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昭明太子略傳,印光大師贊其「所悟所證,超過武帝奚啻十倍」!


時間:2018/9/13 作者:妙音

昭明太子略傳,印光大師贊其「所悟所證,超過武帝奚啻十倍」!

【簡述】

昭明太子(501年―531年5月7日),姓蕭名蕭統,字德施。南蘭陵(祖籍江蘇武進)人。南朝梁代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丁貴嬪(丁令光)。

天監元年(502年)十一月,昭明太子被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一歲。未及即位即於中大通三年(531年)去世,諡號"昭明",葬安寧陵,故後世稱其為"昭明太子",被其後人追尊為昭明皇帝。

【詳說】

南朝齊中興元年(501年),昭明太子生於襄陽。父親蕭衍時任雍州刺史,鎮守襄陽,後乘南朝齊內亂,起兵奪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

天監元年(502年),十一月,昭明太子被立為皇太子。

天監八年(510年)九月,昭明太子於壽安殿講《孝經》,盡通大義。講畢,親臨釋奠於國學。年十二,昭明太子極富同情心。他十二歲時,去觀看審判犯人,他仔細研究案卷之後,說:"這人的過錯情有可原,我來判決可以嗎?"刑官答應了,於是他就作了從輕的判決。事後,刑官向梁武帝蕭衍匯報了情況,蕭衍對他表示嘉許。

太子儀態優美,舉止端正,讀書數行並下,過目都記憶下來了。每游宴祖道,賦詩至十數韻,有的時候作劇韻,都思考一下便出來了,無所點易。

梁武帝大弘佛教,親自講說。太子亦素信三寶,遍覽眾經。乃於宮內別立慧義殿,專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諦法義》。

太子以己率物,服御樸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普通七年(526年),昭明太子因為蠟鵝厭禱事件與父親有嫌隙。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後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蕩舟,落水後被救出,傷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謚昭明,世稱昭明太子。

【成就】

昭明太子酷愛讀書,記憶力極強。五歲就讀遍儒家的"五經",讀書時,"數行並下,過目皆憶"。他更喜歡"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所以他身邊團結了一大批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經常在一起"討論文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南史》本傳稱"於時東宮有書籍三萬卷,名才併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其父親,梁武帝篤信佛教,在國內興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在顧山興建的是"香山觀音禪寺",在寺內還建造了一樓閣,名為"文選樓"。太子昭明太子代父出家來香山寺,一則為迴避宮廷鬥爭,二則精心修編文選。

昭明太子以歷代詩文而成的總集《文選》三十卷。《昭明文選》是現存編選最早的漢族詩文總集,它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間、100多個作者、700餘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昭明太子(501-531)主持編選的,故稱《昭明文選》。但是,《昭明文選》中,一般不收經、史、子等學術著作。

昭明太子恭信佛法,曾為漢傳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敬分章次,成為著名的「《金剛經》三十二品」。

梁普通年間,由於戰爭爆發,京城糧價大漲。昭明太子就命令東宮的人員減衣縮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來的衣食拿去救濟難民。他在主管軍服事務時,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發給貧民。當時世風好奢,昭明太子"欲以己率物,服御樸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昭明太子性愛山水,不好音樂。曾經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宜奏女樂。昭明太子不答,只是吟詠左思的招隱詩"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昭明太子少時即有才氣,且深通禮儀,性情純孝仁厚,喜慍不形於色。他十六歲時,母親病重,他就從東宮搬到永福省他母親的住處,朝夕侍疾,衣不解帶。母親去世後,他悲切欲絕,飲食俱廢。他父親幾次下旨勸逼,才勉強進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來身材健壯,等守喪出服後已變得羸瘦不堪,官民們看了,無不感動落淚。

昭明太子長期深受秋浦池州人民愛戴,是因為昭明太子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關注百姓生活。519年以前,池州一直大旱,田間顆粒無收,在池州百姓發生嚴重的饑荒時,昭明太子(昭明太子)目睹這一切,多次上書給皇上,親自安置送糧賑災,才使池州百姓度過劫難。在昭明太子逝後,池州百姓哭聲一片,因敬昭明之德,仰昭明之才,特向朝廷請來了昭明的衣和帽子,在昭明生活過的秀山建造了昭明太子的衣冠冢和太子廟。世世代代都供奉著昭明的牌位(稱作"案菩薩")至今。

【印光大師對其讚嘆】:

昭明太子,姓蕭名蕭統,字德施,梁武帝長子也,生而聰睿,仁恕恭儉,篤信佛法,力修淨業,遍覽眾經,深達諦理,受菩薩戒,居常蔬食。於宮內別設慧義殿,招引名僧講論玄奧。夫武帝尚且多年蔬食,祭先則以面為犧牲,太子所悟所證,超過(其父)武帝奚啻十倍?實為古今居士中不多見之人,其事跡語言,載《梁書》,及《廣弘明集》並《居士傳》。

——恭引印祖《昭明古會殺生祭祀辯訛》

【挽昭明太子】

[宋]徐鈞

有德無年亦可矜,臘鵝興謗竟難明。

當時雖不為天子,文選猶傳萬世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