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夢參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第五


時間:2019/9/25 作者:積善之家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懺悔品第五、善業道品第五

夢參老和尚主講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懺悔品第五

「爾時世尊說是頌已,於眾會中有無量百千眾生曾誤聞法,謬生、空解,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聞說此經,還得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聲聞乘中,曾種善根,未能成熟聲聞乘器,後復遇聞獨覺乘法,迷惑不了,便生空見,撥無因果。由是因緣,造身語意無量罪業,往諸惡趣,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還得正見,深心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已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還願受行先所修集聲聞乘行,唯願世尊哀愍教授。」

佛一說法,就去除了與會大眾的痛處。佛為什麼說這些法?這是對機說法的。因為在大集會裡有些人謬生空解,過去就犯了這個錯誤。「撥無因果,斷滅善根」了,所以往諸惡趣,墮到三惡道。現在「聞說此經」,聽到佛說《大集十輪經》,「還得正見」,又恢復他的正見了。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懺悔。

這是第五品,「懺悔品」。我們讀這段經文的時候,想想自己有沒有犯這個錯誤?有的話,你就隨喜懺悔一下;沒有,你可以不要隨喜。不過,大家一定會犯錯的,或多或少而已,這都是懺悔的。他們頂禮佛足,就懺悔了。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恭敬「大德世尊」,「我等本在聲聞乘中,曾種善根」,修過道,但是沒有成熟聲聞乘的根器,沒有證道,沒有成果。「後復遇獨覺乘法」,就迷惑了,生了空見。一生了空見,就「撥無因果」,不信善惡的果報。由於這個因緣,造了「身語意無量罪業」,做了很多的錯事。做了錯,就墮到惡趣。我們現在在世尊前,「聞說此經」,才恢復了正見。「深心慚愧」,就是感覺過去做的不對,現在向世尊發露懺悔。「不敢覆藏」,請求世尊證明,「願悉除滅」我這個罪。在世尊前懺悔完了,就除滅掉了。「從今以往永不復作」,再不做這個罪了,再不墮惡見了。「防護當來所有罪障」,我懺悔完了,將來這個罪障再來了,我就認識他了,不會再墮落了。

「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現在我們向佛懺完了,這是佛加持我們,令我們消滅這個罪之後,「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再不造這個罪。「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如果我不懺悔,將來一定受這個果報。「今者還願受行先所修集聲聞乘行」,他就是聲聞乘的根器。他說,現在不羨慕獨覺乘了,還要修行聲聞法。「唯願世尊哀愍教授」,請佛再給我們說一說聲聞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於是世尊隨其所樂,方便為說四聖諦法,於彼眾中,有得下品忍者,有得中品忍者,有得上品忍者,有得世間第一法者,有得預流果者,有得一來果者,有得不還果者。於中復有八萬四千苾芻,諸漏永盡,心得解脫,意善清淨,成阿羅漢,歡喜禮佛,還複本座。」

佛就告誡說:「善哉善哉」,很好。「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照你們這樣的慚愧發露,你們要認識到在佛法之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也就是清淨的。「一者稟性專精」,他的性情守戒守的很好,專精持戒,本來就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犯了戒,生起慚愧心,「發露懺悔」,也就清淨了。這「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一切罪惡都懺清淨了。

「於是世尊隨其所樂」,他的心在樂什麼?「方便為說四聖諦法」,四聖諦法就是苦集滅道、兩重因果,集就是世間的因,苦就是世間的果;道就是出世間的因,滅就是出世間的果。出世間的因,出世間的果,修道就可以出離了。經佛這麼一說,於此會中「有得下品忍者,有得中品忍者,有得上品忍者,有得世間第一法者」,這個叫「暖、頂、忍、世第一」四位,就證了初果,修行得了暖氣。剛修行的時候,一點暖氣都沒有,也就是入門入不了。能夠進入,或者定也好,或者讀誦大乘也好,或者有種欣樂感,這就是「下忍」。

「中忍」,又進了一步。「頂」,可以說是能夠接受了。完了,到了「世第一」位,在世間法,這是頂點。完了,就是出世間了,出世間就證初果。證初果就是出世間法。

這是屬於小乘的一切位子。「有得預流果者」,進一步成了這,預流果就是初果,預聖人之流,小乘的預流,大乘的信位就入預流。有得一來果者,一來果就是二乘,前面是須陀洹,這是斯陀含;有得不還果者,是阿那含,就是三果。

「於中復有八萬四千苾芻」,前面沒有說數字,是指很多的意思。在這個大眾當中,還有八萬四千出家人,披赤袈裟的,「諸漏永盡」,再不受三界的輪迴,就證得阿羅漢果。「諸漏永盡,心得解脫」,見思惑一斷,心得解脫了。「意善清淨,成阿羅漢,歡喜禮佛,還複本座」,這些眾生都很歡喜,因為他們脫離苦海,懺悔了,也清淨了。

讀大乘經典,就超過「暖、頂、忍、世第一」,超過聲聞乘。但是斷惑不如聲聞乘,新發意菩薩一發菩提心,就超過他們。雖然是在凡夫位,但是可以做菩薩的事,無論弘法、修道、利益眾生,觀想的時候,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一切都是為了他人,做錯了,問題也不大。若是為了自己,雖然你做的很對,很美滿,可是夾雜著名利,問題就很大,你並沒有得到好處。

「時眾會中復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眾生,曾誤聞法,謬生空解,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聞說此經,還得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獨覺乘中曾種善根,未能成熟獨覺乘器,後復遇聞說大乘法,雖生愛樂,而不能解,愚冥疑惑,便生空見,撥無因果。由是因緣,造身語意無量罪業,乘此業緣,於無量劫墮諸惡趣,受種種苦,楚毒難忍。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還得正見,深心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已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還願受行先所修集獨覺乘行,惟願世尊哀愍教授。」

這一品是屬於〈懺悔品〉。當時參加法會那麼多的大眾,在這個大集當中,來集會的份子很複雜,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前面開始講的時候,就是聞法了,可是不恭敬三寶,乃至於聞法生了誤解的,這個誤解都是指空性說的,惡趣空。有的人聞到《金剛經》,聽講《金剛經》,講一切都是空的,他就什麼也不學了,就去造惡業了。善業空了,可是惡業不空,就造了很多的罪。在這會中,前面講的是聲聞乘,這裡講的是獨覺乘。

在這集會裡有好多眾生?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就是有五十七百千的十兆數眾生。他們同時起來聞法,向佛請求懺悔。由於過去誤聞法,誤聞法並不是指說法錯了,而是他理解錯了;其實也不是他理解錯了,而是他過去沒有那麼多的善根,承受不了,生起一種錯誤的空見,這種空見很難破除的。如果是生起有見,這種罪業好斷;生起空見,這種罪業就不好斷。因為生起有見的時候,他還是相信因果,執著因果;不過,兩者都是不對的。佛經上也講,有很多罪業是不通懺悔的。我們前生做了因,今生一定要報。有些錯誤的說法,認為這是不通懺悔的,這個罪永遠帶著,一定會下地獄,這是錯誤的有見。

上面是說有兩種人,一種是稟性專精的,他根本不犯;一種是犯了他慚愧,慚愧懺悔了,也是勇猛的,也是勇健的。我說這兩種人都是清淨的。

誤聞法,堅持不肯懺悔,沒有慚愧。現在很多學佛法的人,你跟他說,你走的那條道路是不對的,你可以拿佛所說的聖教量,聖人教導我們的,對比一下,你就知道是不是對的。但他不肯改正,認為自己是對的,他執著某一點說,這是某某經上說的,不會錯,經上說的一切諸法皆空,《金剛經》就是這樣講的。但那個空義是什麼義?他並沒有領會到,也就是聞法生起誤解,對空的理解錯誤了。

舉《金剛經》為例子,教導二乘人所住的涅槃,所證得的空理,不是究竟的;那個空義也是從他修因契果得來的,不是沒有因果的。特別是在中國的禪宗,有人學了就誤解了,他把參禪的明心見性,錯解成是什麼都不用學,乃至於不相信因果,只要明心見性就好了。見不到性,怎麼辦呢?你造的罪一樣要受報的。這些人是聞法之後,能夠糾正他們的錯誤。過去,因為聞了這個法,把空理解錯了。

「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就做惡吧!做惡了,自然是就受惡報。現在我們在這個法會當中,聽到佛說《大集十輪經》,現在明白了,就恢復正見。

以前有正見了,後來經由惡友的引導,或者誤信別人的話,才失掉正見。這些人有多少呢?有五十七百千十兆那麼多人,從座而起,向佛頂禮,在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

懺悔什麼?我們過去是修獨覺乘法的,種有善根的;但是未能成道,未能成熟獨覺乘的法器,也就是沒有證得獨覺乘的覺悟。後來聽到大乘法,就生起歡喜信樂,求大乘,但是不能解。大乘的義理,沒有理解透,愚冥疑惑。愚冥就是沒有智慧型,在黑暗當中,疑惑本身就好似在黑暗當中。現在我們有很多的懷疑,學法的最大障礙,就是疑,信不進去。學什麼都得要有信,有信才能夠產生解,解就是理解,就是學,你要修哪一法,先把這個法弄清楚,修持的次第,怎麼樣用功,怎麼樣觀想。

你懂了修行次第,就不會走錯路。像我們要到某一個地方,你必須熟悉朋友家的道路,不熟,人家在南方,你卻開車往北方去,這樣永遠也走不到,越走越遠。你必須熟悉那個法所說的涵義是什麼?要是誤解了,大乘的空不是惡趣空,它是智慧型,像你學《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都不存在,也沒有什麼是善,也沒有什麼是惡。你要是行惡,就違背法性了,空,你永遠也達不到。要是行善,漸漸漸漸的對善也不執著,你就入得那個空義。沒有理解得到這個,叫撥無因果。

由於這個撥無因果的因緣,他的身語意十惡業造的很多,造無量罪。乘著這個造業的緣,無量劫來墮在惡趣,就墮入三惡道。惡趣是指三惡道,受了很大的苦處。那種苦處很難忍受,苦毒就是所受的刑罰。現在我們聽到佛這麼樣說,我們恢復我們的知見,覺悟到是我們以前不對,懺悔發露我們所做的罪惡,不敢再覆藏下去。

願世尊加持我們,都除滅掉,以後就不再這麼做,永不復造;使未來的罪障得到防護,再不會犯了。以前做過的,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救護我們。救度我們不再受惡趣的苦報。濟拔我們未來惡趣的苦報,現在我們還發願「受行先所修集獨覺乘行」,學習因緣法。「惟願世尊哀愍教授」,現在我們都忘了因緣法,還得請佛重新教誡我們。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於是世尊隨其所樂,方便為說諸緣起法,令彼一切修緣覺乘漸次圓滿,皆悉證得幢相緣定,於獨覺乘得不退轉,歡喜禮佛還複本座。」

「世尊告日,善哉!善哉!」你們說的很好,有懺悔心就很好。「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慚愧自己所做的事情,懺悔就是改過,把以前做的改了。悔,以後再不要這樣做了。

「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在這「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懺悔完了,還是清淨的。

他請求世尊給他們說因緣法。這一段經文,沒有詳細說,只是略說的。世尊就「隨其所樂」,根據他所信樂的,方便給他說諸緣法。獨覺乘跟緣覺乘,有佛在世的時候,就叫緣覺,無佛在世的時候,就叫獨覺,獨自的觀照一切事物生住變化。為什麼這朵花會開?研究它的緣,要是講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名色,他所說的緣起法,是初步的緣起法,而大乘的性空緣起,那是大乘的緣起。那個緣起,他要是理解錯了,就變成了斷滅空,撥無因果,因為不知道大乘是從漸次而來的,因此佛說緣起法,令他修緣覺乘。「漸次圓滿」,才能夠證道。「皆悉證得幢相緣定」,於緣起中修定,於獨覺乘,他就不退轉,「歡喜禮佛還複本座」。

「時眾會中復有八十百千那庾多眾生,曾於過去諸佛法中,毀謗佛教,下至一頌。由是因緣,墮諸惡趣,客群苦報,初復人身,生便喑瘂,常愚舌唚,口不能言。聞說此經,還得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宿世惡業,合掌恭敬,瞻仰世尊,佛神力故,皆悉能語。」

這個比前面的罪惡要大一些,「毀謗乃至於一頌」,或著毀謗得很少,由於這個毀謗的因緣,「墮諸惡趣,客群苦報」。雖然苦報受盡了,也得了人身,生來的時候不能說話,「常患舌唚」,舌頭說不出話,音發不出來,口也不能言。這類人也參加這個法會,聞說此經還得正見,恢復他以前的正知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宿世惡業」,他的宿世是什麼惡業呢?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等宿世作何惡業,今處眾中口不能語?彼諸人眾,俱時白佛,於中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毗缽屍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或言毀謗獨覺乘法,或言毀謗聲聞乘法,下至一頌。我等由是惡業障故,九十一劫流轉生死,常處地獄傍生餓鬼,喑瘂無舌,都不能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始於今世得復人身,而猶瘖瘂,常患舌唚,蒙佛神力,方始能言,復能憶念自過去世所有因緣諸惡業障。」

佛看見這些懺悔頂禮的人,知道他們過去所做的業,佛要他們自己說,明知而故問。他問:你們過去世做了什麼惡業?所以在大眾中,口不能言。「彼諸人眾,俱時白佛,於中一類作如是言」,並不是全體,而是引少數人的話說。「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毗缽屍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毗缽屍佛就是拜懺五十三佛中的毗婆尸佛。

在毗缽屍佛的時候,我們謗了大乘正法,「或言毀謗獨覺乘法」,「或言毀謗聲聞乘法」了,下至毀謗一頌,雖然毀謗的是很少,罪惡還是很大。我們由那個罪業,毀謗大乘經典,獨覺乘經典,三乘經典,也就是毀謗三乘的經典,毀謗法寶。經過九十一劫流轉生死,從毗缽屍佛的時候就墮了地獄。

在地獄出來或者變了畜生,或者變了餓鬼。因為他謗毀法,所以不能說話。但是他懺悔了,因為佛加持力,他又能說了。這表示罪業已經清淨一部份了;今天能到這個法會當中,再蒙佛的神力加持,才能說話,能夠得到宿命通。能憶念就必須得到宿命通,不然怎麼知道呢?其實他能參加那個法會,就比我們業障還輕,我們都沒能參加,要是我們遇見佛,或許能夠開悟。也許這些是大權示現,在這個會上示現給別人看的。

所以佛說一部經典,都有好多的因緣。有的人他雖然沒有這個罪過,他卻示現犯這個罪過,這是給這個法會其它的眾生做警示。

「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屍棄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各隨本緣,如前廣說。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毗攝浮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各隨本緣,如前廣說。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羯洛迦孫馱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各隨本緣,如前廣說。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羯諾迦牟尼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各隨本緣,如前廣說。」

這一類說完了,復有一類,又作另一種懺悔的表白。「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屍棄如來法中」,毗婆尸佛之後,就是尸棄佛。這尊佛也是莊嚴劫最後的四尊佛。「復有一類作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毗攝浮如來」,或言毀謗大乘正法,「各隨本緣,如前廣說。」

「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羯洛迦孫馱如來法中」,這就是拘留孫佛,或者是在如來法中毀謗了大乘正法,「各隨本緣,如前廣說」,懺悔所說的話,都是相同的語言,所以佛在說法中就把他略去了。「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羯諾迦牟尼如來法中」,也就是拘那含牟尼佛,或者「或言毀謗大乘正法」,那麼「各隨本緣,如前廣說」。

「復有一類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於迦葉波如來法中,或言毀謗大乘正法,或言毀謗獨覺乘法,或言毀謗聲聞乘法,下至一頌。」

拘留孫佛、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加上釋迦牟尼佛這四尊佛,就是人賢劫的千佛。為什麼我們一稱就稱七佛,因為這七佛是一個一個一個接著,迦葉佛過後,就是釋迦如來;釋迦牟尼佛過後,是彌勒菩薩。迦葉佛以前,就是拘那含牟尼,佛拘那含牟尼佛以前,就是拘留孫佛。在佛跟佛之間的距離,有長有短,要看眾生的因緣。在釋迦牟尼佛跟彌勒佛之間相距五十六億萬年,在我們的感覺是很長的,在梵天來看是很短的。

人間的五百年,四王天的一晝夜;四王天的五百年,忉利天的一晝夜;忉利天的一千年,是夜摩天的一晝夜。往上數,等你數到大梵天的時候,人間就有多少萬年,一加就十倍。我們看見時間很長,但天人看見很短,而且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只有一尊釋迦牟尼佛。

在道宣律師傳上記載,道宣律師得到天人進供,那天人每天給道宣法師送供,道宣法師就問天人說:「現在釋迦牟尼佛入滅了,他到那兒去?」天人就回問:「你是問哪一尊釋迦牟尼佛?」從天人這個問號當中,就知道有很多釋迦牟尼佛。他反問道宣律師:「哪尊釋迦牟尼佛?」「我問的就是這尊釋迦牟尼佛。」他說:「這尊釋迦牟尼佛沒有入滅,還在這個世間說法,只是你們看不見。」從這個問答當中就可以知道,這只是我們的業障而已。佛都如是的,因為現在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他就沒有再說釋迦牟尼佛,這都是在六佛前面所造的罪惡。向哪尊釋迦牟尼佛懺悔?

或者說我在獨覺乘毀謗了聲聞法,或者在聲聞乘毀謗獨覺法;或者大乘當中毀謗了獨覺聲聞乘法,互相的懺悔。這個看個人所謗毀的是什麼,一類一類的不同。毀謗的言辭就不一定了。或者是小乘法,連聲聞緣覺一起說的。或者是苦集滅道,說那個是修人天乘的,我是菩薩,我沒有什麼苦,苦集滅道,在他來看,法也是如夢泡影,就撥無因果,就這樣的毀謗他。

佛有時候也對大乘根器,說小乘法,他是對那類機。佛不是毀謗的,那是蘊含著小乘,他不謗緣覺乘,只是你說的那個不究竟,《法華經》就是這樣說。佛有時候說二乘人,焦芽敗種。他說的是對的,「焦芽」是指沒有菩提芽,沒有菩提種子,他不能夠成佛。他要是發了菩提心,照樣成佛,就是這個涵義。

「我等由是惡業障故,從爾以來流轉生死,常處地獄傍生餓鬼,瘖瘂無舌,都不能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始於今世得復人身,而猶瘖瘂,常患舌唚,蒙佛神力,方始能言。」

所以毀謗三乘法,從毀謗的時候開始,就在生死流轉中,不是墮到地獄,就是傍生,就是餓鬼,一直喑瘂無舌,不能語言。這一類是專指不能言的,或者有的道友看人這麼多,很少看見啞巴,以為沒有那麼多,那是我們沒有處到那一類當中。你到牛裡頭,去到羊裡頭,還有螞蟻,螞蟻都是啞巴,沒有辦法溝通。

「復能憶念自過去世所有因緣諸惡業障,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獲得正見,深心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說正法。」

復能憶念自己過去世所造的因緣,「諸惡業障」,「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才獲得正確知見,心裡非常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以後我們再不敢這麼做了。用來防護當來的所有罪狀,這跟前面都一樣的。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於是世尊隨其所樂,方便為說種種正法,各隨所宜,皆得利益,歡喜禮佛,還複本座。」

對機說法,這是三乘人向佛懺悔,加在一起就很多了。佛能夠一批一批的給他們說?像這麼多數字,要說《大集十輪經》,恐怕四十九年也說不完。「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大乘人聽得佛說的是大乘法,聲聞乘聽到佛說的聲聞法,獨覺乘聽到佛說的獨覺乘法,「隨類各得解」,是這個道理。

現在有一種情形是可以證實這種境界的。像在國際間的會議上,他們會接上種種的播音在裡頭播,你是中國人,跟你說國語,你說台灣語,他跟你說台灣語,英語說英語。這世界的一百七八十個國家,你說哪一國語言,在開會的時候,都會播出來。這跟佛一音隨類各得解,他自己就聽到佛是給他說,其實佛是普遍的說,這種神通,叫語言三昧,叫語言陀羅尼,這種是報得的。

有的人他當小孩的時候,就能夠學八國的語言。我遇過一個小孩,十歲不到,八國話都會說,這是報得的通。有些人生來就知道過去,知道好多生,不只是一生;偶爾的知道一生,不怎麼稀奇。他可以知道好多生,但是他不敢說,說了要受天譴的,因為神鬼要制止他,怕他妖言惑眾,你說了沒有人相信,大家都沒有這種能力,那就奇怪!經上說不可說不可說,這個事情不能說,說了可就痲煩了,就要給自己找痲煩,懂得這個意思就行了。

「時眾會中,復有無量百千聲聞,及無量百千那庾多菩薩,聞說此經,憶昔所造諸惡業障,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合掌恭敬,皆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憶昔曾於無量諸佛法中,或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

有的道友說:「錯了,應該隱惡揚善!」我說:「一般人說錯的,就是不說對的。」他懺悔他的罪,對別人的好事不說,把人家的好事隱起來了,盡說別人的惡處。

我們對於佛事,對佛弟子,有的是法器,有的是非法器,就是破戒了,我們對他們生起一種忿恨心,憎恨心,乃至呵罵他們,毀辱他們,譏視他們,輕蔑他們。輕誚就是輕蔑他們,說俏皮話,種種的毀謗,不說他們的好事,把他們所行的道德事隱起來,專門說他們的缺點。

就像前面所講的比丘過,有些人從來看不見自己的過失,他的眼睛睜的很大,專門注意那個人有什麼樣的缺點,這個人又怎麼樣,還略略記載一下子。特別是在機關混久了,知道別人的隱私,他就寫一點心得,他那個小本子裡記載好多人的隱私,就拿來訛詐。他說:「你做了好多壞事,我們倆人要溝通一下。你或者給我行點賄,我就不說了,不然我給你登報。」別人怕洩漏,洩漏就做不得人,給他點錢。但是他會沒完沒了,等他的錢花完了,或者賭輸了,又來找你了。你乾脆最初就懺悔,根本不要給他,不要聽他說。這叫敲詐,這類人很多。

過去的社會,有一種人叫刀筆邪生,一個字一點,他能送你的命,就是這一點也能把你救活。你花好多錢,就買他這一點。我那天跟道友吃飯,我說,「國憂民愁王不出頭誰為主」,就是一點,就在那王字上點一點,就叫主。但是他這個詞句辭意作的不錯,下一點,「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就這一點。

還有一個刀筆邪生的例子。有一戶人家,家裡幾代就這麼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被土匪攀上了。土匪就把他拉去,跟他們一同搶,這個孩子呆呆的,他自己也承認搶劫,其實他沒有搶,但是這些土匪,是從大門進去搶東西的。

這孩子的家裡頭有錢,就買通一位刀筆邪生:「你要是能把我兒子救活,我就給你多少錢!」他就把狀紙拿回去研究,研究了好幾天,他也開了悟。他說:「我只要一點就行!」就把那「從大門而入」,在「大」字上加一點,就是「從犬門而入」,就是扒竊,一般處理得很輕,幾年就放了。大門而入,搶劫罪就重了,或者是死罪,或者無期徒刑。

我那天想起這個故事,想起那副對子,也就是一點的關係。我們好多的關係就是一點,就是一個迷,一個悟,一個隱惡揚善。隱善揚惡就這一點,就這麼一個顚倒,這都是罪惡。我們要知道這種道理,不要說錯一句話,一句話你可要受無量劫的痛苦。人家正在那裡修聲聞法的,修的已經快要修成了,你說:「你學這個佛法,小乘法,你學他幹什麼。我這兒有大乘的法,我的是密宗,瑜伽密,你受了灌頂,就成佛了。」他就去受了灌頂,完了,聲聞法成就不到。反而把那給丟掉了。他說:「我受了灌頂,我什麼都不怕了。」什麼壞事都做,那又墮了無間地獄,惡友跟善友,你要分別清楚。還有惡事跟善事,他教導你的時候,雖然按照次第教你,雖然慢一點,可是危險性少。另一種雖然快了,這個危險性很多。

「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受諸重苦,楚毒難忍,後得值遇無量諸佛,皆曾親近承事供養。又得值遇無量菩薩摩訶薩眾,亦皆親近承事供養,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諸惡業障,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所,皆得聽受無量法門,精勤護持,修學無量難行苦行,由彼業障有餘未盡,令我等輩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未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復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除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承佛威力,願隨所樂,速能證得安樂涅槃,或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

無量劫,不是一天兩天,無量劫好多萬萬年,很不容易算的。

經過這樣的無量劫,劫不是說年限,是指經過無量。多少罪業免了,就算消除了。這樣的墮在惡趣裡頭,受盡苦難,是難以忍受的。在這個無量劫的罪過,受完了,又「值遇無量諸佛」。這些聲聞菩薩,我們都親近承事供養過。完了,還遇到這些善友,無量的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亦皆「親近承事供養,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諸惡業障。」這個罪,我們懺的次數太多了,因為我們那時候做錯事情,經過兩個無量劫,一個無量劫的罪過,一個無量劫的懺悔,也就是在佛菩薩的面前,我們都發露懺悔過。

「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所,皆得聽受無量法門」,重新又學了無量正法。「精勤護持」,精進護持這個法。「修學無量難行苦行」,修行的法門很多,很難做得到的事情,我們也都做了。但是這個業障,還沒有完全消除。你造業的時候很容易,隨便說幾句話,就造無量的業,要想懺掉這個罪,很難。好像白紙,你把墨潑到白紙上,想把白紙恢復為潔白的,很難。怎麼辦?換一張紙就是了,原來這張紙沒有辦法了。我們怎麼辦呢?要使你這個妄心頓歇,歇即菩提。換個心,換什麼心呢?換你的真如心,幻化的空身,沒有實體的,幻化空身即法身,要是證得法身了,你有什麼罪業都清淨了。

這是大乘究竟了義,我們經常說定業不可轉,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我們受到誤導,你的罪懺悔不了,非下地獄不可,你等著下地獄。不可轉,我們還學佛幹什麼?學完了,還是轉不動,學了還要下地獄,不學也下地獄,何必還要學佛?

這是斷別人的善根,不好的。有的人說,你犯了罪,是不通懺悔的。那是在你沒有犯罪之前嚇你的。等你犯了之後,又許你悔過。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說修定修空觀,也能觀空,你的罪業都懺清淨了。「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但是這個懺悔很不容易,要悟得空性,證得空理。罪業清了,他還要起修,不修行,成佛是達不到的。

成就法身佛,法身理體,我們都具足。法身清淨了,你沒有方便善巧,怎麼利益眾生?沒有利益眾生,沒有功德相,連化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沒有了,像報身佛的圓滿報身,那個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還得修行。現在我們這個罪,還沒有完。為什麼?因為沒有證得究竟涅槃。「安樂涅槃」,就是究竟涅槃,不生不滅的。

「未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住三摩地,住這個殊勝三昧,因為沒有證得這部經的楞伽三昧,前面講百八三昧,證得那個三摩地,就好了。現在我們「於世尊前,聞說此經,復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把沒有懺乾淨的障,也懺乾淨。從今以往,永不復作。

「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除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這是給眾生做樣本的,他們都承事了,那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還要下地獄嗎?不可能的。

他們知道這是大權示現,作樣本,也許他說他過去的歷史,釋迦牟尼佛當眾生的時候,也做了很多的錯事,在《賢愚因緣經》,佛有時候也很愚痴,等愚痴去除了,有了智慧型,他成佛了,就不愚痴了,佛佛都如是。佛是從眾生中來的,都如是。你只要修,慚愧了,慚愧就是你的功力增長,不驕傲自滿。

「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以粗惡言,期剋迫脅。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打棒傷害。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侵奪衣缽。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

我們由於這個惡業障的緣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這又是一類的懺悔。對於法器的,也就是持戒的清淨比丘,非法器的,就是不持戒的破比丘。我們對他說粗惡話,罵他、侮辱他,還迫脅他們,壓迫他們。迫脅的事有很多,甚至剎帝利旃荼羅王,關你監獄,十年十五年才放你,這叫定期迫脅。由於我造了這個惡業障,經無量劫墮在惡趣,就跟前面所說一樣。

「復有說言」,又有一類懺悔,「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打棒傷害。」這就是個別的,我沒有罵過他,也沒有說過他,但是我打過他,各類的情況不同。我等由這個「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這都是重複的。

像拜懺的時候,大家要熟悉那個懺本,依懺文修觀,就把這些全都包括了,超過《大集十輪經》,那是包括一切經論的,大小乘都有。裡面有幾句話「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個就包括了無量劫,所有造的惡業,一切我今皆懺悔,那都有了。

還有我們發願,跟這個對照的,我們發願就是要成佛。「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三塗苦就是餓鬼、畜生、地獄。四重恩,報佛恩、報眾生恩,還有報這個國家、土地的恩,都要報。但是以報眾生為主,報那些諸佛菩薩教導我們的恩,報眾生恩,還有報父母恩。有的是報七重恩,我們這裡說的是四重恩,這個懺悔都包括在裡頭。這是他個別懺的,有的是罵的,出惡言的,粗惡語的。有的人說,我並沒有出惡語,只是打傷他們的;有的說,不管他是法器非是法器,我就是侵奪他的衣缽。我們由那個惡業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

「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侵奪種種資生眾具,絕其飲食。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退令還俗,脫其袈裟,課稅役使。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或有罪犯,或無罪犯,枷鎖系縛,禁閉牢獄。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起輕慢心,種種觸惱,令不安樂。」

「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各人懺悔說的言詞不一樣,事情都是一樣的,稍微更改幾句話。「或是法器,或非法器,退令還俗」,這類弟子過去一定是有權有勢的,這種懺悔的,他如果不是國王,怎麼有權力迫人家還俗呢?「退令還俗,脫其袈裟」,乃至課他們捐稅,和尚是不上稅的,他沒有收入,不用上稅。

凡是課和尚稅的,課廟稅的,或者驅使他作勞役的,將來要墮地獄的。你跟課稅的官吏說:「好,你們收和尚稅,這要墮地獄的。」這是佛在《大集十輪經》說的,這叫迫害。但是對於破戒比丘可以有兩種說法,他賺錢,打工當然是要收稅,他做生意開鋪面,當然要收稅。現在化緣,你化到這邊來了,也得上稅,你的收入好多,你化多少也得上稅,這叫課役。乃至逼迫他勞役,也就是他沒有錢窮得不得了,做苦役,做苦工,做苦工不給錢,叫勞役。

「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無量就是過去很多的佛弟子,不管他是法器,不是法器也好,「起輕慢心,種種觸惱」,沒有迫害他,沒有罵他,也沒有打他,也沒有課利捐稅,但是使他不安樂,總是使他生起煩惱。

「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受諸重苦,楚毒難忍,後得值遇無量諸佛,皆曾親近承事供養。又得值遇無量菩薩摩訶薩眾,亦皆親近承事供養,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諸惡業障,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所,皆得聽受無量法門,精勤護持,修學無量難行苦行。由彼業障有餘未盡,令我等輩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未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復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消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承佛神力,願隨所樂,速能證得安樂涅槃,或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

就是現在,「聞說此經,復深慚愧發露懺悔」,以前雖然懺悔過了,現在聽佛說這部經,感覺到更加慚愧了,發露懺悔。對於所做的業,不只懺一次、兩次,而是懺了無量次。今後,「防護當來所有罪障」,不敢再做了。

「於是世尊普告聲聞菩薩眾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又善男子,如是惱亂佛弟子罪,比前所說近無間罪,彼但有名,未足稱罪。然此惱亂佛弟子罪,亦過前說五無間罪無量倍數。所以者何?若諸苾芻毀破禁戒,作諸惡法,猶能示導無量百千俱胝那庚多眾生,善趣涅槃,無顚倒路,與諸眾生作大功德,珍寶伏藏如前廣說,況持禁戒修善法者。以是義故,若有惱亂佛弟子眾諸出家人,當知則為斷三寶種,亦則名為挑壞一切眾生法眼,亦為毀滅我久勤苦所得正法,與諸眾生作大衰損,是故惱亂佛弟子罪,過前所說五無間罪無量倍數。」

這樣的發言雖然不同,涵義是一樣的。佛就跟大家說:「善哉!善哉!汝等」,就是前面所說的這些眾生。「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那麼「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種是「稟性專精本來不犯」,持戒持得清淨。「二者」呢?雖然犯了,還能夠慚愧,還能懺悔,要去改過,這「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

懺罪是很不容易的,當著很多人面前,說自己做錯的事,很不好意思,對嗎?開不得口,說功德,表揚自己,他談的可多。只有一點點,他都可以說成多大;反之要是懺悔自己的罪,就不願意說。怎麼辦呢?對佛菩薩說,鬼神會給你作證明,護法神會給你作證明,面對人不好意思說,你可以對著佛像前懺悔說。

我們拜懺的時候,為什麼個別拜呢?人多,懺悔只能是說那個詞句,大家都一樣的。唱句雖然很圓滿,跟你所造的罪惡事實不一樣。你回家的時候,對著佛像前,就禱告,我犯了那些罪,為什麼大家都說我不好,我一做點好事就被人破壞,這是什麼原因呢?大概是我過去生,說人家不好。你想一想,你的心,乃至挖苦別人,謗毀別人,輕蔑別人,這個你做了好多?特別是對出家人,或者對道友。我們跟出家人,或者是還少。優婆塞跟優婆塞之間,優婆夷跟優婆夷之間,這種事很多,特別是優婆夷,要特別注重,相互之間,看不見別人的長處,盡看短處,別人的長處,她就隱了,短處就到處給她宣揚。「哎呀!你看,某某居士,今天把廟裡水果拿走了!」她不曉得那個水果是師父給的。

我就遇見過這種事。後來有人向我這裡哭訴、告狀,我說,這個是我給她的,妳不要管。你的罪業消了,你不要難過,沒有這個事。她謗毀,你應下地獄罪就不下了,我不是隨便說的,是《金剛經》上說的。

大家讀《金剛經》,看一看。是不是這樣子,那就很高興了。要不是這樣給他解釋,心裡就煩惱了,是不是煩惱了?特別是我們學的很虔誠,很怕人家說不好,誰要是一說不好,惱火了,以後這些道友之間一個串兩個,串的很多,但是你沒有,不要怕,隨便他怎麼說,他對你一點也沒有損害,說了,沒有用處,你說了,讓我聽見生起煩惱。你怎麼謗,我不聽你說什麼。所以這些事,每位道友都有。碰見了,你怎麼辦呢?你就慚愧!你沒有那麼大的德行,希望人家不說,不可能的,釋迦牟尼佛都還有人說他,還有人冒充他,還有人想超過他。釋迦牟尼佛也不開腔,但是這個因果帳有人跟他算,墮進地獄,就苦了。有的現生就受報,立竿見影。

幫助別人,幫助他更進一步,他知道自己的道德不夠,為什麼人家說我們?因為我們自己的道德不夠,你要慚愧,聽到了,你要懺悔,說我現在今生很好,前生呢?無量生呢?毀謗你的那個人,就是你過去說過人家壞話,你為什麼不懺悔?因為你現在看不到,如果大家都有神通,知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你就心平氣和了。

因為不知道過去,只看到現在,看現在解決不了問題,學經的時候,不要認為這些話都是重複的,你略取幾點,就行了。我們總感覺到無論什麼時候都在懺悔,就算是等覺菩薩也還在懺悔。你自己要好好拜自己,向外求都不行,要求你自己的心。

我講一個故事,佛印禪師跟蘇東坡,兩人到廟上。蘇東坡就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幹什麼?」佛印禪師說:「他念。」「他念誰?」「他念觀世音菩薩!」蘇東坡說:「觀世音菩薩怎麼會念觀世音菩薩?」佛印禪師說:「他不念自己,念誰?」這是第一個。蘇東坡又問:「他在叩頭不?」佛印禪師說:「叩!」蘇東坡說:「拜誰?」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拜觀世音菩薩!」經過反覆問幾次,佛印禪師跟蘇東坡說:「你開悟了!」

大家想想開了悟沒有?恐怕我們還是沒有開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佛佛之心,就是你自己的心,你只要念念觀世音,你念念自己也好,可不要念你這個色身,你這色身會造罪的,念你的法身,那個法身就包括一切諸佛,就念一切諸佛,念一切菩薩,一即是一切,就是這個涵義。為什麼這樣說呢?佛就給他們解釋了。發露懺悔有兩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

如果「善男子,如是惱亂佛弟子罪,比前所說近無間罪」,都重。單有一個名,還不算罪,近五無間罪還不算是罪。然此惱亂佛弟子罪,「亦過前說五無間罪無量倍數」,比五無間罪還重。所以墮到地獄去,墮到無間獄,出來的時間特別長。

所以者何呢?「若諸苾芻毀破禁戒,作諸惡法,猶能示導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眾生,善趣涅槃,無顚倒路。」雖然他破了戒,是壞比丘,他還是能夠給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那麼多眾生說法,讓他們能趣得涅槃,無顛倒路。還給「眾生作大功德,珍寶伏藏」,他是寶藏,如前廣說,況持禁戒修善法者,前面我對這種情形,說了很多。前文,這就是一切眾生的珍寶寶藏,取之不盡,是破戒的,何況對於禁戒持的很好的又修善法。他要惱亂,罪更大。

為什麼我說他的罪惡這麼大呢?他這毀謗,破滅,乃至破法,破比丘僧,把一切眾生的法眼都給挑瞎了,也就是把無量億劫久勤苦所得的正法給毀滅了。「與諸眾生作大衰損」,傷害眾生的功德法藏,「是故惱亂佛弟子罪,過前所說五無間罪無量倍數。」

「是故汝等今於我前,起至誠心,增上慚愧,殷勤懇切,發露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障,我今慈悲攝受汝等,令惡業障漸得消滅。於此佛土大賢劫中,有千如來出現於世,汝等於彼諸如來前,亦當至誠發露懺悔,諸惡業障,防護當來所有罪咎。於此賢劫千如來中,最後如來名曰盧至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十號具足。汝等於彼盧至佛前,亦當至發露懺悔諸惡業障,乃得滅盡無有遺余。」

慚愧不算,還得「增上慚愧」。我們學法的目的,有增上心,使我們發的心,使我們發的願,使我們的懺悔罪惡,隨時增上。為什麼我們要聽經呢?聽了一座經,你就要增上一份心。如果沒有聽,你沒有這個心,不容易生起!在〈菩提道次第〉中特別注重增上緣;但是在罪業方面,這也是增上業。惡緣增上了,你那罪業也隨著增上。增上的涵義,就是這樣,要增上的慚愧,殷勤懇切。

要是能夠發起懺悔,你會痛哭流涕。最起碼你會出身大汗,乃至於流淚的;懺悔到眼睛流血,才是真正懺悔清淨。真正認識罪惡,真是恐怖。地獄苦,他說是佛嚇我們的,真正有地獄苦嗎?等你受的時候,你知道了,那就晚了。假使那個時候還有善根,你念一聲地藏菩薩聖號:「地藏菩薩快來救我!我在地獄!」地獄馬上就空了。可惜那時候早忘了地藏菩薩,根本想不起來。

我們做夢,遇到惡緣的時候,做夢就醒了。想起了我怎麼沒有念佛?在夢中嚇了一身汗。這就是平時沒有功力,到了用的時候,用不上。你家裡的電力跳匣了,因為你不學,不知道在那兒,找不到。看了也不會,你沒有專注在那行,你不知道,每件事都是這樣。看似很簡單的事,你不會,就是不知道。所以必須增上慚愧,好好懺悔,或者求佛的慈悲加持,這是不可思議的。

例如請個工人,我們看見很簡單的事,撥弄一下就好了,他要你很多錢,你心裡想不通,才動了幾下,就要我這麼多錢。我給你們說個故事。孫中山在上海,他住的處所,那時候就有自來水,水龍頭壞了,關也關不住,請個工人。來個工人就給它修了,他看他三弄兩弄,加個套再一捏就好了,水就不流了。孫先生說:「那要好多錢?」他說:「二十塊錢。」那個時候二十塊錢很貴。孫先生說:「你怎麼這麼貴,要這麼多錢?」他說:「這貴嗎?不貴。我給您算算帳,我從國小讀到中學,高中畢業了,我去學技術,當了幾年徒工,我才學會,這個不算錢嗎?」孫先生想一想,這是有道理。我只看他算的貴,沒有想想人家怎麼樣學這個技術。

就像齊柏林發明飛機,他把所有田園莊產農場都賣了。到了最後,火力不夠的時候,他甚至把家裡,凡是能燒的,都丟到那個煉鋼爐里。後來六親眷屬都離開他,什麼都沒有了,就剩他一個人。最後他發明了飛機,那個飛機,就叫齊柏林號。我這是看故事講的。這個你們要懂得,一分知識就一分力量,不論哪一行,何況你要學佛,給佛當弟子,要了道成佛,斷無量劫生死,輕而易舉就能得到嗎?一定要這樣認識,你的慚愧心才生得起來。

想斷苦得樂,你看人家富貴輕巧易取,你不要嫉妒,他有他的因緣。你別看當官好,那是花錢買罪受,等他將來受的時候、懺悔的時候,他才知道。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招牌,等一拿到權力了,他就想不到人民,不給人民做好事,只想到他自己。

「於此佛土大賢劫中」,人賢劫裡頭,就是大賢劫。「有千如來出現於世」,現在已經過去四尊了,還有九百九十六尊,對於彼諸如來所,千佛的每一尊佛,每一尊佛的跟前,你們都要至誠的懺悔。你所做的惡業障,「防護當來所有罪咎」,要受報的,罪咎要受的果報。你要防護好,如果懺悔了,就不受了。那個罪責,你可以躲過去了。「於此賢劫千如來中,最後如來名日盧至如來」,就是我們的護法韋馱,最後成佛了。

「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如來十號,每一尊佛都具足這種十號,汝等在盧至佛前,也像現在對我這樣的「發露懺悔,諸惡業障」。那時候才能「滅盡無有遺余」,還能把你們所有的業障在盧至佛前懺悔。之後就清淨了,永遠不會再有了,這就叫授記。佛就給他記別,不是授記成佛,未來的事,預先給他記別,這就是《大記別經》。這部經叫《大記別經》,這不是許願,而是告訴他們,你怎麼樣做,將來你就能清淨了。

「時諸聲聞及菩薩眾俱時白佛:唯然世尊,我等審當於彼最後盧至佛所,獲得正見,離諸邪見,諸惡業障盡滅無餘,解脫一切眾苦惱者。若令我等於大賢劫,常處無間大地獄中,恆受種種極重苦惱,亦能堪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勇猛,汝等由此堅固精進自誓願力,定能於彼盧至佛前宿世所集諸惡業障皆悉消滅,定能發起增上信敬,親近供養盧至如來,定能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或定能證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時諸聲聞,及菩薩眾,歡喜禮佛,還複本座。」

我們要好好的審查,一定要這麼觀察的,要這樣做的。在盧至佛前,最後那尊佛,我們就懺悔清淨,「獲得正見離諸邪見,諸惡業障盡滅無餘」,把所有的惡業障都消滅了,再也不存在了,無餘就是沒有了。「解脫一切眾苦惱者」,三塗諸苦,乃至見思煩惱塵沙,都能解脫了。但是還不能斷無明,「亦能堪忍」,堪忍就忍一切法生無量義,能忍受了。那時候就真正成了大法器,要到了盧至佛,才懺悔乾淨,他們才能成佛。

《地藏經》上所說的〈稱佛名號品〉第九品,每一尊佛的功德,如果單講起來就會講的很長,我們天天拜,每天至少拜一次,你要好好回向,要發願,你應該得到的別放過。每尊佛都如是,有這麼因緣稱大通如來的名號,你能見無量億佛,給你授記直至成佛。

這是我們拜懺最後的大通如來,應當要作意。作意就是你應當觀察,要會思惟,你要會想,該得功德的,你不要放過;該懺罪的時候,也不要放過,這個是功德。而且罪惡跟功德兩個都是沒有了,這個觀就是般若觀。諸法都是緣起的,緣起性空,在我們的本體上、法性上都不存在。染是對著淨說的,罪惡是對著功德說的;也沒有功德,也沒有罪惡,這種相對法沒有了,但是你必須證到那個地步才可以說那話。沒有達到那個地步,受罪的時候,你說,這是空的。我看打你耳光,罵你幾句話,你就空不了。空得了嗎?空不了!我們要是三天不給你飯吃,你餓的一直叫喚,幾天不喝水,你空得了?你說空的,我的肉體是空的,到時候觀不成,你就空不了。空不了,你就苦了。

要懂得這種道理,就拿這個作比喻,你犯了罪,或者是現在都是受報來了,你沒有打防疫針,你到那個裡頭一定得到,大菩薩為什麼到眾生來度化眾生?他不受我們的薰染,他有了防疫針,心裡頭早防護好了,他心裡頭空的,這才叫真空,並不是像我們那樣的空。大乘法是了義的,但是當你沒有證得的時候,不起作用,你用不上。因為用不上,你才會說大話。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能給他做主,說你好,你對我懺悔就行了,你的罪業清淨了,他並沒有這樣說!他知道你還得慢慢的磨鍊,因為你並沒有達到那個境界。

像我們連信心都不具足,要慢慢修。我之所以說慢慢修,就是因為你太精進了。我們一說精進修,什麼也不乾,就去拜懺了。誰給你飯吃?和尚自己住山洞修,不利益別人,也不幫助別人,別人會幫助你?都是互相交換的。雖然不是等價,但是自然含著這種意思。僧人得要做功德,連吃飯都要給人家回向,吃飯睡覺,隨時隨地都想到別人,都給人回向。說上廁所,該不要吧!上廁所更需要,進廁所的時候,你就發願。「當願眾生,棄貪瞋痴,涓除罪法,一切清淨。」當進去時,我把什麼罪惡全把丟掉了,願一切眾生都棄掉貪瞋痴,證得涅槃。連到那個地方都不放鬆,行住坐臥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發願,願眾生成佛,隨時懺悔,懺悔罪業。

〈普賢行願品〉的第四大願,我們的罪,要是有形相的,這個世界也裝不下,虛空都撐破了;還好,罪是沒有形相的,是空的。懂得這個道理吧!所以懺罪的時候,必須按〈普賢行願品〉第四大願王來懺悔,隨喜功德,要按第五大願來隨喜。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世間,見未來世此佛土中有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庚多剎帝利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長者旃荼羅,沙門旃荼羅,筏舍旃荼羅,戍達羅旃荼羅,若男若女,少種善根,雖得人身,而隨惡友,起諸邪見,造諸惡行,壞我甚深無上正法。於我所說無有熾然,滅熾然法不生信樂,或於我說與聲聞乘相應正法,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於我說與獨覺乘相應正法,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於我說與無上乘相應正法,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于歸我諸出家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廣說乃至起輕慢心,種種觸惱。如是諸人,非聖法器,自實愚痴,懷聰明慢,從此命終,墮三惡趣,受無量種增上猛利難忍苦毒,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難復人身,如前廣說。」

前面講,凡是造了毀謗三寶的業,謗佛所說的法,有的是大乘,有的是獨覺乘,有的是聲聞乘。互相毀謗,乃至於對於出家人,或者是持戒的、修行好的,沒有修行的、破戒的,惱害他們,產生種種的迫害。這樣子就造了很多的惡業,上面有很多類的眾生是向佛懺悔的。佛就給他們授記,說你們懺悔,要一直到千佛盧至佛前,才能把宿世所積的惡業,懺悔清淨。在這個世間,一千佛的時間就很長了。前面我講三千大千世界,跟這個小劫中劫,一個是處所,一個是時間。還有一種說法,這個二十個小劫,一個中劫,就是成住壞空,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二十小劫。這個地球的構造,並不是那麼短暫就形成的。

現在科學家說星球是星雲互相的生起交合作用。這個交合作用要是成就,叫成劫,這需要多長的時間呢?在佛經上說,二十小劫,科學家並沒有說需要多少劫,就看那個球,漸漸從小到大,從小到大,就是這樣子。為什麼這個地球成就的時候,從外星球看的時候,在宇宙飛船上回頭看,是藍色的。空,當然沒有了,空他看不見了,空根本沒有形相。

為什麼我們這個地球是藍色的呢?地球是被水包圍的,地球是轉的,整體上只能看到洋,只看見水。所以他從外回頭看是藍色的,那麼這個成住壞空,現在我們算住劫,以前早就成就好了。雖然地震、水災、火災很多,現在還沒有到地球壞的時候,這叫小三災。大三災的時候,地球就開始壞。

《地藏經》上說,在這個地球上造了罪業,地球壞了,那我的地獄苦果該不受了?不行,轉移到他方世界,誰轉移了?是你的業,你自己的業就轉移了。那個世界壞了,又轉移到另一個世界,等到這個世界成就了,因為你屬於這個世界的,造罪的還回到這個世界來。那就是成住壞空,每一個要經過二十劫,哪個劫來論斷?也是按人的壽命來論斷的。成也不是一下子成就的,壞也不是一下子壞的,每個都經過二十小劫的過程。這要是用年限來算,需要多少億兆年的時間。如果你把罪懺淨了,就可以增上信心。現在我們都是在增上淨信的階段,只能說是信,只能隨時增加我們這個信心。但是我們這個信心還沒有堅定,還沒有根,這個信隨時就壞了,不用等到來生。

現在好多的道友,他的信隨時就壞了,就產生變化了。信敬心生不起來,就遇不到善知識、佛菩薩、羅漢,他雖然還在這個世界上,你無緣,無緣就見不到。因為我們就在這世界上,五六十億人口,我們所能接觸、認識的有好多?大家都是台灣來的,台灣說二千三百萬人口,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口,你認識多少人?你算一算,沒有多少。為什麼呢?跟你無緣。雖然在同在一個土地上,同在一個條件下生存,無緣,無緣跟他接觸。連貓狗、畜生,或者這堆螞蟻,你看到的,都是有緣的。

你沒有看見的,太多太多了,你連見的緣都沒有,連聞的緣都沒有。《地藏經》講的很多,那個罪業在別人受苦的時候,你見不到。因為你跟那個沒有緣,你聽也聽不到,連見聞的緣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那個業,你想我們有那個業,你想躲也躲不脫,絕對躲不脫。

在大陸內戰的時候,有一批人到了台灣,有一批人沒有出來;同一家的人,有的來了一個,來了兩個,有一半就留在大陸,這些都是有因緣的。有的他已經都上了船,要來,可是船沉了。我有個道友,他是很信佛的,以前做寧波專員,後來做遼寧省主席,那一條船都是國民黨的,都是廳長以上的人物,帶著很多財產,可能是黃金帶太多了,船負載太重了,出了上海口與寧波交界地點,船就沉沒了。

我到北京去找著他的弟弟,我問他,他跟我說:「我哥哥全家,連他嫂嫂帶著他的子女全家都沉沒了。」他的弟弟沒有去,沒去就在北京留下來。這個因緣就是一家人的命運都不同。

有時候我跟道友說:「你生了九個孩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別,各人是各人的命運,不必太操心。」因為沒有那個緣,這是你勉強不到的,有那個緣,自然就成熟了。那個業緣,你要是懺罪懺清淨了,佛就給這些人授記到盧至佛的時候,你把罪懺乾淨了,就能斷煩惱,斷了就成阿羅漢果,或者是證得三摩地殊勝的功德。這些聲聞,跟菩薩眾,歡喜禮佛,得了授記,他高興了,再不會墮三塗。因為每佛出世一定能遇到,不然佛不會說的。就是千佛出世了,你在每一佛都如是的懺悔,也如是說。

佛跟這些人授記完了,告訴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說:善男子,我以佛眼看,未來世此佛土,就是我這個佛國土,有無量無數的百千俱胝那庾多那麼多,剎帝利旃荼羅王。這個百千俱胝那庾多,不都是旃荼羅王,這惡王惡婆羅門,惡宰官,惡居士,惡長者乃至惡沙門,破戒的沙門壞沙門,沙門罵沙門罵的更厲害,沙門破壞廟破壞更厲害。因為那些都是波旬派來的魔子魔孫,他們是來破壞佛教的,儘量的破壞。

以前看見各黨各派,乃至包括我們佛教,當那個黨或那個組織集團要壞的時候,怎麼壞呢?他的集團內部先壞了,才能壞得了,並不是外界來的。互相攻擊,完了就崩潰了,佛教也如是。佛教到了要滅的時候,誰來滅的?佛弟子滅的。四眾弟子都有份,互相破壞,到了那個時候,佛法才沒有了。所以說,這個沙門旃荼羅一點兒也不稀罕的,都有的。乃至四姓商賈,筏舍就是商賈的,農民,戍達羅就是屠宰業,乃至惡業,攪惡業的那些人,不論是男是女,善根很少,並不是絕對沒有。種善根的少,人種善根,前後都不一樣的。如果是在家的道友,最初沒有吃葷,有些人生下來就不吃葷,或者出了家之後,戒了這個葷,不吃,到了晚年他卻吃葷了。

我們有好多的修行者,平時很精進用功,將要圓寂了,什麼業障都發現了,戒也不持了。很多事業都不做了,那病苦折磨他,聽人家說吃肉能治好病,他就吃肉了。要他幹什麼,他就犯了。業不自主,自己做不了主。我看我們好多的道友,一輩子在山裡苦修,到了臨要死的時候,他放不下,什麼業障都發現了,這叫前功盡棄。雖然那個種子種下了,功德種下了,前功盡棄,這一點都不奇特。以佛眼觀,到了末世的時候,他的善根不具足,不深,而且種的很少。雖然是得到一個人身,轉世為人,可能也能做成三寶弟子。

在末世的時候,三寶當中,特別是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裡頭真正發菩薩心的是大菩薩;也有真正發聲聞心的,成阿羅漢的,也有真正的阿修羅。他就把這善業攪得混亂,給你往下拉,拉你墮入三塗,變成魔王。為什麼在三寶里拉呢?因為三寶多少都有善根的,他就是到了晚年,他壞的時候,他的福報還是有的,他以前修的福報還是有的,他就可以不墮三塗,轉到了魔王的界,那是魔子魔孫,就增加他的隊伍。他只有在三寶之中的弟子來找,才能有資格生到天上。要生到那個波旬隊伍,也得十善業,沒有十善業是去不了的;雖是在魔,魔也得有福,沒有福怎麼能享受?懂得這個道理就行了。

所以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做惡。我一生行善,到了臨命終時做惡,或者被惡友引誘,或者你過去的六親眷屬,他們的惡業很重,那些人就來牽引你,他們都要你到那個道去,就跟他們一塊去。

雖然得到人身,隨惡人轉,生起邪知邪見。在我們弟子當中有很多,不論台灣和大陸都如是。一到利害關頭的時候,在選擇的時候,以他肉眼所能見得到的,走這個道是有利的。勾結權門,勾結有財有勢,勾結官吏,欺壓好的和尚,也就是惡和尚欺壓好和尚。這種事情,自從我出家以來,看見的太多太多了。他會做出很多的惡行,造惡業,破壞佛的甚深無上正法。佛的法,無論哪一法都是了生死的,都是離苦得樂,都是斷煩惱的。就在這個佛所說的法當中,你不去分別什麼,顯、密、大、小,只要你得到一點,依著他去做,你就能得到,就能解脫了,就能斷煩惱。

佛法再深再好,做不到,一點受用也沒有,跟你毫不相干的。你怎麼能做到?念一聲佛號,你都不能夠做到,都不能堅持一心,還說什麼甚深觀想,乃至於修行,怎麼修得起?這種信心都培養不起來,成就不了這個信心。

那會怎麼樣呢?佛所說的法不能茂盛的生起,只能讓佛法漸漸的息滅,不能熾燃。正法就像火一樣,茂盛的總是使人得到溫暖;要是漸漸的滅了,滅了之後,使你不生起信樂,信心沒有了,快樂心也生不起來。

「或於我說與聲聞乘相應正法,毀謗輕毀」,有些人聞到苦集滅道,他就發心了,他聞見這世間上就是苦。苦是怎麼來的?就是你做業造的。你的苦因造就的,你的惡因止了,苦就停了。你要是儘量做,苦就永遠停不了。這個道理很簡單,誰都知道。但是做起來很困難,聲聞乘如是,緣覺乘也如是。

前面說的很清楚,特別是非法器裡頭有揀擇的,金剛藏菩薩說非法器已經破壞了,為什麼佛還對他恭敬?還要讓一切人對他恭敬養?因為他還能夠做功德。

在末法時代,想找一位清淨比丘,沒有了。蕅益大師是這樣說的,弘一法師也這樣說。蕅益大師退比丘戒,重新受戒;其實他原先就沒有得戒,也就無所謂退戒了。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想找五個清淨比丘找不到,能夠有五個人說戒,你才能得戒。如果找不到五個清淨比丘得不到戒,而且蕅益大師說,從南宋以來就沒有五個清淨比丘。那就是說我們這個時代,相當的惡。

佛說的未來世,我佛土中,有無量無數的,數字相當多,上億兆的,不只是我們這個世界,不只是南贍部洲,還有好多的娑婆世界,好多洲,這個佛土是指著哪個佛土呢?娑婆世界的佛土,不是我們一小南贍部洲的小土,所以才有這麼多。南贍部洲人全算上,一兆也沒有,一兆是十億,這十兆的數字有嗎?他所說的旃荼羅王,一個國只有一位旃荼羅王。所以他破壞我們的正法,對於三乘的,無論聲聞乘,緣覺乘,無上乘,他毀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乃至於對我法出家的,或者是法器,或者非法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

這些人本來是很愚痴的,這種愚痴是專指不明佛法而言的,這叫愚痴。他認為自己很聰明,就是在世間法上,搞陰謀詭計,搞政治鬥爭,他自認為很聰明,但是對佛法,他不聰明了。所以愚痴是指這樣說的,他這樣的來破壞三寶,毀滅三寶。等他命終之後,墮三惡道,受無量種的增上猛利難忍的苦毒。

那種受苦的刑具是無量的,大家念過《地藏經》就知道了,你說我們在人間受苦的,多種多樣的,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刀砍,火燒,或者沒有那種苦。我們觀照一下自己內心的痛苦,不論哪一個人,除非你斷了煩惱,斷了見惑,還有思惑的痛苦,思惑都斷盡了,還有塵沙無明的痛苦。

誰不苦?唯佛與佛才不苦,究竟得樂,剩下的都有苦。二乘人,他是分段生死苦,一段一段的,死此生彼,生彼死此,這叫分段生死苦。二乘人,證果之後,他變易生死苦,真常留住成無明。黑暗,變易生死苦,必需斷二十次苦,登三德岸,才能夠真正證得法身,那苦才能滅。不然,都在苦中。

因此所受的無量種苦,跟那個果,愈在苦的時候愈不能行善。人被那苦迫逼的時候,善心所生不起來,只能想辦法解除痛苦。我要解除痛苦,必須嫁禍於人,我們在監獄裡頭就是這樣子。有些人天天去打小報告,為什麼?他想解除他的痛苦,就要拿別人來替代。我們在那裡有個口號,說你要想建立幸福,得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建立不起來。我們就說,你這個人,三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飯也吃不下去了,話也說不成了,他不害人,他就沒有辦法了,連精神都沒有了。他那個惡的行為,成了他的性,習惡成性。這樣子要受苦,受無量猛利難忍的苦毒,這要經過多長時間呢?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那麼多劫,我們不說大劫,就算小劫,那個時間長極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想要恢復人身難了,恢復不到了,前面說了很多,如前廣說,不再重複了。

「善男子,如是眾生,寧處無間大地獄中受諸重苦,不受如是鄙惡人身,驕慢貢高,隨順惡友,造作如是惡不善業,流轉生死,難可濟度,常處生死,受諸苦惱。」

假使說從監獄出來了,可是六根不全,乃至出來盡害人,盡造罪,造完罪又回去了,又回地獄去了。我們經常說沒有地獄,但是他的業感到了,他看見是有的。

在中國東北發生過這麼一件事,那時候我還很小,也跟著去看。有一個小孩子不大,只有十八歲、十九歲,突然之間在自己家裡地上,來回的跑,誰叫也叫不出來,等到跑完了,倒在地上,一看,他的下半身,燒的那個泡,不得了。後來,他才說,這塊地,我們看見的是一般的土地,什麼都沒有,他看見的都是火,他怎麼也跑不出來。等到他實在沒有力量,他就倒到地上,那火也沒有了,別人才把他拉出來,混身都是燒的血泡,燒的都黑了。

這是什麼業呢?不可理解。我們那個縣分,不太大,那時候,瀋陽叫奉天,奉天新聞報的記者到那兒去採訪,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如是寫。

我們看佛經記載好多事,如果你走的地方多,好多佛經上的事,你可以證實的,像西藏,跟青海、四川、甘肅,那麼幾省交界,誰也管不到,這邊區地點,夷族,藏族,黑山族,夷族就九十六種,不是單純的一種,他有黑夷、白夷、花夷,名堂可多了,那些人連做人的道理,他完全不懂,而他們講的,跟我們講的不一樣。要做那個地方的人,生那個地方去,他還繼續打鬥。這個族跟那個族打,沒有一天不打的。這家跟那家打,就打冤家,一打就打了幾百年。還在打,沒完沒了。

怎麼知道他是我的冤家呢?如果我殺死你家族的一個人,先是打打,中間有別的族來調和,就不打了。這就講價錢賠,好多錢。但是有些東西賠的價錢不大,一件傘、一個木碗,還有他洗的東西。完了,用那個三件東西給他。這個家就把這木碗這木傘,保存起來。之後,她會生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都會跟他說:「殺害你叔叔的,或者殺害你爸爸的,你要記住,長大要報仇。」這麼一代一代的互相殺過來殺過去,每家都收集了很多木碗,擱在柜子,拿來做為教育的工具了。這就是增長仇恨心理。

像這種人,要是做人的時候,苦難無窮,永遠不曉得怎麼樣從地獄爬出來了,完了,馬上又回去了。你想這樣做人,這種鄙惡人身,有什麼驕傲自滿的呢?貢高我慢的呢?這種人都是隨順惡友。「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看你跟什麼人打堆,好像是必然的;是人為的,是自然的劃分,都是這樣的。各黨各派都是這樣子,黑道白道都如是。這種惡,他們所做的惡,都是不善業。不善業,當然在生死流轉,難可濟度,常處生死,受諸苦惱。佛說,像這種人,佛都沒有辦法救度他。

「難可濟度,常處生死,受諸苦惱。」這都是形容地藏菩薩的願大,因為很多難度的,他都發願去度。所以他到地獄裡去,這個人下地獄,下地獄出來又回地獄。他的惡行累累,沒有辦法計算的,地藏菩薩到地獄去度他們,所以叫《地藏大集十輪經》。如果大家看著《地藏經》、《占察經》、《大集十輪經》,你就知道感恩,感覺到地藏菩薩對我們的恩德特別大。

「爾時會中有無量無數大慧有情,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向佛,悲泣墮淚,而白佛言:大德世尊,諦觀如是世間眾生,雖皆獲得難得人身,而遠離正信,遠離正願,遠離正意樂,遠離正見,遠離善知識,遠離好時,遠離好處,遠離淨戒,遠離正定,遠離正慧。如是眾生,雖皆獲得難得人身,而由愚痴驕慢力故,造作如前所說重罪,毀謗世尊所說正法,觸惱世尊出家弟子,我等今者對世尊前,以至誠心,發真誓願。我等從今流轉生死,乃至未得解脫已來,常願不遇如是惡緣,決定不造如是重罪,終不毀謗諸佛正法,亦不觸惱諸出家人,必不挑壞眾生法眼,亦不斷滅三寶種性,惟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

前面所說的那些罪都是什麼人做的呢?在這個會中,無量無數,不是百位千位萬位,而是無量無數的;是有大智慧型的一批有情,當然都發菩提心。這些眾生從他們的座位起來,向佛頂禮,他們悲泣痛哭,人不傷心是不會落淚的。悲泣比哭還厲害一點。所以落淚還是有情的眾生,有情就有眼淚,情感動了就往下流。發瞋恨心,冒火就上升,怒髮衝冠;情感重了,就往下流。這兩種都是不好的,不自然的。

他要悲愍眾生,就看到前面佛說這麼多受罪這個惡人,我們諦觀,如理的觀察,審實的觀察,叫「諦」。從諦理上觀察,從性體上觀察,從佛教化的教義如理觀察世間所有這些眾生。雖然是獲得難得的人身,佛說得到一回人身,有好難呢?佛說了個比喻,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塵。說你得一回人身,就像指甲的塵土,那麼稀少,失掉人身,就像大地那麼多土。諸位道友,我們為什麼得人身?我們在多生累劫的時候,對三寶都是有一定因緣的,就是我們今生在這遇見一回,我們大家共同學習,都不是一生十生百生,而是經過好多佛所,是種過善根的。

你怎麼用現實的情境,來對照佛所說的,對照這些有智慧型人所說的。人身這麼難得,拿來不值一文,就糟塌了。這回失了人身,再想做人,不是像我們說的,或者像他所說的,死了就沒有了,沒有那麼便宜的事。哪有那麼便宜事,死了就沒有了?殺人放火造這麼多惡業,你不去受,就沒有了?不會的。所以這個世間上的人,為什麼有的人是大富的,有錢的?有的那麼享受的,為什麼有的那麼窮的?他就把這個難得的人身,糟塌了。要是真正糟塌了還好一點,他是用他來造業,造什麼業呢?給自己造地獄,地獄都是自己造的。

這樣子一來,你把好的時候、好的處所都遠離了。什麼叫好的時候?佛出世的時候,你沒有來。佛在世,佛生到那兒,你沒有去,善知識生到那兒,你沒有去,你離他很遠,你生到邊地,你聞不到佛法,聞不到正法。完了,又去再造業,這就如前面所說的,而滅佛,滅法,滅儈;對法器、非法器逼害,你對佛所說的正法毀謗,觸惱世尊出家弟子,現在我們感覺很恐怖。

「時眾會中復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聰慧有情,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今者對世尊前,以至誠心,發真誓願,我等從今流轉生死,乃至未得法忍已來,於其中間,常願不處諸帝王位,常願不處諸宰官位,常願不處諸國師位,常願不處城邑聚落鎮邏長位,常願不處諸軍將位,常願不處諸商主位,常願不處一切祠祀寺觀主位,常願不處長者居士沙門主位,常願不處諸師長位,常願不處諸家長位,常願不處斷事者位,常願不處乃至一切富貴尊位。乃至未得法忍已來,我等若處如是諸位,則於佛法名惡因緣,造諸重罪,毀謗諸佛所說正法,觸惱諸佛出家弟子,必當挑壞眾生法眼,亦為斷滅三寶種性,亦為損惱無量有情。由是定當墮無間獄,輪轉惡趣,難有出期。唯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

這些大會的人希望做什麼呢?可別當帝王!一般人恰巧相反的。有好多人想來世做國王,他們恰巧相反的,希望別當國王,希望別當宰官,別當國師。出家人,給皇帝做老師叫國師。「常願不處城邑聚落鎮暹長位」,鄉長、村長、乃至區長,乃至縣長,這些地位,我都不要。

「常願不處諸軍將位」,千萬別帶兵,也別當將軍。為什麼呢?過去有首詩,說是當將軍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你當將軍,等你成就到將軍地位,會造許多的業,說萬,只是個大致的數目而已,不知道要殺多少人,那個罪業很大的,所以不願處這個將軍的位置。

也「常願不處諸商主位」,別當大老闆。我們這裡頭有些商主,有些道友,為什麼不處商主位呢?這個你們可以想的到,我們有些是大老闆的眷屬,這裡也有幾位大老闆,你想想當大老闆的苦難!這還不算,黑道要綁你,官家要化你,要脅你,和尚化緣也要找你,因為你有錢,你的苦就多了。

大家還知道化緣有硬化的。東北修的大廟,大家看過〈影塵回憶錄〉就知道。有位朱子橋老將軍,他過去做過黑龍江的將軍,到了民國年間,他只當賑濟委員會委員長,他就跟蔣介石要這個地位,他說這個是做慈善事業的。他化緣是硬化,怎麼硬化?他的老朋友被他化緣化到怕了。他修的廟也多,帳災也多,災民那麼多,一下黃河出口,他就去了;在中國東北,他跟張學良化緣,化了多少萬擔,那個高梁米,人要吃,他就專找這個頭頭,他化的數字都很大,他到上海就化他的道友。

有個笑話是他坐在朋友的客廳等,他的朋友在廁所不敢出來。怎麼辦呢?他就到廁所喊:「你出來吧!我化的數字不多,只是一萬塊錢,一萬塊錢就行了,你就可以把我打發走了。」那個時候,一萬塊錢大洋,還是很多的。

有時候他化的很多,但是他很窮,什麼都沒有,這個人很有道德,任何人不做的事,他就做。他的太太比他大十五歲,大家想想這是不可能的,他的太太是他家裡丫環,他們家父母早死,就他這麼一個獨生子,別人都走了,就這個丫環撫養他。等到他成人了,丫環怎麼處理呢?他說:「我跟你結婚好了!」這丫環說:「這怎麼可能,我比你大太多!」他說:「不然,我無法報答你!」後來一再要求丫環跟他結婚,結了婚,他絕對沒有二念,而且生的子女都很好的。

我是講這個人的私德,他過去當將軍的時候,叫朱屠夫。大家知道為什麼叫朱屠夫!他的名字叫朱慶南,號叫朱子橋,殺人太多了。後來他懺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說:「我能殺人,我也能救人。」他那個帳災,濟恤都不曉得救了好多人。後來他跟我們倓老法師最好,他跟我們都隨便談。他說:「我救的人比殺的人多,可以抵過吧!」我們跟他說:「抵不了!佛經上並沒有說可以抵的。說你殺那些人,你一個一個還,你救了那些人,他們一個一個報答你,沒有抵。」「那有什麼法子才能夠抵?」我說:「你修空觀,空了,也沒有什麼所救的,能救的。所救沒有,能殺所殺沒有,這就都解決了,什麼都沒有了。」

這是講心懺,萬法唯識。唯心,你要用這個觀修了,一切罪都不存在,空的,罪性本空唯心造。

這個觀不好修,說的很容易,我們講《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就講這個觀。大家看看這個觀好修不好修?不過不要緊,有個方法,地藏菩薩最後教我們一個方法,念我的名號,這個觀就能修成,念念你就觀地藏菩薩是空的,是我自己的心,就行了。現在還說不到那兒。先說苦吧!這苦還要來,怎麼離開這個苦?他說,我不要當師長位,也不要當這個商主,不要做大生意,當大老闆,也不要在祠堂當管廟的廟主,也不要在寺院噹噹家的,這些我都不要,還不願當長者居士沙門的主位。

我們出家人,發願當法師的很少。佛學院畢業,想找一兩位法師很難,當法師是很困難的,業很多。說錯了一句話,撥無因果,就墮下去了。你不知道怎麼說錯了?但是你自己就有這麼大的知識,又怎麼辦呢?假使都不弘揚佛法,法師不是斷了嗎?法斷了,一切眾生不得度了,法眼沒有了。那麼這個罪惡大嗎?我弘法犯了罪,還是我自己下地獄罪惡大呢?這個時候,我有兩個考慮,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大家可以想像得到,我不再說了。

宋代真歇了禪師,他是鼓山湧泉寺的方丈,講經弘法,道德很高,聽經的人上千,起碼是幾百人,功德很大。後來他害病的時候,移到火葬場旁邊的一間房子。那間房子說是停屍間也可以,凡是你病重了,救不了,沒有辦法活了,就抬到那裡。抬進去了,一冷他醒了,看一看自己在涅槃堂,涅槃堂就是不生不滅,抬到那裡等著燒,後來他好了,就作了一首詩,教育說法的人。

「講道論法實可傷」,談經說法講道理,說的頭頭是道,但是自己沒有證得,實在是個傷心的事。「終報身臥涅槃堂」,從早到晚在涅槃堂等死。「門無過客窗無紙」,他當大法師時,弟子多得很,這個來看,那個來看。到了涅槃堂都沒有了,一個客人也沒有。窗戶是那個紙糊的,那個時候是宋朝,都是紙糊的窗戶,那個紙風一吹都吹破了,也沒有人去糊涅槃堂的窗戶。死人的房間,糊它幹什麼?沒有人管,所以那風都吹進來了。

「爐有寒灰席有霜」,那個涅槃堂要生個火盤,很冷,火沒有人去燒,都是冷灰,寒灰。那個蓆子,因為窗戶沒有紙,颳風吹著,把霜都吹到蓆子上。「病從始知身是苦」,等你害病了,才知道身子是最苦的,有身最苦了。「健時都為他人忙」,身體好的時候,你不修行,你去幫助別人,給這個加持,給那個求感應,給那個念經,拜懺,就忙別人的事情。這樣對不對呢?是對的。這個時候,他說的是傷心話,告訴講道論法的人,別把自己忘了,就是這個涵義。

後面兩句話,他做到了,所以後面叫真歇了。「老僧自有安心法」,我自有安我心的方法。「八苦交煎總不妨」,八苦都來了,沒有關係。這兩句話是他在涅槃堂悟道了。

所以這些大德們,見著這種情況,他說千萬別當師長,千萬別當長位,乃至於不論你當什麼,就是沙門,主位或者什麼居士的主位,當居士領長都不要乾,發這麼個願。還有這一切的師長位長者位,乃至於給人家處理,斷公平不公平,這可能是說當律師。

「常願不處斷事者位」,或者是法官判案的,斷事的,或乃至於富貴尊位。總說,凡是尊貴的位置,得到人家恭敬的,我都不要,我沒有得到法忍,未成道以前,若處這個位置,我在佛法上一定產生惡因緣,會造種種的罪。

因此,我不想斷三寶種性,我不想毀滅佛的正法,我也不想損害無量的有情,「由是定當墮無間地獄,輪轉惡趣,難有出期,唯願世尊」,你慈悲攝受我們,讓我們所發這個願,能夠滿願,我就當個平常的修行者,信奉三寶,這又是一批人。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天龍藥叉健達縛人非人等,皆從座起,頂禮佛足,悲號感切,涕淚交流,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無始生死已來,愚痴驕慢,起諸惡業,或身惡業,或語惡業,或意惡業,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諸罪,今對佛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咎,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我等至誠發真誓願,從今乃至生死後際,於其中間,常願不逢諸惡知識,亦願不遇諸惡因緣,設當逢遇,願不隨順,決定不造如前所說諸惡罪業,勿令我等長夜受苦,唯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

這是哭出聲音來,號就是大哭。「涕淚交流,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無始生死已來,愚痴驕慢,起諸惡業,或身惡業,或語惡業,或意惡業,」三業盡造惡,自己做不算,還教他人。「見聞隨喜,如是諸罪,今對佛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發願再不做這些惡。

「防護當來所有罪咎」,「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如是者,一類一類都這麼發願,也跟他說的相等,大都差不多。大概都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相同的,不用翻譯太多了,就加個第二第三,大致都是這個意思。什麼願呢?說我們千萬別遇到惡知識,要是遇到惡知識,他都把我們拉入地獄,不願意遇到這些惡因緣。「設當逢遇」,「願不隨順」,決定不造如前所說的眾惡罪業。「勿令我等長夜受苦,唯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

「爾時世尊普告一切諸來大眾: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於後世苦深見怖畏,發露懺悔,汝等今者欲度生死深廣瀑流,欲入無畏涅槃之城,發如是願,諸善男子,有十種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何等為十?諸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身,不著外身,不著內外身,不著過去身,不著未來身,不著現在身,名第一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上面有這麼多,一類一類的,我就給他們總結的說,「善哉!善哉!」,你們發的願都很好。「汝等乃能於後世苦深見怖畏」,你們對待後世的苦,都能明了了,而且觀照的很深刻,發生恐怖,所以「發露懺悔」。現在,「汝等今者欲度生深廣瀑流」,生死苦海又深又廣,像瀑流水似的,想進入「無畏涅槃之城」,沒有恐怖,進了涅槃城就成道,成了佛就沒有恐怖。所以「發如是願,諸善男子,有十種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我們要得法忍嗎?這就是正當的道路,就能達到法忍,達到成道。

「何等為十?諸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不著內身,不著外身,不著內外身,不著過去身,不著未來身,不著現在身,名第一法。」不要執著你的身體,你的身體是無常的,用身代表什麼?代表色法,一切有形有相都會消滅的,特別是眾生我見多,都是以我為主。為什麼呢?我這個身體要享受,我這個身體要舒服,總是財色名食睡,都是為了這個身體。先把身見斷了,內身、外身一切身都要斷了。

這是第一種方法,斷身見,這叫色法。因為下面講的,他是身受行識,這是所說的色聲香味觸,乃至是色受想行識,舉個色受想行識就代表了,就是第一法。完了,再斷除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共十法,就是這個。「能令菩薩摩訶薩獲得無罪正路法忍」,這是第一法,使一切的菩薩都能夠得成佛。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受,不著外受,不著內外受,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名第二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不著內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未來想,不著現在想,名第三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行,不著外行,不著內外行,不著過去行,不著未來行,不著現在行,名第四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識,不著外識,不著內外識,不著過去識,不著未來識,不著現在識,名第五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受,不著外受,不著內外受,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名第二法。」這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就連前面都講過了。不過文字稍微變化一下。

這裡包括八識,我只總講一下,這叫色受想行識五蘊,觀自在菩薩是用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現在佛告訴我們,你只要不執著,這就叫修觀。同時你也不要執著此色,不要執著彼色,那麼你漸漸的就能夠得到成就了,這叫正路法忍。

你雖然能夠不執著五蘊,但是用智慧型照空,我們還達不到。因為你必須能夠進一步知道五蘊皆空的。怎麼樣能才能不執著?不貪著?你得修空觀。這個就在另外一方面的意思。你用觀照,前面講了,《大集十輪經》就教我們修觀,數息觀,好好修一修就能得到。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此世,名第六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他世,名第七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欲界,名第八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色界,名第九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無色界,名第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正罪正路法忍。」

「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此世」,你這一生什麼事都不要執著,不著就是不執著的意思,這就是第六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他世」,此世不執著,他世也不要執著,過去也好,未來也好,都不要執著,這叫不著三世。過去未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要想他,現在的不住?一下子又過去,就變成三世皆空的。未來,未來還未來,你想它幹什麼?究竟怎麼樣?凡事都要講計畫,那是錯誤的。計畫不由你計畫,你不知道自己的業果是怎麼樣安排的,人都不能安排自己。好像是自己安排的,其實你是瞎操心,早就安排好了。

你怎麼做怎麼受,除非你現在轉變,怎麼轉變的呢?你聞了佛法,而且能行,現在你一天念著地藏菩薩,你當成救命王來了,又抓著他不放,就這麼念吧!這起碼轉變了,三塗再不受了。聞著地藏王名字,就不落三塗了。有的人說,在睡夢中念地藏菩薩不靈,不是夢中念的不靈,是你醒的時候,沒念靈,你念的不是心念,要是心念就靈。做夢,你一念,夢境就沒有了,要生死都了得到,何況做夢呢!要相信。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欲界,名第八法」,就是我們所住的世界,叫欲界。欲界有六天,加上人間,加上畜生,加上餓鬼,加上地獄,這都是屬於欲界的。「不著色界」,有十八梵天,這叫「第九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無色界。」無色界是空的,既然無色界是空的,還作什麼呢?到了無色界天,那是羅漢定,羅漢定他不發菩提心,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就動搖了,還得發菩提心,那空也定不久。所以不要去執著無色界。「名為第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就能夠成佛。如果連三界都不執著,當然成就了,他就不受苦。

「諸善男子,是名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世尊為眾說此法時,於眾會中,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證得無生法忍,復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證得隨順法忍,復有無量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復有百千那庾多眾生,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於如來智住不退地。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乃發獨覺乘心。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乃發聲聞乘心。」

佛說法的時候就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證得無生法忍,登地了。聽到那麼一說,大家一求加持,他們登了地,我們現在還沒有入,信不信?希望大家信,我們就信無生法忍,並不是入。我們能信無生法忍,將來一定能證入,信為一切功德母,有信就能進入。

「復有無量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除了這個,還有百千的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得隨順法忍。「復有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復有百千那庾多眾生,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我也想成佛,這是發心。剛發心的菩薩,「於如來智住不退地」,誰發心,這些人都能夠住到不退地,如來的智慧型是不退地,到了初住就不退了。要是到了七住,七住就位不退;初住心不退,七住位不退,那就是不退位了。他相信佛的一切智慧型,我一定能成道。

還有無量無數的眾生現在發心,發什麼心?不是成佛。「發獨覺乘心。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發心了,發什麼呢?我了生死就好了,發的是「聲聞心」。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若諸有情已得法忍,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是我所許,非余有情。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余種種富貴尊位,定不許處,為亦許耶?」

已經得了法忍,「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是我所許非余有情」,做剎帝利,除了造業的旃荼羅王之外,還有已經證得無生法忍了,登了地的菩薩。他們要示現化現,就處灌頂王位。受那個王位所應當享受,這是我許可的,別的有情不可能。「金剛藏菩薩」,就問佛,「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余種種富貴尊位,定不許處。」一定不許可,「為亦許耶?」或者還可以許可他,就是除了這個已經得了法忍的,佛就許可了。如未得法忍,還有什麼方便法許可他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呢?

「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有能受行十善業道,亦勸眾生令受學者,我亦聽許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余種種富貴尊位。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名剎帝利旃荼羅王,及余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愚痴驕慢,毀壞擾亂,我甚深法,滅正法燈,斷三寶種。於我出家諸弟子眾,種種惱亂,捶拷刑罰,奪其衣缽基業財產,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於我所說微妙法義,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奪窣堵波及僧祇物。如是諸人,皆當墜墮無間地獄,受諸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

「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他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未登到這個位,但是他能夠受行十善業道,這個我們都能做得到;無生法忍,我們還做不到。十善業道,你防護身口意三業,可不是啞巴,不說話。有些人說,我不說話,口業就防護了。但是啞巴,啞羊僧,啞巴都成道?啞巴都沒有作業,說不出來怎麼說?不是那個意思,別說錯話,是說讚揚三寶話,你多說好話,對誰都別說惡話,那就對了;不是不說話,多講佛經,對誰多講三寶,多講因果。

還有,你可以看看那眾生的煩惱,或者是愛情片,愛情的煩惱特別重,所走的道路是死亡,而且業非常的深,自己拔不了貪慾。你從哪個角度看,你戴什麼眼鏡看,就現什麼,這是絕對的。戴有色眼鏡看,當然是有色的。

所以「受行十善業道」,「亦勸眾生令受學者,我亦聽許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余種種富貴尊位。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這個勢力是什麼勢力?增長你生天,乃至於成道,乃至當來做人,生生世世都來學。我也聽許受用種種勝大的財業,登了灌頂王位,沒有關係,他不會造業的,可以受種種富貴。

相反的,要是剎帝利的,「旃荼羅王,及余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愚痴驕慢,毀壞擾亂,我甚深法,滅正法燈,斷三寶種。」那個法在社會上就像智慧型燈一樣的,有他才能照到光明,破除黑暗,三寶種他都斷絕了。

「於我出家諸弟子眾,種種惱亂,捶拷刑罰,奪其衣缽」,出家修道者的資具,這是他的基業,把這個都給奪了,他還怎麼生存了呢?或者是,勸令他還俗,或者科他的刑役,「系閉牢獄,乃至斷命。於我所說微妙法義,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窣堵波就翻塔,或者寺廟,以及僧祇物,你給他搶了,就是「搶僧祇物」,搶寺廟物,「如是諸人,皆當墜墮無間地獄,受諸劇苦」。這是毫無問題的,一定受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再想出來很困難了。

「時金剛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余種種富貴尊位,頗有別緣,得方便救,令其免墮無間地獄,及余惡趣,受諸苦不?」

還有什麼原因來救他呢?「令其免墮無間地獄,及余惡趣,受諸苦不?」

「世尊告曰:亦有別緣,得方便救,謂有眾生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及余種種富貴尊位,雖復未得成就法忍十善業道,而有信力尊敬三寶,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下至一頌,終不謗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於佛出家諸弟子眾,持戒破戒,下至無戒,剃除鬚髮被袈裟者,皆不惱亂捶拷謫罰,侵奪衣缽基業財產,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只物,遮制摧伏諸暴惡人,不令惱亂諸出家眾,不令侵奪三寶財物,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恭敬聽受,既聽受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於大乘中誓願堅固,終無疑難退屈之心。亦常勸導安置眾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此剎帝利旃荼羅王及余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處帝王位,及余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財業,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余惡趣,我亦聽許處帝王位,及余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諸惡趣。若諸有情慾得懺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餘者,於我所說如是法門,當勤修學,勿令廢忘,有能如此現前大眾慚愧懺悔諸惡業者,先世所造一切惡業,皆得銷滅無有遺余。」

方便善巧,是救度他們的。有的眾生處了剎帝利灌頂王位,或者是其餘的種種富貴尊位,不一定是什麼位子,總之是富貴尊位,雖然是未有成就無生法忍,或者未有成就法忍,或者十善業道都未成就,但是他有信心。就憑著信仰,對三寶恭敬,尊敬三寶。於佛所說的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相應的諸出要法,恭敬聽受。出要法,就是出離生死最要緊的方法,最善巧的方便要道之法。

「下至一頌」,只說一個偈頌,別的不會說,只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麼一個偈頌就不得了,就是全部《金剛經》的要義,你給人家講,人家一聽到,一切有為法都是苦的,都是空的,無常的幻化的,我還貪著什麼?他就證道了,解脫了,你的功德就大了。

在正法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只要聞到一個偈頌就開悟了。佛最初度五比丘之一的馬勝(阿說示)比丘,舍利弗遇見馬勝比丘,看見他的威儀。他說:「你的師父是誰?你師父說什麼法?」馬勝比丘說:「我只給你說兩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舍利弗就證得阿羅漢果了。這就是一個偈,兩句話。

六祖慧能聽見旁人讀《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成就了,就是一句話。不過,讀《金剛經》的人並沒有開悟,聽經的人開悟了。我在這裡講經,我沒有開悟,你們開悟了,這就是你們的功德,我也有了。這樣的人,我也許可他享受那些財富。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謗毀,不隱滅,對聖法不謗毀,不隱滅,他不會不令流布的。於出家的諸弟子眾,持戒破戒下至無戒,只要剃除鬚髮被袈裟的,他都不會惱亂他們,捶拷他們,謫罰他們,侵奪他們的衣缽基業財產。

「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他不會做的。這個是有信心的,剎帝利王,乃至斷命,「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祇物」,他不去做。窣堵波,寺廟的財產他不去沾染,也不會搶奪。他能夠遮制摧伏了那些暴惡的人,也不令他們惱亂出家眾,也不令他們侵奪三寶財物。剎帝利王,他有權力,所說三乘的相應諸出法要,都能夠恭敬聽受,聽受已,還能夠照著去做,精進修行,修行法隨法行。

怎麼樣法隨法行呢?例如生滅法,他沒有說,只是依事物,看這個壞了,為什麼壞了?無常的,這叫隨順。他不知道佛法,但是他能夠知道這個涵義,這叫隨順佛法的。違背佛法呢?佛說無常,他就把他譯成斷滅了,他說這是釋迦世尊所說的,諸行無常,無常就沒有了,這就不隨順法。同是一句話,順著說就能成道,就福德無量,不順著說,罪業無邊。這個是說隨順法,我們往往就理解錯了,就是說他不隨順是法。於佛所說的三乘相應諸出要法,恭敬聽受。

聽受已,能「精進修行」,那就是「法隨法行」,隨順三乘法的,隨順三乘法的,我們說空,空者就是顯妙有的意思。如來諸功德藏,不空,空是一切的煩惱斷盡了,諸如來功德藏不空。真正見了法身,諸如來藏也空了。但是隨順法,看你怎麼說,「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

但是,始終於大乘誓願,堅固終無懷疑,或者危難,或者退屈,這個心從來不懷疑,就是「終無疑難,退屈之心」,不因為法難,不因為修行道路長遠,而懷懼退二乘。大乘堅固,「亦常勤導安置眾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讓一切眾生信大乘法,好好的修,好好的學。「此剎帝利旃荼羅王及余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說這惡王,也聽許他,只要他改變了,不做惡了,皆共聽許處帝王位。過去諸佛都是這樣聽許的。「及余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財業」,國內的所有財富,他受用了,那不會墮無間獄的;這是佛所聽許的,也不會墮到其餘的惡趣。

我還「聽許處帝王位,及余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諸惡趣」,就是惡王,只要懺悔,也許可他。

印度提婆達多跟無厭足王,一個害佛,一個害死他父王,犯忤逆罪;害死父王,兩個都應該墮地獄。無厭足王后來懺悔,護持佛法,護持三寶,佛也聽許他懺悔,就能夠得到清淨。所以諸有情,能夠懺悔就好,能夠除滅一切惡業的業障。

「於我所說如是法門,當勤修學」,我說這兩種十法,要好好兒修學,一個修十善業法,十善業法是我們做得到的。其實十善業就是正路法忍,大家體會一下,十善業是你做的功德,有深有淺,不殺,不只我不殺,我勸一切人不殺,這個十善業就不是一般的十善業了。不但我不飲酒,我勸一切眾生不飲酒。為什麼不飲酒?跟他們講清楚。不殺不盜,就是五戒。

有的道友怕受五戒,說怕受了,犯了怎麼辦?犯了當然是錯誤的,犯了,你就懺悔,隨犯隨懺悔。但是你曉得不曉得受五戒的功德?你受了五戒,不失人身,知道嗎?這個你就不知道了。只想到不利的一方面,有利的一方面,為什麼不考慮?

你受了五戒,就有二十五個護法神保護你,你想犯戒,他總是給你作遮難,使你不犯。現在你沒有受戒,五種罪事,照樣的有,你殺人不犯罪?你能脫罪?你受了戒,之後你卻殺了人,你在佛前懺悔也念經咒加持,他就以別的力量幫助你,不要生起邪知邪見。

受了戒,犯了怎麼辦?這個見是不正確的,為什麼要去犯?那些戒,你雖然不受,你犯了也是罪。佛就制戒了,說你不要犯這個。我再說一種戒的功德,戒有加持力,是加持你不去做。殺盜淫,我想沒有一個眾生不犯的,而且國家許可犯的。

像他執行職業上的責任,你說這是殺生;殺豬殺羊,犯什麼罪?誰給他定的罪?夫婦的關係,如果說這個犯淫戒,那就沒有人了,人種都斷了!能這樣說?不可能!不會的!他有種加持力,不是說你的犯,你從那個受戒的功德方面考慮,學佛法聽到這麼多地獄,我不學佛法該好,對不對呀?我連地獄也不知道,我也不相信,罪你也要受。我不相信,我就不受?沒那麼便宜,你不信也得受;不過佛說出來了,有一個好處,不要把這個意思體會錯了。我不是勸你們受五戒,你感覺到我受了不行,你還是不要受,不過,你要想到受五戒加持的功德。

我後來想到,自從出了家之後,受了比丘戒,我說這個簡直危險,動輒得咎,二百五十戒一條一條的,八萬四千威儀,清規戒律那麼多。那時真想罷道還俗算了,受不了;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四威儀,隨便你做哪一樣,你在廟裡最初出家時,舉止動作沒有一樣不是錯誤的。

我記得,在掛單的時候,那時還沒有燈,黑夜到廁所去太遠,廁所也沒有燈,不能去。夜間起解小手,怎麼辦呢?知客師他的窗戶底下擺幾個尿桶,就在那兒去解決。那個知客師他就說:「這個一定是新來掛單的。」我說:「這知客師有神通了,他怎麼知道是我?」因為我尿尿,沒有尿對。大家是知道什麼意思嗎?尿尿不能有聲音,一有聲音就驚動別人了。吃飯、屙尿,乃至一切行動,沒有一處沒有清規戒律的,初出家人剛受戒當沙彌受得了?

「懺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餘者,於我所說是法門」,你要好好兒修學,那麼「先世所造一切惡業,皆得銷滅無有遺余」,他在佛前懺了,無餘了。

我們現在聽了《大集十輪經》,拜懺的時候,你就叩三個頭,默念:「我聽見《大集十輪經》,佛講〈懺悔品〉,我都具足,我也發如是願,希望佛加持我,希望地藏菩薩加持,你也具足跟那些人一樣。」這是我說的,你可以不信,沒有罪過。

懺悔品竟

善業道品第六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大德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於聲聞乘得無誤失?云何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云何於獨覺乘得無誤失?云何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云何於大乘得無誤失?云何於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云何常能熾然三寶種性?云何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云何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云何利慧勝福常得增長?云何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云何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云何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云何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云何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

這一品是講善業道的。懺悔完了就要修行,業障懺完了之後,修什麼呢?修善業。金剛藏菩薩摩訶薩是發起者,他向佛請求,大德世尊,我還有問題。菩薩摩訶薩就是菩薩之中的大菩薩,他要弘法利生的時候,如果是對著聲聞機,對著聲聞補特伽羅,他不會說獨覺乘法,也不會說大乘法。法的法義,是有界所的,不是籠統的。以下對補特伽羅有情的眾生,他是什麼樣的法器,是什麼的根器,就跟他說什麼法,不會有錯誤的。

現在我們說法,不問對機不對機,我們講這部經,不是機的,他也來聽,是機的也來聽,這都叫不對機了。不對機了,對於聲聞法得無誤失很難,或者獨覺乘法得無誤失,聲聞乘得無誤失。菩薩乘得無誤失,就是三乘法得無誤失。要是以機來說的,那是機不對了;補特伽羅不對了,你給他說聲聞法,卻說成獨覺法,或者說成大乘法,那就叫誤失,就有錯誤,說者會有因果的。

現在是末法的時候,缺乏善於觀察的能力,說法的時候自己要發願,要求懺悔發願。我是一個眾生,一般的眾生就是沒有入聖果的,說法一定會有誤失。無論約機約法,都有誤失。如果受了菩薩戒,發大心的,這是斷三寶種性,你就權衡這兩個,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雖然對他有誤失,他還是可以種善根。如果完全沒有人說了,這法沒有了,能否碰見無誤失的,他也不能知道了。

我個人每逢說法的時候,會求佛菩薩加持,或者誦經,或者懺悔,求佛菩薩加持我所說的都跟佛意無所違背。換句話說,加持我說法的時候,知見是正的。

怎麼樣知道是正的?不正的?依照佛所說的法去說,這知見就是正的。佛有三法印,也有一法印。說法的時候,不離開實相,對每個眾生說都不離開實相,要讓眾生知道萬法唯心的道理。說聲聞乘法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苦集滅道四諦法,這是四聖諦。七覺支、八正道、五根、五力、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十七道品的法,這是三乘共的。這個你怎麼說都可以,反正不超過三乘法之外。不能把正見說成邪見,那就顛倒了,就有錯誤的。聲聞乘、獨覺乘、大乘,這是三乘法,相對於三乘的根機,也就是三乘的補特伽羅,對法沒有誤失,也就是不錯誤,不混亂是非,對補特伽羅,對人也無錯誤。這是什麼樣的人呢?是菩薩摩訶薩,大菩薩絕能做得到。

還有,云何能夠使佛法僧三寶種性,興隆常盛,使佛法僧三寶的種性永遠不斷,永遠住世間?又怎麼樣於諸如來的出家弟子中,分辨他是法器不是法器?乃至於被一片袈裟的,那被一片袈裟的,對他們有無誤失。無戒者,比法器、非法器更次了,因為那是冒充出家人,他本來是罪犯,他檢了一片袈裟披到身上,想消災免難,是這樣的,對他們都無有誤失。

對於大乘法,使這個法永遠興盛,不要從大乘退轉二乘。有些人給他說大乘法,他就勇往直前的,依著大乘法修了。有些他感覺得修大乘法度眾生太困難了,因為眾生剛強難調伏。莫說凡夫度眾生,就是聲聞證阿羅漢果的,要度眾生也很困難。所以他畏懼,退墮到二乘地,入了偏空定。這種例子很多,就連舍利弗那樣的阿羅漢,智慧型第一,照樣會退到二乘,他想發菩提心,剛一發心就退回去了。這個故事,大家是知道的。

舍利弗一發菩提心,帝釋天就化現來試驗他。示現一個小姑娘,童女,坐在路邊上哭。舍利弗就走到跟前問:「你不要悲哀,有什麼困難,我可以幫你解決,你跟我說。」童女:「我求的,你解決不了,你沒有那麼大的菩提心。」他說:「我剛發過菩提心。」她說:「好吧!我跟你說,我媽媽現在生一個極特殊的病,找了一服藥,這個藥有了,藥引子沒有。」「那個藥引,不很困難,你去找去,或者去買。」她說:「買不到的,這藥引需要人的眼睛。」舍利弗說:「我剛發菩提心,就遇到了,該我發大心了,好,我布施你個眼睛。」

他就挖了一個眼睛給她。童女:「這個眼睛不對!」「怎麼不對?」「我需要的是左眼,你挖的卻是右眼。」舍利弗就煩惱:「你怎麼不早說,好!既然我已經發了心,就把這左眼也挖下,兩個都給你。」那小姑娘拿來聞一聞:這眼睛這麼腥臭,怎麼能入藥?趴!就給摔到地去,拿腳給踩了,一踩還出個響。舍利弗就退心了,說菩薩道難行,碰到這樣的眾生,他沒有辦法,退失了菩提心。

其實阿羅漢都是有神通的,有位阿羅漢帶一個沙彌,在路上走路,那沙彌就想,看見田裡頭那痲雀吃地下的蟲子,耕地耕出來的蟲子,痲雀就會來吃。他就發心了,眾生太苦了,我要發菩提心,利益一切眾生。這個時候他背著他師父的衣缽,在口袋裡頭裝著盛囊,那個阿羅漢就叫他:「你站一站。」那徒弟就站住!「小沙彌過來,背包讓我背。」他就背著了,徒弟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往前走。這沙彌就想:「怎麼度眾生?菩薩道很難行,長遠的。我還是能夠求得一個了生死,我先了生死再說!」他這麼心裡一作意,他師父又把背包拿下,「站著站著,包還是你背吧!」

第一次、第二次,他還沒有感覺到,又往前走。他又想:「這個不行,都要成佛,要發大心,要究竟才行的。」他不是發了二乘人退墮地,不行還得發大菩提心,不要畏縮。他師父又說:「站住!站住!」他又站住了,「包拿來,給我背。」

這個小沙彌才知道,這裡面有問題了,他問:「師父,你有精神病嗎?你瘋了!一會兒我背,一會兒你又背,究竟是什麼事?」他的師父就說:「你發了菩提心,是大菩薩,我只是阿羅漢。所以這個包包我不敢讓菩薩來幫我背,拿來給我就好了。你才剛一發心,又退心了,又退轉了;想了生死,我生死了了,你還未了,你只是發心而已,好了你還是背著吧!是這樣子來回的。因為你一起心動念,我就知道了。」

像這樣的阿羅漢,還是不容易的。為什麼呢?他有他心通,不需要入定。有些阿羅漢在日常生活中,他心通、六通照樣都具足了。有的阿羅漢需要修定,他那六通才顯現,有的不需要,就能顯現。像這些也是大阿羅漢,都是像常隨眾的千二百五十人俱,前面那十大弟子都是隨時在定中。

所以使大乘的升進無有退轉,很不容易。大家天天發菩提心,天天不做菩提事,那個心發的是假的,是跟著人家發的。拜懺的時候也發,發個大願度盡一切眾生,也代眾生受苦,你不侵占眾生的利益就好了,還代眾生受苦,怎麼能做得到呢?我們是隨時的,包括我們大家都沒有例外,都是侵占眾生的利益。我們會代眾生受苦?沒有!你搞政治也好,搞經濟也好,隨便你搞什麼,你想想你所有的利,哪兒得來的?眾生的!都是眾生的,很難。

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該好了吧!四眾弟子,沙彌,沙彌尼,如果了道是好的;如果未了道,你所享受的都是人家的血汗,乃至於這裡頭也有詐欺的,也有非法的。你怎麼來消這個災?你怎麼來消?為什麼出家人規定早晚二堂功課?就是消災的。你別的沒有修行,到了大殿早晚功課,你要還債,可以免去災難。為什麼四眾弟子都得有日課,管你誦一卷〈普門品>,誦〈普門品〉是給人家回向,那麼你的衣食住行,你住的是人家的房子,你吃的是人家的供養,你並沒有掙到一文錢,這個道理都得懂,須常時發菩提心。

要是能常時發菩提心,你的智慧型就能增長。那麼殊勝的福德,常時能增長。這個殊勝的福德利慧,從那兒產生呢?要靠三寶,三寶是一切的種子。怎麼樣才能使得自己的利慧勝福,常時增長不退,這都是問號。

金剛藏菩薩問佛,怎麼能保持住這些?「云何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這是指《華嚴經》上說的,十忍十地,我們不詳細講,略舉一下。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在一切定都能自在,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從這個定位進到忍位,忍位到初地,初地二地到十地。「云何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怎麼樣才能夠永遠不離開善知識,隨著善知識的教導去做。

「云何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這個聲聞弟子是成道的,乃至於「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這個僧是凡夫僧。這個凡夫僧也包括前面,佛不是教導了,那被片袈裟的,冒充的僧,我們也當他是聖僧。

「云何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善根常精進,精進就是不懈怠,培植我們那個善根,怎麼樣才能做到培植善根?善根愈增長愈好,愈多愈好,心裡頭沒有厭足的,沒有厭煩的,沒有滿足的。我們的缺陷就是不能精進,不論拜懺,不論聽經,不論你自己念經,這都是勝業。但總找個藉口,我今天有事,我告個假,明天再補。哪會補?一斷了就斷了。一天斷了,兩天斷了,斷久了,他就不想再提起來了。

人家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個乘船,乘上水船的時候,不往上直走,就會往後退回來了,隨著那浪就把你打下來。在家修行都得這樣,「蜀山無盡勤為路」,苦海無涯,這個大苦海就是在人生當中,苦海無涯,你要勤苦。就像比喻讀書似的,讀書就像上山似的,沒有路,你只要想求知識求豐富的道理,就要精勤。何況修出世法呢?心裡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到了無求,到了八地菩薩,任運了,也沒有精進,也沒有懈怠。

「云何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願足?」發菩提的願行多,如果是像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包括了,就是十,就是重重無盡。每位菩薩發的願都重重窮無盡的,這是指大菩薩,他的願永遠在發,永遠無盡的,心無厭足,永遠也沒有厭煩滿足的時候。就是金剛藏菩薩這麼樣問佛,怎麼才能達到我以上所請問的?菩薩摩訶薩利益眾生的時候,怎麼才能免除這些過患?佛就答覆他。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有菩薩摩訶薩十輪。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十輪,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常於一切先造作惡不善業,以聖金剛堅利法智,摧壞散滅,令無遺余,不受果報,更不造新惡不善業,心無厭倦,速能證得無上法輪,常勤修習七覺分寶心無厭倦,常能除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心無厭倦,一切眾生依止存活。」

你所問的這個問題,要想無誤失,就依著這十輪去學,三乘的有情都能無有誤失,三寶種性永遠的熾盛,同時「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片披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教導他們都不要有錯謬,要依照這個十輪。前面經文一直都沒有講十輪,等把這個十輪的功德講完了,才說十輪。「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他不是這樣請問嗎?佛就把他的原話說一遍,就是以這十輪解決了你所問的問題,就是這個涵義。

也能「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行與願沒有厭足,行願兩個本來是合在一起的,行即是願,願即是行,但是在我們來說是分開的。我們有時候發空願,發願都是空的,沒有行來配合這個願。有的時候,我們有行又沒有願,不知道發願,有行而無願,他的願非常的小,與法不相合。

每到初一、十五,燒香的人很多,或者拜懺的人也很多,他就做了。做了,他不知道發願,不會用觀想,他燒的一支香就是一支香,拿的一盤花就是一盤花。他不知道用願力,把他加大,也不知道這個花是因。我供花的時候,願我得果,花是菩提因,我願得菩提果。他沒有這個想,沒有這樣的心量,他根本不知道。

大家學佛法很久了,知道了,回憶一下,當你供佛的時候,你是不是念念都用菩提心,用普賢供?儘管有些道友,我們也是共同的上過供,那就是薈供。供養十方一切諸佛,供養十方一切尊法,供養一切聖賢僧。不論中外的,西藏、印度的,都算在內。乃至西方世界極樂世界蓮池海會那些賢聖大眾都在內,有沒有想過你的心量有好大?你想好大,功德就有好大。願行就像人的兩條腿,短一缺一也不行。所以得會發願,要是不會發願,所得的效果不大,這個都是重複金剛藏菩薩所問的話。

佛說的,要依著這個菩薩摩訶薩的十輪,你所問的都得了。以下的就不是他問的話。於這個求種種的行願,心無厭足,還是金剛藏菩薩所說的話。佛又重複說,能滿足的。下面就不是了,「常於一切先所造作惡不善業」,惡不善業,過去所造的不善業,所造的惡,就是這樣。

對於這惡,怎麼樣懺悔?怎麼樣除掉呢?「以聖金剛堅利法智」,金剛法智,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我們這就叫《金剛經》。金剛般若波蜜的智慧型,就是般若智。般若的智慧型像金剛那樣堅固,不被一切所壞;像金剛那樣鋒利,不被一切所折。般若法的智慧型能把這些造作的惡不善業,全部摧毀掉,「令無遺余」。不但摧毀掉,而且沒有一點余剩。摧毀清淨了,乾淨無有餘,一點兒也沒有餘剩,不受果報了。

你過去無量劫所作的業,你就依著這十輪,一下就把那些堅固的業都摧毀掉了。用什麼呢?用般若智,堅固的般若智慧型,更「不受果報」,「更不造新惡不善業」,舊的懺完了,新的不會再做了。為什麼呢?菩薩摩訶薩十輪,依著這十輪,不造了,能速「證得無上法輪」。依著這十輪,很快就證得成佛果,能轉大法輪,常勤修習七覺支法,七覺支分寶,「心無厭倦」。

「常能除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心無厭倦」,我們的煩惱病太多了,八萬四千煩惱,佛就說八萬四千法門對治他,有總煩惱,有根本煩惱,總煩惱就是無明。「一切眾生依止存活」,說這個菩薩摩訶薩的十輪,如果一切眾生要想成就他的法身慧命,依著這個法身慧命,法身永遠常在的,就是這個涵義。這段話就是說菩薩摩訶薩具足十輪,依著這個十輪,而存他的法身慧命,但是還沒有講到十輪,其實說出來,十輪大家都懂,也就是十善業。

「善男子,如轉輪王具足七寶,凡所行動,輪寶導前,余寶隨後,巡四大洲,普能除滅一切眾生身心濁穢,普能生長一切眾生身心安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於聲聞乘得無誤失,廣說乃至一切眾生依止存活。善男子,如大車輅具足四輪,多人乘之遊行大路,於其路上土塊瓦礫,草木根莖,枝葉華果為輪所輾,皆悉摧壞,不任受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悉能摧壞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令不受報。」

象寶,馬寶,美女寶,珠寶,珍珠寶,這是以輪寶為前導。轉輪聖王鐵輪王他一出行鐵輪現前,是自然的,是福報所感的。有銀輪王,那是管二洲的;有銅輪現前,管三洲的銀輪現前;管四大部洲的金輪現前,他要走金輪就現前了,這是講金輪寶。為什麼呢?「巡四大洲」,南贍部洲,北拘盧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四大洲都能巡視到,都能除掉四大洲眾生一切身心的濁穢。普能生長一切眾生的身心安樂,轉輪聖王就有這個功德,他到四大洲,給四大部洲說法,他是以國王的命令,制定對四洲部的政策,使這些眾生都得安樂。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這是舉比喻,先舉喻後說法,也就是法喻和合。我說的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就像轉輪聖王一樣的,菩薩要行菩薩道的時候,十輪現前,以這個十輪對「於聲聞乘得無誤失」,廣說,就是金剛藏菩薩所說的那些。「廣說乃至一切眾生依止存活」,廣說一切眾生,把前面那個經文又重複說一遍,就不再說了。

「善男子,如大車輅」,大車輅就是大車子,「具足四輪」,我們現在的車子都是四個輪,「多人乘之遊行大路」,在路走,在路上開,那路上的土塊,瓦礫,草木,根莖,枝葉,華果,「為輪所輾」,就把他輾碎了。「皆悉摧壞」,這是說菩薩成就這個十輪,不論哪一輪,都能有這個功能,摧壞路上的所有障礙。把這個煩惱阻擋住,那就不被煩惱所轉了,煩惱的受用、作用就沒有了,就消失了。

菩薩摩訶薩就是這樣的,能夠「成就十輪,悉能摧壞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令不受報」,就把因果推翻了,一切法障的諸障礙,他不執著,沒有空義,令不受報,就是他已經證得空性了,不受報了。但是這十輪,大家應當常時觀想,說定業不可轉,這是因果律,你作什麼因,一定要受什麼報。

如果轉了,就沒有因果,因果律就不存在。所以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就是定力加持。定力加持什麼定呢?這個定就是一切諸法皆空。定業沒有,因果本來也沒有,這樣講,就容易落斷滅,好多人就會造業,這叫有誤失。你對大乘菩薩可以這樣講,對聲聞、對被片袈裟的,對那個法器不是這種大乘的法器,非法器更不用說。要是對他們這樣說,那就是誤失。要想不誤失,就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是另一種境界,這是另一種經典所說的。這是混含著三乘法,是總說三乘法的。

所以說一切的煩惱障沒有了,法障沒有了,煩惱障沒有了,見思煩惱障沒有了。法障沒有了,法我執沒有了,法執說二乘人有法執,阿羅漢都有法執,他說我沒有,我空了,煩惱空了,但是法不空。他認為佛所說的法,法不空,這叫法障,就受到法的局限,而這一切障礙全消失了,為什麼不受報呢?就是緣起諸法性空的,悟得性空,所以就不受障,也不受報。

「善男子,如利劍輪,才一投掣,能斬怨敵首及肢節令無勢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能破一切五趣牢獄生死大苦,永斷一切煩惱惡業,令不受報。善男子,如火災起五日出時,遍四大洲一切河海水界津潤無不枯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一切四因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報根本,悉皆枯竭。善男子,如風災起,四方猛風俱時頓發,一切世界大小諸山,及諸大地,悉皆散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世間四倒驕慢諸山無不崩壞,一切眾生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報根本,悉皆散滅。」

佛又舉個例子。「如利劍輪」,這個輪子就像最鋒利的寶劍。寶劍,「才一投掣」,非常的快,剛剛一舉,就把怨敵的首及肢節斷了,沒有用處了,「令無勢用」。有些小說的題材是根據佛經上作的。

我看見一本小說,他找到一位常敗的師父,因為永遠失敗,所以叫千敗。他就認他當師父,他跟他師父學什麼呢?沒有什麼奇特,就是這一把寶劍,一抽寶劍,快,掣,就這一拔劍。我想他的這個功夫,就是我們和尚所謂的作意,心到法到,心到哪,他的劍就到哪,飛劍取人首,就是這樣的意思。他那劍拔的快到敵人沒有辦法看見他出手,也看不見他拔劍。講招式,他沒有招式,就是這麼一招。什麼招?就是一拔,你的腦殼就落下來,你還等著我看你怎麼來出招?我好接一招,沒有這個,只這一拔劍,你接不住的。懂得這個道理,就知道了。

這裡所用的是慧劍,你的智慧型心,到那兒,那黑暗就衝破了。沒有智慧型的,要想做方便的事情,就愈纏愈緊。有智慧型的人愈方便愈解脫。所以,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沒有智慧型的人,你不要亂作方便,你亂動腦筋會出問題;有智慧型的人,他隨便怎樣運用都可以。你練什麼八卦劍、太極劍,隨便你練什麼劍,人家一拔劍,就把你的腦殼斬了,還不等你施展。你怎麼施展?根本沒有施展的餘地。是這個涵義。

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那個力量大到能破五趣的牢獄生死大苦,生死就斷了。「永斷一切煩惱惡業」,這個煩惱業,都是菩薩摩訶薩斷的,令不受報。業就是報,業報業報,把他斷了業都沒有了,報也就沒有了。

我們這個世界到了火災發生的時候,感到業報的時候,一個太陽出來,兩個太陽出來,三個太陽出來,四個太陽出來,五個太陽出來。一個太陽出來,我們感到夏天,當午正照,你都受不了。要是五個太陽,加了五倍,溫度是三十九度,三五就百五,三九二十七,一百七十七度。一百七十七度照著你就化了,什麼東西還能存在呢?所以河海水界津潤都枯乾了。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銷除一切眾生的四因諸煩惱障。四根本煩惱也是四因,四根本煩惱就是我痴,我見,我慢,我愛,這是基本的。但是,說的更深一點,就是見煩惱,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種煩惱是因,召感的報果,就很多了。一切煩惱惡業都消失了,深的淺的,乃至微細的,乃至種子,煩惱種子是以無明為根本。因為證得空性,理解了,說一切有情的法障,業障,苦障,受苦就是報,果報,因也消了,這是果。

「悉皆枯竭」,就像出了五個太陽似的,這五個太陽是形容你的智慧型把煩惱障都摧枯竭了,等到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了,把煩惱的大海,生死的苦海,全部乾燥了。世間的四倒,驕慢,諸山無不崩壞。這個倒見,可以說我痴、我慢、我愛、我見,顛倒,非我執我,這就是顛倒見。痴就是無明,無明就變轉成智慧型,把邪知邪見轉成正見,轉成智慧型,我慢轉成忍辱,我愛轉成慈悲,大慈大悲轉成智慧型的愛。「一切眾生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報根本,悉皆散滅」,都滅除了。

「善男子,如師子王吼聲一發,一切禽獸悉皆驚怖,飛落走伏,無敢輒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異學惡知識等悉皆驚怖,忘失言辯,無敢酬抗。」

「如師子王吼聲」一發,「一切禽獸悉皆驚怖,飛落走伏,無敢輒動」,飛落是指飛禽。師子吼把它們震動的,都藏伏起來了。「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異學惡知識等悉皆驚怖,忘失言辯。」他想跟你作辯論的時候,用正法的音一說,他要想開口都開不得了,邪知邪見都被摧毀了,是這個涵義。「無敢酬抗」,酬是酬擋,抗是抗辯,違抗的意思,就是跟你爭論的抗辯。

「善男子,如天帝釋與阿素洛將欲戰時,天軍圍繞,手執金剛,奔趣陣敵,諸阿素洛,驚怖退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一切倒見外道異學惡知識等,驚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雨種種上妙珍寶,給施一切貧乏眾生。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處淨戒幢,雨大法雨,給施一切無量眾生。善男子,如暗夜分,世間幽冥,都無所見,迷失正道,滿月出已諸暗皆除,諸失道者皆見正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若諸眾生無明昏暗,由此迷失八支聖道,菩薩為其宣說正法,除無明暗,生法光明,開示顯現八支聖道,令斷諸漏,盡諸苦際。」

「善男子,如天帝釋與阿素洛將欲戰時,天軍圍繞,手執金剛,奔趣陣敵」,就是入阿素洛的陣里。「諸阿素洛,驚怖退散」,菩薩摩訶薩也是這樣。如果「成就十輪,一切倒見外道異學惡知識等,驚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那又比喻了,如意寶珠擱到很高處,如果幹旱了,把寶珠置到高處,那寶珠就可以下種種的雨。這種雨是雨上妙的珍寶,布施給一切貧乏的眾生,他們就得救了。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處淨戒幢」,持清淨戒,清淨戒,像高幢一樣的。雨大法雨,這是說的法,不是珍寶了。比珍寶還好,說法,就是雨法雨,說眾生喜愛的雨,可以除災難的雨,轉大法輪的意思。法雨是形容詞,給他們說法,向一切眾生說,應以何根得度者,就給他說什麼法。

「善男子,如暗夜分」,天黑了,像這個時候,世間都是黑暗的,幽冥就是黑暗的意思,「都無所見」,在黑暗中,我們的眼睛起不了作用。我們的眼睛是見明不見暗,這個根跟那個識,是照明不照暗。那個時候你看不見東西,看不見又怎麼走路,正道就迷失了。等到十五的月亮,滿月就是指著圓十五的月亮,月圓的時候,他除暗了,諸暗消失了。這條道路,你就清楚看見了。那麼失了見的,就是失道的人,找不到正路的,當一看見了,這個光明一照了,他就找到正路了。

菩薩摩訶薩也是這樣,成就十輪了,若諸眾生無明的昏暗,迷失了八支聖道,走的不是正路。那麼,菩薩給他宣說正法,除去他的無明暗,生起法的光明,開示顯現八支聖道。「令斷諸漏」,就是包括漏三界,乃至漏二死,漏那個變易生死,這都是苦際,也就是諸漏盡諸苦際,這包括了一切菩薩;菩薩還在變易生死苦當中,還有塵沙的無明惑,都使他斷除。

「善男子,如大日殿出現世間,一切苗稼悉皆增長,一切花葉悉皆敷榮,一切臭穢悉皆除歇,諸谷果藥悉皆成熟,雪山銷流,諸河充溢漸次轉注,滿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依止增上布施、調伏、寂靜、尸羅、安忍、正勤、靜慮、般若、方便、慈悲、辯才功德,皆悉熾盛,為諸眾生宣說正法,由法威光,令諸眾生種種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長,種種增上妙行華葉悉皆敷榮,種種煩惱,惡業惡行,悉皆除歇,善趣涅槃諸谷果藥悉皆成熟,邪見慢山悉皆銷流,種種正信,戒聞舍慧,及諸定河,無不充溢,漸次盈滿大涅槃海,令諸有情隨意所樂,趣入無畏涅槃之城。」

「日殿」就是太陽的宮殿,殿是宮殿的意思。「大日殿」,太陽在宮殿裡頭出現。一切萬物,沒有太陽的陽光哺育,苗稼就不能成長。這個陽光的哺育,不說大日,而是說大日殿,他不說月出,而是說滿月。就像溫室一樣的,使一切種子都能增長的。「一切花葉悉皆敷榮」,開敷了,榮華開盛了,一切的臭穢悉皆除歇,就是香氣。「諸谷果藥悉皆成熟」,五穀雜糧就是成了果實,藥是藥物。

「雪山銷流」,那時候有五個太陽,萬年雪山也化了;南冰洋,北冰洋都沒有了。這座雪山一銷溶了,使河流都充滿了,都可以滋潤一切的生長物質。完了,流入大海。所以生物之間的配合,恰到好處。菩薩摩訶薩亦如是。

「成就十輪,依止增上布施、調伏、寂靜、尸羅、安忍、正勤、靜慮、般若、方便、慈悲、辯才功德,皆悉熾盛」,布施,就是般若的布施。調伏,就是調伏我們的心,調伏也是觀照。

像四念處,我們最初修定的時候,就是用數息觀。數息觀可以調伏你的散亂心,把散亂心調伏下來,不昏沉了。完了,得到寂靜,要入定了,寂靜就是止。尸羅有防守、清淨的意思,尸羅就是戒。安忍,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要求忍,忍是不容易的,特別是有權有勢的人,忍,真不容易。

以前有一位宰相,他做宰相的時候,他的兒子還居住在老家。這位宰相是一個很好的宰相,如果是不好的,他的兒子早橫行霸道了。因為他家的地,被鄰居占了一部份;那鄰居打造牆,就把他那個土地占了很多。於是兒子就給他父親寫封信,叫他父親給家鄉的縣官來封信,要求縣官公斷歸還給他。這位宰相怎麼答覆他的兒子呢?「千里修書只為牆」,這麼遠你寫封信,只不過是因為人家修了一面牆占了幾尺地,「讓他幾尺又何妨」,你讓他幾尺,何必爭嗎?「萬里長城今猶在」,看見沒有,萬里長城還在著,「不見當年秦始皇」,誰是誰的?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什麼是你的我的,水一淹,火一燒,誰都不存在了。

世間的財產是五家共的,掉了你也別懊惱;或者騙了你,你應生歡喜心,那是我還了債了。不該他的,那是他欠我的,我也別生討債想。要討債,你還得來這個世界,你到那兒去討?他就是地獄種子,他在騙人家,詐人家,他就是來這個世界受苦的。你還來這個世界跟他受罪?算了,布施給他,這就是布施,這叫忍。忍一時之憤,能免百日之災。

這個必須平日有觀想,要不然臨時遇到了,怎麼忍受得了嗎?對嗎?連一句話都受不了,他侮辱我,或者說你家族的人員,或者說到你的本身,說你很多壞事,不管你有沒有;有,你聽見高高興興,他是善知識,給他叩三個頭。哎呀!這個錯誤,你給我指出了,我謝謝你,我消業了,我一定要懺悔,他不會再說了。

要是他說的不是事實,《金剛經》說,人家謗毀你,侮辱你,忍受之後,本來你應該下地獄的,這業障業報就消失了;也就是重難輕受,這也應當忍。安忍,正勤,要學勤快精進,要學那有益的事情,無益的事情不要太勤快。

我們為求利,晝夜睡不著覺,腦筋琢磨,我怎麼樣才能得到,這選票我怎麼樣戰勝;我去拉誰,我們出幾個錢,誰都不知道,這不是賄選,可以避免賄選又出錢可以把票買到,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沒有。

勤快,得要靜,靜慮思惟觀察,看什麼事,觀察要正確。般若就是根本智,方便就是善巧,慈悲是大慈大悲,這就是大菩薩心利益眾生,辯才無礙。辯才,你得會學,你不學怎麼產生辯才?有智慧型才有辯,沒有智慧型你辯什麼?

功德,功就是行,德就是你所做的事情,要得於心,你要從心裡發生,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就皆悉熾盛。熾盛就是盛大的貌,盛大的形狀,「為諸眾生宣說正法,由法威光,令諸眾生種種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長」。前面所舉的譬喻,這都是用法來合成的。

「種種增上妙行華葉,悉皆敷榮」,開敷得非常的茂盛。「種種煩惱,惡業惡行,悉皆除歇」,都停息了。「善趣涅槃」,這就是很好的趣向。那個不生不滅的果實,「諸谷果藥悉皆成熟」。這個成就了,善業就是諸谷果藥,成就了善趣涅槃,邪見我慢,像山那麼高,「悉皆銷流」,像冰山這樣化了。我們的煩惱就是業障,就像冰山那樣銷化了。「令諸有情隨意所樂,趣入無畏涅槃之城」,令一切有情都可以證到不生不滅,不生不死,究竟涅槃。

「善男子,云何名菩薩摩訶薩十輪?善男子,此十輪者非余法也,當知即是十善業道。成就如是十種輪故,得名菩薩摩訶薩也,於一切惡皆能解脫,一切善法隨意成就,速能盈滿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眾生之類,皆令獲得利益安樂。所以者何?善男子,過去一切諸佛世尊,皆悉遠離十惡業道,皆悉稱揚讚嘆如是十善業道所得果報,是故若能於此所說十善業道,隨守護一,乃至命終,究竟無犯,必獲一切殊勝果報,如前後說。」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十輪?」說了半天,現在才說到十輪。什麼叫十輪?「非余法也」,不是其它的方法,「當知即是十善業道」,我們有時候不善護你的身口意,認為這是小事;這不是小事,這是成佛的根本,一切善業的根本。佛說了這么半天,前面舉了那麼多的譬喻也好,說法也好,現在才舉出來,什麼是十輪?十善業道,就是十種輪。這個十輪就得名為菩薩摩訶薩。十輪具足了,你就是菩薩之中的大菩薩,於一切惡悉得解脫。

「一切善法隨意成就」,十輪成就了,當然都成就了。口業,好比說我們不打妄語,不惡口,不罵人家,不綺語,不挖苦人家,不說沒因由的話,不兩舌,也不搬弄是非。我們普通這樣講十業,但是你勸每一個眾生都這樣做,這就是大菩薩。我們連自己都守不好,又怎麼能勸人家呢?要以身作則。

舉個例子,我們自己的能力不夠,那又怎麼樣呢?眼睛少看,耳朵少聽,嘴巴少說,就是少說離開三寶的話;跟我們弟子互相談論的時候,就多說佛法的事。怎麼斷惑?怎麼證真?我是這樣想的。醫生讓我多運動,多走,走的時候那個定力未成的時候,走的時候容易散亂。你們想想,你是靜的時候不散亂呢?還是走的時候不散亂?我也知道,我們的道友勸我是好意,「師父,我領你到外頭走走,活動一下子,你待在屋子裡總是這樣,這樣很快會生病的。」不會的,生病是屬於業,有業才病,沒有業不會的。人家都勸你,道友互相勸,你靜下來,多用靜慮的功夫。你們是不知道,哪個是好,哪個是壞。你們說我,說好、好、好,我聽聽,我還是不隨你走。

怎麼能隨你的?我的耳根就隨你的語言轉!走吧!愈走愈放逸,走吧,不是超級市場,就是公園裡逛,看著。那是什麼人去的地方嗎?人家有閒的有錢的,放縱五欲的。我們是收攝身心的,我們的身,我們的心,我們的口,隨時要收攝;隨時就見境,沒有那麼大的定力,心隨境轉。我們還沒有達到心能轉境,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被境轉就是眾生。道友之間,多維護身口意,少放逸,躲還躲不及,還要往那裡頭去?那裡頭是熱鬧地方。

講到這裡,我跟大家提醒一下,你們的好意我只能心領了。你們不知道,你們的師父沒有那麼大的道力,不會上那地方去,哪兒空氣好?你心裡的空氣最好。你靜下來,空氣最好。我們對於自己的身口意要絕對的隨守護一。十業之中,你能守到一個,一點都不犯,乃至命終捨命了,我都沒有犯過這個戒。若不殺生,從來不殺生,不占眾生的便宜,你一定獲得殊勝果報。什麼果報呢?你也不會害病,也不會短命,你沒這個業。如果你不偷盜,多生沒有偷盜過人家,你不會丟東西。

這是我親身試驗過的。我從小出家到現在,沒人偷過我的東西。我的房門從來不關的,不論到哪裡,我自己的房間,從來不關的,我以前就發願了,誰要是拿了,就是我布施供養了。我自己可以,但是或者兩人共住,三人共住,這就不行了。

大家要知道,謾藏誨盜,治容誨淫,你也會召感來。你化妝,美麗,別人就貪愛。你藏的愈嚴深,丟的愈凶,保險柜照樣給你割開。在郵政局或者在銀行租一個保險柜,紐約地區就丟了好多保險柜,並不是用鑰匙開,他有一種電動器具,自然就給你割開了,你所有的東西不是擱在保險柜嗎?好,都丟了。我看見報上登著有好多次,怎麼樣保護好?不偷人家東西,這就保護好了;不只一生不丟,而是生生都不丟。賊偷,火燒,國王沒收,土匪搶,你能保護得住?你的腦殼都保護不住,身外物能保護得住?你行十善業就保護得住了,我沒有偷過人家東西,別人也不會偷我的,相信絕對是這樣子的。

我沒有殺過別人,別人也不會傷害我,也不會殺我,這叫業報,這個可不容易。要能信得懇切,大家都努力,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努力的地方,要是成就了十善業道,「得名菩薩摩訶薩也,於一切惡皆能解脫」,所有惡業全解脫了。這個惡是指果,我們可以不受他的束縛。怎麼樣不受束縛?成就十善業了,十善業得究竟了,殺盜淫,貪瞋痴,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十惡業全清淨了,那就成就了,成就菩薩摩訶薩了。

乃至於勸一切眾生都如是做,以你盈滿的大智慧型,一切惡解脫了,一切善法都隨意成就,速能盈滿大涅槃海,證得真正的不生不滅。以大的善巧方便智慧型光明,成熟一切眾生,皆令他獲得利益安樂。

為什麼我這樣說呢?所以者何?有徵啟的意思,這個道理在哪裡?一切諸佛怎麼成佛的?他遠離十惡業道,不敢接近。皆悉稱揚讚嘆,如是十善業道,所得的果報;小者,得到人天的果報。十善業,口裡說的菩提道,心裡想的菩提道,身體所做的菩提道,貪瞋痴沒有了,就是戒定慧,就沒有這些報了。能夠常時如是講,要讚嘆十善業道,要遠離十惡業道,那麼你就能得到十善業道。

「所得果報,是故能於此所說十善業道,隨守護一」,雖然不能十個都守護,只要守護一個,「乃至命終,究竟無犯」,就可以守護得絕對的清淨。我一生沒有偷盜人,或者一生我沒有詐欺過人,一生我沒有說過瞎話,這瞎話里包著欺詐。如果我無意當中或者說錯了,我做夢,或者我自己感召著錯誤說了,我證了果,這不犯戒的。

一切的戒律,你若不為名利,自己為的是菩提道,你所做的,轉成菩提道上的事情,不是三業道的事情,那是守護一個善業道,一直到命終都沒有犯,你一定獲得殊勝果報。這個你要懂得,一即一切,一門深入,十惡業都消失了,以你這個殊勝的猛利心,把那個都消失了。「如前後說」,前面也說過,後面還要說,下面就解釋了。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殺生,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令諸眾生不生憂苦,離毛豎畏。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殺生故,造身語意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壽命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殺生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壽命長遠。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

你沒有殺生,盡形壽就是從生到死,沒有殺過生,聞了法之後,我沒有殺過生,遠離殺生。「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這個十善業不同,不殺生,還得會觀想,不但不殺生,我就把這個不殺生布施給眾生。眾生為什麼會害怕呢?誰不怕死?眾生也怕死,你要是逮著一隻痲雀,它都要飛著跑;豬知道要宰它,它就叫喚到不得了,你盡力往它拉,它不走,因為它知道要死了,都會驚恐。

「令諸眾生不生憂苦,離毛豎畏。」我們一到恐懼的時候,汗毛就立起來了,汗毛立起來冒冷汗,這個經驗也許有,也許沒有。有的人一生沒有驚恐,汗毛不立起來;但是他認識到了,他不會害怕。要逮捕你了,有些人很剛強,逮捕了沒有關係;要是槍斃了,這是小事一件,二十年我又來了,這叫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他沒有恐怖,他很兇狠的,才無有恐怖。有些則是善業成就了,因為善業,才無有恐怖,兩個極端,這是講善業的。

「由此善根速能成熟」,所有的「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前際是指過去,在過去的生死河中流轉。「因殺生故」,因為殺生而「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壽命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為什麼壽命有長短?這是殺生的業,這個殺業裡頭包含著身,有時動手殺,或者用腳踢死人都算。用口咬死人,拿腦殼撞死人,有學過搖錘灌頂的功夫,一頭把人撞死了,你身體哪個部位都能殺死人,身語意都會造諸惡業。被殺的時候還在罵你,臨死還喊口號,信那個就擁護那個,這就是口業。臨死,還在造業。

一切障礙悉皆銷除了,身語意所做的諸惡業,所有諸煩惱,一切有情,互相牽扯不清的;父母子女,夫妻、情愛的關係,這都是有情,有情的障礙可多了。一切的法障,法障是對一切法說的,你謗毀過一切法,口業謗毀,對三乘法都謗毀過,你的業就更大。壽命障,你若想修道,壽命盡了,修不成了。

我們講經也得發願,未講之前就發願。這部經別中斷,別害病,別斷幾天;也別講一半就死了,那就完了,講不成了,這就叫中斷,這就是業障。你想做好事的時候,想贖過,未等你贖,命完了,來不及了,這就是障礙。

你自己如是殺,教人家殺,自作教他,自己不殺教人殺,就叫嫁禍於人。我跟那個人有仇,我想殺他,又怕犯法,或者用錢,或者挑撥離間。挑撥這個人火大了,再加上有點事實,他倆又有點嫌怨,就殺他去。你在一邊看效果,就把你的仇報了,但是你並沒有出手,這個罪也很大的。這個教他殺的罪過,跟自殺一樣。雇兇手,雇打手,認為自己沒有罪,到了未來,你就知道;受報的時候,你才知道。看人家殺豬的,有時候看熱鬧,別去看殺生,見聞隨喜,你也有一份,你去看吧。

所以說我們受了八關齋戒的,不故往觀聽,就是這個涵義。如果沒有你的事,你去看什麼熱鬧?見者有份,你要懂得!特別是要槍斃人的法場,好多人去看,就有你的一份。這種場合都不要去,見聞隨喜。「由此遠離殺生輪故」,要遠離殺生輪,要不殺,還要把他皆悉輾碎,「輾壞摧滅無餘」。用這個不殺輪,十善輪不殺,用這個輪,輾壞一切殺的,那個業報,這樣就「不受果報」。

「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對你沒有猜慮,知道你不會傷害別人,因為你怕犯戒。顧慮自己未來下地獄,你不是不想做,是不敢做。為什麼不敢做?怕下地獄,畏地獄苦,而不敢殺生。我們看見飛禽,或者小動物,就想玩一玩,或者是養狗,養貓,養小鳥,養八哥鸚鵡,你把它們關在籠子裡,將來你也要被關,你關它們多久,就加倍奉還,它並不快樂。你認為快樂嗎?就像我們關到監獄裡,說不定我們過去養動物把它關了很久,也是這樣子。你看老虎關到動物園,關在那籠子裡,它急的來回在那裡頭走;野獸在山林里住慣了,我們自己要自由,可是卻限制別的動物的自由,這個果報,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了。

「一切法障,諸壽命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壽命也長久了,將要命終的時候,身心不被「憂苦逼切」,正念現前,生極樂也靠得住了。「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沒有恐怖的閻羅王現象。

「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無病長壽,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殺生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離諸兵器,無有怨害鬥戰之名,絕諸怖畏,安隱快樂,一切無病長壽有情來生其國,如來自壽無量無邊,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遠離殺生輪也。」

「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又無病苦又長壽,相貌端正,人人歡喜,又聰明伶俐。「安隱快樂」,還能夠遇到可意的,遇到善知識,遇著善法,遇到「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你作善知識,跟他「修學離殺生法」,這是十善業的初步殺生法;乃至於意念的不殺,不論你洗澡,不論你做什麼,對你自己的身內蟲子,要保護他們,這是微細的,這就很難了。

「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成就一切的大乘法義。為什麼我們聞到了大乘法,可是信不進去?有障礙。也能修習「一切菩薩願行」,菩薩發願怎麼做的?「漸次趣入深廣智海」,漸漸的就能趣入深廣智海。那就「證得無上菩提」,就成佛了。

「所居佛土,離諸兵器」,你所住的地方,連武器都沒有了,不但沒有武器,連互相怨害戰鬥的名字都沒有。「絕諸怖畏」,還有恐怖感嗎?沒有了。「安隱快樂,一切無病長壽有情來生其國」,就是沒病長壽的,都到你這個國土來。如來自己的壽命,無量無邊,不是像釋迦牟尼佛只有百年,「為諸有情如應說法」,應以何機得度者,就給他說什麼法。這樣子,使正法久住,能夠利益安樂無量有情,使無量有情都得到快樂。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的第一遠離殺生輪,就是不殺,菩薩摩訶薩要成就這個不殺生輪。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這段經文全是重複的,把前面那些話,又重複一遍。這要多作思考,這不只是語言文字,而是要我們去做。你害病找醫生看,沒有用處,只要不殺,停止殺業;乃至反過來放生,不但不殺,而且救眾生。我們說是吃點肉沒有什麼關係,有關係!你雖然沒有殺,你隨順殺,讚嘆殺。如果要說殺生沒有什麼關係,吃肉沒有關係,說那動物就是給我吃的,魚鱉蝦蟹就是給人吃的!我說,你這個人還是給狗熊給老虎、給豹子、給狼吃的!能這樣說嗎?那只是遇到因緣了,你可以被它吃,沒有因緣,你吃不到它的,莫造業,就是講十輪之中第一輪不殺。

這個十善輪,大家可能看了一遍。總的說一下子,從不殺,乃至於到最後不痴,這十善是對著十惡的說,為什麼這樣重複說呢?大家看到全文是一樣的,只是那個不殺、不盜、不邪淫、不綺語、不妄語,文字變更一點點,其它的都是一樣的。佛的用意,就是讓眾生多注意,讓我們多作觀想,多思惟,說一遍不行,說十遍該可以!涵義就是這樣子。這就是他重複的原因。

講這部經,不能一個一個去講,這樣太重複了,太重複了,就會有厭煩感。我們聽《金剛經》就比較直接了當的,願意聽。像這類的經,有些名詞,是這部經獨特的,大家懂得意思就行了,我們還是講第一遍,以後十輪,就不一個一個詳細的講。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有熱惱,亦無擾動,於自所得如法財利喜足而住,終不希求非法財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不與取,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財寶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不與取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財寶具足。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

這是十善業道的第二個,不偷盜。不與取就是沒有給你,你卻拿了,這就是盜。你要是能夠從聞法了之後,盡形壽不偷盜,形就是你這個身體,壽命是無形的,形體是有形的,就是到了你命盡的時候,一直到死亡,從不犯這個不與取戒,也就是不犯偷盜。我們受五戒的時候,只要不偷盜就是了,不犯這個戒,就是清淨的。所得的功德,就是不被人家偷盜,乃至於在這個戒上,你不犯錯誤。

但是另外的深切涵義,因為這是菩薩摩訶薩所具足的十輪,不是眾生的不偷,他的意思就不同了。一個法,所含的義,從小到大,從凡夫一直到佛,他的涵義不同,名詞是一樣的;但是我們不殺,就絕對不能殺。如果殺就犯戒,而且是指殺人說。

偷盜,是不偷一切人的物質,不偷有主物。這個物品,有主的,就犯盜戒。無主的物,很難得說。要是山林,我們認為是無主的,其實那是有主的,那是國家的。這個國界裡頭的,就是這個國家的,都算有主之物。在馬路上走,人家掉的東西,我不是偷的,是他掉的。我是看見東西,或者錢,或者什麼,你撿起來了,這個在我們受戒時,五戒,或者別的都不算犯盜戒,但是在比丘、比丘尼戒,不行,因為不持金銀財寶,不持錢,拿了也是犯戒的。菩薩就不行,這個世界沒有無主的,說那個眾生掉的,我撿到的,菩薩也犯不與取戒。

同時菩薩必須得觀想,自己不偷盜,也願意一切眾生不偷盜,我不殺生,就把這個不殺的禁戒持到了,我把他作布施了,布施給眾生,這個我們絕對想不到。不偷盜,我不但不偷,還要布施給眾生,布施什麼呢?布施使他不要害怕,不要恐怖,不要熱惱。我們要是偷了他的東西,或者拿了,他丟失了,他一定會熱惱。或者這個東西跟他生命有關係的,他就生起恐怖感。好比說,偷別人的公文,或者偷人家的地契,偷人家的報帳單,在你是無所謂,在他可就損失大了;不但心不安,身也不安。他丟了之後,就到處找;偷有幾種,打劫別人的東西,這叫搶,也包括盜,偷盜,這叫盜,強盜。或者巧設種種的方法去騙,詐欺也屬於盜戒。如果講盜,那就很多,或者用語言,很巧妙的方式,不是我偷你的,是你給我的,但是你這算盜,因為那是欺騙,詐欺,或者借了不還,也算盜。那個盜更重,講盜戒的時候,戒相非常的詳細,微細得多,但是在這個經義上沒有講。

佛講的是菩薩摩訶薩盡形壽,不能去偷盜,人家沒有給的,不能拿。反過來,我不偷盜的,還要布施給眾生,布施什麼?使他沒有驚恐,沒有熱惱,也不受擾動。於你自己所得的如法財利,合法的,像我們打工賺的,或者不管怎樣的,我們應得的。得到了,應當歡喜滿足而住,不要貪求而住,不住的意思就是還去追求。另外,凡是非法的財利,不該我得的,不去謀求它,也不去希求它。不但身不去做,心也不去想,口裡更不要說了。有些財物是從口裡騙來的,這個情況是有的。因為這樣子不偷盜,善根很快就成熟了,因為不偷盜的緣故,無有偷心。

那麼過去所造的業,前際後際,中際就是現在的,過去的前際的,你偷盜的罪惡,應該到五趣,五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因為偷盜的關係,在這生死輪轉,生死就像長河似的,永遠沉沒在這個裡頭,出不去。「沒生死河」,淹沒在生死河裡頭。

因為不與取,造的身業語業意業,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財寶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這些是你過去所造的業,這個業就是因為偷盜而造的身語意,諸惡業障,就是我搶的,用身體去搶劫,或者用口去騙取,或用意念去打主意。身語意所造的惡業,都屬於偷盜的。凡是屬於這個條文都是偷盜的,因為這樣子,你自己的煩惱,惹起別人的煩惱,就障住你修道的道業。

如果我們做生意不順利,或者財源不順利,資生的工具不充足,你不怨天不尤人,就怨你自己,過去造了這些業,所以你有些障礙。對一切法,你都不能入,障住了。財寶,你也沒有具足。因此就產生了這種障礙,不但自己偷,或者教人家偷,自作就自己去做,教他就是教他去偷,教他去做,乃至於看別人偷盜了,你高興歡喜,見聞隨喜,這個隨喜不是善業,而是隨喜惡業。

如果你現在遠離這些罪障了,不與取了,不偷盜了,距離他很遠了,遠離就是不再造作的意思。「皆悉輾壞」,由現在這個輪,現在什麼輪呢?就是遠離不與取這個輪。過去在迷糊當中,在業障之下,所做的事情;現在要從此發願,不偷盜,也確實不偷了,就是我們現在不造,就把過去的業也都消失了;摧滅無餘,不受果報。這就是要懺悔,懺悔完了,以後不再做了。

「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別人對你不顧慮,丟了東西也不會想到是你拿的,就是這樣的意思。不猜慮,他掉東西絕對懷疑不到你的身上,不會懷疑是你偷了。不然,我們這屋裡有幾個人,某某人東西丟了,這個懷疑了,這個屋就這幾個人,不是張三,就是李四,但是由於你沒有這個業,他不會懷疑到你身上,就是這樣。

還有盜鬼神物。鬼,我們還能偷得了他的東西?神,我們也偷不了。不是的,凡是那個廟,土地廟任何東西、錢財,你不要拿,那是犯鬼神的。凡是廟上的東西,師父給你,你可以拿,那是他的私人物。但是他要拿三寶物送禮,拿十方常住物送禮,他犯,你不犯。

你上佛堂,師父給你的,你不犯他也不犯的。他說都是他的,他不是十方常住,為什麼他要住精舍,不住大廟?這是有原因的,他就怕犯罪。到了廟裡頭,你隨便一舉一動,都得照顧,這是三寶的,錯吃一口都不可以。因為這樣子,人家不猜慮你,身心安樂,你不偷盜,不會受窮的。你感這個果,財寶具足,到了你臨命終的時候,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感覺很輕鬆很自在,這十輪隨在哪一輪得到成就了。其它的就是次要的,強者把弱者都壓下去了。十輪成就,一輪都可以,臨命終的時候,你也看不見剡魔王使。

上面有一句「所愛妻子眷屬圍繞」,這就是壽終正寢,什麼叫正寢?死在自己的家裡頭,死在正堂上,你的屍體就停到堂屋,這叫壽終正寢。死到外頭,屍首運回來,那不算是壽終正寢。過去的古人說,你造很多業,造很多壞事,你死到外邊,就不算壽終正寢。死到家裡都很不容易,這在過去很多,現在壽終正寢的很少,因為在醫院裡壽終,占大多數。臨命終的時候,閻羅王你看不見,他也不會派人來勾你魂,不會的。只會看見你所滿意的,或者見光,聞香,或者你是信佛的,見聖像,你不信佛的,不偷盜的人,他得善神的護法,他見著善神。凡是合意的,那麼成調你的善法,就是善法具足,具戒富德。

善法調成都是隨順善法,「具戒富德」,持清淨戒,具有威德的。還是有真實的福田,福田僧,或者是福田的居士,或者福田的優婆塞,優婆夷,給你作善知識,臨終的時候能見到他,你見著「身心歡悅,深生敬信」,因為這種心情而死的,那麼「還生人中」,或生天上。

「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具大財寶,端正聰明,安隱快樂,不與五家共諸財寶。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不與取,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眾寶莊嚴,寶樹寶池寶台殿等,無不充備,離我我所,無所攝受,一切具足嚴飾有情來生其國,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遠離不與取輪。」

「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具大財寶,端正聰明,安隱快樂」,這跟前文是一樣的,只是中間的盜,或者是殺不同,其它都是相同的。再到人中,六根具全四肢也具足,所生的地方,具諸財寶。當然你的家族也很富有,就生到好人家,端正聰明,相貌很好的,誰看了都喜歡,聰明伶俐,安隱快樂。

「不與五家共諸財寶」,世間上一切財寶是五家共的,你不偷盜,就是你自己作得了主。五家不共,哪五家呢?國家沒收,或者徵調,或者盜賊搶你,搶你防不了,或者偷者偷你,就是兩家。水淹,大水給你沖走了,火燒,這就四家。最厲害的是家賊難防,不孝的子孫,你是沒有辦法的。一切世間的財是五家共的。你能夠安隱快樂,這個財寶不與這五家共的,只有你的福報,你的果所感的,沒收誰的也不會收你的。水不淹你,火也燒不到你這兒來,因為你是善人,你的子孫都是善良的,不會背逆的,不會出那忤逆的子孫。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那麼依著他修學,跟他修行,跟他學道,遠離不與取,持這個清淨戒,再不偷盜,說一切惡不善法,你都能夠斷。雖然只是持這一戒,其它的九善,你也能夠具足,有一個突出了,其它也能具足。

「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眾寶莊嚴,寶樹寶池寶台殿等,無不充備。」這好像西方極樂世界,大家念《阿彌陀經》都知道,生到哪個世界都是一樣,生那個國土,生天上也是這樣。你去那個佛國土的那個佛,世尊如來,自身的壽命無量,為一切有情如應說法,你去了就可以聞法。佛滅度後,你那個世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的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遠離不與取輪。」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三乘人,補特伽羅就是人,就是有情,聲聞乘,獨覺乘,大乘。受持三乘法的這三種人,你對他們說法,對他們教導,都不會有誤失,他們不會犯錯誤。就如法說,這些是菩薩摩訶薩,他問的是菩薩摩訶薩怎麼樣能成就他的大菩薩道?怎麼樣化度眾生?佛就跟他說了,有十輪,這個十輪講完了,後面還有十甲冑輪。十輪講到這裡就講完了,那十輪也是菩薩所做的。所以你看這十輪是重複,《大集十輪經》,專講十輪。

同於大乘法,漸漸的升進,一直到成佛,從此不再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那個鋒利的智慧型,像金剛那樣的智慧型,殊勝的福德,永遠是增長的,同時也能夠得到戒定慧。這個本身遠離偷盜,遠離不與取,就是戒。你修定的時候,一切諸三昧,都能得到,乃至於成佛的時候,要經過十忍十地,也能夠得到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經常遇到名師指點你,教導你。你照著他所說的,他怎麼做,你也怎麼做,隨順而行,不背逆。

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常得不離見一切諸菩薩,常得不離見一切聲聞,常得不離諸佛菩薩,聲聞弟子,常得不離聞法。你所在處,常時有說法的盛會,經常能夠聞到法,還能夠親近供養眾僧,這就是佛法僧三寶,你常時不離開,常得親近。

「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這是培植福德,培植善根,精進不懈的,沒有滿足的。對善沒有滿足,對於惡,一念不生,這就是一念成了佛。

「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發菩提心,行菩提行,發菩提願,沒有滿足的,所得的果報,廣如前說。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是施與欲流所漂,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嫉無害,無有熱惱,亦無擾動,於己妻室喜足而住,終不希求非法色慾。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欲邪行,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室家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欲邪行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妻室貞良。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具諸眷屬,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欲邪行,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無諸女人,離諸淫慾,具足第一梵行有情來生其國,一切有情皆受化生,不處胞胎臭穢不淨,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遠離欲邪行輪。」

邪淫,「即是施與欲流所漂,一切眾生無驚無怖」,跟盜戒一樣的,這也是布施給眾生。所有沉溺欲流的,貪著淫慾的,那一類眾生浮沉於三惡塗的。漂流一切眾生,給他們布施,給他們安慰,使他們不要驚恐,不要恐怖,跟前面一樣的。「無嫉無害,無有熱惱」,也無有擾動。「於己妻室喜足而住」,夫婦關係是人間的正道,所以受五戒的,不會防礙人間的正道,受菩薩戒的也不會防礙人間的正道。要是受比丘菩薩戒的,就不行了。有信位的菩薩,要斷一切欲。我們感覺到夫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是人間的正常,但這個是對嗎?不對的。

就像我在北京中南海裡面的正覺寺,有位大學教授到北海公園去逛,他到那兒看見這間廟,他一進去,公園裡有間廟,他感覺很奇怪,可能他是第一次進去。北海公園的廟,是滿清帝王修的,以前並沒有開放。所以,那個廟是專門給喇嘛住的,不是給和尚住的,那個時候的皇帝都皈依喇嘛,拉攏蒙古,拉攏西藏,扶掖邊疆。

那位教授到那兒去,看見我們和尚,他對佛像也不恭敬,也不禮拜,他以教訓我的口吻說:「要是都像你這樣的人,我們這個人間就沒有了,就斷種了。」他跟我談了很多,我只舉今天所說的這個問題。我當時跟他說:「都像我們是不錯,都斷了欲,是絕種了。都像我是不可以,但是我可以說幾個地方,像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他沒有絕種,十方世界人都到那兒去。」

我說:「大梵天沒有絕種,那個沒有女人相,也沒有女人,只有六欲天;他沒絕,十方世界都往那兒生,不會絕種的。」他說:「這個我沒有看見,我不相信,我只相信眼前見到的。有事實我才相信,這個不是事實,是你們佛教虛編的。」

我說:「那我說點事實。都像我是不可以,都像你老教授,可以嗎?」

「那有什麼不可以?我可以教人。」我說:「你吃飯不?你穿服不?你這衣服,這衣服從那兒來的呀?是教授做的嗎?是學者做的嗎?你吃的糧食,你們教授種地去嗎?都像我不可以,都像你也不可以,要是都像你,這個世界也沒有了,都餓死了,你也不要穿衣服,也不要吃飯了,你還要到這旅遊,不可能」。

假使說這個世界都像佛了,這是辦不到的事情,只能說是佛果。都像佛,這個世界就沒有了,全清淨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這犯一個根本錯誤,不論你舉那一法,要都是那一法,什麼都沒有了,只有一個證得空性,人人都具足空性,人人都證不到。證到的很少,所以才成佛。物以稀為貴,在人中的,有一個斷煩惱證菩提的阿羅漢,他就尊貴到不得了,就是這個涵義。

這位菩薩到盡形壽都能離開了,因為菩薩有在家菩薩,有出家菩薩,所以他是離欲邪行,要全是菩薩了,就是離欲的正行邪行都不可以。但是你沒有慾念,對於一切的眾生就是供養他們,布施他們,無驚無恐,無嫉無害。邪欲就是嫉妒,姦淫出殺害;這一個戒破了,殺戒也破了,也能破酒戒,也能偷盜了。殺盜淫妄只要破一個,會有連帶的關係,也許就會破五戒,所以不能嫉妒。「無有熱惱,亦無擾動,於己妻室喜足而住」,應當滿足,欲望是無止境的。

「終不希求非法色慾」,不貪求非法的色慾。不合法的,未經過手續的,這叫非法色慾。現在沒有辦法,每天看報紙,非法的色慾看太多了,如果菩薩能夠盡形壽遠離了,由於這個善根一定能成熟,所有前際的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欲的邪行,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室家障。有室有家就是障礙,大家看「家」字,上頭有個寶蓋字,關到圈裡似的,無法出脫,等什麼呢?等著捱殺,關到家裡是等死,現在真的死在家裡頭,還是正寢;要是死在外邊,就漂流了。

「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欲邪行輪」,看電視的時候,你看見這種鏡頭,要發願,願一切眾生斷邪欲,一定要發願,你看看那個,再看看動物的世界,你說人跟動物區別有好多?都是為了找食,互相殘殺。

我這幾天看電視才發現狗熊吃魚,北極狗熊就靠魚生活,什麼都沒有,冰天雪地,它會逮魚,這叫互相殘殺。命債互相的代,看到這些事,千萬不要隨喜。你說人跟人之間、畜生之間,有什麼區別?中國古代俚語上講,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很少;人講理,五欲境界,我們是適可而止,不讓他太過份。淫是三點水,淫就是過份,雨下太久了,簡直不停,久雨就生淫,淫就是過份的意思;愈過份,轉的動物愈小。

你可以觀察,鴿子、痲雀、老鼠,它們的慾念是無止境的,這些應當知道。「遠離欲邪行輪」,就是「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人天對你無所猜慮,你離開慾念,女性對你沒有防犯,絕對不會發生強暴的事情。男性的,你也可以認為自己離欲了,一切的女性也不會對你生起貪愛心,因為你的精神所放出的電光,所放出去的磁場,跟她不相應,不起作用。

這個問題很大。十善業道,淺顯說是我們人天乘,大了,聲聞乘也做不到,只能做到一部份,乃至菩薩摩訶薩也只能做到一部份。唯佛與佛,十善業道輪才能究竟成就,每一法都是這樣。所得來的果報,於現身中人天等皆共親愛,對你沒有猜慮,自己的身心也安樂。「妻室貞良」,按照佛經上面所說的,好像大男人主義很重,妻室貞良,好像不管丈夫,丈夫可以隨便嗎?男女都是這樣子,不可以!一般的都說妻室貞良,男人也應當這樣。

過去在戰國的時候,魯國柳下惠的哥哥,身不二色。古來人就提倡,只有妻室,男的不能跟其它的女人,女的不能跟其它的男人,有的時候,終身清淨,一生不娶的,古來人很多這種情形。有的人在評判的時候,認為這種人愚痴,沒有智慧型;食色者性也,說他連食色都不懂,這是愚痴,只有聖人才做得到。像柳下惠,坐懷不亂,魯男子是魯國的一個男人,他身不二色,一生守清淨戒,這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懂得這種道理。

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的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羅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這跟前文一樣的。那麼,「依彼修學離欲邪行」,這句經文不同了。前面那段經文是離不與取,這個是離欲,其它都一樣的。前面第一段是離不殺,「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漸次的能成佛,「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無諸女人」,你生到那個佛土,持五戒不邪淫,你生到的佛土,沒有女人。

「離諸淫慾,具足第一梵行」,第一梵行就是清淨行。到了這個佛國土的人,都是具足清淨梵行的,都是離諸淫慾的。極樂世界就是這樣,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世界、上方的不動如來世界也是這樣。凡是淨佛國土都是這樣子,那麼就不再受生;受生都是化生,梵天都是化生,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那麼,處在母胎的,胞胎的臭穢不淨,這種情況沒有了,這個世界的佛,如來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前面所說這些意思就結束了。這就是「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遠離欲邪行輪」,這是第三輪。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菩薩摩訶薩要成就這個輪,金剛藏菩薩問佛,於聲聞乘怎麼樣才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如何才能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也常能使三寶熾盛,三寶的種性常能住。要是能夠成就遠離欲邪行輪,就能成就不殺輪,也能成就遠離不與取,這都是相同的。這樣於三乘法,於三乘人,能夠沒有錯誤。大菩薩在說法的時候,依法而為眾生啟示的時候,對聲聞乘,給他說聲聞乘法,不會錯亂的給他說大乘法,大乘人也不會給他說聲聞法。這就是對三乘應機說法,都沒有誤失,這樣子是正法久住。

上面所說的每一尊佛,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就是這個涵義。於諸出家的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無有誤失」,不但對三乘人無誤失,只要是他被著一片袈裟,你要知道他為什麼能被到這片袈裟,這叫知根無誤,絕對沒有錯誤的。這樣於大乘法常得升進,再不會退轉了。「利慧勝福」,那麼的「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這跟前文都是一樣的,「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對佛法僧三寶常得親近。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虛誑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出言詞皆成諦量,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虛誑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信言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虛誑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出言詞,他皆信奉。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所言誠諦,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虛誑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一切真實,離諸虛偽,妙香潔物之所莊嚴,無諂無誑,心行正直,希求純淨善法有情來生其國,香潔妙服,寶飾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遠離虛誑語輪。」

虛是虛假的話,誑是騙人家的話,要離開。「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有言詞皆成諦量」,量是如理的意思,諦是理,量是如理。一切的語言,都是真實的,這個真實的是合乎法性的。我們所說的話都是不真實的,沒有如理,不是諦,含有誑惑的成份。虛誑語包括很多,像我們,只要不是為名利,不是為自己有利,就可以了。菩薩就不行了,菩薩的要求很嚴格,菩薩是許可打妄語的,要行菩薩道。

例如佛在因地當中,有一隻布穀讓打鳥的獵人打傷了,那布穀就飛到佛這兒,佛就把它藏到懷裡,那打鳥的人過來看著,有這麼一個人,就問:「我剛才打了一隻鳥,你看到沒有?」「我沒看過。」這不叫打妄語。這隻布穀都藏到他懷裡了,還說沒有看到。這個不犯戒,他是為了利益眾生,是佛的方便善巧,佛所說的法都是方便的。所以在《金剛經》上,佛說跟須菩提說,「知我說法,如筏諭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就是方便,因為方便善巧度眾生故,才如是說。其實沒有一切法,一切法都不成立,那就不叫虛誑妄語。因利益眾生故,殺戒,盜戒,跟淫慾戒,都如是。我們供養的提籃觀音,提籃觀音就示現女人,跟人結婚去了。她犯戒不?犯戒。她是為了利益那個眾生,但是她結婚的那一天,就死了。結完婚了,行完婚禮了,那天晚上她就死了,她就讓人念〈普門品〉,或者是念幾品,或者後來還要念背誦《法華經》。那個姓馬的,一天到晚就是背《法華經》,她就嫁給他,可是到了晚上她就死了。那個姓馬的一看,人生這麼無常,這麼漂亮幹什麼,這麼就死了,他也就出家了,那是度他的。

大菩薩是行逆行,逆行就是不順行;跟這個佛的戒律是逆,雖然是逆行,他是真正的順,真順。他如理,懂得這個道理就行了,不然還有很多的迷惑。像這些眾生,人家都恭敬他,他離開了,不欺騙,說話都是真實的。那麼人家對他所說的話,沒有可猜疑的地方,不懷疑,有了這個善根,成熟了。

諸信言障,他不信,他的話就成了障礙。若一個人讓人家指責說,你說一百遍,我都不信,這還是很不容易!說你誑言誑得太多了,誑言太多了,誰還信你嗎?人家欺騙一次、兩次、三次、五次、十次、三十次,就可以了。你說的話,一百次,因為他說的虛誑話,說的不兌現,所以跳票,那就完蛋了。你的生意就沒辦法做了,因為這個善根成熟了,過去的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所打的虛誑語,那些種種的障礙,都消失了。所有遠離虛誑的輪皆悉輾壞遠離,再也不說假話。

「摧滅無餘」,以前造的就「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大家都親愛你,所以要是你很誠實的,不論跟誰做生意,都願意跟你交往,儘管沒有一個人是誠實的,但是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誠實。懂得這個涵義?我想每個道友都懂,你聽見了,那麼希望別人都別誑騙我,我可以誑騙別人,這是每個人的心理。如果是希望別人都誑騙我,我絕不誑騙別人。誰誑騙我,我都善意的承受,這是大菩薩。

一切眾生殺我,我都能忍受,我願意供養給眾生;但是我不惱害一個眾生,包括螞蟻。我們在紐約有蟑螂、老鼠,有個弟子問:「那蟑螂螞蟻怎麼辦?」又不能打它,又不能用開水燙它,又不能灑藥。信了佛了,我說:「你給它說法!」「它能懂嗎?」我說:「我跟你說法,你也有些不懂。我看了經,經上說的,我還是不懂,很多都不懂。你不能因為它不懂,就不說了,你試試看,它就真有靈的。」他說:「靈了!」它們就沒有了。

這種事很多,你相信了就成了;不相信,什麼都不靈,相信就靈了。地藏菩薩在經上說,念我名號就可以,但還是不念。念嗎?我感覺到我沒有天天的這樣子,一天念一萬聲,沒有做到。但是我的道友,有好多人做到了,「我為什麼做不到?沒有時間!」這都是藉口,信的力量還是不夠。「我講經就夠了!」總是推到別的原因,就是不能夠做。要是真正的不懈怠的,不管是什麼障礙,我一天念他一萬聲,地藏王菩薩就接引你;接引你,不過念一千聲,你還得三年。有時候打個七,念他一百萬聲。

那麼,一天念一千聲,你得念好久才念一百萬聲?一天念一千聲,一月是三萬聲,一年是三十多萬聲,你念一百萬聲得念三年。你勇猛精進的時候,你就念一百萬聲,念完了又懈怠三年;到了三年,你又念一百萬聲。這也可以的,我是這樣計畫的。到了一年,我打個七,我念一百萬聲,或者更多一點。說念一百萬聲,其實就念一百一十萬聲,為什麼呢?有時會打妄想的,多念十萬聲,完了補那個妄想,知道嗎?我們念經的時候,要多念一點,打妄想不要緊;晚了,你補上去,那真的可以補了。念的時候,我念一千聲,你要多念一百聲。因為這裡頭,打妄想,或者數珠數錯了,也有數字不準確,念多無少,前面那個障礙都斷了。

遠離虛誑,你應該怎麼辦對治他呢?說真實話。說話絕對要考慮一下再說,別信口開河就說了,考慮一下才說。人家一問就答,容易錯誤,信口開河,就是這個涵義。把過去的果報都摧滅了,就再不受果報了。

「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出言詞,他皆信奉。」人家都信你的話,照你的話去做;或者是你說的話,人人都遵行,那就是你的信用。在國人之中,個個信受,我們這位總統盡說老實話,他所說的政策絕對做得到的,國家訂出政策來不會一個人說的兩個人說的,儘是欺騙的。

殺戮太重,國將不久,不會存活一百年。元朝的時間最短,李自成更短十八天,到了第十八天,滿清入關就把他攆跑了。他盡說假話,殺人太多。「命終的時候,身心不會憂苦逼切,所愛的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羅王使」。所愛妻子眷屬圍繞,大家都在那兒說真實話,就送他走,讓他真實,這是很重要的。在臨死的時候,面對情愛關,要是哭哭啼啼的,他的神識就被你掐住了,難得超脫。

學習離虛誑語。大家可能說,離虛誑語還要學?因為大家沒有學戒經,學戒經,每一個戒法都要學。怎麼樣犯了虛妄語?怎麼樣虛妄語還沒犯?虛誑語因,虛誑語緣,虛妄語戒。完了,騙求名利,騙誑前人,前人受了損失了,成犯,隨便你騙小孩子,大概那個沒有犯就不算犯虛妄語戒。不過你這樣騙小孩有什麼不好呢?那小孩就向媽媽學了,就向爸爸學了,他長大了就會說假話。因為小時候就學會了,媽媽爸爸都這麼說,空拳哄小兒;說你不哭,我給你個餅子,或者給個糖,等他不哭,要拿的時候沒有,那孩子就知道這是騙人的,他也會騙你。懂得這個道理就行了。

你必須得學,不學你還是不會。學習怎樣遠離虛誑語,遠離虛誑語多說誠實話,「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漸次能成佛。

「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那個佛土「一切真實」,沒有一個佛土不真實的,而釋迦牟尼佛這個佛土不真實,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化身,不是淨的,是五濁惡世。佛就說這個世界是不真實、虛幻,所居的佛土,因為這個釋迦牟尼佛專度說虛誑語的,所以他就到這兒來,地藏菩薩專到地獄,其它的佛國土沒有地獄,極樂世界或者他那個世界沒有地獄,沒有三塗,不但沒有三塗,也沒有六道,只有化生的人,那些人都是菩薩。

漸次的趣入深廣智海,證得無上菩提。他所居的佛土都是真實的,離諸虛偽,妙香潔物之所莊嚴,無諂無誑,都是端正的,心行正直,希求純淨善法有情的眾生,才能生到這個國土。

我們這是講妄語,純淨不?你行善法是不是真正的行善?我們認為,我們行善了,做好事了,中間總夾雜著很多不純不清淨。例如放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雖然不純淨,功德還是有的。放生,純淨嗎?不純淨。為什麼呢?心裡想什麼,自己知道。

我們做一切事,都夾雜著附帶條件,就像借給別人錢,得有個證據,或者到銀行借款,得拿房產抵押,都須要有個什麼東西。我們都有個抵押,希望你回報。我放生,看著那個畜生,又游回來了,心裡很高興。好像它還回報來了,都有個希求。如果它沒有回報就走了,這個無情無義的,我救了它,它還是無情無義的。這類事很多,我們做一切事,心裡頭夾雜了很多東西,念一部經,念經、念佛,當中有很多的夾雜。完了,發願求這個,求那個,菩薩你給我加持加持誰,等你求的時候,就是佛菩薩加持,等佛菩薩加持完,過去了,再不找佛菩薩了,就是這樣。以後又來了,又去抱佛腳。這就是眾生心,這就叫不純淨,你要想希求純淨的善法,有情來生其國,必須得純淨;要生佛土,就得想純淨,不說假話,不打妄語。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被一片袈裟的善根,跟那個持清淨戒的善根不同,也不如那個破戒的,他的善根不同。你僅僅被一片袈裟,是什麼心被的?這都是有因,一切諸法皆有因。犯戒也要查你的因,什麼因?什麼緣?具足那一因成犯,具足另一因不成犯。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離間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發言詞皆令和順,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離間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和敬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離間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發言詞,皆令和順。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所言和順,端正聰明,安隱快樂。」

離間語就是兩舌,挑撥離間。大家離間了,大家就變了,互相仇恨,還能互相愛敬呢?要是離了離間語,不搬弄是非,大家在相處的時候,互相尊敬,所發的言詞都是和順的,不是暴力的。挑撥離間,就是不和順的,我們當張三說李四,當李四說張三,挑撥離間的事太多了,在和尚裡頭,出家人裡頭,叫破和合僧,我們一般人的離間語就是挑撥離間。但是有的人,他還會得自己得著利益,有的人他讓別人去斗,得不到什麼利益,但是他很高興;他就喜歡看見別人斗,喜歡製造別人去斗。像這種的果報,受起來很慘,人跟入之間如是,國跟國之間也如是。

離間語、惡語,「惡語傷人六月寒」,六月天太熱了,你說的話太刺激他,他就敏感,很熱的天,汗也不流,他就起雞皮疙瘩,冶了。要是說好聽的話,這麼冷的天氣,「良言一句三冬暖」,就是再冷的天,他心裡感覺很舒服,懂得這個道理就行了。所以,我們不要說離間話。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的離開離間語,一切眾生互相的親愛,發的言詞都和順,大家互相敬奉。聽你說話,都是這個人好,這個人從來不是兩面派,不當這個說那個,當那個說這個的。一個議會,不論美國共和黨跟民主黨,台灣的民進黨跟國民黨,乃至加一個新黨,他們是怎麼樣運作?挑撥你們不和,我就可以從中得利。我的票多了,你的票一定少了,我當了權,你就得聽我的了,我就不需要聽你的。目的就是這麼一個,看的很清楚。但是得離開議會外看,議會裡頭看不到。這些什麼呢?就是互相離間,互相挑撥。

今天剛開立法院會議,第一次就打,平日的挑撥離間成熟了,那個疙瘩不解開,一開會就爭了,一開會就打,那能好嗎?說我是為百姓,我也是為人民,你選我一票,我將來給你們利益,怎麼怎麼……。大家選完了,他們到立法院,忘了選票,忘了人民利益,就會打架。

我們講《大集十輪經》,要講講十善輪、十惡輪,每個人都斷十惡輪,行十善輪。不但這個世界上,連阿修羅跟天人也不打,用不著打,沒有必要,那就很好。現在這些障礙,就能離開了,不然是離不開的。因為離間語造身語意所有的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和敬障,或者自作,或者教他作,見聞隨喜,我們看見人家打仗,不要生歡喜心,看鬥爭時生厭離心,為什麼要這麼做?不管他用什麼理由,都不是理由。你已經打了,打了就已經沒有理由了,還有什麼理由?還要找理由,找理由本身就是錯誤。道理要靠打架能解決嗎?所以,人家用飛彈打你是正當的。什麼理由?就是打你,這就是強權,這不叫公理,這叫強權。

講平等,我看釋迦牟尼佛是最講平等,對誰都一樣的,都能成佛。佛就說,你們跟我一樣,你們性本具的,那體跟我一樣,大家都一樣;但是我把業障清除了,你們還有些業障。業障就是離言語障,你要是不離間語了,業障就除掉了,這個離間語輪,把他都輾壞了。「摧滅無餘,不受果報」了。

佛講這段經文是從凡夫講起的。從凡夫、聲聞到菩薩,到成佛,都是從做人開始起,所以每段經文都是從做人開始。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離間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一切堅密,難可破壞,諸美妙物之所莊嚴,無違無競,善和諍訟,希求淳質。善法有情來生其國,常修和敬,聽聞正法,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遠離離間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做了人,經常遇著善知識,遇著他做什麼呢?學離離間語,學習不要說挑撥離間。挑撥離間的害處相當大,你要是挑撥人家,也挑撥自己;你經常挑撥人家,沒有人跟你說一句好話的,這不就是得到果報?要是離開了離間語,能斷一切惡的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的法義,能修一切菩薩的願行,漸漸的就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就成佛了。所居的佛土,「一切堅密,難可破壞」,不是離間語能破壞得到的。我們內部機制不健全,離間語就容易發生作用,你自己已經在打仗,等外部一挑撥,打得更凶。

自己不爭氣,還在一天吵呀吵,自己不爭氣,不要怪人家。一個惡都沒有了,能成一切殊勝的善法,能成大乘法義,這都能成就了。我們去除不善業,不善業去除了就是善業,所以能夠深入智海,乃至證上無上菩提。所居佛土堅密,「難可破壞,諸美妙物之所莊嚴,無違無競,善和諍訟,希求淳質。」淳質就跟淳淨的意思是一樣的。

菩薩摩訶薩教化一切眾生的時候,於法於人都無誤失。法無錯誤,人也無失,不要錯認了機,把小乘當成大乘;面對五逆不惡的、不信佛法的,卻給他說大乘法,說者是錯誤的,要受報的。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粗惡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發言語皆令歡悅,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遠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粗惡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調善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粗惡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出言詞皆令歡悅。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所言柔軟,端正聰明,安隱快樂。」

粗惡語就是說惡話,說不好聽的話。罵人,所說的話帶著髒字,要是四川人,他一開口,就說格老子。格老子是什麼呢?格老子是他說話的口頭語,就像前面舉的例子,他見誰都叫人家是小輩。我跟我老師抬過槓,老師說這是他的習氣。我說:「習氣?」他對佛怎麼不敢稱小輩,他是世尊。世尊,他見了國王怎麼敢說小輩呢?什麼習氣?習氣是可以改的。他的口頭語,甚至見了誰都是龜兒子。我說:「他見了地方官,見了警察,他倒不敢說他是龜兒子。」凡是一切的習慣,改不改沒有關係,這就糟糕了。我們一切的生活習氣,或者粗惡語,就這樣子,認為沒有關係。佛經上講戒的時候,因為不那樣說不行;那時候,說了都算犯戒。戒律必須得如實說,如實的說,把事實弄清楚,除了戒律之外,都不能說粗惡語。

不粗惡語,就是柔順語。柔軟的語詞,說著人家都喜歡愛聽的愛語;柔軟,就是音調很柔和的。說話不要粗暴,或者跟人家大聲忤氣的,臉也紅了,眼睛也瞪起來了,你還沒有說話,人家看了就煩惱。你要是一說話,當然更如是了。這類事很多,都是不端正不聰明的表現,人在發脾氣的時候,相貌非常難看。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粗惡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不可意聲,種種上妙,如意和雅,諸意樂聲,結集法聲,充滿其土,具足念慧,梵音清徹,調善有情來生其國,常以軟語更相勸進,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遠離粗惡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得要學怎麼樣才能離這個粗惡語,這個又不同,跟前面不同,音聲「種種上妙」,生到極樂世界,連鳥叫都是在說法的,哪還有粗惡語?沒有了,一切那個心情調善的,語言柔和的,聲音微妙的,都生到這個佛國土來了。「常以軟語更相勸進」,要精進修行。

什麼算是有智慧型的?什麼是能夠使眾生得到利益的?乃至於鋒利不為一切的黑暗障礙所阻住,這就是智慧型,這就是慧劍,慧劍斬除魔。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那個智慧型像金剛那樣堅固,像金剛那樣鋒利,能破除一切惑,這就叫利慧。這個利慧可以說是得了金剛智慧型,也就是般若智。

什麼是勝福?不執著。菩薩做一切事度一切眾生,沒有福德。須菩提,他就奇怪了,做這麼多,沒有福德?菩薩做福德他不執著,這個福德是最大的。當我們做一切好事不執著,這個好事就變成很大,這利慧福德多種的理解,常得增長。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雜穢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發言詞皆有義利,聞悉恭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雜穢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義利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雜穢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發言詞皆成義利。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言必饒益,端正聰明,安隱快樂。」

雜穢語是語業當中最後的一項。虛誑語,粗誑語,離間語,這個語業的第四種是雜穢語,也就是綺語。綺語是指無益利的語言,這裡是指雜穢語,穢就是不淨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的散心雜話。有幾個人坐著,閒談,就是這樣,什麼都可以談,那就是雜穢。因為說雜穢的人得不到眾生的恭敬,眾生不願恭敬,因為他沒有義利,就是我們所說的語言乏味,面目可憎。

如果是離了雜穢語,那就有意義了,一切眾生就願意親近他,恭敬他,愛敬他。那麼,離開雜穢語了,他所說的話有道理,對眾生都有利益,人家聞到了,就恭敬你,不會猜疑。如果你說話,人家打折扣,那就想想你說話是什麼意思?這就是猜疑,不完全信你的話,對你的話有疑惑。如果離開了雜穢語,使你速能成熟,成熟什麼呢?成熟淨業。過去的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這個果報,是因為你雜穢語的關係,同時造了很多的身語意,「諸意業故」,意就是意義。

念過〈梵行品〉的都知道,語,語業,也是這樣的涵義。意,意業,身,身業。身跟身業不同的,因為沒有意義的話,所以使你的身口意,所作的業,所有的作用,都成了障礙。你教化眾生、度眾生,跟眾生共同學習的時候,都成了你的障礙,也就是人家不願意理你。因為有這個障礙,或者是自己的說雜穢語,乃至教人家說雜穢語,或者聽人家說雜穢語,你都讚嘆隨喜。

在茶館、酒館、飯館、舞廳,這類言語太多了。你對這類事情,不要產生見聞隨喜,要遠離。如果遠離了雜穢語,這就成了輪,遠離雜穢語業輪有十輪的,這是十輪的最後一輪。由這個輾壞了雜穢語這個輪,輾壞了,你過去的一切雜穢語的業,摧滅無餘了,不受果報了。不受果報,就是前際。現際,就是「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近」。

如果人天都親近你,對你這個人,對你的語言,沒有猜測,沒有顧憂,誠懇的信樂,你自己的身心也安樂。所有的言詞,「皆成義利」,不是無義利語,所有的言詞,使眾生一切有情能得到利益。如果你將要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都不受憂悲苦惱的纏縛,也不為苦難折磨逼切,苦是迫逼性的,要迫逼你身心不得安樂。身心得了安樂,這種迫逼性就沒有了,每個人都希望在死的時候,自己六親眷屬,最愛的妻子,都圍繞在你的身前。

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很多人死的時候,妻子沒有在眼前,或者死於車禍,或者死於外地。能得到壽終正寢,在死的時候,最親愛的人都能夠圍繞,這是很幸福的,走的也很愉快。雖然是最後的別離,還是很好的別離。你也沒有見著可怖的剡魔王使,黑無常,白無常,他們是勾魂使者,就是勾你的,你也沒有見到。

當命終的時候見到這個,會產生恐怖。不過你所見到的都是可意的,都是調順的善法,所見到的都是具戒富德有真實福田的善知識;使你的身心很歡喜,很快樂,很欣悅。同時,對這個善知識,深生敬信,這樣你走的時候,會走的很好。

如果你沒有修行,僅僅一個離雜穢語,因為成就這一業的關係,你還能生到人中來,就不是前面那個十惡業輪裡頭所說的,一生到人中來,諸根欠缺,肢體不具足。這個是生到人中來,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言必饒益」,隨你所生,到了任何地方,你的發言都能饒益於人家,每個人都生歡喜,你的相貌,「端正聰明,安隱快樂」。

「復遇可意成調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雜穢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無義利聲,種種上妙菩薩藏攝,大法音聲周遍國土,成就無邊大願妙智,能善辯說種種法義,如是有情來生其國,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遠離雜穢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這是說你再來了人間,也跟前面臨終的時候一樣,也遇到可意的善知識;他把惡法都調了,沒有惡法,都成了善法,具足了清淨戒,富有福德、智慧型之相。真實的福田是指著出世福田說的,真實的福田,就是稱自己的理性福田,不是虛妄的福田,像那善知識來給你作依止,你跟他學習什麼呢?學習離雜穢語,就是不說無意義的話,這個十惡業跟這十善業,兩者是相對的。十善業好好學習,那十惡業就變成十善業了,十善業的好好學習,十惡業就沒有了,就斷了。

過去我們認為十善業只說人天福報,如果進一步,以十善業為基礎,向前進步,一切善法都能夠成長,一切惡法都能離開。你就能夠成就一切殊勝的善法,這就包括四諦、十二緣、六度。這時候你如果求大乘法義,能夠修菩薩的願,發菩薩的願,行菩薩的行。你漸漸的就得入般若智慧型,深入深廣的智海,乃至直至成佛,證得無上菩提。那麼,你所居的佛國土,遠離一切無義利聲,聽都聽不到那無義利的語言。那麼,種種上妙的「菩薩藏攝」,所聞的法義都是微妙的,都屬於大乘的菩薩。

「大法音聲周遍國土」,這種的法音遍布全國,遍布你所居的佛國土。這個的國土不是一個小洲,而是佛的世界,我們的娑婆世界,就是所有的法音遍娑婆世界。「成就無邊大願妙智」,這個只說大乘,有時候,佛說大乘就是該攝二乘。如是有情來生其國,形容這個佛國土什麼樣子呢?這個佛國土非常莊嚴,儘是大乘所攝,極樂世界也是,到那兒去直至成佛。但是這個蓮花池裡頭,也有聲聞,也有緣覺,都是趣向大乘的,並不是娑婆世界那些斷菩提種子的聲聞,而是有菩提種子的聲聞。

佛的壽命呢?自身如來的壽命,無量無量,如來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無量佛,每位諸淨佛國土佛的壽命都是無量的。為了諸有情如應說法,是什麼機,給他說什麼法。佛涅槃後,那個國土的「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沒有像法、末法,正法永遠住世的。

「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培植善根的話,永遠沒有滿足的,直至成佛。「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千百萬億願,千百萬億行,永遠沒有滿足的。所以地藏王菩薩還在發願的,十地菩薩還在發願,他發的利益眾生願,「所得果報廣如前說」,這些話說了第七遍,總共要說十遍。

身業的殺盜淫,口業的虛誑語,就是妄語。這部經翻譯的名詞,有些變化,虛誑語就是妄語,兩舌就是離間語,他不叫兩舌,叫離間語;惡口,他叫粗誑語;綺語,他叫雜穢語。雖然名字不同,意義是一樣的,大家要知道,這個名詞在各個經上不同,但是他的意義是一樣的。這以下還有三輪,都是重複的。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貪慾,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諸染濁。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貪慾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無貪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貪慾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其心清淨,離諸染濁。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諸染濁,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貪慾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地平如掌,眾寶充滿,種種寶樹行列莊嚴,種種寶衣寶莊嚴具寶幢幡蓋,金銀真珠羅網等樹,處處皆有,甚可愛樂,遠離憍慢,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其心平等。如是有情來生其國,無貪功德圓滿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遠離貪慾輪也。」

離貪慾很不容易,離貪慾到究竟離貪慾了,就是斷除無明了。這個貪慾,分成好多層次。當我們業很重的時候,緣念三寶的時候,就是對的,到了究竟的時候,緣念三寶也成為障礙。緣念三寶還是有法,若到了畢竟空,善法惡法都沒有了。善法三寶,三寶就是學戒定慧,因為恭敬三寶學戒定慧,就是滅除貪瞋痴,對治貪慾的。貪瞋痴沒有了,戒定慧你也不要執著,再執著就成病了,那就屬於執著病了。

例如我們設間佛堂,我們要是請到佛像,極為恭敬的,本來有一個紙像供在那兒,一樣的,乃至供著幾萬塊的,或者十萬塊錢的,都表示尊敬,這裡頭有善的貪念。有時候我也是這樣,這種貪念很重,要克服那個貪念,就是念佛,拜佛,總想數字多,沒有求內心的清淨。

佛者,覺也。覺的意思就是去掉,總認為我念的數字愈多,佛加持我的力量愈大。念地藏王菩薩聖號一萬聲不行,十萬聲不行,那就念一百萬聲,這個裡頭有折扣的。我念這十萬裡頭有很多妄想,我念一百萬裡頭也有妄想,那麼把這一百萬折成了十萬清淨念,十萬折成了一萬清淨念,一萬折成了一千清淨念,一千折成了一百,該有了吧!一百也沒有,十聲都可以,有一聲清淨念都不可思議,這是以多蓋少的意思。

貪慾的要求很多,真正的般若智慧型,就徹底斷了,究竟清淨。但是現在還不行,因為要對治這個貪慾。當你離開這個染濁,善根成熟了。所以你前際的輪轉五趣,沒在生死河裡邊,是因為貪慾的緣故,這是生死根本。

《大集十輪經》上所說的十輪,都是平等的,雜穢語就是綺語,戒制的本來很輕,沒有事,就算是站在那兒說句閒話,一句閒話裡頭就含著有是非。你到佛堂里道友一見著,總是這個對,那個不對,議論別人,那就是兩舌。或者誰也沒有議論,就在這兒擺擺。擺擺不合乎法,不合乎義,跟佛法無關的事,都叫雜穢語,這個錯誤容易犯。

實際上我們最難斷的是貪慾,因為你離貪慾了,身心安樂,其心清淨,離諸染濁,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所逼切,所愛的妻子眷屬圍繞。在臨命終時,你也看不見閻王差的小鬼,勾魂使者黑白無常,不會來的。「唯見可意」,心意高興的,都能見得著。不高興的、不喜歡的,見不到。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學習,離貪慾法」。這是學習的,跟善知識學離貪慾法,也能夠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只有《大集十輪經》是這樣說,其它經論就不是這樣的涵義。

貪慾是根本煩惱,那比離穢語,粗惡語,還嚴重得多。殺盜淫,這只是現生,貪都包括了。十業是以貪慾為根本,你想所有說雜穢語的,說慣了,說慣了就成為習氣。他貪慾的習氣,他順口到那兒一站著,沒有事,他就要說。有些人,他的話多,沒人跟他說,他自己在屋裡還是跟自己說,這個事是有的。我們所說這類人,就說鬼話。怎麼說鬼話呢?沒人跟他說,他自己要說。尤其是老太太年紀老了,特別囉嗦,你聽她一天都在說話,這是根本習氣。

《大集十輪經》平等對待十惡業,文字都是一樣子的,別的經不會這樣說。他是說十惡輪,十惡業的惡輪。而十善業的善輪,他就把前面名字全標了,說一遍就可以。這部經為什麼說了一遍又說一遍,說一遍、十遍都如是,這是怕你不注意。這是佛的大慈心。

如果是給佛學院的學生講課,是不能這樣講的。在佛學院講課就是講義理,很少講經。講義理的時候多,講經的時候少。講論,〈攝大乘論〉、〈現觀莊嚴論〉、〈大乘起信論〉、〈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講論不講經,很少講經。經是教你做,論是辨論,是開智慧型的。佛學院是學知,禪堂就不成。禪堂,你少說話,你參就好了。念佛堂,你也少說話,只念阿彌陀佛就好了。學戒的一天當中就做羯磨,把這個戒相擺著,每天學習,你怎麼能保持清淨戒。一個叢林裡頭,一個大廟裡頭,除了學戒堂、念佛堂、禪堂、學堂,還有個如意寮。你要是害怕的時候就進如意寮。

《十輪經》上講,這是專為這個大集會講的,這個法會是從菩薩到凡夫都有,很多的凡夫犯了這個錯誤的。所以佛囑託又囑託,囑託又囑託,一般情形,佛囑託三遍就可以,《大集十輪經》是十遍,同類的語言,同類的話,他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重複,就是這個涵義。

是不是說十遍就記住了呢?心不在焉,一百遍,也還如是。學法得學到心裡,這是照鏡子,你照照,這十輪我有幾個?有的全有,有的我只有兩三個。那你就是善知識。若知道你的業障不重,你自己可以對照一下,這段文字全是同的,所以前面講兩遍,以後就不講了。

說「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的佛土「地平如掌,眾寶充滿,種種寶樹,行列莊嚴,種種寶衣寶莊嚴具寶幢幡蓋,金銀真珠羅網等樹,處處皆有。」這就是極樂世界,淨佛國土都是這樣子。「甚可愛樂」,你還貪什麼呢?因為你必須離了貪慾,摧毀這個貪慾輪,之後,你才能得到這個果報。

「遠離驕慢,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其心平等。如是有情來生其國。」這個國土的眾生都是這樣子,沒有驕慢的。每個人的相貌差不多,也沒有怎麼醜的,都是顏貌端正的。美麗有幾種,有德者的美麗,誰見到她都恆存恭敬心,沒有輕慢心,沒有侮辱心。說她有德,過去我們說的大家閨秀,她有福德,也很端莊,也很美麗。但是她跟妓女的美麗,絕不可同日而語,沒有人會對她生起輕慢心。

地藏王菩薩以前做婆羅門女也好,做光目女也好,誰見到她都生恭敬,連鬼見到她,都生起恭敬心,這是德。要是我們見著觀世音菩薩,跟見著一位美女,兩個絕對不同。我們見著觀世音菩薩,不論你信佛的不信佛的,對她都產生恭敬心,沒有懈慢心;我還不說佛菩薩,就說天人,媽祖是個女孩子,祖廟在福建蒲田,這幾個縣的媽祖相,畫的很美麗,沒有人敢對她起輕慢心。

還有個故事,九天玄女娘娘廟,殷紂王到那廟裡進香,九天玄女的像塑的太好了,他生起污染心,生起貪慾心,那個神會有憤怒,菩薩就沒有。九天玄女就派了九尾狐狸精,九尾狐狸精變成妲姬,一念間就把江山葬送了。

有德的人,他的功德圓滿。所以講六根全,「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其心平等」,涵義就在這裡,就是因為無貪慾了。這是他的德,他所生的國土,都沒有貪慾的功德,是「圓滿莊嚴」的。沒有貪慾的功德,無貪慾本身就是功德,無雜穢語本身就是功德。這個佛國土的如來,壽命無量。這十輪的所有如來國土都是壽命無量,不是報身,是化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也沒有像法、末法,「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遠離貪慾輪也。」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這裡只講了離貪慾輪,後面還有兩輪。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瞋恚,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諸垢穢。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無明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瞋恚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其心清淨,離諸垢穢。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諸垢穢,端正聰明,安隱快樂。」

這段經文就多了一句,摧毀「諸無明障」,瞋恨有大有小。瞋恚,有的人要是發脾氣,一怒,好多人民就遭殃了。像國王、大臣、將軍,一念之差,他會造很多的業。像秦將白起,秦國跟趙國打仗,他一虜趙國長平戰俘四十萬人,他都把他們挖坑活埋了,他本身的果報,受不盡的。

在上海有一年報紙登載著,在豬肚皮底下,有一個紅的名字,叫白起,佛菩薩就是在示儆。還有姓程的,這名字我們不說他,他是當過專員的,讓他去放帳,他吞沒了幾萬兩的白銀,他也變豬了。那一胎生下有三個小豬,底下都有名字,一個白起,一個叫姓程的,還有其它的也是上海地區的人。這是業報,在那個肚皮底下,紅顏色的名字,清清楚楚寫的是白起。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果報。上海報紙就公開登了,以這個來教育人。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好多年了,這個時間還是很短,他要受報的。一戰功成萬骨枯,不只萬骨,有四十萬人,歷來的記載,無論什麼地方,不殺降卒,投降就算了,放下武器就算了。他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都活埋,事實上若人家要是真的拚命,也很難得打。騙了之後,放下武器,他挖坑把他們都活埋了,他當然有種種的業。

我還記得有首詩,「烏鴉失其母」,烏鴉死的時候,老烏鴉死了,這個小烏鴉就是烏鴉失其母,「經年守故林」,就是過去的在樹林子裡,「夜夜不離去,唯報念母恩。」每夜它都那麼叫,不肯飛走。「昔有吳起者」,有個吳起者,不是百起,「母喪墓不臨」,母親死了,他連那個墓地看都不看去。「嗟嘆斯徒輩,其心不如禽。」就是人跟禽獸一起比,有時人還不異於禽獸。

我待在監獄時有位醫生,他親生的兒子,姦污他媽媽,判了十八年。在過去的時候,這是五馬分屍的,或者五牛分屍的,這叫大逆罪,禽獸不如。馬絕不跟母馬交配,還有羊它要吃乳的時候,一定跪下,跪著吃乳,這是報恩。

講這個惡業,隨便雜著就是煩惱,煩惱就是貪心,瞋恨心。我們佛教最注重瞋恨心,你所有累積的功德,「一念瞋恨起,燒毀功德林。」一發個脾氣,你認為只是發發火而已,特別要對治瞋恨心,它能給你引來很多的禍患。瞋恨心,你認為發個脾氣沒有關係,家庭往往就因為那麼一個發脾氣,兩個發脾氣,夫妻間不和,或者現在是互相仇殺,家庭破裂。一念瞋恨心的關係,著重的說這麼一點,當作大家的參考,其它的跟前文都是一樣的。

這是講這個瞋恚輪。你看著人家發脾氣,看人家打架,很多人會看熱鬧,這個熱鬧是看不得的,你要看,說不定誤傷,就把你打到,不要看熱鬧。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瞋恚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濁穢風雲郁烝塵垢,諸粗弊物,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驕慢,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心常寂定,如是有情來生其國,慈悲功德圓滿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遠離瞋恚輪也。」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這個善知識「修學離瞋恚法」,要想離瞋恚法,怎麼辦呢?要忍辱。根據你平日的鍛鍊,即將生氣了,你就到佛堂。或者沒有佛堂的時候,你自己要打坐,靜坐下來,念佛也好,念經也好。念一念,你心裡就清涼了,那個火就降下去了。在發氣的時候,千萬不要處理事情,當你心裡不愉快的時候,也不要答應什麼事情,你一定要克服。你這樣慢慢鍛鍊,這也是修行。

一忍再忍,張公百忍,寫一個忍字忍不下去,再寫一個,還是忍不下去,又寫一個,必須得忍。忍很不容易,在心上加把刃,那個好痛苦。忍就有那麼大力量,生起了特別煩惱的時候,你會造業,這還不只你的身子造業。心裡起了,就發於口罵人,罵極了要打,打完要動刀。或者動槍,帶了命債了,把你關監牢獄去了,你後悔也不及了,還要償命。一定要忍,每一個輪都是這樣子,不過這瞋輪,特別說多一點,你想離開很不容易,發脾氣慣了的人,很不容易離開。

還有,隨著發脾氣,心裡就是不高興,這在家庭裡頭特別容易產生。你不高興那個孩子,你一天把嘴擱到他身上,他怎麼動作,你馬上就說他,責備他,這樣子,就算是親生兒子也會反目成仇。或者長大了,他離開你,或者他還要報復,我看見很多報復的例子。話不要太多,當別人錯誤了,不要發脾氣,要原諒別人。你經常這樣想,一回兩回是不行,次數多了,漸漸就好了。因為人家不是你,就算是自己生的,也不是你的心,你想的跟他想的不同,這個一定要忍。這樣就是要學習離瞋恚法,能修一切菩薩的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的佛土。

「遠離一切濁穢風雲郁烝塵垢,諸粗弊物,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這是環保衛生的問題,濁穢,混濁,特別是水的污染。那風一吹,它飄到空中去了,空中變了黑雲,凡是黑色的顏色,就夾雜著不淨物。蒸,就是陽光一出,一蒸曬的時候,它就化了,化了它又落到地上,就變成這個粗弊物。這個粗弊物,如果是引到水,或者食物當中,也容易中毒。那冤結的氣,比什麼毒都厲害,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憤怒、怨毒;怨毒,誰見都怕。如果這個國土,大規模屠殺人民,像大戰場,一死幾萬人、幾十萬人,這種怨氣升到空中來凝結成為一種怨氣,誰要是經過這裡,如果不躲,觸上了,連神仙也沒有辦法。

眾生的怨毒,非常的厲害,很多的佛經就研究這個東西,說這個怨毒比別的要重得多。所以他把這個鬱結起來塵垢諸弊塵物轉化了,就變成了「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憍慢,顏貌莊嚴,諸根無缺,心常寂定。」加個寂定,心裡常時安靜,常時寂定,不散亂,不煩燥才定得下來。我們心裡為什麼會煩燥呢?雖然沒有發脾氣,那個根子在裡頭,它煩燥,要發火,發不出來。或者克制它發不出來,它在裡頭就不安逸,不舒服。

所以心要常寂定,不煩燥,不熱惱。他的國土是這樣子,凡是心常寂定的人,遠離驕慢,這些人就生到這個國土來,都是「慈悲功德圓滿莊嚴」。反過來,不瞋恨,就是慈悲。所以對一切眾生都要慈悲,修慈悲觀的人不會發脾氣的,也不會發火的。

還有一種是菩薩現的,你的脾氣大,我比你的脾氣更大。你再鬧,我殺了你。觀世音菩薩在漢地是很慈悲的,在西藏不是這樣子,他現的像魔王一樣的,馬頭金剛,大明金剛,現的很多金剛相,金剛相是很兇的。這是真正慈悲,降伏他的煩惱。要降伏他的煩惱,我們做不到!我們只能夠忍耐一下,我們還沒有那個功力。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學三乘法的人,學二乘法的法,如果法、人都無誤失,就是不錯謬。如應說法,常能夠熾然三寶的種性。諸如來的出家弟子,不論是那個佛國土的,這大多是說我們這個國土的。「若是法器,若非法器」,極樂世界沒有非法器的,當然是指是這個。凡是跟我們相類似的國土,「下至一切批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不但三乘得無誤失,乃至於被一片袈裟,一定有他的善根,一定有他的因緣,要觀察他的過去。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邪見,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邪分別。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邪見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正見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邪見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其心清淨,離邪分別。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肢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邪分別,端正聰明,安隱快樂。」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邪見。」就是愚痴,痴也是無明。沒有智慧型的人,他就會產生邪見。佛說破了見的人不能救度。見者,就是執著。有些人,他執著不捨,你跟他說善法,他沒辦法聽進去。

邪知邪見,如果因為他得了天眼通,看見牛生天,他說做牛最好,死後可以生天。他不曉得這頭牛的前生如何,他不知道因果,他的神通,只見現生,見不到八萬大劫,更見不到無量大劫。他只看見眼前,就說牛的功德大,所以,他天天給牛叩頭,他是不信佛的。面對佛像他不叩頭,卻可以給牛叩頭。

印度加爾各答,我去的時候就有那麼一條街,那頭牛可能有一千磅,大的不得了,比我們那個牛都大好幾倍,那牛腦殼掛的珠子,穿的各種顏色的花布,還有拿金絲繡的球,掛在牛身上。那牛就在街上這樣走,走到那個家裡去,那個家裡頭大概飲食吃飽了,就拿點最好的水,給它喝,這一個街道都是信奉牛的。如果你不知道,或者去衝撞那頭牛,那不得了,這個街上的人會跟你拚命。

我去的時候是一九四零年,二次大戰還沒有結束,那時印度沒有獨立,還是英國統治的。英國人也不敢惹這頭牛,他感覺惹了可就痲煩了。他如果開車經過那街道,他會繞著街道走,不走那街道。要是非走那街道不可,他得下來,那車子慢慢兒開,等那牛走過了,有路了才能開。牛還沒有走過,你不能要求它走開,這是信奉外道的邪知邪見,沒有辦法。

我們要現實一點,在我們這國土裡,信邪知邪見的太多了。這個世界有多少億人,都是信邪知邪見的,正知正見的,相對的很少。大陸十三億人有好多的正知正見呢?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內,正知正見的人還是很少的。

但是在十輪中,以一般的邪見說,都一樣,就是愚痴,貪、瞋、痴,就是那個痴。我們一天看到什麼事不正確,判斷錯誤,這都是愚痴。不能夠了解諸法緣起性空,就是愚痴。一切諸法是由緣起性空生起的,要想回歸就是緣起性空,這是學佛的時候最根本的,那個就能斷你的邪見。如果是遠離了邪見輪,你所得的果報成熟了,遠離邪見輪了。

邪分別,如果沒有定力,沒有智慧型,你心裡思慮所分別的是邪知邪見。這個邪知邪見,並不是說外道的邪知邪見。而是你心裡,凡是不安樂的,凡是不清淨的,都屬於邪知邪見;更深一點,未見過法性的,心游道外,心到了菩提道之外了,想念的不是菩提道,這都叫邪見。這個所說的就是沒有依照佛的教導,不能夠斷苦集滅道,不能依四諦法修,不能依十二因緣法修,不能依六度法修,這都叫邪見。

要是遠離了邪分別,在思慮當中,不生起邪見,都依著正見,依著佛的教導去做,那麼離了邪分別,有什麼好結果呢?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不會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的成調善法具戒的富德的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給你作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這樣安安逸逸的轉世去了,命終之後,又來到人中。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邪見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大乘大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聲聞獨覺二乘人法,遠離一切天魔徒眾,遠離一切外道朋黨,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一切妄執吉凶,常見斷見,我我所見,如是有情來生其國,壽命長遠,受用一味,謂大乘味,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聖教一味,無有乖諍,熾盛流通,離諸障難。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遠離邪見輪也。」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止這位善知識,修學怎樣離邪見,怎樣修這個法門,「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大乘大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那麼他所居的佛國土,「遠離一切聲聞獨覺二乘人法,遠離一切天魔徒眾,遠離一切外道朋黨,眾寶莊嚴,甚可愛樂。」只有這個離邪見輪,才說遠離一切聲聞獨覺二乘法,其它九輪都沒有,這才叫正見。

因為這是講邪見的,「遠離一切妄執吉凶,常見斷見,我我所見,如是有情來生其國」,生到這個佛國土的,那不是一般的,得遠離一切邪見的天魔徒眾。他要遠離一切的妄執吉凶。我們要想生極樂世界,你還想算個命,打個卦?《占察經》不同,你要用占察輪,問:「我能生到極樂世界不呢?」你占一下,地藏占察輪說,你要想生到極樂世界,還得用功。說你可以能生得到,那你就有把握了,就更加用功了。但是占到這個機會是很少的。

那個占察輪,很少會現到說:「你能生」。但是你要是問你過去從那一道來的,死後到那一道去,占察輪會正確答覆你。你要是生起恐怖了,到了三惡道,你趕緊修。你不是天天擲嗎?天天拜,天天擲,拜到一定層次,三惡輪轉了,你就能生了。那個輪跟這個吉凶禍福不一樣,常見,斷見,我,我所見,我見,全部都包括在邪見裡頭,遠離這些妄執吉凶禍福,吉凶禍福不是定論,隨時可以轉變的。

特別是三寶弟子,學道者,隨時都在轉變的。人的相貌隨時在變,如果你注意觀察這人的相貌,一天當中會變化幾次,要是隔幾天你去看他,相貌又變了。你看見這人很厭煩,面貌可憎,言語無味,你隔兩天再去看他,你會生起歡喜心,那是他有修為。現在一個人他如果打一個七,念幾天佛,念到相應的時候,相貌馬上就變。變,不是世間上臉紅,或者臉白,或者好看,不是那個。他有一種道德使你感應,使你心歡喜。你看那個老和尚、老喇嘛,樣子很醜,很髒,你見著就生起恭敬心,對他特別恭敬,這就是他的德。

要離開一切,離開常見、斷見。常見指是常,總想不死,死了之後還來人間,不相信有地獄,餓鬼,畜生。那就是邪見。生了之後,我一定生天,生哪天呢?生到天主那兒去了,生到梵天。他們跟天主、梵天,還有點兒隔閡,他沒有去當大梵天主,只能夠當到天民。這都是屬於不正確的見。常見,斷見,或者我見,我執我見,我所見,我所見就我所執著的物質,或者是人,我所見,我見跟我所見是兩個。我是能見的,我所見是我所見的。如是的有情來生其國,這個國土沒有邪見者,而「壽命長遠,受用一味」,受用一味,什麼味呢?大乘味。「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聖教一味。」這個不同,前面是如應說法,這個就不同,佛所教導的一味,沒有大乘的爭議,沒有聲聞乘、獨覺乘的爭議。三寶的種性都是大乘。「熾盛流通」,都是菩薩,一切障礙都沒有了。「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遠離邪見輪」。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發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六波羅蜜多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十輪,能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於過去世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遠離十惡業道,皆悉稱揚讚嘆如是十善業道所得果報,為欲長養一切眾生利益安樂菩提道故,為欲除滅一切眾生業煩惱苦令無餘故,為欲枯竭三惡趣故,為欲紹隆三寶種故,為欲斷除三界有故,為欲永斷蘊界處故,為令一切速入無畏涅槃城故,廣說如前遠離十種不善業道,所得果報。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實希求如是十善業道所證佛果,及不真實下至守護一善業道,乃至命終,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我求無上正等菩提。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是極虛詐,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無慚無愧,說空斷見,誘誑愚痴,身壞命終,墮諸惡趣。」

這是總說。過去的諸佛能夠成就十輪,菩薩摩訶薩很快就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一切如來之所以能夠成佛,成到正覺,就是遠離十惡業了。那麼,皆悉稱揚讚嘆如是十善業道所得的果報。「為欲長養一切眾生,利益安樂菩提道故。」使眾生的菩提道能得到長養,逐漸的成長,逐漸的養育。

「為欲除滅一切眾生業,煩惱苦令無餘故。」業是惑,業是你所造的業,煩惱是惑,苦是果;因為煩惱而造業,因為造業了而得到苦果。那麼,令無餘故,清淨惑業苦三種,使其清淨。同時,使三惡趣枯竭,為欲枯竭三惡趣,這樣才能夠紹隆三寶種。紹是繼承,隆是光大,不但繼承下來,還把以前的佛法僧三寶種性發揚光大,「為欲斷除三界有故」,三界是有生死的,有煩惱的,有苦惱的,有業的,把它斷絕。還要斷絕了,永斷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為令一切速入無畏涅槃城故,廣說如前遠離十種不善業道,所得果報」,說完了,再總結一下。前面的一輪一輪都說過了。

「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實希求如是十善業道所證佛果,及不真實下至守護一善業道。」這是說,你連一善業道都不能真實去守,「乃至命終」,沒有這樣去做,說瞎話,「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十善業道,你連一道都沒有去做,還說自己是真實行大乘的,或者說自己是求無上正等菩提的,這個說法的補特伽羅,「是極虛詐」,虛偽詐欺,「是大妄語」者,這就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無慚無愧,說空斷見。」這個空斷見,拿什麼來標準呢?十善業。以這個來「誘誑愚痴」,欺騙引誘,誑那個沒有智慧型的,乃至於說這樣做、這樣說,你就是最愚痴的。他自己說,如果「身壞命終」,直接的墮惡趣如射箭,到惡趣去。

「善男子,若但言說,及但聽聞,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證涅槃堅固梯隥善男子,若但發心,發誓願力,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何以者何?十善業道,是世出世殊勝果報功德根本。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業道,設經十方一切佛土微塵數劫,自號大乘,或說或聽,或但發心,或發誓願,終不能證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脫生死苦。善男子,要由修行十善業道,世間方有諸剎帝利婆羅門等大富貴族,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或聲聞乘,或獨覺乘,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業道品類差別。」

「善男子,若但言說,及但聽聞,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這是不可能的事。假使這麼說,若只是言說、聽聞,不經由修行十善業道而能夠證得菩提,證得涅槃,這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於一劫中」,這樣聽到的。或者一念頃,那麼,「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像這種說法不可能做到,換句話說,要是不行十善業,你說什麼都是不可能的。

修大樓要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會倒塌的,十善業才是一切的根本。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十善業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證涅槃堅固梯隥」,就是上台階的隥子似,一隥一隥,是梯子,而十善業是梯隥。「若但發心,發誓願力,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這只是說大話,說空話,這叫假的,空的。反過來說,都是由於修行十善業道,才是殊勝的勝果。

「然無是事,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世出世殊勝果報功德根本。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業道,設經十方一切佛土微塵數劫」,時間太長了,經過十方微塵數,把十方的佛國土磨成微塵,一塵算一劫,這有好多久?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就是那說大話的,自稱大乘,或者是聽來的,或者自己說,或者單發心,單發誓願要成佛,那還不能夠證菩提果,不但自己不能證,你想令他人脫生死苦,能做到嗎?不可能。

善男子,因為修行十善業道故,所以世間上還有剎帝利國王,還有婆羅門,學者,還有大富貴族。富貴人怎麼來的?修十善業道。還有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有一切天眾,或者聲聞乘,或者是獨覺乘,「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業道品類差別。」那個層次不同,果位的不同,乃至人天的果報不同,乃至聖人的果報不同,這是修十善業,看你怎麼樣修。

修的方法不同,所證得的地位不同。但是必須得修十善業,才能有人天的富貴,乃至於證果的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成佛,否則絕對達不到的。

「是故善男子,若欲速滿無上正等菩提願者,當修如是十善業道以自莊嚴,非住十惡不律儀者能滿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大願。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滿一切善法願者,先應護持十善業道。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勝果報因,是故應修十善業道。」

已經發了菩提願,要想滿你這個願,「當修如是十善業道以自莊嚴」,這才能夠做得到,莊嚴你自己,不是住十惡。「不律儀者能滿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不行十善道就是十惡。「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滿一切善法願者,先應護持十善業道」,這是一切諸法的根本。「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勝果報因」,要想得殊勝的果報,十善業道就是他的因。你修的深入,就證果了。「是故應修十善業道」,佛說了十遍還怕眾生忘了。

所以又重頌此義,前面說了十遍,佛還不放心。所以佛說哪一法,最後囑託這個菩薩,囑託那個菩薩,末法的時候,弟子們不信,你們一定負責把他們度了。這部經是托虛空藏菩薩,有的經是托文殊菩薩,有的經是托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接他的班的,他跟彌勒菩薩說的最多。所以,該彌勒菩薩成佛時,龍華三會,把末法的眾生,一個不剩都度了。彌勒菩薩發了願,他要去度。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欲除諸有苦證得大菩提應修十善輪精勤勿放逸

便於三乘法及補特伽羅一切出家人皆得無誤失

信受行大乘利樂一切眾覺勝法淨土速證大菩提

若離於殺生一切皆愛敬恆無病長壽常樂不害法

一切所生處恆樂佛所行常遇佛法僧速成無上覺」

這個道理,佛雖然說了十遍,還是不放心。最後又說個偈頌,再重複一下子,再囑託一下。特別是十善業,「欲除諸有苦,證得大菩提,應修十善輪,精勤勿放逸。」你要想除一切苦,要想證得佛果,你應修十善業道輪,要精勤的修,不要放逸。

「便於三乘法,及補特伽羅」,對三乘的聲聞、獨覺、大乘,乃至有補特伽羅,你對他們的教導才能無差誤。

「一切出家人,皆得無誤失」,不管他破戒也好,犯戒也好,乃至被一片袈裟的,你不要處理,就是那樣子。你不能責罰、不能打罵,不能系閉他們。

「信受行大乘,利樂一切眾,覺勝法淨土,速證大菩提。若離於殺生,一切皆愛敬。」你要是真正信奉大乘的人,利樂一切眾生,你想覺悟了,要成就一個清淨的清淨土,很快就可以證得大菩提。

我們想修道,先要有一間精舍,有間閉關的關房,佛要想成佛,自己都要有個佛土,不論哪個佛,他自己先發願,建立一個國土,懂得這個意思!琉璃光如來世界是那樣子,阿彌陀佛世界是那樣子,不動如來是那樣子,多寶如來世界是那樣子,每個佛的國土都不一樣。

要想修道,要有一間小茅蓬,住山洞,都要有個洞,不然什麼都沒有。所以一切諸佛要想修個佛淨土,證大菩提,第一個要離殺生。離了殺生,一切皆愛敬,你又沒病又長壽,常時歡樂,喜歡不害法,不惱害眾生。

殺生包括的很多,狗在那兒趴著,你要走,你認為它擋道了;或者拿石頭砸它一下子,或者拿腳踢,這就叫惱害眾生。你可以在那兒轉了繞著走一下,別認為眾生阻礙了你的事,你不要妨害一切眾生。為什麼你走路時候要注意看,螞蟻堆上不要踩,因為那上面有蟲子,你要注意不要把它踩死了。小孩子有時他看踩死別的眾生,他認為是好玩;捉拿小痲雀,乃至惱害一切眾生,拿熱水燙螞蟻洞,或者灶上有蟑螂,你拿開水澆它一下。它們雖然都死了,你都要還債的,那叫惱害眾生,大乘果是很不容易證到。

「一切所生處,恆樂佛所行」,不管生到什麼地方,佛怎麼做的,自己怎麼做。這樣呢?你就常遇佛法僧,速成無上覺。

「若離不與取智者皆愛敬滅貪所生業獲無貪所生

生生常巨富能為大施主得眾寶莊嚴可愛淨佛國

若離欲邪行滅臭穢煩惱枯竭貪愛河速得淨佛國

拔諸眾生類令出欲淤泥安置於大乘使勤修梵行

若離虛誑語得聖自在智常樂諦實言滅虛妄眾苦

一言為證量常遇佛法僧速得大菩提勸修不妄語

若離離間語成眾善法器常遇佛法僧不歸於斷滅

得聖無染著陀羅尼寶藏達深法海源速成無上覺

若離粗惡語常說柔軟言眾生皆愛敬滅先世罪業

令眾常歡悅成菩薩導師知諸佛所行超過第十地

若離雜穢語智者皆愛敬為他所發言具獲五功德

常聽受聖言恆欣求聖道圓滿諸佛海速得一切智」

「若離不與取,智者皆愛敬,滅貪所生業,獲無貪所生。」不偷人家的,這是智者所愛敬的。偷人是貪,就是貪所生,這是罪業的事。無貪,無貪所生就是淨土,無貪就「生生常巨富」,生生世世都有錢人,都變了大富長者。貪、偷,不行了,愈來愈窮,愈沒有。愈是富有了,他愈能布施,愈是能布施,他愈積福。所以,他能夠成為大施主。「得眾寶莊嚴」,可愛的淨佛國土,最後,生到淨佛國了。「若離欲邪行」,殺盜淫。

第三輪,「滅臭穢煩惱」。《楞嚴經》講的非常清楚,大家看阿難,他想贊佛的時候,佛問他怎麼樣看佛?他說,我是這樣看的,我對貪慾,是厭離的,但是不證果。沒證果就是貪慾的惑還未滅除,他怎麼說的?他是這樣說的:「濃穢雜亂,云何能生妙明紫金光聚?」男女所生的小孩子,父精母血,就是濃穢,濃血雜亂。云何能生妙明光聚,像佛的身上妙明紫金光聚。佛的身上是金色的,阿難不相信佛是從父母精血所生出來,這是功德身,不是那個所能生出來。所以,貪慾的不能生,懂得這個就行了。

所以要離欲邪行,那些臭穢煩惱所生的,「枯竭貪愛河,速得淨佛國,拔諸眾生類,令出欲淤泥,安置於大乘,使勤修梵行。」讓一切眾生都清淨梵行,不要太貪慾。

「若離虛誑語,得聖自在智,常樂諦實言,滅虛妄眾苦。」你要是離開虛妄,不欺騙人,就可以得到自在的智慧型,自在的勝慧;你又喜歡如實的言語,如諦的言語,滅掉虛妄的苦。

「一言為證量,常遇佛法僧,速得大菩提,勤修不妄語。若離離間語,成眾善法器,常遇僧法僧,不歸於斷滅,得聖無染著,陀羅尼寶藏,達深法海源,速成無上覺。」離間語,挑撥人家,挑撥離間,讓大家不能和合,你怎麼能遇到佛法僧呢?

所以你成不了道,要想成道,得聖無染,要想得到陀羅尼寶藏,你要「達深法海源,速成無上覺,若離粗惡語,常說柔軟言,眾生皆愛敬,滅先世罪業。令眾常歡悅,成菩薩導師,知諸佛所行,超過第十地。」

離粗誑語就有那麼大的功德。「若離雜穢語,智者皆愛敬,為他所發言,具獲五功德。」這五功德就是〈淨土論〉所說的五種功德。

「若離於貪慾不誹謗聖教供養服袈裟弘三乘聖道

當生淨佛國導師之所居乘於無上乘速得最勝智

若離於瞋恚一向修慈心速疾證等持樂眾聖行處

當生淨佛土遠離諸過惡住彼證菩提令離諸瞋忿

若離於邪見純修淨信心樂開示三乘亦供養諸佛

永脫諸惡趣遇眾賢聖者具諸菩薩德逮得最上智

我說十善業能趣勝菩提生長諸等持陀羅尼忍地

此輪大威德能摧諸惡趣破壞諸惡障速證大菩提」

「若離於貪慾,不誹謗聖教,供養服袈裟」,傳袈裟衣,弘揚三乘的聖道,「當生淨佛國,導師之所居,乘於無上乘。」佛居的淨佛國土,是無上大乘。「速得最勝智。若雖於瞋恚,一向修慈心,速疾證等持,樂眾聖行處。」要離瞋恚,離開貪,離開瞋,修慈悲觀,這樣才能成就佛果。

等持一切諸法,持無量義。「當生淨佛土,遠離諸過惡,往彼證菩提,令離諸瞋忿。若離於邪見,純修淨信心,樂開示三乘,亦供養諸佛。永脫諸惡趣,遇眾賢聖者,具諸菩薩德,逮得最上智。」這樣才能夠成就無上菩提。

「我說十善業,能趣勝菩提,生長諸等持,陀羅尼忍地。此輪大威德,能摧諸惡趣,破壞諸惡障,速證大菩提。」這是總說。十善輪就是成就勝菩提的因,能夠生長十無量法,這個就是陀羅尼。無量法就是等持,就是陀羅尼,就是三昧。陀羅尼忍地,十忍十地,此輪的威德,能夠摧壞一切的惡趣,

破壞諸惡障,速證大菩提。

善業道品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