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第八十集)2000/09/27新加坡淨宗學會檔名:19-14-080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面倒數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這是說離邪見,不但是成就十種殊勝的功德法,如果能夠回向無上菩提,這一段經文,我們在上來總共十個小段裡面,每一段都是以這個為結語,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總結。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是梵語,古時候翻經,在體例裡面有五種不翻,這一句是可以翻的,在五不翻裡面屬於「尊重不翻」;也就是學佛終極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最後希求達到的、得到的是些什麼?就是這一句。這一句的意思,翻譯成華文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印度稱「三」,中國「正」的意思,「藐」是「等」,「菩提」是「覺」。為了尊重,保持音譯。在這一句中,它有三個層次,就是「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學佛人所希求的。
如果得到正覺了,在佛法裡面就稱之為證阿羅漢果,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都是得到正覺。佛跟我們說,世間人天也有很聰明的人,他對於宇宙人生有相當的覺悟,但是不稱「正」,這個「正」字招牌很難取得。佛家講「正」的標準是什麼?必須是我執破了才叫做正。要用《金剛經》的話來講,大家這個概念就很清楚,「無我相」才稱之為正覺。世間天人很聰明,我們知道現在許多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還有「我」,還有我執、還有法執,這個雖然稱「覺」,不能稱為「正覺」;一定要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叫「正覺」。
四相雖然破了,並沒有徹底破盡,這個四相是有差等的。譬如說我相百分之百的破了、沒有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有,還沒有破盡。為什麼?我相是屬於我執,就是執著,執著沒有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屬於分別,是屬於妄想,所以這個沒有斷盡。因此,佛家覺悟分三個階段。分別斷盡了,妄想還沒有盡,這個階層叫做「正等正覺」。「等」,等於佛,諸位要曉得,「等於佛」他不是佛,只是等於而已。必須分別、妄想都斷了,這個時候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一位,圓教裡面圓滿的佛果,等覺菩薩以下都屬於正等正覺。但是諸位要知道,正等正覺最低的位次是圓教初住菩薩。由此可知,四聖法界裡面,總而言之都是屬於正覺,雖然他們的層次也有高下不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這個「佛」就是天台家所講的藏教佛、通教佛,都是屬於正覺,不能稱為正等正覺。在天台大師「六即佛」判教的,他們是「相似即佛」,就是四聖法界是相似即佛。
離開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是分證即佛,才稱之為正等正覺。所以諸位必須要有很清楚的概念,正等正覺是稱法身菩薩,沒有證得法身的不在這裡面,這是天台家講的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我們學佛目標在此地,不是求別的,是求對於宇宙人生究竟徹底圓滿的覺悟,那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怎麼求得?你看看此地,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佛將一切善惡歸納為十條,十善反面就是十惡,離十惡就是十善。由此可知,善惡體是一個,是一個體性,只是迷悟不同而已。
六道裡面,迷的人多,覺悟的人少。尤其是現代的社會,不但迷的人多,而且迷得非常嚴重,對於聖教、對於善言不能接納,這在佛法裡面說,業障習氣太重了,雖然天天在修學,都沒有辦法入境界;這個境界,我們通常講佛門,沒有辦法入佛門。我們今天都在佛門之外,沒有進去。什麼人進去?小乘初果、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就好像念書一樣,十信是國小,初信位是一年級,你已經上了一年級了。一年級的條件是什麼?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這個時候證得小乘初果位;如果是圓教菩薩,這是十信裡面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菩薩跟小乘初果斷煩惱的功夫相同,但是智慧不一樣。小乘初果須陀洹要跟圓初住、初信位的菩薩比,智慧就差很大很大。
《華嚴》是圓教,人家顯示的智慧是圓滿的,圓融無礙。初信位的菩薩都如是,何況高位的菩薩?所以,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了。這是什麼原因?佛在《楞嚴》會上所說的,煩惱障與所知障這兩種障,一切眾生並不相同。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兩種障都薄,所以他能證得大乘初信。小乘須陀洹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他能夠斷八十八品見惑;因為所知障重,他智慧不開,佛說的大乘經教,他不能夠理解,原因在此地。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非常明顯,阿難尊者他所證的是小乘初果,他的智慧很高,佛說《楞嚴經》,說到第三卷他就出來贊佛了,他懂了。富樓那尊者是四果阿羅漢,富樓那尊者聽不懂,所以起來向佛請教:「他初果,他怎麼懂得?我是四果羅漢,我怎麼沒有懂?」佛才跟他說明,阿難是煩惱障重,所以只證得初果,所知障輕,所以大乘經法他能夠明了,他能夠接受。而富樓那尊者跟阿難恰恰相反,他是煩惱障輕,所以證得四果羅漢,三界八十一品思惑他也斷了,但大乘經教他聽不懂,所知障重。
在大乘教學裡面,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常常教人看破、放下。我們能放下,放下煩惱障;看破,是破所知障。這兩種功夫不間斷的互相去用,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一定要真乾。而且在我們這個境界裡面,一定要先從放下下手,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佛教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嚴》、《圓覺》佛是這麼說的;《無量壽經》說的「一切皆成佛」;大乘經上我們常常看到:「凡有佛性,皆當作佛。」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像善財童子那個修學態度。善財童子心目當中,凡夫只有我自己一個,我一個人是凡夫,除我一個人之外,都是諸佛如來;順境、逆境,善人、惡人,全是諸佛如來化身來度我的。所以他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沒有障礙。
我們今天修行,障礙有多少!障礙從哪裡來的?從我們不善心所變現出來的。大家念《十善業道經》就應該懂,前面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不善;看這個人,看得順眼起貪愛,看不順眼起瞋恚,這是不善的心。我們的心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所以造成菩提道上無量無邊的障礙。這個障礙怎麼突破?善財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真的是一帆風順,遇到文殊菩薩,在文殊會下成就了根本智,然後老師教他出去參學,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他成了究竟圓滿的佛果。他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境界提升一層。吉祥雲比丘代表圓教初住菩薩,發心住,他參訪初住菩薩,他自己就到初住;參訪海雲菩薩,他就升到二住;參訪妙住比丘,他就升到三住,境界一直往上提升,沒有一點挫折。什麼原因?做學生的態度好。這個事情,印光法師在《文鈔》說得很多,「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兩分誠敬,得兩分利益。」善財童子是具足圓滿的誠敬,所以他得圓滿利益。祖師講得多麼簡單!
再跟諸位說,做起來也就這麼簡單,你不肯做就沒有法子。為什麼不肯做?我們自己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重。煩惱裡面最大的煩惱,對修行人來說,是貢高我慢;總覺得我比別人高一等,別人都不如我,我慢高山,把自己菩提道上造成障礙。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才造成許許多多的障礙。你能把這個東西排除,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決定不沾名聞利養,真正的離開貪瞋痴慢,我們就跟善財童子一樣,對人對事對物真誠恭敬,普賢行落實了。「禮敬諸佛」,哪是諸佛?一切眾生是諸佛,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諸佛,至誠恭敬,沒有一絲毫怠慢的態度;「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菩提道上哪裡會有障礙?所以《華嚴經》好,末後善財跟五十三位,那是佛陀,那是善知識,是諸佛如來示現的;示現的不管是順境、逆境,善人、惡人,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
世尊在一代時教裡面,通途法門的修學,一生成佛的只有兩部經:《華嚴》善財表演給我們看,一生成就;《法華經》裡面龍女八歲成佛。這是做出來給我們看,告訴我們,這個世間的人一生成佛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你只要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真正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就能成就。所以過去有人問我講經的方法,我寫了一篇內典研究的綱領,在你們《內典講座之研究》這個小冊子附在後面,你們能看到的。我的答覆特彆強調,學教成就百分之九十,在你修學的態度,方法充其量不過百分之十而已。所以方法不難,一個星期可以把你教會,你修學的態度是決定你自己的成敗。
我們親近善知識不是一個人,同學很多,為什麼許許多多同學當中,能成就的只有兩、三個人?老師同樣教學,不分彼此,一樣上課,為什麼有的能成就,有的不能成就?決定在修學的態度;就是印祖所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我們過去親近章嘉大師、親近李炳南老居士,乃至於親近一個在家的方東美先生,我們有十分的誠敬,我們能得到一點東西;沒有這樣的恭敬心,你所得到的是皮毛。由此可知,能不能成就是不是老師的指導?不是。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自己不居功。為什麼?他成佛是他自己成佛的,不是佛有能力幫他成佛。佛有能力幫他成佛,我們何必要修行?佛不幫助我們成佛,他就不慈悲了。這是佛都辦不到的,完全在你自己誠心誠意修學。所以在四種緣裡面,佛法從緣生,我們自己具足的,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佛對我們的只是增上緣而已。增上緣再好,我們前面三個緣要不具足,不能成就,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
此地『回向』,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與一切眾生分享;自己不要了,與一切眾生分享。自己還要有一點「我與一切眾生共享」,「我」還沒有舍掉,還有我執在裡頭,「我與一切眾生共享」。我們要把功德跟一切眾生分享,裡面沒有「我」,你才能夠走上菩提道。
『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你要懂得什麼叫佛法,「法」就是一切法;對於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叫做「佛」。佛是覺悟的意思,對於一切法都覺而不迷。『成就自在神通』,這是德用。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夠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就得大自在。神通不是自受用,神通是他受用。自受用是「自在」,他受用是「神通」,你有能力教化一切眾生。這是一個大段落。明天這一段,佛在此地很慈悲,舉一個例子,修行十善,把十善落實到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才圓滿。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