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9/21

太虛人生佛教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編輯:劉澤亮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對太虛人生佛教思想提出的思想背景、思想特質以及對佛教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意義進行分析。認為今天我們所踐行的人間佛教思想是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現代展現,同時,這一思想仍然還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充實,尤其要突顯倫理化、心理化的特色。關鍵字:太虛 人生佛教 人間佛教作者簡介:劉澤亮,男,1964年11月生,哲學博士。廈門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研究所教授。著有《黃檗禪哲學思想研究》等六部,在《世界宗教研究》、《禪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專題學術論文50余篇。

太虛(1889--1947)是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佛教思想從根本上實現了佛教由重死到重生的人本主義轉換,不僅對於推動佛教的現代轉型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產生了廣泛影響,而且對於我們今天探討佛教的未來走向亦具有重要啟示。

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

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是近代佛教復興運動在西學挑激和儒學衰微的思想情勢下。與整個世界宗教普世化運動相適應,契理契機地對墮為「死的佛教」與「鬼的佛教」的明清佛教所進行的革命性變革的產物。首先,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與儒學的僵化和西學的挑戰有著外在的關聯。原始儒學在魏晉以後僅僅具有一種形式上的獨尊地位,而外來的佛教則得以乘間而立,在中土生根發芽,以至到盛唐時期開花結果。然唐宋時期,理學家們吸納佛教和道教的心性學說資源,使儒學的哲理思辯水平和吸引力得到提高,思想與政治的聯姻更使其一時獨霸思想正統的地位。但迨至民末清初,隨著堅船利炮而來的西洋文明,包括基督教的再次登入,使本已異化、且過份依賴政治護佑的儒家名教綱常思想顯得更為脆弱,以至人們「談到孔子羞澀不能出口」[1]。由於天朝大國的心態伴隨著對西方強權的痛恨,當時人們對西方文化有一種本能的排拒,因此,仍然希望從傳統思想武庫中尋找精神武器。但是,業已僵化腐朽的儒學和出世而不中世用的道家,顯然都已無力對以理性思辯為基礎的西方文化作出積極回應。於是各種社會力量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佛教,佛學被歷史地推上了近代復興與轉型的軌道。太虛應時而起,在教理、教制、教產革命中,大力張揚「人生佛教」的思想,使近代佛教「滌除舊染,湛發新光」[2]。其次,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是佛教自身調適機制的內在體現。「非契真理,則失佛學之體;非協時機,則失佛學之用。」[3]所謂契理,就是契合佛陀所覺知的究竟圓滿的「宇宙真相」;契機,就是適應不同的方域時代和民族文化。契理是體,契機是用。契理契機一直是佛法弘揚的兩大基本原則,也是佛教不斷獲得發展的一大法寶。佛教初入中土之時曾受到正統儒家的猛烈而致命的攻擊。儒者指摘其不講孝道,厭生棄世,敗壞國綱,有違倫常。佛教為了求得發展,將孝道引入佛教,並適時對沙門不敬王者的教規進行了理論調整。太虛的時代,佛教在存在形式和生存資格上都面臨著巨大挑戰。一方面 「佛主出世」的脫塵離俗、遁世潛修的傾向在教界依然是主流,世俗民間更將佛教視為遁世避禍之途。導致視佛教為消極厭生棄世思想的產生;另一方面,「廟產興學」與毀廟逐僧的運動,使佛法的慧命有如千鈞繫於一髮。因此,太虛的人生佛教一方面是「對向來死鬼的佛教而講人生的佛教也」[4],即針對傳統佛教以度死鬼(或者說超度亡靈)為能事的流弊提出來的,變消極的了生死成積極的為人生;另一方面,太虛是自覺順應當時以康、梁等為代表佛世共融的趨勢,試圖通過以佛救世,抉發佛教的積極社會功能,從而使佛教得到發展的新機。這種調適所體現的入世色彩,又一次表現出佛教積極應變的主動性,證明了佛教具有與時趨新的自我調控能力。複次,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與基督教在中土的強勁發展相關。近世基督教憑藉教理的通俗性,利益的現實性,基本實現了神聖性向世俗性的轉型,在中國的傳播不僅氣勢洶洶,而且獲得了泛濫性發展,使本來就氣息懨懨的傳統佛教顯得更是了無生機。當時佛學界出現的佛法非「宗教」之說,佛教處於所謂末法時期之說,都有因應基督宗教發展之義。太虛清醒地認識到,佛教在當時已蛻變為迷信與避世的情勢下,如欲與其相抗衡,則唯有「借鏡於基督教而改進佛教的必要」[5],走人間化的道路,解決世出世間的問題。與基督教、天主教積極推進基督宗教本色化和中國化運動相一致,太虛致力於佛教普世化的運動,所倡導的人生佛教,發揮大乘佛教的精神,主張佛教應以現代人生化、民眾化、科學化為基礎,為現實人生服務,並以此洗除一切近代的「天教」「鬼教」。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是20世紀世界宗教普世化運動的主要方式,也是太虛人生佛教實現普世化的重要途徑。太虛面臨儒學衰微、外教侵凌的思想情勢,以「依心不依古,依義不依語」的革新精神契理契機地回應挑戰,極具前瞻性地提出人生佛教思想,重新煥發出佛教契應時代、作用社會人生的精神力量,推動了20世紀中國佛教的現代新發展,不愧為「佛學時代」(梁啓超語)擔負如來家業的法門龍象。

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特質

太虛人生佛教作為近現代佛教與時趨新的一種理論范型,具有與傳統佛教迥異的特質。首先,太虛人生佛教思想將送死落實到人生,將彼岸世界拉回到此岸世界,實現了由出世到入世的重大轉向。雖然傳統佛法中含有入世因素,但佛法本旨在出世超脫,延及清末民初,衍生了諸多弊端,太虛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宋明時期,儒學強勁,相形之下佛教逐漸衰微,在「死」的方面大作文章。到了明、清時代,以經懺超度亡靈的「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成為「專為死人服務」的「人死」的宗教。應該說,佛教早在唐朝時就顯示出其入世性的特點。《壇經》中即有「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然而,它一直只被一些上層高僧所奉行;相反,帶有較強出世色彩的淨土信仰則一直風行於下層民眾之中。正如他在《從巴利語系說到今菩薩行》中所言:「中國佛教教理是大乘,而行為是小乘」,久而久之,佛教也就被看作是祈福的方術、送死的法門。即便是一部分士大夫也將佛教作為自己的精神避難所和心理平衡劑。佛教徒亦或賴佛求活,或隱遁靜修,不但不關心人生、介入社會,而且與世日隔。佛教於是成為群起而攻之的對象,有人說佛教是死人的宗教,是專門為死人服務的(吳稚暉);有人說「佛教是根本不能拉到現世來用的」(梁漱溟)。對此,太虛認為出世、棄世的思想是對佛法本旨的背離,表示要「一雪其誣」。他大力鼓吹佛法與世法的相即互融,認為「盈人間世無一非佛法,無一非佛事」[6],以改善佛教的社會形象、顯發其社會功能。所建構的人生佛教思想「以生知死,以事人知事鬼」[7],以入世的人乘方便和即出而入的菩薩乘涵攝出世,將傳統佛教重死、事鬼、重出世的重心轉向重生、事人、重入世,從而在理論上實現了由「生死」到「生活」的建設性置換。其次,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和精神,吸納儒學思想資源,具有涵攝真俗的融貫性。這種融貫性主要體現在將入世的傳統儒家思想和佛教統一起來。太虛認為,「學佛先從做人起」。做到報父母恩、社會恩和國家恩,是人生進善過程之始。報父母恩即孝,報國家恩即忠,報社會恩即仁。與歷史上宋儒援佛道入儒而使儒學獲得新發展相類似,太虛所致力的新佛教運動納儒學入世情懷於佛教出世思想之中,以實現佛教由出世向入世功能的轉換。傳統佛教認為,改善世俗是儒家的特長,佛法對此不必加以重視。而他則認為,在世俗改善的層面上,儒家學說與佛教思想不但毫無「間隙詆排之端」,而且遙相契合。《佛教之人生道德》融合儒家五常和佛家十善五戒,「不殘殺即仁愛,不偷盜即義利,不邪淫即是禮,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的四種即是信,意識上的不貪、不占、不痴的三種就是智。可知佛教的十善道德,就是儒家的五倫道德。」藉以確立人生佛教的道德準則;饒有趣味的是,他還將多位儒家聖賢人物如伊尹、伯夷、孔子、孟子等作為人生佛教行菩薩行的人格典範,以揭明「在整個人類社會中,改善人生的生活行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斷的向上進步」的「佛教的真相」[8]。可以說,借儒家入世精神以革新傳統佛教,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的「人生佛教」的實質。換句話說,太虛將儒家思想作為佛教近代化調適的思想資源,而使傳統出世的佛教具有了人間化的品格。複次,太虛人生佛教思想合理地解決了佛教人間化與化人間的關係,堅持了佛教的超越性品格。太虛一直強調佛法與世法的相融性,但是世諦僅僅是過渡到真諦的進階,佛法仍然必須葆有自身的特質,發揮其化導人心、利益社會的功能。「發揚大乘佛法真義,應導現代人心正思」即是他創辦《海潮音》月刊的宗旨。他提出,由人乘而佛乘,「由『人的菩薩位』,入『超人的菩薩』位,及進至『佛的菩薩位』」[9],是一條即人成佛的「真現實」的捷徑。而成就佛菩薩位的目的在於行菩薩行以增進人間道德、利益世俗人心。「今菩薩行的實行者,要養成高尚的道德和品格,精博優良的佛學和科學知識,參加社會各部門的工作」,出家眾、在家眾都去參加,「使國家社會民眾都得到佛教之益。」[10]「憑各人一片清靜之心,去修集許多淨善的因緣,逐步進行,久而久之,此濁惡之人間,便可一變而為莊嚴之淨土。」[11]以淨心為本的境界觀,依人乘行而進趣佛乘的菩薩行,創建佛化的人間淨土。創建人間淨土,須要在實踐中行大乘佛教的菩薩行。他主張去私戒懶,為公服務。去私戒懶為公服務八個字是太虛實現人生佛教的修行要訣,與基督新教倫理的天職觀頗為相似。「故此八字,切近則做人,遠者出離三界,由菩薩而成佛。從淺至深,從粗至細,澈上澈下,一皆由此八字中生起來。在此處修學的人,須依循此義去實行,所學方能得益!」[12]依此八字由淺入深地修行,近則成就人格,遠則成就僧格。雖然太虛批評基督教有神論的荒謬,但卻力倡中國的僧眾參照他們傳布方式宣傳佛教,新教倫理利益社會的精神也得到他的認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宗教世俗化是一個世界性的過程。「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太虛由改進人生始,以後世增勝、解脫生死,達法界圓明所建構的人生佛教和人間淨土思想體系,以人乘法為基,提倡完善人格、改善人生,深入社會民眾修服務眾生的「今菩薩行」,實現人間淨土,雖然有一定的理想性和虛幻性,但是它一方面要求佛教積極入世以服務於現社會與人生;另一方面,要依靠佛法來改造人間、佛化人間。既有得於世間,又促進了佛教的發展。創建人間淨土的境界觀,將人們遙望天國的目光引回現實人生,從而激勵人們拯救現世,積極參與現世社會和人生建設與改造的決心。為佛教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人生佛教與佛教未來走向

太虛所倡導與力行的佛教改革雖然遭致失敗,但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其人生佛教思想開創了現代佛教發展的新機,是佛教現代化的理論范型,對佛教的未來發展以良多啟示。首先,太虛人生佛教思想實現了人間化的轉向,奠定了佛教現代化的基礎,是佛教未來發展的范型。現代人間佛教運動與生活禪運動是這一思想的現代展現。當代,太虛人生佛教在港台由其弟子印順推行的人生佛教,與在大陸由趙朴初居士提倡的人間佛教,以及最近淨慧所倡導的生活禪,針對現代人的心態,一變明清山林禪、叢林禪脫離生活、死板僵固的作風,力求緊扣現代生活重振唐宋活潑禪風,把佛法淨化人生(利樂有情)、淨化社會(莊嚴國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實在生活中,開闢了將佛法心髓融入現代生活的途徑。可以說,這些都是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現代展現。一九四七年在彌留之際,他還以中國必走「人間佛教」之路的思想諄諄告人。他特地召見了趙朴初等人,「以所著《人生佛教》一書見贈,勉余今後努力護法」,今天,「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思想,隨著他遍布海內外數以萬計的皈依弟子從大陸、港台,遠播東南亞甚至歐美,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不但發揮了佛教的社會服務功能,而且發揮著太虛當時還難以預見到的民族文化認同的功能。「如何現實地去定位佛教與現實人生、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係,對佛教的存在和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佛教的興由是,佛教的衰亦由是。」[13]我們今天應著重發揚人本的佛教、社會的佛教、世界的佛教的精神,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利益人群、服務社會,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對佛教文化予以新的闡揚發揮。由太虛的人生佛教,到今天兩岸的人間佛教、生活禪,一步一步地趨近現實人類生活,使人生佛教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獲得了新的生機。其次,佛教的未來發展對太虛人生佛教思想在方向上要堅持,在內涵上要充實。我們今天討論中國佛教的出路時理應繼承他敢於擔當的精神和契理契機的原則,承古而不泥古,適時而不流俗。「根據佛法的常住真理,去適應時代性的思想文化,洗除不合時代性的色彩,隨時代以發揚佛法之教化功用。」[14]太虛人生佛教十分重視佛教的倫理教化(代表性的著述有《佛學之人生道德》、《菩薩的人生觀與公民道德》、《佛法與孔子之道》、《學佛先做人》等)和心理調適功能(代表性的著述有《心理建設》、《佛教心理學之研究》、《行為學和心理學》、《再論心理學和行為學》等)。今天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承續這種傳統,尤其要注重佛教的倫理化和心理化,注重道德建設和心理建設,幫助現代社會確立和完善健康的道德體系,幫助現代人樹立積極的人生關懷、安立浮躁的身心,從而進一步充實、豐富人生佛教的內涵。具體來說,就是將佛教的道德化、倫理化、心理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道德建設關係聯繫起來,突顯和強化佛教的道德功能與身心安立功能,在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中充分顯發人間佛教的積極作用。複次,佛教的未來發展必須妥善處理好人間化與化人間的關係。佛教的人間化、世俗化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不能因為世俗化丟掉其基本的理念。人生佛教以深具前瞻性的眼光,始終在適應潮流中引導潮流,並保持了佛教的超越性品格。「於入世之志,具出世之胸襟,必以佛法為歸宿,乃得安身立命。」[15]這一點在防止佛教喪失自身的獨立性相當重要,也是今天我們思考佛教現代發展不可忽視的。佛教在理論上對於入世精神的弘揚,在實踐上對於社會事務的密切關注和積極參與。從積極的意義上看,可以發揮它的社會功能。但是,其消極意義則應盡力加以避免。佛教在二千多年的中國化的歷程,如果從世俗化的視角重新加以審讀,可以發現,實際上是世俗化與化世俗的辯證互動。而佛教正是在這種的雙向互動中展現其歷史進程,得以對社會產生日漸深刻的影響。今天,佛教的發展趨勢也正是在這種歷史的互動中現實地突顯出來的。從某種意義而言,世俗化是佛教基於內外在條件的需要而求得生存的一種動力;化世俗是佛教影響社會,求得發展的一種重要機制。因此,我們必須在化世俗與世俗化中把握、處理好諸多關係,努力促成其世俗化與化世俗的良性互動,避免其消極影響。在世俗化的過程中保持自身的獨立品格,在化世俗的過程中堅持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原則,唯其如此,佛教才能得以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今天,人生佛教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現代中國佛教界一致認同的主導思想和現代佛教的基本模式,並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與時趨新。可以預見,未來佛教的人間化發展,必將進一步融攝本土傳統精神,賡續入世情懷,關懷人生,關懷社會,在倫理上范導世俗道德,在心理上安立世俗身心,在順應現代生活中導引生活,重建人間淨土。若此,佛教必定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在實踐中得到未可限量的發展;人間佛教甚或會成為未來全球佛教的基本模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