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注》云:「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知,知即無知也。」
近來師父最近又講到關於「有知無知」的話題,編輯部同仁們聽完法也對此展開了熱烈地討論,一致覺得曇鸞大師大師這段「繞口令」繞得實在人頭疼,一會兒有知,一會兒無知,什麼有知又是無知,無知又是有知……真是好生費解!
後來討論得有點難解難分,我不得不總結了一下:
說實在的,大師這些話真是不是凡夫靠邏輯分別概念可以想得徹底清楚明白的,凡夫生活在「名」的世界裡,可是祖師描述的完全是超越「名」的境界,「名可名,非常名」嘛,大師這些話純是證悟者的親身感受,也就是說者的現量境界,凡夫也許只能在特別情形下稍稍體會一分半分,或許也只是個影子。
話說俺上大學時候,有幾年念佛也是蠻拼的,別人是打佛七,我幾乎是打「佛百」、打「佛年」,一年中絕大多數都處於萬事不管、只管念佛的狀態下,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念佛,有些時候,會出現一些神奇的身心感受。比如念佛日久,心中佛號以外的念頭起起落落看得清清楚楚,開始只是「觀」到很粗的念頭,後來很細的念頭也顯得歷歷分明。此時再快馬加鞭、加功進道,忽然會有那麼一時,心會陡然墮入一個從沒有體驗過的狀態——空空洞洞,卻又靈靈覺覺,光明坦蕩,安詳自在,心中則歡喜莫名,像泉水往外涌,源源不絕,甚至身體感覺也變的很輕盈,心中覺得異常安穩,才曉得古人造「輕安」這個詞的內涵是這麼的實在,古人絕對不是隨便安立一個辭彙的。
此時翻開過去看不明白的經書祖語,忽然覺得親切異常,如道家常,似乎說的就是我心中要表達的一般,以前冥思苦想也弄不明白的地方,這會感覺根本不用動腦子,只覺得文文句句映入眼根、進入心田的當下,文字背後的義理便如同鏡子照物一般,朗朗然畢現於心,瞬間即心領神會。而且,其義理與過去所了解的佛教義理不自覺地便發生普遍的勾連,過去讀過的書一下子全活躍了起來,這種活躍根本不是自己故意地去思維的結果,完全是不自覺的,甚至以前自認為很多書的內容是我早已忘記了的,竟然恢復記憶一般,特別清晰地浮現在心。最可奇的是,完全不相干的事,即使是生活中事,也與其佛教義理相連起來,此時才知道萬事萬物其背後的理體原來是一個,如金子可以打成項鍊、耳環、杯子、元寶等等,但都是金子,金性並不改變,過去注意力總被外在形相所牽引,當返觀內照的力量足夠強時,在特別的情形下我們也可以觸到金子的金屬屬性。
這時候,倘若忽然有人來到你面前問了一個問題,這問題才從耳根進入心中,似乎立馬口中便有了回答,回答的迅捷與精準,運用語言的精巧細膩與準確詳明,連自己說完了都被狠狠地吃了一驚——問題與答案居然是一時懼現的,兩者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差,更不需思維、分別。而這些問題,如果不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是我無論如何也無法作答的。當然,所問問題需是關乎心性的,不能是問附近肯德基在哪裡的那種。
還記得一次在學校操場上,一個同學忽然問我《心經》某句話的意思,我心被這問題一觸,竟然嘩啦呼啦不由自主地把整部經的意涵全講了出來,只覺得這些話本來就在心裡邊,往外掏就是了,完全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義理通貫,妙句連珠,同學吃了一驚,我也吃了一驚,我因為平素專修念佛,很少鑽研《心經》的啊!當然,現在再讓我講,也完全講不出了。
這不就是很淺薄的「無知而知」嗎?或者說「無知而至」的影子不就是這般嗎?我讀經時、作答時、講說《心經》時,自己都不知道我還知道這些,內心處於一個徹底無知的狀態,但是當需要知道的時候,居然就那麼說出來了。這種心靈經驗,超出了人普通狀態下的體驗,古人用文字表述出來,今人怎麼可能用腦子想得明白呢?
當然,這需要心中保持空靈的狀態。人的心越空越靈,本自具足萬法的心自然會發揮其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本有之功用,佛為空王,也便靈到極致,連肯德基在哪裡的問題,也能隨問隨答,絕無有錯。
只可惜凡夫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體會一分半分,那樣的狀態難以保持很久,念佛少了,事情多了,心中妄念紛紛,情緒起起伏伏,心也就暗鈍了起來,漸漸失去那樣的靈敏穎悟了,漸漸滑向了「有所知則有所不知」的境地了。
不過,哪怕僅僅是體會過一次半次的「無知而知」,便在當下深深地感覺到佛法的真實偉大與不可思議,原來經上的很多話都是活生生的事實,誠然佛經句句不欺人,只是我們有沒有因緣親自證明的問題。
附:
其實不獨佛經,儒釋道三教皆說「無知」,只是無知的層次不同,究竟程度有別而已。
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又說「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又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孔子則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印光大師解讀這句話說:此聖人以己之心無念慮,而隨機說法示人也。夫聖人之心,猶如明鏡。空空洞洞,了無一物,有何所知。鄙夫致問,如胡來漢來。叩兩端而竭,如胡現漢現。叩字,義當作即。兩端者,所問與其機也。而竭焉者,恰恰合宜,無過無不及也。若非心空如鏡,安能使之若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