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白雲禪師:什麼是「五蘊」?


時間:2019/10/16 作者:三生號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學佛供燈修行近十年中,發現很多人對佛教有一些錯誤的認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門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併集結成冊,名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傳播,以期解開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內容,為白雲禪師開示:

白雲禪師:什麼是「五蘊」?

五蘊也稱作五陰,「蘊」有蘊藏之意,「陰」是看不清楚,或者是陰覆;好比樹蔭所依的是樹,並不是樹以外的東西,所指是樹蔭底下遮掩的區塊,因此,「蔭」有遮蓋之意,遮蓋就是「蘊藏」了些什麼,但大般若經所談的「五蘊」,與五蘊皆空經或廣五蘊論的「五蘊」是有差別的。

這裡五蘊談些什麼?其實在大體上是說一個人的「我」,如果以「心」來說,不是從「根識」說起,而是從「色蘊」的起動開始;也就是人的「心」生起分別之時。

因此,五蘊又稱作「我」或「心」,含蓋了「我意識」的全部;如果,依唯識學的說法,「五蘊」是「第七識」,但這裡所說的是「般若學」的五蘊諦義。

「五蘊」的流程,包括了「色、受、想、行、識」五個步驟,依其作用而言:當「色蘊」因外緣而誘發,是「因」,從而「受、想、行」是過程,「識」則是結果。不過,這並不表示這就是「五蘊」的實相。

首先要探討五蘊是怎麼形成的:五蘊之所以會起動,是從色塵、法塵、色法,以至心法等流程,順勢發展而來的。

色塵:藉眼、耳、鼻、舌、身五根,相應於色、聲、香、味、觸三塵的接觸而形成。

法塵:是色塵形成之後,意根的加入而形成。

色法:是我「心」於法塵生起,甚至計較與執著而有的現象。

心法:是色法生起,我「心」發動「取」或「舍」的行為動力。

所以,談「五蘊」是奠定在「根」與「識」的基礎上,源於「根」、「塵」接觸產生「識」,這個「識」只是一種意念,是「認識」、「知道」、「了解」而已。可見,「五蘊」在意念未確定、分別之前,還是停留在「色法」,要「色、心」相應,「色法」顯現後「色蘊」才會顯現。

原來,意念只是一種作用,從意念再進而分別「喜歡與不喜歡」、「好與不好」那才是「心法」,只要「心法」顯現,「色蘊」就形成了;所以「心法」未顯現前,「色蘊」不是定位在「色法」上,但有許多人總把「五蘊」的「色」,定位在「色塵」或「色法」上。其實,「心法」是從「色蘊」形成之後一連串的緣起因;因為「色塵」源於「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的相應,是一種物質現象,直到「意根」的加入,產生「意念」,才有法塵與色法的作用,比如:看見物體的顏色,有紅、綠、藍等,有大小、方圓等種種現象,這些都是「色塵」,所以,「色塵」是「根」與「塵」接觸後,「意」根加入而形成法塵,它是一個意念的變化作用,須等「我」進入,生起了分別,才是「心法」。

所以,有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心法」?往往把「心法」比喻成「秘密」或是練武的「要訣」,其實「心法」依意念而作用,「我」起分別才是「心法」,心法顯現「色蘊」的形成。但是,色蘊的發起,以至識蘊的完成,其義諦究竟說甚麼?

前面所說的理法有了認知,探討其義諦,則關係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譬如:說一盞燈。眼見燈,眼是根,燈是塵,根塵相接觸,意加入而有法的作用,這就是從「色塵」而「法塵」的現象;但是「燈」與「我」有什麼關係?必須是「我」使用「燈」,當我與燈發生了分別,比如電燈、油燈、臘燭等的分別,關係價值、亮度、環境條件等。原來「色蘊」中還蘊藏了這麼多問題。

談「五蘊」,「色蘊」完成,「受蘊」就隨著發動,生起種種感受,因感受而生起思想,有想之後便生起行為,終了而形成識(了別)的結果。比如:五蘊形成,心起分別:利用燈光照明看書,會有什麼感受?

如果看武俠小說是看書,看那些其它的書也是看書,甚至不看書,拿燈光做別的事,其中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受蘊」也同樣有所蘊藏的內容,比如:看一本專業的書、看心理學、哲學、物理學或有關佛教的書,發起的感受一定與書的內容有關,如果只是感覺「燈光不夠亮」,那只是分別。其實,燈亮不亮關係的是看得清楚不清楚而已,可見,燈光只是用來照明,看書的內容才會生起感受,這一點要弄清楚。

「受蘊」生起,產生種種感受,如果看一部經典,覺得批註不合道理,或以前看不懂的批註,現在一看即懂,這些全是感受,而感受有正面的、負面的、有好與壞,感受之後馬上又會產生想,好比:無法確定書中名相的解釋,最好拿一本佛學辭典或其它的工具書,如:《三藏法數》、《法苑珠林》等等,查看辭典或工具書,看書上是怎麼解釋的?

這些都是行為動作。因「感受」之後,緊接著是「想」,進而發動行為,完成「行」,用行為來證明所「想」的對不對?經過認識、了解,之後便得到「識」的結果,好比:「咦,這個批註跟另一個一樣」或「兩個批註怎麼差這麼遠」,這又是另一個「想」,其中種種認知,最後會考慮哪個才對?自然會去查字典,看字典怎麼說?這是談:「我」起分別,先有「色蘊」,緊接著一串變化,「受、想、行、識」是「五蘊」的一貫流程。

可見,「五蘊」的每個過程中都有其蘊藏,好比:「色蘊」蘊藏著「色塵」、「色法」、「心法」;「受蘊」在感受中也會生起另種分別,接觸不同,產生的分別就不同;以「想」而言,它有「正」有「負」,表現多面,最後發起行為,反應所「想」的內涵,就是「識」的結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眼前有一盤東西,裡面有糖、水果、各式各樣的食品,如果「色蘊」是這盤可以吃的東西,這就與你產生關係了,即是所謂的誘因,一旦你的「我」生起我要吃什麼的分別,就形成了「色蘊」。

其實,想到「要吃什麼好?」其中一定有感受,好比:「這個糖我沒吃過」或「那是什麼,怎麼從未看過」?種種情感反應,都是「感受」;進一步再想:「我該吃什麼才恰當?」如果吃糖,偶而吃一點還可以,吃多了恐怕會變成糖尿病,或者酸的東西,牙齒有病不適合吃,各式各樣的想法,最後一旦確定了,是不是就有行為?最後得到一個結果。

所以,從「色蘊」,經「受、想、行」,到確定後的「識」,「五蘊」分開來看好像很長,其,在一剎那間就完成了,一個人的「我」的表現好不好、對與錯、是與非,關鍵就在於能否把「五蘊」的時間拉長,如果拉長了,「我」就可以得到調理的空間,若「五蘊」一氣呵成,剎那間完成,就是憑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未加深思熟就去行,最後的結果一定難臻理想;這就是為什麼《般若學》談「五蘊」,要我們怎樣把「想」的時間距離拉長,讓思考有個緩衝,這樣才有修行的機會。

感受之後產生「想」,如果只是想,不馬上發動行為,這個想是可以調整的,那麼,五蘊的時間不就拉長了麼?這就是「五蘊」調理自我的關鍵、秘訣,全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想」之後不要馬上「行」,間隔愈大,調理、修養自我的空間越大,而且還不只是讓「間隔」加長而已,更要加以「利用」這個間隔。如果只想不「行」,必然沒個結果,「五蘊」就不會完成作用,那就成了「斷想」、「妄想」、「雜念」或「夢想」?!因此,也就不可能完成什結果,所以,「想」於佛法是依禪定功夫而來:有「想」、「非想」與「非非想」的層次差別,如果「想行」之間能「建立」間隔,並能利用間隔,而後調整。

可見一個人的「想」,好比:第一個「想」可能只依於自我意識的想,如果能改變方式,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到達「非想」的境界?因此,這個「非想」就不同於原有的想了,可能比原有的「想」更好或更壞,這種種的「想」都稱作「非想」,但它還是不可信,因為其中有正、有負,必須進入「非非想」,肯定不同於原有的「想」,也就是必須是利益的「想」,那才談得上到達「非非想」的境界。

所以,打從一開始有缺失,到缺失少一點,所展現的「非想」,直至「非非想」,才能進入圓滿無缺失的想的完美性。

可見,「想行」之間建立間隔,利用間隔來修行自己,要把握的一個原則就是:人的知識經驗有限,依自己的知識經驗而完成的「想」,最多只能到「非想」,不可能進入「非非想」,因為要做最後沒有缺失,也就是圓滿無缺失的地步,最好的方式是從佛陀的道理方法著手,調整原來的知識經驗,培養更高的智慧型,方能到達「非非想」的境界。

但是「想」的時間與距離長短不一定,如果你具有佛陀的道理與方法,「想」與「非想」可能在一剎那間就能完成,甚至也很容易到達「非非想」的境界;相反的,若不具足佛陀的道理方法,想要到達「非非想」,可能就要花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因此,要到達圓滿,完全無缺失的修養境界,一定要認識這些要領,以前當我提到「五蘊調理」的道理與方法,是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加大間隔,還有人笑說:「這大概是你自己發明的吧!」

其實,這些道理方法經典中都有提到,只是那些沒看到的人才會說:「沒什麼嘛!只要改變「想」就好了」!憑什麼呢?能確定你「想」的最後都沒有缺失嗎?「想」之後會「行」,一定會得到一個結果,如果你的「想」斷了,成為「妄想」、「雜念」或「夢想」,那是不是就不能表現出修養!也得不到一個結果,那就止於「斷想」,或妄想或雜念或夢想。

這是「五蘊」在概念上,必須認識的;在方法上,要把握的。還有,「色、受、想、行、識」的過程,其實並無一定順序,從「想」開始,到「行」、「識」,可以再回復到「色」與「受」;也可以從「行」到「識」,回到「色、受、想」;甚至可以從「識」的結果回到「色、受、想、行」,所以,它是循環貫通的,不是一個直行的流程,這點要特別注意。

不要認為從「色蘊」開始才有「受、想、行、識」,其實,從任何一個開始,只要依循它的順序都可以的,只是在任何一個循環中,都有一定要把握的「間隔」,好比:從「行、識、色、受」到達「想」,中間如果沒有間隔,所行就不可靠;因此,想改變行之後得到的結果,那就要再調整原來的想,是不是這中間就有個間隔?除非這樣確定了,但究竟有沒有缺失?如果有缺失,還是必須重來。

所以,學佛修行是去修正我們的行為,我常說:「拿著念珠念佛不是修行、盤腿打坐不是修行、持咒也不是修行,甚至早晚課誦、禮佛都不是修行」,那只是功課的一些助緣而已,真正的修行是如何維護「身、口、意」,調理「五蘊」,將自己的缺失減至最低,缺失越少,修養就越高,直到圓滿了,都沒有缺失了,你就成佛或成菩薩。這些很談起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也不是說「念佛、打坐、持咒、禮佛」就錯了,它們只是助緣,完成修養需要各方面的助緣,但也不要把那些就當成主要的。我一直這麼說:「躲到深山獨自修行,找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蓋個精舍、茅蓬用功,看起來好像在修行,也做得了主,一旦回到人群還是做不了主。」如果做不了主,那只是曾經經歷了些什麼,或體會了些什麼?最後的結果依然是做不了主。

所以,修行是調理「身、口、意」,包括調理「五蘊」,使你在面對人與事的時候能做得了主,把缺失減至最低,一旦「身、口、意」的行為,「五蘊」的「想」能調理得好,「行」當然也能調理得好。可見,「身、口、意」是行為,「五蘊」的「行」還是少不了行為,只是「身、口、意」三者,「身與口」是從表面著手;「意」是從內在切入;「五蘊」從潛在發起,如果這麼分別:「身口」是粗相,「意」是細相,那麼「五蘊」就是微細相了,這是「五蘊」在大般若經上作概念性的介紹。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