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記第7講


時間:2019/7/1 作者:宏圓法師講淨土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妙法蓮華經》。我們接著來學習偈頌中他土六瑞中的第五部分,就是他土菩薩行中的雜問。這段偈頌,問的也是六度,但是不是按照次第而問,是彌勒菩薩隨自己所見而問的。通俗來說,就是見到什麼隨口就問,與上面次第問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次第比起來顯得雜亂,所以叫雜問。

雜問這裡分為:問禪定、問精進、問淨戒、問忍辱、再問禪定、第六問布施、第七問智慧。好,我們來看經文: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不以為喜,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這是問禪定。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不以為喜,這是入的舍禪。舍是忘懷的意思,就是把自己所修的禪定忘懷,叫做舍禪,也就是不見有我之意,這是自行,就是我們說的自利。菩薩寂然入定,感得天龍恭敬禮拜,但是菩薩心不為所轉,雖見天龍恭敬,但是他也不動念。由此可見,菩薩的入定之深,真的做到了八風吹不動。

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這是講菩薩入的悲禪,是化他,悲禪是化他。處林就是菩薩入定的地方,放光就是定中的妙應,只有入定了才能放光。凡夫的心散亂,所以是不會放光的。眾生受苦,菩薩慈悲,放光來應,地獄中的罪苦眾生遇到光明,轉苦為樂,修學佛道。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這是問精進。嘗就是暫時的意思,未嘗睡眠,就是連暫時、連小睡一會兒都沒有,就是一點都不睡,不眠不睡。菩薩晝夜不睡,在山林中經行,勤求佛道,這就像我們娑婆世界的般舟念佛三昧這么一個修行的方法。修般舟三昧的人,一般是以九十天為一期,不坐不臥、不休不息,除吃飯和上廁所之外,都是經行,步步聲聲、念念不離南無阿彌陀佛。當時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最早提倡修行此法,並定為東林寺念佛社的定課。後來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也常修此法,並為《般舟三昧》註疏。淨宗三祖承遠大師,在居住的衡山也常行般舟三昧,後來唐代宗賜他的居處為般舟道場。唐朝的道宣律師居住在長安白泉寺的時候,也常修般舟三昧。當時他修般舟三昧的時候,感得天人來送供,這個公案我們講了很多次了。《法華授手》中說:“心神昏昧為睡,六識暗塞為眠”,由此可知,睡眠障礙我們的修行。

我們現在要做到像菩薩那樣不睡眠是很難的,但是也要學習菩薩和祖師大德們這種精進修行的精神,養成精進自律的習慣,不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財色名食睡上,儘量抓緊時間來念佛誦經,來精進用功辦道,為我們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準備充足的三資糧。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這是問的淨戒。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大智度論》中講的十戒。

第一戒是不缺戒,就是不犯重罪。犯了五逆十惡重罪,就像過河用的浮囊,浮囊是用布或者皮子所做成的大袋子,裡面衝上氣放在水裡,然後靠著浮囊就可以到彼岸、到對岸。如果犯了重罪的人,就像把浮囊給丟失了,這樣就不能從煩惱的此岸度過生死海,到達涅槃的彼岸。第二是不破戒,就是不犯中罪。犯了中罪,就像浮囊破了不能再用了,意思是說,破了戒也不能成佛。第三是不穿戒,就是不犯小罪。如果犯了小罪,就像浮囊上有了針眼大的小孔,有小孔,我們想想,就會漏氣,時間長了就沒有浮力,沒有浮力這個浮囊就會下沉,也不能到達彼岸,意思是說,持戒不清淨就不能成佛。

以上三種,就是不缺戒、不破戒和不穿戒屬於律儀戒。

第四是不雜戒,就是不起惡念。如果起了惡念,雖然身業和口業清淨,那么意業也有煩惱。不雜戒是定共戒,定共戒就是指三乘聖人發色界定,拋開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統統放下,自自然然的防非止惡。

第五是隨道戒,什麼是隨道戒呢?就像初果聖人隨順四諦理,他們已經破了見惑,由於他初果的道力所感,他在耕地的時候,地上的蟲子、地里的蟲子會自動的離地面四五寸遠,使蟲子不受傷害,所以初果聖人自然他也不會破戒。第六是無著戒,就像阿羅漢,對於三界六塵永不貪著,這是無著戒。阿羅漢對於三界六塵永不貪著,沒有貪著的心了。

第五隨道戒和第六無著戒,這是屬於道共戒。道共戒就是隨著修行的道力越來越深自然而然持的戒律。他是隨著修行的功夫越來越深,自然而然戒律就形成了,也叫真諦戒。

第七是智所贊戒,菩薩雖然不是行中道,但是能從空出假,以善巧方便弘法利生,所以被智人所稱讚。第八是自在戒,菩薩遊戲神通順逆示現,雖然是順逆示現,而對於性戒和遮戒都不會違犯,所以稱為自在。什麼叫做順逆示現呢?眾生有惡有善,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有時會示現善,有時也會示現造惡。示現善我們可以理解,示現惡呢,我們一定要知道,菩薩也是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有的眾生他造惡,菩薩就必須示現這種方式要度化他。比如一個屠夫殺豬,菩薩就會示現成一個殺豬的人,跟著他一起去殺豬,這樣方便度化他,這叫做逆;示現好人就叫做善,就叫做順。順逆示現都是種種的方便,為了度化眾生。菩薩遊戲神通,無論用什麼方式去做,都是為了度化眾生,所以於性戒和遮戒都不違犯。

性戒就是指的殺、盜、淫、妄,這四種屬於性戒,就是說,你無論受不受戒,只要犯了這四條都有罪過。除殺盜淫妄以外,凡是佛制定的戒律都是屬於遮戒。比如喝酒,你不受酒戒的話,你喝酒就不犯戒。佛制定酒戒,是因為酒能亂性,喝酒之後人不受控制,就會犯殺盜淫妄,所以佛制定不飲酒。這裡我們一定要注意,順逆示現兩個方面,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就是當我們看到別人造惡的時候,我們一定迴光返照自己,而不是辱罵去毀壞別人。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改變、來返照我們自己,看我們犯了沒有,有能力的我們幫助他,沒有能力的話,我們決不去毀犯別人。不要一昧地去誹謗別人,我們也不知道別人是不是菩薩。還有,我們一定要把別人做菩薩想,都是來給我們做的示現,我們一定要多改正自己的,不要一昧的天天去看別人的過失。還有呢,我們如果沒有這種功夫的話,我們不要去造惡的,不要說我“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這只是為自己的造惡去找一種藉口罷了,後面還有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我們沒有這種功夫,你不是菩薩,你沒有這種修為、你沒有這種自律、你沒有這種定力、沒有這種智慧的時候,你這就叫造惡,那將來肯定是要墮落受報的。

第七智所贊戒和第八自在戒是俗諦戒。

我們再看第九隨定戒,就是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在定中,都有威儀,就是我們說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第十是具足戒,就是戒波羅蜜畢竟圓滿,無法不備。

第九隨定戒和第十具足戒是中道第一義諦戒。

這是《大智度論》中講的十戒。這個偈子中,威儀無缺指的是第一不缺戒,淨如寶珠指的是第十具足戒,偈子中舉出了第一和第十戒,也就是把中間的八種戒也都含攝在內了。菩薩以這十戒,嚴護威儀,求佛道。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這是第四問忍辱,這裡講的是生忍和法忍。生忍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在眾生恭敬供養的時候能忍不著、不生驕慢和散逸。就像在我們遇到順境的時候,要對於鮮花、掌聲、讚嘆、供養要能忍,能不驕傲,不飄飄然,把心還能安定下來,不起貪著之心。第二是在被眾生嗔罵打害的時候,當然也包括了蚊蟲的叮咬,種種的傷害,心裡不生嗔恨怨惱。這個是生忍,生忍包括兩個部分,就是順境和逆境的時候。

法忍也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於寒熱饑渴老病,這是外法,對於這些外法能忍不動。第二是對於貪嗔、憂愁、淫慾、痴慢、還有邪見,這是屬於內法,對內法也能忍不起。偈頌中舉出惡罵捶打作為能忍之境,是表明這么難忍的事情都能夠忍受,更何況其他比較容易忍的境遇自不必說了。我們都是什麼呢?每天督促著自己去修忍,但是一遇到境界了、一點點的境界了都不肯忍,都找理由說明不忍的原因來為自己開脫。大家這裡可以通過本經中常不輕菩薩的公案,來理解他土菩薩修忍辱的情況。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及痴眷屬,親近智者,一心除亂,攝念山林,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這是第五再次問禪定,菩薩離五蓋修禪定,蓋就是蓋覆真性,貪慾、嗔恚、睡眠、掉舉、疑,這五種能蓋覆真性。離諸戲笑,戲笑是指一些沒有意義的語言,或者是說笑,說笑話、打閒岔、說是非,說這樣的話會讓人心散亂,也就是五蓋中的掉舉蓋,也叫掉悔蓋。三心二意,不知何去何從,又想著過去、追念著過去,然後又構想著未來,這樣會蓋覆人的心識,很難修禪定。離諸戲笑就能除掉悔蓋。及痴眷屬,對於愚痴糊塗的眷屬也要離,因為愚痴的眷屬會做出一些愚痴的、讓人生氣的事情。比如有一個人生病了,他的兒子在身邊來照顧他。有一個蒼蠅落到了這個病人的頭上,他的兒子好心來幫他趕蒼蠅,但是他沒用智慧、他愚痴,他拿了一個很粗的木棒來趕蒼蠅,那我們想一想,他打蒼蠅的時候,直接也把這個人給打死了。如果我們跟這樣愚痴的眷屬在一起的話,就會因為他的行為會生煩惱、會生嗔恨、會發脾氣,甚至作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這樣肯定影響心清淨,會影響修禪定的。離愚痴眷屬以及惡眷屬能去除嗔蓋。親近智者,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心中會有很多的疑惑,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自然會影響修行。親近智者,就是親近有智慧的善知識,他們能夠用智慧幫助我們來修行,這個就是除去疑蓋。一心除亂,這是能去除貪蓋。眾生貪愛世間的男女美色、名聞利養,終日活著就是為了貪慾,絞盡腦汁、不擇手段、甚至六親不認都是為了自己的欲望。貪慾能覆蓋心識,使得禪定善法不能發生,如果能做到一心,那么亂心就沒有了,也就除去了貪慾。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一定要一心去念佛,念茲在茲,不要想別的,不要想想一會兒工資多少,不要想想一會兒你的損失多少,你的利益多少,把這些名聞利養,這等等一切的欲望都放下,用一心,你一心就能除去貪蓋。攝念山林,這是除睡蓋。睡眠時人心識昏昧,障礙禪定,在山林這種寂靜的地方,收攝其心、精進修行能除睡蓋。億千萬歲,這是表明入定之深。菩薩以這樣深的禪定來求佛道,可想這種志力勇銳。這是講菩薩離五蓋、修禪定、求佛道。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或見菩薩,餚膳飲食,百種湯藥,施佛及僧,名衣上服,價直千萬,或無價衣,施佛及僧,千萬億種,旃檀寶舍,眾妙臥具,施佛及僧,清淨園林,華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種種微妙,歡喜無厭,求無上道。

這是第六問布施。我們看第一偈:或見菩薩,餚膳飲食,百種湯藥。施佛及僧,這是飲食、醫藥二施,用這飲食醫藥二事供養。既然說是百種,就是說明無所不具。第二偈:名衣上服,價直千萬,或無價衣,施佛及僧,這是衣服。這裡衣服說了價值千萬,甚至是無價,都用來供佛及僧。第三偈:千萬億種,旃檀寶舍,眾妙臥具,施佛及僧,這是房舍。房舍有千萬億種,非常廣大,而且是用旃檀眾寶加以裝飾,真的是美麗至極。每間房舍中都有眾妙臥具,布施給佛以及僧眾。第四偈:清淨園林,華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華果園林流泉浴池,也是讓佛和僧身處其中無不如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心情愉悅。這裡的第三偈的房舍和第四偈的園林,都含攝在四事供養中的臥具當中,歸納為臥具。就是飲食、衣服、醫藥、臥具這四事當中的臥具供養。第五偈:如是等施,種種微妙,歡喜無厭,求無上道,以上這飲食、醫藥、衣服、臥具這四事供養,這四事都微而不粗、妙而不染。菩薩以歡喜心來布施,無非是為了無上菩提、成無上道。我們再看下面: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種種教詔,無數眾生,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這是第七問智慧。第一偈:或有菩薩,說寂滅法,種種教詔,無數眾生,這是不可說而說般若。寂滅法中,言語道斷,有什麼可說的?但是菩薩以種種方便教導眾生,讓眾生明白寂滅法,正如《法華授手》中所說:“無說示說,巧逗群機”。第二偈: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這是不可觀而觀般若。菩薩觀諸法的體性,諸法的體性怎么樣呢?無有二相。諸法的體性,你說有,它不對;你說無,它也不對。有,它是妙有、是假有,它不是真實存在的,你說有,所以它不對;你說無,但是它還有大用現前,你說無,它也不對。也就是說,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無二相就是實相。可以說是融真諦、俗諦於真空,所以說是猶如虛空。第三偈: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這是說不可說、觀不可觀而論般若。心無所著,就是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有,空有不著。既然不著空有,那么是心無所住,無住之心就是妙慧,菩薩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到這裡,偈頌中他土六瑞的第五部分他土菩薩行,我們就介紹完了。下面是他土六瑞的第六部分,問他土供養舍利,也就是問佛涅槃。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恆沙,嚴飾國界,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廟,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寶鈴和鳴,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華伎樂,常以供養,文殊師利,諸佛子等,為供舍利,嚴飾塔廟,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這一段共七偈,第一偈: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這是總說佛滅度後菩薩供養佛的舍利。佛示現在世間成道,這是佛的應化身,應化身有生有滅,佛在世間度化眾生的因緣盡了,就示現滅度。比如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八十歲的時候入滅,入滅後焚燒荼毗,荼毗得舍利。他土的菩薩也是這樣,菩薩懷念佛度化眾生的恩德,為報佛恩,供養佛的舍利。

第二偈: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恆沙嚴飾國界,這是說明建塔的數目。菩薩建了很多的塔廟,有多少呢?無數恆沙之多。恆沙我們講過了,非常之多,供舍利的、供養舍利的叫做塔;廟是貌,就是容貌的意思,供佛像就叫做廟,供養佛的容貌就叫做廟。國土上建有很多的塔廟,就顯得非常的莊嚴美好。

第三偈: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這是說明塔的量,也就是塔的大小。供佛的舍利塔很高,有多高呢?五千由旬。一由旬,小的是四十里、中的是六十里、大的是八十里,這是一由旬用我們現在的計量單位來換算。看看我們娑婆世界的塔有多高?只是幾十米高,我們就感覺到非常的雄偉了,這裡五千個幾十里高,那是非常高大的了,這是高度;縱廣正等,兩千由旬。南北叫做縱,東西稱為橫,就是說,舍利塔的底座底層所占的面積,長和寬都是兩千由旬。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舍利塔是真的非常的高大了。供佛舍利的寶塔不僅廣大,而且裝飾得也很莊嚴。

第四偈:一一塔廟,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寶鈴和鳴,這是說明塔的莊嚴。各千幢幡,就是每座塔都有一千幢一千幡。幢就是圓筒形的,幡就是長條形的,我們大雄寶殿里也掛著幢也掛著幡。珠交露幔,露就是沒有覆蓋,露出來,幔是覆蓋,意思就是說,還有種種的寶珠來裝飾寶塔,或露著或蓋著。寶鈴和鳴,寶塔上掛著這些寶鈴,風吹過來,寶鈴會發出和雅之音,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聽到。

第五偈: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華伎樂,常以供養,這是供養舍利。諸天龍神、人及非人,常用這些香華伎樂、種種的莊嚴具來供養舍利。

文殊師利,諸佛子等,為供舍利,嚴飾塔廟,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這兩個偈子是總結讚嘆塔廟莊嚴。菩薩為了供養舍利,建了塔廟,並且用幢幡、寶珠、寶鈴來裝飾,使得塔廟莊嚴奇麗。雖然所做的這些是為了供養塔廟,不是為了莊嚴國土,但是塔廟莊嚴了,國土自然也就妙好殊特、不嚴而嚴了。偈頌中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塔廟莊嚴:“如天樹王,其華開敷”。天樹王就是波利質多樹,此樹在忉利天善見城的東北角,位於雜亂園和歡喜園之間,歡喜樹。這個樹高百由旬,枝葉覆蓋五十由旬,樹的根莖、枝葉、花果都有香氣,這個香氣還能遍熏整個忉利天宮,所以也叫做香遍樹。這棵樹開深紅色長穗這種形狀的花,開花的時候非常的莊嚴,所以這裡用開花最美麗時候的天樹王,天樹王開花時候、最美麗的時候來比喻塔廟,這是來形容比喻塔廟的莊嚴。

此土的釋迦牟尼佛入滅,荼毗後,弟子們從灰燼中得到了佛的頭頂骨、牙齒、還有中指骨、頭髮等等的舍利。像我們中國南京大報恩寺就有佛的頂骨、頂骨舍利,也是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枚佛頂舍利。還有陝西法門寺,我們都知道的佛指舍利。北京廣濟寺是佛牙舍利。佛的舍利所在就如同佛的法身所在,所以這裡供養佛舍利,就如同禮拜佛成道的菩提樹、佛的金剛寶座、還有佛經行留下的足跡,這是一樣的功德,可以結下值佛聞法的殊勝因緣而速成菩提。

到這裡,偈頌的第一大段,問此土六瑞和他土六瑞,我們就介紹完了。下面是第二大段請答,請答分兩部分:第一是舉出疑惑之事,舉出疑惑請求回答,第二是解釋四伏難。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無量國,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

這是舉出疑惑之事請求文殊菩薩來回答。第一偈: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這裡是舉出此土之事,就是我們娑婆世界,舉出此土之事。佛放一光,釋迦牟尼佛放白毫光;我及眾會,就是彌勒菩薩和大會中的人;見此國界,種種殊妙,見到娑婆世界種種的殊勝微妙的境界,種種殊妙,指的就是此土的六種瑞相。我們前面講過了此土的六種瑞相。

第二偈: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無量國,這是舉出所見他土之事。釋迦牟尼佛放出清淨光照到無量世界,與會的大眾在光明中見到他方世界的菩薩修菩薩道,以及諸佛神力智慧希有。

第三偈: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這是請答、請文殊菩薩來回答。我等見此,此就是所見兩土之事。以上所見兩土的瑞相實在是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佛為什麼要現此不可思議的瑞相?願文殊菩薩能為大眾來解答心中的疑問。

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及見諸佛,此非小緣,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這是解釋四伏難。什麼是伏難呢?伏就是潛伏的意思,我們通俗的來說,就是心裡為難不用嘴說。文殊菩薩雖然居眾菩薩之首,在菩薩中智慧第一,有大智慧,但是彌勒菩薩也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不能彌勒菩薩一問,文殊菩薩馬上就答,何況會中還有很多的法身大士,知道此事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們講大家容易明白一點,就是不能彌勒菩薩一問,文殊菩薩馬上就答,這樣有點太不客氣了。第二種,就是如果一問就答,大眾也不會生起渴仰之心,不會重視,所以彌勒菩薩這裡先假設了四難加以解釋。

第一伏難,我們注意,第一伏難是因為上段經文中說,佛子文殊願決眾疑,由這一段而引起的。彌勒菩薩說,請文殊菩薩為大眾來解答疑問。那么文殊菩薩就會想,你說大眾都有疑問,可是大眾如果有疑問,大眾有疑問大眾自己會來問的,但是現在只有你自己一個人來問,大眾都沒有問,那我怎么來解答呢?彌勒菩薩知道文殊菩薩有此意,所以就以偈頌來解釋第一伏難說:“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大眾為什麼不來問呢?欣仰就是仰慕的意思,瞻就是看,大眾都再看著我們兩個人,大眾的心裡希望我彌勒來代表大眾請問,希望文殊菩薩能夠給予回答,這裡世尊何故放斯光明,這是大眾想問的問題。就是世尊什麼原因放大光明照無量國土呢?

第二個伏難是,文殊菩薩又會想,大眾既然都有這個疑問,那我怎么能夠回答呢?不如等佛出定之後我們來問佛,請佛回答不是更好了嗎?彌勒菩薩用偈頌來解釋第二伏難:“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放斯光明”。佛子就是稱呼文殊菩薩,時答就是能夠及時回答。這個偈子的意思是說,大眾心中都有疑問需要解決,心神都不安泰,還不知等到什麼時候佛才能出定,如果文殊菩薩能夠及時回答我們,這樣大家一定心生歡喜。這裡何所饒益放斯光明,是大眾需要解答的疑問,就是不知世尊放這樣的光明,是要讓我們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大眾需要解答的這個問題,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利益。

第三個伏難,文殊菩薩會想,如果你說不知佛什麼時候出定,讓我來回答,可是你、我、我們大家都是補處菩薩,大家都一樣,可以共同商量,為什麼只推我一個人來回答?彌勒菩薩又接著解釋說:“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坐道場,就是坐菩提樹下成最正覺。彌勒菩薩的意思是說,我也在猶豫不決,佛現在這么多的瑞相,是要說他自己親證的妙法,還是為機緣成熟的眾生授記作佛呢?彌勒菩薩一方面自己在想,一方面請文殊菩薩來解答。也就是這裡面彌勒菩薩猶豫不決,是佛要說他自己親證的妙法還是要為眾生授記呢?他猶豫不決,請文殊菩薩來解答。

第四個伏難就是,文殊菩薩會想,你所說的已經解釋疑問了,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佛說妙法或者是為眾生授記作佛呢?彌勒菩薩已經來解答疑問了,為什麼還要我來解答呢?彌勒菩薩用偈頌來解說,接著彌勒菩薩又說了:“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及見諸佛,此非小緣”。就是說,如來示現這么多的瑞相,這么不可思議的境界,不僅見到無量眾寶嚴淨的佛土,而且又見佛聞法,那這不是小事因緣,是一個大事因緣,怎么能以我猶豫之心來判決?前面我們剛才已經講了,彌勒菩薩也是在猶豫不決的,這么個大事因緣,怎么能以猶豫之心來判決?

到這裡,文殊菩薩心裡的伏難也就沒有了,沒有什麼可以謙虛的了,最後一個偈子就是總結請答。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最後,彌勒菩薩又表達自己的請問,意思是說,文殊菩薩你就不要再謙虛了,現在會中大眾瞻察的是您,他們希望您能來為他們解答,如來為何因緣而現瑞相,真的是為了演說妙法、為機緣成熟的眾生來授記嗎?到這裡,別序的第四部分發問序,我們就介紹完了,下節課我們來學習答問序。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