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有云:「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增……"古老的銅鐘敲響108響,寓意去除人生的108種煩惱,獲得吉祥和安康。新年聽鐘聲活動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辭舊迎新盛會,包含著洗心、感恩、祈願的美好寓意。在元旦即將到來之際,許多寺院也將舉行撞鐘祈福法會,以此感恩過去、祈福未來。
佛鐘一般有三下、七下、十八下、三十六下、一百零八下的叩擊鳴法。在僧眾們齋粥下堂、參禪完畢、早晚巡視或吃茶下床的時候,鳴三下;在住持早晚到佛前行香、住持進入僧眾講堂的時候,鳴七下;在齋時僧眾進入齋堂的時候,鳴十八下,叫做「入堂鍾」,入堂鍾是按照進齋的次序而逐次完成的;而三十六下則是集三通擊鳴之和,總成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規則與「九」有關,因為在我國古代,認為「九」具有極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極致。
鐘的種類
在佛教里,鍾分大鐘和小鍾兩種。大鐘,又稱為梵鍾、洪鐘、釣鍾、撞鐘、鯨鍾等。因為它在撞響的時候,能夠清淨寺院梵剎,所以稱為梵鍾;因為它的聲響洪亮致遠,所以稱為洪鐘;因為它是吊在鍾架上被撞擊而響的,所以稱為釣鍾、撞鐘。至於它又被稱為鯨鍾,則是因為在佛經中記載,海邊有一種動物叫蒲牢,它在遇見鯨的時候,常常會害怕地發出像鍾一樣的叫聲,因此人們就將蒲牢的形狀鑄在鐘身上,把撞槌做成魚形。由於蒲牢是遇見鯨才發出叫聲的,就用鯨來為鍾命名了。
小鍾,又稱為半鍾、行事鍾、喚鍾等等。因為它只有大鐘的一半大小,所以叫做半鍾;因為它通常掛在大雄寶殿的左邊,或掛在禪堂的門口,用來擊鳴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所以叫做行事鍾;另外它還叫做喚鍾,因為它常懸掛於方丈的寮外,由侍者擊嗚,傳喚學人單獨入內參學。
撞鐘為何要撞108下?
至於大鐘為何要定為108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格致鏡原》引《紺珠》云:「凡撞鐘一百零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之數。」合為108,其象徵一年輪迴,天長地久。這表明在農耕社會裡,人們希望通過佛來保佑豐衣足食。
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敲108下便能解除憂愁。敲鐘偈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所以,念經或誦咒一百零八遍,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顆,就連菩薩也是一百零八尊,這些都是為了消除人們的煩惱而達到極好、吉祥之意。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佛教上稱為「百八鍾」。一般寺院每於晨昏擊鐘敲鼓,稱為晨鐘暮鼓,以警覺修行人要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一般的香客到寺院或者線上撞鐘都要撞三下,至於為何要撞三下,據說撞鐘三下,分別代表福、祿、壽。這裡的福指的就是福喜臨門,祿指的就是高官厚祿,壽指的就是延年益壽。所以凡到寺院燒香禮佛的人,大都要撞鐘三下,以祈身體健康、福祿呈祥、煩惱消除、善根增長。
歲末將至,新的一年也即將到來,全國各大寺院也會在歲末之際敲響新年的鐘聲,共同祈禱國泰民安,萬家歡樂、五穀豐登、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