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覺醒法師:為什麼歷代禪宗祖師都看重“不忘正念”這個法門?


時間:2018/11/19 作者:定英蔣德英

古代的禪師在教化弟子時,當弟子產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時候,禪師常常以不著邊際的禪語,或者反問,抑或是棒喝等方式來斬斷學徒的妄念,使他們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絕境下豁然悟道。

何為祖師西來意

“祖師西來意”是禪林中的常用語,又稱“西來祖師意”、“西來意”、“祖意”,表示佛法之奧義、禪理之精髓。在禪林之中,有許多記載“祖師西來意”的公案。

如學僧問馬祖:“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馬祖回答說:“我今天太累了,不能回答你,去問智藏禪師吧!”學僧乃去問智藏,智藏說:“為什麼不向馬祖請教?”學僧:“馬祖讓來問你。”智藏說:“我今天頭暈,不能回答你,去問百丈懷海吧!”學僧問懷海,懷海說:“我也不會。”

面對學僧對“祖師西來意”的提問,不管是馬祖還是智藏,抑或是百丈禪師,都沒有給予直接回答,他們是通過暗示的方式來告訴他,“西來意”只能依靠你自己去體會,而不能直說的,所謂“開口即錯,擬議即乖”,如果說出來就不是“西來意”了。

你本自具足何須外求

在禪宗史上,也有許多禪宗祖師通過反問的方式來截斷禪子的妄見情思,從而使他們在“言語道斷,心思路絕”中開悟。

馬祖道一禪師在開法傳禪的過程中,有僧問他:“如何是西來意?”師云:“即今是什麼意?”馬祖用反詰語表示對此無法用語言答,讓他自己省悟。

《景德傳燈錄》中記載,大珠慧海禪師初參馬祖時,馬祖問:“來此擬須何事?”慧海答:“來求佛法。”馬祖當即斥責:“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慧海又問:“阿那個是慧海自家寶藏?”馬祖便說:“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覓求?”慧海禪師於是頓然覺悟。

修行人應不忘失正念

一個修行者,在精進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的同時,要不斷親近善知識,得到善知識的修學指導護助,將會使修學者在修道過程中少走彎路。親近善知識固然十分重要,但還比不上一個不失正念的修行人。

修行人若能做到時刻常懷正念,眾煩惱魔障就不能侵入,因而佛陀勸誡弟子,應當攝心正念。

若是一個修行人失去正念,就會常被妄想煩惱所束縛,就會失去各種功德。有的修行人因為長期修行功力深厚,在遭遇五欲六塵煩惱誘惑時,他們能夠時刻保持正念,不為五欲所轉,各種魔障也不能加害。

常懷正念之人,就像一個身披鎧甲陣前殺敵的英雄,雖然對方人多勢眾,他因為自身勇武,無所畏懼,這就叫“不忘念”。

念念在道、不生妄念

“不忘念”也稱為“不失念”,即不忘失正念,也就是常懷正念的意思。凡是與修道不相符的念頭都是邪念。修學中常說的正念主要有念佛時念念相繼,除念佛之外不起雜念;修習禪定時,念念在道,心中清淨無染的禪定境界;誦經時專注誦經,除誦經外不起別念的心境。

一個修行人,當於一切時中一心專注於持戒、誦經、坐禪、觀想,除了修道之外不起別念。如印光法師在法語中說:“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修行人時刻要照顧自心,令心不失正念,但有的時候,即便是修行多年的人,也常常會有妄念生起。當妄念生起的時候,當下要讓它熄滅,使心常住正念。

——摘自覺醒法師《佛教遺經》講記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