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25

達摩大師《血脈論》淺讀 之八 關於不見性,縱然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等等,也不得成佛,達摩大師繼續給咱進一步解答: 「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 「佛陀不需要持戒,佛陀不需要修行善法,佛陀也不會造作惡行;佛陀不需要精進,佛陀也不會懈怠,佛陀是沒有造作的人。」 「因此,只要人們帶著有所住,有所執著之心,想要見到自性如來,想要見性成佛的話,都是不被許可的。」 哎,這裡的佛,咱大家需要知道,指的是法身佛,也叫做自性如來,或者說見性成佛之佛呀。 就其外相來說,比如法身佛所應現的釋迦牟尼佛,咱大家的根本導師,現出的是一位比丘形相,哎,就是國人所說的和尚呀。凡是成為教主的佛,都是和尚,一位持守戒律的出家修行人。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僅僅制定戒律,他自己呢?嘿嘿,毫無疑問,也和大家一樣,和弟子們一樣,嚴格地持守戒律。 但是,這是表面現象,就咱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內心來說,是沒啥戒律需要持守的,也沒有啥善法值得修行,更不會去造作任何惡行。甚至,世尊雖然教導弟子們要精進修道,但是,世尊並不需要啥精進,同時,世尊也不會懈怠散漫,因為,世尊的心,就是法身,早已遠離造作的緣故啊。 哎,如果您有朝一日明見心性的話,您會發現,自性如來也是如此,完全超越一切造作。對於它來說,所謂的持戒、善行、惡行、精進、懈怠,等等,都了不可得。 因此呢,如果有人不見自性,卻只想通過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以及廣行善法,而成佛的話,嘿嘿,達摩大師說了,那是根本就做不到的呀。為啥呢? ——嘿嘿,因為,那些都是造作之行為,是生滅法,根本無法因此而到達不生不滅的自性法身佛呀。 哎,見性成佛,見的就是自性法身佛。所以呀,見性成佛,是成佛之關鍵;而見性,是關鍵之關鍵啊。 可是,如果有人,帶有著種種分別執著之心,乃至於執著於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等等實修法門,還想因此而見性成佛,見到自性法身佛的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會被世尊所許可的,同樣不會被祖師所許可。 因為,住著心,或者說執著心,使咱大家的心遠離了本來心,遠離了本來佛性的緣故。反過來呢?嘿嘿,就是咱大家的修行方法了,哎,咱只要遠離執著心,或者說放下執著心,再或者說,讓咱當下的心,心無所住,那麼,見性,就不遠了。 因此啊,六祖大師在《壇經》的末尾,慈悲地叮嚀大家,要如此修行: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哎,讓咱當下的心,兀兀無形,騰騰無相,既不刻意修行善法,也不攀緣而造惡業;在寂靜的禪修生活當中,一刀兩斷,不去追隨見聞覺知,就那樣自然而然地心無所住,心無所著。 ——然後呢?嘿嘿,早晚明心見性啊。 這個偈子,是六祖大師恐怕咱大家,沒有真正領會祖師的心意,而特意叮囑,以便「令汝見性」的。哎,也就是祖師最後留給咱大家的見性口訣呀。嘿嘿,您要是領會了的話,就這麼辦,就這樣照辦,何愁不見性成佛呢。 關於不見性,不得成佛,這個問題,達摩大師繼續給咱開示: 「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見此義,一切時中,一切處處,皆是不了本心。」 「佛陀,不是佛陀這個名字所能夠代表的,大家千萬不要把它,就理解為佛陀。」 「如果尚未明見這其中法義的話,那麼,在一切時候,在一切地方,都說明,還沒有明了本來心。」 哎,所謂的佛陀,並沒有那樣一個東西,叫做佛陀,或者說,那個東西,本來沒有佛陀這個名字,也不是佛陀這個名字所能夠代表的。 ——這裡仍然指的是法身佛,也就是咱大家共有的如如自性。它無形,沒啥樣子,所以,不屬於「有」;同時,它又具有數不清的種種作用,可以隨緣地發源各種變化,所以,也不屬於「沒有」。它不是某種概念可以詮釋,或者代表的。咱可以把它叫做佛,但是,咱必須明白,這是一個沒有實質內容的稱呼,是一個方便的名字而已。 ——那麼,有人問了:它到底是個啥呢? ——嘿嘿,到底說來,是啥都不像啊。所以呢,當六祖大師問懷讓禪師「什麼物,恁麼來」的時候,懷讓禪師回答說:「說似一物即不中」呀。 到了這個地方,那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哎,單靠思維分別心,單靠記憶和理解,是無法明見其中含義的。那些,不能夠當下通達如此法義的人,正說明,嘿嘿,在任何時間和地點,他們都還不曾明了本來心,不曾明心見性啊。 反過來,如果是現量見性之人,如此法義,乃至於一切經論當中的甚深法義,都可以不假思維地通達。為啥呢?因為,一切所謂的甚深法義,都是在從不同角度,描述自性,闡發自性而已。對於見性的人來說,嘿嘿,當前妙性了了分明,通達那些相關的闡釋,有何困難呢。 如果不見性,不僅不能夠成佛,而且,修行還容易出現偏差和種種問題。對此,達摩大師繼續說道: 「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 「如果不見性的話,有的人,在日常當中任何時候,總想讓自己的心不造作,啥都不想,刻意地命令自己無為,等等,像這樣的人,是有極大罪業的罪人,是愚痴的人,他們會墮落在無記的頑空當中,整天昏昏然,如同醉鬼一樣,失去辨別善惡與是非的智慧。」 「如果真想修行無作三昧的話,就先要見性,然後平息內心的攀緣和思慮,安住如如自性。」 哎,有的人呀,特別嚮往無為,這本來很好,如經典所常說,唯有無為,才能夠達成解脫。因此,世尊處處提倡大家實修三種三昧,所謂的「空三昧」、「無相三昧」和「無作三昧」。 不過,實修如上三三昧,等等出世間三昧,不同於實修四禪八定,差別在啥地方呢? ——嘿嘿,就在於見性,或者不見性。 ——見性之後禪修,安住於自性的如如不動,停息一切思慮分別,自然會成就各種出世間三昧,並由此而超凡入聖,得證聖果。 反過來呢,哎,有些人還沒有見性,就強迫自己修行無作三昧,強迫自己平時啥都不想,把這個叫做無為。嘿嘿,結果呢? 如祖師所說,反而陷入了另外一種造作——「無記空」當中。 所謂的「無記」,是指非善非惡的念頭,而所謂的「無記空」呢?就是指用一個連續不斷的念頭,它非善非惡,它的內容是命令自己啥都不想,命令自己空掉自己的心。所以,叫做「無記空」。 ——哎,這就是不少人的所謂禪修方法,他們說:「修行嘛,很簡單,雙腿一盤,兩眼一閉,啥都不想唄。」 嘿嘿,像這樣的修行,根本就不能夠叫做禪修,他們是在修妄想,哎,表面上啥也不想,骨子裡呢?是在執行一個妄想的命令——「記住!啥也不要想」——這充其量是一個自己發覺不了的,比較細微的妄想罷了。 這樣修行,深入以後,將來也會得到禪定,因為所謂的禪定,就是指「心住一處」,這是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呢?則是指「心無所住」,必須在見性之後起修。 像這種「無記空」的修行,最終,最了不起的收穫,就是外道的「無想定」,命終以後,投生到色界的無想天,天上的壽命盡了以後,還會繼續隨著過去世的業力,在六道當中輪轉。 同時,這種「無記空」的修法,也屬於邪見,屬於愚痴法,會讓修行者變得昏昏然,無所明了,連明辨是非善惡的本來智慧都會失去,或者說,被蒙蔽起來。所以,達摩大師說,這些人是「大罪人」,是「痴人」,等等。 ——哎,「痴人」還好理解,為啥叫做「大罪人」呢? 嘿嘿,因為呀,持有這樣修行見解的人,被自己如此愚痴的見地所蒙蔽的緣故,將會在很多劫數當中,難以相信佛陀正法,難以接受佛陀的教導,使自己解脫生死輪迴之路,變得遙遙無期。 ——這就是罪業,一種看似不影響別人,卻使自己無法獲得解脫的生死罪業呀。 哎,所謂的「罪」,不是別的啥東西,不過就是咱自己內心的執著念,以及它的影響力罷了。所以呢?一旦認識到這裡,懺悔罪業,也就變得容易了,哎,咱只要能夠看穿自己的執著心念,找到它,並放下它,罪,就開始融化了;業,就逐漸消亡了。 針對不見性,不得成佛這個問題,達摩大師小結到: 「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 「如果不見性,而能夠成就佛陀正覺之道的話,沒有這樣的道理。」 哎,祖師都已闡明,咱也沒啥好說的了,咱大家本性是佛,所謂成佛,只是見性,只是充分見性、徹底見性而已呀。而且,咱的自性本來佛,不屬於造作,非因果可及。 不過,對於祖師所說的「佛是無業人,無因果」等等,咱必須要知道,祖師是在告訴咱,自性法身佛,沒有生滅,不屬於因果,超越了因果造作而已。祖師,並不曾否定塵世間的因果業報啊。 可是,就有人如此曲解文義,錯解大乘經教「諸法本空」之妙義。針對這樣的人,達摩大師說: 「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人,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見解。」 「有些人,錯解佛法,導致了拔無因果的惡見解,竟然不管不顧地,肆意造作貪嗔痴惡業,狂妄地說,一切法本來是空,所以,即使做出惡行,也不會有罪業。」 「像這樣的人,去世以後,隨著自己作惡的業力,會墮落到黑暗的無間地獄當中,很久很久,也沒有出頭之日。」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呢,不應當做出這樣的理解,不應當產生這樣的見解呀。」 哎,達摩大師可謂語重心長,憐憫那些否定因果的人,憐憫那些不相信因果,而肆意造作惡行的人。 ——嘿嘿,如今哪,正是這些人的天下。在機械唯物論的統帥下,表面上,自然科學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生活,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物慾,人類社會,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富饒與強大,乃至於美好。 ——果真如此嗎? ——嘿嘿,非也。在良好物質條件的遮掩下,人類,陷入了從未有過的道德危機;人們,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心靈惶恐。這些,都源自於信仰的缺失,和對於因果的漠視。 因為漠視因果,否定了業報,於是,貪婪腐敗之群可以肆無忌憚地大斂其財;縱慾好色之徒可以堂而皇之地瘋狂亂交;急功近利之輩可以完全不要臉地叫囂炒作;稍微有些自知之明的,有些良知的人們呢?唉,不由得嘆氣,咋就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未來呢!唉,不由得感慨,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嘿嘿,希望它會好。不過,即使它不會好,又有啥關係呢。對於業力比較清淨的人來說,就算有一天,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嘿嘿,他們也會有一片生存的空間。為啥呢?因為呀,業力,不可思議;善惡業報,分毫不爽,各自不共啊。 哎,有智慧的人,應當如此觀察,依據佛經,相信、學習並明白因果,自然呢?嘿嘿,就具有了善行的力量。 ——哪怕獨善其身,也絕不隨波逐流。 ——在如今的時代,獨善其身之人,不可思議!能度一切眾生啊。為啥呢?嘿嘿,因為呀,身教勝於言傳,哎,他們就是咱的表率,咱大家跟著這些了不起的善士之腳步,修學善法,積聚善行,成長善心,將來,何愁不成就善果報呢。 ——哎,自利利他,因此而不二;行菩薩道,因此而含攝二乘;成就解脫,因此而前路光明;圓滿無上菩提,因此而邁開了萬里長征第一步啊。 況且,有了獨善其身的實修功力,日積月累,福慧雙臻,何愁來日不能夠廣度一切眾生呢。所以說呀,萬丈高樓平地起,嘿嘿,放眼望去,有幾人肯本本分分地打好地基,結結實實地蓋好第一層呢。 ——哎,如今的人們哪,比較而言,更喜歡建造空中樓閣,而且還要比一比呀,看誰畫的樓高些,誰畫的漂亮些,看看誰做的夢更美妙些,等等,嘿嘿,哪怕是安慰下自己那發虛的心靈也好哇。 那麼,對於咱大家的菩提大廈來說,毫無疑問,戒定慧是地基,聞思修是地基,發出離心和菩提心是地基,堅持不懈地修學,是地基。啥是第一層呢?嘿嘿,當然是明心見性了。 ——既然如此,這個心性在哪裡呢? ——如達摩大師前文所說:「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嘿嘿,就是說呢,到處都是咱的本來心,到處都是咱的法身佛。只是,咱不認識而已。哎,對此呀,有人提出了疑問: 關於不見性,縱然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等等,也不得成佛,達摩大師繼續給咱進一步解答: 「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 「佛陀不需要持戒,佛陀不需要修行善法,佛陀也不會造作惡行;佛陀不需要精進,佛陀也不會懈怠,佛陀是沒有造作的人。」 「因此,只要人們帶著有所住,有所執著之心,想要見到自性如來,想要見性成佛的話,都是不被許可的。」 哎,這裡的佛,咱大家需要知道,指的是法身佛,也叫做自性如來,或者說見性成佛之佛呀。 就其外相來說,比如法身佛所應現的釋迦牟尼佛,咱大家的根本導師,現出的是一位比丘形相,哎,就是國人所說的和尚呀。凡是成為教主的佛,都是和尚,一位持守戒律的出家修行人。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僅僅制定戒律,他自己呢?嘿嘿,毫無疑問,也和大家一樣,和弟子們一樣,嚴格地持守戒律。 但是,這是表面現象,就咱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內心來說,是沒啥戒律需要持守的,也沒有啥善法值得修行,更不會去造作任何惡行。甚至,世尊雖然教導弟子們要精進修道,但是,世尊並不需要啥精進,同時,世尊也不會懈怠散漫,因為,世尊的心,就是法身,早已遠離造作的緣故啊。 哎,如果您有朝一日明見心性的話,您會發現,自性如來也是如此,完全超越一切造作。對於它來說,所謂的持戒、善行、惡行、精進、懈怠,等等,都了不可得。 因此呢,如果有人不見自性,卻只想通過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以及廣行善法,而成佛的話,嘿嘿,達摩大師說了,那是根本就做不到的呀。為啥呢? ——嘿嘿,因為,那些都是造作之行為,是生滅法,根本無法因此而到達不生不滅的自性法身佛呀。 哎,見性成佛,見的就是自性法身佛。所以呀,見性成佛,是成佛之關鍵;而見性,是關鍵之關鍵啊。 可是,如果有人,帶有著種種分別執著之心,乃至於執著於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等等實修法門,還想因此而見性成佛,見到自性法身佛的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會被世尊所許可的,同樣不會被祖師所許可。 因為,住著心,或者說執著心,使咱大家的心遠離了本來心,遠離了本來佛性的緣故。反過來呢?嘿嘿,就是咱大家的修行方法了,哎,咱只要遠離執著心,或者說放下執著心,再或者說,讓咱當下的心,心無所住,那麼,見性,就不遠了。 因此啊,六祖大師在《壇經》的末尾,慈悲地叮嚀大家,要如此修行: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哎,讓咱當下的心,兀兀無形,騰騰無相,既不刻意修行善法,也不攀緣而造惡業;在寂靜的禪修生活當中,一刀兩斷,不去追隨見聞覺知,就那樣自然而然地心無所住,心無所著。 ——然後呢?嘿嘿,早晚明心見性啊。 這個偈子,是六祖大師恐怕咱大家,沒有真正領會祖師的心意,而特意叮囑,以便「令汝見性」的。哎,也就是祖師最後留給咱大家的見性口訣呀。嘿嘿,您要是領會了的話,就這麼辦,就這樣照辦,何愁不見性成佛呢。 關於不見性,不得成佛,這個問題,達摩大師繼續給咱開示: 「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見此義,一切時中,一切處處,皆是不了本心。」 「佛陀,不是佛陀這個名字所能夠代表的,大家千萬不要把它,就理解為佛陀。」 「如果尚未明見這其中法義的話,那麼,在一切時候,在一切地方,都說明,還沒有明了本來心。」 哎,所謂的佛陀,並沒有那樣一個東西,叫做佛陀,或者說,那個東西,本來沒有佛陀這個名字,也不是佛陀這個名字所能夠代表的。 ——這裡仍然指的是法身佛,也就是咱大家共有的如如自性。它無形,沒啥樣子,所以,不屬於「有」;同時,它又具有數不清的種種作用,可以隨緣地發源各種變化,所以,也不屬於「沒有」。它不是某種概念可以詮釋,或者代表的。咱可以把它叫做佛,但是,咱必須明白,這是一個沒有實質內容的稱呼,是一個方便的名字而已。 ——那麼,有人問了:它到底是個啥呢? ——嘿嘿,到底說來,是啥都不像啊。所以呢,當六祖大師問懷讓禪師「什麼物,恁麼來」的時候,懷讓禪師回答說:「說似一物即不中」呀。 到了這個地方,那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哎,單靠思維分別心,單靠記憶和理解,是無法明見其中含義的。那些,不能夠當下通達如此法義的人,正說明,嘿嘿,在任何時間和地點,他們都還不曾明了本來心,不曾明心見性啊。 反過來,如果是現量見性之人,如此法義,乃至於一切經論當中的甚深法義,都可以不假思維地通達。為啥呢?因為,一切所謂的甚深法義,都是在從不同角度,描述自性,闡發自性而已。對於見性的人來說,嘿嘿,當前妙性了了分明,通達那些相關的闡釋,有何困難呢。 如果不見性,不僅不能夠成佛,而且,修行還容易出現偏差和種種問題。對此,達摩大師繼續說道: 「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 「如果不見性的話,有的人,在日常當中任何時候,總想讓自己的心不造作,啥都不想,刻意地命令自己無為,等等,像這樣的人,是有極大罪業的罪人,是愚痴的人,他們會墮落在無記的頑空當中,整天昏昏然,如同醉鬼一樣,失去辨別善惡與是非的智慧。」 「如果真想修行無作三昧的話,就先要見性,然後平息內心的攀緣和思慮,安住如如自性。」 哎,有的人呀,特別嚮往無為,這本來很好,如經典所常說,唯有無為,才能夠達成解脫。因此,世尊處處提倡大家實修三種三昧,所謂的「空三昧」、「無相三昧」和「無作三昧」。 不過,實修如上三三昧,等等出世間三昧,不同於實修四禪八定,差別在啥地方呢? ——嘿嘿,就在於見性,或者不見性。 ——見性之後禪修,安住於自性的如如不動,停息一切思慮分別,自然會成就各種出世間三昧,並由此而超凡入聖,得證聖果。 反過來呢,哎,有些人還沒有見性,就強迫自己修行無作三昧,強迫自己平時啥都不想,把這個叫做無為。嘿嘿,結果呢? 如祖師所說,反而陷入了另外一種造作——「無記空」當中。 所謂的「無記」,是指非善非惡的念頭,而所謂的「無記空」呢?就是指用一個連續不斷的念頭,它非善非惡,它的內容是命令自己啥都不想,命令自己空掉自己的心。所以,叫做「無記空」。 ——哎,這就是不少人的所謂禪修方法,他們說:「修行嘛,很簡單,雙腿一盤,兩眼一閉,啥都不想唄。」 嘿嘿,像這樣的修行,根本就不能夠叫做禪修,他們是在修妄想,哎,表面上啥也不想,骨子裡呢?是在執行一個妄想的命令——「記住!啥也不要想」——這充其量是一個自己發覺不了的,比較細微的妄想罷了。 這樣修行,深入以後,將來也會得到禪定,因為所謂的禪定,就是指「心住一處」,這是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呢?則是指「心無所住」,必須在見性之後起修。 像這種「無記空」的修行,最終,最了不起的收穫,就是外道的「無想定」,命終以後,投生到色界的無想天,天上的壽命盡了以後,還會繼續隨著過去世的業力,在六道當中輪轉。 同時,這種「無記空」的修法,也屬於邪見,屬於愚痴法,會讓修行者變得昏昏然,無所明了,連明辨是非善惡的本來智慧都會失去,或者說,被蒙蔽起來。所以,達摩大師說,這些人是「大罪人」,是「痴人」,等等。 ——哎,「痴人」還好理解,為啥叫做「大罪人」呢? 嘿嘿,因為呀,持有這樣修行見解的人,被自己如此愚痴的見地所蒙蔽的緣故,將會在很多劫數當中,難以相信佛陀正法,難以接受佛陀的教導,使自己解脫生死輪迴之路,變得遙遙無期。 ——這就是罪業,一種看似不影響別人,卻使自己無法獲得解脫的生死罪業呀。 哎,所謂的「罪」,不是別的啥東西,不過就是咱自己內心的執著念,以及它的影響力罷了。所以呢?一旦認識到這裡,懺悔罪業,也就變得容易了,哎,咱只要能夠看穿自己的執著心念,找到它,並放下它,罪,就開始融化了;業,就逐漸消亡了。 針對不見性,不得成佛這個問題,達摩大師小結到: 「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 「如果不見性,而能夠成就佛陀正覺之道的話,沒有這樣的道理。」 哎,祖師都已闡明,咱也沒啥好說的了,咱大家本性是佛,所謂成佛,只是見性,只是充分見性、徹底見性而已呀。而且,咱的自性本來佛,不屬於造作,非因果可及。 不過,對於祖師所說的「佛是無業人,無因果」等等,咱必須要知道,祖師是在告訴咱,自性法身佛,沒有生滅,不屬於因果,超越了因果造作而已。祖師,並不曾否定塵世間的因果業報啊。 可是,就有人如此曲解文義,錯解大乘經教「諸法本空」之妙義。針對這樣的人,達摩大師說: 「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人,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見解。」 「有些人,錯解佛法,導致了拔無因果的惡見解,竟然不管不顧地,肆意造作貪嗔痴惡業,狂妄地說,一切法本來是空,所以,即使做出惡行,也不會有罪業。」 「像這樣的人,去世以後,隨著自己作惡的業力,會墮落到黑暗的無間地獄當中,很久很久,也沒有出頭之日。」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呢,不應當做出這樣的理解,不應當產生這樣的見解呀。」 哎,達摩大師可謂語重心長,憐憫那些否定因果的人,憐憫那些不相信因果,而肆意造作惡行的人。 ——嘿嘿,如今哪,正是這些人的天下。在機械唯物論的統帥下,表面上,自然科學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生活,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物慾,人類社會,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富饒與強大,乃至於美好。 ——果真如此嗎? ——嘿嘿,非也。在良好物質條件的遮掩下,人類,陷入了從未有過的道德危機;人們,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心靈惶恐。這些,都源自於信仰的缺失,和對於因果的漠視。 因為漠視因果,否定了業報,於是,貪婪腐敗之群可以肆無忌憚地大斂其財;縱慾好色之徒可以堂而皇之地瘋狂亂交;急功近利之輩可以完全不要臉地叫囂炒作;稍微有些自知之明的,有些良知的人們呢?唉,不由得嘆氣,咋就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未來呢!唉,不由得感慨,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嘿嘿,希望它會好。不過,即使它不會好,又有啥關係呢。對於業力比較清淨的人來說,就算有一天,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嘿嘿,他們也會有一片生存的空間。為啥呢?因為呀,業力,不可思議;善惡業報,分毫不爽,各自不共啊。 哎,有智慧的人,應當如此觀察,依據佛經,相信、學習並明白因果,自然呢?嘿嘿,就具有了善行的力量。 ——哪怕獨善其身,也絕不隨波逐流。 ——在如今的時代,獨善其身之人,不可思議!能度一切眾生啊。為啥呢?嘿嘿,因為呀,身教勝於言傳,哎,他們就是咱的表率,咱大家跟著這些了不起的善士之腳步,修學善法,積聚善行,成長善心,將來,何愁不成就善果報呢。 ——哎,自利利他,因此而不二;行菩薩道,因此而含攝二乘;成就解脫,因此而前路光明;圓滿無上菩提,因此而邁開了萬里長征第一步啊。 況且,有了獨善其身的實修功力,日積月累,福慧雙臻,何愁來日不能夠廣度一切眾生呢。所以說呀,萬丈高樓平地起,嘿嘿,放眼望去,有幾人肯本本分分地打好地基,結結實實地蓋好第一層呢。 ——哎,如今的人們哪,比較而言,更喜歡建造空中樓閣,而且還要比一比呀,看誰畫的樓高些,誰畫的漂亮些,看看誰做的夢更美妙些,等等,嘿嘿,哪怕是安慰下自己那發虛的心靈也好哇。 那麼,對於咱大家的菩提大廈來說,毫無疑問,戒定慧是地基,聞思修是地基,發出離心和菩提心是地基,堅持不懈地修學,是地基。啥是第一層呢?嘿嘿,當然是明心見性了。 ——既然如此,這個心性在哪裡呢? ——如達摩大師前文所說:「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嘿嘿,就是說呢,到處都是咱的本來心,到處都是咱的法身佛。只是,咱不認識而已。哎,對此呀,有人提出了疑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