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論持名念佛通實相,唯持名最為契機


時間:2018/12/15 作者:念佛拜佛

蓮池大師:

【疏】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持名念佛)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

【鈔】四種念佛,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稱名者,即今經(佛說阿彌陀經)。觀像者。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雲。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云觀像。觀想者。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叄昧經。十六觀經所說。是也。實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復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

問:豈得稱名便成實相。答:實相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今名理一心也。又觀經第九。觀佛相好疏。直謂觀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號何非實相。 (摘自《彌陀經疏鈔》)

印光大師:論持名念佛通實相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舍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墮。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印光大師文鈔·與徐福賢書)

一心持名,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 (印光大師文鈔·復黃玉如書)

即持名而實相

觀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觀境熟悉,無躁妄欲速之心,有鎮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則損多益少。至於實相念佛,乃一代時教,一切法門,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觀,禪宗參究向上等皆是。所謂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楞嚴一經,實為念實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為持名念佛,決志求生極樂,無上大 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見,唯恐以妄為真,錯認訊息。迨其悟後,則示以陰入界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頭頭,鹹屬實相。既悟實相,則覓陰入界大之 相,了無可得。而亦不妨陰入界大行布羅列。所示二十五圓通。除勢至圓通,正屬持名,兼餘三種念佛之外。余者總為念實相佛法門。以至七趣因果,四聖階位,五陰魔境。無非顯示於實相理,順背迷悟之所以耳。

如是念實相佛,說之似易。修之證之,實為難中之難。非再來大士,孰能即生親證?以此之難,固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勸贊。了此而猶欲仗自力以斷惑證真,複本心性。不肯生信發願,執持佛號,求生西方者,無有是處。以實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於持名識其當體實相,則其益宏深。外持名而專修實相,萬中亦難得一二實證者。能得蘇東坡,曾魯公,陳忠肅,王十朋等之果報,猶其上焉者。

了生脫死一事,豈可以志大言大而成辦乎哉?!宜自詳審。是知實相之理,不可不知。息心研究楞嚴,則凡聖、因果、迷悟、修證之若事若理,明如觀火。而自力佛力,持名實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觀火。固當若自若他,皆期以即持名而實相。決不致以好高務勝,離持名以修實相。致使徒有修心,而無證果也。

(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復吳希真居士書二)

念念返究自心

甚矣,佛恩之廣大深遠,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為道種。譬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謂正信。爾宜勉之。

又善得益者,無往而非益。甘受損者,無往而非損。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聰之資,研 究佛學。稍知義路,便謂親得。從茲自高位置,藐視古今。且莫說現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數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來,或法身菩薩示現者。彼皆以為庸常,不 足為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習染,切宜痛除。否則如貯醍醐於毒器中,便能殺人。

若能念念返究自心,不但如來所說諸法,即能得益。即石頭碌磚,燈籠露柱,以及遍大地所有種種形色音聲,無非第一義諦實相妙理也。謂古今無人者,何曾夢見。祈諦信而勉行之。

(增廣文鈔·復吳希真居士書三)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