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研習報告 (第一集)1992/10美國聖荷西檔名:05-05-01
諸位同修:這一次我們選的經題是《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在中國佛教是很負盛名的,古人常說「開慧楞嚴,成佛法華」,由此可知,大家對於這部經典的重視。《楞嚴經》是開智慧的一部經典,這幾乎是佛教界裡面大家所公認的。為什麼叫成佛的《法華》?世尊在許多大乘經論裡面常說:成佛,唯獨一闡提不能成佛。這是佛常講的。「闡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斷了善根的人,沒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這佛常說的。但是佛在《法華經》裡面說,一闡提也能成佛,這才講到究竟圓滿,所以稱為成佛的法華。《法華經》裡面講成佛,是所有一切眾生包括闡提在內統統都有分,所以叫「成佛的法華」。
《楞嚴經》傳到中國來,因緣也很特殊,我們在這個地方不能細說。佛教的經典,多半都是印度到中國來傳教的高僧大德,包括不少的居士,早期有許多居士翻譯大乘經典,佛法在初期的時候我們常常見到;另外就是中國留學僧到印度去帶回來的,像玄奘、義淨都在印度居住多年。他們這些留學僧在印度都沒有接觸到《楞嚴》,沒有看到。這原因到最後傳說當中我們理解,印度當時的王朝,也就是政府把這一部經看作國寶,不準流通到國外。所以國外這些留學僧,這部經他們見不到的。
這部經傳到中國來,是印度一位高僧般剌蜜帝法師,他是用偷渡的方法帶到中國來,而且偷渡得非常艱苦,在《楞嚴》註疏里說得很清楚。般剌蜜帝兩次出關都被海關搜出來,搜出來之後,回去還得坐牢,經典不準流通到外國。最後一次他是用了苦心,把這個經典抄在很細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絹還是皮上面寫了很小的字,捲起來,把自己手臂剖開,把經典藏在裡面,等這個傷口好。這樣出關,海關沒有查到,帶到中國來了。到中國來之後,當然再要手術把胳臂剖開,經典取出來,再把它洗洗乾淨;用這種方法偷渡出來的。出家人很誠實,經典帶到外國,這是犯了國家的大禁。在中國翻譯,翻譯完成之後,趕緊回去等待政府的處分,並不留在中國逃避處分,所以這是出家人非常難得的。我偷出來,我還要接受政府的處分。所以這個經典到中國來有這麼一段特殊的因緣。
這個經典沒到中國來之前,我們中國人也早就聞名了。聞名的原因是隋朝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我們稱他作天台大師,他是天台宗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可以說天台宗是在他手中完成的。他老人家根據《法華經》的經義,發明「三止三觀」,天台止觀不是從印度傳來的,是智者大師發明的這種修學的方法。當時有一位印度高僧到中國來拜訪智者大師,看到智者大師三止三觀的教學,他非常讚嘆。他說這個思想與《楞嚴經》裡面所說的非常相似,於是我們中國人才曉得,印度還有一部大乘經典叫《大佛頂首楞嚴經》沒傳到中國來。凡是到印度去留學的這些高僧大德,也沒見到這部經典。在那個時候交通非常不方便,要想到印度去是相當艱難的一樁大事。可是天台大師的精神實在是值得古今的敬仰,他老人家就在天台山築了一個台(現在還在),如果諸位到天台山去訪問、參觀的話,那個台還在,叫拜經台。每天老人家到那個台上向西方禮拜,希望有感應道交,這個經早一天到中國來。智者大師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可以說都沒有中斷。這種精神、毅力也非常了不起。
在唐朝的時候,般剌蜜帝法師果然把這部經送來,送到中國來。這個時代是在武則天末年,唐朝中宗的時候。般剌蜜帝他是從海路到達中國的廣州,把這部經傳到中國來了。所以這個經典的因緣非常奇特。翻經不是在大規模的國家譯場,而是在廣州,當時算是小廟所翻譯的。但是參與的人雖然不多,因為得到房融,房融是武則天的宰相,大概得罪了皇帝,被貶官也就是降級,降到廣州做地方官。他也很難得,樂得清閒,參與翻譯這部經典。這經典的文字(就是筆路)出自於宰相之手,中國佛經的翻譯,從文字上來說,《楞嚴》是第一部,《楞嚴經》的文字在文學上講是屬於第一流的,這齣於房融之手。房融也是因禍得福,能夠有這麼一個機緣讓他參與譯這部大經。
請諸位翻開講義第一頁,這次我們時間雖然短促,不能夠介紹全經,只講這部經裡面的一章。《楞嚴》沒有分品,所以在裡面取出這一段。這一段經是印光大師特別從《楞嚴》裡面抽取出來,附在淨土四經之後稱為「淨土五經」。由此可知,這一章經文的重要性,到底下講到章題的時候,再給諸位報告。我們先看本經的經題:
在《楞嚴經》裡面,世尊總共說了五個名題,就是經名他總共講了五個,我們將這五個題目都列在講義裡面,諸位一看就明了。第一個題是:
【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這是佛講的第一個題。第二個題是:
【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摩登伽女),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第三個題是:
【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第四個題是:
【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這是專指楞嚴神咒。最後一個題是:
【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今題於五名中略取十九字。】
翻成中文之後,譯經的大師就五個題目當中,略取十九個字,成為我們現在中文本的名題。題目他取捨是取第一個題目裡頭「大佛頂」三個字,第三題是完全取了,「如來密因修證了義」,然後再取第五題後半段,就是「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以這十九個字做為中文譯本的經題。這個題目我們略略的給諸位介紹一下,對於全經的大意就可以有一個概略的認識。我們看中文的題目: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經是通題,加上這個經字,總共經題有二十個字。我們將這個題目分為七個段落來介紹。底下列出:第一是「大」,第二是「佛頂」,第三是「如來密因」,第四是「修證了義」,第五是「諸菩薩萬行」,第六是「首楞嚴」,最後「經」是列在第七,分為七個段落來介紹。我們先看「大」,此地這個「大」是讚嘆之詞,不是大小之大。大小它是對待的,換句話說,是相對的,相對就是有限度的。此地這個「大」是無限的,它不是一個相對的名詞。
【大,即眾生心。心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稱為大。】
這是簡單的解釋。「大」究竟是說的什麼?原來是說心。「心」,實在講很難懂、很難體會。這個地方不能誤會,一說心,是,我們都有個心。這個心是肉團心,這個心沒有用處的,這個心是五臟六腑之一,不管用的。佛法裡面講的心,所謂是真心、妄心。真心、妄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為什麼用兩種稱呼?覺悟了就叫真,迷了就叫妄。我們所有一切的活動,都是心在做主宰。我們凡夫起心動念叫妄心,為什麼叫妄心?不知道真心是什麼,不知道。你雖然不知道它是什麼,它一樣起作用。不是說你不知道,它就不起作用了,不知道也起作用。知道,那作用就妙了,那個作用是沒有邊際的,那就太偉大了。
迷了之後,這個作用是局限一個限度;換句話說,不能完全起用,局部的起作用。也是看我們迷的程度淺深不相同,迷得重的,那個作用的能力就很小;迷得淺一點的,它作用的範圍就好像大一點。佛給我們講九界眾生,這我們常聽說的,九法界的眾生,這九界從哪裡來的?就是迷悟程度上分的。迷得最重的是地獄眾生,迷得最輕的是菩薩。十法界簡單的講,就是對於自己的心性迷悟程度,說出這些名詞。
「心攝」,就是統攝,「世間」是講六道、是講三界,「出世間」是講佛、菩薩、聲聞、緣覺,這總稱為十法界。它為什麼統攝十法界?實實在在講,十法界是這個心變現的現相,那心怎麼不統攝十法界!《華嚴經》上說得很好,「應觀法界性」,法界就是講十法界,性,用現在話來講就是本體。你要觀察十法界的本體,佛說「一切唯心造」,十法界統統是心性變現的現相。心是體,十法界是現相。由此可知,心性實實在在講廣大無邊!佛跟我們說,那就是我們自己的真性,是自己的本性。
真正覺悟真心本性的人,他的心一定清淨、一定平等,不會有人我是非的執著。為什麼?他知道一切人我是非全是自性現相而已。除了自性心性之外,別無一物,他哪裡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就叫做大慈大悲。那個「大」就是這個「大」的意思是一樣的,叫大慈大悲,完全是心性的流露。慈悲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愛心,對於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是平等的愛心,真實的愛心,這叫大慈大悲。所以,它統攝世出世間一切法。這是沒有名詞可以讚嘆,不得已用一個「大」字來讚嘆它,是這個道理。
在《華嚴經》裡面,就叫做「一真法界」。《華嚴經》講一真法界就是這個意思。
【諸經或名實相。】
一切大乘經裡面,有的地方講「實相」,像《般若經》裡面多半講實相。或者講:
【佛性。】
或者說:
【圓覺。】
或者講:
【真如。】
在《楞嚴經》裡面,又有一個不同的名詞叫:
【如來藏。】
其實這麼多的名詞,名字不一樣,所說的是一樁事情,就是眾生心,也就是真心本性。佛為什麼在一切經裡面說出許多不相同的名詞?說一個我們好懂,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其實我這裡舉的簡單,如果查查經典裡面講的,我看至少有七、八十個不同的名詞,太多太多了!我沒有去統計它,實在是太多了。佛說經常常告訴我們,叫我們不要執著,執著就錯了。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特別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相就是執著。所以佛說許許多多名詞,這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只要說的是那一樁事情就行了,何必去執著名相。名相再多,都是說的一樁事。他這是一種善巧方便,教我們離開名字相,你才能夠真正知道佛所說的是些什麼。所以,統統講的是一心。
【是知此心,十方無盡,三際莫窮。】
「十方」是講空間,是無限大。「三際」是說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為法界體。】
「法界」就是常講的十法界,十法界的本體。十法界從哪裡來的?就是心性變現出來的。心性為什麼會變現?這是今天這個世界許多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天天在探討、天天在研究的一個大問題。可是一直到今天,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也沒有一種學說真正能教人心服口服,沒有的。唯獨《楞嚴》對於這些答案,給諸位說,說得透徹淋漓。宇宙怎麼來的?萬物怎麼來的?非常可惜現代西方這些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沒有深入《楞嚴》。《楞嚴》是講這些問題的,講得實在透徹,雖然它的文字不多,全部經典大概是六萬多字的樣子,在今天來說,六、七萬字的書本是個小冊子,不算是很多。文字雖然不多,它確實有相當的深度。這些事情,單單靠說是很難說得清楚。為什麼?語言是有限的,換句話說,有語言不能達到的,達不到的。
不但語言有限,思惟也有限量。我們的思考,當然這個限量比語言範圍大太多了,可是它還是有一個範圍。換句話說,還有你思想達不到的。這是佛經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就是思想達不到,語言達不到,思想達不到、想像不到,那是真實的境界。如果你離開了言語、離開了思惟,恍然大悟,你能達到。你雖然達到,你也說不出來,這就是佛法里講親證的境界,你親證了。
《楞嚴》這部經典是你親證心性的一個指引,它有方法引導你入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這叫修行的功夫,這個功夫叫「首楞嚴大定」。你能夠修成首楞嚴大定,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你就統統都明了,這叫「開智慧的楞嚴」。「首楞嚴大定」是這部經的中心,所有法界這是一個緣起,這個緣起就是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問阿難:你這個心在哪裡?所以非常有名的「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阿難是代表一個凡夫,你問我心在哪裡?心在我身體裡面,總不會在身體外面。被世尊否定了。這想心在外面、心在中間,他能夠想了七處,我們想不出來。阿難畢竟相當聰明,想了七處都被世尊否定,這才真正承認自己不行,自己確實是迷惑顛倒,求世尊開示。世尊就在六根門頭指出真心的體用,這是大經的一個概略。
【在迷曰如來藏,在悟曰修證了義。】
覺悟了,就又換個名詞,叫「修證了義」。了是明了,已經完全斷除迷惑,才能稱為「了義」。念佛這個法門,實在是了義當中的了義。因為在本經說修這個「首楞嚴大定」,一共給我們舉出二十五種方法,就是經第五卷裡面所講的二十五圓通,有二十五位菩薩出來做代表,他們統統是修楞嚴大定,證得這個真實的境界,也就是心性,確實禪家講的「明心見性」。二十五個菩薩所用的方法不同,諸位要曉得,這二十五個方法是大類、綱領,如果再要一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或者是無量法門。把無量法門歸納成二十五大類,大勢至菩薩是代表以念佛的方法修得首楞嚴大定,我們今天就特別取這一章。這一章在二十五種方法裡面,可以說是第一殊勝。這是稱為「修證了義」。
【在因為菩薩。】
也就是正在修行這個階段當中,稱為「菩薩」。修成圓滿了:
【在果為首楞嚴王。】
你修學圓滿了,好像你的學分學完,你畢業了,你拿到一個學位,在這個地方叫「首楞嚴王」。首楞嚴王就是楞嚴大定完成了。
【一經要妙,不出此矣。】
一部經最重要的、最微妙的,就是這個意思。
【貫下。】
貫下,把這個意思貫穿到下面。
【密因為大因。】
「密」,佛法裡頭,諸位要記住,決定沒有秘密,如果有秘密,秘密就不是好事情,總是見不得人的事情才秘密,這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講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所以它是講深度,是深密而非秘密。這是最深的理與事,理事都深,是屬於深密,一定要高度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才能夠理解,才能夠明了。所以這個密因是「大因」。首楞嚴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換句話說,是成佛之因。
你要問這個因是什麼?我們常念這句「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密因」。你要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念這個名號為什麼會往生成佛?這不是一個簡單事情,但是你照這個因去修,一定能得到這個果。你要想這個因究竟什麼道理會結果,那這個道理可深了。他不明白,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他能證果,證到果的時候,他這個道理完全明了了。你沒有證到這個果位的時候,給你講也講不清楚,這是真的、是實在的。所以說念佛只要一心稱念,念到心清淨,念到得念佛三昧了,自然開智慧。這個智慧隨著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你念到事一心不亂,這密因能體會到一些;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個密因你就解開,你就明了,就開始明了,但是還不能徹底。徹底明了,要成佛才能明了,等覺菩薩也不能算是徹底明了。這密因是真正深密。
【了義為大義。】
這個「大」字統統貫下去。
【萬行為大行。】
由此可知,念佛法門是《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修行方法。我們為什麼稱它為最重要?換句話說,二十五種方法當中,只有這個方法適合於我們,其他二十四種我們要修學都有相當的困難;換句話說,你一生不一定能修得成功。這個法門我們只要努力修學,你一生決定成功!所以我們稱它作第一。這是我稱它第一,它適合於我;其他的法門雖好,我修了不能成就,得不到結果,這一門我可以得到結果。最適合於這個時代的眾生,也就是智慧淺、業障深重、生活環境不好,選擇這個法門沒有任何障礙。
這個法門,決不是單單死在這個名號裡頭就能成就。單單那就不能叫「萬行」,而是以一句佛號為主,為正修,正修之外還有助修,像我們在《觀經》裡面所講的「三輩九品」,所講的「三福」、普賢菩薩的「十願」,那就是萬行的綱領。所以念佛人不能不孝順父母,不能不尊敬師長,不能沒有慈悲心,不能不修十善業,像這些包括在萬行裡頭。但是無論修學哪個行門,統統是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總目標、總方向,這就叫「大行」。
【首楞嚴為大定。】
阿難說出幾種定,佛沒有否認,但是佛最後說出如來親證大定的名詞,阿難沒聽說過,如來果地上所得的定叫「首楞嚴大定」。
【具此諸大,是為大經。】
這個經在大乘經典的分量,跟《華嚴》、《法華》是相等的,都是屬於大乘了義的經典。
【又密因是理,了義是教。】
理是理論,教是教學。
【萬行是行,楞嚴是果。】
這個經典具足教、理、行、果。
【則受持此經者。】
依照這部經典修行的人。
【依大教,解大理,起大行,證大果。】
修行一定要有理論做基礎,我們對於修學的方法才能夠深信不疑。然後努力去求證,這就是證果。這是「大」這個字簡單的介紹。再看第二段:
【佛頂。】
「佛頂」是比喻。
【表法勝妙。】
表是表示,這個方法、這個法門的殊勝微妙,像佛頂一樣。「佛頂」跟我們一般人的頭頂不一樣,我們看這個佛像,佛頂上有一塊紅的、凸起來的,這個地方會放光,而且它有常光。佛頂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見過,為什麼見不到?它這個光刺眼,你看不明了,所以叫「無見頂相」。你見不到佛頂,佛頂究竟是什麼樣子,你不知道,叫無見頂相。它有常光,它有放光。代表這部經,如果說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它占什麼地位?這就譬如佛的頂。
【華嚴法華如佛全身。】
《華嚴》、《法華》比喻佛整個身體。
【此經為如來頂。】
在全身裡面,頂是最高的,把這部經捧到了極處。由此可知,這部經典的殊勝。
【極顯圓頓尊妙。】
這是圓教的經典,也是屬於頓教。
【佛頂最勝無上,顯此法最勝。】
在佛的整個身體,頂是最高、最殊勝的,表示這個法門在所有佛法當中最殊勝。
【依修直趣無上菩提。】
依照這個法門修學,不會走彎路,這是一條直路,成佛之道。
【佛頂最妙無見。】
剛才講,它是無見頂相。
【顯此法最妙,唯佛究竟,非他能了故。】
表示這部《楞嚴經》裡面所說的理、教、行、果,都是最微妙、最究竟的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頂」是表法的意思。
【如來密因。】
這是題裡面第三小段。
【即正因佛性。】
這是從佛常講的「三因佛性」來解釋。這句就相當於『正因佛性』。正因佛性,簡單的講就是本性,真心本性是一切眾生人人都有,個個具足,這是我們修行成佛的真因。
【眾生等有,迷而不知。】
如果你覺悟了,你就不叫眾生,就叫菩薩。你不知道自己有本性,不知道自己有真因,這叫凡夫。所以悟,悟的是自性,迷,還是迷的自性,迷悟實在講是一樁事情。
【即二根本中真本,生死根本,菩提涅盤。】
這兩種根本,《楞嚴經》上講的,在凡夫是「生死根本」,在佛菩薩是「菩提涅盤根本」。換句話說,諸佛如來的根本跟一切眾生生死根本是一個。一個,為什麼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現象與作用?這叫迷悟,迷了它就現出生死輪迴,覺悟了就是菩提涅盤。
【不唯近具根中。】
「根中」是我們六根,我們身體任何一個部門都離不開它,它遍布在我們全身。不但遍布在全身:
【實為遠該萬法。】
盡虛空遍法界總是它變現的。哪一樣不是真如本性?樣樣都是。山河大地、虛空法界,統統是一心變現出來的。你要是聽了這個很難懂,很難相信,怎麼山河大地、一切眾生是我變現出來的?你要不相信,我問你,你做過夢沒有?大概都做過夢。你夢裡頭有沒有夢見過一些人物、山河大地、虛空法界,有沒有在你夢境當中出現?這是有的!試問你夢中這些人物從哪來的?你夢裡面山河大地從哪來的?當你作夢的時候,我們曉得夢是心顯現的。你的心整個化成夢境,現相了,整個夢境就是你一心。我們夢境很短,醒來想想沒錯,不是外頭人跑到我夢裡去的,也不是外面有物跑到我夢中去的。
能變的是心,能變的是真,所變的是妄相。《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不等於無,虛妄是有,不過那個相不真實。為什麼不真實?相是千變萬化。試問問,你作夢有沒有曾經做兩個完全相同的夢?太少了,沒有做過。那就曉得,境界相是千變萬化。今天科學家所講的,叫下意識,夢境是下意識,是意識心。意識心,在佛法裡面講妄心所現的。山河大地,這什麼東西?這是真心所現的。妄心所現的夢境,時間很短暫,真心所現的夢境似乎時間長一點,其實你認為時間長一點,那是你的錯覺,跟那個夢境當中同樣的短暫。同樣的短暫,為什麼不能覺察?因為它有相續相,所以你不感覺它是個虛妄的,不感覺它是剎那在生滅的,其實是剎那生滅。這兩種根本是一個,這個要知道。
【此取六根門頭,頓悟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
「此」是指《楞嚴經》,佛在這部經典裡面教阿難尊者,實際上教阿難也就是教我們大家,阿難不過是我們大眾裡面一個代表人物而已。教他在「六根門頭」,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意就是心裡的念頭,你就在這些地方去做功夫。「頓悟」,可見得它不是漸修,它不是按次第的,可以頓悟。如果你要是覺悟了,原來我們六根的作用就是真心本性在起作用。你說真如本性在哪裡?是什麼樣子?在眼叫見,在耳叫聞,在鼻叫嗅,在舌叫嘗,在身叫觸,在意叫知。換句話說,見聞覺知是真心的作用。哪個人不用?你迷了,它還是起作用。不過迷跟悟的差別在哪裡?悟的人起作用,他永遠不迷,他那個作用是正常的。迷的人起作用,第一念是真,是真心,換句話說,我們眼見,第一念是真心見,可是第二個念頭就迷了,就妄心見了。
怎麼叫妄心見?第二個念頭裡,你夾雜著有分別、有執著、有好醜、有善惡,迷了。真心見是像什麼?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那叫真見。因為真心永遠不動的,妄心才動。起心動念是妄心,不是真心。如果你要會用真心,你就不生不滅。我們常講,你不會老,你也不會病、不會死。你為什麼有老病死?你用生滅心。生滅心它是動的,它不是真的,所以它有老病死。真心是常住真心,不生不滅,人人都有,就是不會用。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還是看得清清楚楚,不是不清楚,一樣聽得清清楚楚。
佛在《楞嚴》裡教我們,教那個頓悟的人,用功在哪裡?就是六根門頭,見色聞聲,你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起心動念,你就跟佛菩薩完全一樣。也許問:我不就變成白痴了嗎?他一點也不痴。你看看釋迦佛當年在世,多少凡夫有解不開的問題去問他,你只要問,佛隨口就答覆,記錄下來成了一部《大藏經》。他什麼不知道?樣樣都知道。你問他為什麼知道?心性統攝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他哪一樣不知道!
我們今天為什麼不知?起心動念把你本能障礙住了,你智慧完全喪失了,起心動念智慧就沒有了。所以,真智慧是從定中生的。首楞嚴大定,那個心是完全不動。《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你要真正無所不知,你先學無知,然後才能真正達到無所不知,你的真智慧、真心起作用,不是妄想分別執著了。用妄想分別執著來研究佛經,這是把佛法當作世間法來研究,能不能達到目的?決定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真心是永遠離開分別執著的,一起心動念,你的真心就變成妄心,你怎麼能探討究竟了義,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楞嚴》教給我們是究竟了義。六根門頭,隨便用哪一根都可以頓悟。「圓」是圓滿,「湛」是湛然不動,像水沒有波浪、沒有流動、沒有污染。「不生滅妙明真心」,不生不滅,妙是微妙,明是明了,世出世間一切萬法沒有一樣不明了的,這是真心。
【如來藏性。】
如果我們講如來藏,那是迷了。「如來藏性」,這是真的。
【乃是難測難知最深最密之法。】
確確實實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達不到,思惟想像也達不到。佛在這個經上給我們一個指引,如果我們順著這個方向、順著這個目標,你可以親自證得。
【即妙奢摩他,頓悟了達則微密觀照。】
「奢摩他」是梵語,是禪定的名稱,不過這種禪定偏重在止,「止」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偏重在這一方面。也就是《般若經》裡面講的「般若無知」,偏重在無知,無知就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偏重在根本智的修養。「頓悟了達」,了是明了,達是通達。它的功能、它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法常講的「微密觀照」,這是它的作用。
【密,遣權小著相之過。因,遣圓教狂慧廢置進修之過。】
這個名詞叫「如來密因」,揀別兩種修行人的過失。小乘行人、權教行人(行人是修行人)都喜歡執著,殊不知執著是毛病。「著相」就是執著,這是毛病、這是障礙,「權小」有這個障礙。「圓教狂慧」,那也是一個障礙,狂慧的人常常是產生誤會:真如本性我有,我還修什麼?執理廢事,那個毛病更大。佛常說:「不怕著有如須彌山」,像權教小乘他這個過失再大,佛有辦法救他,「就怕執空如芥子」,這佛沒辦法救他。為什麼?他發狂,什麼善惡因果他都不在乎,他認為都是空的,那個痲煩才大,這叫做頑空。執著頑空,並不懂真空的真義,換句話說,誤會了佛所說的。這個「密因」是如來密因,這兩個字可以免除這兩種人修學產生的過失。第四句是:
【修證了義,了因顯發。】
這在三因佛性裡面,配了因顯發,「了因佛性」,了是明了。前面所說的正因是生佛同具、本有的。「了因」就不盡然,「了」是開悟的人才有,迷惑的人沒有。迷惑的人對什麼事情都不明了,所以他就沒有了。由此可知,正因是本性,了因是要我們真正去修行。了因,實在講是智慧,是真實的智慧,這個非常重要。通常簡單的講,真智與事實真相完全相契相應,這才叫真實明了。如果我們所知的,是推想的、是推理所得的,不是自己親證的,在佛法里這不叫真智慧。世間聰明智慧,跟佛法裡面講的智慧確實不相同。世間人許許多多的看法、判斷,縱然今天依靠科學,還有許許多多地方達不到,還有許多的差誤,哪裡是智慧?智慧是決定沒有一絲毫的差誤,完全是事實真相。智慧從哪裡來?智慧一定要從修證上得來。所以,修證了義。
念佛,剛才說過,是了義當中的了義。如果不讀《楞嚴》,你就不知道念佛法門之妙。通常許許多多人誤會《楞嚴經》與禪宗有關係,修禪不能不懂《楞嚴》,特別是二十五圓通章「觀世音耳根圓通章」,是禪宗裡面非常重要的修學理論與方法,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還有人認為《楞嚴》與密宗有關係,因為它有「五會楞嚴神咒」。所以禪與密對《楞嚴》是非常重視。不知道《楞嚴》與淨土的關係,決不下於禪、密。
我是有一年,這很早了,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好像是民國五十一年。我住在圓山臨濟寺,有一天,台大有好幾個學生,裡面有一個名字我還記得,因為他的名字很古怪,他姓古,古今那個古,這個姓很少,叫古正美。那時候他念四年級,他帶了一個老師來看我,這個老師是日本人,是台大客座教授。到臨濟寺來看我,就談起,他就問我修學什麼法門?我就告訴他,我修念佛法門。他說:你平常有沒有研究什麼經典?我說:我主修的是《楞嚴經》。他就覺得很奇怪,那個表情也很傲慢,好像我所修的跟所學的不相應。
他就問我一句話,他說:《楞嚴》與淨土有什麼關係?問我這麼一句話,我一聽,他在日本是個佛學家、是個佛學博士,很有地位的。這句話一問,我就曉得他不通,我反過來問他,我說: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淨土有什麼關係?這個問得很明顯,西方三聖!他實在也頭腦很靈,我這句話一問,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了。《楞嚴經》全經最重要的兩段經文,就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你怎麼能說與念佛沒有關係?這個話說起來太外行了,怎麼能稱為懂得佛學,還稱佛學家。我遇到這麼一回事情。
以後我就告訴台大的同學,日本人那些話問題很多。《楞嚴經》與淨土宗關係他都不知道。《楞嚴》不但與淨土有深密關係,《楞嚴》是講的理論、原則,它與所有大乘佛法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換句話說,大乘任何一個宗派都不可以不讀《楞嚴》。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佛法修學的理論與方法原則,可以說統統在這部經上。念佛圓通尤其是全經的精華所在,這是往往為大家所忽略,只注意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原因在什麼地方?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就是為娑婆世界眾生選擇一個法門,他選的是耳根。
其實耳根,是他老人家明顯選,明著是選耳根,實際上暗著是選念佛,暗著,大家都疏忽掉了。為什麼說有明有暗?這個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排列的順序,你仔細觀察你就曉得,沒有被選上的是按著順序來排的,被選上的是挑出來放在最後。就好像我們唱戲一樣,表演最後的,那是最好的壓軸戲,最好的放在後面,這是希望人看戲從頭到尾要看完。那個好的跑到前面演完了,後頭不好的誰還要看?人不都走光了!所以最精彩的擺在後面。
擺在後面的是兩個法門,不是一個。觀音菩薩是耳根,耳根在六根裡面,眼、耳、鼻、舌、身,應該是擺在第二個,它擺在最後,第二十五,擺到最後去了。大勢至菩薩念佛是在七大裡面的根大,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它是見大,我們叫它根大。按順序來擺,識大是彌勒菩薩代表的,他應該在彌勒菩薩的前面。如果按照順序來擺,二十五,彌勒菩薩是最後的,是第二十五,現在把觀世音菩薩擺在最後,彌勒菩薩就推到前面,就變成二十四,大勢至菩薩第二十三,這按順序排。但是你看《楞嚴經》上的順序不是這樣的,它擺在彌勒菩薩的後面,這就是它是一個特別法門,沒有按順序排。所以二十五圓通章裡頭是兩個特別法門。
兩個特別法門,為什麼文殊菩薩不選擇念佛為第一,而選擇觀音菩薩耳根為第一?這裡頭有個道理。念佛法門在盡虛空遍法界是第一法門,它契法界一切眾生之機;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是專門契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之機,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把這些方法用講的,你才明了,你才點頭。「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耳根最利,用這個方法來教學。但是你要曉得,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經,說這麼多法,說到最後還不是勸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由此可知,有耳根圓通,最後還是通到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這個線索,你這個《楞嚴》才沒有白讀,你真正曉得它用意之所在,像讀《華嚴》一樣。我在這兩部經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我主修的就是《楞嚴》。《楞嚴》我大概講過七、八遍,早年對這個經講得最多,也最熟。所以從這裡頭看出門道。《華嚴》我在那上面用了十幾年的工夫,我跟諸位說過,我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還不是《楞嚴》。《華嚴經》讀了之後,回頭再看《楞嚴》,這才把《楞嚴》的線索搞清楚了。這裡頭有個玄關,一般人很難看出來。我們看底下簡單的註解:
【因信起觀曰修。】
「觀」就是禪宗裡面講的觀照。觀照是什麼意思?實在講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不迷,這就叫觀照;如果迷了,就失照。什麼叫觀照?我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觀,這時你見到真相。起心動念,那是妄相,那就不是真相。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萬法一如,萬法是平等的,你的心清淨了,清淨心的作用是真智慧。這一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就有好醜、有善惡、有是非、有取捨,這不是真相,這就不叫觀。功夫是從這個地方來的。修,修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錯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
【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也。】
可見他這個修是直截了當,不是從一樁一樁事情錯了之後把它修正過來,不是在這裡!他從根本修,就在六根門頭起作用,從這裡修。所以他這個修行高明!圓頓大法。
【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也。】
他的證,是從「解悟」,這就是「證」。不是像菩薩一個位次、一個位次慢慢這樣證上去,像從初信位證到二信位、證到三信位,從初住、二住、三住,這有階級,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它不是的,它不搞這一套的,所以它是圓頓法。
【修了義,解六結,越三空。】
這是《楞嚴經》上給我們提出來的,這叫「了義」,修行真實的了義。但是這個法門,實在講觀音菩薩是用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我們用很難,可以說非常非常的困難。不要說在家人沒辦法修,出家人也沒辦法。「六結」,底下注出來,這都是經上講的「動、靜、根、覺、空、滅」,每一根都有這六道關卡,所以你不能見性。這個真性,在眼叫見性,因為你有這六個結,現在不叫見性,叫眼識,性就變成識了。在耳不叫聞性,叫耳識。所以把六種根性變成六識了,因為你有六結。如果這六個結統統解開,統統沒有了,在眼叫見性見,聞性聞,那就是禪宗講明心見性,就沒有這些了,這是修因。「越三空」是果,你超越了「人空,法空,俱空」,你這才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有這六種障礙,你就越不了三空。你認為人、法統統是有的、都是實在的,你完全迷惑在現象之中,不了解現象的真相。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