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1/2

第三講 解序分——發心求正覺

前面已經把《八大人覺經》的第一部分述要義和第二部分解釋經題,以及翻譯者都介紹過了。從今天開始我們再繼續學習,正式進入了第四個部分——解釋經文。

我們知道,一切經典――佛教的經典都可以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個部分。這種分法是東晉道安大師提出來的,這種分法非常符合佛法的體例。序分就是序說的部分,和序曲一樣,有時候把整部經的主要內容和說這部經的因緣都在這裡面介紹。正宗分就是整部經典的內容。流通分是受持經典的功德利益。所以有人作這樣的比喻,序分相當於一個人的頭,正宗分相當於一個人的身體,流通分相當於一個人的兩隻腳。

佛陀說法有初善、中善、後善。初善就是序分。因為佛陀說法之前,所有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在正式講經之前要進入一種非常正確的思想狀態。那麼佛陀他秉持著為眾生開導正法,具大悲心,具忍辱心,安住在如如不動的真如當中,起無邊佛性之妙用。以這種心來宣說佛法,唯一的目的就想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真正離苦得樂。所以這叫初善,初發心,是非常好的。

那麼我們聽聞佛法的人也同樣有一個初善、中善、後善。初善就是我們要具備聽法的條件。什麼條件呢?善是善良的善,善惡的善。初善、中善、後善就是最初要好、中間要好、最後還要好。聽聞正法的人要看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器,要調節自己,使自己成為堪受佛法之器,以很好的狀態來聽聞佛法,這也是初善。

佛經里有一比喻,就象一個瓶子一樣,有四種狀況:第一種是染瓶,如果瓶子裡面已經裝滿髒水了,那麼別的清淨水就算倒進來也會成為髒水。所以,聽佛法之前,不能使自己成為這樣的髒瓶。我們凡夫的種種思想、感情、執著、觀念,你首先都要暫時放下,不要以自己染污、煩惱、固執的心態來聽法,要把這種心態先放下才好。所以第一種不善聽法就叫做「染瓶」,染污的。

第二種是覆瓶,覆瓶就是瓶子倒過來,倒過來之後瓶底朝上,瓶口朝下,那麼再好的水、再清淨的水都進不了這個瓶子。我們在聽聞佛法之前,如果說你沒有把自己身心放下,特別是網路學佛,心不在焉,聽與不聽都一個樣,根本就得不到真正的佛法利益。所以自己一定要把自己聽法的這段時間掌握好,不要使自己成為一個覆瓶,覆蓋過來的瓶。

第三種是漏瓶,就是這個瓶底漏了,清淨甘露水再多再好倒給你,你也裝不住。聽聞佛法也是這樣,剛剛聽完,自己一轉頭,全部忘記了。或者說,沒有裡面的哪一句話,對你起任何作用,沒有去觀察,沒有去思考。這樣子聽完了,也就過去了,或者說只是過一下耳朵而已,怎麼能學習好佛法呢。

所以這三種瓶都不成為好瓶,也就都不是善聽、諦聽、如法聽,都是需要去除的不良現象和學習態度。

第四種是淨瓶,準備一個清淨的空的瓶放在這裡,那麼甘露水倒下來,就能接住了;當具備聽法的素質之後,就可以與佛法相應了,但要做一個準備的工作,當我們自己做好了準備工作,就是聽聞的人的初善。

這種比喻一個人的身體,佛陀說法的時候有一個中善。就是佛在說法的過程中,整個心都是處在正法當中,處在慈悲、智慧當中。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處在佛經所說的這樣一種義理當中,就是說依文入觀。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的身心就要處在這狀態當中。如下面要講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你的整個身心就要去感受「無常」和「危脆」的這樣一種狀態,你在聽聞佛法才會聽得相契。這是中善,也就是佛經的正宗分的部分。

第三是流通分,這是後善。後善是什麼呢?佛說一切經典,佛陀說過之後,弟子們去實踐了。實踐了之後再說,後人又學習,再去實踐,再去說。兩千多年來一直留傳到今天,就在於後善流通的功德,佛經到今天還在留傳,使佛法的真理到今天我們還有機會來學習。所以,每部經典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必不可少。本經也是如此。所以本經也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部分學習。

序分只有十六個字,就是經文: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這就是這部經的序分。在其他經典當中,我們知道經典的開頭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地方,與大比丘眾多少人。有六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但這部經典這六成就都省去了,因此有人認為這部經典不是佛經。

這個問題在前面我們已經跟大家交待了。《八大人覺經》為什麼如此精要?為什麼就這麼八條,看去很簡單的,卻能夠貫穿整個佛法大小乘一切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它怎麼貫穿的?這個就是佛弟子從佛的講經說法當中摘錄出來的,就是摘錄匯集起來的一個經典,肯定是釋迦如來親自說的。這一點啊,我們知道了這個就可以了。比如說《佛說四十二章經》開頭也沒有「如是我聞」。

這個經典序分的十六個字,第一句「為佛弟子」。諸位看到的時候,現在能感受一下我們作為佛的弟子的這樣一種榮耀,一種安心。我們的生命哪裡是歸宿呢?我常常說,佛法確實能夠讓每一個眾生都得到非常重要的安身立命。佛法的好處,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在哪裡?諸位想一想,佛法最讓你感動的地方在哪裡呢?

我告訴諸位:佛法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因為只要你能夠把握了佛法的精神,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是什麼地位,無論你處在什麼環境當中,你都能夠把自己的生命調節到最佳狀態。所以這個「佛弟子」,就是做為佛陀的弟子,向佛學習。如何向佛學習呢?就是學習佛陀把自己的生命調節到最佳狀態。

諸位,這個最佳狀態很重要啊。如果佛陀在人間做人,他是一個完人。如果佛陀到餓鬼道去度餓鬼的時候,他是一個餓鬼道中的鬼王。他能夠到畜生道去度眾生,他就是畜生道裡面的最了不起的畜生。那麼如果他下地獄,在地獄裡面,他也是以最了不起的地獄眾生來示現。就是這樣完美。

作為佛陀的弟子,這個「弟子」二字,譯為所教,就師而受教者名為弟子。有老師的,跟老師學的,那就是弟子。這個道宣律師《四分律行鈔》卷上三說:「學在我後名之為弟,解從義生名之為子。」在我之後學習佛法的,在佛之後學習佛法的是「弟」,我們感覺很親密、很親切啊。「子」呢?佛經裡面說:「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就是通過印證之後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把這些道理落實在自己的身心行為當中,改變了我們的氣質,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態度。比如做人,就象重新獲得了一次新的生命,所以稱為「子」。

弟子,我們在皈依三寶的時候,諸位在皈依三寶的時候,有沒有念過念過這句話?授皈依的師父會告訴你:「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的全部死去了,未來的從今天開始獲得了新生。皈依三寶如此,跟從師父也是如此。

如《資持記》說:「以師望資,猶弟猶子。以資望師,如兄如父。」意思是說:從師父看,自己就象小弟一樣長大,跟師父之間又是有一種同輩、同學,一起學一個法的內含,這就是「兄」。

釋迦如來跟我們為什麼可以稱兄道弟呢?因為釋迦如來也是從諸法實相的究竟真理悟道而成佛的。所以佛法的真理啊,它是常住法界不生不滅的。並不是釋迦佛創造出來,釋迦佛不是這個世界的第一因。那麼諸法實相也沒有第一因,法爾如是。從法化生,佛陀他在我們前面,從法化生。我們在後面從法化生。所以啊,從學法的角度來看,從真如的角度來看,我們跟釋迦佛,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可以稱兄道弟。那麼佛已經在前面覺悟了,他只是我們的兄長,菩薩更是我們的兄長,我們是小弟弟,跟隨後面向他學習。

所以,在這裡諸位要明白了,佛不停地告訴咱們要「依法不依人」。釋迦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從人間成佛的,就是了不起的地方啊!如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當中能遇到一位師父,怎麼來看待這個師父?要首先以兄長的態度去看他,那跟我們是同一輩的,我們學習佛法,這是第一層含義。

那麼第二層含義呢?猶如兒子,「以師望資,猶弟猶子;以資望師,如兄如父。」子,為父所生。那麼我們稱為弟子,即指佛陀是我們的前輩,菩薩大人也是我們的前輩。所謂我們的前輩,是指你獲得了佛法的受用,從他受用當中又流轉出來使我們得到受用。他們早就獲得新生,獲得了法的生命,獲得了生命的自由和幸福。那是嚴格意義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那麼我們的生命至今沒有獲得自由,要通過向師父學習之後,向佛陀學習,向菩薩學習之後,我們同樣可以獲得。所以我們是晚輩,就稱為「子」。

釋迦如來在這個世界上說法的時候有四眾弟子,詳細講有七眾弟子。這裡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即為四眾。如果詳細說七種呢?就是在四眾弟子當中加上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三眾,這三眾都是剛出家不久還沒有受大戒的,也就是剛出家的初學行人。成為真正的比丘和比丘尼的僧團的,我們通常所說的都是指四眾弟子,因為已經概括了出家、在家、男眾、女眾。比丘和比丘尼是出家眾;優婆塞和優婆夷是在家眾。比丘是男眾;比丘尼是女眾;優婆塞是男眾;優婆夷是女眾。這樣,佛陀的弟子就可以包含了出家、在家。

所以諸位在這裡,要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學佛,向佛學習,不只是出家人可以向佛學習,在家人也可以向佛學習!而且四眾弟子當中就有一半是在家眾。那麼釋迦如來的教化眾生,從他這個四眾弟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佛陀才是個真正的大教育家,具備平等的、智慧的、大悲的、有教無類的教育家,只有佛陀。

我們中國儒家思想特長教育,孔子也曾經講過,他自己是「有教無類」。只要你想要學習,我不分你是愚痴還是聰明,根基如何我不管,任何類別的學人都可以教育。他是這樣看的,理想是這樣。但非常遺憾的是,他沒有達到這種理想。儒家的七十二賢人,賢聖裡面沒有一個有女性的弟子。有人說古代有重男輕女的習慣,這個可能是社會環境的局限造成的。那麼要是這樣說,釋迦如來跟他們同時代,當時的古印度也同樣存在這樣的思潮。可是佛陀就是非常完美地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你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男眾也好,女眾也好,入我法中都是弟子,這就是「為佛弟子」的範圍。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說,什麼樣的人才夠稱「弟子」的資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是要經過沙彌之後,受二百五十條比丘戒,稱為比丘。比丘尼也要經過沙彌尼、式叉尼之後,受三百四十八條比丘尼戒,方成為比丘尼。那麼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條件來衡量呢?普通而言,起碼要做到三皈——皈依三寶,這是在家居士學佛的最低限度,在儀式上要宣誓皈依佛法僧。

三皈的內容,諸位簡單地想一下,因為皈依三寶的精神是非常深廣的。比如說你需要有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的這樣一種思想。皈依覺悟,覺悟是佛;皈依正確的,正確是法;皈依清淨的,清淨是僧。佛法僧這三寶是我們真正依靠的地方。我們的整個生活,整個生命是依靠這佛法僧來保障、來安住、來升華。

但是皈依三寶有三條戒律必須守持。哪三條戒律呢?第一條戒律,你皈依佛寶後,整個生命就是覺悟的生命,你的生活是覺悟的生活。那麼這個覺悟完全以佛的思想、佛的教導、佛的行為作為我們的生活規則。也就是說,我們要向佛陀學習。絕對不允許向天魔外道學習。比如你要認為自己是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皈依三寶的弟子,那麼在你的心中絕對不允許皈依了佛教之後,又在生活當中依靠基督、天主、上帝,道教的太上老君乃至其他宗教主神,其他各種學說的權威人士。不把他們作為我們的整個生活規則,生活不向他們看齊,只向佛陀看齊。這是皈依三寶的第一條戒律。

第二條呢,皈依法之後,不依靠外道典籍。外道典籍就是指外道的經書。要按我們佛教所說的道理去做,佛法告訴我們怎麼做,那我們就隨分隨力地在這條路上往下走。不遵循外道的典籍,不依《聖經》、《古蘭經》或者《道德經》作為我們生活的準則。不以他們的這些經典的道理來指點我們的生活。我們完全以佛法的思想來生活。

當然了,也許有人會這樣看,那些其它宗教的經典,它們說的也是些行善做好事,這個難道我也不能依靠它的嗎?諸位啊!這裡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問題,什麼關鍵問題呢?其他一切所有外道所說的好事,佛法裡面有沒有說?佛法裡面都有說。那你為什麼還要依他們的典籍來指導呢?你看了佛經裡面有這樣說的,你做了,你做了之後你看外道也那樣說,這個時候在你的內心當中是否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我是按照佛法的指導去做的。如果你覺得這個反正他說的佛也說了,我照他的不行嗎?不行!如果你認為,你的內心認為你的生活是外道的典籍指導你的,那就不是皈依三寶的人了。好事是可以做的,佛法里有這些道理,有這些行為。再說,它們說的都是些生天之法,也就是世間法,最終還是不能解脫生死之苦,而佛法勸人為善,其終極目的卻在於獲得究竟的解脫,這個就不是一點點善行就能解決得了,因此三寶弟子要依佛法為指導。這是第二條戒律。

第三條呢,皈依僧寶之後,不皈依外道徒眾。比如說基督教的神父,天主教的牧師,伊斯蘭教的阿訇,包括一些道教的道士。這些人他也會說很多勸人為善的道理,甚至也有些悟境,一聽起來還不錯的。那麼如果說這個皈依三寶的弟子,你聽是可以的,但是在你的內心當中絕對不允許把這些人當作我們的指導老師。你的指導老師是佛法僧三寶。如果你具備了這三個戒律你就是佛陀的弟子。

在家的弟子也有具體層次上的差別,最低限就是這三皈依了。三皈依做好了,是一個佛弟子,沒有錯,你在家居士也是佛弟子。那如果你條件好一點呢,你可以受個五戒,再條件好呢,可以受個八關齋戒,還可以受菩薩戒。那個是層次。所以「為佛弟子」範圍很廣,廣到什麼程度?最高的,包括現在的彌勒菩薩,他在等覺位置,還沒有成為妙覺佛果,這算佛的弟子。菩薩也是佛的弟子,因為他還沒有徹底究竟圓滿佛果,還差一點,還要來人間示現成佛。也就是說,最後還有一品無明未破。

對我們來說,這些都是我們的大師兄。彌勒菩薩,皈依三寶剛才說的就是受持了下至三皈依這三條戒律的這樣人的也是佛的弟子。所以,你看《八大人覺經》的開頭就告訴我們,佛弟子的這個範圍極為廣泛。我相信在這裡聽聞佛法的,每一位都是真正的佛弟子,依佛來指導我們自己的生活的人,依法來點撥我們開悟的人。

作為這樣的一個佛弟子,這個「為佛弟子」的「佛」是指一切諸佛,並非僅僅只是指釋迦如來。有一些解釋《八大人覺經》的講義裡面說這個「佛」就是指釋迦佛。這個不是很準確。諸位要知道《八大人覺經》的這個法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宣說,一切菩薩共同學習的,所以不能僅僅指是如來。因為佛佛道同,所有的菩薩都要修學這個法門。從三皈依開始,一直到最後,成就妙覺佛果之前的等覺菩薩都要學這個法門。所以,這個「佛」就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了。

「常於晝夜」,就是恆常不斷地於晝夜六時之中用功修行。這個六時是印度的計時方法。印度把白天黑夜分為六個時。白天三時,夜裡三時,稱為一天一夜六時。「晝」就是白天。

佛教裡面有黑白二無常,我們到死亡的時候就有無常之鬼把我們抓去的。這個無常之鬼怎麼抓去?我們白天死了就是白無常抓去了,黑夜死了就是被黑無常抓去了。諸位看這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就這樣的黑白,表明我們的生命,我們現在擁有的這種時間上的概念是極為迅速的。在這個無常當中,如何跟我們生命的真理達到一種默契?如何跟我們真正的生命內涵相應?這就是告訴我們要恆常不斷地、沒有間斷地在這個白天和黑夜當中,幹什麼呢?「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這「至心誦念」四個字,「至心」就是至誠懇切之心。至誠懇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這個「至心」,諸位有沒有體會過?就是我們內心精神上的一種極限,極限就是無以復加的一種心態。也就是投入我們全部身心、懇切、誠懇、完全普及一切。

同修在修行過程中總覺得拖拖拉拉,上路上不了,進步進不了。觀其原因,是懇切至誠心沒有生起來。至誠懇切心生不起來的原因,我們在下面第一覺悟裡面就知道了。所以這至誠懇切之心也是從我們三皈依之後一直到等覺菩薩成佛之前都需要的。

「誦念」,「誦」為讀誦經文。這是屬於聞慧。佛法有三慧,聞思修這三慧。通過聽聞,你的智慧增長了,這是聞慧。通過思維,你的智慧增長了,這就是思慧。「誦念」的「念」就是憶念經文,這是思慧。比如說諸位在讀完經文之後再思考。學習佛法,並不是說你聽完了之後就不去想了,師父怎麼說就這麼著了,那是師父的;經典里怎麼說,你就覺得經典里就有理了,那是經典的,是釋迦佛說的。能夠把經典的道理變成自己的道理,那麼這就首先要聽聞,其次要思維。所以思維經典裡面的道理,相應經典里的密意是非常有用的。

在這裡順便跟大家提一下,這個誦念,特別是讀誦經文,這個聞慧,指聽聞能增長智慧。那麼我們現在在這個網路聊天室里,線上讀經,每天都在讀大乘經典,這個非常好,在我們這個聊天室裡面也讀《無量壽經》,還有淨土五經也要讀了。

那麼讀經需要有什麼樣的注意事項呢?我們要有明確的目標。什麼目標?即目的性很強,長遠的目的當然是能夠究竟覺悟成佛了,還有個短期的目的,讀這部經的時候,可以說,我們這裡講了是屬於聞慧,聽聞增長智慧。

這個智慧怎麼獲得?有人喜歡從修行上入手,讀經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為了得到定力的,像參禪一樣,那麼讀的時候不要去想經文所講的義理了,放下一切妄想,直接看著文字一句句往下讀。根本就不用任何意念、思維,不用考察,就把經文讀下來。讀完之後身心會非常安,非常靜,這種殊勝的安靜就是定力。如果讀經讀得以定力為好,那麼在讀經的過程中妄想沒有了,讀完之後大部分同修讀完經之後都要來討論一下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討論得不好呢還妄想分別,然後還煩惱起來了,還甚至呢跟人鬧起來了。跟別人鬧實際上只是表面的,其實內心首先就鬧了,這就不定了。所以讀經的第一點,我們從增長定力的角度去讀。

第二種是從智慧的角度,從慧解的角度。佛經所說的義理非常難懂,哪怕其中一句,你當時體會了,那也受用很多,也會提高我們的眼光,增長我們的智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來讀,你就可以把我們這顆心與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相應。比如說經典裡面講應該如何持戒,那麼我們當時就要想到:喔,我現在應該如何持戒。經典裡面講一切無所得,那麼你心裏面馬上就要以無所得的心態來做。如果經典裡面說布施非常好,那你就當時就要想起來:我應該布施。布施、持戒、忍辱,種種教法,在你的內心,讀的時候就要跟它相應,隨文入觀。這樣子很容易增長智慧。這是從我們的目的上去說的。

那麼在具體的讀經的方法上呢,根據天台智者大師的要求,我們應該是:字正腔圓,不急不緩。不能著急也不能太緩慢,就這樣非常平穩,非常安定地讀下去。

其它的大乘經典裡面,都講到:見聞、讀誦、解說、受持。《法華經》裡面也講,讀誦經典,內心要能夠生起慈悲心,生起忍辱心。不要在讀經的時候什麼都想起來了,或者說有件事情沒做了,你趕緊不管了,如果有件事情讓你讀經也讀不下去,這樣子就會干擾我們。讓我們以忍辱心、慈悲心、法空無所得心,這樣去讀。讀的時候這一切都非常平穩,非常自在。

還有,有一些同修在讀經的時候讀得飛快,真是快如流水,這種讀經,我們可以看出他非常的熟練。比如說我們在念咒的時候,很多時候因為咒語我們都背得滾瓜爛熟了,所以念下來像順口溜一樣,全出來了。這樣如果從培養定力的角度去看也是可以的。不過我要勸告一下,讀經聲音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在讀誦的時候為什麼不宜太高?太高的時候很容易傷氣,太低了呢?容易傷血。氣血流通很正常,念得也非常舒服,這樣最好。太快容易傷氣,太慢容易傷血。所以太慢太快太高太低都不太合理。我說的是都不太合理,是說你要是長期這樣下去的話,身體可能會有些不好的影響。這是在誦經的時候,把誦經當成修行的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這一點。

當然了,平時我們看書看經或者研究一個課題的時候,研究一個道理的時候,一目十行就過去了,那樣是可以的。那是因為我們純粹為了研究,為了有些道理我們都知道了,那麼看一眼就過去了,這個不在此列。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最後這個「八大人覺」,就是八條菩薩所覺悟的真理,也就是成為菩薩(大人)、成為佛(覺)的真理。這個地方諸位可以看到了,我們念怎麼念呢?這個「誦念」,誦是初步,念是第二步。

誦是對照著經文,把這個文字誦下來了。剛才我們開講之前夢幻寒冬(一位同修)誦了一遍,這就是誦,這是初步。你誦了之後就等於聽聞一遍這部經典所說的義理了。然後你真的就了解了嗎?沒有真正的了解。所謂沒有真正的了解就是你畢竟不了解內涵,對於經文的內在義理沒有一種決定性的抉擇能力,這是初步。如果我們經典讀完之後你就知道佛經里講的真的是太好了,我這個生命就全神貫注在這部經的內涵上,這個是屬於第二步了。所以第一步只是大概了解一下,明天別人要說起來《八大人覺經》講什麼,你也會說一通,這是屬於聞慧,你有智慧了,廣學多聞就有智慧。那麼思慧是通過自己的思維。

所以孔子講「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佛教裡面說「有教無觀則惘,有觀無教則殆」。「教」就是聽聞教法。我們讀誦的時候,對照經文誦的時候,讀的時候就是聽聞。第二步就是思維,思維屬於思慧。在內心當中,對於經文的讀誦這是第一步了。

第二步呢,實際上是對於《八大人覺經》的這個「覺」字,也就是這裡面八條道理,時時刻刻落實在自己的身心生活當中,這個才算真正的讀了。所以,諸位看到這句話,不要以為佛陀叫我們白天晚上都要拿一本《八大人覺經》然後對著經本,或者說在那邊開口閉口在那裡念,「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不是這樣在那裡念,不是在那兒背書。而是把這裡面的理論,貫穿在自己的整個生活當中。

前面的「常於晝夜」,就是晝和夜是一個功夫上的差別。晝是我們醒的時候,夜是我們睡的時候。我們做功夫,念佛就是這樣,醒的時候去做。功夫深了,睡的時候你也能做。如果說諸位念佛,你現在沒有做到睡覺的時候也能念佛,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你想今生自己出離娑婆,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淨土很不容易。那要看臨終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善緣,有沒有善知識來幫我們助念了。如果你身邊沒有善知識,也沒有這種善緣。比如說有些家裡人不信佛的,即使身邊有這個道友,也不敢到你家裡去幫你助念。怎麼辦?你一定要做到晝夜都能夠念。一定要功夫做到!所以這個晝夜,告訴我們一個用功的竅門啊。

有不少居士,念佛十年、十年以上,最後說自己居然沒有什麼進步,所以是很傷心啊。我說為什麼會沒有進步?因為他總得有這樣的一個次第,有這樣的一個方向。我們平時在自己沒有妄想,沒有雜念的時候,內心沒有煩惱,在外境沒有遇到痲煩的時候,你能否使心處在正念中,能否使心處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佛號當中。靜中的功夫是沒有人搗亂你,你這句佛如果還念不起來,還覺得自己很無聊,很空虛,不知道怎麼辦,那麼你功夫一點點都沒上路。這個做功夫,是要自己親自去做的,而且你一做就很靈,它就是這麼回事。靜中靜,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動中靜。即使遇到許多生活事情,即使我們在聊天室裡面講話,你這句佛號也能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麼這個動中的功夫就做到了。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就是動中也能夠靜,這是第二步功夫。

第二步功夫做到了,還只算是晝的功夫,白天。

所以「常於晝夜」就是告訴我們,你白天的功夫要做到,醒的時候,自己能夠知覺的時候,你一句佛號能夠堅持下來。那麼在夢裡面,遇到什麼情況,遇到快樂的,遇到自己比較安心的順緣你可以念下來,遇到惡緣了,夢裡面夢到被老虎在追了,你能不能念阿彌陀佛?有時候遇到老虎追了,遇到痲煩了念阿彌陀佛,遇到快樂了你能不能念阿彌陀佛?!

所以,「常於晝夜」就告訴我們用功先要從你自己清靜的時候,覺醒的時候能常用得上,然後才轉到生活當中來。有些同修他會不停地問我們:師父呀,我的生活很煩惱,我一煩起來就不知道念佛了,也不知道修行了。

怎麼樣?煩惱的時候怎麼樣用功?你太籠統了。你看看自己不煩不亂的時候有沒有用功啊?你一看:我沒有做到。所以,你煩的時候不亂才怪呢。你著急的時候,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你還能用功嗎?用不上去。所以要看自己功夫到什麼程度。

這個「至心誦念」的「誦念」也是如此。剛才說了,「誦」就是把這個經文的道理明白了,那麼把這個文字上的義理清楚了,讀一遍會加深印象,這都屬於誦。「念」呢?就是把這種思想貫穿在自己的身心行為當中。所以,在這個序分裡面,佛陀就以這樣大的一種要求,掌握了我們用功的要點。

「為佛弟子」,你想學習佛法,怎麼學的?在時間上,在環境上,你如何去對待?在外境上你怎麼用你這個用功修行的情況怎麼對待外境?外境是白天,清清楚楚,你內心清清楚楚的時候,你可以用功。再進一步,有人說我們這個夢中是半死,死亡的時候是全死。特別是夢中無夢,這個睡覺的時候睡著了夜裡沒有夢的時候,你怎麼把握自己,更難把握自己了。

過去有一位大德叫弟子要好好用功,好好念佛。那個弟子很高興的跟師父說:「我現在基本上能夠一心不亂了。」口氣不錯。我們一聽,諸位是不是覺得很難得了?師父說:「你一心不亂了嗎?」他說:「我在白天的時候,在覺醒的時候,這句佛號肯定不會斷了,肯定不會斷!」你猜他師父怎麼說的?他師父大喝一聲,說:「你這樣用功,念一萬年佛也沒用!」諸位啊,白天都是一心不亂了,佛號一句也沒有斷,師父還說他念一萬年都沒用。那個弟子馬上就跪下來說:「師父,我怎麼辦?」那麼這個師父就告訴他,說:「你既然睡覺的時候不能念,那你在睡覺剛一睡醒,你就馬上起來,跪在床上,不管你睡了多長時間,你就跪在床上,把這句佛號提起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到你再睡著為止。如果睡不著了,那你晚上就睡一次。睡醒了你繼續接著就念。」這樣子,他念下去,不到三年,白天晚上都能念了。

所以佛告訴我們「常於晝夜」,這個「晝夜」不是簡簡單單地說:喔,你晚上也要念白天也要念。不是。這是告訴我們用功必須是在你清楚明白的時候先用,然後,在不清楚明白的時候也要用。

過去禪宗有參禪的,參禪的祖師大德見面的時候都要打機鋒。有兩個禪師見了面之後,一個問說:「你能不能做主啊?」他說:「我能夠做主了。」「白天能不能做主啊?」他說:「我白天也能夠做主了。」「那夜裡做夢的時候能不能做主啊?」他說:「我做夢也能夠做主了」。那麼這個禪師就問他:「你無夢的時候能做主嗎?」這回他傻了,沒有夢的時候我們怎麼做主呀?傻乎乎的一個,什麼都不知道。所以這個禪師就說他:「你用功還差得遠呢。」做主雖然會做主了,就是他白天也能夠覺照,晚上也能夠覺照,覺照得很好了,但是他沒有看到佛性呢。諸位,禪宗是要看到佛性的。

但是,淨土宗的念佛跟禪宗用功不太一樣。淨土宗你這個用功的深淺範圍就更廣了。你做功夫可以從事一心、理一心、理事一心、事事一心這樣去念。就是首先在事相上達到一心。我們心裏面,妄想轉過來,口裡始終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很清楚的一句一句,白天晚上能夠一心了,這是事一心。

那麼如果你功夫更提高一層,這句佛號就不用念出來,而是你內心很清楚,你的心跟阿彌陀佛完全是融為一體的,就是阿彌陀佛。你這顆心跟阿彌陀佛完全融為一體了。白天能夠這樣,能夠覺得你的整個生活,你的身口意三業就是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了。這個時候,你不用想阿彌陀佛的相,也不用念出阿彌陀佛的聲音,這個時候就是「理一心」,就是你白天晚上都能念,這是「理一心」,是理上一心。

所以淨土宗念佛的修行,次第很清楚,方法很圓融,範圍很廣博,下手最容易。而境界呢,你真正能夠理一心,理事一心,事事一心,那和禪宗的明心見性徹底解脫又是完全一樣了。所以說,若能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道理就在此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