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8/28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2

(序分) 三種學佛各不同,如法實修是佛意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釋迦牟尼佛咐囑我們的菩提心,感恩釋迦牟尼佛給與我們的善根!感恩十方諸佛、十方菩薩護持我們的善根!感恩父母生生世世傳承我們的生命!感恩這個社會養我生命!再感恩一下生活!

上午講到“如是我聞”。學佛有幾種學法,一種是拜佛,像世間的老太婆、老公公到廟裡來拜拜佛,求求發財。聽說要往生西方,也動了這個念頭,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聽說修諸禪定,聽說持咒子,也跟著持一持咒子,糊裡糊塗的這樣一輩子,這叫做糊裡糊塗的學佛。還有一種呢,學佛就是講課、學法,辨別外面的是非,這個對那個錯,看得到並且還是真的,這叫學法,像佛學院的老師,弘法者。弘法的人要辨別錯和對,要了知善和惡,自己要看很多的書,了解很多的知見,建立種種法,什麼心法、色法、心所法、無明、塵沙煩惱、見惑思惑煩惱,還有種種名相,八萬四千相可以分得出來,三十二相、四十一品無明、八十八品見惑煩惱、八十一品思惑煩惱、貪嗔痴慢疑,種種法都要學盡。學完要分享給大家,不斷的跟大家講法,建立眾生對佛陀的知見,對外道的辨別,對惡人的排斥。但是還有一種學法,就是修行。建立一個正確的知見,永不再變。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不要辨別別人的善和惡、是和非的問題,心中安住在法上面,這叫修行。我們不是佛學院出來的人,我們只談修行,怎么去修,怎么去觀照,怎么去直心達到道場,達到你自己的某種目的、某種境界。我們講一個法上的修行。

釋迦牟尼佛在一部經典上面講過:執著於拜佛的人猶如外道,在離我很遠很遠的地方;作法師講法的人,如我弟子;如法修行,如是說如是修,此人是我兄弟,與我共坐。證明釋迦牟尼佛重視修行的人,並沒有重視講法的人。我這樣說,你如是觀照,你跟佛是法兄。證明修行是要你去觀照,去實修,並不是滔滔不絕的講給別人聽。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是叫你去修行,不是講法,沒有人在講法。我教你的,全是教你直接的觀照。不要想著別人好和不好的問題。我如是說,你如是修,你就是我的法兄,你跟我是兄弟關係。我這樣的想,你也這樣的想,我們兩個不是一樣的思想嗎?法是一個法,人是兩個、三個、一百個,大家同在一個法上面,我們就是兄弟。如果你把我這個話搬過去講給別人聽,你是我的弟子,離我很遠。佛是這樣說的。把佛陀的法變成你的法,你的法也是佛的法,叫如法修行。如果我講的是一個,你自己還有一套,不斷的辨別是非,不斷的起心動念,不能夠安住在法上面,我講再多都沒有多大的益處。大家一定要轉變過來。講法是講法的事,我是教你怎么修行,因為釋迦牟尼佛也是教我怎么修行,那我也教你怎么修行,只是一個修行而已,不是了知一些知識。

如是我聞信成就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這是講六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叫時成就。佛,叫主成就。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叫處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叫眾成就。這是後來人講解經典的講法,以六成就破除眾生的疑惑。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迦葉尊者結集經典的時候,有五百大阿羅漢參與,由阿難尊者宣讀佛語。因為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相貌非常莊嚴,三十相,就比佛少兩相。他一坐在上面開口講法,跟釋迦牟尼佛講法是一模一樣的,令眾生疑惑,以為阿難尊者已經成佛了。阿難尊者就解釋,釋迦牟尼佛講,我講的所有經典,前面加“如是我聞”破眾生疑惑。大眾一聽就知道了:喔,如是我聞,證明不是阿難說的,是他聞到佛說的。

“如是我聞”四個字,也有的經典翻譯為“我聞如是”,也有翻譯為“如是我聞”,有也翻譯為“聞如是”。這句話的含義非常非常的深廣,不單是破除眾生的疑惑,裡面還暗藏了秘意。佛陀說,佛陀無法可說,若言佛陀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金剛經》里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來到此世界,是方便安住,來此世界是遊戲神通。“如是”是釋迦牟尼佛的根本處,借用方便,以大悲心入一切眾生心想處。佛陀的示現,代表眾生的善根,佛陀借外顯真心。佛陀看似在外面,其實是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就是外面的佛,佛與真心本身是不二的。在裡面來講,顯出我們眾生本來的真心;在外來講,顯示佛陀的大悲心。悟者,明了的人,就知道佛是真心的顯露。迷的人,就講佛陀慈悲,來到人間。佛是依眾生心而顯,眾生心中是什麼相就看到什麼相。有人看到佛是老人相,也有人看是童子相,還有人看佛是天人相,釋迦牟尼佛在每個人心中的相貌不一樣,但都是圓滿莊嚴的,因為代表自性中圓滿的功德。但是在眾生那裡顯出來的都不一樣,就像水裡現月亮一樣,有水皆含月,但倒底是圓月是半月,就是眾生善根不同的顯現了。不是佛有來去,是眾生心眾生的自性感召出來。無所來亦無所去,故名“如”。

“是”為真實義。我們眾生是虛妄體,妄生變法界。我們的意識現三界,三界唯識。現在看到的一切法,是自己的意識變現出來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我們的心。小乘《俱舍論》裡面講:色法、心法。色法來自於何方?一,來自於業;二,來自於心;三,來自於季節;四,來自於飲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一切色法,都來自於自己的心的本源。心,法界是同起的。心在哪裡?心就在色裡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心不二故。你現在看到的這個色就是你的心,並非有個獨立的心存在,也沒有一個獨立的色存在。我們的心與色,是同時建立,看到色就是看到你的本心。心是空,色就是空,色法與心法是不二的。我們的真心是空性,外面就是空性。眾生把心跟色分開來了,就產生了中間的識。一旦有一天你的意識“啪”的一下斷了,這個世界就空了,你就見到你自己的本性。虛雲老和尚打坐的時候,茶杯“啪”的一下打破了,他自己參“我的本來面目是誰”,虛空粉碎,根塵脫落,頓時識就沒有了,世界就轉為你的真心,才知道一切法是我心故。而我們不斷的動妄心,煩惱,焦慮,不斷的尋找。妄心不停止,那你的真心不能表露,中間生識,起二對立,認為我見到色,認為獨有色可取,獨有心可立。有個“我”在這個地方,有個“法”在那個地方,心跟法對立起來了,就產生了種種煩惱,卻不知道這一切是我本心。你沒有斷識之前,還沒有開悟之前,要了知實相,知道此本體是心與色同起的,書上叫“等起俱生”,平等生起,是一起生出來的,不是一個一個的生出來。不是先有心後有法,也不是先有法後有心,外面就是心,沒有一個獨立的心存在,沒有一個獨立的色存在。

第二,色法與業的關係,與業同等俱生。我們的業跟外面所有的色同等俱生。就是說,我們的業跟外面的一切法,是同等俱生的。有人說,我業障好重啊!好像另外有業障。其實你看到外面的所有的東西的時候,此色法都是我們的業。這個業跟我們的色法是同時俱生的,沒有獨立的一個業存在,也沒有一個獨立的色存在。所以一切法皆是業。比如男的、女的,出家、在家,好的、壞的,善的、惡的,醜的、美的,這一切色法,都是業。業本體空故,是故一切色法皆空。

色就是一,但是分出四種:一個是心,一個是業,一個叫季節,一個叫做飲食。心跟法界相應,業跟諸法相應。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三界,叫色法。欲界、色界、無色界,叫色法。而這一切色法,跟我們的心都是相應的,三界唯心啊,識就是業。長的短的高的低的男的女的,這都叫法。我們的意識是無住體,我們的身體是無常體。我們的意識叫生滅法,生滅依分別而立,分別生業,就產生相,而這個相就生煩惱,相就是煩惱體。有智慧的人要觀照,看到世間全是業,就是你造的業啊,有業才現境。你見到他好是你心中他好,心中的業。你今天到這個地方來,你可能做了善業。你吃喝嫖賭,那是你在造惡業。惡業、善業、無記業,種種的業,這一切

業。生天是善業,墮地獄是惡業。有醜美好壞,是共業裡面有不共業。我們坐在一塊叫共業,但是每個人相貌又不一樣,是不共業。如果這個房子倒塌下來,會不會把我們打死?有的死有的不死,為什麼?我們有不共業啊。共業是這個房子倒掉了,大家感召這個惡報,但是倒下來以後有人死有人不死,你做的善業重,就不會被砸死;你做的惡業重,很快就被砸死。但是有人造了善業,不一定馬上就現報;有人造的惡業重,他也不會立刻有惡報,因為他上一輩子做的好事太多了,所以這一輩子雖然做了好多壞事,但是福報很大,所以壞事做盡,可是就看不到他倒霉,這只是惡業暫時沒有現前,我們不要著急,等惡業現前,自然顯現。這個世界,業跟法界是共生的,不可能躲得掉的。躲得了今世,躲不了下世。這一輩子躲掉了,下一輩子躲不掉。你不要以為你吃喝嫖賭很舒服,等到下一輩子上刀山下火海,那你就完蛋了。因為我們不知道是共生的,不知道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業,這現在就是你的業。大家今天在這個地方,肯定都是善業發起。但是我們要知道,業的本體是空,是故我們也是空的。

大家也應該要知道,我看到的是我的業,你看到的是你的業,這個叫做不共業。我們在一塊,叫共業。但是你看到的不能代表是我看到的,所以每個人的業是不一樣的。我今天看到你們,是我的業。你今天看到我們,是你的業,每個人的業都不一樣。總的來說,你看到的就是你的,我看到的是我的,我們兩個沒有關係。所以在這個地方,我來教化你不教化你,跟我沒有關係。我跟你講話,是跟我自己講話。我可以跟你講法,我也可以不跟你講法,都是我的業。大家知道了,守自己的本心,那你就不需要聽法了,你已經聽到法了,已經開悟了。你不開悟就聽我講,開悟了以後聽自己講。你心中的一個常福在跟你講法,這是你的業,跟我有什麼關係?你在聽法是我的業顯現出來的,跟你有什麼關係?所以你聽你的,我講我的。我是你心中的業,你是我心中的業。你遇到我是你的福報,我遇到你可能是我的過失。這是不共業,不同啊。

同樣是在講法,可能在你身上叫福報,在我身上叫過失。我們倆坐在一塊,我自己解脫不好,為什麼要跟你講呢?轉過失成為大悲心,沒有關係,我忍,我來幫助你,要轉為大悲心。這也是我的業啊。如果你們都成佛了,我這種業就沒有了。我遇到你是我的業障,你遇到我是你的業障。你不能成佛,那是我的惡業。你想成佛,那是你的善業。如果你成佛了,還要我在這裡講嗎?在我這個地方,我很快就成佛。因為你不成佛,拉著我不能成佛。所以在我身上叫惡業,在你身上叫善業,都不一樣的。我轉惡業成為我的大悲心,我要幫助你,用大悲心把我這個業給消掉,就是把你們都度成佛。你們要成佛,你們是讚美心,我是大悲心。就像媽媽牽著孩子,孩子讚美媽媽,媽媽牽著孩子叫慈悲,孩子在媽媽面前叫孝順。對上叫孝,對下叫悲。所以我在講法,對下面來講叫慈悲心,叫轉惡向善;對你來講,讚美師父,就是斷惡修善,互相感應。所以我們雖然坐在一塊,但是業都不一樣,今天坐在一塊,大家是一個共業。其中有不一樣,叫別業。有共業有別業,別業就是每個人的心,共業是大家坐在一塊。任何東西都有共與別之差別,就像勝義諦與俗義諦一樣,互相配合;大悲跟智慧,也是互相配合的。

還有,四季產生變化。因為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產生了青黃赤白。四季無形,但是世界變化。冬天來了,冬天無相,外面是白色的,這樣取名叫冬天。是不是外面在變,所以冬天來了呢?那搞個電視機來放,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可不可以呢?實在春夏秋冬是無有形相的,是無形的體,可是外面有相。春夏秋冬在變化,萬物也變化。如果沒有四季,就沒有萬物的變化。所以萬物的變化與四季是同等俱生的。現在是夏天,天氣好熱,花開了,綠葉生出來了,每個人的衣服穿少了一點了。夏天是一個樣,春天又是一個樣。四季變化跟人的心態、身體也有關係。如果沒有四季,我們的身心就會亂。四季的這個體,實在是太陽、地球運轉的一個過程,起名叫春夏秋冬。地球在運行的時候,實在沒有一個變的體,可是外面在變。你說地球變了嗎?太陽變了嗎?月亮變了嗎?它沒有變,可是世界在變。這個世界青色的黃色的赤色的白色的會變化,可是找到根本之處,沒有變。地球還是地球,太陽還是太陽,月亮還是月亮,須彌山還是須彌山,不變而萬變,萬變而不變。所以變和不變實在是同體的,也就是說“空有不二”,也就是說四季,也是同等俱生體。

還有一個叫飲食。只要七天不吃飯,我們的生命就斷了。生命一斷,色法就斷。所以生命是無形的,有了飲食萬物才生長,身體才生長,我們吃的東西的本體在色法裡面,飲食與色法同時建立,如果飲食一斷,色法就斷。所以我們的飲食就是養生命,生命有形狀嗎?生命靠什麼維持?靠飲食維持。生命無形,色法與我們的生命,飲食就是生命,是同等俱生的,它是俱生體。

這些色法(東西)虛而不實,都是假的,空性。但是我們以假當真,所以不能顯真。這個假的就像天上的雲彩一樣,本來沒有,但是看了很好看。就是這種認為好看的意識把你迷惑了,一輩子抓它一輩子得不到。人生下來沒有帶任何東西過來,死了也沒有帶任何東西過去。“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東西都帶不走,就帶了一大包的業,下世轉身再過來,再繼續受苦。我們流落六道輪迴中,就因為抓住這些不真實的東西。釋迦牟尼佛出世,就是開顯我們真實的一面。顯真就是破除我們的妄見。所以“如是”者,就是如來,宇宙的真相。“是”者,真實的一面,破除我們虛假的一面、不真實的一面。“我聞”,真實的一面。釋迦牟尼佛是初聞之人,一聞即悟。釋迦牟尼佛從這個裡面出來,也可以說從一個眾生修來,他從那個地方修而無修。釋迦牟尼佛證到如來知見的時候,實在是他的本體。也就是六祖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成佛,實在是沒有佛可成,只是回復自己的本來面目。妄斷掉了,眾生就不存在,因為眾生本來沒有,就等著妄斷。大家知道,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怎么去的?實在沒有東西去,回復我們的本來面目而已。我們的妄心一斷,你自己就從空中跳出來,就像烏雲散了,太陽就出來了。這個太陽是你的本來面目,就因為烏雲障礙了,顯現不出來。但是你不能說烏雲就是太陽。所以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什麼叫眾生?就是虛妄的心。有沒有水裡的月亮到天上去了呢?水裡的月亮就是妄心,我們無始以來認水裡的月亮為自己,認為有個“我”存在。事實上,水裡沒有月亮,從來就沒有過。只要我們的意識一斷,天上的月亮就出來,回覆你自己的本來面目。就像虛空粉碎一樣,你自己顯現出來,原來沒有眾生啊,實在是無佛可成。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就是“如是”。佛就是“如是”,也就是“真如”者。“我聞”,佛陀出來了,建立一切眾生“我聞”。佛陀他已經成佛了,這個“我聞”是代表眾生。阿難尊者,代表“我”。“我聞”是代表著大悲的體。“如是”者是代表智體,就是善,是佛的體。“我聞”是大悲體,建立方便故。哪個知道阿難尊者是什麼人?哪個知道今天常福是什麼人?哪個知道你是什麼人?誰也不知道。說不定你也是古佛再來,為了方便,住在這個地方,說不定你就是佛菩薩。

“如是”現大悲心成就“我聞”。在大眾面前,只要你是眾生,就要示現“我聞”。我常福今天聞到如是教法,我了知我的實相,而眾生不知,就建立方便,就要告訴眾生。這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究竟之談,這部經典的這個“如是我聞”和其它的“如是我聞”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任何經典都有“如是我聞”,但是這部經典的“如是我聞”是不可思議的“如是我聞”,是究竟的“如是我聞”,是佛與佛交談的“如是我聞”。你今天坐在這個地方,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那不是一般的東西,那是你自己的實相,就是你的“如是”,是你的真實一面,是你無來無去的真實體。如果你失去了這個念佛,就失去了“如是”,只有佛的究竟處才叫“如是”。“如是我聞”代表信成就,沒有“如是(我聞)”就不能成就信。

大家都在信佛,信有十種。造惡業信地獄。你的貪心很重,相信錢,這就是相信地獄。雖然沒有到地獄但是已經相信了地獄。什麼叫信?聞,就是心,你的意識的心跟你的貪相應,叫信。信這個體,不是口上信,心跟這個法相應叫信。如果你跟貪心相應,那你就相信錢,“我要錢”就是你信錢。你貪心就是信地獄。你嘴巴上講:“我不要墮地獄!”可是你信地獄啊,你這個信在地獄底下,你就往地獄跑,嘴巴上講:“我要信佛,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可是你往地獄底下走。你的信心不在這個地方,你這個信就是假信。你以為皈依三寶就可以了,很遠呢!你信佛、你拜佛,有一點善根在,但是你的貪心很重,你墮地獄的,你的嗔心,去信餓鬼。“ 嗔”就是法,嗔落於心就是餓鬼,就是你的法,“如是”在餓鬼那個地方。嗔者墮餓鬼,就是“如是我聞”。

所以“如是我聞”,貪者墮地獄,嗔者做餓鬼,痴著做畜生。這是佛說的,這也叫“如是我聞”。“如是”,貪者,地獄。地獄怎么去的呢?因貪而去。你聞到就知道了,聞到了這個貪,我具備貪,我墮地獄,我想到地獄底下去,可以很快就去了。佛講了,“如是”真心與空性相應,“如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我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墮地獄惡鬼畜生,就是這么剎那一念而已。所以這個“信”非常重要,是什麼“信”,地獄惡鬼畜生也叫信,世間人紛紛向地獄底下走。你不是地獄惡鬼畜生已經不錯了,能做個人,像個人樣子。你眼睛多么漂亮,可是看很多的是非;你的耳朵多么漂亮,可是喜歡聽是非;你鼻子長得多好看,可是你貪圖香味;你嘴巴長得多好看,可是貪吃;你的身體,你的兩隻手都健全,相貌也是端嚴,可是你造諸惡業,用身體造惡業;你的意念很正常,可是心起貪嗔痴。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美好的東西,可是利用它造惡業。你現在用持五戒得來的身體造惡業,這個身體很快就沒有了。經典上講做人難得,這一生能做人,下輩子能不能做人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要珍惜人生,應當要持五戒!

還有些人的信是信天道或者信阿修羅道。什麼叫阿修羅道呢?見惡起嗔,見善起貪。見到人家做善事把命都給人家,說人家好讚美別人;看到人家惡呢,極為嗔恨,這就是阿修羅。社會上講要懲惡揚善,就是阿修羅。佛教是要隱惡揚善。我們看到別人好的地方,不斷的讚美別人;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我們要隱掉。惡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西遊記》里孫悟空不是講嘛:好事不見聞,壞事傳千里。你做了一件壞事,馬上一千里的人都知道,但做了好事,外面都不知道,委屈啊。在這裡學佛的個個都感覺自己很善良,為什麼就沒有人宣揚呢?大家都不去宣揚,個個自私自利,生怕別人的善被別人知道了,生怕別人的惡別人不知道。我們喜歡講別人的壞話,不喜歡講別人的好話。有的人講,做了惡事不受懲罰,他不是大做惡事嗎?但是你想過沒有,惡人你懲罰他,只能讓他更惡。比例來講吧,我現在做壞事,如果你在背後說我的壞話,我可能更恨你;你當面說我不好,我會嗔恨你,是不是這樣?如果我做得不好,但是你在背後讚美我,那我感激不已;如果你當面讚美我,我很歡喜,是不是?你讚美我的優點,讓我不斷地發起善心,不要偏偏把我往惡的地方推。小孩子都是這樣,做了壞事,你說他不好他更做壞,他跑到外面去做壞事;如果讚美他一句:“你掃地掃得好乾淨啊。”他明天清早起來就拿起掃把掃地,惡的事他就不做了,馬上就改變。孩子都是這樣,何況大人呢?小孩子不懂事,他宣揚自己的天性,很明顯地擺在眼前。但是我們,明顯擺在眼前的東西就看不到,不去修它。所以在這個世間,我們一定要隱惡揚善,不要懲惡揚善,這也是一種信心。

還有信“天”,信“天人”,就是做十善法。有的人信了佛以後就告訴師父:“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我一皈依就想到我修十善法。”剛才一個居士講:“我是不是不殺生啦?是不是不偷盜啦?我早就不殺生啦,早就不偷盜啦。”好像皈依三寶僅僅是修十善法,十善法只是天道而已,不要以為你做了一點善事,就以為在學佛了,其實只是做了天道之事,還差得遠呢,跟佛還有八萬四千里。

還有的善,像阿羅漢,阿羅漢是什麼?皈依三寶以後了知實相,建立清淨。就是說,一切法本體清淨故,就是法身;一切法本來平等故,本來具足故,叫做報身莊嚴;一切法本來自在故,就是僧,自在就是無量化身。這是阿羅漢的修法。阿羅漢怎么修?這個世界本來清淨,你罵我這個聲音本體清淨。阿羅漢認為,第一個,你罵我沒關係,是清淨體。第二個,你罵我和讚美我是平等的,沒有關係,你讚美我和罵我的聲音是清淨的,清淨的就是平等的。所以讚美與罵,實在是無二,叫平等。平等故,就自在。自在就是化身,平等就是報身,清淨就是法身,阿羅漢就住在涅槃自性裡面。本來具足,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阿羅漢如如不動。本來清淨故,心住涅槃;本來平等故,心無所著;本來自在故,心無所執。所以安住,如如不動。他一坐下來,世間無事,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他的事了,這種人叫阿羅漢。就是說,一出家頭一剃,心中無事,本來無一物,坐在那個地方如如不動,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事情了,這個世間跟他就沒有關係了。這種修行實在是很自在的。可是我們這些人呢,念念不忘世事。我們出家了,念念不忘修廟;念念不忘要做偉大事業;念念之間不忘度眾生,念念不忘收徒弟,念念不忘做佛事,念念不忘善惡是非、有錢無錢。念念不忘,這叫出家嗎?!除非建立更高一層,那是另外一種說法。如果是阿羅漢的信心,就是這樣,一出家頭一剃,世間於我無事,清淨故、平等故、自在故。“高山任我走,海深任我游”,這句話就是說,海再深我也可以達到底,山再高我也可以上到頂峰。這就是大徹大悟,大雄大力,有這種體顯現出來才不枉本世出家,就是說沒有失去你出家的本錢。如果此心一失,那你出家的本錢就沒有了,這也叫一種“信”,這是阿羅漢而已。

更高一層,還有一種信叫“菩薩信”。念念不忘度救眾生,念念不忘誓成佛道,念念不忘發大誓願。就是說,我要把功德回向法界,我要帶領眾生成等正覺,我誓化一切眾生、誓願成佛道、誓發一切願,這個叫做菩薩的信心。念念不忘,這叫菩薩。念念不忘度眾生。念念不忘回向法界。見到大地回向法界,回向眾生得平等法;看到虛空,回向眾生依莊嚴法;看到所有的東西,念念不忘眾生得果。菩薩為眾生而持戒。菩薩說:“我今持戒,願諸眾生,永無放失。”我持戒,為了什麼,希望所有的眾生永遠不會失去戒律了。我持戒的目的是為眾生持,不是為自己持,這就是菩薩。阿羅漢是為自己持而菩薩為他人持。不殺生,願一切眾生不殺生故;不偷盜,願一切眾生不偷盜故;不邪淫,願一切眾生不邪淫故;不喝酒,願一切眾生不喝酒故……念念不忘眾生,上廁所、燒飯、煮菜,念念不忘眾生。在家裡掃地的時候,帶孫子的時候,念念不忘度眾生,念念不忘回向於眾生,念念不忘建立功德,這就是菩薩。

持名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實在是無所著,但是又不能離開國土莊嚴。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佛,是不可以思議境界,聞此是信佛的境界。作為一個凡夫,九法界的心,現前我們每個人都具足了,而第十法界就是佛的法界。這是信成就。

《觀無量壽經》是佛的成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之本懷。釋迦牟尼佛說,我出世的目的,令一切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要令一切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惠予眾生真實利益,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設我得佛”,就是令一切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設我得佛”,惠予眾生真實利益。什麼叫真實利益呢?令一切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是這個體。發菩提心都是為了成佛的。

這個信怎么成就?前面已經講過了,後面是廣說。大家要用心來聽才能感受到。像我們這樣的一個眾生,阿羅漢的知見都很難建立,菩薩的知見更難建立,何況佛的知見?看來沒有希望了是不是?可是佛陀有種種方便,令我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使我們是凡夫也能得到。為什麼呢?因為十法界跟九法界是兩回事,九法界是眾生的心,十法界是佛的心。佛能應九法界,九法界一定在十法界裡面,是故佛陀能應眾生心。所以不管哪個法界,如果能聽聞、聽得懂,都能夠會到佛的心。

但是會到菩薩的心你不一定能做得到,你現在以阿羅漢的心來做也未必能做得到,以天道心來做你也不一定能做得到。甚至你想墮地獄也不一定能墮得了,想做餓鬼也不一定能做到。假設你拿把刀你去殺人,沒有這個業力你殺不了的,殺不下去的。你偷了別人的東西你心就不安,可是那個墮餓鬼的人偷別人的東西,他心裡沒有感覺。你心裡不安就到善道裡面去了,想做餓鬼都做不到。只有什麼人呢?殺人不眨眼的人,他殺了人殺畜生,眼睛都不眨一下,像這種人他墮地獄沒有障礙的。像我們這種人墮地獄就有障礙。所以佛教講業力不可思議!這裡面告訴我們,別業裡面是什麼業就是什麼業,不是你來控制的。慶幸的是今天能遇到佛法。九法界我們是不要住了,下一輩子不知道是什麼,或墮地獄或升天堂,墮到哪個地方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三界不可住,三界無安,這些地方都不是我們住的地方,我們要成佛。

九法界是我們眾生因地的心,只要“因”心就是我們的心。三界、六道輪迴不可以住,我們要急迫地,簡單的說,就是除了信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要信了。九法界,菩薩、阿羅漢、聲聞、六道,我們都不要了統統不住,就信阿彌陀佛,唯住佛故,唯獨的就選擇了佛,就選擇了阿彌陀佛,剩下的一概不住。就是徹底地來信淨土,不要私心雜念,不要有另外的想法。

無盡佛恩時成就

“一時”,值得慶幸的就是“一時”,遇到《觀無量壽經》這么珍貴的法。過去我講《阿彌陀經》的時候已經講過,這個“一時”是諸佛之護念、菩薩之護念,無量劫來十方諸佛之護念,所有的眾生都要成就這“一時”而成佛道。大家想一想,這個“一時”是無盡的佛恩啊,十方諸佛為此“一時”奉獻終生,把自己的身體舍掉。釋迦牟尼佛講過,此世界的大地由佛陀的血所染成,水是佛陀的血,泥是佛陀的肉,我們吃的是佛的肉、喝的是佛的血,地下一粒沙子的成就是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釋迦牟尼佛無量劫的修行成就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今天的一時,剎那的一念,今天聞《觀無量壽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一念。你們這些菩薩在發願,“當願眾生……”“當願眾生……”,你無量劫來這樣唱,為了什麼?就是為我們眾生。過去多少菩薩這樣唱,唱了多長時間了,我們今天才有這一時,這一念。所以《金剛經》裡面講的話非常珍貴,護持眾生的善根,護佑眾生的菩提心,就是這一念信。所以,今天這個“一時”的成就,我們感恩頂戴,要頭面頂禮五體投地。印光大師說:所有人都是佛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感覺到天下所有的眾生為我此一念而千辛萬苦在修行,這些菩薩都為我一個人在修行,這些諸佛為我而成就國土,兆載永劫的修行成就我現前的這一念,你要感受佛恩啊。阿彌陀佛兆載修行,這是什麼一個概念?就是說,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有一個眾生不成佛,他修行未盡的。他要把你現前的惡業轉為佛的淨土,把我們現前看到的這個境轉為佛的淨土。不經過兆載的修行轉不掉啊。這種兆載的修行怎么修?不是說你今天拜了一拜兩拜就算了,絕對不是!這些佛、菩薩真是了不起啊!一個人這一輩子修行,不斷地護著他,讓他達到八地菩薩不退,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佛、菩薩那種精進不退的力量啊,不僅不退,還要不斷的增長功德,他要把自己的功德修圓滿,還要把你身上的功德修圓滿。就是把你當作他身上的肉,把每個眾生當作他身上的一塊肉,就像媽媽把孩子當作她身上的肉,真實地來幫助你們,沒有任何虛假之體。就憑這個佛恩,我們也要捨身捨命。為什麼弘一大師在死的時候寫下一句話叫“悲欣交集”?悲,無量劫不知佛恩故;欣,我今天忽然大悟了,感受到佛恩就在當下啊!這種欣這種悲,就是沒有任何條件的信,沒有任何條件地接受。所以如果你真正的感受到佛恩,受再大的委屈也無怨無悔了。過去有一個法師在受病苦的時候,猛然想起佛恩,身體的病一下子就好了。所以你受了一點點病苦的時候,要不斷地思維佛恩。《文殊師利問經》里講:若人造諸惡業,應當何等懺悔?不要懺悔,思維佛故。我們要怎樣念佛?搞一個蒲團,面對西方坐下來,不斷地思維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念佛,而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念。應當思維名號、思維佛、思維西方極樂世界、思維功德,是這樣的念佛!也就是《觀經》裡面講,觀日、觀大地、觀水、觀佛、觀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不斷地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思維名號,我這樣講的時候你不斷地思維,信心就上來了,你就會獲得法喜,對佛陀就有無上的信心!這種念佛方法,實在是超過你口上念“阿彌陀佛”!你在口上念阿彌陀佛,心裏面思維不到,那樣喊當然很累,很沒意思。

今天我們聞到阿彌陀佛,今天我們坐在這個地方聞《觀無量壽經》,大家知道,很現實地觀照,此恩難報。這個“一時”不是過去的一時,是盡未來際的一時,是究竟真與假迴光返照的“一時”,是不分過去現在未來的“一時”,是真與假等待的一時。就像媽媽等著你的那一時。媽媽久遠劫來在等著你,坐在大路旁邊,等待孩子回家。孩子流浪已久,媽媽一直在等著你成“不動尊”。這個是盡未來際,過去未學佛,現在已學佛,將來證佛果,都是在佛陀的等待之下。“時”是代表機成就,“一”是代表法成就。“一”、“時”合在一塊,叫機法同體,機跟法相應的一剎那,這個《觀經》就是一剎那。這一剎那是諸佛所修、菩薩所修、一切祖師所修。我們這個善根是諸佛菩薩的護念,都有大恩在裡面。你要感受到今天聞到阿彌陀佛的剎那的“一時”,是諸佛菩薩無盡劫的修行修來的。我在大殿講過,此大殿集聚了我們無量劫以來的善根,諸佛菩薩所修的善根,今天這一剎那,現前的一剎那,全部顯現。剎那時間的這一念,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化度眾生,在中間可以破除一切無明。內,可以消除我們一切業障;外,可以消除我們一切患惱。此一念之難得,這叫成就“一時”。這個“一時”大家一定要感受一下!!

你思維這個東西,晚上不睡覺也心甘情願!所以《阿彌陀佛經》里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思維一二三四五六七日,要思維名號功德一心不亂,這樣才能得大功德,後面我們慢慢講,大家體會!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