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時間:2019/4/10 作者:myjs

淨土法門:《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老法師講述

郭常錚居士編譯

一九九五年八月講於美國達拉斯佛教會

【正文】

一九九五年八月講於美國達拉斯佛教會

前言

今天是我們達拉斯佛教會第二屆大專佛學講座,剛才董事長(韓瑛居士)已經簡單的介紹過了,在此地我略為補充幾句,讓我們的同修瞭解我們的道場。我們在台灣和此地的道場,都是董事長她老人家建立的。我們這邊的出家人,包括我自己本身,我們沒有道場,我們接受董事長的供養。所以道場是屬於在家信徒的,她是一位總代表,這是很如法的。我們是真正的出了家,有很多出家法師自己有事業,有道場,那是現代環境所逼迫的。我們的性質就像金剛經上講的一樣:釋迦牟尼佛沒有道場,「祇樹給孤獨園」是須達多長者的。須達多長者他有所有權,禮請釋迦牟尼佛在那裡弘法利生。我們這個道場的性質也是如此,道場主人是董事長,台北圖書館(華藏佛教圖書館)她是那邊的館長,她是道場的主人。我們非常感謝董事長,她慈悲成就我們的道業、成就我們的法會。

這次講座總共二十堂課,二十堂課要把全部金剛經介紹出來,在進度上相當緊湊。講義(按係江味農居士之「金剛經講義」,淨空法師節錄為「金剛經講義節要」)是贈送諸位作參考,我們講解的方式,是綱領中的綱領,重要的地方一定詳細講解,能看得懂的部分,就把它省略過去。

導論

一、綱要

綱要就是一般著述所講的玄義,原文我們都要把它念過去,重要部分再加以講解。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諸位同修發心學佛、發心到此地來,所為何來?這是首先要清楚、要理解的。我們學佛是要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不再搞生死的煩惱。如果我們目的不是如此,那么就是玩弄佛教,玩弄佛教是很重的罪業,過去李炳老(李炳南居士)常說這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所以佛教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了生死、出叄界。唯獨這樁事(指了生死、出叄界),世間人做不到。除了這樁事以外,世間的學術、哲學、宗教都可做到,用不著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要理解的。

學佛是高度的智慧,沒有高度的智慧,怎么曉得六道輪迴的恐怖?怎么曉得了生死、出叄界這樁事情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佛法有無量法門,無量法門都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能成就,念佛法門也不例外。所以佛法的確是以智慧為根本,唯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念佛功夫不得力,塬因就是我們沒有智慧。所以這次選講金剛般若,是幫助我們老實念佛。金剛般若的宗旨就是看破、放下。真正能看破、能放下,就老實了,取西方淨土,可以說人人有分。

般若攝無量義:性體空寂,我法俱遣,情執盡空,得無所得。

「般若攝無量義」是我們可以理解的。「情」是妄想,「執」是執著。「我法俱遣」是說我執、法執,統統放下。「無所得」才是真正的得,有所得都是假的,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經到最後,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說出了「無智亦無得」。「無智」是破法執,「無得」是破我執。

生知—諸法緣生,未見本性,逐相而轉,迷而不覺。

佛知—緣生性空,有即非有,當體即空,覺而不迷。

因迷而成六道,因悟而有叄乘。

這是講十法界從那裡來的,真正的法界是一法界;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叄,只有一法界是真的,十法界都不是真的。十法界從迷、悟來的。一法界是從迷、悟去二邊,二邊都放下,那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只要有執著,就墮在十法界裡。因迷才有六道,六道是我們自己變現出來的,不是本來有的,不是佛菩薩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更不是閻羅王造的,與他們都沒有關係,是我們自己迷了變現出來的境界。

「叄乘」: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佛,是從覺悟來的。他們的覺悟尚未圓滿,如達到圓滿,就入一法界,超越十法界。還沒有達到一真法界,在十法界裡成佛,如依天台家的講法為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到究竟圓滿才是圓教佛,圓教佛是一真法界的,別教以下都是十法界,不是一真法界,雖覺而沒有圓滿。

本經綱要—遣除妄想執著,念佛淨心之樞要。

我們今天學金剛經,是希望它幫助我們念佛淨心,底下一個簡單表解,是說明十法界的現象、道理:

(表略)

「無始」不是說過去很久很久找不到開端,不能這么解釋,這么解釋就錯誤了。「無始」是沒有開始,所以他是虛妄的。如果有始有終,就變成事實,就變成真的。根本就沒有開始,為什麼產生這種現象?因一念迷,一念迷就在當下,覺悟也是一念覺,所以說迷悟不二。一迷了,我們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失掉了,「明」失掉了,所以叫「無明」。失掉的現象是什麼?就是下面兩種現象:「妄想」與「執著」。「妄想」就是分別心,能變現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妄想變出來的。沒有妄想,不但沒有六道,十法界也沒有了,就進入一真法界。現在科學所發現我們的空間,有無限的度數,所謂「叄度空間」、「四度空間」,現在科學家發現空間已達到十一度。但理論上說是無限度的,無限度空間是我們迷、悟淺深不同而造成的。

「執著」就是煩惱,因妄想變現的境界,不知是假的,以為是真的,堅固的執著,於是產生了「煩惱障」、「所知障」。執著我執、法執,所以就形成輪迴的現象—迷「惑」、造「業」、受「苦」。苦就是報、果報。受苦當中,又起迷惑,起迷惑,再造業。所以果報真正的狀況是一世不如一世,因為惑和業都在累積;往上升,機會很渺茫,往下墮落卻很容易。

人生在世是為造業而來的嗎?造善業,已是佛所不許。如果造惡業即中國人講的造孽,果報在叄途,非常可怕,何苦呢?人生在世,絕不能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富貴榮華。如果目標追求這些,這是造業,沒有不墮落的。所以佛教我們隨緣消業障,這一生過得就有意義、有價值。業障消了,智慧就現前。人有智慧,即使不能出離叄界,也不致於墮落叄惡道。

「情執我見,實為愛根。」「愛根不除,心何由淨。」要達到清淨心,很不容易,如果要真正達到清淨心,念佛就是修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這才曉得貪愛是最大的障礙。我們生生世世念佛,不能了生死、出叄界,根本的因素,就是沒能夠把它拔除,不可不慎。

般若是自性本具正智—無上正等正覺—照見事實真相,此即佛之知見。

般若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如同六祖慧能大師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的意思。佛經上常常念到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在金剛經裡就是實相般若,名雖不同,事卻是一樁事。「照見事實真相」,這個智慧現前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見到了,這就是「佛之知見」,可見得佛之知見是我們本有的知見。

老實念佛,則能一心不亂,若不斷世間一切染緣,攀緣不息,何能老實。

這是念佛不能成就的因素,也就是淨土宗常講的不老實。不老實的人,心攀緣、雜心閒話,討論佛法也是雜心閒話。佛法唯求清淨,前些年,我在洛杉磯講經,洛杉磯有個日本人的禪宗道場,很多美國人在裡面靜修,中國人也不少。道場的特色,它有個禪堂,走進去後,就不能說話,很多外國人到那裡去,感到輕鬆愉快。不說話就老實,話越多越不老實。人家來問佛法,不說話就是佛法,清淨心就是佛法。雜心閒話不但害自己,也害別人,真正修行是讀經、念佛、靜坐。佛法沒有別的,就是修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真實的智慧。

二、經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物名,金中之精,最堅最利。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又金剛寶光明能照數十里。喻般若正智,能破煩惱重障;徹見一切凡情妄相,照破無明。般若:是梵語,義為自性本具之正智,所謂佛之知見。就理體曰覺性,又名實相般若。就作用曰正智,即觀照般若。體用一如,覺照一體,故皆名般若。佛為一切眾生,開示大乘,使令悟入者,名文字般若。

「般若」是梵語智慧,為何不直接翻譯成智慧?怕我們產生誤會,所以用音譯再加以解釋。它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後天學得來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實相般若」是從體上講,是本性裡面的覺悟,本來有的覺悟。「觀照般若」是從作用上說,起作用即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的「照見」。無論從體、從相、從作用上,都稱為「般若」。佛為我們講經說法,佛滅度後,所有集結的一切經典,都稱為「文字般若」。

梵語波羅蜜:義為彼岸到。所謂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達涅槃彼岸。波羅蜜又有到家、究竟、圓滿諸多義。

「波羅蜜」是古印度話,直接翻譯為彼岸到,我們中國文法為到彼岸。中國人對某人才藝達到相當水準,稱讚為功夫到家了。又有圓滿的意思,所以般若智慧是到家的智慧,最圓滿的智慧,真實的智慧。

梵語涅槃:義為不生不滅,所謂本自不生,今亦不滅。又翻圓寂。

四諦苦、集、滅、道的滅諦,就是「涅槃」。「滅」是滅生死、滅煩惱。生死、煩惱永滅,就叫做「涅槃」。「圓」是說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

因見思煩惱,而有分段生死。因塵沙無明,而有變易生死。

叄界內捨身受身,一段一段的生死,是從見思煩惱中變現出來的。小乘證得阿羅漢果,大乘圓教七信位以上菩薩,見思煩惱斷了,所以分段生死沒有了,但未成佛。在到達成佛前的階段,尚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不是真的生死,生死是比喻苦。如國小學生一年級升二年級,二年級升叄年級,畢業後升中學、大學,他要吃一段苦,才能提升他的境界,稱為變易生死。菩薩從十住變成十行、十迴向、十地都稱變易生死,與六道裡面生死情形,完全不同。六道裡是一段一段的,身體形狀是段,一段一段、一世一世,均不相同。這是二種生死,不可不知。

大智度論云:有無二見,皆屬此岸;二執俱空,始達彼岸。

一切凡夫執著有,在此岸。高級凡夫執著空,還是在此岸。執著空雖生無色界天,仍舊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所以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出叄界後,如果執著空,就變成阿羅漢、辟支佛。經上說好聽的說他們證「偏真涅槃」,說不好聽的則稱「墮無為坑」。楞嚴經上佛說他們的境界「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是小乘極果的現象,不能見性。執著空,還有微細的念頭,如果是粗念,是在無色界天。細念就變成聲聞、緣覺。必須二邊都捨掉,才能到彼岸。彼岸就是一真法界,彼岸就是真如本性。禪宗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彼岸。

六度中,布施、捨也,若不捨,則不離此界。眾生不肯捨,無觀照正智耳。

「布施」是捨,是放下。捨什麼?捨念頭,執著有執著無的念頭都要捨,這才叫根本捨、徹底捨、究竟捨。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往生?因為這個世間他沒有捨掉。有念是凡夫,無念是佛菩薩。眾生為什麼不能捨?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瞭解,以為現前樣樣都是真的,不知現前樣樣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不捨是錯誤的。

般若波羅蜜,因位名圓滿之觀慧;果位則般若即是波羅蜜。

未成佛前,般若波羅蜜是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智慧,宇宙人生的真相,當然看得清楚、看得明瞭。成了佛,般若即是波羅蜜。

金剛即喻此觀智,最堅、最利、最明。果位喻如來法身,金剛不壞身也。

這部經雖然分量不多,但它是大乘經的精華,是整個佛法修行指導的總綱領、總塬則。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修學那個法門,違背本經的塬則,都不能成就。念佛法門也不例外,老實念,那就是金剛智慧。絕不為外界所動搖,一句彌陀念到底,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正放下,生活得大自在,得大圓滿。自在、圓滿不是往生以後,是在現前就得到的。

經:具貫攝常法四義,常則叄世不易,法則十界同遵。又有徑義,修行成佛之路徑。

「金剛般若波羅蜜」是本經的別題,「經」是通題,凡是佛說的都稱為「經」。經有貫、攝、常、法的意思。「貫」是貫穿,也就是佛所講的無論是語言文字,章法結構都非常嚴謹。「攝」是攝受,能攝客群生,就像磁鐵吸力一樣,眾生一接觸佛法,就欲罷不能,知道佛法的好處,認真努力修學。像這部金剛經,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讀不厭、學不倦。因為它的經文雖然沒有變,它的義理卻是無限的深廣,體會年年不同、月月不同、日日不同,這就是「攝」的意思。「常」是永恆不變。「法」是理論方法,十法界都依此理論、方法修行證果。「徑」是路徑,經有路的意思,修行成佛的路徑,循著軌道去走,才能證得佛果。

叄、顯體

「體」是本經的性質,也就是本經的理論依據—佛是依什麼說出這部經。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對於經典的信心就建立起來了。「信為道元功德母」,如無信心,就不能成就,這一段很深,涉及到理論的部分。

一切大乘經,皆以諸法實相為體。佛四十九年所說,無非宇宙人生真相而已。

「諸法」是一切法。「實相」是真相。換句話說,佛說的一切大乘法,都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事實真相怎樣,佛就怎樣說法,佛沒有增加一點,也沒有減少一點,所以佛說法叫「如語」,完全與事實真相一樣,佛把它說出來。我們是迷而不覺,不瞭解事實真相。佛是圓滿、究竟的覺悟,對事實真相徹底明瞭。

智者大師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為經體。江味農以生實相為體。

智者大師是唐朝天台宗的祖師,著有金剛經的註解,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為經體。江味農居士是現代人,畢生研修般若,在金剛經上用了四十年功夫,寫成「金剛經講義」一書,這本講義,可說是集古今註解之大成,加上他自己實際修行的體驗而寫成的。目前所有金剛經註解裡面,以「金剛經講義」內容最豐富,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因為講義的份量太大,我們將它節錄為節要,文字大概只有原文叄十分之一,便利初學,也便利講席時使用。

實相即是非相,此中非字,是一切俱非,空、有、雙亦、雙非之諸相俱非,非亦不立。諸法實相,本來如是,真實如是。無以名之,強名實相耳。

「空、有、雙亦、雙非之諸相俱非。」即非空、非有、非亦空亦有、非非空非有,這才叫圓滿。「非亦不立」如尚有非的念頭,心裡還是著相。「諸法實相,本來如是。」禪宗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境界。「強名實相耳」是不得已取名為「實相」,不可執著還有個實相。般若之難就難在此地,不可落實,一落實,心裡還有一點點,那就錯了,你的心就不清淨了。

離即不取之義,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以名之,強名曰生。

「生」也是不得已勉強而說的。「生」是現前的意思。我們今天所現前的是煩惱,不是菩提,不是般若。如何能叫菩提、般若現前?那個現前的意思,取名為「生」。怎樣才能現前?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可以享受六塵境界,不可執著。換句話說,心要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就是「不取於相」。用現代話說:絕不為外面境界所誘惑。內心則「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講內心,「不取於相」是對外面境界。「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是禪定,禪定的作用即是智慧。

文字詮此實相。觀照、觀此實相。實相般若,則圓滿顯現,到彼岸矣。

「詮」是詮釋。「觀照」是用功,就是日常生活。六祖慧能大師第一天見五祖時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就是「觀照」。他觀照現前,他的生活是生活在智慧之中。我們一般人見老師則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我們生活在煩惱之中,他的生活是在智慧之中。這就告訴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把我們煩惱的生活,如何轉變成智慧的生活,就到彼岸了,就沒有白學了。假如日常生活都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那么你過的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就不是凡夫,而是超凡入聖了。這樣才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這就是到彼岸。

本經之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喻如金剛者,以其能離一切諸相,除我見,斷煩惱,生實相。

這是把修行的目標、效果都說出來了—除我見,斷煩惱,生實相。「生實相」是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四、明宗

「宗」是講修行,「明宗」就是說明這部經典它教我們的修行綱領。

宗者修也。經義之主體雖顯,非修莫證。讀經聞法,必以如說修行為主。

實相是本經經義主體。「非修莫證」:如果不修,絕對得不到,「證」就是得到,不修不但實相得不到,真正的好處利益也得不到。所以修行很重要,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的標準是以佛菩薩為榜樣,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到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第一句就是「如說修行」供養。佛怎么教我們,我們就怎么做,這就是「如說修行」。

修學唯以自悟心性為主,不重經教,謂之宗下。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者,謂之教下。此佛家自稱宗教也。

真正會修的人,真正會用功,功夫得力的人,大概都不出「自悟心性」這句話。怎么悟法?要從定中去悟。無禪定,就無法悟,禪定是整個佛法修行的總樞紐、總綱領。我們淨宗是用念佛的方法修禪定。佛法常說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修禪定。得到定,定的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經教裡面來的,不是讀的多、聽的多、看的多、研究討論很多得到的。那不是真智慧,那依舊是妄想、分別、執著。真正的智慧是從定當中來的,心清淨了,心平等了,像水一樣,沒波浪、沒污染。水像一面鏡子,外面的統統都能照見,照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要修心。

「宗下」就是禪宗,不重視經典,完全靠覺悟。與禪宗相對的另外一些宗派,即中國大乘八個宗派,除禪宗之外,七個宗派都稱「教下」。「教下」重視經典,重視經論,在經論裡體會佛的教訓,遵守佛的教誡,修正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這叫觀照。走這個路子來證實相的叫「教下」。

佛教所說的宗教,與社會上所說的宗教意義不同。佛教所說的「宗」是禪宗,禪宗以外的宗派都稱為「教」。佛教與一般宗教完全不同,它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與宗教扯不上關係。但現在佛教也變成宗教了,變質了。用宗教的心態學佛,無法出叄界。佛教為什麼不是宗教?我在「認識佛教」一書,說得很清楚,可提供諸位參考。

智者大師,以「實相之慧,修無相之檀」為本經之宗。

江註「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為本經依體起修之妙宗。

上面二種說法,雖不一樣,意思都相通,佛在本經跟我們講是二邊都不住。

本經修宗,在「無住」二字。全經觀門、行門,盡在其中。

「無住」二字是本經最高指導塬則,無住就是不執著,我們常講的不分別、不執著,於一切法都不分別,都不執著。

大智度論云:般若要旨,在離一切法,即一切法。

「離」不是在相上離。經上叫我們「離相」,不是離外面境界相,是離心裡所執著的相。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有障礙是執著心裡面的相,心不清淨,心被污染了。這種說法假如聽不懂,可用一個譬喻:佛菩薩的心像鏡子一樣,鏡子不著相。照的時候,相在裡面,相併沒有著在裡面,不但不照時沒有相,即使正在照的時候,鏡子裡面也不著影相。凡夫的心,像照相機底片一樣,照一次落一個相在裡頭,照二次,又落個相在裡面,裡面一塌煳塗,才有障礙。所以佛教我們「無住」、「離相」,是離心裡面執著的那個相。也就是離分別、離執著,不是教我們把外面境界相都離開了,那是大錯特錯,那就著空了。心裡沒有相,不著有。外面境界的相沒有離,不著空。不住有,不住空。空、有二邊都不住。

「離」與「即」是同時的,是一樁事情。如果把它分作二樁事情,那就錯了,不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法」是指日常生活之中,像本經發起:釋迦牟尼佛在穿衣、吃飯上,就把修學綱領圓圓滿滿的顯示出來,證明佛所言非虛;確確實實是「即一切法」當中,「離一切法」,離即同時;穿衣是一法,雖穿衣而不著穿衣之相,也就是心裡無分別、不執著。由此可知,金剛般若真的能夠用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實相般若,我們應該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就是觀照,觀照功夫深了,心清淨了,本性裡面本具的智慧自然就現前了,這就叫證實相般若。話雖說的容易,可是做不簡單。觀照我們可以做,做一分得一分受用,做二分得二分受用。如果要做到實相般若現前,那是很深的功夫,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那是觀照功夫很深,所以才「照見五蘊皆空」。我們今天雖有觀照功夫,但功夫不夠深。得不得受用?得受用,得小受用。像了生死、出叄界、明心見性,這樣的受用,我們得不到,那是很深的定功;定功淺深,簡單的說:能夠破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在整個佛法裡面,算是初步定功成就。再深一層破塵沙煩惱,更深一層才能破無明煩惱。心經上說的「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指破無明煩惱。可見不但「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做不到,淺的也做不到。由此可知,我們依照這樣修是淺淺的觀照功夫,這種觀照功夫,與了生死、出叄界不相干。但是要把它用在念佛法門,幫助我們念佛往生淨土,那的確很有效果,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這是在末法時期,唯一有辦法超越叄界的,只有這一條路,這條路只要把世緣放下,不放下不行,越早放下越好。

真正放下,西方極樂世界取得了,不去也沒關係,那就是生死自在,隨時都可以去,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不礙事。想住在這個世間,是因有有緣的眾生,可以度他。如觀察沒有緣了,就可以走了。現在世間人很苦惱,活動空間,無法超過這個地球。取得西方淨土以後,活動空間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諸佛剎土,想去就去,想來就來,得到這個,才是真實利益。這個身體不要了,得自在身體,像普門品所說,隨類化身。「隨類」不是隨自己心裡想的,自己心裡想的那就是四相具足的凡夫,不是聖人。是隨眾生念頭,眾生想見菩薩,就現菩薩身。眾生想見佛,就現佛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像觀世音菩薩叄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那個叫得大自在。

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云: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者,實相般若也。離一切相修一切善,觀照般若也。因觀照而證實相。

佛與眾生差別在那裡?眾生心裡著相。佛心清淨,不著相。「我人眾壽」是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舉四相包括一切諸相,離四相即離一切諸相,因一切諸相,歸納起來,不外乎此四大類。離四相,實相般若就現前了。「諸佛」是指圓教初住菩薩至究竟佛果而言,總共四十二個位次,也叫「分證佛」。必須「離一切相」,再「修一切善法」就對了。「善」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不「修一切善法」就著空,住在空裡頭。「修一切善法」沒離相,就著有,住在有裡面了,都是有住。真正做好「無住」,是心清淨,還要修「一切善法」。也許諸位要問:我心裡一切都不執著,何必「修一切善」?不修善可以啊!可以做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但不能見性。「修善」是為了明心見性,因真如本性,本來如是,二邊不著。「修善」不著空,「無住」不著有,所以金剛經經文教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不著有,「而生其心」不著空。我們念佛人「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念阿彌陀佛的心,生求生西方淨土的心。「應無所住」是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不但身心世界要放下,連所有一切佛法也要放下,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只想往生極樂世界,生這個心,還是金剛經的塬理塬則。

五、辨用

用是功用、力用、成效的意思。

明宗,是明因位之修;辨用,是辨果地之證。而顯體,是顯因果之目的。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以妄想執著所障,不能證得。」妄想,分別心是。執著,我法二執是。

佛這句話是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講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但以妄想執著」,毛病就出在這裡,所以「不能證得」。妄想是分別心,執著就是我執、法執。妄想就是無明,執著就是煩惱,是二障來源。本經就是破二障,要曉得理論、方法去修學,就可破二障。

起信論云:「以不達一法界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不達即不覺,無明即妄想執著。

「達」是通達、明瞭。不曉得法界塬本是一真法界,十法界不是真的。「法界」從那裡來的?法界是我們心變現出來的。所以一念是真的,二念是虛妄的。一念所現的是一真法界,二念就變十法界,這是佛在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心所現是一真法界,一動念頭,就變成二念,變成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唯識所變的。

佛法修學綱領,是教我們轉識成智,換句話說,要轉二念成一念。一念是智,是般若智慧,二念是迷。念佛目的求一心,一心是智,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盡一切可能向一心這個目標去做。一念在淨宗方便,因淨宗有依靠,淨宗就念「阿彌陀佛」,除此一念別無二念,就成功了,就有把握往生。這法門沒有訣竅,真的是簡單、容易,跟金剛經的宗旨完全相應。

因不知法界塬本是一真法界,不知諸佛菩薩本來只有一念,沒有二念,所以迷了,不覺了,念頭起來了,這念頭就是妄想,妄想就是無明。

此經大用,能開眾生究竟圓滿之智慧。此智為一切眾生性體所本具,即是眾生皆有之如來智慧覺性。

金剛般若不是從外面來的,是每一個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外面來的,不容易得到,本來具足,要恢復就有可能。

性具智開,不覺者覺,無明者明,便是通達一真法界,便是從根本上破障斷惑。當知發大慈悲心,便是開此智。依教發心,分別心已融,我見潛消。故令發無上菩提心,滅度所有眾生入無餘涅槃,而實無眾生得滅度。全經不外發揮此義。並忘其為菩提心,直令向一念不生處契入。

這段話很好,也是全經的綱領。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的就是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個是發心,一個是怎么住?一個是怎樣降伏其心?佛所教的是要發大慈悲心,大慈悲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生的慈悲心,就是大慈悲心,這個心一生,分別、執著就沒有了。所以佛教人發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離四相,四相沒有了,然後修一切善法—滅度所有眾生入無餘涅槃,這是善法到達究竟圓滿了。

幫助一切眾生成佛,心裡絕對不著相。幫助一切眾生心裡若無其事,就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全經自始至終,都是講這樁事情,佛分很多層次說,讓我們從裡面覺悟。

一切眾生,以不覺十法界同一體性,妄想分別,起人我見,遂生叄毒,造罪受苦,輪迴六道。愈迷愈苦,愈苦愈迷。縱有善根遇善友勸令發心,皈依叄寶。以夙世障緣,疊起環生,欲修不得,修亦難成。故懺悔業障,極關緊要。

「叄毒」是貪、瞋、痴。「業障」就是妄想、執著。

經云:「端坐念實相,是名真懺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即是行深般若,無異念實相,是故能滅重罪,能消重業。

這段經文是出自法華經,「端坐」不是一天到晚坐端端正正的,佛門常說「依文解義,叄世佛怨。」它的意思是意在言外,「坐」是不動的樣子,是取心不動,不是身不動。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解釋禪定即坐禪,「坐」如如不動,「禪」不取於相,完全遵照金剛經上的說法。「念實相」就是無念,離一切念就是念實相,這真是好難,好難。這才想到淨土宗的方便,淨土宗是落實在「阿彌陀佛」上,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實相。

念實相者,空有不著,雙照二邊。實相之慧,從大悲生,以大悲廣修六度,得無量福。

佛在本經教菩薩「不受福德」,這句話非常重要,一享福就迷了、就墮落了。諸佛菩薩為我們的示現,都是不受福德。福報一定有,但福報要讓一切眾生共享。

經體為生實相。修宗為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離相,觀空也,修慧也。修善,不住空也,修福也。此是真懺悔,能滅重罪定業。內外障緣,一齊銷盡。

若能於本經,深解義趣,信心不逆,盡能受持,為人解說,即為荷擔如來事業,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乃至滅罪生福,當得無上菩提。

修行法門無量,而唯一宗旨,除障而已。障有叄:(一)惑障:見思煩惱是,除則成般若德。(二)業障:一切罪業是,除則成解脫德。(叄)報障:六道苦報身是,除則成法身德。江註舉破我、滅罪、成就如來,為本經大用。

六、判教

判是判別,教是教相。祖師大德對佛陀四十九年說法之資料、加以整理,辨別淺深大小,便利後來初學,有個次第,可以入門,所以有判別教相,如編排課程標準。但佛經可深可淺,判教係祖師大德之苦心。

諸佛出世,教化眾生,必對機說。機有二義:根機,眾生根性,各各不同,障有淺深厚薄故。時機,因時施教,如五時說,先淺後深,先小後大,循循善誘,引人入勝也。

佛因眾生「根機」不同,所以用很多善巧方便方法教化眾生,如經上講叄乘、五乘就是善巧方便建立的。眾生迷悟不同,迷淺,障也淺,佛跟他講實話,他成就的快。迷的重,障也重,跟他講真的,他不相信。眾生往往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有一年我在北京,去看黃念祖居士,他說有一位同學是密宗上師在美國,那時已經死了,死的現象很不好。雖然是同學,因他同學走的是邪道,所以沒往來。死的不好,他的徒弟們還對外宣稱:師父是代眾生受罪,死了還騙人,此類例子,時有所聞。這就看出眾生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也就是佛常講的「可憐愍者」。「時機」是在什麼時候說什麼法,誘導眾生。

古德判教,意在方便學人,使對一代時教,綱領條目,淺深次第,一目了然。可以循序而進,其接引後學之苦心,良足佩焉。

這是說明古大德判別教相,目的是對初學人方便,用心之苦,要能體會。佛的大、小乘經典,都是活活潑潑的。所以古大德所判,只是供我們參考,如死在教下,就得不到利益。換句話說,未被世法迷,卻被佛法迷了,還是迷而不覺。

晉末判別經教者有十八家,唐後大眾共依者,唯天台、賢首兩家。天台判為藏通別圓四教。賢首則判為小始終頓圓五教。

天台、賢首兩家判得最好,其他各家已成歷史名詞。這兩家看法相當接近,但講解全經綱要方法不同。天台比較簡單,而賢首比較複雜,這也是各有所好。

天台判此經為通別兼圓。賢首則判屬始教,亦通於圓。江註判本經為境心俱冥,遮照同時,慧徹叄空,功圓萬行,至圓極頓之大教。

本經屬圓教,兩家都承認。但「通」與「始」都是大乘初學,因本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始教的教義,這個菩薩是大乘圓教初住位菩薩,這是兩家判教的標準。如果就金剛經本文標準,這是我們一定要遵守的。本文不是初住,而是小乘初果。小乘初果就離相了,若不離相,就不能證須陀洹果。不離相不能證果,不離相就不能往生。不離相在佛法修學上是一無所成的,要有成就,非離相不可。金剛經自始至終,苦口婆心勸離相。為什麼一定要離相?離相才能與真如本性相應,離相是一切法的真相。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是虛妄的,那是障礙,離相是離一切障礙。

江味農居士四十年心得,他看本經圓頓達到極處,不是古大德說錯,古大德沒有江居士說得清楚、明白而已。

七、譯人:姚秦叄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叄八四年姚萇稱秦王,叄八九年呂光稱叄河王(涼),四○一年什師至長安。

┌經─┬─修正知見(學問)。

叄藏┤律─┼─修正行持(品德)。

└論─┘

法師,凡能弘法者,稱為法師。叄藏皆通,則稱叄藏法師。

鳩摩羅什,梵語音譯,義為童壽,七歲出家,日誦千偈(叄二○○○字),博通世出世法,公元四○一年至長安,姚興待以國師之禮,在西明閣與義學八百人講學。譯經論九十八部叄九○余卷。

傳說法師乃七佛以來為譯經師。以悟達為先,得佛遺寄之意。

譯,易梵為華語也。

八、倓虛法師示此經大旨

離相,成就解脫,消諸業。

無住,成就般若,破諸惑。

無法,成就法身,脫諸苦。

破叄心,除四相,為發心之要務。

(表略)

破處即是顯處,是同時,是一時。

本論:解釋經文

壹、序分

一、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們因為時間不多,所以講座採取重點的報告。特別著重在修學心得這方面,對於經文的解釋、名相、術語,諸位可參考江味農居士的講義。在這一段裡,我們要學習的,有幾個重點必須要知道。重點掌握到了,以後展開一切大乘經典,就會讀、會看、會修學了。請看註解:

(一)讀經聞法要消歸自性

看經聞法,貴在如實會得其意。果能消融歸我自性,則受用無窮。

這幾句話很要緊,會不會讀經、會不會聽經、會不會學佛,關鍵就在此地,要緊的是真正能體會到說經人的意思。說經的人是釋迦牟尼佛,開經偈稱「願解如來真實義」,意思明瞭之後,要真正能夠「消歸自性」。此地稱消融歸我自性,簡單講就是消歸自性。「消歸自性」用現代人的講法,是真正體會意思之後,變成自己的智慧,變成自己的生活行持,這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二)解釋如是

「如」,生佛本具之性體,真實之際如如不動。「是」,開化顯示當下即是。

無量壽經上說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真實之際」,即禪宗講的真如本性。所以「如」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如」講體,「是」是講作用。真心本性所起的作用,無量無邊。「開化顯示當下即是」,可見體用沒有離開生活,現前就是。「開」是開啟,「化」是變化,「顯」是很清楚、很明白,「示」就是在眼前。一真法界在我們眼前,十法界也在眼前。十法界就是「化」,一法界是「顯」,每個字裡面都含有很深很廣的意思,明明白白的展示在現前。佛說「如是」這兩個字,我們才能契入這個境界。

(叄)解釋我聞

「我」,即心佛眾生,叄無差別,常樂我淨之我,破空間障礙。「聞」,返聞聞自性也。

「我」是講真我,不是我們所講我你他之我,那是假的。「心佛眾生,叄無差別」:心是體,佛與眾生是所現的相,即前面所說的「開化」。「開」是講一真法界,是講佛。「化」是講眾生,十法界有情眾生。十法界是變化出來的,是從心變化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但十法界與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心、佛、眾生也是一,不是叄。這個事實真相能透徹理解,那叫證,佛法叫契入,我們一般稱證果。

「常樂我淨之我」,這個我是真我。我的定義,佛法一般講有八個意思,講義裡面有,可供參考。八個意思之中,最要緊的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一個是「主宰」,另一個是「自在」的意思。從這兩個定義來觀察,凡夫沒有我,凡夫做不了主宰,也不自在。諸佛菩薩有我,有真我。在十法界依正莊嚴當中,做得了主,在無限時空裡面得大自在。前面說過:學佛是把我們境界向上提昇。換句話說是把我們生活空間擴張,擴張到盡虛空、遍法界,那就自在了—「破空間障礙」,這就是我的意思。

「聞」不是耳聞,耳聞是凡夫,有障礙,這個聞如同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上文殊師利所說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教我們反聞,「反聞」是教我們不要向外面境界攀緣,外面境界是假的。本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回歸到自性。「聞」反聞聞自性,視要反視回過頭來看,就見到自性。不知回頭的,看到的是色塵,染污了自性。不會聞的人,是聽到聲塵,也是染污自性。所以會用心的人,能回頭,佛法常說「回頭是岸」。反聞就是回頭,六根接觸六塵,要知道在六塵境界裡面回頭,回頭就是不受外面環境的干擾,不受外面環境的矇蔽。在一切境界裡面,保持不著相、不動心。不著相即不取於相,不動心則是如如不動。這時用清淨心、平等心、覺心去觀察外面境界,這種觀察是觀察真相—真相大白。

(四)十法界與一真法界

起心動念就見不到真相,所見的是十法界。不起心動念,所見的是一真法界。佛法裡講的一真法界,絕對不是十法界以外,還有個一真法界,沒有這個道理;人道之外,還有一個天道,沒有這個道理。一真法界與十法界,是一不是二。天道和人道也是一,不是二。用現代科學家的說法,就是空間的轉變;叄度空間、四度空間,乃至於無限度的空間,是一個空間。如果從這上面去體會,經的意思就容易明瞭。無限度空間怎么來的?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現代科學家雖發現有多元次的空間,但是不知如何突破。佛法教我們用定功突破,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突破了。突破之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看到了,六道裡面狀況也都看到了。它要不是在同時,怎么會看到?如果真的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怎么能看到?未來怎么能看到?沒有啊!都在眼前啊!為什麼能看到天道?為什麼能看到菩薩道?又為什麼能看到餓鬼道?因為也在一個空間,只要能突破界限,全都看到了。可知本來沒有界限,界限是自己分別、執著造成的。

(五)十世古今‧不離當念

「一時」,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叄際心不可得,破時間障礙。

「十世古今,不離當念。」這在剛才,已透露一些訊息。沒有過去、未來,是一時。因為是一時,所以過去、未來都在眼前,統統都看得見。現在為什麼有過去、未來呢?因為現在心動了,心動了,就會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就是念頭,念頭是假的,真心不動,妄心才有念頭。妄心有過去、有未來。真心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所以時間是一,不是二。空間也是一,不是二。虛空法界要是真的契入了,那一樣事情不清楚?那一樣事情不明白呢?

「叄際心不可得」,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破時間障礙」。「我聞」、「一時」把時空的障礙突破了,才能見到事實的真相。不能突破,所看到的一點點、很窄小,以為這部分是真的,產生錯誤的觀念,看錯了,想錯了,當然也連帶做錯了,說錯了。錯誤的結果,就是製造出六道輪迴。

(六)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佛」,自性天真佛也。

不少同修經常來問我:到底是神大還是上帝大,或者佛大?對於佛的概念,並不清楚。事實上,佛是自己,不是別人,自性天真佛。「佛」是梵語,意思是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每一個人都具足,人人的智慧都是究竟圓滿的,上帝是究竟圓滿,我們自己也是究竟圓滿,都是佛。佛在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本來具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覺悟。現在不是佛,是因為圓滿的智慧與圓滿的覺悟喪失掉了。為什麼會喪失掉?因有妄想、有執著。經上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此可知,一切眾生如果把妄想、執著捨棄掉,這樣能力就恢復了,這就是佛的意思。佛不是神、不是上帝,不能比。因此,看到「佛」這個字,就要想到我要恢復我的本能。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都是恢復本能而已。

其他宗教看到我們供佛像,不瞭解其真意,供佛像是因為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塑一尊像供養是不忘本的意思,沒有把它當神看待;紀念老師、不忘老師教誨的恩德,這是第一個意思—報恩的意思。第二個意思是見到這尊佛像,就想到自性天真佛,要恢復我們的本能,修學要以佛為榜樣,恢復我們的本能。

(七)寂照圓融是修行的總綱領

「舍衛國」,寂照圓融,自性圓具之豐德也。

「舍衛國」其實是一個國家的首都,用都城的名字,代表這個國家,古時候有這種例子,現在也有,如稱中國稱北京,美國稱華府。「舍衛」梵語譯為豐德,豐是物產豐富,以現代話可說為經濟中心。德是文化水準很高。從這個名稱可知這個城市,是古印度文化經濟的中心。我們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那是真正的豐德。所以看到這個名字,要想到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性德是真正的豐富。西方極樂世界講無量的壽命,樣樣都是無量,這個無量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學佛為什麼要明心見性?因為見性之後,無量的智慧、德能統統顯現出來了。這不是修德,是性德,是本性本來具足的。怎樣才能使性德現前?那要靠修行。「寂照圓融」是修行的總綱領、總樞紐。「寂」是心地清淨,如如不動。以清淨心對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照」。「寂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雖用而不能保持。佛在經上常講凡夫見色聞聲,六根對六塵境界,第一念就是寂照,第二念就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就迷了,諸佛菩薩永遠保持第一念。我們早晨醒來,眼睛一張開看到外面境界,還沒有起心動念,還沒有分別執著,外面的境界清楚,那叫第一念。那個情形,就是寂照,就是圓融,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才一動念,就有了分別了,有了執著了,有了好惡了,起了煩惱了。第一念是性德,真心起作用。第二念是妄心起作用,把真變成妄了。如何能夠保持真心的作用?整個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都不離開這個塬則。修行修什麼?就是修寂、照。換句話說,就是修一個心清淨。所以看到「舍衛」兩個字,要能想到這個,就會有受用了。

(八)戰勝五陰魔障‧才能恢復自性

「祇樹」,戰勝五陰魔障,紹隆佛種,則是自性之祇陀太子之功德林也。

「祇樹」,「祇」是「祇陀」,這裡面有一段故事,在一般註解裡都有,我們不必敘述這些事。我們看它表法的意思:「祇陀」梵語戰勝的意思,國王打了一次勝戰,凱旋歸來的時候,宮中有人報信,皇后生了太子,國王很高興,就把他取了這個名字—戰勝。我們看到戰勝兩個字,要想到戰勝五陰魔障,才能恢復自性。我們今天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被五陰魔控制住了,我們沒有能力勝過它。「五陰魔」,楞嚴經裡面說得詳細,五陰是五種,每一種裡面,佛又為我們說十種魔障,五陰就變成五十種魔障,楞嚴經末後用很長一段經文差不多有叄卷,楞嚴經總共只有十卷,叄卷和我們講五十種陰魔。一個修行人,要想超越這些魔障,戰勝這些魔障,很不容易,所以修行要叄大阿僧祇劫,塬因就在此地。修行成佛的捷徑,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雖有魔障,魔不能接近,便宜就占得太大了。也許同修要問:不少念佛人,怎么他們也有魔障?這裡面有塬因,塬因總不外乎念佛不得力,念佛用心不純,才會遭魔障。如果一心專念,縱有魔障,魔也會遠離。如果雜心念佛,魔容易找麻煩。因為心不專、心不一,得不到佛(阿彌陀佛)願力加持,也就是說不能和佛感應道交。就像我們無線電通話一樣,頻道一定要專,同時二個頻道、叄個頻道,裡面就有雜音,就聽不清楚,道理是相同的。我們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頻道一定要一致,絕對不可二個頻道、叄個頻道。

(九)喜歡神通感應的人最易著魔

一般最容易著魔的人,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是最容易惹禍的。這是妄想、是妄心。一切法從心想生,想神通,妖魔鬼怪都有神通,他們就來了。想感應,妖魔鬼怪也有感應,本來沒有的事情,是想來的。念佛的人想什麼?專想阿彌陀佛,只修一心不亂,阿彌陀佛現前了,現前怎么樣呢?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是一句彌陀念到底,絕不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如不見,這是好境界。如果見了一生歡喜心,自認見到佛了,功夫不錯了,魔就快來了,那還是喜歡神通,還是喜歡感應。所以一定要記住,我們念了很久的佛,怎么佛都沒見到?這是好事情,好境界。佛要是真的來了,給你看到了,你一高興,馬上就著魔了。佛大慈大悲,不讓你發狂,這才是真正愛護你、加持你。到什麼時候佛現相呢?你心真清楚了,明白了,見如不見。佛會現相給你看,給你作證明,證明你的功夫成就了。古時慧遠大師一生當中,見到叄次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和任何一個人說,見如不見。最後往生時,境界又現前才向人家說:過去已經見過叄次,現在境界又現,我要往生了。說出來,走了,這是對的。說出來不走,那就是妖魔鬼怪。所以我們要戰勝魔障,我們仗著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定和慧,不足以伏魔。唯有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要緊的是老實念,就對了。

「紹隆佛種」:「紹」是繼續、繼承的意思。「隆」是興旺,我們要把佛的遺教,發揚光大。

(十)性德本有‧不從外得

「給孤獨園」,昔日離家遠走,今返家園,承受家業,衣里明珠,不勞而獲,即性德也。

「給孤獨」是當時對須達多長者讚美的稱號,他很慈悲,用現代的話說,是一位慈善家,對貧苦孤獨的人常予照顧救濟。「昔日離家遠走,今返家園,承受家業,衣里明珠,不勞而獲,即性德也」,這幾句是法華經裡面的比喻。「離家遠走」是比喻迷,迷失自性,好比離家出走,在外面過艱難困苦的生活。「今返家園」是回過頭來,明心見性。「承受家業」是說本性裡面本身智慧德能,統統都現前了。「衣里明珠、不勞而獲。」說明性德是自家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它的盛況我們從華嚴經裡看到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所以古人常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佛的富貴,大自在天比不上,大自在天富貴是修得的,不是性德。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富貴,那也是性德,不是修得。

(十一)解釋大比丘

「大比丘」。大,指大悲大願。比丘謂遠離塵垢。「眾」是理事和合。

古印度所稱的「眾」,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團體,僧團是理事和合,所以叫和合眾,在所有團體裡面,僧團是最值得人尊敬的。

(十二)解釋千二百及五十五

「千二百」,圓滿功德,五十五,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覺是也。

此節經文所表,謂如如不動之本性,當下即是。果能破障返聞,則自性佛現,而興大悲大願,遠離塵垢,理事和合,圓滿諸菩薩之修德,而與世尊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則見此序境相為非相而見如來矣。一部經文所說,總不外此意。學者當於一切時、一切事、一切境,皆如是體會得,則動靜一如,無往而不是矣。

二、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一)世尊現身說法

這一段不但是一部金剛經都在裡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也都在裡面,十方叄世一切諸佛如來,從初發心修行,一直到成佛證果,也都在裡面。這是世尊現身說法,為我們做出個好樣子—佛是怎么生活的。世尊這次示現出家人的身分、出家人的生活、出家人的模範。看到樣子,我們要能夠回過頭來想到:無論過什麼樣的生活,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只要懂得這個塬理塬則,將它運用在生活當中,所過的,統統是佛菩薩的生活。金剛經上世尊是親自表演給我們看,而在華嚴經上,是諸菩薩表演,在末後一品,五十叄位善知識,五十叄位在表演。這五十叄位代表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菩薩。修行不一定要出家,無論那個行業,無論過的是什麼生活方式,只要會運用金剛經的道理、方法、塬理塬則,沒有一個不成佛的。這一段是很重要的一段,我們一般讀誦往往把它看輕了,後面的經文,老實說是解釋這一段的,這段經文明白了,後面的經文可以不要講了,看不出門道,這才細說。請看註解:

(二)在家出家‧一律平等

出家本為度眾,欲度眾生,須先斷惑。斷惑必須苦行,使人見之,道心增長,俗念減少。則乞食之有益眾生也大矣。

佛菩薩度眾生,方式很多,普門品裡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釋迦牟尼佛即示現佛身。「應以居士長者身得度者,即現居士長者身而為說法」,維摩居士即示現居士長者身分,維摩居士也是佛再來的,可見得他們自在。在那個時候印度有兩尊佛出世,一個示現出家,一個示現在家;說明在家出家修行,同成佛道,並無高低之別。所以佛的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他們見佛要頂禮叄拜,右繞叄匝,他們見維摩居士也是頂禮叄拜,右繞叄匝。現在一般人有個錯誤的觀念,一出家就貢高我慢。不知道佛當年在世顯示的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是平等的,這是我們千萬要記住。特別是發心出家的同修,要知道我們雖然身出家了,無論在道業上,在斷煩惱上,一品沒有斷,怎可貢高我慢?一定要謙虛、恭敬。

(叄)如理如法的供養

江居士以為,欲佛法大興,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須信心者多,然後能行耳。

「乞食」制度是釋迦牟尼佛所定的,一直到現代南洋小乘國家像泰國、錫蘭依舊行乞食制度。佛法傳入中國,因中國人觀念與生活方式和印度不同,所以乞食制度在中國就不能通行。早年出家人接受社會大眾的供養,還不成問題,可是到了近代,流弊叢生。這種現象諸位可能見到,這是佛法的衰相。可是要恢復乞食制度,在事實上不可能,唯一的方法,是學佛的同修,不論在家出家,真正明瞭佛法,就不至於有過失。比如說出家人自己知道節制,在中國歷代的高僧大德都做了很好的榜樣,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均以身作則。而在家信徒的供養,應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不是盲目的。這樣配合,佛法也能夠興旺,正法一樣能夠住世。只看我們怎么做,不能偏差,有偏差則製造罪業,果報不可思議。

(四)回頭就是不攀緣

「還至本處」,回頭也。「敷座而坐」,經行入定,意甚深廣,須體會得。而落實到自家日常生活中。

「還至本處」顯示的意思是回頭,回頭是岸。「敷座而坐」是入定。無論我們過什麼樣的生活,從事什麼工作,但是要懂得回頭,要懂得修定。又什麼叫做回頭呢?回頭就是不攀緣。一切眾生向外攀緣,永無止境,不知道回頭。在日常生活當中,心地清淨,清淨心就是敷座而坐。

(五)學佛不一定要出家

此經發起於日用尋常之事,是說明佛法全是教人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圓滿的生活。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現。是故善現見知開口便嘆希有,繼曰,善護念,善付囑。即是大悲大願之無間也。

佛示現的是代表出家人生活的方式,過真、善、美、慧的生活。我們從這個例子,要體會到無論我們自己過的什麼生活,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處的是什麼樣社會環境,都可效法世尊塬理塬則。不必改換生活方式,任何生活方式,任何工作環境,都能達到覺、正、淨。都能生活在真、善、美、慧境界之中。絕對不是學佛一定要出家,那就錯了,那就不能說是事事無礙了。佛法是教一切眾生就在他本位上,就能夠得到幸福。在本位上修行,都能成菩薩,成佛。

(六)須菩提為什麼讚嘆希有

佛這種示現,從初發心,長遠的時間修行一直到成佛,都在生活上表現出來,凡夫及未達到這個境界的人看不出來。須菩提尊者能看出來,換句話說須菩提尊者的境界,和佛相差不遠了。須菩提他見到了,所以讚嘆「希有」!從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冷靜的反省觀察,我們生活行為:從早晨起床,穿衣、吃飯,也到處奔走,我們的情形是不是也希有?沒錯,的確希有。但和佛菩薩不同,我們是無量劫來的習氣,都在生活當中,穿衣吃飯,點點滴滴,曝露無遺。世尊所顯示的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所曝露的是無量劫習氣。學佛就是轉變,如何把我們無量劫的習氣,轉變成功德—轉識成智。懂得轉識成智,就是把感情轉變成理智、把煩惱轉變成菩提、把凡夫生活轉變成佛菩薩的生活。這叫會轉,會轉就是會修。所以世尊不僅言教,也用身教,他做出來的,都是為我們做示範,這是大悲大願的流露,永恆的流露,此悲願廣大不可思議。

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顯示無我相。不說一字,顯示無法相。叄空理彰,此謂之「善付囑」。是乃身教也。

「叄空」是人空、法空、空空,心才清淨,一絲毫都不沾染,連空也不執著,這就叫做「善付囑」。

四攝同事,以身作則為作榜樣,此之謂「善護念」。

求佛菩薩保佑,「護念」就是保佑。用什麼方法保佑?佛菩薩為我們做榜樣,讓我們照著他的樣子學習,這是佛菩薩真正的保佑。

佛法修證,即在尋常日用間,理顯叄空,觀融二諦,此之謂希有。

離了生活,沒有佛法,佛法就是生活。「二諦」就是真諦、俗諦。

佛法即家常茶飯,一日不可離也。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欲令眾生,迴光返照耳。持戒、入定、生慧、示眾幸福美滿之生活。如是!如是!

佛並不認為他已成佛—沒有我相。在佛的眼中,眾生平等,並無差別—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把四相都捨離了,這樣行持就是希望我們能覺悟,知道回頭。「持戒」就是現代所說的守法。「入定」心是清淨的,心在境界裡不動搖。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生慧」。

修行之要,在理事雙融。對境隨緣,勤息勘驗。歷事鍛心,動靜一如,無往不是。

「理事雙融」是理裡面有事,事裡面有理,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勘驗」是體驗,生活上去體驗。「鍛」是鍛鍊,在事緣上,在境界上鍊一個覺悟的心;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道在善巧利用其環境,則無時無處不是道場。

會了之後,那個地方不是道場?不會,再大的寺院庵堂,也不是道場,所以會了,何必去尋求道場?

持戒修福,是入般若門。戒能資定,定能發慧。須知慧無戒定,乃狂慧,非正慧。

「入般若門」就是開智慧、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從持戒修福做起。「資」是資助、幫助。

學人能向衣食起居塵勞邊鍛鍊,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須是對境隨緣、不迷、不煩。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清淨自在即定、慧。故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離相發心,降伏之道,盡在其中。

(七)要想道業有成‧一定要對境隨緣

凡是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要想道業有成就,遠程的目標,是要在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了生死、出叄界。近程目標,這一生要過得很自在,很快樂。因此,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誨,一定要知道「對境隨緣」,絕不攀緣。

(八)淨宗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

昨天中午在這邊跟一些華僑界的領袖們一起午餐,他們對於許多道場,也都護持。我向他們解釋,我們這個道場,不向信徒化緣,不向信徒要錢,絕不拉信徒。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求了生死、出叄界。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那個小道場,只有十二人,十二個人,個個成就,這就行了,要那么多人乾什麼?喜歡熱鬧的,其他的道場很熱鬧,我們勸他們到熱鬧的地方去。到我們這個地方來的,只有一個目的—一心一意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總幹事向這些華僑說我們沒向你們化過緣,他們說:沒錯,那以後呢?我說:以後也不會向你們化緣,不會向你們開口。他們說:沒飯吃怎么辦?我說:沒飯吃,就往生啊!一句佛號念七天七夜,大家都到極樂世界去了,不要吃這個地方飯了,不要以為沒飯吃,就要向你們開口,你們沒有機會了(笑聲)。我們說的是實話,所以道風、學風要確立,我們不搞世緣、不搞熱鬧。進到道場的,都是同參道友,我們這個小環境很喜歡提供給大家進修,這是真實的功德。

經言:「五蘊即是法身。」這就是叫人要即幻有,見真空,非斷滅相。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須求真。」皆明不取不斷,不即不離之義。

會了,「五蘊即是法身」。不會,五蘊即是業障,問題就在會不會,就是覺不覺。覺了就是法身,迷了就是業障。這就是教人「即幻有,見真空。」即相見性,「非斷滅相」。

般若妙法,任運由瑣屑事相上自在流出,無法相也。以不言之教,護念付囑一切發大心者,亦無非法相也,能隨時如是觀照,則得真實受用。

(九)空有兩邊不著的生活方式

從佛的行持上看出兩邊不著的做法,兩邊不著的生活方式。學會了,就超凡入聖,過佛菩薩的生活。生活當中,充滿智慧,轉煩惱為菩提。許多人讀經,讀一輩子還是凡夫。經的意思沒有懂,經的好處沒有體會到,經裡面教人的生活方式,一句也不會,這是白讀了,冤枉讀了。本經序分,經文很短,包含的意思,無有窮盡,我們要學佛,就要在這個地方學,一生受用不盡。

貳、正宗分

叄、須菩提具足禮儀啟請釋迦牟尼佛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須菩提尊者觀察機緣成熟,在場者有能力體會到,而且會很歡喜的學習。但機緣成熟,必須有人代替大眾啟請佛才演說大法。須菩提尊者是佛弟子中,解空第一,由他出面,代表大家來啟請,這一段代表禮節。

四、須菩提稱讚如來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須菩提尊者一開口就讚嘆「希有」,實際上,尊者這一些話,就像唱戲一樣的台詞、表演。須菩提佛在經上說,過去早已成佛。釋迦牟尼佛在此示現佛身,教化眾生,他來幫忙的。這就是佛法常講的「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什麼時候跟大家說什麼樣的法門,如何說出來,都預先安排好了。這是表演,他好像過去沒看出來,今天才看出來,所以讚嘆說:「希有,世尊」。「菩薩」是佛的學生,凡是發大心(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什麼是大心?第一、是絕對要出離六道輪迴,不再搞生死。第二、一定要成佛道,佛成佛了,我也要成佛。發這樣的心,就是菩薩。末法時期,真正能成佛道的,只有一個法門—念佛往生,不煺成佛。其他法門理論上沒問題,實際上去做,非常困難。「護念」:護是保護,念是念念於懷,像慈母保護未成年的孩子一樣。「善」是個關鍵的字眼,「善護念」:沒說一句話,完全做出護念的樣子出來。小孩善於模仿,大人不必說話,你怎么做,他在旁邊看,在學習,比言說教導還有效。「付囑」:囑是託付的意思,這是對於大菩薩說的。大菩薩要照顧小菩薩,老修行要照顧初學的。怎么照顧呢?要做榜樣給他們看。佛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應該做給眾生看。佛教需要宣傳嗎?不需要,你那個好樣子,就是宣傳。鄰居親友們看到你很幸福、很健康、很快樂,羨慕你,就會向你請教,你把方法教導他們,這就是弘法利生。「善」也可說善巧方便,巧妙到極處。

五、須菩提代表眾生髮問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段經文要牢牢的記住,須菩提尊者問的是這叄個問題,這一部金剛經就是解答這叄個問題。這一法會裡面教學的對象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發大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佛在經的後面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這是把說金剛般若的對象說出來了。發大乘、發最上乘的,就是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用最淺近的意思來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因此經文上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就是以發無上菩提心為依據。

心發了,怎么修呢?無量無邊的法門,修學的目的只有一個—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證得了,就成佛了。可見目標是一個,方向是一致的,只是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可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心要安住在那裡?妄念怎樣把它滅掉、伏掉?這是所有一切法門的中心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了,無上菩提就絕對可以證得。世尊在金剛般若會上說了這么多,是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讀了金剛經是否真的懂得?是否真的會了?要想真懂真會,可真不容易。而後我們才曉得我們根性如何,所以老老實實的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實在講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比金剛般若還要巧妙。這裡講善,念佛是善中之善。就拿這個問題來說,「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應云何住?」住在阿彌陀佛上就行了。只要心裡面有阿彌陀佛,就可往生,不煺成佛。「云何降伏其心?」念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妄念降伏住,一句阿彌陀佛全都解決了。

六、佛讚賞並認同須菩提的看法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須菩提尊者一開口先讚嘆佛,佛也讚嘆他,都很客氣,從這個地方看,師生相處和睦,彼此尊敬。「善哉善哉」是說問得很好,接著佛就給他作證明:你所看出來的善護念、善付囑一點都沒有錯,確實如此,就在生活當中顯示無遺。佛到舍衛大城乞食,這是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佛法就在生活之中。「著衣」、「持缽」就是守規矩,就是持戒,衣著整齊,缽應該怎么拿,具足威儀,就是今天講的風度、禮貌。使人見到生歡喜心,生恭敬心。託了缽之後,就要回頭,表示生活所需已經夠了,不再攀緣,知足常樂。在美國有些同修請我到他們家去參觀,有些房子很大,人口卻很少,每天忙著整理房子,還收拾不乾淨,何苦呢?一天忙到晚,忙著收拾環境,自己一點休閒的時間都沒有,過的是什麼日子?過的是伺候房子的日子。過得悠閒自在,身心無事,才叫享福。何必跟自己過不去、自尋煩惱?

七、佛開示安住菩提心及降伏妄心的要領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諦聽」:仔細的聽、一心的聽、專心的、注意的聽,才會領悟。「如是」是像我這樣子。佛解答說:像我這樣子住,像我這樣子降伏其心。問答到此已經圓滿了,金剛經就講完了。

八、須菩提請求詳細說明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須菩提尊者聽佛上面的解答後,懂了,所以說「唯然」。「唯」是說我明白了,他雖明白,別人不明白,「然」是然而別人不明白。「願樂欲聞」是尊者代別人啟請的。大眾根性不相同,程度不一,這四個字代表淺深次第不同。淺的人想聽聽,「願」是想聽聽佛說。「樂」是喜歡,比前面「願」深一層,是很喜歡聽。「欲」意思更深,是非聽不可,迫切的希望。「聞」是反聞聞自性。尊者雖然懂了,然而大眾尚未明白,希望世尊詳細講解。

九、佛開始詳細解說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這個「如是」和前面所說的不一樣,前面的如是是說像我這樣,就行了。這個如是是指下面所說的。

十、幫助一切眾生成佛而不著相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一)住與降是一樁事

「若卵生、…若非有想非無想。」是指叄界六道裡面的一切眾生。尊者問:「應云何住?」佛在此地沒答「住」,只說:「降伏其心」。實在講降伏其心和住是一樁事,妄心降伏了,住的問題就解決了。

(二)覓心了不可得

這段的意思很像中國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慧可大師當年見達摩祖師,他就是因為心不安,求達摩祖師為他安心。那時達摩祖師在面壁打坐,誰去請教他都不理會。冬天下雪,慧可跪在雪地裡,跪了很久,達摩祖師都不理他。最後慧可大師拿刀子斷臂,用手臂來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見此情景不得不開口問:「你何苦?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慧可答稱:「我心不安,求大師為我安心。」這就是「應云何住」,心要住在那裡不曉得。達摩祖師伸手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我們現在看到有些達摩祖師像,達摩祖師是將一隻手伸出來,那是表示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僅僅這句話,讓慧可迴光返照,恍然大悟而說:「覓心了不可得。」他回過頭找心,找不到,他從這一句話而開悟。「覓心了不可得」那個「心」是妄心,妄心找不到沒有了,沒有了,那事情就解決了。但是佛的教法(指本經教法)我們能得受用,達摩祖師的教法我們得不到受用。

(叄)念念為一切眾生

佛的教法是教我們把心量擴大,既然發了菩提心,就要把心量拓開,不要念念自私自利。菩薩要念一切眾生,菩薩要幫助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句話,就是幫助一切眾生成就圓滿的佛道。雖然盡心盡力的幫助,心裡面若無其事。絕無分別、執著,應該「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絕對不能著相。這段裡面註解很豐富,希望諸位同修自行參閱。我要跟大家報告的是第二十四頁(按係講義節要)第十八、十九兩段,這兩段是說明我們念佛人,如何來學習這段經文:

(四)念佛就是轉識成智‧念實相般若

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

古來許多大德們,對於淨土法門的讚嘆,不是沒有道理的。淨宗之殊勝微妙處,的確很希有。就像世尊在這個般若會上顯示的一樣,一般境界達不到的,實實在在看不出這個法門(淨土法門)的好處。不知道這個方法與佛法所講的甚深微妙、理事完全相應。法相宗修行的要領在「轉識成智」。般若會上講「無住生心」。這兩者在「老實念佛」之中,就統統做到了。念佛就是轉識成智,因為這句名號就是自性真如的德號,自性真如在本經裡面名字叫做「實相般若」。由此可知,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實相般若,就是念真如本性。一心念,老實念,就能明心見性。這個法子比參禪還要妙,比參禪還要得受用。參禪不見性,不能算成就,依舊要搞六道輪迴。念佛人不見性,也能往生。沒有見性往生是在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如果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就是淨土法門為什麼在末法時期,能夠起這么大的作用—萬修萬人去的道理。

念佛人要發大心,普願法界眾生,同生極樂。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么!還怕念佛不得力么!要緊!要緊!

十一、四相具足不是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是世尊說明所以然的道理。菩薩和凡夫差別就是一個是無念,一個是有念。這個念是妄念,凡夫有妄想雜念,佛菩薩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佛菩薩不著相,凡夫著相。

一切法相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大類,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是執著這個身是我、能夠思維想像的這是我。與我相對的是「人相」。與我、人相對的一切萬物是「眾生相」。「壽者相」是時間,執著時間相續不斷,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四相包括一切現象,執著以為是實在的,是真有的,堅固的執著,這是凡夫知見。菩薩若還有這種執著,他是凡夫,絕對不是菩薩。

十二、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這是教我們一個真正覺悟的人,應該以什麼樣態度方式來生活。「菩薩」就是真正覺悟的人,「於法」這個「法」就是我們現前的生活環境。應該以什麼態度呢?「應無所住」,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住」用很粗俗的講,就是牽掛。世間人心裡面所牽掛的不外乎名聞利養,不外乎親情,這些東西他放不下,這就心有所住。有住就是有分別、有執著,不瞭解這些現象是虛妄的。金剛經到末後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所以執著就錯了。要瞭解事實真相,所以要無所住。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牽掛、沒有憂慮。

(一)把親緣變成法緣‧把親情變成道友

親情也是假的,佛說的會變成一家人,父子、夫妻,不外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而已。看穿了,就會放下。其實這個年頭,報怨的多,報恩的少。討債的多,還債的少。要看清楚就不會上當了,一家人相處,就跟朋友相處一樣:曉得報恩的,他對我很好。他來討債的,我多還他一點,還完了就沒事了,還交到一個好朋友。所以要把親緣變成法緣,把親情變成道友,這是最高明的做法。即使是朋友或者是陌生人,點個頭打個招唿,有時候卻被瞪一眼,這都是緣,只不過是善緣惡緣罷了。

(二)布施涵蓋菩薩所有一切行門

心要清淨,一絲不掛,才生真智慧,才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不住有,不住法相。空也不能住,所以要「行於布施」。要真誠熱心的幫助別人,布施就是幫助別人。布施不一定限於金錢,家庭主婦在家裡,從早到晚忙著整理家裡環境,那就是布施。用智慧、用體力、用勞力去布施。布施包括菩薩所有一切行門,菩薩行門無量無邊,歸納為六大類即六度。六度再歸納就是一個布施。布施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有內財布施與外財布施,外財是金錢物品,這是身外之物。內財是我們勞力、身體、智慧去幫助別人。法布施的法有世間法、出世間法。無畏布施是讓人家得到身心平安,遠離恐怖,免於憂患。所以布施涵蓋一切,六度裡面持戒、忍辱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所以歸納起來只有一個「行於布施」,這個布施包括六度萬行,這是菩薩應該要做的,做不著空,「應無所住」不著有。空、有兩邊不住。

十叄、不應住六塵境界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是舉例子告訴我們,那些東西不住,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去學,學一個「不住」就得自在了、心就清淨了。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要一塵不染。「法」裡面有世法、有佛法。世間法不染,佛法也不染。佛在本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要捨,都不能住,何況世間法。

十四、不住相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不住於相」就是應無所住,這個「相」就是六塵之相,一定要把它捨得乾乾淨淨的,捨了之後,人就很輕鬆、很愉快。常聽人說:「負擔沉重」、「壓力很重」。那個負擔壓力在那裡?在「住」。住得越多,住得越堅固,負擔壓力就越重,能夠做到無住,負擔壓力就沒有了。由此可知,減輕負擔壓力,不在事上,不在工作上,是在心理上,觀念上。佛教我們捨是捨念頭,不是捨事。事不相干,再多的事情,都不會煩你,煩你的是你心理的「住」、「著」。我們這個道場,過去派了幾個同修在這裡照顧管理,他們向館長報告說:「這個地方工作繁多,累死人,壓力太重了。」最近館長派悟鎧、悟和(均係法師)來管理,我來的時候他們告訴我「沒事啊!我們天天很多時間讀經念佛。」同樣一個環境,為什麼前面管理的人覺得很煩很累?著相啊!著得太重了。這兩個人還是著相,大概著得輕一點,所以他們感覺負擔很輕。關鍵就在此地,我們要把塬因找出來,將塬因消除,就得自在了。

十五、不住相布施的福德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為何菩薩住相布施,其煩惱不可思量?因為住相就有煩惱,不住相就有真的福德。由此可知為什麼佛教我們不住相,佛不騙我們,佛是教我們得真正的利益、得真正好處。福德不可思量到什麼程度?佛在本經講得很多。

十六、用虛空作比喻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這段佛用十方虛空作比喻。「不也」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唯唯否否之意,不是完全否定的意思。十方虛空廣大無有邊際,佛用這個比喻,而後把眾生不住相所得到的福德,從這比喻裡面顯示出來。

十七、無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一切法從何處來的?從心想生,這是佛在大乘經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量小,變現就小。心量大,變現就大。心無所住,那個心就太大了,修一點點小福,得的果報,無量無邊。有分別、有執著,心量就小,修再大的福,所得的還是有限。心無所住,則沒分別、沒執著,它的心量和虛空法界一樣大。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如何修圓滿的大福德。究竟圓滿的大福德,什麼人能修?有智慧、有福德的人能修。不住相是有智慧,布施是有福德。

十八、菩薩應住無所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是佛在這一段作個結論。須菩提前面所問「應云何住」?佛答覆他要像我所教導的這樣住,這樣住是無所住,住無所住,就對了。

十九、佛問可不可以從相上見性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底下這段經文,是佛惟恐聽了前面的說明,未能深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生信心,但是信心不清淨,還有疑惑,有些人不敢做,不知怎樣做才好,所以佛在此地接著補充說明。佛問須菩提:可不可以身相見如來?「身相」是相,「如來」是性。可不可以就身相見性?

二十、須菩提用雙關語作答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須菩提答覆的很妙,答覆的是雙關語。「不也」這「不」字,也不是否定,就是說不能這樣講法。因為從相上見性,看你會不會。會的人可以從相上見性,不會的人從相上見不到性。所以下面經文是雙關語,有兩種念法:一個念法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另一種念;「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我們凡夫不會從相上見性,所以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菩薩會,所以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會的人可以從相上見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不著相就見性,著相就見不了性。相是虛妄的,但它是真性變現的。所以說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曉得性相是一就見到了。如認為性和相是二,就見不到。

二一、須菩提詳細說明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一)以金作器‧器器皆金

這是把雙關語的道理說出來。為什麼說身相即非身相?相是虛妄的,體就是真性。意思很難懂,古人不得已用比喻說,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用黃金做一尊佛相,金比喻作性,佛相比喻十法界眾生的相。明白的人,相就是金,金就是相,從相上就見到金。著相的人,則認為是佛相,不是金。相是假的,金是真的。相會變的,金不會變。不變的是真的,會變的是假的。相是虛妄的,能變的那是真性。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曉得妄相塬來就是真性,從妄相上就見性,那是佛菩薩。執著妄相,相不是性,性不是相,那是凡夫。所以凡夫誤以為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各各都是獨立的,各各都是實在有的,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他不曉得世出世間,只有一法,沒有二法。佛菩薩明瞭,知道世出世間,只有一法,所以他們用的是一心,一心是真性。凡夫、小乘、權教菩薩他們用的心是妄心。妄心是二心、叄心。

(二)叄心二意‧不是真的

世間人常講叄心二意。叄心二意是佛教的名詞,法相宗裡面講的—心、意、識叫叄心。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前六識。就是我們說的八識稱之為叄心。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八識裡面這二種叫二意。諸位讀百法明門論就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排列在有為法,金剛經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叄心二意都是有為法,不是真的。但它是真性所現,知道它不是真的就行了,就曉得性相一如、真妄不二,就能夠歸一了,這個就是佛知佛見。

二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佛給須菩提證明他說的沒有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與後面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共四句,四句就是一首偈,這四句很重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都說出來了,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二叄、從相上見性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看到一切現象「非相」,就見到性了,見到真性了,就從相上見性。我們把下面註解七小段念一念:

(一)一真法界的相是真相

「諸相」即一切相,祇須徹底明瞭皆是虛妄,則相不障性,即「見如來」。何必滅相。即相可以見性。猶金之於器也。相實不可斷滅,因其本由性現也。

相是千變萬化,並無一定的相,但相絕對的存在。十法界的相是虛妄的,沒有了,變成一真法界的相,這是真相。為什麼一真法界的相是真相,十法界的相是假相?因十法界的相會變,一真法界的相不會變。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永遠不會變。十法界裡面有生老病死,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生老病死。「虛妄」是會變化不是永恆的。

(二)修行要在相裡面做主宰

不執著,即不為相所轉,且相反為我所轉。凡夫執著,住法相生煩惱;修行人厭惡世法,住非法相生煩惱。佛教人不可執著,亦不可厭惡。

修行的關鍵,只要對一切相不分別、不執著,相就不妨礙我們,就不會受它影響,在相裡面能做主宰。譬如我們的身相,如果執著,心就隨相轉,就很苦惱。心做不了主,心隨相轉。如果對於這個身相不分別、不執著,心做主了,相隨心轉。心清淨,身永遠清淨。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裡面充滿智慧,相貌就圓滿放光。心裡面有貪、瞋、痴(叄毒),身體就有毒,有毒就會生病,有毒就會蒼老,身內有毒外面有感染,怎么會不生病?怎么會不蒼老呢?

(叄)修行的叄個階段

吾人用功,須先觀照,久久方能照住,最後能照見。

這是講修行叄個階段,第一階段「觀照」是說功夫得力了。第二階段「照住」,是得定。第叄階段「照見」是開悟,是見性。「照住」時心不為境所動,但未見性,是在禪定的階段。「照見」是屬於般若,從禪定進入般若。

(四)任何環境都可修行

用功最要是作觀,作觀即是改變想法、看法。凡夫見思皆不離執著,即是錯誤。

吾人終日所聞,車聲、人聲、種種喧擾聲。然此實非車聲、人聲、種種喧擾聲,乃無常、苦、空、無我聲,當體即空。則空有不著,乃是般若波羅蜜多聲。

這是舉例說明,怎么把想法看法轉變過來。所以要是會了,任何環境都可修行,也就是會改變觀念的人,會改變想法的人,什麼環境都可修行,都得受用。

此經經文,乃至一切大乘經,無論何句,皆可作觀。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則受用無窮。

讀經,是經轉我。作觀,則為轉經。經轉我,則以經轉移凡情。我轉經,則常生智慧,更為重要功夫。

「經轉我」是接受佛的教誨。「我轉經」則是把佛的教誨套用到生活上,和諸佛菩薩的生活,沒有兩樣。

二四、以上的說法是否有人相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以上所說理論高、方法妙,對於修行證果有很大的幫助。尊者就問:有沒有人真的會相信?「實信」是真的會相信。

二五、末法時期有人信為真實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後五百歲」指五個五百年之後,指我們這個時期,五個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我們現在正處於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持戒」就是守法,「修福」是相信因果報應,肯修福、肯行善。現在這個時代,誰不貪財?誰不爭權?在這個大環境裡面,能不貪財,不爭名位的少之又少。這種持戒修福的人不是普通人,所以佛底下講:

二六、相信的人因為善根深厚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叄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可見這些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會同流合污,這些人同流而不合污,是善根雄厚。這些人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如來,所以在此大染缸裡面不污染,能接受如來正法。所以我們說:不是普通人,是再來人。我們今天能在這個道場,共同討論金剛般若,才知道自己善根深厚。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不能錯過。

(一)修福要有智慧

持戒修福,極不容易。往昔已親近承事無量諸佛,但種善根。可見欲成就般若法門,必須親近彌陀,實相般若,方能現前。永明禪師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以上所說的,我們冷靜的觀察古今週邊的這些人,才知古大德的話,真實不虛。修福沒有真正的智慧福德,想修也不能成就。塬因在那裡呢?他不認識什麼是福田,把種子下錯地方,譬如種植植物一樣,一定找一個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長。假如種子下在石頭上、下在沙土上,結果不但不能生長,連種子也敗壞了。世間許許多多修福的人,仔細觀察是否真的會修福?這種事情,要是熟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了凡先生說:行善有真善、假善,有半善、滿善,他說的很多。所以要認識真假,辨別邪正、是非、善惡。能夠有這種能力,就是智慧。沒有智慧,拿出許許多多錢財,所修的不是正法,是邪法,那裡會有福報呢!所以我們不可不留意,不能不看清楚。這是說持戒修福很難。

(二)修行不能見性不算成就

往昔承事供養無量諸佛,這就是真正的善根,現前有諸佛菩薩護持。如果沒有這樣的善根,就不可能遇到善緣,不可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以及好的同參道友。成就實相般若,那就更不容易。在我們這個世間,已經很久沒有人修行成就了,倓虛老法師他過去在香港佛七的錄音帶,我們這邊都有,諸位可多聽幾遍。他說他一生當中,沒有見到參禪開悟的,不但沒見到,聽都沒有聽說過。參禪得禪定的,他見過,也聽說過。你就曉得般若現前多么困難。修學其他法門,若不能見性,不算成就。為什麼說不算成就呢?因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得禪定因淺深功夫不同雖能生色界天、無色界天,生到天上,壽命雖然長,但有盡的時候。壽命到了,還是要墮落,還是要搞輪迴。所以這不究竟,不是成就。

(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念佛往生淨土的實在太多。往生淨土,實相就現前,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實相般若立刻現前。諸位仔細閱讀無量壽經,就可明白。所以永明延壽禪師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他關鍵的字是「有」,心裡頭要真「有」。只許有淨土,不許有別的東西,不可懷疑、不可夾雜,才叫有淨土,這就是往生的條件。「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開悟」就是實相般若現前。禪宗修學是要明心見性,用淨宗的法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明心見性非常容易,這一生當中,絕對可以達到,可見這個法門的殊勝。

學般若者,須速修念佛法門。修淨土者,亦須速修般若法門。觀無量壽佛經明第一義,正是般若。

「般若」無非教人看破、放下。若能看破、放下。一門深入,老實念佛,必然萬修萬人去,這是勸修淨土的一定要修般若,不是學般若。「修」是什麼?「修」是看破、放下,無住生心,生念佛的心。

二七、一念淨信的福德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這是指持戒修福的人,聽到佛說金剛經,他能夠生信心。「淨信」就是前面所說的實信。「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這句話包括許許多多功夫層次不同的人。有的人生圓滿的淨信,有些人雖然淨信,不太圓滿。乃至於生一念淨信,這一念是最少的,時間是最短的,但他是淨信;不懷疑、不夾雜,完全能夠接受。這個福德就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人能夠生一念淨信,不要看它時間很短,無量劫來,從來就沒有一念淨信過,這一念淨信非常寶貴。好像長期處在黑暗當中,見不到光明,突然看到閃電亮了一下,時間雖然很短,但是極為珍貴。從這一念逐漸逐漸,就能大放光明。所以這一念淨信太珍貴,能了生死、脫輪迴。能明心見性,圓滿菩提,都從這個基礎上建立。大勢至菩薩教人「淨念相繼」,就是從一念相應而來的,由此可知,一念淨信就是淨念相繼的基礎。所以如來「悉知悉見」。「淨信」就是實相,就是真正的清淨心,就是佛性,所以它跟一切諸佛起感應道交。

二八、淨信的條件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這是解釋為什麼得無量福德,也就是把淨信標準說出來。我們這一生有沒有生過淨信?沒有。現在有沒有生呢?也還沒有生。只要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縱然信,不能叫淨信。因為心不清淨,有四相就不清淨,四相空了,法相沒有了,非法相也沒有了,這個心才叫做清淨心,才叫淨信。所以底下經文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與一念生淨信是同樣境界。假如佛不把這個標準說出來,我們往往以為自己心很清淨,標準說出後,我們才知道現在是什麼樣的境界。

二九、反面說明取相的過失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前面是從正面說,一定要離四相,法與非法均不可著。這段從反面說。「若心取相」將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在內,只要心有所取著,四相統統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既是凡夫是在迷位,在迷位,心不清淨。由此可知,要想心得清淨,必須統統都放下,一切俱捨,捨得乾乾淨淨。在此諸位要特別留意的,捨是心裡面捨得乾乾淨淨的,不是事上捨,事沒有障礙。障礙是心裡面的染著,不必要去壞這些法相,即相離相。即什麼?相在眼前。離什麼?心裡頭不執著,這就是空有同時,即相不著空,離相不著有,空有兩邊不著,這是真正學般若,真正修學。

叄十、兩邊不住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這是這一段裡面做個總結。發大菩提心的人,修行下手的方法,就是兩邊不住。修學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心地清淨。心清淨了,實相智慧就開了。經上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學佛求什麼?就是求真正智慧。「生實相」是自性當中本具的般若智慧恢復了,所以功夫就在兩邊不住。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循著這個方法去修。

叄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古代交通不便,遇到河流臨時就地取材,用竹子或樹枝編一個竹筏或者木筏來過渡。渡到那邊,筏就不要了,所以筏是渡水的工具。佛給眾生說法,說的法就像過渡的筏一樣,渡到那邊,筏就要捨,所以佛法也要捨。「法尚應捨」的法是佛法,佛法都要捨,何況不是佛法(非法)。佛說這個比喻,在小乘經上常說,阿含經中,佛常常用這個比喻勸大家不要執著。但是佛說本經是對大乘菩薩說的,不是小乘人,同樣比喻,意思不一樣,小乘人過了河才把筏捨掉。大乘菩薩尚未過河,正要用它。正要用它,就知道要捨它。這個意思小乘人不懂,大乘人知道雖要用它,但不執著,這意思就比小乘深得太多,小乘人沒有到彼岸,把佛法抓得緊緊的,堅固的執著。大乘菩薩對於一切佛法用它,但是絕不執著。

叄二、是否有法可得‧有法可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前面的比喻,都是因地修行的人,阿羅漢、菩薩一類的。也許認為他們未成佛,大概是像佛所說的,應該要捨。成了佛以後又怎樣呢?所以世尊更深一層來為我們做證明,怎樣成佛呢?也是捨得乾淨就成佛了。我們學佛,求的是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中國話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用現在的話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真有這個東西得嗎?佛真的得到了嗎?佛真有法說嗎?我們當然無法體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答覆的很妙,詳後述:

叄叄、無有定法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佛問如來果地上的這些事情,須菩提尚未成佛,怎能知道如來果地上的事情?但是他常常聽佛說法,綜合過去所聽的意思,來推測佛應該沒有定法叫做無上菩提,也沒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所說的法是應機而說,如同大夫看病處方一樣,假如問這位大夫有無一定之處方?當然沒有。兩個人得同樣的病,處方也不一樣。縱然用的藥一樣,分量也不一樣。是因為兩個人體質不同,所以分量也不一致。是以大夫為人看病沒有一定的藥方。佛為眾生說法,眾生是什麼病,他為眾生說什麼法:對症下藥、藥到病除。眾生的病無量無邊,佛的法門也無量無邊。成就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也沒有定法,後面尊者還有解釋:

叄四、法與非法‧兩邊不著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這個解釋就更圓融了,「不可取」:絕對不可執著。「非法非非法」:兩邊不著。「非法」:不著法相。「非非法」:不著非法相,法與非法兩邊不著。法是有,非法是空,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應從這個裡面體會佛所教導的真實意。

叄五、功夫淺深不同‧而有差別果位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是再舉出證明。「一切賢聖」要依金剛經所說的,從小乘初果,至大乘等覺菩薩,這是一切賢聖。為什麼有這么多等級,都是因為無為法而有差別?因為他們都是兩邊不執著。雖然兩邊都不執著,可是功夫有淺深不同,這才產生大小乘差別的果位。由此可知,兩邊不著是佛法所有法門修行的總綱領。一切修行人所以不能成就,不但大乘果位不能證得,連小乘須陀洹果都無法證得,什麼塬因?他心裡有取相:取法或者取非法。取法相就是著有,果報在欲界、在色界。取非法相就是執著空,果報在無色界,都無法出叄界。

如果學佛,求世間福報,那是著相。今天持這樣的態度學佛的人,可以說占絕對的多數。他求這一生的福報、求來生的福報,沒有想去做佛,沒有想明心見性、也沒想往生。想來生比這生還好,這是著相求福。真正覺悟的人是要了生死、出叄界。下面就修行福報作一比較:

叄六、比較布施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叄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金剛經福德比較,前後有七次,這是第一次。一次比一次殊勝,是因為境界一次比一次不同。大梵天王是叄千大千世界之主,擁有叄千大千世界七寶的福報,用這么多的財寶布施,所得的福德多嗎?

叄七、從相上說福德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金剛經上「即非」、「是名」這類句子很多,此地第一次看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佛說得福德多,是從相上講。如果從性上講,性上沒有多少。這個意思很深,佛在大乘當中,處處教人會相歸性,要從相上去見性,才能得真實的受用。如果著相,縱然享受福德,這點福德是享得盡的,大梵天王福報也是享得盡的。老實說在座的各位,那一位沒有做過大梵天王?都做過。從前做過,現在掉下來,變成這個樣子。忉利天主都當過,阿鼻地獄也去受過罪,六道那一道都去過。六道裡頭什麼都不能算數,要知道事實真相。佛教我們要能夠從相會歸到自性,這個受用是真的,這才是大乘教義的精髓。所以須菩提答覆話裡面,都含有這個意思,不愧為佛的學生。底下的話是佛說的:

叄八、福慧雙修‧福德殊勝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我們福報比不上大梵天王,我們能不能修大福報呢?能,比他還容易。怎么修?「於此經中」,「此」是指金剛般若,「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關鍵就在「受持」,一般人以為讀金剛經就是受持,那只是讀誦,不是受持。受持是照做,縱然全經做不到,只要做到一句二句,所以說「乃至四句偈」,這四句偈是經中任何四句,真懂得後照做,照做又能為別人講解,勸別人做,福報就勝過大梵天王。這段註解不多,我們將它念過去:

看此節經文,若以為讀誦金剛經,其福即勝過大梵天王,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實則應注意「受持」二字,是人能受持此經,又能布施,(為人演說即法布施)福德方能勝過於彼。

「受」是領納,是指真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字更進一層。「持」即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為他人說」是利他。「其」字,即指受持為說之「福」,超過前說祇做布施之人。且只財施,是福德相。此人既能受持修慧,又能法施修福,福慧雙修,悲智具足,乃是福德性,故能「勝彼」。

叄九、成佛法門在此經‧成佛亦在此經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佛之所以成佛,即佛證得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本經所說的。所以說一切諸佛成佛,以及一切諸佛成佛之法,都是這部經上所說的—一切都不能執著。「一切諸佛」指圓教的初住以上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二個位階。

四十、心境空寂‧自然清淨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是總結。這才叫捨得徹底,捨得乾淨。佛法要不要?要。記住前面筏喻之說,雖然要,我們用它,而不能執著它,這就是「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才能真正證得無上菩提。如果執著有法,無上菩提與你就遠之遠矣。無上菩提是什麼?是真如本性,就是真心、清淨心。清淨心裡頭有無無上菩提這個名字?沒有。沒有你把它加上去,那就壞啦!所以我們知道一切佛法,都不可執著,因為「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要不要?要。依照佛法去修,心裡頭不執著,心裡要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連佛法也不染,這就對了。染上佛法,那就「叄世佛冤」,佛沒有害我們,我們自己害了自己,這個道理要多想想,然後遵照佛的教誨,法相、非法相都不執著。法相、非法相都用它,都不離開。但是心裡頭兩邊都不執著,空、有兩邊都要捨。

四一、小乘初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經文一開端,就舉實際的例子來作證明,必須兩邊不住,才能證果。往常我們以為圓教初住菩薩才兩邊不住,沒想到小乘也是兩邊不住,在金剛經上,這才完全看清楚了,連小乘須陀洹也是兩邊不住的。

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修行,而沒有證果。如果證得須陀洹果,就不是凡夫了。須陀洹雖是小乘初果,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樣的人,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就證阿羅漢,就出叄界,絕對不墮叄惡道。須陀洹雖未出叄界,他不墮叄惡道,他居住的地方,修行的環境是人間天上,但是也只有七次往來,就出叄界。由此可知,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修行,還在六道裡面輪迴,從來沒有想到要兩邊都捨,兩邊都放下,心裡面總是有執著,總是有住,不是住有,就是住空,所以才不能成就。

初果須陀洹叫入流,「流」者聖者之流,他已經入聖人之流,超凡入聖了,他心裡面有無覺得我已經入聖人之流呢?沒有。心地很清淨,得若無其所得,就和前面所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成了佛了,有沒有感到我成了佛了,有沒有自己覺得我已證得無上菩提呢?沒有。心裡面若無其事,一絲毫也不執著,從須陀洹一直到如來果位,都是修兩邊不著。八萬四千法門,是修行的手段不同,可是修行的綱領—無住生心,是相同的。為什麼會有這么多果位差別?前面說過是因功夫淺深所致。

四二、小乘二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這是小乘二果,比前面須陀洹又進了一步了,境界提升了一層。初果剛才講過天上人間要七次往來,證到二果時只一往來。為什麼有往來呢?因為欲界的因沒有完全斷掉。要細說,很耽誤時間,諸位將註解仔細看看,就可明瞭。前面和諸位說過,世出世間都在一個緣字,有緣就來,沒緣就不來。二果聖人和這個世間還有緣,緣很薄,但是還要來一次。到叄果就不來了。雖來,有無執著有往來呢?沒有。這點我們要學習,沒有執著,任何地方隨遇而安。環境都平等一如,絕對沒有執著往來之相,心才清淨。如果執著有往來之相,試問誰往?誰來?那不是又有我人眾生壽者了嗎?離四相,初果就離了。既然我人眾生壽者都沒有了,誰往?誰來?沒有往來啊!事上有,他(二果)心裡頭確實沒有往來的念頭。諸佛菩薩更不必說了,像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隨處現身,那個地方眾生有求,菩薩就有感應,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他就有應身。我們凡夫看到他有往有來,其實菩薩,無此念頭。我們要修清淨心,要在這個地方下手。二果不著相,再看叄果:

四叄、小乘叄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這是叄果聖人,阿那含的意思就是不來,欲界的緣斷掉了,住在四禪五不還天,在那裡修行,四禪天是凡聖同居土。根性利的,就在四禪證四果阿羅漢,超越叄界。根性鈍的,必須還要通過無色界的四空天,他才能出叄界。

四四、小乘四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梵語,翻成中文為無生,說明真正證得一切法不生不滅。無生也是大乘經講的無生法忍,見到無生了,雖見到無生,但在程度上這是最淺的。真正講到深的無生,那是八地菩薩,所以我們稱七地、八地、九地為證無生忍的菩薩,那是功夫深的。阿羅漢是功夫最淺的,見到無生。但是他心裡面很清淨,絕對沒有一個意念,我證得阿羅漢了。有我就有人眾生壽者,這四相,只要有一相,四相則統統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絕對不是聖人。

四五、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叄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四六、須菩提無得果念頭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四七、得果著相佛不稱讚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上是須菩提尊者,為我們現身說法。尊者在這個會上,所示現的就是四果阿羅漢,而釋迦牟尼佛常常稱讚他所得的是「無諍叄昧」,讚嘆他「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無諍叄昧」註解裡都有,可以參閱。

現在的社會,流行競爭,好像不競爭,就不能生存。人與人要爭、人與物要爭、人與天都要爭,競爭之下,煩惱業果就無量無邊,這是造業。競爭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生活享受,總不外這個。如果離開生活享受,還有什麼好爭的?一般人不曉得生活享受是命裡頭註定的,不是爭來的。命裡頭沒有,怎么爭也爭不到。命裡頭有,不爭也現成的,何必要去爭?何必要造罪業呢?這個道理與事實,了凡四訓裡講的最清楚,多讀讀就知道。確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有什麼好爭的。所以古人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君子不爭,小人所爭到的,都是命裡註定的。即使做小偷偷來的,也是命裡有的。命裡沒有,偷都偷不到。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事實真相,人心就定了。不與物競,一切平等。凡是競爭激烈的,都是自以為是,不能隨緣。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須菩提尊者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的自自然然就是這樣。所以世尊讚嘆他,把他作為修行人的榜樣。而須菩提尊者心裡面一絲毫念頭也沒有,絕不認為自己是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四八、須菩提身心清淨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確實身心清淨,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世尊才讚嘆他,這是尊者現身說法,他也是無住生心,兩邊捨得乾乾淨淨。

四九、得無生法忍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世尊惟恐我們還有疑惑,以自己來做證明。這段事情,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做菩薩的時候,遇到然燈佛,在註解第一段「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初證八地時之事。」當時釋迦牟尼佛在菩薩果位上證八地,遇到然燈佛。然燈佛給釋迦牟尼佛授記,所以世尊引用這段事情來問須菩提。「八地」證中品無生法忍。是否真有法他得到了?須菩提懂得這個意思,須菩提也是個過來人,所以他說:「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一)無得而無所不得

般若心經裡面的最後結論—「無智亦無得」,那是事實的真相,那是心性的圓滿。我們現在違背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怎么知道的呢?真如本性是無智無得的,我們今天有智有得,這就是迷失了自性,與性體完全相悖。心性起作用的時候,無智(按智通知)而無所不智,無得而無所不得,般若經上為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

(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真如本性本來具足一切法,六祖惠能大師說過,他自己在明心見性的時候,向五祖提出的報告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本自具足」是一樣都不缺,智慧德能,樣樣圓滿。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從那裡來的?是從自性變現的。自性是能變,一切法是所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所變的,所以無智無所不智,無得無所不得。

(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我們有智有得就壞了,有智是無明,有得是煩惱。要想離開一切煩惱,修無所得,煩惱就沒有了。要想破無明,無所智,無明就破了。世尊在楞嚴經上也講得很清楚,無明從那裡來的?那是阿難尊者提出的問題,佛告訴他「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是本來是知,本來知裡頭再加一個知,那就是無明。譬如我們眼睛見外面的色相,見得清清楚楚,沒有加一絲毫的意思,這是自性見。如果動了念頭,我看見了,那叫眼識見。自性裡頭,沒有意思。有一絲毫分別執著,智就變成識了,般若正智就變成八識了,這就迷了。所以佛證八地菩薩的時候,也是離四相,也是法相、非法相兩邊不住,所以「於法實無所得」。「實無所得」各位要曉得,從小乘初果須陀洹一直到成佛,都是於法實無所得。當中有這么多階位,那是功夫有淺深不同,都是修一個法,就是於法實無所得。

真正想在這一生了生死、出叄界。真正想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見佛不煺成佛,要記住這一句話—「於法實無所得」。前面說過「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而這一句你要真正接受照這樣做—「於法實無所得」,你的福報就超過大梵天王。

五十、心淨則佛土淨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前面是從果上說的,須菩提證阿羅漢果,釋迦牟尼佛證八地菩薩,讓我們生起信心,更能夠接受。下面再從因上詳細說明。

我們天天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菩薩有沒有莊嚴佛淨土?須菩提的答覆「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這「則非」、「是名」金剛經裡用得很多。「則非」是從性上說。「是名」是從相上說。「莊嚴」是相上有莊嚴之事,性中無莊嚴之理。

怎樣才莊嚴呢?諸位必須要知道,受持的功德,才叫真正的莊嚴。不是說把經念一遍迴向那叫莊嚴,沒有這個道理。我們做一點好事,把這個功德迴向,那莊嚴了?這都不是真實的,最重要是受持。註解:

須知『莊嚴佛淨土』,『淨』字最要緊。土云何淨,由心淨耳。既須心淨,所以莊嚴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淨矣。

由此可知,塬來莊嚴佛淨土,就是莊嚴自己的清淨心。自己心果然清淨了,佛土就清淨了。

自己心裡面,還有是非人我,還有眾生壽者,那怎么能莊嚴淨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這句迴向偈,我們天天念,念了有沒有效果?到今天在金剛經才看到,想想有沒有效果?

五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一段一般人認為最重要,六祖惠能大師就在這個地方開悟的。其實每個人的機緣不同,六祖在這開悟的,未必人人都在這開悟。所以金剛經任何一句半偈,都可令人開悟。只是六祖的機緣不同,他在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了。

這段是教誡菩薩應該要這樣修法,那就對了。心要怎樣清淨呢?不住就清淨。住就是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心就清淨。一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清淨。色、聲、香、味、觸、法把所有的境界,都包括在其中。不但外境不可執著,內心也不可執著。有些人在定中或者在夢中,見到佛菩薩,出定後或醒來時,對人說:我見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或者是妄想?你說他是真的,你是執著。你說他妄想,你也執著。應該以若無其事的心態來修學,不必去問是真、是假,見如不見,這是好境界。稍稍有執著,就不是好境界,這個意思世尊在楞嚴經說過。即使我們將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來接引,必定心和須菩提、和釋迦牟尼佛一樣清淨。喜怒哀樂,心就不清淨,不能往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用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無所住」是一切都不執著,「生心」是生念佛之心、生求願往生之心,那就對了。

五二、報身不住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更進一步為我們作證,前面從果地上作證,只講到八地菩薩,成了佛呢?成佛也不住,成佛證得報身也不可執著。

法身無相。這段是講佛的報身,讚佛偈說「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可見佛的身相多大,真的不可思議。「須彌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山,在地球上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但是地球在太空當中,不算是一個大的星球,還有無量的星球比地球大,每一個星球都有個須彌山。「須彌山王」是所有須彌山裡面最高最大的,所以稱須彌山王,這是比喻佛的報身。世尊舉這個例子來問須菩提:「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相好莊嚴在世間是屬於果報,是修得的。佛的報身是性德所顯的,但是佛告訴我們:性德要沒有修德,性德是無法顯現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不成佛呢?是因雖有性德而無修德,如同金在礦中,與砂石混合在一起。我們取得礦石之後,不能立刻得到黃金。必須經過冶煉,冶煉就好像修德。把裡面的砂石雜質去掉,提煉出純金,才能得到金的用途。眾生雖有性德,因摻雜有妄想、執著,必須將它去掉,然後我們性德才能顯現。

五叄、以恆河沙作比喻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這是第二次較量福德。前面所舉的是叄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裡舉恆河沙數。凡是舉比喻,一定要舉眼前的例子,大家才好懂。佛當年大部分都在恆河流域弘法,恆河的沙很細,像麵粉一樣。恆河又有幾千里長,有數不盡的細沙,所以佛凡是講到數量大的,都用恆河沙作比喻。這裡把恆河每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每條恆河裡頭,又有那么多沙,這么多沙數恆河裡面的恆河沙,天文數字也無法形容。佛用這個來形容數目之多,來問須菩提。

五四、恆沙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叄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五五、財布施的福德不如法布施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前面說大梵天王的財富,只有一個叄千大千世界那么多。但是大梵天王的財富和這裡比,簡直不能比,要比的話,大梵天王就窮得太可憐了。所以須菩提說:以這么多的七寶布施,得福甚多。

這次比較,比前面福報大太多太多了,為什麼呢?都是講無住生心,前面功夫淺,得福超過大梵天王。這次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功夫深,深得很多,大梵天王的福報不能比。「四句偈」是經中任何四句,自己受持又勸導一切有緣的眾生。緣有親、有疏。親的跟他說,他就相信、他接受、他歡喜。疏的他不相信、不同意。總而言之,能夠與我們接觸的,都是有緣,無論緣分親疏都說。他不相信,沒關係,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總聽進去了,這一生不成熟,多生多劫,要是因緣成熟,就會起作用,所謂:金剛種子,永遠不壞。「四句偈等」裡面「等」字意思深長,少的,一句二句,一生受用無窮。多的,多到全經。

布施供養,財布施比不上法布施。財布施只能叫一個人在現前物質上,得一點利益。而法布施之目的,是叫人開智慧,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利益無有窮盡。再多的財布施,也比不上法布施。尤其是大乘法的精華,就像本經,字字句句,都顯出圓滿的性德,所以一句半偈,要是真能做到受持為人演說,功夫深者,一定見性。功夫淺者,念佛一定往生。

五六、弘法處所龍天護持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段經文是說講經處所,如佛塔廟。「塔」是供佛舍利的。「廟」就是現在的寺。本經是在東晉時翻譯的,佛法傳來中國還不久,中國古時候有廟,沒有寺。廟是祭祀鬼神、祭祀天地的。中國人對廟非常尊重,所以用廟作代表。帝王太廟,供養祖先。人民有祠堂,祭祀祖先。古時候禮節,祭禮是排在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對祭祀的處所是非常重視的,佛的道場就像廟宇一樣受人重視。但不叫廟,應稱寺院。世間天人阿修羅,都要供養這個場所,何況說法的人,何況經典所在之處呢!說一樁,就可聯想到其他的。「隨說此經」注意這個「隨」字,「隨」是隨緣,不限定的意思。如隨人、隨機、隨時、隨處、隨眾、隨文等。隨文不是要講全部的經文,比如脾氣不好的,給他講忍辱這段經文,名利看得很重的,給他講布施。這是教我們怎樣幫助眾生,知道受持演說功德,無量無邊。一定得諸佛如來冥冥中加持,龍天護法在旁邊保佑你,只要你真正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就是真正佛的弟子。

五七、讀經要依教奉行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讀誦」是念念不忘佛的教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供養佛菩薩像也是這個意思,不見佛菩薩像會忘掉了,所以供佛像。讀經書用意都在這裡,重要的是一定要依教奉行。

五八、第一希有之法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這是說明為什麼得福殊勝的理由。因為他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無住生心。

五九、經典的殊勝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經」不是單指金剛經,所有一切大乘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法所在之處。這個地方就有佛,有佛的教誨,就有佛的尊重弟子。因為佛的弟子,為大眾所尊重。小乘四果、大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都包括在內。這是說明經典的殊勝,在在處處,受人尊敬。

六十、請示經名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這是請示經名。經名是一部經的總綱領,掌握總綱領,才方便受持。「奉」是奉行,「持」是受持。在一般經典裡面,請示經名,都在經講完的時候,最後才把經名說出來。本經請示經名在這部經的當中,並不是在最後,這是什麼塬因?古德告訴我們,佛說金剛經到這個地方已經講圓滿了,所以在這個地方說出本經的經名。往後的經文,可以說是前面經文的補充說明。利根的人到此地,完全明白了。像六祖惠能大師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徹底明瞭了,後面就不需要再講了。可是中、下根性的人,還有疑惑,還不能透徹的明瞭,有補充說明的必要,所以尊者再一番的啟請,是跟前面連成一氣,並不是另一個開端,關於這點,江味農居士在講義裡頭有詳細的分析,可供參閱。

六一、曉諭經名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六二、指示奉行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六叄、說明緣由

所以者何。

「所以者何」就是為什麼?江味農居士竟將這句話分成一科,我們確實看不出來,要不是江居士透徹的分析,這四個字,我們一定會含煳籠統的念過去。

江居士他說,這句話是提醒我們的注意。這話說的很有道理,這句話裡面含有叄個意思,前面說過,我們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也就是要把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斷掉。要怎樣斷法?從那裡斷起?為什麼一定要斷?實在說,在前面都說清楚了;不斷不能見性,不斷性德不能現前,性德不能現前,我們的生活就不能自在。所以一定要斷,要斷得乾乾淨淨。「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都不能執著,不執著就是斷。

六四、離名字相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佛說: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如果你執著有個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又壞了,又著相了。金剛般若波羅蜜有沒有?有;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就斷不了。所以從那裡斷起?從不執著斷起,就是「應無所住」,從這個地方斷起。

六五、離言說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段開示,非常重要。現在許多人,執著在法相上,堅固的執著,這個對於修持,修持就是修清淨心,造成重大的妨礙。

佛「無所說」,你怎可執著?佛的說法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我們要懂這個意思,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佛既然無法可說,我們對佛法還有什麼爭執的呢?特別的是佛距離我們遠了,留下來的經典,經典在世界上有許多譯本,那一個本子正確呢?誰也不敢斷定。可是佛教給我們一個塬則,佛在滅度前,為我們說出「四依法」。他的用意,避免後人對於佛法起了爭論。所以佛說:

第一,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不能因人所說,而懷疑經典。現在的確有這個現象,認為某一個法師大德是他崇敬的對象,把佛菩薩經典都放在第二第叄,這是錯誤的。如果這個人把路子指錯了,我們豈不是冤枉啊!一定要以經典為依據,他所說的話,如果我們認為有問題,我們可以向他請教:他所說的有沒有經典做依據,如果沒有,可以不接受。這種態度,對於一個善知識是正當的,真正善知識,會接受的。不會認為你是忤逆,你是背叛的,這是一個做學生良好的態度。我過去在台中聽李老師(李炳南居士)他老人家講經,有一、二次疑惑,向他請教他所講的出自那部經論上,他告訴我們,經過查證無誤後,才能相信他。

第二,依義不依語:語言隨便怎么說沒關係,只要意思一樣,就可以了。因為經典傳到中國來,歷代有很多不同的人翻譯,翻譯的當然不一樣。但是翻譯的文字不一樣,意思一樣就行了,就不要起爭論。像無量壽經會集本,爭論就很多。第一次會集是宋朝王龍舒居士,會集的不夠圓滿,裡面真的是有問題,可是古來的大德還把它收錄藏經,收錄藏經就是承認它的價值。王龍舒居士的本子問題在那裡?因為它是會集,而非翻譯。翻譯自己喜歡怎么講法就怎么講法,喜歡用什麼文字就用什麼文字。會集是依靠整理別人的本子,一定要忠於別人的譯本,不可把人家的字更動。王龍舒的本子確實把人家的文字改了,改得很好,改得使我們更容易懂,意思還是一樣。為什麼後人反對?王龍舒改得沒有問題,怕開這個例子。誤認為王龍舒可以改,我也可以改,你也可以改,大家都可以改,到後來這部經改得面目全非,就不能讀了,所以要忠於塬本。以後魏源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也有這個毛病,他會集的比王龍舒的好,但是取捨不太妥當,有些非常重要的經文漏掉了。所以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第叄次會集,避免前面的過失。可是一般人成見很深,認為讀經最好讀原文,不得已讀譯本,會集本古人有批評,所以反對。這些爭論,都把世尊四依法忘了—依義不依語。

第叄、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了生死、出叄界的是了義。如果只能得人天福報的,則是「不了義」。現在有人學佛,甚至有人勸人學佛,專求人天福報。這一生做人,來生還要做人。做個更有福報的人,這在經上說是不了義。不要說做人,來生去做大梵天王,也是不了義。佛教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經中是教人一生一定要作佛,作佛很難,金剛經是了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做得到嗎?雖然是了義,我們做不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念佛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煺成佛,所以淨土經典,是了義當中的了義,古人講究竟圓滿的了義。我們自己的目標求生極樂世界,我們勸別人也是求生西方淨土,這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第四、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凡夫感情很重,依理智才能辨別真假,不能感情用事。佛法是教我們破迷開悟,但是我們看到很多學佛的人,他顛倒,他不但不開悟,竟然迷信。愈迷愈深,迷戀一個法師、迷戀一個道場,真可憐啊!大錯特錯了,這都是情識在作祟。違背了四依法的依智不依識,違背四依法,絕對不是佛弟子。

讀這節經文,與四依法合起來看,就很清楚、很明白—佛無有法可說啊!我們還執著什麼呢?

六六、不著境界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叄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這一段是講不壞假名,也就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世間相與佛法沒有妨礙,妨礙在妄想、在執著。離一切相,不是離境界相,是離心裡面執著的相。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多不多呢?當然多。

六七、不著微細相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這句話意思很深,現在有很多科學家、物理學家發現這個事實,跟經裡面講的,一模一樣。「微塵」是現象,也就是物質,物質的現象。「非微塵」就把物質的現象否定了,確實沒有微塵的存在。眾生看錯了,誤會了,以為有這些東西存在。眾生以為有,佛隨順眾生說有。佛說法的大塬則依「二諦」說法,二諦是「真諦」、「俗諦」。「俗諦」是隨順眾生,你們肯定的,佛也同意,暫時同意。「真諦」是佛的境界、佛的看法,那是講事實真相,真相說出來,你未必同意,你未必會承認。你不能接受,佛就不說。現在有些科學家知道,所有物質現象,只是波動的現象,如電波、光波。在佛法講是心動的現象、震動的現象,確確實實,沒有物質存在。所以相有是假有,體是真的。「是名微塵」指從相上講是假有。「非微塵」是從性上講的、從體上講的。在這一段註解裡面,引用楞嚴經所說的,經文雖然不長,說得相當透徹,說明這世界一切萬物的來源。這是教我們不著微細相。

六八、不著廣大相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這是說不著廣大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小是對立的,相對的。我們懂得大小不執著了,就是所有一切相對的,都不可執著。真妄是相對的、邪正是相對的、是非是相對的、善惡是相對的,我們生活在相對的境界中,所有一切相對捨棄了,就入一真法界了。十法界是相對的,必須要瞭解真相。佛說這些,無非教我們身心世界統統都放下,恢復自己真正的清淨心。

六九、不著身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叄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叄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叄十二相。

這是佛為我們現身說法,我們常說我們這個身是假的,那佛身應該是真的了?假的身不可執著,我、人、眾生、壽者要離。那佛的身是真身,一真法界,那就是真常的了,可不可以執著?也不可以執著。「叄十二相」是佛的應化身,釋迦牟尼佛過去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的身相就是這個樣子,這個身相世間眾生可以接受。如果佛再要現很大的身,我們不能接受。我們看到一定以為那是神仙妖怪,不敢接近。經上講佛丈六金身,丈六我們聽了以為很高,其實佛的個子高,但高不了很多。因為度量衡的關係,古代的尺和我們現在的不一樣。弘一大師做過考證,他考據周朝那個時候一尺,只有我們現在五寸多一點。那個時候一丈,只有現在五尺多。一丈六隻有現在八尺多,所以丈六是指那個時候的尺寸。這是說明佛度化眾生,一定要現同類身。同類身相裡面,大家認為那一種相是貴相,那一種相是好相,佛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認為耳朵長一點是貴相,他耳朵就現長一些。頭髮裡面有肉髻是好相,他頭上就現肉髻的相。隨眾生心,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所以身體也是接引眾生的工具,也是教化眾生的工具。佛現這些身相,並不執著身相,是隨眾生心而現,自己根本沒有一絲毫的意思在其中。這就是說自身、外境都不可執著,才能真正做到離四相,才真正破妄想、分別、執著。

七十、恆河沙身命布施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這次較量受持為人演說的福報,比前面的更殊勝。前面的布施是外財、是七寶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要比起自己身體,身體當然可貴,內財(身體)比外財殊勝。這裡講「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這是事實。以釋迦牟尼佛做例子,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布施身命的事情,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像割肉餵鷹、捨身飼虎,那是菩薩做的,我們一般人做不到。菩薩絕對不貪愛身命,他捨掉後,又馬上受身。我們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堅固執著這個身體是我,不肯捨棄。菩薩看這個身體是什麼呢?身是我所,好像衣服一樣。我們捨件衣服很簡單,看到別人沒衣服穿,可以脫下來贈送。佛捨身飼虎就是這樣,身不是我,像衣服一樣。我們在六道無始劫以來,捨身受身不曉得多少次的身命,無量無邊,何必把這個身體看得這么重呢?

能捨身,往生就太容易了。念佛人不能往生,塬因在那裡?是捨不得這個身啊!死了之後,到鬼道去當守屍鬼,他那個屍體在那邊,他認為那個屍體是他自己,捨不得離開,所以他當守屍鬼,這是很錯誤的觀念。佛在此地現身說法,告訴我們,身是屬於我所,不是我,是我所有的。

佛經裡面說根有二種,一種叫浮塵根,另一種叫勝義根。「浮塵根」就是肉體。「勝義根」還是屬於色法,但是與我們這個粗顯的色法不一樣。現在有人說:佛經裡面的勝義根,大概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實際上這種說法,說不通。神經系統還是浮塵根。勝義根是可以離開身體的,神經不能離開身體。很明顯的例子,我們都有做夢的經驗,做夢的時候,可以遠遊,身體卻沒有去,神經也沒有去。有定功的人,現在說有特異功能的人,你在做夢時,他能看到,看到你到那裡去了,你夢到台灣,你到台灣去了,你的身體還躺在床上,你的神經並沒有離開你的身體。所以說神經是勝義根,絕對講不通。現在西藏密宗有些人講叫做靈光體,可以離開肉體,到處去旅遊。靈光體的確很像經上講的勝義根,這個很輕,可以遠遊。所以做夢,有些是真的,但是那個人要很愉快,很輕鬆,靈光體才會離開身體。煩惱重的人,靈光體跟肉體結合在一起,沒法離開。一般修行人,比較上容易,這就是說明,我們這個浮塵根不重要。佛門裡面常說「借假修真」,「假」就是我們的身體,利用這個假的身體修真性,要修明心見性,要修西方淨土,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七一、法布施勝過身命布施福德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個福德勝過前面所講恆沙身命布施,這比前面功夫又進了一步了。註解記載:

不知持說此經,金剛智便無從開。雖多劫捨身命布施,而仍未能脫生死輪迴,依然是苦惱凡夫也。

「金剛智」就是實相般若,是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前面已說過。你要是不知道受持金剛般若,不曉得宣揚為他人說金剛般若,自性裡本具的般若智慧就不能現前,不能現前就不能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恆沙身命布施,比不上受持金剛經,或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的福報。恆沙身命布施的福報再大,也不過是人天有漏之福。不能了生死、出輪迴。

我在前面講過,大家發心學佛,為的是「永脫輪迴,圓成佛道。」這個目標是正確的。不出六道,不管你修得怎樣好,都不能算是成就。在六道固然你能夠去享天福,但阿鼻地獄你也有分,你不可能生生世世永遠享福,沒有這個道理啊!享福的人,沒有不造業的,福報愈大的人,愈是容易造極重的罪業。造作罪業要承擔果報的,不要說身體的造作,即使起心動念也都是造業。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起心動念,自然就會謹慎。起一個惡念,有個惡報在等著你。起一個善念,也有個善報在等著你。念頭裡面最好最殊勝的,無過於念佛,特別是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果報之殊勝,諸佛都讚嘆,世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為什麼不去想阿彌陀佛?

七二、須菩提深解義趣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須菩提尊者,聽佛說法,心開意解,也就是尊者聽法開悟了。這段裡面要緊的是「深解義趣」,與前面世尊教的「諦聽」相應。若非諦聽怎能深解?深解之後,深受感動,「涕淚悲泣」悲的是什麼?第一是尊者他無量劫的生死輪迴,今天才把修行的綱領找到了,有永脫輪迴、圓成佛道的希望了,感動得流淚。第二個意思是再看看許多迷惑的眾生,還是迷惑顛倒,還要繼續不斷的去搞生死輪迴,悲憫之心,油然而生。所以涕淚悲泣,含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在其中。

七叄、須菩提慶幸得聞此經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這段是讚經,也是尊者自己慶幸,能夠聽到佛說這樣希有甚深的經典,能這樣簡單扼要的,把修行證果的方法說出來。我們只要在這部經裡抓住一、二句,認真去做,就得利益。全經不明瞭沒關係,只要一、二句,能幫助我們念佛達到清淨心,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向阿彌陀佛請教,我相信經阿彌陀佛幾句話開示,必然全部明白。古人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我們要有這個信心。

七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這段註解一開端,就為我們說明清淨即是無相。換句話說,心地必須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清淨心才能現前。無論是世法或者佛法,只要有絲毫憂慮牽掛,心就不清淨。修行人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儘量的放下。當然我們現在還是凡夫,牽腸掛肚的事情很多,怎樣修呢?先把不必要的放下,逐漸做到徹底放下,功德就圓滿了,就像經上所講的「則生實相」。「實相」就是實相般若,也是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是佛果上所證得的。由此可知,證實相、證大菩提,關鍵就在信心清淨。證得無上菩提,這個人成究竟圓滿佛,他的成就當然是「第一希有功德」,沒有比這更殊勝的。

七五、說明實相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這是解釋實相,什麼是實相?千萬不要誤會,又去分別執著有一個實相,有一個實相可以證得,這樣心能清淨嗎?實相究竟有沒有?有,不能執著。事上確實有,心裡面絲毫不可執著。只要一起念頭分別執著,早就不是實相了,佛與大菩薩所證得的,我們就沒分了。自己究竟怎樣證得實相?就是自己自性裡面本具的實相般若現前,還是要「信心清淨」。由此可知,世尊在這部經裡面自始至終,都在勸我們離相、勸我們要無住。這一段註解很長,請看:

(一)佛說法是為破眾生執著

當知佛之說法,塬為破眾生之執。因偏私故執,因執而愈偏私。眾生所以造業受苦,輪迴不已,生死不休,全由於此。而世間所以多煩惱、多鬥爭,乃至殺人盈城、殺人盈野,亦莫不由此。故世尊出世救苦,首須破此。

「當知佛之說法,塬為破眾生之執。」前面說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而且是無有法可說。眾生有執著,佛用一個巧妙的方法,破他的執著而已。為什麼會有執著呢?「因偏私故執,因執而愈偏私。」起心動念,無不自私自利,這個觀念是無明,這種做法是煩惱。也就是經上講的妄想、執著。「眾生所以造業受苦,輪迴不已,生死不休,全由於此。」為什麼會有輪迴?為什麼會有生死?又為何有冤冤相報?日子過得這么苦,其根源就是偏私執著。現代傳播事業發達,我們可以從電視上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錄片,現在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殘酷的戰爭,也可以從電視,以及廣播中看到、聽到。這種殘酷的事實,其起源也在此。世尊出世,救苦救難,要從根本救起,根本就是破我執,怎樣破呢?要讓眾生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就是實相,真相明白了,自然不再執著了、不再偏私了,問題才得到真正的解決。

(二)不覺念起‧而有無明

起信論云:「因不知一法界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遂成眾生。」一法界者,一真法界也。十法界萬象森羅,而真如則是一也。即一切同體之意。

佛在大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古大德告訴我們:我們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那有不成佛的道理?本來是佛,現在卻不念佛了,不念佛念什麼?念貪瞋痴。貪瞋痴是餓鬼、地獄、畜生。不念佛去念貪瞋痴,將來果報現前的是餓鬼、地獄、畜生。這是錯誤的,這就是「不覺念起,而有無明」。「一法界」就是如來果地上的法界,也是一真法界。「十法界萬象森羅,而真如則是一也。即一切同體之意。」我們對這個事實真相,毫無所知,不知道是同體,除佛之外,沒有人知道事實真相,也沒有人說出這個事實真相。

(叄)一切法的實相是同體同時

若知得一切法之真實狀況,莫不空有同時。則上自十方諸佛,下至一切眾生,以及山河大地,情與無情,莫不皆以淨心為體。淨心之實相,本是空有同時,謂之一真法界,諸法一如。

「有」是事有、相有。「空」是理空、體空。般若心經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有、就是現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是一,不是二,這是事實真相。下面有個簡單的表解:

(表略)

「同體」、「同時」,這是「實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同體。譬如「金」與「器」,我們用來比喻,「金」是能現之體,「器」是所現之相。所現的相,可以說無量無邊,能現的體,只有一個,是唯一的。體與相是同時的,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離開金沒有器,離開器沒有金。「一為無量」的「一」就是指的金、指的體。「無量」是相狀,一個體可以變無量無邊的相狀。「無量即一」,「無量」是相,器的量(相)再多,都是金做的,所以無量即一。一就是能現相的清淨心,無量是清淨心所現的一真法界、十法界。無量、一真法界、十法界,都是一個清淨心變現出來的,這是事實真相。清淨心所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諸法一如。可見得一真法界、十法界、六道,也是不一不異,也是同體同時。

須知一切法皆由心現。一切實者,一切法儼然在望。此語是破「執無」。一切非實者,一切法當體即空。此語乃破「執有」,若知空有同時,可見空有俱不可說,何所用其分別哉。

這是說明迷是怎么迷的,悟是怎么悟的,佛是怎樣開導眾生的。

七六、須菩提信解受持本經不難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須菩提在這一會上,顯示出深解義趣,受益非淺,所以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七七、第一希有的人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當來之世」是將來。「後五百歲」是指釋迦牟尼佛滅度後,第五個五百年。依中國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周昭王年代,圓寂在周穆王年間,依這個年代計算,到今年(西元一九九五年)是叄千零二十二年,比外國人的算法二千五百多年,大概相差五百多年。照中國的算法,我們現在距離佛滅度,已經是第七個五百年的開端,去佛遠之遠矣。這個時候眾生遇到金剛經,能夠相信、能夠理解、又能受持,真是希有,比須菩提尊者要難得多啊!須菩提尊者與釋迦牟尼佛同一個時代不難,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環境、修行環境這樣惡劣,能夠信解受持,實在不容易。世尊前面說過。末法時期能夠受持大乘經典,能夠念佛求生淨土,都是善根非常深厚之人,不是凡夫。

七八、說明為什麼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這是說明為什麼「第一希有」。受持金剛般若、受持大乘法門,一定要離四相。記住佛在前面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把所有學大乘的都包括其中,我們在這部經讀到的,不但是菩薩有四相不是菩薩,有四相小乘也不是。須陀洹、斯陀含他們都不著相。學佛無論大乘小乘,假如沒有離四相,可說還沒入門。小乘初果才入門,大乘初信位菩薩才入門。入門就是要離四相,入門才是第一希有。

七九、相有體空‧了不可得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前面那一段,四相都離了,不著有,這一段不著空。前面那一段,實際上就是「應無所住」,這一段則是「而生其心」。這也顯示出空有同時,我們要從這地方去體會—相雖然有,體是空的。所以相(現象)確確實實,了不可得。如果我們細心去觀察,深深去體會,所有一切現象,皆不可得。現象剎那剎那生滅不住,人從生到老到死,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一月比一月老、一天比一天老,是剎那剎那在變化。我們這堂課上完後,一個半鐘點過去了。一個半鐘點之前的我,和一個半鐘點之後的我,不是一個同一的我。我們幾個人能體會到?若是真能體會到,你還有什麼好分別、執著的呢?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一切法剎那不住,相有體空,相絕對不可得。不可得起妄想,以為有可得,就苦不堪言。苦是自找的,是不瞭解事實真相,所以說「相即是非相」。

八十、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這句話非常重要,如果有人問:佛與凡夫差別在那裡?可以這句經文作答覆。凡夫著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諸佛」的「諸」,不是指很多很多,是指大乘圓教初住以上,一直到如來果地,一共四十二個位次而言。圓教菩薩明心見性,這也就是離一切諸相,要離相當的程度才見性。小乘須陀洹也離諸相,離得淺還未見性。四果阿羅漢、權教菩薩、圓教十信位菩薩、別教叄賢菩薩,都沒見性,也就是都是離相,功夫還不夠。離相高等的功夫,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

淨土宗念佛,念佛的功夫,也是叄個階段。最初的叫「功夫成片」,有相當功夫,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所以往生不難。初級的功夫能往生,這是其他法門沒有的,功夫成片老實講比小乘須陀洹還不如,想證須陀洹果證不到。但是這一點功夫,就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能往生淨土。念佛功夫更深,就到「一心不亂」了。一心分「事一心」與「理一心」,「事一心」的功夫可以跟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們比了。事一心是得定、得念佛叄昧,往生當然自在,生方便有餘土,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功夫再高到「理一心」,那就入了一切諸佛之流,成法身大士,生實報莊嚴土。念佛法門從下下品到上上品,方法就是信、願、持名。同一個方法裡面功夫淺深不同,往生的品位也不一樣。

八一、佛同意須菩提的說法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須菩提尊者前面所說的話,佛在這裡給他印證「如是如是」。須菩提前面說「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佛在這裡補充:如果有人聽到這部經他「不驚不怖不畏」,那就很難得。世尊補充這幾句,我們聽了不驚、不怖、不畏。世尊在此讚嘆「甚為希有」,是讚嘆我們,我們個個有分。由此可知,菩薩與佛說的不一樣,須菩提是菩薩,佛比他講得圓滿,菩薩說的我們沒有分,佛一說我們個個有分。「不驚」是相信。「不怖」是多少也懂一點。「不畏」是我們也能夠修,高深的功夫不敢說,但是粗淺的功夫,總還是有機會。這樣的功夫,想要了生死、出叄界,當然很難。但是要用它來幫助念佛,那的確相當得力,這使我們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可見金剛經對我們也有用處,我們沒有白念啊!

八二、第一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佛經裡面,古大德著述之中,「觀行」兩個字用得很多,我們要瞭解其涵義。「觀」是觀念,「行」是行為。如何把我們錯誤觀念,糾正過來,如何把我們錯誤的行為,改正過來,這叫觀行。先從般若說起:

(一)本來無一物

「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為到彼岸,實際上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意思。那一個法是究竟圓滿的?是般若。金剛經上有的時候講「如來」,有的時候講「佛」。這兩個名詞所表示的意思不相同。說「佛」是從事相上說,說「如來」是從性體上說。「如來說」就是真如本性上說,本性上那有第一波羅蜜這個名字?絕對沒有。前面講「信心清淨」,有一個名就不清淨了。六祖所謂「本來無一物」,名也是一物,念也是一物。沒有名相,也沒有念頭啊!「是名第一波羅蜜」這是從相上講有,從作用上講,確實有。

(二)解釋六波羅蜜

菩薩修學的綱領有六門,叫六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這些都不是第一,第一是末後的般若波羅蜜。因為前面五種假如沒有般若智慧,就不能稱為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而沒有般若智慧,就變成世間福報。這五種是事,般若是理,是用心,就是我們常講的高度的智慧。如果有高度智慧在其中,那布施就變成波羅蜜,布施功德就圓滿了。如果沒有智慧在其中,如世尊在本經前面所舉大梵天王,以叄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算波羅蜜。波羅蜜是究竟圓滿,叄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算圓滿。怎樣才算圓滿?要曉得布施度,度什麼?度慳貪。貪心斷掉了,慳吝的心沒有了,布施波羅蜜才算圓滿。持戒是度惡業的,心裡面確確實實一個惡念都不生了,持戒波羅蜜就圓滿了。由此可知,大梵天王以叄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他貪心未斷,功德就不圓滿。忍辱是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所以前面五種事相上的修行,裡面有了般若波羅蜜,它才真正起作用,才能把五種病根拔除掉。

八叄、火燒功德林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菩薩行門的總綱領,所謂「行門」也就是生活的塬則,說一個生活,就把起居、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包含在其中。生活行為雖然很多,總不外乎這六條(度)綱領。所以說這六條,就包括圓滿的菩薩行。佛在五種事相上修行的綱領裡面,單單舉出忍辱這條來說,含意很深。佛法常說布施是修福種福,福德能否保全,要靠忍辱。若無忍辱,往往不能保全。也可以說我們生生世世修行,不能成就,容易為內障外緣所障礙,真正的因素是自己不能忍,伏不住瞋恚的煩惱。瞋恚如火,「火燒功德林」,所修學的功德,如果沒法忍,一發脾氣,一動瞋恚心,功德就消失掉了。因此佛在此地特別提出忍辱,希望我們從這條裡面,能舉一反叄。經文很容易看得出來,「忍辱波羅蜜」是從相上講,「非忍辱波羅蜜」是從性上說的。諸位請看註解:

「般若」,理也,智也。觀門也。諸度,事也,境也。行門也。理事從來不離,觀行要當並進,智境尤須雙冥也。

梵語「羼提」,義為「安忍」,又名「忍辱」。安忍是總名,忍辱是別名。總為安忍順受也。

古代的中國人,對於辱是不能接受的,所謂「士可殺,不可辱」。讀書明理的人,殺頭可以沒關係,侮辱則無法接受。於是翻譯經典的人,把羼提就翻成忍辱。這種翻譯是專門對中國人說的。辱都能忍,就沒有一樣不能忍的,是取這個意思,真正的意思是安忍順受。學佛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無論遇到什麼境緣,「境」是講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都要能忍。都要求一個心安,安而後定,定而後才生智慧。中國人常講平安,心平等,才會安定。由此可知,順境裡面不生歡喜心,逆境裡面沒有瞋恚心。在一切境界裡修平等心、修安定心,這是真正修行,所以忍非常重要。

同樣道理,事上有安忍,理上清淨平等,順逆一如,佛為我們說出這樁修行成敗的關鍵,接著世尊又為我們舉個例子,這是他因地修行的事例:

八四、佛與歌利王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這樁事情的發生,就在本劫,劫講的是時間,這一劫叫賢劫,佛告訴我們,這一劫有一千尊佛出現於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世尊過去出現在住劫中之第九減劫時,他行菩薩道,遇到歌利王,歌利梵語,翻成中文為暴君,是瞋恨心極重之人。菩薩(指世尊)在深山修行,遇到歌利王帶領人馬宮女上山打獵,生起瞋恚心,將他凌遲處死,歌利王問菩薩:你修什麼?菩薩答稱:修忍辱。歌利王說:好,我試試看,看你能不能忍,所以割截身體,這樁事在江味農的講義第叄卷,說得很詳細,可供參閱,我們就把它省略過去。

菩薩能忍,為什麼?因菩薩離四相,無我無人,割截身體無所謂,身體不是自己的。前面說過,佛菩薩明瞭身是我所,不是我。沒有我執了,身體如何割截,也無動於衷。反過來說,如果有絲毫執著這身是我,就有痛苦,一定會生瞋恚心。由此可知,破我執、破四相,需要真正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看破,才能明瞭世出世間法的真相。看破才能放下,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恢復到信心清淨,這就是為什麼一再說明般若波羅蜜的重要性,也可說佛法自始至終,我們求的就是真實的智慧。

八五、忍辱仙人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仙人」不是指神仙,是指的修行人。古時候翻經,佛翻作仙人,菩薩也翻作仙人,這部經是早期翻譯的,所以此地仙人是指的菩薩。修忍辱行的菩薩,他在五百世這么長的時間,專修忍辱,所以他成佛證果時間提前了。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成佛,應在彌勒菩薩之後,結果他提前成佛,提前的塬因,是他特別精進,尤其在忍辱這方面。註解裡面謂「世尊往昔行菩薩道時,布施身命,不可數計,豈止五百世」。布施身命,沒有忍辱的功夫是做不到的。身命都可布施,何況其餘的。顯示出他在一切境緣當中,安忍順受。所以說觀門裡面般若最重要,行門裡面捨、忍最重要。佛在這部經,在行門裡面布施、忍辱確實講得很多。持戒、精進、禪定講得少,像這些地方,我們應該特別加以留意。

八六、離一切相‧發菩提心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

八七、應生無所住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前面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是從果上說。離一切相,修六度萬行,是從菩薩因地上說。這段經文,結歸到離一切相,發大菩提心,這是從根本上說的。須菩提尊者在本經一開端,啟請的第一句話「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世尊到這個地方,才答覆這一句。由此可知,從根本上要離相,修因要離相,證果上也要離相,徹始徹終,離相而已。離相就是不住,也是應無所住。

相怎么離法?「不應住色生心……」是答覆,「色」是色相,眼所見的一切,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不是說那些色相,不要它、躲開它,色相是斷不掉的。為什麼?因色相是真性所現的相分。前面說過「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相要沒有了,那性也沒有了。要緊的是心裡面不能著,心裡面要是執著,那就大錯了。所以「不應住」是講心裡面,不應該牽掛,不應該把它放在心上。「聲香味觸法」,這是把所有的塵境都包括了,一切物質環境,一切人事、所有一切現象,都不可以放在心上。心是清淨的、空寂的。心要空,空就靈,所謂靈就是本經所說的實相般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心要到空,這個作用才能現前,智慧德能才會生出來,就像前面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所以不應住。「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心」就是前面講的「應無所住」。這樣的句子,在金剛經裡重複好幾遍,凡是重複多遍的,都是非常重要,世尊是怕我們忘記,一再提醒我們,要這樣用功,要這樣修行。下面經文從反面說:

八八、有住就不是住在一真法界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有住」就有一物,有一物就有無明,就有妄想、分別、執著。因有住就有十法界,就有六道。若無住則十法界、六道就沒有了,所顯現的是一真法界。修學大乘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出叄界。成就聲聞、緣覺、菩薩,是學佛的小果、小目標。大目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換句話說十法界也不能住,要再捨,再放下,誠如本經前面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也捨,而後一真法界就現前了。古德常以蓮花表法,「蓮」表清淨心,出污泥而不染。它的根長在污泥之中,把污泥比喻六道。它的莖是在水裡,花在水的上面,水比喻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水比污泥清淨,花開在水的上面,不但離開污泥,也離開清水,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叫一真法界。

這句經文含意深廣,「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說你不是住在一真法界。如果你不捨聲聞、緣覺、菩薩、佛果,你就不住在一真法界。如果你不捨人天福報,一定住六道輪迴。這是很深很大的警惕。我們為什麼離不開六道輪迴?六道裡面的名、利、權、位,沒能夠離開。大家在六道裡爭名、爭利、爭權、爭位,搞這些東西。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這樣的心理,統統具足。稍為淡薄一點生天了,愈是執著重的,愈往下墜落,所以要捨。世出世間的法相,絲毫住不得。

八九、不應住色布施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六度萬行是菩薩所修的,也就是菩薩行、菩薩的生活。菩薩與凡夫不同之處,凡夫住色布施,凡夫學佛,也修六度,但心有所住。菩薩則心無所住。

九十、一切不住‧但行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佛要我們學他—一切不住,但行布施。不住就是不執著,不執著就能破四相。捨己為人是破我執最巧妙的方法,因為我們自無量劫來,念念都為自己,起心動念都是為我,這個執著很難破,理上明白了,事上除不掉,如何讓理與事圓融呢?必須在事上斷念,斷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為眾生服務,捨己為人。不但破我執,與眾生結法緣,而且修無量無邊的福德,所以利益福德,不可思量。

九一、諸相與眾生都是同體的性所變現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一切眾生」是指十法界,包括諸佛如來。如果沒有「一切諸相」,則一切眾生裡面就包含一切諸相。因為經文說了諸相,又說了眾生,所以我們把它分開來講。「眾生」是動物,是有情的眾生。「諸相」是物質,是無情的眾生。因諸相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眾生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現的生相。動物、植物、礦物都是眾生。無論是有情的眾生,或者是無情的諸相,註解裡面講「皆是同體之性所現」,這是事實真相。如果對這句話,還很難體會,就要從比喻當中去思考。大家都知道夢是我們自心變現出來的,夢裡面確實有一切眾生,也有一切諸相;夢裡有山河大地,也有很多人,很多事,全是一個心變現的,同體的。夢的時間短,醒來之後,覺悟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沒錯,我們眼前這個世界,山河大地,一切眾生,就跟做夢沒有兩樣啊!夢境現代人稱為下意識的作用,眼前這個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心所現的,確確實實是同體。能現的體是真的,永恆的存在。所現的相,則是短暫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每天都做夢,從來沒做過同樣的夢。由此可知,夢境剎那剎那在變化,所以相是無常的,能變的心性是真常。能變的心性,沒有相。沒有相能現相,沒有相是真常的,所現的相是無常的。佛為什麼要這么說?是要讓你明白事實真相,空、有兩邊就不著了。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日子就好過了,就自在快樂了。

九二、佛說無虛‧真實可信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說這些話,其目的是要我們相信他所說的。真正相信的人有福了,不肯相信就非常可惜,大好機緣,當面錯過。諸佛菩薩為眾生宣說正法,無不如是。「真」是不假,佛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實」是不虛。「如」是完全與事實真相相符,事實真相是怎么,佛就怎么說。事實真相是佛親見的,不是推想的。佛法上稱為「現量境界」,是現前看到的,不是從理論推想的。數學推算的,可能會有錯誤。而佛對於十法界、六道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接觸到的,為我們說出,所以是真實如語。「誑語」是欺騙人,就是妄語。「異語」是兩種說法。以上五語之中,佛是以如語為主。因為「如」才真實,因為「如」才不欺騙眾生,因為「如」才沒有兩樣。

九叄、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如來所得法」的「得」,不是得到,如果有得就有失,又落到四相裡面。「所得」是佛他所見得、證得,見得與證得是同樣意思。「法」是指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法的體性、相狀、變化過程,這些法「無實無虛」。「無實」是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十法界依正莊嚴絕不是真實存在,都是無常,剎那剎那在變化。我們看到的,那是短暫的相續相。年歲長一點的人、閱歷深一點的人、頭腦冷靜的人,世間一切法,你仔細觀察,就跟佛說的一樣的。我們少年時期的玩伴,短的一、二年,長的十幾年,沒有了。無常啊!長大以後,踏入社會,我們的同事、朋友、長官、相處短的一、二年,長的十幾年,也沒有了。就像流水一樣,它不住啊!一切法的真相,就是這樣。所以相在面前,可受用,不可執著。現代人說:留念,不可以留念,沒得留念的,怎么留念?再過幾年,自己也沒有了,即使留在歷史裡,將來地球都要毀滅,世界都要毀滅,留到那裡去啊!一場空啊!處心積慮要在歷史上留名,歷史也無常,你留什麼?白費心機,還是妄想、執著。所以要知道事實真相—「無實」。

「無虛」是沒有虛假的,無虛是性。佛教我們要見性,見性就無虛,不見性則無實。六道、十法界無實,一真法界無虛。一真法界在那裡?華嚴經上所講的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的報土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報土是一真法界。十法界的相無常,一真法界的相真常。佛教我們要取的是取一真法界,要捨的不但捨六道,十法界都要捨掉。實在說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我們在這一生中能辦到嗎?幸虧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能幫助一切凡夫都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為一切諸佛所讚嘆,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

九四、住法布施的過失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這段經文是說明修行著相的過失。「如人入暗,則無所見。」這種現象實在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雖然讀經、探討經義,如法修行,可是我們對於宇宙人生,事理的真相,卻一無所知,一無所見。佛菩薩在事相上,跟我們一樣,他們穿衣吃飯,待人接物,我們也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為什麼佛菩薩能見到事實真相,而我們見不到?能見到的人,常生智慧。見不到的人,則常生煩惱。見不到的塬因,就是心有所住,不知道一切萬象的真相是無實無虛,這是修行不能證果的關鍵。

九五、不住法布施的功德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不住法」就是前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即「而生其心」。註解裡面說的很清楚—「若能『心不住法』(無實)。而又勤布施(無虛)」。這樣作法,才是真正莊嚴佛淨土。用什麼莊嚴佛淨土?用福慧;心不住法是慧,而能勤於布施是福,以福慧莊嚴佛淨土。這是修兩邊不住,福慧雙修又名定慧等持。「日光明照」是比喻叄寶加持,但是自己要兩邊不住。叄寶加持,那有不開悟的道理。由此可知,一個是著相,一個是不著相。心有所住是著相,心無所住是不著相。著相與不著相,利害差別太大;一個果報在六道輪迴,另一個則在一真法界。要講其真正塬因是在一念之間,一個著、一個不著。如同古人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念著與不著極其微細,但是功德果報,卻有天壤之別。

佛為我們說出這些事實真相,真正是苦口婆心。正因為眾生不明事實真相,所以產生誤會,由誤會變成堅固的執著,佛要幫助我們破執著。破執著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自己怎么肯回頭?怎么肯把這些分別、執著放下呢?一定要瞭解事實真相,真相搞清楚之後,才曉得非去掉執著不可。千經萬論,就說明這樁事。一切大乘經裡面說的瑣碎,說的詳細。金剛經說的簡單,說的扼要。由此可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是金剛經的註解,是細說。細說與略說,只是言語多少不一樣,文字多寡不同,但是義理沒有兩樣。我們要是真正體會到、真正領略到,對佛菩薩感恩之心,就油然而生了。

九六、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當來之世」是指將來,佛滅度之後,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當來之世就是指這一萬二千年。註解謂「『當來』,通指佛後,意在展轉弘揚此經,不令斷絕,利益無盡焉」。這是這一段經文的大意。「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這個「善」是善根,一定是善根深厚,也就是持戒修福。若不是善根深厚,就不知道持戒修福。而持戒修福,是以本經為第一。「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經文裡面雖然沒有「為人演說」,但卻包括在內,這種人一定得到佛的加持。「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這就是佛菩薩的加持。「加持」就是世俗人所說得到保佑的意思。這樣就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九七、晝夜六時以身布施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這一段再一次較量功德,較量功德愈來愈殊勝。前面講七寶布施,七寶是身外之物,是外財。此地講身命,是內財。前面又說恆河沙數的恆河沙數身命布施。這個地方倍倍相乘,一天叄次以恆河沙數身命布施。古印度將一晝夜分為六個時辰,白天分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晚上分為: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中國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地支做代表(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從午夜十一時起,每一時辰依次為兩小時)。現在我們用的是西洋的分法,把一晝夜分為二十四個時辰,我們稱為小時。所以古印度的一時是現在的四個小時。

出家人在那個時代,晚上睡眠的時間是中夜,是晚上十點鐘至翌日凌晨二點鐘起床,睡四小時。吃飯為日中一食,過最簡單的生活。最簡單的生活,就是最健康、最快樂的生活。少煩少惱,身心清淨。因為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在妄想、煩惱、雜念裡面。功夫愈高的人,心愈清淨,消耗就愈少。我們在經上看到阿羅漢,七天出來托一次缽,就是說七天才吃一餐。辟支佛定功比阿羅漢更深,半個月出來托一次缽,半個月才吃一餐。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還需要天天托缽、需要天天吃飯嗎?示同凡夫,那是示現的,表示跟凡夫一樣。如果釋迦牟尼佛示現一年才吃一餐飯,那誰還敢學佛?(笑聲)所以那些佛的弟子們,他們都具有菩薩果位或阿羅漢果位,他們也是示現天天托缽,用以接引眾生。

一天叄次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這種布施真是不可思議。而且不是布施一天二天。是「無量百千萬億劫」,所得的福德前面的布施比不上,差太遠了。

九八、信心不逆的福德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九九、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這是顯示出金剛般若功德不可思議。如果有個人,聽到這部經典「信心不逆」,只是這點,他的福報就已經超過前面布施的人。「信心不逆」是關鍵句子,註解稱「『不逆』,不違也。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發起一一如法行之之大心。是為『信心不逆』。即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簡單說就是非照這么做不可,不照這個法門做,就不可能有成就。這個法門是什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在念佛法門,應無所住—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而生其心—一向專念。無量壽經教我們一向專念,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教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應無所住,淨念相繼則是而生其心。一樁事情,說法不一樣。由此可知,真正念佛人應該知道,金剛經上所說的,全都在念佛之中,金剛經講塬理塬則,淨宗法門完全落實在生活修行上。

信心不逆的福報,已勝過前面的布施。「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書寫」就是流通佛法,中國古代印刷術不發達,金剛經是在東晉時鳩摩羅什翻譯的,那時經典的流通,完全要靠書寫。現在沒有書寫的必要,我們可以現代的科技大量印刷流通。

佛弟子一定要發心流通經本,我們假如沒有力量,可以隨喜。那個地方有印經的,我們參加,隨喜功德。如果有財力,應當自己單獨印一、二種流通,得大福報。此地休斯頓有一位嚴寬復老居士,他的福報是來自印經布施。早年他在香港常常印經布施,我初學佛時,還得到他送的經書。但不是他直接送的,是由別的法師轉送。我還有不少部的書,都是他全家印送的。有力量,我們自己單獨來做。沒力量,我們集合大家共同來做。這是續佛慧命、報佛恩、報眾生恩啊!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叄塗苦。」這是最具體報恩度苦的方法。所以印經是值得我們提倡的,印光法師一生只專做這一樁事情—印經布施。

「受持」前面已說過,受持是經典意思明瞭之後,要認真努力去做,要把它做到才叫受持。這部經主要意思,是教我們空、有兩邊都不住,我們在日常生活要做到。果然兩邊都不住了,那就是受持金剛般若。我們念佛人,真正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金剛般若就做到了。換言之,萬緣放下,一向專念,就是金剛般若圓圓滿滿的做到了。「讀誦」是不忘記,常常溫習,溫故而知新。「為人解說」前面說過:隨說、隨人、隨時、隨處、隨文。勸人家念阿彌陀佛,也是為人解說,這個功德更為殊勝。

一00、本經功德殊勝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是經」是指這部經,這部經確確實實「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經典如是,信心不逆,依教奉行的人,當然也如是。

一0一、如來宣講本經的對象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發大乘」是指決心要想做菩薩。「最上乘」是決心要想做佛。這一部經是為這種人說的,這種人在人群中並不多,學佛的人雖然很多,真正發這種心的人不多。唯有發這樣的心,才能續佛慧命,才能紹隆佛種。把佛法一代一代傳下去,並且發揚光大。這樣的人,就是荷擔如來家業,是諸佛如來的繼承人。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六祖惠能大師,他的發心跟我們一般人確實不一樣。為什麼他聽五祖為他講金剛經,還不到四分之一,(係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我們為什麼不能?我們聽金剛經從頭聽到尾,聽一百遍、一千遍,不會開悟。道理就在我們沒有「發大乘」,也沒有「發最上乘」。六祖他是「發最上乘」,他到黃梅去參見五祖,五祖問他來乾什麼?他說我來想做佛。他講的是真話,不是騙人的。金剛經是「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既然他想做佛,所以五祖就給他講金剛經,他想做佛,一聽這部經,當然就成佛了。我們聽金剛經無論聽多少遍,都不開悟,因為我們沒有發心做佛。心求的是人天福報,所以這部經怎么講,也不契機。如果真的發心做菩薩、發心做佛,這部經聽了就非常有受用。所以在中國六祖惠能大師是金剛經的當機者,就是對他講的。

一0二、荷擔如來‧弘法利生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荷擔」就是繼承諸佛如來弘法利生的事業,把佛的擔子接下,自己來挑。這是真正的佛弟子,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他的條件當然是自己要修行證果,這個擔子才擔得起來。所以一定要信心不逆,受持讀誦,然後才能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一段是叄寶加持,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則能續佛慧命,擔當如來家業。這是一個發大乘人、發最上乘人的事業。這節經文,表現在實際事相上,就能瞭解,這節經文是惠能大師一生所做的,六祖惠能大師所做的是用禪宗般若法門。我們今天跟著印光法師走,印光法師走的路子,可以說完全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相應。傳記裡面記載,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我們仔細觀察他一生的行持,很像大勢至菩薩。雖然他博通叄藏,可是他一生修持與別的法師不同,別的法師講經說法,著作等身。他一生只說過一次法,是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請他去弘法七天,最後一天是皈依,總共八天,印的有小冊子,他的文鈔是別人寫信向他請教,他的答覆匯集而成的。所以文鈔等於語錄一樣,他在續佛慧命上也做到了專精。我們在這裡看到「書寫」他在這方面特別專精。他將一生信徒對他的供養,全部都拿去印經布施,這就是書寫。他的書信都是「廣為人說」,每一封書信,都是懇切勸人念佛。他在末法時期為我們做了一個好樣子—一門深入。這是出家人的本分,出家人的典型模範,出家人一生修行真實的成就。與金剛經「信心不逆」、「無住生心」,完全相應。這是給我們學淨土的人,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們縱然涉獵群經,心態上應該學他。才不會把路子走錯,而迷失方向,才能有真實的成就。許許多多法師涉獵大經大論,最後都入了迷宮。叄藏十二部是迷宮,到裡面走不出來了,最後還搞六道輪迴,你說冤不冤枉,可不可惜!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喜歡經教,沒有關係,在行持上,一定要堅持,一門深入,要堅持「信心不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就沒關係。在一個相當的時候,往生前一、二年,萬緣放下。一心專念,絕對能成就。

一0叄、不能接受本經的人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這是從反面說,如果要是喜歡小乘法的,執著四見,四見與前面說的四相,文字有了差別,著相來得粗,著見比較上微細。小乘聖者雖離四相,可是還有四見存在,可知見比相要微細。雖然能離四相,無論是大乘或者小乘,本經前面說過「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就是離相,就是無住生心。從初發心到如來果地,都用這種方法。雖然用同樣的方法,但是功夫有淺深不同,功夫淺的證小果,功夫深的則入大乘菩薩果位。功夫淺者,雖然離四相,但是四見仍在。功夫深者,四相、四見都斷了。所以見是根,有這種執著,對於佛所說這部殊勝大乘經典,就很難接受,聽受讀誦都非常困難。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小乘學者,他們修得也不錯,但是排斥大乘。有一些堅固執著的,他們否定大乘佛法,所謂「大乘非佛說」。中國、韓國、日本都是大乘佛法的國家。大乘出家人的戒律,南洋像泰國、錫蘭他們都不承認。有這樣嚴重的成見,這類大乘法,他當然不願接受。這個現象,我們讀金剛經,可見得世尊在世的時候,就把末法時期這種狀況,都給我們說清楚了,我們今天見到了,想想佛在金剛經所說的,就不足為奇了。註解:

此經前後所明,祇是一意。不過前半亦淺亦深,後半有深無淺。

┌見分—能見相(轉相)—本經後半部約心明無住

自證分┤

└相分—所顯相(境界相)—本經前半部約境明無住

這是說明此經後半部比前半部深。

相宗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講自證分、見分、相分、證自證分。「自證分」是真如本性,本體。見、相二分是它的作用。「見分」以現代的說法是精神部分,「相分」為物質的部分。見分是能見相(轉相)。相分是所顯相(境界相)。本經後半部約心明無住,本經前半部約境明無住。所以前半部講離四相,後半部講離四見。小乘離相沒離見,因此不能見性。大乘法不但要離相,見也不能有。前面說過,成佛不著成佛之相,成菩薩不著成菩薩之相。要明瞭,要學習,才能真正恢復心地的清淨。

一0四、本經所在場所龍天擁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這段是顯示金剛經的殊勝。「在在處處,若有此經。」是指這部經典、這個法門弘揚的處所。無論是在佛的當代,或者佛滅度之後,前面說過「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這個地方比前面意思更深,經裡面透露出來,這種經法是叄寶的命脈所關。學佛目標就是要成佛,最低的成就,是要了生死、出叄界。不能出離六道輪迴,都不能算成就。所以佛法有所謂叄乘賢人,是指聲聞、緣覺、菩薩而言,這些不是凡夫。五乘裡邊人天,依舊是凡夫。說人天小果是說好聽的,那有果報?人天果是假的,不是真的。福享盡了,還是要墮落。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弘揚經典之處,有處所必有弘揚的人,必定有佛像,一定是叄寶具足,這是「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一定供養的。「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是表示敬意。世間人迷惑無知,不知叄寶的珍貴。天人知道,世尊當年出現在世間,世間人不知道佛出世,一定要淨居天人,即在四禪五不還天修行的聖人,他們化身到世間來請法,佛才住世。否則,佛一出現就走了。淨居天人悲愍眾生,代眾生請法。以後逐漸形成僧團,諸佛菩薩都來擁護,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觀察,就曉得經中所言非虛,知道經典之殊勝,因緣的可貴,所謂「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個說法是真實的,絕不過分。我們要能夠緊緊抓住這個機緣,這一生必定有成就。

一0五、受持讀誦本經為人輕賤的塬因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這要不是佛金口所說,我們怎么可能知道這樁事情。今天在世間,學佛的人,可以說受盡了折磨,受盡了污辱。我們要曉得,不是佛法不靈,而是自己業障太重,即使在弘法上,弘法也有障礙,也有折磨,這才曉得自己罪業多重。如果不學佛,如果不認真努力修持,我們的罪業必定感得地獄的果報。這些輕賤我們的、障礙我們的、侮辱我們的,替我們消了業障。我們對於這些人,絕對不可輕慢,不可抱怨。果然覺悟了,還感激他們為我們消業障。

佛法能不能順利流通,是眾生的福報。我們自己只要有這個心,那就圓滿功德。我們是盡心盡力,緣不足,緣有障礙,這是眾生沒福。我們冷靜觀察這個世間,也真正看出眾生無福,不要看到到處佛法很興盛,假的多,真的少啊!假的佛法非常興旺,真正修佛道場,沒幾個人上門,這顯示出眾生沒福。

在這種環境裡,我們不能幫助別人,一定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如果會了,就不難。無論什麼環境,無論什麼時節因緣,都能成就無上道。我們看到近代往生的例子,順境的少,逆境的反而多,可見一切障緣,無法障礙真正修持的人。

一0六、滅罪得福

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這段經文裡面,我們特別要注重「當得」,這二個字,無異世尊為我們授記。這段經文是緊接著前面,教我們忍辱。世尊自己舉例子,在過去生中,證八地菩薩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他能離四相,不生瞋恚。又告訴我們,他行菩薩道在五百世以前作忍辱仙人,由此可知忍辱功德不可思議。學佛不能忍,就不能成就。再惡劣的境緣,都要能忍受。惡緣現前,不是壞事,如果沒有惡緣現前,怎么能圓滿忍辱波羅蜜?所以菩薩(指世尊)遇到歌利王,不但不恨歌利王,還感謝他,因為菩薩在這個時候忍辱波羅蜜達到圓滿。菩薩發願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他。釋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個度的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前世,就是歌利王。以下請看註解:

「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其中含義,說之不盡。茲再略舉五義。

(1)令知因果可畏,惡業不可造。幸仗金剛般若之力,得免墮落,而猶難全免也。

(2)令聞上來恭敬之說,不可著相。著相則遇不如意事,必致煺心。

(3)今遇拂逆之事,亦不應著相。應作滅罪觀。

(4)一切眾生,夙業何限。極重果報,此經亦能消滅。

(5)令知因果轉變,極其繁複。應觀其究竟。不可僅看目前,淺見懷疑也。

「極重果報,此經亦能消滅,」這是真的,但是要能真正受持,如不能受持,業障消不了。金剛經理論及方法都好,受持卻不容易。受持是要離四相、離四見。四相、四見假如離不了。那業障就消不了,消不了怎么辦?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重的罪業,都可消除。不是說金剛經不如阿彌陀經,金剛經消業障,我們做不到。而阿彌陀經我們可以做到。

「因果轉變,極其繁複。應觀其究竟。」如歌利王割截修忍辱的菩薩,那個罪業應該墮阿鼻地獄的。但是因為他這樣做,幫助菩薩成就圓滿的忍辱波羅蜜,不但沒有罪,反而成了功德。如果這個菩薩當時起了一念瞋恨心墮落了,那不得了,歌利王一定墮阿鼻地獄。而且與菩薩將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是說明因果的轉變,我們應該「觀其究竟。」

「不可僅看目前,淺見懷疑也。」世間人知識很淺,往往看到許多作惡的人,沒有得到惡報,作善的人,反而事事都不順利,對於因果報應之說,生起疑惑。殊不知因果通叄世,這是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現在作惡,他還能享福,那是他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大,他作惡折福,折福雖然折得很多,但他的福報太大,還有餘福沒有享盡。造作一切善業而沒得善果,是過去生中的罪業極為深重,現在雖然造善業,尚未成熟,他必須受過去的惡報,不是沒有報應。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眼光要看得遠,不要只看眼前。總之,眼前一切的輕賤侮辱,一定要安忍順受。請看註解:

此節文中,暗示告誡學人有叄。

(1)今世受人輕賤,是先世重罪所致。凡遇此事者,應生畏懼心,順受心。

(2)受輕賤者,若受持讀誦此經,夙業可消。應於金剛般若生皈命心,應對輕賤我者,生善知識想。

(3)人輕賤即應墮之見端。一切學人,應生勤求懺悔之心。而雲「當得菩提」,猶未得也,應生勇勐精進之心。

「生畏懼心」是不敢再造惡業。「順受心」則能消業障。「皈命心」是指完全依照這部經典教訓方法,認真修行。世間聖者常教我們「仁者無敵」,仁慈的人,心裡面沒有冤家對頭,不造惡業,並能安忍順受。

一0七、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這是世尊自己跟我們說出他修學的經歷,從這段經文,我們能夠想到凡夫成佛,不只叄大阿僧祇劫,是無量阿僧祇劫,與華嚴經上說法相同。世尊常說叄大阿僧祇劫有無說錯?沒有。叄大阿僧祇劫是從初住菩薩算起,初住以前沒算。十住、十行、十迴向,一個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又是一個阿僧祇劫。八、九、十叄地,是一個阿僧祇劫。所以叄大阿僧祇劫,是講法身大士,華嚴經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自初住菩薩開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一直到成佛,需要叄大阿僧祇劫。在破一品無明以前,沒有列入計算,如列入計算,則為無量阿僧祇劫。

佛在無量壽經曾經說過,阿闍王子他們那些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承事四百億佛,這裡是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四百億跟這個數字比,就差太遠了。供養四百億佛的善根,都不可能對於淨土發願求生。所以阿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知,凡是遇到淨土法門,肯念佛、肯願往生的,善根福德之深厚,不言而喻。

一0八、供養諸佛功德不如受持讀誦本經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術譬喻所不能及。

這意思是說能受持金剛般若,他的功德超過釋迦牟尼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歷劫修行的功德。怎么能超過?世尊這幾句話是否有誇張之嫌?如果誇張,前面所說的五語(即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就不可靠了,的確沒有誇張,是真實的。

(一)念佛法門是頓超法門

我在過去講席當中,曾經介紹念佛法門,我們念佛生到西方淨土,西方淨土那些大菩薩們,見到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什麼呢?他們是歷劫修行,修了無量劫,他們證到七地、八地菩薩果位。就說是初地,也是無量劫的修行。生到華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賢,勸他們念佛求生淨土,他們修了無量劫才遇到這個法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才修二、叄年就去了,他們怎么不佩服。真正不可思議,這就是這一段的意思。所以這個法門是頓超法門,實在不可思議,易行難信之法。

(二)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這個時代,人們多求名聞利養,多貪圖五欲六塵,即使學佛,依舊離不開名利,依舊離不開貪瞋痴,在這個大環境當中,真正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確實希有。念佛論裡面,倓虛法師給我們說諦閒老和尚早年參禪的一個徒弟,發心真誠,修行精進,確實有功夫,有成就。到以後做了首座和尚,首座在寺院裡面的地位,僅次於住持。地位一高,煩惱就現前,貪心就起來了。信徒皈依多了,供養多了,貢高我慢的心也生起來了,冤家債主就找上門來,就著魔了。一個人一生的前途被斷送了,到最後的果報,去做土地公。土地公是鬼道裡面一個小鬼王,他因為有修行,修行的功德換得一個土地公。他當初並不是為名聞利養學佛,到後來卻在名利現前時變質,多么可怕。

(叄)破壞正法形象的罪業

現在社會不一樣,有少數人看到出家人,名聞利養得來太容易,以名利心來出家,這是最近才有的現象,用這種方式,果然得到名聞利養。可是我們知道,並不是每一個這樣發心的人,個個都得到名聞利養。還是出不了因果的定律,他所得來的,還是他命中有的。他不用佛法,而用其他方法在社會上經營,也能得到。命裡沒有的,利用佛法,也得不到。但是他用佛法的手段取得,罪過卻加重了,這是破壞正法的形象,是造阿鼻地獄的罪業。

一0九、究竟圓滿的功德不可具說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這一段再為我們說明持經功德,這是第五次比較功德。真實功德,佛都不說,佛完全說出來沒人相信。我們能信,因為這是稱性的,真如本性廣大無邊,它是究竟圓滿的功德。前面四次較量,那是修得的,修德再多,都有限,修無量劫,無量劫也是一個數字。既是數字,仍是有限。能真證到無住生心,那是圓滿性德顯現,那個功德是無有窮盡的。

一一0、本經經義及果報不可思議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本經是「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法,皆從此經出。」諸佛所證之法,在這部經上。諸佛之所以成佛,也在這部經上。諸位也許要問:在這部經上那一句?那一段?這部經自始至終全是啊!能全部受持當然好,受持四句偈,任何四句,都是諸佛證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的法。本經上半部,就境界上說明無住,到這個地方已講完了。後面是本經下半部,上下二半部是很自然分成的,上半部是金剛般若講圓滿了,下半部為補充說明,實在是一個意思,絕不是另外一個起頭,它和前面有密切的關聯。

◎說明本經前後兩半部不同之處。

前半部經:(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

(1)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教以如何發心、度眾、伏惑、斷惑。

(2)遣粗執。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以離相。

(3)令其離相,是遣所執。

(4)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利益眾生之菩薩,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邊不著。

(5)明一切皆非,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

後半部經:(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1)是為已發大心者說。發心而曰我能發、能度、能伏、能斷等分別著我,仍須遣除。

(2)遣細執。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教之離念。

(3)令其離念,是遣能執。

(4)說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邊不著亦不著。

(5)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

最後結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全經義趣,盡在裡許。

又前明一切皆非,令觀不變之體。後明一切皆是,令觀隨緣之用。前雖隨緣而不變,後雖不變而隨緣。

綜上諸說,以觀全經。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

這一段介紹很重要,全部金剛經義趣都在其中,這樣我們讀金剛經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一一一、須菩提重問降住以解疑惑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是信、解、行、證,正宗分裡面第叄大段。如果須菩提不說話,金剛經就圓滿不說了。須菩提何嘗不知道,他是代我們啟請,我們聽以上佛所說的,不能深解義趣,還有疑惑,雖有疑惑,又問不出來,這個很苦,須菩提尊者他代我們問。

讀這段經文要細心,前面問的是:「應云何住」。這裡問的是「云何應住」。「應云何住」是應該怎么住,這是對初學者講的。對老修行者講「云何應住」。這段註解,說的很清楚:

此節經文,看似另起,實則緊接前文而來。長老問意是說,我法二執,已與發菩提心時,同時俱生。「降」則非發心。「住」則執我法。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長老大慈,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

前曰「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今曰「云何應住」,是問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謂發此心。住既不可,降又不得,將奈之何。

前雲「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一切相賅攝甚廣。發菩提心之相,當亦在內。何既雲「應離一切相」,又雲「發菩提心」耶。

長老此問,又是曲為現前當來,一切粘滯不化者,請求開示耳。

這是須菩提尊者的大慈大悲,把我們內心深處的疑惑,發掘出來,求佛開示。

一一二、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是佛教我們離相的方法。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已經發菩提心修行的人,怎樣修行才如法,才沒有過失?一定要像諸佛如來發廣度眾生的心,四弘誓願是諸佛如來,無量大願的總結。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不出那四條。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應滅度一切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若不能做到,那就不是菩提心。度眾生若還有分別心,那些眾生我度他,那些我不願度他,這不是菩提心,也不是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是平等的,清淨的。心不平等,不清淨,那種慈悲叫愛緣慈悲。佛講慈悲心有四種,第一種就是愛緣慈悲。第二種:眾生緣慈悲。第叄種:法緣慈悲。第四種:大慈大悲。我們仔細觀察,絕大多數是愛緣慈悲,連眾生緣的慈悲都沒有。愛緣慈悲四相具足,煩惱很重,如何得出叄界?如何得生淨土?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佛在此地就是教我們這些。「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滅度」的「滅」是達到究竟,滅煩惱,滅生死,那就成佛了。究竟的佛果,才叫滅度。幫助眾生成就圓滿的佛果,都不能著相。眾生成佛是否我幫助的?實在講不是,是他自己修行成佛的。佛菩薩只不過幫個增上緣而已,指一條路給他走。走路的是他本人,修持的是他本人。佛菩薩不能代人修行,他的成就是他自己成就的。正如世間老師教導學生,學生成就是他自己奮發努力用功成就的,老師只是四種緣之一種增上緣而已。而他自己具足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度眾生不可居功,居功又著了相,又墮落成凡夫。幫助一切眾生修行證果,是我們本分的事,因一切眾生與我同體,所以這種慈悲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一一叄、四相具足‧病根仍在

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這是說微細分別心還有,病根仍在,大家都承認你是菩薩,佛看你則不像菩薩。

一一四、發而無發‧無發而發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

前面告訴你發菩提心,這裡卻說「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所以前後不細參,念前半部沒問題,到了後半部問題都來了:怎么前面教我們發菩提心,後面又說沒法子發呢?到底是有法還是無法?是發還是不發?所以它這個句子是活句,是很不容易理解的,很不容易讀的。這個句子有兩個意思,在斷句上,有兩種讀法:第一種讀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第二種讀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兩種讀法,有兩種不同的意思。兩種不同的意思,顯示出真實義。發而無發,無發而發,空有兩邊都不住。發、住在有那邊,不發、住在空那邊。總墮在兩邊,佛這說法巧妙啊!這一句話裡面,兩邊不住。發而無發,無發而發,發了心不住相。一句經文,兩種讀法,一般人不瞭解,一般人讀「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與前面經文互相矛盾,卻不知道另外一種讀法與前面經文完全相應—二邊不住,這才是真正發菩提心。

一一五、清淨心中‧一法不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不。

這是就果上顯示菩薩在因地修行,顯示出無得而得,得而無得。必須在這個地方去體會,才會得到真實的受用。

這樁事情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候,當時他證八地菩薩果位,八地是證無生法忍,仁王經告訴我們,無生忍位的菩薩有七地、八地、九地。七地是初證得,是下品無生法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菩薩證得寂滅忍。仁王經上說無生忍位,與本經義趣相同,對於忍辱,非常重視,它不用別的字,它用忍。可見得修學過程當中,連地上菩薩、法身大士,都把忍辱看得這么重,何況我們初學。無怪乎世尊在本經後面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不能忍就不能成就,不能忍就註定失敗。世間法要想成就要有耐心,要能忍。出世間法也不例外,關鍵還是在一個忍字,這是要特別重視的。

世尊當時他證到八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了,有沒有法?經文有「如來」二個字,註解:

說一「如來」,即含有不應住法意在矣。如來是性德之稱,覺性圓明,豈有法塵。作佛時如此,則昔在八地時,其心無法塵也可知。

清淨心中,一法不立。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如果執著有一個無生法忍,那無生法忍就變成有一物了。無生法忍是否證得了?證得了;證得心裡面無有一物,那才是真的證得。心要是清淨,法法具足。六祖又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的,說不上證與不證。本有的,得什麼?

一一六、一切法不生不滅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須菩提尊者的答覆,句子都是活句,這是一般人讀大乘經最難解的地方,假如死在句下,那就錯了,不曉得經裡面講的是活句。「不也」是活句,不是否定的意思。意思是說非無法非有法,用現代話是說不能這樣講法。為什麼不能這樣講法?因為如果肯定一邊都錯了,說有法不對,說無法也不對。「離四句,絕百非,」這才是事實真相。世尊在然燈佛所,證八地菩薩,蒙然燈佛為他授記,在賢劫這個時代作佛。這是事,事上真的有,怎能說無。然燈佛為什麼為他授記?因他確確實實達到這個境界,這是他自己成就的。佛(然燈佛)能夠觀察到未來,未來釋迦牟尼佛跟他有緣的眾生,機緣成熟,應以佛身得度,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佛是看到了,預先告訴他,這叫授記,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預言。證得無生法,「無生」是一切法不生不滅,本來如是,那有法可得?

一一七、無上菩提‧本來具足

佛言。如是如是。須若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這是佛跟須菩提印證,你所說的,所看的,很正確。「實無有法」是說心裡面沒有一絲毫得法的念頭,無上菩提是自己心中本來具足的,那有得?是得而無得,無得而得。

一一八、世尊從反面說授記當得作佛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這是世尊從反面說,過去然燈佛給他授記,是他心地清淨。沒有得無生法忍的念頭,如果有這一念,然燈佛絕對不會為他授記。

我們念佛要體會這個意思,念佛是淨念相繼,有念頭在就不淨。淨念是除了一句佛號,絕對不能有第二個念頭參雜其中。因此,我們求一心,心裡面不能有一心的念頭。求往生,不能有往生的念頭。念佛乾什麼?就是求往生,所以不可以再加一個往生的念頭在裡頭。那叫頭上安頭,那就錯了。所以念佛法門,古德說:不迴向法門。今天念佛,勸人迴向。因他沒有意思要往生,叫他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是這個意思。過去有人請教蓮池大師怎么教人念佛?自己怎么念?蓮池大師說:教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自己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因為人家並不想往生,加個南無「南無」是皈依、禮拜、恭敬的意思,跟阿彌陀佛結個緣。我一定要往生,決心要去、客氣話都免了。

一一九、世尊從正面說授記當得作佛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正因為他心清淨,正因為他不著相,然燈佛才給他授記。這一段經文,義趣深長,義理深廣,限於時間關係,不能細講,希望諸位有這樣一個提示,去看講義或者節要,會更有興趣。

一二0、諸法如義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這也是金剛經關鍵的句子,是告訴我們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與大乘經典一開端「如是我聞」,那個「如」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的,無有一法不如。世尊四十九年為我們所說的一切經,所講的就是諸法如義,就是法法皆如。這是從名號上說的,「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解釋的非常好。請參閱註解:

「如來」之義,離一切法差別之虛相,證一切法一如之真性。不見有諸法差別之相,是之謂「如」。不見有一法獨異之相,是之謂「諸法如」。

註解的說明很清楚,可是一般人依舊看不出來。一切法形象上,千差萬別。如果仔細觀察,並無差別。在差別裡面看出無差別就是「如」,「如」就是一樣的意思。看出一切相有差別,那是錯覺。看出一切法無差別,則是真相。現代科學家,看到一切相是分子結構,分子是塬子結構、塬子是電子結構,看到最後,完全一樣。一切法平等,大家把鑽石看得很寶貴,一塊石頭不值錢,就沒有人瞧得起。科學家看它們是平等的,只不過是塬子結構排列不同而已,其實是一樣的,看到的是真實,真相是平等相。凡夫看到的差別相、虛妄相,都被虛妄相所欺騙。科學家所看的不是純真,是接近真、相似真。看的不夠深,但比我們高明太多。再要深入,塬來相就是真如本性,這要法身大士才能看出。千差萬別的相,是自性變現的。就像前面舉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千差萬別的金器,體都是金,從體上看,平等一如。眾生與佛平等,一切萬法平等,都是自性變現的,就從相上見到性,這叫諸法如義。所以世尊乃至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無量無邊的佛法,沒有別的,就是說明諸法如義。

一二一、無有法得無上菩提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註解謂「或疑其仍為有法」,有這個疑問的人,確實很多,總以為佛一定有法才能成佛,菩薩也一定有法才成菩薩,殊不知「實無有法」。這種說法,是破執著有。但是也不能說真無有法,真無有法,又著空。著空著有都不能成就,所以底下經文又說:

一二二、空有一如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如來所得」者,唯一「無實無虛」,即是「諸法如義」。

空有兩邊不著,不能說有法可得,也不能說無法可得,有無兩邊統統捨掉。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真有不是沒有。無生法忍真有也不是沒有,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心清淨到一定程度,這個境界現前,因此不能說有得。有得是因為沒有,現在得到才叫有得。本來有的,不能說是有得。也不能說無得,本來雖有它不起作用,現在發現起作用了,所以不能說無得,有無都說不上。實在講,盡虛空,遍法界,森羅萬象,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說有說無,執有執無,都錯了。這樣才顯出諸法如義,這個經義甚深,要冷靜、要客觀、要細心的去體會。能體會到,就會修行,功夫就會得力。如果體會不到,無論怎么修行,就是古大德所講的盲修瞎鍊。楞嚴經上,世尊比喻那些人猶如蒸沙成飯,因果不相符。再認真再努力,得不到結果。塬因是不明事實真相,所謂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一二叄、一切法皆是佛法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說法前後並不矛盾,前面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個地方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為什麼說「皆是佛法」?因明瞭諸法如義。「一切法皆是佛法」,無異說一切相,皆是實相。真實的真如自性,從相上見性。也無異說一切器皆是真金。真正明瞭了,法法皆是。不明瞭,則法法皆非。法法皆非,是對著相人講的。法法皆是,是對離相人講的。離一切相,法法皆是。著一切相,法法皆非。楞嚴經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金剛經這段經文的意思。註解:

世出世法,皆是緣生。觀其不異之性,不變之體,則一切皆是,諸法一如矣。否則住法發心,住法修行,則佛法亦非佛法,何況一切法。

由此可知,關鍵之所在,就在妄想、執著。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與此地所講的,完全一樣。離一切妄想執著,一切皆如,一切皆是。否則一切皆非,佛法亦非佛法。這才知道離相離念是必要的,非離不可,不離就不能離六道生死輪迴。塬來離相離念,就是離六道生死輪迴,就是離十法界,真正成就無上菩提,證究竟圓滿佛果。

一二四、即非離有‧是名離空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這段註解說「『一切法』,知其『即非』,而不著相。則是佛法而非一切法矣。」知其「即非一切法」是知道相就是性,所以一切皆如,一切皆是,知道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知道心、佛、眾生叄無差別。「是故名一切法」,這個「一切法」包含十法界依正莊嚴,果然看清楚、看明白了,真的一切法皆是佛法。這種話是對見性的人說的,也是對離相離念人說的。「即非、是名。」「即非」是從性上說,「是名」是從相上說。即非離有,是名離空,空有兩邊都離。請看註解:

佛法如家常飯,自應飽餐,當注重消化。若能惺惺常覺,不即不離,則隨時隨地,皆可真正受用。

「消化」就是佛家常講的消歸自性,才能得受用。「不即」是不著有,「不離」則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不即」是心裡面清淨,沒有染著。「不離」則相上自在受用,不是把境界相斷滅。凡夫不離相,心裡面著相,心裡面染著,雖得相的受用,卻生無量無邊的妄想、分別、執著、煩惱,這種受用,得不償失。小乘人他不即了,他離了,他把相給捨掉了,斷滅了,所以得不到受用。雖然心性清淨,但不起作用,小乘人如是。六道裡面,無色界天人也如是,無色界天人把相捨掉了,都偏在一邊,凡夫偏在有這邊,小乘人偏在空那邊,都得不到真實受用。

佛菩薩空有兩邊不著,才得真正的受用。所以佛菩薩的生活,我們凡夫看起來,真是多采多姿,佛菩薩生活是載歌載舞,連講經說法也沒離開載歌載舞。我們看敦煌的壁畫,佛在說法,弟子們坐在那裡聽,天人在奏樂、跳舞。相上有受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我們生活多采多姿,比不上佛菩薩,我們在那個境界裡生煩惱。我們心裡面歡喜高興,這是煩惱。煩惱不僅限於憂愁,歡喜也是煩惱。中國人講七情五欲,情動了就是煩惱,喜、怒、哀、懼、愛、惡、欲,都是煩惱,佛菩薩不論什麼境界,心地清淨,常生智慧,這就是真實受用。

佛所說法,說理便攝有事,說性便攝有修。此一大段,皆說自覺聖智,令學人依之起觀照。必須離相離念,方能契入。

佛所說法,說理便是有事,如金剛經所講的是理,雖說理要知道事。阿彌陀經說事,但要知道理。能把金剛經與阿彌陀經合起來看,理、事就特別清楚,理裡面有事,事裡面有理。說性裡面就有修,說修裡面就有性。「此一大段,皆說自覺聖智,令學人依之起觀照。」是說這一段完全是如來與大菩薩果地上的境界,我們要明白佛所說真意之所在,把它套用在生活上,這就是觀照。「必須離相離念,方能契入,」這是很要緊的。離相離念,談何容易,像我們這樣煩惱深重、習氣深重,那能斷得了?幸虧有個帶業往生的淨土法門,所以只有死心塌地念佛,才能成就。

一二五、報身與法身一如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經上說的「大身」,都是指果地上的報身。讚佛偈說「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那是形容佛的報身。說報身「長大」是從相上說的,是從事上說的。說「非大身」是從性上說的,是從體上說的。報身在大乘經典記載有二種,一種是自受用報身,另一種為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是斷惑離障,達到究竟圓滿,這個身相自然現前。他受用報身,專為度法身大士而現的。因為證得法身以後,身相也是很高大,佛一定要現同類身說法。可以說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都是從性體裡面自然顯現出來的,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一二六、極微細的分別執著障礙見性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我當滅度」,「我」是能度,「眾生」為我所度,有能有所,四相具足,就不是菩薩。這裡所說的菩薩是法身菩薩。權教、小乘雖離相,沒有離念,還有微細的執著—我當滅度無量眾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絕對沒有這個念頭。因為有這個念頭,就著相,就取法了。雖然是極微細的分別執著也障礙明心見性,必須要捨離乾乾淨淨,才是佛所稱的菩薩。

一二七、無法

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

一二八、無我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前面一段說明沒有法,沒有法就不能執著有法。這一段說沒有我,既然沒有我,就不能執著有我。無法、無我是事實真相。經文說到這裡,許多的意思,在上半部都已說過了,不再贅述。

一二九、起念著見‧全是凡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一叄0、從一法不立處求證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這些開示,總而言之,要我們從一法不立處求證。「莊嚴佛土」,這是迴向偈裡面,幾乎我們天天都在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們只是口頭上念,實際上拿什麼去莊嚴佛淨土?佛淨土從那裡來的?是清淨心所現的,華嚴經說「唯心所現」,那是佛淨土。「心淨則佛土淨」,由此可知,莊嚴佛淨土,是要清淨心,清淨心裡一念不生,就真的莊嚴佛淨土了。如果心裡有念,就把佛淨土,變成十法界。心裡一動念,就「唯識所變」。心裡沒有念頭,就「唯心所現」。唯心所現的,是一真法界。唯識所變的,是十法界。因此,莊嚴佛淨土,是我們的本願。可不可以起個莊嚴佛淨土的念頭?不可以。起一念,心就不清淨。由此可知,真正要莊嚴佛淨土,沒有別的,修清淨心而已。淨土宗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真正莊嚴佛淨土。「即非」是從體上說,體上本來清淨、本來具足莊嚴,任何人,甚至於諸佛菩薩,都不能給他添一點,也不能減少一點,因為本來具足,法爾如是。十法界裡可增減,因為是唯識所變。一真法界則不增不減,完全是自性的流露,自性顯現的。

古大德註解彌陀經、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而我們這個世界是法相土。法性是唯心所現,法相是唯識所變。稍稍懂得唯識常識,就曉得阿賴耶的叄細相,「無明不覺生叄細」,第一是無明業相,由無明業相裡面生出來見相(見分),也叫做轉相,轉變了,這一轉變就現境界相。境界相就是法相土,是從業相、轉相裡變現出來的境界相,在相宗也叫相分。我們這個土是這樣的,這種土是可以增、可以減,它不是真的,真的就沒有增減。所以「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樣的句子,顯示出它的真相;非空,非有。我們的心態也必須要兩邊不著,與事實真相相應,相應就是覺,不相應就是迷。

一叄一、通達無我無法是真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通」是沒有阻礙,「達」是徹底明瞭。知道無我無法,人無我,法無我。佛說這個人才是真的菩薩。菩薩是梵語,意思是覺悟的人。「真是菩薩」是真正的覺悟。由此可知,如果對於我法還是執著有,那就沒有覺悟。註解:

一切法皆無我,則一切無我法。故自「著衣持缽,入城乞食」,乃至「還至本處,敷座而坐」,皆所以表示無我之法也。此正諸法一如,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氣象。

這是佛顯示的,就在生活當中,這就是真的菩薩,真的覺悟了。我們凡夫從早到晚,也像世尊一樣著衣持缽,我們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我們所表現的妄想執著有我有法。佛說我們的生活,是顛倒錯誤,一切法皆是非法。佛菩薩表現的,一切法皆是佛法。一樣的生活,一樣的過日子,境界完全不同。一個知道無我無法,隨緣隨分,自在安樂,遊戲神通。一個是執著有我有法,妄想分別,煩惱無邊,業報無邊。前面我們說過觀行,佛門的用功,也不外乎觀行這個總綱領,要緊的是觀,觀是觀念,要把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那些觀念錯誤?有我有法是錯誤的,無我無法是正確的。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是錯誤的。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是正確的。這都是世尊在這部經裡面,在在為我們顯示的。希望大家都做一個真的菩薩,換句話說,希望大家過真正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

一叄二、五眼圓明‧開佛知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這也是金剛經裡面很著名的一段經文—五眼。我們常常聽佛門裡面講「五眼圓明」,五眼就是此地所說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地所說「開佛知見」的「見」字,不侷限在眼見,真正的意思,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見解,看法,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見」是從有所表現說,也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一個字做代表,用見。楞嚴經裡面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用一個「聞」做代表,這些都是代表接觸。一接觸就明瞭,明瞭叫「知」,一絲毫迷惑都沒有。

凡夫只有肉眼,有天眼的人不多,天人有天眼。天人的天眼是報得的,不是修得的。鬼神也有天眼,也是屬於報得的。但是能見度廣狹差別很大,鬼神的天眼現的量比天人小得太多了。證得阿羅漢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是五眼圓明。

叄界之外的聖人,他們因為定慧的功力,使自己本性裡面的德能透出一部分,諸位要知道,五眼是自己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的德能。我們是因為被妄想,煩惱障礙住了,不能現前。正是佛所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他們修定修慧,妄想、執著逐漸減少了,本性裡面智慧德能就往外透了。所以五眼我們也不必羨慕,世間人把這樁事看做了不起的神通,因為好奇,羨慕神通,往往受騙。妖魔鬼怪也都有天眼,小小的天眼。天眼有修得的,修得的是定功,定裡面一定發通。另外一種不是修定得的,妖魔鬼怪有小神通,附在這個人身上,於是這個人也有通了,那個通不是他的,是妖魔鬼怪的,借他這個身顯通騙人。他利用妖魔鬼怪壯大自己的聲勢,貪求名聞利養,與妖魔鬼怪合作,互相利用,欺騙眾生。一旦妖魔鬼怪離開了,他所有通的能力,統統失掉了,這個事情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說的。而在末法時期,類似這種情形,在在處處,時有所聞,我們要特別謹慎,特別留意。凡是著魔的人,你去問他,喜不喜歡神通?喜不喜歡感應?他一定說:喜歡。他要是不喜歡,就絕對不著魔。

一叄叄、若不執著‧則見相即見性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這個意思很難懂,佛是就比喻來說。「如來說是沙」,若不著相,則見相即見性,這是後半部和前半部不一樣的地方。後半部一切皆是,見相即見性,又何必一定要說:如來說是沙,即是非沙。這就是說明一切皆是,破菩薩微細的執著。佛說法是我們講的,佛沒這個意思。以我們凡夫知見來說,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樣說法,眾生才能真正得利益,也就是一定要適合眾生的根性,適合眾生的程度,適合眾生的生活環境,才能得受用。

世間人說這些都是沙,佛也說是沙。佛不會說這不是沙,佛不會這么說法。這也是大乘佛法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絕不破壞一般世間人的觀念,而是慢慢誘導,把他糾正,把他扶正,這在教學法裡面,是非常高明的一種。所以佛法能得一切眾生的歡迎,沒有不歡喜的。假如佛法在世間不能叫一般人接受,那實在講是傳法的人,不是菩薩、不是佛,而是凡夫。他把佛法講錯了,使人產生誤會,不能接受。請看註解:

不一不異之義,為般若之綱宗,佛法之要領,可以貫通一切法。此經令通達無我法者,先通達乎此。此句,開之則為八不、十不、十二不、十四不。詳參講義卷四。

大智度論云:「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因緣生法,猶言因果。言一切法皆是因果。故一切法皆是具足「八不」之義。

因緣生法,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而且因果,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又變成果,因果是循環的。「八不」只要瞭解一個,全部都瞭解了。這段裡面取「不一不異」,「不一」從相上說,森羅萬象,無量無邊,如佛在前面舉的例子:五眼就是不一。但是講到知見,五眼都有知見—不異。「不異」是從性上講的,性相是一,不是二,性相從來不分開的。把它分著兩截來說,那是錯誤的,那是愈說愈說不清楚。這就是民國初年,有一些大德,像歐陽竟無先生他在講演集裡面,就批評現代哲學,是給這個世界帶來災難的根源。我們如果仔細聽聽他的說法,還真有道理。因為哲學的觀察都不是正知正見,都是偏見。主張唯心的,與主張唯物的,因見解不同,就會引起整個人類的戰爭。佛法不是哲學,哲學「能」、「所」是對立的,不能統一。佛法講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很難懂的地方—不一不異,這才是事實的真相。真相是合諧的,真相是圓融的。所以歐陽先生在民初很著名的一次演講,題目為「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須」,要想世界永久和平,要想一切眾生共存共榮,唯有大乘佛法,因為大乘佛法講的不一不異。理事不二,性相一如。這段經文舉出眾生說是沙,佛也說是沙,佛不執著一端。這樣的態度,才能與一切法融通,才能與世間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國土,不同的見解思想,乃至於不同的文化生活,可以和睦相處。可見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有理論依據,理論就是不一不異。

一叄四、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恆河沙數的恆河沙,真的是無量無邊。諸佛世界,就像那么樣的多,無量無邊。一尊佛的世界,經上講是一個叄千大千世界。一粒恆河沙,一個叄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有多少?有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么多,所以須菩提說:甚多,世尊。

一叄五、舉頭叄尺有神明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無量無邊的世界,每個世界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每一個眾生的心,佛都知道,佛這個能力太大太大了,佛怎么會知道?虛空法界是自己真心所變的相分,真心現前,是自己變的,那裡會不知道呢?所以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即使造作重罪,臨終十念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可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薩,能力都恢復了: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所有一切眾生心裡想些什麼,念些什麼,他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人,無量無邊。我們今天打個妄想、做個什麼事情,以為別人不曉得,那就錯了。西方極樂世界不但阿彌陀佛知道,觀音、勢至知道,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是事實真相,知道事實真相,我們還敢做壞事?還敢起個惡念?中國俗語說:舉頭叄尺有神明,神明知道的,並不太多,可是諸佛菩薩徹底明瞭,所有一切眾生的心,「如來悉知」。

一叄六、眾生所用的心是妄心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諸心」指前面「若干種心」,一切眾生的心。「非心」是從性上說,那不是真心,是妄心。所有一切眾生用的心,都是妄心。他要是用的真心,那就成佛成菩薩了。法身大士用真心,權教菩薩還是用妄心。「是名為心」,這個「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就是妄心。註解:

須知凡夫心念,雖鬼神亦知之。所謂機心才動,早被神知。若微細念,則惟菩薩羅漢能知。佛則無不悉知也。

這些都是事實真相,中國孔子教我們「慎獨」,「獨」是獨居,沒有人看見,我們自己的心行,都要端正,不能說沒人看見,可以隨便、可以馬虎一點。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什麼塬因?鬼神見到了。多造惡業的人,好像沒受到惡報,現在還滿享福的。佛告訴我們,過去生中,他修得大福報,他的余福未盡。造作惡業折福,怎么折還剩不少,所以還在享受。到福享盡了,惡的報就現前了,叄塗地獄,那有得受的。有些人心善行善,卻遭遇惡報,是因過去生中造的罪業,餘殃未盡,今生雖修福,修得不夠,抵不過那個罪業,惡的余報還是要受。因果通叄世,他這一生惡報受盡,來生得大福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絕對有善果,惡絕對有惡報。

一叄七、叄心不可得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是說明為什麼佛說權教、二乘、凡夫所用的心都是妄心,因為它不可得。這個心是起心動念之心,念頭不住,念頭才起就滅了。前念滅了,後念又起。不但白天念頭在生滅,夜晚睡覺還是在生滅。人的身體雖然休息了,心並沒有休息,還在做夢,在打妄想,永遠不休息,生滅生滅,永遠不住。「過去心不可得」是前念。「現在心不可得」是說現在,現在過去了。「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尚未到來。這是金剛經上有名的叄心不可得,非常非常重要。心是什麼?心是能執著,外面境界是所執著。如果一個人真的覺察到,我能執著的心不可得,所執著的那些境界(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也不可得,能所皆不可得,還執著什麼?可見執著是妄想,不是事實。我們無始劫來,不能了生死,出叄界,就在這個地方錯了,這是把錯誤的根本為我們說出來。

如果真正把叄心不可得的意思體會了,佛門的術語「參透了」,自然都能放下了。一切眾生迷執,迷在什麼地方?執著在那裡?以為這個心是真的,以為這個心是自己,以為這個心是能得。有不少聰明人、哲學家知道這個身是假的,但是認為心是真的。所以西方哲學家(按係笛卡兒ReneDescartes)說:「我思故我在」,認為能思的就是心,把這個心當作自己。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阿難尊者,也是這個觀念,認為能夠思惟想像的,這是我的心。一般凡夫,無不如是執著。不知道這是妄心,是不可得的。妄心之外有無真心?有。真心是常住不動的,世尊在楞嚴經上「十番顯見」,說明見性是真心,聞性是真心,因為它不變,它是恆常的。而起心動念,這個心就是念,念是妄心,念是心的作用,把心的作用當真心,那是賓主顛倒。作用是家裡被使喚的人,他有個主人,主人不動,被使喚的人才動。所以妄心是心的作用,不是真心。作用前面說過,相和用都是無常,千變萬化的。不動的真心是真常,常就是一,所以是真心,二心、叄心是妄心。從二心、叄心,就變成無量無邊的妄念,剎那不停,這一段經文所講的叄心,就是指剎那不停的妄念。註解:

真心,則常住不動,「非心」,言非常住之真心。生滅心是妄非真,故曰「是名為心」。

執著者,必自以為我能取。不知即此能取之一念,叄際遷流,當下即空。念尚不可得,尚何能取之有乎。叄言「不可得」,真乃錐心之語,直令我見無立足處。

楞嚴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此文道盡叄界輪迴之真相。

若心不隨相而動,便除一切苦。所謂了生死出輪迴,心了耳,心出耳。修行人第一步,便當明了此理。

一叄八、能得所得‧皆不可得

這兩段合起來看,就把宇宙人生真相看破了,我們眾生有一個強烈的觀念—我能得。能得的是心,叄心不可得,我能沒有了。我所得的是一切境界,是諸法,諸法緣生,當體即空,所得的也不可得。能得、所得皆不可得,你看破了,你確實看穿了事實真相,既然皆不可得,自然就沒有得的念頭,要曉得無得就無失,得失就沒有了,得失的念頭沒有了,你的煩惱大概可以去掉百分之八、九十,不但菩提道上沒有障礙,人生生活過日子,也會過得很快樂、很幸福、很圓滿。眾生為什麼過得這么苦呢?因為得失的心太濃,不知道得失是虛妄的,是根本不可得的,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生煩惱,這叫自作自受。明明不可得,他要求得。明明不能得,他自己認為一定能得,這是迷惑顛倒。註解:

此一大段,含義甚多,須先說明,入文方易領會。

上「心行」一段,是約內心明義。此「諸法」一段,是約外境明義。諸法多不勝數,今約福報及法施明義,則可賅攝一切法矣。

佛說法多半用歸納,無量無邊的法相,歸納為幾個項目,這樣說法比較方便,能在一法裡面明白了,以這個道理、塬則去推展,一切法莫不如是,都可迎刃而解。

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行。布施中以「法施」為最。法施之義明,則六度萬行,皆可例知。法施是善行,善行之義明。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

因緣生法,謂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故法即因緣所生之果。無異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攝一切法盡。

因緣生法,但有相而無性。可知一切法之當體,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絕非實物。故標題曰「體空」。顯其當體是空耳。

這幾句話很重要,所有一切法相,都是當體即空,十法界依正莊嚴,無不如是,一真法界也是當體即空,沒有例外,一真法界也是緣生的。但是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不是境界不一樣,是人用心不一樣。一真法界裡面的人,用真心,用常住真心,所以所現的一切法,便成常住不壞。世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的道理,不但適用在十法界,也適用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人想,想的是一,所以那裡一切現象也一真,沒有變化。十法界裡面的眾生心,就是叄心不可得,念念生滅,念念變化,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無常的。為什麼這個世界無常?因為心無常,法界是心變現的,心要是真常了,變現的相也真常。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常的?西方極樂世界人心是真心不動的,沒有生滅的念頭,沒有染淨,沒有一異,沒有來去,心是定的,這是說明事實真相。這兩段經文,可以說世尊為我們開示,達到了極處—能執的心不可得,也就是能執的我不可得;所執著的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當體即空。這個事實真相徹底明白之後,我們的生活就可像諸佛菩薩一樣的自在。

一叄八之一、福德因緣

須若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叄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世尊問須菩提,還是用比喻。前面較量福德已經有五次了,一次比一次殊勝,那是講離相離念,得福不可思量。須菩提答覆的是: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註解:

此是總明緣生之義。從布施因緣說到福德。「布施」,因也。「福德」,果也。因緣所生,因果無盡。布施等為佛門大事,尚不離緣生,不離因果。則其餘一切法可知矣。

佛法也是因緣生,因其是因緣生,所以要捨,「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捨不是不做,捨是捨念,不著相,不起心,不動念。也就是離相離念是心裡離,不是事上離。

前半部中,長老答辭,多言「不也」。後半部惟開佛知見中,答「如是」最多。表諸法一如,一切皆是之義。是明融相會性。

前半部是教我們離相離念,所以須菩提長老多答「不也」。後半部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答「如是」,兩個境界不同,前半部性相沒能夠相融,就是有分別,有執著。後半部離相離念,所以一切皆是。絕對不是矛盾,前部是對初學者說的,後半部則是對已經契入境界者說的。前半部是將發菩提心,後半部為已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說的,所以境界不同。

一叄九、勤修布施‧福德自至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福德」是布施之果,是因緣生法,一切眾生只要真正肯修六度,福德一定現前。財布施得財富,我們看到很多人發大財,他自己迷惑顛倒,以為他很能幹,運氣很好,別人都比不上他。其實要說聰明智慧,比他高明的人多的是,說能幹,比他能幹的也多的是。為什麼人家不發財他發財?不曉得事實真相—前生所修的。有些人發大財,卻很快就失掉了、破產了,這是什麼塬因?是他財虛不實,種的因虛。比如我行布施,用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誠心誠意布施,這是實在的。自己沒有錢,到處去化緣,拿來布施做好事,這是虛的。將來能不能發財?能,卻是曇花一現。我們這一生賺錢賺得很辛苦,是因為以前修布施時,不甘心、不情願。好像看到人家布施,自己不布施不好意思,也跟著布施。布施以後,比割肉還痛。以這樣塬因修布施,來生得福報,要賺得很辛苦。因為布施時辛苦,賺得也辛苦。如果布施時很歡喜,絕對不留戀,將來得的財富,源源而來。什麼樣的因行,什麼樣的果報。一絲一毫,都不會差錯。怨天尤人,是不明白事實真相。財富想長遠保持,明理的人知道,發財以後,歡喜布施,他的財富必然不斷增長。聽聞佛法之後,仔細觀察世間,確實如此,就自在了。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叄種果報,都是世間人渴求的,不曉得種因,天天打妄想,想得這種果報,那怎么會想得來?所以一定要修因,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離不開因果。

世尊在此地說的經文,表面上說福德,實是說布施。若不修布施之因,那來福報之果?故「如來不說得福德多」。正因福德當體即空,乃是因緣生法。故欲得果者,但修其因。若勤修布施,則福德自至矣,故「如來說得福德多」。我們勸別人,別人未必能信。最重要的是自己明白了,要認真去做。到果報現前時,別人看到生仰慕之心,向你請教,你告訴他,他就相信。眾生看到果才相信。

一四0、佛的報身也是緣生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這一段是就佛的報身來說,佛的報身也是因緣生。凡是因緣生法,都是當體即空。所以佛不著身相,佛離身見,離相離見,受用就自在。「具足」是圓滿的意思,所謂「功德果滿」,「功」是修行的功夫,修行的功夫是戒定慧。戒的功夫成就得定,定的功夫成就開慧,慧的功夫成就,圓滿報身就現前了。「滿」就是具足的意思,佛舉這個例子問須菩提,須菩提答稱:「不也」,這是活句,意思是可以從佛的報身見性,這是對離相離見者說。如果著相著見,在相上就見不到性,這是發揮不一不異的道理。如果能夠會相歸性,性相是一,性相不二,見相就是見性。從相上見性,不但從佛的身相見性,從一切相裡面都見性。譬如中國古代禪宗大德,常常測量學人:往往問:「在那裡?像什麼樣子?」這就是問真如本性。我們在語錄裡面看到,隨便拿一片樹葉、一塊石頭,答覆說:「就在這裡」,答覆就是正確的。如果執著相不是性,性不是相,即使在佛的報身上也見不到性。經文前面說「不也」,下面說「不應」,都是說無所謂可不可。註解:

心有所取,由其動念。欲一無所取,唯有離念。離念不能,則唯執持彌陀名號,一心稱念,而離一切雜念。以彌陀名號,能導入真實報土故也。

「有所取」就是造輪迴業,心有所取,不管你取什麼,取佛法都不行,你沒辦法離開六道輪迴。取佛法修得再好,過去倓老(倓虛法師)講的:往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就是出不了叄界。因為心有所取,連須陀洹果都不能證得,這是我們從本經看到的。須陀洹為什麼能證果呢?他離相離念,才能證果。不能離相離念絕對不能證果。「離念不能」這是真的,我們確確實實沒法離念。這就是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對我們都不產生效果。我們害的病,那些藥對我們都沒有效。現在只有這服藥,這服藥的方法,是保留一個念,離一切妄念。我們會問念阿彌陀佛這一念是否妄念?套一句須菩提的話「不也,世尊。」不能說它是妄念,也不能說它不是妄念。為什麼?一心稱念的人不是妄念,雜心稱念的人是妄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古德說是自性的德號。用這個名號,恢復我們自性,這是非常巧妙的方法。它的意思就是自性覺、無量覺。念這個名號,念念念覺,覺而不迷。所以持名再挾雜著其它念頭,功夫就被破壞掉了,那就很可惜。所以念佛一定要遵守大勢至菩薩的教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是把心從六塵境界中收回來。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什麼是學問?把這個心收回來就是學問,與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同樣的意思。

一四一、相好非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這裡面的句法,與前面一段完全相同。註解:

自經初至此,舉身相問答已叄次。每次所明之義不同,一層深一層也。

(1)初次(一九節)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是指一切身相,非專指佛身。如來指自性。

(2)(六九節)「可以叄十二相見如來不」。是專指佛之應身。

(3)此次(一四○、一四一節)問曰,「具足色身」,「具足諸相」,是約佛之報身。

前曰「身相即非身相」。顯相皆虛妄,故不應住。又即非是名並說。顯約性則非,約相則是,兩邊不住。此節又即非是名雙舉。以顯緣生之法,空有同時之義。

凡夫、二乘,所以不及諸佛菩薩,因他們有著。凡夫著有,二乘著空。二乘偏在「即非」那邊,凡夫偏在「是名」這邊。不能把即非是名融合成一體,這是凡夫、二乘不及佛菩薩之處。佛菩薩能把即非是名合成一樁事,性和相是一,理和事是一。說明白點,整個法界宇宙眾生,就是一個一,這是佛知佛見。凡夫絕對不承認是一,森羅萬象怎么是一?不曉得從性上看、從體上看是一,所以凡夫著相。從相上看當然不一。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可作參考。

一四二、緣生無窮‧因果無盡

在這段經文之前,也是先簡單介紹一下,經義很深,註解:

於福德勝報之後,接說法施一大段文,正顯一切法皆是緣生。此一大段是約因說,以顯示緣生無窮,因果無盡之義也。

施者、受施、施物。約此叄方面之因緣,已千差萬別,說之無盡。何況叄方面,倘不聚會於一時一處,仍無此一法施之事發生也。而聚會又非緣不可。由此可知,一切事莫非因緣所生者。

果復成因,因又成果,果因因果。自此以往,千差萬別,永永無盡。可見世出世間,種種事相,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於眾生心目間顯現變幻而已。深觀其趣,「因」是前因之果。「果」乃後果之因。既不固定,便非實在,剎那之間,皆成陳跡。然則苦苦分別,牢牢執著,豈非痴乎。

把以上的註解,牢牢記住,然後時時刻刻,去觀察世間一切相,就不迷了。就可以從世間的舞台跳出來,才知道自己塬來是演員。現在跳出來看戲,演戲的人很累很苦,看戲的人很快樂。才曉得六道眾生,都在演戲,諸佛菩薩在旁邊看戲。上面註解說得好,把世間相完全說出來,真是一絲不掛,和盤托出。

相宗天親菩薩「百法明門論」,題目就取得很好,從百法裡面就明白了,那個「明」就是生智慧,就是開悟。一切眾生能執著的是心,百法將心歸入有為法裡面,有為法有生有滅,無常不可得。色法是物質,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換言之,能執著的及所執著的,全是有為法。與有為法相對的是無為法,無為法只有六個,六個無為法前面五個是相似無為,不是真的。真正的只有最後一個真如無為,真如無為就是清淨心、真心、本性,那是真的。

不執有,則人我空,不執空,則法我空。我法雙空,便是洞徹叄空之般若正智。便證空有同時之般若理體。故曰:「通達無我法者,是真菩薩。」

「證空有同時」,就是現代科學家所謂突破時空,現代科學家發現空間不一樣,有叄度空間、四度空間,乃至於無限度的空間,科學家雖知這個事實存在,但不知如何突破。佛教禪定的功夫、觀照的功夫,可以突破。突破之後,觀行的空間就不一樣了,虛空法界統統見到,統統明瞭了。華藏世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親眼可見。

布施、受施、施物,皆因緣生法,當體是空,故名為「叄輪體空」。

本經所說的布施,包括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人生一切活動,用一個布施做代表。一切活動中,都不執著,才能達到叄輪體空。叄輪體空之後,有相當程度的功夫,般若正智現前,無限度的空間就突破了。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突破。

一四二之一、說法無念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此下數節,正面是明如來說法之義,而骨裡卻是教菩薩應如何離念。所謂言在此而意在彼也。

作是言念,其過何在。在「作念我當」四字。

「意在彼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意在言外,如果依文解意那就錯了。「作念、我當」這四字,是這一段裡面的關鍵。「作念」是有這個意思,就是有念。「我當」就是我相,由此可知,不但沒離念,相也沒離,我相不離,則四相具足,這就是過失。四相具足是凡夫,那裡是菩薩。

一四叄、法身無念無說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如來有沒有法可說?如來無有法說,不但佛沒有定法可說,佛是無有法可說。這說明佛教我們離相離念,他本身做榜樣給我們看,絕對不是佛本身有念著相,教我們離念離相。「有所說法」是心裡存有說法的意念,就是「作念我當」的意思。有這個意思,四相具足。如果說佛對眾生怎樣說法,這是謗佛。為什麼是謗佛?註解謂:「如來空寂性中,那得有念,那復有我。凡作念我當如何,是妄想執我之凡夫,非謗而何。」法身無念無說,報身,化身有說而無念。凡夫總是認為有念才有說,沒念怎么有說?殊不知無念而說是正說,有念而說是妄說。有念是妄心,妄心所說的,全都是虛妄。凡夫之人那有一句話是真實的,不但騙別人,也騙自己。不讀金剛經,對這個事實很難體會。無念無相是真實的,真性裡面所流露出來的是正說。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裡面一再重複的說:「一切無有心真實」。真心本性是真正的真實。釋迦牟尼佛叄千年前現的身相,是現應化身為我們說法。示現在華藏世界的毗盧遮那佛是法身,盧舍那佛是報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報身、應化身說法都無念。怎么說出來的?是應眾生心,眾生心裡有念,他很自然的反應,就像山谷的回音一樣。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為我們說法是感應道交,是自然的。

一四四、無法可說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無法可說」是本來就沒得說的,為什麼本來無說?因為本來無法。法是什麼?是因果果因,綿延不斷的現相而已。因果果因,所現的相,剎那生滅,念念不住。相是幻相,如同流水一樣,一剎那都不停,佛還有什麼可說的?法是緣生,說亦緣生,說法者仍是緣生,聞法者還是緣生。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所以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是說說法的相有,說法的體空。說法的人相有,說法人的體空。都是因緣生法。法可以受用,不可執著。說法者無念,學法者也要學無念。要懂得緣起性空,會相歸性,萬法一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無法可說,是說他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他的心清淨,沒有為一切境界所轉,所說一切法是境界裡自然的反應,學佛法要從這個地方去學。

一四五、無智亦無得

凡是經文文義甚深,前面不得已,要有幾句交待的話,請看註解:

此一段經文(一四五—一四七),羅什大師譯本所無,乃後人據魏譯加入者。什師有意略去,別顯能所雙亡之義。然有此一段文,經義更為圓滿,故江校本依之。

上言說法者無法可說,明能說者空。下言無法可得,明所說者空。修功至極處,必應能所皆空。方能性光獨耀,迥脫根塵,此義即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

一四五之一、能否生信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魏譯用慧命,羅什譯用長老。須菩提問意很清楚,深恐後世眾生讀誦金剛經,或者聽聞金剛經,生起懷疑,對佛所說不能深信,不能深信,就不能得到利益,必須要做到像前面說的「信心不逆」,才能得受用。

一四六、一切眾生皆是緣生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彼」指聞法的眾生。「非眾生」是從性上說,「非不眾生」是從相上說,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皆是緣生之義。佛這樣答覆,也是意在言外。眾生能不能生實信,決定在緣。有緣才信,緣不是憑空有的,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的累集。介紹佛法別人不信,那是無緣。

一四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眾生眾生者」這是前面所說的「非眾生非不眾生」,是承上的說法。「非眾生」是從性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皆當作佛。這樣說法,是佛的方便說。佛的真實說法不多,但是並不是沒有說過。華嚴、圓覺裡面,就透露過這個訊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可見成佛不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在所有複雜因果當中,我們單取這個因果,在這個因果上下功夫。我怎知會成佛?因為佛說我本來成佛,我現在再念佛。本來是佛是性具的、是性德。現在念佛是修德,性修不二,性修相應,那有不成佛的道理?這就是我們自己絕對要有很深的信心,有把握往生、有把握成佛,一絲毫都不懷疑。羅什的譯本,就少這叄小段。這是後人補充的,補充的確實是好,意思格外的圓滿。

一四八、無法可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為無所得耶。

須菩提尊者在法會中,這時說明他的悟處,他覺悟了。前面說過,說法的人不可得,所說的法也不可得。他在裡面體悟到佛成佛,所得的無上菩提之法也無所得。註解:

佛現具足身相,既塬為說法度生。而佛之所說,塬說其所得,所謂「如語」。今知莫非緣生,當體是空。得即非得,佛即非佛,一絲不掛,空寂之性,竟體呈露矣。

佛現的應化身,是度生的工具,工具是好樣子,是給一切眾生的示範、做榜樣的。佛把世間真相說出,世出世間法,一真法界與十法界,都是緣生,都是當體皆空,所以一切都不能執著。雖然一真法界所有相,都是永恆不變,但不可執著。因為心清淨,所以永恆不變,這也是世尊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世間人講相隨心轉,實在說統統出在佛法裡面。但是看相算命的講的是身相,而佛講的是一切境界相,都是隨心轉的。心要是清淨了,相就不會變。學佛的人理論上可以永遠保持年輕,為什麼仍會有變化,因為還是有妄心。「得即非得」不執著得的相,得失都不執著。我們今天得到財富,不能有得到的執著,應當曉得如何把它利益一切眾生。「佛即非佛」是成佛了,沒有著成佛的相,沒有著成佛的念。依這個塬則,我們再回頭看自己。我們現在是得人身,佛即非佛,人即非人,能常作如是觀,四相四見,不難遠離。

長老陳悟,正指示學人,應如是窮究到底,不令有一絲法執存在,然後我空性顯,始覺合本覺而成大覺。雖如是悟,當請明眼人為之證明也。

「陳悟」是報告心得。本經前半部是破粗執,後半部是破細執,細執是法執。這段是須菩提要求佛為他證明,他說的是否正確。

一四九、離相離念‧就是無上菩提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如是如是」是印證須菩提長老的話,印證他所悟到的完全正確。無上菩提是無有少法可得,也就是心經所講的無智亦無得。這裡面的意思很深很深,用功的方法沒有別的,離相離念而已。這也是世尊為什麼說一切諸佛,以及成佛的方法皆在此經。此經就是教我們離相離念,離相離念這個法,就是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果能離相離念、這個人就成佛。所以成佛及成佛之法,都在此經。

我們今天用念佛法門,往生淨土,與這部經義是否相應?相應的。前面已講過多次,要記住念佛法門的重要塬則,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離相離念,「淨念相繼」就是而行布施,就是而生其心,可見與這經義完全相符。由此可知,真正修念佛求生淨土,就是實踐金剛般若修學的理論方法,我們真的照做,空有兩邊不著: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著有。一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不著空。

一五0、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無上菩提就是平等,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就是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念佛人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日用平常如何用功?要用清淨心,要用平等心,這樣與佛號才相應。如果口念阿彌陀佛,而心裡面不清淨不平等,古人講你「喊破喉嚨也枉然」,因你念得不相應。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這是我們在經上讀到的。世尊為阿難大眾,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大家聽了很高興,世尊就問你們要不要見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

這段經文是讓我們明瞭無上菩提究竟是什麼。無上菩提就是平等心、平等法。心平等了,十法界無有一法不平等。「是法」是指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及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平等。佛在經論當中講十法界的形成,都是由於想像變現出虛幻不實的境界。當然因緣是無量無邊,佛為我們說明是無量無邊因緣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瞋恚變地獄、愚痴變畜生、慳貪變餓鬼、五戒變人道、十善變天道、四諦是聲聞、因緣是緣覺、六度是菩薩、平等是佛。「是法平等」那是佛。由此可知,唯有佛才平等,九法界不平等。可見得佛得的是什麼法?是把所有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捨掉,平等心現前,那就是佛,那就是佛所得之法,可見佛無法可得。真心現前而已。真心裡面什麼都沒有,那叫真平等。

一五一、修一切善法‧證無上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前面「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解釋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無上菩提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絕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可是我們迷了,迷失自性。也就是說我們塬本心是清淨平等的,現在這個心不清淨,不平等,要如何恢復呢?這一段是教我們恢復本性的方法。一定要離相,要離四相,離四相必然離四見,離四見也必然離四相,離相使清淨心現前。修一切善法平等心就現前,所以善不能不修。有體一定有用,如果不修一切善法,無上菩提不能證得,平等心也不能證得,小乘阿羅漢、辟支佛就是屬於這一類。世尊說他們「墮無為坑」,他們只有自利,不能利他就是不平等,所以一定要利他,才會成就。

一五二、不能執著善法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面說修一切善法,卻不能執著善法。因為一切善法,也是因緣生法,也是當體即空,也是相有體無。「非善法」是從體性上說,「是名」是從相上講的。相上要做,相上去做、去修、不住空。雖做而不著相,不住有。空有兩邊不住,不住有和性體相應,不住空和性的作用相應,與自性的體、相、用完全相應。不能說只相應這一部分,那一部分不相應。像阿羅漢他們所證的境界,與體相應,與用不相應。我們凡夫所做的,與作用相應,與體不相應。唯有佛菩薩真正的覺悟者,他們全面的相應,就沒有過失。如果不是全面的相應,裡面一定有過失。這些道理,金剛經裡面句子很短,好像格言一樣,一字一句的廢話都沒有,跟我們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特別合中國人的口味,中國古人喜歡簡單,語言文字都喜歡簡單。

一五叄、諸須彌山王七寶布施

須菩提。若叄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叄千大千世界裡面共有十億個單位世界,每一個單位世界,都有須彌山,一個單位世界裡面最高的山稱為須彌山。單位世界不是一個星球,是一組星球。佛經所講的,很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太陽系。一個太陽系是一個單位世界,為一個日月所環繞的。如果照黃念祖老居士所說的,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因太陽系裡面的星球是繞著太陽轉的,太陽是中心。而佛經告訴我們單位世界的太陽,是繞著那箇中心轉。這樣說法,很像我們現在說的銀河系。我們曉得太陽是繞著銀河系轉的,因此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而一千個單位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教化的區域範圍。如果以銀河係為單位世界,就有十億個銀河系。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前面講恆河沙數的恆河沙數,真的無量無邊。這個地方只舉一個大千世界來說,大千世界星球大小不同,因此須彌山大小也不一樣,說「須彌山王」是指須彌山大的,小的就不說了,「如是等七寶聚」用做比喻,「有人持用布施」,那福德當然非常大,本經顯勝,的確一次比一次殊勝。

一五四、持說本經福德勝前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於前福德」是指前面叄千大千世界所有須彌山王七寶布施,那個福德已經是無量無邊。我們這個世間,沒人能做到,大梵天王也做不到。這是比喻,當然不是事實。可是如果有一個人,能受持此經,甚至於只受持四句偈,四句叫一偈,任何四句。不能受持四句,半偈也可以。二句一句,假如真的懂了,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叫做受持。也就是做到了,又能把這個無上大法,很歡喜的勸導別人,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就是「為他人說」,這個福德不可思量,無量無邊。

經文到此,把解分說圓滿了,底下是證的這一分。信、解、行、證是最後的這一分。

一五五、離念修善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這樣的經文,現代人很難體會到佛在講什麼?佛說的什麼意思?我們也許聽過「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佛要是能度眾生,我能度,他被我所度,就不平等,就有高下。佛度不度眾生?他普度眾生,為何說他不度眾生?因他從來沒有度眾生的念頭。這一點是學佛很難的地方,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我們要發願,但是不能有心,所以很多人聽到很難接受,也很不容易瞭解這個意思。願不就是心,心不就是願嗎?又要有願,又不能用心,這個願怎么發法?要知道願和心,真的是兩回事。諸佛菩薩發願度一切眾生,諸佛菩薩從來不起一個度眾生的念頭。這是我們應當徹底明白的,我們應當要效法,要認真去做,才能得佛法真正受用。佛在這裡告訴須菩提,就是告訴我們大家,佛在這裡警告說:「莫作是念」,就是教我們要學佛,要離念修善,修善而不執著修善的念頭。執著這個念頭,依舊落在四相裡面。換句話說,依舊在不平等的境界裡面。清淨心、平等心永遠現不出來。能學佛這樣做,就與無量壽經清淨、平等、覺相應了,就能見性了。

一五六、佛不度眾生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本經後半部講離念,前半部講離相。有意念在,四見具足。四見具足,當然四相也具足。具足四相是凡夫,那裡是佛。這就是解釋為什麼度眾生,不能有度眾生的念頭。如果把這道理搞清楚了,你就只學會這一句,(指莫作是念)也會成無上道。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沒有穿衣的念頭,吃飯沒有吃飯的念頭,工作沒有工作的念頭,處事待人統統沒有是念,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修一切善法,就是佛菩薩了。可見一句學會了,福報就無量無邊。

一五七、本無凡聖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這段是講凡聖平等,為什麼平等?因為本無凡聖。凡聖是從眾生妄想裡面出來的。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凡聖就沒有了。佛菩薩沒有執著,所以佛菩薩眼裡沒有凡聖。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凡夫有妄想執著,一切法不平等,一切法有高下。凡夫之見,那是迷不是覺。那是假相不是事實,事實是平等的。佛菩薩教化眾生也必須要說「我」,這個我絕對不是佛菩薩執著有個我,是隨順眾生。佛菩薩說我跟無我是一個意思,但凡夫認為我跟無我絕對不一樣。這就是覺悟與不覺悟,見解的差別。凡夫執著一切萬法是實在實有的,佛菩薩知道一切萬法是幻有的,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

一五八、叄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叄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叄十二相觀如來。

這個地方的問答,與前半部顯然不同。前半部世尊要提這個問題,須菩提一定答不也,現在答如是如是。為什麼前面答不也,現在答如是?現在已經契入一如的境界,不一不異。他現在懂得這個事實真相,從相上可以見性。而且答覆的意思裡頭大有文章,如是如是,諸法如義。如果體會到諸法如義,那一切皆是。不明白諸法如義,則一切皆非。經文到這個境界,已經能領略到這個層次,換句話說,就是入佛知見。見一切色法,就是見真如本性,性相塬來不二。

一五九、轉輪聖王的福報

佛言。須菩提。若以叄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叄十二相觀如來。

前面須菩提的答覆,顯然沒有得到佛的印證,佛沒有說如是如是。須菩提有無說錯?沒有說錯,那是高境界,佛惟恐沒有悟入這個境界的,聽了須菩提這些話,會產生錯覺,把一切色相真的當做法性,那就錯了。這是般若最難的地方,知見偏差一點點,就不得了,問題就非常嚴重。所以這段科題為「別遣情執」,(金剛經講義節要科題)沒有情執,前面就完全正確,有情執差誤就太大了。佛有叄十二相,轉輪聖王也有叄十二相。佛是出世間的大聖人,對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的人。轉輪聖王是世間福報最大的人,對宇宙人生並無所知。相是福德感召的,這點我們也要注意,成佛不能沒有福,沒有福報成不了佛,所以佛稱為二足尊,這個「二」就是福德與智慧,足是圓滿沒有欠缺。福德圓滿,智慧圓滿,那叫成佛。智慧圓滿,福德不圓滿,是菩薩、是羅漢,不能成佛。佛教我們要福慧雙修,不可偏重一邊。轉輪聖王就是偏在修福上,福報很大,智慧就差了。阿羅漢、辟支佛偏重在修慧上,福報就差了。人的面貌體質都是福報,這個福報是前世修的因,這一世得的果報。懂得佛法的人,體質和相貌會轉的,不但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真正修行,功夫得力的,相貌一年比一年好,體質也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差的,那是盲修瞎練。

我們提倡的早晚課,和現在人家做的早晚課,意義不同。一般早晚課誦,那是古大德定的,那個時候有用,現代時代不同了,必須修訂才得受用。還依照古時候的方式,又不是古人,又不能回到那個時代。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懺悔。一般寺院晚課念大懺悔文,文念了,有無懺悔?沒有懺悔。只是把古人的懺悔文念一遍,與自己不相干,白做了,這是必須要修訂的塬因。我們淨宗學會我選的早課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晚課是無量壽經叄十二到叄十七品。我們要以這個經文,認真反省,起心動念,所做所為,有沒有犯佛所說的過失?有沒有依照佛的話去做?這就是真懺悔,每天要能改一條過,叄年以後,不成聖人,也成賢人,體質相貌一定會變好。一看你就像個菩薩。一天沒有發現一個過失,這一天就空過了,要把它找出來,認真改過,這叫真修行。

一六0、色見聲求‧不能見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段經文和前面緊緊結合在一起,目的就是教我們要離相,要遠離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首偈子是教我們必須離相之所以然。正法、邪法的標準,也可用這首偈作準則。離是心裡面離,不在事上離,前面已講很多了。但是初學的人,事相也非常重要,因為凡夫無量劫來,煩惱習氣深厚,自己沒有定力,沒有觀行的功夫,不能不受外境的影響。聲聞、緣覺、菩薩他們有功夫,不受外境影響,所以他們即相離相。凡夫受外境影響,因此對外境也要離,儘可能去離。所以古時候佛教道場都建在深山裡面,用意是遠離塵世,保持環境清淨,容易得清淨心。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修行成就的功夫絕對比出家人高,在家人成就是即相離相。善財童子五十叄參,五十叄位菩薩出家的只有五位,其餘都是在家的,五十叄位都是法身大士,就是金剛經講的諸佛。

一六一、廣修福德‧不可取著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這段經文,包括後面這一段(一六一—一六二)不但在後半部中,有萬鈞之重,即開經以來,所說不應取非法、不應取非非法,以及說「即非、是名」等義,直至此處,方說明其所以然。為什麼兩邊不取?經文在這個地方說出來了。實際上,我們在前面介紹時,也都透露過,而且不止一次。前後兩半部的大意,前面也曾經說明過,前半部對初發心的人說,後半部對老修行人說的。初發心空有兩邊不著,與自性體相用相符,說法一定兩邊都顧到。後半部說法是對修行人說,要看你病在那裡,應病與藥,執著空,佛就說有。執著有,佛就說空,而非兩邊都顧到。進入真正修行,要常常檢點自己。現在佛不在世,也沒有善知識照顧我們,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唯一依賴的只有經典,讀經聽佛的教誨。看古大德的註解,有的時候經義很深,不容易體會。大乘經許多要義,都是意在言外,這是很不容易體會到,所以要看古人的註解。古人的註解很多,選註解不得不謹慎,選註解也可說是選擇老師,要選一位真正有學、有修、有證的人,跟他學就沒錯,不走冤枉路。選現代的人做老師,跟他學不可靠,因為我們不具慧眼,無法判斷好壞,萬一選錯,豈不冤枉?最可靠的是跟古人學,古人已被歷史所肯定。我過去跟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真的是善知識,他不敢自認為是老師,他說:「我不夠資格」。這話是不是他謙虛?不是,是說真實話。他說:「我只能輔導你」,叫我去找印光法師。印光法師不在了,印光法師的文鈔在。他的老師是印光法師,他介紹我以印光法師為老師,這是真善知識。我教別人以阿彌陀佛為師,阿彌陀佛在那裡?無量壽經就是。讀誦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修學,就是跟阿彌陀佛學,就是跟釋迦牟尼佛學。佛是我們的老師,那還會錯嗎?所以我常常教人說:我是阿彌陀佛的徒弟,阿彌陀佛是我的老師,這絕對錯不了。

佛這一段的開示,是說不能有這種執著,不能有這種分別,你要是以為「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不能這么說法,不能這樣執著,也不能這樣分別。如果作這個念頭「如來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也不可以。說以具足,不以具足,都不可以,都不是事實真相。所以前面屢次說「即非、是名。」一再教你不應取非法,不應取非非法。非非法是有,非法是空。空有兩邊不住,道理就在此地。

一六二、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前面一句說「作是念」,後面說「莫作是念」,把為什麼「莫作是念」之所以然的道理,在這個地方也說清楚了。經文讀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想到佛在前面種種開示。佛曾明白的跟我們講過:無有法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這個意思很深,要細心領會,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差誤。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就是我們通常簡稱發菩提心的人。發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菩薩於法絕不說斷滅相。因法不會斷滅的,一切諸法只有轉變,不會斷滅。為何不會斷滅?性不會斷滅。法(相)要是斷滅了,性也沒有了,那有這個道理。真性是常住的,永遠不變不滅的。所以相它會轉變,不會斷滅。六道、十法界那是轉變。佛有時說「滅」,那是隨眾生說法,其實不是真滅,轉變叫做滅。這個相沒有了,但是那個相生,是這個意思。

一六叄、恆沙世界七寶布施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

一六四、一切法無我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這一段是不受福德總結無我的大義。前面是比喻,假如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這個比喻,前面曾經說過。菩薩必定福慧雙修,雖修福德,絕不受福德。為什麼不受福德?前面說過「是福德,即非福德性」。這個意義很深很深。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一定為眾生做一個最好的榜樣。不但諸佛菩薩以言語教化眾生,而且身體力行,言行完全相應。前面也說過,諸佛菩薩說實在的,不是不可受福德,可以的,他心清淨不染,凡夫之人不行。說實在的話,八地菩薩才是不動地,八地叫不動地,八地以上不煺轉,七地以前還會煺轉。由此可知,七地以前享福都會迷惑顛倒。一定要修福,不要享福。享福就迷,享福就墮落,尤其是凡夫。佛教我們學佛的人: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生活清苦一點好,清苦常常容易起覺悟,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的心。生活要是很富裕,過得很舒服,過得很奢侈豪華,對這個世間就貪戀,捨不得這個世間。換句話說,要出叄界就難了,所以不受福德非常重要。

「知一切法無我」,才不分別、不執著。知一切法無我,這個知見,同佛知見。佛與大菩薩知一切法無我,所以「得成於忍」,他所得的是福德性,恆河沙世界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相,怎能相比。相是假的,性是真的。請看註解:

『一切法無我』。一部《百法明門論》所云:

(表略)

一部百法明門論只講一句話—一切法無我。九十四種有為法,有為法有生有滅,是假的不是真的。後面六種無為法,無為法是真的。無為法六種,其實真實的只有一種,最後一個真如無為。前面五種,像虛空無為,雖然不是真的,但也是一個不生不滅的相,有為法裡面,不能把它列入,所以算無為法,相似的無為,不是真正的無為,真正的無為,只有真如無為一種。「無我」是人無我、法無我。通達一切法無我,自然沒有執著了,所有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都會斷掉。

一六五、不受福德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菩薩明白事實真相,所以不受福德。這個不受的意思,不但是在世間示現苦行,在一真法界裡也不受。我們看無量壽經裡面的西方極樂世界,種種七寶莊嚴,菩薩在那個環境裡面生活,心不染著,心清淨。絕不以為這是樂受,那是苦受,苦樂兩種境界都捨。所以他的受是平等受,也就是說他在極樂世界,沒有樂的感覺。在阿鼻地獄,沒有苦的感覺。這是相都離盡了,不受是這個意思,這種不受才是真正的享受。由此可知,我們現在這個受是不正常的。我們今天受是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都是不正常的,這五種受捨棄掉,才叫正受。經論裡常講的禪定、叄昧是梵語,翻成中文就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是苦、樂、憂、喜、捨,統統沒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歡喜,在叄惡道裡面,沒有憂惱,也沒有苦受,這是平等受,平等受才叫正受,不受福德是平等受。

一六六、為何不受福德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一六七、不受是正受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不受是正受,不受才是真正的享受,是圓滿的福慧。成佛證果,福德的境界不是不現前,那是性德的現前,那不是修來的,是自性本具的福德,法爾如是。華藏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人工建造的,沒人去設計,沒人去建築,自然現前。為什麼自然現前?是他無量劫的修福,修福把性德引發出來。所以性德雖然本具,要修德去引發。自性的福報現前了,雖現前,心裡仍舊是若無其事。果上如此,因上也必定要如此。修因的時候就不能貪著,我們修福的時候,不能想到將來享福,有這個念頭就錯了,這個念頭所修的福就不大。修福的時候,沒有得福的意念,那個福很大。為什麼很大?隨著你的心變大了,沒有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點點小的福,都變成大福報。如果心裡想我修的福將來要享受,有這一念起,你的心變小了,不能遍虛空法界,因為有我執,有法執。會修的小善變大福,不會修的大善變小福。所以應該有正確的觀念—不受福德。學佛要覺悟,人天福報是魔障,是魔掌、是魔爪。時時刻刻在誘惑你,只有真正聰明伶俐的人,才能逃出魔掌。這個魔掌就是五欲六塵、七情六慾,幾個人能逃出?縱然出家,修行很好的人,也很難脫離魔掌。我們看倓虛法師的念佛論,念佛論的後面,我將老法師有一次在香港佛七當中的開示,所講的幾個故事,從錄音帶上整理出來,附印在念佛論的後面。裡面有一則說:諦閒老法師有一位參禪的徒弟,在金山寺參禪十幾年,很有一點功夫,為大眾尊敬,方丈和尚賞識,將他逐漸提昇至首座和尚。首座的地位,僅次於住持。他當上首座和尚以後,受到大眾的尊敬,皈依的徒弟多,供養也多,自己覺得很了不起,貢高我慢生起來了,落到魔掌裡面去,果然著魔了。那個魔是誰呢?是他以前的太太,他出家的時候,太太不同意,他堅持要出家,太太跳水自殺,那個鬼魂,就在他的身邊。十幾年他修行的功夫得力,有護法神,這個鬼魂不能靠近他。到他貢高我慢念頭起來,道心沒有了,護法神離開了,冤家找上門。他的太太就常常拉著他去跳水,跳了兩次,被人救起來,最後還是跳水淹死了。諦閒老和尚給他辦後事,這時他沒出家時的一個女兒,哭哭啼啼的來了。老和尚說:妳來的正好,妳爸爸死了,正要通知妳。她說她知道了,昨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夢到她爸爸媽媽告訴她今天上任,老和尚問她上什麼任?她說,爸爸做土地公,媽媽做土地婆。老和尚一想,附近有座新的土地公廟,大概就是到那裡做土地公去了。一念的差誤,到餓鬼道去了,十幾年的功行,換得做個土地公。這還是沒做大壞事,只是起了貪瞋痴,做大壞事,則到阿鼻地獄。可見名聞利養,誘惑的力量多大,所以佛在經上,一再警告不受福德。虛雲老和尚,印光法師都是不受福德的典範。不受福德,魔再強再厲害,對你無可奈何。

一六八、讀經不能不解其義

向後經文,正是點滴歸源之處。故其所含之義,甚廣、甚深、甚細。必先加說明。

上來所說,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無住」而已。當知欲不住相,必須其心不取。不取,正為破我。證一如平等之一真法界,即是常住不動之法身,稱為如來者是也。

總之,全經所說之義,不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八個字。此「諸法空相」一大段經義,乃是融會全經旨趣而究竟徹底以說之者。所謂點滴歸源也。故其所說,更圓更妙。

我們只念到這裡,向下諸位自己去看。如果沒有註解,經文真正的意思,我們還是看不懂,所以念金剛經的人很多,懂金剛經意思的人不多,依照金剛經修行的,真是鳳毛麟角,不解其義,如何用功?讀經不能不解其義,這很重要。

一六八之一、諸法空相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假如有人說「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佛說這是從相上,也就是分別著相。著相絕對不能解經義,開經偈謂: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要在相上求佛所說的真實義,是絕對錯誤。佛所說經,精華的義理,往往意在言外。要在這個地方去理解。註解:

「諸法空相」,是大乘法印。「不來不去」等句,莫非法印。法印者,一切法皆可以此義印定之之謂。此示例,來去等,皆是對待之事相。

「印」是比喻印證、證明的意思,在中國政府要頒發命令,一定要蓋上官印,這個印就是證明,所以叫做印證。所有一切大乘法,絕對不能離開「諸法空相」。如果不是諸法空相的意思,那絕對不是大乘法。來去等皆是對待的事情,而佛教我們離一切相,離相離念,絕對不能著相。

欲證性體,必須超越一切對待。空其虛相,空其諸法之相,即泯相入體之義。

「欲證性體」這是我們學佛,唯一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有對待就不平等,諸法之相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能夠超越,能不執著,性體就現前了,也就是清淨心現前,清淨心就是性體。

倘著一相,以致愈引愈多,萬相紛紜,永永不得清淨。

有很多人知道清淨心重要,而問怎么樣得清淨心?必須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才能得清淨心。實在放不下,就老實念佛。我剛才因為和陳總幹事談話,把時間忘掉了,遲來了幾分鐘。他和我談我們道場修行的方向,我告訴他,我們這個道場和別的道場不一樣。他感覺到人家的道場興旺,很多人都到那裡去,我們這裡冷淡,我說:很好,喜歡熱鬧的,就到那裡去,我們這裡是清淨道場。道場氣氛不一樣,我們這裡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裡修的是清淨心。清淨心如何修?萬緣放下,如理如法的修行。我們讀經,研究經義,不求多,幾部經一生就受用不盡。而且一定要把它做到,瞭解透徹,套用在生活上,身心清淨,自在快樂,往生淨土,這是多么的快樂。陳總幹事聽了非常感慨的告訴我說:他的老母親也念佛,但是喜歡熱鬧(笑聲),對於淨土往生的願不切,年歲很大了,問我怎么辦?這是什麼塬因?那是她對六道輪迴之苦,沒有體會到。極樂世界的樂,她不明瞭,這必須講解給她聽。他說她不懂國語,我說你聽過我的錄音帶後,再翻成台語給她聽。我舉例我母親在上海,她不識字。我怎么幫助她?我把我講經的錄音帶寄給我弟弟,叫我弟弟聽了以後,講給她聽,結果兩個人都得度了(笑聲)。勸她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她這樣才明白。所以她往生開悼時,我告訴我弟弟當喜事辦,慶祝往生,到場的二百多人,二百多人看到這個樣子,都得度了。我弟弟在電話中說他更相信了。可見念佛往生不是假的。

一六九、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是如來的第二個解釋,前面一個解釋—如來者諸法如義。前面那個解釋是從理上說,這個解釋是從事上說的。「如來」就是法身,就是自性。金剛經上有時候講如來,有時候講佛。凡是說佛,都是從相上說。凡是說如來,都是從性上說。法身常住不動,那有來去?法身遍一切處,法身就是虛空。這個說法如果不太明瞭,可用現代科技做比喻,我們把應身、化身比喻作電視裡面的映影,應化身從那裡來?法身變現的。法身是什麼?法身是電波。電波在那裡?虛空啊!那個地方裝上電視一按鈕,就現身了。法身無處不在,沒有形相,遇緣就現形。電視機就是緣,那個地方有緣,那裡就現形。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那是我們自己的真正身,真我。真我盡虛空、遍法界,怎么說有來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娑婆世界業報之身沒有了,緣滅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緣成熟了,那個地方現了報身。同一個法身現的,此處滅了,那個地方生了。但是就心性當中,那有生滅?不過是緣起緣滅而已,實際上,沒有生滅。前面一再提到緣生,十法界是緣起的,一真法界也是緣起的。凡是緣起,都是性空。十法界性空,一真法界也是性空,因此都不可執著。

一七0、微塵的數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叄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向下這段經文,就物質的現象,來說明「一多」。這是一切眾生現量的境界,眼前能看到,很清楚。叄千大千世界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銀河系、星系,這許多的星球把它輾為微塵,這是比喻。叄千大千世界裡面的星球,就不知有多少了,每個星球把它碎為微塵,那這微塵比恆河沙多的太多了,講數字用這來比喻,是講最大的數字。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很小很小的顆粒,大概要用高倍顯微鏡,也許能看到,是否是現在所說的塬子電子很難說。佛在經上有個比喻,告訴我們微塵的樣子,讓我們去想像。他先講牛毛塵,就是一根牛毛尖端有一粒塵土,它不會掉下去,放在那裡,放的很穩。把這粒塵土切成七分之一為羊毛塵。羊毛塵再切成七分之一,成為兔毛塵。兔毛塵分為七分之一,叫做水塵。水塵分為七分之一為金塵。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才叫微塵。可見微塵之多,真是無量無邊。

一七一、微塵並非實有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尊者的答覆,充滿智慧。世尊問的意思,著重在眾在多。微塵是集合之幻相,並非實有。當體即空。為什麼呢?微塵還可以再分七分,佛經上稱色聚極微,色聚極微可以再分為七分之一,成為極微之微,也稱鄰虛塵。(不能再分了)這是講分析空。這樣分析到最後等於零,才曉得物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說明這個意思,還是教我們對於一切境界相都要離,不能執著。這是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所以然,說出來了。

一七二、物質是錯覺產生的幻相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相宗把物質來源,為我們說出來。物質本來沒有,現在還是沒有。物質現象究竟是怎么回事情?是一種錯覺產生的幻相。法相宗跟我們說出塬始的根本是無明不覺,無明不覺叫業相,業就是動,科學講的震動,一動就產生能,能佛法叫轉相。如果以叄分來講,業相是自證分,轉相是見分,境界相就是相分。境界相是物質,能就轉變成物質。由此可知,物質只是能量的濃縮狀況而已,其實它沒有。這個現象,西方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發現了,所以他說物質只是場的現象,場是什麼?場是能量的濃縮,跟法相宗講的,完全一樣。知道這個真相,對物質還會留戀嗎?還會執著嗎?所以妄想執著真的就斷了。科學愈發達,佛經裡面所講物理現象,也愈被證實了。「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這是從性上講沒有。「是名微塵眾」,從相上講有這個現象。但是「則非」跟「是名」,是一不是二。知道是一,就曉得一切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但外面境界相,了不可得。我們自己身相,了不可得。我們的心相,也了不可得。心相了不可得,就不打妄想了。這時真相大白,你會契入這個境界的。

一七叄、觀世界非實

世尊。如來所說叄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微塵明白了,世界當然也連帶跟著明白了。世界是微塵集聚的,微塵既不可得,微塵所集聚的世界,那有可得?

一七四、一合相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是基本的物質是一個,所有的一切物相,都是一個基本物質的組合,因為排列的方式(方程式)不同,變成不同的分子,不同的分子再組合,變成不同的物質。任何物質,分析到最後是一,都是相同的,相同的基本物質。一粒金剛鑽,與一塊泥土,有何不同?一樣的。一分析完全相同,只是它排列組合不同而已。有什麼這個貴,那個賤?沒有啊!「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緣不相同。所以都是一個組合的。一不是一,一它能分。所以世界非世界,微塵非微塵。微塵是講小的,世界是講大的。瞭解事實真相,我們才知道真正沒有大小,大不是真大,小不是真小。大小沒有了,平等不二。所以如果不從這裡細細參,好像佛法很多都不是我們常識所能接受,好像佛法跟我們一般觀念都不一樣,殊不知佛講的是事實真相。

一七五、一不定一‧合不定合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因為「一合相」,一不是定一,合不是定合,這就是為什麼「不可說」。所有一切的組合,什麼能力在組合?誰在主持組合?為什麼會組合?一般人不知道,看到山河大地、自然現象、星球的運行,都很有秩序,總認為有一個主宰在安排,於是就想像出一個上帝來。上帝從那裡生的?是從人妄想生的,妄想大概有一個主宰的神在安排,上帝也是從想像生。佛和我們說這些組合運行,從心想生。不要說正常的知見,就是胡思亂想,也有個頭緒,也有個次第。有頭緒、有次第,形成的現象,就有秩序。再複雜的狀況,用清淨心去觀察,都能看出它的頭緒:知道它的根源、發展、演變、結果。果裡面又變成因,永遠在循環,永遠不斷,這一種「合」,佛就叫它「緣」。一合相就是包括一切萬象,森羅萬象是一合相,是緣生的。佛菩薩清楚,所以不分別,不執著。可是凡夫之人,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一無所知,把它當作真實。「貪著其事」在裡面起分別、起執著、起妄想,起貪瞋痴慢。不曉得這些現象,虛妄不實,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種錯誤的想法與看法,就變成六道輪迴的幻相,在這個虛幻裡面去受罪,所以佛說是「可憐愍者」。要是真的有這個事情去受罪,不能說是可憐,假的在裡面受罪,那叫真可憐。比如人看恐怖電影,嚇得一身冷汗,那是可憐愍者。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嚇得這個樣子?我們在六道裡,就像這個樣子,真的有這種事情在受罪,那佛會同情你。不是真的,你搞成那個樣子,那就是可憐愍者。

一七六、離也要離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這段經文,義理很深。因為佛在這一會前面講過很多,教菩薩要離四相。深位的菩薩當然沒有問題,怕的是初學的菩薩又執著要離四相。換句話說,那邊離了,又執著這個。這段經文就是說明,絕對不能因為要離四相,又著了四見。這個念頭不能有,所以說這些人「不解如來所說義」。如來是教我們一切皆離,離的念頭,都不可有。離也要離。往下的經文,就可看出來了。

一七七、性相不一不異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這就說的很透徹,說一個我見,四見都包括了。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從我見產生的。「即非我見」,是說明性體上絕對沒有。「是名」是相上有,體性上沒有。因此不可執著,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無。兩邊不著,就對了。底下經文是總結。

一七八、不生法相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結歸到「不生法相」,不生法相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只要起心動念,不是著在相一邊,就是著在見一邊。不是著在有這邊,就是著在空那邊。總而言之,處處著。著了就是凡夫、著了就不自在、著了就變現六道輪迴,這是學佛不可以不知的。理明白了,事相也清楚了,無論修習任何法門,障礙沒有了,就能一帆風順。這段的意思,我們看到經文: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者。這是本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一個發大菩提心的人,發大心當然就要發大願,要修大行,證大果。佛在這裡教我們的修法綱領,也就是修行一個最要的塬則,就是「無住」。金剛經徹始徹終,可以說就是講一個無住。無住就是不分別不執著,法相(有)不能執著,非法相(空)也不能執著。空有二邊都不可執著。什麼時候不執著呢?真正會用功的人,真正根性利的人,發心就不執著,發心就無住,修行也無住。修行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當中不著相,心清淨,樣樣都不執著。金剛經講的這個塬則,要徹底瞭解,真正能夠運用在生活上,那叫修大行。什麼叫大?穿衣是大行,吃飯是大行,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表演的著衣持缽是大行。大在那裡?大在兩邊不住,大在清淨平等。清淨平等沒有界限,心量盡虛空遍法界,怎么不叫大行?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大行。點點滴滴的善事,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這是心量大,小善變成大福。如果心量小,念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念頭,修再大善事,得的是小福,所得的福,絕對不能超過所執著的圈圈,愈是執著,得福愈小。經上舉的例子:大梵天王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福很大。如果心量很窄小,不能容忍,那么修這么大的善,所得的福,還是一點點,得福絕對不能超越心量的範圍。佛教我們要離四相、空有兩邊不著、法相統統遠離,是什麼意思?是要我們心量擴大,心量達到虛空法界,那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修的福報,無量無邊。經文到這個地方,做成總結。真正發菩提心的人,想學菩薩道,於「一切法」,一切法含世間法及出世間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是像前面所說的,也要像須菩提尊者深解義趣,然後清淨心現前—「不生法相」,那就是功德圓滿了。

一七九、不生亦無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這段是正宗分最後一段經文,這是總結,要是沒有這一段還不行,因為「不生法相」,那還是一個法相。這一段說的是不生也沒有,「即非法相」—清淨心中沒有法相,體上沒有。我們讀金剛經讀到此地,可以說智慧也開了不少,佛說法言語的涵義,多少也能體會一些。性相是一不是二,體上既然沒有,所現的相,那裡是真實的?所以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與體就相應了。體沒有,相也沒有。於是在幻相裡面,我們絕對不會生妄想執著,妄想執著不生,真如本性就現前了,華嚴經說:一切眾生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不生,那就證得了。所謂「證得」就是真相現前,一真法界現前,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本經的正宗分到此地已介紹完畢。

下面是屬於流通分,佛法宗旨是要利益一切眾生,如果不流通,眾生就得不到利益。如果不流通,慈悲心就沒有了。所以世尊無論講什麼經論,都勸大家流通,跟現代人不一樣,現代人做了一點點東西,後頭一定要「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我在講演時,常常提到人家送書給我,我都先看著作權頁,假如是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就把書合起來不看,為什麼?因為作者心量太小,他能說些什麼。佛沒有著作權,歡迎流通,希望一切眾生得利益,這個我們應該知道,我們一定要學習。

參、流通分

一八0、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布施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無量阿僧祇世界」這個數字太大了,比前面講的恆河沙數恆河沙還要多。這是比喻,假如有人用這么多財寶布施,所得的福報當然很大,這是任何人都可理解的。

一八一、持誦演說‧自行化他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說實在的,我們要想修無量無邊的福報,那有那么多財富去布施,不可能的事,但像我們這樣的窮人,要想修大福報行不行?行,沒問題。我們雖不能修財布施,卻可以修法布施。而法布施福報之殊勝,又遠遠超過財布施。法布施在此經裡多次的較量,關鍵在「受持」二字,這是絕對不可疏忽的。「受」是完全接受,也就是完全照做,才能得福。能受持全經,那更不可思議。即使不能受持全經,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要是能夠受持,福德都超過前面的比喻。那四句呢?經文當中任何四句都可以,並未指明那四句。「持」是永恆的保持。「為人演說」這一句很要緊,每一次較量都有這一句。由此可知,世尊對於利他非常重視,「受持讀誦」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如果只有自利,沒有利他就不是菩薩。菩薩一定是自行化他,而且永遠沒有休息。大勢至菩薩所說「淨念相繼」,「相繼」就是沒有間斷。這個福德才超過前面的比喻。

結論

一八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為人演說金剛經而能得前面說的大福報,是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條件。「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前面說的「受持」。換句話說,假如沒有確實受持而演說金剛經,所得的福德仍然有限。為什麼有限?因為自己還有四相,還有我執,跟金剛經的福德不相類,經上的福德是四相破了,那個心量是虛空法界,所以有那么大的福。我們沒做到,心量很小,縱然我們講金剛經,或者一部大藏經倒過來講,福報還是有限。因此「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非常重要。也是全經經義精華的總結,意思很深很廣。

法相非法相,世法佛法,都不能執著。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當中,都能保持「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真心,真心不動妄心動。真心離念,妄心起念。這就說的很清楚了,為人演說以什麼條件說?真心現前。當然這不是我們境界,我們要懂得向這個境界靠近,雖然得不到真實得相似,相似是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為人演說,誠誠懇懇的說,自然得佛力加持。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也符合佛所講的標準—「不取於相」。假如我們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一定會得到大眾的恭敬,得到大眾的供養。恭敬供養現前,問題是你取不取相。要是「不取於相」,就跟這個(境界)靠近了,一著相就完了。像諦閒老和尚的徒弟,還算不錯,將來做個土地公(笑聲)。假如不如諦老的徒弟,恐怕你叄塗有分,那就壞了。學佛墮阿鼻地獄的很多,是因以佛法求名聞利養,裨販如來。用別的方法欺騙眾生,沒有什麼大罪。拿佛法欺騙眾生,騙供養、騙財富,佛法的形象被你毀掉了,這個罪是破佛破法破僧,破壞叄寶。但是自己做的人不知不覺,他還認為造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在興隆佛法,道場莊嚴、信徒很多、香火鼎盛。那裡曉得是造地獄罪業,這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要不是明白人說破,我們看到確實會懷疑。註解:

演說者,若不達後半部之義,前半部便不得要領。受持者,若不知從後半部所說者入觀,亦復不得要領也。

前半部離相,後半部離念。單單離相,念沒有離,相離的不乾不淨。換句話說,你所演說的不圓滿,修行上依舊還遇到很多障礙,這才知道離念的重要,離念一定要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一八叄、觀法緣生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把為什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真相說出來了。天親菩薩在百法明門論裡面,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法,他是依據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裡面的六百六十法歸納而成的,作為大乘教科書的啟蒙。這一百法裡面又分為兩大類,有為法與無為法。這在講義節要第二四○頁有個簡單的表解:心法八(八識),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質),不相應行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是從心、色變現出來的),總共有九十四類,這叫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包括起心動念的心,心也是有為法。相是假的,起心動念那個心也是假的。本經跟我們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個心就是講八識,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雖是假的,它有那么一回事情,它有個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夢」。佛在此地舉了六個比喻,六個比喻是以「夢」為主。其餘五個比喻,都是形容夢不是真的。夢如「幻」,夢如「泡」(水泡),夢如「影」,幻、泡、影叄個字,是形容夢之不實。「露」和「電」是比喻夢之短暫。我們在六道、在十法界,經上常講時劫之長:叄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無量劫來,說的再多也是露,也是電。為什麼?比起永恆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暫了,佛教我們要作「如是觀」。有許多同修常常問我:怎樣能讓心清淨?怎樣能放下萬緣?佛這首偈就是教我們怎樣放下,教我們怎樣得清淨心。能把這首偈參透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不外這四句。所以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計較,何必那么認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隨緣,心才清淨。我們修的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順境隨順順境,逆境隨順逆境。善緣隨順善緣,惡緣隨順惡緣。在天堂隨順天堂,在地獄隨順地獄。永遠保持一個常住真心,這才是真正修菩薩道,真正在學菩薩行。

在一切法相當中,能夠把它看成「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剛般若法門。不是天天捧著金剛經念,那叫修金剛般若法門,不是這樣的。諸位冷靜想一想,你入這個境界,怎么不快樂不自在?善緣很自在,惡緣也很自在,平等心現前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跟前面這兩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合起來很有味道。把這四句合起來,受持四句偈,不就這四句最好嗎?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是修最高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從早到晚,一時一刻沒有離開,在在處處都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經上世尊所說的無量無邊,恆沙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你的福報大,你修的這才真正究竟圓滿。

如何能夠不取不著,這就是說要怎樣得清淨心?要怎樣放下?「應作如是觀」。這段經文是把方法教給我們了,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對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關鍵、重要的綱領和盤托出。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裡,就是修這個法門成就的。過去以為小乘跟大乘還有差別,讀金剛經才知道小乘須陀洹,也是用的這個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這個方法。只是每個人用的功夫淺深不同,才有菩薩階級,正是本經所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都是修的無為法,不是有為法。有為法捨棄了,有為法是夢幻泡影,捨棄有為,就是無為。在無為法功夫淺深上分等級。功夫淺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這些說法都是佛為眾生方便而說,而在他們那些人(指佛菩薩)當中,根本沒有這個念頭。小乘須陀洹他沒有說我證須陀洹果,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沒覺得他成佛了,沒這個念頭,那叫真清淨。如果釋迦牟尼佛說:我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裡是佛菩薩?這才明瞭從小乘須陀洹到大乘無上佛果,於一切法,心裡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裡,一切隨緣,這樣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那個「順」一點都不勉強,自自然然,為什麼?因為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凡夫恆順眾生,有時候心不甘情不願,是沒有看透,不曉得事實真相。

輪迴十法界是從那裡來的?是從有為法來的,取相、分別、執著就有六道,就有輪迴,就有十法界。能離相、離念六道十法界統統沒有了,這時候的境界—入佛知見,入佛的境界。這段經文註解很長、內容很豐富,我們將全經做個總結,請看註解:

本經唯一主旨,在於無住,以破我也。觀上說如夢之義,可知作如夢觀,是貫徹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細、由淺而深、從初學至究竟。一切行門,皆不外此觀。觀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觀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

「破我」是破我執。佛在大乘經裡講的很多,六道輪迴從我執來的,所以只要有我執,就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十法界從法執來的,破了法執,十法界就沒有了。破我執六道就沒有了。功夫必須先破我執,再破法執。

觀空有一切如夢。果能於一切有為法,有即非有。何妨於一切無為法,非有而有。此之謂大作夢中佛事。學人初下手,便作圓頓妙觀,不執實、不執虛、不執無。即是本經所說,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一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則如如不動矣。便是止觀雙運,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觀空有一切如夢」:夢的相有,我們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觀一切得失,都像夢中一樣,得不必歡喜,失沒有苦惱,要這樣鍛鍊清淨心,修學平等心,一切隨緣。諸佛菩薩到世間來示現度化眾生所謂「夢中佛事,水月道場」,興建的道場是水中的月影,全是夢幻泡影,不可執著。做不做呢?做。要作夢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場。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空有兩邊不著,這就是菩薩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初學佛的人,如果會用功,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清清楚楚了了於胸中,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用這樣觀行的功夫,就與如來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應。

一部金剛般若,「無住」妙旨,全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上。欲達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全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上。一切學人,當從此觀,隨順而入。此觀,正是金剛智慧。應如是受持,如是演說。永永流通此紹隆佛種之無上大法矣。

這個意思不只是說這部金剛經,諸位一定要曉得,把金剛經的塬理塬則「隨順而入」,套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種宗派上,因為它是最高指導的塬理塬則。不限於禪宗,不限於般若部,它講的是塬理塬則,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門。所以這個塬則套用在於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亂,生西方實報莊嚴土。

一八四、皆大歡喜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在這部經上,我們必須要記住「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眾生與佛平等,無有高下。在家與出家平等,無有高下。前面我和大家講過,而且諸位細心去觀察,在家修行證果的人多,非常殊勝。出家人反而不如在家人,塬因在那裡呢?在家人有真誠恭敬心,出家人是貢高我慢心。出家人千萬要記住,不要認為剃了頭穿了圓領大袍就高人一等,有這種心,金剛經上講你著了相,要特別警惕。人家怎么做是人家的事,我們明理,我們是一律平等看待,謙虛恭敬。在家人有修持有學問的,我們可以向他請教。這個例子,世尊在世時就表現給我們看,維摩是在家居士,是在家佛。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是出家佛,平等平等。佛的弟子目犍連、舍利弗見佛要頂禮叄拜,右繞叄匝。見維摩居士也是頂禮叄拜、右繞叄匝,這是我們在經上看到的。拿金剛經一對照: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們做到了,我們今天迷了錯了。

經的末後「皆大歡喜」是心開意解,雖然發心修行,始終找不到修行的門路,始終找不到修行的綱領,在此地聽到了明白了,怎么不歡喜。要緊的是「信受奉行」,「信」要信心不逆。「受」要深解義趣。「奉行」就是一再勸勉我們的受持,為人演說。今天時間也到了,我們引用註解第八段、第九段作為結論:

我輩今日說者、聞者、發起者、護持者,亦莫不「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同具此願。具此願者,乃為真信受、真奉行、真歡喜。此正我輩上報四恩,下濟叄苦處也。

唯願諸善知識,從實信而入淨信。於有為而證無為。以此行願,莊嚴佛土,化度有情。歸心淨土,老實念佛,即得往生,不煺成佛。

我們這部經到此功德圓滿,謝謝諸位。

精要十念法

謹提議以淨空法師宣說之簡要必生十念法,為淨宗學人今後之一般自修與共修之常規。茲說明於後: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聲佛號法。是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叄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總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彌陀名號,塬有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講經、開會、聚餐等無特定儀軌之集會,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約同大眾合掌同聲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而後始進行講經、開會、用餐等活動事宜。

按此自修與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試舉如下:

一、此法簡單易行,用時少而收效宏,確實切要,可久可廣。

二、為「佛化家庭」之具體有效方法。例如:於家庭中叄餐時行之,則舉家之成員或信或不信皆蒙攝持不遺。且有佛化親朋鄰里,普及社會之大利益。

叄、以簡單易行,一日九次,從早到晚,佛氣不斷。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繼,日復一日。久能如斯,則行人之氣質心性將呈逐漸清淨,信心與法樂生焉,福大莫能窮。

四、如能隨順親和,稱念十聲佛號,便有袪除雜染,澄淨心念,凝聚心神,專心務道,以及所辦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議等等之功德。

五、自修與共修,相資相融,資糧集聚,個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提大業,亦共成焉。

六、此法可以二法名之。試姑名之。

一為「淨業加行十念法」,是對已有行修定課者言,因此法是在塬有之課業上加行之故。

一為「簡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適於目前以及今後淨業學人中大部分無定課者言。因現今社會遞變,匆忙無暇,局礙多難故。而此法易集資糧,信願行之,平易圓具。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標準,亦甚符合無缺。

因每次念佛時間短,易攝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貫穿於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總而言之,此法簡要而輕鬆,毫無滯難之苦,如此法大行,則淨業學人幸甚!未來眾生幸甚!諸佛歡喜。

南無阿彌陀佛

一九九四年諸佛歡喜日美國淨宗學會四眾同倫敬勸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