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玄義(第十八集)1998/12新加坡淨宗學會檔名:14-14-18
請掀開經本,綸貫第十七面倒數第三行,從最後這一句看起:
【詳解雲,三種觀法,義蘊經疏。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
這是解釋三種觀法,第一種「從行」,第二種「法相」,第三種「託事」。這是詳細給我們說明,四種三昧,十乘觀法,這是從行。我們先把什麼是四種三昧,什麼是十乘觀法,簡單的把這個名相做介紹。今天給諸位發了一張參考資料,這個參考資料是從《教乘法數》裡面節錄出來的,這兩段都是出於天台止觀。大乘經上說「無量三昧」,怎麼只有四種?無量三昧,從形式上來講可以歸納為四大類。八萬四千種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三昧,無量法門就是無量三昧,從形式上來說可以歸納這四種,《教乘法數》用表解給我們列出來,使我們一目了然。這四種形式,我們要如何採取,這要觀機。特別是要觀察自己的根性、體力、精神狀況、生活環境,你選擇得當,修學起來容易,功夫容易得力。不能夠勉強,看到別人修什麼,大家讚嘆,你也去模仿,不見得有效果。特別是末法時期的眾生,根性遠遠不如正法、像法時代,這是事實,不能不明白,不能不承認。末法時期當然也有一些根利的,畢竟是少數。我們是不是屬於根性利的一類人,自己要清楚、要明白。
這四種三昧,第一種是「常行」。諸位看錶解,「亦名佛立」,也叫佛立三昧,就是「般舟三昧」。般舟是梵語,意思就是前面所講的,底下小註:「般舟經,以九十日為期,專念彼佛。」彼佛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吉祥雲比丘,我們今天用的是《四十華嚴》這個本子。吉祥雲比丘就是修這個法門,所以善財童子去參訪,他不在道場,他在「別峰」。你想想那是代表什麼意思?不在道場,道場是比喻一般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道場;別峰是指特別的法門,他在另一個山頭,到那邊去才找到他。他在那個地方經行、念佛,所以他修的就是般舟三昧。常行,不坐,不臥,所以也叫「佛立」。
在《般舟經》裡面,佛教我們這個方法,三個月為一期,九十天。你要想修學這個法門,要考慮你的體力、精神狀況能不能辦到?九十天不睡眠,九十天不能夠坐下來、躺下來,人的體力畢竟有限。修般舟三昧用什麼方法?用繩子吊起來,打瞌睡的時候,兩隻手和頭就吊在那裡,換句話說,就是站著睡覺。如不如法?《華嚴經》裡吉祥雲比丘沒有用這個方法,沒看到。這是一種勉強的方法,我們要懂得。佛在經論上一再教誡我們,不修無益苦行,這種苦行對我們的道心沒有什麼幫助。實在講,什麼叫道心?這部經上所引用的是轉化、轉變,真正是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那是道心。
你用這個方法能不能轉得過來?果然能轉得過來,行!如果用這種方法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博取大眾的尊敬供養,你起心動念就錯了,這就變成自欺欺人,這是攀緣不是隨緣。所以慈雲灌頂法師在《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裡面,末後講念佛一百種果報,第一個就是墮地獄,這要看你用的是什麼心?所以這個修學方法,年輕、精神、體力都超過常人,能用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修定,三昧是定,定能夠開慧,目的才能達到,如果只能得定,不能開慧,還不能叫三昧。「三昧」叫正受,它的本意是正受,智慧不開,那個受就不是正常的。所以定是手段,不是目的,戒律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慧才是目的。宗門講大徹大悟,教下講大開圓解,那是我們的目的,那個時候才真正是三昧,真實的三昧。所以佛在經裡頭講的這些義趣,我們要理解、要深解,不至於產生誤會,不至於修錯了法門。
三昧得到之後就不會失掉,那是真的。也有人得到之後也會失掉,那是什麼原因?功夫淺,不夠深,沒有契入境界就會喪失。凡是會失掉,要歸納其根本的因素,不外乎嗜欲沒有斷乾淨;嗜是嗜好,他的愛好,欲望沒有捨得乾淨。所以九十天一期修畢,六根再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特別是現在這個花花世界,你接觸外面六塵的境界相,你還有一絲毫的嗜好、愛好,還有一點點的欲望,被它一誘惑又起來了,立刻就迷了,立刻就退轉。現在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跟從前不一樣,以前社會保守;換句話說,污染輕,現在污染是非常嚴重。
以前士大夫階級,現在的話說是知識分子,沒有一個不讀聖賢書,縱然他做不到,他也懂得。他雖放逸,在某種狀況之下,他也懂得收斂。現在沒有了,現在人不讀聖賢書,完全隨順自己煩惱,那還得了!真是為所欲為,不怕三途地獄。實在講,為什麼不怕?他不相信三途地獄,三途地獄境界沒有現前,他也不在乎三途地獄,所以他敢做。這是讀聖賢書與不讀聖賢書不相同。聖賢書講的是什麼?明理而已。佛書是聖賢書,講的是我們人生,我們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讓你了解事實真相,你的思想就純正,你的言行與事實真相相應,這是聖行,菩薩行。不了解事實真相,你想的錯了,你所說所做的完全錯了,錯誤的思想行為就起很大的變化,變現出三途地獄,自己去受罪。三途地獄哪裡來的?是你自己心念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唯識所變,不是外面來的,不是別人給你受的,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真的所謂是自作自受。本來沒有這個事情,清淨心中哪有這個東西?不但沒有三途,六道也沒有,十法界也沒有,都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你能怪誰?責怪別人,增長自己的罪業,加重自己的苦報,這給你講真話。
修行功夫從什麼地方看?從嗜欲看。你的嗜好、你的欲望,如果是一年比一年淡,你功夫進步,你智慧決定增長。因為這等於是明暗的兩面,黑暗少了,光明就多了,光明少了黑暗就多了,它是一樁事情,所以佛講「煩惱即菩提」,相互的在消長。我們的嗜欲淡一分,我們的般若智慧就長一分;我們的嗜欲加多一分,我們的智慧就減一分。諸佛如來嗜欲斷盡,完全沒有了,所以才證得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名字也是假立,不可以執著名字,不可以分別名字,執著名字、分別名字還是落在嗜欲裡面,你們想想看,還是不乾淨。所以,諸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特別提醒我們,叫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心緣相,你才能得真實義。真實義不在他,真實義是自覺。絕對不是說,如來真實義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實義、是毗盧遮那的真實義,錯了,是自性的覺悟,那是真實義。他沒有說願解諸佛的真實義,是說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是自性,從性上說,不是從相上說。
第二種三昧,就是修行的方式是「常坐」。常坐也叫「一行三昧」,中國禪宗用的是這個。《文殊問般若經》,裡面說明也以「九十日為期,專緣法界」,用這個方法開悟的。雖然是常坐,也要有調身的方法,如果每天坐的時間太久,沒有活動,我們知道生理受不了,會坐出病來。所以有些用功不如法的,坐到最後這兩個腿血脈不通,出了問題,腿要鋸掉。我們看到的,那是什麼?打坐不如法、不懂法,一定勉強撐持,到最後身體變成殘廢。所以禪堂裡面堂主,都是過來人,他懂得,他能夠觀察每一個人修行的狀況,遇到這些障難,他有方法來為你解決,來幫助你。
禪跟密,如果沒有真正善知識在旁邊看著,指導你,出毛病的機會太多了。我們今天看到許多精神分裂的,輕一點的病人,不發作的時候好像很正常,一發作馬上就不正常了。好好的一個人,我在國外看到很多,都是大學生、留學生,有些拿到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沒有學佛的時候很正常,學佛半年、一年,聽說他得精神分裂,住到精神病院去了,我們聽了多難過!什麼原因?修學不如法。所以,修行要如理如法,才能得受用。不如理不如法,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指導,自己盲修瞎練,很少有不出毛病的。出了毛病之後就沒救了,有不少出了毛病的人,他的家親眷屬帶著來找我,我沒有能力,沒法子救他。他所親近的道場與善知識,也不能救他。實在講,他的老師要負責任,你把一個好好的人搞成這個樣子,你怎麼對得起人?
所以在一切法門裡面,念佛法門是比較最為妥善,不容易出差錯,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指導也行,只要你老老實實依照往生經裡面說的去做。往生經就是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中國自古以來,依《阿彌陀經》修學的人最多,最近十年來,我們提倡《無量壽經》。為什麼要提倡這部經,不再提倡《阿彌陀經》?有很多人疑惑,不了解這個道理。在過去提倡《阿彌陀經》,決定有利益,決定有好處。為什麼?民國初年,中國的社會環境教育還不普及,接受教育的人不多,風俗還相當淳樸,人很老實。跟諸位說明白,中國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老百姓,這樣的人好教,教他念佛,他就老老實實念佛,《彌陀經》足夠用了。可是在現前就不行,現前學校多了,受教育的機會普遍;換句話說,人不老實了,他天天胡思亂想,這一部《彌陀經》他看了,就說這是神話故事。其實《彌陀經》的經義很深,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他就看不懂了,好像註解比經還要深。他要不了解一點道理,他怎麼能接受?所以《無量壽經》最契合現在眾生的根機。特別是在一個民主開放這種社會,他要明理,他要懂得道理,他要知道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不給他講清楚明白,他不能接受。
而且《無量壽經》的譯本很多,每一個譯本諸位仔細去看,裡面都有很多艱澀的文句,不好理解,讀起來也不順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有會集本的出現。第一次會集是宋朝王龍舒居士,這個會集本流通很廣,而且收在《龍藏》裡面。如果會集沒有價值,怎麼可能收在《大藏經》裡面?蓮池大師註解《彌陀經疏鈔》,裡面所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幾乎一半是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可見得他這個本子被祖師們肯定。這個本子有沒有問題?當然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後人何必會集?沒有重新會集的必要。會集確實不夠圓滿,所以前清有彭際清的節校本,這是乾隆年間的事情;有魏默深第二次的會集本,那是鹹豐年間的事。魏默深的會集本,確實比王龍舒的本子要好,但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到民國年間,夏蓮居老居士重新再做一次會集。我們從傳記裡面看到,他老人家用了十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定本,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
這個本子,諸位細細去跟五種原譯本對照比較來看,我們不能不佩服。當時的高僧大德們,對他這個本子讚嘆。民國初年,在中國持戒精嚴的慈舟法師,為《無量壽經》夏老的會集本,做了一個科判。最初給這個經做科判的是慈舟法師,我們做科判,是依慈舟法師這個科判做基礎。慈舟法師這個科判,是我到北京去看黃念祖老居士,他送給我的。慈舟法師講過這個本子,黃念祖老居士在跋文裡面有記載,所以這是非常希有寶貴的本子。這個本子,決定會流通在末法九千年之中,廣度眾生。果然,這個本子我們流通出去之後,非常受歡迎,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我們想想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眾生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第二個是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威神的加持,我們才看到這個現象。我們自己不過是做一點增上緣而已,決定沒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來自眾生善根福德成熟,來自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威神加被。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弘揚這個本子的道理在此地。
宗門,禪坐、調身、跑香,坐一段時間要起來運動,決定不是一味的苦坐,這會把身體坐壞了;身體是部機器,這部機器需要運動。前面常行是運動,就是我們講的經行,經行是最好的運動,所以念佛堂決定要以經行為主,時間要占得長。我們念佛堂,現在有幾位法師在帶,悟永師告訴我,他們經行一小時,止靜五十分鐘,我聽了之後嚇一跳。我告訴他,止靜的時間太長了,止靜的時間決定不可以超過半個小時,最理想的二十分鐘,你經行一個小時,坐下來休息二十分鐘就夠了。休息的時候,覺得自己體力恢復了,再經行,這樣好。
當然念佛堂人多,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大家一致行動,確實會給一部分人帶來不方便,我在早年想到這個問題。在國外法師少,帶領大家共修的人不容易,我就想出一個方法,我用念佛機,不需要法師敲法器來領導。我們將念佛堂劃分三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經行的步道繞佛,我們的佛像是供在佛堂的當中,繞佛比較方便;佛像前面這塊地方,我們鋪地毯拜佛,是拜佛區域;繞佛兩邊靠牆壁,我們擺上蒲團,是止靜的區域。完全開放,就是說你喜歡繞佛,你儘管在繞佛步道里去經行;你繞累了,你自己想休息,自己到蒲團上面壁;你覺得坐久了需要運動,你到佛前面來拜佛。佛堂裡面的規矩,決定禁語!進入念佛堂,就不可以打妄想,不可以跟任何人說話,法師進去也不打招呼,見若不見,絕不破壞正念。
這個方法推行之後很受歡迎,進入念佛堂沒有一絲毫壓力,你隨便什麼時候進去,你有事情隨時可以離開,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你進來輕輕進來,出去的時候也輕輕的離開,所以這裡無需要出家人領眾,我們用念佛機就行。經行的人,跟著念佛機,出聲念佛;止靜心裡就念佛,或者是聽念佛的聲音,不出聲;拜佛的時候也專心聽佛號,心裡頭可以默念,也不出聲,拜佛出聲傷氣、傷身體。止靜的時候休息,需要恢復體力,所以不出聲最好。只有繞佛經行要出聲念,總是以經行繞佛為主。
但現在我們人多,繞蒲團這樣彎來彎去,我在那裡一看,頭昏!這是沒有辦法,場地太小而人太多了。最好繞佛就是一個圓圈繞,不要彎來彎去,那是最理想的。但是現在我們念佛堂人太多,將來我們楊厝港這個地方,圓形念佛堂建好之後大概就可能,我聽說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能容納一千五百人,如果說是三、四百人去念佛,那是最理想的,空間夠了。所以修學的環境很重要,要懂得怎樣調心、怎樣調身,念佛念得很舒服、很快樂,念到法喜充滿,那才相應。如果念到煩惱起現行,念到一身不舒服,你用功的方法有錯誤,你一定要趕快把它調整過來,所以念佛、參禪都要著重這些。
我這個方法提出來之後,也照做了。以後我看到行策大師,他老人家教人家念佛用功的方法,跟我這個非常類似,我看到了很歡喜。他是用分班的方法,分成三班,每一班四位法師領導,那個時候沒有念佛機。他也用一個班繞佛,兩個班止靜;繞佛的人出聲,止靜的人聽佛號默念。這一個班繞一枝香,第二班就接著,這一班換下來止靜,用這種方法來調劑。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它是輪班制的,用這個方法。但是那個時候,道場人多,有法師領導。我們現在要找十二個法師來領導,找不到,哪兒去找?而且日夜不間斷,相當不容易。今天我們用念佛機,這個方法好,我們這個道場也是二十四小時不中斷。
我在澳洲,澳洲念佛堂不大,五、六十個人念佛非常適當。我們佛堂的隔壁就是休息室,這個休息室裡面還有床鋪,便利發心在念佛堂念佛的人,晚上念佛累了,可以到裡面休息。休息,在念佛堂穿的海青,你到那裡床上躺一下,海青不要脫。為什麼?暫時休息,海青一脫,一睡著了不知道,睡到明天都不曉得了。希望睡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驚醒過來,立刻再回到念佛堂去。所以有一個男眾休息室,有一個女眾休息室。這樣對於念佛同修,完全沒有壓力,你自己隨時可以調整。你喜歡經行,繞佛念,繞累了你就止靜,你坐著;實在坐得想睡覺的時候,隔壁房間去休息,休息好了接著趕快念。
我這個方式,實在講,都是從諦閒老和尚教鍋漏匠方法得來的。諦閒法師教他徒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趕緊再接著念,不分晝夜,沒有時間。他這個鍋漏匠徒弟真老實,依教奉行,所以念到三、四年,他就成功了。他往生那麼自在,預知時至,往生的前一、兩天,他去看看他的老朋友。他自從入這個小廟,三、四年從來沒有出門,等於是閉關一樣,哪裡都不去,就在那裡老實念。這一天,他破例了,出去到城裡看看親戚朋友,那是去辭行。回來之後,他有一個護法,一個老太太照顧他的生活,給他燒飯、洗衣服,照顧他。他給老太太說:「明天不要給我燒飯了。」老太太聽了,以為他這兩天出去看朋友,大概明天又有朋友請他吃飯,不要給他燒飯了。這個老太太只燒兩餐飯,中午、晚上,早晨他自己搞,早餐簡單。到中午,這個老太太再來,去看師父有沒有吃飯?來的時候,看到師父站在那個地方已經往生了,站著走的。諦閒老法師對他讚嘆,沒有白出家,讚嘆他:「講經的法師、叢林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他出家沒受戒,沒有跟大眾一起上過殿,他不認識字也不會念經,也沒有聽過一堂經,就是一個「老實」。師父教他老實念一句阿彌陀佛,念累了就歇會兒,歇好了接著再念,他就依教奉行,就成就了。
我們聽說了,也想照他這個辦法去做,行不行?肯定著魔。為什麼?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太多,他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所以這個是愚人,愚不可及,我們跟他不一樣。下愚之人,閉關能成就,我們這種人閉關會發瘋、會得精神病。很多年輕人發心去閉關,還有命的時候從牆上跳出去跑掉,那個命是救住了,如果不肯翻牆跑掉的話,你就得精神分裂症,我們看到很多。所以學佛要觀機,特別是要觀察自己是什麼根機,他這個方法能成就,我們沒有辦法學他,我們不是他這個根性的人,這一定要了解。但是他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用在念佛堂,是個好辦法。用在念佛堂裡面,特別是缺乏出家人帶領的,我們用這種念佛機。所以我把這個方法,介紹給許多淨宗學會,都是在家居士的道場。而這種方法推行相當有效果,許多同修來告訴我很得力。所以這個方法,是從這個地方得來的。
第三種方式是「半行半坐」。小註裡說:「法華方等等懺,限期不定,或三七、一七等。」我們打佛七屬於這一種。祖師大德給我們編造許許多多的懺儀,懺儀就是修行的方法,《卍續藏》裡面就收得很多,半行半坐是屬於這一類。譬如,諸位參加的「三時繫念」,三時繫念佛事屬於懺儀,裡面有坐也有經行繞佛,時間,這三時是一天。佛七法事是七天,現在還聽說有什麼打佛一、佛二、佛三,那個只是變通的方法,只要肯念佛都好。
末後一種是「非行非坐,亦名隨自意」。註解說:「諸經行法,不專行坐,並屬此攝。」諦閒法師教鍋漏匠的那一套方法,就屬於這一種。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趕緊再念,念的時候站著念也行,坐著念也行,走著念也行,隨意。所以這一條,對於我們現代人是最為方便。我們用這種方式,幫助眾生念佛,成就眾生念佛,很受社會大眾歡迎。
修行用功不能給大家有壓力,進入佛門同樣也決定不可以給人壓力,不給別人壓力,自己就沒有壓力。所以勸人學佛,勸人念佛,決定不能問人家要一分錢,別人發心供養可以,我們決定不能有意思要求別人供養,你有這一念心就錯了,完全不相應,一錯一切錯,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弘法利生,沒錯,是要財力。但是要記住,有錢就做,沒錢就不做,錢多就多做,錢少就少做,你說這個多自在!錢從哪裡來?自自然然來,這個好。我沒有想到,要怎麼樣去找錢來,那就苦事了!祖師大德給我們做榜樣,沒錯!在中國有不少寺院叢林,怎麼興建的?絕對不是出家人到外面化緣建立的,沒有這個道理。
化緣這樁事情,諸位去看《大藏經》,你去翻哪一部經上有化緣的?沒聽說過。諸佛菩薩,經上我們也看到也有化緣的,化一個人的,機緣成熟了;化一個人的,沒有到處化小緣,沒有這種事情,向大富長者一人化。你想想地藏菩薩化閔公一人,九華山是他的產業,你一個人捐出來就成就了,一個人就行了。化小緣,豈不累死人?找那麼多人痲煩。而且化緣化這個人,他的根成熟了,他會很歡喜、很樂意,絕不添他的痲煩,也不會給他一點壓力,他確實有這個能力,拿出來很容易。
我們今天要搞彌陀村,也是化緣,化一個人的。洪恭蘭居士,他有這個能力,他也有這個願心。李木源居士有這個念頭要搞彌陀村,洪居士他們兩個人沒見面,有意思在晚年做一樁好事,兩個人不正是志同道合嗎?李木源想到要找他,他也想到找李木源,這個事情就這麼湊巧。所以李居士一聽說洪居士要找他,立刻去看他,一看的時候,兩個人就談這個事情,志同道合。地獻出來了,而且答應李居士,建築經費不夠的話找他。這是緣成熟了,佛菩薩安排的,這不是人安排的。訊息傳過去了,有一些人隨喜,那是隨喜功德,絕不是去募捐的,絕不是去分派,你要出多少錢、你要出多少錢,那不叫害死人?誰還敢入佛門?入佛門都是要錢的,那還得了?出錢多的位置排在前面,得好的招待,出錢少的放在旁邊沒人理,居士林沒有這種現象。許許多多人,對於居士林有很大的貢獻,出很大的財力,到居士林邊邊角角上吃飯,沒人認識。我們大家都不認識,李居士認識,看到點點頭笑笑,他在旁邊沒有人招待。這個道場是平等的道場,是正法道場,絕對不因為你護持有力而特別禮遇,你出的錢少就冷落在一旁,一律平等。李居士講:「你出錢,你做功德是你的,與我不相干,我為什麼要招待你,我為什麼要特別照顧你?」理念正確。
所以,我們歡迎世界各個地區的學佛同修們,到新加坡來觀摩、來參觀,看看我們這個地方的作法。平常我們講經只是怎麼講,你也未必能相信,也未必能體會得到,親眼到此地看看,我們這裡不但天天講,把所講的都落實,都做到了。諸位可以仔細來看看,希望把這個理念、這種作法,帶到你自己居住的處所,希望大家都能夠建一個如法的道場。希望你建的道場超過新加坡,為什麼?古人說得好,「後來居上」,這一定的道理。你到此地來參觀,這個地方好的你都學到,此地不好的地方你都要改進,你的道場當然超過此地,這就是後來居上。我們在此地建立一個基礎的水平、最低的水平,希望大家做的時候都比我們這個高,我們做得才有意義、才有價值。如果其他道場不如我們,我們就失敗了,希望我們是現代這個世紀最低的標準。我們修學,同修在家是在家最低的水平,出家是出家最低的水平,道場是道場最低的水平,我們沒有一絲毫驕慢的意念,真誠慈悲,謙虛恭敬,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保持這種心態。
下面兩句,我們要記住。前面這三種是「實相理觀」,末後這一種是「唯識事觀」,這是古大德這種判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我們決定不能夠執著,他的判法提供我們做參考,到底是屬於理觀或是事觀,其實沒有一定,完全在人。人要不入理,修般舟三昧、修一行三昧,也是事觀,也不是理觀。甚至於你那個「觀」都達不到,只有事,沒有觀,這是真的;我們也曾經遇到不少,事相是照著事,沒有入觀。入觀,他功夫就得力,真有功夫,那就說是他的觀念改變、思想改變,這才入觀。一個是從唯識事裡面入觀。
觀的功夫有三層:最淺的是「觀照」,再深一層的是「照住」,最高的是「照見」,這是觀照三個層次。跟我們念佛裡面講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我們名稱不一樣,事實境界是相同的。觀照就是我們淨宗講的功夫成片,照住就是我們講的事一心不亂,照見就是理一心不亂。無論從理、從事,都能夠成就這個功夫,所以我們念佛法門裡面有理念、有事念,你看蓮池、蕅益《彌陀經》註解裡面講得很詳細,並不是說理念才能得理一心,事念就得事一心,不是的。理念裡面有功夫成片、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事念裡面也是一樣,也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理事是兩個門路、兩種方式,兩種方式都一樣,都可以契入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照見,《般若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那是觀裡面最高的成就。
所以無論是理、無論是事,如果不入觀,就談不上功夫。這個話我再說得淺一點、白一點,不論是事、不論是理,你在這裡面修學,如果不能把你的觀念轉變過來,你就得不到真實的利益。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觀念,轉變什麼觀念?再說得明顯一點,轉變自私自利的觀念,將自私自利轉變過來利益一切眾生,這個修行你就得到好處,你真的在修。修是修正,自私自利是錯誤的觀念,利益眾生是正確的觀念,把錯誤的觀念修成正確的觀念,這叫修觀,這是佛法修行的一個總原則、總綱領。所以無論是從理從事,理事是個人遇緣不同,理裡頭有事,事裡頭有理,並不是說唯識事觀裡面就沒有理,唯識事觀裡頭講實相理,實相理裡頭也講唯識事。因此,祖師雖有這幾種說法,剛才我跟大家說過,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決定不可以固執,如果固執,那就錯誤了,那就所謂是「死在句下」。這是講四種三昧,就簡單的跟諸位介紹到此地。說明修行方法雖然很多,在形式上總不外乎這四類。
下面講「十乘觀法」,這是天台止觀最重要的課程,也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十乘,當然就是十種,這個表解裡面列得很清晰,它分上、中、下根。雖然分上中下,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華嚴經》為我們顯示,「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初發心的菩薩,可以修學等覺菩薩的課程,等覺菩薩的修學,也決定沒有捨棄初發心菩薩的功課,這是跟我們現在一般學校里修學的方式完全不相同。我們在學校求學,升到二年級,決定把一年級課程統統舍掉了,哪裡還會去念一年級的書本?佛法不如是,佛法到等覺菩薩,初發心的課程還念、還學,沒放棄。何以見得?諸位想想,五戒十善是初發心的課程,等覺菩薩還是照樣守,沒有說到等覺五戒可以不守了,十善可以不要了,還是堅持遵守。然後你才看到佛法教學的圓融,特別在《華嚴經》裡頭非常明顯。
而在中國儒家教學,實在講並不例外。儒家教學,小朋友七歲上學,我們從《禮記》上看到。可是小朋友有很聰明的、很伶俐的,也有六歲上學,還有五歲上學,那個少,多數是七歲上學。老師教什麼?灑掃應對。他一生灑掃應對都沒有捨棄,為什麼?奉事父母。孝子伺候父母,不能讓家裡傭人去做;自己將來功名成就,地位高了,得大財富,家裡面傭人往往很多,但是照顧父母一定是自己。掃地可以讓家裡人掃地,父母用膳的時候,照顧總是兒女來做,如果兒女不在桌上伺候父母,就是不孝。由此可知,做到宰相,如果你父母在,還是要自己照顧父母,要親自去伺候,小時候學的,一生都沒有捨棄。上國小,小朋友念《四書》、《五經》,那個等於是博士班的課程,跟《華嚴經》講得沒有兩樣,初發心就學最高的課程;到最高的地位,也沒有捨棄老師當初教你的那些事情。所以佛法到中國,能夠受中國朝野熱烈歡迎,不是沒有道理。中國古聖先賢的思惟、作法,跟大乘佛法里講的太接近了,所以經教一傳到中國,能夠在中國生根茁長,發揚光大,這是有原因道理的。佛法當年傳播,不僅是在中國,四面八方都有,但是在其他地區都沒落了,唯獨在中國發揚光大,這是與中國古老的文化有密切的關聯。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