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宗風(六)
2012年2月1日 慧淨師父於書院二樓為僧眾開示
「宗風」剛才大家都背誦過了,剩下我還沒背,現在換我來背。(略)
首先,很抱歉,這麼早就讓大家到這裡來。不過,因為我們是修行團體,是依佛陀的教制來出家、修行所組織的一個僧 眾團隊,所謂「僧」就是和合眾,是一個團體、一個僧團。本來佛陀就已規定,僧眾必須要半月、半月誦戒。戒律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不過如實而說,現在已難談 得上比丘、比丘尼,現在大多是名字比丘、比丘尼。如道綽大師所說: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但儘管是名字比丘、比丘尼,可是還是維持出家的身份,因此我們仍必須依照制度而行。
只是,戒律是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年前,在印度那樣的時代、環境,以及隨順印度的民族性、民風、民俗所制定的, 到了二千六百年後的現代,在台灣的這個地區,未必能夠適合普遍的出家眾及僧團。所以,在台灣很少有道場真的在半月半月誦戒;即使有,大部份也只是一種形 式。因為,依照佛制,每半月誦戒之後,還要自恣、布薩、羯磨、舉罪等等,也就是利用每半月的誦戒期間,將自己這半個月來所犯的過失在大眾面前表白、懺悔, 並依過失的大小、輕重,向一人、二人、四人、二十人懺悔。不過不管大小輕重,一般都是利用誦戒的時候表白,然後也請大眾舉罪。也就是說,自己觀照自己往往 有疏忽的地方,因此請別人慈悲,如果別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看到自己過失,也利用這一段時間提出來,讓自己知道而曉得改進。這是半月半月誦戒的情形和 意義。
就如剛剛所講,戒律的條文雖然多,但很多在現代已難以實行。而我們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的基礎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機法二種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客群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
定得往生。
我們的信仰是建立在這兩種深信之上的。
一個自覺是罪惡生死凡夫的人,當他要去做自覺已經是做不到的行持時,心情會是怎麼樣呢?近代持戒最有名的就是弘 一大師,弘一大師了解戒律、深入戒律,同時自我反省也很細膩,所以他說他不是比丘,甚至連五戒也不夠格,只是多分的優婆塞而已。他已是這樣了,何況我們? 既然這樣,對於出家人的三業威儀,還有改過行善、修身養性、砥礪德行的,必需要有另外的方法。以我們法門來說,砥礪的方法內容就是我們的「宗風」。
多年前,我就有編「淨土宗教章」,因為足堪稱為一個宗派,一定必需要具備有類似「教章」那樣的內涵,才能建立一 宗一派。「教章」就等同國家的憲法,是最基本的,裡面當然要有自己的宗風(包括「真諦」與「俗諦」),我們就是以「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來作為我 們半月半月誦讀的內容,並且把它落實在三業行誼當中。為什麼?因為誦的目的不只是嘴巴誦,而必須是記在腦中,涵養在內心,使其成為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生 命,所謂「融入骨髓,化為個性、成為生命」。因此,我們必須要利用半月半月來誦讀宗風。
除了半月半月在大眾面前誦讀之外,也希望大家每一天早上起來都能先背誦、思惟一遍。誦有嘴巴的誦以及身體的誦, 我們是從嘴巴的誦,然後再要求到身體的誦。所謂身體的誦,就是將這一些內涵落實在三業、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全身心都在誦讀,亦即剛才所說的,融入骨髓, 化成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生命。
我們之所以有生命,不是因為有這個肉體,而是因為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含藏著過去世以來三業行為的善善惡惡,我 們所含藏的其實都是貪、瞋、痴、慢、疑,惡多善少,所以才會在六道裡邊來來去去頭出頭沒。如果曠劫以來,阿賴耶識所含藏的沒有貪瞋痴慢疑的話,那就會升 華、超越三界六道輪迴了。
所謂「依報由正報轉」,有怎樣的正報就有怎樣的依報;有怎樣的依報,可見他是怎樣的正報。依報就是所處的環境, 我們是出生在哪個國家──是十方淨土,還是娑婆惡世?是出生在道德人文薈萃的國家,還是出生在野蠻貧窮困苦的國家?是出生在怎樣的家庭?出生下來的種種人 際、命運,這一些都屬於依報。依報不是上帝所創,也不是依天所命,而是自己決定的──由自己的正報所決定的。
簡單講,包括在這個世界上的名、位、權勢、財富,甚至丈夫、妻子、兒女、兄弟、眷屬,這些都是屬於自己的依報。 可以用一種比喻,也就是花跟蜜蜂,有花的地方就有蜜蜂,花多蜜蜂就多,花少蜜蜂也少,如果沒有花也就沒有蜜蜂。花比喻是正報,蜜蜂比喻是依報,花不用去求 蜜蜂,蜜蜂也不用去求花,只要有花,有花香,蜜蜂自然會來到;即使這一朵花缺了葉子,他依然有蜜蜂;可是如果是假的花,再怎樣的美麗漂亮,也不能有蜜蜂飛 來。所以有一句話說:
花無心招蝶,蝶無心尋花;
花開時蝶來,蝶來時花開;
我亦不知人,人亦不知我;
不知從帝則。
這就是一種因果,正報之因,自然有依報的果。
所以我們如果覺得自己沒有福報,沒有人緣,處處不順,那就要檢討自己,而不要怪罪別人;如果不檢討自己反而怪罪 別人的話,這樣不僅不是修行人,而且遭遇也會愈來愈慘。反之,如果懂得反省而自我改進,未來就會愈有福報,會愈平順。為什麼?因為能夠不怪罪別人而反求自 己,正報就升華了;正報升華了,依報也就能夠改善而跟著提升。
今天發給大家的資料,第一份是「無量壽經摘要」,這個標題是大意,裡面也含蓋其他幾部經的摘要,有:《無量壽 經》摘要、《觀經》摘要、《小經》摘要、《易行品》摘要、《往生論》摘要、《安樂集》摘要、《善導大師法語》等。這一些是我自己平常背誦的法語,發給大家 是一種彼此分享、討論,也未必要大家跟著背。不過,如果有在檯面上講法的人,這些法語最好背下來;即使沒有背,也要熟讀這些內容。因為熟才能任運自在的運 用;沒有在台面講課的人,至少也能夠看一遍,曉得有哪一些重點。
這份資料也包含「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之文」,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內涵最多的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在這份資料中我共列出十八段。
有一句話說:「一入眼根,永為道種」,背誦法語,就好像種子落在田地里,有一天就會開花結果。將善導大師對第十 八願的解釋法語背在腦海中,會讓我們增長智慧、增長信心、增長法喜。因為,第十八願這三十六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沒有傳承,以我們自己的理解來解釋的 話一定會錯誤,或者依其他祖師大德的解釋也會錯誤。
自古以來,淨土宗祖師解釋第十八願最多的就是善導大師,最重視第十八願的也是善導大師,可以說,漢傳佛教的十三位淨土宗祖師當中,唯有善導大師最重視第十八願,對第十八願有那麼多的解釋的,其他祖師幾乎都沒有;印光大師雖也有,但是不明顯。
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文字很簡短,意義很透徹,而且可以說是字字放光,句句鏗鏘有力,所以希望大家把這十八段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背熟。這十八段文字的排列都是有次序性的,當然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也是用《觀經》以及《阿彌陀經》的義理來解釋的,同時也以第 十八願解釋《觀經》與《阿彌陀經》。譬如《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它的意涵是什麼,善導大師就以第十八願來做為解釋。
把善導大師有關這十八段編在一起的,在教界當中目前還沒有;雖然也曾有其他佛教單位編輯「善導大師語錄」,但只 是依文解義性的,將好的文句列出來而已,並沒有真正懂得善導大師五部九卷的核心思想、教理架構。編輯善導大師語錄,必須將善導大師核心、宗旨的法語並列出 來,這樣看的人、研究的人,就可以很容易掌握善導大師的思想,知道都是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為根本,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都是環環相扣的。
另外,善導大師的偈語這份資料中我只列出十四首,這十四首都非常的好,會愈背愈喜歡背,真的也是可以開智慧,增長信心,增長法喜。
第二份資料是「淨土宗特色──易」。淨土宗「易」的內涵,也沒有離開本願文,所以這一份講義是將本願文中,文字上有顯明「易」特色的列出來,這個可背可不背。
第三份資料是《了凡四訓》。前面二份資料所談的,是屬於「真諦──往生之道」方面的,第三份資料可以說是「俗諦──處世之道」。
《了凡四訓》篇幅不多,可是對於一個要敦品勵德、修心養性、改變命運的人來講,這一本是很重要的教材。《了凡四訓》早年我就已經看過了,覺得內容很好,所以很喜歡,看了好幾遍。印給大家的資料中,紅線部分是我劃的,未必是很妥切,不過就是給大家參考。
《了凡四訓》共有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學」,第二篇「改過之法」,第三篇「積善之方」,第四篇「謙德之效」。每一篇都非常的好,非常的精要,有心於修身養性、改過向善、向上、向淨的人,都應該重視它。
第一篇「立命之學」。立命,立什麼命?建立新生的生命。新生的生命是什麼生命?裡面有說,是「義理的生命」。也就是「道德的生命」,甚至是「成為君子、賢、聖的生命」。有新的生命才會改變舊的命運,所以說「立命之學」。
前面有說「依報隨正報轉」,生而為人(動物也是一樣),只是眾生的話,往往都是隨著過去世──生生世世所累積的習氣在起心動念、在展現三業行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隨著命運走。
那要怎麼樣改變命運呢?
習氣就是第七識末那識,第七識都是執著阿賴耶識裡面壞的種子比較多,然後就命令第六識,之後驅使前五識去造作。 我們學佛必須假藉第六識的功能,因為第六識有分辨、記憶、判斷的功能,我們用第六識的功能來聽經、聞法,來學習古聖先賢的道理,將這些法語涵養在心中,它 點點滴滴也都會進入阿賴耶識。進入阿賴耶識之後會怎麼樣呢?就像「良幣驅逐劣幣」,好的種子(良幣)如果多了,壞的種子(劣幣)比較不起現行,所謂「種子 起現行,現行又薰種子」。甚至,我們可以假藉第六識所學的道理,時刻觀照,使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慢慢那一些壞的種子因為很少使 用,最後就會自然枯竭了。
因為,有什麼「因」必然會有什麼「果」,因果之間必需假藉「緣」,若是有「立命之學」的觀念,儘量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話,這一個緣都是好的緣,使好的因會得好的果;而壞的因因為沒有壞的緣,所以不會得到壞的果。
一般修行無非是觀照、觀心,一切由心造,一切都是阿賴耶識──過去世的心識展現出來的,所以說觀心。我曾向大家介紹一首偈子,就是:
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
對我們念佛法門來講,是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都在這一句佛號上。當然難免會打妄想,打妄想的時候就觀照,然後又回歸到念佛。
(資料)第一頁中間有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運的好與壞,都是我們自己所做出來的,福報也是自己所求來 的,下面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當然這一些是站在世俗人的立場而說的,以修行人來說,是求賢、求聖、求超凡入聖,甚至是無所 求。《心經》說:「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所求,就還有能所,就還是凡夫,還沒有到達三輪體空。這裡的「求」是「修」的意思,不是求 來的,是修來的;不去修持累積那個因,憑什麼求呢?所以後面又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不是向外求,是從心而覓,是向自己的方寸求,因為自己的方寸就是福田。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細說,請看第二頁。這裡說: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
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
這幾段都非常好。後面又說: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出家人半月半月誦戒有互相舉罪的一項內容,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夠曉得自己有哪一些過失,好讓自己曉得去改進。這裡 說:「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我們很容易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這樣命運一定改不過來。所以有一 句話說:「聞過則喜,聞善則拜」,對於他人糾舉我們的過失,我們要虛心謙卑的來接受,不要怨恨對方,認為別人在說自己的是非、在毀謗自己,如果這樣的話, 就是一般人,不是修行人了。所以我們應有「聞過則喜,聞善則拜」的謙虛涵養,這樣命運才能夠改變。
很多學佛的人,災難來了,也是遭受災難的命運,痛苦來了還是遭受痛苦的命運,為什麼沒有改?因為他學佛沒有在心 地上用功夫,沒有在自己的內心求改過,甚至凡事都責怪別人、抱怨別人,認為別人害他、別人對他不是,覺得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別人造成的。這樣命運怎麼有辦法 改變呢?
接下來,第二篇「改過之法」。舉出三點:第一要發恥心,第二要發畏心,第三鬚髮勇心。
這裡說:「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又說:「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這個很有道理。諸佛通戒的那一段法語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眾善奉行之前,要先諸惡莫作,這就是「先須改過」,所以自我改過是 非常、非常重要的。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真正的「行善」是什麼呢?就是念佛,以及自信教人信,這個就是行善。「改過」是什麼呢?就是以宗風或古聖先賢的法 語做為標準來改正。
第三篇「積善之方」,就是行善積德的方法。這裡提出十個故事,先以事來明理,曉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之人必有後福。後面有談到善、非善有八種不同的現象,以及十種「隨緣濟眾」的大綱:「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接下來請看第四篇「謙德之效」。
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到最後「謙德之效」。「謙德之效」其實是這一切的根本,所以「謙德之效」在《了凡四訓》中非常的重要。我們一段一段來看: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書曰:「滿招損,謙受益。」予屢同諸公應試,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第一段的幾句有引用在我們的宗風裡面,其實第一段紅線畫的部份,也是我們每天在溫習的。第二段:
辛未計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賓,年最少,極其謙虛。予告費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費曰:「何以見 之?」予曰:「惟謙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人能如 此,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豈有不發者?」及開榜,丁果中式。
這裡說:「惟謙受福」,要求福報、改變命運,如果不謙的話,是不可能的,就像蓋房子沒有打地基,要端水沒有杯子一樣。所以「謙」是最根本、最根源的。我們宗風的第一段,就是「對自己謙卑柔和」。這段又說:
恂恂款款,不敢先人;
恭敬順承,小心謙畏;
受侮不答,聞謗不辯;
這三段很好。看到這三段,我覺得,唉呀,真是太好了,不過很慚愧,我也還在學。第三段:
丁丑在京,與馮開之同處,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春節期間,有常住眾下南部高雄永明寺幫忙,臨行前我有吩咐大家幾點注意事項,並書成文字,其中第一句就是「不多 話」,第二句是「不多事」,第三句是「不攀緣」。這裡所說的「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意思就是話愈少愈好,事愈少愈好;如果有人提醒自己過失的地 方,我們只有感恩,而不應該別人提醒,反而一直解釋,甚至跟對方一來一往的辯解。如果是這樣的話,都不可能使命運改變。
「福有福始,禍有禍先」,福的開始是什麼?就是謙卑,一個人只要謙卑──「天必相之」,天可以說就是因果道理。「禍有禍先」,禍先就是不謙,凡是跟人家一來一往,爭我對你錯。接下來:
趙裕峰、光遠,山東冠縣人,童年舉於鄉,久不第。其父為嘉善三尹,隨之任。慕錢明吾,而執文見之,明吾,悉抹其文,趙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壬辰歲,予入覲,晤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歸而告友人曰:「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及開榜,果中式。
這裡說:「氣虛意下,謙光逼人」,所謂道氣逼人或德行感人,都是在於「謙光逼人」,這個「逼」不是相逼,是表示謙光很熾盛。
「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這裡的「慧」是指什麼呢?就是下面所解釋的:「浮者自實,肆者自 斂」。就是說,他不浮誇,不隨便的放肆,他會內歛、收歛,會踏實、安詳穩重。如果能夠安詳穩重的話,智慧一定會開發出來。因為安詳穩重也可以隨著定而產生 的,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前面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阿賴耶識,固然所收藏的大都是不好的種子, 但是我們的佛性也在裡面,而且從來沒有消失,只是被蓋住而已,如果能夠靜定下來,凡事能夠安詳穩重,不浮誇、不浮躁,能夠內歛踏實,無形中佛性就會抬頭。
所以,在道場中,我們不是要在團體裡面求地位,或是求名、求利,都不是,只要有「德」就可以了,因為有「德」自 然有種種的福報。《孟子》談到天爵人爵而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只要累積天爵,人爵不求而得,「爵」就是一種福報。只要自己累積德,福報不求自然 就會有。
一個人最大的福報就是「無事」,所謂「一日無事賽神仙」。所以在團體當中,如果還沒有機緣領執事,沒有什麼事可 做,其實他是最有福報的人;他只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念佛,與人無爭、於事無求,豈非天天賽神仙?如果住眾人人都能這樣,則道場安定,住眾安寧,彼 此相安無事,人人身安道隆;所以古德說「道場以無事為興隆」。如果無事找事,一定要求一個什麼來做,甚至去攀緣,讓人家來發現自己,使自己能夠突出於人, 那就是把福報往外推。如果互相爭求、彼此相怨,則道場不安、住眾不寧,不安、不寧就造成人人苦惱,就會導致人人離開。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只 有愚痴的人才會無事找事,與人過不去,而自惱惱人,自害害彼,彼此俱害。接下來:
江陰張畏巖,積學工文,有聲藝林。甲午,南京鄉試,寓一寺中,揭曉無名,大罵試官,以為瞇目。時有一道者,在傍 微笑,張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張益怒曰:「汝不見我文,焉知不佳?」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 工?」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變。」張曰:「既是命,如何轉變?」道者曰:「造 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張曰:「我貧士,何能為?」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 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不管佛教也好,或是社會一般情形也好,凡事要改變命運都是先從布施開始。對於出家人來講就是法的布施,而在布施 之前,要先具備什麼呢?這裡說的:「謙虛一節,並不費錢」。我們要法布施,如果對法不了解,對經藏不深入,口才又不好,怎麼能夠布施呢?但是謙虛,即使有 口才、沒口才,都可以做得來。所以說「謙虛一節,並不費錢」。接下來:
張由此折節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錄。問: 何多缺名?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後指一行云:「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 補此,幸自愛。」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善」如果不日加修,「德」就停在原地不能進了。還有「陰間三年一考較」,就是說,我 們行善積德或念佛,好像當下沒有什麼感應、沒有什麼果報、效用,其實不是的,往往要經過三年之後。但也未必如此,這是一種比喻。就好像種植物,有的種下去 半年之後就有收成,有的要一年,有的要三年才有收成。接下來:
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凶,斷然由我。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 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 所必不可少者也。
「舉頭三尺,決有神明」,我小的時候其實無形中就已經在接受佛家的教理了。怎麼說呢?我只有國小畢業,論學歷比 大家都不如。因為我小時候不會讀書,考試往往是零分。我住在台南近海邊的鄉下,常常是老師在上課,我懵懵懂懂跟人家到海邊去玩海沙,或者是到山上的防空壕 焢窯烤蕃薯。如果被老師捉到了,其他同學在上課,我們幾個難兄難弟就在外面拿椅子,或者是半蹲。等到國小畢業了,我父親就帶我去讀私塾,私塾都是用漢音念 的,從《三字經》、《人生必讀》、《昔時賢文》、《千字文》、《幼學瓊林》、《千家詩》、《孝經》、《四書》、《古文觀止》這樣循序讀的;《易經》、《詩 經》則是最後自己讀的。讀私塾不僅是讀漢音,而且一個晚上只教兩行而已,老師也沒有做什麼解釋。在學習的過程中,像《三字經》裡面就有一句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我就反省:「人不學,不知義。」不知義要怎麼辦?就要學。因為自覺自己什麼都不懂,雖然說國小畢業,但其實等於沒有讀一樣,那要怎麼辦呢?《中庸》裡有一句話說: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既然這樣,我就要多背誦多溫習。
而讀到《人生必讀》就有一句話說:
壞事勸人休莫作,舉頭三尺有神明。
還有說: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因為小時候很淳樸,讀到什麼都會加以領納接受,對於書上寫的很自然都會認為「是、是、是」,不會懷疑書中所說的 是天方夜譚。當然那時候也曾舉頭觀看天空,想:有神明我怎麼看不到?不過,小時候也曾去參加鸞堂,就是神明或鬼神來扶鸞,鸞堂的乩童往往都只有國小畢業, 沒有什麼文化,可是寫出來的詩,平仄就是平仄,押韻就是押韻,對仗就是對仗,文就是文,因為我是讀漢學的,是不是一首詩我一看就知道。由此,我就知道舉頭 三尺真的有神明,因為這不是乩童他本身能寫出來的,真的是有神明來附身。所以小的時候就已經在接受佛家的善惡觀念、報應觀念。
讀到: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
這都是無常觀。還有,像《孝經》對孝道的闡述,《四書》講三綱八目,《論語》講仁、孝、忠、恕,這些對「恩慈體 貼、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方面都比較注重。以前我是《孝經》以及《四書》中的《大學》、《中庸》全部背誦,《論語》、《孟子》則是摘重點背誦,譬如《中 庸》第一篇裡面有一段文,對一個團體、甚至對一個修身養性的人來講,也很重要的,那一段怎麼講呢?它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這裡主要是講「中、和」兩個字,所謂「中」就是不偏不倚、不過或不及,「和」就是凡事都能夠得體,凡事都能夠謙卑柔和。
以佛教來說,可以說「和」是最高的境界,佛就是「和」的境界,所謂「涅槃寂靜」。所以佛陀規定僧眾要「六和 敬」,如果沒有「和」的話就不能稱為僧團,因為會給自己帶來苦惱,也會給他人帶來苦惱,這樣僧團就不能和合不能穩定。因此,人與人相處和合很重要;彼此要 各退一步、各讓一步,彼此體諒包容,凡事不情緒、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不判斷人、不定人的罪。所謂「讓三分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多忍讓, 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與人無爭無怨,自然無憂無慮。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如果能達到「中和」的話,那天地萬物都能夠各安其位而不衝突,萬物也才能欣欣 向榮;如果不和的話,不能生長,何況欣欣向榮呢?一個團體不和,就會混亂不安定,怎麼可能欣欣向榮呢?《人生必讀》也談到:「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 不分」,一般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國和致太平」,所以「和」非常重要。接下來:
古語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 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予於科 名亦然。
「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這個「王」是指齊國的國王,孟子跟齊國的國王說,國君您如果很喜歡音樂,那齊國大 概就能夠達到社會安定、人民安樂這個地步了。因為優美的音樂能夠怡情悅性,一個從小薰染音樂長大的小孩,心往往比較平和,不會暴力。這裡說:「有志於功名 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他的因就是「念念謙虛,塵塵方便」,也就是說,起心動念都不驕慢,都能夠謙卑柔和;時時處處,無論對任何人都能 夠給對方帶來所謂恩慈體貼,這樣就能「感動天地」,這就是「造福由我」。
已經九點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以後半月、半月就分成三個組,男眾一組,女眾二組,各組背誦完之後,再聚集一起。 如果大家在這半個月來有什麼心得可以分享,或有什麼過失可以在大眾面前懺悔的,或者也請大家舉出在這半個月當中自己沒有發現到自己過失的地方,好讓自己有 機會改進。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這樣的聚會需要固定多長的時間嗎?除了宗風之外,討論的內容是否還可加入其他的內容,如今天所發的這一份《了凡四訓》。因為剛開始要懺悔自己的過錯,可能比較沒有辦法。
答:到什麼時候結束就什麼時候散會。
就時間來講,我們是每月的初一、十五,時間是早上、下午、晚上開始都可以,確定下來或隨時調整也可以,內容主要 是我們的「宗風二」。可以分享,但是分享時,必須要如宗風所講的「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分享出來的要能夠得體,不然固然是自己跟大家分享,但無形中也是 在占用大家的時間。至於有哪一些更好的內容,每一個人的見解各有不同,所以原則上還是以宗風為主。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