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是什麼意思?
圓是「周遍」,融是「融通、融和」。謂破除妄執,圓滿融通。一切萬法,如果以分別妄心去看待,則有種種差別相;但如果從本質上觀察,則融通無礙,無二無別。比如,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眾生即是佛。因此,圓融表明的是諸法實相,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楞嚴經》云:如來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中國的天台及華嚴二宗,對圓融之理,發揮得最詳盡。
圓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場,圓滿無缺,而又為完整一體,且能互動融攝,毫無矛盾、衝突。圓融是圓滿的融和、圓熟的融合、完全的交融。融和是不衝突,沒有利害、彼此、前後的衝突。融合是不對立,沒有你我、內外、大小的對立。交融是大同不礙小異,同則不會摩擦,異則各顯其用。譬如:這間教室里的八盞燈,同時打開,則每盞燈的光,互相交錯,彼此不相妨礙,這就是融和、融合、交融。燈和燈彼此是個別獨立發光的體,但所發出的光是相互融通的;換句話說,是在差別中不否定整體。差別的任何個體各有其價值和作用,而價值與價值彼此之間,不但不相妨礙,且是相輔相成。
各辭典對圓融的解釋
《佛學常見辭彙》的解釋
圓融,圓通、融合的意思,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眾生即本覺,娑婆即寂光等,都是圓融的道理。
《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圓融,(雜語)圓者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別妄執之見言之,則萬差之諸法盡事事差別,就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則事理之萬法遍為融通無礙,無二無別,猶如水波,謂為圓融。曰煩惱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眾生即本覺,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圓融之理趣也。此法門為性宗之樞機,實大乘之極談。楞嚴經四曰:「如來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止觀曰:「若就分別妄執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據心性緣起之用,即可得相攝。」宗鏡錄九十九曰:「事理圓融者,即種種事稱理而遍。以真如理為洪爐,融萬事為大冶,鐵汁洋溢,無異相也。」
《俗語佛源》的解釋
圓融,佛家謂破除妄執,圓滿融通。「圓」指周遍,「融」指融通、融和。若就分別妄見而言,則宇宙萬有,光怪陸離,千差萬別;若就一切法本具的理性來說,則事、理萬法融通無礙,無二無別,猶如水與波,稱為圓融。《楞嚴經》謂:「如來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華嚴、天台二宗有關圓融名目很多,華嚴立「三種圓融」,天台談「圓融三諦」。又如唐·符載《廬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銘》:「靈以靜生,境因圓融。」亦用以指文辭之周密暢達,如清·黃宗羲《與李杲堂陳介眉書》:「以高旦中志銘中有兩語,欲弟易之,稍就圓融。」(純一)
《天台教學辭典》的解釋
圓融,圓滿融通,無所障礙。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場,圓滿無缺而完整一體,且能互動融攝,毫無矛盾、衝突,相互隔離,各自成一單元稱「隔歷」,圓融即與隔歷互為一種絕對,而又相對立關係。華嚴宗所謂之「行布門」為一種由淺至深,依序漸進修法,「圓融門」則對立於「行布門」,而即使處於極低品位,亦可完成究極之覺悟。台宗基依『法華經』所說實相一理,而立圓融三諦、圓融三觀等教義。又華嚴宗則基依『華嚴經』所說法界無盡緣起說,而立事事無礙、六相圓融等教義。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