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研習報告(第二卷)1992/10美國聖荷西檔名:05-05-02
請掀開講義:
【證了義,獲二勝。】
這是解釋「修證了義」。前面我們說的是「修」,修行這是功夫,功夫到達一定的標準它就會起作用。就是這一條所說的,一定他獲得兩種殊勝。第一種殊勝是:
【上與諸佛同一慈力。】
慈是大慈大悲,慈悲的力用不可思議。當然它最大的作用是救護一切眾生;對自己來說,能夠除一切災害。第二種能力是:
【下與眾生同一悲仰。】
說了一個上,說了一個下,換句話說,他的能力與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自自然然能感應道交。我們常常看佛菩薩不可思議的感應,這個力量從哪裡來的?我們讀《楞嚴》就曉得,這個能力是從「證了義」而得來的。雖然說得來,實實在在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能力,不過是由修證的功夫顯發而已。佛給我們說,這個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但是迷失了自性,雖有這個德能,它不起作用。因此,性德必須要依靠修德來顯發,如果沒有修德,雖有性德它不起作用。
【發三用。】
這也是舉個例子,這三種是最殊勝的作用。第一個是:
【三十二應。】
所謂「三十二應」,三十二是講種類,三十二大類,每一類裡面就說不盡,無量無邊。凡人常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佛菩薩都有一個一定的相貌,其實錯了。有人問:觀音菩薩到底是男的是女的?是中國人還是印度人?凡是問這些話的,可以說對佛法完全外行。真正證得修證了義,就沒有相貌可言,為什麼?他能夠隨類化身,你喜歡什麼相,他就現什麼相。
佛菩薩沒有心,這個沒有心就是沒有妄心,沒有妄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才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眾生喜歡佛是什麼樣子,他就現什麼樣子。三十二應,像經上講的「應以佛身而得度者」,這個人喜歡佛身,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而為說法就是現佛的身相來教導他。他喜歡菩薩,那就是「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你喜歡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他哪有身?他沒有身。這給你說的是真話。所以,他能夠在盡虛空遍法界,不但在人間現種種身,在天界裡頭他也現身,在畜生、餓鬼、地獄,他跟一切有情眾生現同類身。他有這個能力、這種作用。
諸位要知道,這個作用,佛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能變化無量無邊身,都有這個能力。現在我們這個能力喪失,是你把自性迷了,只要你覺悟,你這個能力就現前。覺心是不動的,覺心是清淨的,覺心是光明的;心裡頭有妄念,有念頭起伏,有動搖,這統統是迷惑顛倒,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到。所以佛法修行實在講,無論是哪個宗派,無論是哪個法門,修行的樞紐都是禪定,也就是我們講的清淨心。佛教人修清淨心,只要得清淨心,你的智慧能力就現前了。第二種作用:
【十四無畏。】
這十四種。「無畏」是能力的出處,在任何場合之中他沒有畏懼。十四種,包括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了的能力。你哪一法不懂不明了,人家問起來,不知道很難為情,這才有恐怖。你樣樣都通達、樣樣都明了,你怕什麼!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問題來請教的,什麼問題都有,確確實實沒有一個人把釋迦牟尼佛難倒。釋迦牟尼佛是個大學問家,有些人說:大學問家,大概瑣碎俗事不知道吧!有人去向他請教牧牛,放牛應該怎麼個放法?佛經上有《牧牛經》,他教給你放牛要注意哪些,應該怎樣牧牛,他都知道。這些難不倒。諸如此類就是得大無畏,他才能夠教化九界眾生。還有一種能力:
【四不思議。】
有四種不可思議,這都是舉例而說。真正修證到相當程度,證得了義,這種殊勝的能力就顯發。這個不必求,自然就來了。
【用根不用識,特選耳根為了義中之了義。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
在原理上說,「修證了義」是任何一個法門都做得到的,這在理上講的。在事上說,因為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不是方法有難易,是我們根性不相同,有些人適合於修這個法門,有些人適合修那個法門。《楞嚴經》上把許多法門歸納成二十五大類,每一類裡頭還可以開出許許多多的種類,這是二十五大類。文殊菩薩觀察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的根性,說明這個世界的眾生,當然是指人道,沒有指其他道,特別是指人道,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人間為我們「人」說法的;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在六根當中是耳根最利,給你看,看不清楚,聽就聽清楚了。所以,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都是「以音聲為佛事」。音聲的對象,「耳根」,一聽他就開悟了,而不是看的,看,當然也能開悟,少數不是多數,多數耳根最利。
同樣的,春秋時代孔老夫子一生的教學,跟世尊一樣都是以音聲為教體,也都是講學。當時並沒有寫文章,並沒有著書,都是以口說、耳聞,以這個為主。這就證明我們這個世間絕大多數的人確確實實耳根最利。因此,在選擇法門的時候,文殊菩薩教給我們「用根不用識」。用根不用識,這個範圍還是非常廣,六根、六識,不用六識,用六根。六根當中特別選的是耳根,耳是對音聲的,「特選耳根為了義中之了義」,這就是最契合這地方眾生的根機。耳根這是一根,用一根修就一切修了,所謂「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只要一根通了,其他完全就貫通。
由此可知,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教下常講,「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一個道理!我們再問:這一經要真的通了,世間的學術有沒有通?給諸位說,也通了。為什麼通呢?通達是通了義,不是通別的,所以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通達。現在就是問你,你相不相信?古時候的人比我們現在人好,好在哪裡?老實!對於老師的話是深信不疑,所以確確實實做到尊師重道。尊師,對老師的話是真正不疑惑,依教奉行。現代人不如古人的地方,就是對於任何人講的話,他都打一個問號,對老師也不例外,都打一個問號。因此,現代人一生所追求得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古人所修得的是智慧不是知識。智慧可以包括所有的知識,知識不能包括智慧,這裡面有很大的差別。
諸位如果不相信,在經典裡面眾所周知的是《六祖壇經》,隨著禪宗的播揚,沒有人不知道《壇經》的。你仔細去讀讀《壇經》,你去觀察六祖大師,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他開悟之後,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你能夠在《壇經》裡面看到。不但現代的事情他樣樣通達,過去、未來他也知道。你要問他,他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就是「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就從這兒來的。我們這一章裡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他的方法用的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用這個方法,也就是常講的老實念佛,用這個方法來修了義中之了義,淨念相繼也是了義中之了義。這個法門是:
【從性起修,非事相之染修,非新成之實證。】
它這個證跟通途法門的證不一樣。通途法門的證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證,不是圓證、不是頓證;它這個法門是沒有階段的,一證一切證,一修一切修。為什麼?因為它是「從性起修」。耳根對耳識來說的,他現在不用識,不用識那個耳是什麼?耳根中之性,我們叫聞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這是講的「舍識用根」。我們用見性見色,就不叫色塵,叫色性;我們用聞性聞音聲,就不叫聲塵,叫聲性。禪家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現在難題來了,聞性跟耳識這兩個東西差別在哪裡?我們先要把這個搞清楚,然後才想學。唯識經論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第六意識的作用是分別,第七識的作用是執著,第八識的作用,用現在話來講是記憶,佛經裡面講含藏種子。現在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要把識舍掉不用它,用根中之性。性跟識不一樣的,「性」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好比一個鏡子一樣,鏡子照東西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決定不落印象;用「識」,就好像我們用照相機那個底片一樣,它會落印象,換句話說,它有分別、它有執著、它落印象。
由此可知,所謂「舍識用根」,就是教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統統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落印象,那就是了。諸位要知道,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再不落印象,萬法決定平等。清淨心現前,平等心也現前了。世間法為什麼不平等?是因為你有分別執著,所以才不平等。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萬法一如,這個心才真正清淨,清淨心叫「了義」。
我們今天不採觀音菩薩這個方法,我們采大勢至菩薩的方法。但是,大勢至菩薩這個方法依然離不開觀音菩薩的方法。所以古人教我們念佛,佛怎麼念?佛號從心裏面生出來,口裡面念出來,耳朵再聽進去。你看看,與耳根圓通有沒有關係?他用耳根聽進去,這個方法念很容易攝心。也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他用這個方法來都攝六根,達到「淨念相繼」的目標。果然淨念相繼成就了,那就是「念佛三昧」,功夫淺的叫成片,功夫深的叫一心不亂。由此可知,大勢至菩薩這一章是兼有耳根圓通的功夫在裡面。所以這不是從事相上的染修,它確確實實是「稱性起修」,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性德名號。這一段所講的:
【即妙三摩地,故為了義。】
前面說妙奢摩他,這個地方講「妙三摩地」,奢摩他、三摩地都是禪定的名詞,它偏重在「觀」,奢摩他偏重在「定」,這叫「止」,也就是前面講的根本智。這個偏重在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一定要先得根本智,先心真正清淨了,清淨到一定的純度,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照見,到照見的時候是無所不知。再看底下一段,第五段:
【諸菩薩萬行。】
這個字念去聲,這個「行」字是個破音字,它讀法很多,但是讀音不同,它的意思就不一樣。我們讀去聲字,當動詞講,當行動講。所以它不是名詞,它是個動詞。這是:
【緣因助修。】
在三因佛性里屬於「緣因」。緣是增上緣,像大乘經上講的六度萬行,來幫助我們薰習、幫助我們發明心性。
【分證諸聖,歷位所修,行應無量。】
「分證」是講一般大乘法門裡面這些修行人,他們是按部就班逐漸逐漸的把境界向上提升。講到行門,實在是非常非常之多,像四弘誓願裡面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這個意思。所經歷的位次,底下舉幾個例子:
【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種。】
十信位的菩薩,「十信」在圓教裡面講,他沒有地位。好比我們一般學校里讀書,中學以前沒有學位,十信沒有學位。為什麼沒有學位?他是進進退退的,換句話說,他非常不穩定。修學成功了,保全他的「根力」。這個根力,《彌陀經》上講的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他真正保住,不會退轉,不會失掉。「而植佛種」,這是佛法的根本,是佛法的基礎,要從這個地方去修學。淨宗法門是大乘圓頓不可思議的法門,古德稱為「了義中之了義」,所以他要非常深厚的信根。《彌陀經》裡面三個條件「信、願、行」。所以他的信根是最堅固、最清淨,這才能在短短時間當中,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凡是信心不足的,只可以說在這個法門種一點善根,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所以「信根」就非常重要。十信上面是十住菩薩:
【十住。】
在大乘裡面講,他就有學位了,他就證三不退。三種不退,在大乘佛法裡面,初住菩薩統統證得。
【生佛家而成佛子。】
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他「住」,這個「住」揀別講就是他決定不退轉,決定不往下面退。進一步:
【十行。】
十行位的菩薩。
【廣六度而行佛事。】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全心全力修六度萬行。為什麼要修六度?目的是要淘汰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所以他要長時間認真來修學,這種習氣才能完全斷得乾淨,他是為這個。「布施」,布施是斷自己慳貪的習氣,慳是慳吝,貪是貪愛,布施是斷這個,不是為別的。所以大乘經上講六度圓滿了,如果六度講施捨、布施給別人,那這是永遠沒有圓滿的時候。是自己真正貪愛慳吝的習氣斷掉,你布施度就圓滿,從這個地方來講的。修學的菩薩們什麼時候圓滿?這不一定,也不能問人,這要問自己。有的勇猛精進,圓滿就很快;有些人圓滿就很慢,習氣非常難斷。持戒斷惡業的,斷造惡的習氣,惡念頭、惡行為。六度是斷我們無始劫來的壞習氣。這些習氣都是污染,心性裡面的污染,如果不把它洗刷乾淨,我們的心性就透不出來。
【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
經上給我們常說三種回向。「回向實際」,實際就是此地講的「佛心」。諸位要知道,「佛心」不是外面佛的心,是自己的佛心,這個要知道,也就是自己的佛性。我一切的修為,為的什麼?為的是明心見性,為的是顯發自性。像大乘法常說的,我們的性體,性德,性的作用,也稱為性量。講性量,講心量,大家好懂。心量跟性量是一個意思,就是真心的度量。它的作用是為這個,這就是回向實際。「回向菩提」,菩提是大覺,也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第三是「回向眾生」,回向眾生就是自己真正有願,要幫助一切眾生圓滿的修證佛道。
【四加行。】
這是《楞嚴》跟其他經典不相同的地方。其他經典沒有講到「四加行」,唯獨《楞嚴》在三賢菩薩修圓滿了,又有一個「四加行」。從四加行再「登地」,這是說的比一般經典詳細。「四加行」一共有四種修學的方法,它的目標是:
【泯心佛而滅數量。】
它目的在此地。這句話要細心去體會,要用容易懂的話來說,就是使自己心地達到真正的清淨。如果你還有「心佛」,心裏面還有「數量」,你的心還是不夠清淨,也是六祖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有佛,這還有一物,你有數量也有一物。只要你有一個念頭,你就有一物,換句話說,把一切念頭統統滅掉,這才到真正清淨。所以他才能登地。登地:
【十地,契真如而覆涅盤。】
「真如」就是真性,真性才真正能夠顯露出來。「涅盤」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不生不滅。這是《楞嚴》上常說的「常住真心」現前。
【等覺,齊佛際而破生相。】
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個時候破這一品生相,就到妙覺位,修學就圓滿了。換句話說,你的自性是完全顯露,沒有一絲毫障礙,在這個地位我們叫成佛。
【圓頓行人,功業惟在初心。】
「初心」就是初發心,「功」是功夫,「業」是行業。你的功夫,你的行業,就在你的初發心。所以說初發心即成佛道。是不是真的成佛道?在理上講確確實實,在事上說,你煩惱習氣還沒斷。
【乾慧以後,即任運流入如來妙莊嚴海。】
「乾慧地」,也是《楞嚴》上有這麼一個地位,「三漸次」以後有乾慧地,三漸次後面會講到。乾是比喻,佛法裡面把貪愛比作水,瞋恚比作火,幾時貪瞋都斷掉了,真的沒有了,愛水幹了,你的智慧現前,「乾慧」是這個意思。就是你七情五欲,這都叫做貪愛,連這個習氣都沒有了,這才叫做「乾慧」。也就是大乘法門裡常講的人空、法空,前面講「修了義,解六結,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空亦空,這是「乾慧」,這才叫乾慧地。但是他還沒破無明,如果再破一品無明,他就是初住菩薩了。
由此可知,乾慧地在什麼地方?在十信跟初住當中。十信位滿還沒有證到初住,這個時候叫乾慧。他再進一步,破一品無明,他就入初住,入初住就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以後,他就「任運」,任運是自自然然,他與法性相應,「如來妙莊嚴海」就是真如法性,他與真如法性相應。這個時候決定不會退轉。這在經典裡面就是:
【即妙禪那。】
「禪那」是止觀並運,裡面是有止、有觀,這叫「禪」。阿難在經裡面提出這三個名詞,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佛在經裡面說得都非常透徹。在經的題目裡面也明顯的標示出來了。這是一部經裡面的內容,就說的是這些。
【首楞嚴。】
這是果。阿難所講的這三種定,實在講這三種定是修學的三個階段,並不是究竟圓滿。究竟圓滿的大定,阿難不知道,阿難平常只曉得有奢摩他、三摩地、禪那,所以他統統搬出來了。這個時候佛才告訴他,這三種定之外還有個圓滿大定,那個名字叫「首楞嚴」。這才給他說出來,「首楞嚴」是如來果地上所證的,前面這三種都是菩薩所證得。像奢摩他,阿羅漢就能證得,菩薩這才是有三摩地跟禪那。
【妙果究證。】
究是究竟,圓滿究竟的證得。
【大定之總名,圓含上三,為一定之全體。】
可見得前面雖然定,但是定並不深、並不究竟,到首楞嚴這個定才深,才真正究竟。再看底下的註解:
【佛自釋雲,一切事究竟堅固。】
佛對於「首楞嚴」這個說明,他說得很簡單,也說得很清楚,「一切事究竟堅固」。我們想想,哪一樁事情能究竟堅固?世出世間萬事萬法都有變遷、都有變化,即使是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這個諸位要知道。哪一種才真正叫究竟堅固?究竟堅固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它才是究竟堅固,它是永遠不會變的,永遠不會壞的。為什麼說一切現相不是究竟堅固?現相是它變化出來的,它所變的,所變的都不堅固。能變的堅固,自性是能變,萬法是所變。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之物。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然後我們對於修證才不至於迷惑,這一點非常重要。
【古德依此。】
這是依世尊這個解釋。
【說明其能窮澈諸法根底本源。】
「諸法根底本源」,就是我們現在人、現在這些科學家、哲學家都在那裡探討的,這宇宙從哪來的?生命從什麼地方起源的?找它的源頭。宇宙是怎麼形成的?怎麼產生的?從哪裡生出來的?這真叫大問題。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哲學家還沒有找到答案,還沒有見到。那我們要問:他有沒有辦法找到?給諸位說,沒有辦法。為什麼?假如世間人有能力找得出這個源頭,佛就不必到這個世間來了。來幹什麼?你們都有能力解決的,何必要我來!佛之所以出現世間,就是你們已經發現到這個問題,但是沒有辦法解決。佛看看沒有人解決,那非來不行,不來對不起大家,他來替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
【法法無非實相。】
這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求於去來生滅,了不可得。】
這才叫真相,可是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聽了反而不懂。給我們說假的,咱們一聽就懂了,聽得很入耳;講真的反而不懂,反而不能接受,這說真的。一切萬法你在這裡面找,過去、現在、未來,找它怎麼生的?怎麼滅的?實實在在是「了不可得」。了不可得,你在裡頭一定要求得一個答案,你到哪去找去?眼前這些現象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楞嚴》真的是開智慧的一部大經,佛給我們講所有的現象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給我們講的真話。
一切現象怎麼產生的?從心想生,你心裡頭什麼都不想,這些萬法就沒有了。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是什麼?念頭沒有了,念頭沒有了就空空,大千世界沒有了,好像你作夢一樣,醒來了,醒來什麼都沒有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個六道輪迴、森羅萬象,這在作夢,夢中的境界;醒悟之後就沒有了,大千世界就沒有了,六道輪迴也沒有了,所有一切萬象都沒有了。由此可知,森羅萬象是從心想生,你用心想去找心想生的根源到哪兒去找去?找不到!什麼方式才曉得?你把心想滅掉了,事實真相完全顯露了,你這才恍然大悟。所以說人心清淨入定,定到相當程度,開悟了。開悟是一切事物的真相統統明了了。悟了的人,只能跟開悟的人他們能談得攏來;悟的人跟我們談,我們聽他的話都怪怪的,都聽不懂。譬如《法華經》上佛講的:
【世間相常住。】
這個話我們聽不懂。「常住」是什麼?沒有生滅,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三世。我們明明有昨天、有今天,還有明天,這就是三世,怎麼能說沒有?我們明明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事相遷流,天天在變化。你怎麼說沒有?所有一切變化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的。我們的心有前念、有後念,念念相續不停,所以才有外面這些現象。這現象從哪裡來?這現象,簡單講從我們生滅心、相續心裡頭變現出來,所以它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不但包括世間這一切現象,包括心理的現象,因為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統統是包括在有為法裡面。這是佛跟我們說真話,我們乍聽之後,大惑不解,這給你講真的。
【經明七趣原無。】
《楞嚴》上給你說真的,「七趣」是六道再加上一個仙道,《楞嚴經》講世間相比其他經講得清楚。其他經裡面多半講五趣、講六道,《楞嚴經》又加上仙道,七趣。本來沒有,從哪裡來的?從你自己妄念裡面變現出來的。好比作夢,夢沒有,本來沒有,本來沒有你為什麼天天作夢?是你迷惑顛倒才會出這個現象。我們今天把本性、把真心迷失了,所以才做這個大夢,生死輪迴是大夢。
【五魔預識。】
「魔」是講魔障,有五大類,這五大類魔障從哪裡來的?從五陰來的,色、受、想、行、識。我們本身具足五陰,由五陰招得這五大類的障礙。這是《楞嚴經》上講的五十種陰魔,每一種裡面給我們講十種,其實不止十種,十種是把許許多多歸納成一大類一大類的,有五十大類。因為有這些魔障,所以明心見性就難了。魔障從哪裡來?魔障還是自己造的。所以你要認識它,你認識它,它就不障礙了;有也沒有關係,有沒有都無所謂。譬如小偷,小偷你不認識他,我們東西被他偷去了,這受損失;如果小偷進來,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小偷,他決定不敢動手,他一動手,我們曉得一定是你在那裡作賊,所以他決定不敢。魔,不怕!怕你不認得它。你認識它,它不敢欺騙你,也不敢障礙你。
【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禪那,始終不壞,故直目之曰究竟堅固,所謂首楞嚴也。】
「奢摩」就是奢摩他,「三摩」就是三摩地,「禪那」,這三種是真實的。這三種定說實實在在的話,是清淨心程度不同而假設的名稱。譬如我們這個清淨心,現在的染污比喻作十分,我們去掉兩、三分,這叫「奢摩他」,能去掉六、七分叫「三摩地」,去掉八、九分叫「禪那」,十分統統去掉就叫「首楞嚴」,就這麼個意思。這三種統統是定,統統是清淨心,程度上有差別。因為它都是修清淨心,清淨心是真心,所以它始終不壞。一分清淨就有一分的功德,就有一分的作用。到究竟圓滿,這就是首楞嚴,究竟堅固。此地說連奢摩他、三摩、禪那統統都是屬於究竟堅固。
【交光大師以妙圓大三定釋。】
這是交光大師他有一本註解叫《楞嚴經正脈》,是《楞嚴經》註疏里權威的註解。交光是明朝時候人,跟我們淨宗蓮池大師是同時代的,他也是念佛求生淨土的。在註解的序文,因為交光大師他老人家這個註解,跟古時候所有的祖師大德說法不相同。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當年智者大師發明三止三觀這個修行方法,印度的這些高僧到中國來,拜訪智者大師,見到智者大師所說的止觀,非常讚嘆!說出三止三觀很像《楞嚴經》裡面所說的修行方法,就是奢摩他、三摩、禪那。
因此,以後《楞嚴》到中國來了,各家的註解都用天台的「止觀」來配合這三種定的名詞。把「奢摩他」看作天台三觀裡面的「止」,「三摩地」是天台家的「觀」,「禪那」是「止觀不二」,完全用天台大師他所發明的來附會《楞嚴》。交光大師說這是不對的,「止觀」只能說與《楞嚴》所講的修行方法相似,但不完全是的。為什麼不完全?因為三止三觀是用識心,是用意識心修的,交光大師說,《楞嚴經》所講的是用根中之性來修的,不是用識修的,這就大不相同了。這是把《楞嚴》真正的意思解讀出來,這是他的心得。
他注這個註解的時候,他生一場病,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他看到阿彌陀佛,就跟阿彌陀佛說:《楞嚴經》自古以來的註解都沒有發明它的真實義,我想做一個注子,注子做完之後我再往生。等於是向阿彌陀佛告假,現在我不去,我要給《楞嚴經》寫註解,寫完註解之後再往生。阿彌陀佛就準他的假,阿彌陀佛就走了,他的病也好了。他的註解是這麼寫的,這是在他序文裡頭說得很清楚,他向阿彌陀佛告假。由此可知,交光大師是求生淨土的。他這個解釋跟天台家講的不同,他用「妙圓大」。
【此是妙定。】
這解釋首楞嚴,首楞嚴是「妙定」。
【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動,不假修成。】
首楞嚴是性定,不是修的。就像六祖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動搖」,這叫性定,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為什麼將本定失掉?其實本定哪有失掉,並沒有失掉,而是你迷失了自性,自性不起作用,不做主了,不起作用。什麼起了作用?迷情起了作用。諸位知道,迷是動的,是個動相,覺性不動;「覺」是不動的,「迷」是動的。我們講心動,那是心迷了,心哪裡會動?真心不動的,妄心動。我們把迷情認作是真心,這認錯了!真心在哪裡反而不知道。把迷情當作真心,這是凡夫,特別是六道凡夫。《楞嚴經》上認賊為子,你認錯了。所以這是自性,這是不必修的。去掉妄,真就現前,去妄而已,這才叫妙定。
【此是圓定,正以此定。不但獨取自心不動,乃統萬法萬事,皆悉本來不動,為一定體。】
前面跟諸位解釋過,「法法無非實相」,像《法華》講的「世間相常住」,它也是解釋這個意思。第三是:
【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縱在迷位,尚且不動。】
「迷位」是我們現在這個地位,照這個話來說,首楞嚴大定哪個沒有?各個都有。諸佛如來有,一切凡夫各個都有,它是自性!佛不動,如如不動,我們動了沒有?我們也沒有動。怎麼證明我們沒有?《楞嚴經》上有很長的一段經文,叫「十番顯見」,有十段的經文,從每一個方面來說明,說明什麼?我們的見性不動,見性不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沒有動搖,這就是楞嚴大定。眼識是生滅的、是動搖的,不是常住的;見性是不生不滅的。佛就在我們六根門頭指出我們真的有不生不滅的本性。
當年佛講《楞嚴經》,波斯匿王參加這個法會,他聽完之後喜歡得不得了,才知道原來自己不生不滅,何必還貪生怕死?知道,這叫解悟。解悟之後要真正去修行,就是把妄想、習氣淘汰乾淨,你的性德全體大用才能夠現前。但是解悟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自己的信心堅定,決定不動搖了。因此,念佛往生成佛是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了。為什麼?理上通了。《楞嚴》對念佛人最大的好處在此地。然後方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哪有不成就的!
【開解之後,豈有出退。】
定有出定,有入定、有出定,有退轉,唯獨首楞嚴是自性本定,迷的時候也不動,悟的時候哪有什麼出定入定?沒有。有出有入那是小定,那不是大定。真正大定,自性本定,沒有出入的,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是常定、是本定。經題大意介紹到此地,後頭這個「經」我們就省略。底下還有一個章題,我們不是講全經,是講經裡面這一章、這一段。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
本經這二十五位菩薩所說的都叫圓通章,這一章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啟教之人也。】
這個「教」就是念佛修淨土之教。二十五位菩薩每個人修學的法門、方法不相同。他老人家教我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往生之後不退成佛。他教我們這個方法,所以他是啟教之人。
【淨宗初祖。】
這個「淨宗初祖」是夏蓮居老居士說出來的,在《淨修捷要》裡面。諸位念過《淨修捷要》,你就會曉得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這是他老人家說出來,從前沒聽過有人這個說法。他老人家認他為淨宗初祖,我們想想非常有道理,確確實實他是淨宗初祖。在虛空法界提倡專修念佛法門,在所有菩薩當中,確確實實是大勢至菩薩。經上講他「與五十二同倫」,後頭會說到。「同倫」就是志同道合,統統修這個法門的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沒有改變的,成了佛之後還念阿彌陀佛。十方世界像前面講的三十二應,廣度一切眾生,也是用這一個法門。真的做到專修專弘,所以稱他作淨宗初祖,是名實相副。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無生忍」就是無生法忍。一般在大乘法門裡面說,圓教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是無生忍的菩薩。這不是小菩薩,可以說是大菩薩當中的大菩薩。因為初地以上都稱大菩薩,他是七地、八地、九地,所以這個地位非常之高。就用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方法,能夠證得這麼高的地位。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這兩句話就是念佛的方法。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幾句是說這個法門的真實成就。我們要注意到,「不假方便」就是不要藉任何方法幫助,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也不要修禪、也不要修觀,什麼法門都不需要。你看這多簡單、多容易,就一句「阿彌陀佛」。「自得心開」,這個「心開」就跟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完全相同;跟密宗裡面「三密相印,即身成佛」境界也相同。你看那些法門方法難修,這一句「阿彌陀佛」,不要藉任何方法幫助,他一定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通常講是理一心不亂。我們念佛功夫如果分三等來講,下等的是「功夫成片」,中等的叫「事一心不亂」,上等的叫「理一心不亂」。自得心開是理一心不亂。「入三摩地」,此地「入三摩地」就是證得首楞嚴大定,是這個意思,不是普通的三摩地,這就是證得首楞嚴大定。「斯為第一」,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大勢至菩薩這個法門第一,最殊勝的。
【與觀世音現居此界,作大利樂。】
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都在娑婆世界,實際上說,這兩位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現身。我們世間對於這兩位菩薩敬仰的人很多,菩薩哪有不現身的道理。
【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生淨土。】
菩薩在這個世間,他的事業就是幫助我們這些念佛人,教我們在一生當中能夠超越三界,永脫輪迴,往生淨土。菩薩在這個世間,對於這個世間的貢獻,也就是對於我們大眾的貢獻,一般人說菩薩對我們的保佑,對我們的加持,這些名詞是佛教的名詞,很多人不懂。我們說菩薩對我們的貢獻,菩薩對我們的協助,這大家好懂。這是大勢至菩薩簡單的介紹。下面是:
【念佛。】
「念佛」是方法,也是真實的智慧。沒有真智慧,不會念佛的。諸位要知道,不要看世間有很多聰明人,這聰明人沒智慧,那個聰明在佛法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佛門裡面講八難之一。八是八種,八種什麼?八種困難,八種災難。為什麼叫它做災難?障礙你修學。障礙你修學,換句話說,障礙你出三界,障礙你了生死脫輪迴,障礙你成佛道。那怎麼不叫遭難?世間自以為聰明的人不肯念佛。這是「俗」,是「事」,是「修」,是「行」,我們說念佛,它是屬於這一類的。
對「圓通」來講,念佛是因,圓通是果。圓是圓滿,通是通達。唯有見性才能夠圓滿、通達。不見性,怎麼會圓滿通達?所以圓通是「境」,智對境,俗對「真」,圓通是真;事對「理」,修對「性」,行對「寂」。所以圓通是真、是理、是性(本性),寂是清淨寂滅的意思,這是圓通。用念佛的方法達到圓通的境界,也就是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
「章」,這是文字,是章句。合起來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經文雖然不長,含義無限的深廣。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