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27
「念」—忿[念]者,不忘也。念心所的體性是:「於曾習境,令心明記」而不忘也。「曾習境」,即曾經學習或經歷的事,或者是慣習、或串習之事。對於這些事,都能念念不忘失,這就是念心所的體性。念心所的業用是:能作「定」(三摩地)的所依。亦即,若有「念心所」現前,即得念念不失正念,便能依此正念之心而得定;反之,若失正念之心,正定即無所依,便不能得定。因此,要得定,必須先有正念的「念心所」,作為定之所依。這就是為什麼在正教中,佛教弟子修三昧時,必教他們先修「念」—田正念攝心,以念正而不亂,是故得定。因此,「四念住」的念,「念佛、念法、念僧」的念,「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舍、念戒、念天)的念,或「八念」(六念再加念無常、念死)的念,或「念佛」的念、「念咒」的念、「念經」的念等等,都是在修習、薰習這「念心所」;念心所成就,即是「正念成就」;正念成就,便能引發正定,故成唯識論說,為何念心所能為定之所依呢?因為這念心所「能引定故。」可見「念心所」在修行中的重要。
「定」:梵語三摩地(Samadhi),義為等持、或正定。定心所的體性是:「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意即,這「定心所」,它能令心在所觀的境界上,專注不散。故大乘廣五蘊論說:「謂於所觀事,心一境性。」「心一境」即是專注一境不散之義。定心所的業用是:能為智慧之所依,因為「依斯便有抉擇智生」(成唯識論),意即,若依於定,便有能抉擇的智慧生起,此智慧因為依於定,與定心相應,與清淨心相應,所以是真智,而不是散慧、染污慧、黠慧、或邪慧。反過來說,若無定,則慧無所依,無法生起。因此,以論證經,楞嚴經說:「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可知,欲求無上正智,須先離於散亂、雜染、攝念入定,方有慧起。也就是說,欲求正智,須從正定入手。若得正定,慧即有所依。
「慧」:慧即是智慧,此指正智而言,非世智辯聰之黯慧。慧心所的體性是:於所觀境,能作揀別抉擇。亦即法華經所說的「能善分別諸法相」的善分別:以有慧之揀擇力故,於一切法之體、用、性、相,乃至因、緣、業、果,善、惡、無記等,皆了了分明,不為外相所迷、所惑,故是有慧之用,即稱為「能善分別」。又,今人常迷惑,以為「無分別智」的「無分別」,是凡事籠統、迷糊,不辨是非、善惡、正邪,叫作「無分別」——錯了!那是愚痴無智、無明合鈍,不是佛所說的「無分別」;佛說之真「無分別」是指不妄想分別,不依我執、我見、我慢等而生「妄分別」 ,但並非沒有依於正智,而於一切法了了分明、且能抉擇之「善分別」。這種當今流行的錯誤觀念必須糾正過來,否則將會攪亂修行,因為「以愚為智」故。其次,慧心所的業用是:能斷疑惑,尤其是對正法,若有種種疑網、或猶豫不決、或不信、或迷惑,以有慧心所起,便能
以此慧力,觀了抉擇,而斷除其疑。因為「疑」是六根本煩惱之一,且是障礙修行之大者,因此,疑若不除,無法起真修。(心若有疑,即不能全信,即不能安心、全心全意地修行) 。故知斷疑在修行中是很重要的一環,楞嚴經中所謂「咨決心疑」,即是斷疑。但若無慧,即無斷疑之用。又,斷疑即是修行中「斷惑證真」的「斷惑」之第一步!若於正理疑心、猶豫不斷,即於真修行上,第一步都無法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