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22

《金剛經》講課記錄·12月15日

宗性法師主講笑看風雲、拙錯記錄

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晚上呢,我們接著上次的教程,給大家繼續講。那麼上一次的課,我們已經把第十七分《究竟無我分》結束了。今天我們開始講第十八分《一體同觀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不知道大家去看過沒有,就是它跟第十七分有沒有內在的聯繫,因為我在講《金剛經》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我就強調過,你不要看《金剛經》有時候覺得前後的內容不太一致,或者是不太連貫。那是表面上看,其實不是這樣,它非常緊密的。就比如說,我們現在要講的《一體同觀分》,跟前面的第十七分《究竟無我分》到底有什麼內涵呢?所謂一體同觀分,這個一體指的什麼。不知道諸位注意到了沒有,一體到底指的什麼?我們在這裡先跟大家說一下答案,這個一體,就是前面的究竟無我。無我是說什麼?就是佛法講的空性、講的真如、講的法性。這個就是一體。至於怎麼可以這樣講,說一體就是究竟無我呢?我們把這一品講完的時候,我們再來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一品應該說,涵蓋了學習佛法中間很多關鍵性的問題。前面講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是佛陀的功德、果德。所以我們經常強調,當你福德和智慧圓滿的時候,真正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時候,就會具備「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包括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這都是佛陀在果位上積聚的功德。那麼這就接觸到一個「五眼」,我們把這「五眼」大概地講一講。我覺得既然在這地方接觸到,我們應該對它有所了解。

所謂「肉眼」呢,就是指的佛陀的應化身,就比如釋迦牟尼在印度應化的那個身,和我們有情眾生一樣的肉身,也跟我們一樣要穿衣、吃飯、走路,也要休息。那麼我們這裡要知道,我們過去也一直強調,佛陀雖然應化在人間,但是他在整個生活中是過著智慧的生活、自在的生活、無礙的生活,生活在智慧中,智慧在生活中。所以這個地方雖然佛陀跟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一樣有肉體上的這個眼睛,這個眼眶,這個晶體,但是佛陀的這個肉眼跟我們的肉眼還有一點不同。為什麼,過去我們不是老講三十二相嘛,那佛陀的這個眼睛非常的明確,晶瑩、透明,它不象我們的眼睛,一會兒生病啊,一會兒近視,一會兒遠視,一會兒角膜炎,一會兒沙眼、紅腫、發炎等等。果位上的佛陀的肉眼,雖然從表面上看跟我們的眼睛一樣,可是它不象我們有情眾生的這些肉眼那麼多毛病。為什麼,我們有情眾生,我們這個身體是果報,是業報身,過去造的惡業所感,因為我們的身體是有漏的嘛。所以我們有情眾生的身體是業力所感,而諸佛應化在人間,他的這個色是身是願力所感,願力所成就。所以這個「因」是迥然不同的。構成我們有情眾生的是業力,而構成佛陀的這個應化的色身最重要的是願力,要度脫眾生嘛,所以他在世間應化。所以《華嚴經》裡講「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智之見」,就是覺應眾生進入佛法大海,他是乘願力而來。那麼由這個願力所感的這個色身,它是無漏的,所以佛陀的這個肉眼,它就不象我們有情眾生這個業力所感的肉眼具備那麼多的毛病。我們是業力,佛陀是願力。所以願力所感的這個肉眼,它是清澈、明亮、光明、沒有障礙、沒有象我們有情眾生這個,在日常生活中的這麼多眼疾、這麼多眼病。所以儘管佛陀有肉眼,但是它跟我們有情眾生的肉眼有不同的地方。那麼我們知道為什麼不同,一個願力,一個業力。

第二個「天眼」。所謂「天眼」,這個要有禪定,按照現在這個說法,就是他的內心高度集中,心裡高度集中,那麼我們的能量,人身的本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那麼這種「天眼」呢,它要到了色界二禪以上才具備。這種眼,不是我們剛才講的「肉眼」有形的,以下幾個,四眼雖然無形,但是有作用。它的主要表現是什麼呢?它的視野、視線可以不受阻礙,就象我們過去理想中的穿山精一樣,可以透過牆壁、透過山峰、透過阻礙物,可以看透,不受距離的限制,這就叫「天眼」。很多人,現在那些練氣功的,不都想開「天眼」,就是這個東西。那個沒有功夫是不行的,不是想當然的。這個「天眼」,有些人老說哪個地方長出第三隻眼睛,那是「天眼」,那根本就不懂。「天眼」是無形的,那是一種作用,一種功能,並不是哪個地方長出一隻眼睛來,不是的。所以「天眼」的功效、作用不受距離的限制,不受阻礙物的限制,可以透視一切,可以觀察一切。這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佛陀果德上的肉眼的功用——具備「天眼」這麼一個功能,就是不受限制。過去我們在講五眼的時候,有的人就說,師父啊,我也要跟你學五眼。我說為什麼呢?他說你講的那個五眼好,我說哪兒好啊?他總是講那個「天眼」最好,我說為什麼好呢?他說你講那個「天眼」不受限制,不受距離的限制,不受阻礙物的限制,這個我最實用。我說為什麼實用呢?我可以看到人家兜兜里的錢啊。我就可以直到怎麼想辦法弄過來啊。我還可以看到人家家裡有什麼好東西,我就可以想辦法。啊,你看這個,如果有這樣的心態,那還能有「天眼」?「天眼」我們剛才不是講了嘛,就是要非常深厚的禪定,你就是要心念高度的統一、高度的一致才能夠有這種功能、這種作用的顯示。所以說有這種心態,我學了以後,我就可以看到人家,怎麼想啊,怎麼弄,我就可以怎麼去對付別人,去陷害別人,這種心態不好的。

下面一個「慧眼」。這個「慧眼」,簡單來講,就是佛陀能夠真正證得「空性」的智慧的力量,就叫「慧眼」。其實就是指的智慧。證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能夠切證「第一諦」、切證「空性」、切證「法身」。證「空性」那個功能的就叫「慧眼」。有了這種智慧,才能證得「空性」,才能夠在有相的事物上證得無形的「空性」,才能夠在現實生活中保持智慧的不染污性,那就是「慧眼」。

「法眼」。所謂「法眼」呢,雖然那個智慧力能夠證「空性」,那麼證「空性」的那個功用是絕語言的,絕思維的,所以有時候禪宗裡面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至於說的都不是證得的本身,證得事物的那個境界不可以用語言來表達,不可以用文字來形容,那個只有惟「證」方知。所以我老說《壇經》裡面的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個境界,那就是「慧眼」的功能。那「法眼」是什麼呢?那我們都證得「第一義諦」,證得「空性」以後,絕語言,都不說了,也不行啊,那我們眾生怎麼得度呢?眾生怎麼能分享佛陀的智慧和法喜呢?所以還要說。還要說,那要怎麼說啊?這裡面就有安立,就有方法,就有教學的這些方便法門。那這就靠什麼,這就靠「法眼」的功能。他有安立四書題,安立語言,安能文字,弄些方法,然眾生通過這些語言文字,通過這些方法,也能進入智慧大海,也可以跟佛陀一樣證得根本無分別智,擁有「慧眼」,證得「空性」,證得「第一義諦」,不受染污,保持無漏。為了讓每一個眾生都能夠達到這麼一個目的,那就需要「法眼」。

最後一個「佛眼」。「佛眼」是什麼?就是能夠把我們剛才講的「慧眼」證得的「第一義諦」,「法眼」開演「四十諦」,這兩個圓融起來,不偏離一邊,以便把兩個綜合起來,這種功能就叫做「佛眼」。所以天台裡面不是講一個「三觀」嘛。一心三觀,空,假,中。如果把三個眼,最後這個「慧眼」「法眼」「佛眼」作比較的話,「慧眼」就指的那個「空」,就證得根本智,「法眼」就指的那個「假」,由「空」入「假」,世俗篇上安立世俗諦的道理,「佛眼」就是「中」。「空」、「假」、「中」這一心中得,「慧眼」、「法眼」、「佛眼」其實是一心,一念中都具備,這為什麼是安立三世呢?是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來揭示它,是從它不同的功能,來給它安的這些名稱。所以這五眼其實是對佛陀內心所證悟的境界,乃至說法度眾生這些方便的一個概括。那麼這個地方佛陀問須菩提,你覺得佛陀有這五眼嗎?須菩提說,有。那意思是什麼?就是佛陀在果位上具備了這五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那所有世出世間的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其實是想表達這麼一個意思。

所以下面他就接著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正因為佛陀具備了上面的這五眼,他對不可儘量的,就剛才講的「一沙一世界,一國一如來」,恆河裡面那麼多沙,那麼多沙裡面那麼多國土,那麼多國土裡面那麼多佛世界,那麼多佛世界裡面那麼多人,你想我們凡夫眾生,單靠我們這個心量、這個意念、這些眼能夠知道這些眾生心嗎?不知道。佛陀知道。他為什麼知道,因為他具備上面這五眼。特別是「慧眼」「法眼」「佛眼」,因為這「慧眼」「法眼」「佛眼」對眾生心瞭如指掌,什麼道理,怎麼了解,「何以故?」怎麼了解法啊?「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這是靠什麼眼?「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那麼這個「皆為非心」就是指「第一義諦」,都不是心,就是「空」的,就是「緣起」法,這就是「慧眼」。空性,證「第一義諦」,如來所證的諸心,如來說的,安立的,語言文字說的是什麼,我們剛才說「假」嘛,「法眼」,自名為心,就是「中」,就把「空」「假」合起來就是「中」,這就是「佛眼」。所以「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這就包括了佛的「佛眼」、「法眼」、「慧眼」,正因為佛陀具備這三眼,才能夠知道眾生的心。所以這個所謂的眼,其實就是指的「智慧」。如來以「智慧」為眼?為什麼?「知見」嘛,我們佛法裡面不是講「知見」。如來以「智慧」為眼,諸位,知道嗎?我不知道諸位以什麼為「眼」,諸位,有人告訴我嗎?你們自己想一想你是以什麼為「眼」?有人告訴我沒有?你們以什麼為「眼」?大膽一點沒關係,這個都是討論交流嘛。大家以什麼為「眼」?有人告訴我以「心」為「眼」,你什麼心啊?我們以我見,煩惱為眼,我們是以眾生心為眼,眾生心是什麼?是分別心、我見、煩惱,以這些為眼。所以我們看東西的時候總是帶著模糊的眼睛,帶著望眼鏡,看不見事物的真相,被有色眼鏡的顏色給遮住了,讓我們不能夠親證真如。佛陀就不一樣了,而諸位菩薩是以智慧為眼,以空性為眼,所以他們在生活中,在證得菩提中,能夠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能夠過智慧的生活,這就是我們凡夫眾生與佛陀在認識事物上的分水嶺,眾生的角度就是煩惱、分別、執著、妄想,從這個角度認識事物,怎麼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呢?。諸佛用智慧來認識事物,所以他們在自己本地風光裡面生活,在本來面目中生活,所以他們坦蕩,他們自在,他們無礙,有那麼多心佛陀都知道,他怎麼知道?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說你那個眾生心都是一個樣,都不真實,都是妄想,都是緣起。這是巨觀上,齊心動年,什麼煩惱起什麼心,就得什麼結果,那都是有規律性的,比如貪心,貪煩惱,貪心的表現形式他在表情上是什麼樣子?一看就知道,正因為佛陀具備五眼,所以眾生心他都能夠知道,你看就是這個樣子的,為什麼說佛說「諸心皆為非心呢?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道理在這兒!!!這個話應該說非常有名!我們開始講金剛經時也講過,德山禪師講過:一位老婦給問住了,你吃點心,你點什麼心啊??哪個心,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點什麼心??在歷史上有很多這個問題的談說。佛陀問彌勒菩薩:我給你授記,你將來要成佛,你是過去心成佛啊,是現在心成佛,還是未來心成佛啊?用過去心成佛,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到,現在也沒有成,現在心沒有停止過,一念接一念,象浪頭一樣一浪帶一浪的。哪有靜止過,哪有停止過,我們的心就象奔騰的流水一樣,奔流到海不付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在河邊嘆息說:逝者如斯夫。事物的變化心量的變化就象這個流水一樣。濯足之水轉眼及非此水,一萬個腳到河裡面去洗,縱然抬起來再落下去已經不是原來的水了。我們的心念變化就象那個變化一樣,現在心哪有停止過,那有靜止過?過去心更不可的了,已經過去了,能再回來嗎?能拿的回來嗎?那我們怎麼辦?我們不是沒有希望了,過去心不可得,找不到,現在心不可得,留不住,未來心還沒有來,沒有作用,那我們的心不就沒底了一樣。在我們生活當中,給我們學佛的人更多的啟發。我老是告訴我們的信徒,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怎麼樣來學習佛法,怎麼樣來用工夫?你們平時怎麼用工夫,告訴我。把這三句話再轉化一下:不要懷念過去,不要沉迷在現在,更不要憧憬未來!你老是懷念過去沒用了,過去的東西已經成為歷史,已經成為教訓。也不要沉迷在當下,我怎麼樣,春風得意,得心應手,陶醉,就會產生新的執著,更不要憧憬未來,想到我明天怎麼樣,我下午怎麼樣,晚上怎麼樣,明天後天怎麼樣。我們講,今朝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黃泉路上無老少,孤魂多是少年人啊。諸位啊,不要老想著明天,後天怎麼樣,人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失卻人身萬劫難。總是憧憬未來,計畫不如變化快啊,那怎麼辦呢?要活在當下!!!怎麼個活法,當下一念,這一念怎麼活?禪宗裡面有一句話非常好,日日是好日。我們無論在修行中生活中,用這麼一種心態,起碼是向佛的當下靠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念一聲佛號,拜一拜佛,燒一燭香,觀想一下佛像,調整一下心態,是什麼心態呢?一念代萬念,最後什麼都沒有了。想要再有同時、同景、心情,這麼個心情,再念一句佛號,已經沒有了。你在做事過程當中,你在想著把這件事情當作是歷史人生中最後一次希望,唯一的一次希望,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機遇,把握機遇嘛,我們就要把我們全身心投入,把我們的智慧、把我們的力量貢獻出來,才能把事情作好,把功德乾好,把最佳狀態拿出來。當這一天過去後,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還是這麼樣,我想,如果每一天能這樣的話,那是活在當下,那樣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分分是好分,秒秒是好秒,這樣的人生,我想應該是閃亮的,是無悔的。所以你才能真正做到「識心達本早回還,人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自是人生萬劫難。」你才能真正辦到,不然的話,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我個人的體會。怎樣實現這個無悔的人生?當我們在人生路途上步履蹣跚,道路曲折,苦苦的探索的時候,我們都應該讓人生無怨無悔。怎麼無怨無悔呢?就是活在當下,把你任何時候學習功德修行的心態調整到最佳心態,把你所有的智慧力量貢獻出來。你就能作到《金剛經》上所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有人問:這些心不可得,那怎麼辦啊?怎麼辦?就這麼辦,不可得的目的就是要你不要懷念過去,不要沉迷現在,不要憧憬未來要活在當下,在當下實現無悔的人生,在當下實現覺悟,實現超越,實現生命的價值,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要很好的認清,要體會我們怎麼辦?怎麼修行?怎麼修法?過去禪宗講查念嘛,我想那個查念和這個道理一樣。儒家講人生修養,「吾日三醒吾身」,三是多的意思,每天無數次的反省,覺察,自我批評,慢慢的有智慧的人在語言上、行為上就不會有過失,過錯,這和佛陀的修行路線是一致的。怎麼用修?怎麼觀察?怎麼查念?不知諸位用過工夫沒有?我們現在可以體驗。你現在可以閉上眼睛,注意呼吸,或聽力。當你沒有靜下心來,注意聽力的時候,你會覺得什麼事情都沒有,可是當你真正淨下心來,萬籟聚集時,你會覺得那個時候什麼妄想都出來了,怎麼都淨不下來了,想把妄想拔掉,想去掉妄想的心也是個妄想心,越忙越亂,妄想還是妄想,那個不是用工夫,所以我們講用工夫就是活在當下,怎麼活在當下,就是努力實現無怨的人生,達到佛陀給我們開示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目的。叫我們不可得的這三個心的目的是什麼?積極的意義是什麼?佛法永遠是積極向上的,佛法講空有它的積極意義,是為了讓我們發揮更好的主觀能動性。空是什麼?不是否定麼?不可得也不是否定,是肯定,是對人生價值的肯定,所以這一點上希望大家要多用點心,怎麼樣來修行?怎麼樣來用智慧,打坐,念佛,等等的一些持咒,誦經都是修行的形式,我個人認這些方法因人而異。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智慧的火花閃爍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工夫,讓生活變成佛法,讓佛法融化在生活當中。這一品叫「一體同觀分」,一體就是究竟無我,諸位能不能把它們聯繫起來,一體同觀,一體就是指慧眼,根本無分別智。你有了根本無分別智,證得空性,是這個體。同觀是什麼?就是法眼啊,觀眾生機啊,才有佛眼啊,才能二諦圓融啊。一體同觀,觀的是這個。體,是指空性。空性是什麼?就是第十七分裡面講的「究竟無我」,究竟無我的基礎上一體同觀,就象一潭清水一樣,什麼影相都能映現出來。證得無分別智後,所有的都和你的一樣了,所以和前一分第十七分有內在的聯繫,有前後啟承轉合的聯繫。諸位,在這個問題上多去思維一下,這個一體同觀非常重要。

下面就這一品做兩句話的總結:活在當下真修行,努力實現無悔人生。這兩句話,希望大家能夠把它記住。

下面我們講第十九義分「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德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這一品看起來內容非常短,但是這一品裡面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們看這個文字啊,「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須菩提說,這個福德多。佛就跟他講,如果你認為這個福德有實在性,如來就不會說它多。因為這個「福德無故」,沒有實在性,佛陀才說他這個福德多。那麼這個地方什麼意思呢?我覺得這個在前面也一再地強調,在講,就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布施。用什麼樣的心態,這個地方更進一步了,前面講布施嘛,但也講到過布施的福德,但這個地方把它提高到另外一個高度。所以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福德,我覺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的,比如說你幹了一件什麼事情,說你功德無量,你心裡高興得不得了;說你沒有功德,他說我幹了這麼多事情說我沒有功德,他就覺得心裏面很難受。這個地方就告訴你一個道理,什麼樣的功德才是真功德?我們總結成一句話,以「智慧」為體的功德才是菩提的正因。如果說我們認為自己多少福德,那是住相。住相的那個福報,那是有的,那就是人天福報。這個我們過去講的很多了。我們這裡可以跟大家講一下永嘉禪師的幾句話,「住相福報升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造的來生不快活。」什麼意思呢?「住相布施升天福」,就是你住相的布施,這個地方講,你雖然那麼多東西來布施,如果你住相的話,只是升天那個福報——人天福報。「猶如仰箭射虛空」,我們可能都知道,你向天上射一箭,這個箭通過慣性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它因為重量,有地球的吸引力,它必然會往下跌,「勢力盡,箭還墮」。那麼你如果住相布施,也像仰箭射天空一樣,因為你住相的布施,只是人天福報,你升到天上以後,布施的功德享盡了以後,你還要墮下來,甚至還墮落到三途裡面去。這個非常危險,所以「造的來生不快活」嘛。所以這一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說你認為你那麼多的東西來布施,你得的福德非常大,證的功德非常多,我是一再在強調,布施的功德的大小、福德大小,不是在你的東西的多少,而是在你布施對待福德的那一念心,是有相的,還是無相的;是有執著的,還是無執著的。如果是有相的,有執著的,那你再多,那你最多是人天福報。如果是無相的,沒有執著的,那你布施功德就是無類菩提知音。所以這一品之所以叫「法界通化分」,對待整個法界所有的事事物物,所有的有形有相的東西,都要用這種心態。什麼心態?無相的心態,無執著的心態。如果你能夠有這種心態,能夠有無執著、無相的心態,那麼在整個法界裡面,就能縱橫十萬里,自在隨處行。諸位,這就是提醒我們時時刻刻在行四智六度的時候,在修行的過程中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來把握,一個什麼樣的正確心態?這一段,就像這個文字,不太多,但是它給我們顯示的這個道理,給我們顯示的這個意義非常深刻。所以這就告訴我們在平時的修行當中,不要去貪這個福德多少,我今天頌了經多少功德,我今天又磕了多少長頭又多少功德,我今天又幫助了別人又多少功德,我今天的,明天的,去年的,明年的,十年前十年後加起來,哎呀,這個功德恐怕有多少了。裝起來可能跟宇宙這麼大了,裝起來可能充滿虛空界遍法界了,那個時候我可能成佛已經差不多了。你整天想著這些東西,那哪還是功德,那哪還是福德啊?如果你認為福德多,如來就不說你那個是福德了,因「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那才是真福德,真功德。為什麼說它「無」呢?緣起的,因緣生法。否定它的真實性,而肯定它的積極性。所以我老是覺得前面講的話應該用在這個上面,「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樣你就能達到「無相」,就能達到沒有執著,這個也跟我們剛才講的那個「活在當下」也是一脈相承的,也是相通的。為什麼叫「法界通化分」,就是我剛才說的,真實的能「縱橫十萬里,自在隨處行」,盡虛空界遍法界,任你遨遊。過去我寫過兩句順口溜,「遨遊天地間,無我非難通」,那是一種內心裏面坦蕩的境界。這些我們雖然不能做到法界通化,至少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少一些障礙,少一些阻礙,少一些阻力,我們修學的路會非常平坦,不會四處碰壁。我們對這一品做一個小結,就是把它的意思概括出來,「常存智慧心,耕耘長不停。縱橫十萬里,自在隨處行。」我想你把這幾句話記住,理解住,對這一品的意思你也能夠熟悉了。

下面我們看第二十分「離色離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那麼這個裡面,我們講過從第十七分開始,是對前面所有的問題的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提高。這個內容前面其實也講過,離色離相,就是從究竟無我講它的「空性」,一體同觀,就講了它的「妙用」,法界通化,就是我們應該存什麼樣的心態,在修行的過程中。這個地方包括最後你成就以後,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要離相,要離色離相。怎麼個離色離相?「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你覺得佛有固定的形狀,那就是佛了,你就錯了。諸位,佛以什麼為相?不知道能不能告訴我,佛以什麼為相?大家都談一談吧。佛以什麼為相?我說佛以眾生心為相,你說什麼道理?因為佛的相沒有固定相,你以為我們拜的哪個相就是佛相啦,佛的相是隨眾生心現。你眾生心覺得是什麼相,他就給你現什麼相,所以我們娑婆世界,佛陀就給我們示現那個相,這個就跟觀世音菩薩的道理一樣,千江有水千江月,為什麼說千手觀音呢、千手千眼呢?因為眾生有千手千眼,所以菩薩有千手千眼。有若干種心,觀世音菩薩就有若干種心現?就像那個普門品上講的「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那麼你說菩薩隨眾生心現宰官身、男女身,那是不是菩薩啊?那也是菩薩的相啊,你能否定嗎?她是相,隨眾生心現的相。觀世音菩薩是這樣,佛陀又何嘗不是呢?佛的相也是隨眾生心現。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看佛的相就是印度那時侯的相,那麼天人呢,八地菩薩呢,十地菩薩,諸佛與諸佛之間呢?那麼他們現的是什麼,難道就是今天我們這個相嗎?考慮考慮,諸位,所以我說佛的相是隨眾生心現。所以隨眾生心現的相,你能說咱們作為一個衡量他是不是佛陀的唯一標準嗎?不可能。你說這個標準是佛相,那個標準就不是佛相了嗎?他還是佛相。所以隨眾生心現的相,是從無相中顯現,無相無不相,所以他什麼相都能現。無相現有相,無相隨眾生心現的相,他從無相中現。那麼我們這些人凡夫眾生,你的相也是現的眾生相,你是煩惱相,你是業報相。那你不是佛菩薩拉,佛菩薩是從無相中隨眾生心現。你怎麼現也現不成,跟我一樣,苦難界的相。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具足色身」、「非具足色身」不是唯一的標準,「是名具足色身」,他又具足色身。他是無相中,空性中,隨眾生心現。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三十二相不是衡量佛陀的唯一標準,這個我們在前面也講過。他具足了什麼相什麼相,他就是佛陀了,那麼那個魔,心魔、煩惱魔,五蘊魔,你不是想見佛嘛,就給你現一個佛相,它是什麼,它是魔啊。你看那個《西遊記》,大家不是都看過《西遊記》嘛,《西遊記》講唐僧和孫悟空他們一起到了那個雷音寺的時候,不是看見一個如來麼,坐在上面莊嚴得不得了。唐僧就拜啊,我見到佛了,孫悟空說你別拜,師父,那個是假的。唐僧說你這個傢伙,業障深還懷疑,那明明是佛嘛。孫悟空一棍打去就現出相來了,原來是個假的,是個魔現的,是個妖怪現的。所以我說寫西遊記小說的吳承恩他也是懂佛學的,不能用那個東西來判斷他是妖,是佛。魔現的佛相,雖然是佛,看起來又具足那些相,他還是魔。本質是魔。所以不能用這些東西來作為判斷佛陀的一個標準。我寫過幾句話,「凡所有相皆虛妄,三十二相歸無相。匯三歸一顯全時,高坐白牛見法王。」我把這幾句話作為「離色離相分」的一個總結。

問答問:五蘊非我,誰念彌陀?答:五蘊是什麼,色、受、想、行、識。它是和合的,如果說,你有一個我在念彌陀,那你跟阿彌陀佛還有隔閡,還不能夠融為一體。你就是要打破這個執著的我。這個「五蘊非我」是否定「五蘊」的真實性,而沒有否定「五蘊」的存在性。五蘊是緣起,和合的,暫時存在的五蘊。沒有一個實在的「五蘊」 和合的我在念阿彌陀佛,這個道理應該是這樣。五蘊非我,它沒有否定「五蘊」的存在性,否定了「五蘊」的實在性。 問:三歸是什麼意思?答:匯三歸一就是三乘歸到一乘,三乘指聲聞、緣覺、菩薩,只有佛乘是真實的。三歸是什麼,就是歸三應該是歸三吧,就這個意思。

問:匯三歸一顯權時,高坐白牛見法王。沒有聽明白?答:匯三就是我剛才說的,佛經上講的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都是方便。佛乘才是真實的。那個「權」就是方便。三乘是權,一乘是實。「高坐白牛見法王」,《法華經》裡講的羊車,鹿車、白牛車都要不得,最後那個大白牛車就是佛乘,那個才是最究竟的。「見法王」,你才能證得空性,「法王」就是空性。才能夠成佛。 問:在打坐的時候,為什麼覺得呼吸的那一個不是觀的那一個?答:因為你呼吸的那一個是我們色身上的感覺,你觀的那個是你的一個妄想。這兩個東西永遠搞不在一起。所以在你在修的時候,我的個人體會,就是你把那個「觀」先不要,先放在你的呼吸上。但是這個呼吸不是讓你把心集中在鼻端上,你統一在另外一個地方,感覺到它的存在。你不要隨著呼吸去跑。如果你把心隨著你的呼吸在動,那你的心還靜不下來。你要把呼吸統一到一點,感覺它的存在,把它定義為「感覺」,那時候心就定下來了。

問:本元是什麼?答:有兩句詩送給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就是本元。

問:能說能行,要證得什麼果位?答:我覺得有四個字送給你,「查禪義畏」。

問:我用了本元這個名字,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請法師開示?答:就是那兩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問:極樂法門是方便法門,不一定要破我執,對否?答:不是這樣。一切法門都是方便法門,參禪、打坐、念佛都是方便法門,語言文章都是方便法門,念佛也是在破執著。你覺得極樂法門是真實的法門,哪有真實的法門啊?一切法門都是方便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可是每一個法門都是教我們破執著,不要妄想。 問:佛說無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肯定有佛法?答:佛說無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怎樣成佛啊?答:成佛不是想出來的,通過修行。想成佛,成得了嗎?這個就叫「無心成柳柳成蔭」。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