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30

三、云何降伏其心 1. 靠三寶解決內心的問題 大家到寺廟裡,就是要去解決自己長期以來內心深處解決不了的問題,找尋內心深處痛苦的原因。我們要找到這個原因,要解決我們內心深處的煩惱及內心深處自己想不清楚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些問題、煩惱,自己不知道呢? 大家在世間學的都是世間法。世間法是根據世間的道理存在的。佛法既包括了世間法,也包括了出世間法。世間法用佛教的名詞來講叫「俗諦」,出世間法用佛教的名詞來講叫「真諦」。我們如何在俗諦的基礎上能夠證到真諦,能夠見到真諦?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我們大家擁有一個「人」的身體,這本身已經很難得了。身體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受到我們煩惱的驅動。如何來解決我們的煩惱,如何來解決我們自己身語意會造惡業的問題,就要依靠三寶,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大家都能夠學習到佛法,以及我們出家法師能夠出家,都是跟釋迦牟尼佛有關係的。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學佛法。佛法是釋迦牟尼佛通過多生多劫的修行,開悟以後講出來的。諸位到廟裡來,跟出家人一樣,要來學習佛法。學習佛法要皈依、要受戒。我們出家的法師要皈依、受戒,在家的居士們也要皈依、受戒。皈依是一樣的,都要皈依三寶,但是戒律不一樣,出家人的戒律更多、更嚴格,在家居士的戒律就比較簡單、比較寬鬆。如果沒有皈依,沒有受戒,我們就學不到佛法,我們就學不好佛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和界限。 我們皈依 ——皈投三寶以後,就要根據三寶的要求、根據佛法來指導我們自己的生活,指導我們自己的工作。我們的起心動念要同佛法相結合,根據佛法來思考問題,根據佛法來認識問題,根據佛法來說話,根據佛法來走路,根據佛法來做事。也就是,我們說話的時候就要想一想,按佛法的要求怎麼樣說才對;我們做事的時候也要認識到,做這件事情會不會違背佛法;我們走路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在路上有沒有踩到螞蟻,有沒有踩到昆蟲,有沒有踩到一些小動物;我們去的地方是不是適合我們去,去的地方是不是對自己的身心有利……這些我們都要去考慮。 2.受戒功德不可思議 如果我們受了八關齋戒,受了五戒,甚至受了居士的菩薩戒,這種功德、意義、福報非常大。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受戒以後,這個善法是在一切眾生的份上得到的,是在三寶的份上得到的。同樣做一件好事,世間善法跟佛法裡邊的善法是不一樣的。世間善法,一件事情的意義只有一件事情本身的意義,而佛法的善法,它的意義就大大不同了,它的代表性非常廣泛。 舉一個例子來講,比如你會畫畫,畫了一幅畫以後去送給一個普通人。他本身可能不知道你這幅畫有什麼價值,收了以後,弄不好就扔到垃圾桶裡面了。如果你這樣的一幅畫送給國家主席,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同樣一個行為,它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它的代表性就不一樣了。國家主席代表整個國家的人,比如我們中國的國家主席,他代表了十幾億人,你送給他,就有那麼大的功德了。 在三寶地更是如此,你做一件事情,一個行為,都是從我們自己內心最深處發出來的,是自己要去做的,自己為了要累積福德、智慧資糧而來做的。這跟世間做事情是不一樣的。 世間上做事情,比如說你有一個職業,你從事這個職業的目的是為了你的生活,讓你和你的家人生活過得好一點。你職業幹得好一點,職位高一點,或許能做出一番事業。你做了一番事業,僅僅是要來激發你自己聰明才智的潛能,把內在的潛能發揮出來而已。你這種潛能發揮出來,到底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是有利還是有害的,那就很難講了,就說不清楚了。佛法則不一樣,佛法一方面要引導我們把自己生命的潛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同時對自己、對大家又能夠有利,能夠讓自己、讓大家,在當下、在現在、在未來、在更長遠的未來,都能夠幸福快樂,這樣做事情的出發點和目的是大大不一樣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