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佛教基礎知識
1、三印法
三法印指無常、無我、涅槃。注意這裡是「無常、無我」,而不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無常與無我,遍五蘊之一切處,而不光指「諸行」與「諸法」。若單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將三法印窄化了。
無常是時間分析,無我是空間分析,這是佛教的核心世界觀——「世界」二字,世指時間,界指空間。《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夢幻泡影是從空間意義上說的,如露亦如電是從時間意義上說的,這一偈講的就是三法印中的無我與無常。而佛法的最終指向,一定是涅槃,這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印。
三法印是佛教與其它宗教的區別所在,凡指向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凡違背三法印的即不是佛法。
2、五蘊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是構成生命的五大要素。
「色」指構成生命的物質基礎。在佛教中,將物質概括為地、水、風、火。地為固態及其性質,水為液態及其性質,風為氣態及其性質,火為能量及其性質。一切物質都不外乎這三種狀態加上能量。
「受」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觸覺。
「想」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內心的影像,包括念頭與情感。
「行」是指一切變遷的現象。對自我的生命而言,包括身行、意行、口行。
「識」,如前所說,識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感官中產生的六種世界體系,包括視覺世界、聽覺世界、嗅覺世界、味覺世界、觸覺世界、思惟情感等。識是生命結構的最高層次,佛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不要認為在識之上,還有個「真心」、有個「佛性」,沒有!真心只存在於妄心之中,真妄不二,一體兩面。
這五蘊中,色是物質基礎,受、想、識三者是感受與精神層面;色、受、想、識四者是空間存在概念,行是時間概念,指色、受、想、識的變遷過程。
現代心理學對人的一切分析,最高達到精神的層面,也就是五蘊中「想蘊」的層面,認為精神就是「我」的核心。卡笛爾說,我思故我在。但請問是什麼在認知這個精神?是什麼在認知「我思」?這個就是佛教中的識的概念。
這個識在認知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在認知色、受、想、行。沒有這個識的參與,人不過是一架精密複雜的肉體機器,雖然能對外界有自然的反應,但不會認知自我的存在,也就產生不了自我意識。
高科技製作的機器人,也有類似於生命的各種感測器(感受器官),也有相當複雜的記憶與分析程式(類似於生命體的大腦),但沒有「識」的參與,它產生不了自我意識,它不知道它自己在幹什麼,也不知道它自己的存在。與西洋棋大師下棋的計算機「深藍」,其記憶與分析能力遠在常人之上,但它不知道它自我的存在。
科學界一直認為,思維能力達到一定高度就能產生自我意識,但思維能認知思維嗎?沒有高一層的「識」的參與,即使複雜如「深藍」也不能產生自我意識,有識的參與,即使最簡單的生命體--如蚯蚓,也知道它自己的存在。識是有情生命與無情類生命及物質世界的分水嶺。
五蘊是構成生命的五大必要因素和全部內容,缺一不可。在無常的原則下,五蘊需要不斷地補充,否則生命無以為繼。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補充這五蘊,以維持生命的存在。遷流不息的五蘊構成生命現象,現象之中,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生命需要對五蘊無止境地補充,為之奔波不停,片刻不能止息,這就是苦,苦的根源是無常。
六入、四食與五蘊是從不同的視角分析生命現象。六入與四食也可以納入五蘊分析的範疇。
3、六入
佛教是一種建立在心理分析及哲學意義上的宗教。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解決生命個體自身的問題,故而一切的分析皆從認識論出發,亦即以個體生命的自我認知為出發點,分析生命現象及與個體生命相關的世間。
我們知道,唯物論是以物質為出發點,對物質世界窮盡分析,對生命自身也基於物本位。其優勢是長於解決物質層面的問題,弱點是拙於解決精神層面的問題。佛教是從個體生命對自我生命及世界的認知來分析問題,為我們對自我及世界的認識,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這裡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需求不同,故分析角度不同。佛教是要解決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問題,故從生命本身的認知分析入手。
就我們人類而言,對世界的認知不外乎六種途徑: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身體的觸覺及感知、加上情感思惟。這就是佛教的「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入與後面談到的「識」構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種識構成「我」的世界。比如眼識構成視覺世界、耳識構成聽覺世界、鼻識構成嗅覺世界、舌識構成味覺世界、身識構成身體感受世界、意識構成自我的精神世界等等,這六識構成自我的世界。芸芸眾生、苦樂悲喜、天地萬物,不過是構成「我」的世界的調料。一個生命一個世界,六識之外沒有世界。
世界只是「我」認知的世界,山河大地只是「我」這個生命個體眼中的山河大地,一切的現象都只是自我的認知,也是構成自我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了這個「我」,「我」的世界也就隨之湮滅,了無痕跡。有人說,不管自我這個生命體是否存在,都不妨礙這個世界的客觀存在,這種說法是從物本位出發的。人要解決自身的問題,有必要從人本位出發,從自我的認知入手。將物質世界分析到分子原子乃至夸克及弦論,對解決人的精神層面的問題毫無助益。
人有種種痛苦煩惱都是源於自我的認知,煩惱本身就是六識中的意識。看電視是眼識的需求、愛聽音樂是耳識的需求、喜歡香味是鼻識的需求、愛好美食是舌識的需求、運動按摩男女之愛是身識的需求,一切情感與思惟是意識的需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需求超越這六種認知體系。
生命是由六識構成的一個暫時現象,沒有了這六識就沒有了生命。生命只有不斷變遷的現象而無實體。而這六入與六識皆是遷流不息、無法停留的,要保持生命的存在,必須片刻不斷地滿足這六識的需求。我們被迫追隨這些無常的需求奔波不止,這是生命的苦之所在。苦的根源是無常。
4、四食
四食是從生命需求的角度來分析生命結構,四食包括:粗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
粗摶食指食品、水、空氣等物質需求,這些需求構成生命的物質存在;細觸食指眼耳鼻舌身等感受的需求;意思識指思惟情感的需求;識食指自我認知的需求。粗摶食構成物質存在,後面這三者構成生命體的精神存在。
四食與五蘊,有完全的一致性。其中粗摶食指「色」的補充,細觸食指「受」的更疊,意思食指「想」的變遷,識食指「識」的變幻。為什麼在這裡只分析四蘊,而沒有行蘊?如前所述,色、受、想、識是空間分析,行是時間分析,五蘊即反映佛教的時空觀。四食側重空間分析,而時間包含在空間的變遷之中。
生命的存在必須有這四食,缺一不可。這四食遷流不息、不能恆久存在(即行蘊表示的變遷),故生命的存在必須不斷補充四食,為這四食奔波不息。因為一切皆是無常,四食之中,並沒有一個恆定不變的自我,「我」只是四食組成的一個暫時現象,緣在則在,緣盡則滅。所以一切的努力最終都是毫無意義的。即使在當下,也找不到意義所在,所謂意義,不過是意思食的需求。
5、四念處
四念處指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這四念處,指觀察五蘊中的色、受、想、識四蘊。身念處指觀察色蘊,受念處指觀受蘊,心念處指觀想蘊,法念處指觀識蘊。這是從不同角度分析生命的結構。為什麼四念處中不包含觀行蘊?因為行蘊是時間遷流,代表的是無常,而無常體現在色受想識這四蘊的變遷過程之中。觀這四念處的無常,即包含了行蘊。
觀四念處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如實觀照的方法,證得無我。而不僅僅是觀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這種分析方法,把四念處極度窄化了。比如身不僅能令人產生不淨想,也能令人產生淨想。比如同樣一個女人,在你眼中污濁不堪(不淨),在他眼中貌美如花(淨)。若單觀不淨,是偏執於一處。單觀不淨的一面,用來對應淫慾當然是利器,但當成一種觀念,就偏於一處了,而不是如實觀了。什麼是如實觀?全面的、客觀的分析,才叫如實觀。觀色,要做到「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知其產生、變遷與消亡的過程,知其帶來的利與弊,知道出離的方法。
觀四念處基本的分析方法,一是無我觀,二是無常觀,觀身、受、心、法四念處的無我與無常,從而完全破除「我執」。把我執破除了,一切生命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6、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分析自我生命的流程,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最核心的無明是認為有個自我,由此帶來因我執(自我觀念)產生的種種煩惱,不懂得認清無我、得到解脫的方法;行指五蘊中的行蘊;識指五蘊中的識蘊;名色指色、受、想三蘊,其中色指五蘊中的色蘊,名指受、想兩蘊。為什麼叫名呢?因感受與念頭情緒等,不像物質一樣有色有相。感受與念頭只可感覺,而無實際,因為有名無實,故稱為名。
無明是個總源頭,加上行、識、名色構成的五蘊,當下這一刻的生命現象就產生了。
有了五蘊,就有了生命現象,自然就有了生命的造作與功用。生命的功能,當然是通過六種感官起作用的。所以就有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受器官;有了六入,就有眼、耳、鼻、舌、身、意帶來的六種覺受,這就是「觸」;我們會對覺受產生分別,就有了苦受、樂受、不苦不樂的感受,這是「受」;有了苦樂之受,自然產生貪愛(隱含相對而生的排斥,即嗔),包括欲愛、色愛、無色愛,這是「愛」;有了愛,就會產生執取之心,包括欲取、見取、戒取、我取,這是「取」;一旦執為自我所有,就是「有」,包括欲有、色有、無色有;一旦執有,就變成了「我」或「我的」,這就是「生」;有了生,就有了變遷、衰亡,這就是「老死」。
這十二因緣,必須要有前者才會有後者,環環相連。前者是後者存在的必要條件,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現在部份佛教普及類書籍中往往將十二因緣的每一種,解釋為從幾歲到幾歲,比如認為十六、七歲為愛,三十歲為取,這是嚴重的謬誤。比如嬰兒喜歡某個玩具,是不是「愛」?想占有這個玩具,是不是「取」?
十二因緣不是指年齡現象,而在每一個當下。比如因為有自我觀念(無明),從而有了當下這個自我(行、識、名色構成的五蘊),這一刻,碰巧因為眼睛看到書上某句話(六入),而在心裡產生一個概念(觸),進而產生分別之念(受),生起喜歡之心(愛),迅速接受了這種看法(取),納為自己的觀點(有),我的這個觀念(生)時刻都會被時間消磨、被別的觀念衝突而改變(老死)。在看到書上一句話的這一瞬間,十二因緣就完整地周流了一遍,十二因緣是不是當下?
附:十種常見佛教經典簡介
1、《阿含經》
《阿含經》包括《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四部,統稱《阿含經》,是南修大藏經的最主要經典,側重於講述聲聞道的內容。
此經包含佛教中最基礎的理論,如五蘊、六入、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四食、四諦等等。這些概念,在後期的佛經中只散見於大乘法經典各處,很難系統全面地學習。所以不學習《阿含經》,而直接學習大乘經典,在一些基礎理論上,往往容易模糊不清。若要如實、系列地了解佛教的基礎理論,《阿含經》是必修基礎課,其中《雜阿含經》知識點最豐富、最系統,如果沒足夠的時間,單看《雜阿含經》就夠了。
2、《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篇幅較短,主要講述修習聲聞道的方法,講得淺顯易懂、可操作性極強。《大念處經》上講,完全按到這部經的方法系統修學,長則七年、短則七天,至少可證到初果。
學習《大念處經》,可以選用從南修佛教翻譯過來的現代白話譯本。
3、《妙法蓮華經》
此經簡稱《法華經》,是從聲聞道到菩薩道之間,起啟承轉合作用的一部經典,是勉勵弟子們發心修菩薩道、直至成佛的一部經典。此經的重點,不是講修菩薩道的方法,而是以種種譬喻激勵大家修菩薩道。
現在有些人無限拔高這部經典,否定《法華經》與《楞嚴經》之外的全部大小乘經典,這完全是錯解這部經的宗旨了。
4、《金剛經》
這部經講述的是,初發心修菩薩道者的心法。
修聲聞道只需要觀照五蘊、六入、十八界,分析與自我相關的世界,即可證得解脫。而行菩薩道,以自度兼度人為己任,則不光要學習內觀,也要學習如何看待外在的世界。
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從空間上講,是「如夢幻泡影」,這裡講的是空間上的無我觀;從時間上講,是「如露亦如電」,這裡講的是時間上的無常觀。無我與無常,即是佛教的核心時空觀。
5、《楞嚴經》
這部經是從凡夫到證阿羅漢果及修菩薩道到成佛的全攻略,並附詳細地圖及各種友情小貼士。此經將整個修行路徑,列了一個詳細、系統、可操作性強的方案。並讓修行成功的弟子們,講述了各自修行成功的訣竅,以供後來者借鑑。同時列舉了修行路上可能碰到的種種陷阱、種種錯誤方向,提示大家如何防範。
6、《地藏菩薩本願經》
有人認為這部經是佛門的孝經,用《地藏菩薩本願經》來提倡孝道,當然未嘗不可。但僅把這部經定位為孝經,是不太貼切的。經中雖然提到了兩則與孝道有關的案例,但所占比重並不高。且在這兩則事例中,都是把個人的孝道,上升為因為悲憫眾生而發心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高度。
這部經是佛以地藏菩薩為行菩薩道者的典型,勉勵弟子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佛在講經過程中,除了地藏菩薩外,還專場褒獎過多位菩薩。比如《普賢行願品》是專為普賢菩薩的大願而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專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而講,講這幾部經的目的,都是通過榜樣的力量,勉勵弟子們發起菩提心、修菩薩道的。
7、《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初成道時所講。該經講述了在佛的視角下的宏大無比的十方法界、修行成佛的方法及佛法中種種義理。《華嚴經》是佛經的巔峰之作,相當於博導對博士生們講的課程。
8、《心經》
此經極為簡約,只有260字,是佛經三藏十二部經典的高度概括,相當於三藏經典的中心思想。
9、《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是唯一一部產生於中國本土的佛經。但嚴格來講,此經不能稱為經,而應稱之為論。「經」是專指某一種宗教或學術創始人的著作或開山之作、奠基之作。比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中醫奠基之作《黃帝內經》,基督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等等。後代弟子們的學術成就再高,其著作也只能稱為「論」,而不能稱為「經」。論是經的註解、演繹、補充、細化及個人體悟等。同理,在佛教中,只有佛所說的,或菩薩說法時,佛在場印證過的,才能稱為經。菩薩或後人所著的,都稱為論。
《六祖壇經》的作者惠能大師,原是山野村夫,一字不識,可以說基本沒受過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他在街上賣柴時,偶爾聽人讀《金剛經》而契空性,後聽五祖開示,豁然頓悟。其一生開示的言論,被弟子們記錄下來,就是這部《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以簡約樸實的語言,直指修行悟道的最上乘心法,是禪宗理論的奠基之作、定海神針。因其在本土佛教中的崇高地位,故被後人破例尊稱為「經」。
10、《淨土五經》
淨土五經包含淨土法門的五部經典,《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其中,《佛說阿彌陀經》言簡意賅地介紹了淨土法門及簡要的修證方法;《無量壽經》詳細講述了淨土法門的緣起,西方極樂世界的詳情及主要的修證方法;《觀無量壽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觀想來修習淨土法門的詳細操作方法;《普賢行願品》主要講述的是成佛所需的十種大願,是淨土法門的巨觀背景(《華嚴經》又是《普賢行願品》的巨觀背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是修習淨土法門的核心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