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六章 了無寄處堪大用01


時間:2019/9/22 作者:清淨心

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六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六章了無寄處堪大用

是故如來為諸菩薩說,幻術文字求其體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世間事物就是那麼在變化,這一切都屬於幻術的境界,所以佛告訴諸菩薩說幻不可求。幻術的範圍包括很廣,文字也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代表人類思想、情感的符號。拿中文來說,幾千年來到現在,文字衍變已有六、七種體裁,將來是不是再有變化還不知道,人類的各種語言的變化都是如此。所以佛說,你要求幻術文字固定的體型是做不到的。這就說明世界上萬事萬物沒有一樣是固定不變的,這個地球、山河大地隨時在變化中。

那麼,我們迴轉來看看,佛法在哪裡呢?我們要研究這一切幻相不可得,怎麼了解幻與不幻?從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迴轉來再找自己了解宇宙萬物幻與不幻這個心。『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連我們這個思想靠不靠得住都是問題,昨天想過、做過的事,今天那個能夠想的早已無影像,不可得、留不住,所以叫『妄想』。

蘇東坡學禪後有句很有名的詞:『事如春夢了無痕』。人世間的事就像做夢一樣,夢醒後,回想夢境一點痕跡都沒有。你說再睡一覺重新做夢,絕對不會一樣,即使連起來做也不一樣。為什麼要用『春夢』來形容世事如幻呢?因為春天多疲勞愛睡覺?睡多夢多;夏天晚上不大睡得著,睡著了也快天亮來不及做夢了,所以春天夢特別天。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這句話叫我們認識清楚,現實世界一切現象都是幻,而且沒有現象可以永遠停留。人生來就有老,老了就過去,過去就沒有了!後面的不斷生來、不斷過去,就是那麼在變。

箇中三昧誰識得?

是故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大用無依善巧智身,了無可得。

這是大菩薩境界,不是小乘境界。『將出入三昧』,在定境中,定的境界很多,中文翻譯叫定;梵文結合音譯,音譯而翻成『三昧』,『三』不是數目字,是梵文原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當時梵文的『三』字,等於中文恭敬的『敬』。『三昧』取音也取義,一般解釋為『正受』,與現在我們所了解入定的『定』有差別。嚴格地差別是:小乘的境界叫做定;大乘境界無所謂定不定,範圍大、力量大、作用大叫三昧、正受。三昧不一定在打坐時才有,行住坐臥隨時都在大定的境界中。大定的境界有多少種呢?八萬四千種三昧。

比如繪畫,經常可以看到有些繪畫畫得非常好,此人已進入繪畫三昧;文學好的,是文字三昧;武功高的進入武功三昧;插花好的,也有插花三昧,都用得通。換句話說,三昧有它的境界。

但是一般學佛的人,是『故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大用』,兩腿一盤打坐,以為修定叫三昧,然後希望自己求到定,求定中能見到菩薩。『將』是拿,拿自己出定入定三昧的心,乃至在定的境界中,以有所求的心,求無所得的果,根本上就錯了!我們學佛要注意!道就是所謂普賢見地的問題。學佛做功夫、求證,下手見地一錯誤,就徹頭徹尾地錯了!

《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請大家特別注意這句話!要求佛法明心見性『見』的境界,不要『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求見菩薩,明心見性本來是空的境界,以有所求的心去見,如何見得到?這點請大家特別留意!

大機大用最善巧

『大用無依善巧智身』,這是《華嚴經》所用的名稱,普通佛學很少用到。這是大菩薩境界,非常難!『大用』,全體的大機大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乃至佛與魔都不能到達的境界叫大用。所以,真正得道、悟道、成佛,應起大機大用。不起用,那不是佛法,不過也可以叫佛法,是小乘佛法,小乘中的小乘。真的大乘佛法,起大機大用,可出可入;可不出可不入;才是完全,它不偏於一點。大乘菩薩見道時,入世而救人,大用但無所依、無所求。有所依有所求則落在一個境界,在一個方式、角度上,那已經錯誤了!所以說『大用無依』。

何以人能夠修養到那麼高深的成就,可以入世可以出世?在出世入世之間,心已經出世了,在魔境中已經成佛了!這個靠什麼呢?『善巧智』,靠他的機變、善巧,非常靈光、非常活潑、聰明的智慧。智慧所得的另外一個身體不是這個肉體了,那個身體是智慧的身體,永遠不死,叫『善巧智身』。不生不滅永遠無生無滅,乃至像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光災之身,是『善巧智身』。講到這一方面,佛學比較專門、深入了!因此《華嚴經》是最大、最深的經典。

所以他說,一般人學佛,『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錯了!那麼,應該以什麼求呢?『大用無依善巧智身,了無可得』,然後悟道。趔明心見性悟到什麼?悟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可達到『了無可得』境界。『了無可得』的『了』字很妙,作何解釋?我只能說『了』就是『了』,無法解釋,再作解釋就錯了!了無可得就是了無可得,十方八面都完了。『了』不是沒有,而是充滿、實在了。『了無可得』是證得的境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