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佛遺教經講記


時間:2018/10/9 作者:阿飛

佛遺教經講記目錄

淨界法師講述

佛遺教經講記(01)………… 第 001 頁

佛遺教經講記(02)………… 第 010 頁

佛遺教經講記(03)………… 第 018 頁

佛遺教經講記(04)………… 第 026 頁

佛遺教經講記(05)………… 第 035 頁

佛遺教經講記(06)………… 第 043 頁

佛遺教經講記(07)………… 第 051 頁

佛遺教經講記(08)………… 第 061 頁

佛遺教經講記(09)………… 第 069 頁

佛遺教經講記(10)………… 第 077 頁

佛遺教經講記(11)………… 第 086 頁

佛遺教經講記(12)………… 第 094 頁

佛遺教經講記(一)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六個講次,跟大家共同學習《佛遺教經》。在正式講這部經之前,我想先簡單的說明本經的特色。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在學佛的過程,剛開始是皈依三寶,也就是說我們仰仗一份清淨的信心,相信三寶是無所不在的,也相信三寶能救拔我們,所以剛開始我們是皈依三寶。第二個是修學佛法,我們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根基的法門來修學。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基本上是為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雖然我們在學佛過程當中,我們希望能離苦得樂,但是我們冷靜的去回顧我們過去的生命,我們感覺到我們的生命當中痛苦時間多,安樂時間少,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還是安住在苦多樂少當中。這就表示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沒有真正的找到離苦得樂的根源,也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只是在一種表相的儀軌上的修學,沒有真正的理解什麼是離苦得樂的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痛苦不能消失,安樂不能生起的主要理由。

什麼才是離苦得樂的主要因素呢?這當中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業力。當我們依止貪瞋痴煩惱所發動的罪業,這樣的罪業會召感痛苦的果報;那我們依止這種清淨的慈悲心,所發動的這種身口意的善業,就會在生命當中召感安樂的果報。所以我們要離苦得樂的第一個條件,就必須要透過持戒修福,使令我們的色身離苦得樂,所以我們要離苦得樂第一個呢要注意我們身口意的造作,也就是我們的業力。

第二個因素:愛取煩惱。我們這一念心跟這些痛苦果報或安樂果報接觸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盲目顛倒的執取,由於這種執取就產生一種內心的痛苦。不管這個果報是快樂的或者是痛苦的,只要我們產生了愛取,這個果報就會帶給我們內心種種的憂懼跟種種的苦惱。所以在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我們要應該透過持戒修福使色身離苦得樂,進一步的修學止觀,使令我們內心離苦得樂。也就是說,我們如何能夠正確的修學戒定慧,來消滅痛苦,成就安樂,這是整個佛法修學的重點。

在整個戒定慧修學當中呢,本經具足兩個特色:

第一個本經有普遍性:一般的經典在解釋戒定慧,有的是偏重在持戒,偏重在持戒來斷惡修善,有的是偏重修習止觀,來調伏心中的愛取煩惱。那麼《佛遺教經》的特色,它能夠普遍的把「持戒」跟修「止觀」都能夠正確的表達出來,所以本經呢,它在所有經典當中的第一個特色,它具足一種普遍性。

第二個特色就是它具足了簡要性:因為本經是所謂的佛遺教經,佛陀在生平的時候講了很多持戒跟修止觀的方法,那麼在臨命終的時候呢,這個時候的時間是非常的緊迫,馬上就要入涅槃,馬上就要離開人世間,所以在這麼一個非常緊迫的情況之下,佛陀一定會把戒定慧的一些修學重點,作一個簡單扼要的回顧。所以本經在修學戒定慧的時候,它具足一種簡要性,使我們能在最短時間,掌控整個戒定慧修學的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這就是本經在修習戒定慧的內涵當中的一個普遍性與簡要性。以上是說明本經的特色。這以下我們請看講議:

佛遺教經講表:將釋此經大分為三:我們這次有三大科來解釋本經。

第一科是解釋經題,我們首先解釋本經的經題;第二科是經文大意、經文大意當中我們就引用蓮池大師跟天親菩薩的對《佛遺教經》的註解,他有一個經文大意的開示,我們就根據這兩個古德的開示來了解經文大意;第三科是隨文釋意,正式的隨順經文來解釋它的義理。我們先看

第一科、解釋經題:

本經的經題有二:

第一個是:《佛遺教經》

第二個是:《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

先說明《佛遺教經》,經題中的「佛「」是說法者,「遺教」是所說的法,人法雙舉,故名《佛遺教經》。所以本經是人與法的和合。其中「佛遺教」是別題,「經」是通題。先解釋別題中的「佛」,佛陀翻成中文為「覺」,他依止清淨智慧,覺悟真理。覺悟的相對名詞是無明,凡夫心安住在無明大夢中,一天過一天,一生過一生,如是生活在無明大夢中。為何把無明譬喻為夢呢?因無明的體性是「執妄為真」,有如做夢時,在夢境中對所見的人事因緣,都以為真實。凡夫心跟因緣所生法接觸時產生執取,這跟做夢時執妄為真是相同的。佛陀透過所覺悟的真理,能消滅心中的無明。在蕅益大師對本經的註解中,他根據《大乘起信論》,說明「覺」有「本覺」、「始覺」、「究竟覺」三種。覺悟就是智慧的觀照,以下根據《大乘起信論》的重點,簡要說明其內容:

第一本覺:本覺是心中本來具足的智慧,我們心中雖起種種的顛倒妄想,但在打妄想的明了心性中,具足了覺照的智慧型,只是它沒有表現出來而已。這種本來具有的智慧,不是假借佛法的薰習而生起,而是本來就有,法爾如是。本來就有的,叫作本覺。

第二始覺:始覺是依佛法的薰習而生起的觀照智慧。根據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所說,始覺的智慧有三種差別:

一、凡夫覺:凡夫的觀照智慧是覺悟業果的道理,他觀察生命有如一無窮盡的水流,有過去、現在、未來的生命,影響生命水流的因素是身、口、意所造作的業力,由於過去的業力而創造今生的生命,再依止今生的生命而創造另一業力,這業力又召感來生的生命,如是造成業果的相續。從這業果的觀察,我們內心安住善業,對治惡業,這樣的智慧成就了人天果報,這是凡夫覺。譬如我們有時身體會出現病痛,或是人事因緣有障礙,這時我們自我反省,如果在病痛與障礙中,內心產生沮喪跟痛苦,這表示我們心中已喪失觀照力,墮落現前境界而產生執取。反之,如果面對病痛跟人事障礙時,內心生起業果的觀照,知道這件事的出現是有它過去的業力,則這樣的逆境,不但不會造成心情的沮喪,反而給我們警惕,鼓勵自己精進斷惡修善。所以一個境界的現前,也就考驗我們的觀照力是否能如實的生起,若失去觀照力,內心起顛倒,對現前境界產生執取,可能就會造罪業了。過去的罪業創造一個果報,在現前果報中起顛倒,又造罪業,如是落於可怕的惡性循環,這就是所謂的「惑、業、苦」,起惑、造業、受苦,在受苦中,又起另一「惑、業、苦」,我們就無法從這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所以在內心的黑暗中,培養的第一道光明,是要觀察「因果絲毫不爽」,也就是說,只要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境界,這一定跟自己的業力有關,若無業力而召感果報,這是違背佛法的真理,我們絕不相信。所以剛開始觀察自己

的生命,善業決定召感安樂果報,罪業決定召感痛苦果報,我們對於這樣的真理,深信不疑,這是培養智慧的第一個層次―凡夫覺。

二、二乘覺:前面業果決定的觀察,是觀察因果的表面現象,我們應進一步觀察因果的循環,不論是安樂或痛苦的果報,它都是無常無我,剎那剎那的生滅,在生滅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存在,它只是因緣所生,不斷流動的影像而已。這種二乘的覺悟,是透過「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觀察生命的相貌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察覺到業果的本質是畢竟空寂,這時我們對於任何因果的流動就能安住於空性,以空性為住,而對治有相果報的執取。如是對生命的觀察更深入透徹,內心的安樂也更加堅固而不可

破壞。

三、菩薩覺:菩薩觀察因緣法,無論是表相因果的流動,或是因果的空性本質,亦即諸法的本性,這些有相的現象與無相的本性,都是一念的心性所變現,如是我們就找到一切因緣的根源,原來是一心所變現。這時我們觀察到,若要改造生命就必須改造心念,因為整個因緣就在剎那剎那的起心動念中,不斷的變現,所以改造心念非常重要。在改造心念中,《大乘起信論》說,觀察這念心有二個相貌:

第一真如心:這是跟我空、法空相應的真如門,它是一切安樂的根本。

第二生滅心:這是跟我、法二執相應的生滅門,它是一切的根源。若要離苦得樂,講到究竟處,就不完全只是斷惡修善;更重要的,要使心念「棄生滅,守真常」,消滅有所得的攀緣心,安住於無所得的清淨本性,這才是真實究竟的離苦得樂。

前幾天台中有位居士打電話給我,我聽他講話的口氣,覺得他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他說開始修習佛法後,經常自我反省。身為一位居士,他所接觸的環境錯綜複雜,所以有時覺得自己還是經常有貪慾煩惱、瞋恚煩惱、忌妒心、高慢心。他說以前還未學佛時,不知道會起這些煩惱,自己活在無明大夢中,現在眼睛打開了,啟動觀照力以後,發覺內心有這麼多的煩惱,他感到非常沮喪,有時非常厭惡自己,他問我該怎麼辦?他能觀察到有相的善惡因果,這已經很難得,但他還可以提升觀照力。雖然自己厭惡貪慾煩惱、瞋恚煩惱,但這些煩惱並不代表自己,厭惡煩惱並不表示要討厭自己,什麼才是自己呢?每一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才是自己的本性,而所有的煩惱跟罪業,都是後來薰習而有,這都是外來的東西,它不能代表自己,所以我們應該厭惡煩惱,並且要肯定自己。什麼才是自己呢?簡單的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才代表自己。所以菩薩從觀察整個真如與生滅的因緣,覺悟自己的本來面目是「真如」,其他生滅變化流轉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都是一時的顛倒薰習而有,所以也可以假借佛法的薰習,把它消滅。以上是在學佛過程中重要的覺悟-始覺。

第三、究竟覺:當所栽培的始覺智慧與本覺智慧,合和為一,始本不二,始本一如,這是究竟覺。覺悟是指內心的觀照,這在佛法中非常重要。佛法的修學有內的觀照及外在的行動兩種,觀照有法的角度來說,假如內心觀照真理的智慧消失,即使斷惡修善,也只能成就人天有漏的福報,不能成就解脫的。古德說:「剎那失照,猶如死屍。」一位修行人,無論拜佛或持戒,譬如修持戒,如果沒有跟四念處的觀照相應,內心只在戒相上造作,就不能產生解脫功德,所以「剎那失照,猶如死屍。」在禪宗的傳承,每天在靜坐反省自己時說:「主人翁,你要醒一醒啊!」也就是說,經常要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境界所轉,心不隨境轉,要求自己跟境界接觸時,啟動觀照智慧,安住於真理,不要著於外在的境界,如是漸漸能趨向佛道。

以下解釋經題《佛遺教經》的「遺教」。佛陀在本經宣說「遺教」,「遺」的「顧命」,也就是世間人所謂的「遺囑」。「顧命」的顧是回首,佛陀一生中宣說了很多戒定慧法門,在臨命終時把他做了重點式的回顧,稱為「顧命」。「遺囑」是佛陀在臨命終時,對於還未修成阿羅漢的弟子們,把戒定慧的重點做最後的告誡。所以身為佛弟子,依之而修行才是真正的法子,假如違背佛陀的遺教,則是大逆不孝。身為佛弟子,我們孝順佛陀主要是依法而行,所謂「孝順」,百孝不如一順,真正的孝是順從佛法修學,這才是真實孝順佛陀。最後經題之「經」,古德的解釋有二:

(一)法:法是軌則,佛陀說法時,經常宣說:雜染法有雜染法生起的規則,清淨法有清淨法生起的規則。

(二)常:佛陀所宣說的染淨規則,不隨時空而改變,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亦復如是。

這部經是佛陀的遺教,佛在世時,弟子們依止佛陀而修行,以佛為師經常親近佛陀,請佛陀開示,佛為師。一位內心顛倒的眾生,佛陀以他的智慧,觀察眾生的根基,知道眾生煩惱的厚薄,善根的淺深,為眾生破除種種障礙,所以佛在世時,弟子們若有問題,請佛陀開示即能解決。但現在佛陀即將滅度,這時弟子們有兩種心情,若是四果以上的阿羅漢聖人,他內心已有清淨光明的戒定慧,他安住在無漏的戒定慧中,對佛陀的滅度只是感到很遺憾,如果佛陀能住世久一點,則會更好。所以四果以上聖人對佛陀滅度的悲傷,比較輕微,他只是感到遺憾,因他內心中已經有一個「家」,他有戒定慧的法寶來攝受他的心。但四果以下的聖人及凡夫就不同,他們大事未辦,而且內心的「家」尚未生起,有的還未完成,這時佛陀即將滅度,他們頓失依護,所以內心非常驚怖,尤其生死凡夫更感驚恐。佛陀在離開眾生之前安慰弟子們說:「我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法為師。」雖然佛陀已滅度,但弟子們能遵循佛陀教法,「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住而不滅也。」也就是說,佛陀雖已滅度,但如果對佛陀日常生活中的開示,能精進修學,就像佛陀在世時一樣,大家也可以得到離苦得樂的功德。所以後面的流通分中說:「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法為師。」以佛陀的戒定慧法門修學,也就代表佛陀法身常住而不滅。

二、《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

本經的第二個翻譯是《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垂」是將入未入之時,佛陀在臨命終時,將入涅槃而未入涅槃的時候,稱為「垂」。「涅槃」是「離過絕非,不生不滅之義。」涅槃是相對「生死」而說,它有二層意義:

第一是離過絕非:涅槃本身沒有煩惱跟罪業,它是大安樂的境界,跟凡夫的生死煩惱不同。佛陀內心昨天的安樂,跟今天、明天沒有任何變化,不生不滅,不增也不減。涅槃的安樂境界是不生不滅,它不像凡夫的安樂是不斷的剎那剎那流動改變的,若安樂是完全相同的,沒有任何變化,不生也不滅,不垢也不淨,立為涅槃。涅槃的內涵包括了「離過絕非」及「不生不滅」,這種境界安住這裡的涅槃是約小乘的「無餘依涅槃」而論。

「略說」是「對平日廣說,此為要略。」平常佛陀說法時,時間很充裕,所以很廣泛的宣說戒定慧法門,但這時佛陀臨滅度間緊迫,所以佛陀只能選擇戒定慧中比較扼要的,加以說明,這是略說的第一層意義。此外,「又對大機所見《大般涅槃經》,此為簡略故也。」前面是約量的廣略,這裡是約內涵的淺深來說。大乘根基的人,他所聽聞佛陀的教誡是四十卷的《大般涅槃經》,這是比較深入的一部經,小乘根基的人聽到的是本經的《佛遺教經》。蕅益大師在解釋經題時說,本經從當體上來說是聲聞法,但旁通大乘。聲聞法對菩薩來說是共學的,聲聞法主要是對治三界的見思煩惱,所以對凡夫是比較實際一點,因我們現在經常所起的煩惱都是三界的見思煩惱,所以如果能善加利用聲聞法,對我們現前的環境來說特別扼要。

這裡對涅槃與生死作一簡單的說明:我們這一期生命的死亡,從凡夫來說,生死的依止處是無明,亦即我愛執,這是以自我為中心,所生起的生滅心識,亦稱為阿賴耶識。凡夫的死亡,因他內心中有自我意識,所以他積集很多的煩惱與罪業。在一期生命結束後,他必定召感三界的有漏果報,所以凡夫的生死是不能作主的,「引滿能招業力牽」,是由業力所引導。我們一次又一次在生命中起同樣的煩惱,造同樣的錯誤,受同樣老病死的痛苦,不斷的重複我們生命的歷史,這就是所謂的生死。佛陀在生死中,他的心安住於涅槃,涅槃的依止處是跟我空、法空相應的清淨法身,也就是說,佛陀那念清淨明了的心性是沒有煩惱跟業力的,所以說是離過罪非。若沒有煩惱跟業力,他為何來到人世間呢?他是依止大悲心,所謂的「從本垂跡」,從清淨的法身中,依止大悲心,來到人世間陪我們流轉,為眾生宣說佛法。當死亡來臨時,佛陀「攝跡歸本」,又回到清淨法身,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他是清楚分明,完全能自在作主,這跟凡夫是不同的。以上是解釋經題,這有《佛遺教經》與《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兩種的經題。

第二科、:經文大意

一、總標

夫化制互陳戒定齊舉,莫大乎遺教經焉;推征解釋開誘行業,莫深於馬鳴(天親)論矣!然則論主發揮遺教,亦猶龍樹啟明大品歟。彼則融有而即空,此乃扶律以詮定。是故中夜三唱,圓戒珠以嚴身;上士七科,滋法乳而延命。既而寡尤寡悔,二乘由是而功成;即事即心,三賢於斯而果滿。非夫至聖最後垂範者,則安能至於茲乎!

然則論主發揮遺教,亦猶龍樹啟明大品歟。彼則融有而即空;此乃扶律以銓定。非夫至聖最後垂範者,則安能至於茲乎!夫是故既而化制互陳戒定齊舉,莫大乎遺教經焉;

推征解釋開誘行業,莫深於馬鳴論矣!中夜三唱,圓戒珠以嚴身;上士七科,滋法乳而延命。寡尤寡悔,二乘由是而功成;即事即心,三賢於斯而果滿。

這段總標是蕅益大師在《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中,註解《佛遺教經》前的一段開示,以說明本經特色。在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中,講到化教與制教,「制教」詮釋戒律之學,以攝受我們身口二業,對治身口的罪業;「化教」則詮釋定慧之學,調伏我們意業的愛取顛倒。在佛陀一代的教法中,對制教的戒學及化教的定慧之學,都能敘述其事相,張舉其義理的,可說沒有超過《佛遺教經》的了。也就是說,一般的經典都有所偏重,或偏重戒律,或偏重止觀,只有本經是戒定慧三學都完全開展敘述。

在《遺教經》的諸多註解中,若講到義理的解釋,乃至於修行方面的開導,則沒有超過天親菩薩《佛遺教經論》的周詳了。《佛遺教經論》的作者,古代有二種說法,有說是馬鳴菩薩所作,有說是天親菩薩所作,但現代人偏重認為是天親菩薩所作,但這二種說法都是存在的。在入正文解釋時,無論是科判或義理的發揮,都是根據蕅益大師的《佛遺教經解》,而蕅益大師的註解,事實上多分參考天親菩薩的註解,很多地方是類似的,只是蕅益大師將它簡化扼要。這裡蓮池大師讚嘆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論》,認為它能了解佛陀的真實義,把《佛遺教經》的義理完全開顯出來。天親菩薩對《佛遺教經》註解的地位,有如龍樹菩薩之解釋《大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在歷代的註解中,以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最為權威。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論》亦復如是,它也能把佛陀《遺教經》的真實內涵完全表達出來。以上是這二部論的相同處。

「彼則融有而即空,此乃扶律以詮定。」這二部論的不同處,《大智度論》是融會有相的因緣法,入無相的空性,也就是說,《大智度論》所講的因緣所生法,不論是生死的雜染緣起,或清淨涅槃的還滅緣起,都是假借因緣所生,其體性是畢竟空。所以《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空性的觀察中,不但凡夫的有漏法是畢竟空,乃至「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聖人所覺悟的四聖諦真理也是畢竟空,都是假借因緣才出現。所以《般若經》的重點偏重在發明無相空性,本經則不同,「此乃扶律以詮定」,本經一方面重視戒律的修持,一方面更強調止觀的修學。所以在修學的方法上,有的經典是屬於破壞性的,如「般若經」專門破執,你講一個東西,它就來破,破到最後就無有少法可得;有的經典則是建設性的,它要你這件事要做,那件事也要做,這是屬於有相行。本經屬於建設性的經典,建立我們的戒定慧之學。「是故中夜三唱,圓戒珠以嚴身;上士七科,滋法乳而延命。」所以佛陀臨終時的三唱,使我們能戒身具足,經過天親菩薩七科的說明,使佛法能永遠相續存於我們的心中,因佛陀有時講得很簡略,須假借天親菩薩七科的說明,才能把佛陀的法義轉入眾生心中,使法身相續不斷。

最後總結:「既而寡尤寡悔,二乘由是而功成;即事即心,三賢於斯而果滿。」從滅惡角度來說,修學本經能減少身口的過失,「尤」是指口業的過失,「悔」是指身業的過失,所以修習本經能減少身口的過失,而奠定止觀的基礎。在生善方面,若能把持戒的事相,會歸到止觀的修行,則能成就三乘的聖果。這樣的經典,如果不是佛陀在臨命終時,徹底悲心的告誡,怎能發揮如此殊勝的功德呢?我們讀本經時,會有一種深刻的感受,我們過去雖也學過戒律與止觀,但本經的不同處,在於它特別扼要,譬如持戒,佛陀在本經告訴我們有幾個重點要先成就;在滅惡方面,惡法雖有很多,但哪些惡法絕不能觸犯,若觸犯馬上會障道;在生善方面,善法雖也眾多,佛陀告訴我們哪些功德一定要先成就,否則將一事無成。所以佛陀在臨命終時,對滅惡生善的內涵已沒有太多時間廣說,只能抓住重點宣說,諸位在讀本經時,你將能體會佛陀的徹底悲心他把重要處都標列出來。

佛遺教經講記(二)

淨界法師主講

二、別明

前面的總標是引用蓮池大師的開示,以下根據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論》,說明本經的大意。天親菩薩在造論之前也造了一些偈頌,以下是其後半段的偈頌:「為彼諸菩薩,令知方便道。以知彼道故,佛法得久住。滅除凡聖過,成就自他利。」佛陀為什麼宣說這部經呢?天親菩薩說,佛是為大乘菩薩而說。本經的當體雖然是聲聞法,它所對治的是三界的見思煩惱,但身為大乘菩薩要共聲聞修學本經,因大乘的凡夫位菩薩,他心中也有這種見思的過失。本經使我們在對治見思煩惱時,能正確的了知方便道,這方便道是指戒定慧法門,也就是說,若要契入涅槃,須假借戒定慧作為方便。雖然戒定慧本身不是涅槃,它是一種有為的造作,仍是生滅之法,但假借戒定慧的生滅法,能使我們趨向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戒定慧是趨向涅槃的方便。我們若能如實了知戒定慧的方便道,則有兩種的功德:

(一)滅除凡聖過: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凡夫跟聖人在修習戒定慧時,凡夫有增益的過失,他會產生有相的執取,因這我相的執取,使戒定慧的功德無法完全開顯出來。所以凡夫在持戒修止觀時,他在心中產生我相的執取,這我相本來是不存在的,是因凡夫執取而有,故稱為增益的過失。小乘的聖人在修習戒定慧時,產生對空性的執取,他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這樣就產生方便道,調伏粗重煩惱勸修出世法要勸修方便(無求、知足、遠離、不疲倦、不忘念)勸修正行(禪定、智慧)勸修結行(不戲論)調伏五根,調伏意根(對治煩惱)遮止邪業(對治邪業)收攝五根(對治止苦)生減損的過失,本來戒定慧是為成就自利利他,但二乘的聖人因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所以是一種減損的過失。若能如法的修學《佛遺教經》,則能免除凡夫的增益之過,跟聖人的減損之過。本經告訴我們,何種戒定慧的修學才合乎中道,不增也不減,如是才能完全開顯戒定慧滅惡生善的功德。

(二)佛法得久住:這是成就利他功德。佛法不共外道處,在於它的解脫道,而佛法之有解脫的功德,來自於對生命正確的觀照,亦即所謂的正見。如果佛弟子沒有戒定慧的正見,只是在表相上修學,這種表相的修學沒有觀照力的引導,只是人天的善法,則佛法跟一貫道、基督教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一貫道、基督教的教法,能使生死凡夫暫時的生天,如果佛法的修學也只是使人生天而已,則佛法的尊貴處就消失了,因為它沒有比外道更加殊勝。所以佛法的可貴處在於它的修學中,都有對生命如實觀照的正見,這是佛法之所以成就解脫的主要因素。本經使我們能正確生起修習戒定慧的正見,如是佛法的功德才能代代相傳,利益後世眾生,所以本經能使解脫道的功德久住。總之,因為知道戒定慧的方便道,成就自利與利他功德,所以佛陀在臨命終時必須加以宣說。

什麼是方便道呢?這裡根據蕅益大師的科判,畫成講表來作說明。本經的修學主要有二:

第一調伏粗重煩惱:這是以持戒為根本,調伏我們的粗重煩惱。這裡偏重在斷惡,這是依止六根來斷惡,分成二部分:

(一)調伏五根:先調伏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蕅益大師對調伏五根又分成二段:

(1)遮止邪業(對治邪業):有些事業在造作後會在內心中產生負面功能,對戒定慧的修學有破壞性,這稱為邪業。這些邪惡事業障礙修學聖道,故要遮止避免造作。

(2)收攝五根(對治止苦):很多的煩惱都是起源於放縱五根感官的感受,故要收攝五根。

(二)調伏意根:調伏粗重煩惱的第二部分是要調伏意根,這比較重要,因為「心為業主」,對這念心的攀緣煩惱要加以收攝。以上在持戒方面是偏重都攝六根,調伏粗重煩惱。

二、勸修出世法要:這是止觀雙運。出世法要在本經中有三個階段:

第一勸修方便:在正修止觀之前,須具足以下五種前方便,否則就不能生起止觀。

(1)無求:無求即是少欲。既然想要成就出世的功德,對於平常生活資具的欲望要淡薄些,儘量能少欲。

(2)知足:對於已經獲得的生活資具感到滿足,並知感恩。

(3)遠離:遠離不必要的人事攀緣,若人事因緣太複雜會妨礙止觀的修學。

(4)不疲倦:這是精進,要有不斷的定課,專一相續的修學。

(5)不忘念:在佛堂做完功課出來後,對於在功課中所栽培止觀的正念,保持不失,經常憶念在止觀中所栽培的觀照力。

第二勸修正行:本經能使佛法久住,滅除凡聖的過失,主要是靠禪定跟智慧,這是正行,經文中會說明如何修習禪定跟智慧。

第三勸修結行:當禪定跟智慧的功德生起後,如何能保任不失,這要不戲論,這裡的不戲論是指不顛倒,使止觀能保任不失。以上是整個經文的修學大綱。蕅益大師說本經當體是聲聞法,但又旁通大乘。一般的持戒只是遮止邪業,對於不能做的事加以遮止,但它並沒有要求我們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要依止止觀,不是靠持戒。但本經在持戒時,止觀就現前,也就是說,戒引生止觀,止觀又回過來幫助持戒,所以這裡的止觀是相輔相成,這種觀念只有在大乘的教法中,才有這樣的傳承。所以本經所對治的雖是見思煩惱,當體是聲聞法,但在實際操作時,卻有非常濃厚的大乘精神,因本經在持戒時,它有用止觀來都攝六根,在持戒時都有止觀的觀照力現前,這是本經旁通大乘的理由。

第一科、隨文釋義

○ 入文分三。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釋義 蕅益大師的註解中說,這段序分主要是讚嘆說法者的功德。這分為二,第一段說明生平的功德,第二段說明臨終的功德,以下先說明生平的功德。生平功德又分為自利功德跟他利功德,「釋迦牟尼佛」這句話是說明說法者所成就的自受用功德。依南傳佛教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大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國的周昭王時代,出生於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於藍毗尼花園的無憂大樹下,在散步時生下釋迦太子。太子出生後,淨飯王請外道長者阿斯陀仙人為太子看相,仙人見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就說:「太子如果是在家,以他的福德力能統領四天下,成就轉輪聖王;如果出家,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父親淨飯王因為個人的私情,希望太子在家繼承王位,統領四天下,成就釋迦族的霸業。所以太子年輕時,父親就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種宮殿,供太子享用,目的是希望假借世間的五欲,打消太子出家的念頭。五欲的快樂夾雜煩惱跟罪業的過失,這種快樂使人「常者生厭」,所以太子在十九歲時對這五欲的快樂產生厭倦,於是帶著隨從到宮外觀看人群,他在人群中見到三種人,對他產生很大的刺激:第一是老人,原來總有一天人會衰老,頭髮變白,皮膚起皺紋,身體虛弱。第二,他見到人會生病,疾病造成身體種種的痛苦,當病痛出現時,即使受用種種快樂也沒有意義。第三,也是最可怕的,他見到人最後會死亡,死亡來臨時,所有的安樂全部消滅。這時太子見到人必定經過老病死三個階段,他內心產生驚怖,感到世間的快樂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無常敗壞,所以太子就在十九歲時,放棄王位,出家修道。太子出家修學,有三個階段值得加以說明:

(一)五年的參學:當時印度是宗教哲學思想非常昌盛的國家,他當初參訪的外道主要是冥想外道,這是使人內心保持無想,以無想為解脫的根源。太子跟隨冥想外道修習無想,成就了種種的禪定。後來他自己覺悟,若只是讓內心保持無分別住的無想,這種境界只是「如石壓草」,不能真實消滅老病死痛苦的根源,這種禪定不是解脫之道。

(二)苦行林的修學:第二階段他走入苦行林,開始修學六年的苦行,他想假借身體的苦行,以消滅煩惱與罪業。在六年的苦行中,每天日食一痲一麥,經過六年的苦行修學後,太子如是思惟:眾生在五欲中有過多的享受,這是障礙聖道,但過度的苦行,身體虛弱以致不能專注,這樣子也障礙聖道,只有中庸才是隨順聖道。所以參學五年的禪定,乃至六年的苦行後,他知道禪定跟苦行都不是解脫的因緣。於是他離開了苦行林,接受牧牛女供養由牛奶與粥煮成的乳粥,太子吃下乳粥後,精神飽滿,進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階段,走入菩提樹下靜坐。

(三)靜坐成佛:太子在十二月初八的晚上,夜睹明星,豁然開悟,通達生命的真實相,生起了無漏智慧,成就了所謂的「釋迦牟尼佛」。以上說明佛陀的自利功德。

以下說明佛陀的利他功德。佛陀成道後,最初在鹿野苑三轉四諦法門,度五比丘中的阿若憍陳如。當初太子決定出家,淨飯王因愛護兒子,就在釋迦族中挑選五位年輕人,陪伴太子修學。當太子修學苦行時,有幾位陪伴者受不了苦行而離開,其它剩下的幾位陪伴者,當他們見到佛陀接受牧牛女的供養,放棄苦行後,他們也離開了太子。等到佛陀成道,佛陀就到鹿野苑找尋當初陪伴他修行的這五個人,所找到的第一人就是阿若憍陳如,當時他繼續在修習苦行,佛陀就為他三轉四諦法門。剛開始佛陀為他示相轉,告訴他修行不只是修苦行,而是要知道生命有二種因緣:

(一)苦集的因緣。

(二)滅道的因緣。生命有痛苦,痛苦的來源是因內心有煩惱跟罪業,這跟色身沒有關係,所以修苦行用種種方法來折磨色身,不能解決生命的痛苦,有如牛車不走,就算你打壞牛車,也並不能解決問題,因那是牛有問題。佛陀說三界流轉的因緣是「苦集」;生命光明的因緣在於「滅道」,解脫生命流轉的因緣是涅槃,這是寂靜永恆不可破壞的安樂,若想得到涅槃的安樂須修戒定慧之道。佛陀為五比丘的阿若憍陳如指出生命的二種相貌:「苦集」的流轉門及「滅道」的還滅門,生命有這兩種選擇,以上是示相轉。

其次,佛陀對阿若憍陳如勸修轉,這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要知道「苦」的相貌,對「集」要斷除,對涅槃要生起欣慕之心,對「道」要如實修行。佛陀第二次轉四諦法門是勸修轉,想要解脫痛苦,須做四件事:「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第三次是作證轉,佛陀以自己的修行經驗做為阿若憍陳如的榜樣,佛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佛陀所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不只是一種理論,這是可成就的真實功德,不是天方夜譚的假想理論。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講到轉法輪時,說明佛陀在成道後要修百劫以成就三十二相,這是為取信於眾生,也就是說,佛陀必須具足三十二相的威德力,使佛陀所宣說的法,眾生都會信服。佛法的道理常跟眾生顛倒思想衝突,則如何取信於眾生呢?剛開始要靠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來攝客群生,所以佛陀在現出三十二相後,說這四聖諦的道理是可以修成的。阿若憍陳如如是思惟四聖諦,他就證得阿羅漢果,這是最初僧寶的出現。佛陀次第在苦行林尋找其它四位年輕人,後來他們也都次第證阿羅漢果,這是佛陀最初的僧團。

佛陀最後臨滅度在涅槃會上度化須跋陀羅。他本來是修習禪定的外道,已一百二十歲,有一天從禪定出來,聽聞佛陀即將滅度,因他過去世有善根,他在一百二十歲的高齡才產生驚怖,所以趕快去面見佛陀。侍者阿難尊者遮止須跋陀羅,說佛陀身體不舒服,不準有人再進去見佛,佛陀天耳遙聞,知到須跋陀羅跟他有因緣,招呼阿難尊者讓他進來,佛陀為他宣說八正道的道理,當時他就證初果,佛又為他講四聖諦,他也證得四果,須跋陀羅就在佛陀面前先滅度。

以上說明佛陀說法功德的最初跟最後情況,中間的情形則是「所應度者,皆已度訖。」這是讚嘆佛陀後得智的觀機逗教,皆沒有錯謬,也就是說,眾生的善根什麼時候成熟,佛陀的觀察皆沒有任何差錯。譬如說,你修止觀的內在善根在今天成熟,佛陀絕不會等到明天才度化你,所以你什麼時候善根成熟,佛陀就什麼時候出現,說法使你成就解脫。所以佛陀一生度化眾生,「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佛陀的後得智沒有任何差錯,眾生之所以沒有被度化,是因其善根尚未成熟。以上是讚嘆佛陀生平的功德。

以下說明佛陀臨滅度時,他也是表現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說明佛陀的自受用功德。佛陀臨滅度時是在娑羅樹下,娑羅樹堅固高大有三十二尺高,這娑羅樹二棵連在一起,稱為雙樹,上枝相合,下根相連,這表示佛陀所覺悟的真理是不常也不斷:佛陀對生命的觀察,生命的相貌是不斷滅的,因果絲毫不爽,有相的因緣只要有造因,因地的業力就不會消失,因地就有召感果報的功能,這是說明生命不斷滅的道理;不常是指雖然不斷滅,但業果召感的本身是剎那生滅,變化無常,從本性上來說,體性是空寂的。以上表示佛陀對生命的觀察是不常亦不斷,非空亦非有的中道實相。所以佛陀將入涅槃時,他那念清淨明了的心性是安住在中道實相的真理中。「是時中夜,寂然無聲。」蕅益大師解釋無聲為「言語道斷,」內心中沒有任何的名言;寂然是指「心行處滅」,內心沒有分別的戲論。這「寂然無聲」是形容佛陀臨滅度時,他內心安住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寂然無聲狀態,他心中是離開一切名言及一切的分別,而安住在不常又不斷的中道實相。以上是讚嘆佛陀臨滅度時的自受用功德。

佛陀臨終時的他受用功德-「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這時佛陀知道他一生的教化即將結束,所以需要在臨滅度時的關鍵時刻,把一生所宣說的戒定慧法門,做一扼要的總結,讓弟子們知道如何正確修學戒定慧,所以略說法要。以上是讚嘆佛陀的大悲心,他不但自己安住在寂然無聲的中道實相中,同時又能從空出假,「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這是讚嘆佛陀的臨終功德。蕅益大師對經文序分的註解,他說在正式宣說《遺教經》之前,先讚嘆說法者的功德。說法者的功德可從二方面來說:

(一)以法為師:釋迦牟尼佛為何能成佛?主要原因是以法為師,他不是靠禪定也不是靠苦行,他是依止佛法的薰習,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成就自利功德。

(二)以法師人:佛陀「以法為師」得到自利後,接著「以法師人」。佛陀一生中沒有做什麼慈善事業,他就是宣說佛法,廣度眾生。

我自己讀「遺教經」,讀到「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我對這句話很感動,一個人臨命終時保持「寂然無聲」,這是什麼境界呢?我們一生的修行,臨終一關最為要緊,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佛陀在臨滅度時,色身敗壞,弟子們哭泣著,這時佛陀內心的觀照力現前,他能不隨境轉,這是一個重點。當然佛陀是示現告訴我們,不論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業,攝受多麼多的眷屬,蓋了多少廟,這些有為法都是其次,臨命終時是否過得了關,關鍵點在於「寂然無聲」,內心是否能真實放下因緣,向內安住,這才是重點,修淨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號,這倒是其次,往生的關鍵,在於臨終時是否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內心相信阿彌佗佛的功德,絕對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實「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心一意等待彌陀的現前,然後安住在現前佛號上,這才是關鍵。如果平時雖念一萬、二萬聲佛號,臨命終時卻起顛倒,東罣礙西罣礙,則這人決不可能往生,因顛倒錯亂現前,沒有安住在內心的正見與正念中。所以臨命終時要注意,你這時「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一個人臨命終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則要從頭再來努力幾十年。平時的挫折,可能拜個懺,懺悔幾天就走過去了,但臨命終時的失敗,卻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價,這有多可怕。為什麼臨命終時會錯亂呢?世間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後果,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時的正念,若平時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觀照,則臨終時就無法生起觀照力。今生雖修習持戒修福的善業,來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報,如此而已。所以這段經文:「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雖也做了很多事業,如「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佛陀做了這麼多事業,而在臨終時,佛陀是以什麼心態來面對滅度呢?「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要這樣的修行。

佛遺教經講記(三)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甲二、正宗分

前面序分是讚嘆釋迦牟尼佛,從最初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轉法輪、入涅槃,把佛陀一生所成就自利與利他的功德,作一簡略說明,這是讚嘆說法主的功德。以下的正宗分正式說明佛陀的遺教,在正式解釋佛陀遺教之前,先說明修學佛法的內涵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法門:

(一)深信業果:身為佛弟子,首先對於生命果報應該生起信心。一般人總是覺得生命果報只是一種偶然,整個生命就只有今生,沒有過去生命,也沒有未來生命。這種只有今生的生命觀,引生了「及時行樂」的思考模式,對來生生命沒有任何目標與期待,所以他自然不會斷惡修善,完全憑著自己感覺來做事,這是顛倒的凡夫心。我們對生命果報體相信「恆轉如暴流」,生命是一個沒有窮盡的水流,它有過去、今生,及來生的生命,這無量無邊的水流在三界六道流轉中,由自己身口意的業力,決定成就安樂果報,或成就痛苦果報。若創造善業,來生召感安樂果報,若造罪業,來生則召感痛苦果報,所謂「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果報是由業力所創造,這是初學佛法時的深信業果。從深信業果中,思惟無量劫來在三界的流轉中,我們的生命累積了很多生死的業力,所以我們是業力凡夫,憑靠自己的力量並沒有出離三界的因緣。其次,我們相信三寶有大威德力,它決定能救拔我們,所以從業果的思惟,帶動我們真實皈依三寶,祈求三寶的救護。

(二)皈依三寶:皈依三寶在修學內涵上,有兩種的不同:

(1)佛在世時:佛在世時,佛陀心中有根本智及後得智,佛陀我空法空的根本智,使佛陀安住在寂靜安樂的涅槃中,這是自受用功德;佛陀的後得智慧型觀察眾生根機,開示眾生適當的教法。所以佛在世時,皈依三寶是「以佛為師」,只要我們親近佛陀,他就知道我們的根機適合修學何種法門,若遇到障礙,佛陀也知道如何引導我們解脫障礙,所以在三皈依中,佛在世時是以佛為師。

(2)佛滅度後:當佛陀入滅後,佛陀的色身已不存在,我們再也不能聽聞佛陀的法音,這時的皈依三寶是「以法為師」,佛陀一生中所宣說的教理,經過弟子們結集而輾轉流通於後世的戒定慧法門,就變成我們在像法與末法時代的皈依處。所以在佛陀將滅度,眾生變成要「以法為師」,佛陀就必須在無量的戒定慧法門中,作一簡單扼要的開示,標出重要處,使弟子們修行有標準,這是正宗分的佛陀遺教。

蕅益大師對正宗分分成二科:乙一、明共世間法要。乙二、明不共世間法要。首先要修共世間法要,所謂「共世間」是指共於世間君子所修的人天善法,這是依止持戒修福而成就人天安樂果報。其次,「不共世間法要」是世間法或外道所沒有,只有佛法才有宣說,修此「不共世間法要」能成就出世的解脫功德,這是透過修學禪定與智慧而成就永恆的解脫。在共世間的人天善法中分成三科:丙一、對治邪業法要。丙二、對治止苦法要。丙三、對治滅煩惱法要。

先看丙一、對治邪業法要,邪業是指邪惡的業行,邪業會障礙修學聖道。對治邪業法要是指持戒,透過持戒以對治邪業。持戒又分成四科:丁一、明根本清淨戒。丁二、明方便遠離清淨戒。丁三、明戒能生諸功德。丁四、說勸修戒利益。以下先看第一科明根本清淨戒。

丁一、明根本清淨戒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消文 佛陀在滅度之前先講根本清淨戒,根本清淨戒有四條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佛陀在宣說所依止法門之前,招呼了「汝等比丘」,在後面的經文也處處談到「汝等比丘」,蕅益大師說這有三層意義:

(一)示遠離相:比丘是出世的聲聞眾,他有遠離世間雜染相的功能,所以「汝等比丘」表示這是聲聞眾所修學的當體法門,聲聞眾是當機眾。

(二)示摩訶衍方便道:摩訶衍就是大乘,佛陀講「汝等比丘」,這也等於要求所有菩薩應該共同修學,因聲聞法是大乘菩薩的前方便,菩薩若沒有聲聞法的自利作為基礎,自然也沒有清淨的菩薩道,所以佛陀講「汝等比丘」,這也表示是大乘佛法的前方便。

(三)示四眾之首:佛陀的出家二眾與在家二眾的四眾弟子中,比丘是四眾之首,所以舉其首以該四眾,也就是說,即使你是人天乘的根機也應修學,因比丘是四眾之首。

所以從義理上來說,佛陀招呼「汝等比丘」,以下經文所攝受的當體雖是聲聞眾,但它旁通菩薩眾與人天眾的根機,這表示五乘根機的眾生都必須修學此佛陀的遺教。

「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是「別別解脫」,佛陀所制定的戒法,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乃至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能奉持這些戒法一分,就能得到一分的解脫,奉持十分,就能得到十分的解脫,故稱為「別別解脫」。蕅益大師說,佛陀要我們尊重珍敬戒法,這有一層涵義:佛陀有二身,一者色身,二者法身。佛在世時,弟子依止佛陀色身,跟佛陀共住,聽聞佛陀的教誨以滅惡生善。但佛陀的色身也有生老病死,它是一種生滅之法,色身有生也就有滅,我們無法長久依止,只能暫時依止。現在佛陀即將滅度,他不要我們依止他的色身,而應依止佛陀的法身而住,佛的法身是無漏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分法身。譬如《阿含經》講到舍利弗尊者即將滅度,阿難尊者非常悲痛,無法接受舍利弗尊者要入滅的事實,佛陀就找來阿難尊者說:「舍利弗的色身要滅度,他內心的戒身、定身、慧身是否有入滅?」阿難尊者答說:「否也,世尊。」這是說,身為佛弟子,佛陀是我們的皈依境,但佛陀的色身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弟子們面臨佛陀的滅度非常悲痛,感到頓失依護。佛陀安慰弟子們,在佛陀滅度後,應依止他的法身而住,這法身包括戒定慧,這裡先解釋依止戒身而住。應該如何依止戒身而住呢?佛陀講出兩個方法:

(一)尊重:靈芝律師對這段經文解釋說:「保持不失,謂之尊重。」既然依戒法而安住,首先要不斷的憶念戒體。我們曾經在三寶面前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許下修學佛法的目標之後,這時應不斷的憶念,自己已不是過去的我,過去的我已全部死亡,現在是新生命的開始,自己已受戒法,內心許下誓願斷惡、修善、度眾生,怎能起邪惡念頭做錯誤行為呢?

(二)珍敬:靈芝律師說:「謹慎不慢,謂之珍敬。」對外在身口二業的行為,應謹慎護持戒行,不要對戒法生起輕慢之心,這是珍敬戒法。

佛陀在滅度之前告訴弟子們,應當尊重與珍敬佛陀所制定的戒法。為什麼要如是依止戒法而住呢?佛陀接著說明依止戒法而住的功德:「如闇遇明,貧人得寶。」弟子們雖面臨佛陀色身的滅度,如果能如法的尊重珍敬戒法,我們的生命會有兩種功德:

(1)如闇遇明:「闇」是指過去生中我們所累積的煩惱跟罪業,這譬喻為黑暗;戒法就像黑暗中的光明,若能尊重珍敬戒法,就能破除心中所累積的煩惱跟罪業,有這種破惡的功能,如法的持戒能滅除罪障。

(2)貧人得寶:貧人是指無量劫中,我們內心沒有佛法的善根,缺乏佛法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如果能如法持戒,就能增長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乃至於有精進心、智慧心等,所以持戒有生善的功能。

所以佛陀說:「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佛陀所制定的戒法,有如我們殊勝的導師。如果我們生長於佛在世時,跟佛陀同住,他所能給我們的功能也是滅惡生善。即使佛陀已不在世,若尊重珍敬佛陀的戒法,我們也能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所以如果能如法持戒,就跟佛陀同住無異,故說「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是佛陀在臨命終時的第一個交代,要我們善加受持四眾戒法,以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

釋義《楞嚴經》也非常強調四眾戒法,說四眾戒法是三世諸佛的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經》說,積集善業有二種功德:

(一)召感有漏的福報。

(二)成就清淨的功德。而清淨功德生起的關鍵,就以四眾戒法作為判定標準,所以說是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經》以殺生為例,譬如你雖造善業,廣泛的修布施、忍辱、精進、禪定等,這些善業很強,但你殺心也很重,來生會因善業的關係而墮落神道,如果福報大者為鬼王,福報小者為鬼兵鬼將等。中國歷史上有些民族英雄或革命烈士,他們也是積集很大的善業,為公為眾,但殺業重則很可能墮為鬼王的境界,因這四種清淨明誨是判定成就尊貴果報或卑賤果報的標準,所以若積集善業卻又廣造殺業,容易墮為神道。其次,若積集善業卻犯偷盜,則容易墮為邪道,邪道是山精鬼怪,他們白天不敢現身,晚上才敢出來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偷盜的業力有這樣的果報。第三邪淫,邪淫的業力容易召感魔道,如今生善業強,則來生做為魔王,善業弱則為魔民與魔女,所以淫業是召感魔眷屬的因緣。第四妄語,妄語是邪曲之心,這使所修的善法都不能成就。以上四種清淨明誨是三世諸佛講到因緣果報時,它是清淨果報或雜染果報的判定標準。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教誨說,修行人的首要之務是護持四眾戒法以滅惡生善。

丁二、明方便遠離清淨戒

依本經的解釋,持戒的功德有二:

(一)成就功德。

(二)成就安穩。如果違犯根本戒法,則失去清淨的功德,即使修種種布施、放生的善業,若違犯四眾罪法,善業不能成就尊貴身,只能在卑賤身或畜生道享受福報,所以四眾戒法影響了我們功德是否能成就。以下「方便遠離清淨戒」是遮戒,若違犯以下的戒法,功德雖仍存在,但會受折損而變得不安穩。所以前一科的根本清淨戒影響了功德的有無,以下這一科影響功德的安穩性。

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懇土掘地。

消文 蕅益大師對方便遠離清淨戒的註解有三科,這一科是說明遠離凡夫的增過,凡夫在以下的十一件事,容易增長過失,故要遠離。

(一)不得販:販是方便求利,這是買賤賣貴,以低價買進,等高價賣出,這稱為販,這是假借買賣,求取利養。

(二)不得賣:賣是現前求利,這跟方便求利有何差別?販是剛開始就有賣出的動機,把買賣當做職業。而「賣」在買時並沒有想要賣出,但後來不需要了,就以高價賣出,這就形成賣,它是以現前因緣成就利養。

(三)不得貿易:販賣都是與金錢有關,都透過金錢的媒介。貿易則沒有經由金錢,而是以物易物,以自己之物交換別人之物,由以物易物中獲得價差,這也是求取利養。

以上三種販、賣、貿易,容易增長我們的貪慾煩惱。依戒律的涵義,販、賣、貿易這三件事可從二方面來說:

(1)如果出家眾跟出家眾間是可以以物易物,但不能有投機的價差,當初是什麼價錢就以這個價錢跟對方交換。

(2)出家眾跟居士當中,不能有任何的販賣貿易。如果僧團有種植水果或其它東西要賣,應該透過居士作為代表,不能直接由出家眾跟居士做販賣貿易,只能開緣由居士跟居士做販賣貿易。

(四)不得安置田宅:安置田宅是廣泛購買田地屋宅,這有求多安穩的過失。求多安穩為什麼是一種過失呢?依佛法之意,出家眾對三界果報的心情是「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對三界果報要有無常、痛苦的感受,如是而啟發精進追求聖道、精進皈依三寶的決心。如果廣泛安置田宅,則出離三界之心就鬆懈了,而出離心是整個修行的動力,所以如果鬆懈了出離心,即使廣泛的拜懺、念佛,這些善業變成沒有方向,所以廣泛的安置田宅,容易對三界果報產生執取,則臨命終時,很可能對正念造成罣礙,所以佛陀勸我們不要安置田宅,當然如果是為了三寶的因緣是可以開緣的。

(五)不得畜養人民:這「人民」是指外眷屬,內眷屬是徒弟,對徒弟要以法以食教育他。外眷屬是指不是佛教徒的工作者,他可能是水電工或土木工等,他本身不是佛教徒,而他的身口意有過失,既然不是同修梵行是不能共住的,他的行為會染污整個清淨的僧團,所以佛陀要我們不能畜養人民,有事情請他來工作,工作完畢就請他回去。

(六)不得畜養奴婢:前面的人民是工作者,這裡的奴婢是侍奉生活起居的僕從。出家眾不能請印度尼西亞傭、菲律賓女傭等,為什麼呢?因這有增長高慢心的過失。如果請奴婢為我們做事,時間久後,內心總覺得高人一等,這高人一等的心,會障礙修學佛法的進

步,所謂「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有高慢心就很難聽從別人的勸諫,聽不進別人的勸諫則很容易栽跟頭,所以不能畜養奴婢。

(七)不得畜養畜生:蕅益大師解釋畜養畜生有二:

(1)求利養而畜養畜生,如養雞養鴨而販賣,這容易造成殺生的助緣。

(2)不能畜養像貓、狗的畜生,因貓、狗會追殺老鼠等弱小動物,畜養牠們也可能造成殺生的因緣,所以要避免。

(八)不得一切種植:一切種植包括種菜、水果、樹等,因這有多諸雜務的過失。人的精神體力有限,若將精神體力用在種植上,精神體力耗盡,修止觀時就會打瞌睡,所以多諸雜務障礙修學聖道。

(九)不得集諸財寶:積集財寶會造成慳貪心。理論上,一個人財富愈多,就愈慷慨愈肯布施,但事實上剛好相反,財富累積愈多,會愈慳貪。有十萬元時,目標就鎖定一百萬,等到有一百萬時,就擬定目標為一千萬,為什麼這樣呢?因貪慾是不可能滿足的,欲望愈受刺激,它愈廣大。佛陀的智慧告訴我們,多餘的錢財要趕快布施出去。當然若為弘揚三寶的因緣而蓄存財寶,這是可以開緣,若為個人積蓄錢財則很容易造成慳貪心。

(十)皆當遠離:對於前面九條的過失,自己心中沒有生起想要遠離之心,不把它當作火坑來避免,雖然自己沒有造作,但內心不想遠離,這是不覺悟的過失,也就是愚痴的過失。

(十一)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為什麼不能砍伐草木呢?這有兩層意義:

(1)草木多數是畜生所依止的處所,很多畜生依止草木而住,故在砍伐的過程中,很容易傷害其身體,這有殺生害命的過失。

(2)高大過人頭的樹木,都是鬼神所依止的處所,稱為鬼神村,若破壞其處所,他們容易起瞋心,所以在律上說,若要砍伐高大樹木,先要跟鬼神溝通,燒香告訴他們說,今天這裡有三寶的因緣,請他們搬離此處,一星期後的某天要砍掉這棵樹,希望他們慈悲成就三寶的功德。在這一星期中,如果有出現異象,如他們託夢不想搬離,因有些鬼神很執著,他覺得住這裡很好不想搬離。當有異相出現時,就不能砍伐這些樹木,而要等待因緣。如果一星期沒有出現異象,表示他們同意你的看法。除了草木不可砍伐,土地也不可墾掘,因土地里有很多的畜生,如蚯蚓及螞蟻等,牠們都依止土地而住,如果我們墾土掘地,會傷害牠們的生命。所以斬伐草木,墾土掘地有傷生害命的過失,戒律上是禁止的。

釋義 以上十一條戒法都是遠離凡夫的增過,古德總結以上十一種情況有三種過失:

(一)增長煩惱:造作販賣貿易,安置田宅,很容易引生貪、瞋煩惱。

(二)妨礙修道:在這十一種情況中,種種造作會耗損很多的精神體力,對修道會產生分心與障礙。

(三)乖違威儀:出家眾與人做買賣,乃至種種的種植、砍草掘地,這些乖違威儀的事情,很容易被人譏嫌,造成眾生對三寶退失信心。因有以上三種過失,所以佛陀在臨滅度前,要修行人避免造作以上十一條的事情。

佛遺教經講記(四)

淨界法師主講

方便遠離清淨戒共有三科的經文,前面的一科是遠離凡夫的增過,有十一條戒法要護持。以下看第二科:

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

消文 這一科是遠離外道的損智,佛弟子若做以下這五種事情,很容易折損清淨的智慧,故應避免造作。

(一)合和湯藥:這是透過煉丹製藥來為人治病。

(二)占相吉凶:「占」是占卜,如文王八卦或米卦等,從卦象中看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相」是看相,看一個人五官的長相,來判定吉凶禍福。以上的占相吉凶也就是所謂的為人算命。

(三)仰觀星宿:透過觀察夜晚星宿的變化,推測人世間因緣的變化,這是以星宿的變化來判定人事因緣的變遷,稱為仰觀星宿。

(四)推步盈虛:前面「仰觀星宿」是以眼睛觀察星宿的變化,這「推步盈虛」則是由儀器推測星宿的變化,以判斷人事的吉凶禍福。

(五)歷數算計:由計算天干地支、生辰八字等陰陽數字,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禍福,如紫微斗數、四柱等的算命,「皆所不應」,皆不該從事這些事。

釋義 蕅益大師總結前面五條戒,說這是「邪心求利,不達正因緣法。」對因緣觀還未堅固之前,若經常做這五件事,則容易生起顛倒的智慧。我在未出家前,也曾親近一些外道的大修行者,後來我發覺這有問題,外道雖也強調斷惡修善,但他們的斷惡修善並沒有判定標準,如這件事是否該做,他們就卜卦問神明,神明說可以做,他們就去做,神明說不可做,就不去做。如此久後,自己的這念心完全沒有判斷能力,也就是說,什麼事情該做或不該做,自己的明了心完全要訴諸於外在的卜卦、神明的指示,否則自己不敢下決定。我發覺一個人待在外道久後,內心會喪失判斷能力。佛法的八正道中,第一個就是正見,一個人一定先要有正見智慧,才能行善法,先要知道什麼是功德相、過失相,由正見才產生正思惟,也才產生正確的身口意。若對佛法因緣觀的真理沒有勝解前,就做前面的五件事,則你的心容易心外求法,時間久後,對吉凶禍福的因緣,這件事為什麼是功德相或過失相,你完全不能了知。我有位師兄弟,他閉關好多年,後來他就不看教理,一路在行門上用功,後來他出了一些問題,請我幫他處理。他說他現在什麼事都請示觀世音菩薩,聽他講的意涵,我認為那不是觀世音菩薩,因他甚至今天中午要吃幾碗飯,也要請示菩薩。我對他說,你這樣內心已沒有智慧,猶如行屍走肉一般。佛法的六波羅蜜中,最尊貴的是般若波羅蜜,這猶如人的眼睛。修行要目足雙運,所有的修行是依止智慧的引導而成就解脫,如果甚至中午要吃幾碗飯,自己都無法判斷,則怎麼能知道什麼是生死的因緣?什麼是涅槃的因緣呢?臨命終時什麼該放下,什麼該追求,則更不可能了知了。所以前面的五件事雖是攝客群生的方便,但佛陀提醒我們,做這些事情會折損我們的智慧,自己要小心。

我曾讀過一本古書,書中說:山上有一大戶人家,有眾多眷屬住在一起,這家人的長者往生,於是請山下一位有名的地理師來看風水地理。這地理師從山下走到山上,非常辛苦疲憊,這戶人家就準備熱開水給他解渴,而且在開水上面灑了一層粗糠。這地理師喝開水時起煩惱,他認為這戶人家請他喝水沒誠意,竟在上面灑粗糠。這樣的一念生起瞋心,他就把最壞的凶宅地理介紹給他們,說祖先若埋葬此處,家族會興盛,這地理師是想報復。過了幾年,他想到這件事感到非常後悔,別人只是在開水上灑了一些粗糠,自己怎麼就做出如此大的報復呢?於是他又去找尋這戶人家,看看他們是否凶多吉少。結果他發現這戶人家的家宅,非但沒有凶多吉少,還更加繁榮,房子蓋的更大。這戶人家看到地理師來訪,表示非常感激。地理師問說,當時他從山下走到山上,為什麼請他喝的開水上面會灑一層粗糠?他們答說:「你從山下走上來,怕你口渴,喝水太急,熱開水會燙傷喉嚨,灑一點粗糠,你會吹開它,喝水就比較慢一點。」地理師於是說:「一念善心,轉凶宅為吉宅。」

我們雖同意世間的因緣法,有陰陽五行的吉凶禍福,但從因緣上的觀察,心是根本,講因緣時若不講心則不是佛弟子。若只是觀察外在的因緣,心只是次要的角色,則你跟外道就相同了。佛法認為一切的因緣中,心是主要的因緣,外在因素是其次。若這樣,是否還需要看地理風水呢?我個人做出一個結論:如果內心對業果的道理深信不疑,內心完全安住於真理,不把外境的因緣變化當作一回事,自己永遠相信,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對這真理深信不疑,那麼不用看地理,你的心能轉境。如果對真理的信心跟理解有所動搖,心多少還會攀緣外在的境界,則也不妨看一下地理,因你的心對它有所著,它就會對你產生影響。所以若心一半安住在真理,一半安住在外境,則這部分對你就會有影響。菩薩戒在講到攝眾生戒也有這觀念,若菩薩已通達諸法實相的道理,對真理深信不疑,永遠相信,心若安住在善法,一定召感安樂果報,若安住惡法,則召感痛苦果報。若自己對生命緣起的真理,已深信不疑,則可以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學地理風水算命,為什麼呢?因有些眾生若對他講真理,他不會相信,先以這種方便,「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你為他算命,他對你有信心,再為他講道理。但這裡《遺教經》的涵義,從自利的角度上,這些占相吉凶的事情,對初學佛法者而言,能夠不接觸就儘量不接觸,因學了這些占相之術,對生命的因緣就會把它寄托在外境上,這對建立佛法的正見智慧會有所折損,所以經文上說:「皆所不應。」

前面是遠離凡夫的增過及遠離外道的損智,這是滅惡;以下是生善的安住清淨戒法。安住清淨戒法又分為:(一)身業的安住戒法。(二)口業的安住戒法。(三)意業的安住戒法。先看身業的安住戒法。

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

消文 身業的安住有五條戒法要奉持:

(一)節身:節身是節制自身的行為,避免放逸他求,不能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要有所節制,以避免「他求」。佛法認為追求內心戒定慧的增長是「自求」,這是向內的追求;向外攀緣則是「他求」。自己應該判斷,今天出去是為了放逸他求,或是為成就功德,對身體的行動要加以反省,有所克制,要節制自身的行為。

(二)時食:這是飲食的克制。「時」是指從早上到中午的時間,「時食」等於過午不食,這有二層意義:(1)減少欲望:晚上飯食容易增長貪慾。(2)色身健康:過午不食使飲食能完全消化而有助健康。

(三)清淨自活:佛弟子不要攀緣權貴信眾,若攀緣有權力福報的信眾,容易產生貪求之心。有些東西本來不需要,但因攀緣權貴就容易得到,這增長自己的起心動念,增長貪慾煩惱的活動,所以佛陀要求清淨自活。

(四)不得參預世事:出家眾特別要避免參預世事,不要參加政治活動,不能做官,也不能參選立法委員。政治活動最後都是盲目的,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若參加政治活動,起初可能很客觀,但時間久了以後,自己就顛倒了,凡是同黨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不同黨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所以參加政治活動的結果,就會跟某類眾生產生對立,如此一方面破壞了內心的大慈悲心,一方面容易產生對佛教負面的情況。中國歷史上有四次毀滅佛教的悲劇,這四次中有好幾次都是因為出家眾參加政治活動,最後引起皇帝的瞋心而全面毀滅佛教。參加政治活動會使佛教跟某類眾生產生對立,所以一位宗教師應該立場超然,決不可以在政治中公開表態,因這樣會對佛教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五)不得通致使命:這是做甲乙兩方的使者來密通訊息。自己本來是修行者,因做這種卑賤工作而輕賤自身。以上五件事是佛陀要我們的色身如法安住戒法。古德解釋這五條戒法,前面的三條戒法:節身、時食、清淨自活等,須有所節制,換句話說,色身的行動、飲食及結交信眾等,雖不能完全避免,但要有所節制。但參與世事及通致使命,古德認為此二事要完全避免。以上是身業的安住,以下是口業的安住戒法。

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

消文 口業安住的主題有二:

(一)不得依邪法語而住:這有兩個內涵,首先是咒術,咒術即是巫術,這是透過持咒招引鬼神來替自己做事情,這樣容易惱害眾生,橫結惡緣,這是邪法語,所以我們不能以嘴宣說咒術。其次是仙藥,這是宣說某種藥物能使人長生不老,乃至成就種種神通,及有種種怪力亂神之作用,這是口業的妄語。以上咒術及讚嘆仙藥功德皆是邪法語。

(二)不得依邪人語而住:邪人是指「結好貴人,親厚媟慢」。貴人是掌握權力之人,若出家眾結交貴人,乃致彼此關係親厚,就容易產生「媟」「慢」的過失。媟是放逸,權貴之人有錢又有空閒,他的生命就是享受人生,及時行樂,他容易講出放逸的言語,所以結交權貴之人,容易受其影響而說出放逸的言語。其次,權貴之人常有傲慢之語,所以結交權貴容易產生傲慢言語,喪失修行者謙卑的態度,所以「皆不應作」。以上是口業的安住戒法,以下是意業的安住。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消文 意業的安住有如下幾項:

(一)當自端心:這是當觀自心,不見他過。這念心在觀照時,不要觀察別人身口意的過失,而要觀察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是善念或惡念。出家眾若從安住的角度來說,「當自端心」是重要因素。有些出家眾在僧團能安住五年、十年、二十年,有些人在僧團安住卻覺得困難,「當自端心」是重要指標,這念心是向內或向外觀察,這是能否安住的重要因素。佛陀要我們修行時,最好向內觀察自己,使自己的惡法減少,善法的功能增加,這是「當自端心」。

(二)正念求度:蕅益大師解釋正念求度為「如理思惟,希求解脫。」如理思惟是隨順真理而做思惟,如經常思惟業果道理、空性道理,乃至真如佛性的道理,一心一意希求解脫。印光大師說念佛法門的成敗在於出離心,修淨土者須「信願具足」,每一句佛號都具足信心、願力,這願力包括「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憑良心講,「欣求極樂」並不難,修行人對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功德,生起好樂心、追求心,這是不難的,但「厭離娑婆」則不容易,能安祥走出三界,沒有任何罣礙,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因想要尋求解脫的心不具足。所以印光大師說,我們應該經常思惟,若今生沒有出離三界,來生就要墮落三惡道,因內心的罪業會召感三惡道的果報。這裡佛陀要我們內心經常正念思惟真理,產生希求解脫之心。

(三)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時的缺陷,譬喻我們起心動念中都有一些貪、瞋、痴、高慢的煩惱。修行人的身業、口業可能有一些過失,或講錯話,或身體行為不正當,這時自己會知道,別人也會知道,所以很容易把它抓出來,透過懺悔來產生對治。但修行人最大的問題是意業的過失,自己心中經常起惡念,別人卻不知道,如果自己不觀照,就會有問題。憨山大師說,一般念佛人,一方面起煩惱又不對治,如是心中就有二種功能,一是念佛的善功能,一是煩惱的功能,則「佛只聽念,煩惱只聽長」,到了臨命終時,念佛的力量現前,煩惱的力量也現前,不幸的是,煩惱是多生薰習所成,是熟境界;念佛是今生才修習,是生疏的境界,所以最後煩惱把佛號的力量吃掉了。有些人在修念佛淨土法門時,從來不對治煩惱,反正也沒有人知道。修行比較好的人,發現意業起煩惱,就趕快轉念念佛,如是停止煩惱後又開始念佛,念佛一段時間後又起煩惱,發現煩惱時又提起佛號,如是又中斷煩惱,但煩惱的勢力永遠存在,若沒有以呵責或觀照四念處來對治,煩惱就會永遠存在,臨命終時,自己的佛號不是煩惱的對手。所以這裡佛陀的大慈悲,告訴我們不要包藏瑕疵,因為若放縱煩惱瑕疵,它就會不斷的增長廣大。所以憨山大師的慈悲,告訴我們要對治煩惱,念佛法門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煩惱現前時,或者以呵責的方式,觀照煩惱如大火,讓我們熱惱;煩惱如冤賊,偷走我們的功德法財;煩惱如毒蛇,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如是一方面思惟煩惱的種種過失,一方面用無常無我的智慧來觀察它,煩惱也是因緣所生法,若以觀照力來對治,它的勢力就會減弱。所以這裡經文告訴我們要對治煩惱,不要放縱它。

(四)不得顯異惑眾:異是指與眾不同,古德解釋這是顯示自己的功德來迷惑眾生,這裡特別是指顯示自己有神通感應的功德。佛法認為神通感應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個人只要不斷的靜坐,調伏粗重心,心靜下來就會知道一些訊息,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世間上的事情要出現前都會有徵兆,所謂「月暈而風,處潤而雨。」看見夜晚有月暈,就知明天要起風,吉凶禍福出現前都有徵兆,所以心靜下來就會知道一些事情。但佛法中不能宣說,因為宣說神通感應,大眾就會以神通感應做為追求的目標,而不重視真理了,不再重視俢學最為珍貴的智慧,所以宣說感應神通讓眾生產生迷惑顛倒,增長眾生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

(五)於四供養,知量知足:對飲食、衣服、湯藥、臥具的供養,知道需求有一定的數量,得到後要滿足感恩,不要多多追求。

(六)趣得供事,不應畜積:趣是隨順,隨順應得的供養,有多的就布施給常住或是需要的人,不要貪蓄積聚。以上六點是意業戒法的安住。

釋義 身口意三業的安住,我個人認為有二段經文最為重要:第一是「節身食時,清淨自活。」對出家眾來說,自己有二個選擇,一是過「少欲知足」的生活,對別人無所求,如此就能把自己的精神體力,完全用於修學戒定慧以追求不朽的功德,追求臨命終時帶得走的功德。第二個選擇,自己喜歡過舒適的生活,則必須與有錢的信徒交往聯絡,你對他有所求,他也對你有所求,你得耗損很多精神體力陪著他,自己所剩下的時間就不多了,到了臨命終時,你絕對會後悔。所以這裡佛陀要我們覺悟,「節身食時,清淨自活。」要儘量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則對信施無所求,自己就能做主,把握時間,多在佛法上用功。

第二是「當自端心,正念求度。」只是「少欲知足」還不夠,內心要生起希求解脫之心,培養止觀的正念。以上這二點,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前二段的經文,佛陀把根本戒與方便戒皆宣說完畢,以下佛陀讚嘆根本戒與方便戒能引生種種功德。

丁三、明戒能生諸功德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消文 以上的根本戒與方便戒的戒法眾多,受戒後,所要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境界有無量無邊之多,佛陀在臨滅度時,挑選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故稱為略說。持戒是「正順解脫之本」,這裡是揀別外道的無益苦行,外道他雖也能持種種的苦行,但不能成就解脫。解脫是能解脫煩惱跟痛苦,此處的解脫主要是指禪定跟智慧,戒法本身雖非禪定跟智慧,但它能隨順解脫及隨順智慧,所以它是正順解脫之本,故有資格稱為「波羅提木叉」,它是別別解脫。

「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透過前面的根本戒而產生功德,透過方便戒使這功德更加安穩,更加增長廣大,如是而生起禪定,禪定則能解脫我們對三界的欲望。一個人若貪慾重,內心擾動不安,這是苦惱的境界。得到禪定後,內心能夠感到寂靜安樂,所以禪定有解脫欲望的功德。其次,由戒、定的幫助,能產生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能滅除三界的痛苦。持戒而生禪定,由禪定而生智慧,持戒跟禪定本身是扮演增上緣的角色,也就是說,雖然持戒,但要修禪定仍要修「心一境性」,須修專注力與相續力,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得到禪定後,若要成就智慧,仍要在教法上聞思修,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因此戒與定是增上因緣,它不是親因緣。

丁四、說勸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消文 佛陀在講完戒法後,總結說:「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這裡的「當持淨戒」主要是指根本戒,須執持根本戒。「勿令毀缺」古德解釋是指方便戒,對身、口、意的方便戒不能缺損。為什麼要持戒呢?因為只有透過持戒才能產生出世的善法,這善法包括禪定跟智慧。

如果不能依止根本戒與方便戒,則種種出世的禪定與智慧功德,皆不能生起,未生的不生,已生的也會喪失,所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我們在成就禪定跟智慧之前,內心要找到二個住處,第一是功德住處,這是指受持四根本戒,則起碼自己的身、口、意安住在功德。佛法講功德是指三善道以上才稱為功德,五乘中的功德,起碼成就人天乘的功德。若不奉持四眾戒法,即使你布施蓋醫院,做種種慈善事業,若戒法有所虧損,這善業不能成就功德,而到畜生道做一隻狗,福報雖很大,有人侍奉你,但你得不到尊貴身,只在卑賤的果報中享受善業。若要成就功德住處,須持四根本戒法,保住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尊貴身,所以修學佛法,第一要先找到功德住處。其次要找到安穩住處,這是方便戒,若對已有的功德要增長廣大,對於遠離凡夫的增過,遠離外道的損智,乃至安住身、口、意的戒法,都必須要奉持,功德才能安穩。

釋義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對於「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曾講一個小故事:有一貧窮人供養天神,求能離苦得樂,他早晚上香供水供花,如是虔誠供養十二年。天人被他所感動,有一天這天人化成白髮老翁來敲他的門,這貧窮人問:「你是誰啊?」老翁答說:「我就是你供養的天神,我被你十二年虔誠供養所感動,你有什麼祈求呢?」貧窮人說:「我希望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於是天人給他一個「得瓶」, 只要向「得瓶」祈求,絕對能「所求如願」。這貧窮人向「得瓶」祈求房子,如他所願的出現房子,以後又祈求車乘及種種享受的資具,這窮人也就解脫貧窮,得到快樂的生活。有一天他舉辦一場慶祝法會,請過去所有的朋友來共同慶祝。那些朋友都是貧窮人,他們問主人說:「你以前跟我們一樣貧窮,現在怎能變成這麼富有?」主人答說:「我以前是很貧窮,但我辛苦的向天神祈求十二年,他送我一個得瓶,我向得瓶祈求,就能出現種種我所要的東西。」他的貧窮朋友請他表演這稀有事,主人於是在大眾面前向得瓶祈求某種東西,得瓶就現出這東西,大家非常驚喜,歡喜讚嘆鼓掌。主人這時得意忘形,開始唱歌跳舞,在跳舞中不慎打破得瓶,於是從得瓶中出現的房子、車乘、珍寶也隨之全部消失,他又恢復了貧窮。

龍樹菩薩告訴修行人,「得瓶」就是戒法,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時是帶著虔誠恭敬的心,所以會珍重「波羅提木叉」,因為沒有皈依三寶的人,身心苦惱,後來戒法散發功德,使人身體健康,事事如意,乃至來生有人天的安樂果報。如果沒有生起出世解脫心,因為持戒而福報現前,就容易志得意滿。諸位要知道,我們之所以有福報是因有戒法,有如這貧窮人本來沒有財富,是因「得瓶」而致富,也就是說,我們這念心本來充滿煩惱跟罪業,如果身口意有些功德,這是因皈依三寶的關係,在剛開始修行時特別是指因有法寶的戒法。所以如果放逸不持戒,就會喪失功德,又恢復過去的貧窮。龍樹菩薩以「得瓶」故事開示說:「持戒之人,所求如願;破戒之人,一切皆失。」故佛陀開示說:「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我們在身心苦惱時,要先找一功德住處、安穩住處,「波羅提木叉」即是我們的安穩功德住處。所以在還未離開三界時,先把住處建造安穩有功德,這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佛遺教經講記(五)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

丙二、對治止苦法要

佛陀在經典上講到我們生命的相貌,生命就像一個沒有止盡的水流,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而召感今生的果報,也會因今生的業力而召感來生的果報,從這個因果相續的道理,就構成永無止盡的生命輪迴。在這廣大無邊的生命輪迴中,我們的生命會出現二種相貌,一是痛苦憂傷的果報,一是寂靜安樂的果報。當我們開始厭離痛苦果報而追求安樂果報,這樣的一個生命轉變的主要關鍵點在於皈依三寶。在皈依三寶中,我們真正所皈依的是法寶,因為佛陀不能以他的神通力消除我們的罪障,也不能把他的功德直接輸送到我們心中。佛陀的出現於世,對眾生所能做的是說法度眾生,使我們依止佛陀的教法修學,達到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目的。所以宗喀巴大師在他的開示中一再強調,所謂的皈依三寶,真正所皈依的是法寶,因為佛有說法之恩,僧有住持正法之恩,所以也皈依佛寶與僧寶。

佛陀教法的內涵開展出戒定慧三學,這三種法門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本經把佛陀的戒定慧之學,依其淺深分成二類,一是共世間法要,一是不共世間法要。前面所修學的是成就人天安樂果報的戒定慧,這是基礎的共世間法要。這又分成三科,前面第一科是對治邪業,這是偏重持戒,以對治身口的過失。以下的二科,包括本科的對治止苦法要,這是透過止觀的修學,以消滅心中的顛倒。所以戒定慧的分判,前面的一科偏重戒學,丙二的對治止苦法要,及丙三的對治滅煩惱法要,都屬於定學與慧學所收攝,這是整個科判的大意。

對治止苦的「對治」是因地的修學,透過戒定慧的修學,對治心中的煩惱與罪業。「止苦」是果地的功德,經由前面的對治使身心世界離苦得樂。

對治止苦共有三個法要:丁一、根欲放逸苦對治。丁二、多食苦對治。丁三、懈怠睡眠苦對治。

丁一、根欲放逸苦對治

戊一、根放逸苦對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

消文「根放逸苦對治」共有三段,這一段是說明調伏五根的功德。佛陀招呼比丘說:「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在佛陀滅度前,諸位比丘乃至七眾弟子,聆聽佛陀前面開示的對治邪業法要,身口二業安住在根本戒及方便戒,內心產生清淨的功德及安穩的功德。有了前面的功德,應如何修,才能使功德繼續增長廣大呢?「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在持戒後,應進一步調伏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是前五識活動的工具,五識要生起了別功能,須依止五根做為工具,五根的活動就帶動五識的了別。這五根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眼識了別種種顏色,耳識了別種種的音聲,乃至身識了別種種的觸感。佛陀告訴我們,五識依止五根接觸五塵時,「勿令放逸」,這放逸有二層意義:

(一)內心對於雜染法不能加以防止,對接觸雜染法認為無所謂。

(二)於清淨法不加修學,對三寶的清淨功德沒有主動追求的意樂。

放逸者的眼耳鼻舌身五識,漫無目標的攀緣塵境,對於惡法不想防止,對於善法也不想成就,只隨順自己的妄想而活動,這稱為放逸。應如何調伏五根呢?佛陀以牧牛的譬喻來做說明:牛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牧牛之人是指修行人,佛弟子應以什麼心態來調伏五根呢?「執仗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苗稼是已成熟的稻米,這裡是指經由持戒所產生的清淨安穩功德。「執仗視之」的「視」是內心的觀照力,這觀照力主要是觀照業果的道理,以業果的道理來觀照眼耳鼻舌身五識的活動。業果又如何觀照呢?在宗喀巴大師的《廣論》中說,觀照業果有三個內涵:

(一)業果決定:觀照由五根所造的善業決定召感安樂果報,罪業決定召感痛苦果報,這道理絕不錯謬,也絕無僥倖。若造罪業,一定會帶來痛苦,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而已,這道理是絕不能改變的。

(二)業果不失:所造的業絕對不會喪失,即使今生沒有承受業果,來生也決定要承受果報。

(三)業果增長:造惡業後如果沒有如法的懺悔,它會日日增長廣大。過去有一禪師修行時得到禪定,在禪定中見到像山一般高大的鹽巴,於是觀察這因緣,才知原來是他過去做沙彌時,曾向常住偷拿少許的鹽巴,就因這樣的行為,當時沒有如法懺悔,等他成為老和尚時,這少許的鹽巴已變成像山一樣廣大,因此他趕緊懺悔,補貼常住後,老和尚定境中的鹽山才消失。所以業本身是有為法,它在心中不是增長就是消減。

透過思惟業果的決定性、不失性及增長性,以這樣的道理來約束心中的牛,如果牛正常的工作,我們以手杖鼓勵牠,如果牛開始失去控制,則以手杖鞭打牠,不讓牠破壞已成就的功德。故我們對眼耳鼻舌身五根,要有所堅持,有所讓步。當五根處於善法的因緣中活動,我們對它表示讚嘆,鼓勵自己;如果五根是在雜染的境界攀緣,則以業果道理來呵責它,所以心中要有一標準來管束五根,使持戒功德不會因五根的放逸而遭受破壞。這是在持戒後,應進一步調伏五根,以保持持戒的功德。以上是調伏五根的功德,以下說明放縱五根的過失。

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坑埳。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

消文 如果對五根的活動不加以約束,認為只要奉持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而在戒法的空檔中,放任五根攀緣活動,這樣會有什麼過失呢?

(一)增長煩惱障:若放縱五根,五根不會對現前的境界感到滿足,五識的了別性若受放縱,欲望「將無涯畔,不可制也。」我們永遠不可能滿足五識的貪慾,所以古德說,若放縱一次欲望,有如在一堆燃燒的火中又丟進一根木頭,也就是說,若滿足一次欲望,欲望的煩惱之火就更增長廣大,下一次將更難控制。在美國很多企業家都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眠,他們雖有廣大的財富,但因其五根長期在金錢境界上活動,所以他們永遠不可能感到滿足,欲望煩惱的增長使他們無法安心睡眠。所以放逸五根只有增長欲望,最後「將無涯畔,不可制也。」煩躁擾動隨放逸而增長廣大,使自己苦惱不已。

(二)增長罪障:如果不約束五根,這有如一隻暴惡的馬,沒有馬繩的控制,馬不受約束就會失控,於是馬與所載的人全墜落坑陷中。也就是說,前面增長欲望煩惱後,接著就造殺盜淫妄的罪業,這罪業有如坑陷,使我們陷於障礙而不能自拔,這業力也會障礙我們的安樂及修習聖道,從今以後的念佛持咒再也不能感到相應,有如被坑陷障礙而深陷其中。

(三)增長報障:有了罪業後,就有如盜賊搶奪我們的財富,財富被搶只是一生一世的痛苦,但放縱五根所造作的罪業,卻召感多生多劫的三惡道果報,所以「危害甚重,不可不慎。」

釋義 以上這一科是說明放縱五欲的結果,它會增長煩惱、罪業及來生痛苦的果報。這段經文是說,我們起初仰仗對佛陀的信心,相信佛陀是一切智者,他所開顯的戒法,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皆是離苦得樂之道,我們就遵循佛陀的制教,約束自己的身口二業,透過持戒的功德,使自己的善業增長廣大。若要進一步保持這功德,對五根要有所約束,這是以業果的道理來約制五根活動的範圍。若對五根不加約束,就會發動煩惱、罪業跟痛苦的果報。初學的比丘、比丘尼比較會遵守規矩,我們回顧歷史的教訓,一個人破戒之前的徵兆就是先放逸,他不管束五根的活動時,下一步就是準備要破戒了,所以佛陀在這裡提醒我們要收攝五根。以下第三段是結示勸修。

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消文 一位有智慧、有志於離苦得樂的修行者,應該經常保持正念,對於五根要適當的管制,不能隨順習氣而讓它自由活動,應該把五根當作盜賊般管束。如果放縱它,我們持戒的功德不久就會被破壞,就像牛失控而犯人苗稼,所以佛陀要我們收攝五根。

釋義 在共世間法要中,以上道理是通於儒家的修學。譬如顏淵有一天問孔子:「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仁」在儒家的修學中是最高的目摽,猶如佛教徒說:「什麼是成佛?」孔子說若要達到仁的境界,心中要有克制私慾的力量,調伏自己的欲望,使身口意隨順聖人的禮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又問說,克己復禮應如何下手呢?孔夫子進一步說:「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若想克己復禮,先要收攝五根。

孔夫子有一弟子子路,他是一位很有忠義的人。起初他遇見孔子時,問說:「你是宣揚什麼教法?」孔夫子說:「我是宣揚聖賢之道,這就是禮。」一個人要遵守禮節,才能使個人、社會得到安樂。每一個人在生命中都有他的定位,自己應遵循自己的定位,無論是君、臣、父、子乃至兄弟,每人都應盡其本分,則小至家庭,大至社會,大家都能離苦得樂。子路說,一個人只要心地善良,對得起良心就好,為什麼要遵守這些禮法呢?子路也講出一個譬喻:「南山有竹,斬而射之,入於皮革。」南山的劍竹,天生就很直,把它砍下來當作劍來射,能射穿皮革,南山的竹根本沒有加以修飾,就能射穿皮革,為什麼還要遵循禮法呢?孔子說,把南山竹的前端弄尖,尾巴加些羽毛,豈不是射得更深嗎?這也就是說,如果心地善良,再加上持戒的禮法,及五根的攝受,則善的功能更能增長廣大。子路聽後覺得有道理,以後他也跟隨孔子學習禮法。子路後來做衛國一位士大夫的家臣,後來衛國發生政變,子路為了救士大夫的家族,被政變的軍人砍倒在地,子路於臨死時,身體坐直,說:「君子死,冠不眠。」身為君子要遵循聖賢教法,死亡之前,帽子不能戴歪,所以他把帽子戴正後才被殺死。我們現在思考這問題,子路雖然本性善良,但他起初是個完全不遵守章法的人,在跟孔夫子學習儒家教法後,竟然連臨命終時做事情都有章法,臨死前都要將帽子戴正,可見一個人是習久成性。眾生的身心世界具有可塑性,五根若善加收攝,它就在三寶境界創造功德;如果放縱五根,沉溺五欲就會廣造惡業。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勸勉我們,除持戒外,也要制伏五根。

戊二、欲放逸苦對治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消文 前面「根放逸苦對治」的「根」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這裡「欲放逸苦對治」是指第六意識的放逸苦對治,這也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首先把五根與第六意根的相互關係加以說明。第六意識為前五識的主導者,什麼叫主導?有二層意義:

(一)前五識不能單獨生起了別的功能,必須依止第六意識而運作,所以當你在看一朵蓮花時,眼識如果沒有第六意識的支持,則不能了別蓮花,因此古人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前五識的了別一定要有第六意識的資助,否則前五識根本無法了別,所以第六意識在前五識的了別中,它居於主導的地位。

(二)第六意識有強大的思想力,因前五識不能安立名言,也就是說,前五識沒有思想,它完全是直覺作用,當它在了別顏色、音聲乃至種種的感覺時,只是直接的反應。但第六意識能安立種種名言,產生很多思想,故影響力特別廣大。譬如我們的第六意識有時心情特別愉快,這時若置身在一個不好的環境,眼睛見到醜陋的顏色,耳朵聽聞刺耳的音聲,此時心情仍能快樂法喜。反過來說,如果心情不愉快,即使眼見美色,耳聽悅耳的音聲,自己還是不快樂,所以第六意識在整個六識中,有主導前五識的力量,因它有思想力,能安立名言。所以前面說調伏五根,其實重點在第六意識,因為五根是聽第六意識招呼,有如牛與車的關係,車子要到哪裡去是由牛決定,牛就是第六意識。所以佛陀說:「此五根者,心為其主。」第六意識是前五識的主導者。我們若想要調伏五識,「當好制心」,先調伏第六意識。若想調伏第六意識,先要知道它的相貌。「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

怨賊。」心有三種差別的相貌:

(一)毒蛇:這是比喻貪愛煩惱,貪煩惱主要的活動範圍是在可愛的境界,歡喜的境界容易引生貪愛煩惱。貪愛煩惱為什麼比喻為毒蛇呢?因毒蛇都是在草叢中,偷偷跑出來咬我們一口,貪煩惱亦復如是,它本身的形象不是很明顯,當我們起貪煩惱時,內心往往是寂靜的一種樂受,而這樂受夾帶過失,所以對貪煩惱往往是很難察覺。

(二)惡獸:惡獸是指獅子、老虎,這是比喻瞋心煩惱,它所活動的範圍是不可愛的境界,對不如意境界才會引生瞋心。瞋心的相貌是擾動不安,所以它的形象特別明顯,有如見到老虎、獅子般的明顯存在。

(三)怨賊:怨賊是指對真理迷惑的痴心煩惱,怨賊善於偽裝成朋友來偷取我們的錢財,這是譬喻愚痴的形象是微細難知。

「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前面的毒蛇、惡獸、怨賊是貪、瞋、痴煩惱的別相,這裡的大火是指總相,也就是說,所有煩惱都是熱惱不安,有如我們接近大火時,色身會感到熱惱不安。其次,煩惱皆會破壞善根,有如大火會燒毀錢財。以上是在對治第六意識之前,先解釋心識的差別相貌。

釋義 一切生命以心為主,「流轉三界中」,其實是這念心在流轉。色身有如房子,房子壞了又換另一新房子,心有如房子裡的主人,主人是不變的。佛陀在聲聞法與菩薩法對心的解釋不同,在聲聞教法中,佛陀對心的看法:「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因聲聞教法偏重滅惡,所以佛陀強調心的邪惡功能,如《八大人覺經》也是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藪。」但在大乘經典中,尤其在《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佛陀描述眾生的心則不是這種態度,而是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佛陀對心的功能相貌是讚嘆的,這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功能德用,有大智慧型光明義,常樂我淨功德義等等,這念心是無窮盡寶藏,等待我們去開發。所以讀經典時要知道,有的經典對心是對治調伏,所以它強調心的邪惡部分;有的經典鼓勵我們修善,所以在修善之前一定要先肯定心的功能,才會啟動心的明了性,所以大乘經典對心的功能是讚嘆有加的。在修行時,如果太過放逸,聲聞法非常重要,依聲聞法告訴自己說:「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如果心太沉悶時,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時讀誦大乘經典,「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時大乘經典會鼓勵自己往前走。所以調心之法,要在中庸之道,太沉悶時需要鼓勵,太放逸時要調伏攝受,這是調心的方便之道。

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

消文 前面一段說明心識的差別相貌,這一段是說明放縱心識的過失。分成二科,先說明過失相,再說明對治方法。過失相中又分成二小段,第一小段先說明過失所召感的異熟果。「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有一個人「手執蜜器」,這個手是指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攀緣「蜜器」,蜜器是指安樂果報,第六意識執取安樂果報,在安樂果報中「動轉輕躁」,到處的執取攀緣,這時第六意識只見蜜器而未見前面的深坑。

依唯識角度,我們的生命有二種作用:(一)受用果報。(二)造作因地。所以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點都是在受用果報,又同時造作業力。生命的這二種相貌,菩薩與凡夫的重點不同,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顛倒眾生不在乎自己造了什麼業力,他所在乎的是現前果報的快樂。所以他不允許今生果報有痛苦出現,如果有人障礙他的安樂,他寧可造罪業以排除痛苦,這是本經所說的:「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凡夫眾生只見現前安樂,不惜造作罪業召感來生痛苦。菩薩則不同,「菩薩畏因」,菩薩了知今生果報的痛苦跟快樂,皆過去業力所召感,是剎那剎那變化無常,總會過去的,重點在於面對果報時,自己又創造了什麼業力,這才是重點。因業力會影響來生的果報,所以菩薩不在乎現前一時的快樂或痛苦,他所追求的是來生的究竟安樂。因此這裡的經文說明,放縱心識有召感異熟果的功能。

前面說明異熟果,以下說明等流果。「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如果放縱第六意識,就有如狂暴的象沒有鐵鉤來制伏;又如猿猴爬到樹上,一下子騰躍,一下子踔躑停止,很難管制牠。所以西藏的上師說,放縱一千次的欲望,比不上調伏一次的欲望,因為若放縱慾望,有如猴子到樹上,你再也無法控制牠。這該怎麼辦呢?「當急挫之,無令放逸。」我們對內心的煩惱,應該當下消滅,若不當下消滅,首先它會召感當來痛苦的三塗果報;其次,它又增長煩惱的勢力。所以對內心的煩惱,應在當下生起時,趕快加以消滅。以上說明放縱心識的過失。

佛遺教經講記(六)

淨界法師主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一面:

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消文 這段經文是佛陀的結示勸修。修行人對心有二種選擇:一是放縱第六意識,心想什麼就做什麼,心隨妄轉,現在打什麼妄想就去做,對妄想的善惡不加以判斷管制,結果則「喪人善事」,對以前所修布施、持戒的功德,因對第六意識的放縱而遭受破壞。反過來說,「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蕅益大師解釋「制之一處」為無二念三昧,無二念亦即只有一念,也就是修習「止」,使內心專一安住在念佛或持咒的所緣境上。以「制之一處」的方法收攝第六意識,這有何功德呢?「無事不辦」,一切的過失皆能消滅,一切的功德皆能成辦。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勸勉我們:「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服汝心。」

釋義 這段經文講到調伏第六意識。天台宗的教觀,智者大師把佛陀一代的時教,分成教與觀二種:

(一)教法:智者大師對教法開出五時八教,這五時八教如果詳細分判,則有三類:

(1)頓教法門:如《華嚴經》、《梵網經》等,佛陀為善根成熟菩薩,開顯大乘法門,這是頓教法門。直接

(2)漸教法門:有些眾生大乘善根尚未成熟,所以用漸教法門,次第的調伏對治,故佛陀宣講《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等經,經過三時的調整,栽培其善根,這屬於漸教法門。

(3)攝漸歸頓法門:把前面的漸教善根收攝入頓教,如《法華經》。智者大師認為,佛陀一代時教,一百部大藏經,開展出的教法就是三類:

(一)直說大法的頓教。(二)次第調伏對治修學的漸教。(三)攝漸歸頓,這是《法華經》的會三歸一。

(二)觀法:智者大師在觀照生命真相時,強調觀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心中,智者大師強調說,從經論上,佛陀對心識的描述有二:

(1)眾禍之門:佛陀在經典上說,我們這念心是眾禍之門,一切災難的根本是由心所發動。

(2)眾妙之門:一切功德也是由心所發動,如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等,也是依這念心而生起。

總而言之,這念心是不二法門,雜染是它,清淨也是它,關鍵點在於是否能調伏。有如一條牛,我們很難說這牛是好是壞,如果受到調伏,牠乖順的耕田,就能創造很多的苗稼功德;如果牛未受調伏,失去章法,與顛倒相應,牠就會破壞所有的苗稼。所以在修行過程中,調伏這念心變得非常重要,我們這念心,有可能創造地獄果報,也可能創造極樂世界的果報,關鍵點在於是否受到調伏。

這裡的經文說出一個訊息,不論是比丘或比丘尼,起初是仰仗對三寶的信心,皈依了三寶,相信依止三寶的加持力,決定能使我們離苦得樂。我們也會因信心的增長,奉持戒法,決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持戒是修行的第一步,是所有修行的道前基礎。但如果只有持戒,會出現一些問題,因為佛陀所制的戒法有限,譬如比丘尼最多只有三百多條戒,但這念心所面對的是「法界塵沙」,無量的法都是所面對的境界。如果只是持戒,而不收攝第六意識,則三百多條戒以外,第六意識活動的空間還是很大。所以如果只是持好戒律,但第六意識到處攀緣,這戒也持得不夠莊嚴。若只是事相上的持戒,心卻往外攀緣,則難保持戒清淨,所以這裡經文說:「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我們在持戒之餘,心中應該擁有法寶來調伏這念心,使它安住調伏。

今天如果我們是初學者,對整個佛教、僧團還沒有很大的責任,自己還不是方丈,我建議大家少管閒事。雖然出家人要有理想抱負,但在整個修學過程中,一開始先要內觀,先要調伏自己,一位出家眾的攀緣心若無法調伏,很難想像後面的路該怎麼走。雖然你積集很多善業,但攀緣心未調伏,則善業中都夾帶煩惱跟罪業,有如甜美食物中夾雜毒藥,以後得果報時會出現問題,有快樂也有痛苦,果報不莊嚴。所以剛出家時,除非是大善根者,所有修行人都要先大死一番,然後再大活,也就是說,起初要先做一番調伏功夫,這過程是不能避免的。調伏自心平靜後,對自己的身口意已有點把握,再修善度眾生,這樣比較穩當保險。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悲切地勸勉我們:「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服汝心。」修學過程的次第,先折服內心一段時間,以後無論修善或度眾生,功德則是清淨莊嚴的;如果不能折伏自心,有如毒蛇、惡獸、怨賊、大火等的過失則很難避免。以上是佛陀宣講對六根的收攝調伏。

丁二、多食苦對治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消文 這段是有關飲食的調伏。所有的四眾弟子,都是欲界的果報體,故需要飲食,在接受飲食中,有二個重點值得注意:

(一)調身少病:前面的都攝六根,對於煩惱欲望要完全消滅,因這些是顛倒所生,但飲食則是生活所需要,並非顛倒所生。飲食應當作藥想,有如病痛時需要吃藥,既然當作服藥想,對於美好的食物或粗鄙的飲食,不要生起多吃或少吃之心,重要的是「趨得支身,以除饑渴。」只求獲取營養來支持色身體力,以滅除饑渴之病,以上的飲食調身主要是指量的多寡。依天台宗小止觀,飲食過多或過少皆不宜,譬如依自己的身體狀況應該吃二餐,若想要博取日中一食的美名,強迫自己只吃一餐,結果造成身體虛弱,修行時就難以專注。又如貪好美食,吃得過量,氣急生滿,百脈不通,整個身體脹脹的,內心闇鈍,第六意識活動遲鈍,提不起心力修止修觀,因此飲食數量的調和很重要。古德說,若不能調至中庸之道,可調到稍微略少於適當的量。飲食少一點,對修觀照力有幫助,但也不能過於少量。以上說明飲食有調身的作用,至於飲食的量,應該視自己的需要,而不能貪求美味。

(二)調心離過:「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這裡譬喻蜜蜂采華,牠只取走花的內在滋味,而不損害外在的顏色香味,所以蜜蜂不會破壞花,花仍存在。「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比丘受供養時,他也是取走飲食的營養,來除自己的饑渴之病,不應該多求,破壞自己的善心。破壞善心的意義有二:(1)破壞自己寂靜的善心:本來修戒定慧很寂靜,但見到美好飲食起貪心,內心就不寂靜。(2)破壞信徒清淨的信心:信徒見出家眾貪求美食,會破壞對三寶的信心。

最後總結說:「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一位有智慧者,對於自己的身心狀態,應該堪受多少飲食,自己要清楚分明,飲食不能過多或過少,而耗損自己的福報。

釋義 古德說:「身安則道隆。」飲食會影響我們的根身,心識依止根身生起了別,所以根身有障礙,心就會有障礙。譬如佛在世時,周利盤陀伽到斯提國托缽,斯提國當時有毒龍危害百姓,居民請周利盤陀伽尊者降伏毒龍,尊者是大阿羅漢,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脫,於是他到毒龍處所入火光三昧,降伏了毒龍。居民為感謝尊者,準備許多美好乳酪牛奶供養他。有一女眾想,尊者吃太多牛奶恐怕太冷,於是取來與水同樣顏色的酒供養尊者,尊者喝酒後,酒性發作,回精舍途中竟醉倒路旁。佛陀跟阿難尊者托缽回來見狀,佛陀就明知故問說:「這是誰啊?」阿難尊者說:「他是周利盤陀伽。」佛陀說:「他能降伏毒龍啊,而現在卻連一隻蛤蟆都不能降伏。」佛陀呵責後就制定了不飲酒戒。這故事是說,聖人飲酒尚且會引起過失,何況是凡夫!所以我們內心會受生理狀態的影響,因為心的活動要依止根身,而根身受飲食影響。所以有志於修行者,除了飲食數量的多少要揀別外,太污濁的飲食最好不要食用,如蔥、蒜等,生吃增淫,熟吃增恚。此外,加工食品或化學藥品等,也最好不要食用。有些人的體質很特別,如吃某種飲食就感覺不對勁,則此類食物即不適合食用。莫說是凡夫,甚至阿羅漢的飲食也要注意,因為飲食會影響生理狀態,生理狀態又影響心理狀態,所以要知道自己身體的體質是冷性或熱性,適合吃哪些食物,修行時的明了性才會強。這裡說明調和飲食,一定要知道調身調心,一方面使色身保持最佳狀態,一方面遠離貪瞋的過失。

丁三、懈怠睡眠苦對治

在《大毘婆沙論》說,睡眠因緣有三:

(一)飲食引生:只要有飲食就一定要有睡眠,若整天不睡眠,這是不正確的,為了消化食物,就需要睡眠。

(二)時節因緣:睡眠跟天氣有關,有些人到晚上天黑時,就需要睡眠。

(三)懈怠引生:有些人的人生沒有目標,沒事就想睡。這裡經文所說睡眠的對治,正是對治懈怠所引生的睡眠。至於飲食跟時節所引生的睡眠,在凡夫階位暫時不能避免。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訊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消文 這是第一科總標「精進之相」。精進的相貌是白天修習止觀,莫浪費時光。佛在世時的時間是分成六時,晝三時及夜三時,晚上分成初夜、中夜及後夜等三時,一個時節等於四個小時。初夜及後夜也不停止修習止觀,中夜時比較容易昏沉,故用來誦經。「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這裡的完全沒有睡眠,是指大阿羅漢的精進,如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等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脫的大阿羅漢,他們具有禪定三昧,根本不需要睡眠,普通的慧解脫阿羅漢都還做不到。《阿含經》上說,外道質問佛陀:「您老人家有睡眠嗎?」佛陀答說:「我也有睡眠。」佛陀是在中夜睡四個小時,外道就譏嫌佛陀說:「佛陀您也睡眠,睡眠是愚痴相,您也跟愚痴相應。」佛陀說:「你根本不知什麼叫愚痴相。」睡眠是不定心所,怎麼會是愚痴呢?這是說,佛陀對睡眠跟飲食都是調和的。我們在讀這段對治時要注意,前面講到五欲的放縱,這是生理狀態完全不需要的,是自己的妄想顛倒所捏造出來,故要完全消滅。但飲食睡眠不是顛倒心所捏造,人的果報體其生理結構需要飲食睡眠,故要調伏而不是斷除。這段經文中,佛陀對具有禪定的大阿羅漢,標出精進之相,讓我們產生慚愧心。

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

消文 這段經文說明對懈怠所引生睡眠的修觀對治,這有二個觀法,第一個觀法:「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我們不應該懈怠睡眠,因為我們心中有很多的煩惱罪業,猶如盜賊經常在身旁出沒,隨時想殺害我們,故不應該懈怠。第二應觀想:「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我們生命中所能用的時間有限,無常火在我們出生後就不斷燃燒,一天一天的過去,壽命也隨之減少,我們應當利用有限的生命早求解脫,不要空過時間而放縱自己懈怠睡眠。

釋義 以下講一個修觀對治懈怠的故事:佛在世時有一商人帶著狗出外經商,在休息時,狗把商人所帶的肉全部吃光,商人知道後非常生氣,就把狗兒的四條腿打斷,丟棄曠野讓牠自生自滅。狗被打斷腿非常瞋恨,牠含瞋恨之心即將死亡,這時舍利弗尊者於寮房中打坐,他清淨光明的心,晝夜六時觀照眾生得度與否,這時他知此狗因瞋心將墮三惡道,尊者就以神通力來到狗兒的地方,先給牠一碗牛奶喝,再為牠說法,以消滅狗心中的瞋恨障礙,不久狗就往生,並投生於舍衛國一戶長者人家做兒子。當他七歲時,舍利弗尊者向長者要求這兒子做他的沙彌弟子,長者也答應了。沙彌跟尊者回精舍後,精勤修學,很快就證到阿羅漢果。比丘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這沙彌怎麼能如此迅速證得阿羅漢果呢?佛陀說:「這沙彌以前是迦葉佛時代的維那師父,他的聲音特別清澈嘹喨,經常帶領大眾師共修。有一天共修中,有一老比丘的聲音比較污濁遲鈍,這維那師就譏嫌老比丘說:「你的聲音怎麼像狗叫一樣難聽。」老比丘說:「你怎麼能對我講這種話呢?你知道我是誰嗎?」維那師說:「你是迦葉佛時代的比丘。」老比丘說:「不僅如此,我是一位阿羅漢,你對我講這種話適當嗎?」維那師父知道他是位聖人,趕緊向他懺悔。懺悔滅除了地獄果報,但余報還在,所以五百世墮為狗身,在這五百世中,大多沒有吃飽飯。經過五百世老病死的生死折磨,才在這最後一世,又即將墮落三惡道時,舍利弗尊者見他有善根,出手救牠,牠後來出生為人而成就聖道。

以上故事是說,我們在還未入初果的位不退之前,雖然內心中積集了善根善業,但是我們心中也有煩惱跟罪業,如果臨命終或其它時候觸動這煩惱罪業,「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你要得到像今生的因緣,有健康的身體,遇到三寶的住世,有一道場安住,聽聞佛法,專心修學,這是不可得也。有時我們看一隻螞蟻,牠到處亂竄,承受流轉的痛苦。而我們今天得到尊貴人身,結果卻浪費這個人身,實在非常可惜。我們今生中有很大的機會能成就解脫,如果不把握今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萬一觸動罪業,萬劫不復人身。所以這裡從煩惱勢力的強大,及在無常大火中,我們所能把握的時間不多,以這二方面來做觀察,警惕自己精進修行。這要如何精進呢?看下一段經文的持戒對治。

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

消文 先講一個譬喻:煩惱毒蛇睡在我們心中,「睡」是指種子,唯識學說,我們內心的相貌有二:一是現行,一是種子。種子雖沒表現出來,但潛伏在第八識中。一個人雖暫時不起煩惱,但煩惱的功能仍存在,有如一個人睡覺,只要把他叫醒,他就會起來活動。譬如有一毒性很強的黑蛇,跟我們同一房間共住,表面上毒蛇雖未活動,但只要有一點音聲吵醒牠,毒蛇就會傷害我們。所以心中的煩惱,只要遇上惡因緣,就可能觸動煩惱而造罪業,故「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蕅益大師說,這裡的持戒不完全只是律儀戒,因律儀戒對治身口的過失,這裡的持戒還包括定共戒、道共戒,含有止觀的力量,尤其是有四念處的觀行,以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智慧,觀照我們的身心世界,以調伏愛取煩惱。煩惱蛇滅除後,才能安穩睡眠,睡眠也不再障礙心中的聖道。

我們的果報體需要飲食跟睡眠,《瑜伽師地論》說,睡眠的方法要採取分段的方式,一次不要睡太久,不宜連續睡眠超過六小時,否則心性容易闇鈍。晚上睡眠不超過六小時,有時中午飯後會疲累,可小睡片刻。所以寧可以小睡的方式休息,也不要連續睡眠超過六小時。若要睡得少,應少吃甜點,飲食不可吃太多,吃得多就會睡得多。以上是睡眠的調和,以下是結示勸修。

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消文 這裡的結勸不只針對睡眠,也包括前面的調伏五根,調伏第六意識,乃至調和飲食與睡眠的結勸。在整個修行當中,保持慚愧心非常重要,有如衣服能莊嚴色身,慚愧心能莊嚴功德,所以慚愧有生善的功能。其次,慚愧心就像鐵鉤,鐵鉤能制伏過失,所以慚愧心也有滅惡的功能。一個人若沒有慚愧心,即使能布施、持戒,功德也難保持不失。有慚愧心的人才能生起善法,若無慚愧,則與畜生沒有差別。

釋義 佛陀講完這段經文後,以慚愧做總結,慚愧的意義是內心能「崇重賢善,輕拒暴惡。」內心當中思惟人世間有賢善之法,也有暴惡之法,自己對善法是尊重讚嘆,雖然不能馬上做到,但對善法有好樂追求之心。對惡法雖然不能馬上消滅,但能厭惡呵責,這就是慚愧。畜生道的生命是完全跟著直覺走的,如貓、狗餓時就尋找食物吃,累了就躺著睡,牠們沒有什麼慚愧。慚愧生起的因緣是來自於對生命的正見,知道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故站在離苦得樂的角度,才會尊重善法,厭離惡法。在菩薩的修學中,到了十住位,以空性為住時,就不退轉了。但在十住位前的十信位,《瑜伽師地論》說,十信位的菩薩從初信到十信,他所依止的就是增上慚愧,「雖做惡業,速疾能悔;若墮惡趣,終不久留。」若出現身、口、意的過失,自己能產生反省對治的力量。為什麼能反省對治呢?因廣泛學習經論,內心能對善、惡劃出一道標準,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他的行為自然會有章法。我總覺得一個人即使行菩薩道,自己也要有章法,有所堅持,有所讓步,不論待人處事要有底限,若完全隨順眾生,自己就喪失了應有的格調。這底限如何判斷呢?這要從經論中學習義理,做為判斷的標準,也就是要有慚愧心。內心要有好樂善法,厭離惡法的心態,這是一個人進步的最主要動力,如果不想追求善法,厭離惡法,則生命跟畜生就沒有什麼差別,因畜生只為飲食與睡眠而活,牠的生命完全沒有增上的功能。

佛遺教經講記(七)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三面,

丙三、對治滅煩惱法要

基本上,從事宗教的修學,目的是為了改造我們的生命,希望透過宗教的修學,使生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既然是為了改造生命,從修學的次第上來說,一定要先知道生命的真相。所有宗教師對生命的看法,基本上分成三大類:

(一)無因緣論: 這類宗教師認為生命的痛苦跟快樂,都是沒有因緣的,換句話說,生命只是一個偶然,痛苦是因為他運氣不好,快樂是因為他比較幸運,苦樂的背後沒有因緣力量的支持。如果建立這樣的知見,想要離苦得樂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時行樂,因為生命沒有因緣,所以斷惡修善、皈依三寶並無意義,這種顛倒的思想就帶動錯誤的行為,這是無因緣論。

(二)邪因緣論:邪因緣論者認為,生命的快樂跟痛苦是有其因緣,這因緣寄托在有主宰性的天神,天神是我們痛苦跟快樂的唯一因緣,換句話說,希望離苦得樂,自己並沒有任何辦法,我們沒有自主的能力,只能仰仗對天神的皈依、禮拜、祈禱、供養,使天神賜給我們快樂,拔除我們的痛苦。這樣的思想,佛法認為是心外求法,名之為外道,因他們認為苦樂的因緣是在心外,除了現前一念心性,另外有一強大力量主宰我們的苦樂,所以改造內心沒有意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向外對天神的祈禱。佛法認為這種思想是邪因緣論,雖然有因緣,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因緣。

(三)正因緣論:佛法提出正因緣論,佛陀出世就對大眾宣布,生命的痛苦跟快樂有其因緣,因緣的本身跟身口意所造作的業力有關係,故是自作自受,自己創造某種業力,就召感這種果報。佛法認為生命有一定的軌則,什麼業力就召感什麼果報,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站在本經的角度,佛陀想引導我們離苦得樂,他提出兩個主題:

第一個:共世間法要:透過共世間法要的修學,以成就人天的安樂果報。

第二個:不共世間法要:遵循出世的規則,成就永恆的解脫。

這裡是講到共世間法要,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只要能遵守以下的三大規則,就能離苦得樂:

(1)對治邪業:這是持戒清淨,若想離苦得樂,首先要遵守佛陀的根本戒與方便戒。

(2)對治止苦法要:這是都攝六根。我們在持戒以後,對六根要善加管制,不能使令它完全沒有目標的放逸,放逸會破壞我們持戒的功德,所以在持戒後,對六根要加以收攝。

(3)對治煩惱法要:想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有三種煩惱要加以對治,因這三種煩惱的活動,會嚴重破壞人天安樂果報。所以遵守這三個規則:①、持戒。②、都攝六根。③、對治煩惱。則能成就人天的安樂,以下即說明對治滅煩惱法要。

佛陀在臨滅度前告誡我們,內心的瞋恚、貢高、諂曲等煩惱,會嚴重傷害我們人天的安樂果報,所以應該加以對治。

丁一、瞋恚煩惱對治

首先解釋「瞋恚」的相貌,什麼叫瞋恚?對於不如意的境界, 內心感到憤發,憤發是一種不安穩性的造作。當身口意遇到不如意境界而失去控制時,產生造作不安穩性的行為,稱為瞋恚。瞋恚煩惱的對治,在經文中分成三科,以下第一科先說明忍辱的相貌。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所遇到的境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

消文 佛陀在臨滅度前,把自己過去世修學菩薩道提出來對弟子們有所勉勵。佛陀說,如果有人拿刀對我們一節一節的割開身體,這樣的傷害所造成的痛苦雖非常嚴重,但我們應該「當自攝心,無令瞋恨。」這時不論外境是否合理,這念心要「都攝六根」,將之收攝回來,思惟佛法的真理。要如何思惟呢?佛法認為生命有其因緣,「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今天會遭遇這種痛苦,主要是因內心有罪業,外在的人事只是增上緣,外在人事的刺激把心中的罪業逼出來,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心中的罪業所召感,故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沒有必要瞋恨。此外,也要護持口業,不要生起粗暴的言詞。若不這樣如理思惟佛法真理,而放縱自己的情緒,則所產生的瞋心之火,就破壞了先前所栽培的布施、持戒等種種的善業功德。也就是說,所發動的瞋心,先傷害自己,再傷害別人。

釋義 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是「以重況輕」,舉出最嚴重肢解身體的傷害,這都能忍辱,何況是輕微的傷害呢?我們生活在人世間,有可愛的順境,也有不可愛的逆境,當然逆境的時間多,順境的時間少。當遇逆境時,我們有二種不同作法:

(一)心隨境轉: 這念心若執著於逆境上,就會帶動瞋恚的情緒,因心隨境轉的結果,境界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帶動內心已有的瞋心種子出來活動,瞋心活動的結果,首先傷害自己,接著再以惡言惡行傷害別人,這是遇逆境時的第一種反應。

(二)收攝內心:佛陀教誡我們,既然想要離苦得樂,這個時候遇到逆境,就要趕快收攝內心,把心帶回家。在收攝內心後,思惟佛法道理,不要執著在境界上,心安住於真理上思惟,思惟現在承受痛苦,是在釋放自己的罪業,這與別人無關,如此的如理思惟,就能在惡劣環境中,平安度過逆境,消除自己無始的罪障。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當自攝心」,這是保護功德的關鍵處。以上說明忍辱的相貌,以下說明忍辱的功德。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消文 當我們遇到逆境的刺激,應該「當自攝心,思惟真理。」佛陀在這段經文說明,為什麼不能放縱瞋心,而應當攝心的理由。忍辱的功德是持戒及苦行所不能相比的,六度功德的大小是後後超勝前前,持戒功德超越布施,乃至忍辱功德超越持戒,忍辱所發揮滅惡生善的功德,超越持戒與苦行。一個人遇逆境時,能表現安忍的力量,「當自攝心,莫向外求」,這才稱為「有力大人」。蕅益大師解釋「有力大人」說,一個人若經常發脾氣,這人的內心沒有力量,他沒有力量修習善法,因為瞋心的生起會障礙修道,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心平氣和時能靜坐三十分鐘,但瞋心一發動,則坐不到五分鐘。所以經常發脾氣,心常擾動,根本沒有力量修習善法,是一個沒有力量的人,因你的力量被瞋心所蒙蔽,因此想要有力量修學善法,須修忍辱,方有廣大力量修諸功德。我們應該把惡罵及傷害的逆緣,當作甘露來受用,甘露是天上的飲食,是不死之藥,有長壽及治病的功能。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惡逆因緣當做自己一種生命的考驗,否則就不是「入道智慧人也」。為什麼要修忍辱?因瞋恚的過失有三:

(一)破諸善法:瞋恚會破壞以前所成就的善法,好不容易點點滴滴。所成就的布施、持戒功德,因為一時的瞋心而遭受破壞。

(二)壞好名聞:因瞋心故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三)人不喜見:瞋心會造成今世後世相貌的醜陋,他人見之不起歡喜。

佛陀總結說:瞋心的過失勝於猛烈大火,因大火燒毀外在的房屋資具,我們還可再重建,但瞋心是內在之火,會燒盡好不容易積功累德所成就的善業,所以「劫功德財,無過瞋恚。」若要破壞惡法,首要消滅瞋心,否則辛苦積集的善業,因一時情緒失控,瞋恚大火燒毀內心的功德財庫,實在非常可惜。

釋義 我們修學般若智慧,若完全在順境,雖可但這力量不能廣大,一定要有逆境的刺激磨鍊,心中的觀照智慧才能增長廣大。所以佛陀在《法華經》上,一再的讚嘆提婆達多,佛陀說,在他的因地菩薩道上,提婆達多扮演重要的角色。佛陀之能成佛,自己的努力是主要因素,但提婆達多處處對佛陀的傷害跟障礙,卻使佛陀疾速成就種種的波羅蜜。有如一顆玉石,若未加以磨鍊,本質即使再好,也不能發出燦爛的光輝。所以修行人若害怕逆境磨鍊,智慧型就難以增長廣大。雖然在佛堂拜破很多蒲團,但沒有人刺激你,則進步緩慢,所以應該把逆境當作甘露想,這是增長智慧的大好機會。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消文 這一段是結示勸修。一位沒有宗教修學的在家眾,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顛倒眾生,他的內心中沒有來生,他的生命宗旨就是及時行樂。當一個人所追求的是現世的安樂,則容易起瞋心。蕅益大師說,貪慾與瞋心是互為表里,相互成就。一個人貪慾重,內心就有

瞋心,當所貪愛的境界受影響,瞋心就會出來活動,這時內心裡又有貪心,所以有貪慾的人一定會有瞋心。這種人對生命沒有任何期望,因此容易放縱自己的情緒,這還可以理解,因他不想改造生命。但有志於修道的修行人,已經透過前面的持戒、都攝六根,減少自己的欲望,追求來世的安樂,而卻放縱自己的瞋恚,破壞自己的善法,這非常不合道理。所以一位有志於宗教修學的修行者,內心安住於真理,思惟觀察生命的真相,其內心是寂靜清涼。瞋心有如在清涼心中「霹靂起火」,霹靂是打雷電,雷電與清涼心不相應。在家眾內心本是擾動的,充滿了貪慾煩惱,所以起瞋心是正常的,而修行人的寂靜心中豈能生起瞋心?所以有志於追求人天安樂者,首先要對治瞋心。

釋義 瞋心的生起,其因素有二:

(一)與期望相應:身為父母師長對自己的子女或徒弟有所期望,當徒弟的表現不如預期,師父就會發脾氣,但這種發脾氣是因期望心而生起,是菩薩的一種方便。從攝客群生的角度,若對眾生一昧的寵愛鼓勵,這是不對的,有時應該要畏愛兼施。所以跟期望心相應的瞋心是可以理解的,這是菩薩度生的方便。

(二)與對立相應:本經是針對跟對立心相應的瞋心,這瞋心有我相人相的對立,這種瞋心傷害了自己的功德,也傷害別人。在經論上對瞋心的對治,其方法有二:

(1)七重因果法:此法是觀察我們有無量在生命中,每個人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對我們有很大的恩德,故應該把自己的個體生命,跟眾生的生命建立殊勝的因緣,也就是母子的關係。當人與人之間有如此深厚的因緣,即使彼此間有任何的碰撞,就比較容易包容寬待,而不容易生起對立。所以七重因果法是偏重外在因緣的建立,觀想建立自己與眾生之間美好的母子因緣。

(2)自他交換法:這方法偏重內在心性的平等。我們的個體生命與眾生的生命,因過去的業力而創造不同的色心諸法,有男人的色法跟心法,也有女人的色法跟心法,每個人的色心二法皆不相同。當我們把業力所創造的外在形貌,及內心的感受思想,把這些因緣法全都撥開,我們會發覺每一有情眾生的內心深處都平等,他希望離苦得樂,我也希望離苦得樂,這樣的心情是相等的。今天他會做這樣的事,也是想要離開痛苦得到安樂,換句話說,如果我自己站在他的角度,也會做跟他相同的事。透過這種同理心的觀察,對眾生就能多一份的理解跟包容,因為他這樣做不是衝着我,想要傷害我而來的,他只是想要保護自己的生命而已,如是的觀察就能避免人我的對立。透過這種自我交換的觀想,我們就能對眾生生起寬恕跟包容。歷代的聖賢就以七重因果法及自他交換法,化解與眾生的對立,而生起對眾生的寬恕與理解。

丁二、貢高煩惱障對治

貢高在唯識學上即是「高慢」,什麼叫高慢呢?「恃己所長,高舉為性。」高慢心是仗恃自己的功德而高舉自己。一位修學者透過前面的布施、持戒、都攝六根等,身口意出現很多的善業。仰仗這善業,在與眾生接觸時,覺得跟眾生不同,自己高高在上,別人沒有什麼資糧,只有自己有布施、持戒乃至忍辱的資糧,故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而生起貢高心,所以一個人會貢高我慢,此人多少是有些資糧的。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舍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若起憍慢,當疾滅之。

消文 這段經文是說明對治的方法。身為一位宗教修學者,自己很努力的斷惡修善,在這過程中內心善業增長,故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要如何對治貢高心呢?佛陀告訴我們有五種的觀察方法,以對治貢高。

(一)當自摩頭:以手摩頭,發覺自己頭上沒有鬚髮的莊嚴,這是第一個不如人的地方。

(二)已舍飾好:自己身體的裝飾中,沒有穿金戴玉來莊嚴自己,這也是不如人。

(三)著壞色衣:自己沒有如世俗人有五彩美妙衣服裝嚴色身,所穿的只是壞色衣,這也比不上別人。

(四)執持應器:應器是吃飯的工具,沒有童僕來侍奉,需自己拿缽。

(五)以乞自活:自己沒有財富的積蓄,需仰仗乞求才能過活,這也不如人。

佛陀要一位宗教修學者,觀察自己有很多地方不如別人,「自見如是」,看到自己沒有種種華麗的裝飾來莊嚴自己,「若起憍慢,當疾滅之。」

釋義 佛陀在《阿含經》常提到,出家眾應如上的觀察自己。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向佛陀告狀說,舍利弗尊者的個性非常貢高我慢,他向佛陀舉罪。佛陀於是集合所有比丘,請舍利弗尊者解釋。尊者說:「我觀察今生的身口意三業,這念心所受用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相貌,就像一個裡面裝了油的破舊瓶子,這瓶子破舊有很多漏洞,從裡面流出很多的油。觀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如一破舊的瓶子,這有何尊貴驕傲的呢?」尊者的這段話有如佛陀的開示:「當自摩頭,已舍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已乞自活,自見如是。」佛陀告訴修學者,自己的六根是如此的樸素卑賤,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

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不應該有憍慢心,甚至世俗的白衣,為追降其身,而行乞耶?

消文 莫說出世的修行者求現世的安樂,都不適合憍慢,何況一位出家的修學者,為追求出世的永恆解脫,降低自己的身份以乞食,豈能起憍慢?佛陀之意,出家眾為保持充足的精神體力以修學佛法,不應從事生產的工作,而乞食以過活,則更不應該起憍慢。

釋義 這裡說憍慢心不但障礙出世善根,也障礙世間的福報。中國文化里的《易經》,對生命的趨吉避凶有很透徹的說明。《易經》的「易」字,簡單來說就是變化,它對生命的看法是「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寄。」人生的福報跟災難是互含互攝,當福報現前,災難是躲在裡面,福報中隱藏災難;而在災難現前時,福報躲在災難裡面,這時的災難也隱藏種種的轉機。災難跟福報在生命中是不斷的變化,所謂的物極必反,福報至鼎盛時,也就是災難將出現的時候,所以「月圓則缺,花開則落。」當災難到谷底時,即是生命轉機之時。在災難跟福報不斷的替換過程中,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呢?《易經》告訴我們應該做兩件事:

(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改過積善。

(二)「謙受益,滿招損。」不論遇順境或逆境,永遠保持謙卑的態度,這對我們的生命永遠有最大的好處。經文說:「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世俗人想要趨吉避凶,希望福報能永恆常住,他尚且要謙卑。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功德,最好不要把姿態擺得太高,高處是危險的處所。若把姿態放低一點,福報容易長久保存下去,災難不容易出現,所以說「謙受益」。反過來說,若抬高姿態,則容易折損福報,所以《易經》的看法是要保持謙卑,如此在吉凶禍福中,我們永遠是受益者。

丁三、諂曲煩惱障對治

什麼叫諂曲?「曲」是虛偽的念,「諂」是迎奉的言詞。內心有虛偽之心,講出討好別人的迎奉言詞,稱為諂曲。經文共有三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明,第三段是結勸。先看第一段總標。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

消文 佛陀告訴比丘說,內心如果是虛偽的心態,表現出諂媚言詞,這與修學聖道相違背,這是障礙聖道。「是故宜應,質直其心。」,「質」是不諂,這是外表的正直,講話時該怎麼講就怎麼講,不要迎奉別人,而應按照道理而講。「直」是不曲,內心安住於正念,這是內心的正直。如是「質直」才是隨順修學聖道,若經常諂曲,修學戒定慧就有困難,與戒定慧無法相應。

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

消文 一個人為什麼會對別人諂媚呢?是因有欺誑有所求時,只好表現諂媚的言詞,明明知道這樣講不對,根本與事實不符,但為欺誑對方,表現你對他非常隨順,所以講出諂媚的言詞,這就有欺誑之心。內心安住在聖道上的人,不會做出這種事。

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

消文 佛陀總結說:一位修行人應當端正道的根本。以正直的心當做修道的根本。

釋義 蕅益大師總結這段經文,很強調一個觀念:「直心是道場」。「道」包括戒定慧,道要生起,必須有一個場所,若沒準備好場所,道就不能生起,哪一個地方是生起「道」的場所呢?就是正直之心。一位宗教修學者,隨順佛陀思想真理來運作,佛陀告訴我們這件事不該做,那件事該做,我們仰仗對佛陀的信心,相信我們的身口意隨順佛法來運作,能使自己離苦得樂。但這裡有一個問題,世間的顛倒眾生比較多,心中有光明智慧想要追求聖道的人比較少。若生於正法時代,心中有光明正法的人多,邪知邪見的人比較少。末法時代剛好相反,魔強法弱,一般眾生的共識顛倒思想多,有正知正見的人少。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佛陀告訴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至於別人心中打什麼妄想,先姑且不去管他,不必隨順眾生的妄想而轉,別人怎麼想,那是他個人的事,佛陀的真理是這樣說的,我們應該隨順真理而行。這是說,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滿意,一位君子的立身處世只能做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中國儒家思想也有類似的看法,如孔夫子說:「不得中庸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孔夫子認為世間上有四種人:第一種是行中庸之人,這種人最圓滿,堅持原則,而又處世圓融,有所堅持有所讓步,這種人是千年的冰山雪蓮,稀有而不容易找到。第二種人是狂者,如子路等,狂者進取,處事衝動較不圓融,容易得罪別人,但他心中還有章法道理。第三種人是狷者,狷者比較保守,別人不喜歡我做,我就不做,狷者心中也能堅持道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既然沒有兼善天下的因緣,也就自己好好用功,獨善其身。孔子說:「必也狂狷乎。」狂狷雖然達不到中庸的標準,但他們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這種人還是可取的。第四種人是孔夫子所呵責的鄉愿,「鄉愿,德之賊也。」若一味的討好別人,沒有說出自己該說的話,世間的真理就因這些人的鄉愿而埋沒,大家已不知什麼是真理,雖苦讀聖賢之書,但說出來的話依然是隨順世俗,聖賢的道理就被這些人所埋沒。這裡的經文也是這個意思,若經常討好別人,養成討好別人的心態,則修戒定慧無法相應,因他的內心缺乏正直的堅持,所以經文說:「諂曲之心,與道相違。」

中國儒家思想講到生命的吉凶禍福,提出二個主要因素:

(一)命運:這是先天所帶來的,出生以後就有一定的生辰八字,幾歲走好運,幾歲走壞運,這是不能改變的,命運是過去的業力所創造的生命相貌。

(二)氣數:這是心中浩然正氣的多寡,內心的氣數有兩種情況:

(1)君子喻於義:君子內心隨順天理而行,這浩然正氣是集義所生,內心經常隨順天理,做你該做的事,講你該講的話,浩然正氣強,氣數就強。即使被算命先生算定今年有厄運,但因氣數強,後天的浩然正氣能彌補先天的厄運。

(2)小人喻於利:小人內心不根據天理運作,一心只想名利,心隨境轉,生命完全沒有章法,只求現前的快樂,不考慮是否合乎天理,這種人的浩然正氣虛弱。氣數是後天所栽培,當氣數弱時,即使命運好也不能發揮作用。

儒家思想很重視培養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又要如何栽培呢?這也有一定規則,簡單的說即是孟子所說的「集義所生」,內心隨順天理而運作。內心有浩然正氣,雖今年的運氣不佳,但因氣數旺,也能扭轉命運的不足。佛法的道理亦復如是,當然佛法講的更深,佛法講「共世間修學法要」,一位修學者在成就出世解脫之前,先保住人天的安樂,也就是先成就內在的氣數。佛陀對此開出三種方法:

(一)對治邪業:不要造做罪業,遵守佛陀的根本戒、方便戒。

(二)都攝六根:六根的了別活動,有些是非法,有些是合法,非的要遮止,合法的要鼓勵讚嘆,如此適當的管制六根的活動。

(三)對治煩惱:瞋恚、高慢、諂曲的煩惱要對治,並保持慈悲心、正直心、謙卑心。

修持以上三種「共世間修學法要」,即使自己前生的命運不佳,也能彌補、扭轉命運。以上是佛陀開導我們追求人天安樂的三大方法。

佛遺教經講記(八)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六面,

乙二、明不共世間法要

前面的共世間法要,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這一科不共世間法要,更進一步成就出世間的永恆解脫。在不共世間法要中,要遵守八個規則,透過這八個規則使生命解脫三界的生死,達到涅槃的究竟安樂。

明不共世間法要分八。丙一、無求功德;丙二、知足功德;丙三、遠離功德;丙四、不疲倦功德;丙五、不忘念功德;丙六、禪定功德;丙七、智慧功德;丙八、畢竟功德

丙一、無求功德

無求則是少欲,一位宗教修學者,對於生命的種種資具,如無求即是少欲,對房子、車子乃至於飲食等等,要減少自己的欲望。這分為二段,第一段先說明多欲的過失。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

消文 佛陀告誡我們欲望有三種的過失:

(一)多欲:多欲是煩惱障。多欲之人,對於生活資具的質量多所追求,因而產生貪煩惱,煩惱的本質是煩躁擾動,惱害身心,所以多求生活資具,則生起煩惱障,煩躁擾動會障礙自己的寂靜安樂。

(二)多求利苦:欲望被一次一次的放縱,就會增長廣大,而容易造殺、盜、淫、妄的罪業,因欲望無法滿足,只好造罪業以滿足其欲望。「多求利苦」是業障,造罪業後,這罪業會障礙自己的安樂。

(三)苦惱亦多:蕅益大師解釋這「苦惱亦多」為報障。由前面的罪業,召感當來痛苦的果報,這是報障。

「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一個人若能減少對生活資具的欲望,內心安住於無求無欲,保持隨順因緣的態度,則不會有煩惱障、業障、報障的過失。

釋義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開示說,一切的痛苦是由貪慾所引生,「愛是苦本」。佛在世時曾問一比丘:「如果有人打破你的缽,你是什麼心情?」比丘答:「如果有人打破我的缽,我的心會苦惱。」佛陀說:「比丘,你看前面那片森林,有人在偷砍樹木,你看到樹木被砍掉,你是什麼心情?」比丘:「我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同樣的東西被破壞,這比丘對缽會產生痛苦呢?佛陀說:「因為對缽有愛著心。」若這人是我的親屬,我對他有愛著,所以對他的不利行為就會帶給我痛苦。反過來說,如果見到陌生人被傷害,我們卻不會感覺痛苦,這是因為人有愛著心的差別。所以對於資具若有種種的愛著,我們就有種種的痛苦。以上說明多欲會帶動各種的痛苦,以下說明少欲的功德。

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消文 少欲的功德可分成三小段,第一段是總標。「直爾少欲,尚宜修習。」減少欲望至少能減少身心的苦惱,這就值得修習。只要減少苦惱,對我們的生命就很重大,少欲不但能減少苦惱,更能幫助引生種種戒定慧的功德。

第二段別明中,說明少欲為什麼能幫助引生戒定慧的功德。分欲能成就善法。一個對生活資具少欲的人,內心沒有成二小段,首先說明少欲能離諸障礙。如果減少對生活資具的欲望,內心就不會因為要欺誑別人,討好別人,而講出諂媚以迎奉別人的言詞,心就能保持正直。所以多欲容易引生諂媚,心若諂媚不正直,則與聖道不相應。「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諸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些人六根不容易靜下來,外面稍有風吹草動,六根就躁動不安。有些人很容易都攝六根,如有人打佛七,「一句佛號念誦聽」,一句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只要佛號在心中運轉幾次,就能把六根收攝在這一念佛號中,「心與佛合,心與道合。」有些人打佛七已經三、四天,他與佛號還是不相應,六根仍向外攀緣。這說明一個人的欲望有差別,若欲望重,他的六根容易被牽動,很難安住在自己的法寶中,這是一種障礙。以上說明,少欲能避免諂曲及諸根容易被牽動的障礙,這是修學佛法的二大障礙。

其次,少得失心,有也好,沒有也好,內心坦蕩蕩,沒有憂愁怖畏心。少欲之人對事情也容易感到滿足。

最後總結:「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一個人要追求涅槃,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減少對生活資具的欲望,這是成就涅槃的基礎。

釋義 今天我們是欲界的果報體,有欲界的色、受、想、行、識,所以我們不可能沒有欲望,我們會有飲食、睡眠、種種資具的欲望。這段經文的涵義,是要我們把欲望減少到最低程度,如此才能隨順涅槃。

一般非宗教修學者,他沒有克制欲望的念頭,若有十分的福報,就享受十分,有九分的福報,就享受九分。佛陀告誡我們不要享盡福報,印光大師也說,若有十分福報,則可享用三分、四分,最多只享受五分、六分,其它的福報留待臨命終時再來享用。他說一個人平時若過於奢侈豪華,臨終時會障礙重重,因為已把福報享盡。若臨命終時已把福報享盡,也就是罪業將要現出來的時候。有人在臨命終時,有眾人為他助念,最後在很好的環境中往生,這是因他的福報未享盡,仍有強大的福報力與善業力所致,雖然生命結束,但阿賴耶識中還有很強的善業,因此臨命終時,能在容易提起佛號的安適環境中往生。所以我們有二個選擇:(1)選擇今生在死亡之前把福報享盡,但臨命終時障礙重重。(2)選擇減少生活的受用,把福報留待臨命終的最重要時刻來受用。以上是兩種對生命的不同規劃。總之一個人的福報是固定的,古人說:「享千金者必千金之人也,享百金者必百金之人也。」一個人的福報是固定的,所以不要享盡福報,而應減少欲望。

丙二、知足功德

這二者的總相都是對貪慾的克制,但其知足與少欲有何差別所緣境不同。蕅益大師說,少欲的所緣境是針對別人的財物,對尚未擁有的財物不生貪慾之想。知足是針對自己已經擁有的財物,知所滿足。這段經文分成總標、別明、結勸等三科,以下先看第一科總標。

所以這二者都是對治貪慾,但少欲是針對他人的財物,而知足是針對自己的財物。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消文 如果想要解脫內心的苦惱,應當安住在「知足之法」,對已經擁有的資具要感到滿足。為什麼呢?因為「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是富樂之處,也是使我們身心安寧之處,若能知足,生命就能安住在富樂安穩的處所。這段總標是讚嘆知足的功德,以下二段的別明,對知足與不知足做一比較。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消文 就正報色身的受用來說,如果知道滿足,身體雖睡地上這麼卑賤的資具,由於知足,內心仍感安樂。反過來說,不知足的人,雖然色身享用天堂般美好的資具,但內心仍不滿意。所以人的安樂與滿足與外境無關,而是以心為主宰,心為業主。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消文 人若不知足,雖外在資具豐足,但內心總覺不滿意,應該再多追求。知足之人,雖然外人看他的資具非常貧乏,但他內心感到富足,生活已非常滿意。以上是就依報資具的受用來分別說明,以下是總結。

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消文 不知足者的生命,容易被外在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界所牽動,他容易向外攀緣,因不知足,只好向外追求。因他不知足而常感痛苦,知足者對他的苦惱生起憐愍心。

釋義 我們的明了心識與外在境界接觸時,會產生苦、樂、憂、喜、舍等五種感受。唯識學把「苦、樂」的感受判為身受,這是外表感官的前五識感受。第二種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所引生的心受,這是「憂、喜」的感受。唯識學認為前五識的感受是不帶名言的直覺,如資具貧乏,當然會有痛苦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短暫的,因前五識的感受只能緣現在,不能緣過去、未來,而且前五識不能安立名言思想,所以前五識的感受比較薄弱,所以外在資具對我們內心的感受,其影響是比較間接的。從唯識的角度,我們最強烈的感受是第六意識產生的心受-「憂、喜」的感受。因為第六意識能緣過去、現在、未來,它能安立名言,創造廣大的思想,所以它的影響是綿延不斷的。譬如你今天剛做完功課,或打完佛七,或拜完八十八佛,內心感到法喜充滿,第六意識正安住在三寶的功德境界中,內心有「喜」-法喜的感受。這時你從佛堂出來,即使外在的資具差一點,但因內心充滿法喜,你仍然感到快樂。反過來說,若第六意識有障礙,心有千千結,即使食用美食,眼見美色,你還是不快樂。所以第六意識的感受,引導整個前五識的感受,因前五識的感受只是一時的刺激而已,但第六意識的感受在心中能相續不斷。我們都想離開痛苦得到快樂,但我們一直沒能找到痛苦與快樂的關鍵點。前生的善、惡業力,所創造的外在資具是助緣,它會影響前五識的感受,但重點在第六意識,若想離苦得樂,一定要感到知足。如一個人身上有五仟元可受用,五仟元有五仟元快樂的方法;身上有一萬元,一萬元有一萬元快樂的方式。若不能知足,無論身上有多少錢也無法得到快樂,因為你沒有掌握到快樂的重點,也就是說,快樂有一個門,你並未進入快樂之門。所以外在資具對快樂與痛苦的影響不大,所以這段經文說,身體臥於地上,若能知足,仍感快樂;若不知足,即使身處天堂,依然不感快樂,因為你沒掌握快樂的根源,快樂的根源在於第六意識的思想,這才是關鍵點。

從經文上來看,這裡的少欲知足,佛陀是偏重在離苦得樂,佛陀的意思是「少欲者少煩惱,知足者常安樂。」少欲知足是減少煩惱得到安樂的方法。但當我們讀到後面的經文,其實這段經文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它不只說明生命暫時離苦得樂的方法而已,這裡佛陀是要我們把握珍貴的精神體力修學聖道。能少欲知足,才能把握生命中最為珍貴的精神體力,修學止觀,調伏心中的顛倒,否則精神體力都耗在追求外在的資具,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與精神專心修學佛法,這是此段經文更深一層的涵義。

丙三、遠離功德

蕅益大師把遠離功德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自性遠離門。自性是指每一個人的現前一念心性,心性本質遠離種種的憒鬧,本性是寂靜的,所以我們遠離憒鬧是隨順本性,因為我們本性中沒有憒鬧,換句話說,憒鬧是我們向外攀緣所生起的。所以自性遠離門,從自性的角度,根本沒有憒鬧的相貌可得。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

消文 佛陀告訴我們,修行人應有志於追求以下三種功德:

(一)寂靜:蕅益大師解釋寂靜就是空三昧,空三昧是觀察我空真理而成就三昧。在我們的一期生命中,由業力所創造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凡夫認為五蘊諸法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後的我一樣,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相同,皆有一個不變異的我。佛陀要我們修無常觀,觀察五蘊的身心,不論是外表的身相或內在的感受、思想,從小到大都是不斷的變化,所以「恆常住不變異」的我是不可得,我執是自己所捏造出來的虛妄之物。我們的身心世界其實是剎那剎那的變化,一期生命的業力釋放出來,創造一期的五蘊身心,這一期生命的業力釋放完畢,又釋放下一期生命的業力,如此又創造一個新的五蘊身心。這個五蘊可能是男人或女人,死後又從心中釋放一期生命的業力,又創造一個身心世界,如此的身心相續而已,並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當我們修我空觀,消滅心中的我執,內心就出現寂靜的相貌,沒有生滅的擾動相。

(二)無為:無為是無相三昧,前面的寂靜是我空觀,無為是法空觀。透過我空觀,消滅心中的我愛執,內心從擾動相變成寂靜相,這時觀察寂靜相也是如夢如幻不可得,連寂靜相也不可得,寂靜之法也是因緣所生,它的自性也是畢竟空,所以無相三昧是法空觀。

(三)安樂:安樂是無願三昧。修前面的我空觀、法空觀,把心從對外在的攀求帶到內心的寂靜深處,把心帶回家,這時內心現出安樂的相貌,故對三界的果報再也沒有希求之心,這是無願三昧。

以上三種功德是出世聖道最為重要的三三昧,或稱為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是出世的究竟安樂,這種安樂是不可破壞,因此稱為究竟安樂。

身為一位修行者,如果有志於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寂靜、無為、安樂的功德,「當離憒鬧,獨處閒居。」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規劃,「當離憒鬧」,憒是指事物煩亂,鬧是聲音嘈雜。我們應該遠離人事的干擾跟嘈雜,「獨處閒居」,處所要獨處,遠離人群的干擾;閒居是沒有事務的糾纏。如能遠離憒鬧,安處寂靜,修學空、無相、無願三昧,這是帝釋乃至諸天所共同尊重。在三界的果報中,帝釋最為尊貴,也就是說,寂靜、無為、安樂是出世的無漏功德,這是帝釋所沒有,因帝釋雖享受人天的快樂,但「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三界的快樂不能作為究竟依止處,因為這快樂總有一天會喪失。但得到寂靜、無為、安樂以後,永遠不會喪失,所以帝釋對這種功德特別尊重讚嘆。當然要得到寂靜、無為、安樂的前方便,就是必須遠離憒鬧。以下第二段是修習遠離門,講到如何修學。

是故當舍,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

消文 我們既然知道寂靜、無為、安樂的功德,它無法在擾動的狀態下成就,必須在獨處閒居中才能成就,所以一位修行者應該有二個修學內涵:

(一)舍離己眾他眾:這是從前方便來說。他眾是指外在眷屬的干擾,修學者在剛開始修行時,不要攀緣太多的信徒。「己眾」是指對自己五蘊身心的追求,對自己色身一時的感受,不要太在意,對自己打的妄想也不要當作一回事。

(二)思滅苦本:除了遠離己眾他眾,自己的明了心識要「思滅苦本」,內心專一的思惟佛法的真理,思惟聖道。這裡的「道」不是前面人天安樂的業果道理,而是思惟我空、法空真理,消滅生死輪迴的根本。以上說明修習遠離的方法,先遠離己眾他眾,然後再正修「思滅苦本」。

若樂眾者,則客群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者,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消文 這一段是「受用諸見門」,如果我們不遠離憒鬧,就會產生很多的邪見過失,所以修行者若不想遠離己眾他眾,會客群多的苦惱,這苦惱有二:

(一)他眾的干擾:他眾就是眷屬,「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有戒定慧功德的人,猶如大樹能庇蔭眾人,但因沒有適當遠離他眾,有太多的鳥停在樹上,結果導致大樹枯折。這是譬喻說,為了應付眾多信徒,自己的心思攀求散亂,使好不容易栽培的戒定慧功德,就在憒鬧中被破壞掉了。為成就前面的世間福報,不一定要遠離己眾他眾,因它是比較粗的。但戒定慧的功德是出世的功德,它並不容易得到,得到以後若稍微不慎,很快就會失去。成就出世功德要付出很多精神體力,但成就後它卻是如此的脆弱,若不善加保護,可能幾十年的功力就會喪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這棵大樹要栽培起來相當不容易,需要幾十年的心血,但因沒善加規範外在眷屬,結果大樹就枯折了。以上是他眾外在眷屬的干擾。

(二)。內眾的干擾:這是自己五蘊身心的攀求干擾,世間的系縛,有如老象溺泥,老象的行動緩慢,是譬喻初學者的障深慧淺,觀慧薄弱,情執深重,猶如老象前進本來就很困難,不幸的,牠又掉進溺泥中。這是譬喻說,若不收攝五蘊身心,整天只在人事的是非中打轉,結果「不能自出」,有如老象本來就沒有什麼力量,卻又不走乾淨的道路,偏偏要行走於污泥中,因此很難從障礙中解脫出來,這是佛陀要我們遠離的主要因素。

釋義 宗喀巴大師說,菩薩道的大悲心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也就是說,菩薩的心情是遠離憒鬧,好樂寂靜。但菩薩不能舍離顛倒的眾生,所以菩薩即使在憒鬧的環境,還是依止大悲心,非依止攀緣心。由此處的經文可以看出,聲聞法是菩薩法的基礎,經文的「少欲知足,遠離憒鬧」是聲聞法,但如果沒有經過「遠離憒鬧」的過程,而直接發動大悲心,這大悲心恐怕會夾帶攀緣心的雜染,這就容易有過失,因為「心為業主」,內心若有問題則所創造的一切業都有問題。禪宗的修學,認為修行有三個次第:

(一)見山是山:有些人初學佛法,因為唱爐香贊他就開始護持三寶,做一些人天的善法,這時他的內心跟過去沒有多大的差別,這是見山是山。以前他看到的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但他內心基本上對三寶有歡喜心。

(二)見山不是山:他開始遠離憒鬧,不再跟別人往來,內心開始迴光返照,收攝向外攀緣的六根,專心思惟佛法的道理,這時他見山不是山,所謂「整天吃飯,未吃一粒米」,內心已不向外追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時期。

(三)見山還是山:這是從空出假。

一位菩薩學者,若剛出家沒多久而激發他的善根,就去度眾生,這可能會有問題。如果沒有經過大死一番,整個身心世界對真理的觀察,沒有透徹的勝解,行菩薩道時,可能會有過失出現。所以蕅益大師一再強調,若無高超的見地,絕不可能栽培高超的品格,因為遇到誘惑時,你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一個人能「為他人所不能為」,這來自於他對生命真理的通達了解,為什麼他對生命能有這麼高的智慧呢?因他有一段時間息諸緣務,專心學習思惟,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這時你對佛教界、眾生完全沒有貢獻,但你不能忽略,以後之會有廣大貢獻,就是在此時所栽培的。所以佛陀要我們少欲知足以減少體力的耗損,並遠離憒鬧,思滅苦本。從出世間的功德來說,正行雖是禪定跟智慧,但如果沒有具備前面的前方便,後面的功德則無法生起。

佛遺教經講記(九)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18面,

丙四、不疲倦功德

蕅益大師把本經的正宗分分成二科:(一)共世間法要。(二)不共世間法要。也就是說,整個《佛遺教經》的修學有二個主題,一是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二是成就出世的解脫功德。這二個修學主題的差別因緣,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佛法所包含的功德,甚深廣大,猶如大海,這功德大海在修學中有二個主要的內涵:

一、信心:初學佛法是仰仗對三寶的一份清淨信心,相信三寶的功德無所不在,三寶有足夠的能力救拔我們,使我們離苦得樂。所以初學佛法是依止信心而皈依三寶,或者在家,或者出家,依止信心修學一切善法,斷除一切惡法。但這樣的信心,基本上有二種的過失:

(一)由於內心沒有生起如實的智慧觀照,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仍安住在顛倒妄想的狀態。也就是說,這念明了的心還是跟著感覺走,隨順自己的直覺做事,這直覺是多生多劫的等流習氣,我們依止習氣推動身口意的造作。在信心的支持之下,雖能斷除一部分的惡法,修學一部分的善法,但因缺乏智慧的觀照,這樣的盲目行動,不能召感殊勝的果報,所以印光大師說,沒有智慧的引導,「雖修妙法,感果卑劣。」有如一個人沒有眼睛的引導,只有雙腳的盲目行動,這樣的行動不能產生很大的前進效果。所以沒有智慧觀照的第一個過失,善法的果報變成不殊勝,「雖修妙法,感果卑劣。」

(二)心中如果沒有智慧的觀照,當遭遇逆境時,身為一個凡夫,內心有煩惱障、罪障及老病死的障礙,在這三種障礙的刺激之下,這念清淨信心很容易遭受破壞。所以只有信心而無智慧的觀照,在逆境時可能退失佛法的善根,而有退轉的過失。

基於以上兩種的過失,龍樹菩薩勉勵我們,成就信心後要進一步增長心中的智慧:

二、智慧:智慧的觀照在本經中共有二種:

(一)共世間的業果觀照:透過對業果的觀照,我們能生起三種的法門:

(1)對治邪業。(2)都攝六根。(3)降服煩惱。使身口意三業安住在善法中,所謂的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發好心在本經中強調慈悲心、正直心及謙卑心。這是以善法的觀照,破除心中的惡法。在人天的修學中,這觀照力偏重在有相的業果智慧。

(二)不共世間的二空觀照:這是透過八個法門,成就出世的我空、法空的無相智慧,這種智慧的觀照使我們進一步返妄歸真,轉凡成聖。這八個法門在本經是:

(1)無求功德。(2)知足功德。(3)遠離功德。(4)不疲倦功德。(5)不忘念功德。(6)禪定功德。(7)智慧功德。(8)畢竟功德。透過這八個法門,把前面的有相察智慧,提升到無相的智慧,現在講到(4)不疲倦功德。

前面的少欲知足,遠離憒鬧,使修學者保持珍貴的精神體力,有足夠的精神體力之後就要精進,不疲倦就是精進。精進的體性是「於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我們在斷惡修善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障礙,可能是自己身心的障礙,也可能是外在環境的障礙。我們面對這樣的障礙,內心毫無畏縮,勇猛強悍,不畏懼障礙,當這種心情生起時,則安立為「精進」。不疲倦功德分為二科,先說明精進的功德,再說明懈怠的過失。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消文 一個修學者,心應安住於精進,蕅益大師解釋「精」是專一不雜,對所修學的法門,專精而不夾雜,譬如念大悲咒就專心的持大悲咒,念阿彌陀佛就專心的念阿彌陀佛,不要改來改去,專精而不夾雜;「進」是相續不退,精進不只要專一,而且要相續不斷,不能有所退失。不論修學任何法門,只要內心安住在「精」及「進」,專一而相續,即使是出世的功德,也都是可以成就的,換句話說,成功的秘訣來自於精進。佛陀對於精進之法譬喻說:「小水常流,則能穿石。」我們無始劫來所累積的煩惱跟業力,有如石頭般堅固,但「小水常流」,水滴雖如此柔軟,數量只一滴一滴的如此稀少,但重點在於它常流,能專一而相續不斷的在同一點上流動,如屋檐的水滴專一相續的滴在同一點上,就能穿破堅固的石頭。這說明只要依止精進之法,你心中任何的理想目標都可以成就,所以精進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鑚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消文 這段是以精進的相反對比,說明懈怠所產生的過失。假設心不是精進之心,而是「數數懈廢」,心常懈怠,對於所修學的法門容易放棄,無法相續不斷。猶如鑚木取火,在木頭都還未熱起來,就半途而廢,則永遠不可能生起火,因在鑚木時,溫度才剛有點熱就放棄,溫度就停息,下次鑚木時,依然是溫度有點熱又停息,則永遠生不起火。所以一個人若容易懈怠放棄,則很難使目標成功。這就是無始劫的流轉中,雖修眾多妙法,但都沒有成就的主要因素,就是因「數數懈廢」。

釋義《瑜伽師地論》對精進解釋為「堅固決定」。若修學人天善法,不一定要精進,譬如今天做義工,明天休息不做了,這沒關係,修學人天善法可以中途休息,不一定要相續不斷。但若有志於修學出世功德,精進則非常重要,因修學人天善法並沒有碰觸內心的煩惱業力,煩惱業力仍保存著,在煩惱業力中修學一些善法,猶如不想把骯髒的水溝清理乾淨,只是在骯髒的水溝中丟下一些錢幣,如此而已。但要修學出世的佛法,就必須把整個水溝清洗乾淨,所修學的止觀一定要能對治煩惱業力。這裡就會有問題,你要對治它,它就要反抗你,智者大師說:「道高方知魔障。」所以修出世間善法,愈修學愈精進,魔障就愈多。這考驗一個修行人,是否能堅持不放棄,這是成敗的關鍵。

《念佛法要》講到一個公案:清朝有一錢萬鎰居士,他開酒店賣酒兼賣肉,因此造了很多的殺業。後來他遇一善知識開示,方知賣酒肉的果報,來生當墮三惡道,於是至誠懺悔後並關閉酒店,以後便從事正當行業,晚上專心念佛。念了幾年後,他其中一個兒子生病死亡,很多鄰居譏嫌他,以前賣酒時生意興旺,身體健康,家庭如意,現在念佛,兒子卻病亡,但他「堅固決定」,又繼續念了幾年佛,他的妻子又死亡,鄰居的譏嫌更嚴重,沒有一個人支持他念佛,但他內心依然堅固決定。又過幾年,他自己也得重病,似得肺結核而吐血,錢居士於是對家人說,從現在開始不要提供任何飲食,他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如是念了七天七夜都沒睡覺,專心念阿彌陀佛。念了七天後,他突然神識昏亂,家人趕緊找來敎他念佛的善知識幫忙,善知識呵責他說:「你念佛已念這麼久,現在是關鍵時刻,你不應該起顛倒。」這居士有善根,經呵責後,突然間生起觀照力,他就醒悟了,於是猛力出聲念佛,就衝過顛倒的昏昧狀態,佛號更加清楚分明,後來於念佛聲中,見到西方三聖現前,錢居士便對家人說:「吾已游淨土,見無數蓮華,吾坐其中,樂不可言。」不久即往生。《念佛法要》的作者註解說:「大擔將成,羣魔環繞。」有大功德要成就之前,一定要把內心的煩惱罪業先逼出來,因為煩惱罪業與清淨功德不能兼容。若修學人天善法,煩惱與善法可以共容,一方面縱容煩惱,一方面修學善法,這是可以並存的,但出世間法則不同,因出世解脫法是整個生命的扭轉,是從虛妄顛倒的境界,轉成無漏的心態,所以煩惱罪業一定要先逼出來。問題在於是否能熬得過這黑暗的過渡時期?這是個關鍵點,我們內心若能「堅固決定」,絕不放棄,堅持所皈依的法寶,絕不退卻,這個人終究決定成功。所以經文說:「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點點滴滴從因地栽培,不論遇到任何逆境,絕不退轉,最後才能成就佛法出世的功德。假如數數懈廢,最後一事無成,這是佛陀要我們培養專一相續的堅固精進心,其中的主要理由。

丙五、不忘念功德

不忘「念」的念是正念。是指「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而為體性。」對已經修習的佛法,經常明記不忘,對所修學的法義能憶持在心中而不忘失。所以「不忘念」簡單的說就是正念常在,能保持內心的正念。這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說明不忘念的功德。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

消文 一位佛法初學者,內心總夾帶著煩惱跟罪業,所以初學者的心情,總希望有大善知識來幫助自己,初學者有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盼望能有入聖位的善知識來保護自己,加持自己,使自己離開障礙,得到種種安樂的果報。但這樣畢竟是心外求法,所以佛陀說,不要向外追求,我們希望別人的保護,這保護不是從外面而來。如果不能求外面的保護,那麼要求誰來保護呢?「無如不忘念」,我們應該追求心中的正念來保護自己。我們現前的一念心識,這明了分別的心識所表現出來的功能主要有二:

(一)隨順欲望:這念心識隨順自己的欲望、情緒、感覺,也就是隨順著受想行識的顛倒感覺,發動它的作用。這種隨順欲望的心念不能保護我們,於是魔王能得其便。

(二)隨順真理:這念心識隨順佛法真理來思惟,思惟生命的快樂跟痛苦是有一定的因緣,這因緣主要是業力,善業決定召感安樂果報,罪業決定召感痛苦果報,「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內心若能隨順真理思惟,這樣的心念稱為正念,這正念在心中生起時,魔王不能得其便,煩惱不能惱害你,罪業不能障礙你,老病死不能障礙你,心中安住於正念,這是最好最直接了當的加持保護。所以佛陀勸勉我們,如果真正希望加持保護,不需要向外追求,應該保持正念。在三界流轉中,最能加持我們的是心中的正念,所以求外在的善知識,不如求內心的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一個人若能經常保持智慧的觀照,保持如理的作意,即使心中有很多的煩惱跟罪業,但因心中有正念的觀照與保護,煩惱賊就無法傷害我們。

釋義 佛陀在經典上對正念講出一個譬喻:有一貧窮人家,因努力工作而積集了很多的財寶,他如何保護這財寶呢?他買了一棟房子,把財寶藏於屋內,又請一大力士當警衛來看守,如果是好人才讓他進去,若是壞人就不讓他進入屋內破壞財產,這守護珍寶的大力士就是正念。我們之前好不容易透過少欲知足,遠離憒鬧,精進修諸善法,這時我們要如何保護功德呢?就是要安住在不忘念中。蕅益大師對不忘念解釋說,雖然不忘念包括了止跟觀,但主要以觀照的智慧型為主。蕅益大師把正念分成三個層次:

(1)聞慧:這是聞所成慧,剛開始聽聞佛法,內心生起正見,知道什麼是善法的因緣,什麼是惡法的因緣;什麼因緣帶給我們安樂,什麼因緣帶給我們痛苦。透過這樣的正見,引生增上慚愧,內心開始尊重善法,呵責惡法。聞慧本身不能完全調伏煩惱,應該再進一步修思慧。

(2)思慧:思慧是把所聽聞的法義,在寂靜心中,一次又一次的去數數思惟。經由數數的思惟,把文字的法義轉化成內心的觀照智慧。這時的思慧因為對法義作深入的觀察,內心產生堅定的理解,所以思慧有調伏煩惱的力量。這裡經文「不忘念」的正念是指思慧,就是透過聞思所產生的觀照力量,這觀照的力量能保護我們不受煩惱、業障及老病死的傷害。

(3)修慧:思慧再增長就變成修慧,修慧能斷惑證真,後面的禪定跟智慧即為修慧所收攝。

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消文 這段經文是結示勸修。佛陀告訴弟子們:「常當攝念在心」,要把如實觀照生命真相的正念,經常收攝放在我們內心中,所謂「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心中要經常保持覺照的力量,為什麼呢?假如不能攝念在心,內心總是跟著感覺走,那麼在佛堂用功所成就的功德,很容易被煩惱、業力所破壞,所成就的功德不能得到保護。反過來說,如果經常把內在的觀照力,攝持在心中,即使入於雜染的財色名食睡的境界中,也不為所害。這裡佛陀講出一個訊息,「念力堅強,不為煩惱所害」,這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其實世間上有邪與正兩種力量,這段經文明顯說明「邪不勝正。」若邪不勝正,為什麼我們內心會生起邪念呢?因為我們的正念不足,有如房子為什麼黑暗呢?因為光明不足。譬如拜完一部八十八佛,或打完佛七,心中有了正念。若心中有正念,即使遇到污染境界,「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別人雖觸惱你,你並不在意。如果內心沒有正念,心中空虛,有一點惡因緣的刺激,自己就會起煩惱。所以一個人是否會起煩惱,重點不在於外面的境界,而是心中是否有法寶。所以修行不是讓眼睛不看東西,耳朵不聽聞,而是心中要栽培正念。「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心中有正念力的人,猶如穿著堅固的鎧甲,雖然處在刀、槍的危險軍陣中,刀劍也不能傷害他。這是說,不忘念對修行者的功德,有保護的作用。

釋義 精進與不忘念之間的差別,精進的體性是勇悍,所以偏重在身、口的行動力,如往生咒、大悲咒一天持幾百遍,這是精進,對所修的法門能專一相續不斷的用功;不忘念則偏重在內心智慧的觀照力。

蕅益大師說,不忘念是一切善法的前導,善法本身沒有方向,必須有正念做引導,才能決定它的方向。譬如《八大人覺經》的翻譯者安世高尊者,他成就聖道後來到中國,在洞庭湖遇到前生的同學,他同學雖持戒修福,但內心起顛倒,瞋心極重,因內心沒有觀照力,結果持戒修福的善業變成一條大蟒蛇。所以善業本身並不能決定生命的方向,它只能成就安樂的果報,但這安樂果報是在人天受用,或在出世的善根受用,甚或在卑賤的三惡道果報受用,關鍵點在於心中是否有正念。

中國戒律的特色來自於道宣律祖戒體的觀念,佛在世時講戒並沒有所謂法體形象的觀念。道宣律祖身為一代祖師,他的不可思議功德是把戒法開出法體形象,尤其是安立戒體,這是中國律學上特別殊勝的地方。當然戒體的有無,到底哪一個人是否得戒,中國佛教有很多人提出見解,也有很多辯論。如果站在實法的角度,實法中的戒體是色法,它是「有表色」,必須表現出來,由身、口的造作來決定戒體的有無,因為它的戒體是色法。所以依「有表色」的角度,實法中在判斷戒體的有無,完全看儀規是否如法。但道宣律師提出另一種思考,戒體也有圓滿的戒體,這是阿賴耶識的善種子,也就是圓淨髮心時,心中所起的作意。所以道宣律祖戒體的觀念偏重在善功能善種子,種子就是一種功能。這是說,心境接觸時,「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若能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這就是戒體。我覺得戒體的有無,別人不用多說,自己是否有戒體,自己應該最清楚。當心跟染污境界接觸時,心若墮落於欲望的顛倒,對惡法完全沒有排斥性,心中無法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如果說自己有戒體,為什麼這戒體不能產生作用呢?有體一定有用。當心跟雜染境界接觸時,心中會產生保護自己的功能,會從顛倒中省悟過來,告訴自己不可這樣做,這表示自己一定有戒體;因為有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表示自己一定有善種子,善種子絕不會憑空跑出來。當然我們第一個戒體是來自於如法的儀規操作,然後面對殊勝境界的發心。但諸位要知道,既然它是阿賴耶識的善種子,種子是生滅法,它會增長或減少,它不是涅槃的不生不滅,種子是會生滅的。所以即使剛開始受戒時是如法的受戒而得到戒體,如果受戒後不用佛法來熏修栽培它,它也會退失。所以這段經文的不忘念,告訴我們要經常加強正念,否則受完戒後,它也不是永遠有這種功能,需不斷從佛法聞思中,加強自己的正念,善功能才會增長廣大,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加強自己的觀照力,對於已經成就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功能,加以適當的保護,不致被煩惱跟罪業所破壞,以上是不忘念的功德。

佛遺教經講記(十)

淨界法師主講

丙六、禪定功德

出世修學法要共有八個法門,佛陀在修學次第上是由粗而細,前面的不疲倦及不忘念法要是比較粗淺的,以下的禪定跟智慧,心的活動是比較細微。首先解釋禪定的體性:「以善緣心,心一境性。」禪定的功德要具足兩個相貌:

(一)以善緣心:在專注的過程中,必須與無貪、無瞋、無痴的善心相應,也就是說,如果與貪、瞋、痴相應,雖然心很專注,這種專注不能安立為禪定,禪定必須與善法相應,這是第一個標準。

(二)心一境性:雖然修學善法,但心安住於攀緣狀態,這也不是禪定,心必須專一安住在單一所緣境,如前一念是佛號,下一念也是佛號,第三念也是佛號,必須心一境性,只能在單一的所緣境上安住。當我們以善法的心,在單一的所緣境上,專一相續的安住,則安立為禪定。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進修習諸定。

消文 這段是讚嘆禪定的自性功德。佛陀在講到功德之前,先說明禪定的因相與果相。因地的修學是「若攝心者」,攝心是修學禪定的主要方法,攝心簡單的說就是收攝這念攀緣的心。宗喀巴大師對如何收攝攀緣心,開示有三個法門:

(一)善取所緣境:聖人的無漏心識與凡夫有漏心識不同,聖人的心無著,心不染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界,他以無著為住,所以聖人修禪定不一定要有所緣境。但凡夫心一定要有所住,所以在修學禪定時,先要選擇一個所要安住的所緣境,這個所緣境必須要跟所修學的目標相應,所以稱為「善取」,善於抉擇自己的所緣境。智者大師講《法華玄義》,他說修學佛法的所緣境有三個主題:

(1)眾生法界:這是以凡夫的雜染五蘊,以色受想行識當做禪觀的所緣境,一般南傳佛教的修習止觀,歡喜以五蘊身心為所緣境,尤其以色蘊的出入息為所緣境。若以五蘊的雜染身心為所緣境,他的止觀是偏重在出離、呵責五蘊,以出離五蘊身心為禪觀的內涵。

(2)佛法界:這是以諸佛菩薩的清淨功德為所緣境,如密宗及淨土宗的修學本尊相應法,強調凡夫跟諸佛菩薩的感應道交,譬如想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則要憶念彌陀的聖號,持往生咒,觀想彌陀聖像等等。這種以佛法界為所緣境,是以本尊的名號、功德、相好為所緣境,依止這樣的觀想憶念而跟自己的本尊感應道交。這時的心情是讚嘆、皈依的心,與前面的以眾生法界為所緣境,心情是厭惡呵責的心,這二種觀法的心情是不同的。

(3)心法界:智者大師說,不論是以佛法界或眾生法界為所緣境,這都是有相行,一是清淨相,一是雜染相,都是有對待相的所緣境。第三種是以凡夫現前一念心性為所緣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是觀察現前一念心性的真如理性。智者大師說,這種的所觀境是無相,所觀察的是離諸分別、對待的真理。天台宗、唯識宗、禪宗等的修習禪觀,他們歡喜以觀心法門為所緣境。總之,我們在修禪定收攝身心時,首先要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所緣境。

(二)專注力:「心於所緣,專一安住。」自己要在所緣境中,培養專注力,強迫這念攀緣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如是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三)相續力:「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前面的專注力是生善,這相續力是破惡。在專注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修禪定的兩個障礙,一是昏沉,一是掉舉,自己應該善加對治,使專注力能相續而不斷。

以上修習禪定的因相,共有三個主題:①善取所緣境。②心於所緣,專一安住。③心於所緣,相續安住。

透過以上三種法門的收攝內心,會產生一種功德-「心則在定」,這時心從散亂的攀緣心變成「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有三種功德相貌可加以判斷:

(一)明了:成就禪定時,心有殊勝的明了性,不像凡夫的心是一種昏昧的狀態。

(二)寂靜:成就禪定時,心有殊勝的寂靜,沒有凡夫散亂的擾動相。(三)安樂:成就禪定時,心有殊勝的三昧樂。

以上禪定的明、靜、樂是禪定的果相。透過前面的收攝內心,而成就禪定,為什麼要修禪定呢?佛陀講出一個理由:「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透過禪定的修學,能如實了知世間的差別因緣,這裡的了知差別因緣相就是一種神通,如天眼通或宿命通等。世間有為諸法的變化,吉凶禍福的出現,它都有徵兆,所謂「月暈而風,處潤而雨。」見到月亮有暈,知道明天要起風;看到木頭濕潤,知道明天要下雨。世間吉凶禍福的出現亦復如是,都有徵兆,一個人若內心寂靜,他就能見到這些將要出現的徵兆。我們不要把禪定看得很神秘,若經常能攝心,把擾動粗糙的心,透過專注力與相續力的收攝,內心寂靜後你就會知道一些訊息,知道自己或別人可能會發生什麼事,這都是正常的狀態,因為你的心寂靜,所以能觀察到這些徵兆,這是禪定的功德-「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所以佛陀勸勉我們應該修習禪定。以上是禪定的自性功德,以下說明禪定的增上功德,修禪定是為成就佛法的增上,這才是修習禪定的重點。

若得定者,心則不散 ;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消文 若心安住禪定,心則不散亂,心是明了寂靜,寂靜而明了的狀態。這有什麼好處呢?「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水有洗除污垢的功能,若想保存水,必須「善治堤塘」,堤塘是四邊有牆壁的蓄水池,有蓄水池才能儲存水。同樣的,若想成就無漏的智慧水,以洗除內心煩惱跟罪業的污垢,就必須修學禪定的專注,透過專注的力量,方能提升自己更高深殊勝的智慧,這是修習禪定的主要理由。

釋義 前面的禪定是成就世間福報的神通,這裡佛陀提升禪定的功德,說明禪定能開展我們的智慧。經文的「善修禪定」,蕅益大師提出三個法要:

(一)成就安穩心:禪定它必須在安穩的狀態下才能修學,這安穩包括調身、調息、調心:

(1)調身:修學禪定要注意調和色身,打坐時,色身由粗而細都有一定的章法。譬如工作後進入佛堂,不能馬上禪坐,要先拜佛讓身心氣血調和,然後再經行、靜坐,因為身體的活動,有由粗到細的次第。同樣地,由禪定出來時,不能馬上去工作,必須稍微經行緩和一下,再去工作。

(2)調息:氣息也是要由粗到細,使氣息緩慢而深長。

(3)調心:調心使它不落入掉舉或昏沉,高低起伏的心能中和。以上是成就安穩之心。一般修學人天善法,不一定要求內心的安穩,心即使在散亂狀態也能修學善法,但這裡是講修學出世間的功德,所以要先調和身心,使內心安穩。

(二)思惟禪定功德:禪定的修學是難得易失,很難很難成就,但得到以後卻很容易退失,所以我們應該思惟禪定功德,使自己對禪定生起希求之心。如何思惟呢?思惟成就禪定,當下身心安樂。我們欲界的身心是粗重的,得禪定能破除粗重性,讓你的身心感到輕安,輕安的快樂即是一種功德。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思惟透過禪定的修學,能使內心產生強大的明了性。所有的法門無論有多麼的殊勝,都是由心所操作,心是能修,法是所修。如觀世音菩薩在《大悲咒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持大悲咒,從初地直超第八地,而我們經常持大悲咒,感覺滅惡生善的功能似乎沒有那麼大,為什麼持同樣的咒,表現在觀世音菩薩的內心有這麼大的力量,而在我們內心所表現的力量卻那麼薄弱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散亂。雖然法寶的力量很大,但散亂心與法寶接觸時,功德卻開展不出來。又如《楞嚴經》中,佛陀對楞嚴咒功德的讚嘆,那是無以復加的,它能滅除所有的罪障,但即使我們每天持楞嚴咒卻達不到這功德,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散亂。所以若能加強心的專注力,這件事就不可思議了。若心多一分的專注力,所有行為的功德全都往前推進,因心的堪能性增強,造業力也隨之增強。所以若在某個法上用功,這只是加持這個法,但加強專注力,卻是增強所有法門修學的力量,所以專注力對我們非常重要。以上是思惟禪定有加強自心堪能性的功德。

(三)思惟生死過患:思惟生老病死的過患,產生恐懼之心。若是修學淨土法門者,思惟阿彌陀佛的佛號雖然有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但念佛時心若散亂不專注,這樣的念佛救不了自己,若繼續在三界流轉就有三惡道的過患,有刀山油鍋之苦。由於對三界流轉生死有恐懼之心,這時就知道修專注力的重要性,而要求自己栽培專注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比丘離開僧團住茅篷達十二年之久,但他修學所有法門都沒有成就。佛陀的大悲心得知後,就化成一行腳比丘與他共住,有一天佛陀對這比丘說:「不要總是在寮房打坐,我帶你到海邊打坐。」於是他們來到海邊,這時來了一隻烏龜,烏龜在行進間,有一隻野乾想要吃牠的肉,烏龜見狀就趕緊把頭、腳、尾巴全縮進殼甲里去,野乾等了很久,見烏龜都不出來,就生氣的離開了。佛陀就說:「烏龜有護身之鎧,野乾不得其便。」佛陀說,凡夫眾生還比不上烏龜,因為烏龜遇到危險,牠還知道把全身縮進殼裡以保護自己,而凡夫無量劫來被魔王所控制,卻還放縱身心,所以魔王能得其便。這是說,我們臨命終時是一個非常危急的狀態,煩惱、罪業及冤親債主在這時都想障礙我們,此時我們念佛若缺乏專注力,內魔、外魔就能得其便,這是修念佛法門失敗的原因。阿彌陀佛的聖號的確是無量光、無量壽,他有足夠的能力救拔我們,但我們這念能念的心是否能專注都攝六根,一心皈命,通身靠倒的安住在佛號上,這是念佛成敗的關鍵。有些人臨命終時念佛為什麼能專注呢?因為他平時就要求自己專注,要求自己收攝六根,所以到臨命終時就容易收攝。「烏龜有護身之鎧,野乾不得其便。」佛陀就以烏龜收攝自己的六根,勉勵修行者要善修禪定。

丙七、智慧功德

智慧的體性是「於諸事理,善加抉擇。」對有為事項及無為真理,能善加觀察判斷,這就是智慧。前面的「不忘念」也是一種智慧的觀照,這兩者有何差別?不忘念的正念,是一種比較粗糙散亂的聞思智慧,這裡的智慧則是與禪定相應的修慧,有斷惑證真的力量,這智慧型與專注力相應,有調伏斷除煩惱的功能,故二者有粗細的差別。佛陀對智慧的開示共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的總標。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

消文 一個修學者的心中若有光明智慧的觀照,對世間五欲境界不生貪著,若生貪著,表示這人沒有智慧。應該如何培養智慧呢?「常自省察,不令有失。」,經常的如理觀察,使心念不落於顛倒錯亂的狀態。這種常自省察的功夫,古德說這智慧主要是指四念處,培養「常自省察」的智慧,不必向外追求,就觀察自己現前的五蘊身心,五蘊身心的「身、受、心、法」是所觀察的四種境界,這「身、受、心、法」可分成兩個部分來觀察:

(一)受用果報:對受用果報的觀察,可分為二:

(1)貪愛色身:觀察色身是骯髒不乾淨的,以對治凡夫執色身是清淨的顛倒。凡夫對依正二報的貪求,雖然也貪求資具、飲食、財富,但在所有的貪求中,對正報色身的貪求,最為嚴重。貪愛自己色身謂之身見,貪愛他人的色身謂之淫慾,所以我們應該常自省察。如何省察呢?「觀身不淨」,觀察我們所貪愛的色身,內相與外相皆不淨。《大智度論》說:「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當我們把肉身外表光鮮的表皮及肉剝開,觀察所貪愛色身的內部結構,「種種不淨物」,有種種污穢的內臟、膿血、屎、尿,身體內部找不到一處乾淨之物,所以說內相不清淨。又觀察外相的不淨,「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內相的不淨物,常透過身體的二個眼睛、二個耳朵、二個鼻孔、一個嘴巴及大、小便處等九個孔,不斷的流出,就有如一個裝滿大小便的皮囊,由九個破洞經常流出不淨物。所以我們貪愛自、他色身,是一種顛倒的思想,認為色身是乾淨美妙,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透過這樣不淨觀的常自省察,修正我們錯誤顛倒的思想,原來色身的真實相是不清淨的。

(2)貪愛感受:我們這念明了的心識跟境界接觸時,會出現一種「感受」,感受也就是領納。受有三種:苦受、樂受、舍受。因貪愛感受,使我們創造許多罪業,來保護這感受。譬如有人喜歡吃榴槤,因他的心跟榴槤接觸時會產生樂受。其實他不是真正喜歡吃榴槤,而是喜歡樂受,因為榴槤吃多了會產生厭惡,這時榴槤給他的是一種痛苦的感受,他就不喜歡榴槤了。有些人喜歡睡覺,其實他不是真正在乎睡覺,而是他的心跟睡眠相應時,睡眠能釋放給他一種樂受,他要的是樂受,希望樂受不斷的出現。所以除了觀察對色身的貪愛,也要觀照對感受的貪愛。如何對治感受的貪愛呢?「觀受是苦」,對「苦受」的感受是痛苦,因為它有逼迫性,如病痛、處逆境時,我們感受到逼迫,這是苦受。其次,「樂受」是我們所貪愛的,但佛陀說樂受「不久住故」,它會變化,感受不斷的變化,使我們感到不安穩性,這不安穩性就是一種痛苦,樂受有這種無常性,故說它是苦。第三種受是「舍受」,既不是快樂,也不是痛苦,安住在不苦不樂中也是一種苦,因為「性遷流故」,它是流動擾動的,相對涅槃來說,流動擾動就是苦,這是一種比較微細的苦。如是觀察我們所貪愛的感受,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快樂的感受,三界的感受都是痛苦的,所以我們對色身感受的貪愛是一種顛倒。透過以上「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我們能生起一種出離之心,希望追求出世的清淨法身,追求出世的大乘法樂的感受。以上是約著所受用的果報來作觀察。

(二)能分別的心識:對內心的能分別心識來作觀察,這是「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無常無我的智慧觀察五蘊身心,並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凡夫總認為自己的果報體,無論是男人或女人,果報體的身心裡有一個常一主宰性的我,幼年時的我跟長大後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相同,但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因為五蘊是由我們內心的業力所變現,由於過去五戒十善的業力,創造今生人的色身相貌及思想感受,當人的業力釋放完畢以後,假如我們的善業強,得到的是轉輪聖王的色身,及尊貴高慢的感受思想。當轉輪聖王的善業享盡之後,罪業就要表現出來,因罪業的力量而變成一隻螞蟻,這時的思想感受,認為自己是只卑賤的螞蟻,生命中只做一件事,把東西從東邊搬到西邊,又從西邊搬到東邊。這時自己前生的感受及思想全都消失,你以螞蟻的思想感受當作自我。所以我們觀察五蘊的身心,它隨順業力不斷的變化,並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透過這無常無我的智慧觀察,消滅心中我見的顛倒。

以上是透過觀照「不淨、苦、無常、無我」,常自省察自己的五蘊身心,以消滅貪愛煩惱及我見顛倒。「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如是才能在佛法中得到真實的解脫。假若不能如實的觀察身心世界,內心沒有智慧的觀照,既非道人,外表已剃髮染衣,故又不是白衣,則是「無所名也」,可說是非白衣非道人。以上是總標,智慧的來源起於常自省察,智慧的功德則是無貪著。以下一段是別明智慧。

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闇,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

消文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的真實智慧,以四聖諦作說明:

第一觀察苦諦:「度老病死海之堅牢船也。」見到生老病死的痛苦,知苦而生出離心。

第二觀察集諦:「無明黑闇之大明燈也。」集諦就像無明黑暗,煩惱跟罪業都是在顛倒的黑暗中活動,若光明的智慧觀照力現前,則能破除無明煩惱罪業。

第三觀察滅諦:「一切病者之良藥也。」生命的離苦得樂之道,在於追求涅槃。

第四觀察道諦:「伐煩惱樹之利斧也。」要斷除煩惱只有靠戒定慧之利斧,尤其是我空、法空智慧的觀察。

最後佛陀勸勉我們:「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生命要增上進步,須修學聞、思、修三種智慧。

釋義 佛法把生命分成十種法界,這是說生命有十種的可能性,而成就十法界的關鍵,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修習什麼善業,主要在於能做智慧的觀照。譬如要從欲界轉成色界、無色界,則一定要觀察欲界的果報是粗糙、苦惱的,而自己內心又好樂禪定的寂靜樂,這是成就色界、無色界果報的重要指標。也就是說,若能觀察欲界的過失,及觀察禪定的功德,如此生命才有可能從欲界轉成色界、無色界。若想從欲界進入出世間的涅槃,則要觀察禪定的有所得心也是擾動性,只有涅槃才是究竟的寂靜,那麼生命才能增上提升。蕅益大師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修學佛法是否得力的關鍵,在於是否看淡世間事;往生西方是否穩當,在於對娑婆世界的名利得失是否看得輕。所以生命升沉的關鍵,來自於智慧的觀照,這是主要因素,其它只是助緣。所以佛陀說:「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生命如果要產生大方向的轉變,乃至法界的提升,就一定要依止聞思修的智慧,智慧進一步,生命才能增上一步。

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消文 若人有智慧觀照生命的真相,知道什麼是痛苦的因緣,什麼是安樂的因緣,雖然他只是慧解脫,尚無禪定俱解脫的功德,沒有禪定也就沒有天眼神通,雖沒神通,但他也是明見之人,因為從思想理論的觀察分析,也能知道生命的真相,判定一個人的吉凶禍福,這是智慧的殊勝處。

釋義 前面的精進、不忘念乃至禪定,心都在有為的事相上活動,這裡的智慧是安住在真理上,聲聞法的真理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四念處觀察五蘊身心。在禪宗有一天龍禪師,他在行腳參學中走到一處山下,見到有菜渣從山上流下,他想山上一定有值得參訪的修行者。古人常為求法,不遠千里而來,於是他走上山,看到草叢中有一座茅篷,天龍禪師就去敲門請益,開門見山就問修行者說:「仁者,得何道理住此山?」這有如《金剛經》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內心是依何而住?憑什麼調伏煩惱妄想?這位住茅篷的修行者答說:「我三年前來住山時,見一隻泥牛沒於大海,直至今日,尚未出現。」天龍禪師又問:「仁者,何時下山?」修行者答說:「我等這隻牛浮出水面時就下山。」這隻泥牛是指凡夫污垢的心,這污垢的心沉沒於我空、法空的法海中,也就是說,這修行者依止我空、法空的真理而住山。「云何應住?」依止我空、法空的道理而住;「云何降伏其心?」也是依止我空、法空的道理而調伏其心。等到他由空出假,生起大悲心時,就是他下山的時候。

這段經文所說的智慧,具有解脫的功德,「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前面的精進、不忘念及禪定是解脫的助緣,而真正的解脫是來自於對生命正確的觀照。我們的不自在,不是有誰來綁住我們,而是起於自己的顛倒,要解開這顛倒還是得靠自己的智慧,「既從心起,還從心滅。」一個人的痛苦跟別人沒有關係,是自己的顛倒綁住自己,所以要從顛倒跟痛苦中解脫出來,這要依靠自己啟動心中的光明,否則誰也無法替你解脫痛苦,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佛遺教經講記(十一)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0面,

丙八、畢竟功德

本經是佛陀在臨滅度時,對弟子最後的開示,也就是佛陀的最後遺教,身為佛陀的遺教,本經有二個主要特色:

(一)普遍性:佛法修學的主題有二:

(1)業力的修學:業力是指身業、口業的造作,這是透過持戒以斷惡修善。

(2)正念的修學:透過止觀的修學以對治心中的顛倒,使我們返妄歸真。

在一切經典中對業力與正念的修學,基本上都有所偏重,有些經典偏重持戒,有些經典偏重修學止觀,本經的特色是它具備持戒以對治身口的業力,也兼具修習止觀以對治心中的迷惑顛倒,所以本經的第一個特色是具足普遍性。

(二)簡要性:本經不像其它經典,佛陀有充分的時間開演種種的法義。本經是佛陀臨滅度時所宣說,時間非常短暫急迫,故佛陀只能把一生中重要的法義作回顧,指出眾生在修學中最容易犯的毛病,並加以對治,所以本經的第二個特色是簡要性。

具足普遍性與簡要性的內涵中,蕅益大師把本經的正宗分分成兩部分:

(一)共世間法要:成就人天功德的法要有三:①持戒清淨,②都攝六根,③調伏煩惱,這包括戒定慧。

(二)不共世間法要:這是成就出世間解脫的功德,共有八個法要:①少欲、②知足、③遠離、④精進、⑤不忘念、⑥禪定、⑦智慧、⑧畢竟功德。

以下的畢竟功德是前面七個法要的總結,所謂的「畢竟」是指究竟圓滿,前面七種修學法要都是方便功德,都沒有達到諸法的究竟根源,這畢竟功德法要能使前面的七種法要,包括禪定跟智慧,功德圓滿,也就是說,前面的七個法要因為跟畢竟功德相應,而成就了圓滿的功德。

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

消文 佛陀告訴弟子們,修學前面的禪定跟智慧,重要的是要能消滅心中的戲論,因為如果不消滅心中的戲論,即使修禪定跟智慧,心中有殊勝的無漏功德,內心仍然是擾動不安。

釋義 從業力的角度來說,戲論是一種口業的過失,講些無益無利的言語,增長放逸的言詞,這即是戲論,以上是從業力的角度,作粗顯的解釋。另外再從迷悟的角度來解釋戲論:如果內心生起有所得心,違背我們的清淨本性,生起向外追求之心,這即為戲論,這種解釋的戲論是一種微細的法執。《大乘起信論》講到修學有一心二門:生滅門與真如門。

(一)生滅門:這是從個體生命來修對治煩惱。什麼叫個體生命呢?這念心性在無量劫的流轉中造了眾多的業力,由一群強大的業力創造了今生的五蘊身心果報。我們就依止現前這一期生命的五蘊,斷惡修善,修習止觀,返妄歸真,稱為生滅門。在生滅門中,我們有二個選擇:

(1)放縱五蘊:我們放縱自己的感覺、思想,這是生死流轉門。

(2)對治五蘊:這是以四念處的「不淨、苦、無常、無我」,來對治五蘊諸法,這是還滅門。

無論是放縱的雜染法,或對治的清淨法,都是屬於生滅門,因為並沒有回歸到本性,只是就這一期的身心世界,斷惡修善來加以對治。這種個體生命的修學,是站在這一期的生命上,觀察生命的相貌,這是生滅門。

(二)真如門:這是回復到生命本來的面目,也就是回復到整個法界的一個整體生命。如何回復到本來的整體生命呢?觀察由業力所創造的色、受、想、行、識,這都是假借因緣所生,並不是本來具足的。當我們剝開這些由業力所變現的色心諸法,見到內心深處明了寂靜的心性,也就是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在這心性中,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這是「諸法皆如」的境界,也就是我們還沒造業流轉之前的本來面目,亦即現前的一念心性,這稱為真如。

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一是云何應住,一是云何降伏其心。雖然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中,也強調云何降伏其心的對治,我們的確有如夢如幻的煩惱要對治,有如夢如幻的善法要修學,但更重要的是「云何應住」,內心是否能回歸到本來面目,這也就是所謂的根本法門。這段經文是說,假如前面禪定跟智慧型的修學,心沒有回歸到本性,仍只是向外追求的有所得心,這樣的修學乖違真如本性,這即是戲論,雖然能成就種種的功德,仍未能消滅心中的擾動,所以「雖復出家,猶未得脫。」雖然出家修習戒定慧,但內心仍被有所得心所障礙,未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功德,因為還沒有把心帶回家,心仍在門外。雖然自己積功累德,但沒有回歸本性,畢竟是乖違真如本性。這段經文是說明戲論的過失,下一段是讚嘆不戲論的功德。

是故比丘,當即舍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消文 佛陀勸勉所有的七眾弟子,一方面要修習前面的戒定慧,一方面要把戒定慧的功德回歸到本性。從本性上觀察,雖然以戒定慧斷煩惱,但事實上並無煩惱可斷,應保持清淨及平常心來修學,否則內心會被亂心戲論所擾動。這段經文的涵義中,說明心外求法有二種人:

(一)凡夫:凡夫在有相境界上追求,愚痴凡夫追求的是惡業,稍有智慧的凡夫則追求善法。總之,凡夫追求的是有相的執取,皆是心外求法。

(二)二乘人:二乘人也是心外求法,他所追求的是空性,也是有所得心,不合乎中道。

以上二種都屬於亂心戲論。譬如律學的分派,從最初佛在世原始佛教的戒律,變成二部、五部乃至二十部,及最後的五百部。這些部主都是大阿羅漢,所以道宣律師說:「其入觀也,人法雙亡,及其出也,無不緣習。」阿羅漢入我空觀、法空觀時,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回歸到真如本性,但從本性出來,依自己的名言習氣,在戒律上的解釋就爭論不休,這都屬於亂心戲論。他們不知佛陀的制戒都是為對治眾生諸病,眾生有不同的病,所以佛陀制定不同的藥,並不是有真實的藥可得,所以亂心戲論者,不明白真如本性,本來清淨的道理。為了達到究竟的寂滅樂,我們應該善加正念真如,消滅向外攀緣的戲論過失,這是不戲論。

釋義 蕅益大師在這段經文總結說,前面的七種法要都是對治的法門,所謂對治法要都是有對立性的,如以善破惡,以空破有。這裡的畢竟功德是圓融無礙的法要,所謂的圓融無礙是何義?《六祖壇經》上有一位法達法師,他七歲出家,以後專誦《法華經》共三千部,他起初因無善知識的開導,不知應依止清淨心誦經,而依止自我意識修學善法,所以內心覺得「我」累積了眾多讀誦《法華經》的善業,他並沒有回歸到誦讀《法華經》是為恢復本來面目,這種以意識分別心修學是一種對治法要。後來有人勸他參學六祖大師,他去參學頂禮六祖大師時,他的頭沒有著地,六祖大師是善知識,一見便知,呵責他說:「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今天對善知識如此的高慢,內心一定是依止強大善業而有所仗恃,可否請你道出有所得心所依止的善業?法達法師說他誦讀《法華經》三千部。後來六祖大師對他開示說,《法華經》的重點是發明佛陀出世的本懷,使眾生悟入佛的知見。六祖大師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若依止迷惑向外攀緣的有所得心讀誦《法華經》,則被《法華經》的文字所轉,因為你把讀誦《法華經》當作一種功德善業想,所以雖讀誦三千部,全被文字所轉,非常可惜。如果明白《法華經》的真實義是為回歸本性,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法的修學,無不是為使有所得的我愛執心,回歸到清淨本性,如此而已,並沒有真實的法可得,如是讀誦《法華經》便能「轉法華」,把《法華經》的文字般若轉成內心的觀照般若。法達法師聽聞六祖大師的開示,他開悟後講出內心的意境,祈求善知識的印證,他說:「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眾生狂。羊鹿牛權說,國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這首偈頌是說,自己過去誦經是依止有所得心,遇到曹溪六祖大師的開示後,現在有所得的心已平靜下來;原來修學佛法是要明白佛陀的智慧,不是硬修硬沖就能成就出世的功德,而是要明白道理,要明白什麼道理呢?「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原來讀誦《法華經》的這念明了心,跟十方諸佛的心並沒有差別,只是因一時的顛倒迷惑而成凡夫心,所以應該透過誦經的觀照,把顛倒迷惑心帶回家,恢復本來的面目。

這段經文是講畢竟功德,前面的修行法要是少欲、知足、遠離憒鬧、精進、不忘念、禪定、智慧,這些法要都是有所對治,如少欲知足對治貪煩惱,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智慧對治顛倒,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能對治的是心,所對治的也是心,最後回歸到我們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心真如,無有少法可得,作如是觀照修學,方能趨向無上菩提。這段經文的畢竟功德,能提升前面的七種功德,使有所得心提升至無所得的真如本性。

甲三、流通分

○ 流通分分四 乙一、勸修流通,乙二、證決流通,乙三、斷疑流通,乙四、囑付流通

乙一、勸修流通

這段勸修流通是佛陀在講完前面的世間、出世間法要後,勸勉我們應如法的精進修行。這分成三段,第一段是總標。

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舍諸放逸,如離怨賊。

釋義 佛陀告訴弟子們,對於前面的世間與出世間功德,這二中功德都包括戒定慧,即使修學世間善法,也沒有離開戒定慧,能對治的是戒定慧,所對治的是煩惱跟罪業,因有深淺的不同,而安立為世間法要跟出世間法要。譬如從止觀的角度來說,世間法要止觀的主題是偏重在業果,出世間法要止觀的主題則是偏重在無常、無我的空性觀察,所以能對治的法要都是戒定慧,所對治的都是惑業苦,但從深淺的角度,開出世間功德與出世間功德。我們對於這麼多的功德,應該如何修學呢?「常當一心,舍諸放逸。」蕅益大師解釋「常當一心」是安住在真如門。修學時我們一定要有一個重要觀念,雖然是以戒定慧對治心中的惑業苦,但自己一定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心中所累積的貪瞋痴煩惱及殺盜淫妄的罪業,不是本來就有的,我們本來沒有這些煩惱跟罪業,這是在啟動生命流轉,造業以後才召感的,也就是說,它是後來才有的,這個觀念非常重要。講到人的本性,儒家思想有認為「人性本善」,也有認為「人性本惡」,佛法則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正確,人的本性是清淨,非善非惡的,但心可以變成善,也可以變成惡。所以這段經文「常當一心」,勸勉我們要安住在一心真如的體性上來修學,知道煩惱與罪業是因緣所生法,它是可以被消滅的,這是安住在真如門,也就是根本法門。

從個體生命來說,「舍諸放逸,如離怨賊。」我們除了從理體上的真如,來觀察生滅的因緣,我們也應該同意,在無量的流轉中,我們也曾經生起許多虛妄的煩惱,造了眾多虛妄的罪業,召感許多老病死的痛苦,這些都是要對治的。所以從個體的生命來說,我們應該要承認現在的自己偏離了本性,所以應該「舍諸放逸,如離怨賊。」

以上經文告訴我們在修學種種功德時,一方面安住在真如,一方面要生起對生滅的對治,這樣才能理事圓融。以上是總標,下一段是別明,詳細開展出「常當一心,舍諸放逸」的種種方法。

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于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閒處靜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

消文 這段經文說明修學的內涵,主要有二段,第一段先對法的讚嘆:「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佛陀臨滅度時,勸勉弟子們皈依法,所以先對法有所讚嘆。佛陀一生所宣說的法要,給予眾生的功德利益是究竟圓滿,沒有欠缺的。也就是說,只要如法修學,你想求世間功德,就能得到世間功德;若想求出世間涅槃,也能成就出世間涅槃。不論你今天是追求現世安樂,或追求究竟安樂,佛法都具足這些安樂的法門,你不用再學習其它的宗教或學問,因為佛法基本上是具足五乘功德,只要依教奉行皆可成就。所以佛陀勸勉我們「汝等但當,勤而行之。」只要老實的根據法要修學,功德自然出現,不必再追求其它法門。

我們應該怎樣修學呢?以下正式說明修學法要,當中有三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若于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閒處靜室。」若想成就功德,首先要選擇處所,若在擾亂處所,不可能成就功德。哪些處所適合修學呢?或在山林道場,遠離憒鬧;或在空曠水邊;或在陰涼的樹下。總而言之,就是要「閒處靜室」,閒處是空閒無事,想要成就內心的戒定慧,若事情太多,把精神體力都耗損在處理事情上,那就沒有心力修習止觀了。所以自己若是有煩惱業力的初學者,想要成就戒定慧,一定要減少雜務,保存精神體力,因為修學時有精神體力才能有成就。其次,要處於靜室,靜室是寂靜而不吵鬧的處所,若有太多聲音的干擾,對初學者是一個很大的障礙。這裡的經文是說,凡夫都是夾帶煩惱而修學,煩惱有時活動,有時不活動,當煩惱活動時,我們不可能修學,如起瞋心時,根本沒辦法打坐。所以剛開始修學時,要遠離污染的因緣,煩惱雖還存在,但它處於「眠」的狀態,若不驚動它,煩惱就不會活動。所以初修學時,閒處靜室,不要刺激煩惱,在心平氣和之下修學佛法。以前懺公師父在齋戒學會開示,一個人寧可在山中睡覺,也不要在都市辦道。這句話有道理,因都市的色聲香味觸法境界誘惑多,若再刺激貪慾、瞋恚,單是要調伏煩惱,就已沒有時間修習戒定慧了,若在山中睡覺,總是有睡醒的一天。所以初修學者雖都有煩惱,但不要碰觸刺激它,在心平氣和時,趕緊拜懺、念佛、修四念處。開始時雖煩惱勢力強大,戒定慧力量薄弱,但這沒關係,不要去刺激煩惱,趕緊集中精神體力在修學法要上。所以初修學時,「閒處靜室」非常重要,故要找一阿蘭若來修行。

「念所受法,勿令忘失。」這是不斷的憶念所領納的法門,使這法門在心中專一相續的運作,而不會忘失。這裡的重點是在於專一相續,佛在前面說:「小水長流,則能穿石。」如此柔軟細小的水滴,憑什麼能穿破石頭呢?它所依憑的就是專一相續,水滴的每一滴都落在同一點上,而且不間斷。所以諸位想要成就功德,絕不可以說今天持大悲咒,明天持往生咒,後天念觀世音菩薩,這樣不可能有成就。也就是說,每一個法門都很殊勝,但對所修的法要應專一相續,「念所受法,勿令忘失。」這是成敗的重要關鍵。

「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有情眾生心會「常者生厭」,對於某一法門修習久後,特別是出家已久的老參,常會有懈怠的情況,這時要自己勉勵自己,思惟死亡無常。我們內心若思惟法要,漸漸與法相應時,就能成就很多的善業,善業帶來花報,雖然正式的果報在來世,但今生就會出現一些安樂的果報,若稍不注意,則容易墮入對現前安樂果報的執著,自己所修的根本法門也隨之忘失。這時就要思惟,死亡總有一天會到來,當死亡來臨時,現在的美好果報,如財富、名聞利養、可愛眷屬等,全都會被死亡所破壞,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如是透過對死亡的觀察,就會從對境界的執取中解脫出來,而安住於內心的法要。我們修學的障礙,在於太重視眼前的果報,太重視一時的得失、一時人事因緣的美妙境界。其實佛法認為果報不重要,重要的是因地,也就是心與果報接觸時所創造的業力,但是我們往往忽略因地,寧可不擇手段追求今生的安樂。要如何對治這種顛倒呢?思惟無常,今生所追求的安樂,死亡來臨時全都被破壞,而所造的業力卻會影響來生的安樂與痛苦,所以透過對死亡的觀察,使我們了解什麼只是暫時的因緣,什麼事情會對我們產生比較久遠的影響。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思惟死亡可以幫助我們從顛倒中醒悟過來,知道有些事情只是暫時的因緣,而拜懺、誦經、念佛才是長久安樂的因地,要緊的是爭千秋,不是爭一時。以上是勸修對治,佛陀在臨滅度時勸勉所有弟子,修學時要注意:①選擇處所。②念所受法。③思惟無常。

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消文 在這一段經文,佛陀對三寶的皈依中,佛與法之間相互的關係,作了說明。「我如良醫」,佛陀在眾生的修行過程中,扮演醫生的角色,佛陀所宣說的世間、出世間法要是藥物,顛倒的眾生有如病人,病人如果不吃治病的藥物,這並非醫生的過失。又譬喻說,迷惑的眾生沒有正見,完全憑著感覺做事,佛陀指引眾生離苦得樂之道,若眾生不依此正道而行,遭受痛苦時,這也不是導師的過失。

釋義 這段經文是在說明一個觀念,佛法是重視身、口、意的實踐,佛法絕沒有「你相信我就得永生」的思想,如果整天跟在佛陀身邊,卻不如法修行,仍要墮落。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跟隨佛陀出家,身為佛陀弟子,經常親近佛陀的六親比丘中,有三個墮三惡道。一個人若要墮落,想跳火坑,誰也沒辦法救他。這段經文說明,我們所真實皈依的是法,這是佛法殊勝的地方。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服藥,當然這藥必須是醫生所開的藥方,所以真正能治好病的是如法的修學。換句話說,修學佛法與佛陀是否在世無關,即使生於佛世,若不如法修學仍要墮落。雖生於未見過佛陀的末法時代,若能遵循佛陀的遺教,如法修學,仍能成就種種功德。

佛遺教經講記(十二)

淨界法師主講

乙二、證決流通

流通分共有四科,前面一科是勸修流通,這一科是證決流通。

「證」是指佛陀所親證的真理,佛陀以這真理來決斷眾生的疑惑。也就是說,佛陀所宣說的法要,都是佛陀已親證,都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是存在於宇宙間的真實道理,佛陀就以這真理來決斷眾生的疑惑,稱為證決流通。這分為三段,第一段是佛陀慈悲心的方便征問。

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勿得懷疑,不求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

消文 佛陀在講完勸修以後,告訴弟子們,假如對「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真理有所疑惑,應該在這時趕快提問,不能有任何的懷疑。古德的註解說,佛陀教法的根本思想是「因緣觀」,認為生命的痛苦與快樂有一定的因緣,換句話說,無論修學什麼宗派,若不承認生命是由因緣所生,此人已不是佛弟子,因為「因緣觀」是成為佛弟子的重要指標。這「因緣所生法」是正因緣論思想,破除了外道的「邪因緣論」及凡夫的「無因緣論」。「因緣所生法」開展出四聖諦法門,佛法認為生命有二種選擇:

第一雜染緣起:這是「苦集」二諦。若放縱慾望則累積煩惱跟業力,這是集諦,由集諦的因緣自然召感地獄、惡鬼、畜生的痛苦果報,果報是由自己的業力所召感,不是由上帝或別人所決定。所以果報是自己的選擇,當心與境界接觸時,選擇放縱慾望的方式,不斷增長內心的貪、瞋煩惱,累積殺盜淫妄的罪業,生命就會召感地獄、惡鬼、畜生的痛苦,這是苦集的流轉門。

第二清淨緣起:這是「滅道」二諦。當心跟境界接觸時,心安住於正道,透過戒定慧之道以克制用種種的理論來疏導自己的欲望,使生命趨向涅槃的安樂,這是滅道的還滅門。

佛法認為在生命的流轉中,我們有這兩種選擇,一是放縱慾望,一是隨順真理,這兩種選擇構成四聖諦的流轉門與還滅門。以上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佛法種種的理論思想與修學,都是四聖諦所開展出來,所以若對四聖諦有所懷疑,則對一切佛法都會懷疑;若深信四聖諦法,則對一切佛法都會深信。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以四聖諦法做代表,告訴弟子門,若對四聖諦仍有懷疑,要趕快詢問以斷絕疑惑,因為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佛陀提出這個問題後,「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佛陀問了三次,大家都保持默然,因為「眾無疑故」,大眾對四聖諦的道理是深信不疑。

釋義 一切的聖賢都是觀察四聖諦而成就的。基本上一個人在修學聖道時,一定要先「知苦」,明白生命是痛苦,如果認為生命是快樂,就不可能修學佛法,因為自己根本不想改造生命。因為生命充滿了不圓滿,所以必須對生命加以調整改造;故首先要知道生命是痛苦的,它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痛苦又是怎麼生起的呢?是心中的煩惱與業力所召感,所以應該對自己的思想行為有所調整,因為它是召感痛苦的根源。若要滅除心中的煩惱與罪業則要修道,這是透過戒定慧之道,對治心中的煩惱與業力,最後的目標則是趨向涅槃。這樣的修學次第,大眾都深信不疑,這是成為佛弟子的最低標準,也就是說,起碼要知道什麼因緣造成流轉的痛苦,什麼因緣造成還滅的安樂。

時阿耨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消文 這段是弟子的如實回答。這時在所有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耨樓馱尊者,他以天眼觀察與會大眾內心的相貌,他代表大眾回答佛陀說,在宇宙中,「月可令熱」,月亮是太陰,它的體性是冷性,即使冷性的東西也可使它變熱;「日可令冷」,日是太陽,它的體性是熱性,即使熱性的東西也可使它變冷。即使如此,佛陀所宣說宇宙人生的四聖諦真理,也是不能改變的。

釋義 唯識學的修唯識觀,它如何引導我們觀察生命的相貌呢?它是以三種相貌來觀察人生:

(一)依他起性:宇宙人生有些法的存在是因緣所生,如我們現前的色身,它的確是由業力所變現,不能說它沒有,雖然生滅無常,但它有存在的一定時間與空間,這種有稱為「因緣有」,或稱為「依他起性有」。雖然這種有只是暫時的存在,但我們應該承認依他起性的存在,這是不能消滅的,若消滅依他起性的因果法則,則變成斷滅見。這是觀察一切法有依他起性,相信人生的確有痛苦的果報,有快樂的果報;有些人貌相莊嚴,有些人貌相醜陋;有些人高貴,有些人貧賤,這些的差別都有它存在的因緣,這是依他起性。

(二)徧計所執性:我們跟因緣法接觸時,內心起顛倒,捏造出許多妄想,譬如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了今生的身心世界,這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的生滅,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但我們一直認為生命體的背後有一個自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後的我是一樣,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是一樣,這個「我」就是「徧計所執」,這個「我」是我們所捏造出來的,有如「龜毛兔角」,烏龜本來就沒有毛,龜毛是我們所想像出來的;同樣的,兔角也是我們所捏造出來的,這樣的我是佛法所要駁斥的。譬如這個人對你做了一個表情,你可能認為他對你不懷好意,其實這個表情只是一個依他起性,你內心對這樣的表情,安立為「不懷好意」的名言,這就是徧計所執有,這也是眾生最嚴重的問題。我們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禪宗說「那樣就是那樣」,但當我們看到「那樣」時,卻安立很多錯誤的名言,這名言就是徧計所執有,佛法修我空觀、法空觀,目的就是在破除徧計所執有。諸位要注意,修我空觀、法空觀不能破壞依他起性,若破壞依他起性即是斷滅見。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的依他起性,在修空觀時是不能破壞的,空觀所要破壞的是徧計所執性,這是自己的妄想所捏造出來的。

(三)圓成實性:這是宇宙間的真理。如業果道理、空性道理、真如道理等,這些是不隨時空而改變的,無論在天上、人間,這些道理放諸四海皆準。

經文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因緣所生法隨時都會變化,月亮由於不同業力會變熱,太陽也會因不同的業力而變冷,這些因緣所生法會隨業力而變化,但「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陀所宣說四聖諦的真理,不隨任何時空因緣而改變,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亦復如是,這跟佛是否住世無關,所以佛弟子們對真理的深信不疑。以上一段是弟子們回答前面佛陀的征問,以下一段是總結,說明心心相應,法法道同。

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

消文 佛陀宣佛說苦諦,三界的果報本質上皆是痛苦的,這裡的苦諦,偏重無常,因為地獄、餓鬼、畜生的苦不能普遍三界,所以佛陀說苦諦的真實義是偏重在無常,無常故苦,因不安穩性故。這種無常的苦,不可能有任何因緣使它變成快樂。除非離開三界,否則即使積集再大的善業,只要是在三界得果報,都不可能得到安穩的快樂,因為三界的本質是無常是痛苦,這是無法改變的。

「集真是因,更無異因。」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內心的煩惱跟罪業,煩惱包括貪煩惱及我見的顛倒,業力包含善業、惡業、無記業。佛法認為業力是親因緣,心中的愛取煩惱是增上緣,臨命終時起善念或惡念,這心念對業力的刺激會造成果報的差別,所以愛取煩惱是助緣,業力是親因緣,煩惱跟業力都是召感痛苦的因。

「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消滅痛苦的前提是因地先消滅,不滅除煩惱業力的因地,痛苦的果報不可能改變。「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消滅痛苦之道就是戒定慧,再也沒有其它道路可消滅痛苦。

佛陀如是宣說四聖諦道理,弟子們如實的理解,「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弟子們對佛陀所宣說宇宙人生流轉、還滅的真理,深信不疑。

釋義 這裡的四聖諦講到因緣法,「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生命是遵循一定的規則運轉,沒有人能控制生命。從因緣所生法來看「加持」這件事,我們總希望有佛陀在世,他能加持我們,賜給我們一些神通三昧,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思想。痛苦是因自己內心的顛倒而起,唯有透過戒定慧的修學,消滅自心的顛倒,如此痛苦的因地消滅,痛苦的果報也隨之消除,「既從心起,還從心滅。」有禪定的人,他可以運用禪定力把一個人的罪業力量暫時壓下來,使善業生起現行,所以「加持」會有點效果,可以稍微調整善、惡業起現行的時間表,但這還是自己的因緣,所以「加持」基本上是增上緣。

乙三、斷疑流通

這段是佛陀斷除眾生心中的疑惑,疑惑是怎樣產生的呢?在理論上說,大眾對宇宙人生流轉、還滅的真理是深信不疑,但於實際的修證上,大眾會有一些疑惑,這疑惑主要有二:

(一)個人修證:自己在修證四聖諦時的疑惑。

(二)對他弘傳:這是利他弘傳上的疑惑。

佛陀臨滅度時,弟子們不論在自利或利他上,對實際事修上的疑惑,佛陀必須加以斷除。

○ 斷疑流通分三 丙一、顯示余疑;丙二、為斷彼彼疑 ;丙三、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丙一、顯示余疑

前面的證決流通,大眾對真理深信不疑,弟子們都知道痛苦跟快樂是有一定的因緣。但在實際操作上,不論在自利或利他上,大眾還是有一些障礙;在自利上有二個障礙,首先是所作未辦者。

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

消文 第一個疑惑是所作未辦者,這是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學位聖人,這些聖人在對治煩惱罪業上,已經成辦了一部分,但尚未完全成辦,這時他們見到佛陀滅度,內心有深重悲傷的感覺;若表現感到悲傷,表示內心尚有餘惑。這是說,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遇到佛陀滅度,他們心中想著:我修學四聖諦是佛陀的引導,在我的修學之路,佛陀陪著我從凡夫修到初果、二果、三果,但我現在還未所作皆辦,以前若有問題,我就請問佛陀;我應該怎麼修,也是佛陀開導我,但現在佛陀即將離我而去,若想在修行上增上成就阿羅漢果,則已沒有進步的因緣,所以這時感到悲傷失望,這是所作未辦者的疑惑。這是說,我走了一半的路,但引導我的導師入滅了,那該怎麼辦呢?

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

消文 這段是內、外凡的疑惑。這些外凡或內凡的修學者,在佛陀臨滅度時,他們心中生起這樣的想法:若是善根深厚的修學者,能親自聽聞佛陀宣說四聖諦,以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攝受,很多人都能見道。經典上的確有眾多的記載,許多人聽聞佛陀宣講四聖諦,當下或一天乃至七天,成就見道位,這猶如在黑暗中走路的眾生,見到如電光般的佛陀法要,由這光明法要的引導,見到我空真理,成就見道位。這凡夫的疑惑是說,自己見到很多學長,他們都是聽聞佛陀講四聖諦,證初果而成就見道位,現在佛陀滅度,自己得度的因緣也就消失,「入道無由」,佛陀入滅後,自己就不可能成就初果了。這是內、外凡的疑惑,以上二種屬於個人修證上的疑惑,以下一段是利他的疑惑。

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消文 這是所作皆辦的阿羅漢,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脫,內心光明的智慧現前,觀察四聖諦了了分明。他見到佛陀的滅度,他心中想著:唉啊!眾生實在福報不夠,佛陀滅度後,四聖諦就沒有人來弘傳,佛陀怎麼這麼快就滅度呢?佛陀若住世多一些時日,就能開演四聖諦,佛陀滅度後,四聖諦的法要從此隱沒無人弘傳。這是對佛法相續的疑惑。以上是「顯示余疑」,顯示三種人的疑惑,包括所作未辦者、凡夫、所作已辦者的疑惑。

丙二、為斷彼彼疑

佛陀知道眾生在實際修證上的疑惑,以下一一加以駁斥。

阿耨樓馱,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

消文 阿耨樓馱尊者雖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大眾在理論上雖深信四聖諦,但在實際修證上卻有障礙,這時佛陀就必須有所說明,以破除弟子們在自利利他因緣上的疑惑。以下共有三段,以對治前面三種眾生的疑惑。第一段是對治有學位所作未辦者的疑惑。

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消文 佛陀召告已入聖位而所作未辦的弟子們,佛說:「你們對我的即將離開不要懷有悲惱,因為即使我住世一劫,但不論是住世一劫或一百歲,終有一天我還是會入滅,所謂只有相會而沒有分離,這是不合乎生命的規則,要緊的是,我所開演的四聖諦法門,你們依之而修行,即是「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如果不依之而行,即使我整天陪伴在你們身邊,如是久住一劫,你們也得不到利益。」這是說,佛陀引導弟子們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即使佛陀已離開,只要依照法門修學,仍可依止法門而增上,不必佛陀在身旁;如果不修學,即使佛陀在身旁也得不到利益。

釋義《阿含經》中有人問舍利弗尊者,過去在凡夫位時,尊者如何修學佛法?尊者答:「我觀察四聖諦法門。」又問:「證初果後,又如何修?」尊者答:「我也觀察四聖諦法門。」證二果、三果、四果後,尊者也都是觀察四聖諦法門。佛法就像電鑽,牆壁雖有深淺之別,但能鑚牆壁的還是電鑽。這是譬喻說,不論是凡夫或聖人,佛法的法要都一樣,在凡夫時修「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成就初果時,還是修這個法門,只是愈深觀,對法義的了解更深入,所證的真理更深廣,所斷的煩惱更徹底,如此而已。也就是說,斷惑證真是個人的問題,這跟佛陀是否在身旁沒有關係。佛陀這樣的開示,給有學位的修學者很大的鼓勵。也就是說,佛陀引導弟子們走到這條修行道路,後面的道路弟子們要繼續走下去,不用疑惑,因為「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能繼續修行佛陀所宣說的法要,就能成就阿羅漢。以上是對治所作未辦者的疑惑,下一段是對治凡夫的疑惑。

應可度者,或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緣。

消文 佛陀一生中,對於善業成熟而應得度者,佛陀皆已度化;即使沒有度化者,佛陀對他們也作了得度因緣。有如醫生雖離開病人,但已留下治病的藥方,若有病時能服用這藥方,就會有治病的效果。所以佛陀雖已滅度,但佛陀所宣說的真理,假借語言文字的記載,透過歷代祖師的弘傳,也可流傳後世。後世弟子們依此法義修學,亦能離苦得樂,這跟佛陀是否住世無關。「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緣。」所以弟子們的得度,不一定要遇到佛陀,依止法即可得度。這段是破除凡夫的疑惑,以下是對治阿羅漢的疑惑。

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消文 阿羅漢是所作已辦,他對自己完全沒有疑惑,但有些阿羅漢有悲心,他心裡想:「佛陀若滅度,四聖諦的真理誰來弘傳呢?」佛陀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弘傳四聖諦的真理不一定要靠佛陀,靠代代僧寶弟子們的弘傳,把佛法語言文字的法義流傳後世,這即是佛陀的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釋義 佛法的真理有二種:

(一)離言真如:離言真如是離開語言文字,聖人內心所覺悟的真理,這是不能與他人分享的,如初果有初果所證的真理,二果有二果所證的真理,三果、四果也都有他們所證的真理,聖人對這光明的真理,所證不同,有些聖者所證的真理比較光明,有些所證比較模糊。總之,離言真如是唯證方知。

(二)依言真如:這是假借語言文字所表顯的真如,如《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為詮釋生命無常無我的真理,把真理化成這四句偈,說明人生就像做夢,當夢醒後回顧過去生命的成敗得失,以前認為重要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覓之了不可得。這真理是假借文字來詮顯,即使是個凡夫,若能如實的宣說這文字真理,他人亦能如實的聽聞、思惟,則也能成就聖道,這樣的法義不必等待佛陀住世宣說,只要弟子們能「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這裡是讚嘆依言真如的殊勝。以上破除了修學佛法時,自利利他方面的疑惑。

丙三、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

釋義 佛陀勸勉我們:「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無常主要是指死亡,死亡來臨時,生命就會起很大的變化。我們讀流通分,感受到佛陀一再強調生命的無常。蕅益大師在《靈峯宗論》上說,佛弟子們都知道生命是痛苦的,也知道修習佛法能離苦得樂;大家雖然都知道這道理,但卻不願把寶貴的精神體力用在修學佛法上,這矛盾是怎麼產生的呢?主要原因就是眼前活計放不下,有如螞蟻明知暴風雨即將來臨,但對眼前的糖果就是放不下。這要如何對治呢?思惟無常,思惟眼前的快樂,「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眼前的快樂不久住,並不能作為皈依處,若以為這是真實,臨命終時必定後悔。所以觀察死亡無常,有助於對治眼前安樂的執取。如是對治外境的執取,有助於自己安住在內心的法要上。所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上詮顯世間的無常觀,下一段說明修學無常觀所成就的利益。

以智慧明,滅諸痴闇。世實危脆,無堅牢者。

消文 透過對無常的觀察,破除我們心中的顛倒。眾生最嚴重的顛倒就是常見,將眼前的利益得失看得太重,這就是痴。如何對治呢?觀察世間是生滅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因緣。以上說明修習無常觀的利益,下一段是引證勸修,佛陀以自證的功德來作勸修。

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舍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消文 佛陀說,我自己如實修學四聖諦,已經成就寂滅之道,解脫生死苦海,猶如一個人已棄除邪惡的病痛。一切病痛的根源是色身,觀察色身的方法有二:

(一)罪惡之物:「罪惡之物,假名為身。」對眼前活計的貪愛中,我們雖也貪愛名聞利養,但最貪愛的還是自己的果報色身。色身基本上是罪惡所召感,它不是無漏善業,而是有漏的業力所召感。

(二)苦惱之物:色身「沒在老病死大海」,身是苦本,所有的老病死都依止色身而有。

色身是罪惡之物,苦惱之物,一位有智慧者滅除有漏色身,成就清淨法身,有如殺了怨賊,誰不歡喜呢?

釋義 一個人臨命終時,從淨土的角度,若有臨終的正念,心不貪念,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則能跟彌陀感應道交。這關鍵點在於對眼前色身是否放得下,也就是說,生命是不斷的流轉變化,在臨命終時,衣服若已破舊,就應脫下換穿新衣服。但有些人不想放下破舊衣服,自己雖不想脫掉,最終仍得脫掉舊衣服,結果對自己產生障礙。所以佛陀勸勉我們,平時要常觀察色身是「應舍之身」,一位智慧者,應該把色身當作暫時之物,而且是罪惡之物,苦惱之物。以上的道理都是佛陀所親證,他已親自做到這道理,所以佛陀感到慶幸與歡喜。

乙四、囑付流通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消文 這段是佛陀勸勉我們要斷除苦集二諦的流轉。佛陀召告弟子們:「常當一心」,應該安住在真如一心中,修學種種戒定慧的方便。為什麼呢?因為一切世間的果報,包括「動不動法」,「動法」是指欲界的果報,「不動法」是色界、無色界的果報,三界的果報都是敗壞不安之相,都是苦惱不安穩,皆不是我們真正的長久皈依處。

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消文 佛陀勸勉弟子們「勿得復語」,蕅益大師解釋「勿得復語」是指道諦,由道諦而消滅身口意三業的擾動。「時將欲過,我欲滅度。」由消滅擾動而進入寂靜安樂的涅槃。「是我最後之所教誨」,這是佛陀對弟子們最重要、最殊勝的教誨。

釋義 這裡的流通分,我們從經文上的學習,感受到佛陀一方面對四聖諦法義的讚嘆,所謂「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另一方面,佛陀也說明「依法」與「依人」之間的關係。依法與依人之間的差異,由讀《六祖壇經》中,可看出一些訊息。六祖大師過去是個柴夫,他砍柴後把木材送去給客人,剛巧客人正讀誦《金剛經》,他聽聞「應無所住,而生起心。」六祖即略有領悟,客人又鼓勵他親近五祖弘忍大師,經大師的開導,六祖大師開悟而明心見性,但五祖認為六祖的福德因緣尚未具足,不論自利或利他,皆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潛修練,於是命六祖離開僧團去好好用功,並在深夜時送六祖到山門外,臨走前的時候六祖還有點依依不捨,因為原來是善知識引導,現在離開善知識,不知道何去何從,有點失落感,五祖大師說:「迷者師度,悟者自度。」過去這念心迷惑顛倒,不知生命的真理,完全跟著感覺走,則必須依人又依法,因為法要在善知識的心中,剛開始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時「人」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法要在善知識心中,所以迷惑顛倒時,依人又依法,故「迷時師度」。但「悟時自度」,當明了道理,後面的道路就要靠自己行走,善知識只是做一些鼓勵,做一些對治,所扮演的是次要的角色。本經的流通分也明顯含有這種涵義,即使佛陀已滅度,但我們依止佛陀的教法如實的修學,也能得到佛陀住世時,那種相應的功德,因為「因緣所生法」的真理不是佛陀所創造,而是佛陀所發現,宇宙間本來就已存在的道理。「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遵循這個規則,自然就出現這種功德,這跟佛陀是否在世完全沒有關係。這裡的流通分是佛陀臨滅度時,對我們的教誨,勸勉我們依教奉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