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讀書、做人、做事、修煉是人生的四步路,無論哪一步都離不開育德,讀書要明德,做人要立德,做事要合德,修煉要培德。
人的一生受教育只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決定了你一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第一次是家庭父母的教育,第二次是學校師長的教育,第三次是社會生活的歷練。我們的人生觀,價值取向,道德情操,就是這三次教育中形成的。我們如果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良好的心態,就容易融入社會,造福社會。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決定了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就決定了你會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去面對社會,面對自己的人生。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發生了,你和我處理的方式方法會不同呢?因為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同。究其根本,就是我們的人生觀不同。比如馬路上有幾根金條,有的人,上去搶,打的頭破血流,有的人看到了沒有去撿,有的人撿到了交給國家。這就體現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無論是人生觀,價值觀,還是世界觀,最後,都落到了一個德字上,這件事充分體現了和檢驗了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價值取向。
現在有的年輕人習慣了,被父母長輩寵愛,呵護照顧,心安理得的享受別人的付出和服務,從沒想過要為別人做點什麼,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悲哀,因為你一直是一個索取者,接受者,而不是一個創造者,給予者,這就是三個階段教育不善的結果。一個人如果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不能給他人帶來利益,這不是悲哀是什麼?你有健全的頭腦,健康的身體,為什麼不去勞動,自食其力,你卻總想伸手向別人索取,究其根本還是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對於有些人來說,煩惱就是煩惱,是人生的障礙,對有些人來說,煩惱是菩提,是人生的動力。所以一個有志向,有抱負,心態健康的人,更願意到一個惡劣的環境去鍛鍊自己,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一個沒有理想,沒有目標的人,只想找一個好環境,一個安樂窩,希望不用努力,不必付出就可以坐享其成。這就是不同心態的不同結果。為什麼彼此在人生的選擇會有這麼大的懸殊呢,原因有兩點。一是人生觀不同,二是價值取向不同。如果你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看到社會上的種種不良現象,很容易被影響,很容易被撞,為什麼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呢?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我認為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不會被社會上的種種現象所左右,人生觀確立了才會不惑,如果你連人生方向和目標都沒有確立,又以何立足於世。
清華北大是青年學子都嚮往的高等學府。清華之所以是清華,它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就是他們的靈魂,他們把德放在第一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僅是清華之魂,也是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蘊含的寶貴財富就是德,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德的教化,以德淨化自我,以德正心修身,以德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傳承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把德文化,發揚光大。讓道與德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煥發它無與倫比的生命力,閃耀它耀眼的光芒,遍照十方世界的眾生吧!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