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26

《法性基礎》之二十二 —— 2013年1月25日《心經》網路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今天課程的第一部分由學員來分享。 第一位學員東北組學員齊雪分享: (齊雪:首先感恩網院!感恩法師給我這個分享的機會。自參加網院的學習以來是第一次在這麼多的師兄面前參與分享。我學習佛法時間不是很長,對於《心經》的見解也大多是從各位大德的資料中看到的。在此就借花獻佛,以此來供養法師和大家。 觀自在菩薩又叫「舍利子」道:這個許多的「法」,都是「空」的「相」,既然都是「空」的,還有什麼能夠「生」出來,還有什麼能夠「滅」呢?所以說:「不生不滅」。既然沒有「生」、沒有「滅」,都是「空」的,那麼還有什麼叫做「垢穢」?有什麼叫做「潔淨」?有什麼可以「增加」?有什麼可以「減少」呢?所以說:「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下面就談談我對「不垢不淨」的理解。 2006年在各大頻道熱播的大型情境喜劇《武林外傳》,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不知道裡面引用的一首偈子大家是否還記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當時也不知道是六祖大師慧能寫的,至於前兩句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懂。只覺得後兩句挺有意思的,本來就啥也沒有,還去哪招惹塵埃啊!後來在網上查了資料才知道,神秀大師還有一首類似的偈子: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大師的見地和慧能大師的自然沒法比,但我覺得「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挺適合末法時代的我們。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真心本性早已讓物慾、名利這些東西所蒙蔽,如不能反省、拂拭又怎能擺脫五蘊的蒙蔽?又怎能明心見性?其實我們人的「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正是因為被五蘊迷惑了才變成垢穢的。能夠把五蘊看空了,本性就自然發現出來了;本性發現出來了也就清淨了,沒有什麼垢穢了。既然沒有什麼垢,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淨,所以說「不垢不淨」。 如果時間夠還想說點自己的感受,有的書上寫道:心思迷惑不清淨叫做垢。淨是相對於垢說的,有了垢才有淨。有一件事我挺不解的,為什麼有些去寺院的義工和發心出家的居士,寺院都會安排他們先去清掃廁所,還美其名曰是集資糧,而且幹得的人倒是蠻歡喜的。寺院本是清靜之地,怎能讓人去打掃最髒的廁所呢?後來看了賢書法師的部落格才略微的了解一點,廁所之所以埋汰,罪魁禍首還不是我們自己?這些最骯髒的東西不正是從我們自己的體內排出來的嗎?要是沒有我們何來的廁所埋汰啊!要覺得廁所埋汰,還不如說我們自己是最埋汰的。所謂的埋汰還不是我們的心在作怪,如果我們的心是清淨的、沒有塵垢的,又何來的乾淨埋汰呢?)(學員齊雪分享完畢) 法師:剛才齊雪分享的思路比較明確,中間引用了神秀大師、慧能大師的偈語。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修學佛法的側重點,包括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進行了分享。關於她的分享有問題嗎?暫時沒有啊。那麼我們繼續第二位同學分享,分享完以後如果有什麼問題大家還可以集中討論。第二位分享是傅同學(以下簡稱傅)。。 (傅:《心經》第一句我就遇到問題:「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法師:稍微調整一下,把麥克靠自己近一點。網上可以聽到嗎? (傅:「舍利子,是諸法空相」,這一句話就是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我在考慮就是把那個「是」給省略了。) 法師:把什麼省略了? (傅:一般的文本中把「是」省略了。) 法師:喔,是!「舍利子,諸法空相」,把「是」給省略了。 (傅:我自己覺得這裡的「舍利子」應該是一詞兩義的,他既是「舍利弗」人的這個稱謂(法師:嗯),第二個是作為一個金剛不化修行圓滿的舍利子。 這個「是」在西方就像be動詞不可省略的,因為be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我看很多翻譯都把是放在後面,諸法是空相的。但是我感覺這種翻譯有問題,語法中有賓語前置,譬如:「波羅蜜」波羅是彼岸的意思,蜜是到意思,「波羅密「即是「到彼岸」的意思。這裡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如果翻譯成諸法是空相的,這就成了系動詞前置,語法結構中沒有系動詞前置一說。所以我認為這裡舍利子應該是一詞兩義。它既是指舍利弗這個人的稱謂,又是指修行圓滿的舍利子,達到這個境界既是一種精神的又是一種物質的;既是色又是空,是色和空的一種結合體。我是這樣理解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之後而呈現出來的一種物質和精神的結合體。 法師: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傅:修行到諸法空相境界之後而得到的一個結果。我是這樣看的。) 法師:那這裡的是就成系動詞了,如果是系動詞的話,那麼主語是誰? (傅:就是舍利子。) 法師:就是舍利子,所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傅:《心經》講的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緣起,一個是性空。緣起就是講色相;性空,就是講空性,本質的東西,這裡「諸法空相」就已經不僅是五蘊,因為它是一切法,前面說「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時諸法應該包括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因緣和合而成都是一種假相,其本質是性空。 下面的幾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從三個層次來說明這個問題。弘一法師的解釋,「不生不滅」是從體上來說的,「不垢不淨」是從相上來說的,「不增不減」是從用。有的法師說「不生不滅」是從體上,「不垢不淨」是從質上,「不增不減」是從量上。這裡主要參考弘一法師解釋。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三個「不」主要還是在「不生不滅」。淨空法師解釋說反應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不生不滅」是說我們凡夫的境界,凡夫看到的境界是有生有滅的,世尊就解釋說事物本性是不生不滅的,這一層是對凡夫俗子說的。「不垢不淨」就是四諦——苦集滅道。苦集是入世之污染為垢,滅道是離世之清淨為淨。不垢不淨此為二乘境界。 到了第三個層次「不增不減」,是一種不夠究竟圓滿的菩薩的境界。「不增不減」是隨著修道的道力的逐漸增加,便有個執著,認為道力的逐漸增加,煩惱逐漸的減少,淨空法師認為這是佛給修行不夠究竟圓滿的菩薩講的。 如果從幾個階段來講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此岸就是我們凡夫,到入流和中流階段就相當於從二乘的角度說的。還有一個就是見到彼岸而沒有上岸的,就是不夠究竟圓滿的菩薩境界,最後到達彼岸就是佛的境界了。如果從弘一法師的三個「體、相、用」來分,我認為第一個境界應該是修行不夠圓滿的菩薩的境界。這三個中「不生不滅」是一個大的概念,就說修行以後達到一定境界以後,可以達剎那間瞬間永恆的這樣一個境界,就是比四禪八定的定境界還要往上的一個境界。 「不生不滅」,佛說事物的空性,它本身是圓滿自如的,它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是一個大的概念。我認為這是佛對修行還不夠究竟圓滿的菩薩說的。 「不垢不淨」則是二乘的境界,這就像剛才那個師兄說的,神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還有點染垢這樣的一個層次境界。 「不增不減」第三個層次應是最低的凡夫境界,就是說我們剛剛開始學佛的時候,隨著學習的增長、知識的增長、道力的增長,我們的煩惱逐漸減少,這裡我把它顛倒過來,提出我個人的見解。 如果是用到王國維的幾個境界,我認為那恰恰說的是看山的境界。第一個境界就是凡夫俗子初始最低的一個境界,應該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境界;第二個境界應該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第三個境界是「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一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說已經看到彼岸了,但還沒有登上彼岸這個境界,我認為是這樣一個過程。 佛家的空性,在這我講個故事,北大宗白華老先生,他是美學家,研究生給他的論文,他一般把它們鎖在抽屜里。讓學生放空這篇論文,先去美術館看美展,去參加有關藝術的一些活動,過一兩個月以後再拿出來讓學生自己來改。這就像是一個很經典的禪宗故事:一個來學禪的,禪師給他倒水,已經溢出來了還要往裡倒,因為你本身的杯子是滿滿的一杯水,你不空怎麼能夠接納新的東西呢? 宗白華先生也是讓學生先有一個空杯的心態,經過一些學習積累和實踐活動,他自身就體悟出來了,自己就能改了。我認為這就是說只有「空」才能接納萬物。佛家講萬法皆空是一個最高的境界,是一個」空「的境界,這個空不是偏空、斷滅空和離有之空,而是即有即空,離空有兩邊之空,我們學佛就是要體會這個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空性。佛學深奧無比、博大精深,我們學佛亦應探尋究竟精修不止。 最後借用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這位美學家的這段話也是充滿美的:「悠悠的過去是個漆黑般的世界,我們之所以認識這個世界,全賴於藝術家和思想家播下的點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惜這些星光,努力散播些星光,去照耀那與過去一般漆黑的未來吧!)(眾鼓掌)(學員分享完畢) 法師:我們在這要不要問一個問題,到底誰的理解是對的?誰的可以做為一個標準?這個問題我們要不要問?不用吧?不用(法師笑)。這一問,排他性就出來了,異啊就是各種觀點、各種看法彼此之間的相互兼容性就沒有了。 我們現在學習佛法,可能總會有種期待,這種期待性的思維通常是從上學時延續下來的。現在老師講課,一般情況下講的基本上都是比較成熟的看法。首先教材是比較成熟的理論,老師更多的是把這些現成的理論告訴我們,而且考試時一般都有標準答案。所以經過十幾、二十幾年的教育模式,我們都有一個心理慣式——就是要有一個標準!任何一句話的理解,如果沒有一個大家都信服的、權威的做最後的蓋棺定論的話,我們心裡是沒有底,這句話到底理解為什麼?這種心理模式是有的。 剛才聽宗白華老先生對學生教育方法的時候,我覺得這裡是很有啟發的,作業不是老師改、老師評分。儘管現在我還是給大家評分,但這是無奈之舉。這是一個啟發,第二次的作業已經開始寫了,過一個月,或者說把第三句學完以後,再回過頭來自己給自己評分,重新看自己心得,自己可以給自己打多少分,這倒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這裡其實體現到我們的生命,剛剛講的一種空的精神,我覺得說的更多的是一種自新的意識。這個自新的意識就是每天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新的東西進來,同樣一件事情,同樣是這四個字:受、識、化、育,以前跟大家分享過。前面兩個一點點感受已經跟大家分享了,後面兩個當時沒有感受。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再去看「受、識、化、育」時,那感覺就變得非常鮮活了。同樣一個對象、同樣一個內容,過一段時間對我們自己來講的話,有沒有新的感受和體會,這個可以標定我們自己這段時間有沒有成長。如果說出來的話、感悟還是原來的話,說明這段時間基本等於白白的浪費掉了。 就相當於說我們在單位里工作,結果上班了一個月,沒發工資,你冤不冤啊?我們工作了但是沒發工資,為什麼呢?沒有創造出價值。其實生活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每天沒有新的感悟、新的元素加進來,這一天基本上就等於白過了。這部分我本來還是想對每一位同學的分享做一個點評,後來聽了這句話,也覺得說沒有必要了。 那麼接著看第三位同學,兩廣組學員莫囈瀅給大家分享他們的體會。兩廣組的同學到現在為止幾乎每次都有他們分享。他們分享的特點也是很明顯,就是共修的方式,共修之後做一個總結、精簡,把要點給提煉出來了。我們來聽聽他們討論現場的內容。 (學員莫囈瀅:尊敬的法師,網院的全體師兄!大家晚上好! 我是兩廣組的莫囈瀅,代表兩廣組分享第三次心經的預習。我們組是集體預習的,可能在預習過程中有許多問題理解不到,或是因為我們的認識有偏差,敬請法師和各位同學賜教,以下開始分享。 組長: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一句話因為是境界上的事,我們真的很難理解,法師說可以充分發揮我們想像。大家不要有顧慮,說錯也不要緊,我們本著以探討的心態來預習。下面就從「有」生滅、垢淨、增減的方面的去探討「不」生滅、垢淨、增減吧。 一、對諸法實相 1、我們來描述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吧? 學員:還真不知怎麼描述,都是假相嗎?我們的世界有、陽光、有你、有我、有花草、有河流、有城市、商店……還有佛法。 組長:這個就是從有說,剛才有同學說是假相,你來分析你為何看到的假相呢? 學員:我看到的是表相,沒有佛力智慧,看不到本相。這個表相一直是無常,我一直在迷惑是不是相對共存嗎?實相可以通過空來顯,或依有來顯。是不是我們看到的世界也是這樣呢? 組長:你自己是通過什麼來顯的呢? 學員:人本身的實體。 2、描述我們自己的身心? 組長:我們是由五蘊,就是色法、心法構成的,對吧? 學員:相對於心而言我們的身體好像包裹著它,可是一切支配身體都是心在動。 組長:你說的這個心是什麼心,這必須得清楚。凡夫用的是什麼心?聖人用的又是什麼心? 學員:聖人不用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用的是分別心,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易受感染的心。聖人用的是不受感染的心。 組長:哈,我只知道凡夫用的妄心,也許聖人用的清靜心吧。 學員:明知自己用的是妄心,如何能止住這個妄心,讓它別動?大喊一聲:不許動!喊的時候,另一個妄心又來了,唉。 組長:只要還是凡夫的時候,我們用的都是妄心,因為我們還沒有證悟到真正的空性,所以很多想法都是停在二元對立的狀態。 學員:證悟後就不是凡夫了。 組長:證悟後就成聖者了。 3、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在大腦神經領域上對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一次在對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測量看其是左腦大還是右腦大,在未開棺之前科學界猜測他一定是左腦大過右腦,但事實是右腦大過左腦。(左腦掌管邏輯思維,右腦掌管直覺思維) 問題:以上科學家的猜測說明什麼?剛才我們一直在說心,現在我們來說腦。 學員:科學家認為聰明的人左腦會相對發達。聰明是用直覺思維去思考的嗎? 組長:你們發現沒有,左腦特別發達的人,特別固執,他有一個打破不了的定勢,這個定勢就是執著。 學員:那這樣說,像佛、聖人這樣的人是右腦發達了。 組長:聖人不是用腦,是用心,而且用心的時候還如如不動呢。右腦發達的人,認識事物比較跳躍,沒有那麼多的定勢。所以愛因斯坦能夠有那麼多的發明,就是因為打破了這種佛教說的「知識障」。正如一行禪師說的:「知識障」就是指我們的頭腦容易被定格,就如現在我們容易被眼前的事物定格一樣,看不到事物的實相。 學員:好像女性直覺好些,男性邏輯好些? 組長:女性應該是情識比較發達吧。那天我上街,有人跟我說,這個女人做事情很賣力,我問為何?那人說,因為她大腦缺少根神經,所以只知道一天到晚的發傳單,根本不會去想休息偷懶,她總活在第一念中,沒有分別心,內心單純。因為我們大腦用得太多了,諸存了很多錯誤的信息,所以我執就很重,這個值得我們思考。所以為什麼體會不到實相。 學員:看來她目標單純了許多,不會左顧右盼了。 組長:古代的高人不用腦,多用心。用心就不會對立了,心是圓融的,是看見什麼就是什麼,大腦是看見什麼就起分別,就產生二元對立。當代人的腦子是發揮到了極至了,心萎縮了。 二、對不生不滅 1、楚漢傳奇第52集中,姜若想行刺項羽,被虞姬救下。她問虞姬你明知道我來殺項羽為何要救我,虞姬說我不想讓更多的人死去,以前我也是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的人,你認為報仇真的那麼重嗎?報了仇你就能心安嗎? 問:對於仇恨兩個字我們怎麼看?這是不是強烈的生死觀? 學員:是。仇恨不是生死觀吧。 組長:這是極端的例子。大家想想生死從那裡來? 學員:無明。 組長:是的,這些貪、嗔、痴一直在我們心裡,就構成了我們的生命題材。 2、虞姬放姜若走,後她又轉回項羽帳下想刺殺他,項羽把劍給她說,你現在就報殺父之仇吧。她把劍剌向項羽,只是刺破了它的衣服,她說:我要做的事已經做完了,我只需要在你戰袍上刺一劍,項羽放了她,轉身對虞姬說:像這種把尊嚴視若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是無法征服的。 問:你對尊嚴是怎麼看的,尊嚴是否也是強烈的生死觀? 學員:尊嚴我覺得是價值觀,怎麼樣活著就有尊嚴,怎麼樣就沒有尊嚴?個人認為,業力所為,自我看得太重。 組長:可能你會有疑問,假如沒有尊嚴我們怎麼活? 學員:不過問題不是這個,我覺得尊嚴應該是個人認識的,有人認為清潔工沒有尊嚴,但清潔工他會認為他活得很有尊嚴,他是用自己的勞動來養活自己的。 組長:所以我們的人生有生滅,因為我們放不下那些所謂的尊嚴,那都是假的名言概念而已,但在現實緣起中,我們又不能壞這些假名,這就需要智慧了。 學員:好,我知道要有尊嚴的活著,但是尊嚴會不會造成我們強烈的執著呢?哈哈!他們可能不懂輪迴,太過執著於這一世。 組長:姜若的活著就是為了尊嚴。 學員:有沒有尊嚴也是人分別出來的吧,末學粗淺理解為「我執」,有漏故有生死。 組長:我們學佛要除掉我們分別心,其實就是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有對錯之中,很多事物都是在二元對立,互相排斥,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存的信息都是錯誤的信息。今天我們開始向我們自己挑戰了。所以學習《心經》很重要,開般若智慧。 學員:是啊,離執去著便能正觀生死,懂得緣起無我。佛的莊嚴和至尊無可限量,聖者大都以無為法而為莊嚴,我們處在凡夫位,我想我們行持善法總比行持惡法活得更尊嚴些。 組長:你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你的生命一層層提升的時候,這些就不是難解的問題了。只是因為現在,我們的心是粗糙的,許多東西都處在對立中,當佛菩薩到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沒有尊嚴這個詞了。就如儒家的:廣大、包容、退讓、寬恕、謙虛,也許就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了。 學員:境界高了,撥開雲霧見月明,願我等菩提明月早日現前啊! 組長:想不通不要緊,因為這本身就是菩薩的境界。 學員:理論上明白了,境界現前的時候理論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組長:只是我們在學習中,知道強烈的執著就是對立,不是我們要追求的就行了。因為沒有證悟到,理論明白只能說是半明白,如果真正的明白,就會在現實生活中用得上的。法師說這是生命的無限生機,生命的無限生機就此展開了。 學員:生機還不是有生? 組長:那不是生,是妙有。 學員:也可以認為是幻有嗎? 組長:菩薩的起用的時候,一切變成了妙用了。幻有是對我們現在太執著的凡夫來說的,對於菩薩境界的人來說,一切都是假有不二。 三、對不垢不淨 1、描述你最喜歡的人是怎樣的人?你最不喜歡的人又是怎麼樣的人? 2、以此來體會不垢不淨,了解「無我」意義? 學員:弘一法師那樣的人我最喜歡,嗯!我也喜歡!最不喜歡的是我自己,為什麼呢?一身毛病,怎麼也改不了。 組長:我以前特別喜歡梵谷、畢卡索、還有電影《羅馬假日》的女主角。梵谷就不說,畢卡索是個很有才華的藝術家,那時女同學很多人都不喜歡他,就是因為他性格太古怪,並且有很多情人。 學員:《羅馬假日》最後那場記者招待會,簡直是電影史的經典之作!不錯,整個電影都是一部經典之作。 組長:羅馬假日我可能反覆看過十多遍,我總覺得是幾百年才出這樣一個女演員,那時都覺得她就是女神,太棒了。 學員:我想是因為站在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情吧。 組長:梵谷的畫簡直讓我痴迷,畢卡索的創造能力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現在看著都還會激動的。 學員:好喜歡這些畫家的感覺。 組長:你說在這樣的情境下,你能克制自己的貪愛嗎? 學員:畢卡索和梵谷都是著名畫家,師兄也是美術老師,因為有共同的地方。喜歡是因為找到了共性,不喜歡是因為排除了喜歡,遣余。由此我們就是有垢有淨了。這些藝術大師的佛性是用畫筆表達的,所以喜歡繪畫還不一定就是有垢有淨,沒有大悲心,畢卡索對戰爭的鞭撻就不會到那個水準。 組長:說我自己是有垢有淨的。 學員:我想畫畫本身沒有對錯,可能是我們執取的緣故吧 組長:站在緣起的角度一切都沒錯,畫畫本身是沒有對錯,但是人就是這樣,慢慢的不知不覺的就貪了,這些還是粗糙的色法,有些是非常的微細色法我們根本無法察覺,如果不學佛法,永遠也認識不到自己是如何的執著。 學員:師兄說自己有垢有淨,何出此言? 組長:因為有喜歡和不喜歡啊,還是對立的,如果是不垢不淨,就超越了這一切了。 學員:妙有之妙,就是分別中見不二。如果破除,可不可以說我們又是沒有相對的垢淨。 組長:所以學習佛法後,我就感覺其實還是可以喜歡畫畫,只是不要以染著執著的心去畫,比如一心想成名,一心想讓人讚嘆,一直想讓人覺得你有才華,這些就是染著。如果畫就畫了,就如大自然,春天來了就下雨,秋天來了就落葉一樣自然,這樣就超越了。有時候覺得說是這樣說,做起來可不是這樣喔!就是因為沒有悟到實相,體會不到「無我」的狀態,心裡一直有生有滅,有垢有淨。 學員:感恩師兄,我剛想問:我們對人事物就不會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區別了,依然有,沒有就是枯木依寒岩,三冬無暖氣。 組長:依然有,就如剛剛學佛,看到那山還是那山;等學了一陣,看到那山不是那山;等學久一些的時候,看到那山還是那山。但是那山又不是最開始那山了。 學員:超越感受(苦樂憂喜),修平等舍不容易啊。 組長:特別難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去感受去做。 學員:關鍵就在「破執」二字,只要不執著,喜歡就喜歡,不喜歡放下就行。 組長:有一天我去廣場,看到人山人海,一下子感受人多心煩躁,這就是垢淨在起作用。所以我們如果能做到現前一念,日子就很好過了。 學員:我常常是過後轉念。 四、對不增不減 1、一天你遇到一個最要好的同學,一下子有說不完的話,內心高興異常,甚至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裡還覺得剛才沒有盡興,還是有很多話沒說。有一天又遇到一個你特別不想和他說話的人,你的心一下子萎縮了,心裡悶堵。 問:高興時你的心量增加了沒有?不高興時你的心量減少了沒有? 學員:是的,遇到過,現在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下次可能還是改不了。增減是從數量上說的。也是是相對的吧。不僅僅是數量,還包括程度。 組長:所謂的增加減少還真是妄心所在。 學員:不論高不高興,心量都無有增減,只是我們想不想說話而已,就像我們就是一個杯子一樣,我們的容量是一樣的,只是此時與彼時我們想不想住里裝東西,增減是沒有固定性,相對整體卻沒有什麼影響吧。好比現在人有增加,但有些動物都快滅絕了,從大的世界看生命還是無增無減的。 組長:其實佛法講這些都是比喻,站在凡夫位是很難體會那個境界的。我們為什麼心有波動,就是因為我們會為增加的工資而高興,又因為工資減少而煩惱,甚至看天氣預報,一看溫度又下降了,這麼冷還降,又起心動念了。 學員:然後告訴自己,別煩了,沒用的,因上沒努力,果上就別計較了,海面的波濤,任隨它起,八風吹不動,是說波濤下面的海水吧?所以能不能起心動念隨他去,轉念回到佛法上來就可以了? 組長:在有增有減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如果哪天能不在有增減的概念中,我們就的心就超越了世俗的羈絆了。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去觀照自己的心。 學員:有增有減,有感覺,只是心裡不煩,知道一切原本如此,可以麼? 組長:應該修到了菩薩境界,就可以八風吹不動了吧!所以《心經》也是次第的修行。 學員:忽然想到:師父說過——心裡想著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想您,心量有多大,生命格局就有多大!感恩師父! 組長:那我們就練習裝人的能力吧,讓它一點點成長,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每天記得堅持念六字大明念咒吧。 我們組的分享就到這,敬請法師和各位師兄指正。 下面敬請請法師給我們組解答一個問題:關於尊嚴(放下尊嚴這個比較難理解),是不是我們修習佛法過程中修到沒有尊嚴的時候就成菩薩了?尊嚴對我們不起作用時是不是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了?感恩法師!)(兩廣組學員發言完畢)(眾鼓掌) 法師:嗯,好!剛才兩廣組的同學把他們共修的內容給大家作了一個總結,然後對內容作了一個分享。這個分享大家聽到以後應該很有特點,基本上是把對《心經》這句話的理解和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場景結合起來了。 無論是他們舉的這個電視劇的例子,還是自己專業的例子,還是生活中的場景,無論這個內涵和這句話吻合到底有多少,這個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這種學習和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結合以後,它容易讓我們自己的生活,或者生命的狀態有所更新。 大家知道,如果說不是這樣結合的話,無論我們增加多少知識,增加多少對於別人的認知,對於我們自己的更新是沒有效果的,所以知識可以累積,但是我們自新的能力它沒有提升。 所以大家剛才聽過以後啊,有一些關鍵的地方,或者說提出一些例子,應該說是印象比較深。尤其是提到愛因斯坦他左腦和右腦的問題,關於腦和心的問題,以前還真沒有這樣去思考過,我想這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就是用心去認識事物和我們用腦去認識事物中間的差異;其次用左腦認識和用右腦認識之間的差異。這是值得我們去探討、去探討。 至於最後給我留的一個問題,這個結論我是第一次聽說。至於說佛菩薩可以不要尊嚴,這個觀念是第一次聽說,所以我的心裡需要一個緩衝。因為沒有尊嚴的生命我目前還沒有想像出來會是怎樣的一種生命。 當聽到對尊嚴的探討時,我想起孟子的幾句話,他對於大丈夫的理解,三句話,叫做: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是不是尊嚴啊?哎,這是大丈夫的尊嚴。這是不是執著?我們很難講這是執著,對不對? 如果我們沒有學習佛法,我們一般認為的執著是一個褒義詞。這個人很執著,就是他很有一種執著的精神,這裡面也有一種執著,但這種執著很難把他跟我執聯繫在一起。我目前的一個體會,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變化,目前的體會是講:通過學習文化、通過學習佛法,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尊嚴隨著生命的淨化越來越開顯出來,而佛陀是尊嚴最圓滿的狀態,不是放棄尊嚴而是圓滿尊嚴。 雖然沒有看過剛才舉例的影片,但是明白大概意思,最後那一句話項羽講的,他說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還寶貴的人是不可被征服的,大概是這個意思。當一個人把尊嚴提到這種高度,什麼高度呢?看到比生死還要高的時候,這個尊嚴本身,就是我執淨化到非常純淨的程度了——威武不能屈。威武屈什麼?那是要拿命的,如果我們到最後命都可以不要,你再追求一種東西的話,如果我們要說這是一種我執的狀態,是很難理解的。想想看,有什麼我執比執著我們生命更深的呢?沒有了。 所以菩薩道最後在行六度的時候,第一個度是布施,布施度的時候還是會提這件事情,儘管我們現在聽了以後覺得很害怕很嚇人,但是我們還是會提。他內心對於有些東西的追求,已經超越了我們平常認為最寶貴的東西,他已經超越了。 其實這個不但是菩薩,過去聽這麼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生命和對於愛情的追求,都沒辦法和對自由的追求相比擬。這種生命的自由,集中體現就是生命的尊嚴。這種自由如果用佛法去解讀的話,那就是我執最後被解構到最極致的狀態,就是自由。 目前只能給大家做這麼一個回應,可能在座的同學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就這個問題我們先不在這兒探討。後面還有一點時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對這句話的認知和理解。 (法師板書)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句話是整個《心經》的一個核心之處。之所以是核心,是因為這句話對空的詮釋。我們一直在講空、空、空嘛,什麼叫「空」呢?這裡是一個非常清晰嚴格的定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對「空」的理解,至少從定義上來講已經非常明確了,但是對於內涵是什麼,我們需要去挖掘。 現在我們可以大概來理解一下這句話。大體上在談到這個「空」的時候,還是需要簡單地把《心經》的背景談一下。《心經》是《大般若經》的一個精華,這個《大般若經》是佛給這些弟子講的,在整個佛的教學歷程裡邊,《大般若經》的講法時間段,大概應該在《阿含經》之後。 歷史上對佛講法的歷史記載,現在是很難找到非常清晰的、統一的日誌。後來的祖師大德在總結提煉的時候,認為佛陀一生講了很多法,對於佛陀講法的次序、講法的對象,在這方面都有不同的認識。一般我們採取現在比較多的說法,就是天台宗的五時判教。所謂五時判教就是把佛一生講法,講了那麼多經典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這五個階段大體上來講的話,第一個階段就是佛一開始證悟的時候,講的第一部經是什麼呢?《華嚴經》。《華嚴經》就是把整個佛在果地上的功德完全展現出來了。給誰講的呢?給那些將要成熟佛果的大菩薩講的,所以像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我們說華嚴三聖主要是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給這些菩薩在對話的時候,把佛在果地上的功德完全展現出來了。 當然這些經典我們知道在南傳佛教裡面是不可能流傳下來的。如果我們去問為什麼的時候,可能後人就會講了,即便這弟子他再怎麼受也是如聾如啞。佛確實在講這個,但是這個聲音,這個大音希聲,對這些弟子來講的話,這個聲音頻率能量太高了,耳朵根本就過濾過去了,沒辦法在他們心中留下任何的印象。但是對這些菩薩來講的話正是他所需要。 之後佛就開始調整他的教學。他發現說這個教學端的太高了,大部分的同學都睡著了(眾笑),他認為這個教學內容不行呀,需要調整了。儘管有些同學聽的很高興,這個很高興的同學已經到這個境界了。但是為了照顧大多數同學,他開始降低教學標準(法師笑),就開始講《阿含經》。這個《阿含經》一講的話就非常現實了,大部分同學一聲馬上來精神了,說這個好。當這個好的時候,這個《阿含經》就這麼講下去了。一講多少年呢?阿含時大概十幾年吧。 華嚴時、阿含時之後,就開始有一個階段叫方廣時,方廣時這個地方會有一個轉折。在阿含時主要的講法對象是出家的比丘,因為佛一出世首先想到的是要度化那曾經陪他辛辛苦苦,苦行六年五位比丘,要報這五個比丘的恩。所以證悟以後首先要到這個鹿野苑去找這五位苦行比丘,然後給他們傳法,先幫助他們解脫。 五位比丘解脫之後,佛僧團所攝的出家弟子越來越多,講《阿含經》的時候基本是針對這些出家的比丘。但到一定程度以後,基本上內涵講的差不多了,四諦法、十二緣起該證果的基本上也證的差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僧團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影響力大了,所以很多在家的弟子開始了解佛的人生,了解佛法的威力,這個時候對佛法產生興趣,越來越多的在家弟子開始學佛。 在這時候我估計佛還保持一種慣勢,什麼慣勢呢?就是講四諦,講苦,其實世間就是苦呀。結果發現這些在家弟子聽的睡著了,因為不相應啊。這個時候佛退下來以後開始閉門思過(法師笑),為什麼我這個講法原來講的還挺好,為什麼新來這些人會聽的不相應呢,什麼原因呢?想來想去覺得哎不對路,開始調整了。現在我給大家講的都是戲說我們釋迦牟尼佛(眾笑),你要說歷史上有沒有嚴格的考據,你去找吧,估計在網上一查就是我們的錄音整理(眾笑)。 然後他也想說這個學生對象發生變化以後,發現需要一個調整,開始意識到說光講這個已經不行了,所以這個方廣時那個階段出現了。比如說像給勝鬘夫人講的《勝鬘經》,類似這個講法的對象已經不局限於這些出家的比丘,而是那些在家的根性比較好的菩薩。所謂在家菩薩就是他的心胸格局是比較大的,所以給他們講的時候已經開始進入大乘佛法。所謂大乘空性的內涵在這裡面已經開始開顯了,比如說類似像《維摩詰經》已經開始把在家菩薩的位置提升了。 那么正講菩薩道、大乘空性內涵是什麼時候呢?就是第四個階段,就是般若時。這個般若時就把佛所內證的境界整個給講出來了。而《華嚴經》呢,它不單單是內證的境界,還包括了外顯的境界,所以華嚴世界講的是依正二報圓滿的時候,不單單是內證,而且有外顯的。 可是我們去看《般若經》的時候,它完全是內證的境界,就是我們內在人生的境界到底到什麼程度了,去看《般若經》。所以我們如果真要去了解佛法的內涵到底是什麼的時候,不去讀《般若經》、不去學《般若經》的話簡直沒辦法談。當然如果不學《阿含經》的話,我們也是沒辦法談的。 單單有《阿含經》還不夠,進入大乘空性的時候就是《般若經》。因為這部分內涵太廣大了,所以佛一講講了多少卷?在靈鷲峰講了應該是二十二年的時間,當然後來玄奘大師在去翻譯的時候翻譯了六百卷,這六百卷的內涵那真是博大精深啊,所謂博大精深就在這裡面體現出來的。 佛把究竟圓滿的境界通過《大般若經》展現出來以後,在家的菩薩和出家的弟子在內在的境界上達到融匯貫通之後,佛到第五個階段的時候開始對他一生的教學做了個總結。他這時候開始回顧了,說我剛剛成佛的時候講的是那樣的法,後來又講的這樣的法,再後來又講的這樣的法,我講那麼多法,它們之間一以貫之的內涵到底在什麼地方呢?這個時候開始講《法華經》、《涅槃經》,這就是叫「法華涅槃時」。 佛整個一生講經說法的順序,經過我們天台宗的祖師五時判教以後,就這麼提煉出來了。我們知道這裡面也可能有它傾向性,因為天台宗主要是以《法華經》作為根本的經典,就這樣判以後發現《法華經》是最後佛講的,那是要圓滿概括前面各個經的內涵。所以會認為說《法華經》是最圓滿的。當這樣立宗以後,宗派的傾向性就出來了。 但是這種傾向性不是我們今天所要取的,我們取的就是慢慢去了解佛在開顯這些佛法內涵的時候,那確實是有當機眾的,就是對什麼的人、要解決什麼的問題、講什麼法,這個是不能錯亂的。那麼這樣一種內涵的開顯完全是因為他成佛之後圓滿了證悟空性,從空性的境界裡邊自然而然生髮出來的。所以剛才給大家總結的說佛可能閉門啊、去反思啊,這樣的經歷或許沒有,他只要現場去調整,那個動態平衡滯後性是沒有的,這種調整幾乎是同步的。 當我們沒有這種動態平衡的概念、沒有這種靈活性的時候,你會發現當一個緣起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可能要調整三天,可能要調整三年,可能要調整三十年,噢——才明白當時我應該那樣做最好了,可是三十年已經過去了!還好,三十年過去了,我們還明白這件事情了,不枉過這三十年。 更多的時候是三十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明白,所以下輩子再來,繼續面對這類問題的時候,同樣處在那個困境裡面解脫不出來。這個沒辦法的,逃避不了。這個境界我們可以逃避一時,但是我們總在這個輪迴裡面,這些沒過的坎總是要過的,什麼時候內心釋然了,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們就往前跨了一步。 在沒有學習佛法之前,我內心裏面經常會有幾個黑暗的角落。這個黑暗的角落是不忍心再回顧,因為它給自己內心帶來的傷痛太痛苦了。就是在上學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在學習之餘,還要承擔社會的工作,類似這樣的事情你處理不好的時候,跟同學關係處理不好的時候,尤其是在我們當過什麼班幹部、學生會的工作,因為學生的時候處理平衡這種關係的能力是非常差的,經常會走向極端。走極端的時候經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傷害,這些傷害是不忍心再去看的。 我在這兒再給大家曝曝自己的醜,就是失去平衡的狀態到一個極端的時候。比如在當班長和學生會的幹部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和同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最初是很融洽的。就是那個時候是非常好的,給人的感覺非常美好的回憶。可是後來我就發現,當內心對有些東西的執取不斷潛移默化在累積,而自己不警覺的時候,不斷累積到幾年以後,痛苦已經非常深了。所以就會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從非常和諧、非常好的狀態進入另外一個低谷。 我就曾經記得這個低谷:一位老師,其實他說了一句話很平常,他不過是說了我一個缺點而已。可是我足足記恨這位老師,是記恨了多少年(法師笑)。那時候是高二,結果一直記恨。記恨到一直讀研究生,開始接觸佛法以後,我才知道問題在什麼地方。(法師笑)那時候我才釋然的去……回家的時候我才願意到學校裡面去看望這位老師,就是那個時候才開始釋然。 但是現在因為慢慢走過來了,尤其是學了佛法以後,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你會發現角度變化以後,現在回過頭來再去看的時候,恰恰是這些讓自己痛苦的經歷、過去不曾願意去回想的一些角落,對我們來講的話恰恰成了無價之寶。不知道生命中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加的寶貴,沒有了。因為沒有這樣的極端的事例出現,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到底在什麼地方,永遠不會知道。 所以今天在講的這個「中道」的時候,在講「空性」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離開這種經歷,離開我們人生的閱歷去談這個。而是要在我們生活中兩個極端的時候去找,極端的時候、出現問題的時候你去找,自己對「中道」的偏失在什麼地方。只要把那個偏失找到了,中道就找到了。離開這個偏失沒有中道,不然的話我們永遠找不到。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比我做得好,不會對一個老師記恨那麼長時間,數一數大概有七八年的樣子。不會有比我記恨時間再長的了吧?沒有了吧?嗯,沒有。說明大家將來提升的空間應該是比我小(眾笑)。所以我現在覺得還是挺自得的。 這個時間也快到了。那麼大體上我們現在知道,佛講經大體上有這樣一個心路歷程。談到這個《心經》的時候,因為它是《般若經》的一個提煉,所以我們就《般若經》的內涵再做一個稍微詳細的說明。 當時佛為什麼要講《般若經》呢?他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剛才雖然我們也說了一部分,但是這個經論的依據在什麼地方呢?這就是這們在學《中論》的時候,當時龍樹菩薩造了個《中論》,然後青目對這個論做了個解釋。在第一段裡邊他就把佛講的《大般若經》以及龍樹菩薩造《中論》的背景給我們做了一個介紹,這一點認知是非常清楚的。 在這兒給大家做一個分享,佛在世時講的這些法,主要的對象、主要的大背景是針對當時的印度的各派哲學。我們中性一點講,不講外道了,就各派哲學的看法,這時候佛講的內容主要是針對這一個。所以當時的這些不斷去禪修、不斷去苦行、不斷去解脫的這些人,聽到佛講法以後發現:啊,這個能幫助我解脫,能幫助我開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佛法。 佛當時講佛法主要是針對這些印度各個哲學流派的來講的。當時大家會對於這個萬法,世界萬物到底是怎麼出生的?這些世界上我們後來哲學家、思想家一直在思考的一些本源性的問題,印度當時也有思考。他們思考這個問題以後,發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比如我們萬物是從大自在天出生的;還有從微塵,就是那些極微出生的;還有從自然出生的;從和合出生的……有好多好多的觀點。 後來佛證悟以後發現,萬物的生因到底在什麼地方呢?他發現當時大家的看法是有失偏頗的,在這種情況下講了佛法。這樣介紹主要是針對首先是對那些聲聞弟子講的,這兒講的就是十二緣起,我們知道這兒的十二緣起應該包括了四諦法。同時他又為那些,這兒描述到:已經習行——習啊是實踐、習慣,行是行動——而且有大心的那些菩薩,講了什麼呢?講了大乘法。 這裡講的是大乘法裡面的因緣性,這個大乘法裡面的因緣性就是這裡的八不緣起。這八不緣起是什麼呢?就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這八不緣起,他認為這就是大乘的「空」,大乘的緣起法,這個大乘的緣起法就是空性的理論。 這是佛當時並行為這些聲聞弟子講的這個,為大乘菩薩講的這個,共同來針對當時印度環境裡面,他們對於萬法的執取,對於萬法生因的執取,萬法生滅現象的觀待,提出這樣的看法。 但是佛在滅度五百年之後出來一位菩薩,叫龍樹菩薩。龍樹菩薩他造一個《中論》。造《中論》後人會認為《中論》就是趨入《大般若經》的一個津梁、一個渠道。我們學習了《中論》再趣入《般若經》就比較容易了。儘管如此,但是我們知道龍樹菩薩在造這部論的時候,那個背景跟當時佛在世的時候差別太大了,迥然相異!迥然相異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後來佛法在印度,佛講了那麼多經典,後世弟子又不斷去拓展以後,在印度那個時候佛法成了印度文化的一個主流,因此佛法影響越來越大。影響越大之後,弟子會越來越多;弟子越來越多以後,因為每個人的執取不同,所以佛法分出了非常多的宗派。 非常多的宗派一旦分出來以後,這個時候矛盾不是外來的了,矛盾內化了。這時候內部有矛盾了。內部各宗各派之間的說法不一以後,他們會說你是正宗、我是正宗,或者說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這個樣子,他對這個看法是這樣子的,成了門派內部的爭論,小乘之間,乃至於後來大乘興起以後,大乘和小乘之間,產生了種種的爭論。 其實這個時候,龍樹菩薩他代表了大乘佛法興起的時候,所以他主要針對的背景就是當時部派佛教。很多所謂的——我們今天講的是小乘佛教,其實是根本乘佛教。那麼多部派,他們不斷起爭論的時候,發現逐漸逐漸我們對於佛法的認識、執取是越來越重。所謂的執取就是佛在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法乃至於十二因緣的時候,他們對於種種法相的執取,執為有。本來這些是幫助我們破除我們的執著,從外面的邪見進入佛道的,結果現在我們看似邪見破除了,我們開始執著於佛所講的法本身。其實當這個執取一旦產生的時候,我們已經成了邪見。 大家要知道喔,那就是我們穿著如來傳承的衣服,實際上講的內容背離了佛法的內涵。所以就是看似內道的外道。這個是非常難破的。非常難的! 所以後來龍樹菩薩會認為,大家對諸法的執取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把《般若經》裡面的大乘空性的思想,在這個時候再重新開發出來,重新顯發出來。他顯發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中論》在結構上已經非常明確了。 他在講什麼呢?他就講因果,沒有因沒有果,沒有我們的五蘊,沒有十二處,這兒講的都是沒有。佛不是講「有」嗎?沒有他怎麼講出來有這個五蘊呢?有這個十二處呢?這個時候龍樹菩薩講,諸法都是沒有的,你所認為的「有」都是一種執取,這個時候的觀點立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沒有來、沒有去,沒有生、沒有滅,沒有斷、沒有常,沒有一、沒有異。但是這兒八不,整體上看,跟這兒的「有」還是有區別,這兒講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全部都是否定。 我們世間人所認為的,乃至於後來這些弟子所執取的,我們認為什麼有,龍樹菩薩就告訴你,這是沒有的。認為什麼有,他就認為這是沒有的。大家知道,這種極端的一種看法,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很難拿這樣的觀點跟別人分享說這是佛法。但是我們要了解,正是因為這一劑猛藥,它是針對的那個非常深的病情來下的這個猛藥,不然的話這個藥不起效果。 所以那個時候,龍樹菩薩一出來,把整個佛法就因為偏失得已經非常厲害了,就中道在這兒的時候(法師指板書),這個極端已經到這兒的時候,他必須下一劑猛藥。什麼猛藥?在這兒去中和這個東西的時候,慢慢就回歸正道了。 今天再去看的時候,我們都會認為漢傳佛教八宗裡邊,其實你要追最初的祖師的時候,都會找到龍樹菩薩。那麼後來我們才認為說,龍樹菩薩他是中觀,然後無著菩薩是唯識,才是這樣去追蹤。實際上龍樹菩薩的開顯代表了就是佛法的正見,這個正見是什麼呢?就是空性無我的正見。而所體現的面貌是一個,這樣一個極端的狀態呈現出來的,但是他真正的問題那是非常明確的。 所以這樣兩個極端,我們之所以再去看《心經》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兩個極端是非常明顯的「色」、「空」(法師指板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都是兩個極端,這就是嚴重的執取和另外一個完全的沒有。這樣對立的時候,這一劑猛藥下去,這個病就開始回歸中道了。 但是我們今天在理解它的時候,沒辦法從這兩個極端里去理解它,必須要找到中間,我們能體會的,從現實生活中能體會的一些實際的身心狀態去體會它。所以前面給大家補充了,補充什麼呢?補充了「有」的概念。「有」之後是「業」,「有」之前就是那個「緣起」,那個緣起就是「幾」。「幾」之前再往前推的話,你就找到了「空性」。我們必須找到這樣一個橋樑,來去連線這兩個極端的狀態。 好,大體上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背景,讓大家明白「是諸法空相」,你會發現,這兒講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完全是否定,這種否定是非常強的一劑猛藥。這個猛藥針對什麼問題大家要明白,這個猛藥可不敢隨便去下,隨便下的話就會有問題。 我們這次預習有大概十一位同學在網上交了預習作業,其中有個同學舉了個例子,我沒有考證,但在這兒大概給大家說一下這個例子。他說:好像當時藏地的一位喇嘛、一個大德來到漢地,漢地有一個大師。背景應該是這位喇嘛講到了很多空性的內涵。這時候這個漢地的大師就問他說:既然是不垢不淨的,為什麼你吃飯不吃那個……那個什麼就不說了。既然他是不垢不淨的,為什麼你要去吃這個乾淨的,而不吃那個垢的呢?所以現實生活中如果你這樣想「不垢不淨」的時候,別人如果這樣問你,你怎麼去回答?大家知道像這種猛藥,我們沒辦法隨便開,必須回歸到一個正常的狀態裡面去體會它。 (學員:這是理的問題,理上是這樣的,但是事上不能這麼幹。) 法師:大家知道理上是這樣子,他的理針對的是具體的事。理和事不分的噢。之所以現在要跟大家介紹這個背景,就是要把這個極端的理,它所對應的那個事是什麼,這個要明白起來,我們才可以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事情不是那麼極端的話,你千萬不要用這種極端的理來去化解別人的病。你化不好,這一劑猛藥下去人就一命嗚呼了,大家要知道,善根就斷了。 他會覺得佛法離他真的太遙遠,不是我所需要的,那真的就沒有緣了。至於這句話,因為它是這樣一劑猛藥,所以我們下邊要去稀釋它。慢慢稀釋到我們能夠接受的程度,在現實生活中慢慢去體會它。 好!今天的學習就到這兒,我們一起回向:願此殊勝功德,回向法界有情,盡除一切罪障,共成無上菩提。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