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1卷共20卷)
前言代序
【1】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在大乘法的修學當中,是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也就是說:我們修學淨土的所有功德,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這樣的內涵,印光大師提出了兩個觀念說:淨土宗的修學,它是屬本尊相應法,就是:他力門、果地教。
意思是說:在念佛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的心跟彌陀的功德接觸時,能使我們今生消業障、增福報,這叫他力。這個他指的是誰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眾生,令我們消業障、增福報!
什麼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到淨土去。在淨土的莊嚴當中,成就不退轉,乃至究竟成佛,這叫果地教。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建立淨土,因此所受用的淨土,全是阿彌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這他力門跟果地教,在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事實上有兩種差別: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曇鸞大師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門,比方說唯識的學者、天台宗的學者,也念佛,但是他們是把念佛當做消業障用---多障眾生念佛觀。因此,早期的念佛,並沒有明確地想要求生淨土。只是當我在修止觀的時候,身心出現了種種障礙,我祈求阿彌陀佛的加持,來幫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礙;之後,仍繼續修止觀,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門。
一直到曇鸞大師,提出了五濁惡世的概念,呼籲念佛人,必須如實地面對所處的環境。以凡夫來講,我們的善根不夠,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正法時代已經過去,像法時代也過去了,現在是末法五濁惡世來臨的時代,如果繼續在娑婆世界修學,將面臨兩大問題:
第一個、善根的問題:我們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過內心的煩惱---善根薄弱、煩惱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夠相續,這是內因力的薄弱。
第二個、外緣的問題:外在環境的干擾繁多,順逆因緣的刺激太嚴重,使令我們的修行容易生退轉心。
因此,曇鸞大師普勸念佛人,念佛不應該只是求消業障、增福報而已,應該要考慮離開娑婆世界----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換另外一個環境來修學!曇鸞大師就進一步把念佛提升到淨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們現在念佛,其實包括了今生的消業障,也包括了臨終的往生,兩個是一起的。
當念佛法門從消業障,被提升為往生到淨土,這時候對於淨土的了解,變得很重要了。因為,如果你念佛只是為了消業障,那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就夠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淨土,那就必須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有很深刻的了解。
【2】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有講到:為什麼我們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還要兼修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呢?
佛陀說:如果你能夠如法的觀想,會有兩種功德:第一個淨除罪障;第二個生諸佛前。
一、淨除罪障:因為阿彌陀佛的莊嚴,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的功德有一種大願力,祂發願要救度我們,必須我們去憶念祂,才能產生感應道交。
所以經常憶念淨土的依正莊嚴,比方說: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的莊嚴、樓閣的莊嚴…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斷地薰習,我們的生死重罪,就會慢慢的消滅;就像光明顯現時,黑暗就消失了,由於經常薰習的緣故,能消除我們的業障---惡業減少,福報就增長。這是第一種功德。
第二種才是修觀真實的目的---生諸佛前。當我們不斷的修觀、薰習,自然會產生堅定的願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說你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對於極樂世界的意境,完全沒有概念,那你求生的願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實的願力,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其實不只是願力,信心也是一樣,真實的信心和願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如果,你對極樂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產生堅定的願力,你很想要去,不太可能!
所以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回來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太熟悉了!
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斷地重複造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三界之中,生死的業力,會這麼強。
所以,淨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對娑婆世界,由熟悉轉成生疏;對於淨土的功德莊嚴,由生疏轉成熟悉。這樣你才能成功!
本經當中,很強調思想的改變,這是不共於阿彌陀經,也不共於無量壽經的地方;就是強調你對淨土宗那種皈依、意樂心的生起。它認為感應道交,來自於你對淨土的意樂欣求,以及對淨土莊嚴的熟悉。
因此,學習本經---不斷地以莊嚴的淨土境界,來薰習我們的內心---第一個能淨除業障,第二個能生諸佛前;一個是現世的安樂,另一個是來世的往生,這正是我們研究本經的目的。
【3】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的影像!
將釋此經,大分為四:
一、解釋經題:按照慣例必須先解釋本經的經題,因為經題能總持經文要義。
二、經文大意:這部經的整個結構是怎麼安排的,本經的修學綱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三、隨文釋義:正式進入經文,然後消釋經文。
四、結示勸修:最後做一個總結,來跟大家互相勸勉。
一、解釋經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地方有別題(是與其他經典不共的)和通題(一切經的通名)。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就是別題,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個能、所,是約著教法,就是語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
第二個能、所,是約著行法,就實際的修行來說,把觀--能觀的智,和無量壽佛--所觀的境,區分出來。
先看第一重能所,從語言文字的教法,來解釋這部經。佛說觀無量壽佛,別題七字,含有三層意思:
第一個、本經是誰宣說的?第二個、是在什麼情況宣說的?第三個、說些什麼?
首先,本經的說法主是佛,古德說:經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實,經典有五種人可以宣說:佛、菩薩、羅漢、天人、仙人。但是,淨土法門是一種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牽涉到眾生的心跟佛心之間的感應道交,同時也牽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沒有人可以宣說,菩薩以下都不能宣說,這是很特殊的法門,所以必須由釋迦牟尼佛來宣說。是在什麼情況宣說呢?
說的意思,是表示歡喜、欣悅的心。因為宣說這個法門,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脫死,機緣成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宣說的。
說些什麼事呢?是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不顛倒的來觀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其實本經的十六觀中,前面的十三觀,雖然包括了正報、依報,但是是以正報來攝受依報,所以是以無量壽佛來作代表,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當中,觀、無量壽佛,這個觀有兩個意思:
一、是指觀想:雖然我們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也沒有看過極樂世界,但是透過語言、文字來進行思維、觀察,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的影像,這叫觀想,也就是靠你的想像力。
二、是指觀像:在十三觀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第八觀──佛菩薩像觀。佛陀在未說佛身觀之前,要我們先觀一尊畫的佛像,所以說只有第八觀是觀像,其他都是觀想。那麼,是觀什麼呢?是觀無量壽佛的依正莊嚴。
這是一個主題,關於極樂世界的觀法,在進入經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簡單的說明。
【4】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我們看附表:在觀經的註解當中,講的最圓滿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師的《觀經疏》。因為《觀經疏》的經義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禮大師又把它加以解釋,叫《妙宗鈔》。那麼,天台智者大師,他是用一心三觀來解釋本經的。所謂一心,就是你修觀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麼而修觀呢?是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修空、假、中三觀,叫一心三觀。
附表一總明一心三觀
因緣所生
空-----
念現
----當體即空空有同時
心前中------
性一
十界十如空有無礙
假------
歷歷分明
《妙宗鈔》云: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今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云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觀之前,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約心觀佛這四個字,就是本經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說:我們觀察極樂世界的佛陀,應該如何作觀呢?是要約心。換句話說:佛在哪裡?你必須要向內心去觀!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一開始就走錯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後可能會產生障礙,甚至於著魔,觀佛是要向內去觀,你向外去觀,那就錯誤了!
所以約心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中心思想。就是說:在你觀佛之前,要先把心帶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緣,這叫約心觀佛。
為什麼要約心觀佛,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本經以實相為主,所有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這個體跟宗有所不同;體是我們修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契入中道實相。這個宗呢,就是趨向目標所採取的方法。我們經由心觀,以一念心性來起觀,方能顯發中道實相的深廣道理。
反過來說: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這個佛像很莊嚴、眉毛畫得怎麼樣、鼻子畫得怎麼樣…心去攀緣外在的相狀,縱能推理,但見偏真,依此來推論空假中的道理,最後的結果,畢竟是證入偏空。
智者大師舉個例子,比方說善吉,善吉就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在般若會上,也能夠講空性的道理,也能夠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觀佛的清淨法身,但是最後是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他沒有將清淨的法身,向自己的內心去會悟。
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觀;大乘佛法修觀之前,一定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由此來觀佛的依正莊嚴,才能顯發中道實相圓滿的智體。因為在中道當中,一定是空有雙照,一定是空、假、中三諦具足。這就是本經的修學宗旨--以心觀為宗,以達到實相為真實本體。
因此,當進入到十三觀的時候,你的每一次作觀,比方說落日觀,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觀,琉璃地在哪裡呢?也是你心中的影像;觀阿彌陀佛的相狀,也是你心中所出現的影像…總之,你必須把整個十三觀的影像--色塵,全部都在心中顯現出來,這叫做約心觀佛。
簡單說:應當怎麼作觀?首先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然後起觀,先修空觀。
【5】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大乘佛法的修學,一定是先空觀再假觀,先離相再建立相狀。所以剛開始觀心,先觀想我們這一念心---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我們現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你自己執著,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讓它離開的。相狀本來是緣生緣滅,但是你一住在相狀它就會重複的出現。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性本來清淨,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傷害你,諸位你們猜猜看,那個人是誰呢?
自己!
對了!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發生之後,你把這個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會不斷的出現。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因為本來沒有相狀,所以才可能成佛;我們的心沒有好、也沒有壞,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來沒有相狀,為什麼我們現在弄到有很多的個性、相狀呢?
那是因為住在相狀,是我們的心被物化,被物質同化,心本來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現在心量這麼狹小,是我們自己操作錯誤。
所以在修觀之前,先把生命歸零,告訴自己---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的心,本來就沒有煩惱的相狀、沒有什麼業障的相狀,也沒有生死的相狀…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歸零。接下來再修假觀:當我們開始歸零之後,再重新出發---必須知道我們念頭一動,一個思想的活動,就創造十法界的十如是,這個十如是,簡單說就是因緣果報,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而且在心中的相狀,歷歷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動,是我們念念之間把它創造出來的。
那麼,空、假二觀---由中觀把它平衡,空有同時,空有無礙,就是不斷的重複啊,所以我們在修觀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罷,一定要知道,整個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6】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裡?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對不對?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修學目標,不管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持名讚嘆、心中的觀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我們死盡偷心--一心皈命。那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裡?
在心中,對啦!是在你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養一個佛的影像,佛也是不會出現的。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沒有去觀想佛的影像而出現佛,就要小心了,這個有問題了!
淨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歡向外攀緣,拜佛的時候看到佛像在對你微笑…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看佛像的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來啟發你對阿彌陀佛皈依的心。
以前參加齋戒學會時,有一次,有一位大專生就站在佛堂不動,一直看著佛像,懺公師父就說:佛像不能這樣一直看,會出事情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懺公師父知道這個人是向外攀緣,當一個人的心向外攀緣時,魔王就有機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托彼依正,顯我心性,雖然我自性本具極樂世界的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外境的因緣,來啟發我對彌陀的皈依,只要你心中的因緣準備好了,阿彌陀佛隨時會出現,這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經的整個思想,就在這兩句話當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這個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當然主要是意業觀想造成的;你去念佛、憶佛,都還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來,所以感應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應的佛。
淨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準備好了,阿彌陀佛就出現,是你的心去感應佛啊!所以你必須把你跟阿彌陀佛的因緣---你的信心、你的願力具足了,對於極樂世界的環境非常地熟悉---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約果。古德對於感應道交,講出一個譬喻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月亮很想跟我們感應道交,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顯現出來。只要你把水準備好,月亮就會映照在每一個水面上。月亮本身沒有意見,它隨時高掛空中,你把水準備好,月亮就出現。
所以淨土宗的感應,絕對不能向外攀緣,如果你自己沒有準備好,心很散亂,向外馳求,那你看到的佛,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所要追求的是什麼?
是追求一心不亂的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亂,彼佛自然現前。淨土宗最忌諱的就是---你一開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啊?祂用什麼形狀出現?祂是坐著還是用站著出現?如果是這樣,那你已經起了攀緣心,仁者心動了。
念佛是你自己先準備好,你把這個水準備好---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不要管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你只要把自己準備好,阿彌陀佛就隨時出現,你要做好準備的工作。
所以為什麼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調整自己的心,為臨終資糧做好準備。所以這地方的約心觀佛,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在你的心中要先建立起來。這是我們學習觀經之前的第一個觀念。
【7】修習極樂世界之法門,要有境才能修觀!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觀之境。
前面是約著我們在修觀之前,能觀的心,這裡是說當我們的心開始收回來---修空、假、中三觀,我們的所觀境又是什麼呢?
附表二別示所觀之境。
《妙宗鈔》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托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
智者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大乘的修行人(包括淨土宗),如實的了知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諸佛性、具足淨土的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因緣來開顯,所以要托境修觀,這樣才能夠彰顯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來修心!
什麼叫藉境修心?初開始修觀的時候,先修空觀---離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煩惱相、業障相、生死相全部消滅掉,回復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還要──從空出假,修種種功德,雖然是離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
比方說修布施,怎麼修呢?先要有一個所觀境--觀苦惱的眾生相;假藉眾生的苦惱相,來啟發我的布施心,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執著;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後再把它藉回來;藉眾生的苦惱相,來行布施;藉佛像的莊嚴,來啟發我皈依的心、我的信心和願力。
大乘佛法不執著一切相,是要離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麼就要藉相。
所以我們在修皈依的時候,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藉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相,來修我們皈依的心,這叫藉境托境修觀。
十六觀經教我們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為助緣,來薰習我們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因為你不斷的薰習,就會慢慢開顯出來。就好比說:我們內心當中有極樂世界的種子,如果你很努力,每天給它灌溉、施肥、澆水,它就會開華結果,所以我們心性本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緣,才能夠把它顯發出來。
一切功德不離心性,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約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諸佛性;但是必須透過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全佛是心約事造;也就是終日觀心,終日觀佛的道理。特點就在這四個字──托境修觀,我們要修習極樂世界之法門,要有境才能修觀。
淨土宗在修皈依時,最重要是信心、願力和皈依的心。這當中有兩個傳承,一個是第十八願,一個是第十九願,先看經文:
一、觀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二、觀淨土莊嚴以發願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淨土宗的往生,不在於你念的佛號多少,關鍵在於你的信願,也就是你皈依心的強烈和堅定。所謂皈依心的生起,在淨土宗的傳承中,有兩種不同選擇:一個是因為佛陀的因緣而生起;另一種人是因為淨土的因緣而生起,因為在娑婆世界修行會退轉,所以我要去淨土,受用種種依正莊嚴、清淨功德,依淨土的的皈依而生起信願。都可以。在第十八願、第十九願,阿彌陀佛提出了往生的條件,但是這兩種人的思考不一樣,下一堂課,再把這兩段文--所觀境說明清楚。
【8】淨土宗的修學,就是要想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2卷/共20卷)編輯者:淨願蘭若
淨土宗的修學,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所開演出來的就是他力門、果地教。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一切修行功德,包括今生的安樂、包括來世的解脫,完全是來自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
那我們要做什麼事呢?
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那就是:想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使令這一念心能跟阿彌陀佛的心──心心相應、感應道交。就做這件事情,而不是要你去修種種波羅蜜。
也就是: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要能夠相隨順。彌陀的心是寂靜的,你的心是散亂的,怎麼感應呢?彌陀的心是正念的,我們是顛倒的,又怎麼感應呢?所以當你的心極度散亂、起顛倒時,你說你看到了佛、佛陀現前了,那你要小心了!沒有一尊佛會在你起顛倒、散亂的時候現前。
這時候,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不相應的──你的心攀緣娑婆,阿彌陀佛安住在極樂,怎麼可能感應呢?所以才說,感應道交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是你的信心、願力,要有充分的準備!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斷煩惱,帶業往生是不用斷煩惱的。但是臨命終的時候,必須把心調整到最佳狀態──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就是感應道交。
雖然我沒有辦法斷煩惱,但是我可以將我的心態,調到跟佛的心態相隨順,這樣才能帶業往生。所以臨命終時,你的煩惱不能活動,所謂帶業往生是以正念往生的;當一個人起顛倒時,阿彌陀佛沒有辦法跟你感應道交。所以臨終的時候,必須把你的心態,調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到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那就可以往生了。
要知道:淨土宗不是以斷惑證真往生的,是以正念往生的,這叫隨念往生。雖然說我的煩惱還沒有斷,但是我煩惱不活動。古人講:帶業往生,只能帶種子不能帶現行;煩惱的活動會破壞你的心態、破壞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為:你是用心力來帶動佛力!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關鍵不在你看到了七寶池、八功德水,而是當你看到這些意境之後,如何去培養你皈依的心。
好比說:極樂世界的蓮華很莊嚴、怎麼樣…然後呢,就沒有了。應該是把這些莊嚴,會歸到你對阿彌陀佛的皈依。因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所以我要往生。必須要藉相修心,依十六觀經的教法,觀想變現西方極樂世界莊嚴,然後培養一種皈依的心,這樣就對了!
所以在修止觀之前,智者大師要我們先做好心理建設,為什麼要修觀呢?這叫托境修觀,佛相乃顯,假藉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相,啟發我們對彌陀強烈的皈依,讓我們放棄對娑婆世界的貪戀,完全是為我們臨終正念做準備。
所以在修觀的時候,最後的會歸處,整個十三觀之觀想念佛,思想的導向,就是:為了培養一心歸命。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根據這一願往生的念佛人,善導大師解釋說,偏重在至心信樂。你對阿彌陀佛有強烈的信仰:相信自己是生死罪惡凡夫,沒有出離的因緣;相信阿彌陀佛廣大的四十八願,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臨終時,以強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號,這十句只是一個概念,不是剛好十句,意思是念念相續,乃至淨業成就。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種人對於彌陀信仰特彆強烈,他完全是仰賴佛陀的功德,而往生的。其實《佛說阿彌陀經》比較偏重在第十八願;《無量壽經》和《觀經》,就有一點偏重淨土的莊嚴。
再看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是指一個大乘行者,他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而且還付出行動,修諸功德。包括了善業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觀修法。
但是這個地方偏重於止觀,特別是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相。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後,考慮到五濁惡世的問題,所以為菩提道,而發願求生淨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與大眾圍繞,現在其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所以他在修觀的時候,是專觀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就是偏重於淨土莊嚴。
本經是偏重在第十九願。當然,我們可以兩種兼修。
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持名為正行,以觀想為助行。
因為修觀想可以提醒自己,培養對極樂世界皈依的心,當佛號提起來的時候,就能夠以這種強烈的堅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號是要堅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這堅持的動力,來自於你對彌陀的皈依。
有些人臨終的時候,沒有辦法堅持念佛,心隨妄轉。這是為什麼?因為平常的心理準備功夫不夠,只是念佛,缺少皈依的心,沒有強烈的皈依感。
本經的所觀境,就是觀想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因此而產生強烈的往生願力,這是我們要清楚的。
【9】這部經的結構,將分成五段來說明!
繼續看下面的解釋經題:經題講到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調伏的問題。
一、本經的十六種觀想,是以何為住?以一念心性為住,莫向外求。
二、其次,應當如何調伏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呢?是以淨土的莊嚴為所觀境,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
最後看通題經字,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梵語修多羅,叫契經;上契十方諸佛實相之理,下契眾生差別的根基,叫做契。
這部經的經題,有兩個字是重點:第一個是佛,是指能說法的人,這個也很重要;不同的說法主,修行的份量就完全不同。
第二個是觀,我們怎麼修觀呢?就是觀佛的境界。
這是整部經的兩個主題。
看經文大意:*2-10
貳、經文大意。在進入經文之前,先將這部經的結構,分成五段來說明:
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這部經是在什麼因緣下,觸動佛陀來講這部經。
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福,這是在講修行,修習止觀之前,需要什麼準備工作;好比蓋房子,地基要先蓋好,才能建上面的樓閣。那麼,基礎準備好了之後,應該怎麼修呢。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這是講正修。以上都是在講因地。當我們如法依教修學,會有什麼功德呢?有兩個功德: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前面說的藉境修心,最後是成就你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以這三種為功德。藉助這個相來修止觀,修過之後,放下一切相,你的三心就現前。這三心有什麼利益呢?
依此三心的淺深而分出九品,也就是九品往生,智者大師是以三心,來判定三輩九品之位次。
這是整個經文的結構。首先介紹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
諸法因緣生,佛陀說法也是要仗緣而生,就在這時候,摩竭陀國韋提希夫人的兒子阿闍世王,對他母親的忤逆因緣。
韋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順暢,因為她是國王的夫人,處在榮華富貴當中,突然遇到他的兒子,想要對她忤逆致死,所以讓她產生一種出離的念頭,就說:佛陀啊!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多不善聚,有很多令人苦惱的地方。希望佛陀能為我宣說無憂惱處,令我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由於她希望能往生到一個沒有苦惱的處所,所以引發佛陀宣說本經。
【10】凡夫整個生命的生死流轉因緣
所謂逆緣觸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凡夫整個生命的流轉因緣,生死流轉。
為什麼凡夫死了之後,又會在三界投胎呢?諸法因緣生,到底是什麼因緣呢?
凡夫的生死流轉,首先是從五蘊當中的色蘊,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而顯現今生的色,這個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環境,比方說你今生會做誰的子女、會跟誰結婚、誰當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個──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佛法認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跟你有什麼樣的關係,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業力。所以對於今生外在環境,我們沒有說話的餘地。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我們都沒有說話的餘地。
但是過程中,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接下來是受,我們內心的活動,第一個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生起──感受。如果善業力強,一生當中,快樂的時間多,如果是罪業重,一生當中,就經常覺得悶悶不樂,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常常出現苦受,這是因為過去生罪業比較重,善業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種直接的反應,很難改變受,就算修行也沒有辦法改變受,因為這是在還債,酬償舊業。
下一個是想,這個就很重要了。受是沒有相狀的,想可以把感受轉成相狀,意思就是:於境取相,然後施設名言。先把這個相狀變現出來,然後在相狀裡面出現很多的想像,施設名言,這個是想蘊。
再下一個是行蘊,這就嚴重了,也就是一種取著。生命的推動力,以唯識學說就是行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相續心。所以《大乘起信論》上說,修行是要斷相續心──斷除對娑婆世界的相續心、那一份的取著心。
舉個例子,比方說: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錢,這是他過去生慳貪,因此今生招感貧窮的果報。貧窮本身沒有對錯,果報不論善、惡,只論苦、樂,所以說貧窮是一種痛苦的果報,但它不是罪惡。問題是:我們對貧窮起了顛倒心;你因為貧窮而產生苦受,苦受之後你就產生錯誤的想像──為什麼我這麼貧窮、他那麼富貴,你就開始去追求;等到你得到了金錢啊,感覺很快樂,這時候你對金錢,就會產生美好的想像:金錢,實在是大功德的境界,能讓我產生安樂!
其實,真正讓你得到快樂的,是你的善業,金錢只是一個助緣而已,當你福報享盡的時候,錢再多你也不快樂;外在的環境,畢竟只是助緣,真正能讓你身心感到快樂,是善業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這個善業力,只看到外表的環境,所以想久成思,就對金錢產生執著。
我們過去,曾經因為擁有金錢、溫情這些東西而快樂,我們人生當中,因為很多的感受經驗,而產生很多錯誤的想像,最後累積變成對三界一種執取,而行蘊就是執取──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楞嚴經》說到妄想有多可怕啊,我們一天打多少妄想?幾十億、幾千億個妄想,這些妄想你都會去實踐嗎?未必,是不是?但是當你的妄想跟執著結合一起,這件事情你就一定要去做──住,心有所住。
當你的心住在妄想,你對妄想產生執取的時候,這個妄想就會變成行動。
所以說行蘊也是妄想打久而來的啊!所以在我們生命當中,跟了生死最有關係的,就是:你要改變你心中的執取!
我們過去在三界當中,累積太多的生命經驗,尤其是對於快樂的感受,我們最容易產生顛倒的執取。因為它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就會誤認這就是我們的依止處了,就產生貪愛的想法,最後產生一種堅固的執取,一定要再得到它!這是什麼情況呢?
佛陀說:它就像一個小孩子,看到刀上的蜂蜜,去舔這蜂蜜的時候,感覺很甜啊,但是忽略了那鋒利的刀口,會把他的舌頭割傷。意思是說: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任何人都有痛苦;如果讓你的生命再來一次,不要說生三惡道,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再來一次,是不是?但是為什麼,你來生還會再來,為什麼?
就是因為我們在三界當中,有很多美好的快樂回憶,這些回憶我們給它太大的力量,由此而產生取著。就好比看到刀上的蜂蜜,卻不知道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這就是執著娑婆世界的顛倒相!
換句話說,在人生經驗當中,雖然有些快樂的感受,而這些感受,讓我們忽略:為了追求這種三界五欲快樂,所付出的痛苦,以及生死疲勞。
事實上,眾生生死的大問題,就在這裡,就是由於錯誤的想像,產生錯誤的執著,而行蘊是最可怕的,把它儲存成阿賴耶識,最後再變現果報,構成了生死輪迴。所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受跟想。因為我們太重視自己的感覺,喜歡跟著感覺走。
在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從感受中跳脫出來;因為感受所帶動的想像,往往是顛倒的。
【11】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
所以楞嚴經說: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你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通通跟佛法講的事實不合!
六根向外攀緣,正是生死流轉之本!
應該是用想來學習經典,再去思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而厭離娑婆;思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而欣求極樂。
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當然就要善用第六意識的想蘊。
我們現在的想蘊,完全被感受誤導了。如果你的修行,只是為了求來生的安樂,那就算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解脫道,臨終要保持正念,那麼六根帶給你的感受,你必須慢慢脫離,不能再說我喜歡什麼,要說我應該怎麼做。
好比我們做定課,修行人訓練心的第一步,就是定課。時間到了,是拜八十八佛的時間,雖然我的心情很不想拜,你會怎麼做呢?跟著感覺走嗎?你只要隨順它一次,下次肯定還會再來。所以,我們不能老是跟著感覺走,袈裟一披,香一點,開始拜──不能拜要它拜!只要堅持拜下去,就會發覺你的感受,剛剛不想拜的感覺消失了,因為它根本就是生滅的,所以在生命當中,你必須不斷地跟你的感受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我要告訴大家: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不是處於非常好的狀態──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眷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這時候你的感受不會很好,所以必須把住在身心世界的想蘊,轉成憶念彌陀。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首先,你的心要能夠不隨妄轉,這個妄就是你的感受,虛妄的感受。應該是利用美好的想像,培養一種美好的行蘊,變成一種願力。
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變成一種願望──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莊嚴;依報里有阿彌陀佛在說法,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樹上有鳥語華香等等,依這種想像產生一種願力,以願導行,最後以行蘊帶動想像,使令生命產生大逆轉!
生死凡夫的想,都是從外境來的,叫做心隨妄轉。修行人的想,是以願導行,以願力來引導你的想像。當你發覺心中的想法,已經漸漸脫離外境的影響,不入色、香、味…這表示你的修行快成功了。
只要能把握正念分明,雖然未斷惑證真,最起碼外境對你的影響,已慢慢淡薄了,你就做得了主!修行是內觀不是向外求。我們凡夫的心,總是向外攀緣,所以總是跟著感覺走;你現在要迴光返照,依止心中的願力來做引導,由願力來引導想蘊,把心隨妄轉改成以願導行,是用願望來帶動你的想像,而不是用感覺來帶動你的想像,關鍵在這個地方。
總而言之:整個修行止觀的過程,就是在做這件事情──把跟著感覺走的想蘊,轉成跟著願望走,也就是在改變這個想。
諸位都知道,經上說舍利弗尊者的脾氣大,嗔心比較很重,為什麼呢?因為他曾經做過五百世的毒蛇。關於這個公案,我再跟大家複習一次:舍利弗尊者在過去生中,曾經做一位商人,做買賣賺了不少錢,當然每個人對於金錢的看法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從小就沒有房子住,所以對房子有所執取,會把這些錢用來買房子,有些人喜歡買各式各樣的珍寶等等。舍利弗尊者當時的執著是什麼呢?黃金,特別喜歡黃金。幾乎把所有的錢,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之外,全部換成黃金。黃金多了之後怎麼辦呢,然後把黃金聚集起來,打造成一個寶瓶,藏在地底下。工作累了,再把黃金寶瓶拿出來看一看,所有的疲勞就消失掉,因為對黃金有所執取,所以他那一生,一共累積了七個寶瓶。但是,生命是無常的,當他的體力耗損了差不多,他就死了。色身死了,他的心並不死;我們的心是不會死的,是相續的,所以變成一條很大的毒蛇,藏在黃金的地方盤繞、守護著。只要有人靠近金寶瓶,它就出來恐嚇他,要不然就殺害他。因為這樣,結果生生世世輪迴,做了五百世的毒蛇。
你看一個人的執取,這種業力有多大啊!經過了五百世之後,因為這個人有善根,有善根的人有自覺、自省、自調的本能,突然發覺,我為什麼要守著這些黃金呢?黃金又不能帶給我快樂,為了這些黃金,我每天守護著,值得嗎?當一個人開始懂得自我反省時,他就有希望了──開始改變想法了,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黃金,拿去布施三寶。
有一天,這隻毒蛇,就慢慢爬到路邊,找到一位年輕人,對他說:我前生掙了一點錢,換了七個金寶瓶,我現在希望把它拿去供養三寶,你可不可以幫幫我,把我帶到寺廟去?這位年輕人被它感動,於是拿了一個扁擔,左邊放蛇,右邊放黃金,挑到寺廟去。如是如是的跟寺里的師父報告。後來這條蛇因為這樣的布施,沒有多久──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當它對黃金的執取消失時,那種招感蛇身的相續力量,也就消失了,結果升到忉利天去了。那麼,幫它抬扁擔的人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為什麼舍利佛尊者,會五百世相續做蛇呢?主要是行蘊的作用。因為他一開始看到黃金,就產生錯誤的想法,認為黃金是一種大功德、大安樂的境界,可以讓他離苦得樂,是生命的皈依處。這錯誤的想像,想久成思,變成一種願力、一種執取。
其實,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也是這樣,因為累積了很多快樂的經驗,而對娑婆世界產生貪愛,看不到它重大的過失。
所以我們的想,應該要如理思惟──從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從感受的刺激,這是整個修行的解脫經驗。
經中韋提希夫人,正因為有這種痛苦的感受,啟發她出離的想像,然後產生一種念念厭離的相續、堅定的皈依,佛陀才有因緣說這部經。
所以在修行當中,首先就是要觀照想蘊──遠離感受,依止願望。
【12】怎樣修行善業,有三種福德!
接著看第二個道前基礎。佛陀講修觀之前,先講到要怎樣修行善業,有三種福德:
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乙二、二乘之福─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乙三、大乘之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修行雖然是觀照想蘊跟行蘊,以正念為主,但都要以善業作基礎。本經雖然是修觀,也必須修三種善業作基礎。
第一個、人天之福:
首先修世間之福。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之恩,這是大福田;其次師長,對我們有教育之恩;第三個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殺盜淫妄等十惡業,殺生的業最重,如果你殺害眾生,臨終的時候,冤親債主會障礙你往生,所以特別提出要有慈悲心,不能有殺生的行為。
第二個、二乘之福:
第二種福,是同二乘人的出世之福。也就是受持三皈,出家二眾要受持具足戒法,不得毀犯威儀。這是專講到小乘的戒行。
第三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發菩提心、廣修六波羅蜜、乃至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這一句是利他的行門,是指把這些道理宣揚出去,勸勉別人一起修行。
這是整個止觀的基礎,就好比是房子的基礎,所謂福德資糧的基礎。
【13】圓滿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黃色!
第三段,佛陀正式開示修學止觀。本經的十六觀法,真正的修觀是前十三觀,最後的十四、十五、十六這三觀,是講三輩九品的往生位次,屬於果地功德。
這十三觀,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分二:乙一事觀---十三觀。乙二、理觀---一心三觀。
乙一事觀---十三觀
十六觀經,是先從日觀觀起;這個日是指落日,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確定我們往生的方向。極樂世界是在西方,阿彌陀經有講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所以落日是指西方。
第二個,幫助我們認識極樂世界的光明相。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種金黃色,菩薩就不一定,菩薩的光明是各式各樣。但是圓滿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黃色。這種金黃色,佛陀告訴我們就像落日,不刺眼。如果你去看正午的太陽,就會刺眼;落日的陽光,我們的眼睛可以去看,是光明而溫柔的,是那種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觀是極樂世界整個光明相的基礎。
這個是總相觀。接下來的依報觀有:水觀、地觀、樹觀、池觀、總觀、華座觀。依報的莊嚴,是誰住這裡呢?正報的佛菩薩像觀。在十三觀里,只有這一觀是屬於觀像念佛。因為我們未曾看過佛菩薩,想像不出來,所以佛陀慈悲教我們先觀佛像──佛菩薩像觀、佛身觀、觀音觀、勢至觀;先觀聖像,有概念之後,再作觀想。
正報觀想成功之後,整個綜合的普往生觀,最後是雜明佛菩薩觀。
所以它的觀想次第是:先觀想落日,做為極樂世界的總相→然後再觀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再觀正報莊嚴→再觀想蓮華的開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想,普往觀。蓮華呢,先作蓮華合起來想、再開想──華開見佛悟無生。
【14】建立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堅定願力!
在整個依報、正報,和綜合觀裡面,最重要的是蓮華觀,所有佛菩薩之台座,都是坐蓮華台,所以通於依報,也通於正報。
蓮池大師說,極樂世界最重要的觀想,就是蓮華觀,因為你往生到極樂世界,第一個去的地方是哪裡呢?
對了!就是蓮華受生。
你必須跟蓮華建立很親密的因緣,你跟它因緣深,它就會在你生命當中出現;你有行,就有想要去取,所以整個修觀當中,要特別注意蓮華觀。
關於這個修觀方法,妙宗鈔智者大師說:在修觀的時候,必須適當的跟娑婆世界做對比,使令我們生起厭離之心。雖然本經並沒有描述娑婆世界,但是你要加以對比。也就是你觀想極樂世界之後,還要思維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如何作對比呢?智者大師說:我們在修這十三觀的時候,要有四種對比:
第一、苦、樂的相對:要經常告訴自己,極樂世界是但受諸樂,無有眾苦;娑婆世間是多諸苦惱;必須把這種不同的情境,想像、對比出來。
第二、貴、賤的對比: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黃金、眾寶所成,特別的高貴;娑婆世界都是泥沙、磚塊…完全是污穢的泥土所構成的,是卑賤的。
第三、垢、淨的對比:這裡的垢、淨,主要是指受生,娑婆世界是在污穢的胞胎受生;極樂世界,是在清淨、微妙香潔的蓮華中受生。
第四、粗、妙的對比:什麼叫粗呢?意謂:不得自在。在娑婆世界,就算你福報再大,也不得自在。好比你想要吃好吃的東西,不是有錢就行;你的腸胃要好、還要有人在賣、而且你的心情要愉快,才吃得下…必須很多因緣具足了,那種快樂的感受才會出現。很多快樂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報,是不得自在。總之,必須要很多人配合、你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快樂才會出現。極樂世界不一樣,極樂世界的快樂是大自在,可以令你心想事成。你想吃東西,不必假藉別人煮,跟別人都沒關係──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受用的東西,都是自然現前,真的是一個心想事成的世界,也是一個大自在的世界!
所以,我們在修這十三觀時,同時要把四種對比出來:第一個苦樂的對比,第二個貴賤的對比,第三個垢淨的對比,第四個粗妙的對比。這四種對比,能建立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堅定願力。這是修觀要注意的重點。
【15】是你自己的心把你帶到地獄去的!
這是事觀,再看理觀。
智者大師在《妙宗鈔》,講到理觀時,有提到兩個重點:
乙二、理觀─一心三觀。分二:丙一、通義。丙二、別義。
丙一、通義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丙二、別義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
因緣所生法,就通義來說,是指五蘊身心,但是智者大師認為五蘊太廣,觀察想蘊就可以了。
什麼是想蘊呢,智者大師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壞的方向想,當現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緣,跟著感覺走的時候,啟動了惑、業、苦生死輪迴;當想蘊隨著心中的菩提願走的時候,轉五蘊成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他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
簡單的說,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呢?智者大師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麼,現前一念心性,用空、假、中來觀,就能夠轉識成智,這是一般聖道門的通義。但就淨土宗來說,把這一心三觀回歸到淨土,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
所以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同樣是一心三觀,把它落實到淨土宗,它是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這是講到理具。十法界因緣果報的圓融體,在那裡呢?就在我們一心當中。
好比這個人為什麼墮到地獄去?因為他內心有地獄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獄的業力,使令他墮到地獄去,是他的心把他帶到地獄去的!
同樣的道理,這個人為什麼升到天界去?是因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業力,所以就上升到天界去了;這個人為什麼到淨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淨土的業力,和淨土的思想,特別是思想,就能往生到淨土去。
因此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就是說:生命是你的心變現出來的!這一點很重要。你能夠到十方世界,也是你的心把你帶去的;是你的心去了,你的果報才會出現。
所以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存在我們一心中。
我們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隨時會傷人,也有很多價值不凡的寶藏。
《楞嚴經》上說:如果你是向外攀緣,心隨妄轉,就啟動了惑業苦生死之門,所以生死輪迴的相續,是我們自己招來的、是我們自己去攀緣外境造成的。如果我們能迴光返照,安住在往生淨土的願力中,不跟著感覺走,這時候就啟動了心中的寶藏──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所以《楞嚴經》說,我們的心,有兩個門:一個是生死之門,一個是涅槃之門。
【16】把過去帶有感情的攀緣心,轉成一種正確不顛倒的智慧!
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人生死業力重?
我們可以觀察:同樣念佛人,有些人臨命終時,很容易跨越生死輪迴,然後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到淨土去。如果生死業力大的人,他就是跳脫不出去,他的生死業力太強了!
什麼叫生死業力強?
《楞嚴經》上說:攀緣心重,生死業力則強!
所以平常生活中,如果你的情緒,很容易被外境牽動,快樂和痛苦都很強烈,因為你的攀緣心太重,創造生死的業力也就強。如果你遇到不好的因緣,雖然有一點痛苦,但對事情都看得比較開,有點淡泊世事,你的生死業力也就比較淡泊,往生的力量強,容易往生。
《楞嚴經》完全依據攀緣心跟安住心,來判斷我們生死業力的有無、輕重。如果攀緣心重,容易被外境牽動,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沒有用,還是跳脫不了感受的刺激所產生的妄想力。
所以,修行人平常就要養成向內安住的習慣,幫助我們住於涅槃寂靜,這樣才有可能達到臨終的正念。
所以說:整個生命的流轉跟還滅,是你的心決定的!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也是你的心決定的!
這是講到性具。所謂理具事造,理具是從體上來講,事造是從相上、作用上來講,體、相、用是一不是二。事造: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當我憶佛、念佛時,我的心就具足了彌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
往生是從你心中栽培出來的!
有些人說:唉呀!極樂世界這樣遠,十萬億佛土!倒不如往生到彌勒兜率天。理由呢?因為它在三界之內。正是外行人講外行話!能不能往生跟距離沒有關係!不用管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果能一念相應,就算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你照樣往生;不相應,就算就在你家隔壁,你也去不了。
講這句話,表示你是心外求法。
事實上,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不構成往生的障礙,是你的心準備好了,阿彌陀佛自然就現前。
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時候,不要管它是十萬億佛土,或二十萬億佛土,只管你自己相應了沒有?準備好了沒有?你準備好了,阿彌陀佛就給你感應,阿彌陀佛隨時可以跟我們感應,問題是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
我們的思想,必須要調整為往生的思想。
以蕅益大師的標準說,一個信、願真實具足的人,臨終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就是一念相應就夠了;如果你心態沒有準備好,你的想法還是跟著感覺走,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心還是很重,還想擁有、執取很多東西,信願不具足。蕅益大師說,就算你把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不得生。
很多人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種觀念是不對的!重點在你的思想準備如何。信、願是根本,佛號是枝末,為什麼我們要修觀,就是要調整心態,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讓它在心中變現出來;對於娑婆世界的顛倒想法,慢慢就會改變。也就是從苦樂的相對、貴賤的相對、垢淨的相對、粗妙的相對,慢慢地改變自己的思想。其實修行就是要跟自己溝通,我們過去薰習很多錯誤的想法,現在用道理跟你內心深處溝通;就是讓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溝通,你必須說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說服別人,說服你自己──要真實的放下娑婆,要真實的為菩提,要求生淨土,這樣就對了!
所謂:修止觀,觀想念佛,就是進入到你的內心深處,跟你自己溝通;去糾正過去無量劫來,生命經驗所留下錯誤的顛倒想法,這就是我們作觀的目的,也叫做轉識成智──把過去帶有感情的攀緣心,轉成一種正確不顛倒的智慧。
【17】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的好處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3卷/共20卷)
本經的修學宗旨,簡單說就是在這個觀字,這是念佛法門中的一種觀想念佛,透過這十六種觀想方法,能夠加強我們對極樂世界堅定的信仰和願力,以達到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效果。
怎麼觀想呢?本經當中有講到兩種觀法:一種是事觀,一種是理觀。
剛開始是事相的觀察,也就是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有三大段的觀察:
首先,先觀察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我們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它的環境如何呢?本經清楚的講出了四大主題:第一個是大地莊嚴,第二個是寶樹莊嚴,第三個是池水莊嚴,第四個是蓮華莊嚴。這四個主題,就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受用的環境。
其次,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有三個主題:佛陀的莊嚴、觀世音菩薩的莊嚴、大勢至菩薩的莊嚴,也就是觀想西方三聖的莊嚴。
前面是觀想極樂世界種種的正報、依報莊嚴,觀想成功之後,第三個是屬於動態的。也就是說:極樂世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如何跟極樂世界產生一種相互作用,這個很重要!這是臨終往生的一種觀法──觀想你生到極樂世界
的蓮華中,先觀蓮華合起來,再觀蓮華開後,見到虛空中西方三聖放大光明,照耀你的身心,當下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華開見佛悟無生。
簡單的講,我們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是先觀想極樂世界靜態的依報跟正報,然後再觀想自己的身心世界跟極樂世界動態的相互作用。
這樣的觀想有什麼的好處呢?其實,這就是一種淨法薰習!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真實功德相,當我們在雜染、不淨的心中,觀想極樂淨土的殊勝莊嚴,以及西方三聖的莊嚴,自然會生起一種清淨的效果。
這當中有兩大效果:
第一個、淨除業障:能夠把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殺、盜、淫、妄生死罪業,慢慢的消滅掉。
第二個、生於佛前:這是約臨命終來說,即能感應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往生西方。
這就是本經所說的事相觀察。
【18】借那些莊嚴相,來啟發我們往生的願力!
智者大師在《觀經疏》,還提出了理觀,就是每一觀都必須配合理性的觀察。關於理觀,智者大師作了一首偈頌,整個十三觀,你一定要把這首偈頌,熟記在心,所謂的: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在這一首偈頌當中,有提到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引導修行者云何應住。我們要永遠記住修行人的安住處只有一個,那就是向內安住。極樂世界的功德在哪裡?就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它是自性裡頭本來就具足的。所以我們在修觀時,一定要向內安住,不能被外境干擾,而產生任何的攀緣,這是修觀的第一個觀念。
也就是在修觀之前,要懂得安住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先求安住,再求調伏。如果你的腳跟沒有站穩,那就沒有任何的功德可言。所以安住的時候,是法界圓融體,而整個法界功德在哪裡呢?作我一念心,就在我的心中。這就是攝用歸體。
第二個、依體起用,藉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當我們憶念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時,就已經進入彌陀的功德法界了!這是從一念心性起觀,所以說是藉相修心。
換言之:在修觀的過程當中,重點不在極樂世界觀察得多清楚,而是從觀想中,你得到什麼樣的啟示?你的內心是不是產生一種嚮往、一種往生淨土的願力。這種心態很重要。這個觀想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心態,透過這個觀想,淨法薰習──把我們貪戀娑婆的心態,改成往生淨土的心態。
如果:你只是把阿彌陀佛觀想得很清楚,信心、願力不足,這叫禪定,跟往生沒有關係!所以在修觀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借相觀心,重點不在那些相,而是借那些莊嚴相,來啟發我們往生的願力,這是我們修觀的人一定要清楚的。
總之,這裡的理觀重點:第一個向內安住,第二個藉相觀心,這兩個道理我們在修十六種觀想時,一定要謹記在心,必須跟事觀配合。透過如理如法的事觀、理觀雙行,我們的心態就會改變。
【19】發起真正求往生的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怎麼改變呢?開始圓發三心,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本經當中,講到往生的心,是以三心來代表: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
一:至誠心愿作佛心
二:深心求往生心
三:回向發願心度眾生心
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必須發三種心:
第一個:至誠心:智者大師解釋說,至誠心是指真實而不虛妄的心。所謂真實的心,智者大師說,就是正念真如。也就是仰信我們這一念心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沒有任何相狀,快樂的相狀、痛苦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當我們這一念心性,安住在真如,不起任何的顛倒妄想,用這種心來拜佛、念佛,這個叫做至誠心。至誠心其實就是一種智慧的心。臨命終時,你能真實的安住真如,不隨順攀緣心而轉,就叫至誠心。
第二個:深心:何謂深心?智者大師說:佛果深廣,發願祈求成就。意思是說:十方諸佛有無量的功德莊嚴,希望我也能一一成就。深心,就是一種好樂修學功德之心。前面的至誠心是一種智慧之心,這是一種福德之心。
第三個、回向發願心:這是一種大悲心。真實的回向發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都能求生淨土。從這裡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臨命終時,必須以智慧心、福德心跟大悲心,三心結合,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所以曇鸞大師解釋這三心,把它匯歸成兩種:
一種是願作佛心,這是偏重於智慧跟福德,一種上求佛道的心。
第二個是願度眾生心是大悲心。
依止這兩種心,而發起真正求往生的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本經很強調一個觀念,就是說:你能不能往生,跟念佛多少,沒有直接關係,關鍵是在能念的心──你念佛的心態很重要!如果你用貪戀娑婆的心來念佛,這個佛號就變成人天的福報,所謂諸法無性,境隨心轉。你的心才是主導者!所以在整個修觀過程當中,就是不斷地調整我們的心態。
【20】修學淨土宗的人,心中的願力很重要!
接著看下一科:甲五、臨終正念--成就九品:
透過三心的修學,我們可以將往生淨土的人,分成九品;九品當中,又分成上輩、中輩、下輩三類。這地方,善導大師將上輩的三品,判為是遇大凡夫──這種人具足了三心。所謂三心就是菩提心,具足三心的菩提心,而且廣修菩薩的一切善行。換句話說:不但三心具足,而且福德資糧也具足。這是屬於上輩往生的。這裡是指凡夫,沒有說是聖人,所以三輩九品全部都是凡夫。
其次,中輩的三品,是遇小凡夫──是說這個人的三心不具足,缺乏大悲度化眾生的心,但是臨終之前,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回小向大,因為還有小乘的習性,所以是中輩往生。為什麼有些人往生極樂世界,證得小乘的果位?就是因為過去小乘的種性還存在,所以先證得小乘果。
最後,下輩的三品,是遇惡凡夫。事實上,一般人對於下輩往生,都會感興趣,這種人是怎麼回事呢?雖然他有堅固的大乘善根,但是也有過失。也就是善根當中,還夾雜著罪業。但是,這個人臨命終時,智者大師說他遇到了兩件事:
第一個、為苦逼迫:我們都知道有善根跟沒有善根的人,平常看不出來,但是遇到逆境的時候,他的善根受到刺激,會生起出離心;沒有善根的人,遇到惡境的刺激,他會自暴自棄。所以這個有大乘善根的人,雖然有殺盜淫妄的過失,但是臨命終時,遇到痛苦的逼迫,激發他出離的善根,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此遇善人:是說這個人因為遇到了大乘善知識的開導,善巧的把他的大乘善根慢慢地啟發起來,所以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提起正念,帶業往生。這是遇惡凡夫,是有大乘善根的惡凡夫。
由此可知,淨土宗確實是他力法門,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我們修來的,不是以修多少布施、持戒、忍辱這些資糧來判教。因為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沒有一樣是我們修來的,那完全是彌陀本願功德所成就的,所以關鍵是在感應道交。你感應彌陀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功德,你感應彌陀三分,就有三分功德。關鍵點就是:你感應的心力有多強!
修學淨土宗的人,心中的願力很重要!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培養一種堅定的願力──以願導行,這個行又能加強你的願力。大乘經典上說,一個念佛人跟一般世間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世間人也修善,我們也隨喜一切善,但世間人沒有發願,我們淨土宗的人──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一切眷屬悉皆舍離,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因此,我們在培養願力的時候,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每一次都要憶念自己的願力,一定要遵守自己所發的願,等到臨命終時,這個願力就會表達出來,不會讓我們失望!
很多人修行,心中沒有發願,沒有發願,你的修行就沒有強大的引導力,就很難抗拒阿賴耶識的生死業力。
我們要知道,隨業往生跟隨念往生最大差別在哪裡?這個念到底是指什麼呢?
當然是包括了信仰和願力,但主要是在願力──就是你往生的願力。臨命終時,如果你的願力沒有現前,那你就作不了主,會被生死業力牽著走。而這個願力是怎麼來的?就是從你平常事觀、理觀,點點滴滴的觀察,來加強你的願力呀!等到臨命終時,那個願力就會表現出來──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的願力,這個時候就會現前,引導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是這個意思。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藉事修心的整個思想。
【21】具足這六種成就,就可以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
看下一段,第三大段的隨文釋義,正式解釋經文。
甲一、序分。分二:乙一、證信序。乙二、發起序。
乙一、證信序
標聞說時處-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引大眾同聞:聲聞眾-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眾-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序分當中分兩科:第一科正信序,第二科發起序。正信序又叫通序,是通於佛所說一切的經典。每一部經為了取信於後人,都必須說明這部經的六種成就;具足這六種成就,就可以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
第一段標聞說時處: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一段經文,先標出五種成就:信、聞、時、主、處。
一、如是是指信成就:如,意謂恆常不變,真實不虛。是說以下所說的道理,真實不虛,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二、我聞是指聞成就:這個道理是怎麼來的呢?我聞。聞是指阿難尊者親耳所聞。標出我聞的意思是說大乘佛法是有師承的,不像外道。注釋<唯識三十頌>的<成唯識論>有說到:外道有很多道理,是在打坐當中看到的境界。好比說在禪定當中,看到牛升天了,以為牛能升天,就持牛戒、持狗戒…完全都是自己打妄想、想出來的。所以外道的道理沒有傳承。佛法就不是這樣了。佛法的真理,一定是由諸佛出世宣說,經弟子們的口耳相傳留下來的。所以如是我聞這句話,表達了大乘佛法是有傳承的。
三、一時是指時成就:這是指時間。因為來參加法會的人很多,有人、天人、鬼道、蟒蛇…每一道眾生時間都不同。所以以一時來表示一種師資道合──當說法者和聽法者,兩個因緣成熟時。本經按古德的推論,應該是在釋迦牟尼佛晚年時宣說的,也就是在七十歲以後宣說的。
四、佛這是主成就:我們的本師釋牟尼佛,就是這部經的主講者。
五、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一般稱做靈鷲山。佛陀有兩個地方講經次數最多,一個是給孤獨園,一個是靈鷲山。以上是五種成就。
再看眾成就,與會大眾有哪些呢?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同聞的大眾有兩類:第一個是聲聞眾,第二個是菩薩眾。聲聞的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固定聽法的常隨眾,不論佛陀走到哪裡,這些僧眾都一直跟隨著佛陀。另外臨時來參加聽法的,就是菩薩眾,有三萬二千之多,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法王子,為最上的首領。
本經的正信序──在六種成就當中,其中時和處,這兩個成就很特別。其實,本經佛陀同時宣說了兩次。經文裡面有講到,因為韋提希夫人被關在王宮裡面,沒辦法出來,佛陀就帶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到王宮為韋提希夫人說法。所以第一次的當機眾,除了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韋提希夫人,還有五百個侍女。佛陀第一次宣說是這樣的因緣。講完之後,回到了靈鷲山,佛陀要阿難尊者,為這些大比丘眾、菩薩眾,再宣說一次,所以本經總共說了兩次。這是記載第二次說法,時間和空間的情況。
【22】修行的一個增上緣-以苦為師!
乙二、發起序。分二:丙一、正明殺父。丙二、明欲害母。
丙一、正明殺父
發起序又叫作別序。每一部經的說法因緣不同,它是發起佛陀宣說本經的個別因緣,所以叫發起序。
這一科有二段:第一段是正明殺父,第二段是明欲害母。因為阿闍世王想殺害父親,又要殺害母親,這樣惡逆的因緣,而發起本經的因緣。先看殺父的因緣,總共有四小段,看第一段經文:
為子幽禁: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爾時,就是前面說的一時,佛陀說法因緣成熟的時候。當時在摩伽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國王是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有一個太子,名字叫阿闍世。阿闍世翻成中文叫做未生怨,就是他還沒有出生之前,跟他的父親曾結下了怨結。這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有一個習俗跟中國很像,小孩子一出生先算命;那算命看了阿闍世,就說這個小孩長大之後,一定會殺害他的父親,做出這樣的預言。所以頻婆娑羅王聽了之後,非常害怕,也非常生氣,就叫人把阿闍世從樓閣上摔下來,要把他摔死。但是阿闍世是有大福報之人,沒被摔死,僅斷了一根指頭。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就不忍心,趕緊把他抱起來,把他扶養長大。因為他從小被算命──他未生之前就跟他的父親有怨恨存在,所以叫未生怨。
阿闍世在做太子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就是提婆達多出家之後,不修正法、不修止觀,喜歡修神通。但是目犍連尊者、舍利佛尊者…所有的比丘,都不教他。所以提婆達多就去找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是他的親弟弟,在他的請求之下,阿難尊者就起了慈悲心,教授他神通。學會了神通之後,提婆達多尊者就起高慢心,認為自己可以取代佛陀了,於是就運用神通力,去迷惑阿闍世,說:世尊已老應當退位,由我來做新佛;老王也是年邁,應該由你來做新王。新王護持新佛,這樣不是很好!所以就慫恿阿闍世太子,推翻他的父親,取得權位。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緣,為什麼他能夠說服阿闍世去殺害他父親呢?因為提婆達多如實的告訴阿闍世,說他父親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就從樓上把他摔下來,準備要害死他。阿闍世聽了之後,起了怨恨之心,所以他就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抓起來,關閉在有七重的室里。所謂七重就是有七道門禁,非常嚴密的深宮之內,而且規定所有的臣子,都不能去探視他,目的就要餓死頻婆娑羅王。到底阿闍世王跟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過去生曾結下什麼怨恨?我們說明一下:
其實,頻婆娑羅王前生也是一位大國王,有一天他在森林中狩獵,他的狩獵技術非常的好,但是這一天,卻沒有狩到任何的動物,他就惱羞成怒,非常生氣。剛好在樹下,看到一位修行人在打坐。他就把怨氣,發在這修行人身上,就是你在這裡打坐,所以我整天都沒有狩到動物!就叫士兵打這個修行人,把他給殺了。這個仙人臨死之前說:王啊!無故殺我。我來世必當報仇!他說我在這地方打坐,也沒有招惹你,你無緣無故把我殺了,來世我一定要報此仇。我們都知道:誓願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管你是發好的願,還是發壞的惡願。因為他的咒願是來生要報仇的,所以有願就有緣!
我們講諸法因緣生,其實你發了一個願,就是一個緣,因此構成父子的因緣,也就構成了未生怨。所謂內因外緣──提婆達多的挑撥,是一種助緣;但是他的內因,上輩子就結下那個惡因緣。這是講到阿闍世王殺父的過程,先把國王關閉起來,然後斷絕一切的飲食。
接著看第二段:
夫人奉食:
國太夫人,韋提希,恭敬大王,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萄漿,密以上王。
但是國王有一位夫人,就是他的王后叫韋提希,雖然國王被抓之後,已經失去了整個大權,可是韋提希對於大王,不因為權勢的關係,還是心存恭敬。因為她平常對大王很恭敬,即便他現在變成了階下囚,她內心對大王的恭敬,並沒有改變。於是她就每天把自己的身體洗乾淨,而且以奶酥、蜂蜜和炒麨熟的,塗在她的身上。也就是她準備了三樣東西:第一個就是酥,酥是牛奶煎成的乳酪,非常營養。第二個麨,這是五穀磨成粉,然後再用乳酪把它炒熟,最後再用蜂蜜調和成麵餅。塗在身上,衣服穿起來,別人就沒有看到。也打開她身上的瓔珞掛飾,在這當中盛滿了葡萄漿,秘密的送給大王食用。因為頻婆娑羅王被關起來的時候,阿闍世王命令一切的百官,不準會見大王,但是並沒有禁止王后去會見大王,所以王后可以自由出入,因此就私底下提供國王飲食。
聖為說法:
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大王吃了韋提希夫人的麨和漿之後,為了表示恭敬,他就求水漱口。我們佛弟子要做功課之前,吃了東西都要先漱口,表示恭敬。漱完口之後,合掌、恭敬,向靈鷲山遙遙地禮拜世尊,而且講出他心中的話,說:大目犍連尊者,他是我平日最親近的善知識,希望他能夠以慈悲心,來為我授八關齋戒!他這個時候,想求受八關齋戒,心中有這樣的期望。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這時候,頻婆娑羅王被關在七重室內,只是想要求授八關齋戒,但事實上,有兩位尊者來,一位是授戒,一位是說法。那麼,目犍連尊者如鷹隼飛,鷹隼就是老鷹,這是形容尊者的飛行神通極速,很快就飛到王宮。天天來為大王授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夜受持的戒法,早上受戒,隔天明相出來(天亮了),戒體就自然失掉,然後再重受一次,天天如此。但是,除了天天為他授戒,世尊同時派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每天來為他說法。
從經文來判斷,應該是為他說小乘的無常、無我道理。因為到後文,頻婆娑羅王是證得小乘三果阿那含。所以應該是為他說聲聞人苦、集、滅、道的苦諦,是從苦諦切入無常、無我。這是講到頻婆娑羅王被關之後,發心受八關齋戒,而且聽聞無常、無我的道理。使令他明白這個道理,思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變化,完全受業力的主導,沒有辦法作主的。
法食延壽: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這樣的因緣,經過了三七廿一天。大王因為得到韋提希夫人的麨蜜,來滋養色身,又有受戒、聽聞佛法,來滋養他的內心世界。所以他的身心,特別地和順,也非常的喜悅,表示他的心情很歡喜。
在這段序分當中,說明阿闍世王害父的因緣,啟發了頻婆娑羅王修道的善根。古德說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得到二個啟示:
第一個、顯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多諸惡緣。我們今天生長在末法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你想繼續在三界中輪迴流轉,你要知道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修習善業,一定是得到善的、快樂的果報,沒有什麼障礙,因為惡因緣少。但是越到末法時代,雖然你的福報,會帶給你快樂,但是你要注意一點:娑婆世界的福報,到了末法時代,多帶有業障,障礙特別多──快樂當中,有諸多的不如意!
好比:以頻婆娑羅王來說,身為國王,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想害他。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留意:不要以為你福報大就沒有事!因為末法時代,人跟人之間的問題很嚴重,對立、仇恨心越來越嚴重。你的福報無法完全保護你,就是變成快樂中夾雜著障礙。末法時代的快樂,是一種障礙因緣,正如佛陀說的一個甜美的食物,夾雜著毒藥,越到末法,毒藥的比例就越來越重,因為人心都變得邪惡了,所以在五濁惡世,多諸惡緣。
第二個、顯發眾生是以苦為師。這是說:身為娑婆頻婆娑羅王,你看他學佛這麼久,也沒有說要受八關齋戒,因為生活太安逸了。等到他兒子要去傷害他,他的第六意識跟苦受一接觸,讓他對苦生起出離之心,才來求受八關齋戒。所以說痛苦的因緣,往往就是修行的一個增上緣-以苦為師。如果沒有受到這些痛苦的刺激,他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來受持這些戒法。這地方是講到阿闍世王本來要害他父親,結果反而使令他的父親,因為這個因緣而成就了三果,這是講這部經的第一個因緣。
【23】本經真正的發起因緣(一)
再看第二段。真正的發起序,其實不是阿闍世王要害他父親,真正發起本經的因緣,是阿闍世王想害他的母親,才啟發佛陀說法。當阿闍世王要傷害他父親時,佛陀並沒有現前為娑婆頻婆娑羅王說法,佛陀是派富樓那尊者去為他說法。但是韋提希夫人不同,她有大乘善根,所以佛陀親自來說法。因此,本經真正的發起因緣,是在第二段。阿闍世王害了父親之後,接著想要害母親,才引生佛陀說法。
看經文:丙二、明欲害母
欲害母: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這時候,阿闍世來問守門人。這個時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阿闍世王把他父親關了二十一天之後的某一個時間。因為他想這個人二十一天沒有吃飯,又沒有喝水,一定會死的。所以就問說:我的父親壽命還在嗎?再確定一下。這個守門人就如實地回答,講出了二個重點:首先說王太夫人,每天以身體塗麵餅,還有在瓔珞當中盛了葡萄汁,秘密的送給國王吃。其次,目犍連尊者跟富樓那尊者,每天從虛空以神通力飛來王宮,為國王說法。這二個人,我都沒辦法去阻止,為什麼呢?第一個王太夫人,大王也沒有說過,禁止王太夫人進來;第二、沙門有神通力,我也沒辦法禁止。所以守門人,只好把這些事情,據實的稟報阿闍世王。
阿闍世王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就對二個人生氣:第一個罵她的母親是賊。為什麼她是盜賊?因為他父親頻婆娑羅王是賊,她跟盜賊為伴,所以也是盜賊。第二個罵沙門是惡人,用幻化的咒術,來迷惑人間,使令國王餓了二十一天,還沒有死。他這時候一發怒,就手持利劍,往他母親的宮殿走去,想要殺害他的母親。
我們都知道前面的經文──當阿闍世王要害父親時,並沒有太多人反對,因為他們過去生本來就結了惡緣,所以在二十一天當中,也沒有人勸諫他。但是他要殺害母親這件事,就嚴重了!因為印度是一個父權的社會,母親並沒有任何的權力,所以父親對於子女的愛,是有偏私的。只要能夠繼承王位,能夠為他打天下,父親對這個子女,就有多分的偏愛,所以父親的愛,在古時候是有所偏私的。但是母親不同,因為母親什麼權力都沒有,對子女的愛,是平等無私的,所以殺母親極度不合理,因此引起朝野大眾的共怒!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4卷/共20卷)
前面講到丙二、明欲害母。
《大乘起信論》講到我們修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破和合識,一個是斷相續心。這個和合識,就是五蘊當中的想蘊,主要是第六意識對外境的種種想像。想像之後,當然會產生貪愛,所以破和合識,其實就是要破除我們對娑婆世界貪愛的想像。
以本經來說,頻婆娑羅王跟韋提希夫人,都是大福報之人,一個是國王,一個是王太后。他們的想像一定是跟外境堅固的結合一起。因為他們遇到的人、飲食乃至種種的受用資具,都是如意、安樂的境界,所以要他們破和合識,基本上很困難。當快樂的感受,不斷的刺激他、誘惑他,要他斷然地放下樂受,並不容易做到。但是遇到了逆境的刺激,第六意識便生起出離心,為什麼?因為他有願力──一個有願力的人遇到逆境,會啟發他的道行;一個沒有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只會自暴自棄!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這兩個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有善根的人,只是在福報當中,一時的迷惑,等到善根被啟發,就能夠斷然地求受八關齋戒、聽聞佛法,一個證得三果,一個求生淨土,不容易啊!這都是遇逆境的刺激而產生的。他能夠在逆境當中,破除合和識,使令第六意識的想蘊,脫離了外境的色塵,跟內在的感受──所謂迥脫根塵。這是第一點,出離心。
但是,他真正要做的是斷相續心,也就是第七意識的執取,這個就要靠智慧了。因為聽聞佛法,只是一種基礎的出離道心,想要脫離三界的系縛,還得靠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斷念念執取──相續的心。而頻婆娑羅王,這兩點都做到了,他一開始就有出離心,求受八關齋戒,又聽聞富樓那尊者說法,所以一方面破和合識,一方面斷相續心,果然證得三果。這是講到本經緣起當中,關於頻婆娑羅王的情況。
那麼,阿闍世王本來是跟他父親結惡緣的,因為母親過來幫助頻婆娑羅王,所以引起了阿闍世王的遷怒,也要殺他母親,這件事情當然引起了嚴重的反對,我們看經文:
良臣諫: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舍劍,止不害母。
正當阿闍世王拿了利劍,想要殺害韋提希夫人的時候,阿闍世王有兩個大臣,其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名字叫月光,這位大臣的特點是聰明多智,非常有智慧;還有一位叫做耆婆。耆婆跟阿闍世王是同父異母的小弟,都是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一般俗稱王爺)。耆婆大家都知道,他是當時一位有名良醫,依止目犍連尊者修學。
這兩個人就勸諫大王說:臣聞毗陀論經說,這個臣是指月光大臣,雖然這時候耆婆並沒有講話,但是他也認同月光的看法。月光所引用的毗陀論,就是吠陀經典,這是古印度婆羅門,最重要的一部經典,等同基督教的聖經。因為月光的地位只是一位臣子,阿闍世王是太子,怎麼勸諫太子呢?只好引用這部經,意思是說: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們婆羅門教所信仰的聖經─吠陀經典說的。
他說:劫初已來,劫初是指自有人類以來,的確有很多很多的惡王,為了貪求王位的緣故殺傷他的父親,有一萬八千人之多,從古以來確實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是,未曾聽聞過,有哪一個人惡到要殺害自己的母親,這非常不合情理。因為母親對於子女沒有任何的偏心,完全是平等的關愛。大王今天要殺害母親,這種違逆之事,已經嚴重污染我們剎利種!
污剎利種這句話,就講得很嚴重了!因為古代的印度有四種種姓階級:
第一個是婆羅門,這是最高的宗教師,負責祭祀、祈禱。
第二個是剎帝利,是王族、大臣,處理國家事務的。
第三個是吠舍,就是一般的農民勞工,還有商人。
第四個首陀羅,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奴隸,以及從事殺生工作的人。
阿闍世他們的種姓就是剎帝利,是屬於第二個貴族。所以月光對他說:你這樣做,已經傷害到王族的身份,等同於首陀羅跟賤種一樣。身為臣子,我們不忍心見聞這件事情。換句話說,我不苟同你的行為,你這個行為,不是王族應該做的事,等於是(首陀羅)奴隸所做的事情一樣。月光這樣講,話已經講得很重了,而且引毗陀論經來證明這個道理的真實性,所以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我們不應當跟你共住了。
古印度對於種姓階級很嚴格,各個種姓,不能住在一起。意思是說:你做這件事你已經不是貴族,變成賤族了!我們不和你住在一起了。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這二位大臣說完之後,為了防備阿闍世王有殺害的舉動,手按著劍,就慢慢的退回去了。那麼,阿闍世王聽到月光大臣的話,驚怖惶懼,因為他知道─如果失去了這兩位大臣的心,就可能失去了民心,所以感到恐怖害怕。但是,他還存一絲的希望,希望透過跟耆婆的兄弟關係,得到耆婆的支持,於是就對耆婆說:汝不為我耶?你是我的親弟弟,難道你也不幫忙我嗎?耆婆白告大王說:慎莫害母!我給你一句忠告的話,一旦你害了母親,最後你一定會眾叛親離,對上-得不到百官的擁護,對下-失去廣大的民心,你這個大王就做不成,後果不堪構想。所以耆婆就提出勸諫,絕對不能殺害母親。
王聞此語,懺悔求救,這時阿闍世王知道事情嚴重,連他親弟弟都講出這樣的話來,就向他們懺悔,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把劍丟掉,不殺害他的母親了。
【24】本經真正的發起因緣(二)
看下一段:敕幽閉:
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阿闍世王雖然不殺害他母親,但是又怕他母親去幫助頻婆娑羅王,所以就把她關起來,命令內官(這是宮中專門管女眷的女官),把他母親關在深宮之中,使令她不能夠自由的出入。
這段經文我們要說明一下:前面阿闍世王將他父親關起來,不送飲食,想要活活的餓死頻婆娑羅王。但是這段經文,他只是限制韋提希夫人的行動,還有送飲食給她,不敢傷害他的母親。因為前面耆婆說過:慎莫害母,所以只是不讓她自由行動而已。
古德說阿闍世王之所以不敢傷害母親,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他不敢違背婆羅門的宗教信仰:因為婆羅門教是當時貴族的宗教,婆羅門教里對於殺害母親,有很嚴重的譴責,說無道害母。一旦他違背了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一定會失去婆羅門跟剎帝利兩大貴族的支持,所以他不敢這樣做。
第二個、他不敢違背社會的道德標準:因為在過去的父權時代,沒有一個人會傷害自己的母親。母親並沒有過錯,母親對子女是平等的慈愛,所以他也不敢觸犯社會的道德信念,免得失去廣大的民心,所以就暫時把韋提希夫人關起來,但是仍然提供飲食給她。
因禁請佛: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韋提希夫人被關閉在深宮當中,她的內心是愁憂的、她的色身是憔悴的。這裡,古人註解說:韋提希夫人能得到正常的飲食,為什麼還這麼愁憂呢?她是愁憂她沒有送食給老王,老王一定會餓死,因為她不能再送飯菜,她是為老王而感到愁憂。這個時候因為被關在深宮,心情不好,就面向靈鷲山禮拜佛陀,心中向佛陀禱告說:如來世尊!過去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老人家就常常派阿難尊者來慰問我。現在我被兒子關起來了,我感到非常愁憂不安。但世尊威德深重,無由得見,我也不敢驚動世尊您親自來為我說法,希望世尊慈悲,能夠派遣目犍連尊者和阿難尊者,來跟我相見、開導我,解開我心中的愁憂。這時候,作是語已,很悲痛的掉下眼淚,遙向靈鷲山來禮拜佛陀。
這是韋提希夫人被關起來之後,內心的愁憂,引發對佛陀、對尊者、對法的一種皈依乞求之心。
佛慈往赴: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勅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當韋提希夫人,向佛陀啟請之後,很快就有感應了──未舉頭頃,韋提希夫人拜下去,還來不及把頭抬起來的時候,大慈悲的世尊在靈鷲山,就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中所憶念的事情,立刻教敕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從空而來。佛陀就從靈鷲山隱沒,從王宮出。這地方的兩種神通力,我們先解釋一下:
阿羅漢的神通是一對一,所以是從空而來;阿羅漢從這個地方,飛到另外一個地方,是用身體直接飛過去的,可以看到人從虛空而來,當然這個還是受業力的影響,還是有障礙。比方說在飛行途中遇到樹,就要閃開來,所以阿羅漢的神通是,如鳥飛虛空。佛陀的神通是一對多,他可以在這個地方消失,在很多地方出現,不是用飛的,是此方沒,彼方出,這是不可思議的意生身──心念想到那裡,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同時出現。這是佛陀的神通力跟尊者的神通力,不同的地方。
我們看前面的經文,韋提希夫人很謙卑的想著:世尊威重無由得見,我只是一個卑賤的眾生,佛陀如此地威重,我不敢驚動您來,所以當時韋提希夫人並沒有啟請佛陀。但是佛陀是不請而來,表示佛陀說法的因緣成熟了,所以佛陀親自來到王宮,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也一起來。
這裡說到:韋提希夫人拜下去,剛抬起頭來,就看到了慈悲的世尊。世尊在虛空之中,三種莊嚴相:
第一個正報莊嚴,身紫金色。看見佛陀在虛空中,端然安坐放大光明,現出紫金光身。
第二個依報莊嚴,坐寶蓮華。佛陀坐在七寶所成的蓮華上。
第三個眷屬莊嚴,左邊是目犍連尊者,右邊是阿難尊者在,還有看見釋提桓因(欲界的天王)、大梵天王(三界的天王)、護世諸天(就是四大天王)以為眷屬。
這時候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虛空中之天人,降下了天華,夫人就持天華來供養佛陀、以及兩位尊者、還有諸天等等。這是講到佛陀的出現,現出三種莊嚴相貌來安慰、鼓勵韋提希夫人。
傷嘆請法: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在序分當中,真正發起本經因緣,就是這一段。
韋提希夫人在感傷之餘,請佛陀說法,這當中有二段,先看第一小段:正當佛陀以三種莊嚴出現在虛空當中的時候,韋提希夫人本來是拜下去的,當她抬起頭來,看到佛陀以及二位尊者,旁邊還有諸天天人,放大光明。她內心非常感動,就站起來,做出三件事情:
第一個、自絕瓔珞:這個絕字,古人解釋說,她是用手把這些瓔絡扯斷,不是把它拿起來,而是用手把它扯斷。這樣的動作,是想表達她內心的一種真實出離,對於世間的榮華富貴,已經產生厭惡之想,所以把瓔珞都扯斷了,因為榮華富貴會帶來障礙、帶來過失。
第二個、舉身投地:她本來已經站起來了,現在又再倒身拜下去。
第三個、更重要的是號泣向佛。
前文有講過,韋提希夫人在啟請佛陀的時候──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陀。所謂悲泣雨淚,雖然哭得很傷心,但並沒有出聲,表示還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這個時候,她看到佛陀親自出現,太感動了。所以這段經文是說:因為佛陀的出現,讓韋提希夫人深受感動,有感恩的意思。這時候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號啕大哭──號泣向佛,前面的情感還可以控制,看到佛陀之後,心中痛苦的情緒,整個發洩出來,就向佛陀請示二件事情:第一個請問過去的因緣;第二個請問未來的因緣。
先看過去的因緣:過去因緣有二段,第一段問說: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我到底過去生造了什麼罪業,而生此忤逆之子,竟然殺害父親,又把母親關起來。第二個,世尊您過去生又是什麼惡因緣,竟跟提婆達多共為眷屬?我們都知道提婆達多生生世世害佛,連佛陀成佛之後都不肯放過。這是問到過去的二個因緣。
再看未來的因緣:唯願世尊,這是講到未來──為我廣說無憂惱處,她希望追求一個無憂惱的處所。
憂跟惱不一樣,惱是指苦惱,當痛苦的事情出現時,跟痛苦的事情接觸叫做惱;憂,是指痛苦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害怕它出現,心中的掛礙叫做憂。所以我們一般人不是憂就是惱。雖然你的福報很大,但是你不知道福報什麼時候會失掉?這叫憂。當福報果然失掉了,就叫做惱。這二種心態,都會破壞我們的安樂,福報再大有什麼用呢?雖然吃得好、住得好,但是心中有憂、心中有惱,就會破壞我們的快樂,所以關鍵在心中有憂、有惱。
我(韋提希夫人)希望能夠往生到一個沒憂沒惱的地方,我當往生,我一定要到那個地方去,不再好樂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為什麼呢?因為五濁惡世有地獄、餓鬼、畜生,不小心造了罪業,臨命終的時候罪業起現行,就墮到三惡道去了。就算你有布施、持戒種種福德力,出生到人天善處,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多不善聚,有很多惡因緣不斷地刺激你,會破壞你的快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
因此,我現在對娑婆世界完全不生好樂,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遠離種種惡逆的音聲,以及邪惡之人。
這是講到她對未來果報的一種祈請,希望有一個地方是沒有憂惱、沒有惡聲、沒有惡人、沒有種種的三惡道、不善聚的惡因緣,這是對果報的祈請。
其次,是對因地的祈請,想要往生到一個好的地方,你得要種因,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她先求懺悔,然後說: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這叫因地。她是問佛說:我應該怎樣去觀想這種莊嚴的處所,才能夠往生到這無憂惱的處所。這是講到因地的修學。
【25】你要改變生命,必須先改變你的心態!
當阿闍世王想要殺害父親時,韋提希夫人秘密的去幫忙老國王,因為這樣而使令阿闍世王想要去殺害母親,引生了韋提希夫人請法的因緣。事實上,韋提希夫人向佛陀請法,是有兩段,一段是問過去,一段是問未來。但是我們看經文,佛陀對於過去的因緣,在本經當中隻字不提。韋提希夫人問說:我為什麼會生這個惡逆的兒子?世尊您又為什麼會跟提婆達多為眷屬?這兩個問題,佛陀都沒有回答,佛陀只重視未來,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由兩種力量決定的:
第一個,唯識講阿賴耶識,它是一個大倉庫,我們叫它業識,專門保管我們的業力,而且把善惡業力的種子釋放出來,讓我們去受用。這一部分我們叫做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總之,生命當中,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你都作不了主。
比方說:誰作你的子女、身體健康與否、有多大的福報…這一部份你都做不了主,因為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你看身為佛陀萬德莊嚴,但是衪的應化身,還是遇到很多惡逆的因緣,比方說提婆達多常常傷害衪、毀謗祂,佛陀也沒有辦法,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自己很自在,但是眾生的共業,衪也是沒辦法。在生命當中跟結果有關係的,這個部份你大概就做不了主,是由過去的業力來決定的!但是如果是跟過程有關係──思想,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生命,這就很重要!它能決定你的未來。
同樣是惡逆的環境,你用自暴自棄來面對,你就沒有未來;你用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的心來面對,你是在積集美好的未來。
總之,生命當中有兩個相貌:一個是結果,面對結果要作還債想,我們叫還宿債:償還過去的舊業。
第二個是過程,你當時的心態,會影響到你的未來。佛陀對於過去的因緣,佛陀完全不提,問過去做什麼?雖然我們現在很想知道自己前生怎麼樣,其實過去就不要問了,知道你的未來怎麼樣、未來才重要!因為未來你可以去開創──操之在我。
所以後面的經文,廣泛的為未來的結果,還有未來的因地,作出了回答──你要往生的無憂惱處有哪些、然後修行的方法有哪些。
其次,我們從發起序的序分當中,看出了一點訊息。看一部經的序分,大概就知道這部經的修學定位是什麼。好比《佛說阿彌陀經》所講的功德莊嚴,跟本經有很多類似的地方,諸位可以把《觀經》跟《佛說阿彌陀經》一起研究。
《佛說阿彌陀經》講依報莊嚴,也有講到大地莊嚴,黃金為地;講到寶樹莊嚴,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講到池水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最重要的是蓮華莊嚴;描述了極樂世界這四種莊嚴。本經講的四種莊嚴,《佛說阿彌陀經》都有,但是《佛說阿彌陀經》在發明這四種莊嚴時,它的思想導向不太一樣。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解釋這四種莊嚴時:舍利佛,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對於如是功德莊嚴,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力:心力、佛力、法力。但是大師是偏重在發明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是因為你持名,所以有如是的功德莊嚴。
《佛說阿彌陀經》最後佛陀解釋名號阿彌陀為──無量光、無量壽,是以名號來成就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所以《佛說阿彌陀經》發明極樂世界莊嚴,最後會歸到一句佛號去,強調佛力不可思議,培養我們對阿彌陀佛以及名號的信仰。
本經不同,本經的緣起,是因為韋提希夫人遇到了痛苦的刺激,使令她欣求無憂惱處,所以古人說本經是淨土法門的欣、厭二門──厭離痛苦,欣求安樂。
本經的會歸處在心力不可思議,也就是一種願力。換言之,本經講這麼多的莊嚴,主要目的,就是啟發你對極樂世界的往生願力,這是最重要的!
《佛說阿彌陀經》是強調佛力,只要念佛你就有這種莊嚴;本經是說你要改變生命,必須先改變你的心態。兩個不一樣。
本經認為我們來娑婆世界,是我們自己要來的,是因為貪戀娑婆才來受生的,如果你心態不改變,念佛也沒有用!
所以說,《佛說阿彌陀經》偏重佛力不可思議,《觀經》偏重心力不可思議。意思就是說:韋提希夫人之所以受生在這個地方,是我們對娑婆世界有所貪戀,唯有透過修觀-匯歸心性,改變心中的願望,把對娑婆世界的貪愛,轉成對極樂世界的欣求,來生就不會再來娑婆世界了。
我建議大家,在讀《觀經》的時候,如果你也有受持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你可以對比一下。總之,臨命終時,有二種力量必須現前:第一個是能念的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議,這是屬於皈依的心;第二個,當然佛力也要現前。心力跟佛力都要現前。
《佛說阿彌陀經》主要是強調佛力不可思議,但是本經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心力不改變,佛力也救不了你!是以心力來帶動佛力。兩者之間的關係,大家要去深究一下。
就是說:我們想要改變生命,必須仰仗兩種力量:首先是你本身一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決心,其次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說臨命終時──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兩個力量都要現前。
只是本經對於心力,有很多的發揮,教導我們透過如理的觀想-事觀、理觀,慢慢的調整我們的心態,成就一種往生的願望,著眼在這個地方。
而《佛說阿彌陀經》是偏重在他力的加被---我是苦惱的眾生,仰仗阿彌陀佛來救拔我。完全從信仰下手。這部經是從智慧的觀照下手,就是你要改變你的想法,而不是只有信仰,必須點亮你心中的智慧之光。一個是以信仰為本,一個是以智慧的抉擇為本,這兩部經典,大家可以同時合參!
【26】佛法教理的學習,能夠讓我們成就無盡的功德!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5卷/共20卷)
我們研究世間的學問,跟研究佛法的教理,兩者目的有所不同。世間的學問能增長我們生活上的知識,佛法教理的學習,能夠讓我們成就無盡的功德。
從大乘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要成就三種功德:
第一個最基本的,是安樂的功德。這是透過修持人天法門,比方說布施、持戒、忍辱…以善業力去創造來生安樂的果報,當然這種安樂的果報,是不圓滿,有障礙的。
在本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韋提希夫人對於安樂的果報,她提出了兩種障礙:第一個多不善聚。好比頻婆娑羅王,身為一個國王,雖然能在五欲中得大自在,但是過去生跟他的兒子阿闍世王有惡逆的因緣,所以今生註定要被兒子活活的餓死。因此他在受用安樂果報的時候,也是有諸多的憂愁苦惱,身為一個大國王,最後的下場竟是被餓死。所以說在安樂當中,夾帶著很多惡逆的因緣。第二個、三塗盈滿。對於快樂的果報,我們凡夫眾生有所執著,會產生顛倒想,如此就會產生放逸。所以在放逸當中,會造作很多的罪業,來生就可能墮入到三惡道去,所以快樂果報的本身,有三塗的危機,這叫三塗盈滿。
佛陀在經典當中曾經說:人天的快樂是有過失的!是夾雜過失的快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所以在大乘經典裡面,佛陀講到人天乘的快樂,佛陀的口氣是訶責的,並不是讚美的。這種安樂的果報,大乘佛法,不把它當作目標,而是當作一種道前基礎,叫作持戒為本。
安樂的果報,進一步就是解脫的功德。從安樂的果報進入到解脫的功德,這個根本心態,是從一種慈悲心轉成出離心。這時候,你必須要有出離的道心,開始修學無常、無我的智慧。
事實上,如果僅只做慈善事業,就不太需要什麼智慧,只要有信仰,你相信善業能夠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你有這樣的信仰就夠了。換句話說,只要你有善心、有行動,就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
但是,出世間的解脫,那就得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能夠如實的看到生命的真相,而不是看到假相,是看到假相的背後──真如。我們的生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在快樂當中,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就像你今天和昨天不一樣,由此預知明天和今天,絕對也會不一樣,所以從佛法的無常觀,可以知道生命的軌跡充滿了無數的變數。
其實,三界內的每一個眾生,他的心啊,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而且福報愈大的人,愈沒有安全感,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當生命結束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會失去,這種無常的感覺就是苦──無常故苦。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你的心會不安穩!雖然無常可以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痛苦,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沒有自主性──苦即無我。
所以從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當中,而證得我空之真理,從人天的安樂,提升到出世間的解脫;也就是從一種人天的善法,而提升到一種我空之真理,這就是所謂解脫的功德。
第三個是本經所要詮釋的,是一種莊嚴的功德,不但是從出世間的空性,而得解脫,還創造諸佛無量的功德莊嚴──依報和正報的種種自在跟莊嚴。這是我們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追求一種莊嚴的功德!
我們看經文的序分,其實韋提希夫人受到她兒子的刺激,開始對佛陀祈求: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無憂惱處。感覺上,她的祈請偏重在離開痛苦,也就是偏重在解脫的功德。但是,佛陀知道她具有大乘種性,所以佛陀為她開顯莊嚴的功德,不但無有眾苦,而且還但受諸樂。她祈求一種解脫之法,佛陀是給她一種大乘的莊嚴之法。
【27】佛法是先有目標,才有修行過程──以願導行!
前面的序分我們已經說過了,韋提希夫人提出了兩個請求:第一個、希望佛陀為她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是從果地的功德來祈求;第二個、她希望佛陀教她觀於清淨業處,是指因地應該如何來修學。等於是祈求了整個淨土的因果內容:淨土的果地功德,應該怎麼選擇?淨土的因地修學,應該怎麼來修學?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其實,經文從正宗分之後,佛陀都是在回答這兩個問題。
甲二、正說分。分二:乙一、酬二問。乙二、明利益。
乙一、酬二問。分二:丙一、酬前生處。丙二、酬前淨業。
丙一、酬前生處
看甲二的正說分,分成二分,第一分酬二問,酬答韋提希夫人的兩個問題;第二個說明意義。
第一分酬二問,本經經文主要是在酬二問,這當中又分成二段,第一個酬前生處,第二個酬前淨業。
生處,就是她想要往生到無憂惱處,這地方是偏重選擇淨土的功德。
先看經文第一小段:
放光現剎: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這地方,佛陀先酬答韋提希夫人第一個問題:韋提希夫人希望佛陀能為她廣泛的解說、介紹,在這個世界當中,有沒有真正沒有憂愁、沒有苦惱的處所呢?這時候,世尊就在夫人請法之後,在兩眉之間,放出金色的光明,這個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之後又回到佛陀的頭頂。先放光出去,然後再回來到頭頂上。這個光明,變化成一座金色的蓮華台,這個金台就像須彌山一樣高大莊嚴。這個蓮華台上,十方諸佛清淨微妙國土的種種莊嚴,就在這蓮華台當中,次第的顯現。
以下,佛陀現出了四種佛國土:
一、或有國土,七寶所成。韋提希夫人看見這個世界是七寶所成的。
二、復有國土,純是蓮華。這個國土充滿了清淨莊嚴的蓮華。
三、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這個國土的人民,如自在天宮,那麼安樂。
四、復有國土,如玻璃鏡。這個國土的整個依報環境,就像清淨透明的水晶所成。
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乃至種種的清淨莊嚴國土,都在蓮華台當中顯現。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顯現得非常的清楚,使令韋提希夫人以她的肉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關於這段經文值得我們說明的是在放光這部分。通常佛陀說法的時候,特別是宣說不思議境之法,佛陀會放光,而且佛放光都是一種表法。
比方說,本經佛陀是從眉間放光,眉間當然是指白毫相光。白毫,如《觀佛三昧海經》中說:長一丈五尺。但是這個光明,可以遍照十方世界國土,之後又回到佛頂。這表示什麼意思呢?
佛頂,佛陀最尊貴的就是他的頭頂。在楞嚴經上說,佛陀的頭頂,表示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清淨心,也就是我們的清淨本性。當然,我們現在已經迷失了清淨本性,因為我們向外攀緣,跟妄想打成一片,所以我們是離家出走,沒有回到自性的家啊!但是佛陀已經把心帶回家,所以將心性圓滿的開顯出來。那為什麼在顯國土之前,要先表顯清淨的本性呢?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
《楞嚴經》把我們的心,分成了心性和心識。心性是離相的,是跟我空、法空智慧相應的。凡夫的心,不是安住在心性,我們凡夫的心叫心識。所謂識,是有情感、有執著、有愛取的。這是說明:十方諸佛,剛要開始莊嚴國土,一定要先成就心性,才能夠莊嚴國土。比方說,我們凡位菩薩,現在去作布施、持戒,我們沒有資格去莊嚴國土,我們叫做積功累德,我們現在是正在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們現在還在修學中,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他的心性開顯出來之後,才有資格叫做成熟眾生、莊嚴國土。
所以這地方佛的放光,所要表顯的就是:十方諸佛的國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是諸佛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一念心性的開顯,用六波羅蜜,稱性起修,才能成就這樣的國土。
所以佛從眉間放光,然後再回到佛頂上,這是一種表法,表示十方國土都是稱性起修,不是凡夫的攀緣心所能成就的。
當然,有人就會問說:既然清淨國土,是十方諸佛清淨修學所成就的,凡夫的心是有妄想的,凡夫怎麼看得到呢?韋提希怎麼看得到呢?這個問題後文會做解釋,是透過佛陀的神通力加持才看到的。
這段經文是:佛陀先將十方國土的清淨相貌,都從佛頂上的蓮華台中,顯現給韋提希夫人看。韋提希夫人看了之後,她要做出選擇。因為佛法是先有目標,才有修行過程──以願導行。
【28】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看下一段文:
專求極樂: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韋提希夫人看了這麼多的清淨國土之後,她就白告佛陀說:這些國土當然都是清淨光明、莊嚴的,但是我個人的選擇,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在這段經文當中,韋提希夫人並沒有解釋她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她沒有做解釋,她是看了之後,直接把答案講出來。
但是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他有解釋說: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清淨國土,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偏贊極樂,乃至講完阿彌陀經之後,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異口同聲,都讚美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有那麼多清淨國土,為什麼十方諸佛卻教他們國土的眾生,要求生極樂世界,理由在哪裡呢?蕅益大師提出了二個理由:
第一個,從果地功德的殊勝來說:諸佛國土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方便有餘土以上的這三土,都是攝受聖人,我們就不談。極樂世界的特點就是攝受帶業往生的──凡聖同居土,這個最重要!蕅益大師說:阿彌陀佛國土,尤其是凡聖同居土,它有勝妙五塵,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塵,特別的殊勝而且微妙。
為什麼叫做勝妙五塵呢?就是指一個凡夫眾生,即便你是帶業往生,乃至於你是五逆十惡的眾生,往生到極樂國土,你的心跟這個勝妙五塵一接觸,即能圓證三不退。
所謂圓證三不退,以判教來說,最少是初地以上,因為你要念不退,嚴格來說,要八地菩薩才有辦法念不退。所以蕅益大師說: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這些凡夫,是沒辦法判教的,說:十方國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因為你說他是凡夫,他身口意所表現的功德,等同八地以上菩薩;你說他是一個聖人,煩惱卻還沒有斷。所以說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眾生,怎麼判教呢?沒辦法判教啊!他既不是凡夫,也不是聖人。從他的表現來說,等同聖人;但是他的內心深處,煩惱種子並沒有斷。
所以蕅益大師才讚嘆說:十方國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由此看來,極樂世界的殊勝,是針對凡夫來說的。如果你是初地菩薩,去哪個國土都差不多,就不用對你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這句話不適用初地菩薩。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那就差很多了!你到藥師佛的國土,到普光佛、普明佛、到阿彌陀佛的國土,你選擇適合的國土,對你成佛的速度,那就差別很大了!因為你是凡夫,你特別需要環境的攝受,聖人的心是無住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無論什麼環境,對他影響都不大。但是身為一個凡夫,不同的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卻差很多。所以身為凡夫眾生,我們的確要慎重選擇一個好修行的國土,這是蕅益大師說的。因為我們的心,還是有所住,選擇一個勝妙五塵的佛土,能令我們圓證三不退,這對我們的成佛,有加持的效果,這是從果地的功德來說。
第二個,從因地的修學來說:他說為什麼十方諸佛偏贊極樂淨土呢?因為阿彌陀佛和一般的凡夫眾生,偏有緣故──跟我們的緣特別深。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絕大部分是為凡夫而發的,不像有些佛陀所發的願,是專門攝受聖位菩薩,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凡夫而發的,既然是這樣,使令我們容易跟祂感應道交。
當然,每一個佛菩薩因地所發的願不同,但是彌陀的願,跟凡夫眾生偏有緣故,所以我們在憶念彌陀功德時,容易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這是從因地的殊勝來說。
韋提希夫人她是一個凡夫眾生,因為受到兒子的刺激,心中還是有憂愁、還是有苦惱,心隨境轉,這是標準的凡夫眾生。但是基於這兩個理由,所以在十方淨土,她選擇了極樂世界,的確是正確的作法。
【29】以善根超越痛苦!
看下一段,正式的請示修行的方法,看經文:
乞請淨行: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本經的修行,對於淨土的感應道交,它提出了二個方法:第一個教我思惟;第二個教我正受。思惟,是一種比較散亂心的一種思惟;正受,是一種寂靜的正念。所以善導大師把思惟判作散善,把正受看作定善,禪定相應的善。這個思惟,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淨業三福,它是屬於助行;正受,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十六觀,它是屬於正修。換句話說,以十六觀為正修,以淨業三福來當助行。這段文,就是佛陀酬答所謂往生的處所。以下詳細說明:應該如何來修學這個淨業,才能夠成就往生。
丙二、酬前淨業。分二:丁一、三種淨業答思惟。丁二、明十六妙觀答正受。
丁一、三種淨業答思惟
丙二的酬前淨業分成兩段,第一段是三種淨業答思惟,第二段是明十六觀答正受,這個科判是智者大師做的。
智者大師認為思惟是一種散亂心的修學,是以淨業三福為主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的一種修學。十六觀是必須在佛堂當中,息諸緣務的一種正念的、寂靜的修學;兩個內涵不一樣,一個是歷緣對境修,一個是坐中修。
我們先回答三種淨業,來相應於如理思惟。先看第一段:
光照頻婆得道: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就是指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淨土,當作來世往生的目標,這個時候,世尊並沒有馬上回答淨土的修學,而是露出微笑。在經典中,佛陀不會隨便微笑,佛陀微笑當然是有特殊原因的。古德解釋說,佛陀的微笑,主要是針對頻婆娑羅王,因為祂了知頻婆娑羅王的善惡因緣,頻婆娑羅王過去生,因為跟阿闍世王結下生死的業緣,今生來酬償業報,本來是一個痛苦的果報,但是頻婆娑羅王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在痛苦當中能啟發道心,反而激發他修八關齋戒、修無常無我觀,使令他今生能夠成就三果,而成為逆增上緣。
也就是說:雖然頻婆娑羅王遇上了逆緣,但是他能以善根超越痛苦,所以佛陀露出微笑來安慰他,古德是這樣解釋的。
這時候,佛陀從口中放出青、黃、赤、白、紫五種光明。放出這個光明做什麼呢?照到頻婆娑羅王的頭頂,為頻婆娑羅王加持。我們都知道世尊這時候是在哪裡?就在韋提希夫人的寮房裡,祂帶了目犍連尊者、還有阿難尊者,飛到韋提希夫人的房間,來為她說法、為她顯現佛土。這個時候,佛陀並沒有馬上回答韋提希夫人的問題,反而是佛口放光,先加被頻婆娑羅王。但是頻婆娑羅王雖處幽閉,跟韋提希夫人之間有重重牆壁的障礙,得到佛陀的光明加持之後,心眼無障,遙見世尊。他內心的心眼和天眼都打開了,能夠遙遙的見到韋提希夫人房間裡的世尊,就在那裡頭面作禮。當他拜下去的這個時候,當下就任運成就了三果。由此觀之,這個地方應該是有佛力的加持。
從唯識學的判教來說,一般凡夫應該先成就初果,但是有一種人例外,聽聞佛法可以直接證悟三果,這種人必須具二種功德:第一個他的智慧善根強;第二個他要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才有可能;如果他只是微弱的未到地定,應該先證得初果。定力強、善根深,頻婆娑羅王就是這種根機的人,所以當下證得了三果。三果叫不還果,已經不來了,所謂不來不是不來人間,因為他還有三惑,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是住在四禪裡面的五不還天,在五不還天修學。直到斷盡最後的細微上二界見的思惑,然後從五不還天跳脫出去,就再也不來三界受生死了,就叫阿羅漢果。
這段經文,古德解釋說:韋提希夫人請求佛陀,開示思惟、開示正受,佛陀卻先加持頻婆娑羅王,這是什麼道理呢?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因為頻婆娑羅王善根已經成熟。比如前面的受戒、聞法善根成熟,所以佛陀先加持他,令他成就解脫。
第二個,消除夫人心中的掛礙。因為韋提希夫人被關起來之後,她對大王心中有所掛礙,她害怕大王得不到飲食,而受到痛苦乃至死亡,所以佛陀先把頻婆娑羅王先度化了,消除夫人心中的掛礙,使令她能夠專心修學以下的十六觀,是這個意思。
【30】修行人不能老是想什麼時候能夢到阿彌陀佛?
以下,佛陀正式對韋提希夫人開示:
舉果以勸修因: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這地方,我先把因果說明一下。我們先看極樂世界的果地,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既然說極樂世界是我們的目標,那麼極樂世界在哪裡呢?離娑婆世界並不遙遠,所謂去此不遠,古德有諸多說明。
你說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差了十萬億佛土,從事相來說,不應該說去此不遠,因為十萬億佛土是很遙遠的!一個佛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去此不遠應該是從理觀來說的。換句話說,我們修學的目的,是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那我先要知道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如果你連極樂世界在哪裡都不知道,你要從哪裡下手呢?
其實,極樂世界它存在於兩個地方:第一個從事相來說:它存在於十萬億佛土之外。第二個從理觀來說:它存在我們一念心中,我們內心本來具足。
修行一定是用理觀來帶動事修!如果你沒有理觀只有事修,心向外攀緣,你的心是散亂的,不可能達到一心不亂,你的心散掉了。
所以修行人不能老是想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會來?什麼時候能夢到阿彌陀佛?這就不對!你已經向外攀緣了!只要你內心向內安住,好好地依教修學,極樂世界自會然顯現,根本不用去求,因為它本來就存在心中啊!
所以佛陀在修行之前,先確定我們修行的處所、道場在哪裡──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修行是修心地法門,就在我們心中!當我們確定了修行的處所之後,應該怎麼修呢?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就,諦觀就是你要很專心的去觀想。本經是以觀想為主修,你要如實地去觀想極樂世界清淨的依正莊嚴,這是我們的修行處,這是總說。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為什麼佛陀要譬喻呢?這裡解釋一下:佛陀在講解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是用譬喻的方式,因為我們凡夫沒有一個人到過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長得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所以佛陀必須用我們生活當中,已經存在的東西來作譬喻。
比方說,佛陀用七寶,極樂世界的宮殿是七寶所成,難道極樂世界的宮殿,跟我們娑婆世界的黃金、白銀一模一樣嗎?不可能!但是如果佛陀不引用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怎麼下手去用功?怎麼踏出第一步呢?因此,佛陀必須先教導我們,用我們所認知的東西,來引導我們去認識極樂世界,這叫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先用譬喻來引導我們,也令未來世一切凡夫眾生,欲修淨業者,透過這個譬喻的思惟,而能夠成就淨業,往生到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剛開始是先思惟佛陀的方便門,慢慢慢慢等善根成熟了,極樂世界的真實相,自然會顯現出來。
【31】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接著看下一段,正式說明整個淨土宗的道前基礎:
淨業三福: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一段正式回答教我思惟。這是修淨土之前,應該有的基礎,就是淨業三福。
佛陀說:欲生彼國者,應當先修三種福業以為基礎。第一個是講到人天之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對於人天之福,佛陀提出了三個主題:第一個是孝順心,第二個是恭敬心,第三個是慈悲心。
孝養父母:孝順心主要的對象當然是對父母,廣泛來說是一切眾生。因為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之恩,所以我們應該以孝順心來回報父母。
對於以孝順心來孝養父母,古德解釋,由淺入深有三種差別:第一種是下品的孝養父母。下品就是指四事的孝養。我們對於父母親,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讓父母親衣食無缺,這是第一種四事孝養。
第二種是光宗耀祖:我們自己立身行道,不辱所生,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得到別人的讚美,使令我們的祖先因此而得到別人的讚美,這是光宗耀祖的孝養,屬於中品的孝順。
第三種孝順是上品的諭親於道:就是我們用善巧方法,引導父母親能夠信奉三寶、修學佛法,而了生脫死,這是上品的孝養,這種孝養是以法供養。
奉事師長:師長有教導啟蒙之恩,所以古德說:如果沒有世間的師長,則不知禮法;沒有出世間的師長,則不知佛法。師長有方便力,能夠開導佛法,啟發我們心中的智慧,所以我們應該要尊重師長。
慈心不殺:這個所緣境是廣泛一切眾生。慈心不殺除了修慈悲心,《楞嚴經》提出兩點說明,尤其是修淨土的人,第一個不能殺生、第二個最好吃素。
我解釋這個道理給你聽聽:《楞嚴經》上說,殺生有兩個過失:
第一個、欠眾生的命債,你殺他一命,肯定要還他一命,他絕對不會放過你的。
第二個、你說我沒有殺生,我是吃三淨肉。好,那你沒有欠命債,你欠眾生肉債,他的肉也沒有說要給你吃,是你強迫把它拿去吃的,所以你吃它半斤,將來就得還它八兩。所以說雖然你沒有直接殺生,但是你吃它的肉養自己,欠它肉債,因為它心中對這個肉身有執著,就有業緣在那個地方。
因此,我們修淨土宗的人,要做兩件事情:
第一個、要加強跟彌陀的感應,比方說憶念彌陀、執持名號。
第二個、要減少跟娑婆世界的業緣,你跟眾生的生死業緣,結得愈深,臨終就愈難跳脫,因為他不放你!平常你感覺不出來,臨命終的時候,那是算總帳的時候,臘月三十算總帳。雖然說是帶業往生,但是在臨終的時候,也必須先衝破自己的障礙,然後才能接觸到彌陀的光明;如果你本身障礙太深的話,往生可能會有問題。
修淨土法門的人,平常也要拜懺,甚至於如果過去曾經有墮過胎,放蒙山也不可少,這些方便門都不能少。總而言之,你必須要在臨終的時候──願我臨終無障礙,這是未來努力的一個方向,平常要多拜懺、放蒙山、吃素,儘量不要再跟眾生結惡緣。
嚴格來說,以《楞嚴經》的高標準,你連牛奶也不能喝啊,因為這個也是眾生身體上的一部分,所以你都不能再吃!你可以看看《楞嚴經》,什麼叫做不跟眾生結惡緣?除了牛奶不能喝,連眾生皮毛製成的衣服都不能穿,這個叫做願我臨終無障礙,就是要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身三、口四、意三,這是修十善業。當然人天乘主要是以十善業為主,開展出來有三個主軸,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是十善業的三個主軸思想。
【32】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二個: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所謂三皈依,是學佛法的一個基礎。為什麼要修三歸?因為佛有說法之恩,法有開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我們的整個修學,必須仰仗三寶的加持。
所謂具足眾戒,包括了居士五戒、八關齋戒,以及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然後,身口意要能夠威儀具足。人天的福業是十善業,二乘人的福業是持戒。持戒跟修善不同,因為持戒有戒體,所以他的心力強。所謂戒體就是一種願望,以願力來引導善行,因此他的所緣境廣,能普遍含蓋一切眾生。
前面的十善業,也是有對象,他的對象是針對父母師長,有一定的對象,持戒沒有對象。比方說持不殺生戒,一切的有情,上至天上的飛鳥,下至地上的螞蟻,都不能有殺生的行為,所以持戒的所緣境廣。
其次,他的心力強,所以他的功德超過十善,人天的福業是慈善家,二乘的福業是宗教家,宗教跟慈善最大的差別,就是有願力。
世間的善人,不見得有願力,他到菜市場,臨時看到有眾生很可憐,一時生起惻隱之心,把它救回來放生,那種是一時的善念,由於境界的觸動才啟發他的善心。
持戒的人,沒有所謂一時的善,而是白天、晚上總是想到:一定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的願力是超越時空的,由願力所帶動的善法,功德才會大!希望大家要知道,宗教的修學跟慈善的修學,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有願力,一個是沒有願力;一個是一時的善心,一個是恆常的善心,功德就差別很大。
所以一個是人天的福業,一個是二乘的福業,不一樣。當然,大乘的福業,它的心胸就更廣大了,我們等下一堂課再說明。
【33】即便是帶業往生,也要有基礎!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6卷/共20卷)
前一堂課講到正示淨業三福,在佛法的修學當中,很重視修學的次第,就好比蓋房子,必須先有穩固的地基,然後才有柱子、才有牆壁,最後才有裡面的裝飾擺設。修學佛法的道理也是一樣,一定要先有道前基礎,才能建立無量的殊勝功德。
我們淨土宗所追求的,是跟彌陀的一種感應道交。但是我們想要臨命終時,保持正念跟彌陀感應道交,也是要有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佛陀所提示的──淨業三福。
為什麼說修淨土法門,即便是帶業往生,也要有基礎呢?
因為如果我們平常就有很多過失,如同《楞嚴經》說的,一個人身口意累積太多罪業,這樣會有一個問題,臨終容易躁動不安,因為罪業它是不安穩性的。
你看我們造了罪業之後,我們的心會感到心不安,就是因為累積太多罪業,你的心就會躁動不安,所以臨終想要無障礙就有困難。尤其你常常殺生、吃眾生肉,臨命終時,即便你佛號提起來,但是你的佛號很容易受到罪業的干擾,乃至於被破壞,所以必須先遠離障礙。
修學淨土宗的人,臨終提起正念的共同條件──願我臨終無障礙。而淨土宗最大的福報就是善終─五福臨門最重要的是善終,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
所以你看我們所有的修行回向,並不是回向今生如何快樂、來生如何快樂的,淨土宗的修學者,回向只有一個方向──願我臨終無障礙,讓我在一種無障礙的身心狀態下,順利地往生淨土!當然,這個是要有條件的,不是你光回向就可以成就的。還必須要有善業作基礎,因為善業的力量是寂靜的、安穩的。
佛教講諸法因緣生,你有這種因緣,自然就有這種結果。如果你一天到晚造罪業,卻又希望臨終無障礙,這是不可能的事;既然我們所求的是臨終無障礙,就要造作無障礙的業力,也就是修──淨業三福。
以善導大師《觀經疏》的看法,他認為前面兩個是助行,淨土宗最重要的境界是第三個: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34】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淨土宗是大乘法門,大乘法門的共同思想就是發菩提心。
所謂發菩提心,以淨土宗來說是兩種心:第一個願做佛心,第二個願度眾生心,將這兩個心合起來,就是:願往生之心!也就是以往生淨土,來成就自己的菩提道。
那麼,發菩提心之後呢──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前面是慈悲心,這個是屬於智慧。
讀誦大乘的目的,當然就是為了開啟智慧,第一諦。第一諦簡單說,就是能夠如實的正念真如。在我們的生命過程當中,必須要面對很多問題,因為我們有很多的過去,今生夾帶著無量的過去,也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不斷地釋放過去的因緣,所以人生充滿了很多問題。我們過去生中有太多的罪業,今生就一定要面對很多的惡因緣,那麼除了懺悔業障之外,你的智慧也很重要,也就是要有見地。
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要發生,我們沒辦法控制,但是一定要用智慧的力量,來化解問題。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它是以空、假、中三觀來看人生,讓你的生命最終契入中道。
《楞嚴經》在修觀上,首先用空觀,以空性的智慧來看人生。
空觀是怎麼觀照的呢?
《楞嚴經》的空觀是很特別的,它觀照兩個處所:第一個來無所從,第二個去無所止。也就是說:它以空觀來反觀我們的過去,你從什麼地方來?找我們生命的來處!
你說我從前生而來。對,然後呢?他的前生從什麼地方而來?又從前生而來。那麼,你就這樣一直觀照進去,最後找到你的本來面目,結果是什麼?覓之了不可得!
事實上,我們是從空性而來,這個很重要啊!雖然我們現在有很多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那是後來才有的,我們本來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觀察過去,一直找下去,探本求源,最後的結果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本來是清淨的,所有的這些因緣假相都是後來有的。所以空觀是先看無量的過去,之後再看無量的未來,你將往哪裡而去?
你說生命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你忙了一輩子,最後結果是什麼?
答案是沒有結果!佛陀用做夢來比喻人生。好比有一個人,一個晚上做了五個夢,夢自己當國王,做了很多事、修了很多的善法;當國王夢境結束後,來世升天了;天人的果報結束之後,福報享盡了,變成了一隻螞蟻。請問:你做國王,結果跑哪裡去呢?沒有結果!我們從第一個夢、接第二個夢…只是把業力帶過去而已,事實上我們的生命沒有結果,因為我們是在酬償舊業,我們是來還業力的,當業力還完之後呢,這些因緣就消失了。
所以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你第一個夢結束了,另外一個業力又顯現,變成第二個夢、第三個夢…所以人生啊,沒頭沒尾,沒有個開始,也沒有個結果,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楞嚴經》的空觀,雖然說是空掉過去、空掉未來──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啊!但是,不能空掉過程,而是把過程當作假觀──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今生的因緣,可以讓你去積功累德、開創未來。當你把人生的過去空掉,未來也空掉,你就容易放下當下的因緣,而發起菩提心。因為你知道,人生最後還是沒有結果。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有結果的,每一個人都是從空性而來,當某種業力成熟了,就顯現出來;等業力釋放完了之後,又回到空性;下一個業力顯現、又從空性而來、又回到空性而去…就這麼回事。
人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由此你就會知道:在今生的過程當中,你應該如何去積功累德。
這個地方佛說大乘──了解生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再以這個法義來勸進行者,這也是一種布施。
當然,這個地方偏重法布施,應該也包括了財布施跟無畏施。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前面所說的這三福,都是淨業,都是淨土宗的一個修學基礎。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意思是說:我們能夠修這三種清淨之業,就是在成就佛道的真實因種。
【35】這種思想對於淨土宗,造成嚴重的傷害!
關於這淨業三福,智者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這三種善業,都必須由願力來作引導,叫做有願之思。
所謂思是一種如理思惟,是以願力來作引導,簡單說就是以願導行,所以它是以菩提心來攝受一切的善業,來當作淨土宗的資糧。
我們剛開始的發心叫做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願力的時候,你的善念是不決定的,有時候會受情緒的影響──很多事有時候很想做,有時候又不想做。但是學佛之後,你說我學佛他沒有學佛,同樣都在做慈善事業,但是功德並不一樣。因為雖然他是個慈善家,他有善念,你是一個學佛人,你這個善念的背後,還有菩提的願力在引導,所以不一樣。
這關係到你的心,堅定和不堅定的差別。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公案,叫做善光公主的故事。波斯匿王的女兒善光公主,她的福報很大、身相莊嚴,而且得到她父王的寵愛,父王為她蓋了一間很美麗的宮殿。有一天波斯匿王工作忙完之後,就去看他的女兒,看到這麼美麗的宮殿,就讚美說:哎呀!女兒啊,你看你因為得到父親的寵愛,才能受用這麼美好的宮殿啊!善光公主是學佛人,她就回答說:父親!你說的不對,我今天能夠享用這快樂的宮殿,是我過去善業所感!波斯匿王聽了很不高興,就如是的問三次:你這個快樂是我賜給你的!但是,善光公主三次都回答說:我的快樂,是我過去的善業所感!最後波斯匿王生氣了,就把她嫁給了一個乞丐。善光公主只好認命,就跟著這個乞丐走了。
之後,就問乞丐說:你以前的祖先,是做什麼的呢?乞丐說:我以前的祖先是做官的,不是做乞丐的,後來因為遇到事情,家道中落,到我們這一代變成了乞丐。她說:你應該至少有一間房子吧!乞丐就帶著善光公主,回到他過去住的房子,老房子都已經破舊沒人住了,長滿了荒草,兩個人就把庭院整理一下,開始種菜。
結果在整理土地的時候,挖出了他祖先留下來的一些珍寶。善光公主拿這些珍寶,去蓋了一座宮殿,跟她以前住過的宮殿完全一樣。這時候,波斯匿王看了非常驚訝,就去請教佛陀──為什麼公主被他趕出去之後,仍然可以重蓋這樣的宮殿,她的果報怎麼這麼堅固不可破壞?
佛陀說善光公主過去有兩段因緣:第一段先講她在毗婆尸佛時,她出世的時候是像法時代,佛陀已經入滅了。有一天她到寺廟去,看到毗婆尸佛的佛像,就生起歡喜心做大布施,而且在佛前咒願,她這個咒願的力量很大,她發了兩個願:第一個,願我生生世世護持三寶。第二個,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尊貴之家。結果她後來這兩個咒願,都有實現。
其次,講到善光公主跟這位乞丐的因緣。佛陀說:在迦葉佛的時代,善光公主跟這個乞丐也是做夫妻,兩個人都很有錢。善光公主經常布施,但是因為她先生沒有學佛,就障礙她不讓她布施,善光公主一開始是偷偷的布施,等她先生年紀大了之後,慢慢也被善光公主感動,就跟著她一起布施。但是他跟著她布施,也是隨順外在的因緣才布施,心中沒有產生一種真實的願力,所以他的果報,要等到遇到善光公主,才能夠表現出來。
事實上,你在因地修善的時候,可能是選擇性的修善,選擇你喜歡的因緣;一旦你發了願,就沒有選擇餘地;以願力來引導善行,就沒有喜不喜歡的選擇了,該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比方說我們台灣的慈濟,你看慈濟的善業,全世界都讚嘆。我個人的看法是,慈濟不只是一個慈善機構,如果只是慈善機構,它的力量沒有那麼大,更重要是它有宗教的理念,因為有宗教的理念,才能夠讓一個人產生強大的願力。
你可以去觀察,如果這個人沒有宗教理念,只是一個善人、一個好人,那他做善事,有一定的時空條件,有歡喜心,他才會去做。宗教師就沒有什麼歡喜不歡喜,我歡喜也得做,不歡喜也得做,因為他已經超越情緒了。
所以當一個人開始發起願力時,就沒有什麼選擇,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個地方講到三種善業,不是一般的善業,都是有願之思。
善導大師說,這是強大菩提願,所攝受的一種思心所,也就是一種善念的造作,所以叫做以願導行,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修學淨土宗,要注意這句話啊!
你看有些人修學淨土法門,修到最後的結果,就像日本的本願念佛,將整個聖道門的修道基礎,完全摒棄──念佛人不用修善、也不用發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這個思想對於淨土宗,造成嚴重的傷害。
一個人能夠不求臨終無障礙,就能夠提起正念、提起佛號,不需要外在環境的幫助,這有點難,這是執理廢事。
所以你看經上佛陀怎麼說,祂說:這三種淨業是過去如此,未來如此,現在如此,一切諸佛要成就清淨的國土,乃至是你往生清淨國土的淨業正因。
所以:淨土宗不能跟聖道門切割,應該以聖道門做基礎,然後提起佛號,這叫臨終的正念!不是說聖道門的基礎通通不要,只要一句佛號,那你這句佛號怎麼生起的?你沒有聖道門的基礎,臨命終的時候,你的心是散亂的、顛倒的、是躁動不安的!
所以這個地方要記住,淨業三福可以成就一種願我臨終無障礙的環境,這是修學淨業的一個基礎。
【36】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佛陀講完淨業三福之後,就讚嘆韋提希夫人問得好,為後世眾生提出一個修行的方法,我們看經文:
嘆其所問: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佛陀說:諦聽!諦聽!諦就是如實而正確。你(韋提希夫人)應該要如實正確的聽,而且要好好的思惟憶念不忘。如來今者,未來世一切眾生,這個未來世,特別是指末法眾生。因為末法眾生,第一個煩惱重、第二個邪見深,各式各樣的說法通通出現,我們已經搞不清楚誰說的是正確、誰說的不正確,聖人都不再出現了。我們內受煩惱的干擾,外受邪見的誤導,所以佛陀必須為末法眾生,說此修學淨土的基礎,有三種的清淨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啊!讓末法時代眾生,能掌握到修行的方向!
囑付阿難: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這一段,佛陀開始要講正修,前面淨業三福是道前基礎,跟淨土的修學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能夠創造一種臨終無障礙的環境,以下正式宣說淨土宗感應道交的方法。
佛陀對阿難說:以上的三種淨業,你應當好好受持,而且為廣大的眾生,來宣說佛陀的教誨。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以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
以下佛陀將告訴我們,如何來作觀想,這是因地。其次講果地,這樣有什麼好處呢?以佛力故。因為你能夠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能夠觸動佛陀的本願功德力,得到佛力的加持,見到彼清淨國土。見到什麼呢?就像是拿著鏡子去照自己的身體一樣,如此的清楚,那麼好像一個人照鏡子,見到自己的面相。那麼見到彼國土──極樂世界的種種安樂、莊嚴,一方面內生起歡喜,一方面即能成就無生法忍。
這地方要注意!佛陀在講十六觀之前,先講心力跟佛力的互動關係。我們在因地觀想極樂世界,果地就能見彼國土莊嚴而成就安樂道,乃至成就佛道。這個觀念是說:阿彌陀佛有廣大的四十八願功德,它已經成就了,不用我們去修,這是既成的事實。但是我們想要啟動四十八願的功德,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執持名號。第二個觀想彼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本經講到的是修觀想,為什麼我們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能夠感應佛力呢?
在本經當中,講出一個很重要觀念說,因為: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佛陀是什麼身呢?是法界身,所以佛陀可以用任何的身相出現。比方說佛陀可以用落日的光明出現、也可以用琉璃地的光明出現、也可以以證得的身相出現…這些身相都能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因此,你在作觀想的時候,佛陀就可以跟你感應道交。你在憶佛念佛的時候,你就具足了佛陀的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換句話說:當你心中憶佛念佛,你就能夠得到佛陀的加持,種下一個往生的正因。
一方面能夠見彼國土,離苦得樂;一方面你的心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能夠帶動佛力,是這個意思。
這個思想很重要,這是藉假修真的方法。修觀想的人,這個思想要清楚──以一種憶念的心力,去觀想極樂世界的相狀,由這個相狀去帶動彌陀的感應道交。
【37】韋提希夫人為未來請見土之法
丁二、明十六妙觀答正受。分二:戊一、明韋提見土之由。戊二、為未來請見土之法。
丁二的明十六妙觀答正受,前面的思惟是助行,這是講正行。十六觀分二:戊一明韋提希見土之由;戊二為未來請見土之法。第一個先說明韋提希當下為什麼能見到極樂世界,理由是什麼?
戊一、明韋提見土之由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佛陀在講十六觀之前,先講出這個方便門。
佛陀告訴韋提希說:你是一個生死凡夫,所以妄想粗重、心思散亂,這是第一點。第二個,未得天眼,又沒有天眼通,只有肉眼,因此不可能眼觀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不可能!但事實上,你卻看到了,是怎麼回事呢?因為諸佛如來有異方便啊,令汝得見,這是諸佛如來的異方便。
我們解釋一下:佛陀出世於人間,祂內心有真實的功德,但是祂的真實功德不能直接傳送給我們,因為我們跟祂有很大的落差,祂是佛法界,我們是人道法界,落差太大了,所以人法界跟佛法界之間,必須要有一個橋樑,就是佛陀在法華經上說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也就是說我們的佛堂有佛像,那也必須從門才看得到佛像,門本身不是佛像,但是你透過門才看得到佛像。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見得到極樂世界,因為太遙遠了,誰見得到極樂世界?
第一個、我們沒有神通,沒有天眼通;第二個、我們妄想粗重。但是沒關係,佛陀為此開出了一個方便門。這個方便門,從本經來看有兩個:
第一個佛陀以神通力加持,但是這隻適用生長在佛世的時候;比方說韋提希夫人她跟佛陀在一起,佛陀用神通力令她得見,那是生長在正法時代,你跟佛陀生長在一起,可以辦到。但是,佛滅度之後,就有問題了,佛陀已經不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這時候,我們沒有佛陀的神通力怎麼辦呢?佛陀必須說法,用語言文字來詮釋極樂世界。比方說,我們看落日觀,看夕陽西下的時候,那個圓球下,那落日是不是極樂世界?當然不是極樂世界,因為它是娑婆世界的東西,但是開方便門---當我們的心接觸到落日之後,就能夠透過落日的假相,進一步看到極樂世界的功德。
也就是說:十六妙觀,佛陀完全是從我們凡夫的世界,譬喻、施設出來的方便---落日觀、琉璃地觀、寶樹觀…佛陀全部取材於娑婆世界的東西,並不是極樂世界的東西。重點是:這個方便門是佛陀施設出來的,你只要照祂的方向走,總有一天你就能夠慢慢、慢慢的看到真實相,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就是──藉假修真。
所以在本經當中有兩個觀法:第一個假想觀,我們剛開始是假想的,根據佛陀的方法,生起落日觀、琉璃地觀、寶樹觀、池水觀、蓮華觀…都是假想的。但是慢慢慢慢假想之後,開方便門,最後就入如實觀──真實的見到極樂世界。雖然我們一念心性,現出了十六觀的假相,這個相是個假相,是釋迦牟尼佛施設的一個方便,但是這個假相當中,有兩個是真實的:第一個、心是真實的,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第二個、彌陀的本願功德也是真實的。換言之:相是假相,但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透過這個假相,就能夠開顯真實相。
假相跟妄想不一樣!你在打妄想,你自己在那邊胡思亂想,這叫打妄想;觀想是說:你必須根據佛陀的開示,一步一步地按次第作觀。所以後文會說:如果你依此觀者,名為正觀;不依此觀者,是邪觀。就是說,你能依照佛陀的開示,祂要你觀什麼你就觀什麼,一步一步照這樣去修觀想,就能夠見到極樂世界的如實相。這個地方,韋提希夫人因為生長在佛世,所以佛陀開方便門,直接用神通來加持她,但是末法眾生怎麼辦呢?
看下一段戊二、為未來請見土之法。
佛陀滅度後,我們不可能得到佛陀的神通加持,我們想要見極樂世界,怎麼辦呢?
戊二、為未來請見土之法。分二:己一、請。己二、答。
己一、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雖然遇到了障礙,但是她跟釋迦牟尼佛因緣深,所以能生長在佛世,得到佛神通的異方便,見到極樂世界,而產生好樂。因為她很有慈悲心,所以問佛陀說:世尊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她說我今生很幸運,蒙您的神通加持,能夠見到極樂世界,所見到的是一個如實之境。但是,您滅度之後,末法眾生充滿了煩惱障、業障、報障,無量無邊的煩惱來干擾、污濁他們的內心。當煩惱不斷的增長廣大,變成一種堅定的力量,就開始造不善業-殺、盜、淫、妄,最後招感五苦。
關於這個五苦,有很多種註解,其中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六道輪迴中,把阿修羅道併入前面的五道。五道眾生各有各的痛苦,比方說地獄有燒煮之苦,餓鬼道有饑渴之苦,畜生道有斬割之苦,人道有八苦,天人有五衰之苦;因此這裡是總稱六道輪迴的生死輪迴之苦。而凡夫眾生有惑業苦之所逼迫,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意思是說:生長在佛世,佛有神通力,但是佛滅度後,那時候的眾生,有什麼方便力,能夠讓他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呢?
這以下佛陀就開示了十六觀法,透過這個假相引導我們進入到極樂世界的如實相。
【38】十六觀之一日觀
己二、答。分三:庚一、六觀依報。庚二、七觀正報。庚三、後三觀明三輩往生。
庚一、六觀觀依報。分六:辛一、日觀。辛二、水觀。辛三、地觀。辛四、樹觀。辛五、池觀。辛六、總觀。
辛一、日觀
己二的回答,這當中分成三大段:第一段六觀觀依報,第二個七觀觀正報,第三個後三觀明三輩往生。其實,我們講十六觀,真正的觀行只有前面十三觀。這十三觀當中,前面六觀是觀依報,後面七觀是觀正報。首先看庚一觀依報有六種觀:第一個是日觀、二是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先看第一個日觀:
總勸修觀-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本經正式講到實修的時候,佛陀說:韋提希以及未來一切眾生,應當要專心都攝六根,而且要把念頭提起來──淨念相繼,把心安住在一個固定的所緣處,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將心置在哪裡呢?置在西方極樂世界依報莊嚴這個地方,想於西方。
我們想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首先要跟極樂世界結緣,你看我們平常打妄想,都是打娑婆世界的妄想,所以我們跟娑婆世界的業緣就越結越深。現在要調整一下,開始要專心去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應該怎麼觀想呢?
以下有三段:舉所觀境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正示觀法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觀成之相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我們作極樂世界的觀想:第一個觀,云何作想?怎麼想呢?先要鎖定一個所觀境,就是說我們的所觀境是日沒,太陽下山的處所。
佛陀說:一切眾生自非生盲,除非你天生就是雙目失明,生下來就看不到,否則一定都看過落日,就是以落日為所觀境,應該怎麼觀呢?
當起想念,修觀時應當生起想念,首先是正坐西向,面向西方而坐,諦觀於日欲沒之處,然後如實的觀察日欲沒之處,看太陽下山的處所。
意思是這樣的:你可以先把眼睛打開,取這個落日相,之後把它記起來,再把眼睛閉起來。當你的眼睛閉起來時,把你取得的落日相,在心中把它現出來。當然,剛開始我們會覺得生疏,心裡想得不是很清楚,沒有關係,你可以打開眼睛再取一次。取到落日相之後,眼睛閉起來,在心中再現出來。就是說:把外在的落日相記取起來,然後用心想,讓它在你的心中顯現出來。如是輾轉──令心堅住,專想不移。使令我們內心堅固安定,而且專想不亂想。
見日欲沒狀如懸鼓這是講到形狀。觀想這個太陽,就像是掛在空中的圓鼓一樣,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這是觀想成功之相。落日觀的成功,必須眼睛閉起來的時候,心中所現的落日,跟外面的落日,完全一樣清楚明了。
有古德說:如果你在觀落日時,中間有黑暗的陰影存在,那表示你有罪業在,要多求懺悔。如果你很用功觀落日,但是都發覺落日當中有黑色的陰影存在,那你就要配合拜懺,來懺悔罪業。如果你能夠真實地把落日的光明相,全部在心中觀想出來,這樣就是觀想成功了。
是為日想,名為初觀。落日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意思,古德說是送想西方,就是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來生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避免我們想法太多,留戀娑婆世界,跟眾生結下生死業緣,也就是把你的念頭集中起來──送想西方!
諸位如果學過唯識學,應該知道想的力量很大!在五蘊裡面,色、受、想、行、識,對於想蘊,在一天當中,你大部份是打些什麼妄想,你就要注意了。好比你平常走路,經常走的道路,你就比較熟悉。等到臨命終,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等流性,你就習慣往這個方向去。因此,如果你平常經常想:我要修五戒十善、我要幫助別人…那你是走人天道;如果你的出離心比較重,不太想跟別人接觸,走入山林不欲見人,那你的生命是走上二乘涅槃之道,你在成佛之道,是先成就偏空涅槃,然後再回小向大,因為你心中是往這個方向走;如果你的心經常發菩提心,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那你就是直趨佛道。
因此,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軌跡,在死亡到來之前,都還有機會調整,就是看你的內心,在一天當中經常出現什麼樣的想像,那個相狀很重要!當然,你偶爾生起一個惡念,這叫做一時的失念,這個念頭對你來說很生疏,你馬上懺悔,就可以把它舍掉,力量就不大。但是如果某一個念頭,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生起,它在你心中已經形成一種強大的軌跡,這個就要小心了,這個已經形成一種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
唯識學認為生命是你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我們的想像力也創造了來生。換句話說,你今生怎麼來的呢?是因為你前生經常打某一種妄想,才把你今生創造出來。如果你前生經常生起布施的想法,你今生就得富貴果報;如果你前生經常打慳貪的妄想,有東西就想占為己有,你今生就貧窮了。如果前生人家刺激你的時候,你經常是忍辱的想法,退一步海闊天空,你今生就得莊嚴果報;如果人家刺激你,你馬上就還擊,生起嗔恚心,你今生就得醜陋果報。是因為你前生有很多很多的想像,所以才創造你今生的果報,由此類推,你今生的想像,已經開始在描繪你的來生,當然只要死亡到來之前,你還是可以重新改造你的想法。
首先送想西方,經常告訴自己:我來生要到淨土去,此生是我最後一生!你要把落日,當作是在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個方向引導,這叫送想西方。
其次,取光明相,本經是取落日的光明,光明相在整個觀想中,非常重要。
極樂世界的觀察依報有三種相最為重要:
第一個光明相:唯識學上說,臨終要墮落三惡道的人,首先看到的一定是黑暗相,所以你作夢的時候,如果經常夢到你在沒有光明的房子裡,那就不好了。功德相第一個是光明,臨命終人看到光明相,這個人就不會墮到三惡道去。
第二個清淨相:極樂世界沒有污穢,它是琉璃地啊,為什麼琉璃地要內外清澈透明,就是在表顯一種清淨相。
第三個莊嚴相: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七寶莊嚴所成的。其實,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雖然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在表顯三種相──光明相、清淨相、莊嚴相。那麼,我們為了要跟彌陀感應道交,就要藉假修真,依照佛陀的開示去思考──我們本來是走生死輪迴之路、本來是打著生死輪迴的妄想,現在把它引導到走到極樂世界去。除了念佛,以佛號為所觀境,佛號是聽聲音,它是一種止,是無分別住。但是你在念佛的時候,你心中的心態也很重要,觀你要經常生起極樂世界的觀想,這樣你跟娑婆世界的業緣才會慢慢淡薄,你跟極樂世界的緣也就深了。其實:改變我們的妄想,就在改變我們生命的軌跡,就在改變生命的方向!
你去讀讀唯識就會了解,你平常打什麼妄想,那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對於想蘊,唯識學怎麼描繪想蘊?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造作業力最強,而且臨終的時候牽引力最強,引滿能招業力牽,生命是我們的妄想在牽引的,所以五蘊當中,色、受、想、行、識,想蘊的影響力最大,其他都是跟它配合的。
為什麼佛陀出世,佛陀不能把功德送給我們?因為佛陀出世只有一個目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陀平常遇到事情,祂是怎麼想像的?佛陀遇到事情,祂選擇用布施的想像、持戒的想像、忍辱的想像,所以:我們是學佛的知見,學佛的思考模式!
天台宗說:想要成就佛的種性,如果你的思考模式是雜染的,你的生命就跟三惡道感應道交;如果你的思考模式是偏空出離的,不喜歡跟人家往來,也不想做善事,你很清高,那你一定是走向二乘的道路。
所以:要先改變你的想像,才能夠改變你的種性,最後才能夠改變生命的結果!事實上,佛陀教我們這十三觀,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想像,讓我們跟娑婆世界感應道交的力量,轉變成跟極樂世界感應道交,是這個意思。雖然我們剛開始只是一種假想,那沒關係──藉假修真。佛陀有說:假想修久了,極樂世界的真實相,就會在夢中、定中,顯現出來!假想修久了,真實的極樂世界就會出現,因為這個假相是佛陀特地施設的,佛陀的方便之門不一樣,是對眾生開的,門門都能契入究竟實相!
【39】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7卷/共20卷)
本經的修學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一種善業力的修學。
想要往生淨土的人,我們的身口意要具足善業,這個善業包括了人天的世間善業,也包括出世間種種波羅蜜的善業。
本經所講的淨業三福,統攝世間的一切善法和出世間的波羅蜜,都包含在裡面。因此,所謂的積集善業,其實也包括了聖道門,因為聖道門的修行,也是需要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聖道門在修習善業的時候,他心中的希望跟凡夫的希望並不一樣。一個聖道的修學者,積集善業是為了來生受用的。因為你想要成就聖道、想追求增上生,就一定要得到人身的果報,六道當中,只有人道好修行,所以他積集善業,並發願來世繼續作人,他的善業就叫做資糧,來生受用的資糧。要是你來生變成一隻狗,你就不能修行了。所以你一定要有善業,否則一旦變成畜牲道,五蘊果報體就會把你的善根給蒙蔽了,所以修學聖道的人,必須把善業回向到來生,善得人身,並且要六根具足,得到一個完美的人身果報。
但是修學淨土宗,我們的來生是到淨土去,那為什麼還要修善業呢?淨土宗的善業不是來生來受用的,是今生受用的,是願我臨終無障礙,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必須為臨命終創造一個往生的條件,就是在沒有病痛的干擾、沒有躁動的心情情況之下,提起正念,念佛往生!
因此,印光大師警告所有修淨土宗的人,你千萬不能殺生,因為殺生會跟眾生結下太多惡因緣,臨終時身體病痛躁動不安、冤親債主幹擾你,你就很難提起正念。所以一定要為我們的臨命終做好準備──廣結善緣,積集善業,使令我們的身心,在一種安穩的情況之下往生淨土。
這是淨土宗的第一個要求:成就善業力。
第二個,最為重要的就是成就正念力,臨命終憶佛、念佛的正念力。
關於這個正念力,本經不是強調持名,當然最後也是會歸到佛號,但是它的下手處是從觀想,從觀想中來啟發內心的善根,然後從這個善根再提起佛號。它是先觀想,再持名,本經的結構就是這樣。
那麼觀想,怎麼作觀呢?智者大師有一首偈頌,可以統攝本經觀想的道理,他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這句話在智者大師的《觀經疏》裡非常重要!他一再的提到這句話。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第一個,是講到修觀之前,我們的心云何應住?以何為住?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事實上,這句話通於聖道門的所有止觀。我們修習止觀,心是以什麼為住呢?就是以我們這一念的清淨心為住。修止觀的人,絕對不能向外攀緣,只要你向外攀緣,魔王就有機可乘了。因為攀緣心會帶動你的煩惱,同時也會帶動生死的業力!
因此,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所出現的落日觀、水觀、琉璃地觀、寶樹觀、蓮華觀…都是在心中出現的,跟外境沒有關係。我們在修觀想之前,剛開始先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依止一念清淨心而住;安住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是你在修觀之前,應先作的心理調整,一定要先把心帶回家。
也就是說:即便你剛開始起觀,可能有相片讓你看,但是你也要懂得回歸心性,因為所有的相,都是心所顯現出來的,你不能心去攀緣外境,這是很危險的!總之,我們在修觀之前,一定是向內安住,這是第一點──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法法會歸到一念心性,先安住下來。
第二個,開始起觀了: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其次,當你起觀時,你要注意的就是藉相修心。本經的整個思想就是在修我們這一念的善根,但是必須要藉相,不是藉眾生相,而是藉佛的莊嚴相,從佛的莊嚴相當中,生起我們的波羅蜜的善根,生起一種往生的願望。
本經就是藉極樂世界的種種依正莊嚴相,來顯現我內心的善根,所謂的──托彼依正顯我心性!這裡,我們要注意兩個重點,本經的修觀:第一個向內安住,第二個藉相修心,這兩個思想你弄清楚了,整個十六觀經的方法,你就清楚了。
【40】十六觀之二——水觀(一)
我們再看辛二的水觀。
前面的落日觀,主要的觀想是以光明相為主,此光明在祖師的開示中,說是一種智慧的表法。假藉光明的想像,慢慢培養我們心中般若的智慧觀照。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本經的光明相,不是取正午的太陽那麼刺眼的光,而是一天當中,最柔和、最溫和的落日光,表示菩薩的智慧是中道的,是一種溫和的智慧,揀別不是二乘人這種對立的智慧。那麼,這個智慧觀,觀想成功之後,再觀下一個水觀。當然水原本就是柔軟的,那我們怎麼從柔軟轉成一種清淨、堅定的願力?先看兩段經文:結前啟後——次作水想。
總標地體
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前面是取光明相,這地方的水觀,主要是一種清淨相,觀想水的清淨柔軟。先看第一段:心作水想,內心當中生起水的觀想,當然我們可以在前面擺一盆水,來幫助你藉相修心,也是可以的。總而言之,不管外境有沒有擺水,重點是你心中要出現水的想像。怎麼想像呢?
一、見水澄清:這裡必須把水的兩種相狀觀想出來;第一個澄、第二個清。
就是說:你所觀想的這個水,是沉靜不動的,不能觀想水一直在波動,不可以,因為它是一種寂靜的水。這個水是平靜而沒有波浪的。第二個,這個水要清徹見底,不能有一點雜質,是一種清徹而能夠見底的水。總之,這個水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沉靜不動,第二個清徹見底。你心中要清楚分明的把這兩個相狀觀出來,而且是心無分散──相續地、清楚地在心中顯現。這是第一個心作水想。
二、再觀想水變成冰:水本來是寂靜、柔軟的,但是你要觀想這水慢慢、慢慢地堅定,而變成一種冰。當然冰也是寂靜、清徹的,但是它從柔軟的水,變成一種固態的冰,轉柔軟而為堅定,這是第二個。
三、變冰為琉璃:這個結成的冰雖然堅定,但還是蠻脆弱的,所以把它變成不可破壞的琉璃。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意思是說:這個冰內外非常的通明清徹,但是這個冰從柔軟而變成堅固,最後變成像琉璃一樣不可破壞,最後轉琉璃成大地。我們剛開始可能只有觀一盆水,它的數量很有限,將眼前的水觀成冰,再將冰觀成琉璃,最後還要把它放大遍滿法界,整個大地都是琉璃──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你所見到的琉璃地,也是內外映徹。
其實這個地方,主要是觀大地,而不是觀水。但必須引用水的特質,好比一個菩薩,剛開始是柔軟的慈悲心,慢慢地轉變成一種堅定的願力。所以本科的水觀,主要的目的不是在觀水,是透過觀水的過程,讓我們了解到菩薩的願力,是清淨沒有雜染的,也是堅定不動的,是這個意思。
【41】十六觀之二——水觀(二)
琉璃地觀想出來之後,我們再詳細觀察它有三種莊嚴。其實這個琉璃地是指極樂世界的大地,我們常說是黃金鋪地,其實黃金是指道路,是我們走路的道路,真正極樂世界的大地,整個結構就是琉璃大地,後面經文會講到。這個琉璃大地,從地下到地上,再到空中,有三種莊嚴。本經是由下往上講:
地下莊嚴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這個琉璃地的下方,有一根金剛七寶所成的金剛幢。擎琉璃地,擎是托舉起來的意思,從下面把琉璃地撐托起來。這個幢是長什麼樣子呢?幢就像柱子一樣,但是它有八個面,八楞具足,八個面有八個角,每一面都是百寶所成,這百寶都是寶珠,每一個寶珠都放千種光明,每一個光明都放出八萬四千色。這些光明和顏色是做什麼呢?映琉璃地,千光萬色從下而上照耀整個琉璃地,有無量的光明、無量的顏色。如億千日不可具見,就好像是億千個太陽般的光明,沒有辦法形容。
這一段的觀法,它是以琉璃地為主軸,參雜著種種的光明、種種的顏色,從下面照耀著琉璃地上,這也是極樂世界寶地的一種莊嚴。
地上莊嚴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前面是講到琉璃地下面的莊嚴情況。這裡是說明琉璃地的地上,是以黃金為繩。這個繩,很多註解都沒有講清楚繩是什麼?但是善導大師講得很詳細:他說這個繩就是道路。極樂世界的大地,基本上是透明的琉璃大地,大地上面有黃金鋪成的道路。這個道路是雜廁間錯,雜廁間錯就是縱橫交錯,有縱的公路,也有橫的公路,縱橫相互地交錯,而且是以七寶來作分界的。
界是什麼意思呢?是指我們道路兩邊有人行道,就是這個台階,所以道路是黃金的,但是旁邊的台階,是七寶所成的界限;道路左右的界限,因為是用七寶標明出來的,所以縱橫的道路邊界,更加的清楚分明。
簡單說:它是黃金的道路,七寶的人行道,這是地上的莊嚴。
再看第三段空中的莊嚴,琉璃地的上方有些什麼東西,看經文:
空中莊嚴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在這個七寶的地界,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沒有人車走動的人行道上,每一寶珠都放出五百種的光明。我們看極樂世界的莊嚴,所顯示的數量都是一種表法,因此我們也不要太在乎它是五百、六百,總而言之它是無量的莊嚴。
那麼,極樂世界七寶地所釋放出來的光明,呈現出兩種情況:第一個、其光如華,這個光明變成像華,這個華是指蓮華。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它高掛在空中,又會放光,所以像是天上的星星,又像是天上的月亮,懸掛在空中,變成一種光明的蓮華台。
這個蓮華台是怎麼來的?是光明變現出來的,光明顯現蓮華台的相狀出來,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它現出樓閣的相狀,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極樂世界的七寶地,它現出光明,這個光明變成一個蓮華台。再變成種種樓閣,有千萬種的樓閣,這些樓閣也是百寶所成的。
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前面說的蓮華光明台,它的兩邊有百億種蓮華所成的寶幢。寶幢四周有無量的樂器圍繞著,以莊嚴樓閣。
關於樓閣我們說明一下:
極樂世界的樓閣有兩種功能,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有講到這個意思。第一個、是居住的樓閣。我們剛開始到極樂世界,是在哪裡受生?是在蓮華當中。那要看你的品位,如果你的品位高,離開蓮華的時間就愈快,品位愈低你待在蓮華的時間就愈長。總之,你因緣成熟了,華開見佛悟無生,然後就離開蓮華了。如果你的善業力比較薄弱,那你就住在地上的樓閣;如果你福業力強,前面的道前基礎善業力強,你就住在樹上的樓閣。我們今天會講到樹上的華果當中,有很多的樓閣,是天人住的地方,這是第一種是住處的樓閣。
第二個、是聽法的樓閣:這是聽聞佛陀說法,或者你自己修行用功的樓閣。這個地方所說的樓閣千萬,百寶所成,是指光明化現的樓閣。在極樂世界,你聽聞阿彌陀佛說法,可能是坐在空中的蓮華台,或者坐在空中的樓閣,這個樓閣是懸空的,所以古人畫的極樂世界莊嚴圖,它的樓閣有一種是從地上畫上去的,有一種樓閣是懸空的,旁邊有很多蓮華台。當然極樂世界的蓮華池也有蓮華,但它的蓮華是懸空的,又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天上的月亮懸掛在空中,這個蓮華是光明變現出來的蓮華,是讓你聽法、打坐、休息用的,這是極樂世界地上的莊嚴。
【42】十六觀之二——水觀(三)
風樂說法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我們在這種光明變現的樓閣安住,聽聞阿彌陀佛說法,或者在那個地方修習止觀。這個時候八種清風,八種就是它的方向,從四面八方吹來種種清涼的微風。那麼,風從什麼地方來呢?從前面的光明中出來的。
我們看極樂世界的光明,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很多東西都從光明出來,包括七寶、樓閣、蓮華座,也包括了清風,都是從光明變現出來的。這個清風是什麼呢?鼓動前面所說的空中的種種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法。
就是說:那些空中的樂器,會自然響起,詮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
總結觀名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這是第二觀,智者大師把它判作水觀,其實它的目的,是要成就大地觀。我們如果比照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尤其《阿彌陀經》說到地上的莊嚴,依報莊嚴,我們可以把它會歸成三個特點:
第一個、蕅益大師提出說:極樂世界的依報五塵,它是勝妙五塵,殊勝微妙的五塵。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五塵,跟我們娑婆世界的五塵有什麼不同呢?它是互含互攝。就像本經所說的,光明中含攝著寶物,寶物中又含攝著種種音樂…當然這當中也省略了很多,好比它的觸塵,極樂世界的寶物都是柔軟的,甚至於這些寶物,會釋放出種種的香氣。總之,極樂世界的五塵,你隨舉一塵,則是涵蓋其他四塵──互含互攝。雖然娑婆世界的五塵,你說那些寶物也很莊嚴,但是你看過七寶放出香氣嗎?不可能!七寶的顏色很莊嚴,它會放光嗎?也不可能!娑婆世界的寶物是反射光明,本身不能放光的。
所以極樂世界的五塵莊嚴是全面的,不像娑婆世界的五塵那麼狹隘。當然這跟因地發心也有關係,因為娑婆世界的莊嚴是業感緣起──因地依止一個善心、修一個善業,所以得果報時,這個業是單方面的。而極樂世界是三世諸佛,在因地時依止菩提心、空正見,所以它的功德是互含互攝的。
第二個、極樂世界的五塵莊嚴是隨心自在的。比方說:你跟某人同時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看到的莊嚴跟他看到的莊嚴,完全不同──因為它隨心變化,隨心自在,會隨順你的心意而產生變化,有自在力。你在娑婆世界買一條項煉、一個寶物,看久了你就常者生厭,覺得沒什麼意思了。但是極樂世界的寶物,它可以作各種變化,你今天的心情想看什麼顏色,它就變成什麼顏色;你現在什麼心情,想看到什麼光明,它就變什麼光明,它有自在力!
所以蕅益大師說,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往生到十方諸佛的大般涅槃,因為它常、樂、我、淨,特別是這個我,就是指自在。又好比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也會隨你的身體狀態、心情,調整裡面的溫度、顏色、光明等等,所以我們研究極樂世界的莊嚴,要知道它的莊嚴是全面性的,而且是隨心自在的。
第三個最重要,極樂世界的莊嚴有聖道的功德──會說法。娑婆世界寶物的莊嚴,我們看到之後會生起貪念,貪念生起之後就起煩惱,就造罪、墮落了。極樂世界的莊嚴,能演說大、小乘的佛法,所以我們說圓證三不退,主要是說極樂世界的種種光明、種種顏色,我們接觸之後,能產生堅定的善根,因為它有說法的力量。我們在研究極樂世界莊嚴時,這地方要把它揀別出來,它跟娑婆世界的業感緣起是不一樣的。
【43】十六觀之三——地觀
再看下一段地觀,第三觀跟第二觀是相關連的,這裡將前面水觀的琉璃地,做一個總結:
正示觀法
漸想: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
這是把前面水的柔軟、清淨跟不動,慢慢變成堅定的大地。這裡,我們把它做一個功德的會歸。就是我們在修觀的時候,有二種成就:一種是漸想的成就,一種是實觀的成就。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假想觀和如實觀。
先看假想觀──此想成時:這個想是從水觀變成大地,觀成之後,再一一的觀想,這一一的觀想就是依照前面的次第,先觀柔軟清淨的水、變成冰、再變成琉璃、最後變成堅固的大地,然後擴大遍滿法界。那麼,你必須要一一的、有次第的,由粗到細慢慢地讓心中了了分明的顯現出來,乃至閉目、開目都能夠使令這個相狀憶念不失,唯除吃飯的時候。其實,吃飯最難修行,因為肚子在消化東西,你就很難專注(應該也要說唯除睡覺),其他時間恆憶其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
所謂粗是很粗淺的跟極樂世界相見。不過這個見,本經的意思不是用眼睛去見,而是用你的心去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有少分的相應叫做見。
實觀: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總結觀名: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如果你是從假想觀到最後成就念佛三昧,在三昧當中見到極樂國土,那就不可思議了。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智者大師說假想觀跟如實觀的差別在哪裡?
假想觀是片段的,好比我們要先看到水、然後再轉成冰、然後變成琉璃、之後再變成大地。你在作觀的時候,必須一個、一個,有次第的把它觀想出來,如果我們是這種次第的觀法,那表示我們現在還是在假想觀。如果你觀極樂世界的莊嚴,是一時頓現,互含互攝,你都不需要依次第,一坐下來,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一下子就顯現出來,那你就是成就念佛三昧了。換句話說,你不用從頭開始觀,你一坐下來、眼睛一閉,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地下的光明地、地上的莊嚴、空中的種種蓮華台寶閣,一時頓現,那你是成就念佛三昧。
所以說:假想觀是次第的顯現,如實觀是一時的頓現,差別在這個地方。
結益勸修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事實上這地方,包括了前面的落日觀,也包括水觀、大地觀,過了第三觀之後。佛陀告訴阿難:你要能夠受持佛陀以上的開示,做什麼呢?未來世一切苦惱的凡夫眾生,心中有無量的煩惱罪業,招感各式各樣痛苦的果報,如果想要脫離種種煩惱障、業障、報障,就為他說這個觀地之法。能夠如實觀察極樂世界大地的清淨光明,就能夠滅除八十億劫的生死之罪!這地方的生死之罪是指什麼呢?也就是指生死重罪!這是我們平常很難懺悔清淨的。智者大師說,這不是一般的罪,是說五逆、謗法等等,這種特別重的罪。就是你這個罪很難透過事相懺悔清淨,必須透過這種觀想來懺罪。
捨身他世,必生極樂國土,心得無疑。這個時候,你能夠堅定大乘的信心和大乘的願力,不但能夠滅惡,還能夠增長你的善根。當然,大乘最重要的善根,就是信心和願望,當你死了,來生決定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清淨國土,對此你要深信不疑!
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你能夠照著經文所說的次第,一個一個來觀,那表示你尊重佛陀的傳承,就是正觀;如果你是自己胡思亂想,和經文不合者,就叫做邪觀,那就達不到滅惡生善的效果了。
【44】我們跟佛陀的功德接觸,是見聞不空過!
本經的修學目的,前面有說過我們為什麼要作觀想呢?第一個淨除罪障、第二個生諸佛前。當然,消除業障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拜八十八佛、拜大悲懺,用你的心力起慚愧心來拜佛也是可以啊!但是智者大師在《觀經疏》中說:《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的持名法門,能夠滅除種種罪業,但是不能滅五逆謗法之罪,必須要靠觀想,因為觀想和佛陀的功德是直接接觸的,這個相狀是佛陀開示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它不是一般的相狀,而是佛陀金口宣說出來的。
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自力法門?什麼是他力法門?如果你是按照佛陀的開示,一步一步的觀進去,你已經與十方諸佛,乃至與阿彌陀佛本願的功德相應了──即眾生心,投佛覺海。
在大乘經典上說,佛陀的功德,乃至佛陀的相好,當你見到、聽到之後,絕對不會空過。佛陀的功德你可能見不到,但是只要你能見到,絕對不會讓你白白空過。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做說明,這是講到婆羅門見佛的因緣:
有一天,佛陀帶著僧團要到舍衛國去說法,當他要進入舍衛國之前,五百個天人就事先化成清潔工人到舍衛國去,把所有的髒東西全部清乾淨,也就是天人化成清道夫,把街道的垃圾全部清理乾淨,迎接佛陀的到來。當時那些國王、大臣、居士也到路上去迎接佛陀,佛陀就帶著諸比丘,很莊嚴的、安詳的,慢慢的走入舍衛國。
這時候有一個婆羅門,他本來信奉外道的,他看到佛陀的相好之後,就突然講一個偈頌說:見佛心踴躍,我看到佛陀就心生歡喜;憂者皆消除,所有的煩惱都消滅了;永度生死海,因為見佛的關係,不但是滅業障而且還能夠了脫生死;稽首禮大安,我很至誠的頂禮佛陀。講完之後向佛陀拜下去,這時候因為很虔誠,讚美佛陀又禮拜佛陀,佛陀就從口中放出五色的光明,繞他的身體三匝,然後光又回到佛陀白毫里。
就在佛陀放光的當下,這些三惡道的眾生,比方說,畜生道的眾生,當下就解脫了;諸天的天人看到佛陀這種光明,也都發了菩提心了。這時候,佛陀就走到婆羅門的面前,為他授記說:你因為讚美佛陀、頂禮佛陀的因緣,在未來三十小劫當中,不受三惡道的痛苦,往返天上人間,得到人身的果報時,因為這樣的善根而成就辟支佛。
所以經典上說:我們跟佛陀的功德接觸,是見聞不空過,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再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說:我們能夠跟佛的功德接觸,這叫做不思議的薰習。在修行當中,必須經常跟佛陀功德接觸的,有兩個宗派:
第一個是密宗,修密宗的人,通常要觀唐卡、觀上師的莊嚴相、觀種子字。
第二個是淨土宗了,它把佛的功德,直接引到我們的心中來──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曰香光莊嚴。所以淨土宗跟密宗,都很重視這種清淨法的薰習。意思就是說:雖然我是一個業障凡夫,但是我可以修皈依,我把佛的功德,引到我的身口意,當它在我心中運轉時,即能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
但是有一個條件:你想要把佛陀的功德引到你的心中,就必須要尊重傳承,有它修習的次第,必須依照這個次第去做,因為:只有佛陀能夠宣揚佛陀的功德!好比《阿彌陀經》為什麼無問自說?蕅益大師說,因為沒有人有資格問!佛的功德只有佛陀知道,誰有資格問佛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誰有資格問呢?因為沒有人知道,就沒有人有資格問,所以佛陀只好無問自說。
諸位你可以看看,只要是修行的道理,一個凡夫要修什麼樣的法門?如何慢慢的滅惡生善?講這些修行道理,不一定是佛陀;舍利弗尊者講了幾句、須菩提講了幾句、文殊菩薩也講幾句…佛陀都說如是如是,佛陀可以為他們印證所講的道理。但是講到極樂世界、講到佛陀的功德相,沒有一個人有講話餘地!因為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你沒有曾經擁有過,你有資格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嗎?因此你看《阿彌陀經》以及本經,從頭到尾只有佛陀宣說,沒有人敢講半句話,因為只有佛陀徹證諸法實相,才可以從空出假,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引導眾生慢慢的進入到祂的領域去,連等覺菩薩都沒有資格去宣揚佛的莊嚴。
所以一旦是讚美佛陀莊嚴的經典,沒有一個人講話,都是靜靜的聽,因為只有佛陀有資格開方便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意思是說,你想要達到這種功德莊嚴,就必須遵從佛陀教導的次第,不能有任何差錯,而這個次第也只有佛陀可以施設。
【45】到底是先修小乘再學大乘?還是先學大乘再學小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8卷/共20卷)編輯/出版:淨願蘭若/釋心賢
天台智者大師講到我們修行的次第,有講到通、別兩種:有些修行方法是可以融通的,比方說到底是先修小乘再學大乘?還是先學大乘再學小乘?這就很難講了。有些人必須先修小乘,然後才能夠修大乘,回小向大;有些人是先把大乘的思想弄清楚,再運用小乘的各種方法,來加以對治。這個就是良由眾生根性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
所以佛陀講到很多自力的修行法門,答案都是不確定的。
對這個人這樣講、對那個人那樣講,這叫應機說法。
換言之,在自力的聖道法門當中,佛陀會用比較融通的方法和角度來宣說。怎麼樣呢?經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但是屬於他力門——本尊相應的法門,如何跟本尊感應道交,規矩就很多了,佛陀是用別,一種次第的教授。
在密宗和淨土宗的觀想當中,它的次第不能有任何差錯,因為這些都是屬於事相修法──托彼依正,顯我心性。我們是假藉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來開顯我內心的善根、滅除我的重罪,這種次第就很清楚了。
蕅益大師說,這種屬於他力門攝受的,一定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這個過來人只有一個──就是佛陀,沒有人有資格宣說。
所以我們研究本經,對於觀想次第就要很清楚了,跟你研究楞嚴經、其他的教理,那你可以把前後混著修都沒關係。但是講到本尊相應法,就要第一、二、三漸次修觀!
就像本經的修觀次第,就很清楚了,最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如果你不是如此觀者叫邪觀,就把這樣的次第,特彆強調出來。
【46】十六觀之四——樹觀(一)
接看第四樹觀。
這個依報的觀法,它是越觀越複雜,由粗到細。
前面落日觀,取它的光明相,是最容易觀的。然後再觀大地,取琉璃地的清淨,大地能夠離一切相,表顯菩薩的願力是沒有雜染的。光明表示智慧,大地表示悲願,那麼樹觀就講到莊嚴了。
菩薩的功德、菩薩的波羅蜜就是:光明相、清淨相、莊嚴相。
講到這個莊嚴相,樹觀就將這一主題表達無遺,對於極樂世界互含互攝的功德莊嚴,有很詳細的描繪。
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佛陀告訴阿難及韋提希,地觀想成就之後,接下來觀什麼呢?觀寶樹。由此可知,佛陀所教的觀法,是由粗到細,由粗的光明、清淨,進入到微細的莊嚴,是一步一步的往下觀。
觀相之法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跟前面的道理一樣,有次第的。這個地方的次第,是先觀樹的樹幹、再觀它的小枝、再觀葉、再觀枝幹華果,是由粗到細觀下去。怎麼觀呢?
首先,你要取一個單位,因為極樂世界的樹很多,有很多樹,不是一點點樹,所以必須用七重來作一個小單位,叫七重行樹。
什麼叫七重行樹我們解釋一下:
它是一重的寶樹,中間有一重的道路;再一重的寶樹,一重的道路,如是到七,叫七重行樹。當然極樂世界的樹,不只七重而已。這地方先作七重行樹,如果取太大的單位你也觀不來,所以一般是以七為一個極限,先取七重當一個小片段,觀想成功之後,再把放大,觀想它遍滿極樂世界。以七重行數為一個小單位,那每一棵寶樹,要觀想多高呢?八千由旬。這個由旬有小、中、大,最小的是四十華里,中的是六十華里,大的八十華里,我們姑且用最小的是四十華里,四十華里就有八千由旬,三十二萬華里,極樂世界一片葉片,就比台灣還大,都是很廣大的境界。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極樂世界的寶樹,都是七寶所成的華、七寶所成的葉,無不具足。
前面已經說過,極樂世界的七寶,不是娑婆世界的七寶,因為極樂世界的那些寶,娑婆世界沒有,只能用我們所知道的東西去作譬喻,所以引用七寶來作譬喻。這是講到觀相,必須要有次第、先觀樹幹、再觀枝葉華果,慢慢的觀進去,無不具足。再看它華葉的相貌:
色光映飾,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一一華葉,作異寶色。
那麼極樂世界的樹葉和華朵,有不同的光和不同的顏色,以下講出譬喻:在青色的琉璃當中,出金色的光明;在紺青的玻璃當中,出紅色的光明;在紅色的瑪瑙色當中出硨磲,硨磲是白色的光明;在白色的硨磲當中,出綠色的真珠的光明;乃至珊瑚、琥珀等一切眾寶,它的顏色光明,是互相參雜、互相照耀、互相裝飾的。極樂世界的的五塵,前面說過是互含互攝的,為什麼呢?你看諸天的寶物,諸天的寶物是單一的,光明就是光明、顏色就是顏色,因為諸天的光明也是業感緣起。
所以一般慈善家在行善業時,首先沒有我空、法空的正見,也就是沒有空正見。其次,沒有菩薩的願力。所以他造善事,叫做一時興起;他到菜市場看到一個眾生很可憐,突然生起惻隱之心,就把它買下來放生,他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一時的惻隱之心。所以慈善家做善業,缺乏持續的動力,因為他沒有貫穿善業的願力,沒有這種貫穿性。一般的慈善家,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沒有說吾道一以貫之。
菩薩修學善業就不是這樣,菩薩修學善業具有空正見、又有菩提心,所以菩薩的善業叫做波羅蜜啊!諸位要知道:人天乘沒有波羅蜜,二乘也沒有波羅蜜,只有菩薩去行布施、去持戒,後面加一個波羅蜜,因為他有道啊!吾道一以貫之!菩薩的所有善業,一定是跟般若智慧相應,也一定跟他的菩薩本願相應,他的菩提本願如大地一樣堅定,大地能攝持所有的樹木華草,所以得果報時,他的功德就不可思議啊!
《攝大乘論》上說:菩薩行布施時,他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見,也就是說他布施的心態,具足了持戒的心、忍辱的心、精進的心、禪定的心、智慧的心,六度都具足了。他布施時不是只有施捨的心,還包含了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因地的善行是互含互攝,得果報時,當然也是不可思議,互含互攝,叫做法界緣起,這跟世間以及諸天的業感緣起,是不一樣的!
其實,這三段都只是一種綱要的總說,真實的寶樹觀,下一段就解釋得很詳細,它的莊嚴相是怎麼回事?它有什麼樣的功能呢?
【47】十六觀之四——樹觀(二)
看經文:
華樹莊嚴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寶樹的莊嚴,分四段來觀察:首先觀寶樹上的宮殿,再觀宮殿居住的環境。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這個寶樹當中,有很多真珠所串的真珠網,彌覆,滿滿的覆蓋在七重樹上。就是樹上有很多的真珠網,在每一棵的寶樹上,都有七重的寶網,這個七重的寶網就好像是七重的寶塔,它是一重網、一重網、一重網,有七重,就像寶塔的高度一樣,越來越高,有七重的真珠網。
這七重的真珠網是做什麼的呢?每一個網當中,有五百億個微妙的香華所成的宮殿,這宮殿就像大梵天王所住的宮殿一樣莊嚴。極樂世界的諸天童子,自然在中。童子,是譬喻相貌莊嚴的天人,這些天人,是住在樹上的真珠網當中的宮殿。
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諸天童子的身上都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釋迦毗楞伽翻成中文叫能勝,摩尼叫如意,即如意寶珠。他們就將這些如意寶珠配掛在身上,來做裝飾。這種如意寶珠,它放的光明能照耀百由旬,就好像和合一百億個日月那樣的光明,沒有辦法形容的光明。樹上的眾寶,也是互相的間隔、交錯,它的顏色也是最為殊勝的。這是講到極樂世界的寶樹,有七重的真珠網,而每一個真珠網,都有妙華宮殿,諸天童子就住在宮殿當中。
再看它的華: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這七寶樹是行行相當,寶樹的排列,每一排列有一定的次序。樹葉跟樹葉之間的間隔,也都很有次序。在這眾葉當中,有種種的華、開種種微妙的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七寶莊嚴的果實,所以極樂世界的華果是同時的。我們娑婆世界是先開華,等華謝了之後,果實才出現。極樂世界是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這是比喻菩薩修因、證果是同時的,因為他是稱性起修──因地的心性就有果地的功德,所以是因果同時。
這是講到華,以下再講到果。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
每一片樹葉,它的縱就是豎,廣就是橫,橫豎有多大呢?二十五由旬,大概是一千華里左右,它一片樹葉比台灣還大。樹葉有千種顏色,有百種的畫。所謂樹葉上的畫是指什麼呢?就是樹葉上有葉脈,它的脈絡就好像是一幅很精美的畫一樣,很像畫一樣。
如天瓔珞,就像天人所掛的瓔珞,很有次序也非常莊嚴的樣子。而這當中有很多的妙華,它是什麼顏色呢?它是紫金磨色,就像是光明的火輪,在樹葉之間旋轉。極樂世界的樹葉,它的光明是流動的,前面講到的光明是靜態的,琉璃色當中有金色的光明、玻璃色當中有紅色的光明,是靜態的光。這地方樹葉上的華,會釋放出光明,這個光明是移動的,就像旋轉的火輪,在樹葉華之間旋轉。後文講到池水,極樂世界的功德水,也是流動的,所以它的莊嚴有靜態的莊嚴和動態的莊嚴。
涌生諸果,如帝釋瓶。極樂世界華的上面有種種果實,這果實有什麼功能呢?就像帝釋的寶瓶。帝釋有一種寶瓶,能夠所求如願,極樂世界的這個果,也是可以讓我們所求如願,如帝釋瓶。帝釋是指釋提桓因,他有無量的上品善業,所以招感一個寶瓶,能生出你想要的東西來。極樂世界的華,能湧出種種果實,如帝釋的寶瓶。
再看這個水果有什麼作用呢?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極樂世界的這些果,它是放大光明,在光明當中,能夠變化成很多的幢幡,乃至無量的寶蓋;在寶蓋當中,能夠現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佛,弘法利生的事業。十方諸佛在哪一個地方行布施波羅蜜、弘法波羅蜜、各式各樣的波羅蜜,種種的佛事,我們都可以在寶蓋當中看到,乃至十方諸佛的國土莊嚴,也都於中顯現出來。
我們說明這段文的意思:極樂世界的這些果實,能出現十方諸佛的國土,這是什麼意思呢?有人問蕅益大師說,十方世界這麼多佛土,為什麼偏贊西方淨土?在中國的佛教傳承裡面,幾乎講到淨土,絕大部分都是講西方淨土,少部分講彌勒淨土,只有少部份。那麼為什麼十方諸佛的淨土,要偏贊西方淨土呢?乃至在《阿彌陀經》當中,釋迦牟尼佛讚嘆極樂淨土之後,六方諸佛即出廣長舌相,異口同聲讚美阿彌陀佛淨土的莊嚴?
這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因為往生西方就等同生十方!
表面上,我們很狹隘的鎖定一個目標──往生西方淨土,把求生西方當作生命的唯一目標。但事實上,當我往生西方淨土之後,我等同往生十方國土。這地方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說,為什麼生西方就是生十方淨土呢?因為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可以受用十方諸佛說法的情況,你可以同時看到藥師佛說法、看到普光佛、普明佛說法,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特色!
所以蕅益大師說:極樂世界的規劃,對我們凡夫眾生特別有很大的幫助!他說:十方凡聖同居土,沒有這樣的規劃。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在凡聖同居土所受用的,幾乎是等同實報莊嚴土的功德,這在其他淨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十方的佛土,它的四土清楚分明,你有什麼功德,你就到哪裡去;你是帶業往生的凡夫,就到凡聖同居土去;你是法身菩薩,就到實報莊嚴土去。凡聖同居土絕對不可能說在一個果實當中,看到十方世界諸佛的顯現,不可能的事!這是什麼境界啊!這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法界緣起啊!除非是初地以上菩薩,否則不可能有這種功德相。
但是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有這種情況,不可思議啊!如果我們比較各佛土的實報莊嚴土,那就沒有好壞之分。藥師佛的實報莊嚴土,和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都是法界緣起。但是比較兩者的凡聖同居土,一個帶業往生的凡夫,能夠去受用凡聖同居土,那我們真的要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極樂世界是最為殊勝的!就著凡夫來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偏重在救護生死凡夫,阿彌陀佛對我們生死凡夫幫助最大,所以才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這句話,對我們生死凡夫來說,的確是這樣。因為他的四土是互含互攝,橫具四土啊!一個凡聖同居土的眾生,能夠受用實報莊嚴土的功德,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寶蓋當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這是實報莊嚴土的境界!
看最後的總結:
觀成之相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總結觀名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這地方講到功德相狀,就是說我們在觀樹時,也應該次第觀之,凡是觀極樂世界的莊嚴,一定是有次第的,怎麼觀呢?先觀它的樹幹,再看它的細的枝葉,最後是華果,然後再觀成七重行樹,再慢慢的擴大到整個的極樂世界。總之,你必須要依照經文,次第觀之,而且是了了分明,不能有任何的模糊或含糊籠統,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48】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
寶樹觀,可以說是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讓我們看的一覽無遺──光明中有寶物、寶物中有光明,把光明相跟清淨相整個表現出來。古德講到這個寶樹觀,有一首偈頌,可以跟大家分享:
五百億童華里住:這是說有五百億天人,住在寶樹華上,真珠網當中的宮殿裡。
三千世界果中藏:那麼你住在宮殿裡面,可以透過前面的華果,看到三千世界的十方諸佛,正在宣揚佛法的相貌,你等於是坐地參方,根本不用去親近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你就在極樂世界裡面坐著,就能夠親近十方諸佛,這就是我們說的坐地參方。
自心種子栽培得:而這麼多互含互攝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也是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憶佛念佛栽培所成的。
各各撐天柱地長:由於因地的莊嚴,成就果地的圓滿;各各撐天柱地長,就是指果地的功德都圓滿了,全部都有了。
我們要知道,在觀想過程當中,當你起觀,不管是觀極樂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淨相、或者是莊嚴相。一旦你心中出現一個相狀,在你的生命當中,已經產生了兩種力量:
第一個、彌陀的加持力。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說:如果你能按照佛陀所教的次第而觀,你等於是把佛的功德,引到你的身心世界,你把佛的光明功德、莊嚴功德都引進來了,所以說是佛力不可思議,你已經進入佛陀的功德莊嚴。
第二個、心力不可思議。
你能夠從這個地方,慢慢啟發自己的善根,這叫藉相。我們現在自己要生起善根有困難。比方說,你為什麼需要藉這個相呢?你有本事自己就生起善根。事實上有困難。凡夫必須仰仗佛力,先藉十方諸佛的功德相,但是重點是怎麼樣藉相修心呢?關鍵還是要把你的善根啟發出來,透過光明相來啟發我們智慧的觀照力。做什麼呢?讓你不要老是跟著感覺走,要用光明來觀照──透著清淨的琉璃地啟發菩薩的悲願、透過這個莊嚴相來成就菩薩波羅蜜的功德,藉這個相來修我們的心。因此,除了佛力之外,我們自己的心力也很重要!
意思是說:我沒辦法帶動我的心力,我是生死業力凡夫,需要有人伸手幫我拉一把,所以藉用佛力來帶動我。所謂果地相是說:用已經成就的果地功德,來帶動我因地的心。我們很難讓自己生起善根,很難!但是你慢慢慢慢的觀想,把極樂世界觀想久了之後,你發覺你的心態會改變──不思議熏!
我講一個小故事,讓大家作參考,這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在波羅奈國,發生的一件事情。波羅奈國有一個國王,晚上作了一個夢,在夢中看到一隻金光閃閃的金毛獸,全身放大光明。國王看了起大歡喜,他想:要是能把這個金毛獸抓過來,把它殺了,毛剝下來放在我的寶座上坐著,那可是非常榮耀的事情。所以當他從夢中醒來之後,他就重賞哪一個獵人幫他抓到這隻金毛獸,他就重重賞賜他財富和官爵,就有很多人到深山去找,結果找了幾年,都沒有看到金毛獸的蹤影。之後,有一位獵人,去找金毛獸的時候,一不小心從山上滑落到山谷去,跌倒受傷,身上在流血。這時候白天過去了,晚上即將到來,他又飢又渴,身上又流血,引來很多的蟲來咬他的身體。就在他絕望之餘,突然間眼睛一打開,看到了金光閃閃的金毛獸,就在他的面前出現。金毛獸看到獵人受了重傷,即將死亡,就對他起了慈悲之心,趕緊把他叼起來,送到淺水的地方讓他喝水,然後又找了很多水果讓他充飢,吃完之後,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起來,看到金毛獸在他旁邊,整晚照顧他,他又感動又矛盾,就現出憂愁的樣子。金毛獸看到他的表情,問說:你為什麼悶悶不樂,現憂愁之相呢?獵人回答說:說實在的,我為了找你,可以說是傾家蕩產,幾年來就是為了要找你。現在終於讓我找到你。但是要是把你殺了,我就是忘恩負義的人,因為你救了我一命;要是不殺你,多年的願望又不能達成,因此內心非常矛盾!
金毛獸這時候──看著這苦惱的獵人,以及他心中的期待,又看到滿地的蟲為了吸食獵人身上的血,在那個地方充滿了饑渴。就如是思惟:我生生世世就是為了貪戀這個身體,也不能成就什麼功德,好不容易現在有這個機會,來滿眾生的願。於是金毛獸就說:這樣好了,我去撞樹,把我的血肉,布施給地上的這些眾生,等到眾生吃完之後,再把我身上的皮剝下來送給國王,就能夠滿足你的願望,也滿足地上蟲子的願望。
金毛獸說完話之後,就開始作願:第一個、它發願吃到它血肉的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第二個、凡是吃到它血肉的眾生,未來都能成就無上菩提。它的善業還加上了咒願力。作願之後,它就自殺了,因為這樣而死亡,但是因為它發了善願,所以就升到天上去了。那麼,想要它的皮的那位國王是誰呢?就是提婆達多的前生。咬它肉的這些八萬的眾生,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最初度的八萬天人,發了菩提心的這些天人。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布施功德,祂自己說過: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是祂捨生命處。當然,我們除了看到釋迦牟尼佛的善業,更重要的是看到祂的本願,這個地方很重要!一個宗教師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別,就是他有願力的支持──本願功德。如果你在修善業的時候,沒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見,你就不可能產生果地上互含互攝的莊嚴。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
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以一種狹隘的自私心去憶佛、念佛,阿彌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狹隘自私的,這兩個能夠心心相應嗎?對不對!曇鸞大師在《往生論》的註解上說:如果你不發菩提心來憶佛念佛,沒有廣大的胸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宏願;沒有願作佛心、願度眾生的心,是因為看到極樂世界很漂亮、可以享樂,所以才願意去──為了樂故而欲求往生,這樣是不能往生的!因為你是為了追求快樂,剛好跟諸天相應,諸天就是提供你快樂,所以你不發菩提心,你把憶佛的功德,本來是一顆摩尼寶珠,最後只換來一顆糖果。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因為你不發菩提心,本來是無量功德莊嚴的東西,結果變成一種狹隘的業感業果,那就變成什麼呢?變成受用諸天有漏的快樂果報──帶著滿身的貪慾煩惱,升到天上去,你這樣享受快樂,後遺症很嚴重,貪慾特別重,等樂報受完之後,來到娑婆世界,很可能會墮到三惡道去,因為你把自己本該有的福報,享用得太過了。
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阿彌陀佛的聖號,都是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佛力不可思議,但是進入到你的心中之後,到底是一種無量莊嚴的法界緣起?還是一種狹隘的有漏業感緣起,你的心態就很重要!所以我們講藉相修心,你本身的心態很重要,這一點在阿彌陀經講得不多。對於《阿彌陀經》,蕅益大師雖然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會歸到三力不可思議,某種程度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議。但是他最後的會歸是:因為有佛力的加被、名號功德的加被,所以才有這種功德莊嚴,鼓勵的性質多!
但是你看觀經就不一樣,智者大師說啊: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意思是說:我們是藉佛的功德莊嚴,來啟發我們的菩提心!所以你的菩提心得要生起,如果你看到這些莊嚴相,沒有啟動菩提心,還是一種貪愛的心、自私自利的心,那這些莊嚴相將變成天界的有漏果報;如果你看到這些莊嚴相,果然發起你的菩提心,那你就是念念在成就你未來的淨土!
本經在憶佛、念佛的時候,有講到兩種力量:第一個是佛的力量,第二個是心靈的力量。本經是偏重於心力不可思議,是用佛力來啟動你的心力,這叫做藉相修心。這些莊嚴相,如果不回歸到你的心性、無法啟動你的發心,那你的方向就錯誤了!所以你必須把這種光明相、清淨相、莊嚴相,用來啟發你的菩提心、啟發你願作佛心、願度眾生心。如果這些相能夠啟發你的菩提心,那這些莊嚴相跟你的菩提心一接觸的時候──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正是你未來的淨土莊嚴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藉相修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49】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9卷/共20卷)編輯/出版:淨願蘭若/釋心賢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兩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第一個、是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不可思議;第二個、是外在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議。一般來說,聖道門的修學,偏重於內在的心力,我們翻開金剛經、楞嚴經,乃至法華經、華嚴經,都是教導菩薩這一念心應該怎樣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希望能夠突破自己的障礙,建立與諸佛一樣的功德。
那麼這些經典所詮釋的,就是把我們心靈的力量開發出來,以心力去創造你的生命──心力不可思議。而淨土宗的修學,比較偏重於佛力。
佛力是什麼意思?就是雖然佛陀滅度了,或者佛陀不在我們身邊了,但是佛陀有法身,祂的法身是常住、無所不在啊。佛陀清淨的法身,祂有無量無邊的大悲願力,恆常在加持我們,只要我們肯憶念祂的聖號,我們就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把佛陀的力量引導到我們的生命當中。這個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叫做轉他成自。
換言之:我們透過憶佛、念佛,把佛陀的力量轉成我們的力量,做一種轉換。佛陀的力量本來是佛陀受用的,但是透過種種的善巧方便,就能夠把佛的力量轉成我們的力量,這也就是一種佛力的加被。我們從本經的規劃來看,它的修學宗旨,是把心力跟佛力結合一起。怎麼說呢?智者大師在《觀經疏》裡面,用一句話來表示這個宗旨,說是: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智者大師是以一心三觀,來統攝本經的觀想念佛,它的次第是如何呢?首先,先觀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當然,這個是修空觀,在修習本經之前,必須先空掉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在娑婆世界打滾太久了,累積很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生命記憶,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痕跡。那這怎麼辦呢?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先把一切的妄想,回歸到一念的清淨心,就是用空觀的智慧,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修習止觀,不能把心中的妄想消滅,還夾著妄想,那修習止觀就很難成功。
所以修淨土的人,要知道兩件事:第一個、破妄,第二個、顯真。心中要把娑婆世界的相,慢慢的減少。本經就很強調你心中的相,觀經裡面說:你心中經常憶念什麼相狀,就會跟這個相狀感應道交。它認為我們心中的相狀,對我們生命是有引導性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憶念娑婆世界的相狀,那你來生一定又回到娑婆世界。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娑婆世界的一切相狀,回歸到一念的清淨心──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清淨心。接下來做什麼呢?
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開始修假觀。從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提起本經的觀想。比方說:落日觀、寶樹觀、樓閣觀,乃至阿彌陀佛觀等等,從清淨心當中又建立一個新的相狀,來做生命的引導,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所以它是先修空觀,破妄,再修假觀,顯真,這叫破妄顯真。
本經的結構很清楚的把心力觀想的力量,跟阿彌陀佛的加持力,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50】十六觀之五——池觀(一)
我們接著看下一段經文,辛五的池觀。
前面的寶樹觀,跟樓閣是不可以區分的,因為樓閣就在寶樹當中。寶樹是講到住處的莊嚴。這地方的七寶池,是講到受生的處所莊嚴。
結前啟後,次當想水。
明標池體
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次當想水,這裡的水跟前面的水觀,不太一樣。前面的水觀,水是沉靜不動的,是一種寂靜狀態,因為那是觀琉璃地的前方便,所以前面的水想是靜態的。這地方的水是什麼呢?是指八功德水,它是動態的。前面的水是要表顯極樂世界的大地莊嚴,這地方的水,是要表顯極樂世界水中的蓮華,乃至於這裡的水能夠演說種種妙法,所以水是流動性的。我們看經文就清楚了。
那麼,怎樣觀八功德水呢?
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首先標出極樂世界的水,是八池水,具有八種功德,它是澄淨、清冷、甘美、潤澤、輕輭、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具足這八種功德。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
這八功德水,都是七寶化成的。這七寶,非常柔軟而不堅硬。是從如意珠王生出來的。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娑婆世界的水,是從雲層下雨下來的,極樂世界的水,諸位看極樂世界莊嚴圖像,八功德水中間,一定有畫如意寶珠,然後從如意寶珠當中,就像那個噴水池一樣,分為十四個支,噴出水來。
如意寶珠的意思,是說八功德水,它的溫度、各種味道、甘美等等,都能夠隨眾生的心意,自在變化。從如意珠王出來時,分為十四個方向,古德解釋十四支,認為這是一種表法,他把十和四分開來看,十是表示這八功德水,它是遍滿十方,圓滿的;四,是表示八功德水有常、樂、我、淨四種功德,這叫十四啊。
簡單說:就是它的前後左右上下十方,每一個方向都是常樂我淨,所以叫做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每一支流,都是七寶妙色。前面有說水是七寶所成,所以水是七寶色。七寶池它的本質當然是七寶所成,但是水池的岸邊是黃金為渠,池底有金剛的寶沙。智者大師解釋說,為什麼池底是金剛沙呢?因為這個水,是佛的不生滅心所變現出來的──金剛不可破壞,表示堅定而不可破壞的意思。這裡,先把水的相貌講出來,其實主要是要講兩個重點:一個是水中蓮華的莊嚴,一個是水也可以說法。所以下一段文,才是水觀的重心。
【51】十六觀之五——池觀(二)
蓮華莊嚴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當然有它的功能德用。在每一個水池當中,都有六十億的七寶蓮華,而且每一朵蓮華的體積,它的周圍有十二由旬那麼大。我們到極樂世界,不是馬上去住樓閣,不是這樣,一般是先在蓮華待一段時間,到後文九品往生就會知道。有些人時間長,有些人時間短,就像我們投胎娑婆世界,也不是馬上就生活了,而是在母胎十個月。那麼往生到極樂世界,它是蓮華化生,你品位愈低,你待的時間就長一點,你品位高,你就早一點華開見佛。總而言之,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在蓮華化生,所以必須介紹蓮華。
水演妙法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嘆諸佛相好者。
這蓮華跟水的配合,是有作用的。這個摩尼寶珠流出來的水——流注華間,它在蓮華的華瓣當中流動,而且還流動到岸邊的寶樹,順著樹的上下流動,不是靜態不動的。那麼水一流動起來,就有聲音。這個聲音是做什麼的呢?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乃至於讚嘆諸佛相好。這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這裡主要是詮釋極樂世界所說的法。當然,佛法跟世間法最大的差別,就是佛法有解脫分,它有解脫的功德,能夠讓我們了生死!如果你信外道,它的教義只能夠讓你升天,但不能了生死。所以佛法不共於外道的地方,就是它有空性的智慧。
對於空性的智慧,天台宗的詮釋,主要有三個內涵:第一個、是以眾生法為所緣境:它觀察的所緣境,是以空性的智慧和眾生法為所緣境。好比小乘法,它是從苦諦下手,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年紀大一點就有感覺,你現在的相貌跟年輕的時候不一樣、體力也不一樣。
所以,雖然我們得到人的果報體,不管你福報大不大,心中就是沒有安全感,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其實,我們都是娑婆世界的過客,是隨時準備要離開的客人啊!
《楞嚴經》上說,這跟你到一個地方去掛單一樣,只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
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住娑婆世界的,這就是無常。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走,這也就是一種死亡的威脅,所以福報愈大的人,面對死亡愈害怕,因為他不想失去他所擁有的一切──你好不容易來娑婆世界投胎,得到一個果報體,剛開始很不習慣、很陌生,你在生命裡面搞了三、四十年,對家庭環境熟悉了,跟你的親屬也熟悉了,再不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之後,業力風把你吹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你又出生,出生的時候又很不習慣,然後你又熟悉了,又死掉了。
所以我們在三界中飄來飄去,這就是無常的怖畏,也就是一種痛苦!因為你沒有一種安穩性,我們人性對於快樂的訴求,就是尋找安全感。所以我們的快樂也叫安樂,能安穩才有快樂嘛。但不幸的是,身為一個人,你就永遠缺乏安全感,不知道來生要去哪裡、不知道這個業力風,要把你吹到哪裡去,你不知道。因此,小乘的空觀認為:無常就一種是痛苦;因為痛苦,所以是無我,沒辦法做主;因為無我故空。小乘的空性,就是從無常去觀察的。
這地方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就是從眾生的五蘊的身心世界而切入空性。其次,大乘的空義有兩種:從自利的角度來看,前面小乘法的空性,是從苦諦切入,大乘的空性是從道諦切入。這道諦的所觀境,是以心為所觀境,觀察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人生不是絕對痛苦,也不是絕對快樂。
大乘佛法看人生,人生是無自性的,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人生對我們到底是一種負擔呢?還是一種功德呢?就看你怎麼去經營。如果你明白道理,能夠假藉這個臭皮囊來積功累德,這個人生對你是有益的。你會因為今生的生命,而到極樂世界,創造你來生的功德莊嚴,也是靠你這一生。當然,你也可能把人生給糟蹋了,你攀緣、執著,結果把人生搞得滿身的罪業,那麼這個人生對你來說,就是一種障礙了。
所以,大乘佛法認為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呢?其實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大乘的空性是這樣解釋的,小乘的空性是認為人生沒有價值,他趕快要到涅槃去,小乘是用悲觀的思想來詮釋人生。因為他用無常觀察生命,人生就沒有價值。有什麼價值呢?你終究要死,今生榮華富貴又能怎麼樣呢?空歡喜一場!所以小乘的思想認為人生是一場夢,是一場沒有結果的夢。
大乘佛法看人生就沒有這麼悲觀,大乘佛法說: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看你的心是覺悟還是迷惑,由此帶動截然不同的人生。總而言之,大乘佛法的人生觀,是從道諦來觀察,它強調方法,只要能掌握正確的方法,你的人生就有價值;你不懂得方法,胡思亂想,你的人生就充滿了障礙,這就是大乘的空義,是向內心觀察的。
另外一種特殊的淨土法門——他力門。它不是以心為所觀,而是以佛的功德為所觀境,也就是以四諦裡面的滅諦,直接趣入佛的涅槃。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雖然人生充滿了障礙,但是我可以透過正確的憶佛、念佛,而進入到佛的功德莊嚴中,這就是他力門,果地教。
直接觀佛的相好莊嚴──即眾生心,投佛覺海。我雖是業障凡夫,但是透過正確的觀想、觀像、持名,就可以受用到彌陀的功德。這就是淨土宗的空義,它是建立在自他不二的平等基礎上。因此,淨土宗的空是什麼呢?是空掉我是業障凡夫,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生佛不平等的錯誤觀念。事實上,我雖業障深重,但是彌陀心內的眾生,阿彌陀佛雖萬德莊嚴,也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
所以大乘的空性是建立在感應道交──就是把自跟他之間的障礙消滅掉!所以,同樣是空性,每個人詮釋不同:小乘的空性,從悲觀的無常去詮釋;大乘的空性,從一念心性去詮釋;那麼淨土宗的空性呢?從感應道交去詮釋。而這些大小乘法義,極樂世界都有宣說,所以才說:有時候宣說苦、空、無常的小乘空性、有時候宣揚大乘諸佛的相好,都是由八功德水的流動,來演說這些妙法。
【52】十六觀之五——池觀(三)
結歸佛力
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
總結觀名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前面講到流水會說法,這地方又講到另外一種演說妙法的方式。是說:這個如意珠王,能流出八功德水,但是這個如意珠王又能夠放出微妙的金色光明。這光明是做什麼呢?這光明能夠化作種種顏色的鳥,這些鳥的音聲特別的清亮高雅,能夠讚嘆佛、法、僧。讚嘆佛陀有說法之恩,讚嘆法有開慧之恩,讚嘆僧有住持之恩,讚嘆三寶的種種功德,這是八功德水想,名第五個觀想。
此處池水觀,主要是在詮釋兩樣東西:第一個、蓮華,就是我們受身的地方。而這蓮華主要是在表達兩個道理:首先,蓮華以什麼為住呢?當然是以八功德水為住,所以談到我們受身的處所是安樂的、如意的。因為八功德水有如意安樂的功能。
其次,在這個池水中,你能夠聽到的水聲、還有鳥類的種種說法,使令我們的道業能不斷地增上。其實極樂世界的殊勝微妙,它是五塵莊嚴,色、聲、香、味、觸。但是看過經文之後,依報的部分已經快結束了,發覺佛陀在詮釋極樂世界的莊嚴,偏重於兩塵:第一個、色塵,眼根所對的境界。
比方說:關於極樂世界的光明相,佛陀講了很多光明相,甚至為了觀想光明相,佛陀先講落日觀,還有佛陀頭的前後都有圓光,那個圓光就有點像落日,那種光明很溫和、柔軟。
清淨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璃地;還有莊嚴相,那就有種種的七寶莊嚴。當然它的光明、清淨、莊嚴是互含互攝,光明中有莊嚴,莊嚴中有光明,互含互攝,這是色塵。
第二個、聲塵,現在慢慢講到聲塵,就是音聲說法。極樂世界所發出來的音聲,包括天上的奏樂、百寶色鳥鳴,以及八功德水流動的音聲都在演說妙法。經文所描述的大都是極樂世界的色塵和聲塵。至於觸感怎麼樣、食物的味覺怎麼樣、詮釋得少。
蕅益大師解釋說:因為釋迦牟尼佛介紹極樂世界的時候,祂是隨順我們婆婆世界的根機,六根當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就是眼根跟耳根。就像韋提希夫人當時跟佛陀說:我願不見惡人、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就是指色塵,不聞惡聲就是指聲塵。釋迦牟尼佛隨順眾生的喜好,而偏重於色塵和聲塵,其他的香塵、味塵、觸塵沒有特別提到,但事實上也是具足的。
【53】十六觀之六——總觀
接著看第六科的總觀,就是將極樂世界依報的莊嚴,做一個總合的觀想。
經文分成兩大段:首先說明因地的觀法,其次再看果地的功德:
辛六、總觀
舉所觀境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極樂世界是眾寶所成的國土,眾寶所指的當然是莊嚴,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泥沙、石頭。而且在每一個區域當中,有五百億寶樓,這些樓閣跟寶樹有相當關係。極樂世界的樓閣,歸納成三類:
第一個是樹上的樓閣:這是天人居住的。天人不是住在地上,是住在八千由旬的寶樹上。
第二個是地上的樓閣,就是我們一般往生的人民,住在地上的樓閣。
第三個是空中的樓閣。
前面的兩種樓閣是實體的七寶所成,這裡的空中樓閣,是光明所變現出來的,變現種種的樓閣,讓你聽法跟修行用的。
閣內莊嚴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樓閣的當中,有無量諸天,常奏種種美妙的音樂,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說法。
樓外莊嚴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在樓閣旁邊,有很多樂器懸掛在虛空中,就像天上的寶幢。不鼓自鳴,這些樂器不須要打擊,自然會演奏種種的音聲來。
天樂說法
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這些音聲,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都是在讚嘆三寶的功德。這是講到因地的觀照方法,再看以下果地的功德,先看經文:
觀成之相
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總結觀名
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此想成已,此想是指包括前面的寶樹、寶地、寶池都觀想成就之後,我們就粗見極樂世界了!為什麼叫粗見呢?因為相對於正報來說,極樂世界依報莊嚴是比較粗顯,不像正觀正報──阿彌陀佛的莊嚴、觀世音菩薩莊嚴、大勢至菩薩莊嚴,那麼的精緻微妙,所以才叫做『粗見』,這是第六觀。
觀成之益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如果我們能夠把總觀觀想成功,就能夠滅除無量劫的極重惡業。前面有講過五逆十惡、謗法之重罪,只要你能夠憶佛、念佛都能夠消除,而且命終之後,必生淨土。
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能依照如此作觀者,名為正觀,否則,就是邪觀。
從第一觀到第六觀,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已經講完。
【54】往生三要素:戒行清淨、實悟實修、誓願堅定!
再講一個小故事,給大家做參考,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淨土三要述義》裡面,有講到一個公案:明朝時有三個兄弟,叫做袁宗道、袁宏道、跟袁中道,很有名。這三個人生長在士大夫的世家,他的父親、祖父都是做官的,這三個兄弟非常聰明,很年輕就考上功名,考上舉人、進士,做了地方官。但是他們三個人的個性,特別的剛正清廉,所以在當時的官僚體系當中,跟大家不合。後來他們三個人就在中年的時候,罷官隱居,專修念佛法門。在他們的傳記當中說,除了念佛,他們還兼修止觀、修禪觀。之後袁宗道大哥先往生,袁宏道二哥也往生,只剩下他弟弟袁中道。
有一天他弟弟晚課做完的時候打坐,就坐在窗戶的旁邊打坐,隱隱約約還看得到外面昏暗的月光,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一念相應入定,他的神識就飛出去了。當然禪定的神識是很清楚的,禪定心跟作夢的心不一樣,作夢的神識是暗鈍的。所以當他飛出去的時候,他看到虛空的雲層當中,有兩位童子跟他招手,然後他就很自然地跟兩位童子一直往上飛,飛到一個地方,他看到有很多的寶樹,這些寶樹排列地非常整齊,一排寶樹、一排街道;寶樹之間的距離也非常清楚分明。再繼續往前走,他就看到七寶池、八功德水,各式各樣的蓮華放大光明,再往前走就看到很多的樓閣,大大小小樓閣。當他走到其中一間樓閣時,那兩位童子就飛下來,然後就站在樓閣的門前,其中一位童子就對他說:你在外面等一下!有一位童子陪他在外面等候,另一位童子就跑進去,之後走出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他的二哥袁宏道。他二哥說:唉呀,你今天來啦!就帶他到樓閣裡面去坐。袁中道就問說:這個地方是極樂世界嗎?袁宏道說:對!這就是我們平常憶念的極樂世界。你現在看到的是地居,有分地居跟空居,我們是人道,所以你看到地居。再往上走,就是天人住的空居,比這裡超過百千萬倍莊嚴;那麼再往上走呢,就是法身菩薩住的地方。
他講到極樂世界的住處有三層,我們一般往生的是地居;再往上是空居,天人住的極樂世界;再往上去就是法身菩薩住的。袁宏道又說: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時候,雖然誓願堅定,又有修福德(袁宏道著作了一本書叫做《西方合論》,有弘法的功德)。但是,我當時在娑婆世界修行,有兩個過失:第一個、戒行不全,戒行沒有持得很清淨;第二個、情染未除,對於娑婆世界的情感沒有徹底的消滅,所以只能住在地居。但是雖然生長在地居,還是可以飛行自在,親近十方諸佛。他的弟弟就問他說:那你可以去天人、法身菩薩住的地方嗎?袁宏道說:但能神遊未得久住。意思是說:他偶而以神通力飛到天人住的地方,只能夠做一些參學神遊,不能在那個地方長住下來,只可以暫時的參訪,但是他的神通力,還是可以離開極樂世界到十方諸佛去參訪。
他的弟弟又問說:你覺得在這裡修行,跟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什麼差別?他回答說:這裡是無諸雜染,勝解易成。沒有五欲的雜染。不像我們在娑婆世界,雖然很用功做功課,但是我們的修行老是進進退退。如同印光大師所說的:娑婆世界修行,如逆水行舟;有很多雜染的因緣不斷刺激我們,才剛進步又退步了、進步又退步了,修行很難成就。那麼在極樂世界,是無諸雜染,勝解易成。生活環境無有雜染,清淨的智慧就很容易生起來。
談完之後,當他要離開時,就問他哥哥說:對於淨土宗的修學者,你有什麼建議?要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他哥哥臨走前告訴他說:
第一個、戒行清淨。他說很多修淨土法門的人,因為戒行不清淨,結果多為業力所牽。雖然你的願力很強,信心也具足,但是殺盜淫妄,那是大罪業。他在傳記裡面特別講到殺業,諸罪業中,殺業尤重!如果戒行不清淨,往往墮入八部鬼神。雖然你有菩提心、有波羅蜜的善業,但是因為持戒不清淨,容易墮入八部鬼神。
第二個、實悟實修。這是修禪觀以破妄。很多修淨土的人,只強調把清淨莊嚴的相狀引進來,卻忽略了要將心中的妄想消滅掉。好比這個杯子要裝甘露之前,沒有先把它洗乾淨,就直接把水裝進來,臨命終的時候,有雜染的妄想,也有清淨的力量,兩個都有,最後的結果是──心隨妄轉,因為妄想是熟境界,所以平常就要兼修禪觀,實悟實修。
第三個、誓願堅定。往生的願力要堅定。
只要能夠遵照他這三個法去修,不久必能相見,一定能夠在極樂世界相見。說完之後,袁中道突然感覺從空中掉下來,又回到他的身體,眼睛一打開啊,竟是清晨了,已經出現陽光了。關於這個公案,諸位可以去看《淨土三要述義》,講得非常詳細,他從極樂世界回來之後,特地把這段經歷記載下來。
所以才說:我們觀想極樂世界莊嚴,一定要有經文的根據,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有一位大陸的法師,寫了一本極樂世界遊記,很多人看過。他說到了極樂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怎麼樣,這就不對!極樂世界根本就沒有女眾相!我們所觀想的功德莊嚴,一定要跟經典相符合,極樂世界的人民,都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我們怎麼知道袁中道去的是極樂世界,而不是天界呢?其中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無諸雜染,勝解易成!天界也有很多的寶樹、樓閣,那跟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呢?天界是一個放逸、雜染的地方,因為有五欲,所以一定有男女相、有放逸相。但是他說這個地方無諸雜染,這一定是清淨國土!所以說,我們今天的皈依境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而這個依正莊嚴,必須以經典來做根據,這樣就叫做: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55】整個極樂世界的特色就是:光明,莊嚴,音樂!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10卷/共20卷)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釋心賢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主要的思想是一種他力法門,也就是在滅惡生善的修行過程中,把佛力引到我們內心來──轉他成自。但是,我們怎樣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的功德莊嚴,轉到我們內心,消除我們無始的生死重罪,乃至往生淨土呢?本經教導我們修觀相,也就是你心中要有極樂世界的相狀,才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我們眾生的心是苦惱的,阿彌陀佛的心是莊嚴的,你和阿彌陀佛中間,需要有一座橋樑。這座橋樑,就是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相狀。本經介紹極樂世界,是先解釋依報的相狀,然後再解釋正報的相狀,而依報莊嚴的重心,是以清淨為根本,好比佛陀教我們極樂世界的觀法:首先,大地觀:是先從水的觀察,變成冰,再變成琉璃地。這在詮釋什麼呢?就是在詮釋極樂世界的莊嚴相是一種清淨相。所以如果你在打坐時,看到極樂世界的蓮華令你產生貪愛,然後感到躁動不安,那就不對了!這朵蓮華應該不是極樂世界的功德相,可能有問題。所以當極樂世界的相狀,在你心中出現時,應該有一種清淨的力量,能讓你感到寂靜,因為清淨是極樂世界一切功德的根本。
從清淨當中,能夠引生三種功德:第一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都是光明相,處處光明。所以為什麼佛陀先講落日?就是建立光明的概念。如果你看到蓮華,感覺蓮華是黯淡的,那就有問題,極樂世界的環境,沒有一處是黯淡無光的,全是放光的,它是充滿光明的世界。其次,極樂世界具足了莊嚴相,如果你在打坐間看到極樂世界的樓閣,是石頭、泥土做的,那也不對!這個就是邪觀。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七寶所成,非常莊嚴微妙。而且它也是充滿音樂的世界,各式各樣的音樂都能演說妙法。總之,整個極樂世界的特色就是:光明,莊嚴,音樂。
那麼它的結構如何呢?本經講到大地莊嚴之後,還講到寶樹、樓閣、蓮華,這三個主軸。我們到極樂世界,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蓮華,在那裡有些人待得久,有些人不久,總之一定要在蓮華待一段時間,在蓮華當中享受八功德水的安樂、享受水的說法,等因緣成熟了,自然華開見佛,然後離開蓮華到寶樹、樓閣去居住,甚至於遨遊十方世界。極樂世界的整個描繪,是以蓮華為中心,然後是寶樹、樓閣,乃至種種的依報莊嚴。
【56】阿彌陀佛親自出來作證明!
以下有七個觀法,是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哪七個觀呢?第一個華座觀。第二個佛菩薩像觀。第三個佛身觀。第四個觀音觀。第五個勢至觀。第六個普往生觀。第七個雜明佛菩薩觀。是先觀佛菩薩像,再觀眾生跟佛菩薩之間的互動關係,先觀靜態再觀動態。
先看辛一、華座觀,這個地方很重要,蓮華幾乎貫穿了極樂世界的整個依報正報莊嚴。
辛一、第七華座觀
許說勸持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三聖現身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佛陀講完了依報莊嚴之後,就招呼了一聲阿難跟韋提希,對他們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為什麼佛陀講完之後,重複的提醒阿難尊者要認真的聽聞,並且好好的思惟呢?古德說:因為以下的正報莊嚴更加的精緻、更加的微細,如果你不專心的話,很難契入,所以必須提醒與會大眾,要提起精神好好的聽聞、思惟。
那麼,以下佛陀是說什麼法呢?說除苦惱法。這地方等於有兩層意義:你能夠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等於是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直接接觸,念念之間即能消除我們的生死重罪。
極樂世界的莊嚴,你一旦觀進去啊,頂多三個月你就有感覺,你的身心世界會有變化。因為阿彌陀佛那種功德相啊──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但是你必須根據經文去觀才可以,然後配合拜懺一些助行。那麼從現世的角度來說,能夠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在心中顯現出來,就能夠消除我們多生多劫的罪障,這是第一個除苦惱法。
第二個、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淨土,徹底的遠離生死的痛苦。
這兩種除苦惱法,我們應當要好好憶持,並且廣為大眾來宣說這個妙法。當佛陀講完這件事的時候,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突然間在空中現前,乃至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兩位大士菩薩在左右兩邊站立。他們身上的光明,特別的殊勝明亮,沒辦法仔細去瞻仰,猶如百千的紫摩金色一樣,放大光明。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竟然有他方佛現前,這是非常不尋常的事。我們都知道依照佛法的規矩,一世不能有兩尊佛出世,一世無二佛。所以在戒律裡面說:如果你妄說你是佛陀出世,不犯根本罪,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你說你是菩薩示現,犯重罪、大妄語;你說你是什麼佛乘願再來,犯輕罪,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法還沒有滅,即便是末法,至少法還在。其實是這樣的: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個教化主,但是也有例外,比方說《法華經》這種難信之法,開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不管你造什麼樣的罪業、不管你起了多大的顛倒,你的清淨佛性不會失掉,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個思想很難讓人家相信。因為我們一般都是活在妄想當中,哪一個人知道說,把妄想撥開來看,它的本質就是清淨的,誰知道呢?沒有人知道,也很難相信。說:我們無量劫來,打這麼多妄想、造這麼多罪業,還好,清淨的佛性不受污染,有誰敢相信呢?這些罪業都是虛妄相而已。
所以佛陀詮釋《法華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時候,很多聲聞人,心中有很多質疑,即便他對佛陀有強烈的皈依心,但是心中還是有掛礙,所以這時候必須有多寶佛塔出現─他方佛出來作證明:你們要相信教主所說的是真實不虛的!
此方世界的佛陀在說法,他方的佛陀來幫助作證明,《法華經》出現過一次,《阿彌陀經》也出現這種事情。《阿彌陀經》在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講了很多很多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之後,說這些功德是怎麼來呢?是你心中憶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之間創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以《阿彌陀經》是以音聲來開顯極樂世界功德,《觀經》是以相狀。這兩個當然是可以相輔相成,你聽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音聲,就能夠趣入彌陀的功德,很難相信!尤其是聲聞人認為音聲是生滅法,一個生滅的音聲怎麼能夠帶動佛的功德呢?因此,到了流通分啊,只好請六方諸佛現前,出廣長舌相,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對的──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釋迦牟尼佛跟你們講的法是對的,我們也是如是宣說的。
本經亦復如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觀想蓮華,下面有八功德水、蓮華中有很多的光明……這樣觀想就能夠滅除重大罪障呢?也是很難相信!是啊,所以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親自出來作證明,就是有啟信的意思。這是在特別難信、不可思議法門當中,他方的佛陀才會到娑婆世界來互相作證明。
【57】十六觀之七——華座觀(一)
好,再看下一段:
為眾祈請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示所觀境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這裡,等於是講到如何去觀極樂世界正報莊嚴的一個準備工作。還沒有開始觀喔,只是準備而已。那麼韋提希夫人見到無量壽佛之後,就很虔誠的拜下去,當她拜下去的時候,她說話的對象不是對阿彌陀佛說,而是對釋迦牟尼佛說,因為畢竟釋迦牟尼佛是教化主嘛。
她就說:世尊啊!我現在因為佛陀的神通加持力,能夠見到無量壽佛,跟兩位菩薩親自現身,當然我是生長在佛世,正法時代,但是未來末法時代的眾生,想要觀想無量壽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希望得到西方三聖的加持、能跟西方三聖感應道交,應該怎麼辦呢?已經沒有佛陀的現身加持,怎麼辦呢?佛陀回答說: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這地方兩個重點:第一個、想,你心中要生起想像,想就是一種相狀─於境取相。第二個,要把這個相狀,放在心中念念相續、明記不忘,你要讓它相續的時間長一點,產生一種淨化的力量。
怎麼想怎麼念呢?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就是指蓮華座。本經觀想西方三聖是先觀蓮華座,我們都知道蓮華表示清淨,因為它居塵不染,蓮華的清淨不是遠離染污的清淨,而是它即便處在污泥當中,它的華瓣有一種透明的油質,那些染污的因緣,無法染污到蓮華,無論在怎麼髒穢的環境之下,它永遠保持清淨。
這表示什麼呢?十方諸佛菩薩,所成就的功德,是以清淨心做根本!我們看菩薩的座像,比方說文殊菩薩坐獅子,對不對?表示智慧啊,祂能夠如獅子吼,調伏一切妄想;普賢菩薩坐六牙白象。菩薩有某一些特別的功德,所以會坐野獸、坐動物都有可能,但是從沒有看過一尊佛是坐野獸的,不可能!佛陀一定是坐蓮華座,沒有例外。這表示什麼意思呢?因為佛陀是尊貴的、清淨莊嚴的,所以一定是坐蓮華座。
這個地方,就在七寶地當中,我們要觀想佛的莊嚴,必須先做蓮華座的想,就是告訴我們:佛陀的功德是怎麼成就的呢?祂是依止清淨心,而不是依止攀緣心;祂是依止離相的清淨心去修波羅蜜而成就的!先把這個基礎工作做好。
再往下看,蓮華除了清淨,上面還有什麼東西,看經文:
華葉莊嚴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好,我們把蓮華的這個蓮華座,它的莊嚴解釋一下:那麼蓮華應該怎麼觀呢?先觀想蓮華的每一華瓣都有百寶顏色,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不是只有一種顏色;每一華瓣有八萬四千脈絡,好像天上圖畫一樣莊嚴美妙;而且它的每一華脈上,放出八萬四千光明,了了分明,皆令得見。前面說過,極樂世界的蓮華是放光的,它的華脈放出八萬四千光明,了了分明。
在《阿彌陀經》上說:極樂世界的蓮華,如果它的顏色是青色的,就放青光;要是白色的,就放白光;青黃赤白顏色,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阿彌陀經》是這樣講的,它的顏色跟它的光明是對應的。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那麼最小的蓮華,它的一片華葉,就有一萬華里這麼大,比台灣都還大,每一朵蓮華,有八萬四千個葉片,在每一個葉片當中,有百億個摩尼珠王以為映飾。就是說華瓣上面,鑲了很多的摩尼寶珠,來莊嚴這個蓮華,而這每一顆摩尼寶珠,都放千種光明,這個光明在虛空中,好像寶蓋一樣,覆蓋著整個大地。
所以,蓮華除了清淨之外,還有光明,光明當然表示智慧,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以智慧來引導的,還有種種波羅蜜的莊嚴。就是說:蓮華本身是清淨義,但是蓮華除了光明,還有很多的摩尼寶珠來做莊嚴點綴。
【58】十六觀之七——華座觀(二)
再看蓮華上的種種莊嚴,我們看經文:
台上莊嚴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幢上莊嚴
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珠光德用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此說明蓮華台上有三種莊嚴:首先看第一個台上莊嚴: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釋迦是能勝的意思,釋迦毗楞伽寶是說這個寶特別的尊貴殊勝、晶瑩剔透,來當作蓮華台。所以我們說蓮華是清淨義,連台座都特別的晶瑩剔透。這個蓮華台,有八萬金剛的甄叔迦寶,紅色的寶石、清淨透明的摩尼寶,以及美妙莊嚴的珍珠網,在蓮華台周圍的邊緣,來做點綴裝飾。
再看台上的幢上莊嚴:於其蓮華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這個寶幢,古德解釋:表示四無量心,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一念清淨莊嚴的心性,以慈、悲、喜、舍四種願力,來攝客群生,所以叫做四柱寶幢。一一寶幢,有百千萬億須彌山,這個寶幢就像百千萬億須彌山這麼高大。其次,看寶幔的莊嚴: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寶幢是比喻菩薩的四攝法,當他付出行動的時候,菩薩的調柔猶如寶幔──有布施、愛語、同事、利行,四種方便來攝客群生。這個寶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別殊勝,形容就像夜摩天宮的寶幔這麼的莊嚴。
第三個、寶珠: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這個寶珠是比喻菩薩的波羅蜜妙行,除了有四無量心、善巧的四攝法,還有實際的利他行動。就是在這個寶幔當中,鑲了很多很多的微妙寶珠來做裝飾。
簡單說:極樂世界的蓮華台上面有寶幢,寶幢旁邊掛了很多寶幔,寶幔上面鑲了很多的寶珠,有這三種莊嚴。那麼,這麼多的寶幢、寶幔、寶珠,有什麼好處呢?先解釋它的德用──這每一個寶珠有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個光明,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顏色,每一金光處處變化,各作奇異之相,以下舉出三種:能夠變出金剛台、或是變現出真珠網、或是變現各式各樣的華雲。於十方世界,隨眾生的歡喜而變現,來施作佛事,宣揚菩薩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種種波羅蜜,顯現給眾生看,令發無上道心;換句話說,就在寶珠的光明當中,來宣揚菩薩的種種佛事。這是極樂世界蓮華台的莊嚴相貌,跟它的功能德用。
總結觀名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這個叫第七觀華座觀、華座想,也是正報的前方便。
結示本願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那麼,這個蓮華座的微妙莊嚴,是怎麼來的呢?它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就的。
這一段的總結經文,在《阿彌陀經》有出現過四次─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由無量功德之所莊嚴出來的。極樂世界的莊嚴,當然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這個沒有話說。因為,沒有阿彌陀佛因地的發願、塵點劫的實踐,就沒有極樂世界的莊嚴,我們也就得不到祂的攝受。但關鍵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功德莊嚴,是祂老人家自己受用;身為一個凡夫,我們比較在意的是:怎麼跟祂的功德相應?也就是如何轉他成自呢?在《阿彌陀經》當中,蕅益大師解釋三力,其中佛力不可思議,這個沒有話說,由於阿彌陀佛的發心,才能幫助我們末法眾生去惡生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發心,修行必須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種漫長辛苦的菩薩道,所以我們感恩彌陀的發心,帶給我們一個希望!
但是,我們怎麼契入祂的功德,跟祂感應呢?這個地方,就有兩種差別──《阿彌陀經》是強調名號功德,它是從音聲契入。本經也有講到在臨命終時,如果你真的無法觀想了,那就提起音聲。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話,相狀是很重要的!你看後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從相狀契入的,是品位比較高的。當然,我們也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身,能夠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可以從音聲契入、也可從相狀契入,當然也可以兩個兼修。雖說這個蓮華是阿彌陀佛成就的,但是我們在觀想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成就我們自己的蓮華;就在我們觀想蓮華的時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蓮華,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有佛陀的蓮華跟我們眾生的蓮華,這兩層意思。
好,看最後的總結:
重顯觀儀
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結觀成益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這是說我們要憶念阿彌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蓮華觀,這是觀正報之前的準備。所以在作觀的時候呢,不能夠混雜其他的觀想,要很專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麼次第呢?
先觀蓮華的華瓣,每一華瓣當中有寶珠,每一顆寶珠都放光明,那麼蓮華觀完之後觀華台,寶台上有四個寶柱,寶柱旁邊有華幔,華幔上有很多的寶珠。你要一個一個都觀得很清楚,就像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顏面一樣,那麼清楚分明。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滅除五萬億劫的生死重罪,而且臨終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依上所說而觀,與經文相符者,就叫正觀;否則,那就是邪觀。
【59】你的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
關於佛陀的法身,下一段馬上講到,事實上跟小乘人的法身不一樣。前面有講過,小乘法是以空性的無常觀成就了法身,也叫清淨法身,但是阿羅漢的清淨法身啊,叫素法身,吃素的素,他不能夠他受用,也不能救拔眾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祂是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有救拔眾生的力量。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比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到底有什麼差別:佛在世的時候在舍衛國,有一位大富長者,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生出時很奇怪,她的頭頂上長了一顆寶珠。這顆寶珠白天看沒有什麼特別,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顯。所以大富長者,就取這個女兒名字叫寶光。當然這個是善業力,而且這個女兒善根很強,父親去聽法的時候,她就跟在身邊,長大之後,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屬於那種善來比丘,根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說:善來比丘尼!鬚髮自落,袈裟披身。她自然能感得戒體,所以在修行當中很快證得阿羅漢果。
那麼,弟子們就問佛陀說:這個寶光比丘尼,為什麼一出生,頭上就有一顆寶珠呢?乃至於出家之後,那顆寶珠都還在呢?佛陀回答說:這個比丘尼啊,毗婆尸佛入涅槃後,到了末法時代,她是一個在家女居士,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禮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便非常感動痛哭流涕,拜完之後,就把身上非常喜歡的一顆寶珠,供養毗婆尸佛的佛像,而且還咒願:願以此布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貴家。她因為這種供佛和咒願的力量,感得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間的大富長者家,而且頭頂上都有一顆寶珠放大光明。
我們要說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業力、咒願力,所創造出來的這種寶珠莊嚴,它本身沒有自在力!
我們必須把凡夫的業感緣起,跟佛陀的法界緣起,作一個說明:事實上,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也一定施捨過寶珠,乃至於施捨過祂的身體。但是為什麼祂的功德有自在力呢?而且能夠隨意變現、施作佛事呢?因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見,祂是以無所求的心去做布施,所以所成就的莊嚴,我們看經文就知道──處處變化,各做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同樣一件事情,比方說你現在去做一個財布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態去做,來生所感的福報是固定的,是一顆寶珠永遠就是寶珠了,而且別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滅惡生善的效果,頂多起歡喜心,甚至起貪心,想要偷你的寶珠都有可能。如果你是以無相的菩提心──以無所求的心去做,而且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你以後得到這個寶珠,那是不可思議啊!每一個人看到都會起歡喜心、都能夠生起滅惡生善的善根、都能夠施作佛事。
我們要知道:同樣一件事,你的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我們現在除了仰仗佛力來幫助我們之外,也要知道為什麼佛陀都有這種功德。其實觀經雖然是他力的加持法門,但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提醒你──自己要發心!所以觀經還講到──托彼依正,顯我自性,就是說: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為什麼不把它開顯出來呢?所以我們在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雖然要生起皈依之心,但是也有自我勉勵的意思。
這個就是講到蓮華的莊嚴,這種莊嚴能夠起各種變現,而且在變現過程當中,能夠宣揚佛陀的功德,讓眾生能滅惡生善、施作佛事。
【60】十六觀之八——佛菩薩像觀(一)
辛二、第八佛菩薩像觀
這一科是一個總像觀,是把佛跟菩薩合起來觀。到下文再把它分開來,做個別的、微細的觀察。我們看經文,先看前面三段的總說:
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
想佛緣由
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結歸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這段經文很重要!在修觀時,如果這段經文不懂,你就沒辦法修了,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我們依經文解釋一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你能夠把極樂世界的蓮華座觀,觀想成就之後,就可以觀想佛了。當然是觀想佛坐在蓮華座上。所以者何?為什麼要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莊嚴呢?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是講到佛陀的身-以法性為身。這裡,再解釋一下,佛陀的救拔有兩種:一種是應化身的救拔,一種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麼叫應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說,諸位有幸生長在佛陀時代,能夠親自看到佛陀,整天跟在佛陀的身邊,這個時候佛陀就可以主動救拔我們,而且是無條件的救拔,這個叫做為諸眾生不請友。
諸位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辦法去改變他,而且不用你去祈請佛陀救拔你,只要善根成熟,佛陀就主動救拔你,所以叫做為諸眾生不請友。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生長在佛世,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可以毫無條件、主動積極的救拔你,這是應化身的救拔。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應化結束了,佛陀涅槃了,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佛陀了,這時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應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別,是有條件的救拔,祂有一定的道路,必須跟祂的道路相應,佛陀才有辦法救拔你,所以佛陀滅度之後,祂就不能主動救拔你。
但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這是針對像法、末法時代來說的,就是我們出生的時候,佛陀滅度了,那怎麼辦呢?沒關係!還有希望。因為佛陀應化身滅度了,佛陀的法性身──遍一切處,恆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麼好處呢?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關鍵在這個「入」。智者大師解釋說,就是一種自在力。
其實我們凡夫也會造一些功德,對不對!我們也曾經布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業,那麼這些功德我們想要輸送給我們的親友。比方說你的父母親、你的子女,你要怎麼做呢?只能夠回向,是不是?你不能說:某某人啊,你在美國,沒關係,你觀想我的形狀,我就能夠入到你的心中喔,我們做不到。他觀想你的形狀,他還是依舊苦惱,因為我們不能入眾生的心中!所以我們凡夫的功德,只能夠透過回向來輸送,當然這中間的過程,障礙重重,問題就比較多,因為彼此之間的因緣淺深都有問題。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滅度了,剩下法身,都能夠入於眾生的心想當中,所以即便佛陀沒有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是可以跟佛陀感應道交!為什麼?因為佛陀的法性身,祂有能入的功能,能透過我們的妄想,進入到我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感應加持的力量。
但是,這個地方要有條件,我們說過佛陀滅度之後,佛陀對我們的救拔,是有條件的救拔,不是無條件的救拔──必須我們準備好了,佛陀才能夠產生入的力量。怎麼準備呢?這個地方說來話長,我們等下一堂課再來說明。總而言之,生長在末法時代,讓我們感到很遺憾,雖然得到人身,佛卻滅度了;我們還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業障在,誰來幫助我們呢?其實,雖然佛陀應化身已經滅度了,但是佛陀法身還在,只要你有正確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跟正法時代一樣的效果、得到佛陀的加被,而這個方法當然就很重要了!
【61】透過心中的想像,去創造佛的功德!
(卷十一)
辛二、第八佛菩薩像觀
本經的修學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闡明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的理念。作為一個佛弟子,大家心中同一個目標,當然是要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莊嚴海。那應該怎麼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一個下手方法,就是:透過心中的想像,去創造佛的功德!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佛陀還沒有出世之前,我們凡夫用心中的想像,那叫顛倒妄想。《唯識學》上說,一個人會起煩惱、去造罪業,一定要有想像力。比方說:如果我們走路不小心踩到螞蟻,這個沒有透過想像所造的罪,是無記業,沒有犯殺罪的,雖然你跟牠有誤殺的因果,但是你沒有殺牠之心,這個是不能結罪的。所以結罪一定要經過想蘊的想像──一種錯誤的想像,推動你的身口去造業,才能構成罪業。
由於我們以前習慣性用自己的想像,去貪求五欲,累積了很多罪業,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之後,知道眾生有這個問題,所以在《法華經》上說: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意思是說:眾生執著有一個相狀,一定要有一個相狀讓他去攀緣,否則他沒有一個下手處,因為他一定要有個住的方法。所以佛陀說:沒關係!眾生喜歡想像,佛陀就用眾生習慣的思考模式,安立了很多的相狀,但是這種相狀是趣向於解脫的。佛法所說的大乘不二法──以前起惑造業的是誰?是我們的想像;現在創造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是誰?還是我們的想像。不過這個想像是透過佛陀聖言量的指導,如理如法的想像。
那麼,應該怎麼想像,才能夠成就諸佛的正遍知海呢?我們看前面的經文,佛陀引導我們的想像方法,是由粗到細有一定的次第。比方說依報莊嚴就有三個次第,首先講到三種基礎的想像。哪三個基礎呢?
第一個、落日觀:從落日觀去做一種光明的想像,當然這個光明是溫和、柔軟、不刺眼的想像。第二個、水觀:看到澄清的水,它是這麼的清澈、調柔,啟發我們清淨、調柔沒有任何雜質的想像。第三個、瑠璃地:它的瑠璃地充滿了七寶黃金,瑠璃地的下面有很多珠寶放光,瑠璃地的上面,從光明當中,現出蓮華台,還有種種的樓閣,顯現種種的莊嚴想像。
我們從以上三種基礎的想像,得到極樂世界一種光明想、清淨想跟莊嚴想,這是要進入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三種基礎。那麼透過這三個基礎,佛陀就帶入了主題。極樂世界依報有三個主題:
第一個寶樹:我們都知道樹跟我們的自然環境有關係,因為它能夠調節溫度、淨化空氣,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幫助。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其中有四個跟樹有關係,是在樹下成就的:第一個出生,佛陀在樹下出生;第二個降魔,佛陀在樹下打坐,調伏所有的魔王;第三個成道,佛陀成道不是在房間,是在樹下成道;最後,佛陀入涅槃,也在樹下入涅槃。佛陀的八相成道之中,就有四個是在樹下完成的,所以佛陀必須把極樂世界寶樹的情況,跟我們說明一下,因為樹在依報環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二個樓閣: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有地上樓閣、樹上樓閣和空中樓閣,各種樓閣有各種莊嚴。樓閣是第二個主題。
第三個跟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蓮華。我們到極樂世界,第一個受生的環境就是蓮華化生,當然那裡的蓮華不是在污泥中,是在八功德水中,而且這八功德水是流動的,它是從如意寶珠流出種種的八功德水,這些蓮華就漂浮在流動的水中,當這個水在流動時,邊流動還邊說法,這是蓮華的莊嚴。
佛陀講完依報的三個主題之後,開始強調三種功德,就是極樂世界除了相狀莊嚴之外,有什麼內在功德呢?當我們去受用極樂世界的寶樹、樓閣、蓮華,會產生什麼效果呢?本經佛陀講到有三種功德:
第一個,身心安樂:極樂世界的人民沒有痛苦的感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管你是帶業往生、還是聖人去的,你在極樂世界受用種種的依報環境,不可能出現痛苦,因為它不是業感的環境,它已經超越我們的業力了,它是法界緣起,所以在生命當中沒有任何痛苦的感受,這叫身心安樂。
第二個,極樂世界的環境是隨意變現。它不是固定的,它會隨你的心情變現,你現在的心情想要一個複雜的環境、想要一個多元化的環境,極樂世界的莊嚴、光明就變得多元化;你現在的心情喜歡簡單的,它就變成簡單化。所以極樂世界的環境不是固定的,能隨意變現。
第三個,最為重要,極樂世界的莊嚴能夠施作佛事──它能夠演說妙法、增長我們的善根。
所以,極樂世界的莊嚴當中,含三大功德:第一個它能夠身心安樂,這個是共諸天的,天人也是沒什麼痛苦,身心安樂;世間的安樂是共於諸天的,但是不共於諸天的是後面兩個:隨意變現、施作佛事。因為天界的快樂,會讓我們產生更大的放逸顛倒。
這個地方,佛陀引導我們極樂世界的想像,是透過三種基礎,然後進入三種主題,最後進入三種功德,當我們把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想像過一次之後,接下來,佛陀就開始要介紹──極樂世界正報的莊嚴。
【62】十六觀之八——佛菩薩像觀(二)
這一科是一個總觀─佛菩薩的像觀。事實上,它這個像觀也是一種假想觀,就是先找一個娑婆世界的佛菩薩像去觀,雖然它不是極樂世界的一個真實相,但是可以作為我們一種方便法門,叫做佛菩薩像觀。
我們先看前面的三小段:
結前啟後─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
想佛緣由─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結歸一心─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這段經文很重要!整個極樂世界觀想的理論基礎,都在這段經文當中。
我們解釋一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當我們觀察極樂世界整個依報莊嚴之後,接下來做什麼呢?次當想佛,就要開始觀佛陀的正報了。
為什麼要觀佛的相好呢?觀佛的相好有什麼好處呢?
佛陀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陀是以什麼為身呢?凡夫的身叫業報身,是受業力的主導,但是佛陀的身是法界身。什麼是法界身呢?
祂是以一切法為身,所以能夠入於眾生的一切想像當中!
比方說你想極樂世界的蓮華,跟他想的蓮華肯定不一樣,不可能大家對蓮華的想像都一樣,一百個人去想像極樂世界的蓮華,依止同樣的文字,但是心中出現的蓮華肯定不一樣。但是沒關係,佛陀有自在力,祂能夠入到你的想像當中──你的蓮華比較小朵祂也進得去,你的蓮華比較光明祂也進得去,只要你虔誠恭敬,照著佛陀的文字相來想像,佛陀就有辦法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這個入是什麼意思呢?智者大師說:佛陀有大自在力!當然這個自在力,是祂因地修學善業的時候,祂有菩提心、利他的心、有空正見,沒有我相、人相的對立,所以得果報時,有這種救拔一切眾生的自在力。這一部份是約佛來說的。
那眾生要怎麼做呢?看下一段:是故汝等心想佛時,雖然說我們是一個生死凡夫,當我們依教奉行來想像佛陀的依報、正報莊嚴,我們這一念心、這種想像的心,當下就能契入佛的功德莊嚴──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叫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兩句話是整個觀經的重點。觀經的重點,就在是心作佛這個作,按本經的意思就是想像,透過對佛陀功德的想像,我們的內心就能夠生起佛的功德,所以是心作佛是──約因,是心是佛是──約果。
當然,關於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智者大師解釋的比較詳細,他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個,從自力的角度─三昧能成己之果佛。這是說你在想像的時候,成就一種禪定的三昧,這個三昧力能夠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
第二個,從他力的角度─淨心能感他方應佛。當我們以一念至誠皈依的心去想像佛陀,就能招感他方應佛,這地方特別是指阿彌陀佛的功德,他力的加持。
我們把想這句話再解釋一下。整部觀經的修法就在這個想,它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是於境取相:比方說我們看這朵華,這朵華本來跟我們沒有關係,它是我心外的華,但是透過你的想,就可以從外境的華,變成心中的華。怎麼辦呢?就是透過想去取這個境,當這朵華在你心中出現時,你的心中就有這個相狀了。
第二個是施設名言:所謂名言,它本來是一種概念,但是講概念一般人聽不懂,簡單說就是指心態,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所以想有二個內涵:第一個是你心中的相狀;第二個是你內心的心態。
比方說我們觀想極樂世界的蓮華,這個地方以智者大師來說,他有二個心態:第一個,是從蓮華當中的專注,成就三昧能成己之果佛,可以從蓮華當中,去啟發你內心清淨的功德,因為蓮華表示清淨,所以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換句話說:你能夠從相來修心,從自力的角度──蓮華看久了,你的內心自然會清淨,那是用一種專注的心態來看蓮華。第二個,你是用欣求皈依、好樂的心來看蓮華──能夠感應彌陀的功德。
從自力的角度,叫做藉相修心,開顯自性的功德;從他力的角度,生起皈依的心去感應佛陀,可以叫做感應。就是說:當你心中出現極樂世界的相狀時,第一個向內開顯你的真如本性,第二個向外感應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這二種心態不同,一個是攝心專注,一個是至誠皈依,二個心態不同。
所以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作有一種專注的意思,也可以說是一種皈依的意思。專注能啟發自性的功德,皈依能感應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這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63】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最後,我們將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做一個總結:
一切諸佛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是我們心中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這個思想佛陀在《法華經》講得非常詳細。佛陀臨滅度之前,到了晚年,在《法華經》中說:為什麼我要出世說法?我是怎麼說法?正如法華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佛陀說:我覺悟的真理─諸法實相,是沒辦法言說的,怎麼說你們都聽不懂。佛陀沒辦法言說、我們沒辦法想像,那我們就永遠沒有希望,因為真理是離言說相,但有言說就錯誤了,因此佛陀必須怎麼做呢?慢慢的引導眾生──開方便門、施設方便。佛陀就說:真如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你就可以想像了──喔,它有一個相狀。它的本質是清淨的,它的量是周遍法界的,這就是這一個相。
但是,這中間你有一點著相,你就沒辦法得到真如啊!沒關係,你可以先著這個相,我們凡夫都是帶妄修真,可以先假藉佛陀所安立的妄相來修真實,慢慢、慢慢的,把其他的煩惱調伏之後,最後這個相也把它舍離掉,這樣就契入真如了。剛開始肯定要有一個相狀來引導你,所以才說──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比方說我們今天藉相修心,想像孔夫子──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們想像孔夫子是什麼相狀呢?諸位讀讀《論語》就知道孔夫子是什麼相狀──他是一個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孔夫子講話很溫和,用很多道理、譬喻,來發明人際關係必要的禮節。但是,你看孟子的相狀就不一樣了。我們讀《論語》如沐春風,讀《孟子》如聞戰鼓,孟子講話是咄咄逼人,他講浩然正氣,強調行俠仗義啊。所以孟子在批評一個人,那是非常尖銳的,所以我們看到孟子的相狀啊,就是很有氣勢。那麼你再看《老子》也不一樣,老莊的思想是強調與世隔絕、自由自在,老莊認為生命的價值就是自由自在,沒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所以是一種與世無爭的相狀。
總之,我們去讀不同人的思想,會有不同的相狀、不同的引導;你讀孔子的相狀,他的語言文字相,會引導你變成一個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你讀孟子的文字相,會引導你變成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俠客,仗義直言;你讀老莊的文字相,會引導你變成一種清淨無為的隱士。那我們今天看佛菩薩的相狀呢?當然會引導我們進入慈悲跟智慧,所以叫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我們以前起煩惱,就是用這個打妄想的心胡思亂想,現在學佛還得靠這個想像,來想像佛菩薩依正莊嚴的相狀!
你看外道跟二乘人的方法就錯誤了──以前打妄想靠這個想,現在什麼都不想,結果變成一灘死水。如果你一天當中的功課,就是拜佛,還有念念佛、持個咒,然後什麼都不想了,完全沒有解門只有行門,那你的修行叫做如石壓草。我發現很多在家居士的修行,都是如石壓草,好比我現在跟人家吵架、煩惱很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就好了,功課做好了、就去睡覺,第二天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再去睡覺……都沒有培養一種想像,那你的生命只是吃止痛藥,缺少一種增上的力量來引導你,因為你的心都沒有創造想像。
我發現很多居士都是這樣,做完一天的行門功課後,他就得到心裡安慰,功課做完就可以睡覺了,但是心中的想像,依舊停留在過去的想像。可是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想像,智者大師說有多重要啊,這就是你的種性啊!如果你的種性沒有改變,以前是一個葡萄的種性,還是生葡萄,就算做了很多善心加行,只是長出比較好的葡萄而已,葡萄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如果沒有聽聞佛法,你就無法產生高層次的想像,你就永遠活在凡夫的想像,就不能超越三界!
所以說不能只做行門定課,還要聽經才能夠提升你的見地、提升你的想像,這個叫做返妄歸真。如果沒有聽經,你的生命就很難進步,單靠做功課來調伏你的煩惱,然後第二天煩惱又起來、再做個功課再調伏下去,這個叫做吃止痛藥,根本問題沒有解決。
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透過佛陀語言文字的引導,做出正確的想像,才能夠滅惡生善,這個地方包括了開顯自性的功德,以及感應佛陀的本願,這兩個都是一種想像的方法,你有這個觀念,你才會知道為什麼要修觀。
【64】十六觀之八——佛菩薩像觀(三)
修觀之法─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關於觀想佛陀的方法,我們應當一心繫念,去觀想彼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這以下提出了三點:
多陀阿伽度:意謂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陀的法身遍滿法界,沒有所謂的來去相,這是講佛的法身。
阿羅訶:意謂應供,能夠堪受九界眾生的供養,這是指佛的應化身。
三藐三佛陀:意謂正遍知,是指佛陀的大智慧光明,無所不知、無所不見,這是講佛的報身。
我們在作觀的時候,因為法身、報身的境界很高,觀想不起來,所以就以佛的應化身為下手處。那麼在觀想阿彌陀佛的時候,先當想像──我們沒有一個人看過阿彌陀佛,那怎麼辦呢?先找一個相狀,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畫像的,當你閉目和開目時,都能見到一尊莊嚴的佛像在你眼前,祂是放紫金光色的,端坐在蓮華台上。慢慢的、慢慢地你的心眼得開,了了分明,心中的想像慢慢的越來越清楚,在心中了了分明的顯現出來。
這地方是先觀正報再觀依報,所以佛像觀好之後,並觀極樂世界有七寶地、七寶蓮池、寶樹樓閣,各式各樣的寶幔覆蓋在寶樹上,寶樹上面還有珍珠羅網滿虛空中,將阿彌陀佛的國土莊嚴,都觀想得很清楚,就好像看自己的手掌那麼清楚。
我們看本經,佛陀解釋極樂世界,是先解釋依報再解釋正報,是由粗漸次到細這樣的次第,但是當正報依報合在一起的時候,是先觀正報然後再觀依報,因為正報是主導者,你往生極樂世界是為了什麼?因為有佛啊!
比如我們觀想美國,美國的道路比較寬這是事實,停車也方便,它的樹也特別的漂亮,依報環境真的是很開闊,但更重要是美國人怎麼樣?他的人心怎麼樣?正報才是最重要啊。我們今天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為了環境而去的,是想要見佛聞法,所以當你把依正二報合在一起觀的時候,那你要以正報為主,先觀正報莊嚴,然後再把依報環境配進去,佛陀是這個意思。
成三身觀─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成多身觀─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由於正報的莊嚴很難觀,因為正報比較精緻微妙,所以佛陀教我們先找一個相狀,先把一尊佛像觀起來,然後,旁邊有很多寶樹、樓閣、池水的莊嚴。上面觀想成就之後,再觀想佛的左邊有一個很大的蓮華座,蓮華之莊嚴和前面第七觀一樣;再觀想右邊也有一個很莊嚴的大蓮華座,先觀蓮華座,然後再觀左邊蓮華座上面,坐一尊觀世音菩薩,當然觀世音菩薩比阿彌陀佛稍微低一點,也是金色的。然後再觀想一尊大勢至菩薩,坐在右邊的蓮華座。是先把佛觀出來,再把菩薩配上去。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我們前面在觀佛菩薩像,是屬於靜態的,先觀一尊、然後再觀西方三聖。這時候就由靜態變動態了,觀想佛菩薩身上都放金光。所放的光明,遍照寶樹,每一棵寶樹又產生三朵蓮華,蓮華上面各有一尊佛二尊菩薩,這種景象,遍滿彼國。也就是:觀想極樂世界有很多寶樹,無量無邊的西方三聖就在寶樹下出現。
通常我們供養佛像,不是供養一尊,就是供養三尊,沒有人供養二尊的。如果你供養二尊佛像,那就不知道哪一尊是本尊。也沒有人供養四尊佛,如果是四尊的話,就有一尊在前面──千手觀音。就是說你的佛堂跟你的功課一定有關係──你修什麼法門,你就供養什麼佛像。不過,以前我們佛學院的老師,我的恩師上性下梵長老,他著作了很多淨土經論,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修淨土的人,不能忘本啊!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只有供西方三聖,他覺得這個作法是不對的。他說:淨土宗當然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嘛,是吧!但是你為什麼知道淨土法門呢?你怎麼知道的呢?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的。所以身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定跟釋迦牟尼佛有緣,即便是末法,末法也是法。我們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下,受三皈依、受他的教化,所以一定要供一尊本師在前面,身為一個佛弟子就是不能忘本啊!
這個地方講到佛像,我們就要注意了:因為佛像就代表我們的心態,藉相修心嘛。一般來說是供奉三尊,智者大師說:這表示遠離二邊、順入中道;遠離空、有二邊,順入中道。所以大乘佛法供一尊,代表一心真如,三尊代表空、假、中三觀,都有表法的意思。
【65】十六觀之八——佛菩薩像觀(四)
觀成之相─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
辨觀邪正─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
此想成時,這個想是指前面說的:一尊佛二尊菩薩,還有配合依報的莊嚴,都觀想成功了──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透過這個想像,我們這一念心跟阿彌陀佛冥冥之中,就能感應道交,行者便能聽聞到極樂世界七寶池的水流法音、以及光明法音,或者是寶樹微風吹動也會說法,或者是鳧雁鴛鴦,鳧雁鳧是水鴨,雁子是候鳥、鴛鴦也是水鳥,這些鳥類也都能夠演說妙法。
極樂世界是有情、無情同宣妙法;有情是指鳥類,有明了性的;無情是指流水、寶樹也都可以說法。這個時候,行者出定入定,恆聞妙法。
我們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頂多是消業障,想要往生到淨土,那是來生才能生諸佛國,所以依報莊嚴的感應,是偏重在破惡、消業障。但是一旦進入正報,就不是來生見佛,而是今生見佛──見佛聞法。所以觀依報跟正報都可以消業障,但是你觀依報沒辦法見佛,來生才能見佛;你觀正報不一樣,今生就可以見佛聞法。所以,行者所聞得的佛法──出定之時,恆憶持不忘,即便出了定,都可以想像得到,不像作夢,作夢那心是暗鈍的,你從夢中出來就忘得一乾二淨,但是你入定所聽聞的佛法,出定之後仍然憶持不捨,最重要是要和修多羅(翻為:經典)契合。
如果我們在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時候,看到佛菩薩現前,我們不知道這到底是魔王顯現的、還是佛菩薩顯現的,怎麼辦呢?《楞嚴經》上說,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判斷:是魔所現的三十二相?還是佛的三十二相?我們沒有能力去判斷,我們可以去印證他所說的法對不對,只要這個法違背了聖道的根本思想,所謂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比方說他對你說:世間的五欲快樂是永恆常住的,它就是涅槃,你不用再去找涅槃。這就錯啦!佛陀說世間五欲是雜染相、是無常敗壞相,所以你所聽聞的佛法,必須跟修多羅的經典相符合,假設與經不合,那表示你招感了魔境,墮入一種顛倒妄想。假設合者,那你就是如實見到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了。
關於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魔境的判斷,我們再說明一下:降魔是每一個修行人必經的過程。如果你一生都沒有魔境,表示你沒有真正用功,因為當你開始迴光返照─真妄交攻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事情出現,這是修行人必經的過程。那麼判定魔境有二個方法:
第一個以教印心:就是這個人告訴你的訊息、觀念,跟佛陀說的修多羅、法義上有沒有相合?這是第一個方法。
第二個以心印心:這是直接用心來印心。因為有時候只有現相沒說法。就像《小止觀》說的:當我們在修蓮華觀時,突然有一個東西坐在蓮華上面,放大光明,那這個景象,到底是佛給我們的加持、鼓勵,還是魔王來干擾的呢?他沒有說話,怎麼辦呢?就以心印心。
智者大師說:你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個相狀,如果這個相狀出現之後,你開始感到躁動不安、不想坐下去了,那這個就有問題。如果這個相狀出現之後,你更加的安定、更加的法喜、寂靜,隨順於涅槃,那這個相狀就是真實的。就是:這個相狀是隨順於無明的躁動相、還是隨順於涅槃的寂靜相?這個我們可以直接的以心印心,這是另一個判定方法。
結示觀名─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修觀現益─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這是正報的第一觀,所謂的第八觀─佛菩薩像觀。它除了跟依報莊嚴觀有相同的效果,能夠滅除我們重大的五逆十惡、謗法的種種生死重罪,更重要的是:它有不共於依報觀的功德,能夠現生得念佛三昧──今生即能見佛聞法、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這是正報觀不共於依報觀的地方!
【66】只要你的心態正確,佛陀就有辦法救拔你!
(卷十二)
本經的修學宗旨,主要是在強調一個觀念: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只要我們能夠很正確的去想像佛菩薩,向內─能夠開顯自性的功德,向外─能夠感應十方諸佛的本願攝受。
什麼叫心想呢?這當中有兩個內涵:
第一個,你心中的相狀是什麼,依本經的觀法,應該是出現蓮華的相狀、寶樹的相狀、樓閣的相狀,以及種種依正莊嚴的相狀。
第二個,你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如果你在觀想極樂世界,你的心態是一種欣求的好樂心,冥冥之中就能生起一種感應道交的作用,所以關鍵在於心態。本經後面就會講到──心態比心相更為重要!心相不是操之在我,有些人的心力比較薄弱,整天忙那麼多事情,他把全部時間扣掉工作吃飯、睡覺、休閒之後才來修行,哪有那麼多心力去觀想這麼微細的相狀呢?但是沒關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即便你的心相如此的羸弱不堪,佛陀還是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的心態正確,佛陀就有辦法救拔你!
所以說:凡夫眾生,應該先偏重於心態!要在散亂、污濁的心中,開顯自性的功德,不是我們現在的重點,能與佛心感應道交,才是重點!所以本經是先求感應道交,然後再求開顯自性,這個時候心態就很重要,而本經前面講的道前基礎,其實就是一種心態準備。
一開始先有慈善心: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之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修出離心;最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其實慈善心、出離心、菩提心,都叫做心態的準備。如果你的心如此的剛強,充滿了瞋恨、充滿了邪惡,阿彌陀佛也沒辦法跟你感應啊!因為阿彌陀佛的心是大慈悲心,你的心那麼粗重,祂的光明根本進不來,所以關鍵不是你把蓮華想像的多麼精緻,這不是重點,而是你的心態──心態比心相重要,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67】十六觀之九——佛身觀(一)
再看下一科:
辛三、第九佛身觀
前面的佛菩薩觀叫做假想觀,雖然不是真實的極樂世界佛菩薩像,但是可以當作正觀的一個前方便。這一科佛陀親自描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莊嚴相,就是如實觀了:
結前啟後─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前面的像觀成功之後,進一步觀無量壽佛的身相光明,這才是真實的觀察。真佛身相有三小段,前面兩段屬於報身佛,已經超出我們凡夫的心量所能夠推想得到的;第三段是我們比較可以下手的,叫應化身佛。先看報身佛:
真佛身相─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重天,因為它的光明特別殊勝,所以用夜摩天來作譬喻,就像是百千萬億夜摩天的那種紫摩金光色。這是先說明佛身之光明,再解釋報身佛的高度: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個更不可思議,不是六十萬億而已,還加上恆河沙。古德說這已經超乎我們凡夫的想像了,我們只能以一種隨喜讚嘆的心情來讀誦。
佛的眉間有白毫相,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那麼大─白毫宛轉五須彌。阿彌陀佛的白毫平常是收在眉間,一展開的時候,是向右邊旋轉,長度可以圍繞五個須彌山。佛的眼珠當然是紺青色,如四大海水那麼大,而且青白分明。身上的毛孔,每一毛孔放出的光明,如同須彌山那麼的廣大無邊。這都是在形容報身佛莊嚴的身相。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彼佛圓光,圓光就是佛頸頂上經常性的光明,如百億個三千大千世界大;在佛的圓光當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那由他就是億,如贊佛偈中說: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每一尊化佛旁邊,都有無數的菩薩以為侍者。
到這個地方,都是在講報身佛,以下是比較重要,和我們有切身關係的應身佛。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無量壽佛,生於淨土,有八萬四千相;娑婆世界的應身佛─釋迦牟尼佛,生於穢土,只有三十二相,主要是因地的修學不同,所發的願力不同。那麼無量壽佛每一相各具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隨形好,又有八萬四千光明。
這地方講到三件事:相、好、光明。其實,相就是好、好就是相,只是相是比較粗顯的,好是比較微細、精緻的。一般來說,我們觀察佛陀的功德,在相、好、光明這三個當中,是以光明為下手處。實際上佛陀的功德是互含互攝,只要成就一個佛的功德,其他的慢慢就具足了,因為佛的功德是法性身,它是互含互攝,所以是整體性的。在相好光明當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句話,就是這句話:
光明攝生─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講到光明有什麼功德呢?佛陀放出光明,除了顯示莊嚴之外,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它能夠攝取念佛的眾生。所謂攝,是指佛陀廣大的自在力、方便力,能夠以各種方式來攝受你,用音聲祂也可以攝受你、心中舉祂的相狀也可以攝受你。然後取,祂能夠把你取到祂的功德當中,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所以古德說:只要是念佛的地方,就是佛光照耀的地方,因為佛陀的光明可以他受用,佛陀的光明可以加被攝受我們。
在蓮池大師的傳記裡面,有講到一件事:大師以前在家的時候,俗姓沈,念佛念得很好。有一次隔壁的人往生了,依古代的社會習俗,通常都會請道士來做法會,他也隨喜去參加。當時他就坐在後排,這個道士可能有一點小小的靈通,等到法會結束,就特地來找蓮池大師,跟他問候說:某某人啊!你念佛念得真的好!蓮池大師說:你怎麼知道呢?我又沒有出聲。他說:你雖然心中默念,但是我看到你的頭頂跟別人不一樣,別人的頭頂都是暗淡無光,你的頭頂放金色光明,光明當中還現出一尊佛像。
所謂:佛陀的光明,一一光明,攝取念佛眾生。你看蓮池大師也沒有出聲,只是心中默念而已。所以我們講諸佛正遍知海,從眾生心想生,你可以用音聲的相狀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也可以用佛陀的相狀、光明相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總之,佛陀的光明是用來幹什麼呢?是用來照了念佛眾生、攝取眾生,使令眾生能夠滅惡生善,這一點很重要!
【68】十六觀之九——佛身觀(二)
當我們蒙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開始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之後,進入到彌陀的光明中,有什麼好處呢?以下慢慢地深入觀察:
觀成能見─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前面講到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因此佛陀的相好光明,以及化佛、化菩薩等,不可具說,都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下手的時候──但當憶想,令心眼見,只要知道一個大方向,知道佛的光明是怎麼回事,內心去感受佛的光明、去感應佛的光明就可以──令心眼見,只要用心去憶念、觀想就對了。
關於這一點,我們再說明一下:強調他力法門的人,當然一定要強調本尊相應,包括淨土宗、密宗,都是同一個道理。西藏的上師敦珠仁波切,他在本尊相應當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開示,他說:本尊相應當然要把本尊的功德現出來,不管本尊的相狀是現男眾相、或是光明相,都沒有關係,重點是當它出現的時候,你要如實的了知──它就代表本尊所有的功德!
比方說你念阿彌陀佛聖號,你創造一個音聲─念從心起,聲從口出,然後再把自己的聲音聽回去,音從耳入,這就叫做感應道交。它是創造音聲──自念、自聽。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感應道交的重點在那裡呢?就是:你要相信你所創造的音聲─佛號,就是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修他力法門的人,你的信仰必須要夠,誰適合去修淨土?只有一種人適合──信心具足的人才有辦法修!你有一點疑惑就沒了,一念方動烏雲遮,一旦起疑根,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裡面,一旦講到不思議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觀─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相信妄想的心,全體即是真如,這個也是一種仰信。總之,大乘法門有很多基礎,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想要入最頂端的圓頓止觀─本尊相應止觀,你的信心要夠,這個勉強不來,你沒有這種信心就修不來。這也是靠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強,真如佛性一聽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如果你無法契入,那就只好找其他法門修了。
本尊相應法就是這樣──但當憶想,令心眼見。就是:當你心中出現光明時,你要深信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憑什麼說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呢?憑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有無量的自在力,不管祂現什麼相狀,就是有辦法進入。但是你的心態、你對阿彌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這個地方很重要!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當我們具足了廣大的信心,然後契入彌陀的光明之後,有什麼好處呢?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不論是見到佛的光明也好、見到佛的相好也好,見一尊佛就等同見十方諸佛,因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攝,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這個就不是華開見佛悟無生了,我們一般說是來生,這個地方是講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話,那今生就見佛了。見佛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往下看: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我們剛開始是以佛的相狀─觀相好,或者簡單的觀光明相來趣入。但是當我們從相狀進入之後,最後的結果是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應,因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攝──見佛身即是見佛心。不像我們凡夫,雖然外表長得莊嚴,內心不一定莊嚴,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兩回事,在《唯識學》上說:名言、種子影響思想,業種子影響身相。有的人重視思想,思想好但是善業不足,所以身相比較醜陋;有些人是常修福報,但是不修內心的思想,業種子好,名言種子不好,也是有。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獨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體的。當我們從佛身契入之後,所達到的也就是──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69】慈悲心由淺入深有三個層次
所謂無緣慈我們解釋一下。在大乘佛法當中,慈悲心由淺入深,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是眾生緣慈:這種慈悲是有條件的,因為對眾生的慈悲也需要取相,需要取一種親密的相狀。比方說:她是我的母親、她對我有恩,所以我應該要感恩。總之,凡夫的慈悲心必須要取一種悅意慈,也就是要找一種親密的相狀來帶動他的慈悲心。
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惟、觀想──一切眾生在無盡的輪迴當中,幾乎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經歷過無數次的生死,每一次受身都需要有一個母親,由此可知,不論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都可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以母親的相狀來帶動我們的慈悲,這叫眾生緣慈。沒辦法,凡夫也只能從這個地方來修,以眾生相來帶動慈悲心,這是凡夫的慈悲。
第二個是二乘人的慈悲─法緣慈:二乘人觀一切法空,從空性當中,知道大地與我同源、萬物與我同根,但是他這種慈悲心是不主動的。阿羅漢你說他沒有慈悲心嗎?未必;阿羅漢他出來托缽,你有事情求他,他也會幫助你,但是阿羅漢的慈悲心不會主動,一旦入了涅槃,就全面休息了。所以他跟眾生這種同體的心情,是比較被動的,不像佛陀的慈悲─為諸眾生不請之友。
第三個是無緣慈:無緣慈就是真實平等的慈悲心,而且這種慈悲心是任運自在,不假造作的。
在《涅槃經》裡面講到佛陀的慈悲心,說:有一天,提婆達多想要謀害佛陀,就把大象灌醉,然後後面再用鞭策去打這些大象,大象一痛就往前衝,就往佛陀行腳的方向衝過來。佛陀這個時候看到這些醉象,即將害佛─造五逆重罪,任運生起慈悲心,很自然的將手伸出來,手指上立即現出五隻獅子。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害怕、屈服的跪倒在地上,佛陀用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來調伏醉象,就是一種隨緣任運的境界。
還有一次提婆達多參加應供,因為菜色非常豐盛,吃了過多而拉肚子,他就憶念南無佛,釋迦牟尼佛也是現前給他加持,結果病就好了。之後,有人就問說:提婆達多一天到晚想傷害佛陀,為什麼佛陀要救他呢?佛陀說:祂的心是平等的,不是刻意為之,就像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永遠存在,你的心準備好,月亮就出現了。不是因為月亮跟那一個人特別好、比較親厚,沒有這回事情。只要你準備好,月亮將隨時出現,這個叫無緣慈,祂沒有鎖定對象,是任運的。
當我們觀成佛身之後,自然也能契入佛心,而產生大慈悲心。
【70】十六觀之九——佛身觀(三)
那麼,作此觀者有什麼好處呢?
舉益勸修─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此觀修成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來生絕對不會來這個五濁惡世投胎,一定能夠出生到諸佛的國土,而且在那一生,即能成就無生法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應當繫心觀想無量壽佛。
看到這個地方,大家慢慢慢慢就了解藉相修心這個觀念。說實在話,凡夫沒有相狀,就沒有辦法修心!雖然修行是改變我們的心態,但是也要藉相啊。比方說我們修持咒、禮拜、供養,都是要藉相──藉供養的相,來啟發慈悲的布施心;藉拜佛的相,來啟發慚愧心……
印光大師講過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有些人修行,向外攀緣,心外求法,結果功課作越多、個性越剛強,他以功課來自我驕慢,那就不是藉相修心了。我們常常說一個人修行上路,就像車子開上高速公路,只要上了高速公路就對了,你每天都在進步,今天會比昨天更近於佛道了,這個很重要──讓生命永遠保持進步!但是,你怎麼知道你有進步呢?事實上不管修什麼法門,我們只看結果──如果你的心越來越調柔、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慈悲,那才是正確的修行方法;如果你修很多功課,但是煩惱依舊、自私依舊,那就不是在藉相修心,只是在做善業而已!
我們要知道: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也積集善業,他得果獲報的時候,怎麼有那麼大的神通力來干擾修行人?他的神通力從什麼地方來?是從布施、持八關齋戒,辦了一個無遮大會供養大眾師,但是因為不懂得藉相修心的道理,結果就偏差了。
這地方講到一個很重要觀念──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如果你是真正用功的人,開始進入佛的相狀,你一定會感受到佛心、那種大慈悲心,這才是真正叫做心心相印──感應道交!
雖然是以相狀為下手,但是最後是以心態來做總結!
也就是說:最後的結果,你的心態必須跟佛心是相應的,那我們說你這個人修行已經上路了,進步多少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一個人修行上了路,就不用害怕了,你今天拜佛拜得少,那只是懈怠,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休息一下,沒關係,可以再繼續走,起碼你是上路了;最怕的是還在市區打轉,找不到路頭,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可能是觀蓮華相、觀佛的光明相、觀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相,但是最後的結果是要契入佛心──生在佛前,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性,這是本經的目的。本經是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先用相狀來引導我們,由此而進入佛心,這才是修觀的真正目的。
教觀入處─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這一段,講出它的下手處: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其實佛門講到正報的相跟好是蠻複雜的──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怎麼觀呢?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下手──從眉間的白毫相下手。
佛陀有三十二相,有兩個相是很特別的:一個是佛頂的無見頂相,一般如果佛陀從佛頂放光,那就是在顯真如本性─性德。我們看《楞嚴經》,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是佛頂放光而宣說神咒,因為楞嚴咒不是修來的,那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真如本性,表示性德。那麼白毫表示修德。我們看《法華經》,佛陀在演說《法華經》之前,白毫放光──從白毫當中,現出十方菩薩修六波羅蜜的相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於禪定、智慧的相狀。
白毫是一個下手處,佛頂又是一個下手處,這兩個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因為無見頂相我們看不到,沒辦法看到,所以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前,只要白毫相好觀成,八萬四千相好,自然顯現。而且見到無量壽佛的相好,即能見到十方無量諸佛,以見十方諸佛故,即能得諸佛現前為你授記。當然,能夠蒙佛授記,那肯定是入正定聚,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了。
結示觀名─是為遍觀一切身相色身相,名第九觀。
辨觀邪正─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71】誦《金剛經》,一定有救!
當我們慢慢進入到正報,會發覺佛的相好非常微細,很難觀,所以這個時候心態的調整,那種皈依的心就很重要了!我講一個實際的小故事,供大家參考,這是我讀佛學院的時候,我的恩師性公長老說的:
他有一個弟子,在台北做軍官的,他的父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往生了,都是他的祖母含辛茹苦把他撫養長大的,他的祖母對他十分呵護、疼愛有加。等他長大後,他就開始賺錢想要孝養他的祖母,但是他的祖母卻得了癌症。他心裡非常悲傷,好不容易有能力反饋祖母養育之恩,結果祖母病的這麼重。
有一天,他就跑到寺里去拜佛,在大殿拜得痛哭流涕,有一位出家人出來問說:你怎麼回事啊,為何這麼傷心?他回答說:我從小跟祖母相依為命,我祖母現在得了癌症,我感到非常悲痛,一點辦法都沒有!那位法師就對他說:你回去誦《金剛經》,一定有救!
這位居士聽了之後,就趕快請了一部《金剛經》回去讀誦,也不懂經文意思,就一直誦。當然《金剛經》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對他啟發很大,經中說:凡是有《金剛經》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這句話對他影響很大,他認為《金剛經》就是佛──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因為家裡沒有佛堂,他就把餐桌擦乾淨,然後將《金剛經》放在餐桌上就開始讀誦。有一天,誦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他的餐桌前面,一尊佛身現前,釋迦牟尼佛全身是金色光明,他沒中斷就一直誦,這個光明停留了好幾秒,都沒有退掉,等誦完之後,佛像的光明才消失掉。
當他見到這次光明之後,就出現了兩件很特別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他祖母身上的癌細胞自然消失掉,再檢查都沒有發現癌細胞,又多活了十二年。。
第二件事情:他見到佛像之後,從此官運亨通,最後做到軍法處處長,少將退休。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居士來看過性公,我還跟他談過這個故事,其實他對佛法了解不多,但是他對佛陀具足信心──這個人心理素質、善根很深厚。什麼叫善根呢?心態好,信心具足就是善根,對於正法深信不疑!他深信《金剛經》就是佛陀,所以認為《金剛經》一定可以救他祖母,他以這樣的信心契入《金剛經》的文字相,結果感應道交,本師釋迦牟尼佛現前。憑什麼?就是因為──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諸位要知道:本經講藉相修心,你心態的準備很重要!不要說是觀經,念佛也是一樣,同樣一句佛號進入不同人的心中,為什麼產生不同的功德?因為心態不一樣。就像蓮池大師沒有出聲,只是默念就能夠念到頭上放光、出現佛像,他心理準備夠嘛。所以我們觀佛像的時候,重點不是說觀得多麼清楚分明,因為在作觀的時候,有心相跟心態,我們所要強調的觀念是:心態比心相重要!
【72】十六觀之十——觀音觀(一)
辛四、第十觀音觀。
結前啟後─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
總標身相─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前面是觀佛,這以下觀菩薩。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能夠如實地觀無量壽佛──見無量壽佛的相好也好、光明也好,當祂在你心中清楚分明顯現之後,其次應當要觀觀世音菩薩。怎麼觀呢?此菩薩的身長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是紫磨金色,頭頂上亦有肉髻。
關於佛像,台灣現在很多佛像都是用描金、彩繪,都不錯,但是我的老師講過一個觀念說,其實佛像最好就是全部安金的,這樣才符合經義。經文裡面的佛像,沒有一個是描金的、彩繪的,全部都是紫金色,所以安金的佛像,是比較合乎大乘經典的經義。
觀世音菩薩身是紫金色的,這跟阿彌陀佛一樣,頭頂有肉髻,頸上亦有圓光。祂的圓光從每一方看過去,都有百千由旬那麼廣大;在圓光當中有化佛,就像釋迦牟尼佛;每一化佛有五百位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舉身光中,祂身體所放出的光明中,五道眾生,(這個五道,事實上是六道,是把阿修羅併入到其他五道),一切眾生相,皆於中現。
我們觀佛跟觀菩薩不太一樣,這一點要知道。佛的功德已經圓滿,既然是功德圓滿就不應該有特色,你看過佛有特色嗎?沒有特色。但是菩薩還在因地,當然有特色,比方說文殊菩薩表示智慧、普賢菩薩表示行力,觀世音菩薩表示慈悲。
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大勢至菩薩,事實上菩薩的光明有兩種,觀世音菩薩的特色是比較偏重利他,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的身相,以手為主,千手千眼、廣設方便攝受有緣眾生,尤其祂身上的光明──現出六道眾生,這一點值得我們去思惟,表示一種慈悲的光明。大勢至菩薩不一樣,是比較偏重在自利,調伏煩惱。
身為一個佛陀的相狀,基本上是圓滿的,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做什麼呢?攝受念佛眾生,幾乎是圓滿的,圓滿就沒有特色了。但是,觀世音菩薩是以慈悲為特色,以利他為特色;大勢至菩薩是以行力自調──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以剛強、堅定的行力來表示大勢至菩薩。
我們等到下一堂課會講到: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兩個相狀,有不同的特色,觀世音菩薩的特色在手,大勢至菩薩的特色在腳,此菩薩舉足一動,大地即震動,表示這位菩薩的威勢力大,等到菩薩觀時,我們再慢慢把祂的特色觀出來。
【73】阿彌陀佛與我同在,這個觀念很重要!
(卷十三)
前一堂課講到:辛四、第十觀音觀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功德。也就是說我們整個修行過程當中,包括今生的消業障、增福報,以及來生的究竟解脫,都是蒙受本尊的加持。因此,修淨土宗的人,必須要建立兩個很重要的理念:
第一個、本尊的功德到底存在、不存在?好比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二千多年,那麼我們今天所皈依的阿彌陀佛功德到底存在、不存在?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如果阿彌陀佛功德是存在的,那麼祂是用什麼方式存在?我們常常說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麼阿彌陀佛到底在哪裡?我們怎麼去皈依祂呢?
修淨土宗的人必須要建立,就是這兩個信仰:第一個、阿彌陀佛存在、不存在。第二個,阿彌陀佛用什麼方式存在。那麼,關於這兩個問題就牽涉到法身的問題了──法身的救拔,這個在法華經講得很清楚,基本上佛陀講了三個觀念:
第一個、法身是常住的。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或是阿彌陀佛的應化身有生老病死,但是法身就沒有所謂的生、也沒有所謂的滅。
這個問題佛陀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有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個醫生,他的醫術很高明,他有很多兒子,他的兒子一天到晚在外面跑,結果吃到了毒藥,有些兒子中毒比較深,叫做失去本心,有些兒子中毒比較輕,不失本心。那些中毒比較輕的人,還有一點覺性,很快就得到醫生的藥調養,把病治好了;但是有的兒子中毒太深,失去了覺性,就對這個醫生產生依賴,醫生所開的藥完全不吃。
這個醫生沒辦法,就跟這些病重的兒子說:爸爸要出門遠行了!那麼他周遊列國一段時間之後,就派一個使者回來說:你父親在外面已經往生了!這些兒子就很緊張,本來想:怕啥啊,我老爸還在,不用急著吃藥。結果聽到父親往生之後,心裡很恐懼,就趕緊把父親所留下的藥吃下去,結果病就好了!
身為佛陀,沒有所謂滅度、不滅度的問題,佛陀經三大阿僧只劫、無量阿僧只劫所修的波羅蜜功德,已經成就了法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那為什麼還要來示現生老病死呢?祂說:假設佛陀長久住世,眾生不能生起渴仰欣慕之心啊!那佛陀講法就沒有人聽了。因為心想佛陀經常存在,就沒有危機意識,所以佛陀必須在非滅度中而示現滅度。意思是說,其實佛陀就像醫生只是到其他國家去,並沒有滅度!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佛陀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法身遍滿常住。不管你今天是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那是約著應化身而安立的。佛陀的法身沒有所謂的正法、像法、末法的差別,所以我們在修淨土宗的人,首先就要知道法身是常住的。
第二個、法身有救拔性。佛陀的法身,祂所成就的功德,是用無量無邊的波羅蜜所莊嚴的。其實初地菩薩就已經證得法身,但是諸位看看,從初地到成佛,還有兩大阿僧只劫的時間,祂還要用祂的波羅蜜去莊嚴法身,所以唯識學,對於法身是怎麼定義呢?
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
一念清淨心,具無量無邊的波羅蜜、含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這一念清淨的法身,其實有無量無邊的波羅蜜,隨時可以救拔我們,有救拔我們的力量,這是第二個法身的救拔。
第三個最重要:法身有自在性。因為眾生的執著點不同,所以法身不能用固定的方式來救拔眾生。不能說身為佛陀,反正我就開個小門,你要找得到這個門算你有本事,找不到這個門,那就沒辦法了。不能這樣。佛陀一定是要廣開方便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所以佛陀祂的法身救拔眾生,具有自在性。
當然,佛陀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因為常常恆順眾生。你看阿羅漢也有很多功德,但是阿羅漢修功德的時候,並不考慮眾生的立場,就做他該做的事情,你認同我也無所謂、不認同我也就算了。阿羅漢修習無諍三昧,不跟眾生發生衝突,但是也不會隨順你。因地的時候沒有修恆順眾生,所以得果報時,雖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這個功德不能他受用,不能把功德輸送給你,只可以自受用。
但是你看看菩薩戒,菩薩每一個修學,一定要站在眾生的立場去考慮:我布施,我要考慮對你有沒有好處,對眾生是不是產生廣大的利益?我持戒,為什麼要持戒?也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持戒。在他的每一個善法當中,都是從恆順眾生的立場出發,所以才叫做波羅蜜。
阿羅漢沒有波羅蜜,二乘法沒有波羅蜜,只有大乘佛法有波羅蜜,因為大乘佛法修我空觀、法空觀──菩薩能夠無我而恆順一切眾生。恆順一切眾生修一切善法,才有資格叫波羅蜜!所以到果地的時候,祂的功德就有自在力,能夠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我們從法身的救拔,而知道兩個概念,就是經典上說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諸佛如來是以何為身呢?是以一切法為身。所以阿彌陀佛祂存在什麼地方呢?
第一個,祂無所不在。你看慈明寺有阿彌陀佛、淨律寺有阿彌陀佛、乃至於諸位的佛堂,家裡供養的佛像也有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是法界身,祂以一切法為身,是無所不在的!
第二個,祂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句話太重要了!阿彌陀佛與我同在,祂不但是無所不在,還能夠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你可以用想像的方式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也可以用音聲的方式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佛陀有廣大的自在力,能夠進入到我們的心中,變現我們所相應的相狀。所以阿彌陀佛與我同在,這個觀念很重要──你在佛堂念佛的時候,祂就跟你同在,你平常散散亂亂的時候,祂也存在,祂就是無所不在。
這是我們修淨土宗的兩大基本概念,也是最基本的信仰:相信彌陀是無所不在,相信我們憶佛、念佛的時候,祂與我們同在。那麼,當這兩個信仰建立起來之後,你才有資格修學淨土法門。
【74】十六觀之十——觀音觀(二)
我們看講義經文,這段經文開始介紹:怎麼去跟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怎麼去觀想觀世音菩薩的功德?釋迦牟尼佛介紹觀世音菩薩的相貌,是從頭部到手臂到腳,是由上而下介紹的:
天冠化佛─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好,我們從上面開始觀起:頂上毗楞伽摩尼寶,毗楞伽是殊勝的意思,摩尼寶就是如意寶珠。那麼,他把摩尼寶珠串成一頂帽子,天冠就是帽子。在帽子的正中央,有一尊阿彌陀佛的立身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原來觀世音菩薩頭頂,頂著阿彌陀佛的像,是站立的,因恐站立的比較高,大都把祂畫成坐像,其實祂是站立的。
標舉面相─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那麼觀音菩薩的面部顏色,如閻浮檀金色,就像紫金光色,這個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一般佛像,比較如法的是安金的。眉間的白毫相是七寶色,流出了八萬四千種光明。阿彌陀佛的毫相是白色的,觀世音菩薩的毫相是七寶色,每一光明都有無量無數的化佛──光中化佛,每一尊化佛當中,又有無數的菩薩以為侍者,這些化佛跟化菩薩,能變現種種色身,遍滿十方世界,做種種利他的事業。
觀世音菩薩最有特色的地方,當然就是祂頭頂頂著一尊化佛,這尊化佛是怎麼回事啊?我們的顯教經典並沒有明顯的說到,但是在密教就有提到這件事情。是說:觀世音菩薩在因地的時候,因為悲心很重,曾發四十八願要幫助眾生,希望眾生不要造業、不要墮落到惡道。但是,眾生雖然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拔,有些還是繼續造業,讓祂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折感,而生起退轉的心情。
我們都知道菩薩的生命─法身慧命,完全是以願望來支持。菩薩戒上說,一個菩薩雖然有過失,但只要心中的願望永不放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則菩薩戒體不失,因為精神還在。所謂菩薩的死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已經放棄了努力,他的願望已退轉了,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觀世音菩薩對過去所發的誓願,產生質疑、退轉的時候,立即產生極大的痛苦,身體就碎為一千塊。
這時候祂的師父阿彌陀佛現前,開導祂重新建立信心──應該向內心去加強自己的道力,不要去執著眾生有沒有進步。觀世音菩薩聽完阿彌陀佛的開示之後,信心、願力重新建立起來,碎成一千片的身體就化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因為得到祂的上師阿彌陀佛的加持,而度過障礙和突破難關,為了感恩阿彌陀佛的慈悲,所以就把阿彌陀佛的像頂在頭頂上,表示對師長的尊重與感恩。密宗有這種說法。
【75】十六觀之十——觀音觀(三)
好,繼續往下看,祂的手臂還有腳的種種妙用:
臂現佛事─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我們看看觀世音菩薩手臂的功德:祂的手臂猶如紅蓮華的色彩,有八十億微妙光明,這個光明在手臂上形成瓔珞,每粒瓔珞,都能夠普現一切菩薩,利他的種種莊嚴佛事。
手有悲用─手掌作五佰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手臂是本體,它依體起用時,就變成手掌。觀世音菩薩的手掌有五佰億雜蓮華色,就是青、黃、赤、白各種顏色都有。祂手掌的十個指端當中,每一個指頭有八萬四千個彩畫,猶如印文,指紋非常的微妙莊嚴。指頭上的每一幅彩畫,有八萬四千種顏色,每一種顏色有八萬四千光明,其光柔軟、慈悲地普照十方眾生,菩薩即以此手接引攝受一切眾生。這也就是一般說的:千手千眼、無量無邊的手,每一隻手都放出光明來接引眾生。
再看祂的腳:
足有德用─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台;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觀世音菩薩行走的時候,足下有千輻輪相(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自然化現五百億的光明華台,下足的時候,就有金剛摩尼(摩尼就是如意),如意華遍布在足底下,來承接菩薩的寶足。這是表示菩薩的尊貴,當祂每一腳要踩下去的時候,自然有種種華台來承接菩薩的寶足。
與佛同異─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觀世音菩薩其餘的身相,都跟阿彌陀佛沒有差別,只是頭頂上的肉髻,以及肉髻中央的無見頂相(這是三十二相最尊貴的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那麼,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從大悲的精神來看,觀世音菩薩在中國的示現,有白衣觀音、送子觀音、滴水觀音……其中滴水觀音最多,懺公師父畫的西方三聖,拿著甘露瓶的就是滴水觀音,還有騎龍觀音、乃至於千手觀音,但是最能代表觀世音菩薩大悲心的,就是千手觀音。
【76】千手觀音的由來
關於千手觀音的由來,經典上有兩個出處:
第一個是《大悲心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在持大悲咒的時候,發下誓願說:如果祂所發的願不虛假,盡未來際能夠真實利益眾生的話,令祂的身體當下即變出千手千眼。果然祂的大悲咒一持下去,就變成千手千眼。這是在經典上講到的千手觀音。那麼千手觀音的大悲咒,是比較偏重於折服眾生的作用。
其次,《楞嚴經》講到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什麼叫觀世音呢?原來祂因地是觀察音聲──為什麼我能夠聽到音聲呢?這個音聲是從什麼地方來的?迴光返照而找到真如本性,所以祂是從觀察音聲而入道。那麼在果地妙用上,祂是尋聲救苦,只要憶念祂的聖號,祂就能夠尋聲音來救拔你,若因、若果都跟音聲有關係,所以叫做觀世音。
當祂耳根圓通修成之後,成就了四種的不思議妙德,其中一個就是現容不思議──現出種種不可思議的容貌,而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現千手千眼,一千隻手、一千隻眼。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菩薩在大悲利他的時候,手表示行動力,付出行動去接引眾生,祂的每一個行動都以智慧為前導,也就是菩薩度化眾生,要有善巧智慧,眼睛表示一種善巧的智慧。
諸位可以看看菩薩戒,菩薩講到六度,祂的每一度:布施度、持戒度……整個菩薩道在行動上,必須考慮到很多因素:這樣做會讓眾生產生疑惑、產生善根的障礙,菩薩就不做了;這樣做雖然會犧牲菩薩,但對眾生的善根有所幫助,菩薩就會去做。所以祂必須懂得觀察因緣,每一個行動都要以智慧來作引導。
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人,他在海里抓到一隻海鳥,這海鳥長得很高大,顏色也特別的美妙,這個人就送給了齊王。齊國國君看到這隻鳥非常漂亮,就把它關起來,特別寵愛牠,甚至於把他自己平常最喜歡的酒、肉,賞賜給這隻飛鳥吃,結果飛鳥七天之後就死了。為什麼會死掉呢?因為齊國國君沒有善巧智慧,他以為他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菩薩之所以要一千隻手、一千對眼睛,因為你必須站在眾生的角度,眾生有什麼需要,我們要從眾生的角度去滿足他,所以祂的千手千眼,表示在每一個利他的行動當中,都有智慧的判斷。
觀世音菩薩的身相,大部份表示攝受門,只有千手千眼,具足調伏和攝受。諸位可以看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手,具有折服的作用,比方說觀世音菩薩手拿刀劍、拿寶杵……這個眾生應該折服就折服他。但是另外一邊手拿什麼呢?拿蓮華、拿寶瓶、樓閣……種種安樂的資具。所以千手觀音,很特別,能夠現出慈悲攝受的一面,也能夠現出嚴肅折服的一面。
一般我們持大悲咒的時候,我們的本尊是觀想千手觀音,但是觀想的心態比較偏重在降魔,是剛強的。而你放蒙山的時候,也是要持大悲咒,或者有些人持楞嚴咒,其實楞嚴咒的本尊也是千手觀音。海公師父講《楞嚴經》的時候,他說楞嚴咒的本尊也是千手觀音。所以在放蒙山之前,先觀想你是千手觀音,那是一種慈悲攝受,你用千手施出無量的飲食、無量的法味,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觀世音菩薩所有身相當中,千手千眼顯教、密教都非常重視。因為圓滿具足菩薩的折服、攝受兩門,可以代表菩薩的大悲攝受,也可以象徵菩薩的威嚴,能折服邪魔;二者全都具足。一般持咒,必定是要觀想千手觀音,像大悲咒、楞嚴咒、楞嚴咒心……乃至於密宗很多的咒,都是觀想千手觀音。只要跟觀世音菩薩有關的修持,大都是觀想千手觀音。
另外,關於千手觀音還有兩種說法:密教有些上師開示說:千手觀音的手就是手,祂的眼睛是長在頭上,也就是手和眼是分開的;但是有些上師不認同這個想法,認為祂的千手千眼,是每一隻手都有一個眼,手和眼分不開的。這樣講也合理──手中有眼、眼中有手,每一隻手當中都有眼睛;善巧中有行動,行動中有善巧。總而言之,身為觀世音菩薩,我們比較常觀的大概就是千手千眼的相狀。
【77】十六觀之十——觀音觀(四)
結示觀名─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這一段做個總結。是為觀,觀是指觀想,你要把觀世音菩薩的相狀放在心中現出來,觀想觀世音菩薩色身相,這不是假想,這是觀世音菩薩的真實色身,祂就是真實的千手觀音。
彰功勸觀─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佛陀告訴阿難,若欲觀想觀世音菩薩者,當作以上的如實觀想。這樣觀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個不遇諸禍,第二個淨除業障,而且能消除無始劫來的生死重罪,這些重罪都是三惡道的業因。
在古德的批註上說:普通的一般罪,你只要拜懺、或者是持咒、念佛,大概就可以消除。但是對於特別重的罪業,除了身業的禮拜、口業的加行還不夠,一定要三密相應──身業禮拜、口念佛號或持咒,還有意業的本尊功德現前──意業的觀想。就是說:如果你要滅除五逆十惡重大的罪障,那一定是要三密相應。所以這地方講:若欲滅除重大的罪障,如此菩薩但稱念祂的名號,尚且獲無量福德,何況是能夠觀想祂的色身呢?你不但身業禮拜、口業稱念,還加上意業的觀想,那個滅罪力量更大啊!
所謂的滅罪,我們解釋一下。其實消除災難跟淨除業障,是兩件事情。一個沒有學佛的人,都有可能因為一念的信仰,在痛苦當中而稱念觀世音菩薩,那麼這個時候,也可以把一時的災難給消滅掉,不需要所謂的道前基礎,但是如果你想要淨除業障,那就不容易了。
我們先談一談佛菩薩能夠做的是什麼、不能做的是什麼,這件事情我們要先弄清楚:
所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菩薩能夠進入到我們的心中,祂做得到。但是祂進入到你的心中──祂可以引導你,卻不能改變你!祂不能主動改變你,祂可以現很多相狀來啟發你,讓你自己去改變。所以《大智度論》上說:佛菩薩可以把祂的福報,釋放給我們、跟我們分享,祂的福德送一點給我們,讓我們消業障、增福報,可以。但是祂的善根不能輸送給我們,好比說把祂的菩提心送給你,不可以!你想要有出世的道心、菩薩的波羅蜜,佛菩薩可以從相狀來引導你,讓你慢慢的進步,祂可以讓你藉相修心──現出光明相,提醒我們要保持智慧;現出水相,提醒我們要保持柔軟心;現出珠寶相,提醒我們心要像寶珠一樣充滿莊嚴;但是祂不能主動改變我們,不可以!
所以:你希望能夠淨除業障,那你在持念觀世音菩薩、觀想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你本身就要具足懺悔的心,才可以達到業障消除的功德。只要跟解脫道、生命的改變有關係的,這些都沒有人可以幫助我們。如果你念觀世音菩薩,讓你消除災障,但是你的個性沒有改變、思想也沒有改變,那還是生死凡夫。如果你稱念觀世音菩薩,並且依止菩提心、空正見,不斷的迴光返照,那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得解脫,你是假藉觀世音菩薩的因緣來幫助你前進。所以菩薩不能把善根輸送給眾生,這個要注意!不是說我念觀世音菩薩,善根就增長了,不是這樣,福報增長這是對的,但善根必須要你自己去栽培。
【78】十六觀之十——觀音觀(五)
重顯觀儀─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
這是說:如果我們想要觀觀世音菩薩,它的次第要從上面觀起,先觀祂頭頂上的肉髻,然後再觀祂的天冠帽子,天冠上面有一尊阿彌陀佛立像,然後循著頭部的天冠往下觀是手臂,手臂當中有蓮華的光明,串成瓔珞;再看祂的手指頭放出光明來接引眾生;再觀祂的腳足等等。總之,應當要按照經文的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自己手掌一樣的清楚明了。最後,佛陀做總結:
辨觀邪正─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關於觀世音菩薩,祂在諸多菩薩當中,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祂跟我們娑婆世界的因緣特別的深。在四大菩薩當中: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因地是在娑婆世界修道而成就的,所以跟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有緣。你看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民間很多人供奉觀世音,不要說佛弟子,甚至連外道都供奉觀世音菩薩。
第二個、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很特別──普門示現。《法華經》二十八品,全部都是在讚嘆菩薩的功德。《楞嚴經》是告訴我們怎麼攝用歸體──迴光返照把心帶回家;《法華經》是找到家之後,怎樣用福德、智慧來方便莊嚴這一念心。所以《法華經》全部在讚嘆佛菩薩的功德,而佛菩薩功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普門品──普門示現。
這裡,我們講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一個公案,給大家作參考:
在隋文帝的時候,終南山有一位道士,這位道士他定期下山來賣仙丹,然後就跟人家說:你吃這個仙丹就可以成仙了!事實上很多人吃了仙丹之後,就在晚上的時候跑到山上去,然後就失去了訊息,一去不回。大家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吃了仙丹,上山之後就沒有下山了呢?於是三、五個人集合起來上山去找;就在深山裡面找到一個山洞,原來那是一個大蟒蛇的山洞,叫做毒龍。其實毒龍就是大蟒蛇,也就是蟒蛇修練成就之後變成精,就化成道士來誘騙眾生,雖然大家知道後很恐懼,也沒辦法。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老比丘來到山上,受居民的乞請到那個山洞去,就用慈心三昧把大蟒蛇調伏了,大蟒蛇就離開了。之後這位老比丘就住在山洞裡面,直到六月十九號那一天,突然間山上放大光明,村民跑上去看,原來這位老比丘要入滅了。這位老比丘就坐在山洞前面,入火光三昧,用三昧火把自已的身體燒掉。就在火燒的過程當中,火光上面現出一尊觀世音菩薩騎著一隻龍,騎龍觀音就是這樣來的。這是一尊白衣觀世音菩薩腳踏一條龍的相狀,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就是說:觀世音菩薩在度化眾生時,祂是恆順眾生的因緣,既然這隻大蟒蛇現出道士的樣子,那麼觀世音菩薩就現出一個比丘身──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是說明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功德。
【79】十六觀之十一——勢至觀(一)
辛五、第十一勢至觀
我們知道菩薩的功德,基本上都是以祂的相好光明,特別是以光明來做代表。我們看前面觀世音菩薩的光明,基本上是比較慈悲、調柔,代表大悲。但大勢至菩薩的光明比較偏重在智慧這方面,是比較剛強、調伏的,所以懺公師父念大勢至菩薩時,稱南無大力大勢至菩薩,多了一個大力,表示這是一種智慧的調伏。
總舉觀相─次觀大勢至菩薩。
重辨觀相─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
正明圓光─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光益有緣─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
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的身量一樣,比阿彌陀佛矮一點;此菩薩的圓光,每一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祂的光明能夠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的光明,可以照十方國土,作紫金光色,只要有緣的眾生,皆悉得見。
那麼,見到此光有什麼好處呢?
從光立名─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只要見到大勢至菩薩一毛孔的光明,就能夠見到十方無量諸佛淨妙的光明,所以號稱此菩薩名無邊光,又稱為無邊光菩薩。為什麼叫大勢至呢?因為祂能夠以智慧的光明普照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遠離三塗之苦,成就無上的威德勢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就是:祂能夠調伏眾生的罪障,遠離三惡道,所以叫做大勢至。
【80】十六觀之十一——勢至觀(二)
(卷十四)
在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聲聞道跟菩薩道。聲聞法的修學是單一的,聲聞人的修學過程,一路走來就是一個心態:好好的都攝六根,直到自己了生脫死為止──所作已辦,更不管眾生是怎麼回事。
但是,菩薩道的心情就比較複雜了,你看看菩薩戒就知道,不但要自利還要利他,而自利跟利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菩薩道面對自己乃是剛強──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不能斷要他斷,沒有商量的餘地;但是面對眾生,就必須處處包容、廣設方便、等待適當的時機,要有無量無邊的胸量和耐性。
所以,當你要行菩薩道的時候,你是兩種心態:對外,現出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對內,要像大勢至菩薩那種剛強的大勢力。所以大勢至菩薩多分來說,是比較偏重在大力、大勢,就是一種自我調伏的威德力,我們看祂所表現出來的特色,跟觀世音菩薩有些不同。往下看經文就會更清楚:
天冠莊嚴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佛陀介紹大勢至菩薩也是一樣,從頭乃至於手、腳,也是從上而下介紹的。
此菩薩的天冠,祂的帽子有五百朵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座寶台;每一寶台當中,能夠顯現十方諸佛淨妙國土、演說妙法的廣長之相。
肉髻寶瓶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此菩薩頭頂的肉髻,猶如紅色的蓮華;缽頭摩華是指紅色的蓮華。肉髻上面有一個寶瓶;寶瓶當中,盛諸光明─充滿著光明,顯現出菩薩自利利他的種種波羅蜜。
余同觀音
余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那麼,此菩薩其餘的身相,跟觀世音菩薩等無有異。
觀世音菩薩的頭頂,是祂的本師阿彌陀佛立像;大勢至菩薩是頂著一個寶瓶。寶瓶裡面裝什麼呢?古德解釋說:大勢至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候很孝順,雖然出家修行,父母早已往生,祂就把父母的遺骨,裝在寶瓶當中頂在頭上,表示對父母的一種感恩與孝養之心。以下就更能表現出大勢至菩薩的特色,就是關於祂的坐態跟動態,先看大勢至菩薩動態的表現情況:
地行妙用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這位菩薩在行走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震動,表示菩薩的威德力,能夠突破一切障礙,也就是菩薩的行力強;在震動的地方即湧現五百億的寶華;一一寶華的大小莊嚴,就跟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一樣,那麼莊嚴、那麼高大。這是講到菩薩在行動時,能夠觸動大地的震動。
坐相妙用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其次,此菩薩坐的時候,即便是靜靜的安坐在祂所居住的──極樂世界七寶國土,也會產生動搖。怎麼動搖呢?從最下方的金剛佛剎,乃至最上方的光明王佛剎,這是最上和最下,那麼在這中間的國土當中,有無量無數分身阿彌陀佛、分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雲集到極樂國土,充滿在虛空當中,各坐在蓮華座上,演說妙法,度化苦惱的眾生。
從這裡我們看到大勢至菩薩──走路的時候大地震動,安坐的時候也是大地震動。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震動表示一種突破的意思。當然,我們現在解釋震動說是地震,地震在算命學上表示變化,一個國家一旦發生大地震,表示這個國家的經濟、文化乃至於國運,會有重大的變化,只是變好、變壞不知道。總之,這個國家發生地震之後,會有另一個不同的因緣出現,可能是往好的方向走,也可能是往壞的方向走,表示會有變化,算命學上是這麼說的。
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震動,雖然也表示變化,但是是往好的方向變;比方說佛陀八相成道當中,有四個相狀能令大地震動──首先,佛陀出生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表示在黑暗當中,光明即將出現,有人要為眾生說法了;第二個成道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第三個佛陀初轉法輪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第四個佛陀入涅槃的時候,當光明即將消失時,大地也會有六種震動。有這四種情況。
【81】除非有一天你遇到《楞嚴經》
諸位如果受過戒,還記得受戒的時候,是怎麼得戒體的?第一個要觀想,對不對?你一定要觀想,不能在那個地方打妄想,打妄想得不到戒體,必須要──心境相應。什麼叫做境呢?觀想一切有情無情,都是你持戒的對象;以前這些境界都是你造業的對象,現在變成你持戒修行的對象。那是用什麼心態呢?用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三種增上心來跟這個境相應。
當心境相應的時候,第一個觀想什麼?大地震動!你一念的發心,大地震動,湧出白色的雲霧:第二個充滿在頭頂上方;第三個雲霧從頭頂灌進去,充滿你的身心,過去的煩惱黑水就從腳掌排出來,跟大地結合變成堆肥。從今以後,你就是法王座下添新生,你的身、口、意充滿了戒體,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對不對?受戒它也是六種震動,表示我們的生命從今開始轉變了!
為什麼在修行當中很強調震動、變化?當然,如果你是看天台宗,那就不覺得重要,因為天台宗講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如果你是學唯識,就會知道這個很重要。
《唯識學》解讀人生,認為人是有情識,所謂識就是情感。這個情感是什麼呢?事實上就是第七意識的一種執著。讀唯識你就會發覺人要改變很困難,非常困難──好比你前生喜歡喝咖啡,今生也一定喜歡喝咖啡;你前生喜歡喝茶,今生也一定喜歡喝茶,沒辦法改變的。為什麼?唯識學講種現相熏──因為阿賴耶識有種子,你為什麼喜歡它呢?你有這個種子,有這個潛在的功能,所以當種子起現行,你造作之後,現行又熏種子,種子與現行,這樣互為因果,輾轉相續,永遠就在惡性循環當中。換句話說:你有這種傾向,你就會去造作;去造作的時候,又加強這種傾向。
所以《唯識學》說,一個人想要改變,很困難,就是因為有等流性──你有這種個性,你就容易生長在這種環境;有這種環境,你又很習慣造這種業;你造了這種業,使令你來世又投胎在這種環境;也就是: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第八識的種子,把你習慣性的第六意識思考創造出來,第六意識的造作,又回去加強第八識的種子。所以才說:七佛住世猶為蟻子,因為沒辦法改變!
除非有一天你遇到《楞嚴經》,開始懂得迴光返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觀察這一念心─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的煩惱習氣這麼多,是怎麼有的?其實我們以前是心隨妄轉,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這時候你開始迴光返照,從你內心深處去找答案。只是我們已經忘卻來時路,都不知道家在哪裡?離家太遠了。那麼《楞嚴經》說:你要向內找生命的根源、找到生命最初的本來面目,這時候你才真實的開始改變,大地六種震動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你自己不願意改變,誰拿你都沒有辦法。你念佛念了三十年,個性還是這樣,很正常,因為你不想改變;佛陀可以現出無量的相狀,進入到你的心中,但是祂不能幫你改變,沒辦法,沒那麼容易!一定是你自己想要改變,佛陀才有辦法幫你改變。
你看觀世音菩薩的相狀,祂是以手為主─利他,現出慈悲的光明,普遍的攝客群生,祂是一種調柔相。但是大勢至菩薩祂那個腳在走路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震動;他的腳,雙腿一盤的時候,七寶國土一時動搖,都是在調伏我們的妄想習氣。諸位看《念佛圓通章》的結尾: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在利他的時候,是普門示現;但是到了佛堂之後,開始要都攝六根,把所有的分心全集中起來,這是自利和利他心態上的不同。
諸位如果有因緣去蓮因寺,會發覺到有一個特色,你看懺公師父,他把大殿莊嚴得跟皇宮一樣,法王住的地方,那是具足種種莊嚴──有蓮華的莊嚴、光明燈、幡蓋,五花八門,非常多元化。但是如果到懺公師父的寮房,就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非常的單調,就是一張很古舊的桌子、然後幾張椅子、旁邊一個窗戶,只有這樣。所以從大殿進入到懺公師父的寮房,就像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兩種景象好像兜不太起來。其實,懺公師父的精神就是這樣──攝客群生是普門示現,大殿是給大家用的,必須讓大家生起歡喜心、恭敬心;但是自受用的時候,他的寮房卻很單純。可以這樣講:老人家在設計佛堂的時候,是取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但是自己的用功佛堂是取大勢至菩薩的精神,修行越簡單越好。所以才說:個人用功和利他,那是兩回事。
【82】人如何來世變成鳥……
結示觀名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
這一段做個總結,說:我們能夠做這個觀,就是觀察大勢至菩薩的真實色身相,這是第十一觀。這樣觀想成功之後,有什麼功德呢?
觀成之益
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游諸佛淨妙國土。
第一個,從現世的安樂來說:過去所造的種種五逆十惡的生死重罪,在觀想菩薩的相狀過程當中,即能滅除。其次,講到來生的功德:若是能將大勢至菩薩觀想成就,來生不處胞胎。三界的輪迴都是以胞胎為主,不處胞胎表示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就能夠游於諸佛淨妙國土,得到身心自在,
總辨觀成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想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色身相。
到這個地方整個正報的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其實已經圓滿了。這個觀想是怎麼回事啊?《楞嚴經》講到觀想的修行,有舉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我們要觀佛菩薩的相狀?這叫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菩薩每一個相狀的出現,都是不簡單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菩薩的相狀都是功德所成就的。所以祂的相狀在我們身口意運轉的時候,就像我們的身上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把佛菩薩的相狀在心中轉來轉去,我們身上也有戒定慧的香氣,有一種所謂的淨法薰習──功德薰習的意思。
《楞嚴經》裡面說,我們心中經常出現什麼相狀,會影響我們來世輪迴到哪裡去。它有講到十二類生,就以人道跟畜生道來說,如果一個人,經常生起一種欲想的相狀,比如說你這個人很重感情、有情有欲,那你來生是胎生,因為有情有欲的相狀是粗重相,所以就會在地上活動。那為什麼它會做鳥呢?同樣是畜生,為什麼有些畜生是在地上跑,有些是在空中飛呢?《楞嚴經》說因為他心中的相狀,輕舉躁動,他這個人做什麼事沒有定性,一個東西玩幾天就沒有興趣,所以才做鳥,它的相狀是一種動相顛倒。你看那些鳥飛到地上,在地上叼兩口,然後東看看西看看,又飛走了,鳥類的眾生沒什麼耐性。而這當中的動態有兩種:一種是天上的飛鳥,一種是水類的魚,叫卵生。胎生是屬於欲顛倒,它是有情、有欲的;卵生是屬於動顛倒,它的習性是躁動的。
那麼同樣是畜生,為什麼它會變成濕生呢?就是遇到水、光明溫暖它就會化生,從水裡面化生。這種人的相狀喜歡趨炎附勢、唯利是圖,他看誰有福報,就喜歡靠上去。這種人喜歡攀緣別人,以這個攀緣為相狀,來生就容易變成濕生。又什麼叫化生呢?化就是假託,他喜歡假託A去傷害B;喜歡用假託的情況,就變成化生;像蝴蝶小時候是毛毛蟲,長大之後變成蝴蝶,它就是以假託為相。
這是講到眾生輪迴的相狀,都是屬於一種顛倒相,如果我們心中經常生起顛倒相,就是是心作眾生,結果是心是眾生。在生命的惡性循環當中,過去造了很多顛倒的罪業、生起顛倒的煩惱,所以很容易生起過去的等流習氣、產生顛倒的相狀。怎麼辦呢?怎麼改變呢?佛菩薩有無量的功德方便,祂設定了很多相狀,然後進入到我們心中,讓我們產生變化──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要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憶念大勢至菩薩的功德──能得佛菩薩的加持而具足種種功德,就如同染香的人,身上自然會有香氣,是這個意思。
關於這個觀想,當然你要信心具足,你要相信這就是十方諸佛、菩薩的化身,你用真實的信心去觀想諸佛的相狀,那真的能消除罪障,乃至未來能夠常游諸佛國土;也就是以真實的相狀,來破除我們過去的顛倒相,是這個意思,這叫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啊!
【83】十六觀之十二——普往生觀
辛六、第十二普往生觀
其實到這個地方,整個依報、正報觀已經結束圓滿了,以下這兩個觀,是做總結收尾的。
所謂普就是普遍的意思,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
第一個,從修行的內容來說:它是普遍的含攝一切依正莊嚴。前面的觀想都是單一的依報,或者單一的正報,那麼以下是一個綜合式的,涵蓋一切的依、正二報,所以叫普遍,這是從修行的內涵來說。
第二個,從加被的根機來說:這個修法比較簡單,人人都可以修,因為普被三根,所以叫做普遍。
結前啟後
見此事時。
作自生想
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
見此事時,此包括前面的依報、正報,觀想成就之後,接下來要做兩個觀想,這兩個觀想非常重要,古德說如果前面的你修不來,起碼這兩個要把它修起來:
首先,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
是說:這個時候你要觀想你這一念心,跑到那裡去了呢?是往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去了。然後結跏趺坐,就在極樂世界的蓮花當中,兩腿雙盤。總之,你要經常觀想你的心投生於極樂世界蓮華當中,而不是投生到胞胎里。之後,結跏趺坐,要做什麼呢?有兩件事:
第一個,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坐上蓮華的第一件事情,要觀想蓮華合起來,因為這個時候你要遠離娑婆世界,然後一剎那間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觀想這個蓮華飛到極樂世界去,到了之後,再觀想蓮華開了。
第二個,蓮華開了之後,看到有五百色的光明來照身想。這個地方後文會說到:到極樂世界華開見佛的時候,佛菩薩不是馬上為你說法,大部分是先用光明來照我們,為什麼呢?先消除業障。照了之後我們的心眼就打開了,心眼打開就是指業障消除、智慧開啟──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佛菩薩充滿虛空當中,正報莊嚴。而且還聽到旁邊的八功德水、鳥類、風吹樹林、以及諸佛的音聲,都在演說種種妙法,所說的妙法,都跟大乘的十二部經相合。
定散常憶
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這是說:首先觀想我們在娑婆世界,因為一念的清淨信仰以及願力,出現一朵蓮華,我們端坐在蓮華中,然後蓮華合起來,就飛到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中,之後華就開了。華開之後做什麼呢?佛陀放光照我們、為我們說法。入觀的時候,必須專一,出觀的時候,也要把極樂世界的境界,經常放在心中,憶持不失。
結示觀名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三聖來現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當我們觀此成就,見到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就等於見到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或者講普往生觀。那麼,無數的無量壽佛化身,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經常能夠跟修觀者感應道交,加持護念。
古德說,這個觀法,最好每天晚上睡覺前要觀一次,因為這一觀對我們往生來說很重要!這個觀法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熏修念死無常:我們凡夫最可怕的執著就是常見,我們昨天活著、今天也活著,這樣一天過一天,就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可以永遠活下去,所以會作無止境的布局,貪求無厭。因為我們假設還會活在這個世界上,當然要做很多的準備。等到死亡到來的時候,糟糕啦,沒辦法接受,手忙腳亂。所以這個觀想可以提醒我們,死亡總有一天要到來,我們終究只是娑婆世界的一個過客。
換句話說,念死無常就是告訴我們平常要慢慢放下,臨終才能放下。我跟大家講那是慢慢的放下,因為你不是六祖大師說放下就放下,這種人太少;我們是今天放下一點、明天放下一點,一般人都是漸修的──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如果你每天觀想蓮華、到極樂世界去一次,你就會提醒自己,原來娑婆世界對你而言只是暫時性的。這是第一個熏修念死無常。
第二個薰習往生的願力:一個人難免會有很多的規劃,更重要的是來生你要去哪裡?一定要先規劃好。很多淨土宗的念佛人,不一定有來生的規劃,比方說有些人雖然念佛,但是當他面臨死亡威脅時,還是感到恐懼,可見得他對來生的規劃並不明確。一般人大概都只規劃到今生,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退休、然後怎麼怎麼的……總之,今生死了之後,未來的生命,就是一片空白,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
當你想到死亡,你會感到恐懼,表示你來生還沒有作好規劃。就像我們對一個不知的東西才會恐懼,你以為你要去一個陌生、不可測的世界,所以你會感到恐懼;好比我們遇到黑暗也會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黑暗前面是什麼。臨終要做到生死無懼,一定要把來生這一條路走得很熟,所以蕅益大師說:修淨土宗的人,想要熟處轉生啊,必須要先生處轉熟!
什麼是熟處呢?世間的這些塵勞事務、五欲境界都是熟處。一個人想要放下世間的因緣,必須把來生的因緣先提起來,就是生處──對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這條路你要走得熟悉,說清楚一點就是:一定要做好來生的規劃,才可能把今生的因緣放下。淨土宗是用來生帶動今生,是為了未來,所以才說: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上面的熏修,意思就是告訴你:你今生一定要死亡,死亡以後你去哪裡呢?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蒙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受、阿彌陀佛說法的開導,每天都要把這些因緣走一趟,讓它由生轉熟,這個叫普往生觀。
我們前面薰習阿彌陀佛的相狀、觀世音菩薩的相狀、大勢至菩薩的相狀,並沒有明確說要往生;只是藉這些相狀來消業障、啟發善根而已,這個地方就實際的付諸行動了。
【84】十六觀之十三——雜明佛菩薩相觀(一)
辛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相觀
所謂雜,是說它是綜合式的。前面是綜合式,此觀也是綜合式,那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前面的普往生觀是講到臨終的往生,這一觀是往生以後的事情。
那麼前面的普往生觀,是提醒一個淨土宗的人,要趕緊做好來生的規劃,要把來生的道路趕緊把它鋪出來,不能等到臨命終的時候,才說:我來生去哪裡都不知道?這就糟糕了!一定要在死亡到來之前,先把來生的路鋪好,然後熟悉極樂世界的相狀。
正告當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佛陀告訴阿難及韋提希:如果真的發心想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除了普往生觀之外,應當經常跟諸佛菩薩結緣,如何結緣呢?
先觀小身
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前面的阿彌陀佛觀是: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這個地方講丈六的像狀,一丈三米三就比較容易觀了。而阿彌陀佛就站在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台上,就是我們往生之後有阿彌陀佛站在那裡,當然旁邊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佛力得成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比較顯勝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如前面所說的,無量壽佛的身量高大無邊,祂的色身不是凡夫所能觀想到的;但是如來有宿願力,因地發了四十八願──有憶想者,必得成就,除了想像,我們也可以憶念祂的功德,一定可以感應道交。單單觀想佛像,就能得無量福德,何況能夠觀佛的具足身相呢!
這裡,我們再說明一下:前面偏重在觀想,當然就比較偏重在實體的相狀上──於境取相。但事實上我們的心比較暗鈍、羸弱,所以很少人可以把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觀出來,因為實體的相狀,對我們凡夫來說有一點困難,超出我們的能力。所以佛菩薩有一個方便,祂說:可以用憶念的方式。這樣講就跟《念佛圓通章》有相融通的意思,因為《念佛圓通章》也是講憶念──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這是譬喻說:諸法因緣生,人跟人之間,在這麼浩大的宇宙當中,為什麼你跟他會相遇呢?因為你前生憶念他的優點、憶念他的好處,他也憶念你的好處,兩個人今生就相遇了。所以在這麼多人群當中,你看到他起歡喜心、他看到你也起歡喜心,兩個人就結合了。如果你是單方面的憶念,他早就把你忘掉了,那你們來生在一起就產生不了感應,因為單方面的憶念沒有用。
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雖然我們沒辦法觀成阿彌陀佛的相狀,但是起碼可以憶念祂的功德!換言之,十方眾生,祇要有信心、歡喜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可以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這種憶念就容易做到,臨終即可蒙佛慈悲攝受。
人跟人之間的感應,這個憶念很重要。過去在讀者文摘里,有講到一個實際的公案:美國的高速公路,有一天發生重大的車禍,有一台轎車被撞得很嚴重,裡面的駕駛員幾乎快死了,轎車就被拖到路邊。這時候突然有一部車停了下來,有一位老太太她是基督徒,望了那部車一眼,她沒有看到人只看到車而已,就起慈悲心為他禱告──願主的光明能夠照耀這個死者,讓他的靈魂能夠得到安息!禱告完之後,車又開走了。
過了幾天之後,有人來敲她的門,對她說:某某人啊,其實我們沒有見過面,我也不認識你,但是你記得嗎?幾天前你經過高速公路的時候,看到了一樁重大車禍,車子裡的人就是我。其實那個時候,我的神識已經飄到虛空中,當時感到非常恐懼不安。但是我感受到有一個很溫暖的光明,在為我禱告、為我祝福,也因為你的禱告,讓我感受到一種光明的力量,讓我又回到世間來。我當時有看到你的車牌,所以來找你,表示感激,是你那份虔誠的禱告,把我從死神中救回來的!
諸位想想看,這位禱告者,她可以把祝福的心念傳給對方,事實上她也不知道對方長得怎麼樣,只知道憶念,結果他接收到了。所以當你覺得觀想有困難,可以用憶想──觀其像、憶其德,憶念佛菩薩的功德也可以。憶念是比較抽象,我們可以觀想阿彌陀佛放光照我,光明當中有四十八願可以救拔我,讓我今生消業障、讓我臨終往生,就是透過憶念,把這些功德帶進來,是這個意思。
【85】十六觀之十三——雜明佛菩薩相觀(二)
自在所現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阿彌陀佛祂有廣大的自在力。什麼自在力呢?能在十方的眾生世界,做種種色身小大的自在變化,可以現出大身相,八萬四千相充滿虛空中;也可以變成小身相,比方說現丈六高相,或者八尺高相。像懺公師父拜佛的觀想是說:佛陀八尺金身放金光,就是觀想八尺高的小身佛相。但是所現的身相都是真金色,圓光及光中化佛、寶蓮華座,都如上文所說的。
菩薩助化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至於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於一切處,身同眾生。這個地方已經把佛菩薩人性化了,不再說幾萬由旬、幾千由旬了,就是用人的身高來擬同佛菩薩的身相,所以說身同眾生。那麼,我們觀察菩薩的首相,就知道是觀世音、還是大勢至,因為觀世音菩薩頭頂上是一尊立佛─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的頭頂是一個寶瓶,不太一樣。這二尊大菩薩,是來幫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眾生的。
結示觀名
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雜想觀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心中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經常憶念祂們的功德、經常憶念祂們跟你同在,是這個意思。不一定要透過相狀,也可以憶念祂們無相的功德。
懺公師父每次教蒙山施食,都會教很多咒語,當然懺公師父的咒語發音很標準,他是用梵音讀誦的。但是每次教咒語,他都會講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說有一位西藏的上師,帶了幾位徒弟在行走的時候,在高山上看到有一個茅蓬上面大放光明,出現了大白傘蓋。他心想這個茅蓬一定有大修行者,所以就去拜訪。這位修行者很謙卑並頂禮上師,上師問說:你是修什麼法門?修得這麼好。他回答說:沒什麼特別法門,我每天就念:嗡嘛呢唄咪牛。這位西藏上師說:你修得很不錯,但是不是這樣念的,應該念:嗡嘛呢唄咪吽才對!喔,修行者聽了很感謝上師,就跟他頂禮。講完之後,這位上師就離開了。
上師走了一段路,再往後一看,吔,茅蓬的光明竟然消失了!寶蓋也沒有了!上師就很緊張,趕緊走回去跟修行者說:對不起啊,我剛剛教你教錯了,嗡嘛呢唄咪吽不對,你還是念嗡嘛呢唄咪牛好了,等這個上師走了之後,回頭一看,茅蓬上面的光明、大白傘蓋又再出現了!
這是說明什麼事情?心態比相狀更重要啊!就是說: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很清楚把佛菩薩的相狀觀出來;但是我們真的想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不喜歡繼續活在過去的妄想中,那麼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跟著過去的妄想走,繼續流轉,這個就比較容易,這個是熟境界;第二個,從今以後選擇跟著阿彌陀佛的光明走,滅惡生善、求生淨土。
問題是:我們沒有力量把阿彌陀佛的相狀觀出來,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憶念的方式──憶念祂的功德,生起強大的信仰、堅定的願力,照樣也可以往生。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法身有無量的自在力!就像經文講的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阿彌陀佛的法身有自在力,祂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個地方主要是講這個理念──佛菩薩是有善巧變化的,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
經文到這裡,等於是整個《觀經》的因地修學,所謂的十三觀全部圓滿了,接著就講到果地的功德─三輩九品,這個問題我們等下堂課再來說明。
【86】佛陀用我們可以接受的相狀來引導我們!
(卷十五)
庚三、後三觀明三輩往生
佛法對於人生,是從因緣的角度來解讀的,所謂諸法因緣生。當然,世間慈善家也提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但是世間人所說的因緣觀,它的內涵只有今生──今生造善成就安樂的果報、今生造惡成就痛苦的果報。佛法的因緣觀不是這個意思,佛法的因緣觀是三世兩重因果──隔代受報。前世造業今生得果報、今生造業來生得果報,需要經過一段的成熟時間,先有種子慢慢去成熟,最後才得果報。這個思想就是一種生命相續的思想。
佛陀曾經用流水來比喻我們人生,說人生就像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也會從現在而流到未來。過去是怎麼回事我們就不談,佛法很少談過去,因為過去不能改變,往者已矣,佛法所重視的人生是:未來要去哪裡?你將往哪裡去?這一部分是比較重要的──來生的規劃。
實際上,生命當中,有兩種力量引導著修行者:
第一個力量,是過去業力所變現的相狀。這個地方特別是指五欲的相狀──財、色、名、食、睡。當這些有漏的相狀刺激我們內心時,會產生感受、一種樂受,這個樂受就會對我們產生一種牽引的作用。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薰習,大都是活在自己的感覺里──誒,你為什麼這樣?因為我感覺很好就去做了。所以一般人很難跳脫過去的業力,因為你太重視你的感覺,由感覺產生的思想,都是使人趨向於生死輪迴,這是生死輪迴一個很強大的力量。
我們看《楞嚴經》─破妄顯真,它破的妄是什麼呢?就是從感覺所引生的思想全部是虛妄的。連阿難尊者出家,也是緣佛的相好──佛陀問他說:你為什麼出家?我是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很歡喜而出家的。佛陀說:這樣的發心是屬於生死業力,即便是善,也是生死的有漏果報,因為你是跟著感覺走。這種力量在我們生命當中,引導的力量也是很強大。
另外一個力量是佛陀出世之後,也創造一個相狀來引導我們,就是種種的波羅蜜的相狀。比方說佛陀施設布施的相狀,來引導我們行布施;施設持戒、忍辱的相狀,來引導我們持戒、忍辱,乃至於從淨土宗的感應道交,創造了──南無阿彌陀佛的音聲,來引導我們;或者是本經所說的蓮華觀、寶樹觀、樓閣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依正莊嚴的相狀來引導我們。
那麼,佛陀為什麼要用相狀來引導我們?為什麼不將祂的功德直接傳授給我們呢?這個問題,佛陀在《法華經》說得很清楚,因為: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佛陀說:我想把功德、智慧送給眾生,但是眾生沒辦法接受!因為凡夫的心無法直接趨向無相的真理,需要藉一個相狀來引導,讓他有所住。我想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阿彌陀佛一念不生,我也要一念不生;阿彌陀佛的心是如、我的心也要是如;因為凡夫做不到,所以需要一個相狀來讓他攀緣,攀緣音聲、攀緣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才能構成感應道交,這就是本經修行的主要觀念,叫做藉相修心,或者說藉假修真。
好比剛開始我們攀緣蓮華的相狀,雖然這時候只是一個假相,不是極樂世界真實的蓮華。但是你不要忘了,大智慧的佛陀──為實施權,祂所施設的這種假相,能夠引導我們趨向真實的功德。
東晉時代有一位大學者叫劉宜民,這個人大家可能都聽過,在當時很有名。他自中年以後,就不想做官,不想跟那些貪污的官吏同流合污,就罷官返鄉,然後參加慧遠大師東林寺的白蓮社,這是專門在念佛的。不過慧遠大師跟善導大師不太一樣,慧遠大師的念佛是修止觀,持名跟觀想配合,所以他在寺里造了很多的蓮華池。
這位劉宜民居士,他一生當中見過阿彌陀佛三次:第一次看到阿彌陀佛放光;第二次在修止觀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摸他的頭;第三次的時候,看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現前,這個時候,虛空中就有一個音聲告訴他說:你可以喝喝看!他拿這個水起來喝,果然特別的甘美,而且全身的毛細孔放出香氣來,他知道他的淨業已經成熟了,隔天就召集大眾,跟大眾告假說:我要往生淨土了,我的淨業已經成熟了。說完就點燃三炷香:第一炷香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第二炷香供養阿彌陀佛,第三炷香供養十方諸佛跟《妙法蓮華經》,供養完之後,拜下去就往生了。
關於這個公案,在《淨土聖賢錄》裡有記載。這公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剛開始他只是人的果報體,也沒接觸過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對不對?他是依止佛陀所開演的相狀──佛陀告訴我們怎樣觀七寶池、八功德水……用語言文字的相狀,讓心中顯出一個影像來。這個影像是什麼?當然是假相,不是極樂世界的相狀,但是藉假而修真──這個假相能引導我們,慢慢的因緣成熟了,你就會有感應,這叫做不思議的薰習,結果有一天,八功德水果然出現了,他真的是可以喝到這個水。
佛法的修學,基本上都叫藉假修真,我們沒有佛的功德,只有凡夫的煩惱跟罪業,但是接觸佛法之後,慢慢的學習、慢慢去改造自己,依靠佛法布施、持戒種種相狀,慢慢引導我們,最後也可以出現佛的功德,這個也叫藉假修真。所以才說: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佛陀為了安住我們的心,必須用我們可以接受的相狀來引導我們。
本經亦復如此。我們沒有一個人去過極樂世界,也沒有一個人看過極樂世界,沒關係,大智慧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在本經裡面,安立了很多語言文字,我們照這個文字相去觀想,就能夠把極樂世界的真實功德創造出來,是這個意思。
【87】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上生(一)
那麼前面的十三觀,都是偏重在因地的止觀,以下講到果地的差別。所謂後三觀,是指第十四、十五、十六三觀,說明三輩往生的差別相狀。三輩包括上輩、中輩、下輩三輩。這當中有三科:第十四上品生觀、第十五名中品生觀、第十六下品生觀。辛一的上品生觀又分成三小科:一、上品上生;二、上品中生;三、上品下生。
上品上生的因果相貌,我們先看他的因地─這個人為什麼能夠上品上生?他平時修了那些功德?先看他的因相:
標名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以及韋提希,所謂上品上生者,以下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最為重要,因為它是往生的正因。
說有一類眾生,他心中有一個願望,希望來生能夠到阿彌陀佛的淨土去,怎麼辦呢?他的心中一定要發起三種心,即便往生。這個即便很重要,就是當下就能夠往生,也就是說只要具足了三心,就已經成就往生的條件。
其實《觀經》的九品跟《無量壽經》的三輩,是有相通的。蓮池大師說:《觀經》的九品跟《無量壽經》的三輩,兩者相通的地方就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當然,修行上還是有所差別,因為《無量壽經》的三輩,它的上輩、中輩、下輩全部是修善業,但是《觀經》的下品,是造惡凡夫啊,所以修行上有優劣的差別,但是根本功德──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部分是相通的。
我們先看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三種心合起來才叫菩提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這三種心態是往生的主要條件,也就是你想要往生,如果不具足這種心態,你就不可能往生!
關於這三種心,古德的批註有很多種,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智者大師的批註,一個是善導大師的批註:
一、智者大師:他是從一種廣義的成佛之道來解釋三心,他的想法是認為:為什麼要往生淨土呢?是為了成佛,不是到淨土受快樂而已,是從長遠的成佛之道角度,來解釋三心。
二、善導大師:他是從一個比較狹隘的求生淨土的角度,來解釋三心。關於這兩種解釋,我們都加以說明,他們之間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首先,看智者大師廣義的三心:
一、至誠心
這個至誠心是指真實的心。真實的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心中不能夾雜任何的顛倒妄想,很真實,沒有任何的妄想。那怎麼做到呢?智者大師解釋真實的心,他用正念真如來解釋。我們的心一般是活在妄想中,由於感覺的刺激而產生一種想像,然後就跟著感覺所帶動的想像而轉,叫做心隨妄轉。現在慢慢訓練自己─迴光返照,觀察我們內心深處,你從什麼地方來?結果找到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所謂的正念真如,其實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來無所從:我們的生命從什麼地方來?事實上生命沒有所謂的開始。我們的色身、思想怎麼有的呢?是從空性來的。生命是無中生有的,本來是清淨本然,後來打了某種妄想,這個妄想就帶動了業力,這個業力薰習真如,慢慢慢慢就把你現在的色心諸法創造出來,就這麼回事。
第二個、去無所至:既然是無中生有,所以我們是從空性而來,那麼死了之後,又到哪裡去了呢?也是回到空性去。所以對於人生,《楞嚴經》從真如的角度來看,人生是沒頭沒尾,沒有一個人會有結果的!你做得很成功,到最後也沒有結果,只留下業力這個東西,其他通通沒有,只有留下過程當中的點點滴滴,結果通通沒有!
其實,正念真如的思想就是空觀的思想,因為所有的相狀都是暫時的──我們從空性而來,就空性而去,所以真實心是一種空觀的智慧,讓我們遠離妄想分別。
二、深心
這個深心是屬於假觀。智者大師解釋什麼叫深心呢?就是:佛果深高,發願祈求成就。你看到佛陀有無量的功德,內心產生一種願望,希望自己也能成就這種功德。那古德的解釋就更簡單了,就是樂集一切善法!對於佛菩薩的種種波羅蜜生起歡喜心、積集善法,所以這個深心,其實就是一種善巧方便、積功累德的假觀。
三、回向發願心
這是指大悲心,心中發願救拔一切眾生的痛苦。
綜上所述,就是智慧心、善巧心和慈悲心,具這三心者,必生彼國;當然還要配合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以上是智者大師解釋三心,他是從智慧跟慈悲的角度來發明三心的內涵。
【88】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上生(二)
再看看善導大師,他是怎麼解釋三心:
善導大師解釋三心,他不談長遠的成佛之道,而是說你現在是一個生死凡夫,如何能夠往生淨土?先談這個問題。所以他的主要思想,不是建立在智慧跟慈悲上,而是建立在順從本願這四個字,他以順從本願來貫穿三心。
首先,什麼是至誠心呢?這種真實的心怎麼做到呢?
他說:阿彌陀佛因地行菩薩道時,祂每一個念頭及其所生起的三業,都是從真實心所發出來、去造作的──以真實心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我們身為阿彌陀佛的弟子,也應該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因為隨順彌陀的本願,所以依止真實的心,願離娑婆一切雜染的因緣,也依止真實的心來欣求極樂世界的功德,乃至以真實的心來身業禮拜、口業稱讚、以及意業讚嘆彼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
智者大師引導我們所發的真實心,是從智慧跟慈悲這兩個角度切入,是屬於智慧型型;那麼善導大師這個真實心,是說我憑什麼能夠遠離妄想呢?因為我聽阿彌陀佛的話、我跟阿彌陀佛學習──阿彌陀佛的因地,依止真實心修習種種功德,我也應該這樣去做。
二、深心
智者大師解釋深心,是樂於修習一切善法,但是善導大師解釋深心,是一種信仰的心,對阿彌陀佛功德的一種真實信心,叫做深心。這個真實信心有兩個內涵:
第一個,身為阿彌陀佛的弟子─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是生死凡夫,從現在開始每天用功不吃飯、不睡覺,以我自己的力量,決定不可以往生,不可能。那怎麼辦呢?
第二個,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客群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必得往生。我相信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有足夠的力量救拔我,所以我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產生真實的信仰,這叫深心。這不是要你去廣修波羅蜜,而是說:我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可以救拔我,只要相信祂、依靠祂就可以了,這叫深心。
三、回向發願心。
所謂回向發願心,就是把前面真實的心跟深心的功德,至心回向發願,把所修一切的善根,回向──願生彼國。
善導大師的三心,完全依靠彌陀的本願而發心的,就是順從本願,沒有個人的想法,這樣就是三心具足。
這兩個觀念都可以,都有需要。為什麼呢?因為臨終的時候,恐怕你皈依的心不夠,所以善導大師的三心,是以一心歸命、感應道交,先求感應道交。但是智者大師的三心呢?你到極樂世界是為了成就佛道,所以必須把菩提種子,先把它成就。一個是短期目標皈依的心,一個是長遠規劃成佛之道的菩提心,這兩個三心都很重要。這是往生的必要條件,所以具三心者,再加上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必生彼國了。
【89】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上生(三)
其次,因地修諸功德,這個修諸功德不是必要的,因為你的功德優劣、好壞,只影響到品位高低。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這是指具備這三種功德的眾生,也可以往生: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
慈心不殺,前面說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屬於人天的善業;具諸戒行,是受持三皈、具足戒行,這是屬於二乘的善業。
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依止大乘經典而發起菩提心、成就菩提善根,這是屬於大乘的善業。
前面這三個就是淨業三福。
三者、修行六念
這個六念,古人解釋說只有上品才有。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我們簡單解釋一下: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但是在菩薩戒裡面說,佛的三身當中跟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應化身。就像我們拜的大都是本師的應化身,很少人拜佛的法身和報身。為什麼?雖然佛的法身、報身功德甚深廣大,但是真正對我們大恩惠的是兩千五百年前示現出生、成道說法,陪我們成長、教導我們修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祂是應化身。
在念佛當中,我們憶念佛陀有說法之恩。假設沒有釋迦牟尼佛從大悲的涅槃當中,來到世間示現八相成道、說法,沒有一個人會知道真理,那就只能活在自己的感覺跟妄想中,也就不知道生命該往那裡去了?完全不知道!也就失去了光明的引導,所以憶念佛陀有說法之恩。那麼法呢?這個法,是指佛陀所宣說的大小乘經典,法有開慧之恩,能夠開啟眾生的智慧。僧有住持之恩,這些剃髮染衣的僧寶,佛陀滅度之後,佛法之所以不會斷滅,就是靠僧寶住持正法、續佛慧命。
念佛、念法、念僧,這是憶念他力的加持。那麼憶念自力是憶念自己布施、持戒的功德。念天,這裡的天是指真理,真如的道理,真如本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事實上,一個人能修持六念,就算這個人沒有出家,他的心也不會在世間名利上打轉,會看得很淡泊。
但是,古人把三輩九品配合起來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問題:《無量壽經》上,佛陀親口說出家才可以上輩往生,但是《觀經》的九品,並沒有提到出家,而且它的當機眾還是居士韋提希夫人。所以說它的重點不在於外表,現在家相、出家相,如果一個人能夠修行六念,六念是出家比丘、聲聞人每天要憶念的,表示這個人的心已經不在世俗打轉,那種出世的情操,已經生起來了。
最後,你必須把前面的三種功德──回向發願,願生彼國。這個很重要!因為這三種功德,不是往生的正因,所以還要做一個回向。前面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用回向,因為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它本來就是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主要因素,但是修諸功德,就要透過──回向發願。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這是講修學的時間。除了以上發菩提心、修學三種功德,還要念佛一天乃至七天,才能夠往生淨土。
總之,在上品上生的因地,有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是菩提心的強弱,第二個是修學功德的優劣;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所修功德;這是講到因地的修學。
【90】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上生(四)
再看上品上生的果地功德,經文:
所感聖緣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
我們看這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回向發願,願生彼國的菩薩,因為平時特別的精進勇猛,對於菩提心、積功累德,特別的勇悍、無所畏懼,那麼臨命終的時候,招感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光中的無數化佛、無數的大比丘僧眾,以及無量的極樂世界天人眾,乃至極樂世界的七寶宮殿,此時皆悉現前來接引。觀世音菩薩手執金剛蓮華台(上品上生金剛台是最高級的),與大勢至菩薩到行者面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在行者身上。
我們看上品往生的人,一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是先為他說法,第一件事都是放光照耀你。關於這一點,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說:為什麼阿彌陀佛要先放光照耀我們呢?因為臨命終的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所畏懼,所以必須有阿彌陀佛光明的安慰、引導,才能夠生起正念。阿彌陀佛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就是要來消除我們這種憂慮的心情。
光明照了之後,阿彌陀佛與諸菩薩授手迎接──伸出了右手。阿彌陀佛的接引相,左手是拿蓮華,右手是伸下來,來接引這個修行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無數菩薩,這個時候都來讚嘆這個修行者─勸進其心,讚嘆他能修諸功德、發菩提心,也勸勉他萬緣放下而求生淨土。這是在什麼時候呢?就在臨命終還沒有死亡的時候。
這裡我們解釋一下:往生淨土並沒有經過死亡的階段,是今生成就的。一般人臨命終必須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明利心。就是死亡到來的時候,他的頭腦清楚了。你看一個人病了很久,突然間清楚了,這個人可能準備要往生了,這是一種迴光返照,就像蠟燭一樣,快燒完的時候,會特別亮起來。如果你看這個人平常都不太講話,突然間醒過來清楚了,這就是明利心現前,這個時候就是往生的大好時機。也就是將死未死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頭腦很清楚,這個時候要趕緊憶佛、念佛。
如果明利心這個時間過去了,可能是幾個小時,或者幾天的時間過去了,昏昧心就現前了──你內心開始暗鈍,心也就提不起來,往生的機會就慢慢的降低了,幾乎不太可能。因為錯過了明利心之後,到了昏昧心就很難提起佛號。
第三個,到最後階段悶絕,第六意識完全不活動,你明了心沒有了,只剩下第八識一種微細的心識在活動。這時候,你就不太可能往生了,因為你的心沒辦法感應道交,只能隨業流轉!
總之,臨命終時,你不是用心力來引導,就是由業力來引導,就這兩種情況而已。你心力強─正念分明,就以心力來轉業力;你心力薄弱,那就由業力來帶領你──隨業流轉,看你造什麼業就投生到哪裡去。所以這裡所發生的事情──阿彌陀佛現前、觀世音菩薩用手執金剛台、阿彌陀佛放光授手等等,都是在臨命終、頭腦清楚的時候,就必須要現前。因為往生淨土的人沒有經過死亡。所謂死亡的定義是從悶絕開始──第六意識不活動,乃至於第八識離開身體就叫死亡。而念佛人是在最後一剎那間即往生淨土,這是講到臨終的狀態。再看往生以後的情況:
舍報往生
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行者見已,是說這個上品上生的修行人,在臨終的時候,見到前面的種種莊嚴勝相,內心非常歡喜。然後自見其身,這個見不是用眼見,是內心自覺,因為你有信、有願去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或者第十九願感應道交,所以就感覺到自己安坐在金剛台上,隨從佛後,在一彈指那麼短暫的時間,便往生彼安樂國了。
生後利益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往生之後,見佛色身,眾相具足。所以上品上生的蓮華並沒有合起來。一般情況,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手拿蓮華來接你的時候,此時蓮華是先合起來,到了極樂世界,可能是七天、或者是幾劫後才華開。而上品上生的人,他的蓮華沒有合,沒有所謂的華開見佛,因為華本來就沒有合,直接就到極樂世界,然後見到佛陀以及菩薩的色相圓滿莊嚴。因為這個人菩提心強,修行的資糧也殊勝,所以可以直接見到佛及菩薩。
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種種光明、七寶樹林,有情的鳥類、無情的樹木,乃至於八功德水等等,都在演說大乘妙法。那麼這個人就在見到佛菩薩的莊嚴、聽到有情無情演說妙法的當下,證得無生法忍,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成就了初地菩薩位。就是說:這個人一到極樂世界,當下就證得初地,之後做什麼事呢?
他方得益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過了須臾間,古人解釋說,大概是一頓飯的時間;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即能供養十方諸佛,在諸佛面前,做什麼事呢?在諸佛前,次第領受成佛之記。
佛陀的口業是這樣──如果這件事情,因緣還不決定、還有變數,佛陀就保持默然;佛陀一旦說出口,這件事情就不能改變了。比方說,你看琉璃王滅了釋迦族,佛陀說琉璃王七日後必死無疑,琉璃王還不相信,就造了一艘船,把船開到大海去,但是到第七天的時候,這艘船自然生起業力大火把他燒死,一樣跑不掉啊。
授記是對未來事情的一種預測,那麼佛陀授記有兩種:
第一個是有餘的授記:就是這個人有漏的生命還在,那麼一般來說,是授滅惡生善、離苦得樂。比如你做了這個布施,會生到那一天去受樂、經幾劫的時間等等,是針對凡夫這種成熟的果報,做有餘的授記。
第二個是無餘的授記。這要初地菩薩以上才授成佛之記。是說:你什麼時候應當成佛、你的國土名號是什麼、眷屬有哪些等等,當然這地方是指成佛之記,因為他已經證得無生法忍。
次第親近十方諸佛,得到授記之後,還至本國西方極樂世界,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你親近了十方諸佛,當然就能成就種種陀羅尼。陀羅尼叫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陀羅尼是很難成就的,我們一般凡夫到初地,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修空觀,從假入空以自利為主。所以菩薩在初地之前,修行波羅蜜是以自利為主──假藉布施的因緣來啟發自心布施的功德、假藉持戒的因緣來啟發持戒的功德。
菩薩真正利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從初地到等覺要花兩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開始廣設方便─普門示現,所謂的成熟眾生、莊嚴淨土。這個時候在利益眾生,一個很重要功德叫陀羅尼。陀羅尼必須等到九地─善慧地才圓滿。經典上說,一個人成就陀羅尼之後,這個人看經典,一聞千悟;他一看到經典,就懂得裡面的道理。其次,過目不忘;好比大悲咒,他念過一遍,就全部記起來,一輩子也不會忘掉,陀羅尼的心力特彆強。
你看智者大師在修止觀的時候,他得到第一個陀羅尼叫旋陀羅尼,無量百千陀羅尼的第一個。從三昧出來之後,辯才無礙,九旬談妙;他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那個妙字,可以九旬談妙;關於這個妙是什麼意思講了九十天,那不是用背的,完全是陀羅尼所具足的功德。
總結─是名上品上生者。
這個菩薩,親近十方諸佛之後,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我們看上品上生者到了極樂世界,他的修行有兩個內涵:首先,華開第一件事,先見到阿彌陀佛。之後阿彌陀佛為他說法,成就無生法忍,也就是先成就空觀;這個時候可能是我們自己的志願、也可能得到阿彌陀佛的鼓勵,開始親近十方諸佛,到藥師佛的國土、普光佛、普明佛的國土……去親近十方諸佛,跟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成就假觀,也就是陀羅尼。
那麼,在四十八願裡面有提到一個觀念:當你往生到極樂世界,華開見佛成就無生法忍,乃至親近十方諸佛,成就種種的善巧陀羅尼後,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如果你的大悲心特別重。你在人間的時候,有很強烈的悲願──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那你可以把極樂世界無量的壽命,把它放棄掉──除其本願,游化自在。這個時候以初地之身─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之身,而回入娑婆度有情。這是第一種選擇,這種人大都屬於悲增上菩薩。
第二個、如果你不放棄極樂世界的壽命,當然就繼續親近十方諸佛,可能就跟娑婆世界有緣眾生作感應道交,像觀世音菩薩說的: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那些跟你有緣、憶念你的名號、憶念你的身相,你可以跟他作一時的感應道交,但是你不可能到娑婆世界陪他成長,沒辦法;因為你的壽命還在極樂世界。
所以,四十八願裡面提到:雖然阿彌陀佛給你無量無邊的壽命,但是你可以選擇。當你成就初地、成就百千陀羅尼門以後,你可以放棄極樂世界的壽命而回入娑婆度有情,陪著眾生成長,做他的家人、做他的朋友──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繼續待在極樂世界,一直修到等覺菩薩為止,有這兩種選擇,這是上品上生─上等根機的人。
【91】聖道門跟淨土門的兩種差別!
(卷十六)
壬二、上品中生
每一個學佛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離開痛苦而成就安樂。離苦與得樂這當中,離苦又比得樂更加的急迫。重點是我們要找到:痛苦的主要根本是什麼?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痛苦的根本來自於生死流轉,也就是說:只要繼續在三界投胎,你就不可能離開痛苦!只要在三界得一個果報,不管福報多大,沒有辦法離開三界,就沒有辦法離開痛苦。因為每一次的受生,一定夾帶了無量的痛苦,不管你福報多大,也是煩惱痛苦。所以了生脫死是人生最急迫的一件大事──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是每個人心中共同的目標。
實際上,涅槃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小乘的涅槃,是屬於偏空涅槃。就是經過三生或者六十小劫的修學,等生命結束之後,進入到一種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的涅槃,所以阿羅漢一旦進入無餘涅槃,就相當於灰身滅智了,只能自受用。這是比較簡單的方法。
大乘的涅槃就不一樣了,它是真空妙有,雖然是在涅槃當中,但是它有佛菩薩、有淨土的莊嚴。所以大乘佛法的涅槃,所追求的不是空性的涅槃,而是一種萬德莊嚴的淨土功德,只要你是走大乘的話,必定要成就依正莊嚴。那麼想要成就依正莊嚴,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依止自己的力量:比方說你看《華嚴經》就會知道菩薩怎樣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怎樣犧牲生命去幫助眾生,從這當中去積功累德、成熟眾生、莊嚴淨土。這種菩薩道是用血淚走出來的,是一條漫長而痛苦的菩薩道,但是為了達成未來的目標─成佛之道,你還得不能忍要它忍,不能行要它行。這是第一種,選擇自力的方式。
第二個、選擇他力的攝受:比方說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透過一心歸命,跟彌陀感應道交而到淨土去。到淨土去做什麼呢?依照經典的開示,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見到阿彌陀佛─成就無生法忍;第二個親近十方諸佛─成就百千陀羅尼門,具足無量的善巧、無量的辯才,因為度化眾生必須要有善巧方便的假觀。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淨土法門的菩薩是比較優勢的,因為他很快就能夠成就初地、成就百千陀羅尼門。如果這樣講,那是不是很不公平呢?走聖道門的菩薩,他一路走上來的點點滴滴,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充滿了血淚,也是成就了無生法忍,那有什麼差別呢?你想想看有什麼差別?福報力不一樣!
悲增上的菩薩,他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轉,陪著眾生成長,所以要付出退轉的代價──進進、退退,可能第三生進步了,然後遇到惡因緣破戒了、結果又退回去;退回去他又起慚愧心再衝上來,慢慢慢慢、進進退退,後來也成功了。難行道的菩薩成就初地之後,他結的人緣跟福報力啊,那是不可思議。我們走智增上直接到淨土的,的確是比不上他,這是事實,因果法爾如此,他結的善緣多、福報大。
所以求生淨土的人,他的人生規劃一般是先成就聖道,然後再跟眾生結緣,理由是什麼?因為這樣才不容易退轉,這是智增上菩薩。那麼悲增上菩薩是先成就福報力,然後再慢慢成就聖道。這個沒有對錯之分,是你自己選擇,你要先成就福報、廣結善緣,就必須付出生死輪迴的代價;如果你認為應該先成就聖道、成就不退轉,這是比較急迫的,那你就應該先到淨土去,成就無生法忍、百千陀羅尼門,然後乘願再來,廣設方便,這時候再跟眾生結緣,培植你的福德資糧。
這是菩薩道所謂聖道門跟淨土門的兩種差別,看你是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還是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有這兩種差別。
總而言之,淨土宗的思想是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理由在哪裡?因為現在是末法時代,環境惡劣、刺激太厲害了,有很多退轉的危機存在。如果你是出生在正法時代,不急著往生淨土可能還亂不了,正法時代大家都很有善根、大家都講道理,環境也比較清淨。但是時至末法時代,就必須要有危機意識,應該考慮你來生要去哪裡?如果繼續在娑婆世界打滾,問題就比較複雜了。雖然我們受了菩薩戒,終不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在實踐上,有些人先上求佛道,有些人先下化眾生,是有差別的。
【92】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中生(一)
接著看上品中生,先看因地的修學:
標名
上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這一段說明上品中生的因地修行,前面講具足三心是必備的,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不必,是說不一定要廣泛的受持所有的大乘經典,但是必須要了解大乘經典的義趣。
所謂義趣就是宗旨,大乘經典每部經都有它的修學宗旨,也就是真如實相。你要知道生命是從什麼地方來,一個人不了解自己的過去,就不可能掌握自己的未來!換言之:如果你不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就不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兩個所說的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在大乘佛法當中,即便你不能廣泛的修學所有的經典,起碼也要知道大乘佛法的宗旨在哪裡,那麼於第一義,心不驚動,對於真如本性能夠忍可隨順,這是大乘的善根──信心堅定。以深信真如為理觀,而且理觀又不壞事修,對於世間的善惡、因果能夠深信,又不毀謗大乘,以此修因功德,回向發願求生極樂國土。
大乘行者很少人會去毀謗小乘法,也很少去毀謗人天乘法,因為人天、二乘法,很容易從邏輯上去思考推論,叫做思議境。就像說:造善來生成就安樂的果報,造了罪業來生感得痛苦,這個很容易理解,這種邏輯一想就知道了。但是大乘佛法有很多不思議境,比方說:念一句佛號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說個道理聽聽看,說不出來,沒辦法說啊!阿彌陀佛這種不可思議的薰習,我們只能夠說佛力不可思議,還有持大悲咒也能消除過去的種種重罪,那也是不可思議。
對於佛菩薩的不思議境,我有一句話要勉勵大家──修習大乘佛法的人,你不懂的境界,少評論。你讀讀菩薩戒就知道,如果你沒辦法解釋,那你就相信。《楞嚴經》說得很清楚,不要太相信你自己。其實我們用眼睛去解讀色塵、用耳根去解讀聲蘊,是有障礙的。不要以為人有多厲害,一張紙就把你障住了!凡夫都是活在六根當中,有很多佛法的真理你不了解,所以讀大乘佛法往往也都是在仰信這個階段,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什麼叫仰信?就是這些道理我不懂,但是我還是相信,這叫仰信;如果道理你懂了,這叫真信了。所以大乘佛法的善根很重要,你能相信就是你有善根,上品中生者雖不能一一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卻能不謗大乘,這個人不簡單,宿世善根深厚。
所感聖緣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行此行者,臨命終時,是說此人修行,對於空性的道理有很深刻的理解,對因果也深信,對大乘佛法也能夠隨順修學,不生毀謗、疑惑。當然也包括了平常的憶佛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共同的宗旨,這就不用說了。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量大眾眷屬圍繞,西方三聖手持紫金台,來到行者的面前。前面上品上生者是金剛台,這上品中生是紫金台。
我們看懺公師父畫的佛像,觀世音菩薩是拿甘露瓶,大勢至菩薩是拿蓮華,所以我們作回向的時候──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我頭,勢至金台安我足。一般來說,觀世音菩薩手裡拿甘露水,是要消我們的業障,大勢至菩薩是拿蓮華座給我們的。並讚嘆說:法子!你能夠依大乘法修行,而且通達我空法空第一義諦,所以我今來迎接你。這個時候千尊的光中化佛,同時伸手來迎接他。
這是講到上品中生者臨終的情況: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清淨海會眾菩薩現前來安慰,應該也有光明來照他、消他的業障,一方面要開導他,讓他能夠保持正念,求生淨土。
舍報往生
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這個菩薩行者,他自覺坐在紫金台上,然後合掌叉手,就是把手抬高,表示恭敬,讚嘆十方諸佛,所成就的這種甚深功德;在一念頃,很短的時間,便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
華開遲疾
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華開得益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讚嘆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這個紫金台有多大呢?像大寶蓮華,經宿則開。所以上品中生的人,在娑婆世界坐上紫金台,蓮華先合起來,到了極樂世界,經過一個晚上,才打開來。上品上生蓮華完全沒有合,上品中生者經宿則開,表示有經過合的過程。這時候行者的色身,現出紫磨金色,足下有七寶蓮華,佛菩薩放光照行者的色身,使令他業障消除,心眼自然開明;由於過去世大乘善根的緣故,所以到了極樂世界,也能夠聽聞到有情、無情演說甚深第一義諦的真如理,於是行者就從紫金台蓮華中走下來,拜佛、合掌讚嘆阿彌陀佛。經過了七天,這個行者即於無上菩提,成就不退轉。
關於不退轉,古人解釋說,這裡的不退轉是屬於行不退,是指別教的七住──斷見思煩惱,不再退轉於二乘,對於無上大乘的菩薩道永不退了。不是念不退,念不退是初地,是別教的七住行不退。所以他的果位比前面上品上生者,稍微差一點,前面是直接證得無生法忍,這裡是成就七住。
他方得益
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總結
是名上品中生者。
成就了七住之後,因為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有五種神通,這五種神通不是修來的,是因為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一去之後,自然就有這五種神通;他就以他的神足通,遍至十方諸佛國土,親近供養十方諸佛;在諸佛前,修諸三昧,也就是跟十方諸佛廣學無量三昧,因為每一尊佛都有祂的專長,好比跟某一尊佛修《楞嚴三昧》、跟某一尊佛修《法華三昧》,乃至於華嚴經的《海印三昧》等等,經過一小劫時間的參學,成就無生法忍,而蒙十方諸佛授成佛之記。他是經過一小劫的時間,才成就無生法忍的。
關於上品上生跟上品中生,我們看經文的意思,這兩個人不太一樣。上品上生的人,通達第一義諦,而且也通達諸法的緣起,因為他廣學經論,所以他的假觀強,空假中三觀都具足。但是上品中生的人,他沒有廣泛的受持讀誦方等經典,所以假觀相對而言就比較薄弱,但是對於空觀的義趣,第一義諦,還是有堅定的信仰。如果你今天是走小乘的聲聞法,那就不用考慮所謂假觀的善巧問題,但是菩薩想要積功累德、要走大乘佛法,肯定要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資糧力很重要,那就需要善巧方便了。
【93】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中生(二)
我們看春秋時代,齊桓公那時候還很興盛,但他往生之後,齊國發生了內亂,一直傳到齊景公,國家已經比較衰弱了。齊景公這個人非常重視享受,非常奢侈的一個人,他為了滿足個人的享受,就把賦稅訂的很重,所以老百姓生活壓力很大。
齊景公有一個宰相,很有名的名相,叫晏嬰,他想這樣不好,但幾次勸諫齊景公,齊景公都不肯採納。後來晏嬰就想出一個辦法,因為當時民間有一個傳說──田氏代齊。是說齊國的四大家族,田氏這一家族遲早會起來叛亂篡位,把齊國的江山奪走,取而代之。晏嬰深知齊景公的個性,就把田氏代齊這個謠言,故意把它傳開來,甚至於故意讓齊景公知道。
齊景公一聽到之後就很害怕,大家都在傳說這個,他就把晏嬰叫過來問說:怎麼辦呢?因為在齊國的四大家族中,田氏一家勢力很大,現在是不是趕快把田氏消滅掉?晏嬰說:大王啊,現在消滅他已經太晚了!你現在也不見得打得過他啊!齊景公說:那怎麼辦呢?他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現在應該把賦稅降低,讓老百姓對你有好感,人心都向你這邊,你就不用怕田氏了。齊景公說:好啊,那就趕緊把稅降低!
齊景公因為聽到這句話,有危機意識,就不敢放逸,趕快把稅降低。那麼田氏一家族聽到這句話,得到了鼓勵,也打開糧倉去救濟老百姓,這樣兩個人都相安無事。
經過幾年之後,晏嬰臨終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問他說:你一直提到田氏代齊之事,把國君弄得非常緊張,你真的相信這句話嗎?晏嬰回答說:其實這句話我不相信,這怎麼可能!成事在人,一個君王能夠心存大眾,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管這個傳說做什麼!他的好朋友說:既然你不相信,那你為什麼一再的提這句話?他說:你想想看,我說這句話,讓國君產生警惕、讓田氏得到鼓勵、讓老百姓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啊!由此可知,菩薩的善巧,他藉一個假相,讓齊景公生起愛護老百姓的心,不要只顧自己的享受,江山快要不保了,自然就會產生警惕。
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親近很多老和尚,在這麼多老和尚當中,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懺公上人。懺公師父一生中,有三種善巧不可思議:
第一個,他那個時候舉辦大專齋戒學會,辦了將近三十年,對台灣的佛教影響很大。大專生可說是青年的菁英、社會的中堅份子,他能夠看到這樣的趨勢,不容易,可以說是帶動這個風氣的一個創辦者。
第二個,以前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很少拜佛,懺公師父創造了一個拜佛的韻調─如子憶母的韻調,這種善巧也不可思議。你看一般打佛七沒有禮拜,身口意不具足,只有口業稱念、意業觀想,沒有身業禮拜,對阿彌陀佛身口意的皈依,缺少身業。所以懺公師父發明了拜佛的韻調,這功德也不可思議。
第三個,懺公師父畫的西方三聖像,諸位可以比較看看,很多人都請懺公師父的佛像在拜啊,你一看到懺公師父的佛像,自然就生起道心、攝心。
為什麼他有這種功德呢?這念心有假觀!一個菩薩在自受用的時候,從假入空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把心帶回家,一切法不生,這是你自受用的力量。但是你從空出假就不容易了,面對眾生的因緣,如何看到眾生的根機、如何施設方便來度化眾生,那就要廣學多聞,沒有其他的方法。
你要讀讀很多經典、研讀菩薩戒,這個事情該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該做不做?有很多的方便法都需要學習。所以你想要成就廣大的資糧功德,那就需要菩薩的善巧,除了智慧,就是這個深心──樂即一切善法故!
總之,上品中生的人,沒有廣泛的學習大乘經典,假觀相對比較薄弱,但是他的空觀─理觀還是強,因為資糧力比較不足,所以往生西方之後,他要證得無生法忍,相對的時間也就跟著拉長。
【94】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下生
壬三、上品下生觀
標名
上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基本上,上品生的行者,他的大乘善根都很強,就像善導大師說的:都是大乘的凡夫。那麼他能夠相信善惡的因果,而且對大乘佛法也有基本的信心,決不毀謗,但發無上道心,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以此功德,回向發願求生極樂國,有這種往生的願力。
所感聖緣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這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諸菩薩,手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前來迎接此人。前面上品中生一千尊化佛,所以這個菩薩的資糧力、福德力、智慧力,相對來說,跟上品中生又差一些。這五百尊化佛,同時伸手接引他,都讚嘆他說:法子啊!你現在身口意清淨了,而且又發無上道心,所以我來迎接你!
我們看上品下生他的因地──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上品中生雖然不能廣泛的修習大乘經典,但是他善解義趣,於第一義諦心不驚動,可見得上品中生的理觀─我空、法空的真如觀很強。但是上品下生,主要靠事相,理觀薄弱,事修強,就是修學事相波羅蜜這一類功德。
舍報往生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華開遲疾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行者臨終的時候,見到西方三聖與化佛現前來迎接,他就自覺自身坐在金蓮華上,坐好以後,華就合起來,追隨彌陀世尊之後,即往生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經過了一日一夜,蓮華才開。
華開得益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這個行者,在極樂世界須經七天,才能見到阿彌陀佛。雖見佛身,但對於佛身的八萬四千相好,並不能夠很清楚的看見,一直要到三七日之後,才能夠清楚分明的看到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而且聽聞有情、無情皆來演說妙法,這是須經過三七日後,才能見佛聞法。
他方得益
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總結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行者開始聽聞佛法之後,證到什麼果位並沒有講,當然他的果報體有五種神通,便能自在遊歷十方世界、供養十方諸佛;於十方諸佛前,聽聞大乘的妙法,經過三小劫的時間,得百法明門。百法明門就是把一切的百法──無量的法門,會歸到明─我空、法空的真理,叫做明。換言之,他能夠從假入空,把一切百法的假相,會歸到法空、我空的真理而成就初地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總結前面這三個,叫做上輩往生。
我們可以從經文來了解,能不能往生,跟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有直接關係。至於往生之後,什麼時候見佛?什麼時候華開?華開以後成就什麼果位?那就靠你的資糧力了,也就是你在娑婆世界栽培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情況。
關於品位的差別,我們依古德的批註,可以歸納成三種:
第一個、臨終接引的景象不同。好比臨終的時候,從你所看到的蓮華座,大概就知道是什麼品位──上品上生當然是金剛台,然後是紫金台、金蓮華等等,蓮華的高下有一些差別。
第二個、到了極樂世界,華開的時間不同。什麼時候才華開?有的是完全沒有合起來直接到極樂世界、有的是經宿、有的是經一日一夜;品位不同的往生者,其所乘蓮華開花的時間有早晚之差異。
第三個、悟道的時間有不同。華開之後,見到阿彌陀佛為你說法,什麼時候成就無生法忍、甚至於中品的是先成就阿羅漢果,這跟你宿世所栽培的善根,的確有關係。我們看上品上生和上品中生的人,理觀都比較強,對道理的體驗很深刻、透徹。上品下生的就比較偏事修,願力強─但發無上道心,雖然理觀弱,但是他的願力強,當然也因為具足大乘善根,所以才能入上品。那麼中品生以下,大乘善根就更薄弱了。所以悟道有遲緩與迅速的不同。
【95】佛菩薩能夠幫我們把生死業障都消掉嗎?
上課提問:
問:上一堂課我們談到: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和尚開示淨除業障不同於消災免難,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即可消災免難,淨除業障不只於身口惡業,還需要意業的觀想,所謂三密相應,請和尚開示:
答:關於這段文,我們再解釋一下,我們看看講義的26頁,講到觀世音菩薩觀的身像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不論是觀白衣觀音、滴水觀音、乃至於千手觀音,經常作這個觀,有什麼好處呢?不遇諸禍,淨除業障。
所謂不遇諸禍,是說你本來有些災難,因為你跟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結果逢凶化吉,這個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淨除業障,我提到說還包括心靈的覺悟──你要有懺悔心!
雖然我們現在修他力法門─本尊相應法,但也要先分清楚,只要跟福德力有關的,比方說消除災障、增長福報,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幫你。但是跟善根有關的,比方說智慧的覺悟、煩惱罪業的消除,這個就不是單方面能做的。
什麼叫業障?業障是你心中有妄想才有業障,他幫你消業障,意思就是他幫你消除妄想,那怎麼可能呢?你要打妄想,誰也攔不住你!所以消除一時的災障有可能,但是要把你的生死業障都消掉,不可能。除非你自己產生慚愧心、發願永不再造作,內因外緣──你自己覺悟的心、再跟本尊功德的相應,那真實可以消業障!
其實,即便是本尊相應法,有些功德也是要靠你自己去準備的。阿彌陀佛能給你一些快樂、安樂,可以啊,但是你要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從業障中解脫出來、從報障生老病死中解脫出來,那就不簡單!你自身的善根發心、你自己的覺悟,才有辦法。
【96】我不觀想也沒有誦經,只有念佛,結果是什麼?
問:請教和尚,學習十六觀經修法是修止或修觀?與持名念佛的止觀,此是所緣境不同嗎?
答:一般的持名念佛它是止,沒有觀,因為持名念佛的所觀境是音聲──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所以念佛的時候是聽佛號的聲音,心中不能有分別心,它沒有觀──心於所緣無分別住。但是本經它是觀想念佛,它要想像、要動名言分別,像落日觀、水觀、琉璃地、寶樹、樓閣、蓮華等等,必須要觀想。一般來說,我們以持名為主,但是觀想可以幫助我們對佛號的功德,生起皈依心。
問:修淨土宗的人,觀想是很重要,但不好觀。看到很多往生極樂世界老菩薩,他們都只知道念佛,相信他們並沒有修觀,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修觀想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答:的確不好觀!如果你修觀修不來,那你誦經也可以。因為誦經本身也是一種隨文入觀,誦《阿彌陀經》、《觀經》、《無量壽經》都可以。如果你沒有觀想也沒有誦經,只有念佛,可能會有問題。因為你對極樂世界太生疏了,這句佛號代表什麼,你能夠做功德的聯想嗎?當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你能夠馬上想到極樂世界安樂、解脫功德嗎?如果你完全不薰習淨土的景象,那你在娑婆世界塵勞的境界中,一句佛號,你真的可以攝心嗎?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蕅益大師判做是智慧門。他說一個人願意求生淨土,是一種智慧的抉擇,不是只有持名而已,持名念佛跟願力不太一樣,因為:智慧門一定要從聞、思而來!
當然,你也可能聽到某個善知識說極樂世界很殊勝、勸你應該往生,那麼你從一種模糊的認知當中,也可能生起一部分的仰信,但是這種信心如果沒有建立在勝解的基礎上,這個信心可能會有問題。
所以我常常說:你想要往生,跟你一定要往生,是兩碼事!你偶爾聽聞人家講極樂世界不錯、你也感覺娑婆世界很苦,這你不用看經典,因為日常生活就是一部經典,可以讓你厭離娑婆。但是欣求極樂你不一定有因緣,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人去過,如果你不看淨土的經典、不薰習,你可能會厭離娑婆,但是你不見得欣求極樂!我們不可能對一個生疏的東西而產生欣求,不合理!
一個願望的生起,來自於背後的勝解,有勝解力才有堅定力!
為什麼菩薩在修行的時候,遇到逆境的刺激,能夠堅持下去,因為他對佛菩薩功德產生勝解力,他有願力的支持。所以你常常不薰習極樂世界的功德,很容易退轉,你那個佛號念起來力量就薄弱了,然後再有煩惱妄想干擾你,可能對佛號的專注力、意志力就相對薄弱了。
薰習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很重要,每天都要薰習啊!
我們沒有人看過極樂世界!我們也不可能憑空去想像極樂世界,不可能,這個是要有傳承的!所以必須靠經典的開示─修觀或誦經,而且每一次修觀或誦經,你對極樂世界的莊嚴更清楚,往生的願力也就更加強,這叫淨法薰習─藉假修真,那麼總有一天這個假相就變成真實的功德了,是這樣的。
【97】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個順從本願,缺一不可!(一)
(卷十七)
辛二、第十五中品生觀
以淨土宗的角度來看,一生修學淨土宗的人,他的果地功德,並不在於個人的斷惑證真,而是以求生淨土做為唯一的目標。如果你今生能成就往生,那你今生的修學就成功了;只要你往生失敗了,那不管你今生修得多好,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你就是失敗了!因為淨土宗是以來生為目標,它是活在未來的。
那麼往生淨土當然也有果地上的差別,所以我們這堂課,就來談一談淨土宗往生的果地差別。這個差別《無量壽經》是講三輩往生,本經是講九品蓮華,而三輩跟九品之間的融通,我們看歷代祖師的批註有兩種不同說法:
一、有極少數的古德認為三輩跟九品是不能融通的:主要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從經典上來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的人,都是修善法的人,即便是下輩往生也是修五戒十善,可以說都是善人;但是《觀經》的下品三生都是造惡凡夫,破戒、造五逆十惡。所以說不能融通的理由,是因為從行為上來看,兩者不一樣。
二、但是絕大多的古德是認為三輩跟九品是可以融通的:這當中蓮池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為什麼可以融通?他說你看下品三生的人,即便是造了惡業,但是他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大乘善根特彆強: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就能即刻產生懺悔、產生迴光返照,這一點不可思議,善根強。
第二個、他臨終懺悔了:蓮池大師說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有兩種人是最清淨的:第一個是本淨,從來沒有造惡業的,這種人是少數;第二種人是懺淨,他懺悔之後不再造作,這也算清淨。既然他臨終已經懺悔清淨了,那他就是一個善人,佛法是既往不咎的,是看你未來的努力,而不是看你的過去。
而我們這次講往生的思想,也是贊成蓮池大師的看法,從三輩、九品一個融通的角度,來發明三輩、九品的差別。我們就《觀經》九品往生的因緣把它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往生的正因,第二個是往生的助緣。
往生的正因:無論是三輩也好、九品也好,看起來這個往生的人跟本身的善根,有絕對的關係。從本經來看,它是兩種善根都要具足:第一個是大乘的善根、第二個是淨土的善根。
我們先談一談大乘善根:當然本經講到大乘善根是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跟回向發願心,其實也就是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就是說你今天學佛之後,你心中緣兩種境:第一個緣佛道的莊嚴而產生希求,第二個緣眾生的苦惱而產生悲憫。所以菩薩心中要經常存兩種相狀:第一個是佛道的相狀,第二個是眾生的相狀。雖然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有所偏重──你是智增上菩薩,花很多時間去修學佛道,這不能怪你;或者你是悲增上菩薩,大部分的時間都去做義工、關懷弱勢團體,這也可以。修行上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你內心當中,對於佛道、眾生的存念,缺一不可。
總而言之,在這善根當中,就是看你平常是不是經常憶念佛道跟眾生,這個叫做世俗菩提心─依止事相的憶念而發起菩提心。
但是從本經來看,特別是蕅益大師,他在解釋淨土宗的臨終正念,他強調另外一個勝義菩提心,就是除了在事相上的憶念,還要加上一種理觀─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那麼這種理觀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為什麼淨土宗很強調理觀?可能你平常也感覺不出來,但是你看到後面《觀經》的下品,就會恍然大悟理觀對我們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往生淨土是怎麼樣?是帶業往生,是凡夫眾生往生,而不是聖人!凡夫眾生在娑婆世界打滾了幾十年,突然間要離開娑婆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心中難免有所牽掛就有煩惱,有各式各樣的貪愛煩惱、各式各樣的執著,這個時候摩訶般若波羅蜜就很重要了。
正念真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方向的引導。我們一般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習慣向外攀緣,攀緣之後就會產生強烈的感受,由這個感受產生強烈的想像──想蘊、受蘊,然後就住在感覺、住在想像,到了臨終就起顛倒了!念佛沒有用,因為你那個攀緣的勢力是強大的熟境界,佛號是生疏的境界,你抵不過生死的業力!
往生的關鍵,我們看後面往生的人,即便造了惡業,但是他就是做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迴光返照!臨終的人只要你仁者心一動就全部都完了──仁者心動,心動則風動,風動則幡動,《楞嚴經》說整個世界、眾生、業果全部都動起來了。
臨終的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迴光返照,所以臨終的開導,如果這個人修習過大乘佛法,特別是學過《楞嚴經》的,你要告訴他迴光返照,向內去觀你從什麼地方來?找到你的本來面目,在真如的本來面目安住。這時候外在的因緣你就可以脫離了,至少像印光大師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在大乘善根當中,淨土宗很強調這個正念真如,因為臨終的正念只有這個方法有辦法救。其他你說用佛號來壓妄想、持咒通通沒有用,因為娑婆世界我們太熟悉了,你壓不過它,只有用理觀─不隨妄轉,才能夠從這個地方跳脫出來,從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當中、累積了無量的習氣當中一下子跳脫出來。
【98】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個順從本願,缺一不可!(二)
等我們講到其中下品上生時,你就會發覺:這個人造了這麼重的惡業,為什麼他的生命,在臨終關鍵時刻,還能產生反轉?因為這個人大乘善根強,尤其是理觀強,過去生有理觀的智慧,當然包括事相的懺悔,理觀、事修具足。然而,我們看整個從上品到中品到下品往生者,第一個你的大乘善根要強,第二個淨土的善根這個也是不可缺。所謂淨土的善根如果以善導大師的解釋,是最為精簡。善導大師說:一個具有淨土善根的人,必須要具足兩種思想:
第一個、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因為修淨土的目的是要皈依阿彌陀佛,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能力來處理生死問題,你沒有能力。如果你自己可以依止戒定慧的止觀,來證得空性、來了生脫死,既然你自己有能力辦到,那阿彌陀佛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是不是可有可無?有祂也可以、沒有祂也可以,那你對祂就不能叫做百分之百的皈依。所以在修皈依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深信你對於生死輪迴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第一個思想。
一個人最重要是:了解自己,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好比說:我今生造了很多的善業、我拜佛的時候很虔誠、我聽經的時候很法喜,那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那是阿賴耶識裡面最好的種子。但是你沒看到你阿賴耶識當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在那個地方睡眠還沒有活動。所以在修皈依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相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是第一個思想。
第二個、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客群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如果說我自己沒有能力,那怎麼辦?誰來救我?阿彌陀佛一定有足夠的能力來救拔我!所以這個地方,善導大師解釋皈依,他強調了四個字,就是──無疑無慮。
我們怎麼判斷我這個人具足淨土善根?我自己可以自認說淨土善根具足嗎?修得好不好這是其次,起碼要善根具足,以善導大師的標準是說,你對彌陀的本願功德要能順從,也就是順從本願。什麼叫順從本願?就是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心中必須有兩種心態要現前:
第一個無疑。沒有任何的懷疑,如果你說:我業障這麼重,有沒有可能往生?那你淨土善根不具足,只要動這個念頭就不具足了,因為你假設阿彌陀佛不能救拔你。
第二個無慮。當你的心進入彌陀的名號時,你就跟阿彌陀佛打成一片,就不能起任何念頭了,所有的憂慮、疑惑,通通要放下。因為你相信阿彌陀佛會幫你處理到最好的境界,就是印光大師常說的:即凡夫心,投佛覺海。
你必須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投入到彌陀的本願當中,也就是說你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這才叫做順從本願─自我身心世界都消失了,完全投入到彌陀本願當中。
當然,古德把善導大師這種順從本願的思想,後來也延伸到生活上,不但是念佛,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了順境,要觀想彌陀本願之攝受;遇到了逆境,也是觀想是阿彌陀佛對我的考驗、也是彌陀本願攝受,因為你的生命跟彌陀本願已經融合一體了,所以生命的順逆境對你來說都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就像草木對於上天一樣,打雷、下雨都好,各種威愛通通都是上天的恩澤。
其實大乘的善根,並不強調你念佛念多少,而是你的智慧抉擇。所以往生的人,這兩個善根都要具足,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個順從本願,缺一不可。那麼,這兩種善根跟智慧都有關係,這是你多生多劫薰習所栽培成的,這是往生的正因。我們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大乘善根,一向專念就是順從本願─淨土的善根。
其次,往生的助緣:這個就影響到你品位的高下,前面是往生的正因,這是品位的高下,就是本經所說的淨業三福,關於你的福德資糧。前面講善根,這是講福德,是修人天的福德、二乘的福德,乃至於大乘的福德,從福德的優劣當中,去判定你往生的階位。以善根為正因,以福德為助緣──這樣就可以把整個三輩、九品的差別,整個融通了。
【99】十六觀之十五——中品生觀之中品上生(一)
第十五觀的中品生觀,有三科:第一個中品上生、第二個中品中生、第三個中品下生。先看第一個中品上生:
標名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
什麼是中品上生?中品上生的人,以善導大師的判教,認為他這個是遇小凡夫。就是說他雖然過去生有大乘善根,但是他今生遇到的善知識、遇到的法是小乘法。可能生長在泰國、斯里蘭卡、或者生長在台灣,但是他接觸到的善知識是偏修小乘的,所以他表現出來是小乘的修行,但他本身卻是具足大乘的善根。
我們看他因地的修學: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有在家居士,修持五戒、或者是定期受持八關齋戒,也可能修行諸戒,這個是出家之後受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的出家戒法叫修行諸戒。在這持戒過程當中,不造五逆、無眾過患,沒有造重大的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種五逆的重罪,也沒有破殺、盜、淫、妄這種重大的過失,那麼以此持戒的善根,回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上生的人,從經文來看,是以持戒作為他主修的功德。但是智者大師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我們從果來推他的因,中品上生的人往生之後,阿彌陀佛一說法,他當下即證得阿羅漢果,由此看來,這個人除了持戒以外,應該兼修理觀,否則不可能馬上證得四果。
你看中品中生才證得初果,那他為什麼馬上就證得四果,因為他有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這是屬於事相的厭離;那麼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無常、無我是理觀。所以這個人平常除了持戒之外,對於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的觀察,應該是很熟悉的。為什麼?因為你看他能夠頓證阿羅漢,沒有經過初果、二果、三果的次第,一下子從凡夫地證得阿羅漢果,這個人理觀很強,才能夠達到這種頓超的效果。所以從果推因,應該是持戒,也兼修無常、無我的觀照。
再看他臨終的狀態,經文:
所感聖緣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嘆出家得離眾苦。
那麼到他臨命終的時候、死亡到來的時候,他看到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現前圍繞。因為他平常好樂修小乘法,所以臨終的時候不是看到菩薩,是看到出家的比丘僧眾現前,放出金色的光明來照耀行者,放光有消業障、開導安慰的意思;而且為他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也讚嘆出家之行,能離眾苦得樂。
我們看中品上生者,佛陀並沒有說這個人是在家、或是出家,因為他受持五戒,那就是在家了。但是即便這個人是在家,他的內心是好樂出離的,所以臨終的時候,佛陀順他的習性,來讚嘆出家之法。因為在家有很多苦惱事,所以讚嘆出家能得種種的寂靜安樂。
舍報往生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修行者臨終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跟諸比丘現前,又說苦空無常的道理、讚嘆出家的清淨法,他內心生大歡喜。為什麼會歡喜?因為順他過去修行的習性。這時候他就自覺己身坐在蓮華台上,由於感恩彌陀的攝受,於是就長跪合掌頂禮阿彌陀佛,拜下去,頭還沒抬起來,一下子就從娑婆世界的蓮華,屈伸臂頃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往生極樂世界了。
我們看上品往生的人,臨終所見的景象和所聽到的法,跟中品不太一樣。上品的,是見到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海會眾菩薩,都是見到大菩薩,無量光、無量壽的大菩薩現前,為他說大乘法門。但是中品的人,他看到的是聲聞的比丘僧,而且演說的是屬於苦空、無常、無我的厭離法。從這裡就看得出來,平常內心所接觸的法是不同的。
【100】十六觀之十五——中品生觀之中品上生(二)
看最後的結果:
華開遲疾
蓮華尋開。
那麼他到了極樂世界之後,蓮華就開了。
蓮華的開合除了善根之外,我們看後文的意思,跟你的業障也有關係,業障愈重的人,他蓮華要開相對要慢一點。那麼這個人持戒清淨,而且聲聞的二乘的善根又很強,不但持戒又修理觀,所以他一到之後,蓮華馬上打開,因為他沒什麼障礙。
打開之後他看到什麼呢?
華開得益
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聞眾音聲,他聽到有情、無情說法,是說什麼法呢?讚嘆四諦法門─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實四諦法是通大小乘的,但是這個地方的四諦,從義理上判定應該偏重於小乘的四諦,也就是以苦諦為中心思想。這個人聽到四諦法門之後,應時即得阿羅漢道。這不容易!從一個生死凡夫華開見佛,當下即證得四果阿羅漢,而且還是我們一般說的大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
阿羅漢有兩種:一種是慧解脫的。他的無常無我智慧高,但是禪定薄弱,沒有禪定就不能有神通力、不能有自在力,就沒有所謂的三明、六通、八解脫。第二種叫具解脫,他不但成就了阿羅漢,還有種種的神通三昧、種種的解脫功德。我們一般叫做大阿羅漢,像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
所謂三明、六通,我們先講通跟明。事實上通跟明有很多類似,但是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智度論》上說,譬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跟漏盡通。他說:神通是─知其相,明是─知其因緣。所以三明就是從六通當中提出三個:天眼明知道未來、宿命明知道過去、漏盡明知道現在。
神通是共外道的,但是這個明只有佛弟子聖人才有。比方說外道修禪定,他在禪定當中,特別在四禪當中生起了神通,看到一隻牛生天了,所以神通是知其相,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就虛妄的解讀說,因為它做牛,因為牛的因緣而生天了;或者說看到一隻狗生天了,他認為因為狗的行為而使令它生天了。所以外道有所謂的不正確的戒,叫持牛戒、持狗戒;向牛學習,牛在地上爬、我也在地上爬,牛吃草、我也吃草,為什麼?為了生天,這就是被神通所誤導。但是一個阿羅漢如果看到牛生天、狗生天,他會知道它的因緣──這隻牛是因為它前生有善業,牛的果報結束以後,它的善業起現行所以生天了。這個三明,就是在神通的過程當中,多了一種緣起的智慧叫做明。
當然三明、六通都必須要得到四禪才能夠成就的。那麼八解脫就不是一般的神通了,他在四禪八定跟九次第定的滅盡定當中扣掉三禪,也就是從初禪、二禪、四禪裡面去修不淨、苦、無常、無我,來消滅這些比較粗顯的欲望。
那為什麼四禪當中要把三禪揀別掉呢?因為三禪離喜妙樂地,身心的快樂太過強烈,在三界當中身心最快樂的是三禪,而這種離喜妙樂,樂受的干擾,使令這個人沒辦法修習止觀,所以是在初禪、二禪、四禪這三個當中,修習四念處。脫離這種比較粗顯的欲望快樂,後面的四個就是修四空定,從四空定當中去擺脫微細的、這種禪定的執著。一個是三禪、一個是四空、然後再加上滅盡定,在滅盡定的時候,想、受滅無為,就遠離三界的一切思慮,一切的妄想都停止了。所以八解脫是從四禪八定跟滅盡定當中,去修習四念處、去消滅三界的染著這叫八解脫─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系縛的禪定。
總結
是名中品上生者。
最後作一個總結:中品上生的人,他的修行特點就是聲聞的種性、善根很強,聲聞人對人生的四種體驗──苦、集、滅、道,尤其對於苦諦有很深刻的感受,可能是今生的逆境太多、也可能是過去生的止觀修學,總而言之他的出離心很強,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認為生命沒有什麼價值,有很強的出離心。
【101】在西方極樂世界怎麼還會證得阿羅漢果?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了解聲聞人的個性,看他的思考模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大阿羅漢叫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牛呞─牛呞尊者。為什麼叫牛呞?因為他過去生是一位出家眾,當小沙彌的時候,譏嫌一個老比丘,說他吃飯的時候像牛在吃草,這位老比丘就很緊張跟他說:某某人,你這樣譏嫌我是不對的!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我是一個聖人,你這樣譏嫌我,你有大過失!小沙彌聽了就趕緊跟他懺悔,懺悔之後免除了地獄的果報,但是還是墮入到牛身,因為多生做牛,從牛身跳脫出來還有牛的這種余報,所以嘴巴長的有點像牛。
那麼如果他是凡夫也就算了,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跟他說:你是一個阿羅漢,你這樣的姿態眾生看了可能會譏嫌你,會造罪業而墮落。所以佛陀就叫牛呞尊者到天上去受供,不要在人間托缽,因為天人都有神通,一看到他就知道是阿羅漢,不敢譏嫌他,所以佛在世的時候,憍梵波提尊者大都是在天上的。
佛滅度之後,整個僧團一片混亂,那個時候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已經滅度了,所以趕緊把迦葉尊者找回來。因為迦葉尊者喜歡修苦行,總是離開僧團到墳墓的地方修無常、無我觀,所以請迦葉尊者趕緊回來主持僧團的事情。
這當中有二件重要的大事:第一個佛陀滅度之後,佛陀的舍利子要怎麼分配?更重要的是佛陀的法,要怎麼樣來作整理?就是所謂的結集。後來他就召集了五百個羅漢,來結集三藏教法。
迦葉尊者在召集結集之前,就把經常親近佛陀說法的大阿羅漢通通找回來,這個時候迦葉尊者就想到了憍梵波提尊者,就派一個人到天上去把尊者請回來。那麼侍者到了天上就跟尊者頂禮說:迦葉尊者要我來說佛滅度了,請你老人家下來參加結集,把佛陀一生的教法,做一個整理流通後世。憍梵波提當下就講了一首竭,他說:
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
意思是說:我憍梵波提至誠頂禮這些尊貴的大阿羅漢,你們發心要來結集佛陀的教法,但是佛陀滅度後,我的心情是不想留在人世間,就像小象永遠跟著大象,如大象去象子隨一樣。
對於阿羅漢,你不能說阿羅漢沒有慈悲心,不可以這樣講。阿羅漢如果你有苦惱的事請求他,他也會幫助你。但是阿羅漢有什麼問題呢?宗喀巴大師說:聲聞人缺乏一種增上意樂。宗大師說慈悲心跟菩提心差別在哪裡?你看阿羅漢也有慈悲心,就像諸天、大梵天要修慈悲喜舍才能夠生梵天,他在禪定當中沒有慈悲喜舍,他就生不了大梵天。他看到眾生的苦惱,也有慈悲心,但是他沒有一種願望──沒有一種捨我其誰的使命感!
其實,我們的菩薩道,應該是從慈悲心提升到願力─發願,也就是抱著捨我其誰的態度──如果不是我做,沒有人可以做!所以阿羅漢不是沒有慈悲心,而是缺乏一種願力,所以他就走了─如大象去象子隨。
那麼這個地方,智者大師提出了一個疑問說:九品往生都是大乘種性的,怎麼這個人是一個聲聞人,還證得阿羅漢果?智者大師自己回答說,聲聞人有兩種:
一種人叫定性聲聞:就是一路以來都是修學小乘的,這種人當然不可能往生,因為淨土法門阿彌陀佛國土不攝受小乘人,二乘種不生。
第二種是退大取小的聲聞:是說這個人過去生曾經修學過大乘佛法,但是今生沒有遇到大乘佛法的教育,可能遇到了小乘的教法,所以才退大取小,是大乘善根暫時隱沒了。所以他修學小乘之後,到了極樂世界,因為退大既久、習小功深,就是大乘善根已經很久沒有薰習了,而小乘善根薰習了幾十年,善根很強,所以佛陀隨其習,先說小乘法且令證果──佛陀先講四諦法,姑且先讓他證得阿羅漢果,但是這種人是有大乘善根的聲聞人,所以也算是大乘人,是這個意思。
【102】十六觀之十五——中品生觀之中品中生(一)
再看第二段:中品中生,這個也是屬於聲聞的善根。
標名
中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我們看中品中生的人,平常是怎麼修行:若就是最少可能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或者一日一夜受持出家的沙彌十戒、乃至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而且在受持戒法的時候,輕重等持、威儀無缺。那麼他把持戒的功德,至心發願求生安樂國,所以他是以持戒的這種功德香,來薰習他的身口意三業。
那麼,這個人跟中品上生有二個差別:
第一個,他的持戒時間短。他是短時間的持戒,可能是因為學佛比較晚、壽命比較短,也可能在持戒過程中,因緣不具足就舍戒了。但是至少他在持戒的過程當中,他是威儀無缺。這是第一個持戒時間短,前面中品上生是盡形壽持戒,時間有長短的差別。
第二個,古德的批註上說,這個人是屬於鈍根人,不像前面是利根人。也就是他在持戒的事修過程中,缺乏無常、無我的理觀,所以見到阿彌陀佛之後只證得初果,看得出這個人理觀較薄弱。
這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這兩種念佛人的差別:第一個理觀薄弱,第二個持戒的時間短。但是這個人的淨土善根一點都沒有缺乏,他也是至心發願求生極樂國,也是順從本願求生淨土。我們看這個人臨命終是怎麼往生的:
所感聖緣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如此行者,除了持戒,也發願求生淨土,以這兩種善根功德,臨命終時,見到阿彌陀佛與諸眷屬;這裡的眷屬從義判應該也是比丘僧;放金色光來照耀行者身上,而且手持七寶蓮華至行者的面前。因為他臨終的時候,也是看到阿彌陀佛與諸位比丘僧現前,由此可以判定這個人,也是屬於今生薰習小乘善根的。
【103】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卷十八)
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講到往生的因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這兩種因緣得生彼國。那麼我們看本經的九品往生,它所強調的善根,是有兩種善根:
第一個是大乘的善根,特別是一種摩訶般若波羅蜜──正念真如的善根。在臨終的時候,你能夠萬緣放下,憶念真如本性,這是第一種善根。第二種善根當然就是淨土的善根,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對阿彌陀佛無疑無慮,心中沒有任何的懷疑、沒有任何的憂慮,心與彌陀本願完全打成一片,這叫順從本願。
這兩種善根是往生的必要條件,缺一絕不可能。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沒有大乘善根不可能往生的,因為淨土法門不攝受人天種性、也不攝受二乘人,它只攝受大乘善根人,當然也要具足淨土的善根,兩個都要具足。
其次是福德資糧。佛法善業的修學包括:人天的善業、二乘的善業,就是經文所說中品往生的──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些慈善事業等等。那麼,大乘的善業,當然就是讀誦大乘經典、修六波羅蜜等等,這就影響到你品位的高下,也就是說:你的福德資糧越殊勝,往生的品位就越高,見到阿彌陀佛之後成就越快。
至於善導大師對於九品的看法,有一句話很重要,他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意思是說,其實九品往生者,通通都是大乘善根的人、都是大乘的佛弟子,因為今生所遇到的緣不同,有些人遇到大乘佛法,大乘的善根起現行,也就上品往生;有些人剛學佛的時候,遇到聲聞的善知識,所以變成中品往生;有些人學佛以後,遇不到善知識,可能造了惡業、回心念佛,成就下品往生。只是遇緣有異,所以造成了九品差別,但是論其根本,其實都是──大乘善根人,是這個意思。
【104】十六觀之十五——中品生觀之中品中生(二)
我們看這箇中品中生的行者,他這一生可以說是盡心持戒,那麼臨命終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景象呢?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這時候不是阿彌陀佛為他說法,而是這個行者聽到空中有一個音聲,是什麼音聲呢?讚嘆說:善男子!像你這樣持戒的人,能夠隨順三世諸佛的教誨,所以我來迎接你。是讚嘆他的持戒功德。
其實這裡的開示跟前面中品上生不太一樣。前面中品上生,佛陀以及比丘僧是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講一些理觀的智慧型;但是對於中品中生,完全是講事修,說:你能夠遵循隨順佛陀所制的戒法,如法行持,你這個人很不錯!由此看得出來,這個人的理觀比較薄弱,但是事修強。
看最後的結果:
舍報往生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修行者,聽到空中開示之後,自見己身坐在蓮華上面,蓮華就合起來,然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之中。
那麼,到了極樂世界,在七寶池當中待多久呢?
華開遲疾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
在寶池中經過了七天,蓮華才打開。
華開得益
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嘆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總結
是名中品中生者。
花開之後,開目合掌,讚嘆世尊、感恩世尊,而且聞法歡喜。這個時候佛陀應該是為他說聲聞的四諦法,所以先證得初果。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理觀薄弱,對於無常無我的真理比較生疏,所以先證得初果;之後在極樂世界慢慢熏修了半劫的時間,才證得阿羅漢果,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往生的有三種人,前面兩種: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都是屬於聲聞種性,中品下生是屬於人天種性。聲聞種性是以持戒為根本,這種持戒的功德,跟下面中品下生做慈善事業還是不太一樣。因為慈善事業通於世間人,你看很多外道沒有遇到佛法,也可以做慈善事業,但是持戒只有佛陀出世、佛弟子才有辦法持戒。
【105】為什麼少時間的持戒,能夠超越做慈善事業呢?
至於慈善事業跟持戒有什麼差別呢?諸位可能聽過一個公案,關於茉莉夫人的持戒,我們簡單講一下: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商人到海中取寶,這個商人因為有智慧,就得到很多珍貴的珍寶。之後他就拿出一部分的珍寶,供養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看到這些珍寶很奇特起歡喜心,就把所有的夫人都叫了出來。他福報很大,有六萬個夫人,全部叫出來,只有第一夫人茉莉夫人沒有現前。這時候,波斯匿王是想要展現他的恩德,請她出來又沒出來,就不太高興,派侍者再請一次,結果茉莉夫人還是沒出來;波斯匿王有點生氣,就親自到茉莉夫人的寢室去看看怎麼回事。
他原本是要來責備茉莉夫人的,結果一看到茉莉夫人的身相,光明巍巍身相莊嚴,其實她這個時候並沒有化妝。就對她起恭敬心,問說:夫人,你今天是修什麼法門,如此大威德?茉莉夫人說:沒有!我就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波斯匿王因此而對八關齋戒起了歡喜心和信心,就問說:八關齋戒的功德,怎麼這麼大?茉莉夫人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去問佛陀吧!二人便一同前去聽佛陀開示。
佛陀問波斯匿王:你看我們整個印度十六個國家的珍寶多不多?波斯匿王回答說:很多!光是我們國家的珍寶就很多,何況是整個印度十六個國家的珍寶。佛陀又說:就算你用十六國家的珍寶去作布施,也比不上茉莉夫人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問題──為什麼少時間的持戒,能夠超越做慈善事業呢?律典裡面提出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有本期誓:因為持戒要有願力,每一個人受戒一定要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我們都知道由願力所造作的行為──以願導行心力強。好比兩個人同時去大殿掃地,功德不一樣,因為一個是我一定要去掃地,一個是可有可無,反正你要我去,我就去,有去沒去沒關係,這個人功德就小了,因為他沒有決定心、沒有產生決定想。
會產生強大的罪業跟惡業,首先一定要有決定心,所以在戒律裡面,《唯識》的業果篇有講到:一個人一時失念、造了一個罪業,之後趕快起懺悔心,斷相續心,這個業力是薄弱的,因為他沒有一種相續心、沒有一個決定想。所以要產生一種強大的業力,一定要有願力。
第二個遍該生境:持戒的所緣境是普遍含該一切有情眾生,慈善事業不可能有這種胸量。比方說我持不殺生,我是對誰都不殺生,不只是對人而已,還包括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對一切有情釋放一種不殺生的訊息,這也是一種布施,讓它們免於恐懼。但是你做慈善事業,你去放生的時候,到了菜市場看到這些眾生很可憐,你頂多救這些刀下的眾生,就你當下的所緣境而已。所緣境有廣、略的不同。
簡單說:第一個心力強弱不同,持戒的人願力強、心力強;第二個所緣境廣。所以同樣去做慈善事業,一個受了菩薩戒,一個沒受菩薩戒,兩個人造同樣的善業,功德卻不一樣。而這個緣起法,跟你內心的活動有關係,就跟你心念的造作有關係。所以這個持戒的人,他受持清淨的戒法,以持戒的功德回向到淨土去,當然就比下面做慈善事業的人品位高了。
【106】十六觀之十五——中品生觀之中品下生
我們再看下一個,這是比較偏重於人天善根的人,他一生做了很多的慈善事業,最後也求生淨土:
標名
中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中品下生者是屬於善人,他的往生資糧起碼是具備善人的標準。所以說:有世間的善男子、善女人,在家的時候孝養父母,對父母親有感恩心、孝養心;也行世仁慈歡喜做一些慈善事業,好比幫助一些弱勢團體、或是做義工等等。此人臨命終時,遇到淨土的善知識,這個善知識跟他說了兩件事:
第一個、廣說阿彌陀佛國土的樂事:我們都知道人天種性的人,是喜歡快樂的,所以這個善知識知道他的根機,就讚嘆極樂世界安樂的功德,往生極樂世界之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人身相莊嚴、國土也莊嚴,而且身心世界受諸妙樂;極樂世界人民的快樂,超過三禪的快樂,壽命久遠、神通具足等等,把極樂世界快樂的殊勝果報,講給這個人聽,令他生起歡喜心、好樂心,啟發他往生的願力。
第二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這是偏重在啟發他的信心。極樂世界到底我可不可以去呢?這個地方應該偏重在第十八願,因為此人是屬於人天善根,跟他講種種的禪定三昧,可能對他不是有用。但是跟他講第十八願─臨終十念往生,就能夠啟發他的信心。
善知識是給他說極樂世界的種種安樂,來啟發他的好樂;也讚嘆極樂世界因地修行的第十八願─十念必生,讓他產生信心。
舍報往生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此人聽到這兩段開示之後,尋即命終。這個尋很重要,尋是馬上的意思。臨命終人得到善知識的開示、生起正念之後,這中間不能有任何的差錯,也就是說他提起正念之後,不能再起妄想。所以古德說必須要無後心──保持正念,也就是在他死亡之前,不能有任何錯誤的妄想再進來,他的正念一定要相續到他往生為止,這叫尋即命終。這時候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就像一個強壯的勇士,展開手臂的速度這麼快,立即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再看往生之後的相貌:
華開遲疾
經七日已。
華開得益
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這個往生的人,到了極樂世界,經過七天之後蓮華才開。蓮華開了之後,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他說法,應該也是說聲聞法;聞法心生歡喜,而證得初果。經過了一小劫時間成就阿羅漢果。前面中品中生是經半小劫,這裡是經一小劫時間成就阿羅漢果。
總結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這中品下生的人,比較喜歡做人天的善業;那麼人天種性的人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好樂善業,智者大師說人天種性的人,聽到慈善事業很自然就會生起歡喜心,即便他做不到,他也會去隨喜。好比說哪一個地方需要做義工、需要行布施,他就特別的歡喜,聽到善業就有一種衝動想要去實踐。第二個貪著樂果,對於世間快樂的果報,好比家庭和樂、身體健康,這種榮華富貴、快樂的事情有所貪著,也就是沒有出離心,所以叫人天種性。
如果我們從中國的文化的思想來看,可以分成兩種人:一種是屬於比較溫和型的,一種是屬於強悍型的。
溫和型的:中國文化裡面比較溫和型的慈善家,是屬於孔夫子論語的思想。論語以仁愛為根本,也就是慈悲心。我們台灣人就是很有慈悲心,這個是屬於溫和型的慈善家。
強悍型的:這是屬於孟子的思想,不是講慈悲心,而是強調正義感;看到不平的事情,一定要跟你爭到底,弱勢團體被欺負他也絕對不允許;不管他的能力夠不夠,敢站出來講話。
基本上,孔夫子的思想是以仁為本,那麼孟子的思想是以義,這兩個都是屬於人天種性的,一個是仁,一個是義。除了人天的善法之外,還要有大乘的善根,也必須具足憶佛念佛、順從本願的淨土善根,因為這是往生的必要條件。
這是講到中品下生者喜歡做慈善事業、廣結善緣,因為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才把他淨土的善根啟發起來,而往生到淨土,是這樣的情況。
【107】十六觀之十六——下品生觀之下品上生
辛三、第十六下品生觀
這一科的三品往生,以我們現在社會的標準來看,都是屬於造惡的眾生。
壬一、下品上生
標名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
正示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佛陀告訴阿難及韋提希,我們現在講下品上生者,就是有一類眾生他平常作眾惡業,是說這個人不是只造一、兩個罪業,而是造了很多很多的罪業,但不會毀謗方等經典。這個地方很重要,在往生者當中,他可能曾造五逆、十惡,只要臨終知道懺悔、善根強,還是可以產生反轉,但絕對不能毀謗大乘經典。古德說毀謗大乘經典,表示這個人知見不正確,臨終開導也沒有用。
一個人邪知邪見就沒有救了!如果思想沒有顛倒,是因為煩惱太重,控制不了自己行為而有所偏差,這個人還有救;如果思想已經錯謬了,那就沒辦法了,阿彌陀佛也救不了你。所以這個地方強調不能毀謗方等經典,這句話通於以下三品──不能有錯誤的思想、不能邪知邪見。
那麼這個造惡的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他造了很多惡業,然後數數現行、都無慚愧,都沒有懺悔心。可能也沒有人來開導他,所以剛開始還有一點慚愧心,時間久了,習久成性,就變成習慣了;因為沒有善知識來點醒、也沒有同參道友來督導,所以就把他的慚愧心給喪失掉了。
但是這個造惡眾生,臨命終時遇到了善知識,這個善知識為他講了大乘十二部經的題目。從這個地方看得出來,這個人具有大乘善根;我們都知道經題總持一部經的要義,一部經的修學宗旨、綱要都在經題,所以你看天台宗講經一定要先解釋經題。比方說《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是什麼意思?也就是正念真如,叫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還有《大乘妙法蓮華經》,什麼叫蓮華?蓮華有二義:第一個是清淨義,出污泥而不染,第二個是華微妙香潔釋放莊嚴,表示菩薩廣設方便─修六波羅蜜,以此波羅蜜來莊嚴他的一念心性。
這個人聽了經題之後,啟發他的觀照,依文起觀、依教起觀──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的惡業。這個聞不是一般的聞,是要聞持:第一個深信不疑,第二個受持不失,把它受持在心中;因此而消除了千劫極重的生死惡業。
當然,這個人臨終的時候,能夠產生這樣的轉變──從一念心性攝持無量無邊的罪業,聽到經名之後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可見這個人迴光返照的力量很強──所謂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迴光返照,輪迴頓息。這是過去生善根深厚的人。
其次,是講淨土善根。當善知識講完大乘經的經題之後,又告訴他一件事,要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會教導他念佛的功德,一句佛號: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佛號進入到我們的身口意,在我們心中運轉的時候,的確是像清水珠有滅惡生善的效果。這個人聽了之後,立即生信,就稱念佛名;因為至誠念佛緣故,念念之中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從義理上來說,他要滅罪,除了憶念經題的道理、名號的功德之外,應該還要至心的懺悔,要有懺悔的決心。
這時候爾時彼佛即遣化佛,阿彌陀佛沒有來,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當中,有化佛無數億,就遣光中化佛的西方三聖來。本尊沒有來,化佛跟化菩薩現前,讚嘆他說:你因為稱念佛名的緣故,諸罪消滅了,所以我來迎接你!
舍報往生─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經過化佛、化菩薩開導之後,行者當然生起歡喜心,即見化佛的光明遍滿其室,並照耀行者,使令業障消除,內心能夠產生安穩,隨即舍報命終;這個時候,他沒有生起任何的顛倒妄想,一剎那間乘七寶蓮華,隨化佛之後,在七寶池裡的蓮華中化生。
華開遲疾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華開得益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總結
是名下品上生者。
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蓮華才開。華開之後看到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照著行者。因為他的功德不具足,所以這時候沒有看到佛陀,只看到菩薩來為他說甚深的十二部經典,也就是大乘的教義;一聽到大乘教義,就生起信解,發了無上菩提心;在極樂世界修了十小劫的時間,才成就百法明門─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證入初地。
我們看前面中品往生的人是成就阿羅漢果,這個人沒有經歷小乘的過程,直趨大乘,可見這個人的大乘善根很強,才得入菩薩初地。雖然說下品往生者都是造惡凡夫,卻是屬於善根強、煩惱重這一類的眾生。
【108】古德說:不能把下品當作常法!
智者大師他把人的根機,分成四類:
第一種是根利遮輕:這種人善根很強、煩惱淡薄,比方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們本來是信奉外道,親近釋迦牟尼佛之後,七天即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他們理觀強、煩惱輕薄。
第二種是根利遮重:這種人善根強,但是煩惱也很重;來聽經的時候,法喜充滿,但是煩惱活動的時候,比誰都放逸。比方說央崛摩羅,他在佛世的時候,本來要殺一千人。他因為受他師父的誤導:殺了一千人,就可以升天,所以發願要殺一千人。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殺到整個城都沒人,不是被他殺死,就是逃掉了,因為已經沒有人可以殺了,所以想要回去殺害他的母親,然後佛陀慈愍他,現前為他說法,他才覺悟。
像他這樣殺了九百九十九條人命,身負這麼重大的罪業,佛陀只是告訴他簡單兩個字放下而已,他就迴光返照,當下證得初果,是屬於根利遮重,善根強但是煩惱也重的人。
第三種是根鈍遮輕:這種人沒什麼善根,你跟他講佛法他不相信,但是他也不造惡業,算是世間的君子好人。
第四種是根鈍遮重:這種人比較不好,善根薄弱、煩惱也粗重。
其實下品的三種人都是屬於根利遮重,蕅益大師曾經在《靈峰宗論》開示說:下品的三種人,如果不是大乘善根深厚,臨命終那種緊急情況,甚至於下品下生者,地獄之火一時現前,火都燒起來了,這個時候善知識才出現,就在烈火焚身的逼迫情況下,聽到開示產生迴光返照,實時出現了一陣清涼風,才把猛火熄除,蓮華現前。
他的生命能夠產生這麼強大的反轉──本來是要墮地獄去受苦的,結果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蕅益大師說,如果不是多生多劫善根強,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蓮池大師的判教也是對的,他說即便下品三種人都是造惡凡夫,但是論斷一個人不能只看他今生,大乘佛法是講無量生命觀,你看看他的前生,絕對不是一般人。
所以古德才說:不能把下品當作常法。你說:他造惡業也往生,那我造惡業,我怕啥!不能這樣講,你沒有他這種善根,這個不能當常法,這是特殊情況。其實這下品三生都是特殊情況,善根很強,但因一時胡塗,沒有遇到善知識的開導而造惡業,才有可能臨終的時候,在善知識的開導之下,產生這麼大的反轉。過去生大乘善根強、淨土善根也強的人,叫做根利遮重。
諸位在研究九品往生時,可以把三輩往生拿來對照一下,不過三輩往生的內涵,就比不上九品往生那麼詳細。九品往生幾乎把一個人善根的淺深、修行福德資糧的優劣,善根、福德都講得很清楚──這個人平常是修什麼善根、聽聞什麼教法、平常修什麼法門、臨命終遇到什麼樣的人開示。我們看中品下生以下的人,臨終都需要善知識來開導,因為平常栽培淨土的善根、大乘的善根不多,所以臨終必須要有人再提醒他。
【109】從往生淨土的角度來看,善根比福德更重要!
關於善根的栽培,講幾句話跟大家共同勉勵:
一般說修行有解門跟行門,兩大法門。行門當然是指你的行為,就是身口意、福德這一方面;那麼聽經聞法是屬於善根這一方面,也就是解門。一般來說,越到末法時代,我們比較忽略善根這部分,因為善根這部分,你平常看不到它有什麼好處,往往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其實臨終的時候,你會有百感交集的感覺,一生的善惡念頭全部現前,這個時候就可以考驗你的善根以及智慧,但是平常看不出它有多大的作用。好比你今天去聽經,薰習了善根,但是回去之後──你該幹啥、還是幹啥;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場消災法會,這種所謂的消業障、增福報,馬上感受得到它的效果,所以對我們會產生鼓勵。一般人喜歡行門就是這樣,因為一個懺拜下去,馬上就感覺到身心充滿著清涼,這是事實。但是栽培善根你看不出來,不到臨命終你看不出來。
其實:從往生淨土的角度來看,善根比福德更重要!
因為你是隨念往生,必須依止正念往生,你看哪一個人往生,臨終不是生起正念,而正念是怎麼來的?當然是靠善根。沒有一個人是依止福報而往生的,沒有。
福報是助緣,如果你起顛倒,福報也救不了你──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所以平常智慧的觀照很重要,要經常栽培善根。即便你一時的胡塗,遇到善知識的開導,這個人有善根一開導,善根叫金剛種子,它不會失掉,馬上就起現行,平常聽經的功力馬上現前,那麼善根一現前,光明能破除黑暗,那些煩惱就消失了。如果你沒有善根、平常都不聽經,臨終開示就沒什麼用了。就像印光大師說的:一個沒有善根的人,臨終善知識講三兩句話,就能夠產生這麼大的轉變,你相信嗎?你也不相信對不對!所以我們平常聽經聞法,點點滴滴,無非就是在為臨終準備資糧。
我們以前學院的教務主任─上慧下天長老說:聽聞佛法這種善根的栽培,譬如草里的冬瓜,不見其大,但是日日在長。你看冬瓜,今天看、明天看差不多對不對!其實它每天都在成長,只是你看不出來。這是一種淨法薰習。所以:善根的栽培很難,但是效果很大!問題是它不是馬上看得到效果,除非你是六祖大師,像那種頓悟的人少,我們一般都是漸悟的,今天進步一點、明天進步一點。所以有長遠規劃的人,如果你有志於臨終的正念,不要忽略善根的栽培。從往生的角度、從臨終的正念來說,善根比福報重要。你到極樂世界你福報薄沒關係,還有時間修;要是善根薄弱、正念薄弱,臨命終那一關你就跳不過去。
原因是:你妄想起現行、業障起現行,善根強的人他可以獅子奮迅三昧,可以越過去;善根薄弱你就跳不過去,同樣的障礙,他跳過去你跳不過去。所以這個地方諸位要想一想,你栽培的善根,雖然平常感覺不出來,但是如草里長冬瓜,善根暗長,是這樣子的。
【110】只念一個小時的佛,抵得過二十三個小時的放逸嗎?
(卷十九)
本經的整個修學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強調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就是說我們想要成就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怎麼辦呢?必須透過正確的想像,才能夠跟彌陀的功德感應道交。所以本經是以觀想的方式來跟彌陀感應道交,叫做觀想念佛。
那麼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本經的修學,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
第一個從因地上來說,它是一種藉假修真。佛法對於假跟真的定義是說,這個法是生滅變化的、暫時存在的,這叫假,那麼這個法是恆常、相續的,成就之後永遠不會失去的,這叫真。
比方說有一個慈善機構,到一個地方看到弱勢團體,起了慈悲心去布施這個團體,但是這個慈善家回去之後,可能就把它忘掉了,沒有一種相續布施的功能。那麼這一念的慈悲心,在人天的善法當中,當然有它的意義,因為他創造一種善業,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但是從出世的解脫來說,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這只是一時的善念,我們叫做善業力。如果是一個受了菩薩戒的人,他心中有一種強大的勝解力跟強大的誓願力,他去做布施的行為,那麼這種行為我們叫做善根,就不是善業了。
我們要知道善業是一個假相,假相不是說沒有好處,還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不能相續。他是一個好人,但是他不是一個出世的菩薩。所以要是這個法在你生命當中,只是偶而的出現──偶而去拜拜佛、偶而去做慈善事業,在你生命當中,雖然能夠創造一種安樂的果報,但是從出世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你是養成一種定課、一種願望去做一件事情,每天去做,這個就是善根,這對出世解脫的意義就重大了。
問題是:為什麼善根是相續的?《楞嚴經》解釋說:因為它順從本性──是你本性顯現出來的。你今天願意去布施、持戒、忍辱、行六波羅蜜,那是透過智慧觀照而產生的勝解力,同時也是一種誓願力。一個法有勝解力、誓願力支持的,就是真實的善根。
然而真實的善根是怎麼來的?是透過假相的觀察。你看本經就是這樣子,佛陀施設極樂世界依報的假相,比方說蓮華觀、寶樹觀、樓閣觀……這些假相都是生滅的,但是透過假相的觀察,使令你產生一種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力,這就是真實的。當你觀察蓮華的時候,你看到蓮華的功德,你對極樂世界產生信心、好樂,這個是真的吧!所以出世的善根,是從假相的觀察而來的,這叫藉假修真。當然這個假相必須是大智慧的佛陀施設的。佛陀出世,祂才有資格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施設很多的假相來引導我們,啟發我們的善根,只有佛陀做得到,所以在因地的時候叫做藉假修真。
在果地的時候,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叫做真能破妄。有人就問一個問題說:他在佛堂當中用功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那他一天還有二十三個小時,活在世間的塵勞當中,用六根攀緣六塵、產生六識,開始放逸、開始懈怠,那他能夠往生嗎?意思是說:他只用一個小時的修學,抵得過二十三個小時的放逸嗎?
其實,話不能這樣講,雖然你二十三個小時是放逸的,但是你那一個小時的相應,所產生的善根是真實的功德。你過去放逸所造的這種虛妄的業力,那是一時的虛妄心,攀緣虛妄的境,產生一種虛妄的業力;而你在修行的時候迴光返照,把你真實的本性功德開顯出來──真能破妄,這跟時間長短沒有關係。
你看我們無始劫來造了那麼多的生死罪業,我們短暫的修學佛法,就能夠在臨終的時候,依止正念而往生淨土。為什麼?曇鸞大師說:就是因為你今天攀緣佛的功德,是一種真實的心、緣真實的境、產生真實的功德,所以真能破妄。在淨土宗這種觀念的建立很重要,因為你能夠在臨終的時候,產生堅定的信仰,就是你相信憶佛念佛的功德是真實的、我們過去所造的生死業是虛妄的──真能破妄。
在佛法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央掘摩羅。你看央掘摩羅是本來是一個外道,因為被他師父誤導:殺了一千個人,就可以升天。他是一個學過武功的人,就到城裡面,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還少一個人。但是城裡面的人被他殺得幾乎沒人了,有些人是跑掉了,這個時候他想到家裡還有一位老母親,就想要去殺他的老母親,來滿足一千個人。因為殺母是犯逆罪,大慈悲的佛陀就在這時候現前,他就轉向去追殺佛陀,但是他永遠也追不到佛陀,結果佛陀轉過身告訴他放下兩個字,他當下證得初果聖位。
我們觀察這個故事的情境──央掘摩羅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他整個心實在是殺紅了眼,可以說是上品的瞋心,看到誰都想殺,那時候他的瞋心已經達到最極限。那為什麼佛陀說放下這兩個字,他能夠產生這麼大的轉變呢?因為祂把他內心的善根激發出來了,這個人過去生中都是大修行者,只是一時胡塗而已。
《觀經》的九品當中,從下品上生到下品下生,全都是造惡凡夫,尤其是下品下生更不可思議,五逆十惡的罪業什麼都做盡了,在臨終那麼緊急情況下,為什麼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反轉力,將地獄之火化成金蓮華?佛法的理論只有一個,那就是──真能破妄!
雖然他短時間的迴光返照,但是他的善根猶如光明,過去所造的生死罪業猶如黑暗,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這個房間已經暗了一千年,但是你需要一千年的光明,才能把黑暗破除嗎?不需要,對不對!只要一瞬間的光明就可以把黑暗破除掉!
在佛法中說:為什麼這個人不能成就聖人、那個人可以成就聖人?關鍵不是說哪一個人煩惱比較輕薄。你可以看看經典,佛在世的時候,煩惱粗重的、罪業深重的,證果的人還是非常的多,很多都是煩惱很重、造了很重大的罪業,但是只要這個人有善根,佛陀就有辦法來啟發他的善根,如果你沒有善根那就沒辦法,內因力太薄弱了。所以我們看觀經的下品,會有一種感覺:一個人能夠得度,跟他的善根有關係──就是你對真理的勝解力、智慧要高,還有你想要去突破、改變的願力要強。觀經的下品幾乎是這種情況,都是在臨終的時候,才聽到善知識的開導、把他自性的光明顯現出來,於是生命有了轉機,本來是往地獄去的,結果轉生極樂世界去了。
我們能夠解釋的道理就是:因為他臨終的正念是真實的善根,猶如天上的光明,那麼他過去顛倒妄想所造的罪業,是一種虛妄的情境,猶如黑暗,只要你有光明就能夠破除黑暗!
我們要知道:在修行當中,我們內心的世界有真實的一面、也有虛妄的一面,關鍵是你一定要加強你最真實的一面。淨土宗,你善根薄弱就沒辦法修了,因為它不攝受二乘種性、也不攝受人天種性,它只攝受大乘種性。雖然你煩惱重、罪業深,你念佛,還是有辦法滅除罪障;但是你大乘善根不夠、淨土善根不夠,那就很難修了,因為這是臨終感應道交的一個關鍵點,我們看經文就可以了解。總之,只要諸位能把藉假修真、真能破妄這兩個思想弄清楚了,就能夠貫穿整部經的核心要義了。
【111】十六觀之十六——下品生觀之下品中生(一)
壬二、下品中生
這下品生的都是造惡凡夫,我們先看第一段,這個人平常造了那些罪業:
標名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
我們看下品中生者平常的行為──這一類的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古德解釋說,下品中生一定是佛弟子,曾經學過佛法,而且還經常親近三寶,否則不可能去受戒,這個人肯定是一個佛弟子。但是他受了戒之後,可能就懈怠了,沒有薰習佛法、沒有薰習戒法,所以毀破了在家的五戒、八戒,乃至於也毀破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那麼這個愚痴顛倒的眾生,不但是破戒,還犯了佛法當中很重大的過失,就是盜三寶物。
盜三寶物的罪,為什麼那麼重呢?因為它是一個清淨法財,這是居士發心供養三寶,做清淨修行用的;其次,它體通十方,因為三寶物不屬於哪一個人,只要你來參加共修、參加打佛七你就可以受用,所以它的體性是屬十方的,你盜三寶物,就必須向十方僧結罪。
而這盜三寶物有兩部分:
第一個叫盜僧祇物:所謂僧祇物簡單說就是盜常住的物品。在戒律當中又分成兩類:一個是常住常住物,這包括整個寺廟的田園、房舍所有的不動產,都叫做常住常住物。第二個是十方常住物,這是寺廟當天拿出來給十方僧受用的飲食,任何一個出家人打板的時候進入大界,都可以受用,叫十方常住物。這兩個都叫僧祇物或叫做常住物。
第二個盜現前僧物:這是盜僧眾的物品。那麼現前僧物有兩類:第一個是現前現前僧物,是說施主發心,只供養某一個寺廟的僧眾,限定某一個寺廟受用的,叫做現前現前僧物。第二個是十方現前物,是說施主發心,並沒有限定某一個寺廟,是普遍供養十方僧眾;比方說在齋僧大會的時候,信徒拿去供養大眾師,就叫十方現前物。
而這個愚痴顛倒的眾生,他造下了重罪──盜三寶物,而且還不淨說法,為了名利而說法,那麼他造了以上的過失之後,更可怕的是這個人數數現行、都無慚愧。
對於無有慚愧,我們要解釋一下:通常我們判一個人造業的輕重,主要是在於有沒有慚愧心,如果這個人慚愧心不活動,在造之前、正在造時、造了之後,三個時段通通沒有慚愧心,那這個業就重了。
所謂無有慚愧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人起邪知邪見,完全不相信因果。第二種人是因為懈怠放逸,他剛開始也有慚愧心,長時間造作之後,就漸漸習慣了,但是他還是相信因果。所以這個地方應該屬於第二種人──不是邪知邪見的無慚無愧,而是懈怠放逸引生的無慚無愧。如果是邪知邪見的,那就不可能得救了,因為造五逆十惡還有救,毀謗正法就沒有救了。所以他是一時的懈怠放逸,產生無慚無愧,本來應該是用善業、波羅蜜來莊嚴內心,他卻以種種惡業來莊嚴內心。如此罪人,以惡業故,臨終的時候,應墮地獄。
這裡,我們看這個下品中生的人,他的行為里有一句話很重要: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唯識學》上說,罪業有兩種:一種叫做不增長業,一種叫增長業。
一、不增長業:是說你受了戒之後,平常戒持得很好,但是在某一個時間、空間,遇到某一件事情,結果你造了一個重大的罪業,這叫一時的失念。而且你造了之後深感慚愧,在佛前發願從今以後永不再做,事實上你也沒有再造作了,這叫斷相續心。在生命當中就那麼一次,叫偶一為之,這種情況《唯識學》叫不增長業。它在臨命終不能產生引導的力量,因為這種業已經被你懺悔過、你也真實沒再造作。雖然這也是一種罪業,但是叫不增長業。
第二種是屬於增長業,也就是數數現行。你造了這個罪之後,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造作,那這個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對你臨終都有強大的主導力量,叫做增長業。
那我們看這個人以諸惡業而自莊嚴,說明這個人他造罪業,犯五戒、八戒、破具足戒,不是偶一為之的那種,而是經常造作,已經構成一種習慣性的行為,不是一時失念而已。那麼這個人造了增長業,以唯識的角度來說,對他的生命必定會產生強大的引導,所以這個人應當墮地獄。但是這個人有善根,雖然他今生因為煩惱的活動,造了罪業,但是他的善根─金剛種子並沒有失掉,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
【112】十六觀之十六——下品生觀之下品中生(二)
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如此經常造作破戒、盜三寶物的眾生,他的身口意累積了這麼多沉重的罪業,所以臨命終時,整個地獄花報現前。
我們知道三途,有刀途、血途、跟火途。畜生道有被宰殺的痛苦,所以稱為血途;餓鬼道是刀途,總是害怕別人傷害他;地獄的特點就是火─火途,常為鑊湯爐炭等熱苦。所以他在臨命終時看到火馬、火牛等地獄相,雖然果報還沒有現前,但是花報已經現前,這是一個非常緊急的情況,即將墮到地獄去了。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具足大乘善根、淨土善根的善知識,以大慈悲心為他開導兩件事情:
第一、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
因為這個時候講道理也沒有用,所以直接把佛的功德表現出來──阿彌陀佛的十力。十力是指阿彌陀佛有十種智慧力。這個地方,我想應該是偏重在彌陀的第十八願─臨終的十念往生: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把彌陀的慈悲本願開展出來。
並且廣贊彼佛光明神力,我們知道佛陀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所謂八萬四千相好,我們也很難去想像那種相狀,但是光明是最容易去理解的,所以我們怎麼去觀想佛陀的存在?就用光明,你念這一句佛號就有光明,就觀想你進入光明當中,得到彌陀的加持攝受,這是讚嘆佛力不可思議。
第二、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這五分法身─五種功德是所有佛弟子、大小乘共修的;戒、定、慧是約因地來說,是法身因;解脫、解脫知見是法身果。
首先看戒法身:簡稱為戒身。就是我們剛開始在持戒的時候,從持戒當中慢慢產生一種勝解力、誓願力,然後產生一種遠離過失的功德。如果你很自然就會遠離過失,那表示你的戒身成就了。其次定法身的成就,是你能經常保持專注,遠離種種的散亂跟掉舉。慧法身的成就,是遠離世間的愚痴顛倒。這戒、定、慧三身,是約因地的善根來說。
解脫法身:是你身口意開始解脫一切的障礙,佛法所說的障礙,主要是包括煩惱障、業障和報障。解脫知見法身:解脫知見有兩層意思:一個人真實解脫之後,從自受用的角度來說,他自知解脫,如果他證得初果,一定知道自己已證得初果,不用佛陀來印證;從他受用的角度來說,他也可以廣設方便,引導他人趨向於解脫,他有方便力。
好比我們從經典可以了解六祖大師,他這個人沒有讀過書,但是開悟以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他講得出來。因為他證得那個道之後,他能夠藉由很多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叫解脫知見。也就是:他自己解脫之後,就容易產生靈感,會講一些話來引導別人,趨向於他所成就的功德,即便他沒有讀過書,也能夠用語言文字,巧妙地表現出來,這叫做解脫知見。當然有讀過書,文字表達上就會比較莊嚴一點,但是所講出來的道理都一樣。
這個地方是讚嘆內心的善根──戒定慧的善根,還有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不可思議,讚嘆心力不可思議。
此臨命終人聽了之後,應該是聽聞之後還要受持,生起很深重的慚愧心,由這一念慚愧心,去憶念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種的善根,以及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時候,因為他心念的轉變──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以他的果報也跟著轉變。本來看到的地獄猛火,就化成了清涼風,這清涼風吹過來的時候,就落下了天上的妙華,華中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勢至菩薩,隨華而到,來迎接這個臨終之人。
【113】這是《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這地方有講到一個觀念:生命的轉變,是來自於內心的轉變!
我們先談一談,一個人為什麼會造罪,根源在哪裡?有些人會說:因為他煩惱重──貪慾重、瞋心重、高慢心、忌妒心重,才會造罪。沒錯。那他為什麼起煩惱?《楞嚴經》說一個人會起煩惱、造罪,只有一個理由,就是他起了攀緣心──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緣。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象你沒辦法改變。所以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啟動你過去的業力,生命就變成二分法。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沒有好壞,它只是個影像而已。但是你開始仁者心動,這個世界就跟著動了,生死業力、宇宙萬法也就開始動了,生命就變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壞的──有些東西你會起貪慾去追求,有些東西你會起瞋心去排斥,這是業力的問題。
第二個,你會產生錯誤的想像。業力給你的種種景象跟感受,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你會生起顛倒想,認為應該去追求,這個對生命是好的。然後過去的宿業,一旦跟顛倒想結合起來,你就造罪了。
怎麼辦呢?《楞嚴經》是怎麼去對治攀緣心?《楞嚴經》是認為:業力所變現的這一部分,我們沒辦法改變;哪些人會對你比較好、哪些人會討厭你,這一部分你沒辦法改變。釋迦牟尼佛身為佛陀,祂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祂的家族要被滅亡的時候,佛陀也沒辦法改變,祂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殺害祂的家族,也沒有辦法,這是業力。
但是佛為法王,於法自在,祂不起顛倒想,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消除業力這一塊,而是消除你的顛倒想。《楞嚴經》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說:當我們今天遇到人事的問題時,是先啟動慧身──不迷。你要先觀照這個景象是本來沒有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雖然這個人跟你講一些不好聽的話,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上等人直接從不迷下手,從生死業力中通過去,這個業就消了沒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問題的人不多,那怎麼辦呢?不取。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罵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就算這個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罵我是如此的真實、你傷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實,我可以選擇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念佛、去想一些未來光明的事情,透過無住啟發定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果你的智慧、禪定都薄弱,智慧的觀照也薄弱、禪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著了,那麼最後的底線就是戒身了──不動,不要亂動!雖然我現在心裡很氣,但是我先不動,靠持戒的功德來收攝自己的煩惱。
所以《楞嚴經》是先啟動慧身─不迷,如果這個防線被破壞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煩惱破壞了,就用戒身─不動。所以持戒是整個身口意的最低防線,如果連不動也被破壞了,那就失敗了!這是《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善根人直接從不迷下手,觀想這個東西是我過去欠你的,還你就算了;禪定的人是這個境我不住,就像有人罵佛陀,佛陀說你端東西給我吃,端不端你決定,吃不吃我決定,我可以不住、不取;第三個我要求自己不要亂動。《楞嚴經》就是以戒定慧三身,來對治攀緣心,所以我們開導臨終的人,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向外攀緣的心──迴光返照,就做這件事情,讓他迴光返照──過去曾經在佛堂中,修習的戒定慧善根,還記得嗎?你在聽經的時候,聽聞阿彌陀佛的功德光明,還記得嗎?你只要讓他憶念佛陀、憶念自己的自性善根,他就有救了!
我們一再強調:一定要相信真實的善根,絕對可以消滅心中黑暗的罪業,你要相信!一個人這一生在人世間打滾了七、八十年,臨命終時大家都是百感交集,不好受。經歷了很多的人生恩怨,一路走來,心中所留下的痕跡,每個人都是心有千千結,那麼在臨命終這個緊急關頭之下,誰能夠提起正念,那就是往生的一個成敗關鍵。
你的信仰很重要。當你提起正念的時候,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善根是真實的功德,你內心的菩提心、對阿彌陀佛信仰的願力,那種善根是真實的!你用真實的信心、真實的願力,去攀緣阿彌陀佛真實的功德,一定可以對治這一切虛妄的假相!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無論你怎麼樣攀緣,只要一念的迴光返照就夠了,這一念的迴光返照,就能夠消除百千萬億劫的攀緣。為什麼?就好像千年暗室,只要找得到電燈,一瞬間它就亮了,不用等到千年才亮。那他憑什麼臨終時,能夠把地獄的猛火,化成清涼風?憑的就是他臨終的──迴光返照,把心帶回家了。他以前是離家出走──一念迷,生死浩然;現在他遇到善知識的開導,迴光返照找到他心中的光明,把他真實的善根表現出來──一念悟,輪迴頓息。
這種傳承只有大乘佛法才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如果你臨命終繼續向外攀緣,那就沒辦法了,臨終得救只有一種情況──迴光返照。用事相來說明:比方說你臨命終的時候,想起世間的一些恩恩怨怨,這時候你迴光返照──世間沒有對錯之分,這才對;如果你還有對錯概念,表示你沒有迴光返照,還是向外攀緣,那就沒辦法。依照《楞嚴經》的意思:只要向外攀緣,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都是生死之法,所以臨終的最高境界,就是覓之了不可得。世間的人會說:不錯喔!你一生做了很多善事,這是中等人。你還認為你做了很多善事,那你心還是向外攀緣善法。事實上,臨命終最好的憶念,就是憶念真如─何其自性本來清淨。第二個憶念你的菩提心,清淨心裏面有無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第三個憶念彌陀的功德。這樣你就成功了!
這個人就是因為臨終得到正確的憶念,所以能夠從地獄猛火,化成清涼風,從向外攀緣的心,而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順從本願。
【114】十六觀之十六——下品生觀之下品中生(三)
我們看他最後的結果:
舍報往生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這個人雖然今生造了很多罪業,但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的引導,把他過去的善根啟發出來,如一念頃很短的時間,便往生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當中。
華開遲疾
經於六劫,蓮華乃敷。
那麼,在蓮華當中待了多久?待了六劫的時間。當然這個時候他見不到阿彌陀佛,但是他在極樂世界裡面,每天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他的身心是安樂的。經典上說:即便他不能夠離開蓮華,在蓮華當中,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華開得益
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總結
是名下品中生者。
經過六劫,蓮華才開;蓮華開了之後,他還是沒有見到阿彌陀佛,是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清淨的法音來安慰這個人,鼓勵他說:你雖然曾經造了罪業,但是你已如法懺悔了──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並為他說大乘甚深經典。
大乘甚深經典主要是開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一切法本來是沒有的──沒有煩惱、沒有罪業、沒有生死,都是我們一念的妄動,才有這些如夢如幻的現象產生,現在迴光返照,就像一個人從夢中醒過來,當然是覓之了不可得,也就是開顯大乘無生的道理。這個人聽了起大歡喜,即發無上菩提心,這是下品中生者。
下品中生的人,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佛弟子,智者大師對於下品中生的人,總結四個字:是善惡交雜之人。是說這個人有善根,要不然也不可能遇到三寶、發心去受戒,不能否定他有善根。第二個惡,這個人肯定煩惱粗重,經不起誘惑才犯戒、破戒,但是他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把他的善根啟發出來,所以產生這麼大的反轉。
不過,這個地方有人提問說:為什麼他到極樂世界才發無上菩提心,不是說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嗎?古德解釋說:這個人過去生中,應該已發過菩提心,或者今生也發過菩提心,後來一時忘失了,所以到了極樂世界,經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開導之後,再重發菩提心。因為菩提心的善根是不會失掉的,只是一時的忘失,所以叫重發。
這是講到下品中生,一個善惡交雜的佛弟子,他的往生情況。
【115】十六觀之十六——下品生觀之下品下生
壬三、下品下生
標名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那麼下品下生的人,他作不善業,有很多的重大過失,比方說五逆十惡──五逆:在整個有為的造罪裡面是最重的,就差沒有毀謗正法而已,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十惡業是身三、口四、意三,他不但是造重大的五逆十惡罪,乃至於具諸不善,有很多身口意的過失。那麼這個愚痴顛倒的眾生,以罪業之故,應墮惡道,經歷多生多劫無間地獄的痛苦。《楞嚴經》說:造五逆的重罪是要墮無間地獄的。
關於無間地獄我們解釋一下:無間地獄又叫阿鼻地獄,是說這個人造的罪業太深了,在所有地獄裡面是最重大的。為什麼叫無間呢?它有五種的無間:
第一個、趣果無間。就是這個重大罪業的人,臨終的時候沒有經過中陰身。世界上有兩種人死的時候,不用經過中陰身:第一個大善之人,他的善根很快成熟,臨終的時候正念又很清楚,來生要去哪裡也很明確,所以不需要經過中陰身,直接從臨終的正念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大善之人沒有經過中陰身的停留。第二種人是大惡之人,他是臨終的時候直墮阿鼻地獄,沒有經過中陰身。那麼一般人,他的中陰身是七天一死,七七四十九最多四十九天一定要投胎。那麼墮無間地獄的人,他趣向果報是瞬間的。
第二個、身形無間。這是說地獄眾生之身形與地獄之大小相同而無間隙,地獄有多大,你身形就多大,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感覺,身形無間。
第三個、受苦無間。所受的痛苦沒有休息的,其他的地獄受完苦,有暫時的休息,這個無間地獄,從白天到晚上從來沒有休息,它的痛苦是相續的。
第四個、命根無間。這個人一天當中萬死萬生,死了之後一陣清涼風吹過來,他又醒過來,醒過來繼續受刑,那麼折磨到死,之後又醒過來,所以他的命根無間。
第五個、經劫無間。他經歷的時間也是沒有間斷,這個地獄已經結束了,還要轉生到其他地獄去。
雖然這個人造了五逆罪,當然是要墮入無間地獄,但是這個人有善根,所以臨終的時候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看第二段: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像這樣造五逆十惡的痴人,臨命終的時候,這個人也是有福報力,遇到了大乘的善知識,為他宣說三件事情:
第一個種種安慰,善知識先安慰這個人。因為這個人造了罪業,臨終肯定會躁動不安,非常的恐怖、不安。那麼他是怎麼安慰呢?古德解釋說:應該是開導他──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雖然造惡業,但是真如本性並沒有失掉,引導他去憶念真如─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先把他的心安定下來。
第二個為說妙法,這個妙法是讚嘆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不可思議。看後面的經文,應該是讚嘆──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憶念一句佛號,就能夠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名以召德。
第三個要他實際付出行動,趕快憶念佛陀─教令念佛。
此時,這個人為痛苦所逼迫,罪業已經起現行,來不及憶念佛陀了,善知識告訴他說:如果你不能憶念佛的功德、不能憶念佛的光明,沒關係,你就稱念佛號。這個臨命終人,在緊急情況,至誠懇切的稱念佛號,念念相續,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皈依,那麼在稱念佛名的過程當中,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個地方,生命的反轉是來自於臨終善知識的開導。對於臨終的開導,我們也跟大家說明一下。那麼臨終開導,講得最完整的就是印光大師,他提出臨終三要:
首先,我們到臨終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你最好對這個亡者要有所了解,一般來說,一定要他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尤其是厭離娑婆更難,因為他在娑婆世界待太久了。
如果說這個人是福報很大的人,今生快樂的時間多、痛苦的時間少,那麼他臨終一定會貪戀娑婆,這時候你用無常觀來對治,無常觀是專門對治這些福報大的人──人世間本來就是暫時的、緣生緣滅的,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的,你現在因緣結束了,不要老是活在過去,你要往前看,要活在未來,來生去哪裡比較重要,不能再回憶了,要趕緊往前走!所以要是遇到福報大的人,他肯定是捨不得放下今生,必須用無常觀破他的執著。
但相反的,如果這個人一生當中,身體也病痛、子女也不孝,受諸痛苦,他今生的痛苦吃得很多,那不要用無常觀了,直接用苦諦觀,跟他說:你今生吃了這麼多苦,來生還要走一次嗎?直接用苦諦觀來開導他,讓他往前走。
如果這個人他今生有重大的罪業,那只有一個方法,先講無生──觀業性本空。我們看善知識的開導,遇到罪重的人都是先開導無生觀: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業也是因緣所生法,你要先把罪業放下,到極樂世界再去處理,這個時候不能再憶念罪業了,應該憶念真如本性,先把生命歸零,今生做對做錯都要放下,先找到你的家。讓他安住在一念清淨本性,這是針對臨終造罪很重的人。總而言之,你要善巧開導安慰,讓他對極樂世界提起信願。
第二個,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以印光大師的意思分成三班,一班念兩個小時換班,斷氣後開始算起念八個小時。
第三個,切忌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臨命終的人,是在床上往生也好、在椅子上往生也好,他是什麼樣的姿勢,你都不要去動他。不要說要把他弄好看一點,不要這樣,你多事,因為你一搬動,對他來說會產生干擾。所以不要去搬動、也不要在他面前哭泣,免得破壞他的正念跟善根。臨終的人最怕起攀緣心,《楞嚴經》說:一念動,無量無邊的生死等著你!他好不容易把心調整到最好的狀態,已經給他善巧開導、佛號也相應了,這個時候他剛進入彌陀的光明,如果你在他面前哭泣,又讓他從佛號裡面出來,就開始仁者心動,那前面的開示通通白費了。所以你要哭泣就到隔壁去,不能在他面前哭泣。
我們來回憶一下,前面的第四十頁第四行,說: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蓮華中。後面都有講到一念頃、一瞬間,就是說臨終的正念,必須有兩個條件才能夠成就往生:第一個無間念─相續,中間不能有妄想插進來。第二個無後念,臨終一念,驀直而去,永無後念。換句話說:這個正念,要一直相續到往生才可以,中間不能有人來破壞他的正念,否則就前功盡棄了。必須是無間念、無後念,這是往生的兩個重要條件。
看最後一段,往生之後的情況:
舍報往生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臨命終人,他在臨終的時候,應該是地獄之火也現前了,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開始迴光返照──憶念真如本性、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心中的正念現前,整個攀緣心通通放下,不動了。一方面消除重罪,一方面見到了彌陀的功德現前,他見到金蓮華,就像太陽一樣大,安住在這個人的面前,很清楚分明的現前,這時候,於一念頃就往生到極樂世界。
華開遲疾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往生到極樂世界,先待在蓮華當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才開。這個時間也不算短,但是在極樂世界的蓮華中,沒有生老病死的折磨,身心安樂,就在那個地方修學佛法。
華開得益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總結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滿十二大劫,蓮華開了之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大悲音聲來開導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的真實相,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以無生的智慧觀察業性本空,來滅除他的生死重罪。這個人聽了之後,起大歡喜;就是這個人業障已經消除了,所以會法喜,即發無上菩提心,是名下品下生者。總結:這是下三品往生,第十六觀。
下品下生者,以世間的標準,算是一個最大的惡人,造了五逆十惡罪。我看古德的批註上說:大乘經典有很多不思議的境界,但是讀完大乘經典,最讓你感到震撼的是《觀經》的下品下生。他不是覺得不思議,而是覺得很震撼,這個人造了這麼重大的五逆十惡,竟然臨終一念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憶念佛號,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以十法界來說,這個人等於是從最底層的地獄法界,直趣到佛法界。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是成佛,你永遠不退轉,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成佛而已,不可能再墮落到凡夫,也不可能墮到二乘。所以觀經的下品下生,等於是從地獄法界,直接把他拉到佛法界去,令人不可思議。那麼這當中是什麼理由呢?我們等下一堂課,再把它說明清楚。
【116】我們都不是一般人喔!
(卷二十)
上一堂課講到下品下生。
善導大師對於觀經的九品,他認為這九品差別是如何形成的?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以善導大師的看法,事實上九品往生的行人,都是具足大乘善根、淨土善根的人。
什麼叫大乘善根?就是這個人懂得正念真如,因為經常的憶念──真如本性本自清淨,所以知道生命本來是沒有煩惱的。本來沒有這個觀念很重要,如果我們本來就有煩惱,那問題就很嚴重了,我們就很難超越它的系縛。所以我們看《楞嚴經》說:即便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生死中打滾這麼久,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猶如虛空這麼多,憑什麼在臨終的時候,短短的時間裡憶念佛陀就能夠往生?因為它本來就沒有!
我們的真如本性──本自清淨,沒有煩惱、沒有罪業、沒有生死的果報,完全是一念的妄動,然後把這些事情虛妄的創造出來,所以我們修行只是還他一個本來面目而已。這事本來沒有,是自己捏造出來的,就像做夢一樣,夢裡明明有六趣,你在夢境當中看到很多情境,醒過來什麼都沒有,做夢前沒有、醒過來也沒有,這中間只有過程,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如此而已。
本來就沒有這個思考,對於大乘行者,特別是臨命終人非常重要。正念真如,這個就是你的善根,你有這樣的覺悟、這樣的思想,對你生命的反轉力量越大!
你看有些人,同樣有這樣的煩惱跟罪業,但是他很快就能從煩惱中跳脫出來,有些人卻依舊跳脫不出來,就是善根不夠。煩惱一活動起來,一定把他折騰得精疲力竭,要拜幾部的八十八佛、持多少咒,才有辦法慢慢慢慢的消減。有些人一念之間轉過來,就跳出來了,善根深厚!好比獅子奮迅三昧,獅子王奮起之時,其勢迅速勇猛,水溝再怎麼寬,它一下子騰空就躍過去了。所以在處理障礙的時候,你的善根很重要,般若善根栽培得深厚,就容易超越這些障礙,這就是大乘的善根。
其次,是對阿彌陀佛強烈的皈依──淨土的善根。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真實的順從本願,相信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把所有的妄想、執著通通放下,身口意全交給阿彌陀佛,看你有沒有這種決心,這也是一種善根。這個不是盲目,而是一種智慧的勝解,必須長時間的學習才有辦法做到。對於佛陀的信任,就是把你的身口意全交給佛陀、交給阿彌陀佛,那不是衝動,是從智慧的學習,而得到堅定的理解,發自內心的信仰與願望,這也是善根。
你看有些人偏於空性,大乘善根強,就像《中觀》的學者,他就是觀一切法空,但是不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偏於有相的人,他容易執著,就很難正念真如。淨土宗是又要觀一切法空,安住真如,又能夠從空出假安住佛號──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真空妙有。所有善導大師才說: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淨土善根也具足。
那為什麼有些人是上品,有些人是下品?但以遇緣不同。有些人剛開始學佛,就親近大乘道場、學習大乘佛法,就能夠把他過去的善根啟發出來,走上大乘之路。有些人因緣不好,從小就沒有遇到佛法,所以善根暫時被遮蔽了,就造業了;等到臨命終時,才遇到善知識為他開導,是這樣子。善導大師認為這些人通通具足善根,只是一時的因緣不同,而產生九品的差別,這是善導大師的看法,這種看法和解釋是比較合理的。
【117】下品往生的,沒有一個人是毀謗正法的!
最值得我們去關心的是下品下生造五逆十惡的眾生,他是臨終的時候,才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為什麼在這麼短時間當中,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反轉呢?正如智者大師在《觀經疏》上說:云何臨終少時心力,能勝終生的造惡?那麼知禮大師(他取天台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極力研究其中深奧的義理)約猛力心解釋說這當中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遇值善友:因為他福報大,遇到善知識;善知識有方便力,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幸遇善知識從旁的開導。
第二個、為苦所逼:通常沒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就會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但是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會開始去迴光返照、自我反省,就會把善根激發出來。
他在痛苦的逼迫之下、又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就讓他完全的相信──隨順大乘的法流、隨順淨土的法流,然後光明的心馬上現前,他就往生了,是這個意思。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綜觀下品下生造了五逆十惡,這個人非心性之極致,彌陀之大願,持名之奇勳,何以有此!是說這個人造了五逆十惡還能夠往生,那豈不就是:心性的功德顯現、彌陀大悲的願力加持、乃至於念佛的這種功德力!最後會歸到三力──心力不可思議,他這一念心跟真如相應了,法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三力不可思議,而產生反轉。
不過,這地方我們要注意:我們看《觀經》下品往生的,雖然全都是造惡業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毀謗正法。換言之,你的身口意可以有過失,但是不能邪知邪見。如果你心中充滿邪知邪見,那就沒辦法得到法益了,開示也沒有用,所以破戒還有救,破見就完了,無法成道!
如果你有一些過失,那麼你臨終的時候至誠懺悔,都還可以反轉;但是你邪知邪見,你就不受教化,這時候就沒辦法了;所以《觀經》的下品,必須遠離毀謗正法這方面的過失,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
【118】生命是我們自己畫出來的,當然也可以把它擦掉重畫!
乙二、明利益
乙二說明它的利益。佛陀講完《觀經》之後,有哪些人得到利益?我們看當機眾所得之利益,有三個層次:
證無生忍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最上品的是韋提希夫人,因為她大乘善根深厚,所以世尊宣說十六觀行跟九品往生之後,韋提希與五百侍女,當下都見到極樂世界的廣長之相。其實在說法之前,佛陀曾經顯現給她們看,但是那時候不是那麼的廣大、詳細,聽完《觀經》之後,所見的更加莊嚴,而且還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莊嚴之身,於是心生歡喜,嘆未曾有,便豁然大悟,逮無生忍。這是指韋提希夫人成就了無生法忍,韋提希夫人的善根也是不可思議。
成就往生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而且這五百侍女都發無上菩提心,發願往生到極樂國土。世尊為她們一一授記,將來皆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之後,能夠成就諸佛現前三昧,在定中經常能夠見佛、聽聞佛法,即便這個人沒有生長在佛世,隨時都能跟佛陀見面請法。
發無上心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無量諸天,聞佛說法,也都發起無上道心。
換句話說,大眾聽完了觀經之後,有兩種情狀:第一個,不能夠修習理觀的,知道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無比殊勝,對比娑婆世界的過失,從事相的對比而發起菩提心、生起願往生的心,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從觀經當中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本來清淨的,本來清淨怎麼有十法界?生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是你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你作錯誤的想像、作五欲的想像,你把三惡道創造出來;你是作一些人天善法的想像,你把人天安樂的果報創造出來;你在生命當中經常作苦、空、無常的想像,你把偏空涅槃創造出來;你經常生起菩提心、六波羅蜜的想像,你把佛菩薩的法界創造出來。所以生命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這樣子,後來因為仁者心動,看你往哪個方向動,往好的方向動,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往壞的方向動,叫做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
所以《華嚴經》上說:我們的內心就像一個工畫師,可以畫種種五蘊現象。生命是你自己畫出來的,當然你也可以把它擦掉重畫。為什麼可以擦掉?因為本來清淨,所以可以擦掉。我們一定要有理觀的智慧,才有辦法會事入理而證得無生法忍。我們看本經,事相講得多,描繪出整個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但是韋提希夫人卻證得無生法忍,因為她能夠把事相的因緣法,回歸到一念心性。
【119】蕅祖說只有皈依在阿彌陀佛的座下,萬牛莫挽!
甲三、流通分
流通分當中分兩小段:乙一、於王宮佛自囑勸;乙二、回靈鷲阿難備述。一個是在王宮時的流通;第二個是回到僧團靈鷲山,又重複的說明。先看在王宮佛陀的勸囑:
列名教持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佛陀說完本經之後,阿難即從座位上站起來,頂禮佛足,請教佛陀說: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提出了三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問題,也就是當何名此經?是說:這部經應如何給它安立名稱來流通?當然包括此經的因地修行和果地功德,就是這部經的修行之要,還有應當如何來受持?
一般一部經都有它的因和果,佛陀在講這部經題的時候是兩部分:一個是從因地來發明;一個是從果地的功德來發明。
一、在因地上:這部經叫做《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主要是在觀─就是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但是這個地方是以正報為主─無量壽佛,是以主人來攝受眷屬,所以叫《觀無量壽佛經》,這是從因地來修觀。這種修觀當然不是在事相上攀緣,是要藉假修真,從觀想當中,培養我們的信願。
二、《淨除業障,生諸佛前》。這是從果地來取經名的。
如果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的功德,或者是在憶念佛號的時候,你有很堅定的信心,你相信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你有這樣的信仰,就能啟動佛陀消業障的功德,但是不一定能往生。如果你在信心當中又有願力,一定要往生,那就可以生諸佛前。所以,我們在憶佛、念佛的時候,你內心兩個善根都要具足:第一個啟動信心,淨除業障;第二個啟動願力,生諸佛前。早期很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你看天台宗的五停心觀─多障眾生念佛觀。他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遇到障礙,求佛力幫他消業障,那只是啟動信心,淨除業障而已。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要好好受持,不要把它忘失了!
舉益勸修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如果我們能夠依此十六觀,來修學念佛三昧,現生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當然這個見,不一定是說用眼根去見,彼此的心心相應也是一種見;以及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二大士,就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或者說相應也可以──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若善男子、善女人,單單聽聞到佛名和二菩薩名,就能滅除無量劫的生死之罪。不過這個但聞,一定要有信心─深信不疑、受持不失,才能夠達到滅罪的目的。如果聽了之後沒有信心,阿彌陀佛對你就沒有加持力了。
何況憶念,何況時常憶念祂的功德、產生願力,那就不只是消業障了。就是說:你能以信心來作觀想、又能夠以願力來引導,那就是了生脫死、往生淨土了。一個人能夠念佛,當知此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華;芬陀利華是一切華當中最為殊勝的白蓮華,特別的清香、特別的清淨。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為其同參道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不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作他的道友,佛陀並為他授記,這個人決定可以成佛,坐菩提道場,而且現世已經生在諸佛之家,身為佛陀的弟子,遲早要繼承佛位的。
這一段經文,有一句話蠻重要的,說: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華。其實大乘佛法,你發了菩提心,有很多選擇,可以選擇唯識、天台、中觀,各有各的方便門,都能夠了生脫死。但是這個地方,就有它現實的時代背景,如果你是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環境的干擾少,壽命又長、善知識又多,那麼淨土法門的重要性,就不是那麼明顯。比方說消業障,你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消業障,念地藏王菩薩也可以消業障,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法門就有它的特色,它可以幫助你離開五濁惡世,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
愈到末法時代,環境的干擾越厲害、人心越不安穩,淨土法門顯得愈重要!
淨土法門是解決危機的最佳法門!愈有危機的產生,淨土法門愈重要。就像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三界火宅,現在這個火已經燃燒了,誰都不能倖免,趕緊跳出去只有淨土法門,其他都不行!
你讀讀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最後那一段開示,蕅益大師什麼法門都嘗試過了。他剛開始參禪──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大師二十五歲出家,二十六歲就開悟了,開悟之後學天台宗,修天台止觀、誓證無生法忍,後來失敗了。到晚年的時候,生了一場重病,把他折磨得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只有含淚念佛。這個時候他知道完全靠自力消除無始的罪障,沒辦法!開始思考──佛陀有那麼大悲願,我為什麼不靠佛力?我憑什麼要靠自己的力量?他開始思考他力的問題了。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研讀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後半段很感人,談到他修學過程的心路歷程──他剛開始對自己也很有信心,相信心力不可思議,其他都是假的;但是了到晚年,發覺完全靠心力不夠,應該把佛力也引導進來,兩個缺一不可。所以愈到末法時代,你就會了解到彌陀本願的重要性,因為現在修什麼法門都跳不出去,你能夠選擇的越來越少。第一個、你的根機本來就不好,生長在末法時代,一定是善根有問題。第二個、大家都放逸,你說眾人皆醉我獨醒,很難吧!好比一個家庭六個人,五個人都在看電視、都在放逸,唯有你在那邊打坐,一定有問題,會受影響。因為整個大氣氛是這樣,你不可能離開這個氣氛,你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是放逸的。
末法時代,雖然你很努力求進步,但是環境會把你拉下來,這叫進三步、退兩步;要是沒有做功課,那就退三步了,因為整個大環境是往生死方向在流轉。你看到的、聽到的,六塵通通是牽導你往生死流轉,你唯一的淨化方式,就是進入佛堂,短暫的時間跟三寶結緣。一離開佛堂,就如懺公師父說的萬丈紅塵,你說我百華叢里過,片葉不沾身,很難!所以末法時代,你肯定會受影響,因為你旁邊的人都是這樣子。
在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那淨土法門就是唯一的方法。不是只有消業障,至少臨終的正念我做得到;雖然沒辦法做到業盡情空,但是以我的善根力,臨終的時候保持正念,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以心力啟動佛力,往生到淨土去,到了淨土再來處理生死問題,這是末法唯一的選擇。
聖道門我們能夠去修的,大概蕅益大師都修過了,蕅益大師他什麼都修過──持咒也持過了、參禪也修過了、天台止觀也修過,最後晚年的時候,他說只有皈依在阿彌陀佛的座下,萬牛莫挽,一萬頭牛也不可能改變他的心意!蕅益大師他那份的堅定跟皈依,都示現給我們看,該走的路他都走過了,繞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阿彌陀佛,而求生西方。所以說,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講到末法時代,這句話就更重要了,因為你沒有其他選擇。
結示付囑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最後,佛陀再次的勸諫阿難:你要好好的受持這些話。其實這個受持是語,應該是指前面的十三觀──觀想;能依本經觀想,等於是受持無量壽佛名。
這裡我們解釋一下:在佛法當中,經常說什麼即是什麼,比方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這兩個法是不同的,但是兩個可以互相融通。就是說:這一切的色法,它的本質是畢竟空──色即是空,叫緣起性空;雖然是畢竟空,你用因緣、業力來薰習它,它就會出現十法界染淨的色法──空即是色,所以色、空二法是獨立的,但是可以互相融通,叫做即。
同樣的道理,持名跟觀想也是可以互相融通──因為你在觀想的時候,可以加強你的信仰、加強你的願力,可以充實這句佛號,那麼你在念佛的時候,心保持清淨,也能幫助你觀想,所以這兩個是相互融通、相輔相成的,叫做念佛即是觀想,觀想即是念佛,兩個可以互相幫助。
【120】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
乙二、回靈鷲阿難備述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佛步空還,第二個阿難重述。
丙一、佛步空還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
那麼佛陀當初是以神通力來到韋提希的宮殿,因為當時韋提希夫人被關起來,講完之後,佛陀是足步虛空回靈鷲山。因此有人問說:佛陀為什麼不走大門?古德說:因為佛陀要保護阿闍世王的善根。因為阿闍世王這個人是有大乘善根的,他後來也懺悔了。但是這個時候阿闍世王正在起瞋心,他把母親關起來,要是看到佛陀來說法,會毀謗佛陀,對他以後不好,所以佛陀沒有經過宮殿的大門,是為了保護阿闍世王的善根。
我們看最後一段,阿難尊者回到僧團的重述:
丙二、阿難重述
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阿難尊者聽到這些開示之後,回到靈鷲山,再為大眾師說一次。所以前面的經文有如是我聞等等,其實是阿難尊者重說此經。換句話說,觀經等於是講了兩次:第一次是佛陀在韋提希夫人的宮殿裡,親自講的,第二次是阿難尊者回到僧團,再為大家重述一次。
這時候無量諸天、龍、夜叉,夜叉是一種鬼,叫疾行鬼,福報比較大的是空行,在空中飛,福報比較差的在地行,有空行夜叉跟地行夜叉,這些都是屬於護法神,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智者大師說,為什麼皆大歡喜?因為聽聞佛法感到受益,有滅惡生善一種清淨的功德,所以產生法喜。
整個經文已經講完了,最後我們做兩個總結。
肆、結示勸修
一、自他不二
第一個,淨土法門的感應道交是一種自他不二法門。淨土法門在臨終的時候,之所以能夠把一個生死罪障凡夫,救拔到一個清淨的國土,完全靠兩種力量:
一、能念的心不可思議:心中的信心跟心中的願力不可思議。二、彌陀本願的攝受:特別是第十八願,或者是第十九願這兩個,這種蒙彌陀本願的攝受,產生感應道交,如水中之月,月亮比喻佛陀,我們自己的心水也要平靜,月亮的光明才能映上去,這叫感應道交。
淨土宗的傳承,主要有兩派:一派比較強調佛力不可思議,比方說善導大師,他是強調順從本願。另外一派是智者大師《觀經疏》,強調心力不可思議,用一心三觀來栽培善根,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我個人認為蕅益大師比較中道,他的《彌陀要解》把心力跟佛力兩個結合起來,他覺得念佛人:能念的心不可思議,你為什麼能產生反轉?你內心當中有真實的善根。第二個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但是如果你善根不夠,佛陀也很難救拔你。
不過,從修學次第來說,初學者先相信佛力不可思議,我覺得初學者拜佛、念佛很重要,事修很重要。在每一個禮拜當中,身口意的觀想憶念,念念之間,讓你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很重要的感情很重要,拜佛。
你剛開始先用善導大師的方法,信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量劫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的因緣,相信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一定可以救拔你,剛開始可以把重點放在他力。但是慢慢、慢慢修習佛法之後,就要知道,其實你內心的善根力也不可思議,也有滅惡生善的效果。先從佛力來培養信心,然後再把自己的心力提升起來。總而言之,你臨終的時候,兩種力量都要現前:第一個心力要現前,正念要分明,第二個你要憶念佛陀,兩個都缺一不可。
【121】我們來生所有的希望就靠這句佛號了!!!
二、顯示深益
淨土宗的整個修學重點,印光大師說就是在這句話。那麼他的因地是憶佛念佛,果地就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跟佛陀產生一種感應道交,乃至於心開。心開包括現世,現世為什麼說心開呢?就是淨除業障,如果你被業障包住,心就不開了;那麼來世生諸佛國,華開見佛悟無生,也叫心開。
淨土宗它是一個他力法門,就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雖然我本身沒有香氣,但是經常接觸香氣,身上就會有香氣。所以它的因地很重要,就是憶佛跟念佛。當然《阿彌陀經》偏重於持名、偏重念佛,本經偏重憶佛,其實這兩個很難分開。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是一種止,佛號提起時,我們說行起解絕──不能有任何的妄想。提起佛號的時候,佛號生,一切法不生,生命當中只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存在,必須把你的生命融進去。這個時候你動任何的念頭、想法,都叫做妄想,包括起善念也是妄想,我很多事沒有做─打妄想,沒有順從本願,所以念佛它是一個止的功夫。
但是,我們的善根怎麼栽培?那就是觀、就是憶佛──觀其相,念其德。這句佛號跑到我們的心中,對每一個人的加持完全不一樣,就像同樣一個月亮,每個人拿不同的臉盆,它映在臉盆上的亮度也就不一樣,關鍵是你對這句佛號的勝解力。
比方說這個佛像,你說它有沒有加持力?答案是很難講!對不對。你要是不相信它,覺得它沒有加持力,它就沒有加持力,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你說這個佛像是個木頭,對你來說就是個木頭;如果你說這個佛像有無量的功德,你去禮拜,祂就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能夠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祂就可以跟你感應了。
其實阿彌陀佛名號,對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力量,我們自己的準備也很重要。有些人念佛消業障,但是無法往生;有些人念佛既消業障又往生,因為他有信心、有願力。我們要知道:一個人會產生強大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那是要有勝解力的。所以你憶念佛陀的功德、憶念淨土的莊嚴,這個對你來說是一種栽培、累積善根的力量,也就是你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接觸的時候,你本身有多少善根,阿彌陀佛就給回應你多少。
我不知道諸位提起佛號時,這句佛號對你有什麼樣的意義?而你對這句佛號的勝解力有多少?我們舉一個例子:經濟學家說一個人要有錢,除了佛法說要有福報,但是有福報也不一定表現在錢,有些人是拿去買房子,對不對?他說一個人要有錢,有一個重要的條件,什麼條件諸位知道嗎?你要喜歡錢!真的!你不喜歡錢你就沒有錢。經濟學家做了很多研究,發覺這個人對錢要有很多的憶念──他必須把他的理想跟錢做一個聯結,叫功德聯想。就是我想要個房子。為什麼你有房子?因為有錢是吧!我想要有個車子。為什麼我有車子?因為有錢!我希望做很多慈善事業,為什麼?能夠實踐我的理想、提供一個很大的講堂,讓大家來聽經;而且我要建造一個很大的養老院,讓老人能得到安穩的照顧,為什麼?因為有錢!
總之,你必須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憶念都跟錢聯結,你就會有錢!這樣你對錢才會產生意樂,對不對!如果你對這個錢,沒有產生聯想,那它只就是一張紙如此而已。所以錢在你生命當中所產生的力量,就看你怎麼去憶念它的功德。
佛號亦復如是,對一個沒有學佛的人,念佛只是一種音聲而已,對他來說,果然只是一個音聲。反之,如果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多了一種聯結,南無阿彌陀佛表示什麼呢?表示來生不墮惡道,這個很重要。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罪業,但是我們不墮惡道、身心安樂、國土莊嚴;你看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衣食自然,你不用為衣食而奔忙。你看你一生當中,最美好的精神體力幹什麼去了──工作。為什麼?為了掙錢沒辦法,為了要生活。所以在娑婆世界,你大部分的精神體力都去工作,只有少部分的時間拿來修學佛法,為什麼?為了衣食,所以衣食自然很重要。然後五種神通,到了極樂世界,它給你強大的果報體,能夠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最後壽命久遠,不會因為死亡,讓你的善根產生中斷。
你必須把你生命當中,最美好的願景,跟佛號做結合,因為只有佛號可以幫助你完成所有的理想!
這個時候你打佛七,佛號就不容易丟掉!為什麼我們佛號念一念就會丟掉?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它跟你沒有密切關係,如果你認為佛號對你來說可有可無,有它你覺得很安穩,沒有它好像也可以,那你佛號就念不好,因為可有可無是吧!
如果你把來生所有的希望、所有的願景,都跟佛號聯結,心想只有佛號才能滿足你來生所有的希望,這個時候佛號你就再也丟不掉了!丟掉了,你一定把它拉回來。因為它是你唯一的希望,離開了佛號,你就是一個標準的生死業障凡夫,來生就不知道要隨業飄到哪裡去,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完全做不了主!你來生所有的希望就靠這句佛號,也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本命元辰!這對你就意義重大了,因為它代表你來生所有的希望,這就是憶念!
所以,你不是只有聽其聲,你還要念其德,憶念它的功德。當然念其功德平常就要念好了,當佛號提起來的時候,所有的妄想都要停下來,但是平常必須要透過憶念來栽培──你對佛號的皈依,所以說憶佛、念佛是相輔相成的!
【122】在家居士認真念佛,可以證得上品上生嗎?
上課提問:
問:請法師慈悲,我們如何判斷亡者是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往生極樂世界,他一定要見到蓮華。他可能沒有見到佛陀,你看《觀經》下品沒有一個見到佛陀的,當然有人說佛陀還是來了,是你沒有看到,也可能!反正臨終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見得到佛陀,但是一定要見到蓮華,這個是共同的標準,蓮華要現前。
問:請師父慈悲開示,阿難尊者見佛相好而出家修行,與觀經的修行方法藉相修心有何不同?
答:阿難尊者他看到佛陀相好的時候,他是向外攀緣,他沒有說佛陀為什麼有這個相好,他沒有把這個相,會歸到內心去,是攀緣佛陀的相好。所以佛陀訶責他,沒有迴光返照,他這個心出去之後,無不從此法界流,少一個無不還歸此法界。
你這個心放出去之後,要拉回來,要藉相修心──藉布施的相,啟發布施的善根,雖然說我們本來就有布施的善根,但是還是要靠布施的相,來啟發我們的善根,透過忍辱的相,來啟發我們內心當中包容的善根──你要藉相,還要回過來修心。
你現在必須把修善提升到善根,修善是一時的,你也可能偶而去修善,但是你不可能產生一種咒願力──我一定要怎樣,那就是一種善根了。佛弟子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別,慈善家是個好人,我們是一個道人。好人跟道人都可以修善,但是我們是依止內心的勝解跟願望去修善,是用這個修善來開顯自性的功德,叫藉相修心。
不管別人同意我修善也好、不同意也沒關係,反正人生就自我完善,我對我自己負責,這是佛弟子。那麼慈善家,他是把善法當真的一樣來看待,他是攀緣外境而生起善念,然後心境和合、產生善業如此而已,他不能夠回歸到內心去。當然這個因地不同,緣起法的結果就不一樣,一個是走上菩薩道,一個是走上人天道,因為心態不同。
問:請問法師,在家居士認真念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可以證得上品上生嗎?之前聽說上品上生要出家才可以。
當然這有兩種說法,有一種人說出家才可以上品上生,有一種人是覺得不需要。但是我們從《觀經》來看,這跟出家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其實從緣起來看,你現什麼相不是重點,臨命終的時候,你的功德是那一念心,那一念心現出來是善根,是什麼樣的善根?是人天的善根,有人天的思考、二乘的善根、或者大乘的善根、或者淨土的善根,那一念心現前,臨終最重要,這叫臘月三十算總帳。當然臨終的正念是平常累積而成的,那麼這個跟出家沒有直接關係,當然出家環境比較好一點,如此而已。但是你要會修行,把人生當作歷練,那就很難講,在家居士修得好的也是很多,就看你對人生是怎樣的態度、怎麼去歷練。
【123】蓮華經七日乃開,這七日是不是人世間的七天?
問:蓮華經七日乃開,這七日是人世間的七天,還是極樂世界的七天?
答:古人有兩種說法,有人說這個時間相是極樂世界的相狀,有人說這時間相是人世間的相狀。因為極樂世界一天,我們人世間就一個小劫,那就很長。會性長老說,這個一天是指人世間的一天,他說得很有道理。他說佛陀今天是在娑婆世界說法,為娑婆世界眾生說法,怎麼可能拿極樂世界的相說給你聽,還讓你去換算是吧!祂為眾生說法,肯定用你能夠接受的時間相,我覺得會性長老講得有道理,他的批註說得合理。今天當機眾是誰?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是生長在哪裡,娑婆世界,那當然是用娑婆世界的時間相,這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這裡面蓮華的時間,全部是娑婆世界的時間,如果是極樂世界,還要乘一個劫,那就不得了,但至少他不退轉,是不是?好過在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流轉以後,你不曉得來生要到哪裡去,你也不知道,你也做不了主,隨業流轉,可能造了罪業就到地獄去了。到地獄去的時候,那時間很長,地獄那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出來的時候阿彌陀佛的法門沒了,那你就等下一個阿彌陀佛發願,那要等很久。
什麼叫末法時代?他的生命是往壞的方向走,什麼意思?就是說你今生不出去,你來生更難出去。你今生用六分修行的力量,你來生要用八分的力量,因為生死的干擾越來越厲害,所以不要寄望於來生,來生會更好這句話不是真的,來生不可能更好,是更糟糕。因為佛陀預言它是減劫,越來越糟糕,就是生死的業力越來越強,魔強法弱,啟發你善根的因緣越來越少了,啟發你煩惱生死的力量越來越大了。
問:那麼在蓮華當中念佛之後,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答:聽聞大乘佛法!當然是念佛、念法、念僧!在極樂世界的蓮華當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你在那個地方修學佛法,至少不退轉,不墮到惡道去。
問:當我們面臨不同境界的考驗時,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的心,不陷於憂悲苦惱的深淵當中,可以安然面對?
答:當然是佛法,因為它有安住力跟調伏力,我覺得安住力很重要。你的生命是不是真實的安住,云何應住?我們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你要是沒有安住,內心當中沒有一個住處,那別人一刺激你,你就心隨境轉,這很正常。因為你心中沒有家,風可以刮你、太陽可以曬你、野獸可以去干擾你,因為你內心沒有保護傘。那麼內心的安住有兩個:
第一個你的理觀強,以真如為住,以一念清淨心為住,人生本來沒有,最後也沒有,只有歷練的過程,生命總是會過去的。這是利根人,以真如為住。其次,如果你覺得理觀太高,那也沒關係,就以來生為住──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你不能把生命住在今生,你把人生當真,那就完了。這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你活得很認真,就很難解脫痛苦。我現在活得不好沒關係,多想想未來,我來生會怎麼樣,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這是淨土宗的人生觀。你為什麼而活,你是為來生而活,一個人要減少痛苦,必須把心抽出來,放到來生。如果你住在今生,你就很難避免痛苦,那人生酸甜苦辣,你都要承受,就看你的心住在哪裡。
雖然我們過去生造了善業,但也不是完全造善業,是不是?偶而也會造惡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就有問題。但是人很奇怪,就算十天裡面有九天活得很快樂,只要有一天很痛苦,就會永遠記得那個痛苦。所以人生十件事,只要有一件事不滿意,你痛苦大概就很厲害,所以福報越大的人,他的心就越脆弱,所以你說那我要避免痛苦,我一直造善業,沒有用!解決痛苦絕對不是靠善業,是要靠智慧,用善業力解決不了的!
意思是說:想要減輕痛苦,你的心態很重要,不能把生命當真,不能把心住在今生,今生只是過程,你是為了要到淨土去,才有今生的。總之,你必須要把執著拿掉,安住在空性、安住在淨土;第一個活在真如,第二個活在未來,這就是你的心態,這很重要!你心住錯了地方,你的人生就會有不同的相貌──心態會決定你的狀態,這句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