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大和尚)
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近頻繁地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他們問:「師父,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心靜下來?」你們有這個問題嗎?是什麼東西讓我們靜不下來呢?是我們整個社會運轉的節奏越來越快了嗎?是我們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工作和生活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了嗎?是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太多了嗎?過多了嗎?是這種多元化的時代,不同的價值觀和觀念給我們帶來的衝擊越來越大了嗎?還是說霧霾太重了,影響我們的情緒—由影響我們的呼吸到影響我們的情緒?
我覺得這些因素都有。你們諸位現在在大學裡面,正大量地接收各種信息。你們在大學裡上課是在接收信息,現在聽我講話也是在接收信息。我知道你們經常會有很多苦惱。也許某一門課程的老師說,這門課的內容要在一個月內記下來,要把它弄熟。有時你會覺得太難了,一些東西要理解好難,要把它裝在自己腦子裡面好難。有太多的課程要學,有太多的東西要背,有太多的作業要做,有太多的信息要存儲在我們的大腦里。如果科學家發明一種方法,在我的大腦里打一個洞,直接往裡輸進去多好啊!你們有這種苦惱嗎?其實你們只注意到了這種苦惱,沒有注意到另外一種苦惱。一旦有一些信息進入意識之後,你想把它忘掉更難!《大腦探秘》片子裡,有個人把一萬兩千本書的內容裝到自己腦子裡面了。高人!而現在我給你們一個任務,讓你們所有人把「我」—不要一萬兩千本書,只是一個字—「我」忘掉。很難!你說我做不到,你一開口就已經犯規了。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心有一個特點:有些東西進來了以後,你忘掉它很難,而且它在你心裏面干擾你,成為你存儲信息的障礙,成為你腦子裡面那些信息最佳化的障礙。
比如你的同學昨天罵了你一句,你要忘掉他罵你的那句話,好像比背下一本書還難。所以你看,我們並不是我們心腦的主人,我們不能做我們意識的主人。因此在大量的信息涌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特別有必要去學習和掌握管理的主動權。管理什麼?管理我們自己對這些信息的接觸。如果不管理的話,心會越來越亂的。而現在,諸位,你們接觸信息的方式是很讓人擔心的。由於網路時代對這個社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很大,它深深地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模式、學習模式。這種認知模式和學習模式,讓我們越來越趨於碎片化。我們得到的信息越來越碎片化,這令我們的注意力也越來越碎片化。我是六零後,我們那一代人,喜歡讀書。我們抱一本書,在一頁紙上,會停留很長時間去思考,翻來覆去去讀,去想。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有這個習慣,他們不費那勁,因為他們從來所接觸的信息都是很簡潔的、快捷的、即時的、當下的。我們更傾向於一上來就解決,一看就清楚。真的清楚嗎?假如說真的清楚,那個清楚也不是你的清楚,是別人的清楚,你只是一個消費者。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又一個特徵。
在這個消費的過程中,人的自主性、人的創意,當然還有人的那個挑戰受到了削弱。在消費主義時代,我們只是一個消費者,我們不去反思,這造成我們思維的惰性。這種消費主義的習慣,已經深刻地影響了這個時代的宗教。很多佛教的信徒,到佛教這裡,到佛法跟前,他仍然是以消費者的習慣、消費主義盛行的心理習慣在對待佛法。
這意味著我們在對待各種信息以及傳播信息的技術手段上,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要有自己的取捨。
滑鼠是我們常用的工具,對信息的取捨,在於我們滑鼠的點擊。面對大量的網路信息,你不要輕易地點進去,不要輕易地打開一個頁面。面對信息,提醒自己:我為什麼非要知道它?也許我不知道,讓我的心保持在混沌狀態,也許更加creative。我為什麼要讓網路信息把我格式化呢?我這樣講,可能被誤解為:「你這個傢伙是蒙昧主義,反對科學,反對教育。」不是,我說的是,你要找一個平衡點。你發現了嗎?信息的碎片化,信息越來越多的時候,你的內心對信息的敏感性就越來越差,你的反應其實越來越遲鈍了。中國古人說「見一葉而知秋至」—看到一片葉子就知道秋來了。現在我們每天看到了太多的葉子,最後弄得也不知道是秋天來了還是冬天來了。因為大量的信息刺激你,已經讓你遲鈍了。真的!我講的這個特別微妙。微妙在哪裡呢?有的人看的信息也許不如你們量多,但是他比你們對信息敏感。這個敏感是怎麼來的呢?它往往就來自於他沒有把自己完全裸露在各種信息的刺激下。在這種情況下,他看到政治、經濟、社會的某一個個案,馬上能意識到整體。但是因為你們的心完全裸露在各種各樣的信息里,完全被它包圍了,甚至你都煩它了,所以你遲鈍了。
那我們怎麼做,怎麼來找那種平衡點呢?剛才我也講了,你不要輕易把你的滑鼠移動到那兒點開進去;你不要輕易地對面前的信息下判斷;你不要輕易地被各種各樣的媒體所提供的信息所左右。因為這個世界是非常生動、非常多面、非常鮮活的,而媒體以文字、以圖片、視頻提供給你的,都只是某一個角度、某一個側面的特徵,它並不是你直接面對它時完整的樣子。你們都知道佛教界一度有一個引人關注的新聞,涉及一位法師,我有幾次被人問「你怎麼看……」?我的回答是「我幹嘛要看呢?」我說不看的意思是:看了以後我不產生評價,我內心沒有說Yes or No。因為它提供的信息一定是一個模式,是某一個路徑,它把我引入到那個路徑里,我只能選擇是左邊是右邊。可我不走你的路徑。
做信息的主人
不被媒體提供的信息左右,這是現代的人覺得很不好理解的一種態度。因為現代媒體傳播的各種各樣的信息都是以各種觀念、各種出發點、各種目的選擇過濾了的,已是選擇性地提供給我們。然後你就急急忙忙地看,急急忙忙地下判斷,急急忙忙地起愛,急急忙忙地起憎。有好多時候,你急急忙忙地起愛,最後你發現,白愛了一場,有負我心!你急急忙忙地起恨,過了很久,你被告訴說,原來不是那樣。哎喲,白恨了,死了我好多細胞。所以,你不要著急下判斷,打很多妄想。你的心已經被它牽制了,已經搞亂了。
我有一次接待一個外國人,他問我中國的宗教現狀,我跟他介紹現在中國信仰宗教的人越來越多,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信仰基督教的人好像更多。我說了以後,他說,「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我說,「I don』t think」。我說的確實是實話。他的意思是問,基督教的人多過佛教的人,你怎麼看呢?我說我真是沒有看過。
我幹嘛非要看呢?你們在各種信息面前,要作主——在禪宗裡面叫主人翁。你是主人。這個主人是讓你的心清醒,讓你的心獨立,讓你的心是自在的,不被各種觀念、信息所誤導和牽制。
說到這裡,你要開始考慮,考慮平時怎麼管理你對信息的接觸。其實很多時候,你打開網路時,心裡都是空落落的,有點無聊,不知道幹什麼,然後打開吧,讓滑鼠帶著我進去。那跟一個人無聊了以後喝酒有什麼差別?所以一行禪師他講不飲酒戒,我現在才發現,他真的講得很好。我們用一種上癮的心理,用一種要填補無聊和空虛的心態,去看一些娛樂片,或者看報紙打發光陰,這都是嚴謹的修行人不去做的事。這就如同一個人把自己灌醉,然後逃避一段時間一樣。所以你們要管理對信息的接觸。
我們現在真是掌上知天下啊!我們每個人都有手機,通過它可以進入到網路世界。我們還有微信。特別是微信,它是一個典型的碎片化。信息碎片化讓我們的注意力碎片化,讓我們的時間碎片化,讓我們感覺我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為什麼總是不夠用呢?微信這個詞也很好,微嘛,碎片化的意思,因為它把我們的時間千刀萬剮了。你想沒有任何信息干擾,讓這個世界忘記你,沒有任何人打擾你、聯繫你,然後你有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在未名湖邊發發獃,好像都是一種奢侈了。因為這個手機把你的生命碎片化了,割裂了。
怎麼管理?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們什麼也不學,什麼也不看。而要適度地看,就跟吃東西一樣,根據你的消化能力。這裡比喻什麼?比喻你對信息的消化、處理、放下的能力,或者說是忘記的能力。忘記—我看了,我能放在一邊,不讓它干擾我的心,我也不會被它牽引,去發出各種判斷:發出愛,發出憎,發出各種反應。你管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作主的能力,這個能力很強,你多看點無妨;如果你能力很差,就像風中的小樹,那你還是少看一點。等小樹慢慢強壯了,你可以再多看。
如果你能做到管理這些信息接觸,對我們的左右腦平衡發展會很有好處。每天有個時間靜坐;每天有個時間把自己跟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切斷;每天有個時間訓練一下右腦。你看佛教徒在佛像前,那麼虔誠專注地磕頭。培養我們的敏感性,培養我們內心的敏銳、清晰。這個方面要做得好,我們的心靜下來並不難。
(原文登載《禪》刊,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