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所以『格物致知』的功夫,都應該從哪裡下手?『自求諸』這個「諸」是自於的意思,下手的地方應該是在對自己的這顆心,求自於自己的起心動念處。而我們看「格物」,格是格鬥,格鬥就是非常大的決心,不能遲疑的,然後格去物慾。這個就是一般我們的煩惱障礙,有了這些欲望,就會產生很多的欲求,求不得,煩惱就來了,求不得,習氣就現前,貪、生氣,種種這些習染就產生了。所以首先得要格去物慾,這些煩惱少了,智慧才透得出來。所謂「息滅貪瞋癡」,這些貪瞋癡慢起來的時候,人的心就不正了,人的心就被貪心給障礙住了,貪名、貪利、貪色。欲望現前,欲令智迷,遮住眼睛了,利令智昏,情生智隔。我們看人對於這些物慾不能夠懂得節制,可能很多行為都控制不住。我們看歷代很多陷害忠良的人,他們也都讀過聖賢書,調伏不了自己的名利心,最後才會做出糊塗的事情。或者很多讀書人,立名於一生,也很努力在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事業,但是女色現前,把持不了自己,那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個都是格物的功夫不夠。也包含我們好面子,智慧出不來,心也不正了,看事,其實也看不清楚。好面子,就只想自己,我好不好受,哪能夠體恤大局,哪能夠無私無我!所以首先要有格物的功夫。格物了,我們的這些自私自利,這些習氣愈淡,自己都會感覺到那個時候腦子比較清楚,智慧長了。所以智慧說實在的,不是外來,去要來的,人本有的,只是被這些習性,這些煩惱障礙住,就好像太陽被烏雲給遮住了,太陽還是在放光芒,只要把烏雲撥開,撥雲就可以見日。人能夠去這些私慾、習氣,這個「致知」也可以說是致良知,人的良知、良心就透出來了,意就誠,心就正,這是一個說法。另外有一個說法,這個致知是人有煩惱的障礙要格物,也有對事物認知的錯誤,叫所知障,我們怎麼樣去掉所知障,契入正知正見,所有的認知都跟真理相應。這是致知另外一個說法。障礙人的誠意正心,障礙人的本善,包含煩惱障跟所知障。煩惱障是執著,所知障是分別。分別都是自己對,別人錯。而格物致知的功夫,都要回到常常觀照自己的心,心有沒有起邪念、有沒有起煩惱,趕緊「聖狂之分,在乎一念」,把它轉過來。包含不能都是順著自己的意思,覺得自己是對的。跟古聖先賢學習,要達到致知,就要時時是隨順聖賢的教誨,不可以隨順自己的想法、看法。孔子都說他「述而不作」,聖人都時時以經典、以古聖先賢教誨來對照自己的心,來要求自己。我們的德行差孔夫子差得遠,結果我們學的時候,還常常都是順著自己的見解,那就很難提升自己了。所以這個格物致知都是時時以經典、聖賢教誨來調伏自己的錯誤心態,還有言行,才能達到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