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怎麼跟我們開示呢?印光大師對於邪淫這個部分,印光大師講的邪淫,經文裡面講的『邪緣外合,滅德喪心』,印光大師講的邪淫就是指夫妻以外的淫慾行為,這個叫「邪淫之事」。印祖說,「邪淫之事,無廉無恥」,就是寡廉鮮恥,沒有廉恥心,也沒有慚愧心。與妻子以外的女子來往,這個都要算邪淫。印祖說,這種邪淫行為是「極穢極惡」之事,就是非常地污穢,非常邪惡的事情、極惡的事情。「乃以人身,行畜生事。」得人身不容易,要持五戒十善才有機會得人身,可是為了愛欲去做邪淫行為,就是印祖講的以人身行畜生事。所以《地藏經》裡面有跟我們講,「若遇邪淫者」,來世是「雀鴿鴛鴦報」。「雀鴿鴛鴦」是什麼?「雀鴿鴛鴦」就畜生道了,「雀鴿鴛鴦報」,所以以人身行畜生事。
「是以艷女來奔」,年輕人或者是男子,好色的男子,如果有碰到美女當前,美女投懷送抱,都會說艷福不淺,就叫印祖說的「艷女來奔」。「艷女來奔」就是災難的開始。「妖姬獻媚」,有些男人做生意,或者是尋花問柳,會到風花雪月,酒店啦、舞廳啦,或是有女子坐檯的餐廳,會召妓陪酒。這些從事色情工作的女子,就是「妖姬獻媚」。「妖姬獻媚」這種行為,印祖說,「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君子看到這些艷女妖姬「視為莫大之禍殃」,禍害跟災殃,「而拒之」,而拒絕她。所以君子能夠拒艷女妖姬,拒這些女色,所以君子他福報當然就大。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戒淫的書籍裡面講的果報的故事,能夠拒絕邪淫的,後來都功成名就,事業有成。
所以印祖就說,君子因為這樣的一個拒絕邪淫的行為,所以「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這個果報就是什麼?就「福曜降臨」,「福曜」就是福星降臨了,「照臨」,「福曜照臨」,就福星降臨,皇天護佑,上天就保佑。小人視這些艷女妖姬,「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小人看到這些艷女、女色,就覺得是非常地幸福而接受了,「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必然導致災星蒞臨,「鬼神誅戮」,遭到鬼神的誅殺。
「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這裡面我就舉一個公案就是「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我一個蓮友,他是在做畫的裱框的工作,畫啦或者是墨寶的裱框的工作。有一天我就跟他在做裱框的時候,就跟他聊這個事情,他就跟我提,他們兩個夫妻都是很善良,在我們台北市經營裱框店。我這位蓮友的太太,她的爸爸就是這裡講的,深受邪淫之害,是真正的現世報,現實的淫邪果報故事。
這位蓮友太太,她的父親本來在我們新北市新店碧潭地區,是富甲一方的有錢人,經營木材生意,生意非常地好,賺很多錢。但是這位蓮友的岳父他本身,他的岳父本身就是好女色,喜歡飲酒作樂,所以常常,早期在我們新店碧潭地區那邊有很多酒家,你注意看如果有做生意很多的地方,就會有這些風花雪月的場所會產生。所以印光大師有說,《感應篇》裡面也有講,青樓女子就是我們講的妓女,就風花雪月的場合,這些都是什麼?這些都是在因緣果報,在因果循環,在償還業債的地方。這些酒家啦、酒店啦,這些風花雪月的場合,這些都是償還業債的一個地方,一點都沒有錯。
那我這個蓮友的岳父,當時就幾乎天天到碧潭的酒家,招酒家女飲酒作樂,每個月的酒家來結帳的錢,當時的錢,幾十年前,新台幣都到達每個月五十幾萬台幣,那時候台幣十來萬就可以買很多房子了,可以買很多土地了。我這個蓮友的岳父,他們的祖父輩的,都很用心在積功累德,所以在新店地區的這些廟、佛寺,幾乎是他們祖父輩都有供養,財供養,有財布施。蓋廟的時候,龍柱都是他們祖父輩供養很多金錢布施。
所以你看祖先積德,《感應篇》裡面講,這些子女就視財富如糞土,我們古人講揮金如土,這種不肖子孫,所以五家共有裡面,有一個叫不肖子,他就是揮金如土。所以沒多久這位做木材的企業家把福報用完以後,那業報就現前了,他的元配因為他每天都沉迷於酒色,所以離他而去,跟他離婚了。這位木材的企業家就娶了一個印尼的外勞做妻子,那他因為做木材所以有從印尼進口木材,也在印尼有投資工廠。後來事業因為沉迷於酒色,沉迷於這些邪淫的事情,事業兵敗如山倒,最後新店的這一家木材工廠被火燒掉了,整個都燒光了。他那個再娶的印尼妻子就離他而去,跑掉了,跑掉的時候還帶了一本支票,到處給人家開了很多的金額,金額很大的金錢,在外面負債。所以這一位做木材的企業家,我蓮友這個岳父到後來變成傾家蕩產,晚年非常淒涼。
所以印光大師說,「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印祖特別跟我們告誡,他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間人如果沉迷於女色關頭,在女色關頭如果不能夠徹底看破,懸崖勒馬,如果不能夠徹底看破,那就是以自己至高的德行、至大的安樂,以及他子孫無窮的福報、福蔭,以及來生得不到貞良的眷屬,他把來生貞良的眷屬斷送在頃刻之間的、短暫之間的這種歡樂縱慾裡面,實在是悲哀。以上這個是在《印光大師文鈔·增廣篇卷三》「慾海回狂」。在《安士全書》裡面有「慾海回狂」,裡面印祖有寫了一篇序叫「普勸受持流通序」,在這裡面印祖有做這樣的開示。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三四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