪、瞋、痴在裡面。

能夠斷除貪、瞋、痴之後所做的善,才是真正的善,才是真實的功德。所以,如果還沒有斷除煩惱,還在三界六道中,這樣,不論是可以讓我們生而為人的五戒、往生天界的十善,都還是有漏,還算是虛假不真實的。何況我們世間的凡夫俗子,根本連五戒也持守不了,更遑論清淨了。

《淨度菩薩經》說:

一人一日中,八億四千念,念念中所為,皆是三途業。

我們一個人一日當中,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八億四千萬是形容非常多。所起的每一念、每一念,其實都是在造做三惡道的業因。

《地藏經》說:

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又說: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

若以這幾段經文,做為法鏡,來對照我們的三業行為,我們就會發覺,即使自己想要修行,也是無力修行的,甚至,修行的心也是虛假的。那個時候就會想追求一個即使自己沒有力量也可以得到解脫的法門。也因為認清自己沒有力量,可以說已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這時阿彌陀佛慈悲的誓願,就是我們最後的希望,是讓我們絕處逢生、柳暗花明的救度法門。

所以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是我們修行人最後的指望。其實,也是一切眾生最後的指望。因此,雖然如來是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但在三界之中還是以我們這種苦惱、造罪的眾生做為主要救度的對象。

也就是剛才說的「正客」,正客就是說我們在宴會中,主要宴請的對象,如果其他的人都來了,但是,這個主要的對象還沒來,這樣,宴會就不能開始,若這位正客一直都沒有來,那所辦的宴席,就白辦了。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出興於世」這四個字是表示釋迦牟尼佛為了講這個法,為了度這樣的眾生,所以才出現在這個世間,以這件事做為他出現世間的目的;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矜哀三界的眾生,要救度三界的眾生,才出現在這個世間。

反過來說,釋迦牟尼佛若不是矜哀三界的眾生,他就不一定要出現在這個世間,因為,沒有那樣的必要。反之,對於不在三界內的眾生,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生死輪迴的苦惱,自然就不是如來矜哀的對象。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光闡道教」這四字中,「光」就是光大,「闡」就是闡揚,就是光大闡揚八萬四千法門,「道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這裡說的「道教」,「道」就是正道,「教」就是佛的教法,所以「道教」這二字也可以說,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法。

因此,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其目的,就是要「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一個「欲」字,就是佛心、佛願的所在,他目的就是要拯濟群萌,惠於三界眾生真實之利。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所說的法,是一個鋪路的過程,因為,最後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送給我們十方眾生真實的利益。所以,光闡道教的目的,就是要「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惠以真實之利」是什麼意思呢?「惠」就是恩惠、惠賜的意思,就是惠施給我們阿彌陀佛救度的第十八願,讓我們可以聽聞到阿彌陀佛的救度而接受念佛往生的第十八願。所以,聽聞以後,就信心歡喜、就可以乃至一念、乃至一生,都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真實之利。

真實和權假、方便是相對的,既是真實,就不是權假,既是真實,就直接了當,當下就可以達到目的;也就是說,必定可以解脫生死,可以往生,可以快速成佛,這就是「真實之利」。這不是權假、方便,不是迂迴的,而是直接當下,這就是「真實」。

這裡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也就是《無量壽經》《流通文》所說的: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俱足無上功德。

這個「真實之利」就是「大利」,也就是成佛的「無上功德」。這種大利這種功德,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所以念佛的本身就是真實之利,就是大利,就是無上功德、就會成佛。

這段經文說:「為得大利」,它的反面,就是「為失大利」。在《無量壽經》中也有說到「為失大利」的內容,所謂「為失大利」,就是因為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就會失去往生成佛的大利益;若是沒有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會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就可以得到成佛的真實大利。

所以在《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分》就說:「生疑惑者,為失大利。」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不接受,這樣就會失去大利;反之,若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深信不疑,這樣就會得到大利。

所以,能不能得到大利,或是要不要得到大利,決定於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相信還是懷疑;從另外一面來說,就是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專修或是雜行。專修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說,從阿彌陀佛的根本大願來看,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本意,就是要我們眾生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為得大利」,也就是我們淨土宗宗旨所說的「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若能深信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是「明信佛智」,就能「為得大利」。如果「疑惑佛智」,就會懷疑彌陀救度,沒有專一來稱念彌陀佛名,這樣就會「為失大利」。

所以,「如來出世本懷文」,就是在闡揚這部經的重要性,在顯明《無量壽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要講的本懷經。也就是說,若有講這部經,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本心就可以滿足;就像印光大師所說的:「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眾生歸元之覺路。」這個「暢」就是滿足。滿足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心意。這部經若沒有講、沒有弘揚出去,那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心愿就還沒有得到滿足。

若論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本懷,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代經教來說,有二部經都提到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就是《法華經》和《無量壽經》。

《法華經》說:「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因為這段經文,是在《法華經》,若單從這句經文來看,則《法華經》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經。

《法華經》所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是使三乘的聖者,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最後都歸入一乘的佛果,所以《法華經》就是引導三乘的聖者,進入佛的境界、進入佛的果位,這就《法華經》來說,叫作「導三歸一」,引導三乘歸入一乘,所以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是《法華經》主要的目的。所以從《法華經》這幾段經文來看,《法華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經。

如果以《法華經》和《無量壽經》二部本懷經來比較,哪一部經才是本懷中的本懷呢?就是《無量壽經》。這部分我以二門來解釋,大家就可以清楚明白。

第一、就「相對門」而言:這二部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經。

因為,就權教、方便教來說,二乘的聲聞和緣覺是不能成佛的;不過《法華經》說,不只菩薩可以成佛,而且聲聞、緣覺也可以成佛。兩者對比,亦即那種權巧方便的教理,和《法華經》所說的一乘教理來相比,則《法華經》就是真實之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因為《法華經》是能使聲聞、緣覺成佛之教。

又,就權教、方便教來講,說惡人啦!凡夫啦!不能成佛。因為有煩惱,而且煩惱還沒有斷除,怎麼可能離開三界?若沒有離開三界,這樣就永遠都在六道中輪迴,還未超凡入聖,離菩薩成佛的境界,還差很遠,所以惡人凡夫不能成佛。

可是,《無量壽經》卻說,罪惡生死凡夫也可以得救,也可以成佛。從佛的慈悲來說,佛特別哀愍罪苦的凡夫。所以,進一步說出罪惡生死凡夫也可以得救也可以成佛的《無量壽經》,確實也是佛出世的本懷經。

因此,就相對性來說,《法華經》和《無量壽經》這二部經都是「出世本懷經」。

第二、就「絕對門」來說:《法華經》說聲聞、緣覺二乘聖者也可以成佛,但是,沒有說到六道凡夫也可以成佛。可是,《無量壽經》則進一步說,不只聲聞、緣覺、菩薩往生極樂世界可以成佛,即使人道的眾生、天界的眾生也都可以依靠念佛而被阿彌陀佛救度,可以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都是一生補處的菩薩,都是一生成佛,沒有經過第二生,當然,也不會再退轉回來三界六道輪迴。也就是說六道凡夫也都可以當生解脫而成佛

所以,由這點和《法華經》來比較,這部《無量壽經》確確實實就是釋迦牟尼佛真正出世本懷經中的本懷經,因為,這部《無量壽經》是可以使「五乘齊入」的廣大的法門。所謂「五乘齊入」就是指人道、天道的眾生,以及聲聞、緣覺、菩薩,都能因為念佛來乘阿彌陀佛的願力,而一齊往生極樂世界進入佛的真實報土而快速成佛。

再說《法華經》是引導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聖者。若論三乘的聖者,已經是證果的聖人,證果的人畢竟是很少。而《無量壽經》所要救度的對象,就不只是三乘,而是五乘:也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天乘,所以是「五乘齊入」。既然是五乘齊入,這五乘的眾生,也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說的十方眾生,就有這樣的內涵。當然,十方眾生還包括三惡道的眾生。

那五乘的眾生,為什麼都可以「齊入報土」呢?善導大師說:「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因為,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做為強緣,才可以使得五乘的眾生,都能平等進入極樂世界。

《法華經》只是引導三乘的聖者進入佛的果位,然而,《無量壽經》卻是救度五乘的眾生齊證佛果,而且,能同證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所說的無量光、無量壽。因此,《莊嚴經》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慈心,利益諸群品。

這段經文,簡單解釋就是說,阿彌陀佛若成佛,他的佛號就要叫作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眾生若能聽到這句佛號,就都可以到他的極樂世界。

「眾生聞此號」,就佛教而言,這個「聞」往往都包含「信」在內。假使沒有信,就叫做「聞不俱足」。「聞不俱足」就不是真正的「聞」;若有信,就叫做「聞俱足」。所以,這裡說的「聞此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此後一生專稱彌陀佛名的意思。

「俱來我剎中」,就是無論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九界眾生,都可以一齊到他的極樂世界,所得的結果是怎樣呢?是「如佛金色身」,而且「妙相悉圓滿」,和阿彌陀佛一樣都是無量相、無量好、無量光明。就是相貌和阿彌陀佛一樣的微妙清淨莊嚴,圓滿而沒有任何缺少。「亦以大慈心,利益諸群品。」同時也和阿彌陀佛一樣,俱足四十八願救度眾生的大慈悲心,可以去利益、救度十方眾生。

明末清初有一位淨土宗祖師,就是蕅益大師,他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說:

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

也就是說,若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我們就可以和阿彌陀佛一樣,俱有無量的光明與無量的壽命。

印光大師也說:

若生西方,庶可與佛光壽同一無量無邊矣。

意思也是說,如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可以和阿彌陀佛一樣,有無量光明與無量壽命。

所以,若深一步論真正的本懷,《法華經》就不是本懷了,《無量壽經》才是釋迦牟尼佛本懷中的本懷。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拯濟群萌」就是救度苦惱眾生的意思。

「惠以真實之利」的「惠」就是白白送給他,不講任何的條件,不是條件交換的。

「真實之利」就是成佛之利,因為,宇宙法界之中,唯有佛是真實,除佛以外,一切皆是虛假,所以,唯有成佛之利才是真實之利。

總之,如來之所以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因此,真實之利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這段「如來出世本懷文」,也可以用另一首偈語來說明:

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救度法。

也就是說,不論釋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諸佛也好,他們出現在這世間的目的,就是要說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也許有人對於彌陀救度法門不是很了解,當他聽到這句話時,也會產生很大的質疑,質問說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所說的法有八萬四千,歸納成為八大宗派,哪有說單單就是在講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呢?

其實,這樣的講法不是在否定其他法門,而是立基於如來的「本懷」來講的,所以才說「如來所以興出世」,而諸佛會出現在世間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若沒有阿彌陀佛的法門,根本就無法達成救度十方眾生的目的。如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一定要講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所以經文才說「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樣,我們進一步來討論,淨土宗是什麼樣的宗派?淨土宗就是救度的宗派,淨土法門就是救度的法門。凡是淨土宗的念佛人,都應該先要知道我們淨土宗就是真正救度的法門。因此,淨土宗的念佛人,一開始就要清楚、明白淨土法門,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有得救,是得救」,要去追究、理解這個救度的道理,這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根本。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淨土法門無論是雜修雜行回向也好,或者是專稱彌陀佛名也好,首先都要了解,這個法就是救度的法。而且是阿彌陀佛要救我們的法,是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為我們成就「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法。

這句名號俱足可以消除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所有業障的功德在裡面,俱足可以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種種功德資糧在裡面,也俱足可以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能快速成佛的功能在裡面。所以,這句名號叫做「萬德洪名」。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的法,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悲心、願力,是無形的;若以有形的顯露出來,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想想看,假使沒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要怎樣去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阿彌陀佛要如何來救度我們?甚至,我們也不知道要去哪裡找阿彌陀佛、去見阿彌陀佛、去和阿彌陀佛親、和阿彌陀佛近。

也因為「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阿彌陀佛的本體。所以離開了阿彌陀佛,也沒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因為,「阿彌陀佛」本身是和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是一體不二,也這叫做「名體不離,名體相即,名體一如,名體不二」。

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本體和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沒有分開,是一體不二的?這就是佛的境界。因為,佛已經證悟到所謂「四無礙」: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

所以,就理事無礙來說,「理」的本身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事」就是事相,我們聽得到、看得到的這句名號,與佛的本體之間是無礙的、是互相融通、互相一體、沒有分別的。所以,阿彌陀佛就能以名號來度眾生。

傳統以來弘揚淨土法門的人很少在說救度這兩個字,這是根本性的缺陷,我們都是罪惡生死凡夫,即使能持守五戒、行十善業,將來可以出世在人間或是天上;但是,若沒有脫離三界六道輪迴,都還是凡夫,而且,善導大師稱我們這樣的凡夫是罪惡生死凡夫。確實是如此,不是說他今天能出世在天上,就沒有罪惡,他過去的所造罪業的因緣若成熟了,還是會墮入三惡道。

所以,《正法念處經》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涅槃經》也說:「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因此,六道的眾生,都是善導大師所講的罪惡生死凡夫,將來都會墮落三惡道,無有出離之緣。所以,都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唯有阿彌陀佛才能夠救度。因此說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有救度的佛和被救的凡夫,有救度和得救這二件事。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對此重點都應該先要研究清楚;

什麼叫做「救度」和「得救」呢?若以火宅和苦海來譬喻,釋迦牟尼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好像我們在房子裡,這間房子發生火災,到處都是火,我們沒有辦法可逃離,而救火的人在外面,也無法進入將我們救出,眼看就要被燒死了,可以說非常的危急。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突然間,消防員從空中降下了雲梯,將我們救出火宅。這樣,我們終於得救了,這就是「拯濟」、「救度」的意思,這是以救火來做譬喻。

若以救溺水之人來做譬喻,在三界六道的苦海裡面,我們在水中浮沉,「浮」就是出生在人間、天上。但是,「浮」的時間比較少;「沉」就是在三惡道中,「沉」的次數比較多,時間也很長。

在這茫茫無邊的大海之中,眼見自己就要沉入水裡,這時,儘管呼天叫地,也無人相應。因為,四周沒有任何船隻經過,當然也沒有救生人員。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快要溺斃之時,忽然間,身邊來一艘大船快速移近,放下了救生艇,救生人員迅速的將我們從水裡拉出救入船中,這樣,自己就得救了。

可知:在危及生命的危急中被救出,即是得救,即是「拯濟」的意思。

「惠」就是白白送給他,我們去上班,做一天工,領一天錢,或者一個月領多少薪水,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但如果去上班,沒有領薪水,這樣就不合道理。所以,上班付出了時間、體力,領薪水,這樣很合理,是公平交易。但是,在此世間如果沒有去上班卻可以領薪水,那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是對方白白要送給我們。

有一位員工他每個月上班領薪水,可是他有一天身染重病,沒辦法上班,住在醫院裡,不但沒有薪水可領,而且還要付很高額的醫藥費,可以說,已經付不出醫藥費,甚至,連家裡的生活都產生問題了。所幸,他老闆非常有愛心,財力也很豐厚。這時帶了禮物來慰問這位員工說:「某人你這麼不幸,身染重病還經濟睏乏,沒有關係,我為你支付醫藥費,你雖然無法上班,但是,每個月的薪水我也照常付給你,甚至,你出院以後需要調養身體的費用以及家庭的經濟,也完全由我來負擔」。這樣說起來,這位老闆對他的員工,有恩惠嗎?是有恩惠,因為是白白來送給他的,白白得到的叫做「惠」。

這段「如來出世本懷文」是在說明,釋迦牟尼佛要將阿彌陀佛救度的法,白白送給我們。那釋迦牟尼佛會將這個法送我們,追根究底就是來自於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七願,阿彌陀佛發願說:他若成佛,一定要使十方諸佛都來讚嘆、弘揚、稱念他的名號,同時引導十方眾生,仰慕極樂世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所以「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就有這種深厚的涵義。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希望大眾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大意(二)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從第八次佛一開始,我以十段文來介紹《無量壽經》的概說,接著在上次佛一中,又以五段重要的經文,來講解《無量壽經》的大意。

第一段文是「如來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

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第二段文是第十八願,也就是「念佛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三段文是「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四段文是「付囑流通文」: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第五段文是「特留此經之文」: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這五段文是《無量壽經》最重要的經文,如果說《無量壽經》是一棟大樓,這五段文就好像五根支柱,撐起了整棟大樓,其中的第十八願就是這棟大樓居中的大柱。

第一段「如來出世本懷文」,在上次「佛一」中已經解說過了。這次將從第二段,也就是第十八願開始講解。

第二、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第十八願是《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總共三十六字,請大眾合掌隨我誦念: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請放掌。有關第十八願的內涵、道理,我有寫一本「第十八願講話」,這本書若是還沒看過的人,請至少要看一遍,這樣就可以充分的了解第十八願。

《無量壽經》也叫做《如來出世本懷經》。這部經所要講的內容,也就是「如來出世本懷文」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這「真實之利」正是指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完整的名稱又叫做「念佛往生成佛願」,意思就是說: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快速成佛,同時倒駕慈航、廣度十方眾生。所以第十八願對《無量壽經》而言,就像一個人的心臟一樣,是最重要的核心,因此《無量壽經》所說的經法,就是以念佛往生的第十八願為中心點。

第十八願的願名叫做「念佛往生願」,有什麼根據呢?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又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還說:「《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從善導大師這幾段法語,我們可以了解第十八願主要是在說念佛往生的內容。因此,第十八願的願名才叫做「念佛往生願」,因為往生就必定成佛,所以也叫「念佛往生成佛願」。

因此,凡是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念佛人,首先應該要詳細了解第十八願的道理。因為,第十八願既然是往生願,如我們對第十八願能充分了解,就肯定可以往生;若對第十八願不了解,就不肯定能往生。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其他的四十七願,就是要讓我們對極樂淨土產生欣慕。所以,四十八願之中,除了第十八願以外的四十七願,也叫做「欣慕願」,欣慕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然後歸入專一念佛的第十八願,來往生極樂淨土並領受這種清淨莊嚴的境界。

《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是「國土第一」的境界,意思就是說:在十方國土之中,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是超越十方世界、最為第一的。

我在第八次佛一介紹《無量壽經》的內涵時,就有引用阿彌陀佛國土第一的願,內容是: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在十方諸佛淨土之中極樂世界是最為第一的,所以叫做「國土第一」。

「其眾奇妙」是指往生極樂世界的聖眾,在十方淨土諸菩薩中是最為第一的。「道場超絕」說明在極樂淨土成佛之快速,是超越十方國土最為第一。「國如泥洹」則表明所得到的涅槃之樂,也是最為第一的。

極樂世界沒有任何災難,非常安穩、清淨、莊嚴、圓滿,無缺陷,而且遠離生老病死,在這裡生命可以永恆安樂的存在,所以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境界。因此,我們若有感受到娑婆世界的種種災難與缺陷,感受到這裡是不圓滿、是無常、痛苦的,而將娑婆世界的苦與和極樂世界的樂做個對比,自然就會厭離娑婆之苦,而欣慕極樂之樂了。再者,極樂世界和十方國土對比的時候,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也都超越第一的。

既然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世界,我們理所當然要往生這個世界,但要怎樣往生呢?就是要依靠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說:願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只要乃至十念的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自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第十八願,一旦了解第十八願,就會知道第十八願的內涵包括以下幾點:

一、救度非修行。

第十八願就是淨土宗,淨土宗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救度的法,不是修行的法。因此,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不是修行的法門。怎麼說呢?阿彌陀佛為我們廣發四十八大願,為我們累積萬德洪名,呼喚我們要來讓他救,只要我們念佛,他就要將我們救到極樂世界。不管是聖人還是凡夫,出家或在家,善人還是惡人,是平生還是臨終,是人間的眾生或是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的眾生,只要能念佛,可以聽到這句佛號,阿彌陀佛都要把他救到極樂世界。

因此,就這點來說,淨土宗第十八願所講的法,就是在說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不是在說眾生的修行之法。所以第十八願只說:「念佛必定往生」,不說其他的法。假使第十八願不是說救度的法,那我們眾生就必須靠自己的修行才能往生,這樣我們就根本無法往生極樂世界了。為什麼?因為自我檢討,我們有在修行嗎?我們會修行嗎?我們到底能做什麼樣的修行?檢討到最後,一切都沒有,我們沒有真心修行,也沒有力量修行。

一般講修行的內容,就是指「三學」、「六度」。「三學」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先不談禪定或智慧,單單以戒律來說,五戒也好,十善也好,我們能做得來,做得圓滿嗎?何況說禪定和智慧呢!

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具足,將來就會墮入三惡道,想要來生做人,或者出生在天上,是不可能的。何況想要超脫三界六道輪迴,更是沒有希望。因為,就我們凡夫眾生來說,我們的心只有追求五欲的心,沒有修行的心;我們的力,只有造業的力,沒有修行的力。

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因為阿彌陀佛發願一定要把我們救到極樂世界,所以,他不會用我們所做不到的方法來要求我們。阿彌陀佛一定會以符合我們的根機,用所有眾生都做得到的方法來救我們。

因為,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拔苦與樂的佛,所以,在他的「根本願」里,阿彌陀佛只要我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而且極樂世界是歸屬於十方眾生的。相信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主動平等、無條件要救度我們十方眾生的佛。此後,我們只要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願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了。

能夠這樣,自然就可以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平生之時,就會受到阿彌陀佛的保護,能消災解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放光拿蓮花來接引我們。所以,對於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來說,我們只要想佛、念佛,自然而然,佛就有這種功能作用來加持著我們。這樣說起來,淨土法門和第十八願都是在說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在說我們的修行。所以,了解第十八願,就會了解這是救度的法,不是修行的法。

二、乘船非走路。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就以安穩、快速的坐船來形容念佛法門;念佛就像坐在阿彌陀佛的本願船,他一定會把我們從此岸送到彼岸。而不是要我們眾生辛苦的靠自己的雙腳去翻山越嶺的行走,所以說是乘船而不是走路的法門。這是龍樹菩薩在二千年前所做的比喻,當然二千年以後的現在有飛機,如果以坐飛機來形容就更加貼切。

眾生可以概分為三種:一種是凡夫、一種是阿羅漢、另一種是菩薩。對凡夫來說,因為根機下劣,要他走路不夠力氣;對阿羅漢來講,他身心勇猛、健步如飛,一個鐘頭可以走六十公里;對菩薩而言,菩薩已經斷除煩惱,而且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好像在開法拉利車,一個鐘頭時速可達340公里。

所以,這三種眾生就根機來說,就有很大的差別:凡夫連走路都不夠氣力,而阿羅漢就能健步如飛,如果是菩薩就像開車又更快了。

現在,這三種眾生,都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地面行走,而是同時都坐上阿彌陀佛的飛機。不以自己的速度為速度,都以佛的速度為自己的速度,而且遠超地面速度,遠超一切速度。這樣一來,不論是菩薩也好,羅漢也好,或者罪惡生死凡夫也好,都會從娑婆的此岸平等而且同樣快速地往生到極樂的彼岸,而且都能同時獲得成佛的果位。

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只要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能「五乘齊入」:也就是人間、天上這兩種凡夫,和小乘聖者聲聞、緣覺,以及大乘的菩薩,這五種眾生,都能同樣往生到極樂世界,同時成佛。因為,他們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來修行,而全都是靠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願力,善導大師說這是「同因同果至菩提」。

也就是說,如果一切眾生都坐阿彌陀佛的飛機。這樣,大家就是同一速度,就是以阿彌陀佛的速度為我們的速度,以阿彌陀佛的力量為我們的力量,以阿彌陀佛的功德做為我們的功德,我們只要念佛,這些都完全可以得到。若能進一步了解第十八願,就可以了解這樣的內涵。

三、易行非難行。

念佛大家都做得到,因為它簡單,不困難,非常容易,所以是「易行道」。若是要自己去修戒定慧,或者六度萬行,這樣,就是「難行道」,非常困難,是我們所做不到的,也不適合我們的根機。

四、念佛非雜行。

只是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從現在到臨終,都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是所謂的雜修雜行:要誦經、要拜懺、要參禪、又要深入經藏去研究種種的經教。然後,進一步再以戒定慧的過程去修,或者天台宗,或者華嚴宗,或者禪宗,或者密宗的種種法。我們都不必去做這些,我們只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念佛非雜行,大家都做得到。

五、專一不雜亂。

就如《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如果不是執持名號,這樣就是二心、三心,就非常雜亂。所以《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也就是執持名號的意思,因為執持名號是一、不是二,所以就沒有雜亂。

六、如實非虛假。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是真正的修行,如實的修行。就如剛才的比喻,是以阿彌陀佛的速度做為我們的速度,這種的速度才是真正可以到達目的地的速度,如果是靠自己的修行,我們再怎麼苦修、苦行,都沒有辦法達到目的,這樣就不是真正的速度,不是真正的修行。

因為,如果再多的苦修、苦行,都無法讓我們解脫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迴,都還讓我們在六道之中,過著無窮盡的輪迴,造業造罪、受苦受難的生活,那種修行,就不是如實修行。因為不能解脫生死,更不能成佛;如果是靠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使我們了脫生死,而且快速成佛,這豈不表示念佛就是真正的修行,如實的修行。

總而言之,第十八願講的是救度的法,不是修行的法,而且是如實修行,真正修行的法,雖然是如實修行,真正的修行,但它只是輕鬆念「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並不是什麼苦修、苦行,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這樣的內容,都在第十八願裡面。

第十八願是淨土宗的根源、本體、生命。如果沒有第十八願,就沒有淨土宗的宗派,也沒有我們可以往生的極樂世界,更不能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第十八願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本懷,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同樣也是十方三世諸佛的本懷,更是我們眾生的本懷,是我們眾生的救主。因為,阿彌陀佛示現在世間,就是憑著第十八願來救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阿彌陀佛不一定要建設極樂世界,不一定要示現成佛來救度十方眾生。

那釋迦牟尼佛也好,十方三世諸佛也好,他們出現在世間的目的也是要救度十方眾生。而唯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念佛之法,才能真正徹底廣度十方眾生。因此,釋迦牟尼佛也好,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諸佛也好,他們不出現世間便罷,一旦出現世間,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說阿彌陀佛的第十八大願,以此來救度十方一切眾生。

我們所有一切眾生,出現在人世間的目的,就是要了脫六道生死輪迴,進一步還要成佛、廣度眾生。因此,第十八願也是我們眾生的本懷,是我們眾生的救主。如果沒有第十八願,我們就沒有得救的希望,如果沒有第十八願,我們就無法了脫生死輪迴,達成離苦得樂,快速成佛的目的。

因此我們淨土宗的念佛人,首先就要了解第十八願。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首先要掌握根本,根本掌握了,其他枝葉花果自然就在裡面了。

第十八願是「本願」、「根本願」,「願王」、「本願王」。第十八願是四十八大願之中的「王」。「王」是自在、獨尊、唯一的意思,也是統領一切的意思,只要有第十八願這個願王,其他四十七願自然就都在裡面。

第十八願也是超世願,也是諸佛之王、光中極尊、大慈大悲、拔苦與樂的根本關鍵。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叫做超世願,超越十方三世諸佛之願,但是,這其中如果沒有第十八願,其他四十七願也不能算是超世願。

釋迦牟尼佛尊稱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是光中極尊,是因為有第十八願的關係。而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拔苦與樂」,也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緣故。假如,離開了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佛教所強調的「大慈大悲,拔苦與樂」就無法達成。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受到六道輪迴之苦而不能出離,我們希望得到成佛之樂,卻無法達成。如果,在佛教之中沒有一個拔我之苦與我之樂的法,那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就是虛假、就是妄語。但是,佛所說不可能虛假,不可能打妄語。因此,在八萬四千法門之中,確確實實就有「大慈大悲,拔苦與樂」的法,這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救度之法。所以,第十八願非常重要,是淨土宗的根源,也是整個佛法的中心,佛教的根本、精華之所在。

現在,我來講一個「抬腳上蓮台,滿室皆芬芳」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加拿大,在一間養老的醫院裡住著一群老人,這些老人都有慢性病,只是病情有的輕,有的嚴重,基本上住在裡面的老人,除了吃、睡,和受到醫生、護士的照顧以外,就是在等候臨終,等待死亡。

在裡面服務的人員,有一位是從大陸來的小姐,這位小姐,她心腸很好,對人親切,很細心很耐心,講話也很柔和。因此,得到老人們的喜愛,他們總是學著說中國話,把她叫做「阿妹」。

這天阿妹一上班,就有位瑪利亞病者來辦公室要求轉病房。瑪利亞是位70多歲的老太太,西班牙移民,和她同住的是位本土加拿大老太太,80多歲,叫莫亞。莫亞最近病情加重不能起床。瑪利亞說,莫亞被鬼纏身了,每天晚上哼唧很嚇人。阿妹去看莫亞,果然,莫亞說,她只要一閉眼睛就看見她的已經去世20年的丈夫站在床前,或擠到床上。阿妹安慰她們,夢不要當真。可是兩個老太太都說見鬼了。這件事持續了幾天,整個病區都在議論,因為人們都聽到半夜莫亞驚怖叫喚。

阿妹告知院長。院長來詢問後決定,請牧師來。這天來了牧師,在病房讀誦聖經。很多病友也來了,一起禱告。可是沒有用,夜裡莫亞仍說看見亡人來了。很多病人也心緒沉重。院方開會專門研究,請了一些病人家屬參加。有家屬提出,請和尚來做佛事。溫哥華很多華人,不同膚色的人互相尊重信仰。出家人,在西方社會,被敬重。

既然有家屬提出方案,院方就徵求莫亞老太太家屬意見,他們同意,就請了一寺院兩位師父去醫院。這天師父讀誦了佛經。晚上,一切恢復平靜。這個故事到此結束。莫亞現在每晚可以安靜入睡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醫院六樓。七樓一位老者,叫托馬斯,一個老頭,嚴重心臟病已經住院多年,常年臥床。聽說了莫亞的故事後,他詳細向阿妹了解情況後,請醫院為他請和尚來,因為幾天後是他106歲生日。

這天,他的家人從世界各地來了,共五代四十多人,聚會在醫院的會議室。會議室布置成了冷餐會,很多花和食物。很多老人,很多生日是這樣在醫院度過的,他們活著似乎就是等待生日時見見子孫。人老了,真的很可憐,世界就是一個圓,回到只能喝稀飯趴著爬著的狀態。

很多病友和醫生護士都去參加托馬斯的生日了。和尚也來了。和尚應老人要求念了經。阿妹是學佛的人,阿妹知道,師父念的是《阿彌陀經》。所有人屏息聽著,這些老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倚門站著、或坐在輪椅上,或躺在躺椅上,他們中只有很少幾位華人,可是他們似乎都聽懂了,不少老人在流淚。

而後,切蛋糕。這時,大家聞到一種奇異的香氣。托馬斯看著上空,微笑著說(English)喔,很大的蓮花,我上去了,再見,再見!

這個老人就這樣走了……他雙手合十。

各位蓮友,我剛才所說的「抬腳上蓮台,滿室皆芬芳」的故事,大家有聽清楚嗎?(有)。這件故事就充分顯露、證明,阿彌陀佛的法是救度的法,不是修行的法。如果是修行的法,這位老人怎麼能看到蓮花,而且坐上蓮花,當下就往生極樂世界呢?因為這個法,是阿彌陀佛積極、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任何眾生的法。所以,才可以使得不論是什麼信仰,有修行、無修行的人,只要他想往生,就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這件故事已編在我們的淨土宗雙月刊第六期,也有放入我們淨土宗的網站,你們只要上網就可以看到。這件事不但能顯明我們淨土宗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而且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得到幾點啟示。

一、這位106歲的老人可以說是宿世的佛緣成熟了,才會一聽到師父來誦經以後對方就可以安穩好睡,從此不再受到鬼魂的干擾,所以他覺得誦經很好,師父誦經可以驅鬼、可以避邪、可以解冤,可以得到安全、平安、安寧、安穩、吉祥和利益,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相信這位老人一定有這樣的感受,請問各位蓮友,是不是這樣?(是)。誦經既然有這麼多好處,因此,他要過生日,當然就會要求院長,請師父來誦經,這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而他做這種選擇,可說是智慧的選擇。

二、其實這位老人,可以說已經是到了臨終的時候,只不過因為執著而走不了。106歲對人類而言,不但是高齡,而且是超高齡的。但是,老人已經身染重病好多年了,都躺在病床上,對他來講,可以說是求生不得,求死也不願。但是,他所受的這種老、病的痛苦,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可以說是點滴在心頭。按照這種情形,可算是臨命終的時候,但因為他有一大堆的子孫眷屬,讓他難分難捨,讓他還有要看子孫,要和子孫在一起的這種情執。

各位蓮友,我們若活到106歲,好嗎?(不好),對,要長壽,但也要有一個原則,就要健康,不要躺在病床上讓人餵食,讓人把屎、把尿的。對不對?(對)

所以,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一種過程,病當然是苦,那老也是苦,因為老的本身也是一種病,老的時候,五臟六腑各種機能都已經衰退,感覺不再輕鬆了。所以,老也是一種苦,雖然,好像沒有什麼病,不過,老的本身就是病。

我們希望長壽,但是,更期望健康,如果期望長壽又健康,就必須從今開始,多多念佛,阿彌陀佛會消我們的業障,增加我們的福報。

我們今天來到這裡,聽經聞法,共修念佛。這時候,最好是嘴巴要張開一點,聲音放大一點,為什麼?因為,很難得有這樣共修的機會。我們在這裡念佛,其實也是阿彌陀佛在對我們呼喚,他呼喚我們,要求我們要讓他救度,這種心是非常積極,非常迫切,也是非常誠懇的。

十劫以來一直到現在,每一日、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阿彌陀佛都不斷的在呼喚我們,從極樂世界懇切的呼喚到娑婆世界,目的就是要我們接受他的救度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心非常的殷切,好像慈愛的母親盼望著流浪在外的子女,能夠早日回家一般。所以,我們回應阿彌陀佛的呼喚,也同樣要出自內心,誠誠懇懇,實實在在的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因此我們念佛的當下也應該知道,阿彌陀佛在念我們,呼喚我們的聲音也同樣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現在我們回應阿彌陀佛的呼喚,接受他的邀請,要願生極樂世界,也應該要誠誠懇懇、實實在在的出自我們的內心。因此,不知不覺之中,就會以懇切的心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而且,會越念精神越飽滿,心情越快樂,所以是以踴躍歡喜的心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何況,當我們檢討自己,從生生世世以來到現在,我們在六道輪迴所受的苦,可以說是無量無邊,苦不堪言。今天,有阿彌陀佛的調攝,我們才可以獲得人身,聽聞佛法,又能遇到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我們的心情會怎麼樣呢?當然是稀有難得的心情,也是歡喜踴躍的心情。

所以我們在這裡共修,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嘴巴就要張大一點,聲音要從我們的丹田發出來,來回應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當然,我們是救度的法門,平時念佛,是依個人的根機去念,不管一天可以念多少句,也不管念佛的時候,心中有沒有煩惱,有沒有雜念,只依我們這樣的根機來念佛,其他的都不用操心,可以說就是「易行道」。但是,今天我們在這裡,聽聞到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知不覺就和平常的心情不一樣,就好像木炭,把它放在倉庫里,那就是冷的,現在這些木炭是被放在火爐里,所以是很熱的。

若論故事裡的這位老人,他也是執著。一般而言,執著是眾生的本性,我們會執著貪、瞋、痴,執著順境、執著逆境。對我們好的,我們執著;對我們不好的,我們也執著的把它放在心中。各位蓮友,我們有執著嗎?(有),很執著,我本身也很執著,若不是執著,就已經超凡入聖了。所以,凡夫的本質就是執著,就是執著貪、瞋、痴,也執著各種分別,各種計較。

如果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心不執著,要往生是很快、很自在的,心若是有執著,這樣就是斷氣了,他的神識也還不願離開這個肉體,不願離開這個家庭,一個躺在病床上昏迷的人,他若不執著,就會很快往生;若有執著,可能一年、兩年,甚至好幾十年都還躺在那個地方。

在香港,有一位老太太,她身染重病,已經不能吃、不能喝,可以說是奄奄一息,只剩一口氣而已。醫生也判定這位老太太大約只剩一個星期的生命而已。但是,這位老太太有一個獨生子,他去南美洲以後一直都沒有訊息,老太太的心中就一直掛念她的兒子。她的親友知道了,就到處打聽,等連絡到她的兒子,辦好手續坐飛機回到香港的時候,已經超過五個月了。拖了五個月之後,老太太知道她兒子已經回到她身邊,聽到了兒子的呼叫聲,這時她才斷氣。

若論這位老太太不能吃、不能喝,以醫生的專業判斷,就是差不多七天的生命而已。結果呢,可以活五個月,也就是說,她躺在那裡,那口氣一直不斷,這樣拖了五個月,為什麼?就是執著,執著要看到她的兒子,要聽到她兒子的聲音。

所以,一個人的執著,也可以說是念力,是不可思議的。這念力的意志非常強,執著非常強,會致使她的身體拖了五個月,這位106歲的老人,一樣也是有這種執著的心理。所以,才會躺在病床上好幾年,若沒有執著,當下說往生就往生了,這是屬第二點。

三、臨終的人可以看到陰界、看到冥界。因為一個身染重病接近臨終的老人,可以說是陰盛陽衰,也就是說他的陽氣漸漸的衰退,陰氣漸漸增長,陰氣若增長,他就會看到他將來要去的境界,他就會看到一般我們的肉眼所看不到的境界。

就好像病房裡,看到鬼魂的那位老太太,她已經八十幾歲,可以說就是陰盛陽衰,所以才看得到鬼魂。如果是身體健康、年輕力壯、陽氣強盛,這樣自然就不會遇到陰的,不會看到這種陰間的境界。

四、就是當師父誦經完以後,大家都聞到一股香味,而這時106歲的老人,他眼睛看著空中說有蓮花出現,然後他就滿心歡喜,和大家揮揮手,說一聲再見,bye bye,當下就斷氣而往生了,這就顯示佛菩薩出現的現象。

雖然,他只說看到蓮花,而沒有說他看到佛。但是,佛也好,佛光也好,蓮花也好,都是一體的,只要是看到其中之一,那就知道佛菩薩已經來臨,無形中就會受到佛光的攝受,受到佛的安慰、保護和啟發,才要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這位106歲的老人,可以說他壽命已經盡了,這時只是看他的心念有沒有執著?他願不願意往生?在那個時候,他的心念是想要坐著蓮花和阿彌陀佛去。所以,一念之間就坐上蓮花隨阿彌陀佛往生去了,這就是所謂的「前念命終,後念即生」。

五、就是說如果遇到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看到佛來迎,他只要願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無論是什麼人,不管是善、是惡。若論這位106歲的老人,他有皈依嗎?他有吃素嗎?有修行嗎?他都沒有,他是一位外國人,外國大部分所信奉、傳揚的,都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或伊斯蘭教,他是個還沒有佛教、佛法觀念的人。

所以,對這位老人來說,佛法他完全都不知道。因此,所謂「信、願、行」,他也都沒有,佛教對他來說是一片空白。但是,當下他想要往生也可以往生,為什麼?因為他遇到的就是這個法。

為什麼呢?因為師父們為他所誦的經,不是《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地藏經》、《維摩詰經》這類的經。因為若是這類的經,就和極樂世界及阿彌陀佛,有的稍微有關係,有的完全都沒有關係。但是,二位師父為老人家所誦的經就是《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從頭到尾,都是在說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極樂世界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也等於是在說阿彌陀佛的救度。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只要願意往生,就可以往生。此外,這部《阿彌陀經》也叫做《諸佛所護念經》,就是十方諸佛都來證明念佛往生的法是真實不虛的。同時十方諸佛也都來勸十方眾生,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誦這部經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就會出現。

這位106歲的老人,他正處於陰盛陽衰之時,所以,會看到其他人所不能看到的,而且他一旦看到了大蓮花,心中就會感受到阿彌陀佛的安慰和啟發,而認為唯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確實才是他所需要的,因為這種境界可以使他離苦得樂。所以,當下一念之間,他想要往生,立即就往生極樂世界。

六、這也顯明淨土宗就是阿彌陀佛絕對救度的法門,沒有任何的條件,完全靠阿彌陀佛的佛力。如果不是這樣,論這位老人,他沒有皈依,沒有吃素,沒有任何修行,他一生之中,恐怕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沒有聽過,就是到最後他微笑向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也沒有念「阿彌陀佛」。儘管如此,他照樣能看到蓮花,也能坐著蓮花往生極樂世界。

由此證明,往生完全是靠佛力,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靠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不是靠其他的法,更不是靠我們自己的能力。所以願生極樂世界的人,此後我們只要想佛、念佛就必定會往生。這種方法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小小的動作,只要開口念佛而已。但是,所得的果報,卻是非常殊勝,而且這種果報,是成佛的果報。

七、因為這位老人還能講話,所以才說出「有蓮花,大家再見」這些話。假如他已經昏迷或斷氣,然後經過助念,雖然不能跟我們說「有蓮花,大家再見」,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已經昏迷的人,尤其是斷氣的人,當然他無法向我們說他所看到的佛來迎,或看到蓮花,看到佛光等這些境界。但是,依照教理我們就會知道,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應聲而現、聞聲救苦,就會拿著蓮花來接引。就好像這兩位師父在為老人家誦《阿彌陀經》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拿著蓮花出現在老人的面前一樣。

那對我們來說,了解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會相信有極樂世界可以做為我們的歸屬,有阿彌陀佛可以救度我們,所以就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呼喚,願生極樂世界。此後,就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而且會念念不捨。

如此一來,對我們而言,這就是有信、有願、有行。雖然有信、願、行,但最後歸屬在於行,也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可是這個行,並不是靠我們的自力,因為念佛的本身,就是在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念佛的本身,就是大修行,是真正的修行,而且念佛的本身,也是大功德,是可以讓我們圓滿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念佛雖然不像修行,卻是大修行,真正的修行,圓滿的修行。

曾經,有一位開大巴士的司機,他本身並沒有信佛念佛。不過他媽媽是信佛念佛的人,也因為母親念佛的關係,所以在他的心中就有念佛的印象。有一天,他開著巴士上高速公路,看到前面發生連環車禍,當下就有好幾個人被撞死。那時候,高速公路上的來往車道都堵住了。他看到對面有一個三十幾歲的年輕婦女,抱著她在車禍中罹難的丈夫大聲痛哭。

這位司機看了很不忍心,不知不覺就念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誰知他才念到第二句「阿彌陀佛」的時候,就看到從婦人所抱的屍體當中,浮出她丈夫的身影,然後就在空中給他跪下來,向他禮拜感謝。為什麼呢?因為他念了佛,阿彌陀佛當場加持了死者,讓他可以離開這種慘像。他從來沒有被人家拜過啊!所以他就說:「哎呀!你走吧!你走吧!」一揮手,這個魂識就升起來,升到半空,往西方而去。

這件故事,也可以顯明淨土宗是救度的法,對方遇到車禍,當下喪失生命,有人為他念佛,阿彌陀佛就會聞聲救苦、應聲而現來救度他,所以那個人,當下就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像這種在車禍中喪生的人,他雖然沒有念佛,但只要有人為他念佛,阿彌陀佛馬上就知道,就會來救度他。何況我們現在就念佛,一直到臨終都念念不捨,阿彌陀佛怎麼會不知道,怎麼會不來接引我們呢?

《觀無量壽經》中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所以,我們念佛人,一生之中都會受到阿彌陀佛攝取不捨的光明來保護,現生保護著我們,等待著我們,到了臨終就拿蓮花來將我們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因此,這個法門,就是救度的法門,那我們要如何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呢?阿彌陀佛是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來救度眾生。所以,我們只要根據自己的根機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在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就已經被阿彌陀佛救到了。

總而言之,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念佛的法門,救度的法門,它的根源,就是在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就是在說念佛往生的願。

所謂願,有「通願」和「別願」這二種。「通願」也叫做「總願」,也就是諸佛菩薩他們在因地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佛果、下化眾生,都共同要發的願,又稱為「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通於十方三世諸佛的,所以叫做「通願」,也叫做「總願」。

另外一種就是「別願」,也就是每一尊佛,他在「因地」成為菩薩的時候,他們每個人所發的不同的願;也就是除了四弘誓願以外,他們個別所發的願叫做「別願」。就像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藥師佛的十二上願;或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願,這些都是屬於「別願」。

阿彌陀佛除了四弘誓願之外,又發了四十八大願,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別願」。而且,四十八大願也是十方諸佛菩薩「別願」之中的「別願」。因為,這是阿彌陀佛個別所發的,不同於十方諸佛的願。而且這四十八大願,和其他諸佛所發的「別願」比較起來,這四十八大願特別開闊、宏廣、深遂,所以超越十方諸佛。

在《無量壽經》裡,阿彌陀佛就發誓說: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別願」,這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所獨有的,不但超越十方三世諸佛,而且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所以又稱為「超世願」。這不只是阿彌陀佛自己發這樣的超世願,自己也這麼說是超世願,就是在《無量壽經》裡,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的讚嘆和宣揚。因為,這段「我建超世願」的經文,就是出自於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無量壽經》裡。

進而言之,因為有第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才得以被稱為是「超世願」。因為四十八願之中,其他的願,十方諸佛或許有,但是可以使十方眾生平等、無條件往生極樂世界的第十八願,卻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

論十方眾生所包含的範圍是何等的寬廣,也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整個大宇宙中所有國土的眾生,都屬於十方眾生。但是,我們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眾生,和其他淨土的眾生卻非常不同。差別在於我們這裡的眾生,煩惱特別重,罪業特別深,是其他諸佛所沒有辦法救度的,是被十方諸佛所摒棄的眾生。這些眾生其他諸佛菩薩無法救度,但是阿彌陀佛可以救度。所以,這個願才稱為「超世願」。因此,善導大師也稱讚這個願是「別意之弘願」,或「別異之弘願」,也就是說這個願和十方三世諸佛的願不一樣,是特別殊勝、弘廣的大願。

所以,釋迦牟尼佛除了在《無量壽經》中讚嘆這個願之外,也在《彌陀偈經》中讚嘆說:

發願逾諸佛

就是說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所以阿彌陀佛這四十八條「別願」,也叫作「超世別願」,或叫做「別意弘願」與「別異弘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條別願當中,又有「根本願」和「因本願」的分別。若以「因地」來說,這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叫做「因本願」。「因本」是對果,對果來說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代,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稱為「本願」,因為有了這個的因,才能達到成佛完成極樂世界的果。也就是有四十八大願的完成,才能成為阿彌陀佛,成就極樂世界,所以,從「因本」來講願願都是「因本願」。

「根本」是對枝末來講的。在每一願、每一願都是「本願」的當中,必定有一個願是「根本願」,其他的願是由這「根本願」所生出的枝末願,都是為了要達成「根本願」所發的,都要歸結到「根本願」里。

因此,由這點來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只有第十八願才是「根本願」。也就是說,其他的四十七願也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如果沒有第十八願的話,即使有其他的願,或者其他的願都完成了,也沒有存在的意義。譬如:

第一願叫「無三惡道願」,也就是說,極樂國土沒有三惡道。因此,不管有沒有罪業的眾生,他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永遠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因為,極樂世界連三惡道的名稱都沒有,何況是事實呢。

第二願叫「不更惡道願」,就是指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將來如果想要到其他十方世界去顯化救度眾生,也永遠不會再墮落三惡道。

第三願叫「悉皆金色願」,第四願叫「無有好醜願」,就是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和阿彌陀佛一樣,同樣都是金色之身,同樣都是容貌相好莊嚴無等倫。

再來,從第五願到第十願,是在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自然都可以得到六種神通。第十一願是指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下就能獲得不退轉,進入涅槃成佛的境界。

可以說,四十七願的每一願都非常殊勝、非常重要,都是必需的。可是這麼美妙、殊勝的地方,如果沒有眾生往生,也就是如果沒有第十八願,那麼,這些願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四十八願雖然每一願、每一願都非常重要,但其中以第十八願最為殊勝,因為它是「願王」,是「根本願」。如果,沒有第十八願也就沒有十方眾生的往生;沒有十方眾生的往生,那剛才所說的,第一願「無三惡道」,第二願「不更惡道」,第三願「悉皆金色」,乃至第十一願「悉皆成佛」等等這些願,當然也無法成就,甚至連極樂世界的建立,也沒有意義了。因為,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無法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不成佛;既然不成佛,所有的願就無法成就。

在四十八大願當中,唯有第十八願才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字。所以第十八願就是要使十方眾生往生的願。其他四十七願的殊勝以及極樂世界的種種設計,都是為了十方眾生的往生而建設的。

好比說父母為了兒子建房子,房間要怎麼隔間,客廳要如何布置,花園要怎麼設計,前庭、後院又要如何規劃……。種種的構思都是為了兒子,這一切都建設完成了,可是兒子不能回來住,或者沒有兒子來住,這樣所蓋的房子就沒有意義了。

阿彌陀佛種種的願,都是為了十方眾生的往生成佛。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願,有此願,眾生就能念佛往生;沒有此願,眾生就不能念佛往生,不能念佛往生,其他的願當然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所以就這點來說,第十八願才是真正的「本願」,「根本之願」。

緣此,在《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解說、讚嘆這個願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其佛就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是要讓只要聽到這句名號,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自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自然就可以進入不退轉的境界。

所以「本願力」就是這句名號的力量,在四十八大願之中,只有第十八願才有說到名號的力量,其他譬如第十九願也好,第二十願也罷,都不是專門在講念佛的願。因此,這首偈也叫做「本願成就偈」,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解說第十八願的內容,由這首偈就能知道,釋迦牟尼佛唯以第十八願做為「本願」,不是以其他的願做為「本願」。

善導大師也把第十八願稱為「本願」,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所以,善導大師註解《觀無量壽經》在最後結論的地方,就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雖然在《觀無量壽經》裡,介紹十三種入定觀想的法,也提出淨業三福種種修行的內容。但是,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就可以知道釋迦牟尼佛雖然講十三定觀和三福九品,但他的本意,不是在十三觀,也不是在三福九品里,而是要我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涵意。所以,第十八願就是「本願」,第十八願的內容,就是要我們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十八願願文只有三十六字,但是教理和意涵,卻是非常深廣。儘管如此,對我們來說,也很容易了解。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本願,背後的道理雖然廣大、深奧、高超、微妙,但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要讓我們來領納、了解的,卻是極其簡易、淺顯和平常。如果不是這樣,淨土法門就不能稱為「易行道」了。

第十八願這三十六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三十六字若是用白話文來翻譯,就是:

若我法藏成佛之時,十方世界的任何眾生,

只要真心信受、歡喜我的救度,願生我的國土,

而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的稱念我的名號,

我就一定要讓他往生,

如果不能往生,我誓不成佛。

以白話文來翻譯,因為角度不同、理解不同,所以可以做幾種、甚至多種的翻譯。但是,無論做多少的翻譯,都必須要「萬變不離其宗」,都不可以錯解佛意。而且,最好是越簡單、越明白越好。

設我得佛

「設我得佛」的意思是「若我法藏成佛之時」。法藏菩薩他誓願要成佛,無論如何,決定要成佛,所以第一句就表明他是要成佛的,因此說「設我得佛」。但是,這個「設」字,也在顯明他的背後是有條件,有目標要達成的。

假使這個目標沒有達成,那他就要再繼續修行,一直到達成目標,他才要成為一尊救度眾生的佛,成為一尊讓十方眾生都來稱揚讚嘆的「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才用這個「設」字,「設」就是「若」,也就是「如果」的意思。如果沒有成佛便罷,只要成佛,就必需達成某種目的和理想,這就是「設」。

但也不是說,可以達成就達成,若無法達成就放棄,並不是這種意思。而是只要還未達成目的就要再繼續努力,無論經過多長的時間,多少的修行,都必定堅忍不退轉,不達成目標誓不停止。「設我得佛」具有這個涵義。

一般的說法,成佛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成佛。但是,阿彌陀佛的成佛,不只是三大阿僧祇劫,而是超過千倍、萬倍、億倍以上,所以《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最後功圓果滿時,他才成佛的。

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成佛,要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要修這麼多的功行呢?這後面會再做解釋。不過從結論而言,就是因為阿彌陀佛要完全的、絕對的把我們從娑婆救到極樂世界,而且還要讓我們快速成佛,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必須花那麼長久的時間來修行才能成佛。這也表示我們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罪惡生死凡夫,貪、瞋、痴太強盛,罪障太深重,阿彌陀佛一定要經過那麼久的積功累德才能救得了我們。

如果不是為了要救五濁惡世的眾生,而是要救其他世界的眾生,那就不必花那麼久的時間去修行了。這也顯示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眾生的心是非常真實,相當懇切的。他誓必救度我們,若不能救度我們,他的誓絕不停止,願絕不放棄,一直到可以救度我們,他才要成為這尊佛,涵義是這樣的。

十方眾生

「十方眾生」就是指「十方世界的任何眾生」,這種說法含蓋非常廣闊。但是就要點來講,即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全部都包含在內。這樣說起來,在座各位包括我慧淨,我們全部都是阿彌陀佛所發願要救度的眾生,人人都有份,沒有一個遺漏在外。既然人人都是阿彌陀佛所發願要救度的眾生之一。那麼人人也都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之一。

因此,只怕我們不願往生彌陀淨土,不肯專稱彌陀佛名;只要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因為,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為我們而發,他鎖定的對象就是我們,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所發「十方眾生」的範圍之外。

若以眾生來說,一般就是指十法界的眾生,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都包含在內。也就是十種境界,十種範圍的眾生,簡單的說就是包含聖人和凡夫。

聖人可分為四種: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四種眾生叫做「四聖」,四種聖人的境界。另外就是六種凡夫的境界,也就是六道輪迴的眾生,這六道包含: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和地獄道。這些眾生都還在六道中輪迴,本身的貪、瞋、痴還沒有斷除,更有曠劫以來罪業還未清淨,所以叫做「六凡」,六種凡夫的境界。

這十種境界的眾生對阿彌陀佛而言,除了「佛」以外的九界眾生,都是他在第十八願所說的十方眾生。所以這些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願力所要攝取,所要救度的對象,也都是極樂世界所要接納的眾生。

從大範圍來說,「十方眾生」就是指九法界的眾生;六種凡夫的境界,以及三種聖人的境界。因此,除了佛法界的眾生之外,可以說所有的眾生都在「十方眾生」裡面了。

若是縮小範圍來講,在《無量壽經》的異譯本,也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就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

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包含著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這三種罪業深重,受苦也最激烈的眾生。他說希望這些眾生全部都往生到極樂世界,來接受我的感召和教化,很快的就能全部成佛,和阿彌陀佛一樣,是金色之身,是無量莊嚴的相貌。

所以,若從這幾句經文來看,「十方眾生」就包含三惡道的眾生。同時在《莊嚴經》還有一首偈,也是法藏菩薩在「因地」所發的願,他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如果以這首偈來看,阿彌陀佛救度主要的對象,就是六道輪迴的凡夫,所以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這「諸趣」就是六道的意思。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就是說阿彌陀佛從成佛到現在乃至未來,永遠都會以他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來救度眾生,直到將阿鼻地獄的苦眾生全部都救到極樂世界為止。所以說「度盡阿鼻苦眾生」。

阿鼻地獄的眾生,一定是在世間上造了最深、最重的罪業,這種罪業的果報,使得他在阿鼻地獄所受的苦是無窮無盡的。阿鼻地獄又稱為無間地獄,在《地藏經》說,阿鼻地獄的眾生,受苦非常長久,即使娑婆世界已經滅盡了,但是阿鼻地獄的眾生,也要輾轉到其他國土去受阿鼻地獄之苦,等到這個世界再度形成的時候,那些阿鼻地獄的眾生,又要回到這世界的阿鼻地獄再繼續受苦。

阿鼻地獄眾生所受的苦非常重,時間也非常長,使得阿彌陀佛更加悲愍、不忍,更想要趕快將他們救出來,讓他們離苦得樂。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因為,佛的觀念、見解和我們凡夫是不同的,悲心越深徹,對罪苦眾生就越加同情。

當然,我們在這世間,要有正義感,是非要分明,不可以是非不分,否則,這世間就會混亂,人民就無法平安,無法過安樂過日子。但是就佛來說,他是充滿著愛心和包容的,他本身的「心」是清淨的、是超越善惡的,以清淨的佛眼來看眾生,眾生無論是善,或是惡,是在天界、人間,或者三惡道的眾生,甚至阿鼻地獄的眾生,都是可憐的眾生,都是應被悲愍的對象,因為這些眾生,無論是善、是惡,是在天上或是地獄,差別並不大,都在六道中輪迴,隨時都身不由己的在輪轉。

今天,我們有因緣學佛修行,如果沒有了脫生死輪迴,轉個身、換個環境,機緣就不同了,就有可能去造罪、造業。所以都在天上,人間、地獄,來來去去,不斷的來回輪轉。因此,佛看我們眾生的善惡,都是不究竟的。這方面的情境必須我們的心,能超越善惡的觀念才能理解,所以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

雖然七佛通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最後,還是必須「自淨其意」。我們的心,如果還在善惡觀念之中,還有分別、執著,這樣就不清淨。心若不清淨,遇到善的環境會執著善,遇到惡的環境也會執著惡,所以必須超越。

對佛來說,他已經超越善惡了,而且證悟到空性。修行人一旦證悟到空性,他的悲心自然就會產生,怎樣產生呢?就是體悟到「一即一切」,一切眾生都和他一樣具足這種無貪、無瞋、無痴,不會造罪、造業的空性。但卻因為一時的迷誤,而起無明、造罪業,而受到無窮盡的輪迴。其實這種輪迴是不該受的,是冤枉的,但是眾生就是迷而不悟。

所以,證悟到空性的菩薩,自然就會生起這種慈悲喜舍的心,就要來救度眾生,這是很自然的,而且是沛然莫之能御的。我們如果能了解空性,對佛的救度,自然就會增長信心,就知道佛救度眾生是法爾自然的,而且是沒有分別的。

再來,對於十方眾生,善導大師的解釋是: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這段法語一開始就說,「一切凡夫」,也就是指這一切的凡夫之人,不論他是善、是惡,是善多惡少、還是惡多善少,這一切都不問,也不問他學佛念佛的時間有多久,是一輩子呢,還是兩三年,或者是最近幾日才開始念佛,這些都不問。重要的是他能否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這樣毫無疑問的就必定會往生,決定會往生。

所以,這段法語雖然很短,但意義很顯明,也讓我們很安心。因為我們都是凡夫,而且我們有惡、也有善,我們念佛的時間,有人已經念幾十年,也有人只不過是念幾年,甚至有人才剛開始學佛、念佛而已,但阿彌陀佛的救度,都不分別這些,只要他專一念佛就可以了,可說給任何人任何時都有希望有光明。

善導大師又說: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

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

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善導大師在這裡又進一步將十方眾生,以造罪凡夫來代表。一切造罪的眾生,只要願意回心念「阿彌陀佛」,願意往生極樂淨土,一生永不改變。能這樣做當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聖眾,自自然然會歡歡喜喜的來迎接他,當下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又說: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若有眾生」就是不論是什麼樣的眾生,只要他是眾生,他稱念阿彌陀佛的時間,不管是七天,或只是一天,甚至是臨終的時候,才念十聲,乃至一聲一念而已,也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就像剛才所講「抬腳上蓮台,滿室皆芬芳」的故事,托馬斯這位106歲的老人家,他一生之中,沒有皈依、沒有吃素,沒有學佛念佛,沒有信、願、行,也不認識佛教。可是他最後只起一個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念頭,當下他也照樣坐著蓮花往生極樂世界了。能遇到這麼殊勝的事,假使他壽命可以延長,相信他也一定會成為若一日,若七日,若七年的念佛人。

所以,就對象來說,只要他念佛,不論是聖人還是凡夫,是善人還是惡人,是東方人或西方人,是信仰佛教或其他宗教,或根本都無信仰,這一切都不問。而且也不問他是如何念?怎麼念?只要以他的根機去念佛,這樣就已經是獲得阿彌陀佛救度的十方眾生之一了。

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又說: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不管他是善、是惡,念佛的時間是長、是短,這一切都不用問,只要他一心念佛,直到臨終也不改變,這就是「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像這樣能夠專一念佛,不改變、不退轉的人,十人念佛就十人往生極樂世界,百人念佛就百人往生極樂世界,千萬人念佛就千萬人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萬人修,萬人去」,和他的根機是高、是低沒有關係;也和他心性的本質是好、是壞沒有關係;當然和他智慧高低、學問深淺、品行優劣,都沒有關係,只要他念佛,就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當然,一個真正的念佛人,自然他的心性就會改變,因為他自然的就會仰慕清淨、良善、高尚,而不會一直停留在那種下劣、惡質的性格之中。

我們在這裡說念佛,是就要往生極樂世界來說的。不明白的人,也許會誤解說念佛就只是為了往生,念佛的對象都是要往生的人,所以是臨終快要死的時候才念佛,那平常就不一定要念佛。如果平常我們想要消災免難或是要祈求福報,是不是就要離開這句「阿彌陀佛」,另外去念其他的佛菩薩,去念其他的咒語,或去修其他的法門呢?

其實並非如此,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又叫做萬德洪名,三藏十二部經所有的法門,所有修持的功德、力用,都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裡面。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了脫生死輪迴,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固然沒有錯,若要祈求現世的福報,念佛照樣都可以達成。

現在我來說一件事證,在大陸有一位張其強居士,今年大約六十五、六歲左右,當他小的時候,無意中在路邊看到一尊石頭刻的「阿彌陀佛」,他覺得很親切,也很歡喜,從那時候起,他多多少少會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當然這也是他過去的宿善成熟了。

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如果有什麼願望,他都會向阿彌陀佛祈求,他說,在他十多歲的時候,也就是五十多年前的大陸,當時普遍都很貧窮,有一次他很想吃中秋月餅,就向阿彌陀佛祈求,在那麼貧窮的年代,能吃到中秋月餅確實很不容易,但是,沒幾天他媽媽竟然拿中秋月餅給他吃。

這個小孩子,因為念佛向阿彌陀佛祈求,願望就能達成。所以從此以後,他如果想要書本啦、筆記簿啦、鉛筆啦,都向阿彌陀佛祈求,往往都可以滿願。當然,對這小孩子來說,因為他的心念單純沒有雜染,所以比較容易感應道交。

到了他長大的時候,雖然曾想要出家,但是機緣不成熟,只好在家做生意。不過,他每天都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幾年前,有一天他從國外經香港回大陸,在香港轉機,可是他莫名奇妙地看錯了時間,他發覺後,趕緊坐計程車馳往機場,沒想到司機竟然也開錯路,這連續的意外讓他錯過飛機班次。當時心中非常懊惱,只好重新辦手續搭另外的班機。這時候,櫃檯的小姐跟他說:「你本來要坐的那架飛機,起飛才十幾分鐘就發生空難墜毀,飛機里全部的人都罹難了,幸虧你沒趕上。」這樣說來,他沒有坐上這架飛機,反而是大難不死,他的生命可以說是撿回來的。

一般而言,坐飛機是很重要的事,我們都會儘量去記住這個時間,怎麼會將時間記錯?而此時司機又開錯路,這一連串的意外應該都是阿彌陀佛的巧安排,冥冥之中有阿彌陀佛在護持,使他錯過那架會發生空難的飛機。

另外還有一件巧合的事,當天有好幾位要去大陸朝山拜佛的老菩薩,也因為某種因緣,沒有坐上那架飛機。所以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虔誠念佛,在現生之中,阿彌陀佛就會保佑我們,使我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讓我們一生之中,能夠消災免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空難是非常嚴重的災難,遇到這種災難的人,幾乎都會失去生命。可是這位張居士他只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沒有花一毛錢,或是請人來誦經拜懺,或是自己去點燈消災。全都沒有,他也沒有做任何特別的祈求,自然就能消除他生命中這麼大的災難。

這也顯明,只要我們虔誠念佛,即使不知道要做什麼特別的祈求,但是阿彌陀佛都知道我們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會發生什麼災難。所以會預先來幫我們消除災難。因此,不管是往生前、往生後,都很適合念佛,而且應該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有關十方眾生,印光大師也說:

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下根如五逆十惡之輩,

皆為淨土法門所攝之機。

也就是說,上等的根器就如同文殊、普賢這類的等覺菩薩,或者是根器下劣,就好像五逆十惡這種愚痴造惡之輩。不論這些眾生的根機是高、還是低,全部都是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所要攝取、所要接引、所要救度的對象。

印光大師又說:

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皆須修習。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後,賴以度世。

意思是說,淨土法門往生極樂世界的念佛之法,是從等覺菩薩到阿鼻地獄等任何根機的眾生,都必需要修習的。也就是說,等覺菩薩須要念佛,阿鼻地獄的眾生同樣也須要念佛;還未成佛之前念佛,等於是在自修,這樣就可以成佛。成佛之後,也沒有離開這句佛號,也是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來救度十方眾生。

印光大師又說:

九界眾生舍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離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九界眾生舍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意思是說,只要還沒有成佛,那所有的眾生,不管是六道的凡夫也好,或是已出三界的聖者也好,都不能舍離這個法門,一旦離開這個法門,就沒有辦法圓滿成就佛道。當然,就等覺菩薩來說,距離成佛只不過還有一個位階。但是,他們若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快速成佛;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想要成佛恐怕還要很長久的時間。

「十方諸佛離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這段法語是很實際的,因為十方諸佛如果能夠以念佛之法來救度十方眾生,使眾生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這些眾生就可以在這一生之中往生極樂、快速成佛,也就是可以一世圓滿、當生成就佛道。如果不是這樣,眾生恐怕就不能解脫生死輪迴,更不能快速成佛。

印光大師這段法語有很微妙的意義。其他祖師大德的法語,同樣對我們了解淨土法門,有很大的增益作用,我們要多聞薰習,使之入心、入腦、堅固、不退。

至心信樂

接著我們講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這四字,把他翻成白話文就是「只要真心信受,歡喜我的救度」。

「至心」就是真心,「信樂」的「信」就是信受、「樂」就是歡喜,所以說真心地信受、歡喜阿彌陀佛的救度。

站在阿彌陀佛的角度來說,就是真心的信受、歡喜我的救度;站在我們眾生的角度來講,就是真心的信受、歡喜阿彌陀佛的救度;知道阿彌陀佛必定可以救度我,因此有了喜樂的心,這叫做「至心信樂」。

世間任何事,都需要真心,真誠實意,如果不是這種心,那豈不是彼此的交往是虛假的?在這世上我們待人處世,真誠實意、實實在在是最基本的,何況要往生極樂世界這麼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真心來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真心愿生阿彌陀佛的淨土,沒有真心專稱阿彌陀佛的佛名,那怎麼能夠往生呢?

所以,「至心」就排在最前面,因此才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這個「至心信樂」的「信樂」,有二種解釋,一種是「因地」上的解釋,另一種是「果地」上的解釋。

在「因地」上的解釋,信樂的「樂」,破音讀成「ㄧㄠˋ」(要),樂就是喜愛的意思,相信有這麼莊嚴的極樂世界,所以很欣慕、很喜愛這個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解釋,「信樂」這二字就讀作信樂「ㄧㄠˋ」,《論語》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從「因地」來說,這個樂「ㄧㄠˋ」字,就是好樂,喜好的意思。如果把第十八願,當做是法藏菩薩在因地所發的願,那麼,「至心信樂」這四字,往往都讀作至心信樂「ㄧㄠˋ」。

但是,對我們而言,我們要讀作至心信樂「ㄌㄜˋ」(樂)。樂「ㄌㄜˋ」就是歡喜,不只是信樂「ㄧㄠˋ」,而且進一步的歡喜。也就是說我們所好樂「ㄧㄠˋ」的,我們所願望的,我們所喜愛的,都已經得到了,已經擁有了。所以,我們的心就轉為歡喜的心。因為,已經得到了,並不是還沒有得到,還在那裡盼望,還在那裡好樂「ㄧㄠˋ」,喜好,而希望可以得到。

可是,現在並不是這樣,他已經得到了,他的願望已經達成了。所以,他就安心了,就會產生喜樂;如果還沒有得到,他就會盼望這些景物、事情可以得到。而且,因為還沒有得到的,什麼時候能得到,自己也不敢肯定、也沒有把握,那樣就會忐忑不安。

我們知道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他所發的每一願都已經成就了,當然第十八願這「根本願」也同樣成就了。第十八願說:只要相信,只要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念佛就可以往生。因此我們決心愿生極樂世界,決心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等於就是已經讓阿彌陀佛救到了,已經坐在阿彌陀佛的本願船里,已經時時刻刻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已經就是阿彌陀佛的人,也就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所以,也等於是離開了娑婆的此岸,向著極樂涅槃的彼岸前進。

既然已經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這樣就已離開六道輪迴了,所以他的心就有喜樂,因此他就會從「至心信樂(ㄧㄠˋ)」轉為「至心信樂(ㄌㄜˋ)」,就有這種差別。

「至心信樂(ㄧㄠˋ)」的心情,就是他還未得到;「至心信樂(ㄌㄜˋ)」的心情,就是他已經歡喜得到了。我們這個法門,是「果地」的法門,也就是在「因地」的時候,就已經得到「果地」的功德,這才叫做「果地」的法門。

如果在「因地」沒有得到「果地」的功德,那他從「因地」開始,就要經過很長久的時間,一步一腳印的去修,一世又一世不能間斷的去修;如果是「果地」的法門,就不是這樣,只要今生今世的果報體捨棄了,他就會往生極樂世界成佛。

我們淨土法門,是「果地」的法門,不是「因地」的法門,所以有一段法語說:「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阿彌陀佛以「果地」正覺的功德,來賞賜給我們「因地」的眾生,這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所以我們「因地」的眾生,就能擁有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這是「因該果海。」而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完全都是為了「因地」的眾生來累積、來成就的。因此是「果徹因源」。這段法語的意思非常好,可以充分顯明我們淨土法門的特色,也就是「果地」的法門。

我們學習淨土法門,首先要了解第十八願的道理,因為能夠深入了解第十八願的道理,自然就會了解這個法門就是「果地」的法門,是不必經過第二生,就能在今生當生成就、一世圓滿。因為第二生就要到極樂世界接受佛果,所以這個法門是「易行道」,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若了解第十八願,就會了解這樣的道理。

我們都知道娑婆是苦海,極樂世界則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地方,而且只要念佛就必定可以遠離娑婆往生極樂。因為是這樣,我們自然就不會去祈求人天福報,自然就會真正發起願往生的心。

欲生我國

第十八願的「欲生我國」是站在阿彌陀佛的角度而言,就是「欲生我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如果是站在我們眾生的角度來說,就是「願生彼國」,也就是「真正願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

「欲生我國」這四字充分顯露著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悲心呼喚,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是主動積極的。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祈求、拜託,也不問所要救度的對象是什麼樣的眾生?也不講任何條件。在我們還不知道,還不懂得要祈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在兆載永劫以前,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了。請問各位蓮友,阿彌陀佛為我們眾生髮四十八大願時,有經過我們眾生的同意嗎?(沒有),有經過我們眾生的拜託嗎?(沒有)。

在兆載永劫以前,那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造了什麼業,也不知道輪迴在六道之中的哪一道?可以說就是無明、懵懂、愚痴。根本就不知道有一位菩薩,為了要救我們,已經在為我們發願,在為我們修行了。這些我們完全都不知道,從過去以來,直到今生今世,我們一直都不知道。

假使,我們沒有學佛,沒有進入淨土法門,沒有研討善導大師純正的淨土法脈,我們就不知道是阿彌陀佛在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悲心的顯露,是阿彌陀佛悲心的呼喚。十劫以來直到今日此時,在無數的日日夜夜裡,阿彌陀佛每一日、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呼喚我們,要接受他的功德願力,接受他的救度,往生他的極樂世界。

所以,阿彌陀佛要發願,要救度眾生,都是主動的,而且是非常積極的。怎樣積極呢?我們淨土宗的道場,本尊就是阿彌陀佛,他站在那裡,一手拿著蓮花,另一手伸得長長的,所謂「金臂遙伸垂念切」,他迫不及待的要把我們拉出三界火宅,離開無邊的苦海。要把我們救到極樂世界,去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涅槃之樂。

所以本尊往往是站著,而不是坐著。站著就顯示出一種積極、主動、迫切的姿態,不必經過祈求、懇求、拜託,也不用任何條件來做交換,是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的要來救度十方眾生,這就是佛的悲心。

所以,當我們念第十八願的願文,要深切的去感受「欲生我國」這四字裡面,有阿彌陀佛的悲心,有阿彌陀佛的心血,有阿彌陀佛的眼淚,文雖然只有四個字,但內涵卻是非常深奧。

我們說慈母倚門而望,這位慈愛的母親站在門邊盼望,眼睛凝視著遠方,日夜思念的孩子,是不是該回來了?看到這位母親日夜站在門邊,我們就知道母親的心是多麼悲切,當我們看到「欲生我國」這四字,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的心是多麼悲切。

佛是無心的,但是,佛以眾生心為心,所謂:「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維摩詰經》也說:「菩薩悲愍眾生,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則菩薩病癒。」意思是說,眾生若有病苦,菩薩就跟著病苦;直到眾生離苦得樂之時,菩薩才可能得到安樂。

就好像母親照顧嬰兒,是以嬰兒的心為心,嬰兒若是好吃、好睡、健康、笑咪咪,母親也就跟著歡喜;嬰兒若是吃不好、睡不好,時時都在哭,也查不出哭的原因,是受到驚嚇還是哪裡不舒服都不知道?就是一直哭,這樣母親的心會安穩嗎?

我們很多蓮友都做過媽媽,很能體會做母親的心情,我在這裡怎麼說也無法貼切的來形容。因為我畢竟沒有做過媽媽,所以沒有切身之感。不過,我對我的母親,卻是非常的懷念。

各位蓮友,你們當時養嬰兒,是以嬰兒的心為心,對不對?(對),嬰兒若是健康、快樂,你們就跟著快樂,對不對?(對)。今天,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呢?就是大悲的心,對不對?(對)。悲就是悲傷、悲哀、悲痛,現在阿彌陀佛的心,是充滿很大的悲傷、悲痛、悲愍。因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看到還有這麼多的眾生還沉淪在苦海之中,被三界火宅焚燒、受六道輪迴之苦,那阿彌陀佛的心怎麼會安呢?所以阿彌陀佛的心,是在悲苦之中,因此說「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

這也顯示著阿彌陀佛悲愍眾生的心情,他必定要救度眾生,絕對要救度眾生,非得要將眾生救離苦海往生極樂世界不可。這就是「設我得佛」裡面又包含著「欲生我國」,也就是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呼喚。所以一開始,阿彌陀佛就將他所有的功德,點點滴滴、時時刻刻都回向給我們十方眾生,一直呼喚我們要領受他的功德,要趕快回到他的極樂世界。就好像父母寄錢給遠方的子女,就是希望子女都能早日拿到這些錢過好日子,而且有資糧可以早日回家。

阿彌陀佛從西方淨土傳來了「欲生我國」的悲切呼喚聲,那我們在娑婆世界,就要以懇切的心說我們「願生彼國」來回應阿彌陀佛。能夠這樣的話,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眾生的心就能心心相印,就能「感應道交」;佛的心和我們的心,就一體不離。

所以,阿彌陀佛悲心的呼喚我們要「欲生我國」,那我們是不是要答應,要回應說我們「願生彼國」,然後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不是啊?(是),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我們有聽得很清楚嗎?(聽得很清楚)。

因為,阿彌陀佛的呼喚的聲音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平時雖然我們也在念、也在聽「南無阿彌陀佛」,但要進一步了解,這是阿彌陀佛在呼喚我們的聲音。有一首偈說:

雖是我稱並我聞,實是彌陀召喚聲。

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呼喚我們的心聲,也是我們眾生答應阿彌陀佛的心聲。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里,就有佛的心,也有眾生的心。因此,做為一個淨土法門的行人,我們不念佛便罷,若是念佛就一定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原因就在這裡。

如果不了解這種道理的人,他就會雜修雜行,以此來回嚮往生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作條件交換,再向阿彌陀佛祈求說:「阿彌陀佛,我回向這些功德,您看這樣夠嗎?應該夠了吧,將來請您來接引我,不要把我忘記了。」這樣,就是不了解佛的悲心,和阿彌陀佛還沒有「感應道交」。若是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他一生就會專一的憶佛、念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而且會念茲在茲,念念不忘,念念相續,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念佛人。

針對阿彌陀佛「欲生我國」的呼喚,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三心釋」的「二河白道喻」里,用一句法語來形容: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這句法語也是很深刻的,顯露出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悲愍和保護。我們只要一心一意的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一生都不改變,這樣,阿彌陀佛保證永遠會護持我們。所以我們不用驚慌將來會再墮落三惡道,不必有這種顧慮。我們決定可以離苦得樂,可以離開娑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這句法語很好,很能真實確切的流露阿彌陀佛的悲心呼喚。

善導大師另外有一首偈,也是在形容阿彌陀佛的呼喚,內容非常好,善導大師說:

四十八願殷勤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四十八願的每一願、每一字都充滿著阿彌陀佛的悲心,每一願都是在傳遞著阿彌陀佛的心聲,殷勤、懇切呼喚我們眾生要欣慕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在那裡沒有三惡道,可得六種神通,可以當下進入涅槃。而且極樂世界沒有災難,沒有缺陷,清淨無染污,永恆常住安樂,永遠自在解脫,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所以四十八大願的每一願,也都在呼喚我們要念佛。念佛就能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自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四十八願殷勤喚,乘佛願力往西方。」這也是善導大師對「欲生我國」的解說。

善導大師在《五部九卷》中,對第十八願解說的法語非常多,而且都很簡要、明了、肯切,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善導大師對念佛往生這件事是絕對的肯定,他直截了當、斬釘截鐵的說:「必得往生、定得往生、即得往生、盡得往生、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像這類的文句、法語很多,沒有半點含糊,毫不模稜兩可,不會讓人看起來有絲毫的疑問在裡面。

所以,要了解純正的淨土宗,要了解第十八願的內容,我們就必須要研究善導大師的教理。不過,我們上了年紀的蓮友,沒有精力可以深入教理也沒有關係。但一定要知道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現生自然可以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而且當我們臨終的時候,即使已經昏迷了,或者病苦纏身無法念佛也沒有關係,那時只要靜靜的等待阿彌陀佛,他自然會來接引,當下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是佛,他不會打妄語,他不會失約,時間到一定就會顯現。所以,我們現在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可以了。

若論資質根機,我們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就外相來說,也有出家、在家,男、女,老、幼的不同。但這些差別都沒有關係,只要以每一個人目前的根機去念佛,有時間的就念多一點,沒有時間的念少一點。唯一相同的就是有時間就要念佛。

內心比較清淨的人,他念佛時比較沒有妄想、雜念;心事多的人,他一念佛就妄想紛飛,但也沒有關係,因為各人的根機不同,各自以自己的根機去念佛就可以了。因為是阿彌陀佛在積極呼喚我們,拜託我們讓他救度,要我們往生他的極樂世界,念他的名號。因此,我們今生就以自己的根機去想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就這樣憶佛、念佛,只要不改變題目就可以了。因此,善導大師就說: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這句法語很簡短,但卻斬釘截鐵、絲毫不模糊、不模稜兩可。讓我們一看,就感覺身心清爽,很安心,很安慰,非常的乾淨俐落。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上卷的最後,對於「欲生我國」也有解釋,他說:

《大經》言: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這是將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合起來做解說。因為,第十八願是因願,法藏菩薩在因地所發的願。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第十八願也已經成就。因此,只要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就全部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曇鸞大師在這裡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這二句只有八字,同樣是乾淨俐落、斬釘截鐵、擲地有聲,讓我們一看就非常清楚明了,只要願往生,都可以往生極樂是世界。

曇鸞大師又說:

《觀經》言: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亦得往生。

就是說,造了五逆十惡罪,具足種種不善業的眾生,他也可以因為念佛而往生極樂世界,並不是說這種眾生就該被打落第十九層地獄永不超生,不是這樣。

這是在形容佛的悲心大願,而不是在鼓勵我們眾生作惡沒有關係,絕對不是這樣。對佛來說,是他悲愍不捨我們,知道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所以他絕對不歡喜我們這些罪惡生死凡夫再去造罪、造業。因此,一個體悟佛心的眾生,他一定不會故意去造五逆十惡,或者造種種的罪業。當然,在業障起現行的時候,他的身、口、意會犯惡。但他的內心,卻是有慚愧心、懺悔心、柔軟心的。

此外,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也根據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說:

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這句法語,解說得很簡單明了,讓人一看就很安心、很歡喜。所謂「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就是說如果有人,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只要他聽到極樂世界,了解極樂世界的清淨、無污染,是安樂、沒有苦惱的,這時他就「克念願生」,起了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念頭。這樣,他也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而且,現在就進入「正定聚」的階位,已經是「正定聚」的菩薩的身分了。所以這句法語非常好。

曇鸞大師又有一段法語說: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系業,畢竟不牽,

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意思就是說凡夫的定義就是煩惱,所以煩惱成就才是凡夫。像這種煩惱成就的凡夫,理所當然都應該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能出離,更不可能進入佛的淨土境界。但是,這種煩惱的眾生,因為靠著阿彌陀佛的願力,也可以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三界六道的業障根本綁不住他。也就是說,雖然沒有斷除煩惱,卻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可以得到涅槃。而且現在身體還在娑婆世界,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已經預先得到涅槃的功德,這叫做「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這種功能、作用,確實是不可思議,所以這不是我們凡夫,甚至菩薩、聲聞、緣覺可以了解,可以思議的境界,這是佛的境界。如果是可思議的境界,那就是凡夫的境界,或是菩薩、聲聞、緣覺的境界。只要是佛的境界,就是所謂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只能無條件的去相信、去接受,除此之外,是沒有辦法用任何言語來論斷的。

有煩惱就必定會在三界六道,但為什麼有煩惱卻又能夠進入淨土,不受三界六道的輪迴所捆綁呢?這完全是靠佛的願力。而且更不可思議的是現在還未斷煩惱,就預先可以得到涅槃的功德,現在還是凡夫,卻能進入菩薩的階位,所謂「凡夫菩薩格」。當然這都是佛力在運作。

這幾段法語,都是就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欲生我國」來做解說的。往生極樂世界對我們來說,是唯一的目的,這個目的絕對不打折,也不妥協,是非達成不可的。因為佛陀說「人身難得」,一旦失去人身,就有可能墮入三惡道。

印光大師也說: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

不生西方,將來必墮惡道;

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印光大師這段法語,說得很簡要、很迫切,同樣斬釘截鐵,甚至是鐵口直斷。他說下輩子要做人,比臨終往生極樂世界還要困難。一般不了解道里的人都會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非常困難,比將來做人還要困難。其實不是這樣,印光大師說未來要做人,比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還困難。當然這句話有他的道理,因為將來要做人,必定要有做人的條件,也就是要守五戒以及五戒所相應的善行,要這樣才能夠再繼續做人。

但是,持戒行善對我們來說,往往是缺少的多,具足的少。可是就往生極樂世界而言,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早就為我們建設好的,而且是他在那裡拜託我們來領受的。換句話說,極樂世界是現成的,這句萬德洪名也是現成的,我們只要念佛,只要願生極樂世界,自然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是自自然然不勉強的。所以,印光大師才說「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

印光大師又說:「不生西方,將來必墮惡道。」若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一定會墮入三惡道。這道理非常清楚,因為六道是輪迴的,既然在六道輪迴無法出離。那麼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就總有一天會輪到你。

因此,我們對求生極樂世界,是不打折扣、不可模糊、不可妥協的。人生許多事情或許有的可以打折、妥協,唯有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是必定要達成,不可失敗,不可退轉。不過,因為往生極樂世界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佛力,所以說起來也很容易、不困難,所以是「易行道」不是「難行道」。

印光大師還說「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是啊!因為往生極樂世界,自然就和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壽命、無量光明,和阿彌陀佛一樣可以大悲心,來利益諸群品,來救度十方眾生。所得的利益當然比得道還要大,自力修行所得的道不是阿羅漢,就是菩薩。但是,這些都還沒有到成佛的境界。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比得道更加超越。

印光大師還在說: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果能生死心切」,意思是如果我們的生死心很懇切,對生死輪迴非常驚恐害怕,決定要離開六道生死輪迴。

「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就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能夠相信得來,而且沒有任何懷疑的心。

「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如果能夠這樣,雖然還未離開娑婆世界,但已經不是娑婆世界久居之客。換句話說,在今生今世就可以脫離娑婆世界,不會永遠都在娑婆世界做客人。

「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雖然身體都還沒離開娑婆世界,就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嘉賓了。嘉賓就是指尊貴的客人。

所以這段法語也是在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欲生我國」做解說。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我們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能相信得來,這樣就已經不是娑婆世界的凡夫,而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了。

因為,一旦對第十八願相信,就一定會有願生極樂世界的心。此後,就會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就會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永遠攝取不捨,從今天開始,就和六道輪迴分開,將來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空。所以《無量壽經》說: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我們在這世間,夫妻的恩愛,父母子女的恩義,世間的榮華富貴,種種的享樂,都不可能永遠保持,它是會改變的,有一天一定會消失的。所以我們人生最後都是空,當這些愛欲榮華都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痛苦,就會不快樂。因此說「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所以,人生的本質就是「苦」,而不是「樂」。

《無量壽經》又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意思就是說,我們人生在世,雖然在家庭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六親眷屬,而且也都很恩愛。表面上大家都在一起,不過確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當他出生的時候是孤獨的來,到了他離開世間的時候也是獨自而去。所以,再恩愛的夫妻也無法永久作伴;再孝順的子女也無法代替父母的病苦,何況是生生世世的生死輪迴。再說,我們內心有很多事,其實也不敢向我們身邊的人說,再恩愛的夫妻,往往也有一些不願意告訴對方的秘密,不想完全透露的真心事。

所以,人生旅途無論有人做伴也好,無人做伴也罷,對自己來說,都是孤獨的。獨生而來,獨死而去,而且不論要去的地方是苦或是樂,都只有自己去獨自面對承受,沒有人可以陪伴,沒有人可以替代。所以,我們心中的苦,我們身體的病,都沒有人能夠代替的,生死輪迴更是如此,因此有段法語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人生就是一趟孤獨寂寞的旅行。

《地藏經》說: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父母子女雖然是骨肉至親,恩愛無比,但在生死輪迴的路上,卻是各人走各人的路,離開了今世,就永遠沒有再見面的時候。即使能相逢,也互不認識,在六道輪迴之中,各人所造的業報是任何人也無法代替的。所以,我們與家親眷屬要好好珍惜這幾十年在一起的光陰,因為時間一旦過去,離開之後就永遠不能再見。

我們想要家親眷屬永團聚,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以「欲生我國」來呼喚我們,我們也必須以「願生彼國」來回應;而且「願生彼國」也是我們一生最大的願望,是不可妥協,不能打折的願望。為什麼?因為可以使我們成佛。我們的願望也許無量無邊,唯有往生成佛的願,才是最高超,也是最根本的。能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圓滿我們今生今世所有的願望。

此外,往生極樂世界,不只是阿彌陀佛悲愍的呼喚,也是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十方諸佛會出現在世間,目的也是希望我們眾生,全部都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眾生的往生極樂世界,是三佛之目的,三佛是指阿彌佗佛、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三世諸佛。一即一切,佛佛道同。十方三世諸佛之所以出現世間,無非都是要以大慈大悲拔苦與樂地救度十方眾生;而唯有念佛一法才能夠既容易又殊勝地救度十方眾生。所以十方三世諸佛不出世則已,一旦出世,始終都必須宣講彌陀救度的念佛法門,也以宣講彌陀救度的念佛法門為其出世本懷。

當然,往生極樂世界更是我們眾生的本懷、目的,因為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永遠脫離六道輪迴而快速成佛。所以一切眾生,尤其對末法時代、五濁惡世的人道眾生來講,我們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因此,人生短短只有幾十年,我們要好好珍惜這難得的人身,用來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裡。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