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六集)1986台灣華藏大專講座檔名:01-06-06
請看講義十三頁,「七菩提分」,第一個項目「擇法」,給諸位介紹過了。第二是:
【精進—常勤於真正,不取無益苦行。】
佛法對於『苦行』是很讚嘆的。在禪宗傳法裡面,摩訶迦葉就是苦行第一,但是在大乘經典裡面,佛常常教我們「不修無益的苦行」,這個苦行對於我們沒有利益,不必要修它。為什麼讚嘆?前面在四如意足裡面跟諸位談過,知足常樂,修苦行至少能做到這一點,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總是方便得多,所以苦行對我們會有幫助,減少我們的貪心,這是值得讚嘆的。無利益的苦行在印度許多宗教裡面常常有,那些苦行確實沒有利益。所以佛法是破執著,而不是叫我們去執著,但是佛門在初學的階段也相當重視擇善固執,譬如念佛,我們初學的人就要執持名號,念佛是善行,我們應當要固執它,擇善固執,但是這一種執著都是有時間性的,到某一個階段之後一定要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否則你執著在這個階段就不能再超越,這是很重要的。
譬如我們有執著心,我們在念佛,固然你能夠念到功夫成片,這可以念到的,你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就不行,理一心要破執著,用擇善固執執持名號,這個執著的心不能到理一心,這一點諸位要曉得。但是初學的人如果不是堅決執著執持名號,我們功夫成片得不到,事一心得不到,這要曉得,所以開頭要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所以有人講四種念佛,我們為什麼不取實相念佛?實相念佛不執著,恐怕到那個時候不念了。實相裡面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那我不念就是念,事上又不念,那要落空,不如執著事相上念佛。執著這種念佛,我一天一定要念多少聲佛號,我要念一萬聲、要念兩萬聲,到時候你決定能往生,你要學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這一生一定空過,你達不到這個目的,這一點要曉得,決定不能著空。
【喜—住真法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
喜覺支是『住真法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真法喜」是你修學確實有心得,從內心裏面生起的喜悅,這是真正的法喜。今天在這個地方給諸位上課,你聽了也很歡喜,這個歡喜不是真正的法喜,這個喜是你對於什麼叫做佛學、什麼叫做念佛法門,這些常識你懂得了,你很歡喜。真正的法喜是你要有真正的功夫,理論明白了,在實際生活上確實用這個功夫使自己煩惱減少、智慧增長,那個時候的歡喜才叫真正的法喜,這個要明了,所以佛教給我們要「住真法喜」。
【除—斷除諸見煩惱,不損真正善根。】
第四個是『除』,「除」與「舍」很接近,但是裡面還是不一樣。「除」是『斷除諸見煩惱,不損真正善根』,可見這個除就是斷煩惱、舍知見,把煩惱斷掉,錯誤的知見要離開,就是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煩惱,我們要把它離開。
【舍—舍所見念著境,永不追憶。】
『舍』是對境界上來說的,正如《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論什麼境界相現前,要能舍,不要執著,所以除是斷煩惱,「舍」是不著相,即使三寶的瑞相現前也不執著,如果著相,這個事情就很痲煩。有些人學佛以後常常看到異相,來問我,我就告訴他,如果真的常常見到那就快要著魔了,也就是快要得神經病,這個事情很痲煩,確實如此,這個現象決定不好。偶爾見一、兩次是好的,增長你自己的信心;常常見就不好了,那就壞了。如果是常常見就要用「舍覺支」來對治,那你就不怕了,所謂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他就不會影響你。你要是不捨的話,他會給你帶來影響,那個很痲煩。現在在中國、在外國許多學佛修道的人都常常有這些事情,你仔細去觀察,要不了三、五年,他就到神精病院去了,我看到好多,這是真的。所以佛給我們說一個原則很對,《金剛經》裡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叫你不要執著。
而《楞嚴經》後面所講的五十種陰魔,那個境界現前簡直就是不得了,你要是不曉得的話,還以為你自己成佛了,以為你自己跟佛菩薩打交道,其實那是魔境。這種境界現前之後怎麼辦?大凡一個修行人在修行過程當中會遇到這些境界,佛教給我們不要理他,見如不見,根本不理會,他自然就沒有了,就不會障礙你。所以念佛人,心要清淨,見到佛,見到西方境界現前,不生歡喜心,如如不動,見到一些妖魔鬼怪也不害怕,也不恐懼,總是保持自己心地的清淨,這一點很重要。
【定—於諸禪定境界,不生愛見妄想。】
定覺支,『於諸禪定境界,不生愛見妄想』,這個『定』是從這上面來說的。你得禪定,定中有境界,你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裡面有境界。像我們念佛,自己念到一心不亂,或者念到功夫成片的時候,都會有境界,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觀音菩薩,或者見到七寶行樹,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像前面所講的,見到蓮花,看到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這些都是好現象,都是瑞相,這是與我們自己修學完全相應。如果你見到釋迦牟尼佛來了,見到藥師佛,見到他方世界,這就是魔境,為什麼?與我們這個法門不相應,這個自己要能夠揀別。所以這個境界現前,不打妄想,見到也好,見不到也好,總而言之,絕對不影響自己,這就是好境界。如果見到生歡喜,見不到老是常常想著,這個痲煩事情就來了,常常想境界就會著魔,所以學佛的人什麼境界都不想,叫老實念佛。你要常常想著「我念這麼久,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出來給我看一下?」這叫打妄想,你的心就不清淨。所以此地說的定,要把這些妄念舍掉,縱然境界現前也『不生愛見』,也不要起歡喜心,為什麼?歡喜心是煩惱,真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像水一樣不起波浪,平的。歡喜是波浪,瞋恚也是波浪,所謂五欲七情,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都叫煩惱,所以生歡喜心也是煩惱,你心動了。一心不亂就是叫不動心,所以這個地方的定是這個意思。
這三十七個項目裡面每一個科目,有些名詞相同,它意義不相同,譬如五根五力裡面有定,七菩提分裡頭也有定,五根五力的定跟此定不一樣,不是一個講法,到下面八正道里也有定,那個定跟這個定也不是一個講法,這是諸位要曉得的。末後一個:
【念—定慧均平。】
這是七菩提分裡面的『念』,『定慧』要能夠相等才能入得了境界,才能夠證入,慧多定少不行,定多慧少也不行,所以那個修禪的叫「調直定」,他要調理,要把定慧調得相等,他就得定。此地的慧是什麼?就是妄想。妄想太多,一坐到那裡去,你定不下來,心裡七上八下,這就是慧多定少。如果反過來,定多慧少,這一坐下來就昏沉,就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那就是定多慧少。定慧是這個意思,不是戒定慧那個定慧,你不要弄錯,和戒定慧那個定慧完全不是一個講法。『均平』,既不昏沉又不起妄念,功夫就能上軌道。底下說:
【此等功夫,均在日常生活中修煉也。】
其實這七種方法你要會用就非常有受用,修行上時時刻刻用得著它,生活上也用得著它,我們待人、辦事都用得著,至於什麼時候應該要用哪幾個項目,那活活潑潑的,因時、因人、因事,這叫擇法,選擇,會選擇叫做助道法,能夠幫助你成就。或者選擇「精進」,或者選擇「喜」,或者選擇「除、舍」,或者選擇「定、念」,什麼情況之下你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對治,使你的心清淨平等,功夫能上軌道。最後一個項目是:
【八聖道分(又名八正道),修學成就,正智現前,覺不迷也。】
這八個項目都是屬於共通的,共同的,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也都用得上,它好像數學公式一樣。念佛有念佛的八正道,參禪有參禪的八正道,名字完全相同,內容不相同,講法不一樣,所以這個要知道,在此地的說法是一般的講法,並不是完全用念佛法門這個說法。
【正見—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
這個就是通途,不管哪一宗、哪一派,一個普通的講法。如果要就淨土來說,這個正確的見解就是決定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這個地方,確實有阿彌陀佛,這個見解就是『正見』,那就是合本宗的講法,這是一般的講法,哪一宗、哪個法門都可以這個說法。『修無漏行』,「無漏」是無煩惱,「行」就是思想、見解、言語、造作,所有行為裡面不生煩惱,這就叫修行,因為凡夫在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裡頭總是起煩惱。由此你也能夠體會得到,修行不是叫你不造作,不是叫你不思想,一樣的思想,一樣有見解,一樣有言語動作,那修的是什麼?把煩惱那一部分修正過來,不要煩惱,除掉煩惱我們樣樣都要,那這個生活多美滿!所以要斷的是煩惱,要斷的是貪瞋痴慢,斷這些東西。『見四諦分明』,「四諦」就是世出世間的因果,世間造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出世間修行,你修什麼樣的因會證什麼樣的果報,譬如你修小乘的四諦(苦、集、滅、道),你證阿羅漢果;你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你修六度萬行,證菩薩果位,就是世出世間法因果分明,清清楚楚,這就是智慧,這是正確的見解;譬如你念佛,曉得你將來決定能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
【正思—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是思。】
『正思』就是正確的思維。『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是思』。這個「思」顯然跟我們現在這個思惟不一樣,我們現在這個思叫妄想、叫亂想,為什麼?起心動念,我們真的在那裡想。正思惟不需要通過思想的,所謂是離心意識。心意識怎麼講法?「心」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意」是第七識,叫末那識;「識」就是第六意識。離心意識,第六意識的功能是分別,就是不分別,不分別就離第六識;末那識,它的特殊的功能是執著,就是不執著;阿賴耶識就是落印象。換句話說,你能夠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個心多清淨!這就是「無分別智」,心地清淨光明,遇到事情,不接觸則已,一接觸就明了,這叫正思惟。可見得正思惟實際上沒有思惟,直覺的通達明了,所以說「無所不知」,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這是正思;不起作用的時候,心地清淨一念不生,所以「般若無知」。無知是般若之體,無所不知是般若的作用,這才叫做正思。第三:
【正語—除四邪命,攝諸口業名正語。】
這四種邪命簡單的說都是為了名聞利養,諂媚巴結別人無非是自己得一些名利而已,這樣的用心,他的言語就不正。即使我們講經說法,如果講經說法的目的是求名求利,動機在這裡,講經說法也是邪語,心不正。心正,語當然正;心不正,語就不正。我去年在加拿大也勸那邊的同學要發心出來講經,裡面有位醫生很聰明,很發心,我離開加拿大之後,那一邊教會裡就請他講佛法。我回到達拉斯,他打電話給我,他怕講錯,他說:「萬一我講錯了,我將來要背因果,不得了」,嚇得不太敢講。他說:「我會不會把它講錯?會不會是邪師說法?」我就告訴他,我說:「你現在做醫生是不是?」他說:「是」。我說:「你現在收入也不錯?」「是不錯,生活滿好的。」我說:「你這個講經不是求名求利」。「沒有,絕對沒有。」我說:「那就好了,你是心正就不會錯。如果你要是拿這個來招搖撞騙,求名聞利養,那你就錯了」。他說:「這個沒有」。我說:「沒有,你放心講下去好了」。佛在楞嚴會上講「心直言直」,這是入道的不二法門,這就叫「正語」。決定不求名聞利養,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只是為了利益他人,除這個目的之外,什麼目的都沒有,這個語自然就正了。
【正業—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
『正業』,「業」是事業,「業」就是造作。『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這個「業」就是說明揀別離開一切不正當的業。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來說,我們在社會上從事於種種的事業,這些事業一定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個事業就是正業,如果這個事業是損害眾生,我們就不可以去做。邪與正,這裡有兩個標準,第一個,如果妨害自己清淨心,妨害自己一心不亂,這就是邪不是正。第二個標準,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利益而有妨害,這就不正。既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又叫自己得清淨心,這就是正,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標準,諸位常常從這裡去想。在世間法裡面來說,殺生絕對不是正行,我們決定不能做。不要看到這些動物,有些人說「上帝造了給人吃的」,我就不相信上帝了,我就不會信那個教,因為上帝很殘忍。上帝既然是萬德萬能,為什麼造那些動物給人吃?殺的時候那麼悽慘,血淋淋的,所以上帝不是叫人值得尊敬的,這個話實在講不通,所以傷害眾生生命的這種行業,我們最好不做。
有損社會道德的事情我們不做。我記得過去大專講座里有同學是學影劇的,學電影、廣播這一類的,來問我,因為這個行業也非常的危險,造的業也很重。電影、廣播、歌舞、戲劇教人什麼?都教人「殺、盜、淫、妄」,這還得了!這在佛法裡面叫「綺語」,十惡業裡頭的綺語,就是花言巧語,不叫人做正事,這不得了!這個罪業很重。所以他明白這個道理了,他說「我將來畢業了怎麼辦?」其實這個事情在乎自己轉變,如果我們編的劇本,演的戲的內容,能夠像從前古時候,像平劇崑曲裡面,從前的戲劇就是負社會教育的責任,因為教育不普及,鄉下老百姓沒念過書,但是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怎懂得?看戲看來的。所以從前平劇的水準的確是高,它總是離不開因果報應、忠孝節義,好人到最後決定有善的果報,惡人到最後有惡的報應,他這個戲看多了,做人的時候他就懂得,不像現在。所以中國從前的詩歌、美術、戲劇都負有教育的責任,而不是娛樂。現在幾乎教育的意義已經很少有,這些東西影響廣大民眾的心理可以說太大了。
從前李老師在台中辦大專講座,時間長,那是第三期的時候,四個星期開的有六門課程,請好幾位老師來教,這四個禮拜課聽完之後,學生一個個都很像樣子,真的氣質都變了。可是李老師就跟同學說,我們這麼多人辛辛苦苦跟你講了四個禮拜,你們的心收了,很像樣子,出了這個道場到電影院看上兩場就完了,四個禮拜就報銷了,敵不過外面的誘惑,誘惑力量太大,這是真的。現在我看我們中國電視的內容比起美國還好得太多,美國的電視不能看,看了都學壞。所以正語、正業、正命,我們確實要留意。
【正命—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
『正命』,「命」是生活,換句話說,我們既然有這個生命在世間,我們需要生活,生活要正常,不要走邪道,以正當的方式來謀生,這是對的,絕對正確。『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五種邪命」是對出家人說的。出家人是以自己修行、弘法利生接受大眾的供養來生活,這是正確的,這是出家人的正命。在印度那個時候,出家人生活簡單,「三衣一缽」,每天吃飯到外面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到中國來雖然不作興托缽,信徒供養也不能太過分,這一點要知道。現在中國一般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邪命不是正命,這一點我們出家人真正要反省,自己造作罪業不曉得。什麼叫「正命」?信徒供養的,我們的生活能過得去就行了,決定不能有多餘的。從前托缽只托今天,不能我今天多托一點,明天可以不出去托缽,那就偷懶,懈怠懶惰,這不可以。
比如今天出家,我們這一個寺院大眾生活費用,充其量保持一個月就夠了,能夠更少一點當然更好,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月,我這個夠一個月用的,不要想到我要夠一年、二年的,這樣就增長貪心,這就是邪命。多餘的怎麼辦?多餘的輾轉布施,要懂得這道理。信徒多,供養的錢財多了,除了保持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之外,多下來的趕緊要布施救濟那些窮困之人。台灣現在物質生活已經相當的豐足,可以說沒有窮人,但是精神生活貧乏,我們在這上面去救濟,印送經書、佛像,用種種方法來宣揚佛法,使大眾能夠明白佛法的道理,能夠自覺覺他,去做這個工作,這樣才能夠維持正命,否則自己做了許多的罪業還不知道。
所以佛教在家同修對出家人的供養是「四事」,四樁事情,「衣服」,衣服也不能多,夠穿就行了,在印度是三衣,衣只有三件,不能多。中國環境不一樣,多處在溫帶,衣服需要多一點,但是也不能太多。「衣服、飲食、醫藥、臥具」,只有這四樣,沒有說供養房子,沒有說供養錢財。這四樣東西是生活最低的標準,維持生命必需不能缺少的,「四事供養」。現在環境不一樣,金銀財寶都供養來了,你看看要怎麼樣處分、怎麼樣運用才不造罪業?這個要智慧,沒有智慧沒有不造罪業的。所以我常常給出家同修說,阿鼻地獄裡頭,一百個裡頭有九十九個都是出家人,這真的不是假的。你沒出家不太容易墮地獄,一出家很容易墮地獄,真正要警覺,出家不容易。
這五種邪命裡面,包括給人家看相算命、說吉凶禍福,用這些方法來騙信徒的供養,這都是邪命,乃至於做法會,如果法會目的是為了錢,這都有罪業。我說話很難聽,所以一般出家人對我都很不滿意,這是真的。俗話說「和尚不作怪,居士就不來拜」,作怪的目的幹什麼?目的就是搞名聞利養,名聞利養一多,貪瞋痴慢統統來了,修行不但不能斷煩惱,天天增長煩惱,怎麼得了!末法時期這種情形尤其嚴重,所以自己真的要小心謹慎。今天你所貪得的能享受幾時?讓你活上兩百歲,也不過就是享受兩百年而已,兩百年以後怎麼辦?阿鼻地獄去了,那真是萬劫不能超生,兩百年跟一萬劫不成比例,千萬不能造罪業,何況人活不了兩百歲,你要曉得後果不堪構想。這個五種邪命一定要舍掉,「住清淨正命」。生活清苦一點怕什麼?來生好,現在生活舒服一點,來生苦,這個事要看清楚,帳要會算,算錯了不得了。
【正進—勤行精進,修涅盤道。】
『正進』是正精進,『勤行精進,修涅盤道』,就是修無上的佛道。
【正念—念正道即助道法。】
要常常念這些,這是『正念』。『正道』,譬如我們今天修念佛法門,我們憶佛念佛,這是正道。凡是能夠幫助我們往生的,幫助我們得一心不亂的方法,都屬於『助道』。
【正定—以無漏慧相應入定。】
這屬於『正定』。下面這一行是解釋「正道」的定義:
【八聖道由擇法覺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無漏聖法曰正,能通涅盤曰道。】
這是八正道最簡單的解釋。請看底下一頁: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做種種開合,名義不同,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通常三十七道品都是講的小乘,小乘人修學的,其實這個科目名稱也都能夠通大乘法,因此《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三十七道品就不完全是小乘的。這個三十七條項目把所有的佛法可以全部歸納在其中,就是整個佛法的三十七個大綱,所以說『收法雖盡』,能夠收一切佛法。『而機緣不等』,眾生的根性、機緣可以說各個不相同,因此每一個項目裡面都可以把它展開,這一展開,每一個項目裡面可以說都有千百種不同的法門,這就『種種開合』,「開」是展開,「合」是歸納。『名義不同』,每一宗定的名詞不一樣,譬如前面所引用的,修學三個階段,在我們念佛人,這三個階段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在般若宗也講三個階段,它講「觀照、照住、照見」,這是名義不相同,但是境界是一樣的。後面講,都是『伏滅煩惱』,這是決定相同的。功夫成片是伏煩惱。禪家、般若宗裡面,觀照是伏煩惱,到照住就是滅煩惱,見思煩惱斷了;到照見,無明煩惱也破一分。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觀察,名義雖然不同,但是境界是相同的,功用是相同的,所以說『無不演暢』。這也正是佛門常說的「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就是適合,怎樣適合眾生就可以採取什麼方法,沒有一定,正如《金剛經》上所說,佛無有定法可說,沒有一定,但是它有一定的原則,那就是伏煩惱、斷煩惱、破無明、見真性,這是一定的原則,不能變更的。『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這也是一個共同的目標。既然講到「念三寶,發菩提心」,底下講:
【三寶略釋。】
『三寶』簡單的講有「別相三寶、一體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講「別相」也就是講「住持三寶」。「佛寶」,佛有三身,有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佛有三種。法身是本體,在《華嚴經》裡面念到的「毗盧遮那如來」就是法身佛,法身佛沒有相,實在講就是真如本性,沒有形相,無在而無處不在。毗盧遮那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遍一切處」,所以說無在而無處不在。報身就有相,報身稱為「盧舍那佛」。像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在實報莊嚴土那是報身佛,在常寂光土是法身佛,在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是應化身佛。我們這個世界,過去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出現,這個佛就是應化身佛,屬於應化身,這是佛寶。「法寶」是「教、理、行、果」,這是從佛教法內容上來說的。教就是經典、教科書,理就是教科書裡面所詮釋的理論,行就是方法,果是依照這個方法修行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些都是屬於「法」。譬如依照不同的方法來修行,有小乘的四果四向,有大乘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最究竟圓滿的是佛果,所以有這麼多的果位。「僧」是「三乘賢聖」,這都是講的住世三寶。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小乘是阿羅漢(聲聞),中乘是緣覺(辟支佛),大乘是菩薩,這些修行人都稱為僧。僧的意思前面解釋過了。如果從理上說,佛是覺,法就是正,僧就是淨,前面也說過了,覺、正、淨,這是三寶,是自性三寶,也是一體三寶。一體三寶,注在後面:
【湛然智照,靈明覺了。】
這是佛寶,這個佛寶就不是外面的,是自己的,是自己的本性、覺性。『湛然』是形容,就像水一樣,水非常的平靜,非常的清潔,雖然是很深的水,我們在上面就能看到底,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混濁,一點都不流動,沒有波浪,這個時候叫「湛然」,用來比喻我們的心在極其寧靜、大定的狀況之中,心就像這樣的,它起作用就是『智照,靈明覺了』。我們現在的心混濁,一天到晚在動,像水不停的在動,又不乾淨,怎麼不乾淨?裡面有這些貪、瞋、痴、慢,貪瞋痴慢就是染污,就好像泥沙一樣的染污,這是一潭混水,而且不停的在起波浪,我們現在是這個情形。佛心也是一潭水,但是它沉澱,所有的渣子都沉澱到底下去,水清淨,不動搖,因此它起的作用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是迷惑顛倒,人家是「靈明覺了」。佛教給我們這些,無非是希望我們恢復自己「湛然智照」的覺性,就是真心。法寶:
【實相理體,清淨圓妙。】
可見得這個法寶也是自性法寶,也就是自性的正知正見,它不是虛妄的,它是真實的,是實相。『理體』,一切萬法的本體,今天哲學裡面講的宇宙人生的本體,真實之相。『清淨圓妙』,「圓」是圓滿,「妙」是它能出生一切妙法,能正確的理解一切法,能造一切法,這叫「妙」。所以一切「有」,在佛法裡頭稱為「妙有」。
「僧」也是從自性裡面來講,就是自性淨:
【理智不二,和合無違。】
這就是自性的僧寶。三寶裡面最尊最貴的就是一體三寶,我們要從別相三寶裡面去體會一體三寶,自己才真正得受用,才有一個真正的皈依處,真正的皈依處是皈依自性三寶,就是此地講的一體三寶。『理』是你所證的這個理體,『智』是能證的智慧,能證的智慧與所證的理是一不是二。好像燈一樣,燈點亮了還照自己的燈,我們把燈當作理,把光比作智,智還照理,光還照自己的燈,它是一不是二,諸位從這裡去體會。『和合無違』,決定沒有違背。「理」是盡虛空遍法界,有理當然就有事,有事就有理,理事是一個,智照不二,所以盡虛空遍法界裡面決定沒有違背的,都是一個「和合之相」,迷了才有違逆,覺悟了就沒有。因此佛法與世間法的差別,凡夫與佛的不同,就是在迷、悟,凡夫迷、佛覺悟,世間迷、佛法界悟,就是覺與迷的問題。
【行樹演法。】
這講七重行樹、七重羅網,經上所說的。
【風樹作樂,微妙法音,聞正法樂,自念三寶,得正念樂也。】
西方極樂世界,情與無情沒有不說法的,都在說法。其實是因為西方世界的人心清淨,所以他接觸大自然的感覺不一樣。我們這世界的六塵何嘗不在說法?雖然說法,我們是粗心大意沒有法子體會。人家心清淨,人家心細,所以他能體會,聽到風的聲音、雨的聲音都在說法,我們就沒辦法領略到這樣的境界,所以西方世界的人,二六時中聞法能不間斷,『得正法樂』。他們聞法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今天聞法沒有辦法『自念三寶』,他們聞法能夠「自念三寶」,那他到底是怎麼個聞法?我們今天用耳識來聞,用第六意識來體會、思惟,全落到意識裡面,所以你聽的是法塵。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明心見性,得一心不亂,他們聽到的音聲,聽的是法性,就像《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裡頭所講的,人家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是「聞正法樂」,所以他「自念三寶」,這個我們不會。人家眼睛見是見色性,耳朵聽是聽聲性,明心見性。我們今天眼睛見的是色塵,耳朵聽的聲塵,六根對六塵,這是沒有辦法自念三寶,沒有辦法得正法樂。但是這個也不是一下就學得來的,這是要相當的功夫,用什麼功夫我們能到這個境界?還是「老實念佛」,念到水到渠成,自自然然這個境界就現前,所以不要著急,不要去想別的方法、別的法門,那愈搞就愈糟糕,就是這一句佛號念到底,決定成就。
【此中顯化禽微風樹網等音。】
這是經上所說的。
【乃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這也是西方極樂世界莊嚴、殊勝、特別之處。不僅這些眾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乃至於行樹、微風,種種自然景觀都是阿彌陀佛願力、行力變化所作。所以說『一切依正假實』,「假」是從相上講的,「實」是從性上說的,全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就是他的法身、報身、應化身。『四德』就是常、樂、我、淨,他真正能做到,那真是一個佛的世界。
【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這一樁事情我們尤其要留意,你真正明白這個情況,你才曉得我們學佛、求學應當到極樂世界去,到那個地方不管學什麼東西都有,沒有欠缺的。「有情」,佛是有情,菩薩是有情,變化的眾鳥是有情;『無情』,樹無情,行樹無情,微風無情,流水也無情,有情、無情統統都說法,『同宣妙法』,說什麼法?無法不說,什麼法都有。除了佛法,我們要問,世間法有沒有?世間法也有,沒有一法極樂世界沒有,法法都有。『四教道品』,這是指佛法,天台判「四教」為藏教、通教、別教、圓教,「道品」就是前面講三十七道品,藏教有三十七道品,通教也有,別教也有,圓教也有,由此可知,三十七道品是通大小乘一切佛法。『無量法門,同時演說』,最難得的就是「同時」,所以我們同在一個地方,我想聽這部經,你想聽那部論,個人聽個人的,一點妨礙都沒有,這個妙,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他方世界國土裡頭所沒有的。『隨類各解』,「隨類」是什麼?隨著個人程度的淺深,程度淺的,你聽他講的就講得淺,你都能聽得懂;程度深的,你聽的就很深,都能得法喜充滿。『能令聞者,念三寶也』,「念三寶」就是真正得的心得,念三寶就是前面講的「一體」,「覺、正、淨」。念念恢復自己自性的覺正淨,這叫念三寶。底下一段:
【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
這是總結這一段依正莊嚴,教我們深深的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都是導師(就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所成就的、所建立的。『種智所現』,「種智」是「一切種智」,他已經成佛了,轉八識成四智,它不是識心裡頭變現出來的,是一切種智裡頭變現出來的,所以就特別的殊勝莊嚴。不像我們今天的世界,雖然科技發達,有許多了不起的成就、建設,但這都是意識心裡頭變現出來的,而不是從一切種智裡面現出來的,這是完全不相同的。這一分說的是佛的功德。下面說:
【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
這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人,他們也有一分力量,這分力量也助佛成就圓滿的莊嚴,這一分力量就是『淨業』。清淨心、清淨行,心行都清淨也能夠感得這樣的依正莊嚴。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差不多有半數還沒有能轉識成智,那就是唯識所現,雖然是唯識所現,他能跟阿彌陀佛種智相應,這才叫「淨業」。
【佛心生心,互為影質。】
『佛』是阿彌陀佛,『生』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佛心」為本,眾生的心就好比是影,影不離本,本不離影;眾生的心為本,佛心就是影,『互為影質』,「質」就是本質,「影」就是影像。
【如眾燈明,各遍似一。】
底下用比喻說,像這個講堂有很多盞燈,燈都亮了,我們看到光明融在一起分不開,這個光明是哪一盞燈?這分不開。其實這個光明會不會混雜?不會,為什麼?你熄掉一盞燈,這盞燈的光明就沒有了,可見得光光互照各不妨礙,但是也各不混雜,這個是妙極了。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
理與事是一,是一樣的。理是能現,事是所現;理是能變,事是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這是真正會修的人,要『全性起修』,「性」是什麼?性是真心。你要想真正學「全性起修」,那就是禪家講「從根本修」,根本就是心地,心地要真、要誠,真就是不妄。我們心裏面還起念頭,那是妄不是真,真心無念,無念的心是真心。誠也是沒有一物,曾國藩讀書筆記裡頭解釋這個誠,他的定義下得很好,「一念不生謂之誠」,心裡起一個念頭,心就不誠。假如心裡頭真正都沒有念頭,什麼念頭都沒有,那跟死人差不多,那又要不得了,變成什麼?無想定,無想定的果報在四禪無想天,那變成外道。所以佛法教給我們,真心是「湛寂靈明」,它不是死的,是活的,雖然是一念不生,但是對外面境界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了,所以它不是個死定。如果一念不生,什麼都不知道,這是無想定,這個要不得。一念不生,什麼都知道,不但現前樣樣曉得,曉得過去、未來,沒有一樣不明了,這就是真心,這就是稱性起修。禪家非常著重這種修學法,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念佛法門當然也不離開這個大前題,離開這個大前題算不上是高級的佛法。
但是念佛這個方法跟禪家的方法有一點不相同,禪家的是一下就想達到這個境界,達不到就沒法子,所謂是一步登天,上不去就摔下來,就決定達不到。念佛法門是有階級,有階梯上去的。禪家那個境界就是念佛「理一心不亂」的境界,所以我們有階級、有方便,有功夫成片,這第一個階級;有事一心不亂,第二個階級;到理一心是第三個階級,而且非常穩當。禪宗如果達不到最高的境界,那是一無所成,什麼成就都沒有。念佛達不到最高的境界,踏上第一個境界就成就,決定的成就,這是禪做不到的。所以參禪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念佛,古人講「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漏,它的好處就在此地,縱然踏不上最高的那一級,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往上提升也不遲,它有這一種利益,有這樣的功德,所以不能輕視念佛法門。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你要把念佛的道理都能夠通達,這種修行法就非常的明顯,你自己清楚是怎麼用功法。縱然道理不清楚,就這一句佛號老實念下去,那就像諦閒法師所說的了,「準有好處」,好處什麼時候才知道?成熟的時候才曉得,那個好處才現前,決定有好處,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要多想一想。
末後這一句是蕅益大師對於現前學佛的人,可以說是無窮的感嘆,這麼好的一個法門擺在面前為什麼不要,而去學其他的法門?其他的法門好是好,我們自己的根性、程度不相應,換句話說,不是我們這種根性人學的,也不是我們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可以學的,不能說法門不好,是不契機。念佛法門非常的契機,適合我們的根性,真正要決定採取那你就決定成就,所以能夠選擇這個法門那是大智慧、大福德,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你開始選擇這個法門,決定是多善根、多福德,你的因緣也好,你能夠遇上。所以縱然善根福德多,要沒有緣分,你一生沒碰到過也是枉然。沒有善根福德,遇到了,他不相信,也不肯學,那也等於沒有遇到,都不是容易事情。
【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
這就是一些好高騖遠的人,看到經論上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完全從理上說的,沒錯,他執著這個理,事上他不修了,就不念佛,也就不發願往生西方,那就大錯特錯。
從前倓虛老法師在東北長春極樂寺做住持的時候,他老人家非常關心教育,所以就附帶辦學校,當然出家人不能做校長,就請一位居士擔任校長,這位居士姓張,那個錄音帶裡頭有,我都聽錄音帶上說的。張校長也發心念佛,以後他就看經,看了很多,也看到這個問題,「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他就找到老和尚請教,他說:「既然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那我還念什麼佛?就不要念了」。老法師實在很高明,我們如果碰到這樣,怎麼樣對付他?他執著理,事修他不要。老和尚真正答覆得妙,老和尚對他一番讚嘆,「不錯,你很難得,你提出這個問題不容易」,他說:「我要問你,自性彌陀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彌陀從哪裡分界限?哪個彌陀是自性彌陀?哪個彌陀不是自性彌陀?淨土也是,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的邊界在哪裡?什麼地方是唯心淨土?哪個淨土是西方彌陀淨土?你把這個界限找出來,從哪裡畫分?」這個答覆得非常高明。張校長想了半天,答覆老和尚:「我想來想去,實在沒有界限」。老和尚說:「既然沒有界限,你才曉得還得老實念佛」。
沒有界限,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不二,所以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我們不可以執理廢事,執理廢事決定要落空,反而不如執事而不明理。執著事,不明理,他還能生凡聖同居土,他還能往生,執理廢事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分。這位張校長也很了不起,他經過老和尚這樣一開導、一點醒就明了了,理事都通達了,以後這一句阿彌陀佛當然就更相應,功夫就更得力。理事統統明了,這是最好的,縱然不能明理,一定要執著事,我們才不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