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疾病原來只有三分,加上心理作用就成了七分


時間:2020/1/31 作者:清淨心

「無怛化」,生病也好,死也好,一切都是天地物理自然的變化;生病的時候就生病,當然不是叫你不吃藥,藥還是要吃,何必心裡恐怖!

我們先討論這一點,關於子來生病,莊子只講了三個字,「無怛化」。「怛」就是害怕,害怕變化,這就是生病的哲學了。上面講一個生理變化的道理,我們生病,不管是中醫、西醫,在醫理上有個最大的原則,學醫的同學們更要注意,任何病只有三分,但是我們心理的痛苦加上去,變成了七分,好痛喔!好痛喔!尤其生病的人喜歡人家照應,等於小孩子一樣,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沒有事情都要哭一下的。人生病的時候最喜歡別人來看他,照應他,痛不痛啊?痛得很喔!有許多人就是小孩子脾氣,其實並沒有那麼痛,喊痛都是自己心理作用。

譬如一個人感冒很痛苦,但是自己心理把它加重了,因為恐怖生病,下意識的心理作用;這個加上以後,使病的消除增加很多的困難。所以在醫學上,可以看到很多的事實,往往有些人吃錯了藥,但把病吃好了,因為信賴醫生,認為藥吃下去,自己就會得救了;所以有許多醫案,給病人吃的根本不是藥。現在美國很多家庭,都是擺的藥瓶子,非常相信藥,當然醫生生意也好,尤其是各種維生素,多得要命。

但是據我所知的資料,而且都有醫學上最高明的資料,很多醫不好的病,醫生給他吃的是白糖,包起來像一顆藥一樣,他說,多半是安撫病人的心理;結果病人也活得好好的,因為心理病很嚴重。科學文明愈發達,一般人的心理病癒嚴重,要解除自己心理這個問題,就是莊子這三個字,「無怛化」,沒有那麼恐怖,對於生命看得空一點,生病就不那麼恐怖,也不那麼怕死了。……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中國哲學裡常用到,造物、造化、陰陽、大塊等。前面提過大塊就是我們這個天地,天地「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這是生老病死。這裡有個比較,過去佛家的哲學,對於人生生老病死的四個階段,非常看重,整個的印度哲學也都看重。印度哲學提出來的四個階段很明顯,中國本來也有;印度哲學是要從這四個問題跳出來,要脫離,要人如何解脫生老病死,因而創立了佛學的哲學系統,也就是佛教的基本宗教哲學。

如果拿掉了宗教的外衣,只拿文化精神來比較,莊子在這裡的說法,代表了中國上古文化對於生老病死的看法,輕鬆得很!不像其他宗教看得那麼嚴重。莊子說,這個大塊天地「載我以形」,注意這個「載」字,我們上次也提到過,是說這個身體像車子一樣,把「我」裝在裡面,就是「載我以形」的意思。所以說,身體不是我,我也不是身體,可是身體現在屬於我用的,等於我的一部車子。有了形體,活著時「勞我以生」,活著忙忙碌碌;「佚我以老」,老了給我一個退休安詳;「息我以死」,死了是讓我休息。所以「故善吾生者,乃善吾死也」,真懂得生命的人,才能夠真懂得死亡,生既不足以喜,死也不足以怕,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階段。

但是呢!所有的哲學,以及宗教哲學,都只講到這裡為止,死了以後還有沒有呢?那麼這又歸到佛學裡頭去了。答案是還有。道家沒有講得那麼明顯,承認還有,還再來的,就是輪迴。輪迴就是重新迴轉來,又是生老病死,所以這個生命永遠是連綿不斷的,這是生命的現象。這個現象的後面有個東西,有個無比的功能,那就是宗教哲學所定的第一因。第一因另有各種名稱,叫它是道也好,叫它是什麼也好,莊子接著另有一個形容。

——南懷瑾先生《莊子諵譁》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