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金剛經說甚麼》千二百五十人、世間與大千世界、吃飯穿衣、乞士生活威儀


時間:2017/5/8 作者:安琪

第一品、千二百五十人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每一本佛經,都提到這兩句話,不論佛在那裡說法,都是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說法的時侯,難道都是出家和尚聽嗎﹖它這裡只講和尚,沒有講居士多少人,男人多少,女人多少。有些佛經記載佛說法的時侯,天龍八部億萬,不可知,不可數,不可說,那就很多了,那就是「木老老」。普通說法都是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佛弟子,叫做常隨眾,佛走到那裡跟到那裡。拿我們現在的名辭來說,這是基本的學生,基本的隊伍,都是出家人。

為甚麼只提千二百五十人﹖佛出來傳法以後,第一批招收的學生,拿我們現在的話講,最難降伏的學生,就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其中的舍利子,在佛沒有出來說法之前,他已經是大老師了,跟他的有一百個學生。還有三迦葉兄弟(不是拈花微笑那個迦葉),其中兩人各有二百五十個學生,另一位有五百個,合起來一千個學生,他們都是影響當時社會宗教的大學者。另外有神通的目連尊者也在那裡,年齡也比佛大幾歲,也在傳教,他也有一百個基本徒弟。還有耶舍長者子,朋黨五十個,所以佛有這六個徒弟皈依了以後,他們帶領出家修道的學生,一起皈依佛,才變成了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就是經常跟著佛的﹔每次說法,他們都是聽眾。

不過千萬記住啊!其中有些人年齡都比佛大幾十歲,佛是三十一、二歲開始說法,舍利子年紀較佛大二、三十歲,目連也比佛大。所謂比丘是出家人,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乞士是一個好聽的名辭,意思是討飯的,討甚麼飯呢﹖不是討一口飯吃的飯,是討一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精神食糧。所以,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稱為成佛比丘。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煩惱,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證果的意思。

世間與大千世界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

爾時,這個時侯。世尊,是佛的另外一個代號,佛經裡所稱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不過我們要注意,所謂這個世界,不是只講這個人世間﹔佛學裡所謂世間,有三世間與四世間兩種概念。所謂三世間是:器世間、國土世間、有情世間。

器世間:就是國土世界,用現在的觀念,就是物質世界,是這個地球上,有人類、生物存在的世界。

國土世間:就是地球上各個分別的國土,中國、美國、歐洲等,是這個世間觀念裡的一個範圍。

有情世間:有情就是一切眾生,有生命有靈知性的存在,這是一個世間的觀念,等於我們現在講社會、人類等觀念差不多。

所謂四世間,除了前三種之外,另外第四種就是聖賢世間,也就是得道的聖賢所成就的另外一個範圍。拿佛教來講,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有道之士所居住的聖賢世界。其它宗教所講的天堂,是另外一種聖賢、善人所居住的世間。

佛學裡有淨土,有穢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算穢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所謂土,有兩種觀念,一種是常寂光土,這個土已經不是土地,不是物質,而是說,在那個境界裡,永遠都是快樂的、清淨的、寂滅的。另外一種觀念是指我們這個世間,是凡聖同居土,聖人與凡夫共同居住的地方。這個世界也可以說同時包括了四世間,與各個國土的觀念。所以說佛經裡所稱的世界,是包括我們這個世界,以及超過這個地球範圍所有世間的世界。

另外一個觀念是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為了我們初學同學們的研究,我們再說明一下三千大千世界在佛學上的概念。

在我小的時侯,有一位老前輩就問我,你曉不曉得世界上有一個吹大牛講大話的人是誰﹖我說不知道。他說:是釋迦牟尼佛!他所說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數字,無量無邊,誰能夠把它對立破得了?那真是摸不到邊,大極了。當時年輕,聽了也是笑笑而已﹔但是時代到了現在,更加證明佛的說法真實,他的神通智慧,更是了不起。他對於世界的看法,認為一個太陽系統是一個世界,這個是普通觀念的世界,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帶領了九大行星,中間有一個地球,就是一個太陽系。

過去物理學天文學稱太陽為恆星,現在有人反對,不一定叫它恆星,這個是科學上沒有定論的。在這一個太陽系中,地球是面積很小的,與其它行星的壽命來比較,也是很短的。可是在我們看來已經是不得了啦!這算是一個世界。

佛說,這個地球上的人,以六十歲或者以一百歲為一壽命。這個世界上的人,認為一晝夜很了不起,而在月球上是半個月白天,半個月黑夜。現在人到了太空,發現果然與佛兩千多年前說的一樣。佛告訴弟子們說,這個虛空中,像這樣的太陽系統,帶領很多星球構成的世界,是無量數、不可知,如恆河沙一樣多﹔也像中國的大黃河裡頭的沙子一樣的多,數不清的。

一千個太陽系統這樣的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再把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叫做一個大千世界。他說這個虛空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實際上不止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不可知、不可數、不可量那樣多。這個說法以前是沒有人相信的。

吃飯穿衣

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喝一杯水,必須先用一塊布濾了以後,才可以喝。為甚麼呢﹖「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佛的眼睛,看這一碗水,有八萬四千個生命。幾千年前他這樣說,也沒有人相信,覺得他很瑣碎,現在科學進步了,都相信了。還有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每餐飯後都要刷牙,沒有牙刷,用楊柳枝。所以觀世音菩薩淨瓶裡泡的有楊柳枝,大概一方面灑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楊柳枝剪下,放在水裡泡,然後拿石頭把根根這一節一敲就散開了,用來刷牙齒。這些生活的規律,都屬於佛戒律的範圍,禮儀都是非常嚴格的。拿現在的觀念來講,各種的衛生常識,他早就有了。佛經上所說一個成佛、得大成就的人,在一個佛國裡教化眾生,是師道的第一位,所以稱為世尊。

「爾時世尊食時」,吃飯時侯到了,這個吃飯的事我們須要說明一下。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普通佛學把我們人類吃飯,叫做段食,分段的在吃飯,一天吃三餐,叫做段食,也叫做摶食。印度人吃飯用手抓,中國人用筷子,外國人用叉子,反正都是用手,所以也叫做摶食。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佛採用的制度,以人道為中心,日中一食﹔後世弟子們,過了中午一點鐘就不吃飯了,這個是佛的制度。

關於這個吃飯的問題,世界上各個地區不同,習慣不同。有的民族注重早餐,有些注重午餐或注重晚餐,每個人不同,叫做段食。除了吃飯外,還有思食,是指精神食糧。當一個人苦悶到極點,灰心到極點時,如沒有精神食糧也會死掉。另外還有觸食,觸食就是感受,譬如我們在房間裡,衣服穿得不對,悶得非常難過;或者被埋在土裡,感覺氣不通了,就是感覺沒有氣可吃了。更有識食,阿賴耶識的功能,支持生命的存在。所以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也可說都是人的食糧。

現在本經所講吃飯的時侯,是佛自己所規定的日中一餐。佛雖然是太子出家,但是他以身作則,吃飯時間到了,「著衣」,穿好他的法衣,就是那件袈娑。其實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娑,我們現在出家人所穿的這個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顏色樸素而已。分別身分就在頭髮,出家人是光頭,在家人有頭髮,衣服都是一樣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娑,又稱福田衣,袈娑的橫條、直條,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規定。條紋像一塊田一樣,是為眾生培福的標記,所以叫做福田衣。

由本文可以看到平常佛也穿便衣,尤其印度人,天熱的時侯,膀子統統露出來。我們讀禮記也可以看到:「仲尼閒居」這一句,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平常不講學的時侯,閒居的情形,禮記中有描述。我們現在看到釋迦牟尼佛的閒居,是比較自由一點,可是到了吃飯的時侯,著衣,仍要穿好他的袈娑,「持缽」,拿著飯碗。這個缽傳到中國來有瓦缽,也有銅缽,反正是一個吃飯用的器具,不過是湯啊、飯啊,放在一起的一個缽。現在看來兩千多年前,佛已經發明了自助餐的方式,每人端著自己的缽吃自助餐。

衣服穿好了,端了吃飯的缽,「入舍衛大城」,到這個首都。「乞食」,討飯,土話叫做化緣。佛的戒律規定,佛弟子們不但不做飯,連種田也是犯戒的,一鋤頭下去,泥土裡不曉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準種田。夏天則結夏,弟子們集中在一起修行、打坐,不準出來。因為印度是熱帶,夏天蟲蟻特別多,隨便走路踩死了很多生命,故不準許。在夏天以前先把糧食集中好了套用,到了秋涼以後才開始化緣。這是當時的制度,時代不同,慢慢就有所改變了。

乞士生活威儀

化緣,規定弟子們不要起分別心,窮人富人一樣,挨次去化,不可以專向窮人化緣,或專向富人化。譬如迦葉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別同情下層的貧苦社會,所以他都到貧民區去化緣,同時收些弟子也都是窮苦的人。另外一個弟子須菩提尊者則相反,喜歡到富貴人家乞食化緣,佛曾把他們兩人叫來說:你們這個心不平,不管有錢沒錢,有地位沒地位,化緣的時侯,平等而去,此心無分別,而且人家給你多少就是多少,這一家不夠,再走一家。我們現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門口拿個引磬叮叮,那個就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風範。

說到乞食的制度,泰國還保存著。泰國信佛教的家庭,中午飯做好了,出家人沒有來化緣以前,鍋蓋也不敢開;出家人來了,鍋蓋趕快打開,用勺子在飯鍋中心挖起裝上一碗,再把很好的菜給他裝滿。化緣的走了,自己才吃飯,這是佛教所遺留的制度。

【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一段是講化緣吃午飯的事。我們研究佛經,會發現所謂夜裡到白天,晝夜二六時中,佛都在禪定中,在如來大定中;只有中午吃了飯,才打坐休息一下。大概從下午一兩點到五六點鐘說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大家閉起眼睛又入定去了。

在舍衛國首都的大城,他挨門挨戶的化緣。化好了以後,「還至本處」,沒有說在路上就吃起來了,不像我們買一根香蕉,一邊走就咬了一口,很沒有威儀的。佛把飯碗端回自己的講堂,「還至本處」,在規定的地方吃飯,「飯食訖」,飯吃完了。「收衣缽」,再把衣服及碗都收起來。然後有一個動作,「洗足已」,還打水洗腳。

所以我說這一本經是最平實的經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樣,光腳走路,踩了泥巴還要洗腳,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澹,老老實實的就是一個人。

「敷座而坐」。洗完了腳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鋪一鋪,抖一抖,弄得整整齊齊,也沒有叫學生服侍他,更沒有叫個傭人來打掃打掃,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麼嚴謹,那麼平澹,而且那麼有次序。由這一段看來,金剛經會使人覺得學佛要設法做到佛的樣子才好,不像其它經典那樣,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像、膜拜。

看了金剛經,佛原來同我們一樣的平常,雖是太子出家,但是他過的生活同平民一樣。當時印度的階級森嚴,他卻指定一個最低貧民出身的弟子優波離尊者,執法管紀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樣處理。所以在現實的生活裡,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個非凡神聖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出文出處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麽》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