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有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六波羅蜜,是菩薩修行成佛應經歷的六種行持,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其中的布施,根據《佛光大辭典》的解釋為:「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之義。蓋布施原為佛陀勸導優婆塞等之行法,其本義乃以衣、食等物施與大德及貧窮者;至大乘時代,則為六波羅蜜之一,再加上法施、無畏施二者,擴大布施之意義。亦即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智慧等,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積功德,以致解脫之一種修行方法。《大乘義章》卷十二解釋布施之義:以己財事分散與他,稱為布;惙己惠人,稱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個人吝嗇與貪心,以免除未來世之貧困,大乘則與大慈大悲之教義联結,用於超度眾生。」可見,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
其中《大梵網經菩薩戒本》重戒第八有:「佛子,菩薩慷慨施捨,見來乞求諸貧窮人,隨其所需一切給與。若起慳心,吝物吝法,身口不施,形成慳業;若教人慳,見求物者,乃至不施一針一線,對求法者,乃至不說一偈一句,反而更加污辱謾罵;此等心行,結獲重罪。」可見,布施是佛弟子的必修功課,受菩薩戒者更是與當代的佛教慈善事業有很大的契合度。
一、財布施
財布施分為兩種,一為外財布施,一為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即財物布施,內財布施則指自身的才能布施。很多人聽見財布施,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就是把自己的財物捐贈出去。偶然提及財布施這個問題時,一些經濟狀況一般的人會直接拒絕說:「我很窮,我也沒有錢。」其實,做財布施並不一定要捐贈大量的財物,一點點隨力隨分的心意亦是布施。除了捐獻錢物的布施方式外,還有一種內財布施,即因應自己的才能技術,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幫助別人。
1、外財布施與捐贈財物
凡夫因為執著於「我」「自己」,所以習氣中多有慳貪,在利益面前常常迷失自我,更莫說捨己為人。現今社會競爭激烈,每一個人都會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努力賺錢、存錢,這種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一大家子在社會裡面生存,實在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並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容易」而罔顧別人的不容易,而以斂財為出發點去做事,而傷害了社會大眾,更是罪大惡極的思想和行為。所以,在實行外財布施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世間財物的真實面目。
世間之財物,乃因緣和合中成就,是世人無數劫以來的共業所促成。人來到世間,不帶一錢一物,離開世間時,也不能攜半分。所以嚴格來說,對於財物,人從來都不是擁有者,而是使用者。世俗有一句說話:「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是指一些人意外地離世,還未有把他今生的積蓄享用完就撒手人寰,這句話的感情色彩中帶有些調侃,也有一些惋惜。的確,人生並不是我們能夠用思維去掌控的事情。常說的「知足常樂」,這是真理。只是在當今喜歡競爭攀比的社會氛圍下,知足偶然也會被看作是保守不進取。有一些飯桌上,人們觥籌交錯,大快朵頤,當一個人婉拒繼續添菜而說「夠了」二字時,或許會被夾菜給他的人訓道:「夠什麼夠!」——有些人認為「夠了」二字不太吉祥,因為「夠了」,也就意味人生將到終點。那麼,到底多少才是夠呢?
《雜阿含經》中就有佛陀對錢財的開示:「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對於錢財,佛陀分為四份,三份是需要使用的,存起來的只有一份,用於應對不時之需。對於日用的三份,也是有合理的規劃預算。可見,假如人能依照這種方法理財,若此生無重大意外,亦是可以安然度過的。或許有人會說,此一時不同彼一時,如今社會各種政策體系變幻無窮,假如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是很難讓自己有一個強大的保障網,從而難以安居樂業,於是斂財才會成為人的終生目標而不是生活手段。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但我們也應該想到一句古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可以,但必須通過合法誠實的勞動獲得。
不過,社會上,還是善良的人居多,看見微信朋友圈很多輕鬆籌的轉發得到廣大網民的回應就可得知。布施在乎發心,並不在乎錢的多少,真誠布施,一元已是大愛。又,公益慈善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社會和佛教的慈善組織機構也紛紛成立,為社會上有需要的困難群體或個人施以援手。無論是相對於內財布施還是所有布施方式來說,外財布施都是最顯而易見的布施方法,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無論佛弟子或否都比較熱心做的事情。
2、內財布施與從事義務工作
內財布施,是指人利用自己擅長的知識技能去為他人提供幫助,與金錢財物是沒有關係的。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而這種內財,是每個人都有的,亦即是每一個人都具備這種布施的資格。在當今佛教的居士團體中,就很多人積極參與義務工作。除了長年在寺廟裡參與各種日常事務的已經退休的長者義工外,如今也很多中青年加入到佛教義工的隊伍中來。這些年輕人各有所能,有的是在校學生,也有各行各業中的精英人才。這些年輕人群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參加各種寺廟舉辦的禪修營或者夏令營而與佛教結緣,這自然也是佛教僧團提供方便,以及功德主們提供經濟護持的善果。藉助於如今的網際網路技術,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要發心長期護持一座寺廟或者一個慈善基金會的事業並不難。有活躍的思維和熟練的網際網路操作技能的青年,可為寺廟的公眾號出謀獻策,甚至為公眾號撰文並參與管理;而熟悉文字工作者,可以參與一些文書寫作、文案策劃、經書及印刷品的校對,也可以向佛教雜誌投稿;藝術類專業人才甚至可以為寺院的禪修服進行精心設計;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師、營養師等等專業人士更是可以提供多種專業支持……他們與長者義工一樣,都是在實行內財布施。
事實上,世間大部分的生命,都在日日踐行布施。社會大眾,每天去上班工作,付出他們的腦力和體力勞動,才能成就這個社會不停地運轉,這其實也是一種布施。不僅是有情眾生,很多無情眾生諸如蔬菜水果,也在布施它們的生命體,為各種動物、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食物。
因此,我們不應該因要「付出」而擔心卻步,布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給他人一個微笑,也已經是布施了。
二、無畏布施
無畏布施,指拔濟眾生種種怖畏、免除眾生之恐懼感。即運用自己的內外財、知識智慧和言語等,在他人有急難、困苦的時候,撫慰人心,使人身心安穩,脫離恐懼。位於普陀山的觀音像,便是示現施無畏手印。《觀音菩薩普門品》云:「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可見,觀音菩薩便是能巧作無畏布施的大乘菩薩代表。
無畏布施,也是人人皆可做,它與人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無太大關係,形式也比較多樣。例如,當我們在商場遇到一個與父母走散的孩子,我們安慰一下他,帶他到商場服務台,請職員為他開廣播尋找服務,令他不要驚慌緊張,對於這位孩子來說,我們就做了無畏布施。又如一位長者為長期病患者,長期服藥讓她感到煩惱疲憊和焦慮,那麼我們一聲真誠的問候,能讓她一時之間忘記煩惱,從容一笑,這也是一種無畏布施。
無畏布施,也體現於佛教的慈善事業上。隨著佛教各種慈善基金會的成立,基金會不僅為困難人士提供財物的支持,更有其承辦寺廟的出家師父們參與探訪活動。師父們在探訪受助人士時都會為他們開示佛法,尤其是對病重者、年長者等,為他們開示人生必經的生老病死、成住壞空,讓他們能夠從容地面對身體上的種種衰退情況,接受它、與它和諧共處,這樣便可以減少心靈上的痛苦感。也有的寺廟成立臨終助念團,由師父帶領居士義工隊伍,為即將往生的人提供臨終助念服務,讓他們走好人生最後的一步,也間接令其家人減免一些悲痛。
探訪敬老院也是佛教義工團體常做的無畏布施。不過,凡是去過敬老院的人大多會感受到裡面的稍微沉重的氣氛,那裡以白髮蒼蒼,行動緩慢的長者居多,整個環境氣氛缺少一些活潑和活力。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情境,舞台上義工們在熱烈地表演歌舞,台下的一部分長者能被熱烈氣氛所帶動,但仍有一些對外界感知度比較低的長者只是一臉茫然地發獃,或者獨個兒打瞌睡。人老了,總是難免會有感官遲鈍的一天,對於這些長者,情感上的關懷未必能在一時三刻中獲得回應,但能夠給他們一個安全安樂的晚年生活之處。這也就有賴於敬老院方能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服務,這也是施以無畏。
同樣地,佛教不僅對人持有慈悲心,對動植物也一樣。佛教倡導眾生平等,一切生命皆可貴,所以佛教團體重視放生、植樹等環保行為。這其中,放生、救生活動則特別需要智慧。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每一個有感覺的生命都不願意承受痛楚和死亡,人怕,動物也怕。又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每一個生物族群有它們自身的生存環境要求,忽略新環境對動植物的影響而盲目舉辦大型放生活動,這是不科學的,也是迷信的行為。有效的放生,更應該是隨緣放生或救生。在漁港的集市中,最容易看見小販向孩子兜售用繩子綁著的小螃蟹。孩子讓家長購買後,便拖著螃蟹到處跑,有時又會扭斷它的爪子,讓它受各種虐待。又有人喜歡在江邊垂釣,釣上來不合心意的魚,又扔回河道中去,仿佛魚兒咬了勾傷了唇並不是一件需要在意的事情。其實動物雖小,也有它們的知覺,它們也會感受到痛。相反,如果自己也遭受這等被剝爪勾唇的對待,又是怎麼樣的反應呢?所以,我們除了自己不做這些事情外,更應該溫和地勸導他人不要做。無畏布施,除了止惡,還要行善。如果在路邊看見一些受傷的貓狗,對它們做適當的傷口處理,幫助它們消除身體的創傷痛楚之餘,更撫慰它們的驚懼的心靈。
對於植物,佛教自古就與森林樹木有甚深淵源,幾乎每一所寺廟都植有大樹,且很多大叢林、祖庭都是依山林而建,寺院與樹林早就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大部分寺院都相當重視環境建設,務求為僧人、居士提供一個清淨、清靜的修行場所。一些有場地條件的寺院,會收容一些居士放生的小動物,貓、狗、雞、龜等等,動物們也因此獲得一個安生之所。清晨傍晚,人在寧靜的寺院行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聽著小動物們的低吟之聲與樹葉搖擺的沙沙聲,便有一種在大自然懷抱中的感覺,一時塵勞盡散,心靈獲得安寧。
以上談及到人、動物受到無畏布施,都在佛教在各種慈善事業中得到體現,諸如心靈撫慰慈善、環保慈善等等。可以說,佛教團體在保留傳統的無畏布施方式外,還引入科學界的方式方法,讓無畏布施通過更多的途徑得以實現。
三、法布施
經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法布施,就是通過說法傳法而讓他人知道、理解佛法。法布施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佛教界基金會的印贈經書、佛教團體舉辦的各種青少年禪修營、夏令營,居士共修活動等等,凡是以傳播正信佛法為目的的舉措,都可以稱為法布施。
釋迦牟尼佛就是第一位行法布施者,他孜孜不斷、身體力行為眾生演示佛法。在他涅槃之後,他所演示的一切都被記錄下來,成為法寶經典,透過僧人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傳,最終傳至今天。
佛教的法寶傳播是最偉大的法布施。我國的大部分法寶都是一些熱心的佛教公益團體募緣印刷,免費向大眾結緣。因為免費,無論修行者的經濟情況如何,只要有這個緣分,他便能夠讀到經書,聞到佛法。假如在閱讀中遇到不明白的,也可以到寺院向法師請教。可以說,在國內,只要發心學習佛法,則不愁沒有書本與老師。
大概從十多年前開始,不少有場地條件的寺廟——尤其是在山林之中的寺廟,就開始在暑假期間舉辦大學生夏令營。很多年輕人就是通過參加這類活動而接觸佛教,認識佛教,理解佛法,逐步成為虔誠的護法居士與青年義工。
隨著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度越來越廣,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等現代化先進技術的套用也進入到佛教中來,成為法布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少寺廟、知名法師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寺院法務情況及有關佛法的妙文妙語。網路傳播迅速、廣泛的特點,令法布施的實現越來越方便、容易。
佛法與世間法,二而一,一而二,二者根本是無法分離的。修行人的修行,必須在生活中進行。當代佛教的慈善事業的理念,與傳統布施精神是吻合的。布施精神作為核心價值,在種種慈善事業中發揮著精神指導作用,透過各種方式方法實現布施,成就大眾。行者應踴躍投入佛教慈善事業,從中修持布施波羅蜜。因為布施是通往菩薩道、佛道的必經之路,也是六波羅蜜中最容易實現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